首页 > 文章中心 > 区块链技术的认知

区块链技术的认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区块链技术的认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区块链技术的认知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区块链 加密货币 供应链 供应链金融 物流

1.引言

在Gartner公布的《Gartner2016年度新兴技术成熟度曲线》中,“区块链”首次成为一个独立的新兴技术板块处于接近曲线顶点的位置,是个备受期望的新兴技术。有人说,16年是区块链的元年,17年是区块链的落地年。关于区块链,现在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可以根据区块链的发展进程进行理解。区块链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区块链1.0可以理解为加密数字货币和公布式交易账簿的区块链理论,该理论认为区块链可以看做一个所有节点都可以“记账”,选出某段时间最快最好的“记账”,然后将该页帐发送给各节点的去中心化技术;区块链2.0是指资产数字化加智能合约,与1.0最大的差别就是通过高级的编程语言把现实中的业务场景与逻辑在区块链上加以实现;区块链3.0是指结合互联网、物联网、认知计算,将区块链应用在各个领域,而不仅仅是在金融领域。区块链有着去中心化、集体维护、去信任、可靠数据库、匿名化、可扩展等特征,引起了广泛关注。

2.区块链的优劣势

2.1 区块链的优势

2.11 去中心化,不可篡改

以往的信息系统中,为了防止数据被篡改,都是靠多层设防来控制访问。如果想进入数据库,必须进行身份认证、识别权限等过程,而且该过程将会留下痕迹。这种传统的保证数据安全的思路与银行将金库埋在地下深入类似。但是传统信息系统下的整个业务网络依赖于一个或几个中心系统,一旦发生问题,包括欺诈、网络攻击或错误,都会导致整个业务网络是出现问题,使得整个业务网络较为脆弱。

区块链对数据的保护则是另一种思路,即这些数据对每个节点的参与者都是共享的,没有所谓的中心。区块链的原理是基于共识算法与密码学的、所有节点都可以“记账”,选出某段时间最快最好的“记账”,然后将该页帐发送给各节点的去中心化技术。使用密码算法确保网络上的参与者仅仅可以看到和他们相关的账本内容,交易是安全带、授权的和验证的。如果想要篡改数据,不是攻击中心数据库即可,而是必须“串谋”大多数节点,几乎没有可能。

2.12 提高效率,节约成本

传统的商业模式中,每个参与方都有自己的账本,在交易时各自更改,所以各方都产生了协调各参与方而带来额外的工作。此外,为了解决各方的信任问题,常常需要一个中介机构来进行协调和管理,而各方都要支付给中介一定的服务费用,成本较高。

区块链架构使每一个商业网络的参与方都有一个共享的账本,当交易发生时,通过点对点的复制改变所有账本。去除了信任化,不必借助中介或对业务“合同”重复处理,从而优化业务流程、提高效率、节约成本。

2.13 高可用性

区块链系统是每个节点都在实体的操作与控制下维护一整个副本,再基于共识算法使数据保持一致的活性系统。在这样的活性系统下,单个节点遭到黑客攻击、硬件出现故障、软件发生错误或网络遇到问题等情况均不会影响其他节点,也不会影响整个系统。该节点要想再投入工作,只需要排除故障、同步数据即可。此外,由于个别节点出现问题不会影响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一些节点可以下线进行系统的例行维修。这些都是区块链高可用性的体现。

2.14 自动化

区块链的自动化是指通过智能合约实现业务流程的自动完成,还有可信度高、透明、实时、强制的优点。智能合约是与区块链1.0最大的差别,即通过高级的编程语言把现实中的业务逻辑在区块链上加以实现。以往智能合约由于一直没有一个合适的运行环境,即支持可信代码的运行,故无法自动执行,但区K链的出现让智能合约不再只是一个构想。结合资产数字化与智能合约就可以通过区块链来描述许多现实中的业务场景,从而将区块链应用到各个领域。

2.2 区块链的劣势

2.21 隐私保护不强

传统信息系统中数据的隐私保护通常是由中心来进行的,但是在区块链中,所有的数据对于所有节点的参与者都是共享的、透明的。现在区块链对于隐私保护的解决方案是匿名,即只可以看到交易的信息,但看不到是现实中的哪个人进行的交易。该方案对于一些领域可以解决隐私问题,如比特币,但是区块链必将应用到更广阔的领域,而对于一些需要实名的领域,这样的解决方案可能不再适用。同态加密等新型密码学的思想或许可以解决区块链的隐私保护问题。

2.22 耗费大量资源

区块链耗费大量资源主要体现全网算力和网络宽带两个方面。由于区块链是各节点都可以记账,然后再选择记的最快最好的帐,所以全网的算力不是类似于云计算的协同合作。每次只选择一个节点的记账成果,那么其他节点的运算就失去作用,被浪费。东北一家有2500台矿机的挖矿厂每月电费达40万元。另外,区块链在运算时需要耗费大量宽带资源,甚至可能导致网络性能瘫痪。

2.23 升级机制不完善

传统的信息系统进行升级修复时只需要先暂停运行进行集中升级即可,而区块链的升级机制与传统的信息系统不同,即区块链无法关闭系统来进行集中升级。现在的主要解决方案有软、硬分叉升级机制,但是还处在摸索阶段,有待完善。或许稍稍弱化“去中心”或实行多中心可以帮助解决该问题。

2.24 技术难操作

区块链作为一个全新的思想理念和技术,对于许多企业来说,从理解理念,到接受认同区块链,再到实际运用区块链技术都不是轻而易举的。此外,互联网是区块链的基础,目前等待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因此对于不熟悉网络安全知识的用户而言,即使将加密算法、共识算法作为黑箱的一部分,应用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外包也要支付大量的费用。因此,区块链自身的复杂性可能会让一些企业望而生畏,选择保持原有的系统。

3.区块链在供应链领域的应用趋势

3.1 业务流程的跟踪查询

我国物流现在还存在着快递丢失、错领误领、快递员冒快递、信息泄露、信息难以追溯等问题。通过区块链技术记录货物从出发到接收过程中的所有步骤,并且不可篡改,从而确保信息的可跟踪性。比如对于多式联运,业务要经过多次中转,故信息很容易缺失。而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可以保证各个参与方共享完整的信息,且易追溯和问责。对于快递业务,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可以保证顾客签收行为的可验证性,从而避免错领误领、快递员冒领的现象发生。

3.2 产品的防伪追溯

区块链可以完整记录产品整个整个生命周期的信息,包括采购、运输、生产、加工、配送、销售、售后等环节。应用区块链技术后,当产品出现问题时可以追溯到产品的原材料来自哪里、由谁运输、在哪里生产和加工、什么公司进行配送、在哪里销售及谁负责售后等信息,可以快速、清楚地找到出现问题的地方,且具有不可抵赖性,从而精准、快速问责。同时,也可以避免产品被伪造,有利于打假,保证消费者和各方利益。

3.3 实现智能化运输

目前欧洲已经有地方利用区块链、借助集装箱尝试实现智能化运输,即把集装箱信息存储在数据库,区块链的存储解决方案会自动决定集装箱的运输路线和日程安排,还可以对以往的运输经验进行分析,不断更新路线和日程设计技能,使效率不断提高。对于收货人来说,不但可以随时掌握货物从出发到目的地全过程的物流信息,而且可以随时修改优化货物运输的日程安排。

3.4 替代港航EDI的应用

在进出口贸易中,涉及到采购方、销售方、承运人、港口及海关等众多主体,有十几种业务单证,极为繁琐和复杂。现在各国都是由EDI服务商来专门负责数据的整合与交换,由于只有EDI服务商一个中心,因此存在着信息泄露和数据安全等问题。此外,由于各个参与方的数据都有不同的标准和格式,造成了现在数据标准与格式混杂的复杂局面。有着“去中心化”和“去信任化”特点的区块链可以取代EDI服务商的应用,使其不再是中心。供应链上各个参与方都是平等的,都可以共享各环节的物流信息,可以用统一的格式对数据进行更新,从而节约成本和高效交换数据。当某环节出现问题时,也可以快速追溯,精准问责。

3.5 完善供应链金融的管理

供应链金融主要是通过授信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为上下游的中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但是我国的供应链金融遇到了交易流程不够透明,核心企业对上下游企业评级和信息识别能力有限的瓶颈,而区块链的应用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首先区块链可以实现所有交易流程和数据的准确记录,且不可篡改,实现供应链上各参与方数据的共享与同步。区块链使得所有数据透明公开化也打消了银行对中小企业交易数据的可信度的疑虑,从而降低了中小微企业贷款的难度。

对于核心企业对上下游企业评级和信息识别能力有限的问题,银行可以将区块链应用在供应链上所有的企业,来实现企业信用评级和信息识别的智能化,从而减少信用评级和信息核实的难度。

此外,现在我国银行对于供应链金融中“预付款融资”和“存款融资”的在押品管理难度较大,即使安排“巡核员”也不能保证在押品确实在押。银行可以通过区块链来进行资产的智能化管理,从而清楚、准确地掌握在押品的实时状态,减少风险和成本。

4.结论

区块链作为一个新兴的技术和理念,有着去中心化、集体维护、去信任、可靠数据库、匿名化、可扩展的特征,可能颠覆我们现有的一切体系。与传统的信息系统相比,区块链技术有着去中心化,不可篡改、提高效率,节约成本、高可用性、自动化,智能化的优点。但是作为一个还未成熟的技术,区块链也有着隐私保护不强、耗费大量资源、升级机制不完善和技术难操作的劣势。目前的区块链技术大多应用在金融领域,其他领域还在展望和探索阶段。可以预测到区块链在供应链领域会有业务流程的跟踪查询、产品的防伪追溯、实现智能化运输、替代港航EDI的应用和完善供应链金融的管理的应用,值得期待,但是要真正落实区块链在供应链领域的应用恐怕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张林.区块链的优劣势和发展趋势[J].中国金融,2016(17):39-40.

[2] 孙建钢.区块链技术发展前瞻[J].中国金融,2016(8):23-24.

[3] 梅海涛,刘洁.区块链的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和政策建议[J].电信科学,2016,32(11):134-138.

[4] Y润祥,魏长江.区块链的应用进展与价值探讨[J].甘肃金融,2016(2):19-21.

[5] 袁勇,王飞跃.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J].ActaAutomaticaSinica,2016,42(4):481-494.

[6] 谢辉,王健.区块链技术及其应用研究[J].信息网络安全,2016(9):192-195.

[7] 周立群,李智华.区块链在供应链金融的应用[J].信息系统工程,2016(7):49-51.

[8] 李岩溪.结合区块链技术的代收款解决方案[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6(23):60-60.

[9] 一冰,.区块链技术,中国物流需要吗?[J].中国储运,2016(11):56-57.

[10] 徐凯.区块链技术在港口与航运领域的应用趋势研究[J].港口经济,2016(12):5-8.

[11] 赵刚.区块链将有助于大幅提升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J].中国储运,2016(11):58-59.

[12] 吴思进.区块链将在物流领域得到广泛应用[J].中国储运,2016(11):58-58.

[13] 孙杰贤.共享经济与区块链[J].中国信息化,2016(4):15-15.

区块链技术的认知范文第2篇

入选技术集中在可以改善人们生活、推动行业变革和维护地球生态等领域。在各项技术被广泛使用之前,论坛也提供了一个辩论平台,讨论技术可能会为人类、社会、经济和环境方面带来的风险和担忧。

韩国前沿科技研究所特聘教授Sang Yup Lee在会上表示,今年选中的新兴技术与往年相比,生物科学类要更突出,且除了考量不同技术对人类的好处外,也更顾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另一个考量的标准,是该技术从实验室推向市场的可行度。“我们希望这些变革性的技术能够加快速度成为现实,这也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概念之一:跨越学术界与商业应用之间的障碍,让行业或普通人很快获得这些技术。”Sang Yup Lee说。

世界经济论坛的技术先锋成员,1QBit公司的CEO和联合创始人Andrew Fursman在接受界面新闻记者专访时则表示,在公布的十大新兴技术中,他最看好“开放的人工智能生态系统”的商业化应用:“由于人工智能具备的用户友好性,人们在使用过程中更加自然、便捷,就像人与人交流一样,而无需专业的知识技能学习。”

他同时指出,虽然新兴技术越来越多元,但对于越来越开放的中国科技界和投资界来说,技术的交流与发展将更加顺畅,“过往只有外国资本进入中国的科技产业,如今反向的操作越来越多,中国资本非常活跃,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技术融合也更加容易”。

多元化的突破性技术不久便可以解决世界上最为紧迫的挑战。这些前沿科技包括可以为整个村庄提供电力的电池,具有“社会意识”的人工智能,和新一代太阳能电池板等。以下是十大上榜技术:

1.纳米传感器和纳米级别物联网

纳米传感器能够进入人体循环系统,或被植入到建筑材料中。2020年,物联网预计将拥有300亿个连接设备。一旦连接,纳米级别物联网将会对未来的医药,建筑、农业和药物制造产生巨大的影响。

2.下一代电池

匹配供求关系是可再生能源使用的最大障碍之一,但近期在使用钠、铝和锌电池进行能源存储的新进步,使构建小型电网并为整个村庄的提供清洁又可靠的能源成为可能。

3.区块链技术

此前,记录比特币的分布式电子交易账本,已经使区块链技术广泛使用。仅2015年一年,风险投资企业对区块链行业投资金额就突破十亿美元,其从根本上改变市场及政府工作方式的经济和社会影响才逐渐显现。

4.二维材料

虽然不是仅有的一种,但石墨烯或许是最闻名的单原子层材料。大幅降低的生产成本,得益于2D材料的广泛应用,包括空气净化器、净水器、新一代的可穿戴设备和电池等。

5.无人驾驶汽车

虽然无人驾驶车目前在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尚未完全合法化,但其在挽救生命、节能减排、促进经济发展、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等方面的潜在优势,使得与其相关的重要技术先驱已经开始飞速发展。

6.器官芯片

只有一个记忆卡大小的人体器官微缩模型,可以使研究人员用前所未有的方式见证生物机制和行为,为医学研究和药物制造带来彻底的变革。

7.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

这种新的光伏材料对目前的硅太阳能电池进行了三处改进,使其更容易生产、几乎能在任何地方使用,并且迄今为止不断提高发电效率。

8.开放的人工智能生态系统

自然语言处理和社会认知算法的共同提升,再加上前所未有的丰富数据,很快就会让智能数字助理服务一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管理财务和健康状况,甚至帮他挑选要穿的衣服。

9.光遗传学

使用光和色去记录神经元在大脑中的活动并不陌生,但近期研究发现,光还可以深入大脑,用于更好的治疗脑部疾病。

区块链技术的认知范文第3篇

这里所指的金融科技,是基于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数字货币、人工智能等一系列新技术的集成创新,代表着金融业发展的全新方向。金融科技在为金融发展持续注入新活力的同时,也在不断地给金融安全带来新的挑战,亟须金融监管及时做出恰当回应。对金融科技恰当的回应涵括两个相互衔接的层面:

第一个层面,对金融科技做必要规范。因为金融科技与其他科技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其具有巨大的外部性,这一点,尤其是在金融科技发展过程中,有越来越多的新生事物不再囿于传统认知中金融与非金融界限的情况下,更需要给予足够重视。

对金融科技的规范工作目前已经在有效展开。以网贷为例,2011―2014年的四年间,我国网贷平台数量一度呈现井喷式增长,但是同期某些局部性风险也在一定程度上潜滋暗长,故此相关部门从2015年起,出台相关指导意见并实施整顿,牢牢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第二个层面,是主动引领。目前全球信息化革命方兴未艾,大量颠覆式创新的不断涌现,为后发国家客观上提供了极为难得的“弯道超车”机会窗口。因此,志在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完全可能,也必须抓住这一历史性的大转折时期,抢占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的“先机”与“高地”。金融科技正是中国“弯道超车”的关键道口。中国在这个重要领域,甚至已经具备了一些“领跑”态势,例如移动支付应用,有数据显示,去年中国的移动支付规模达到5.5万亿美元,是美国的50倍。

区块链技术的认知范文第4篇

一是认知程度和思想观念有待提升。社会各界对普惠金融的认识不够清晰,对商业金融、贴息式的扶贫金融与普惠金融的边界还不明晰,对普惠金融要坚持的原则、实现的目标、实现的路径及方式方法还未形成较为完善的认知。所以,希望能够省县两级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手段,进行大量的普惠金融知识宣传和普惠金融政策讲解,完善普惠金融配套的体制机制,更新思想观念,提升社会各界的金融素养,为普惠金融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是金融机构对普惠金融重视程度不够。某些金融机构在产品设计上,如农行,推出的产品,不是专用于普惠授信,中行、农行、邮储银行没有把普惠金融当做一项长期的专项工作对待,进度缓慢,在工作方法和产品设计方面,没有完全为了实现普惠金融的目的而设置。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工行、建行以及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澳洲联邦村镇银行,没有参与普惠金融工作,意愿不强,积极性不足。邮储银行没有对县支行放开普惠金融授权,导致县级机构无法创新开展普惠金融工作。在要求金融机构报送创新改革工作时,辖内金融机构没有创新权限,无一家上报。在普惠金融服务站建设过程中承办银行推则动,不推则不动,不能把普惠金融服务站建设放在一定高度去认识和把握,往往以上级行没有批准费用为由,没有按照服务站建设质量和标准去进行,拖慢了服务站建设的进度。因此,希望省级层面,督促各金融机构从思想层面提高对普惠金融的认识,充分重视普惠金融工作对县域经济发展和全面小康目标的关键作用,从根本上把普惠金融工作当做重点和长期开展的重要工作对待,健全体制机制,做好普惠金融工作。

三是金融机构对普惠金融人员配给不足。当前仅有农商行设置了普惠金融部,其他8家银行均未专门设立普惠金融部门,没有配备专职专岗人员做普惠金融工作,在推进工作中,工作量大人员少的困难成为常态,如农行,做农贷业务的仅有3人,中原银行信贷人员仅有5人,难以有效支撑普惠金融业务发展的速度和社会需求。希望省级层面,督促指导各银行针对普惠金融的需求,积极设立普惠金融业务部门,从省市县三级配备专人,专岗负责普惠金融工作,解决人员难题。

四是需要针对普惠金融特点,制定专项考核机制。在金融机构考核方面,辖内9家银行普遍还都停留在利润层面,对普惠金融方面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关注不足,这在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金融机构上表现的更为突出,金融机构的业绩考核机制、不良贷款责任追究机制对从事普惠金融的分支机构和员工没有实施应有的容忍度和政策倾斜,在制定考核目标、明确部门和员工责任以及普惠金融绩效激励方面,没有明确的优惠机制,影响了基层分支机构和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阻碍着普惠金融工作推进。再如农商行,在经费和人员倾斜方面,没有足够的支持,在服务站建设方面碍于考核机制控制,经费指标紧张,进度缓慢。在普惠授信工作推进过程中,商业银行针对信贷人员的奖惩制度也直接影响到信贷人员推进普惠授信工作的积极性,表现在积极性不高工作不主动。希望省级层面从各金融机构上级行甚至从国家层面对金融监管机构多做工作,制定差别化的监管、考核和绩效激励措施,对普惠金融工作给予更多的容忍度和更多的优惠机制,出台相关的尽职免责制度,引导激励基层机构和员工投入到普惠金融工作中。

五是在引入金融机构方面需要给予支持。县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虽然是国家级试验区,但在县级层面,没有金融政策的审批权限,对金融机构的引进和设立手段和措施不足,目前仅能依靠现有的9家银行、1家证券营业部,17家保险公司,2家融资担保公司,2家小额贷款公司,而目前的真正参与到普惠金融中的仅有中行、农行、邮储银行、中原银行和农商行5家银行和中原农险、中华联合财险、太平洋财险3家保险公司,还不到总数的一半,普惠金融市场主体数量和类型严重不足,无法形成多层次、广覆盖的普惠金融市场体系,普惠金融的市场供给层次和数量不足,无法满足试验区在全金融产业链发展的需要。因此,希望省级层面能在财政和政策方面给予支持,帮助引入各种金融机构、类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机构以及金融服务机构。同时,在本地设立金融机构的牌照审批上,能给出特别的政策,打造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的政策高地,吸引各金融和类金融机构进驻。

六是普惠金融需求方的先天不足需要创新技术弥补。目前,在农村地区,相当一部分农户前期没有足够的担保和抵押物,没有良好的,甚至没有信用记录,对其偿还能力和风险抵偿能力无法做出准确判断,导致贷款风险不可控因素较多。同时,多数小微企业自身也存在很大的缺陷,如财务资料不全、没有规范的资产负债表、没有专职财务人员、没有按照财经纪律要求建立财务档案。这些都是导致金融机构对开展普惠金融积极性不强烈的因素。因此,这需要,一方面创新工作开展方式,比如实施“信贷+信用”的普惠授信,引导农村居民和市场主体积累信用,另一方面,做好信用信息采集、信用量化和使用工作,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依托互联网、区块链和大数据方面的先进技术,逐步打造完善的大数据社会信用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普惠金融工作体系。希望省级层面在工作机制创新方面,在互联网、大数据和区块链技术的使用方面给予人力、物力和政策支持。

七是现有普惠金融相关系统需要进一步完善。比如在普惠金融一网通在县域推广过程中,很多群众仅仅停留在关注的层面,真正使用的很少,多反映一网通便民服务功能少优惠力度小,操作较为复杂,建议上级行协调开发公司进一步增加完善相关服务,简化操作程序,为基层群众提供便捷可靠的线上普惠金融服务。另外,农户信用信息中的照片无法批量录入系统,这就导致了工作人员工作量增加效率慢的问题,希望上级行能够协调完善系统,促进整体工作的尽快推动。

区块链技术的认知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学生;高质量就业;就业价值取向;就业岗位

一、引言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拓展,社会的生产方式、组织形态、商业模式、管理模式都发生了巨变,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共享经济等数字新技术的发展诞生新商业、新职业,使我国就业形态、就业结构、就业稳定性以及劳动技能需求都发生了变化。高等职业教育由规模扩张转入内涵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高质量就业已经成为新时代经济发展的追求目标。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面向产业需求,在追求高就业率的同时应更关注学生就业质量,为劳动力市场输送与用人单位需求相匹配的人才。当前,我国进入以创新为核心、以发展服务型经济为重心的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呈现出速度变化、方式转变、结构调整、动力转换的态势。新经济、新业态、新产业的发展为高职院校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产业人才供不应求、跨专业人才优势明显。新就业形态是经济业态发展、市场竞争与技术进步相互作用的结果,不断改变着传统的就业方式和就业观念。无论从就业的政策导向还是从大学生的现实需求看,需要在深刻认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推动教育质量与职业需求紧密结合,优化劳动力结构,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以应对诸多复杂挑战,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高职学生就业的困境

1.劳动力供求的结构性失衡日益凸显,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不匹配矛盾突出。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随着我国劳动力供求的结构性失衡日益凸显,劳动力供给质量亟待提升。2019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52万人,比上年少增9万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正在深刻影响着我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一方面,产业转型升级创造高质量就业岗位的速度远远低于毕业生数量的增速;另一方面,随着技术进步加快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技能人才短缺问题将更加突出。相对于产业和技术的快速变化,人的变化是一种慢变量,实现职业转换需要一定的教育培训,转变就业观念需要更长的时间。新就业形态对已有的劳动、就业、培训、社保等政策和体制机制,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服务体系提出了巨大挑战。我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业态等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创新的新引擎,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但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滞后于新产业技术变革,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2.就业矛盾从就业规模能否扩张向就业质量能否提升转变。一直以来,我们更多地关注就业数量,而忽视了就业质量。技术进步对就业挤出效应和替代效应在一定时期和条件下显现。党的报告指出,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近年来,企业加快推进机器换人,受教育程度、技能要求相对较低的岗位被“机器人”替代,影响的就业岗位数量会持续增加,岗位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部分劳动者不可避免地要面临下岗失业。由于从人力资本投资到形成有效劳动供给通常会滞后于岗位需求,高职院校主动对接产业的意识不强,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3.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呈现出功利化、多元化等特点。薪金待遇、就业岗位、行业发展和职业空间仍然是当前大学毕业生最关注的因素。大学生找一份工作谋生并不难,但谋求优质岗位和高质量就业岗位的难度系数比较大。高等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陷入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困顿之中,忽略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麦可思研究院的《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显示,我国2018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为92.0%,就业满意度为65%,2018届大学毕业生“慢就业”的比例达6.99%,对就业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收入低”和“发展空间不够”。2018届高职高专毕业生毕业半年内的离职率为42%,远远高于本科毕业生的23%,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不稳定性逐步增大。近年来,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呈现出新的特点,逐利性与求稳性并存、就业目标偏高与期望个人价值实现并存。大学生就业观念和就业选择趋向多元化,选择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的人员数量不断提升。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引起了整个社会就业方式、岗位结构的变革。互联网公司已成为目前大学生就业的新兴高地。

三、高职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的路径

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充分发挥政府、高校、行业企业和大学生的协同作用。高等职业教育需主动回应技术创新和社会变革,在对接新产业、新职业的基础上,通过产教深度融合和跨界协同创新,实现政府、高职院校、行业企业知识共享、资源优化配置、行动最优同步和系统高水平匹配,培养出具有较高竞争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1.创造高质量的就业岗位,增强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深入推进和产业转型升级速度加快,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大学生在求职时希望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保障更加完善、薪酬待遇持续提高、工作条件不断改善、职业发展空间更加广阔。实现高质量就业首先要有高质量的就业岗位,而高质量的就业岗位来自高质量的经济结构和产业体系。经济发展的提质增效、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必将推动高质量就业岗位的持续增加和提供更多的优质就业机会,形成新的就业增长点。政府要强化宏观管理职能,为高职学生营造公平就业环境。具体来说:政府正确发挥管理和服务职能,做好产业引导和企业帮扶,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统筹优化人力资源供给与改善劳动力市场需求;强化就业政策与经济政策、产业政策、社会政策之间的协同联动,将就业与创新创业紧密结合,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增强经济发展创造就业岗位的能力,运用好“互联网+”推进就业转型,发展新就业形态,拓展就业新空间,为高职学生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保护从事新就业形态的劳动者权益,不断优化就业创业环境,推动高质量增长与高质量就业同步实现,让产业结构优化、就业结构转化与就业质量提升并行不悖,增强经济增长对就业质量的带动作用。2.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实现技术创新与就业增长的协同发展。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数字经济、新技术发展催生了新的就业需求。新产业能够提供更加广阔的就业渠道和更加优质的工作岗位,企业需要具有吸收问题、转换问题能力的人才,高职院校需要培养适应新产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高质量就业目标的引导下,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匹配必然以质量为前提。高职院校应立足于我国产业发展战略需求,与行业企业、研究院所、政府部门等不同社会主体建立协同机制,推进校政协同、校地合作、校产联合、校企对接,建成教育部门、高职院校、行业企业、学生联动的“互联网+就业”跨专业协同创新平台,为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提供线上精准对接、线下高效服务。高职院校应根据企业优势和产业发展需求,牢牢把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路径,吸引更多的企业专家、技能大师走进课堂,促进学校教学与企业用人的无缝对接。打破高职院校与社会、行业企业间的体制壁垒,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结合学校的师资特点和学校的区域影响力、区域产业特征和区域供应链以及企业资源,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层次现代学徒制,让企业的人才培养前置化。整合政府、高职院校、行业企业等各主体的资源,不断完善职业教育集团、产学研创联盟等教学模式,使各主体的人才、专业群、地理空间等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增强人才培养对新兴就业领域、新就业形态的适应性和契合度。根据大学生的就业需求,实施高等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企业需求侧与教育供给侧资源要素融合的平台和机制,更多地把人才培养与产业对接,实现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构建“政府、高校、家庭、学生”等多元主体参与的“就业生态共同体”,适应新就业形态的劳动用工和社保政策,不断提升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匹配度,促进公平就业和大学生社会性流动。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对行业企业用人需求和新的就业特点进行科学研判,完善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反馈机制,将就业大数据多向精准反馈至招生、人才培养和就业等各环节。以精准就业为导向推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改革,提升就业大数据对人才培养改革的决策咨询功能,形成招生、人才培养和就业一体化的精准就业指导工作格局。3.遵循大学生的认知规律,探索教育新范式。当前,“三新”经济已经以标志性的智能、个性化服务、社会化共享、跨界融合等多维特征涉足三大产业的方方面面,创造新需求,形成增长新动能,产生新就业模式和新职业岗位。高等职业教育应主动回应技术创新,关注社会发展变迁,遵循大学生的认知规律,探索教育新范式。高职院校应推动特色发展、差异化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把职业道德、技术技能水平、就业质量和创新创业能力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应根据新经济、新技术、新业态、新职业设置专业,与产业发展、行业需求和技术进步相适应,对专业的内涵与外延进行重新设计和精准界定;加大部门间的协同配合力度,构建基于产业链、融入新知识和新技术技能的专业课程体系;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将知识转化为“知势”,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4.注重就业价值取向的引导作用,提升大学生高质量就业能力。马克思在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指出,青年在选择职业时首先应当考虑的是为人类的幸福服务,不能选择那些脱离实际的职业,需要把理想与现实、思想与行动结合起来。高等职业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就业价值观教育摆在重要位置。高职院校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职业素质和职业操守教育,注重专业基础能力、跨领域协同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缩小大学生就业力与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面对新的就业形势,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学生就业价值取向中“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统一、现实关切与理想追求的统一,由就业指导教育转向职业生涯教育。高职院校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针对生源特点,实施全程化、全员化、全方位的职业生涯教育,做好学生求职状态跟进、企业招聘状态更新,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认知能力,引导学生在职业发展道路上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的关系,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高职院校要改变大学生就业“从众”选择的行为,使大学生积极面对职业多元性选择的挑战,将“高起点就业”观念转到“先就业后择业”“先就业后发展”的“灵活就业”“动态就业”观念上来,找准自身发展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结合点。

[参考文献]

[1]蔡跃洲,陈楠.新技术革命下人工智能与高质量增长、高质量就业[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9(5):3-22.

[2]罗筑华,王汉青.新时代下大学生就业质量提升中的现实审视与路径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10):134-138.

[3]麦可思研究院.2019年中国高职高专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

[4]苏丽锋,赖德胜.高质量就业的现实逻辑与政策选择[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究,2018(2):32-38.

[5]杨礼雕.以“互联网+”模式推进大学生精准就业[N].光明日报,2019-03-31(15).

[6]马廷奇.高职院校扩招与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33):25-30.

[7]任雪园.变革与转型:智能化时代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再审思[J].职业技术教育,2019(28):12-17.

[8]张纪南.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J].求是,2018(12):24-26.

[9]王霆.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影响机制研究: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的视角[J].高教探索,2020(2):108-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