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消费主义特征

消费主义特征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消费主义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消费主义特征

消费主义特征范文第1篇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 消费文化 影响

一、处于现代社会中的后现代主义

应该承认,“后现代主义(postmode rnism)”是个很难理解和界定的词汇,《现代流行观念词典》甚至这样解释:“这个词没有什么意义,却被人们尽可能地经常使用。”但它内涵的不明确性却并未对它的广泛流行产生不利影响,相反,在文化、艺术、乃至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后现代”幽灵似的渗透在每个角落中。我们虽然无法给它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但可以通过对其特征和影响的描述,来从各个侧面来理解何谓“后现代主义”。

首先,我们应理解“现代性”与“后现代性”这对哲学概念。这是两个有时代涵义的词。从19世纪末的西方理论来看,现代性是与传统秩序相对比而言的,它指的是社会生活中进化式的经济与管理的理性化与分化过程。后来,人们经常以鲜明的反现代目光来审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形成过程。结果,说起后现代性,就意味着与现代性的断裂,或者说一个具有自己独立组织原则的新的社会整体的出现。

然后,我们来考察“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它们都处于文化之中心,现代主义指的是出现于世纪之交、并直到目前还主宰了多种文化艺术形式的一种风格和运动,其主要特征大概有以下几点:一、审美的自我意识和反省;二、对传统叙述结构的拒斥;三、对实在的看法的自相矛盾和开放的不确定性特征的探索;四、对喜欢强调结构、消解人性化主体的整合人格观念的拒斥。可以看出,现代主义的关键词就是解放和拒斥,解放的是个性、人性以及思想等意识形态种种,拒斥的是传统的桎梏。而当我们试图认识后现代主义时,我们发现,现代主义的许多特征大都以某种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侵入到了后现代主义的各种定义中了。

最后,虽然后现代主义者们的观点并不统一,但我们仍可以归纳出三点特征:第一,反逻各斯中心主义,这个特征首先表现在解构主体性,消解主客二分。后现代主义主张重建人与自然的关系,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第二,推崇非理性。第三,不确定性。这主要表现在他们反对普遍性和同一性,推崇自由、差异、多元和不确定性主体。

从以上论述的各方面我们可以看出:首先,后现代主义并不是在时间上在现代之后,而是强调对现代主义的超越和颠覆,这充分体现在后现代主义者们提倡的反逻各斯中心主义之上;其次,后现代主义主要是一种对传统的解构和摧毁;最后,后现代主义是一个流行概念,符合现代社会人们的心理特征、顺应时代要求。

二、消费文化

在物质生产十分丰富的当代社会,“消费”不仅仅是一个生活现象,而是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消费文化,顾名思义,是指消费社会的文化。今天,我们使用“消费文化”这个词,是为了强调商品世界及其结构化原则对理解当代社会来说所具有的核心地位:首先,就经济的文化维度而言,符号化过程与物质产品的使用体现的不仅是实用价值,而且还扮演着“沟通者”的角色;其次,在文化产品的经济方面,文化产品与商品的供给、需求、资本积累、竞争及垄断等市场原则一起,运作于生活方式领域中。

消费文化有以下两个特点:

第一,消费文化强调一种功利的、充分解放自我的处事方式和生活态度。遵循享乐主义,追逐眼前的,培养自我表现的生活方式,发展自恋和自私的人格类型、鼓吹得过且过、美的身体、逃避社会义务、向往异域风情、培养生活情趣、追求独特的生活格调。

第二,影像的过量生产和现实中相应参照物的丧失是消费文化中的内在趋势。商品、产品和体验可供人们消费、维持、规划和梦想,但对一般大众来说,能够消费的领域是不同的。消费不仅是为满足特定需要的商品使用价值的消费。相反,通过广告、大众传媒和商品推销技巧,消费文化动摇了原来商品的使用或产品意义的观念,并赋予其新的影像和记号,全面激发人们广泛的感觉联想和消费欲望。

对此类现象,西方学者早有关注。法兰克福学派就以批判后工业社会中人的各种异化现象著称。其中,消费异化正是他们批判的焦点之一。弗洛姆认为,在铺天盖地的广告、推销面前,人们以及从商品的主体逐渐异化为商品的对象,在这个时代中失去了自主意识而在消费过程中为沦为商品的奴隶[2]。

三、后现代主义对消费文化的影响

第一,后现代主义攻击艺术的自主性和制度化特征,发展了一种感官审美,即一种强调对初级过程的直接沉浸和非反思性的身体美学。在消费文化中,追求美的身体就成为一个重要特征表现出来。为了拥有美的身体,人们不惜金钱,甚至不惜牺牲健康,铤而走险地尝试各种方法。

第二,后现代主义无论是处在科学、宗教、哲学,还是其他知识体系中,都暗含着对一切元叙述进行着反基础论的批判。

第三,在日常文化体验的层次上,后现代主义暗含着将现实转化为影像,将时间碎化为一系列永恒的当下片段的倾向。因此,后现代的日常文化是一种形式多样与异质性的文化,有着过多的虚构和仿真,现实的原型和真实的意义都消失了。由于缺乏将符号和形象连缀成连贯叙述的能力,连续的时间碎化为一系列永恒的当下片段,导致了精神分裂似地强调对世界表象的紧张体验:即生动、直接、孤立的体验。但问题是,影像的过量生产和现实中相应参照物的丧失造成了一种浮夸的商品形式,消费对象不仅仅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还包含有多余的那部分影像和附加在商品内的各种本不属于商品本身之价值的东西。这也正是如今许多人都感觉到的消费之后没有感到满足,反而感到有些空虚的原因之所在。

第四,后现代主义所喜好的是对以审美的形式呈现人们的感知方式和日常生活。这更多的是一种强调主观和个人的生活方式。在消费文化中则表现为追逐眼前的,培养自我表现的生活方式,发展自恋和自私的人格类型。

应该说,无论是后现代主义还是消费文化,都体现了现代人们超越传统的试图。但在超越的同时,我们更应关注它们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和异化现象。后现代主义昙花一现地过时了,成为哲学史中的一部分,而在人们越来越理性的今天,消费文化也将得到合理的充实而变成真正对人类有益的文化形态。

参考文献

消费主义特征范文第2篇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电视广告;消费文化;意识形态

绪论

电视文化作为宏观促销制度的产物,善于制造符号消费诱导物质消费。伴随着全球化电视工业的发展,电视广告和各种商业赞助成为电视业的实际支撑力量。电视广告已经从直接促销的功能转向一种生活方式的推广。现代广告淡化了理性和信息内容,强化了形象感化力量,更富于视觉的煽情效果,从而使全球电视广告能够跨越民族语言的理解障碍。

电视文化作为后现代典型审美风格代表,突出表现为它是一种形象借喻性的文化,这是和那种基于个人阅读思考的理性方式的文化完全不同的。最近二十多年这两种文化的断裂越来越突出。所谓后现代文化,并非仅仅是一个独立的历史阶段。艺术和商业、艺术和社会生活的界限、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的界限、传统和时髦的界限都被抹平。城市口味形成主导;符号品牌、形象包装迅速流行。法国社会文化学家布尔迪厄将设计师、作家、学者、电视人、广告人统统视作创造符号产品的“新型文化的中介者”。这些人都在极富后现代主义的特点,并在新媒体和传播方式的控制下,在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具有巨大的议程设置功能。

后现代性是当代电视广告发展的一个凸显的特性,也是一个主要的特性,本文借用后现代主义这一显性理论作为电视广告文本纵深研究的平台,梳理后现代主义理论的要义,试图探讨后现代主义理论如何影响电视广告的制作与解读。

一、后现代主义语境的形成

对后现代主义(post-modemism)的含义众说纷纭,目前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因为后现代主要理论家,均反对以各种约定成俗的形式,来界定或者规范其主义。然而后现代一词已经广为传播,自然也有其固定的文化视域。

后现代主义作为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西方兴起的社会文化思潮,具有鲜明的反叛和批判色彩,它的矛头指向自启蒙运动以来到19世纪现代主义的思想文化成果,主张与现代性理论、话语和价值观彻底决裂。我国旅美学者田晓菲认为:“后现代主义,确切地说,是一种心态,一种存在状态,而不是一种哲学”;①它具有强烈的‘自觉性’,并因此有自嘲,也有对传统和权威的嘲弄。它不相信任何庞大和具有综括覆盖性的意识形态,也不相信艺术和理论、高级和通俗、艺术形式和艺术形式之间存在什么绝对界限。

资本主义实现现代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在文化和价值观念上进行自我证明、使自己的全部活动“合理化”的过程。正如让·弗朗索瓦·利奥塔所指出的,在西方传统和现代思想文化中,话语活动都是在某个“宏大叙事”的制约下,或参照某个“宏大叙事”而构建起一套自圆其说的元话语。但是,随着现代化的实现,资本主义弊病百出,产生了对这种“合理性”的种种怀疑,即“知识的合法化问题”以及“叙事危机”。后现代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主流精英文化及其专制性权势针锋相对,营垒分明,担当的正是这种怀疑、批判和否定的角色。

如果说,过去主流的精英文化一直是社会体制和意识形态研究的主要对象,而大众文化更多的是受到批判和责难的话;那么,在后现代主义出现之后,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两者之间的界限已经相对模糊,而且这种理论活动更多的是涉及到对社会日常生活的文化生产与消费现象的分析和评价。种种事实表明,当代意识形态的有效过程,己经不仅仅是以阿尔图塞所分析的国家、阶级、集团、学校、家庭等社会机制的活动方式进行,而主要是通过日常生活的文化生产、消费等各种行为去实现的。这是一个非常深刻的变化,是一个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的彻底颠覆性的变化。

到了后现代主义阶段,文化达到了完全的大众化,无所不包,文化和工业生产和商品已经紧紧结合在一起,如电影工业、大批生产的录音带、录像带等。在19世纪,文化还被理解为只是听高雅音乐、欣赏绘画或是看歌剧,文化仍然是逃避现实的一种方法。后现代主义的文化己经从过去那种特定的文化圈层中扩张出来,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消费品。

在后现代主义看来,当艺术与现实的界线彻底消失,两者都已瓦解为普遍的“模拟虚像”时,也就是鲍德里亚所说的“电视就是世界”。②广告更是现代社会商业化和市场营销的直接产物。借助电视这一最为大众化的媒介进行传播的电视广告的发展,无论在速度上还是在质量上,在对社会日常生活的渲染和影响上,莫不令人刮目相看。因此,本文的研究对象确定为电视广告这一文化消费现象。

二、电视广告——后现代消费文化的符号

后现代社会从生产为核心的逻辑转为消费为核心的逻辑,从而后现代思潮对消费文化的影响显得至关重要。随着消费者对商品使用价值的需求得到极大满足,人们不再满足于大众传媒所构建与传递的商品普遍符号价值,转向于开始追求消费中的个性体现,关注不同商品背后所蕴含的不同符号价值,以及其体现出来的个性与生活方式,更多地选择能够表现自身个性、符合自身向往生活方式的消费品。

于是消费需求与生产方式的转变催生了新的消费文化,它以商品的不确定性符号意义为消费对象,以异化的人本主义为运作机制、提倡日常生活审美化、日常生活风格化,消费产品由有形化向无形化转变,这就是后现代主义语境下的消费文化。

消费文化中的电视广告已经不仅仅单纯地推销产品,而是将其活色生香地放进社会生活网络里,在这个关系网络里找到它说话的位置。位置对了,共鸣与回应才会产生且持久。透过广告,透过形象,透过语言还可以看到社会状况,基本收入,人际关系,社会潮流,经济状态,社会阶层等等复杂的社会关系。广告和广告形象不仅仅是在产品与消费者之间沟通,其本身就是一种产品,在创造和生产价值,并承载了越来越多的社会文化价值。虽然最终导致的是商业性目的,但广告正是把那些最深层的欲望通过形象引入到消费中去。

意识形态渗透其中,形成了混杂上述不同表现形式的一种仪式化的叙述模式。对于电视广告来说,意识形态作为一种认知模式和由其他领域引入的符号,往往有其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这无疑给了电视广告以宽广的解释空间。而后现代主义的意识形态创意,具有詹姆逊所归纳的平面感(深度模式削平)、断裂感(历时意识消失)、零散化(主体消失)、复制(距离感消失)等美学特征,因此对于广告的表现形式与手法来说,出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突破”。

三、后现代语境下的电视广告

后现代文化是与当代社会的高度商品化和高度媒介化联系在一起的。美国文化理论家杰姆逊曾经指出:”现代主义的特征是乌托邦式的设想,而后现代主义却是和商品化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于是文化作为一种消费品从文化圈里走出来,雅文化和俗文化的界限被打破,艺术品成为供大众消遣的一种手段,甚至理论也变成了一种哗众取宠的商品。商品的逻辑不仅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且也影响到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人们已经不再以个性、创造性、批判性、超越性或者如本杰明所谓的“韵味”这样的概念来评价和要求文化,而是以大众性、娱乐性,甚至畅销性来衡量文化的意义一一而这正是后现代文化的典型特征。电视广告文本借助其独有的声像图文传播功能,为后现代主义在电视广告(包括平面广告)得以彰显提供了平台,并且它还主导了消费文化的变迁。

消费文化的由来即是对唯物商品观的驳斥:把商品仅仅看作是与人类固有的需求系统相联系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而实际上,实物商品及其生产、交换与消费,需要放在一个文化母体中加以理解。在鲍德里亚看来,面向大众的商品生产运动的重要特征,是在资本主义交换价后现代语境下的电视广告文本解读结语值支配下,原有的“自然”使用价值消失了,从而使商品变成意义上的符号,其意义可以任意地由它在能指地自我参考系统中地位置来确定。因此,“消费就绝不能理解为对使用价值、实物用途地消费,而应主要看作是对记号的消费。”③

在后现代社会,工具理性维度与表意性维度是消费文化带来的一种平衡。消费文化对生活方式的冲击:“时尚”、“品味”为消费文化中充斥的符号所制造,又为社会各阶层所追逐(身体是一个人阶级品味的物化特征:阶级品味嵌入在身体上),其中存在着动态的关系(时尚深藏着模仿与分化两种相反的趋势……时尚就是这样一种东西,它越是大众化,越是被扩张,就越导致它自己的毁灭)。

后现代概念尽管来自于西方,而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意识形态与西方发达国家也有着明显的不同,但由于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中国实际上己经被卷进了世界文化的共同体之中,西方国家发展的历时形态被压缩为一种共时的断面,因而,中西方文化往往会出现一些惊人的共性,尽管这种共性所掩藏的是同样惊人的文化差异。

后现代主义风格的电视广告文本是在受众、媒体、广告制作执笔人、广告主多种力量主体共同作用下出现的,深层的、更为广阔的语境则是后现代主义这一新“西学渐进”中完成的,在我国广告界方兴未艾。对各种电视广告的后现代语境研究对于推动我国广告事业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本文正是本着这样的意旨为广告文本的后现代语境探讨做点铺垫,以求达到抛砖引玉之功效。

参考文献:

[1][英]安吉拉·默克罗比著:《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9月.

[2]钟以谦:《媒体与广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美]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版.

[4][法]让·鲍德里亚著,刘富民等译:《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杨魁,董雅丽:《消费文化:从现代到后现代》[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6]吕尚斌:《后现代广告:人本观广告的新形态》,武汉:新闻与传播评论[J],1999年第3期.

注 释:

①田晓菲:《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译者前言”,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消费主义特征范文第3篇

关键词:消费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消费观念;消费行为;消费心理

消费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满足自身需求的一种过程和方式。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很多需要的满足都直接或者间接地需要通过消费来实现。因而,消费本身并无可厚非,然而消费主义则需要警惕。20世纪上半叶,消费主义思潮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产生并迅速蔓延。法国社会学家鲍德里亚将“消费主义”界定为,消费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实际需要,而是不断追求着去满足那些被制造出来的、被刺激出来的欲望[1]。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深入,消费主义思潮席卷而来、影响颇深,特别是对青少年群体的影响尤为严重。为了更好地研究消费主义思潮对高职学生的影响,本研究对高职学生的消费主义倾向进行了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结合文献研究和实践经验,总结了高职学生消费主义倾向的特征,分析了高职学生消费主义倾向产生的原因,探索了消费主义思潮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

1高职学生消费主义倾向的特征分析

1.1在消费观念、行为和心理等方面呈现出消费主义倾向在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下,高职学生在消费观念、行为和心理等方面呈现出消费主义倾向,具体表现在消费观念和行为扭曲、消费心理不成熟等方面,不少高职学生自己也认为高职学生存在过度消费现象或者属于高消费群体。在层出不穷的商品不断的刺激和诱惑下,有些高职学生的消费越来越脱离自己的实际需求,消费变成了证明自身价值或者获得内心满足的工具,甚至纯粹是为了消费而消费。

1.2消费观念和行为与自身实际情况不相符合就高职学生而言,他们大部分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主要依靠父母或家人来供养,有些高职学生的家庭年收入并不高,每月可支配费用也不高。部分高职学生没有养成注重消费实用性、崇尚节俭消费、制定消费计划等良好的消费观念和行为,反而出现了超前消费、品牌消费、享乐消费、奢侈消费、崇洋消费等一些不良的消费观念和行为。不少高职学生的消费观念和行为与他们自身的实际情况并不相符。

1.3不成熟的消费心理凸显出青春期的心理特点很多高职学生存在从众性消费、盲目性消费、冲动性消费、随意性消费等不成熟的消费心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凸显出高职学生青春期的心理特点。很多高职学生追求独立自主,却在很多时候依然习惯于依赖父母和家人;时常好奇心爆膨,却也经常因此而失去理智;自我意识不断发展,却又常常陷入自我迷茫和困惑。高职学生这些青春期的心理特点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他们消费心理的成熟。

2高职学生消费主义倾向的原因分析

在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不少高职学生出现了消费主义倾向,产生的原因主要分为主观和客观两个层面。主观原因可以从高职学生本身的心理发展特点、消费经验和习惯等方面来分析。客观原因可以从同伴影响、家庭氛围、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等方面来分析。

2.1主观原因(1)心理发展特点方面。高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一心理发展阶段有着明显的特点。一方面,他们好奇心强、自制力弱,面对市场经济背景下极大丰富且极具诱惑力的商品,难免受到消费主义的影响,产生冲动性、盲目性和随意性消费等现象;另一方面,他们迫切需要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同,却往往比较难以通过学业得到满足,在消费上的从众、攀比、奢侈、享乐等现象,或许为他们获得尊重和认同提供了另外一种方式。(2)消费经验和习惯方面。很多高职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绝大部分消费都是直接由父母来买单。一方面,他们自己缺乏消费经验,对金钱没有相对具体的概念;另一方面,他们没有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不能很好地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来提前规划自己的消费支出。因而,当他们进入大学,在经济上有了一定的独立性,有机会自主规划和分配某一阶段内的消费支出时,难免受到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出现消费主义倾向。

2.2客观原因(1)朋辈影响高职学生在校期间与同学朝夕相处,朋辈影响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消费主义思潮对高职学生群体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这种影响在朋辈之间相互传播、不断深化。因而,朋辈影响在某种程度上是高职学生出现消费主义倾向的客观原因。(2)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在高职学生的消费方面发挥着很重要的影响作用,一方面,家长往往把对孩子的教育重心放在学习和应试方面,对其消费观念、行为、心理等方面的教育引导不够重视;另一方面,当前很多高职学生是独生子女,家长在经济上对孩子比较娇纵,甚至家长自身也存在一些消费主义倾向。家庭环境的这些方面都是高职学生出现消费主义倾向的客观原因。(3)学校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不少高职院校在消费观、金钱观、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引导工作不到位、不充分;在技能和行为培育方面,很多高职院校在学生理财技能和消费行为培育等方面的活动开展得比较少。学校教育方面的不足是高职学生出现消费主义倾向的客观原因。(4)社会层面。一方面,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在很大程度上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捷,为消费者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渠道,快捷、便利、性价比高的网络消费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各种媒体和商家大肆利用广告进行包装宣传,甚至进行虚假宣传,传递错误导向。这些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高职学生出现消费主义倾向的客观原因。

3高职学生消费主义倾向的预防对策

在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下,高职学生出现了一些消费主义倾向,体现出一定的特征,在对高职学生消费主义倾向的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对高职学生消费主义倾向的预防对策进行了探索,从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视角出发,提出了“顶层设计和基层落实相结合、内部培育和外部倡导相结合、正面宣传和反面警示相结合、显性教育和隐性引导相结合、传统媒体与网络平台相结合”的预防对策。

3.1顶层设计和基层落实相结合高职学生消费主义倾向的预防要把顶层设计和基层落实结合起来。在顶层设计方面,要把消费主义倾向的预防纳入到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为统领的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在基层落实方面,辅导员班主任要通过深度辅导等形式深入了解学生的消费观念、行为和心理,从而更好地根据顶层设计的安排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和引导工作。

3.2内部培育和外部倡导相结合高职学生消费主义倾向的预防要把内部培育和外部倡导结合起来。在内部培育方面,要结合高职学生青春期的心理发展特点来促进他们的消费心理逐渐走向成熟,要注重高职学生自身消费经验和习惯的培育,要通过教育宣传引导在高职院校校园内部和高职学生朋辈之间营造良好的消费氛围;在外部倡导方面,要倡议学生家长注重家庭环境对学生消费观念、行为和心理的影响,要呼吁社会媒体承担起引领社会公众形成良好消费风尚的社会责任。

3.3正面宣传和反面警示相结合高职学生消费主义倾向的预防要把正面宣传和反面警示结合起来。在正面宣传方面,要通过诸如“自强之星”等正面典型的宣传报道,鼓励高职学生树立良好的消费观念、行为和心理;在反面警示方面,要通过诸如“变卖器官满足消费,造成伤残后悔莫及”等反面事件的警示教育,预防高职学生出现消费主义倾向。

3.4显性教育和隐性引导相结合高职学生消费主义倾向的预防要把显性教育和隐性引导结合起来。在显性教育方面,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消费类选修课、消费专题讲座、理财技能培训等课程和活动的积极作用;在隐性引导方面,要通过组织高职学生走进贫困地区、参加慈善活动、开展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对高职学生消费观念、行为和心理进行教育引导。

3.5传统媒体与网络平台相结合高职学生消费主义倾向的预防要把传统媒体和网络平台结合起来。在传统媒体方面,要重视校园橱窗宣传栏、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台、校园LED大屏幕、校园报纸刊物等的作用,通过传统媒体的宣传引导在校园内营造一种健康的消费氛围和导向;在网络平台方面,要充分利用校园网、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等网络平台,将消费观念、行为和心理的教育引导工作深入到高职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更好地预防高职学生出现消费主义倾向。

参考文献:

[1]李慧敏.基于哲学视角的消费主义分析[J].人民论坛,2016,4(中).

[2]曲姿璇,肖祥.论消费主义对大学生消费观的影响及对策[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6(1).

消费主义特征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特奥多·W.阿尔多诺 文化工业 《启蒙辩证法》

特奥多·W.阿尔多诺(Theodor Wiesengrund Adorno)一生著述甚丰,有关哲学与美学相关的著作中有两部最重要:《启蒙辩证法》(与霍克海默合著,1947年)、《否定的辩证法》(1966年)。阿尔多诺的全部文艺和美学思想,都是建立在其坚实的哲学理论基石——“否定的辩证法”之上的。阿尔多诺自言:“否定的辩证法是一个蔑视传统的词组。早在柏拉图之时,辩证法就意味着通过否定来达到某种肯定的东西。本书试图使辩证法摆脱这些肯定的特性。”(引自张峰,《否定的辩证法·序言》,1991年)阿尔多诺认为,古往今来的哲学的基本精神都是在追求“同一性”,追求一个绝对的出发点,这是不可靠的,因为根本不存在绝对的第一性,哲学所强调的任何事物都是与它的对立面相互依存的。由于哲学在人类的文明中不惜代价寻求着秩序和不变性,从而加强了社会上的极权主义和盲从主义倾向。唯一的可能是连续的否定。

阿尔多诺从否定的辩证法出发,为艺术下了这样的一个定义:艺术是对现实世界的否定的认识。因此在现实社会中,唯一可能的艺术就是反叛现实,否定现实的现代主义艺术。而传统的现实主义艺术是对现实的刻板的认同和模仿,使艺术与现实同一化,导致了艺术风格的失败。文化工业的大众艺术就是这种机械地模拟现实的产品。阿尔多诺对“文化工业”(culture industry)这个术语进行过专门的解释,明确“文化工业”的提法是为了与一般大众文化拥护者所言的“大众文化”相区分。阿尔多诺认为文化工业是指“那些特意为大众消费生产出来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那种消费性质的产品,或多或少是按照计划炮制出来的”。“文化工业别有用心地自上而下(from above)整合它的消费者,它把分离了数千年的高雅艺术和低俗艺术的领域强行聚合在一块,结果使双方都深受其害”。(阿尔多诺,《文化工业再思考》,1963年)从阿尔多诺对“文化工业”的解释中可以看出,文化工业的商品拜物教特征和自上而下的整合性特征。阿尔多诺在《启蒙辩证法》一书中,有专章《文化工业·欺骗群众的启蒙精神》对“文化工业”展开了全方位的批判,他的观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读。

一、文化工业自上而下的控制导致作品的模式化。

在《文化工业》的开篇,阿尔多诺就指出:“现在一切文化都是相似的。”文化工业的产品是按照标准化、模式化的框架生产出来的,所以,在宏观和微观上表现出了“虚假的一致性”。“在垄断下的所有群众文化都是一致的,它们的结构都是由工厂生产出来的框架”。①这种虚假又机械的一致性,造成的后果就是:第一,个人成为经济选择程序的一部分,并被当做“消费者”,划入“不同收入的集团”。第二,文化工业只承认效益,它破坏了文艺作品的反叛性。比如电影观众会错误认为外面的世界是人们在电影中看到的情况的不断的延长。“文化产品本身,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声电影,抑制观众的主观创造能力”。②第三,文化工业的完全同一,会形成政治上内聚的统一性,这种统一性可以自上而下地对从作品的出版到消费者的消费都形成控制,作品的语言、风格等等完全受上级操纵。而所有的人,从工作到休息,一刻也离不开这些文化工业产品。第四,文化工业最终使模仿绝对化了,谈到文化,总就已是违背文化了。“文化这个总称呼,可能已经包含了把文化编入行政管理领域内的编辑、排目录、分类等意思”。③

阿尔多诺对文化工业所造成的模式化的批判,是基于他对艺术的“否定性”特征的强调。阿尔多诺认为:“在每一个艺术作品中,作者的风格都是一种诺言。因为被表达的东西,通过风格变成了占统治地位的普遍性的形式。”“因此,艺术的要求,始终也是意识形态的要求。但是,只有批判那些在风格上遭到失败的传统文化,艺术才能找到表达苦难的形式。”而成功的艺术,是避开雷同的弱点,追求同一的必然的失败,表现矛盾的特点,所以文化工业的生产模式,抛弃了艺术品在美学逻辑与社会体系中同其他事物的基本区别,消解了文化作为精神产品的基本特征。

二、文化工业通过娱乐消遣的作品为消费者提供虚假的满足,公开欺骗消费者。

文化工业对消费者的欺骗,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有文化艺术和娱乐消遣作品都是按照一个虚假的公式而不断实现文化工业的完善化,消费者的利益基础,取决于技术,而不是内容。

第二,娱乐消遣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中是劳动的延续,是为了让生产者松缓一下机械化的劳动过程,重新增长力量。所以,生产者看到的是劳动过程本身的模拟图像。

第三,文化工业通过不断地向消费者许诺来欺骗消费者。“它不断地改变享乐的活动和装潢,但这种许诺并没有得到实际的兑现,仅仅是让顾客画饼充饥而已。需求者虽然受到琳琅满目、五光十色的招贴的诱惑,但实际上仍不得不过着日常惨淡的生活”。④

第四,消费者只是文化工业的对象,消费者被满足的需求,都是社会预先规定的,他永远只是被规定的需求的消费者。“文化工业各个部门的产品,都是希望观众摆脱日常生活,但是这种摆脱会使消费者像美国幽默报上所登载的,女儿被拐骗私奔以后,父亲一个人在黑暗中扶着梯子,孑然一身、无依无靠”。⑤

第五,娱乐是消极的逃避。“娱乐消遣作品所许诺的解放,是摆脱思想的解放,而不是摆脱消极东西的解放”。⑥

第六,商业与娱乐活动的密切关系,表明了娱乐活动本身的意义,即为社会进行辩护。

消费主义特征范文第5篇

关键词:波普;后现代主义;平面设计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8-0030-02

一、引言

始于上世纪60年代的波普艺术和70年代的后现代主义持续在当今的平面设计中焕发着自己的生命力,它们拓宽了平面设计的层面,创立了新的艺术语境和设计语言, 加速了设计意识在大众中的普及,使设计像涓涓细流一样渗透到人们生活中的各个角落,从而赋予平面设计以新的时代意义。因此笔者想通过对波普艺术和后现代主义的风格特征及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入手,通过其在当今平面设计领域实际应用的分析,对当代平面设计的风格形成有更多了解,并在当今平面设计的创作过程中有所借鉴和启发。

二、波普

(一)波普产生的背景

“波普”为Popular的缩写,意即流行艺术,它的产生与20世纪50年代末期和60年代的经济和文化背景有密切的关系。二战后,西方各国的建设重点转移到发展经济上来,为讲究实用功能性的现代主义设计的发展提供了客观的可能条件。20世纪20年展起来的国际主义风格在20世纪50年代风靡全球,导致世界各国在设计风格上都趋于一致,而到了经济繁荣的20世纪60年代,现代主义已不能再满足人们的需要,尤其是战后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另一方面,20世纪50年代后期大众文化成为日常文化消费中最主要的方式,其鲜活的生命力以及典型的消费产品、广告和媒体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已经开始让一些设计师希望用自己的设计风格来代表新的消费观念和新的文化认同。

(二)波普的风格特征

“波普”追求新颖和古怪,功能和实用不再是设计首要考虑的问题。波普风格的作品色彩鲜艳、造型奇特,主要体现在与年青人有关的生活用品等方面,常用一些典型的图形如旗帜和靶子,这些形象也在杯子、手提袋、服装和家具中大量出现。从美国波普艺术大师安迪・沃霍尔的艺术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曾经借用商业艺术的创作方法和艺术语言,将杂志上的广告、海报直接放在画布上,由此发展出具有明显商业艺术特征和大众文化特点的个人艺术风格。作品中对色彩、质感层次、节奏等审美要素的追求,体现了一种形式美感,这与平面设计中的色彩构成、平面构成等有异曲同工之妙,创造出新的平面设计语言和形式,让当今的平面设计在色彩运用、画面的空间处理和版式编排等方面有所突破,引发人们对构成形态在未来发展趋势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

三、后现代主义

(一)后现代主义产生背景

后现代主义的出现有其自身发展的历史逻辑和社会文化背景。战前现代主义时期,设计家们提出的设计主要追求良好的功能、低廉的价格、简单的外形,并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占据了整个社会的主流,但是它过于注重理性而忽略了人的内心真实情感,必然导致另外一种反现代主义的思潮出现。战后国际主义的发展虽然发展了简单大方的外形,良好的功能与造价得以基本维持,但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引发社会文化的多元化以及生活方式的多样化。新的社会情况必然要求以新的设计来取代现代主义、国际主义一成不变的特征,以更加富于娱乐的方式来取代一般性的视觉传达方式,其文化形态也从理性主义进入文化多元的后现代主义时期。

(二)后现代主义的风格特征

作为后工业社会的文化产物,后现代主义首先以反叛的姿态对现代主义的创造进行革新,同时反对建立任何新的模式并主张实现根本的多元化,它反对在高级文化和低级文化之间做出明确的界限和区分,而是强调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融汇合流。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 现代主义的高度理性化受到强烈冲击,“形式追随功能”转变为“形式追随表达”, 后现代主义产生了区别于现代主义的新特征。后现代主义摆脱了现代主义单一、缺乏人情味的风格和理念,重新厘定设计与技术、艺术、生活之间的关系,追求文化和风格的多样化,塑出富于人性的、装饰的、变化的、传统的风格,准确地说是一种“多样性的风格”。而平面设计作为一种二维表达的设计形式, 其本身就与纯艺术和装饰艺术有着非常近的关系。

四、波普及后现代主义对当今平面设计的影响

波普风格的设计作品广泛运用大众文化、商业艺术形象,通俗易懂地表达设计师的观念,有效地传达商业信息,具有都市大众文化和消费文化的特征,因而获得大众的喜爱。后现代主义在设计领域同样表现出对大众文化的热爱,以波普艺术倡导的大众文化、大众口味为出发点,后现代主义复归大众的世俗生活,满足大众文化的多样化需求,设计大众真正喜爱的设计作品,弥合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原已脱节的关系,使之趋于融合。

无论是波普大量借用大众文化的视觉资源,还是后现代主义力图满足大众文化的多样化需求,都具有设计与商业相互借鉴的特点,设计师从这些丰富多彩的艺术中引用他们的主题和色彩,以符合大众的审美需求,比较集中体现在海报设计、唱片封套设计等平面设计的范畴里,至今仍产生着广泛的影响。

从广告艺术到海报设计,从包装设计到书籍装帧艺术,这些平面设计作品通过大众文化的传播而得到极好地推广,这种大众文化和当今平面设计相互之间有趣结合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广告艺术已成为大众文化的重要类型,特别是商业广告自诞生之日起就是以商业利润为基本原则,以诱发消费者无限发展的消费欲望为它的最终目的。广告中的形象大多来自人们熟悉的生活,如名人、大众偶像、民间艺术和各类商品等(如图1),马上就会让人联想到自己身边的事物,感觉形象亲切、内容通俗易懂,乐于大众消费者接受并产生购买的欲望,从而进一步刺激商品的包装设计及形象推广。在海报设计作品中也同样流露出对人性的关注,以及对不同文化极大的包容和理解,能够在人与作品之间实现思维上的交互,让大众在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中找到自己认同的价值取向,并从中获取对心灵的愉悦体验。同时,这种人性化的设计改变了现代主义时期过分强调单调功能而毫无感彩的设计方向,作品中充满了温馨感和人性美,形成良好的社会推动效应,并通过媒体的传播拉近设计与公众的距离。

如今,你更容易在商品的包装设计或视觉形象推广应用上发现,当今的平面设计师们受到这两个风格的影响,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平面设计事业中去就丝毫没有什么值得奇怪的了。他们把生活作为设计的源泉,将关注的重点从商品转移到商品的使用者身上,让更多的人文因素注入其中。比如在设计产品前,通过前期大量的市场调查去研究消费者的实际需要以及自身的喜好、生活习惯、成长经历等,在调研报告的数据基础上展开针对性的产品设计,让产品的实际功能更贴近人们的需求。在设计的过程中打破传统,通常采用变形、借用、夸张、综合等手法来进行图形与文字的设计,使用低纯度的自然柔和色与高纯度的艳丽刺激色重叠,充分考虑到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即在视觉上获得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在材料上充分考虑再生能源与有限资源的节约,尽可能多的使用循环和再生材料,在产品的造型上也突显轻便与环保,比如一些小食品的包装小巧精致,让消费者不用担心因为食用不完而产生浪费,而且产品提供的便利性得到大众的认可并在市场上得以广泛推广。同时,设计者还在包装形式上采用层叠、组合、透明、肌理等方式进行设计处理,在简约、清新的设计风格中体现包装生动活泼的趣味性和戏剧性。一些自然材料的使用也是比比皆是,常使用贝壳、竹、木、柳、草编织品等材料进行制作(如图2),比如商品包装中竹材的选用,正是利用竹子生长周期短、易生长和韧性强的特点,将竹子蕴含的人文精神与商品结合起来,不仅能够提升商品的内在价值,还能向消费者传递出企业肩负的社会责任感。除了被用于制作土特产品和礼品包装外,还在很多的书籍装帧及装饰作品中展现独特的魅力。

在一些新型书籍的设计上,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平面设计内容外,更讲究一些实际的功能, 平装书的普及正是充分考虑到大众需要,因为大多数的消费者都希望手中的书籍物美价廉,一改多数书籍追求“过度装帧”的奢靡之风,让其可以保存的更加长久。同样,在考虑书籍印刷材料的回收再利用、使用者的便利以及使用者的生理与心理因素上,书籍印刷的材料不再是由原木浆纸一统天下,开始逐步被环保型的再生纸取代,无不体现出绿色设计对环境的重要性。而且,不同的纸张材质在读者阅读时会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比如用略显粗糙的再生纸印制的书籍,反而更能显示出其独特的个性从而受到更多读者的青睐。

五、结语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设计风格一直都在变化,人们对设计需求的不断变化要求设计元素日益丰富多样,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设计更是呈现出多元化的局面,并对当今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设计作品应赋予更多情感的倾注,以满足越来越高的人性化需求。因此,这不仅体现了波普和后现代主义两个风格所包含的大众化、人性化特点,也为当今平面设计的理论和实践方式的丰富注入新的血液,使当今的平面设计充满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