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西方教育的利与弊

中西方教育的利与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西方教育的利与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西方教育的利与弊

中西方教育的利与弊范文第1篇

Abstract: Firstl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ifferences of "culture valu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and their root causes; then elaborates the concept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governance practices based respectively on Western and Chinese cultural background; finally, with reference of the Western and Chinese corporate governance reforms, this paper proposes some enlightenment in Chinese corporate governance with the strategy of culture conformity and compatibility.

关键词: 公司治理;中西比较;文化差异

Key words: corporate governance;Sino-West comparison;cultural differences

中图分类号:F27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2-0136-02

作者简介:李秋孟(1989-),女,四川南充人,华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公司治理。

0 引言

许多因素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公司治理模式,其中包括经济制度,国家政策,市场性质以及文化元素等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实际上,一个国家的治理模式很难照搬到他国的公司治理系统中是因为每个国家独特的文化元素。因此,在考虑借鉴别国优秀的公司治理模式经验之前,你首先应该考虑到两个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结合社会文化背景来探讨公司治理的模式。因此,只有针对一个国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因素来对公司治理机制进行改革才能使企业保持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并且实现其高效,稳定的发展。

国内外学者对中西方公司治理及其差异做了很多研究并且得出了许多切实有用的成果。但从总体上来看鲜有专门从中西方文化差异角度全面阐述中西方公司治理的不同理念和不同模式。因此,本文试图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视角入手来对它们所对应的公司治理模式进行比较,凭借西方先进的公司治理理论与实践经验来对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公司治理策略进行整合,从而使其能对中国公司治理模式的优化提供具体的措施与所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

1 基于公司治理模式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良好的公司治理模式不仅仅是公司领导者为追求效率最大化而采取的管理模式,它还是与各国特定的政治、经济、法律、历史环境相互适应的结果。由于社会制度以及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不同,中西方在传统文化上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在陈述文化元素对中国公司治理的影响时有必要对中西方的文化进行比较,从他们之间的差异的来比较分析各自所实行的公司治理模式。

西方文化主张 “非平均”观念。这种观念始于亚里士多德,他将一个人应得的东西与他的贡献相联系。这一观念在公司治理结构理论中体现在建立激励约束机制上。由于人信息不对称,就很有可能产生经纪人“偷懒”的行为。这就涉及了财富的分配与其所做出的贡献挂钩以激励或者约束经纪人的行为。西方文化还强调“法治”,这一观念是建立在人是利己、排他等“性恶”的理论基础上的。因此,他们认为人与人之间发生冲突需要法律来解决矛盾。“法治”观念对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行法人治理有着深刻的影响。西方的文化中崇尚个人主义,强调独立意识和创造意识也决定了其必然通过法制而不是通过道德约束自我、维护社会稳定。

中国文化崇尚的是平均主义、集体主义,孔子的“不患寡而患不均”这一主张就是该价值观的体现。这一观点体现在我国公司治理的资本市场上,国有股权比例高导致自理效率低下,大股东控制股东大会,对小股东利益保护不足,加上我国资本市场和经历市场不完善,法律制度不健全,这都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公司的治理水平。并且,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在人性论上突出“性善”,国人将“行善”作为至高的道德行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甚至将“行善”与人类走向最高信仰的路径联系在一起,止于至善。而一个充满善意的公司,必定是由善良者设计的公司,具有善意的治理结构。这就决定了我国在进行公司治理的过程中是往往更加重视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期待用道德来约束员工的行为而非正式的制度制约。不过目前我国的股份制改造都是依据“公司法”在进行的,法规是比较完善的,但更重要的是要在公司治理总体的模式上强调“法治”文化。

2 基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公司治理模式

对应上述不同的文化背景,中西方都有着各自对应的公司治理模式。西方国家如英美等国家资本市场发达,资本积累充分,企业融资以股权资本为主,股权相对分散,并且一直遵循着“投资者”和“股东至上”为中心的治理理念和哲学。所以他们采取了以市场主导的公司治理模式。它的特点体现在市场监督控制上,主要依靠高效运行的资本市场来监督和激励企业经营者,即通过证券市场对公司和经理人员进行管理和控制并间接通过非执行董事、接管、破产、经营者激励等措施实施控制。外部市场监控在公司中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其中在激励措施上美国倾向于物质型激励,并且在企业中对员工的激励是通过正式制度进行协调的,这样把员工之前的关系就建立在了工作任务的基础上,不像中国重视人情和非正式关系。

反观我国由于私有企业发展时间历史较短,国有经济的存在,以及资本市场不成熟等原因,在公司治理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在治理结构方面,我国实行单层董事会制,由股东大会、懂事会、监事会和经理构成。股东大会任命董事,组成董事会。由股东代表出任的监事与职工代表选举的监事组成监事会,监督董事和总经理。我国《公司法》对股东大会和董事会的职权划分互相重叠,没有创设监事会履行职责的程序性保障制度,也缺少监事会对董事会行为的有效监督和制约。在资本市场方面,我国股票市场上可流通股少,机构投资者投资较少,大股东控制着股东大会致使小股东的权益不能被有效保护。在经理人市场方面,激励的竞争机制和不完善的经理人激励约束机制会迫使经理人员过度追求利益或者是过度约束自己的行为,这些都使得经理人失去了它本身存在的意义。

虽然许多公司都通过借鉴别人的经验建立了自己的公司治理模式,但大多是“形似而神不似”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我国公司治理结构、资本市场、对管理层的激励约束机制等都还不完善,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会直接导致公司治理效率的低下,影响公司的发展。

3 中国公司治理模式与自身文化相适应的策略

现代公司治理模式强调权力制衡、相互监督、信息对称及制度至上的观念。而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是强调和谐、集权、含蓄、人治等。这必然会导致在中国推行现代公司治理模式时会产生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反应到公司治理的结果就是上述问题:现代公司治理模式与中国文化的不匹配,进而造成公司治理的效率不高,效果不佳。要解决这些问题:一要积极探索适合中国文化的公司治理模式,这要求我国在建立自己的公司治理模式时要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摒弃消极因素,并把现代公司治理文化因有机的融合进来;二是在我国文化元素中需求适合公司治理模式发展的相关要素,为我国建立独特的公司治理模式创造良好的内外部文化环境。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文化形态意识的改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企业不应该也不能试图去改变中国的传统文化,而是应该主动积极的选择和整合那些能够支撑公司治理模式的文化基因,来为建立适合我国的公司治理模式服务。

3.1 优化股权结构,推行相对分散的股权结构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优化股权结构可以通过推行股权分置改革来实现全流通,使股票价格反映企业真实地经营业绩,这样不仅可以改变“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实现大股东相互制衡,同时防止股权过于分散,导致内部治理和控制系统失效。除此之外,股东还可以通过利用“用脚投票”使得经营者感受到来自外部市场被收购接管的压力,充分转劣势为优势。

3.2 加强市场监督,重点完善企业的内部监督机制,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建立健全完善的金融资本市场在我国大环境下看来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国不可能在短期内建成像美国那样规范发达的金融资本市场,对公司经营的监督也不能依靠股东在证券市场上通过“用脚投票”的方式来完成。因此在健全法律法规体系这一市场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对企业的监督还是要以加强公司内部治理为主。这方面借鉴日本公司治理模式改革的经验,如完善内部相关法规,明确各自的权责范围,强化信息披露制度等。此外,我国在明确国家证券管理部门监管职能的同时,充分发挥行业组织自律管理的作用,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可以使信息需求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3.3 探索和完善经理人激励及其约束机制 我国需要通过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发展资本市场,培育经理市场,加强经理市场信誉机制。同时积极推进经理人各种激励机制,如经理人持股这种能充分发挥上市公司契约治理能力的方法。这样使得管理层在以提高企业价值为前提,能更多的加强对自身行为的约束或者解放对自己过分的束缚,最终达到降低成本的目标。最后由于我国与西方文化的存在差异,所以在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地照搬美欧模式,需要结合我国自身的文化特征来完善现有的激励机制的同时,还要积极探索创新型的激励机制来适应我国的文化基因。

4 结论

文化传统作为非正式制度的基础,对制度运行的效率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制度被借鉴到一个新的地方,如果不能与本地的文化传统想兼容的话,那就失去了借鉴它的意义,甚至有可能还会危害到原有一些有利制度的运行。现代公司治理理念与我国传统文化这两者的关系就是这样一种对应的情况。如果不对现代公司治理理念中与我国传统文化相左的因素进行调节的话,就会影响企业治理效率,甚至影响到企业的生存。然而并不存在一种通用的最优的公司治理模式,这也要求在选择一种公司治理模式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一个国家独特的社会文化环境。对我国来说,在选择公司治理模式时不能简单地照搬国外的公司治理模式,而是必须正视其自身特有的文化特征,继承、吸纳适应国外优秀公司治理模式的文化要素,并且针对这些文化特点使得借鉴来的公司治理模式“本土化”。因此公司治理模式发挥作用的基础是实现文化与模式的妥协与契合。这也要求推行特有公司治理模式的人具备跨文化思维,这样才能使自己所推崇的公司治理模式很好地为我国公司服务。

参考文献:

[1]钱颖一.企业的治理结构改革和融资结构改革[J].经济研究,1995(1).

[2]胡汝银.中国需要公司管制革命[J].中国经济政治评论,1999(10).

[3]吴敬琏.现代公司与企业改革[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

[4]费方域.企业的产权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5]张维迎.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6]小约翰·科利,等.公司治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7]李维安等.公司治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168.

[8]青木昌彦.周黎安译.比较制度分析[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l:55.

中西方教育的利与弊范文第2篇

摘 要: 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中都有关于货币理论的教学内容。文章认为,可通过运用比较分析法讲授货币理论内容,使学生了解不同的经济学家如何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考察经济现象,解释现实经济问题。通过分析比较,促使学生认真思考,发展学生的鉴别评判能力。

关键词: 政治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货币理论 比较教学法

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这两门课程当中都有货币理论的教学内容。货币理论是经济学当中最富有争议的领域之一。从货币的本质与作用到货币的变动对整个经济的影响等,这些内容都引起了经济学家们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一方面,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学,不但说明了货币是如何产生和演化的,而且阐明了在现实资本主义经济或市场经济关系下货币作为资本职能被虚拟化的过程,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另一方面,西方经济学的货币数量理论重视货币的供给和需求分析,深入研究货币数量作用于物价水平、国民产出之间的传导机制,为货币政策制定和评价提供可靠依据。

讲授这两门课的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这两门课程中的货币理论的差异?笔者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进行讲授,向学生展示两种理论对货币问题不同的解释。通过分析比较,使学生对货币理论的相关问题有更深刻的理解。

一、政治经济学中的货币理论

(一)货币的产生与演化

对于货币的形成和诞生过程,马克思始终围绕商品的内在矛盾及其外化这一中心展开。商品的内部矛盾,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表现为两种商品的外部对立。作为商品,它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重性,而且价值是商品最本质的特性,但是它直接表现出来的是使用价值,它表现不出自己的价值,这就构成了矛盾。商品的价值形态只有通过商品与商品的交换才能得到表现。由此,通过简单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货币形式的历史发展过程,马克思论证了货币的产生。

价值形式演变历史,就是货币产生的历史。货币本质上就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是从商品界逐渐独立出来的。马克思揭示货币产生历史过程背后的逻辑,又通过逻辑关系的分析再现历史过程。

在商品经济中,货币有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储藏手段和世界货币,它们共同体现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本质。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所谓“一般等价物”,就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前者是表现商品的价值,后者是实现商品的价值。由于货币可以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可以买到一切商品,它就成了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具备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的职能。

货币在发展中逐渐脱离贵金属转化为信用货币。流通手段职能使得货币脱离开金银成为一种可能。作为流通手段,货币在人们手中是一个转瞬即逝的因素,所以人们关心的并不是货币足不足值,而是利用这个货币能否买到其他商品。这样就产生了一种可能性,可以用贱金属代替贵金属,甚至用没有价值的纸币代替有价值的贵金属作为流通手段。交换当中不需要真正的足值货币,于是就产生了纸币。

货币支付手段职能也是信用货币产生的基础。货币的支付手段使得人们只要保证这个票据支付的可靠性,这时候用票据代替货币流通也是可以的。因此,在支付手段的基础上产生了信用货币。

(二)货币资本与资本主义信用

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下,货币还执行资本的职能,也就是说作为价值增值的手段执行的职能。货币本身并不是资本,货币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才成为资本。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相互分离,货币可以购买到一种特殊的商品,劳动力商品,这个时候它才转化为资本。任何一种资本最初出现在市场上的时候,总是以一笔货币的形态出现,所以称为货币资本。由于资本和利润之间有一种稳定的联系,即等量资本要带来等量利润,而资本的第一形态是货币,这样就使得货币获得了一种新的用途,即为它的所有者带来额外收益的用途。因此,货币就具有了借贷资本的职能。

货币的借贷资本职能是现代银行业及各种金融业的发展基础。在借贷资本运动的基础上,资本主义信用活动和信用关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货币和证券等信用工具的交易使资本有了二重存在形式。一重是以生产资本、商品资本形式存在于职能资本家手中,另一重是以所有权资本或信用工具的形式存在于借贷资本家手中。有价证券也能为持有者带来收益,所以这也是资本,是虚拟资本。由于在经济当中存在信用工具,存在虚拟资本,就产生了围绕虚拟资本运动的活动,即虚拟经济。虚拟经济是没有价值基础的经济活动,它们可以在没有实体经济相应增长的条件下,仅靠虚拟资本价格的上涨而得到扩张。如果虚拟经济的价格普遍被高估,就会出现泡沫经济。

(三)货币流通规律与通货膨胀

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货币流通是保证和促进商品流通的必要条件。因此,为适应商品经济的需要,在流通中要有一定的货币量。因为货币是商品价值的表现,是交换的媒介,所以货币量首先取决于商品的价格总额。另外,在一段时间内货币要完成多个商品的交换,所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等于商品的价格总额除以货币流通速度。如果用P表示一般物价水平,用Q表示商品数量,P×Q就是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用V表示货币流通速度,则流通当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可以写为:G=(P×Q)/V。

当货币由金银变成纸币时,货币创造起来很容易,纸币的发行量有可能超过流通当中所需要的真正的货币量,纸币就会贬值。纸币贬值使同样商品的价值表现为更多的纸币数量,出现商品价格的普遍上涨,产生通货膨胀。

在资本主义证券市场发展的条件下,纸币不仅充当流通手段媒介商品流通,而且用于进行证券买卖。因此,需要对货币流通公式做出调整,用M代表所发行的货币(纸币及其他形式)数量,Q■表示金融资产的数量,P■表示金融资产的价格,用V■表示商品和服务的货币流通速度,用V■表示金融资产的货币流通速度,则扩展的货币数量公式可以写为:M=(P×Q)/V+(P■×Q■)/V2。

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虚拟经济的膨胀容易诱发通货膨胀。公式中,等号右边第一项属于实体经济,实体经济膨胀起来不容易;第二项属于虚拟经济,这部分膨胀起来非常容易。如果虚拟经济部分发生膨胀,货币当局就需要增发货币满足社会上交易有价证券的货币需求。如果货币供给随着虚拟经济的膨胀而增加,当这个泡沫破灭时,这些货币仍留在流通当中,这时货币量就超过了商品交易当中需要的货币量,就会产生通货膨胀。因此,泡沫经济有可能诱发通货膨胀。

二、西方经济学中的货币理论

(一)早期货币数量理论

20世纪30年代之前,货币数量论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宏观经济理论。早期的货币数量论用来解释经济体系中名义变量的决定。有两种比较有代表性的数量论形式,第一种形式与欧文·费雪有关,第二种形式马歇尔和庇古的剑桥方程式。

费雪从社会的角度出发,把货币视为交易的媒介,从而探讨为完成一定的交易量,需要多少货币支撑。费雪的货币数量理论可以表述为一个交易方程式Py=MV,其中P代表一般物价水平,M代表流通中的货币数量,y为一国的实际国民收入,V代表货币流通速度。其中V是由公众的支付习惯、使用信用范围、交通和通讯的方便程度等制度因素决定的,而这些因素在短期内变化不大,所以V不变。Y是在充分就业的状态下的国民产出,短期内它也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因此V和y可以视为常数。这样的话,均衡的物价水平就取决于货币数量。

与费雪强调货币交易媒介作用不同,剑桥学派把货币视为人们持有财富的一种形式。剑桥学派的经济学家马歇尔和庇古认为货币不但具有随时购买商品的能力,而且可以存储起来延期使用。在此基础上他们提出了“剑桥方程式”:M■=KPy。其中,M■表示持有名义货币余额的需求,K为经济行为人希望以现金余额和存款形式持有的货币占国民收入(Py)的比例,P表示一般物价水平,y是在充分就业水平上的国民产出。为了解释一般物价水平的决定,还需要引入货币供给。假定货币供给M■是由货币管理当局决定的,那么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为M■=M■,将货币需求方程代入均衡条件得到M■=KPy。由于K和y是不变的,因此M■决定P。这样的话,假如货币市场最初是均衡的,那么货币供给的增加就会引起不均衡,货币市场的新均衡只有在价格水平上升时才能得以恢复。

(二)凯恩斯的货币理论

凯恩斯在《通论》中首先批评了古典经济理论的充分就业假说。古典理论认为市场的调节机制能使国民经济自动达到充分就业的状态。这种看法成立与否主要取决于古典利率理论是否成立。在古典利率理论下,货币利率取决于可贷资金的供给与需求,可贷资金的供给也即储蓄,可贷资金的需求也即投资,只要利率恰当,储蓄就必然全部转化为投资。

与古典利率理论不同,凯恩斯认为,储蓄和投资是分离的,两者之间并无逻辑联系,利率也不具备调整两者至均衡的能力。一方面,一国的投资量不完全取决于利率,而主要依赖于投资的预期利润率,只有当投资的预期利润率大于利息率时,人们投资才是明智的选择。另外,不确定性、风险、期望和投资者信心都会对投资决策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一国的储蓄量取决于国民收入和边际储蓄倾向。如果边际储蓄倾向递增,那么随着收入的增加,收入当中用于储蓄的那部分将会递增。因此,一国的储蓄量与投资量并不必然相等。

在批评了古典利率理论的基础上,凯恩斯引入了非充分就业假设。他认为,在存在大规模失业的情况下,古典的货币数量论需要做出修正,即一般物价水平P应为常数,而国民收入y会变动。也就是说货币数量的增加对P没有任何影响,而就业量从而国民收入y会和货币数量的增加所导致的有效需求做出相同比例的增长。这一过程将持续下去,直到实现充分就业。此后,货币扩张将产生“真正的通货膨胀”,这时“古典理论就会再次盛行起来”。

凯恩斯模型中更复杂之处在于货币数量的变化和有效需求的变化之间的关系。具体来看,一方面,凯恩斯认为人们对货币的需求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满足人们交易需求的活动现金余额Md1,另一部分是满足人们预防与投机需求的非活动现金余额Md2。Md1与国民收入y成正比,Md2与利率成反比。在这里,凯恩斯首次将利率作为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加入到货币需求函数当中。另一方面,货币的供给是由货币管理当局决定的。货币当局通过货币供给的调整,能够影响利率,进而影响投资需求,从而影响国民收入。

(三)现代货币数量理论

弗里德曼继承了马歇尔、凯恩斯等人的观点,把货币视为人们持有财富的一种形式。弗里德曼把货币需求当做财富所有者的资产选择行为加以考虑。他认为,影响人们货币需求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可以用一个多元函数表示货币需求函数:Md/P=f(yp,w,rm,rb,re,dP/Pdt,u)。其中Md/P表示实际货币需求;yp表示实际持久性收入,用来代表财富;w表示非人力财富与持久性收入的比例;rm表示预期的货币名义收益率,rb表示预期的债券名义收益率,re表示预期的股票名义收益率,dP/Pdt表示预期的价格收益率,u表示其他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表明货币需求对利率并不敏感,因为利率的变动往往是和货币的预期收益率同方向变化的。由于影响货币需求的是货币和其他资产之间相对预期收益的高低,因此当货币的预期收益率与其他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同向变动时,货币需求将相对保持不变。事实上,货币和其他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往往是同向变动的,所以影响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实际上只是持久性收入,即Md/P=f(yp)。这就意味着货币需求是稳定的,进而影响一般物价水平变化的主要是货币供给。

三、比较与评价

政治经济学对货币本质、产生原因及货币价值尺度职能进行了详细分析。马克思之前,人们只是承认货币存在,但并没有说明货币是如何产生的。马克思从历史的逻辑出发,认为货币的产生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商品内在矛盾的外化。货币产生以后,商品的内在矛盾获得了一种外在表现,一边是作为使用价值的商品,另一边是价值独立化的表现形式——货币。马克思指出了货币向纸币这种价值符号发展的趋势,自货币符号化以后,它的社会属性便更加明显,货币的虚拟化是价值形式进一步发展的必然结果。

西方经济学货币数量理论为讨论货币数量问题提供了方法借鉴与思想启示,为货币政策制定和评价提供了可靠依据。凯恩斯批判了传统货币数量论“价格上升仅仅是货币数量增加的结果”的说法,从而否定了古典学派的货币面纱观点。凯恩斯认为货币通过利率对经济发生了实质性影响,这为货币政策的实施打下了理论基础。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继承了传统的货币数量论,但同时也受到了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的影响。弗里德曼的货币数量论则吸纳了动态因素和制度因素,使得理论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课堂中适当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进行教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领会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深度及其科学性,另一方面,可以提出学生对西方经济学理论理解的准确度,并认识到它的一些原理对现实世界有一定的解释力,还可以促使学生认真思考,发展鉴别评判能力。

参考文献:

[1]蒋雅文,耿作石,张世晴.西方经济思想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4]张彤玉,张桂文.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

[5]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中西方教育的利与弊范文第3篇

Comparison of American and Chinese Master of Nursing Admissions

Direction and Curriculum and Employment Contact

ZHANG Hongping

(College of Health Science & Nursing, Wuh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23)

Abstract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 of relationship not only in Nursing research direction and employment but also in curriculum and employment between Nursing master degree i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through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studying abroad, in order to point out deficiencies and improvement suggestions, and it also hope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ursing master degree education in China.

Key words nursing master degree; research direction; curriculum; employment

我国自1992年开始招收护理学硕士研究生以来,护理硕士教育蓬勃发展,硕士点不断增加,特别是2010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置护理硕士专业学位,2011年3月,国务院学位办颁布新的学科目录设置,护理学成为一级学科,这些更高的平台为护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至2014年,全国已有79所大学招收护理硕士研究生。但我国护理硕士研究生起步晚,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足,现将中美护理硕士招生方向及课程设置与就业联系几个方面进行比较。

1 护理研究生招生方向与就业联系

1.1 美国护理研究生招生方向与就业联系

美国护理研究生招生方向与就业联系美国护理硕士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使受教育者能在高层次的临床实践、管理和学术领域中担任高级实践护士、护士指导者、护理专家以及护理学教师。护理研究生的培养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护理硕士,以培养专科护理人才为重点;另一种是护理科学硕士,以培养护理科研人才为重点。护理硕士的学位教育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兴起,70年代是其高速发展期,培养类型以护理硕士为主,培养的人才主要为面向临床和社区从事护理服务的有一定处方权的高级实践护士,包括开业护士、高级助产护士、高级麻醉护士、临床护理专家、高级个案管理护士5类专门性人才。

1.2 我国护理研究生招生方向与就业联系

我国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由1992年正式开始护理研究生教育,第二军医大学和协和医科大学为国内第一批护理硕士招生学校到2014年全国已有79所大学招收护理硕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专业设置方向广泛,专业设置方向共333个,主要集中在临床护理(15.13%)、护理教育(13.44%)、护理管理(17.65%)和社区护理(14.29%)。研究方向侧重于管理、临床和社区人文,基础研究很少,有点偏离科学学位的培养目标。这种差距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护理专业的学科发展,对课题申报及科研研究也有一定的阻碍,同时对护理专科的发展和护理学科地位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我国护理研究生招生方向与就业方面联系不是很紧密。201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置护理硕士专业学位后,很多院校及附属医院增加了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的招生,但医院里并没有相应的职位给予,与此相反的是临床护理硕士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如回到临床科室工作,可能工作性质和护理中专毕业的学生相同。一些护理管理者可能也存在一些误区,认为护理岗位不太需要高级护理人才,从短期成本――效益分析,他们更偏爱护理专科等应用型人才。还有很多学校招收社区护理的研究生,但学生毕业后在社区就业的很少。这些都造成护理硕士招生方向和就业方向没有必然联系。

2 护理研究生课程设置与就业联系

2.1 美国护理研究生课程设置与就业联系

美国硕士课程设置极具护理专业特色,在美国大学护理协会联合会和美国国家护理联盟评估委员会的监督指导下,已形成较完善的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核心板块:研究生核心课程、高级实践护理核心课程和专科课程。还是以美国乔治梅森大学为例,护理硕士专业课程设置见表1,因为开业护士的课程比其他的护理硕士方向多10多个学分,针对成人、老年、家庭三个专业有不同的科目,比较难,在我国因国情不同,近期不可能引进,所以表1没有列出它的课程设置。

由表1可以看出,各护理研究生招生方向的课程设置除共同必修课程一样以外,其他课程不完全一样,课程设置与招生方向相匹配。护理行政管理需要学习管理类课程,护理教育就要学习教育类课程,临床护理专家就需要学习针对专科的高端专业知识,同时结合有不同的实习方向。各专业方向课程设置既有共性又有个性,针对不同的方向有不同的学习课程,不同的实习课程。同时也可以看出,课程设置的时候,就已经考虑了以后工作可能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培养。护理硕士课程设置与毕业后就业结合紧密,学生毕业后可以胜任相关工作。

2.2 我国护理研究生课程设置与就业联系

目前,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相应的课程设置方案还没有得以构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曾经建议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专业基础课包括高级健康评估、药物治疗学、病理生理学、循证护理、医学统计学和临床流行病学;公共课包括政治理论、外语等;学术活动包括参加学校和医院学术讲座、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会议交流等;专业课包括高级护理实践能力培养。建议中详细设置了专业基础课,但是没有给出具体的内容,更无必修课的设置内容,这对于护理专业硕士的培养来说仍然还是一个盲点。

各高校因院校师资及教学资源情况差别较大,所以基本上属于自行设置教育课程。然而,课程设置的专业性普遍不强,关键点还在于缺乏护理专业应有的核心课程,目前暂时无法满足学科发展和研究生个人发展的双重需要。另外,有相当多的护理院校的专业学位和科学学位课程设置方案几乎雷同,很难区别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个性化要求及其特点。与就业的联系也就无从谈起。

3 思考与建议

(1)护理研究生招生方向应该与就业方向挂钩探索建立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目前,我国在一些领域出现了从事高级实践活动的护士,如糖尿病临床高级护士、伤口/造口临床高级护士、重症监护、手术室高级护士等,那么在国家层面应该对他们进行相关的职业资格认证,并且对从事高级实践活动护士的受教育水平提出明确的要求,这样才能保证具有高级实践水平护士的可持续性发展。目前国家层面还没有做到这两点,这无疑于阻碍了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职业资格制度的有效衔接。

中西方教育的利与弊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英语教学 教学生活化 教学方法

知识来源于生活。如何将教学与生活结合起来,是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们思索的问题。新一轮的教学改革,需要广大教师将教学生活化,教师只有将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才能使学生更快地接受新知识并且学以致用。

一、教学生活化的理论基础

教学生活化使目前为众多教育学家所认可、被广大教师广泛应用的教育思想。它并不是凭空而来、毫无根据的。它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

德国哲学家胡塞尔最早提出了“生活世界”理论,在他来看,教育来源于生活,教育最终要回归生活,因此,教育应与生活紧密相关,不可分割。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批判了传统的学校课堂教育,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理论。杜威从生活角度阐释了教育的意义。他认为教育过程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最好的教育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他强调学校教育不能单纯地脱离生活而存在,教育与生活息息相关,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更好地生活。

受杜威思想的影响,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从教育的角度阐释了生活,认为生活决定教育。他强调,教育起源于生活,教育包含于日常生活之中,教育应以生活为中心,为生活服务,培养能适应社会生活的人才。教育服务于生活,教育需要生活,回归生活,改造生活。

二、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强调知识的传承而忽略了知识与生活的关系,强调教师课堂讲授的重要性而忽略了学生从生活中获取知识的过程,这样不利于学生知识的全面发展与实践应用。英语教学生活化的提出,架起了教育与日常生活相结合的桥梁,对教师的教育实践有很大指导意义。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英语教学生活化就是要把没有生命力的语言与充满活力的生活巧妙融合在一起,使课堂生活化,让学生在英语课堂上感受生活的魅力,在生活中感受英语的无处不在。将英语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可以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得到激励与鼓舞,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有利于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

生活化的英语课堂将现实生活中的场景运用于英语教学课堂,可以使学生熟练地使用英语解决现实生活问题,提高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以一定的生活实践为基础,学生有相应的生活经验,学习更加积极,知识掌握更加牢固,从大量实践中获取英语知识,对于语言的运用能力也更加熟练。

3.有利于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中西方不同的生活化的教学场景,不仅将课堂英语教学局限在课本上的固定情景中,而且学生能够在生活化的场景中了解中外文化差异,获取日常交际知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4.有利于师生互动交流

在生活化英语教学中,教师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信任学生,并充当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是课堂的中心,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注重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三、教学生活化的具体应用

时代在进步,我们的教育方式也要随之改进。为了适应时代的进步,全面贯彻新课标的要求,我们要将教学与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使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生活。

1.情境教学法与教学生活化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将教学生活化的思想运用到情境教学法中,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并且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情境,用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新时代的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将书本上枯燥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要教会学生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和实践。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可以让课堂教育更加生动活泼充满生机,更有助于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获取的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例如在学习询问价格时,将课堂布置成商场购物的场景,让学生自己扮演售货员与顾客的角色,学生既能在轻松欢乐的气氛中学到知识,又可以使学生经历一次购物的体验。

2.问题教学法与教学生活化

问题教学法,就是以问题为载体贯穿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设问和释问的过程中萌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进而逐渐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自主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问题教学法以问题为中心,教师将问题贯彻于课堂中,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果将教学生活化的思想融入问题教学法中,教师提出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问题,则有助于提高学生兴趣,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发散思维。例如在学习西方圣诞节时,教师可以在课上向学生提问中国的传统节日,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交际教学法和教学生活化

交际法是以语言功能项目为纲,培养在特定的社会语境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一种教学法体系。

目前许多学校的课堂教育以教师教授讲解为主,教师往往只注重对语言能力的培养,忽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只注重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忽视非语言交际的培养;只注重语言交际行为的正确性、合理性和可接受性,忽视非语言交际行为中的文化差异及其影响,结果学生即使会讲一口流利的英语,但在实际的语言交流中也会因为文化的差异而遭遇障碍。因此,交际教学法更应面向生活,面向社会。比如教师在讲授为客之道时,可以对比中西方到朋友家做客的习惯差异,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了解西方文化。

4.活动教学法和教学生活化

活动教学法,也称活动型教学法,是一种新型教学方法,一般是指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教学情境,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设置,让学生凭自己的能力参与阅读、讨论、游戏、学具操作等学习知识的课堂教学方法或过程。

开展英语活动教学可以使通过各种活动学会更好地将英语运用于实践当中。将教学生活化与活动教学法结合,创设生活化的活动,使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获取知识。比如开展课堂小辩论赛,讨论学生上网的利与弊,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更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辩论过程中正确认识网络的利与弊,使网络为学生所用。

5.任务型教学法和教学生活化

任务型教学法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围绕特定的交际和语言项目,设计出具体的、可操作的任务,学生通过表达、沟通、交涉、解释、询问等各种语言活动形式完成任务,以达到学习和掌握语言的目的。

任务型教学法从提出以来,广受教育工作者的青睐。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提出贴近学生生活的任务,生活化的任务可以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语言知识,获取交际能力。比如学习一般过去时的用法时,可以给学生布置任务,帮助家长做家务,并且在第二天的英语课上向老师和同学报告。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动词的过去式。

四、结语

英语课堂生活化需要根据课堂内容,结合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不断从各个方面进行。只有不断探索和实践,才能使英语教学生活化取得更大进展,指导未来教育的课堂实践。

参考文献:

[1]郭元祥.“回归生活世界”的教学意蕴[J].全球教育展望,2005(9).

[2]黄爱珍.关于初中英语教学生活化的思考[J].英语广场,2013(4).

[3]金晶.浅谈如何构建生活化的英语课堂[J].英语新世纪,2011(3).

[4]王彩霞.浅谈英语教学生活化[J].新课程(教师),2011(9).

[5]杨秀宁.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研究的现状及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1(3).

中西方教育的利与弊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师承制 美术教育 影响

1.师承制的发展阶段

师承制贯穿于整个美术教育阶段,是美术教育最基本、最主要的形式。俗谚所谓“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师傅”。师承制的发展历经了多个阶段,概括起来如下:

1.1原始社会时期的发展

在原始社会,人们向有劳动经验的人学习各类劳动技能技巧,如如何进行纺织、打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学会了如何制作具有实用性与装饰性的工艺品。在古代的墨西哥,显贵的子弟可以不参加体力劳动,在特别的房舍中由指定的“教师”教授学习书写充满着装饰意味与艺术气息的象形文字,由此可见,师承制在原始社会中已经略见雏形。

1.2奴隶社会时期的发展

在这个时期,青铜器得到了繁盛发展。作坊的兴起为青铜器的大量铸造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此时的作坊工具简陋,由作坊主带领帮工或学徒在生产中实行简单协作,以实现各项工艺的传承和制作规模的扩大。在奴隶社会时期,师承制逐成规模。

1.3封建社会时期的发展

封建社会时期的美术技能基本上是以严格的师徒传授制来进行的。出现了世代相传手艺的形式,被称作“世业”,通常是传男不传女。除此之外,还有大中小型的作坊,作坊最典型的传授方式就是师傅带学徒,也出现了官办的美术教育的机构――翰林画院。画院具有绘画创作与专业绘画教育的功能,有别于现在的学校教育,对学生的整体素质与修养极为重视,教授《说文》、《尔雅》、《方言》、《释名》。宋代官方对美术开明与重视的做法,在历代都是不为多见的。

由此可见,师承制在封建社会时期规模逐渐扩大,在进行美术教育的传输中占据了主要位置。

1.4在当今学校教育中的发展

师徒制发展至今已经相当成熟与完善,潘天寿说:“学习中国画,自古以来都是师徒传授加自学。”在当今的画室教学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比较典型的师傅带徒弟的影子,学生在画室教师的指导下,在学习绘画的前期不断模仿自己老师的绘画风格,从而稳固自己的基本绘画能力。谈到研究生教育,通常是一位或几位学生在追随导师的绘画风格、特点中,不断地学习各项绘画技巧与技能,从而在掌握这些技能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形成自己的特点。在大学,学生不再像过去那样单一地只跟着一位师傅学艺,而是可以根据个人的专业与兴趣进行相对应的教师的课程的选修,学习的课程也不像过去那样单调。因此,当下美术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对教师的修养、知识技能等整体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1.5美术学院的出现

文艺复兴时期,“美的艺术”与“手工艺”分离开来,艺术家们想要提高自身的整体文化素质修养,提高理论方面的研究能力。这一要求促成了全面教育的规范化。因此,美术学院创办的呼声越发高涨。最著名的美术学院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蒂赛诺学院。该学院是意大利画家瓦萨里在佛罗伦萨大公爵西莫・美第奇的赞助下,于1563年创办的。该学院将素描教学作为核心,认为素描是建筑、雕塑、色彩的基础,严格按照师徒制的形式进行教学。其传统的师承制教学与以素描为核心的点性教学方式至今影响着各大美术学院。

2.师承制的门类表现

2.1工艺美术类的表现

从整体的角度来看,在中国古代,“百工”的社会地位历来是不受重视的,而且被归于工匠一类,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也指出:“自古善画者,莫非衣冠贵胄,逸人高士,振妙一时,传芳千祀,非闾阎鄙贱之所能为也。”尽管“百工”地位不高,但是他们的劳动产品依旧有大大小小的作坊经营。因为“百工”的技艺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皇室贵族至黎民百姓,各类工艺品在当时几乎无处不在。通过一个个瓷窑的创办,中国的瓷器制作技术得以流传及发扬,当时瓷器就已远销海外,出口至日本、朝鲜、埃及等国。

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家们为提高自身的社会地位,纷纷采取了一系列的革新。“14世纪末,美术家们已经开始脱离中世纪‘工棚’式的作坊,纷纷建立自己的工场”,这些工场通过理论结合实践的方法,在雕刻、建筑艺术等方面对学徒进行全方位的整体培养。这种师徒制教学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2.2绘画类的表现

绘画是受师承制影响最深远的艺术门类。翻阅相关资料时,经常会发现“吾师从……”之类的字眼,五代荆浩在总结唐人绘画时说:“吴道子画山水有笔而无墨,项容有墨而无笔,吾当采二子之所长,成一家之体。”

在绘画中,直接的师承较为多见。如唐寅是直接师承了大师沈周的画风,后自成一家,别具风格。米友仁则是直接秉承了其父米芾的风格,二人在画风、用笔,尤其是米点山水等各方面几乎如出一辙,很难加以区分。这些画家们多数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师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加入自己的创作情感与元素,是我们当今教学中应当提倡和肯定的。

3.结论:师承制对美术教育的影响

3.1美术家地位的改变

由于师承制的发展,美术学院逐步确立,师徒制的教学方法也不再像过去那样是单纯的手把手教导。师承制在美术学院的完善与发展中也更加规范化、高级化。美术家们得到了更好的整体素质教育。师傅、工匠们成为了教师,学徒们也成为了学生。美术家们地位的改变对今后的教育、艺术、经济等无疑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3.2“门户之见”

由于师从不同,每个艺术家呈现出了不同的绘画风格和面貌,如五代的荆浩与董源,在构图与绘画形式上展现了气势磅礴与清新秀丽的不同特点。明代的董其昌的“南北宗”论也体现了这一特质。因此,师承制的发展促使了美术发展的不同流派的形成,出现了“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

3.3师承制传承美术教育

在工艺美术方面,师承制使得优秀的、精湛的制作工艺从远古得以保留。国画中的师承关系,不仅使学生学到了扎实的基本功底和绘画技能,而且使其在借鉴古人、大师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利用,独具个人特色。

3.4师承制的弊端

师承制同时也对美术教育产生了负面影响:①过于金科玉律式地追求师承制阻碍了美术教育的发展,使得美术教育方式陈旧,学习者毫无自己的思想感情寄托于作品之中;②导致某种技艺的失传。如“世业”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师承制,这类不对外公开的师传方式,很可能会导致某种独门绝活的失传。

综上所述,师承制的教育模式作为中西方古代美术教育模式的典范,还有许多值得今人借鉴与吸收的地方。当然这种教育模式还有不足之处与局限性。我们在对其进行研究与借鉴时要秉承“去粗取精”的辩证思维看待问题,从而研究出更好、更适合当下美术教育的模式与方法。

参考文献:

[1]叶峰.外国美术教育史教程.广西美术出版社,2008.5.

[2]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中国工艺美术简史.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3.

[3]李红,姚敏苏.中国工艺美术简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7.

[4]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简史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89.1.

[5]吕少卿.承传与演进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