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乡村旅游发展的研究

乡村旅游发展的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乡村旅游发展的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乡村旅游发展的研究

乡村旅游发展的研究范文第1篇

关键词:楼古镇;乡村旅游;关中民俗体验地

引言

乡村旅游是现代旅游向传统农业领域的延伸,以农业为基础,依托农业产业资源,以旅游为目的,通过旅游业的推动,以服务为手段,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发展形成一种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结合的新的产业形式[1]。楼观镇的乡村旅游发展水平低下,一是政府缺少统一规划,宣传力度不足,二是村民发展乡村旅游的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三是受楼观台道展区的影响,发展乡村旅游受到制约。因此,本文梳理楼观镇乡村旅游的现状,发现问题,探寻适合楼观镇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1楼观镇及其周边地区旅游资源

1.1 楼观镇旅游资源分布状况

楼观镇的旅游资源主要有以东西楼观为主的道文化旅游资源;以大秦寺为代表的佛文化旅游资源;以田峪、就峪为代表的自然风景旅游资源;以猕猴桃、薰衣草为主的特色产业观光旅游资源;以道情、牛斗虎为代表的民俗旅游资源;以周至碗、黑河鱼、道文化饮食为主的饮食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历史传说以及大量的碑文时刻[2]。

1.2 楼观镇及其周边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大楼观地区现已由曲江文旅建成道教文化展示区、延生观景区、化女泉景区、大秦寺景区、赵公明财神文化展示区、曲江农业博览园、薰衣草庄园、玫瑰庄园、百亩葵园,分布于环山路两侧。其中道教文化展示区、延生观景区、化女泉景区、大秦寺景区、薰衣草庄园、玫瑰庄园、百亩葵园均在楼观镇镇域范围内。楼观镇旅游资源数量众多、种类齐全、开发程度高、知名度高,吸引了数量可观且较为稳定的客流。

2 楼观镇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的乡村旅游主要以旅游度假为宗旨,旅游者可在乡村及其附近逗留、观光、体验乡村生活,品尝当地的美食[3]。楼观镇乡村旅游发展水平低,乡村田野风光未得到开发,虽然楼观景区已建设多年,但是楼观镇旅游服务业发展滞后,其中较为重要的餐饮业服务水平差距较大,发展不均衡,消费高者如楼观印象酒店,消费低者路边摊比比皆是,游客很难享受到既经济实惠又特色美味的餐饮服务。

3 楼观镇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楼观镇发展乡村旅游最大的优势是拥有稳定且数量可观的游客。楼观镇的乡村旅游需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依托现有旅游资源,以发展特色民俗饮食为切入点,将游客留下来,为游客提供优质、低廉、特色的餐饮服务。特色饮食的发展应以农家乐和特色饮食街相结合的模式进行[4]。这种模式的成功在袁家村特色民俗村和马嵬驿特色民俗村已得到证明,马嵬驿民俗文化村依托杨贵妃墓,最终实现了对景区的反哺,袁家村也成为了乡村旅游发展的典范。

马嵬驿民俗文化村位于兴平市马嵬街道办事处李家坡村,依托道教圣地黄山宫独特的历史资源而建,同时马嵬驿也是唐朝西行的第一驿站,它以古驿站文化为核心,打造集文化旅游、民俗文化展示、休闲体验、田园观光为一体的的民俗体验地。从现在马嵬驿民俗村的经营状况来看,它的模式是非常成功的。它不但吸引了众多游客,为投资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也为当地村民增加了收入,同时实现了对周围景区的反哺。

将楼观镇发展乡村旅游的条件与马嵬街道办事处相比较,在诸多方面楼观镇都拥有优势。在道路交通条件方面,楼观镇经由沪陕高速进入环山公路可直达,环山公路路面宽阔、路况好,马嵬驿则需要穿行兴平城区并行使一段不太宽阔的104省道,而且进村道路狭窄,桥窄处行驶不畅;在基础设施方面,楼观镇由于景区建设早、数量多、规格高,停车场、公共厕所等设施完备,马嵬驿进入景区道路状况差、人车混行、道路紧邻水沟且无防护措施,停车场少,厕所狭小;在旅游发展成熟度方面,楼观镇景区种类齐全、数量多、开发程度高,游客量大,马嵬驿则只有杨贵妃墓一处有名的景区;在自然资源方面,楼观镇背靠秦岭,水体资源丰富,猕猴桃种植面积大,马嵬驿则缺少水体资源和美好的田园风光。

依据楼观镇的实际状况,将关色民俗体验地选址在田峪河西岸,该地区紧邻田峪河,可以打造滨水空间。田峪河西岸地势平坦且开阔,无大量建筑物,拆迁量小。该区域紧邻楼观台景区,交通通达、停车便利、客流量大。整个区域划分为特色美食街、关中民俗体验街、休闲广场、住宿区、休闲娱乐区、农家乐区、民俗文化博物馆七大区域。特色美食街以经营楼观镇特色美食和关中地区美食为主;关中民俗体验街以观赏,体验民俗活动为主;休闲广场以喝茶休闲,观看当地特色民俗演出为主;住宿区以关中传统民居住宿为主;休闲娱乐区以各种娱乐休闲设施为主;农家乐区以品尝农家饭为主;民俗文化博物馆展示关中传统建筑、劳作工具、传统工艺等。建筑样式仿造传统关中民居,富有变化,控制街巷宽度和建筑尺度。

4 结论

通过多方面的比较可以得知,楼观镇发展乡村旅游的条件明显优于马嵬驿街道办事处。马嵬驿民俗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它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楼观镇需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依托现有资源,虚心学习成功经验,全力发展乡村旅游,将游客留下来,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旅游饮食体验和丰富的民俗文化体验,丰富游客的旅游生活。初步选址在田峪河西岸区域建立关中民俗体验地,发展特色民俗体验和特色饮食,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发扬关中饮食文化,实现对楼观台景区的反哺以及帮助村民致富。

参考文献

[1]郭焕成,韩非.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综述[J].地理科学进展,2010,29(12):1597-1605.

[2]张蕾,郭晓宁,吉慧.道教圣地楼观台的保护与利用 [J].山西建筑,2007,33(10):70-71.

乡村旅游发展的研究范文第2篇

1 朱家湾村概况

朱家湾村地处陕西省柞水县西北部秦岭南麓,红妙河畔,曾经贫困而窘迫。即使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长期以来,交通不便严重制约了朱家湾村的发展。随着2007年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的开通,给紧邻终南山隧道口的朱家湾村,带来了新的机遇,该村融入了西安1小时旅游圈的范围内,交通的便利,自然风光优美,吸引了省内外大量游客前来观光休憩度假休闲,成为西安人自驾游和短线游的目的地之一。自此,朱家湾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2013年成为商洛市命名的首批秦岭美丽乡村,进行重点建设。之后,又被国家农业部、住建部命名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全国美丽宜居示范村庄。

2 朱家湾村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朱家湾村以建设美丽乡村为路径,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依托牛背梁国家级森林公园,把美丽乡村作为景区的一部分打造,既完善丰富景区旅游项目,又提升景区旅游服务水平,使该村成为服务景区和自成一体的旅游目的地。现已完善提升了朱家湾入口形象区、红妙河综合服务核心区、沁园村新型农业综合体、花锦园高端民宿区等区域,利用河道空地,修建田园式的漫步长廊。为了鼓励有条件的群众发展农家乐产业,目前采取农户自筹、政府补贴的办法,对朱家湾村农家乐进行改造升级,并根据不同游客群体的需求,重点开发高端民宿区,以创意旅游带动美丽乡村的全面升级。让游客在感受自然、生态、乡土、田园生活方式的同时,享受与城镇同质的餐饮、住宿、文化、娱乐等现代文明服务。既体现乡村文化和乡土风情,又呈现“室外五千年、室内五星级”、具备城镇文明服务功能的品质。2016年“五一”期间,朱家湾村接待游客 6 万多人次,十一黄金周,接待4.37万人,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3 朱家湾村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3.1 土地利用管理不规范。为了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该村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引入旅游地产项目。如五星级度假酒店锦苑盘古山庄,但还有一些项目是打着旅游地产的名义在建别墅,如安德鲁西亚项目。该项目土地使用权是50年,而非居住用地的70年,但建的却是高档住宅,进行出售。该项目沿着210国道而建,占用了路两旁为数不多的的耕地,还造成原农户搬迁,而且曾被媒体曝光,在征地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对当地的生态环境、村落风貌和格局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还有一些体量较小的在河道空地开发的别墅项目,以及农户在自己的宅基地上建的多层,向外出售出租。说明土地利用管理还有待进一步规范。

3.2 旅游产品开发程度还不深,受季节性影响较大。目前朱家湾的旅游接待以农家乐和五星级度假酒店锦苑盘古山庄为主。农家乐开发档次还不高,而近年来由于众多农家乐和民宿的影响,以及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更愿意体验原汁原味的乡野生活,锦苑盘古山庄入住率较之前也有所下降,房价下跌。虽然已重点打造了花锦园等民宿项目,但民宿的规模相对较小,还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旅游产品挖掘的深度和创新力还不够,真正吸引旅游者体验性强的项目较少。主要以自然风景吸引游客的乡村旅游,受季节性影响较大,朱家湾农家乐的经营期一般从清明前到11月初。

3.3 可购买旅游商品少

朱家湾村所在的柞水县,其核桃、木耳、腊肉、豆腐干等农特产品获得国家无公害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柞水县也先后开发旅游纪念品 200 余种,旅游购物已成为柞水县乡村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但是在朱家湾村,可购买的旅游商品相对较少,缺乏旅游六要素之“购”的开发。

3.4 乡村旅游营销不足

由于乡村旅游的发展大多是农户自主经营,而农户自我销售的意识不强,主要靠口碑效应和“回头客”来进行宣传,导致朱家湾的乡村旅游在营销方面做的还不够。虽然网站上对朱家湾村进行了新闻报道和介绍,但占较大规模的农家乐,缺乏在线预定、咨询、信息查询等服务。

4 朱家湾村乡村旅游的发展对策

4.1 完善五星级酒店、民宿、农家乐的旅游接待产品线。朱家湾村还应继续大力发展民宿产品,对当地的老旧民居加以保护和改造,对新建农家乐的建筑形式和风格予以统一规划,农家乐的发展应以数量和质量并重,并适当控制规模。加强土地利用管理,近几年沿路新增建筑过多,影响了该村的整体风貌与景观环境。在食宿的基础上,应为游客提供丰富的多元化的乡村旅游产品。锦苑盘古山庄,还应推出更多的养生康体娱乐休闲类项目,吸引游客的入住。形成该村五星级酒店、民宿、农家乐的接待产品线,满足不同游客群体的需求。并在多个地方供应当地的旅游商品,如土特产供游客购买。

4.2 提升乡村旅游营销。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对于网络的依赖程度很高,人们出行之前都依赖于互联网搜索信息,确定目的地和行程安排。而目前来朱家湾的游客,自驾游占绝大多数,而自驾游更是依赖于网络信息,因此必须有强大的信息平台来支撑这一需求。可以通过乡村旅游的网站和手机平台进行宣传,并提供在线预订、在线服务等内容,满足游客网络服务的需求。

4.3 丰富休闲娱乐类旅游项目。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是吸引游客来朱家湾游玩的主要因素之一。而位于该村的北沟森林体验基地知名度较低,并且定位不清。虽然前期已按照青少年体验基地进行了建设,但这里又想作为保护区进行保护,并未大力宣传,没有进行相应的管理和运营。因此鲜有青少年团体前来体验。北沟森林体验基地应做好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平衡,满足青少年和儿童求知、求真、求趣的需要。丰富的乡村体验性活动,能够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客观上对餐饮、住宿的经营都有提升。

乡村旅游发展的研究范文第3篇

关键词:乡村旅游;公地悲剧;公共资源;博弈分析

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的公共资源与人文资源为依托,利用城乡差异设计旅游产品的一种旅游形式[1]。近年来,因其广阔的市场前景,良好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及其综合性强、关联性大、劳动密集型等产业特点,有效地满足了城市居民休闲度假和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需求,乡村旅游成为推动城乡和谐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切入点。随着乡村旅游开发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村民参与到乡村旅游经营中,村民个体利益之间,以及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的矛盾逐渐凸显,出现旅游资源过度开发、旅游设施低水平重复建设、旅游生态环境污染和旅游品牌资产快速衰减的“公地悲剧”[2],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一.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公地悲剧”的表现

课题组2012年7月通过对河北省开展乡村旅游活动的30个自然村、80位村民和256位乡村旅游旅行者的问卷调查,对河北省乡村旅游资源“公地悲剧”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研究。

(一)生态环境与旅游资源的破坏

由于村民开展乡村旅游经营准入门槛低,甚至很多地方还可以获得政府补贴,村民对利益的追逐以及对成功者的盲目跟风使得乡村旅游经营户数量大幅度增加,为扩大经营面积大量占用土地,客流量增大的同时还带来了景区噪声、空气、水源等污染。在河北省白洋淀景区,虽然在保护环境禁止企业污水排放,但是河道两旁的居民、农家乐经营者都将自家的污水管道与河道相通,直接将污水排入淀区。渔民过高的网箱养殖密度和不合理的饵料使用也导致水质下降,并对周边环境形成交叉污染。此外,质朴、勤俭、古老的乡村文化受商业化冲击,大量村民放弃农业生产,专心从事旅游接待,传统乡村文化逐渐流失。

(二)乡村旅游市场秩序的缺失

乡村旅游目的地发展具有自发性,一个旅游景点可能带动附近若干个村落开展旅游活动。如河北省邢台地区内丘县侯家庄乡依托寒山景区,有五个自然村开展乡村旅游。为了获得更高利润,旅游项目经营过程中卫生与住宿条件较差,服务质量不高,产品种类较少且雷同现象严重。在相应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的情况下,乡村旅游经营中拉客、欺客、宰客、以次充好、掺假使假、假冒伪劣等现象已成为常态。在对河北省乡村旅游者调查中发现,在“乡村旅游过程中最不满意的是什么”这一选项中,有86人选择“宰客现象严重”,占32.6%。乡村旅游市场秩序的缺失直接影响到旅游者对乡村旅游的满意度。

(三)乡村旅游品牌维护动力不足

河北省灵寿县横山湖景区,是距离省会石家庄最近的国家二级水库,水质清澈,环境优美,宜于垂钓、划船,发展乡村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调查发现,虽然横山湖景区内村民积极开展如农家乐餐饮、酒店、游船、快艇等旅游服务,但景区四周没有路标,景区内没有停车场、路灯、便利店、下水管道和防洪排涝设施,农家饭菜也缺乏特色。公共设施供给不足很难增加游客的重游频率并吸引新的客源,也难以将自身品牌做大做强。村民个体很难想到去主动树立乡村旅游品牌,或主动进行宣传以增加乡村的知名度,更不会自己出钱进行卫生、交通等公共设施的建设,导致乡村旅游中最重要的竞争资本―品牌受到损害。

二.乡村旅游“公地悲剧”产生原因的博弈分析

乡村旅游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都属于公共产品,即可以被一定区域内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占有和利用,不具有排他性与竞争性。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每个村民都可以利用公共资源为自己服务,同时无权排斥其他成员行使同样的权利。

假定一流域内有N个农家乐经营者在流域内排放污水与清倒垃圾,假设每户农家乐回收垃圾,并开挖污水管道改善生态环境,使游客增加带来的收益为S。而农家乐经营者排放污水导致环境污染,旅游区不再存在后的收益为0。假设农家乐经营者有两种选择:排放垃圾和回收处理。在一部分人破坏环境的情况下,所带来的收益为F,且S>F。对于单个农家乐经营者而言,排放垃圾的后果将由所有村民共同承担,且个人排放垃圾污水的行为对村民集体影响较小,可以忽略不计[3]。如果经营者选择回收垃圾,则要承担垃圾清运与排污管道铺设的成本C,且假定C

通过图1的博弈矩阵可以发现,对于农家乐A而言,如果其他经营者选择排放垃圾,此时自己排放垃圾的收益为0,回收处理的收益为-C;而如果其他经营者回收垃圾,此时自己排放垃圾的收益为,回收垃圾的收益为-C+。显然,无论其他经营者采用哪种策略,农家乐A可以获得最高收益的策略选择总是排放垃圾,这也将是其他村民的理性选择。村民个人理性选择的结果是排放垃圾成为集体行为,河水污染、垃圾满地。同样,在关于农家乐餐饮定价、拉客宰客等行为中,从个体利益最大化的理性人角度出发,经营者也会选择利已的宰客、以次充好等行为,这些行为均导致乡村旅游公共资源和品牌受损,公地悲剧出现。

三.乡村旅游经营者无限期重复博弈模型的建立

虽然乡村旅游发展中极易产生“公地悲剧”问题,但却不是不可避免的。由于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村民之间处于长期稳定的关系,因此公共资源利用的博弈是反复进行的重复博弈,随着村民对于重复博弈过程及其结果认知的增强,其策略选择将会发生改变[4]。

假设某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农户共同组成旅游业联合组织,如果农户按规定经营并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可以定期享受到联合组织提供的技术指导、产品宣传与其他的公共服务等利益R。如果发生私自排放垃圾、污水,或者宰客等行为,将被驱逐出联合组织。假定农户失去联合组织为其提供服务利益的现值R0=,其中为贴现系数。此时博弈模型的收益矩阵见图2所示。

当农户选择合作可以为其带来更高收益时,旅游联合组织将会约束农户在维护乡村旅游公共资源和集体品牌中采取合作的策略。因此,将分散乡村旅游经营者集合起来,共同进行旅游产品开发,构建农户在集体组织中的行为关联博弈,可以有效维护旅游公共资源[7]。

四.克服旅游资源“公地悲剧”的乡村旅游资源发展模式

(一)组建以村民为主体的乡村旅游联合组织

通过上述博弈分析可知,成立农户联合组织约束农户的行为,可以使乡村旅游经营者自觉维护乡村旅游资源。但是必须要满足一个前提条件:农户可以通过联合组织获得相对较高的期望收益。因此,旅游联合组织必须有实质性的表现,首先要求对于组织内部每个成员的权威性,其次可以在旅游市场上进行独立决策。虽然很多乡村旅游目的地也成立了相应的旅游组织或协会,但作用发挥并不充分。由于协会不是政府机构,缺乏行政约束力量,在村民合作中的协调、规划、服务等方面作用有限。因此首先必须建立一个具有广泛认同度,能代表全体村民利益的乡村组织机构,这种机构可以由村里有较高威信的人出面组织,或通过民主投票组成,以增强乡村旅游联合组织的权威性。

(二)规范联合组织市场行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乡村旅游经营者之间仍然以竞争为主。在对旅游地居民问卷调查中,关于“是否感受到同行竞争的压力”这一问题的回答,55%的受访者回答“是”。为了避免村民间的恶性竞争,需要联合组织进行相应的制度设计,使村民在合作的框架内展开竞争。这一乡村集体组织的主要任务在于制定有一定约束力的规则,保障利益分配的均衡和村民机会的公平,并协调村民之间以及与外界的关系。如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眼石村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即由村书记牵头组成村旅游协会,统一规定餐饮、住宿价格,并兴建排水管道、公共厕所、游客接待中心等公共设施,并负责本村乡村旅游的宣传工作。在村民联合组织的引导与带动下,村民努力构建与维护自身的声誉,从而减少单个经营者破坏环境、宰客等追逐短期利益行为,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三)健全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通过村民联合组织对村民个人的声誉约束解决公地悲剧问题,需要一个长期认知和博弈过程,而乡村旅游赖以生存的公共资源是珍贵而脆弱的,因此必须依赖于外部力量以及合理的制度安排进行保护。乡村旅游发展中,政府的职能在于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其他公共服务的提供,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引导乡村旅游健康发展,一方面保障村民公平参与乡村旅游经营的权利,同时惩戒不良经营行为和环境破坏活动。并建立建全农村生态环境的清理制度,综合运用排污许可证制度、环境损害责任保护制度、垃圾处理转移支付制度等,控制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餐饮业、农产品生产加工业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

乡村旅游发展的研究范文第4篇

1引言

乡村是我国传统农耕社会的延续,是人与地关系的展示,是人类文明与自然环境最和谐的结合,代表了人与自然共同的作品。随着城市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厌倦拥挤喧嚣的城市节奏,青睐能够回归自然,体验“桃源生活”的乡村,由此,一种以欣赏田野风光和追求纯朴民风为对象的旅游形式―乡村旅游热悄然兴起,并日益走俏。如何打造有特色的乡村旅游模式以吸引游客前往成为其最核心的内容之一。因此,以成都浦江县甘溪镇明月村为例,从其文创项目进行了分析,探求了传统乡村与文创项目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发展。

2背景介绍

文化创意是以文化为元素、融合多元文化、整理相关学科、利用不同载体而构建的再造与创新的文化现象。其概念是英国于1997年首先提出的。而中国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是通过创造性的想法把文化转化为更高生产力的行业集群。随着中国飞速发展,文创项目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推崇,因此,寻找到一种适合文创项目推广和发展的方式是目前文创项目需要首先考虑的问题。

甘溪镇明月村位于大五面山浅丘地带,地处浦江、邛崃、名山三(市)县交汇处,属浅丘地区。该村幅员面积6.78 km2,森林覆盖率46.2%,村有723户,2218人。明月村自古就采用邛窑的工艺烧制陶瓷,至今仍保留着4口老窑。其中,有300多年历史的明月老窑一直到2008年才停产。2012年随着政府对邛窑文化的支持和推广,明月窑紧紧结合浦江甘溪镇明月村茶山、竹海的特色,让文化促进当地产业的发展。2013年浦江打造明月国际陶艺村,希望以文化创意产业为支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全新打造的明月国际陶艺村以吸引陶艺家、知名传统手工艺专家、文化创意项目工作者(新村民)入驻为抓手,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全新的发展理念给明月村的发展带来了新生。

3明月村文创项目的打造

明月村内文创项目的成功打造实现了乡村旅游和文化创意项目的互利共赢,明月村与文创项目是一个相互吸引、相互受益的过程。明月村特有的乡村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历史文化(邛窑文化)与文创项目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互相发展。明月村带给文创项目者的是一个带有乡野气息的“乡村乌托邦”,同时文创项目者也给明月村带来了新的生活模式和旅游资源,以此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

3.1明月村对文化项目的影响

3.1.1自然环境的影响

明月村拥有良好的自然风光,“人―村落―环境”所构成的和谐有机体处于一种生态上的平衡。极具特色的川西农舍(大部分拥有“三间两头转”的合院布局,本土泥砖(陶的母体)的建筑材料)显现出浓郁的乡土风格,茶山、竹海、松林等乡野景观带来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风貌。这些自然环境既有独特的景观意象,同时也是乡村历史的展现。这样贴近自然的景观意象展现了一种很多人所追求的能够回归自然的乡村乌托邦的形态,而这也是文创工作者所追求的,同时这也给了文创工作者一个能真正激发自己灵感、且富有创作空间的环境。

3.1.2人文环境的影响

明月村本身拥有比较丰富的乡村文化意象,这种乡村文化意象也是乡村的一种“氛围”。包括其本身的乡村建筑群落、传统的乡村劳作模式(传统农耕文化所展现出的浓郁文化气息,这些文化独特而鲜明,因此也成为吸引大家的一种文化载体)和其长期的乡风民俗(乡村独特的民俗文化,是村民精神凝聚力的一种体现);以及明月村对其历史文脉的保留和发展(具有300多年历史的邛窑文化)。这样的乡土文化意象的保留和延续有利于塑造明月村的整体场所感,强化了其明月村的价值,给文创工作者以不一样的灵感和创作氛围。

3.1.3旅游契机

明月村所打造的自然风光以及其所具有的文化景观其本身就是一张名片,吸引了大批旅游者的到来。目前,文化创意类项目缺乏一个很好的、跟公众一起互动交流的平台,而传统的互动交流方式(如展览等)很难拉近文创者跟普通人的距离,文创者迫切的想寻找一种新的方式架起与大众沟通的桥梁,让艺术更加亲近民众。而明月村自身就完成了这样的作用,为文创工作者提供了客户源。以明月村为依托发展自己的客户群,明月村的名气也给这些文创工作者一个平台和机会,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及自己的作品,对自己的作品起到了推广的作用。

3.1.4相应的配套设施

为大力引进文创工作者入驻,明月村发展和打造自身相应配套设施,以一种方便的,舒适的设施环境吸引文创工作者。同时明月村提倡“名人驻村”项目,通过文化创意工作者入驻到村民的家中,与原有的村民一起生活,感受彼此的生活方式。让文创工作者以最近距离的体验感受最真实的乡野气息。

3.2文创项目对明月村的影响

3.2.1文化影响

通过文创工作者驻村的活动,村民、文创工作者能够更好地有机融合在一起,而这样一种“新村民”与“原住民”的融合也激发了乡村的活力。文创工作者为明月村带去了丰厚的“嫁妆”,这些“嫁妆”为明月村村民生活带来很多改变:村民的猪圈被改造成草木染工坊,孩子们能上免费的绘画课,明月书馆里不仅有各种各样的图书,还定期举办讲座。通过文创工作者的文化传播,教育和培训激发村民的文化自觉性,增强村民的文化意识。这对于整个明月村村民的整体文化教育和素质的提高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3.2.2经济影响

文创工作者将民间艺术工艺带向农村,带动当地村民寻找到一种新的经济手段:作为一处遗址景点,明月老窑被保护起来,老窑旁边的空地上,一座陶艺体验馆开始营业。明月村81岁的民间陶艺家张崇明领起了固定工资,现场为体验陶艺的游客进行指导。在村子的一片空地上,新村民赵洪和李南书的“篆刻传习所”正在建设,老村民吴大爷的餐馆“谌家院子”正在升级改造。明月村以文化创意项目为先导,以此为契机带动自身产业的大力发展。

3.2.3名人效应

文创工作者能够通过其自身的人脉效应和乡野情怀形成产业聚集形态。2014年12月,身任四川省美术家协会陶艺专委会副主任的李清来到明月村,看过“明月国际陶艺村”的发展规划后,就决定留下来。2015年1月,李清的“蜀山窑”工坊签约入驻,他也成为明月村的第一批两名“新村民”之一。另一个是知名前媒体人、作家宁远。宁远说,她爱上了这里的松林、竹海、茶园,还有质朴的村民。此后通过“名人传播”和“文艺圈的人脉效应和乡野情怀”,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明月村就吸引了25个文创项目入驻。宁远要做一个草木染工作室,请来画家、染布人寒山开了一个染布坊;李清的学弟、青年陶艺家李清泉来明月村喝了一次茶,就决定留下来开个“清泉烧”工坊;艺术展厅、餐厅“樱园”的创始人熊英,也跟随好友宁远、寒山的步伐,把新的“樱园”落到了明月村……根据远景规划,成型后的“明月国际陶艺村”,进入散居院落的项目数要达到35~40个,进入核心区的项目数为17个。而截止到2015年底,进入散居院落的项目数已有15个,核心区10个,在谈项目6个,文创产业聚集已初具雏形。而这样的一种文创产业聚集形态有利于巩固和扩大整体的影响力,形成名人效应。

3.2.4旅游契机

利用所形成的文化景观环境和名人效应吸引游客,聚集和提高当地的人气,以此来进行明月村的旅游业的发展和当地产品的推广,村民的收益和创收,巩固和加强明月村的品牌效应。为明月村的整体旅游发展和影响力的扩大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明月村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特点是利用名人驻村的形式达到“雅”与“俗”的交融统一。而这种“雅”与“俗”融合的关键又在于它的生活化、自然性、真实性、和谐性。其“雅”主要是指明月村所含有的一些文创项目(引入的陶艺家、知名传统手工艺专家、文化创意项目工作者等所带来的文化展现)的打造,以及明月村自身所具有的历史文化(邛窑文化)。“俗”主要是指明月村自身乡土文化(农耕文化、乡风民俗等)。

相较于以往艺术都是高高在上,是普通人不可企及的,这里将其融合在了一起,是艺术的乡土化,是艺术的最高展现形式,它不是受人瞻仰的,而是要更多地融进到生活,落到实处,跟人更好的互动,给人更好的体验感,这才是鲜活的。这样也使其具有更好的文化符号及吸引力。同时,借由名人驻村的形式,乡村自身具有更好的特色和辨识度,利于从其他同类型旅游的乡村中脱颖而出,使其更好的发展。

4文创项目与乡村旅游的互利

乡村的发展不能违背其可持续性,而文创项目中的名人驻村给了这个很好的定义。通过对整个明月村有一个可持续的循环健康发展链条:首先,利用自己原生态的传统乡土景观以及其历史文化积淀形成自身的文化符号,吸引陶艺家、知名传统手工艺专家、文化创意项目工作者的入驻,形成一大特色―艺术家利用民居,改造民居,形成与居民共同生活居住的模式,改造和提高了居民的生活环境,这样子的模式既可以让高雅的艺术更加亲民,同时民居的环境和古朴的民风民俗也能带给艺术家不一样的体验和灵感来源。其次,利用所形成的文化景观环境和名人效应吸引游客,聚集和提高当地的人气,以此来进行明月村的旅游业的发展和当地产品的推广,村民的收益和创收,打出明月村的品牌,同时,明月村的名气也给艺术家们提供一个平台和机会,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及自己的作品,对自己的作品起推广作用。

文创项目与乡村旅游的相互影响发展,村民、艺术家、乡野环境、生活方式的有机融合,新村民与原住民的融合,不仅文创项目激发了乡村活力,同时乡野环境也促进了文创项目更好地发展,使文创项目与乡村旅游互利共赢。

乡村旅游发展的研究范文第5篇

【关键词】乡村旅游 旅游产品 “慢”时代 转型升级

一、引言

国内乡村旅游相对国外研究起步晚,但发展速度快,已经延伸到乡村旅游的各个方面。

国内学者针对乡村旅游产品开发[1]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初步确认了要细分产品的方向。在文化行业兴起的背景下,学术界在乡村旅游文化方面研究颇丰,如许多学者指出现乡村旅游产品缺乏文化内涵[2],乡村旅游产品文化内涵进行怎样设计[3]的挖掘,还有如何与文化产业进行深度融合[4]等。显然乡村旅游研究集中产品开发有了初步研究。如何适应乡村旅游市场新需求,顺应时代趋势,探讨乡村旅游该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一直是研究热点之一。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但增长速度趋缓,解决制约问题,迫在眉睫。本文对我国乡村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多产业融合、多元化升级进行了剖析和探讨,以期能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

二、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状况与产品开发的问题

(一)乡村旅游发展状况

1.乡村旅游迅速发展,将为未来重要增长点。我国乡村旅游一直保持快速发展的趋势,现已经遍及全国。据介绍,目前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已经达到359家,遍布内地的31个省区市,覆盖了农业的各种业态。每年的三个黄金周,全国城市居民出游选择乡村旅游的比例约占70%,每个黄金周形成大约6000万人次的乡村旅游市场,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旅游业新的增长点。虽然乡村旅游发展迅猛,但结构还需完善。虽然现在已由公司带头发展乡村旅游,但还不见规模,现在主要的经营方式,仍是农户的经营方式。乡村旅游市场就是由这些成千上万农家小院汇集而成,逐渐发展为一个巨大的新兴产业,并将撬动经济社会发展。

2.乡村旅游品种繁多,形式多样,特色化趋势显现。乡村是一个集农事、生物、农作物、高新科学等知识为一体的大课堂,诸多乡村文化沉淀成的乡村旅游文化多姿多彩,乡村风光随季变化,四季特色明显,农事生产品种各异,内容繁多。

乡村旅游的发展已历前期的爆发性增长,到目前相对饱和,发展趋缓。对资源的利用还处在一个粗放利用的阶段,没有经过精细的处理过程,呈现的一个初级市场生产初级产品的过程,但产品多样化,特色化的趋势正在显现。

3.乡村旅游呈近距离特征,重游率相对较高。由于节假日制度还不完善,长假有限,短线相对长途旅游所需成本较低,进行短距离旅游人变多,他们首选城市的近郊和远郊地区的乡村,乡村旅游具近距离的特征。在旅游方式,游客首选自驾游、自由行,这种自发形成的旅游方式,有更广阔的旅游空间,感觉更为放松,增加了旅游的愉悦感,另外,乡村旅游的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可选择性强。由于这些原因的影响,相对于一般大众类旅游,乡村旅游的重游率较高。

(二)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的问题

我国的乡村旅游发展还没跨过发展的初级阶段,还有很多核心问题没有解决。乡村旅游以观光类产品为主,产品雷同、品位不高,不能满足旅游者多元化和文化品位的需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品单一不能满足需求。乡村旅游的模式就是“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干农家活”,产品尽是“千村一面”[5]。可以说乡村旅游产品主要以传统的观光游览形式为主,休闲度假、康体养生、娱乐体验等产品形式发展还比较缓慢。乡村旅游产品整体上形式仍然比较单一,综合性不强。

2.乡村旅游文化内涵不够。现阶段的乡村旅游发展,其开发不成熟,还没能将无形的,精神层面上的文化,通过产品设计完全诠释出来,只停留在资源展示阶段,如何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形成有特色和活力的旅游产品的问题亟须思考和解决。

3.高端旅游市场规模小,服务品质偏低。高端旅游市场的消费人群是高端消费人士,他们追求个性化需求,重视高品质服务体验。现在乡村旅游市场这方面的旅游产品还相对缺乏,有的产品个性化不足,服务品质和附加值较低,近年来,才慢慢出现一些艺术会馆、度假山庄、养生堂、高尔夫球场,骑马场等享受型休闲旅游产品,但规模不大。

4.迎接“慢”时代准备不足。乡村旅游要慢下来,乡村是打造“慢游”地的绝佳选择,但目前乡村旅游还没有慢游的发展意识,更没有在此基础上的乡村旅游综合体发展策略。“慢游”地打造,首先需升级传统农业,发展有机农业,提升村落相关服务设施,建立乡村旅游产业聚集区,集生产,生活,生态一体化,另外在需要对资源的深度挖掘,带给旅游者深刻体验。乡村旅游显然还没有达到这一步,还处在摸索阶段。

三、乡村旅游产品发展理念与打造

(一)乡村旅游发展理念创新

1.重塑发展方式理念。要提升乡村旅游产品,必须首先转变旧的发展方式理念,重塑新的发展方式理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转变:

一是促使产品形态从单纯观光型到复合型转变。实现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向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健康养生等复合型产品转变,从而满足游客多层次、多样化和高文化品位的旅游需求。二是单一旅游业发展向产业融合下产业共同发展转变。向多元化的“大旅游”发展转变,产业融合正是旅游业走向成熟的标志,旅游业本身是一个关联性强的产业,与很多产业联系紧密,有很强的互补性。三是从快节奏的旅游理念向“慢”旅游理念打造转变。乡村旅游走马观花式的旅游形式已不再符合旅游发展新趋势。慢游时代的到来,对旅游吸引物聚集体深度开发,提供给游客一个可深度体验的旅游地。

2.门票经济向综合经济转型理念。《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已经确立了旅游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崭新地位,旅游业从单一的“门票经济”向深度精品旅游的“泛旅游模式”转变,旅游业正逐步由资源时代进入一个财智新时代[6]。

门票经济向综合经济转型是系统工程,要从大局入手,考虑区域的整体价值提升,这些需要区域和设计者通盘考虑。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门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破除,向产业经济发展转型,重视整个旅游产业的效益,从而提升区域的整体价值;二从景区经营向产业经营转型,不局限于景区的小账,而是着眼于产业发展、经济增长的大账,将景区视为整个乡村旅游产业链中的一环,形成良性健康有序的发展大格局;三从粗放型服务向精品化服务转型,现在的景区不是设施简陋,资源不够吸引人,而是人性化考虑不足,服务更不上,必须提高游客满意度,从原来单一的服务提高到在高科技的支持下的个性化定制化服务;四从固定产业要素向产业链延伸转型:着力于产业要素的扩展,在产业融合理论的指导下实现原来六要素向“吃、住、行、游、购、娱、体、会议、养生、媒体、配(配套)”等不断延伸的链条转变。

3.乡村旅游产品多元化转型升级理念。乡村旅游产品应针对市场变动趋势,从多个方面入手,进行全面的产品转型升级。未来乡村旅游产品的方向应该是由观光休闲向体验参与、康体娱乐转变,这些必然会导致旅游产品的转型升级,具体包括:

一是产品结构方面的升级:以休闲度假、体验养生为主的多元休闲旅游产品升级。二是功能方面的升级,乡村旅游产品向创新化、体验化转型,向体验经济转型升级,为游客提供体验深度和广度。三是产品形式上的升级,休闲旅游,渔家乐、养生馆、生态旅游、养生旅游、森林旅游、水上旅游等新型乡村旅游产品亟待开发。四、产品开发方面的升级,在原来保证资源的乡土性的前提下,挖掘文化内涵,将传统风俗以多样化方式展示,保持固有特色,形成丰富多彩、特色鲜明、富含品位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

4.乡村旅游综合体理念。旅游综合体以相关产业融合联动、全产业链功能集聚、多方位吸引物复合的巨大优势,正逐渐成为未来旅游开发的主流创新模式以及旅游休闲产业升级的战略抓手。乡村旅游综合体,是一个具有高品质的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区,集乡村观光、乡村休闲、生态度假、乡村文化体验、乡村休闲地产等功能于一体,建立在乡村吸引物的基础上,在乡村旅游休闲的方向导引下、着力于乡村文化创意、运用土地集约化综合开发等手段,实现多元产业融合发展目标。

(二)乡村旅游转型升级新产品打造

根据乡村最新发展理念,对应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的问题与不足,重点进行以下一些新产品的打造:

1.乡村文化旅游产品的建设。开发乡村文化旅游产品,既是乡村旅游产品转型升级的关键,又是产业融合的着力点。

一是努力挖掘乡村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人类与乡村自然相互作用过程,通过优化与淘汰,积累沉淀下来各种文化要素,这些要素都可以转化为乡村旅游产品。二是将乡村文化内涵外化。文化内涵具有无形性,只能通过有形残品或某一动态过程加以外化,才能吸引众多旅游者,才能将文化资源转化为特色产品优势。三是打造乡村文化旅游产品体系,包括生活体验、休闲度假、康体保健、修学度假、体育冒险等专题旅游系列,不断完善产品系列,制造旅游亮点,确定文化特色。

2.创意农业及观光体验旅游产品的开发。创意农业,一方面改变了传统农业生产思维和方式,重塑了农业资源要素的结构方式,另一方面极大地延伸了农业产品链,提升了农业生产的附加值,使乡村旅游步入到一个高级阶段。创意农业将进行开发:

一是对农作物艺术加工,在保证农作物生长的前提下,用文化创意的手法,重新打造成全新的艺术作品形式;二是对原生态民俗展示,对农村原始的生活方式和经历史沉淀下来的风土民情,通过情景展现,打造系列旅游产品;三是打造体验活动,开展农林牧渔生活体验活动,鼓励游客参与其中,让游客亲身体验农村生活,满足好奇,在体验活动中,完成旅游文化展示和放松身心的功能;四是对传统农业生产进行工业化改造,由于现代工业能提高生产效率,可将现代工业引入到传统农业生产中,提高传统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将其生产过程开发成旅游产品来实现旅游的发展;五,对农产品进行艺术改造,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外观进行艺术处理,制造惊奇,植入创意文化,赋予时尚元素。

3.积极发展乡村旅游综合体产品。乡村旅游综合体依托景观风貌、民风民情,对乡村土地进行土地集约化、景观化、生态化、科技化的综合开发,实现农业三产业化、旅游化。需注意:

一是合理规划,充分利用乡村资源。将乡村资源合理开发,打造主题度假酒店、山地休闲区、文化体验区、养生疗养区、特色旅游区等综合旅游度假体;二是打造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层次的乡村旅游休闲产品,引爆乡村旅游综合体目标市场;三是打造多功能乡村旅游本土项目。通过消费者以各种方式和途径去接触农业、参与农业,使农业生产活动兼具生产、加工、销售、疗养、旅游、娱乐等多种功能,在此基础上融合乡村观光、游乐、休闲、运动、体验等多种旅游功能,开发多功能旅游项目;四,打造多功能旅游休闲项目,通过会议会展、文化娱乐、农业、房地产业、商贸零售业、体育产业、加工制造业等产业向旅游业注入多种消费功能,实现产业之间的互融,实现高品质乡村休闲功能的综合性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区。

参考文献

[1]郑群明,钟林生.参与式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探讨[J].旅游学刊,2004,19(4):33-37.

[2]龙玉祥.基于文化营销的乡村旅游发展战略初探[J].农村经济,2009,(6):59-61.

[3]张艳,张勇.乡村文化与乡村旅游开发[J].经济地理,2007,27(3):509-512.

[4]李莉.浅议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的挖掘—以福建省福州市后浦村为例[J].中国发展,2009,9(1):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