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常见心理现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心理情景剧;校园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6-0087-02
情景剧已日益成为国内各行各业开展宣传教育的手段,比如,在党政机关开展的廉政情景剧大赛,在外语教学中的外语情景剧比赛,情景剧表演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1],在创业教育[2]、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运用等。校园心理情景剧,是我国高校近年来出现的新生事物,它立足于中国本土文化和国情,吸纳包括话剧、小品、心理剧、音乐剧等艺术表现的方式,在心理教育实践中探索出一种本土化的“行动表达演出艺术”[3]。它是一种学生广泛参与的活动,一般由学生自编自导,加上专业心理教师的指导,使学生在剧本创作、排练和演出的过程中,对心理知识、心理规律等有一个直观的学习和领悟。自1999年校园心理情景剧作为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年会专题工作坊进行展示以来,心理情景剧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形式,在全国一些中小学、大学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在很多高校,心理情景剧大赛已成为一年一度的常规性校园文化项目。不少学者肯定了开展心理情景剧的意义[4-7]。
虽然心理情景剧作为一种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形式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肯定,但在实践过程中仍存在着不少的问题。笔者有着多年指导心理情景剧的实践经验,现结合其他高校开展心理情景剧比赛的情况,拟对十余年来心理情景剧在创作、传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解决的思路。
一、心理情景剧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有必要区分心理剧与心理情景剧之间的不同
心理剧是由精神病理学家莫雷诺在20世纪30年代创立并发展起来的一种基本的团体治疗方法。它强调个体的自发性和创造性的发展,运用演出的方式,促进个体成长并且使个人的创造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8]。虽然心理情景剧与心理剧有发展上的联系,但笔者认为,两者有着明显的不同,而在实践中往往将两者混淆起来。心理剧与心理情景剧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目的不同。心理剧是一种团体心理治疗的形式,它不需要创作剧本和排练,是由心理剧治疗师现场确定需做处理的个案(主角),然后选择在场的其他成员扮演主角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如主角的父母、亲戚、主角自身等),根据主角现场呈现的情况,结合心理剧的理论与技术进行个案的处理。它强调个体的自发性和创造性,运用演出的方法来呈现其心理问题,并导致治疗性的改变。而心理情景剧是一种非专业性的群众性话剧或小品类剧种,它需要剧本的创作和排练的过程,它是以小品或话剧的形式来呈现具有典型意义和代表性的心理现象或心理问题。心理情景剧的目的主要在于心理健康教育,通过直观化地呈现心理问题和心理现象,来传递心理健康理念和解决心理问题的方式方法。
2.角色配置不同。心理剧的主要角色有两个,一是心理剧治疗师,二是做个案处理的主角,两者缺一不可。通过治疗师对个案问题的判断,选择一些心理剧治疗技术,现场进行心理治疗。而心理情景剧的角色分配中则没有心理剧治疗师的位置,它的角色安排与一般的话剧、小品没有本质的区别。从心理情景剧角色配置中并没有安排心理剧治疗师可以看出,它并不强调现场的治疗功能。
(二)心理情景剧剧本创作、传播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多年的实践中,笔者发现,心理情景剧虽以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形式出现,但并未真正起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有些甚至有负面的作用。笔者将问题归纳成如下四点。
1.缺乏心理学深度。以往的心理情景剧大都仅停留在常见心理现象的呈现以及浅显原因的分析上,缺乏心理学的科学性和深度。比如,在反映自卑问题的情景剧中,往往模式化地认为自卑的学生来自农村,家庭贫困。其实自卑心理与家庭的经济状况关系并不密切,模式化地将自卑心理与家庭经济状况做联系,反而起到错误的心理教育作用。又如,大多数心理情景剧呈现了网络成瘾、寝室冲突等有代表性的现象,但没有深入剖析这些现象背后的心理机制,使得传播心理知识的作用不强。
2.题材雷同。李建中从题材的选择方面进行了考虑[9],认为心理情景剧的题材选择主要是以下几方面:新生的新环境适应性问题、大学生的情绪健康问题、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问题、大学生的爱情问题、大学生的自我认识与评价问题等。在以往的心理情景剧中,大多以这些题材为主。但在实践中发现,此类题材过多会导致心理情景剧重复性大,吸引力不够,心理健康教育作用有限。
3.剧本的创作水平不高,观赏性不强。在实践中发现不少题材合适的剧本,由于缺乏生动的情节,缺乏人物之间强烈的冲突,缺少主人公的塑造等,导致情景剧缺少观赏性。大多数心理情景剧并未充分借鉴心理剧中的实用技术,使得心理情景剧的心理学气氛不浓。
4.忽略了心理情景剧在社会公众中的传播价值。在以往的心理情景剧创作中,以学生自编自导为主,由此导致心理情景剧质量不佳,视频制作粗糙,传播价值有限,观赏性和教育性不足。另外,以往的心理情景剧立足于在校内演出,而忽略了向社会公众加以传播的可能。
二、开发精品心理情景剧的对策
心理情景剧是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形式,在互联网时代,以视频的形式反映常见心理障碍、心理现象将是心理健康知识传播的重要途径。因此,除了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之外,心理情景剧也应该走出校园,向社会进行传播。而要真正使得心理情景剧具有传播的价值,则需要开发精品的心理情景剧,具体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强化剧本中的心理学理论背景
既然是心理情景剧,一定要展现心理现象、心理规律等心理学因素,而要突出心理学因素,关键是要在剧本创作及排练过程中有心理学理论的支撑,如精神分析、人本主义、行为主义的理论,或者一种整合性的理论背景。要创作具有理论背景的心理情景剧,除了需要那些具有创作才华的学生之外,更需要有专业心理教师的指导和参与。因此,心理情景剧不应仅仅成为学生自编自导的活动,而应列入学校心理健康教师的工作职责范围,强化专业心理教师在其中的作用,创作出具有心理学深度的心理情景剧。
(二)拓宽心理情景剧的创作题材
心理情景剧的创作题材,不应只强调要贴近大学生生活,它可以演绎生活中的各种心理现象,素材可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典型现象,或者是心理咨询中的案例记录,或者是一些经典心理电影中的故事情节等。如果能将心理障碍者的症状表现、成长经历、心理冲突、解决出路等通过情景剧的形式搬上舞台,将是对以往通过书籍、讲座、课程等方式的有益突破。另外,也可将一些深度心理现象,如潜意识、移情、俄狄浦斯情结等通过情景剧进行演绎,也会大大增强剧本的心理学气氛。一些心理电影,如《爱德华大夫》、《当尼采哭泣》、《异度空间》、《神探》等,已经开始了这样的尝试,将心理障碍者、深度心理现象等搬上了银幕。
(三)提高剧本的创作水平
一个好剧本,需要有贴近生活的题材与视角、对主人公的塑造、合适的造型与台词、生活故事情节、冲突与结构等[10],但以往的心理情景剧主要以学生自编自导为主,缺少编剧的专业性,因此,应加强对剧本创作人员的编剧知识培训,以便增强剧本的吸引力。
1.心理情景剧时间有限(一般为二十分钟左右),从事表演的人又往往是非专业演员,难以做到电影中细腻的人物刻画、跌宕起伏的情节设计、恰到好处的人物个性把握等,因此,应该从增强人物之间的冲突、内心冲突、情感张力等方面来增强心理情景剧的吸引力。笔者指导的《爱,在成长的日子里》中的主人公舒畅从小父母不在身边,由爷爷抚养长大,成年后的她对父母有强烈的愤怒情绪,当一次与父母的冲突中她将多年来对父母的愤怒情感夸张地“吼”出来时,台下的观众得到强烈的震撼。
2.在情景剧的创作中,可充分利用梦的作用。实践发现,在情景剧中梦的使用会增强剧本的心理学气氛。
3.应将心理剧中实用的技术,如设景技术、角色互换技术、替身技术、镜像技术、未来投射技术、独白技术、空椅技术、雕塑技术等根据剧情添加进来,也能增强剧本的现场感染力。
4.要注意寓教于乐。有些心理情景剧是娱乐有余而教育不足,这样的情景剧难以起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另一些心理情景剧虽题材合理但缺乏幽默的成分,从而显得乏味。以幽默的方式展现严肃的主题,往往更有震撼力,在心理情景剧的创作中应学习这种手法,努力做到寓教于乐,增强其观赏性。
参考文献:
[1]张欣,赵美燕,王巍.情景剧表演在护理应急预案培训中
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9,(32).
[2]涂凌智.SYB创业情景剧的编、导与演[J].当代教育论
坛:教学研究,2010,(5).
[3][8]邓旭阳,桑志芹,费俊峰等.心理剧与情景剧理论与
实践[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171.
[4][9]李建中.试论“校园心理剧”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的作用[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
(2).
[5]孟婷婷,王慧,陈晓倩.校园心理剧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中的应用[J].新西部:理论版,2009,(9).
[6]韩菁.校园心理剧的创作及其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
作用探讨[J].开封大学学报,2010,(3).
[7]项传军.大学生心理情景剧的实践与探索[J].广东工业
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生 女大学生 体育消费行为 心理分析
消费是现代社会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与社会生活的连接点,体育消费是现代人在满足基本生存消费基础上追求发展和享受等高层次需要的一种消费行为。体育消费心理指的是人们在购买或使用体育有形产品与无形的体育劳务用品以满足自身体育需求的消费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调节、控制自身消费行为的心理现象。随着现代社会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体育消费行为在现代人生活消费中的比重呈不断扩大的趋势。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高校的不断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已居世界第一位,作为具有较高文化素养和强烈主体意识的现代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更为突出,可见我国大学生体育消费市场规模十分巨大,分析当代大学生的体育消费心理,不仅有利于构建更加合理的体育经济市场,而且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消费理念和科学的消费行为。
一、现代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的心理特点
1.大学生的自我体育消费意识
意识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它具有自觉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等特点,对人的各种心理活动发挥调控、指导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体育的市场经济行为是不可避免的,大学生受当代经济、文化和消费观念的影响,普遍具有较强的健身意识和体育消费观念,但体育消费支出的内容比较单一,目前仍主要集中在对有形的体育产品的消费上。
2.大学生的体育消费需要
大学生正处在由学校向社会、由少年向青年过渡的阶段,他们的的体育消费需求与行为具有从众性和个性化的特点。其中从众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在大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大学生)中尤为普遍。体育消费作为人类生存资料之外的非必需品消费,属于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的部分,在人们的生活消费中仍显得较为陌生,因此大部分同学缺少体育商品的知识和体育消费的经验,缺乏判断力和自信心,从众便成为他们自然的选择。此外,他们的从众性,还与他们的攀比、模仿、跟风、追随等心理和行为有关。另一方面,每个大学生自身条件不同,个性心理存在差异,随着他们自我意识的不断加强,消费经验的不断丰富,其消费行为的个性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他们在进行体育消费时喜欢与众不同,标新立异。
3.大学生的体育消费动机
体育消费动机是指激起一个人在体育方面进行消费的一种内在的心理动因,是直接促使一个人进行体育消费的内部动力。当代大学生的体育消费动机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更多的男大学生把体育消费作为扩大人际交往、锻炼并显示自己能力的一种手段,女大学生的体育消费行为则主要是对审美的追求,她们之所以乐意花钱在体育方面,主要是为使自己拥有健美、匀称的身材,高雅、大方的仪表,这和女美的天性有关。另外,随着整个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大,大学生常常会感到身心疲惫,体育活动作为一种增进健康、消除疲劳、愉悦身心的独特有效的方法,大学生们只要经济条件许可,自然愿意花钱去买健康和快乐。
二、大学生科学合理进行体育消费的策略
1.树立正确的体育消费观念
体育活动具有的增进健康、消除疲劳、愉悦身心等独特功能,已越来越被现代人所接受,作为具有较高文化水准和文化修养的现代大学生,更加需要具有较强的健身意识,懂得花钱买健康的道理,充分认识到体育健身的重要性,进而确立花钱买健康的体育消费观念,克服攀比、炫耀等不良的体育消费动机,树立科学、健康的体育消费观。
2.在校内实行有偿体育活动
场地设施的缺乏是影响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首要因素,为此,一方面学校应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改善学校的健身环境。另一方面可结合全民健身运动,以高校体育场馆为依托,办成全民健身活动基地,以获得体育主管部门更多体育事业发展资金的资助,支持学校体育场馆的设备更新。在保证学校各项体育活动正常进行的前提下,定时、定期向社会开放各种体育活动场所,举办各种体育健身培训,从而带动在校大学生合理的体育消费行为。
3.高校体育课同学生的体育消费有机结合
众所周知,大学体育课远远达不到健身效果的,大学生只有具有较强的健身意识,养成课外经常锻炼的良好习惯才能达到健体和娱乐身心的效果。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体育活动的经济行为是不可避免的,学校可以用月卡或健身登记卡!俱乐部会员卡的形式适当收费,保证使学生花少量的钱,玩得既开心又满意。因此,体育课就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拓宽体育课堂的时间和空间,使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互补,同时促进发展学生科学的体育消费行为。
参考文献:
[1]高守贵:走进当代大学生消费[J].消费经济,2004,(2)
[2]高博:透视当代大学生的心理与行为[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3]潘玉驹等:大学生需要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表现;自我调适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3-0047-02
一、目前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一)自负、自卑心理
由于部分大学生对自我缺乏了解,使得自我评价往往不准确。有些学生自我评价过高,自我感觉盲目过好,会产生自负心理,认为找个好工作是很容易实现的,脱离实际;而自负的反向极端是自卑。自卑心理产生原因诸如自身的家庭、自身遭受挫折后不能及时调整、或对自我形象没有信心等等原因。大学生择业过程中的自负、自卑心理使得大学生普遍存在着焦虑、紧张、彷徨心理,使得他们对前途的把握没有自信心,意志消沉。
(二)依赖心理
有部分毕业生认为就业问题是父母关心的事情,而很多家长的确是到了孩子毕业的时候到处“出击”,希望能找到更好的岗位。同时学生自己缺乏主动性,过分依赖家庭。这部分学生通常是自立意识不强,缺乏独立承担责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缺少平时实习经验的积累,丧失独立性,抱有盲目的就业心理,不清楚自己适合什么岗位,造成就业时的不配合、不主动、无所谓的心理。
(三)功利心理
很多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很强的虚荣心、攀比心理,急功近利,渴望高收入和较高的社会地位,在就业时往往希望自己一次成功,缺乏吃苦耐牢精神,很多学生工作没有安定性,而对于需要踏实工作、从底层做起的职业缺乏兴趣;有些学生好高骛远,多次的就业碰壁却造成这些学生失去信心,甚至失去希望。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大学生自身的素养缺乏
大学生处在心理成熟的过渡阶段,加之家庭对这一群体的期望值较高,导致大学生自我定位容易出现偏差,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个人预期较高出现不顾实际条件,盲目择业的行为。大学生心理成熟度不高,心理承受能力不强,容易产生自负、自卑心理现象、有依赖、功利心浓等一些反映。而且由于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体制下,学生缺少知识的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能力,自我认识不足,缺少职业生涯规划,这些都是大学生面对就业压力自身存在的问题。
(二)家庭对于职业指导的缺失及不重视
家庭教育方面父母对于职业指导的缺失及不重视也在影响着学生的就业。父母从小到大都在潜移默化影响着子女的人生,在大学前,很多的家长都有如下的想法:选择怎样的专业那是以后的事情,初中高中只管好好学习,为将来考一个好的大学做准备,没有和孩子探讨职业规划、职业兴趣等问题。而且父母的价值观、父母的职业定位、父母的地位和社交能力、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家庭环境和氛围等都影响着孩子的价值观。有些学生都是父母包办,为子女规划就业蓝图,动用一切能利用的关系帮助子女安排工作,而且很多学生对父母的从小到大的宠爱已经成为习惯。
(三)社会整体就业压力增大以及社会不良风气影响
对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需求,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也导致了需求的不平衡,就业市场供大于求,就业压力的增大直接诱发了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毕业生择业上, 出现了就业观念多元化的趋势。在一些不良社会思潮影响下, 大学生们在就业过程更加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强调经济收入而忽视才智发挥、事业成就、社会需求等,同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转变, 造成了大学生在择业中各种心理问题。[1]如今的大学生不再是关在象牙塔内的啃书族,而是时刻与社会保持密切联系的“自由人”。在网络文化快速发展中,出现了一大批消极的“网络红人”,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大学生。比如“芙蓉姐姐”、“木子美”、“流氓燕”等。这些都是带有一定负面影响的“榜样”,他们大都是通过网络这个平台而成名,没有真正的本领和内涵,哗众取宠是他们唯一的生存方式。他们很多都是因为网络而“一夜成名”,很多大学生无法辨别美与丑、善与恶,乱树榜样,乱学榜样。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有些会带来了一些负面的问题。
(四)高校教育体制的局限。
高考是万人挤过独木桥,能上好的大学或者好的专业就是好的志愿。待到自身入学一年或两年,发现自身根本不适合或者不喜欢此专业,同时又发现自身另外特有的专长,但目前大学的教育体制是不容易转换专业的,即使有也有各种条件的限制,不能最大限度的满足各个层次的学生,这也就直接增加了大学生按专业就业的难度,成为导致学生就业心理障碍的原因之一;同时对于学生的就业辅导工作还是比较薄弱,没有很深入的教学,课程设置不尽合理,《就业指导》课程没有贯穿于整个大学课程体系,很多学校都是大三上《就业指导》课,而且就业指导专业师资不足,专业心理辅导能力不足。高校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多偏重政策教育,放松了对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忽视了就业指导工作,对大学生择业中出现的思想和心理问题缺乏分析和研究,对就业观念、择业技能和技巧缺乏系统的指导,导致大学生产生就业心理问题。[2]
三、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调适方法有很多,但最终还是要依靠对象本身的自我调适来最终达到缓解的目的。
(一)认识自我,调整知识结构,科学规划职业生涯是自我调适的重要方法
1.认识自我的必要性
面对择业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毕业生首先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明确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客观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性格特点、所受教育的程度,兴趣爱好、明确每个阶段的特征和任务,做好规划,对更好地从事自己的职业,实现人生目标,非常重要。真实地体会“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理念精神,把就业过程当成取得个人职业生涯经验的重要经历。
2.重视在校学习过程,调整知识结构的有效性。
珍惜在校学习过程,重视各种实习经验的积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职业种类及要求的变化越来越快。大学生要大大增强应变能力,如尽可能多地学习理想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将已有知识科学灵活运用,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知识的整体效能是就业心理问题调识成功的最有力武器。合理的知识结构是满足现代社会职业岗位的必要条件,是人才成长的基础,也是求职择业的基本保证。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不仅要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同时还应该提高创新的本领,掌握学习专业知识与提高专业技能、自身素养三方面有机结合的方法。我们所处的时代在快速变化,每个人都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社会的优胜劣汰,仅仅依赖大学学的知识和技能是无法应付多变和复杂的社会,只有不断进行自身调整去适应现代社会行业的需求,使自己能够顺应科学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择业的需要,提高就业能力。[3]
3.科学规划自我职业生涯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也日益显现,一方面是用人单位招人难,另一方面是毕业生有业不就。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取决于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能否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主动作出适应性调整。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须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每个大学毕业生都应自觉遵循服从社会需要的原则。明确现实岗位的重要性和工作的目的意义,在选择职业岗位时要把个人的兴趣、爱好、专长与社会实际需要有机统一起来,努力寻求到社会需要与个人追求的交汇点。
(二)提高自我心理素养,增强心理抗挫能力是自我调适的有利保障
1.运用科学的自我调试方法,克服不良心理现象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全面提高的过程。现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突出的表现是心理承受能力普遍较差。因此,从提升大学生抗挫折能力,提高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运用科学的自我调试方法,树立自信心自信是对自己的一种积极评价。运用科学的自我调试方法,克服不良心理现象,如可以通过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多鼓励自己、相信自己,帮助自己渡过难关;可以向朋友、老师倾诉,寻求他们的安慰与支持;还可以通过体育等健康的娱乐方式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排解心中的烦闷,放松自己的心情。
2.提高自我心理素养,拥有健康的就业心态
面对市场市场的压力,大学生的求职总会遇到许多困难、面对这些问题重要的方法是调整自我心态,提高提高自我心理素养。通过求职而增强自我心理调节与提高心理素养,对大学生来说意义重大。在充分的就业准备为基础上,正确地认识自我及就业形势、确立恰当的就业目标、搜寻就业信息以及求职材料准备等等,较强的心理承受力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是不可缺少的,面对求职失败,吸取经验教训,努力去争取新的机会。
3.适应社会发展,更新就业观念,增加就业途径是自我调适的根本途径
大学生就业中的机遇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了解并接受自我特点以后,还要学会适应社会发展,这样才能保证以后的求职顺利。在根据已定的择业标准进行选择的基础上,更新就业观念。在发现就业机会时要主动出击,应有敢试敢闯的精神,增加自己的就业途径,灵活就业。如大学生自主创业就是一个很好的新途径,不过分依赖就业,而突破禁锢,达到自主创业,这途径可在毕业后马上实现,也可通过一定的社会积累后再进行。此途径的关键是要有准确的观念与思路,要对自己有一个合理的规划与定位,要与有市场经验的人合作,摆脱学生公司的意识,进行科学化、职业化的管理。[4]
参考文献
[1]李晓东.大学生择业中常见的心理障碍极其调适[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06):57.
[2]王红艳.培养大学生健康择业心理的途径探析[J].辽宁行政学院.2009,3:114.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常见心理现象的描述,分析这些常见心理问题的原因,并且从学校、社会、学生三个方面提出应对这些问题的措施。
一、大学生择业中常见心理问题
相当多的大学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出现各样的心理问题甚至心理障碍,这些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他们的择业和今后的发展。大学生择业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问题有:
(一)焦虑、虚幻
焦虑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性的负性情绪,是人们生活中预感到一些可怕的、可能造成危险的、或者需要付出努力和代价的事物将要来临,而又感到自己对此无法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预防和解决,表现出的忧虑和不安,担心和恐慌。择业焦虑的表现为担心自己的理想能否实现,能否找到适合发挥特长、利于自身成长的单位和工作环境,害怕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担心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等。大学生择业中焦虑心理的一种特殊表现就是急躁。急躁往往使他们烦躁不安,无所适从。焦虑在心理上会产生危机感、迷茫感,甚至是恐惧感。许多大学生在焦虑之下产生虚幻心理,这是由心理冲突或害怕挫折引起的。他们或幻想不参与竞争,就能找到理想工作单位,或幻想用人单位能主动找上门来。持这种心理的大学生,容易脱离现实,幻想代替现实,整日处于幻想状态中,使自己的择业目标与现实产生很大的反差,很难找到理想职业。
(二)自卑、胆怯
自卑是个体由于某种原因(生理或心理的缺陷,或其他原因)而产生的对自我认识的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表现为对自己能力或品质评价过低,怀疑自己,看不起自己,担心自己失去他人尊重的心理状态。大学生在择业前,往往踌躇满志,很想一显身手。而一旦受到挫折后,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自信心减弱,自尊心受损,从而对自己全盘否定。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往往会伴有胆怯心理,不敢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这在毕业生面试中表现尤为明显。
(三)盲目、攀比、从众
青年大学生血气方刚、喜欢争强好胜、虚荣心较强,容易引发攀比心理。从众心理表现为受大多数人的影响,思想、行为等出现的趋同。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毕业生在择业时往往十分盲目、缺乏理性思考。盲目、攀比、从众表现在择业过程中就是忽视自身特点,对自我缺乏客观正确的分析,不从自身的实际出发,不考虑所选单位是否适合自己。
(四)害怕挫折、依赖他人
挫折心理是指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受到阻碍时产生的紧张心理状态。在择业时,心理期望值过高,一旦受挫就容易怨天尤人,自惭形秽,丧失自信。由于大学生缺乏主动参与和竞争意识,信心、勇气不足,所以将找工作寄希望于学校、家长、亲戚、熟人等,根本就没有把自己置身于就业市场中。
二、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
大学生经历比较简单,对就业形势了解不清,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较差,情绪波动性大,情感较为脆弱,遇到困难容易产生焦虑心理,受到打击后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由于心理上的不完全成熟,自我同一性混乱,这种混乱表现在大学生对自己的知识结构、能力素质、特长以及适合职业的判断上紊乱不清、自主性弱化、自我目标的追求受他人和同伴群体的影响。由于自我同一性的混乱,在就业中很容易出现心理失衡,盲目从众和攀比。他们大多数为独生子女,父母为子女操办一切,学生独立生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十分欠缺,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承受不起挫折和失败,容易依赖他人。
三、应对措施
(一)学校加强教育,完善体系
加强全面认识就业形势的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加强树立正确择业观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勇于面对竞争、不怕挫折,自主择业、克服依赖心理,先就业后择业,自主创业和终身学习;在专业设置上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完善就业指导体系,使学生尽早树立起良好的就业心态和健康的就业心理素质,将对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纳入到日常教育课程中,同时加强对负责就业辅导员的专业素质的培养;建立健全就业心理干预机制,加强就业心理咨询工作,了解掌握择业阶段毕业生的心理状况,做好择业前的心理准备特别是受挫折的心理准备,对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障碍和疾患,要及时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帮助学生走出心理误区,排除心理障碍,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途径,如建立就业实习基地,加强与校友的联系,利用校友的力量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机会等。
(二)社会给予大力支持
政府应在就业政策上应给予倾斜,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和公平竞争的平台;对于到基层、艰苦地区、西部的大学毕业生应给予大力支持、鼓励、资金奖励;同时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为专业人才提供更好的创业环境,对于自主创业的大学毕业生应给予积极扶持,提供小额贷款和担保;取消高校毕业生在就业中的户籍、性别、身高、相貌等方面的限制条件;采取法制的手段管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塑造一个良好的就业法律环境,使他们的就业权益得到保护,使就业市场更加规范。
(三)学生调整心态,做好就业准备
在心理方面,大学生应正确认识和评估自己,职业心理学的研究证明:一个面临求职择业的人,只有对自己理想追求、道德品质、个性、才能和特长、兴趣爱好、生理特征及弱点都有一个实事求是的正确认识和估价之后,才可能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进行准确的职业目标定位,从而克服盲目、攀比和从众心理。其次大学生应增强自信,克服自卑和依赖心理,同时树立竞争意识,增强竞争实力,勇敢面对挫折。再次,及时排解心理障碍,调控情绪,及时求助于心理机构。
在专业知识方面,大学生应该扎实地掌握自己的专业知识,拓展知识面,培养自己的综合素养,努力提升个人综合能力。
在择业技巧方面,大学毕业生应全面掌握择业技巧,因为心理问题形成,部分原因是由于不了解或没掌握就业的具体方法和技巧,这就要求做到:第一广泛收集就业信息,扩大就业视野,在竞争中取得主动权,减少盲目性;第二是学会自我推荐,掌握自我推荐的策略,写好求职自荐信;第三掌握面试面谈技巧,注意形象设计的训练和应对技巧。
参考文献
[1]黄静宜,大学生就业心理一瞥,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第12卷第3期
[2]孔波,大学毕业生择业过程中的主要心理问题及其调适,科技创业月刊2008年第2期
[3]王贤来,当前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及调适,合肥联合大学学报,1999年第9卷第2期
[4]许拥旺,大学生就业心理误区及对策研究,科教文汇,2007年6月
[5]王季桃,对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的探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年第14卷第4期
【论文摘要】逆反心理的出现有着很大的负效应。从大学生逆反心理形成类型的原因分析发现,大学生出现逆反心理是由大学生自身的心理、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客观因素所致的。解决大学生逆反心理,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接受率。应从提高大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心理素质入手,灵活运用教育机制,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性,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外部环境,消除或规避逆反心理的不良影响,以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按照学术界现有的概念表述和逻辑概括来看,逆反心理属于情感范畴,又叫反常情绪。逆反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之间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具有强烈的情绪色彩,即带有较强烈的抵触情绪。”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标对受教育者的思想、行为进行教育、引导,或对受教育者偏离目标的思想、行为进行抑制、纠正时,受教育者产生排斥、抵触、厌恶等情绪的心理现象。
一、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逆反心理的常见类型
(一)超限逆反心理
超限逆反心理是指刺激的强度过大、过于集中而导致客体产生抵触、排斥的心理。生物学与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对于任何刺激,包括给机体带来巨大满足的刺激,机体的接受都是有限度的。当刺激超过一个最适当的水平之后。刺激对机体的意义就会从带来满足转向造成伤害,此机体就会逃避这种刺激。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如此。内容一旦超过某个限度,也必然引起大学生的逆反情绪。特别是对于好奇心旺盛的大学生们来讲,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手段和方法等反复呈现,不但不能满足内心的需要,反而在客观上更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如在思想政治教育讲座中常出现的“溜号”现象。有时不是因为讲座不精彩,而是讲座的时间超出某些学生的心理承受极限,使得学生在讲座持续1个多小时开始出现注意力不集中,交头接耳;2小时后出现了三三两两的退场者,会场秩序较混乱;3小时后已有接近一半的学生离开了会场。总体来看这样的讲座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在讲座中出现了明显的“超限逆反”现象。
(二)信度逆反心理
信度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产生的对信息源信度的怀疑、否定的一种逆反心态。一种情况是思想政治教育者所传递的内容无可非议,而本人的人格却不端正;另一种是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人格无可非议,而传递的内容却是虚假的或含虚假的成分。如此等等,都会造成受教育者对教育者本人或所传播的内容产生怀疑,继而引发逆反心理。如大学生逃课、迟到、考试作弊等。随着大学年级的递增。这类违规现象也随之递增。虽然校纪、校规明确了此类行为的处分规定,但是很多时候并没有按规定执行,致使校方的信度丧失,使学生产生信度逆反心理。
(三)自主逆反心理
自主逆反心理是指客体因感到自己的自尊心受到威胁,为了维护其自尊心所产生的逆反心理。自主理论认为,人都存在着一种趋向自己做主的现象。当对方施加压力,使人感到自主地位受到触动时,就可能诱发逆反心理,从而拒绝别人的意见。比如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有些教育者常以不容置疑的口气,简单粗暴地要求学生绝对服从,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而肆意伤害学生的自尊心,甚至不顾场合,在众目睽睽之下强迫学生做伤自尊的事这就很容易使大学生产生自主逆反心理。
(四)禁止逆反心理
禁止逆反心理主要是由于这种禁止不仅引起人的注意,而且诱致人的注j馥力集中到“禁止”上。思政工作中的禁止逆反心理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育中忽视了青年学生所处青春期的好奇心理所致,最直接地表现在“越是不准干的事,越是偏要做”。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如果没有充分的教育疏导,而只是简单地禁止做某种事情,就会激起大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引发“探究反射”,形成与禁止相悖的意向和行为。如目前的情况是大学生校外同居现象日益增加,这种现象在当前的道德和舆论范畴中是不被提倡的,在高校里更是用严格的校规校纪加以禁止。不过只要思政工作者引导适当,加强对大学生的爱情观、性知识和心理健康教育,这一现象会得到有效的控制。
另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还表现出情境逆反和评定逆反等心理现象。情境逆反心理,是指因时机和场合不恰当而引起客体的逆反心理。情境逆反心理说明即使是对于应该接受的引导信息’由于引导时机和场合的不适宜,对象也会“紧闭心扉”予以抵制。评定逆反心理是由于思政工作者对思政对象不恰当的评价而引起的,过分地表扬与批评都会使思政对象产生抗拒和抵触的情绪。有许多老师总是自觉不自觉地过分表扬中意的学生,这样往往使班内其他同学产生一种不公平、不服气的感觉;同时又自觉不自觉地过分批评那些不中意的学生,这样不仅被批评者不服气,甚至久而久之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敌对情绪,而且班内的其他同学会打抱不平。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常见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一)与大学生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有关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体能和智能迅速发展,身体各种机能趋于健全,大脑发育成熟,思维和分析的能力越来越强,思维方式由单一化的正向思维向逆向思维、多向思维、发散思维和抽象思维等方向发展,这为逆向心理的形成提供了生理基础。同时,大学生进入高校以后,其个性意识、自我意识、独立意识日趋强烈,需要多样化,情绪不稳定,自尊心和好奇心强,其心理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而未完全成熟的过渡时期,在认知的过程中知识积累、生活经验和实际锻炼等方面还很缺乏,看问题易主观武断,极易产生认知偏差,有时为了满足自我表现和引人注意的需要,行为上有较强的反控性,在情绪和行为调控能力上易动荡多变和缺乏克制力。
(二)由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客观因素所致
1.学校因素。如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陈旧,不能鹪决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问题,难以引起他们思想上的共鸣;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单调、呆板、缺乏灵活性,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的素质不高,不能够凭借自己的学识、人格魅力征服、说教学生,使学生产生认同感。
2.家庭因素。家庭是大学生成长的根本环境,它是人生中最先接受教化的地方。家庭中不同的教育方式会培养出孩子不同的心理品质和个性。一些家庭中不良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着大学生逆反心理的形成。三是社会因素。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种种矛盾冲突和各种社会不良风气极易导致大学生对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认识定位不清晰,努力和奋斗的方向不明确,生活动力不足,这使得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逆反心理。
三、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逆反心理的应对措施
(一)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良好的人格形象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会产生信度逆反心理主要是由于对教育者的人格产生怀疑,对教育者的说教就会产生反感,并进而质疑教育内容的真实性和可行性。所以。教育者要身体力行、言行一致、为人表率,成为学生所敬重的人,这样才能得到学生心理上的认同,有效抑制逆反心理的产生。此外,教育者还要加强自身修养,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了解并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且要善于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具体的实践中去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在实践中长见l识、增才干。
(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上,既要与教育对象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相符,又要反映教育对象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内容须真实可靠,避免“假、大、空”,要体现时代性,富有科学性和针对性,要贴近学生关心的重点、热点问题,着重消除大学生思想上的困惑。在方法上,要从灌输式向启发式、从说教式向引导式、从单一式向复合式、从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魔分利用一切社会资源其是网络、多媒体和现代传媒等手段,改变以往静态化、程式化的思想教育工作方式,努力构建—个更加自由、平等、开放的交流沟通平台。
(三)提高大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心理素质
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增强他们的政治信念,坚定他们的政治方向,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此外,还要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高校可以通过开设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通过心理咨询室、心理协会等载体,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引导和人格塑造,使他们具有较强的心理适应能力、抗挫折能力和优良的个性心理品质,提高学生自我调节的能力。大学思想政治素质好了,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的能力强了,就能从根本上消除逆反心理的产生。
(四)灵活运用教育机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性
教育者要经常从受教育者的行动情绪反应来了解其心态与变化,要针对学生的不同个性等实际情况,以及不同的时间、条件和情境。因人、因时、因地地运用说服、榜样、道德评价等方法进行正面引导。教育者要关心每一个学生,充分尊重、信任、理解学生。尊重学生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尤其对犯有错误的学生更应尊重;理解是开启心灵之门的钥匙;关心学生是要针对学生的合理需要,通过精神和物质上的帮助来激发学生的积极进取精神。教育者要有真挚的感情投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情制“逆”,从而减少和削弱消极的逆反心理。
(五)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