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风险管理发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新《巴塞尔协议》
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历史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银行业务发展和人们对金融风险认识不断加深的产物。最初,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主要偏重于资产风险管理,强调保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和盈利性,这主要与当时商业银行业务以贷款等资产业务为主有关。20世纪6O年代以后,随着银行业的迅速发展和扩张,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点转向负债风险管理,强调通过使用借入资金来增加资产规模和收益,既为银行扩大业务创造了条件,但也加大了银行经营的不确定性。
20世纪7O年代末,国际市场利率剧烈波动,单一的资产风险管理或负债风险管理已不再适用,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应运而生,突出强调对资产业务、负债业务的协调管理,通过偿还期对称、经营目标互相替代和资产分散实现总量平衡和风险控制。
8O年代之后,银行风险管理理念和技术有了新的提升,人们对风险的认识更加深入。特别是银行业竞争的加剧、存贷利差变窄、衍生金融工具被广泛使用,市场环境的这些变化都显现出原有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存在的局限性。在这种情况下,表外风险管理理论、资产组合管理理论、金融工程学等一系列思想、技术逐渐应用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深化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内涵。1988年,《巴塞尔资本协议》正式出台并不断完善,标志着西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统一,也意味着国际银行界相对完整的风险管理原则体系基本形成。
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新《巴塞尔协议》
8O年代至今的2O多年,是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模式和内容获得巨大发展的时期,回顾2O多年来银行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历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几乎都凝结在《巴塞尔资本协议》当中。因此,对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来讲,《巴塞尔协议》的诞生和完善,是国际银行界风险管理革命性的成果。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诞生于1975年,设立的初衷是为了加强银行监管的国际合作。委员会制定的《巴塞尔协议》,标志着国际银行业协调管理的正式开始。之后,《巴塞尔协议》经多次修改,并推出了多项文件和准则,其中最为重要的是1988年7月通过的《关于统一国际银行的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的报告》(简称《巴塞尔报告》),该报告对银行满足总资本和核心资本的要求做了规定,核心思想有两项:一是将银行的资本划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两类,二是根据资产类别、性质以及债务主体的不同,确定了风险权重的计算标准,并确定资本对风险资产的标准比率为8%。报告的产生标志着资产负债管理时代向风险管理时代的过渡。
此后,随着金融领域竞争的加剧,金融创新使银行业务趋于多样化和复杂化,对于银行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亚洲金融危机、巴林银行倒闭等一系列银行危机都进一步使人们认识到,损失不再是由单一风险造成,而是由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等多种风险因素交织作用而造成的。因此,巴塞尔委员会先后于1999年6月和2001年先后公布了《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征求意见稿。新巴塞尔协议全面继承以1988年巴塞尔协议为代表的一系列监管原则,继续延续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以信用风险控制为重点,着手从单一的资本充足约束,转向突出强调银行风险监管从最低资本金的要求、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和市场纪律约束等三个方面的共同约束。新巴塞尔协议的基本原则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风险范畴进一步拓展。尽管信用风险仍然是银行经营中面临的主要风险,但新协议开始重视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影响及其产生的破坏力,并在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公式中,分母由原来单纯反映信用风险的加权资产加上了反映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内容。
第二,坚持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监管思路,但风险衡量方式更为灵活。银行资本是银行抵御风险的基础,1988年的巴塞尔协议提出了银行业最低资本金的要求,协议对银行资本的构成进行了界定,其基本精神要求银行管理者根据银行承受损失的能力确定资本构成,并依其承担风险的程度规定最低资本充足率。在新协议中,保留了对资本的定义以及相对风险加权资产资本充足率为8%的最低要求。与此同时,新协议放弃了1988年协议单一化的监管框架,银行和监管当局可以根据业务的复杂程度、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灵活选择使用,允许银行选择外部评级和内部评级,促使银行不断改进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
第三,强化信息披露和市场约束。在新资本协议中,委员会对银行的资本结构、风险状况、资本充足状况等关键信息的披露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新框架充分肯定了市场具有迫使银行有效而合理分配资金和控制风险的作用。
新巴塞尔协议充分体现了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理念的发展方向,在巴塞尔资本协议规范下的银行竞争将是以风险识别、度量、评价、控制和风险文化为内容的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竞争。
三、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
按照国际银行风险管理的理念和经验,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特点和要求,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发展方向将体现为五个方面的转变:
第一,风险管理内容由信用风险向信用、市场、操作性风险转变。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复杂化,银行的风险南原来的信用风险为主发展到多种类型风险共同作用,从发现风险到形成损失的时间大大缩短。与此同时,国际银行业对各种类型风险的认识程度和管理能力也在逐渐提高,风险的管理由管理单一风险到管理多种风险、由分散在不同的管理部门走向集中管理,体现了现代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未来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不仅要对信用风险进行管理,而且应更加重视市场、操作性、法律等各类风险的管理;不仅强调对市场风险因素的控制,而且应更加重视对人为风险因素的控制;不仅将可能的资金损失视为风险,而且还将银行自身的声誉损失也视为风险。
第二,风险管理方式由直接管理向直接、间接管理相结合转变。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方法和手段还比较简单,一些银行风险管理还主要以直接管理为主,如审批授信项目、清收不良资产等。但从未来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看,要进一步发挥间接风险管理的作用,特别是针对一些时效要求短、批量化处理的银行业务,如资金业务、零售业务,要进行间接管理,运用模型用定量分析工具、进行国别风险、地区风险、行业风险、企业风险等分析,结合信贷审查等直接管理形式,有效控制业务风险。
第三,风险管理对象由单笔贷款向企业整体风险转变,由单一行业向资产组合管理转变。目前,随着经济活动的变化,企业经营特征、资本运作的形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审核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为主要内容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防范风险的要求,子公司、关联公司、跨国公司等复杂的资本运营模式使风险的表现形式更为复杂和隐蔽,这就要求风险管理要由对单笔贷款的管理向对企业的整体风险转变,不仅要对财务情况进行审查。还要关注企业的经营管理、股权结构、对外投资以及全部现金流。同时,要把风险管理的视角从一个企业扩大到整个行业、市场的变化,在微观分析的基础卜强调系统性风险的研究。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最终过渡到资产组合的风险管理和资本制约下的组合模型的管理。
第四,风险管理重点由强调审贷分离向构建风险管理体系转变。以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往往单纯强调“审贷分离”而忽视了商业银行内整个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但英国巴林银行、日本大和银行、法国兴业银行等一系列事件说明,目前银行业的风险管理已经不单单是授信审批的控制,而且更强调银行整介风险管理体系的健全。从先进银行风险管理的经验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应是风险管理战略、偏好、构架、过程和文化的统一,通过建立清晰的风险管理战略和偏好、完善的管理架构、全面的风险管理过程和良好的信贷文化,最终实现风险管理效率和价值的最大化。
一、国内金融风险管理发展现状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金融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枢纽,处于现代经济的核心地位。只有采取合理的金融发展模式,才能有效的促进该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近些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在金融系统中资本市场所发挥的作用不断提升,通过发挥资本市场自身的优势,加大投资者对公司的监管与分析度,可以有效的将金融风险想横向进行分散,这样一来,就可以提高金融系统的抵御风险的能力;但是,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的反面效应就是会产生盲目性投资等问题。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就已经开始对金融风险管理进行研究,一些旅美学者将这一理念引入国内,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自1980年,国内恢复保险业务以来,我国研究与应用有关金融风险管理的人才越来越多,2008年由五部委联合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开启了对中国企业实施全面风险管理的序幕。
二、金融风险管理的演进趋势
(一)金融风险理论多元化发展
金融风险管理一开始始于保险界,其他领域的研究很少。受此影响,当时的金融风险管理针对的仅仅是纯粹的风险,这导致金融风险管理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随着世界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金融风险管理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使其成为了一门专门的学科。受理解力与认识力的影响,以及其所处的行业与研究领域的不同,导致金融风险管理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二)金融风险管理论迅速发展的路径
从上个世纪30年代开始欧洲的金融风险管理进入萌芽阶段,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为了应对经济的不稳定性,减少企业的损失,各企业开始成立专门的金融风险管理部门,当时主要依靠保险手段进行金融风险管理。金融风险管理中的重大事件主要有:雷曼兄弟破产、安然事件、美国汽车之城破产等,这些都极大地催化了金融风险管理的发展。目前,中国的金融风险管理正向着缜密性的知识体系发展,重视理论分析,缺乏实际应用研究,因此,中国金融风险管理的研究还需要有关学者的继续努力。
三、金融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
(一)加大金融风险的文化管理
目前,我国主要是通过树立金融风险管理理念、培养金融风险管理文化来加大金融风险的文化管理。树立风险管理的意识就是在风险来临之前,建立预警机制,制定相关的政策,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跟踪调查,定期对日常的工作进行审查,规避金融风险的发生。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人在企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人本主义逐渐地在企业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而人本主义的一个必然要求就是以人为本,管理学家陈怡安教授用三句话对“人本管理”的理念进行归结,既点亮人性的光?x、回归生命的价值和共创繁荣和幸福。采用以人为本的全员风险管理模式,才能更大限度的减小风险发生的机率。
(二)不断加大金融风险管理技术的提升
目前,加大金融风险管理技术已经成为多数金融企业首先选择的一种提高风险管理能力的方法。金融企业通过规范业务与管理流程,一方面根据经验进行判断,另一方面加大对金融事故资料与记录的分析,逐步提高风险控制与识别的科学性,受金融风险可变性的影响,风险管理者应密切关注原有风险的变化,并随时发现新的风险。另外,金融企业还通过创新金融风险计量,采取挖潜资本和监控风险两种方法,最大化的实现金融风险事故的规避。
(三)金融风险管理体制的重构
为防止金融危机的发生,国家将进行金融风险管理体制的重构,如向专业化、集中化的金融风险管理方式转变,优化金融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建立考核制度,理顺前、中、后台关系,建立科学的金融风险预警机制。多层次的金融风险管理机制,可以更加有效的预知风险的存在,及早的做出应对措施。首先,向集中化、专业化发展,在对方案进行调研与组织实施的各个环节上,专业的管理部门与实施单位共同配合,通过制定可行的实施细则,明确业务界面、操作流程以及实施步骤。其次,理顺前、中、后台关系,前、中、后台职责分工应合理、清晰,较好适应了科学、系统管理的要求。第三,优化内部控制环境,建立专业化的风险管理体系。第四,建立内控考评体系,完善以绩效考核为核心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第五,建立科学的风险预警体系,市场管理与监管部门应增强政策预期透明度,为投资者的投资提供参考。
一、农村信用社>:请记住我站域名/
㈠风险防范意识不强。近几年来,农村信用社存在“重发展、轻风险”、“重规模、轻质量”、“重激励、轻约束”的不良倾向,一定程度上忽视了重要部门、要害岗位人员风险意识教育和监督。管理层风险理念淡薄、风险意识不强,风险防控断链,导致网点管理不到位和管理失控;信用社管理者个人主观决断、盲目信任、照顾情面等行为,对规章制度、风险防范视而不见;极少数员工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发生偏差,片面追求个人得失和经济利益,违规违纪甚至违法,给单位造成经济损失和风险。
㈡规章制度不健全。主要表现在规章制度缺乏全面性、系统性和适用性。有些规章制度与业务发展缺乏同步,新业务开发推广和新的管理模式推行时,没有相应的配套的规章制度和风险防范制度。
㈢执行力弱化和缺失。从近几年案件来看,员工的素质决定着执行的质量与效果。岗位职责不清,相互监督、相互制约乏力,员工对已制定下发的规章制度缺乏执行的严肃性和约束力,漠视制度,如查库制度、授权制度、交叉复核、更换密码及密码使用等制度执行流于形式,以传统、习惯操作代替制度执行,从而造成管理漏洞、形成风险隐患。
㈣处罚力度不够。当内部审计发现了问题,由于惩处不力及隐患整改不及时、不到位,使一些人在执行内控制度上始终没引起高度重视,存在侥幸心理,违章违制成本较低,让不法分子趁虚而入或挺而走险酿成案件发生。
二、风险管理的对策
㈠转变观念,正确处理发展与风险的关系。提高风险管理意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处理好业务规模与质量、发展与风险之间的关系。从过分追求数量和速度的粗放型外延式的发展方式转变为以效益为目的,以质量为前提,以规模为手段的安全运营、精细化管理和持续发展的内涵式发展模式上来。
㈡完善规章制度和流程,提高执行力。一是围绕内控管理的要求,对现有的规章制度进行认真检查、梳理和评价,完善独立审计与监督制度、ab角岗位制度、强制休假与离岗审计制度、定期轮换制度与异地交流等制度。二是优化和完善业务管理流程,形成岗位相互制约,有效防范关键岗位人员操作风险,设定岗位职责,实行岗位的检查、自查、报告制度,做到权责相关,岗位制约。部门的设置以保障业务活动的持续完整为前提,避免职能重复;岗位的设定以保证发挥职工的积极性为条件,避免岗位人员的闲置。三是建立健全对制度执行力的考核处罚制度,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和末尾淘汰制。
㈢强化员工教育管理,弱化道德风险。“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强化对员工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全员强化管理和防范风险、防控案件的意识。一是要加强对员工法律法规的学习。重点组织抓好对员工的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的学习培训,让“合规经营、合规操作、合规管理”成为每个干部员工的自觉行为和良好习惯。二是抓好警示教育、案件防控教育。采取案件剖析、请纪检监察或检察院等部门专家讲课培训等多种强化警示教育,以实例案件的深刻教训,增强干部职工的责任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案件防控意识。同时,定期组织防抢、防盗、防安全事故、防案件的演练,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和案件防控水平。三是要抓好员工的业务培训学习。对从事财务、信贷、储蓄、票据、安全保卫等重要业务岗位人员定期进行业务学习培训,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提高警觉能力。四是要抓好廉政建设。加强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自觉约束自身的行为。全面提高金融从业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职业道德素质 ,弘扬新风正气,反对歪风邪气,形成良好行业风气。
[关键词] 信用风险;简约模型;新巴塞尔协议
[中图分类号] F830.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6)11-0074-04
信用风险是指因银行的债务人或交易对手违约所造成损失的风险,这种风险是银行经营过程中的主要风险之一。为了规避信用风险,1988年的《巴塞尔资本协议》曾经规定,商业银行必须根据实际信用风险状况,提取足够的资本金。而2004年的《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为了对银行信用风险加权资产最低资本要求确定科学的规则,采用了两种方法:即信用风险标准法和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后者又可以分为初级法和高级法两种方法,以鼓励更多的银行使用内部模型评价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的计量依据是对借款人和特定交易类型风险特征的评估,因此借款人的违约概率(PD)是内部模型的核心,但要全面反映银行潜在的信贷损失,还必须衡量违约损失率(LGD)、违约风险值(EAD)以及某些情况下的期限(M)。内部模型的大部分内容是关于如何对这些风险要素进行识别和计量,并能由银行和监管当局进行检验。这些风险要素形成内部模型测算银行最低资本要求的基本数据输入要素。西方信用风险模型虽然都以衡量和解出这些变量为目标,但通过模型的演进,可以发现信用风险模型是如何通过设立符合现实的假设和运用最新模型技术,发展到信用风险模型的最新形式的。
一、信用风险模型的演进
西方信用风险模型大致经历了有代表性的三个阶段。
第一代模型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其研究基础是当时常用的一系列经验假设,而研究者凭借这些研究获得诺贝尔奖。总体而言,他们第一次假设特定变量是随机的,并根据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估计债券的价值,这与早期假定所有变量都是确定性的静态模型相比前进了一大步。第一代模型包括: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模型、单因素利率期限结构模型、詹姆斯迪恩(Jamshidian)的债券期权模型等,以格为基础的三项式美式期权模型(Trinomial Lattice-Based American Option Models)。这些模型都设立了严格假设,即承诺支付的交易对方或者是无违约风险,或者违约时间和违约数量事先可以确定。这些假设大多反映在他们的研究中。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隐含假设普通股票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的支付是确定的。惟一不确定的是股票的价格,通过股价我们可以推导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的价格。基于无风险期限结构模型的债券期权模型假设,作为基础资产的债券无违约风险,期权偿付者同样不存在违约风险。三叉数和二叉树模型通常用于估算债券赎回或抵押预付的美式期权,这些量化技术同样假设抵押借款人无违约风险或其违约风险已知。这种解析等同于假设借款人是无风险的,但是这种偿还计划与损失为零借款人偿还计划存在差异。
第二代模型试图扩展第一代模型所包含的有关信用风险的研究,但对模型本身不作修改或作少许修改。第二代模型有:默顿(Merton)的风险债务模型:该模型假设权益资本是对公司资产所拥有的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中的买权。在该模型中只有一个风险变量,即公司资产的市场价值。与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模型一样,此模型也假设利率不变。组合价值的蒙特•卡罗模拟:应用第一代模型确定组合的价值,然后加上违约/不违约独立变量,对付款人的信用质量进行模拟。由于模型假设付款人的违约概率可从某种外部渠道获得,且违约概率与影响基础资产组合市场价值的宏观、微观因素无关,因此可以使用无违约风险模型进行估价,而前述的违约概率也不随时间发生变化。这种方法通常用于衡量世界范围内交易所的信用风险。
第三代模型具有两个共同特征:至少包括两个随机变量,明确假设付款人可能违约,并将此贯穿于相关资产价值估计的全部过程。这类模型非常多,这里仅择取数例:杰诺―特恩布尔模型(Jarrow-Turnbull) (1995):模型假定违约是随机过程,利率也是随机变量,并将一系列违约证券的利率代入估价公式。杰诺―兰多―特恩布尔模型(Jarrow-Lando-Turnbull)(1997):模型根据评级转化矩阵假设违约概率的随机变化。达菲-辛格顿(Duffie-Singleton)(1999)的研究框架了杰诺-特恩布尔模型的全部假设。斯姆考―手岛―范•戴维特(Shimko-Tejima-Van Deventer)(1993)在默顿模型框架中假设了利率的随机性。杰诺(Jarrow)(2001)模型完善利率变化和市场指数变化所导致的违约概率变化的研究框架。
二、信用风险的简约模型
简约模型是“风险率”(hazard rate)模型技术的一种变形,这种模型技术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影响金融实践,目前广泛运用在诸如抵押贷款的提前偿付模型、零售信贷核准和公司信用模型等方面。“风险率”模型技术主要利用医学上的疾病发作预测统计方法和20世纪70年代从物理学走向金融学的随机过程数学。风险率模型之所以被称为简约模型是因为该模型将复杂的违约机制简化为简单的表达,使得模型能接受现实中可收集的市场数据,并导出无套利定价、估价和套期保值。这些模型中的违约强度(the default intensity)就是风险率。简约模型有多种变形,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罗伯特•杰诺模型(Robert Jarrow)。
(一)杰诺的基本模型
杰诺(1999,2001)模型是杰诺―特恩布尔模型的扩展,这是第一个广受欢迎的简约模型。信用违约互换的市场价格与依据早期信用风险模型计算出来的价格差异很大,而杰诺―特恩布尔模型实现与市场价格的吻合,且为公司债券到信用衍生产品的市场价格的演变提供合理的经济基础。最初的杰诺―特恩布尔模型(1995)假定违约是随机的,而违约概率是非随机、是时间变化的函数。杰诺(1999,2001)模型在很多方面对杰诺―特恩布尔模型进行扩展。首先,他假定违约概率为随机,违约概率明显与利率及其他一些服从对数正态分布的变量有关。杰诺还引进影响债券价格但不影响股价的流动性因素,这个流动性因素是随机的且随债券发行人的不同而不同。另外,流动性参数是决定违约程度宏观风险因素的函数。杰诺模型还能计算给定违约ξi的隐含违约补偿,杰诺定义该参数为部分补偿(fractional recovery)=ξi(t)υ(т-,T∶1),其中,υ是破产前?子时刻风险债务的价值,下标i代表债务的偿还优先顺序,而该参数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受其他因素影响。达菲和辛格顿[1999]最早在补偿率中采用上述定义。传统银行家理解补偿率为本金的某个百分比,达菲和辛格顿认为这种理解使得债券和信用衍生产品价格的数学推导更为困难,同时这种理解也过于狭隘,比如处于实值的利率上限期权的本金、外汇期权、未执行的贷款承诺如何确定,因此将补偿率理解为破产前风险债务价值的百分比更合理,我们还可以将这个定义转换成传统的“周围本金某个百分比的补偿率”,以获得更多人的认同。“风险率”,或者说“违约强度”,在杰诺模型中是三个因素的简单线性函数:
λ(t)=λ0+λ1r(t)+λ2z(t)
其中变量Z(t)是一个冲击项(shock term),其均值为0,标准差为1,代表宏观因素的随机波动(比如石油价格的变动),这些宏观因素的变动会导致特定公司的违约。宏观因素变动一般写成如下形式:
dM(t)=M(t)[r(t)dt+бmdZ(t)]
dM(t)表示宏观因素的变动,M(t)为宏观因素某时刻的水平值,r(t)表示随机无风险利率,dZ(t)为随机扰动项的变动,бm为宏观因素的波动率。虽然在杰诺模型中,违约概率的表达式只含利率及一种宏观因素,但很容易将模型推广到任意多个宏观因素,原因是像Z(t)这类正态分布变量的线性函数仍然服从正态分布。
在杰诺模型中,利率是随机的,如果偏好不变利率模型,只需将杰诺模型中的利率波动率设为0。期限结构模型假定无风险利率是黑斯、杰诺、默顿(1992)模型框架中的特例,如霍尔―怀特(Hull-White)或扩展的凡瑟塞克模型。最初的凡瑟塞克(1997)模型,由于无风险利率的假设必须完全与当前可观察的收益率曲线(及其他建立在该收益曲线上的利率衍生产品)一致,这个模型受到批评,而扩展的凡瑟塞克模型对此进行修正,只要求理论的收益率曲线与实际收益曲线相匹配,在模型中,短期利率r(t)的时间漂移(对时间求导)以某种方式与利率周期相符,并受布朗运动形式的随机波动的影响。W(t)像Z(t)一样,均值为0,标准差为1。
dr(t)=a[r(t)-(t)]dt+бrdW(t)
(二)杰诺模型对关键问题的处理
1. 对债券市场流动性问题的处理。简约模型的优点之一是能将参数拟合到各类证券价格的模型中,当然,与贷款者利益相关的数据是债券价格或信用衍生产品的价格,这是因为许多像IBM这样的大公司发行在外的普通股票只有一种,而流通在外的债券则可能有十多种。由此,一般而言,债券市场的流动性低于股票市场(即权益市场)的流动性。杰诺在模型中引入一般化的公式,解决债券市场流动性对价格影响的问题,它将债券市场流动性问题转化为一个科学问题(设置一个参数表示流动性的影响),而不至于把问题复杂化到怀疑债券价格能否作为信用模型的参数。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给定发行人所发行的债券,可能存在流动性折价或流动性溢价,杰诺没有假设流动性折价是不变的,所以它是随机的,可以实现灵活的取值。
最初的杰诺模型(2001)可以同时拟合债券价格和股票价格,或者单独拟合债券价格。杰诺和伊德拉姆模型(2002)还可以拟合信用衍生产品的价格。嘉瓦和杰诺则扩展模型以拟合违约历史数据。
2. 杰诺模型运用于小企业信用和零售信用。风险率模型方法,由基弗(Kiefer)在1988年第一次用于经济学,这是一项有效的技术,比传统信用评级方法有明显改进,已成为定价和小企业零售违约概率估计的主要工具。
由于所有银行99.9%的业务都涉及小企业及零售信用,杰诺模型的一大特色是其具有通用性,可以拟合零售和小企业信用的数据;而以前的模型,如默顿模型,由于受限制于公司权益是公司资产的期权这一假设,其模型要求的数据具有结构限制。杰诺模型能够适应高级信用评级框架,这个框架允许使用许多有效的解释变量,沙姆韦(Shumway)(2001)首先应用先进的风险率模型技术预测违约。
风险率模型方法明显区别于信用评级,传统信用评级综合两类数据得出结论:一类是已违约公司或个人在违约前一段时期的数据,另一类是无违约记录的公司或个人最近的数据。比如安然公司违约前很长历史时期的数据,通过分析安然公司的所有数据,而不仅是最近数据,风险率模型可以更准确地估计安然的违约概率和引发违约的因素。对于小企业,风险率模型方法估计违约的变量包括:CEO记账卡(charge card)的余额、收入、银行账户透支金额、CEO的个人信用状况、小企业信用评级、公司存续的时间和公司规模,等等。在零售信用方面,杰诺模型还使用的变量包括:收入、教育、本地居留时间、是否有房产、第三方提供的信用评价和年龄等因素。由于杰诺模型框架能使用上述全部变量,因此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三)模型评价
简约模型的发展,是基于过去信用风险模型的基础上,运用更加精确的模型技术,放松不符合实际的假设,从而构建更灵活、更简单、更有效的信用风险模型。(1)灵活。风险率模型是一般模型方法,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可以适应分散的、缺乏信息借款人的情况,风险率模型方法能够利用全部可得数据,比如公司案例中的信用衍生产品价格和债券价格,小企业CEO案例中的“本地居住时间”、“未偿还信用卡余额与信用卡限额”。(2)简单。公司管理层的资本结构战略以复杂方式与公司财务状况联系在一起,而风险率模型方法抓住违约问题的本质,不用模拟在全部可能情形下的动态资本结构,给实际操作带来巨大便利。(3)有效。风险率模型方法导出信用风险的无套利定价、估价和套期保值方法。
三、对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启示
西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模型的发展表明,信用风险的管理日趋准确、科学,这是金融全球化中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总体趋势,中国银行业的风险管理应顺应这种趋势。长期以来,中国商业银行体系深受不良资产的困扰,这和信用风险主观、传统、落后的管理方法密切相关。目前中国的银行业还缺乏运用最新信用风险管理手段实施管理的前提条件,表现在:
1. 运用模型计量时数据库的瓶颈制约。建立合理的信用风险模型,评定信用风险,需要大量各类企业的数据资料,但是,由于中国在信息披露、管理等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差距,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财务资料无从搜集,或者财务数据失真;同时,由于资本市场发育尚不成熟,无法通过企业的股票价格反映企业市场价值,也无法获得企业债券市场的数据,简约模型从总体还不能够用于中国实际。
2. 计量模型的构建、运用,需要熟悉金融和计量方面的专业人才,但是,中国高校普遍缺少风险管理专业,缺乏熟悉和掌握信用风险模型构建和运用的人才,信用风险模型管理急需高素质的信用风险管理人才。中国银行业要健康、稳定地发展,需要借鉴西方信用风险模型,对风险进行科学管理。
虽然,中国商业银行不能马上采用西方最新模型管理,但是,了解西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发展,顺应风险管理的潮流,借鉴新方法、新手段,是中国商业银行发展的关键。为此,中国商业银行应积极建立客户(包括企业和个人)的数据库系统,为模型管理信用风险建立信息平台,集合各方资源,培养自己的信用管理专业人才,并结合自身特点,对西方信用风险模型加以改造运用。
[参考文献]
[1]Donald R.Van Deventer,Kenji ImaiCredit Risk Models & the Basel Accords [M]. John Wiley & Sons (Asia) Pte Ltd 2003.
[2]梁世栋,郭人人,李勇,方兆本.信用风险模型比较分析[J].中国管理科学,2002,(2).
[3]约瑟•A•罗培斯,马可•R•圣登勃格.信用风险模型有效性的评估方法探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2,(9).
[4]春,孙林岩.现代信用风险模型特征比较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4,(3).
New Development of Credit Risk Models and Risk Management of Commercial Bank
ZHOU Tian-yun
(Financial Department, Lingnan College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275, China)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金融特征;金融风险;防范措施
一、互联网金融的主要特征分析
1.虚拟化的服务方式
互联网金融的业务虚拟化,互联网金融实行一切交易,服务和办公活动无纸网络化,一切的业务文件,办公文件电子化,电子支票,汇票采用数字化方式鉴名实现了使用票据,单证的全面电子化,而交交易信息的传递通过计算机的数据通信网进行,采用数字验证技术和公开密码技术等保证交易的安全可靠,并利用电子数据交换进行往来业务结算。其次,互联网金融服务机构虚拟化。金融业可应用信息技术在互联网上设立网络银行等互联网金融机构,从事虚拟化的金融服务或者传统金融机构以现有的专用网络与INTERNET联网,提供服务或设立网站。虚拟化的金融机构可以利用虚拟现实信息技术增设虚拟分支机构或营业网点。金融机构的物理结构和建筑的重要性大大降低,最后,互联网金融中的交易媒介货币虚拟化。互联网金融中使用的交易媒介是通过信息网络传输的,反映商务活动和金融活动的信用关系的电子数据是不受时空控制的光和电。使得货币在反映经济中的信用关系的同时,其虚拟性更加突现,网络货币的流通费用,使用成本低,在计算机的保存的成本也最低。
2.模糊化业务边界
互联网金融促进金融交易工具的创新,提高了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网络信息技术使不同金融业务间的信息转换成本大大降低,并为金融机构开展多样金融业务创造了条件,使原来的金融业务存在的银行,证券,保险等业务分受到很大的冲击,各金融机构提供的服务日趋类似,从而减少了传统金融中各类金融机构针对同一客户的重复劳动,并提供全能型的金融服务,使两者受益。从此,金融业中的原来以业务为主的板块式分工将在互联网上以客户为中心的条纹式业务综合扎取代,信息技术将大大的促进金融混合经营发展。
3.开放的经营环境
虚拟的互联网金融机构打破传统金融机构及业务网络的地载限制。使得经营活动突破时空局限。只需设置互联风的终端即可将业务延伸到世界各地。只需开通互联网金融业务就可以吸引巨大的客户群体,使得其有能力向其注册地之外向世界各地的潜在客户提供AAA服务,即在任务时候(ANYTIME),任何地方(ANYWHERE),以任何方式(ANYHOW)为客户提供365天的,每天24小时的全天候,全方位的实时服务,互联网金融的经营者或客户通过各身的电脑终端就能随时与世界任何一家客户或者金融机构办理证券投资,保险,信贷期货交易等金融业务,而在交易中使用的网络货币由于可以摆脱务国货币的束缚(类似金块)而成为国际通行的交易媒介,同时,为市场主体行为的国际化提供了便利,促进金融业务的国际化。
4.透明化的市场运行
获取和处理信息都是有成本的,经济主体信息不完备或不对称的根源即在于交易费用过高。而实时,快捷的互联网金融交易使交易成本大幅度下降,从机时使金融市场运行的透明性极大提高,表现为交易信息的传递,交易指令的执行,清算程序及市场价格的形成的透明性,对金融市场交易者而言的市场充分性,公开性。在实际生活中,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在上述各方面的透明性较低,证券市场相对则重透明性较大,但仍存在具有特权的经纪人参与信息传递和价格的形成,仍存在具有一定垄断性的清算体系来参与结算。
二、我国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
1.政策性风险
虽然拥有宽松的政策环境,但是对于所有互联网金融公司而言,未出台的监管政策都是不确定的因素。采用何种方式监管、监管的细则是什么目前都无从得知,对于互联网金融造成何种影响,都是未知风险。央行的《中国人民银行年报2013》报告指出,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其风险的隐蔽性、传染性、广泛性、突发性有所增加。年报透露,根据国务院指示,中国人民银行将牵头相关部委研究制定促进互联网金融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由此报告可见,央行对于互联网金融行业管理和整治的初衷和决心,政策风险对于互联网金融企业来说将不可避免。
2.流动性风险
所谓流动性风险是指,P2P公司中理财资金和债权资金的匹配管理,这也是P2P的核心所在。流动性风险在金融行业是普遍存在的,同时也是金融行业最惧怕的风险,但相比宏观层面的风险来讲,流动性风险属于微观风险,属于可控范畴。现阶段互联网金融公司的流动性风险主要有以下两种。第一,理财资金远大于债权资金。目前已经有几家互联网金融企业显现出这样的问题,投资理财者把钱充值到平台,但是却迟迟买不到理财。打着饥饿营销的幌子的背后,实际上是没有足够的债权进行匹配。这种情况下,且不说这笔资金的利息问题,很可能还会牵扯到法律问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资金池。第二,规模越大,流动性风险也越大。在中国,有一个说法叫做刚性兑付心理。当一家大型企业,在一个时间点面临客户批量赎回,也就是所谓的“挤兑“风险出现的时候,它可能带来的就是灭顶之灾。
3.I T技术性风险
IT技术性安全风险是由于黑客攻击、互联网传输故障和计算机病毒等因素引起的,这会造成互联网金融计算机系统瘫痪,从而造成技术风险。表现在三个方面:加密技术和密钥管理不完善、TCP/IP协议安全性差、病毒容易扩散。互联网金融的交易资料都被存储在计算机内,而且消息都是通过互联网传递的。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在加密技术和密钥管理不完善的情况下,黑客就很容易在客户机向服务器传送数据时进行攻击,危害互联网金融的发展;TCP/IP在传输数据的过程中比较注重信息沟通的流畅性,而很少考虑到安全性。这种情况容易使数据在传输时被截获和窥探,进而引起交易主体资金损失;通过网络计算机病毒可以很快的扩散并传染,一旦被传染则整个互联网金融的交易网络都会受到病毒的威胁,这是一种系统性技术风险。
4.人员道德风险
互联网金融行业是一个年轻的行业,其中有很多年轻的公司在快速扩张期,人员数量迅速增长,如果此时公司相应的管理和配套机制没有跟上,就非常容易出现人员操作的道德风险。因此在公司快速发展时期,应及时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奖惩机制。现在一些互联网金融企业仍然有庞大的线下团队,然而人力密集型企业都存在人员操作道德风险。目前互联网金融行业确实存在同业攒单的情况,甚至有一些中介就会帮助客户造假,或联合公司内部员工帮助客户造假?
5.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是由于互联网金融业务违反法律或交易主体在交易过程中未遵守相关权利义务引起,或者是由于我国互联网金融立法方面没有明确的规定或比较落后,现有的银行法、保险法和证券法都是为传统金融业务,对于互联网金融不太适合。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电子合同有效性的确认、个人信息保护、交易者身份认证、资金监管、市场准入等尚未有明确规定。故在互联网金融的交易过程中容易出现交易主体间权利义务模糊,不利于互联网金融的稳定发展。
三、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的防范方法
1.加速互联网金融立法进程
从法律法规层面上规范互联网金融,是实现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基础。目前没有专门对互联网金融进行规范的法律法规。因此,建议尽快从法律法规层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定义、机构形式、业务范围、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界定规范。一是修改现有的金融法律法规。修订包括商业银行法、保险法、证券法和银行监督管理法等法律;二是制订专门的《互联网金融法》,规范界定互联网金融的范畴、市场准入标准、交易行为准则、市场操作规范和监督管理主体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制订相应的配套规章制度和行业标准。三是在立法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由国务院在综合有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制订印发《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稳健发展的若干意见》,对互联网金融的市场定位、组织形式、业务范围、监督管理和风险责任等进行规范,待时机成熟再制订《互联网金融法》。
2.组建互联网金融监管机构
针对目前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基本处于“各自为政”的真空状态,通过立法等形式,完善和组建互联网金融监督管理机构,建立一支独特的金融网络监管“部队”,专门履行互联网金融监管职责。一是立足现状,修订完善现行法律,按照分业监管的原则,分别由央行、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根据各自的职责,设立专门的互联网金融监管内设职能部门,负责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二是通过制订专门的《互联网金融法》,依法组建独立的互联网金融监管机构,专职履行互联网金融监管职责。三是建立网上互联网金融监管平台。鉴于传统的金融监管手法不能完全适应互联网金融的监管,网络非现场监管成为必然的现实选择,建议开发建立网上互联网金融监管平台,实时对互联网金融实施监管。
3.推进互联网金融实名制建设
对互联网金融参与主体市场准入注册登记管理和参与者实名制是实现对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关键。一是加强互联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推行互联网身份认证、网站认证和电子签名等实名制度,确保互联网金融参与者实名制。二是加强互联网金融主体市场准入注册登记管理,只要对互联网金融参与主体进行了市场准入注册登记管理,并向社会进行公开,尽管互联网金融业务虚拟化、无纸化,但是,通过对业务主体的监督管理,就可以实现对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控制。
4.完善金融消费者保护
将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纳入金融消费者权益保障范围。一是完善互联网金融投诉机制,畅通互联网金融消费的投诉受理渠道,建议由央行建立全国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投诉平台,公布全国统一的咨询投诉电话,并开发全国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网站,实现互联网金融消费者直接与网络投诉、查处等对接。二是建立互联网金融个人信息保护制度,加强对互联网金融参与者的个人信息保护,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三是建立互联网金融信息咨询中心,为互联网金融参与者提供互联网金融机构、业务产品和投资理财等咨询服务。四是建立网上金融投资风险预警平台,建立互联网金融的行业统一数据平台,对非法互联网金融平台、高风险互联网金融产品等及时向投资参与者进行风险预警。
5.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合作
由于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互联网金融交易存在跨地域、跨行业和跨国境的交易。互联网金融时代真正到来,单靠一个部门,一个地区和一项业务的监管是远不可能实现互联网金融稳定的。因此,一是要加强金融监管部门之间合作,包括央行、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等部门合作。二是要加强国际合作。对于跨国境、跨区域的互联网金融交易要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实现统一有效的监管。
参考文献:
[1]王国贞.互联网金融风险及防范对策[J].河北企业.2013年(3)
[2]周小娟.我国互联网金融面临的风险及应对措施[J].时代经贸.2013年(1)
[3]陈子永.互联网金融风险与防范[J].商.2013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