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区块链技术的优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A股:35家公司中23家公司上涨,涨幅前三位的为安妮股份、恒银金融、科蓝软件,涨幅分别为+29.72%、+19.84%、19.67%;8家公司下跌,跌幅最大的前三家公司分别为暴风集团、卫士通和用友网络,跌幅分别为-4.66%、-2.65%和-2.45%;晨鑫科技、深大通和广博股份停牌。
(2)三板:重点中有4家公司上涨,涨幅前三的公司为云宏信息、太一云、巨灵信息,涨幅分别为+7.56%、+2.22%、+1.08%。三板区块链行业中有1家公司下跌,下跌公司为赞普科技,跌幅为-2.01%。
(3)美股:重点公司中有9家公司上涨,上涨公司前三名为中网在线、Marathon Patent和Riot Blockchain,涨幅分别为+32.39%、+29.31%和+21.09%。美股区块链行业中有3家公司下跌,跌幅前三名公司分别为优点互动、网易和Social Reality,跌幅分别为-7.94%、-2.68%和-0.39%。
(4)港股:两家重点公司分别为美图和区块链集团,市值分别为369.81亿元和2.9亿元,上周两家公司均下跌,跌幅分别为-2.04%和-15.52%。 行业重点数据点评。1)区块链指数持续波动,今年初呈现出爆发式增长。2017年上半年区块链指数成交额较为稳定,在2017年年底出现了第一波大幅回升。2018年初,区块链指数成交额呈现爆发式增长。2018年4月15日,区块链成交量达92,363.95万股,成交额高达999,367.34万元。2)加密货币中,比特币遥遥领先,加密货币交易均有所回升。比特币以8625.78亿元的市值稳居榜首,超过第二名以太坊3181.26亿元。排名第三的是瑞波币,总市值为1618.16亿元。
行业重要新闻回顾。1)国际:全球区块链市场规模将于2022年达到139.6亿美元;三星电子考虑采用区块链总账系统,三星SDS已开始研发;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钻石交易在迪拜推出;美国奥斯汀市用区块链记录流浪者身份信息;日本金融巨头SBI Holdings俄罗斯分行加入区块链联盟R3;2)国内:工信部信软司助力区块链产业,可信区块链联盟成立;国美积极探索区块链在零售业应用,或为实体渠道立体补充;腾讯区块链+医疗,一场值得期待的卫生行业创新探索;区块链应用场景不止金融,投资仍需谨慎。
关键词:区块链技术;食品安全审计;信息化;框架构建
现阶段我国的食品安全依旧存在比较突出的隐患,食品安全风险的识别与防控具有复杂性、差异性等特点,食品安全治理仍存在比较大的难度。作为风险防控的重要手段,食品安全审计近几年得到快速发展,但在信息化技术水平、流程体系以及数据完备性等方面还存在较多问题,尤其是在数据获取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上存在较大的难度。区块链具有去中心化、独立性、安全性与匿名性等特点,利用其智能合约、共识机制、非对称加密、分布式账本等技术,可有效保障审计数据的质量与可追溯[1],同时还有助于风险的及时捕捉、人力资源的节省以及审计效果的提升等。因此,分析探讨区块链技术在食品安全审计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食品工业来说,审计与食品质量标准在食品安全的保障中起到的作用都是不可或缺的,例如:评估管理系统,获得某些食品安全和质量标准的认证,评估场所和产品的条件,确认法律合规性等等[2]。审计应用于食品安全治理,最早是在西方国家产生的,由此也逐渐衍生出一项新领域的审计———食品安全审计。国内学者将食品安全审计界定为:“一套集成本审核分析、质量管理机制考察和企业产品质量状况核算评价为一体的科学方法”[3]。该领域的研究在国内起步较晚,大致开始于在三鹿奶粉事件发生以后,并且集中在乳品行业,食品安全审计的具体实施也基本是由政府有关部门主持进行,且审计对象主要聚焦在大型企业[4]。目前,就我国已有的食品安全审计案例来看,还存在中小型企业审计不够到位、审计依据标准不够明确、审计数据不够安全可靠以及在专业审计人才与方法上存在欠缺等问题。因此,亟需新技术、新方法的引入和应用。近几年,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学者们开展了其在许多领域和场景应用的研究。区块链在审计领域的应用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相关的研究如:基于区块链技术构建实施审计框架[5-6]、区块链技术在企业联网审计中的应用[7-8]、区块链技术在金融审计中的应用[9-11]以及区块链审计在政府治理中的应用等等[12-13]。在具体的审计模式探索中,毕秀玲等[14]提出要大力推进“审计智能+”的建设,在5G、区块链、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支持下,提高审计信息化的水平。传统审计过程中所面临成本、效率、质量、安全性等问题恰恰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有效解决[15]。房巧玲等[16]便提出了基于双链架构的混合审计模式,即智能审计程序与人工审计程序相结合的模式。从目前已有的研究来看,还尚未见有关区块链技术在食品安全审计中应用的研究。基于此,文章首先根据区块链技术的工作原理与优势点,分三个层次构建起区块链技术在食品安全审计中应用的逻辑框架。其次结合传统审计工作,通过技术代入,进一步阐述区块链技术下的食品安全审计工作的大致流程。最后,充分考虑当前区块链技术在运用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以及未来发展的展望。
1区块链技术在食品安全审计中的应用逻辑
1.1区块链的工作原理
区块链是在一种基于分布式系统思想形成的网状结构,在这个网状结构中,信息存储上链主要有以下流程:当某个节点有新的数据信息录入,该节点将会把信息网络中的其他节点进行广播,其他节点在接收信息以后会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可靠性进行检验,检验无误后该信息将被储存在一个区块中,经过随机Hash算法得出Hash值,该过程可以视为一种单向的加密手段,不仅可以将复杂无章的数据信息转换为固定长度的字符代码,而且其破解的困难程度也保证了数据的不可篡改性。此时,全网将基于共识机制对该区块内数据进行审查,审查通过以后该区块将被正式存入区块链的主链中,相应的数据也将被打上时间戳标记,更新复制保存到每个节点里[17],如图1所示。
1.2区块链技术在食品安全审计中应用的逻辑
区块链作为一项颠覆性技术,在各个领域加速应用。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到审计领域,这种模式被称为区块链审计。而在区块链审计的定义上,徐超等[18]提出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指在审计领域应用区块链技术,而狭义上则包含了区块链审计和审计区块链这两种方式,二者的审计对象不同,具有本质上的区别。在区块链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基于信息系统对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进行测试,通过借助发挥区块链技术的优势性,对各类业务执行自动化审计和持续审计等行为[19],具体包括:对数据的真实性、时效性以及可靠性进行审计;对系统设置、共识机制以及智能合约等进行审计;对区块链技术所涉及的系统节点等安全性进行审计[20]。事实上,区块链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协议层、应用层和访问层,它们相互独立又不可分割,构成了区块链技术在食品安全审计领域的运用逻辑,如图2所示。协议层(又称基础层)是基于共识机制展开运行的,通过共识机制来保障每个节点的数据是真实一致可靠的。在利用分布式数据存储、加密算法、网络编程以及时间戳等技术的基础上,对食品供应链上所涉及到的各个环节、各个企业的各类信息进行收集与记录,如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原料配比情况、添加剂的使用量情况,食品物流环节的负责方信息、车次时间以及冷链条件情况,食品交易过程中经销商情况以及流入消费者的时间地点等信息[21]。企业彼此间的信息验证以及共识算法记账使得审计需要的众多数据信息能够公开透明、不易篡改,也有助于扩大审计工作的覆盖面。对于应用层而言,智能合约的存在使得区块链在没有人工控制以及第三方干预的情况下,能够按照网络编程出的代码进行自主运行,有助于明确执行标准,大大提高了审计的效率以及数据的收集分类等重复性工作,在预先设置的程序代码中,一旦触发相应的条件和标准,将会作出各类分析行为,这样一来,审计人员通过区块链技术就可以对食品质量安全实现实时监控、及时预测和灵活预警[22]。就访问层来看,无论是通过个人计算机(personalcom-puter,PC)端还是移动终端,借助区块链技术的可编程性采用公钥与私钥授权的机制,能够实现数据的安全独立便捷获取。同时,时间戳技术有助于保障数据的安全性,使审计工作的的可靠性和便利性能够得到进一步优化。
1.3区块链技术在食品安全审计中应用的优势
对于食品行业来说,信任机制的构建对于品牌形象的树立是十分关键的,而品牌形象的优劣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甚至是行业的兴衰。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审计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实现信息的公开、透明、可追溯将有助于信任的构建。而区块链技术在审计中运用的优势,将有效推动信任机制的形成。首先,去中心化的优势使得在整个食品供应链上所有企业都可以分别作为一个节点,分布式数据储存技术的应用,使得众多企业在信息的记录和储存上互相监督、互相利用,具有更加安全、更加便捷、更加透明的优点。同时,每个审计项目由指定的审计组执行审计,每个审计组也相当于区块链的一个节点,若干个审计组节点组成分布式节点组织结构,相当于一个分布式账本。于是审计的范围变得更加广泛,所涉及的审计对象也更加的全面而具体,不需要非得围绕核心企业实施审计,解决了审计范围的局限性问题,有助于提高食品安全审计结果的质量。其次,交易可追溯性、数据透明性的优势使得信息在供应链上变得更加可靠、真实。在供应商的选择、企业内部控制执行的有效性等等方面具有督促作用。例如,就已有的食品安全审计案例呈现的结果来看,存在如下问题:企业不能持续保持生产条件、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等落实不到位、企业自身的检验能力不足、生产信息记录的不完整甚至伪造记录以及不合格品和变质食品的及时处置问题等。在区块链技术的帮助下追溯系统将会不断完善[23],对于存在的这些问题也会更加具有约束和威慑作用。在现实中,已有具体的应用案例,如2017年7月沃尔玛、京东、国际商业机器(internationalbusinessmachines,IBM)公司和清华大学共同组成了区块链联盟,在产品的地产、批号、生产厂家、到期日期以及运输细节等各种详细信息的获取上,可以实现从天数到秒数的速度提升,这将极大地提升审计实施的效率。最后,可编程性则发挥了信息技术的优势,相比于传统审计中的人工操作,信息技术的应用将会使得审计的流程更加严谨、更加快捷。食品安全审计过程中,涉及到的质量标准、规范等十分复杂,对于不同品类食品的特殊性质、不同添加剂的使用规定等所涉及的知识更加多样和复杂[24],利用计算机编程技术,则可通过代码的编写,将有关审计标准、审计法规等进行定义,在区块链中实现数据信息的智能运行。在既定的规则和协议下,区块链可以实现数据的自动采集、传递与存储,高安全性、高透明性使得审计效率大大提升。德勤会计师事务所的Rubix平台就是通过将自动化技术和区块链技术相结合,在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又能达到降低成本等作用[25]。同样,沃尔玛也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食品供应链管理之中,并取得了一定的理想成效[26]。
2区块链技术下食品安全审计的流程
区块链技术下的食品安全审计流程是在传统审计流程的基础上,通过融入区块链技术,对审计流程进行重塑,保证审计大环节不变,即审计准备阶段、审计实施阶段以及审计报告阶段,但细节更加优化、效率更高,如图3所示。
2.1审计准备
在审计准备阶段需要先对审计信息和数据等进行预处理,通过数据的采集、传输与存储,利用区块链中各个节点所达成的共识机制,实现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与一致性。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对被审计食品行业的相关标准、企业会计准则的选取情况、企业的性质以及监管环境等的了解,对相关获取信息进行更新记录,并利用时间戳技术,相当于会计记账中的连续编号机制,对新产生的区块做上时间标记,充分保证了数据在一定时间内是可追溯的、可验证的以及完整的。
2.2审计实施
在审计实施阶段,面对食品供应链本身的环节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区块链应用平台会及时向各个节点的企业、账项往来银行以及其他关联方进行信息的检查与考证,并将结果进行实时反馈。在对某一生产、加工业务或者交易进行审查以后,将问题点进行汇总与分析。在审计过程中,同时需要伴随着数据清洗、数据挖掘、可视化操作、实时处理、风险识别与评估以及重要性水平的确定等技术支撑,也需要借助传感器、物联网、射频识别以及CPS/GPS等审计工具[21],因此,这将对专业人才的技术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
2.3审计报告
在传统审计流程的收尾阶段,需要对整个审计流程所记录的工作底稿以及证据信息进行整理与汇总,并出具最终的审计报告、发表审计意见。而在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下,审计人员通过对数据信息的系统建模进行智能化自主分析,并且能够做到对审计结果的实时记录、对被审计企业进行随时随地的监控,还可以根据审计主体的不同以及审计要求的变化,随时出具定制化的审计报告,大大提高了审计结果的质量以及需求度的满足程度。
3区块链技术在食品安全审计应用中面临的问题
3.1技术问题
现阶段,无论是国家、社会还是具体的个人,对于审计的水平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监督再到上市公司的财报结果公开,处处离不开审计的参与,审计也逐渐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发挥作用,例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自然资源资产审计、信息科技审计以及本文所探讨的食品安全审计等领域。在食品安全上,任何小的风险都不容忽视,这对于审计的执行是一项不小的挑战,尽管区块链技术在效率和质量等方面对食品安全审计有着很大的帮助,但在海量的信息面前,区块链的复杂度也急速增加,无论是从硬件上还是软件上,对计算机的算法处理能力、存储能力以及硬件配置有着越来越严苛的要求。因此,进一步提高硬件的可靠性以及软件的适配性是技术层面需要持续努力的方向。
3.2安全问题
区块链技术尽管有着Hash值非对称加密算法、时间戳等技术的支持,但安全性问题依旧是区块链技术在发展中不容小视的关键问题。随着黑客技术的不断进化,以往的51%攻击成本已经不再具有很强的约束性,这对于审计工作是一项不小的潜在威胁。在区块链共识机制的基础上,很多企业将自己的关键性信息乃至核心机密都进行了上链操作,而黑客的行为将会对企业们造成重大损失甚至致命冲击。这就说明不存在一劳永逸的保障,各项技术需要在不断的挑战和威胁中,始终保持高度的预警态势,在面对不法分子的各种花样攻击时,能够做出迅速、有效的反应,这就需要相关信息技术人员不断提升其专业水平和素质。
3.3监管问题
事实上,尽管区块链技术中的分布式数据储存技术使得数据的记录、存储与读取更加便捷、安全,但其却弱化了国家对于交易情况的监督,对于现有的监管体系具有一定的冲击。区块链技术还在逐渐发展走向成熟,在食品安全审计领域的应用也将处于不断探索的阶段,有关监管的法律法规仍需进一步的完善与明确,如果真的出现监管漏洞,那必然影响该技术的健康、稳定与向好发展。因此,在技术不断进步的同时,国家相关部门的法律与监管体系也要完善跟进,二者相辅相成,为技术作用的充分发挥保驾护航。
4结语
柯斯塔指出,他认为大数据未来应用有七大趋势。
第一个趋势是物联网,现今有84亿件物品互相连结,远大于全球人口数;不只是桌电、笔电或手机等3C产品相互链接,还有物流公司用智慧扫描仪做智慧物流,这是可以改变消费者与企业的趋势,但存在资安风险的问题。
第二个趋势是智慧城市,这项趋势的成败取决于数据量跟数据是否足够,这有赖于政府部门与民营企业的合作;此外,发展中的5G网络是全世界通用的规格,如果产品被一个智慧城市采用,将可以应用在全世界的智慧城市。
第三趋势是增强现实(AR)与虚拟现实(VR),这两个技术最近开始降价跟提升质量,走向大众市场,FB发表了头戴式VR设备Oculus Go,售价只要200美元;微软也发表了VR系统,可搭配HTC、三星与ACER等品牌的硬件使用。VR应用一开始以电玩为主,现在的应用却超越电玩,例如可以用来教学,像他靠着VR设备,把家里的插头电线完成配线,就像有水电技师在教学一样。
第四个趋势则是区块链,柯斯塔表示,这项技术本质是编译码跟加解密,可以有效加密信息。区块链有很多不同应用方式,美国几乎所有科技公司都在尝试如何应用,最常见的应用是比特币跟其他加密货币的交易。
第五项趋势是语音识别,语音识别是通用的无屏幕接口,可以迅速地整合在各项工具上,在智能设备跟手机上很好用,而Amazon的智能喇叭Echo现在发展到第三代,可以开关智能电灯、开口询问就能搜寻信息等。这项产业有个很大优点,就是发展技术的公司都打算把这项技术商品化,像是google、Amazon跟苹果的语音识别技术都可透过授权,使用在其他业者的硬件服务上。
关键词:云计算技术;计算机数据处理;网关安全协议
引言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云计算也不断完善,不仅可以为计算机数据运行提供平台,也能为计算机发展提供方向,因此,相关计算机技术人员要注重云计算技术,通过发展混合云计算、进行云计算迁移,能够保证数据传播的安全与稳定。
1云计算技术的内涵
云计算(cloudcomputing)是基于计算机技术的一种增加服务和使用交付模式的技术,主要为计算机运算提供虚拟化的动态链接资源。所谓的“云”是指一计算机互联网的比喻方法。“云”由原来的比喻,逐渐转变为计算机处理数据时的动态以及基础设备的抽象化概念。由于云计算具有开放式运算特点,它能够在每秒内进行15万亿次的运算,因此,拥有如此强大的数据计算能力的云计算,能够模拟核爆炸、预测天气变化和推测金融市场走势。用户端只需要通过电脑、笔记本电脑、手机就能够接入数据中心,从而按自己所需,进行数据处理。现阶段,接受最广的云计算定义:云计算是一种按照数量来付费的数据处理模式,这种模式能够为用户端提供可靠的、具有针对性的网络访问权限。用户端能够接入可共享计算资源池,包括网络资源、服务器资源等,这些资源可以被用户端快速搜索出并被使用,从而只需非常简单的操作,就可以和服务供应商交互。
2云计算技术在计算机数据处理过程中的应用
2.1保障数据传输提供安全
云安全(CloudSecurity)是一个云计算延伸的概念,主要是指用户端在进行计算机数据处理的过程中,使用云计算,能够保证数据信息安全。用户端越多,每个使用者的数据就越安全,因为,用户端群体增大,能够覆盖所有计算机互联网数据角落,只要出现木马病毒或者被病毒感染,云计算技术就可以及时截获病毒,从而保证用户端安全。云安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安全问题。用户端在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中,会遇到访问权限,需要输入正确的密码,才能够完成数据传输。这是云计算基于原有的安全方法不断加密,从而使“输入图片中的数字”问题,变得更加深奥,避开一眼就能看出答案的问题,保证个人密码安全。(2)双重认证。用户端在进行计算机技术传输过程中,还会遇到允许其他用户访问或者拒绝访问的情况。在云计算中,除了用户名和密码外,还需要验证码。验证码一般是通过信息的形式发送到手机,同时,也有语音、图片等验证码,通过这样的方法,如果用户端处于被访问的状态,能够拒绝登录,从而保障数据的安全性。(3)登录地点。定位系统能够显示出用户端的实际位置,这样会导致信息安全问题,因此,云计算对登陆地点进行保护,用户可以隐藏自己的位置,同时,云计算会提供邮件服务,显示用户账号的异地登录现象,保护数据信息安全。
2.2云计算可以为数据处理提供平台
云计算技术主要包括两个层次的服务:(1)IaaS基础设施级服务。用户者通过网络能够完善计算机基础设施,包括存储空间、网络连接等基本计算资源,在此基础上部署和运行各种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现如今,主要的iaas平台产品有华胜天成、OPENStack、Cloudstack等。(2)PaaS平台级服务。PaaS平台主要包括操作系统、编程语言的运行环境、数据库和Web服务器,用户在此平台上部署和运行自己的应用,不能管理和控制底层的基础设施,只能控制自己部署的应用[1]
3云计算技术在计算机数据处理中的发展策略
3.1保障云计算安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信息数据安全意识也逐渐提高,更加注重在计算机数据传输过程中,云计算技术是否能够发挥保护数据作用,因此,相关技术人员在进行云计算技术研发时,要注重云计算发挥安全保障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研发新的加密技术。加密技术是通过数学或物理手段,对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和存储体内进行保护,以防止泄漏的技术。加密技术具有一定的标准,技术人员在研发新的技术时,需要应用到数据加密标准,一次性将64位明文打乱顺序,接着将把64位的明文分解成两个32位块,在用机密算法将每个32位块打乱为16位,最后使用初始置换的逆置换。(2)安全协议。安全协议是通过一种建立在密码基础上的通信交互协议,运用密码算法和逻辑,来实现密匙认证与分配。因此,技术人员在进行安全协议架设的时候,要注重熟悉加解、解密等密码运算,从而能完成加密密钥和解密密匙。
3.2研发混合云计算
混合云计算是指私有云计算和共有云计算二者混合运用。混合云计算能够良好协调两者,可以为企业、个人带来融合应用体验。混合云计算主要有资源自动化和提升硬件价值的优点。其中,资源自动化能够在单一域中,使用自动化方法,来控制、管理计算机数据;而实现硬件的价值,主要是降低数据运行成本。例如,一家企业购买了数据采集和监控系统的硬件,当迁移至公共云计算时这些硬件投入就失去了价值。
3.3研发移动云服务
随着移动端的普及,未来云计算技术发展趋势一定是移动云服务。移动云服务能够起到扩充移动端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增强多媒体、Web离线及本地数据存储的能力。现如今,大部分移动设备都能够用来信息传递、数据通信,因此,技术在研发移动云服务的时候,需要注重以下两点。(1)实现Windows应用的无缝迁移。用户端应用迁移到移动端会面临着运行不畅的问题,影响用户体验,因此,技术人员要提高移动端数据传送的流畅,降低开放应用数量和容量减材,从而确保计算机数据的传送和安全。(2)基于信息系统进行开发。技术人员要保证移动云服务的数据安全,通过集中管理应用、完善用户权限管理、对数据加密保护和多种登录验证,包括信息、语音验证等。从而降低数据被盗用和被截取风险。
4结束语
云计算能够促进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发展。在此基础上,通过研发新的加密技术、架构安全协议,能够防止技术泄漏、确定参与协议的主体标识,同时,通过“跨链通信”区块链安全协议、混合云计算方法唤醒硬件设备,能够扩充基础设备容量、降低数据运行成本。
参考文献
[1]黄蕾,陶锐.基于云计算的电力大数据分析技术与应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7,02:117.
“而这个虚拟世界的构成是数据,但目前我们对这些数据的管理和认识是有很大差距的,我们需要一个符合数据特点和特征的基础架构来支撑相关研究,这也是我做DOA研究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多年从事空间信息技术及应用的苗放教授对当今炙手可热的“大数据”研究有着自己独树一帜的眼光,“现在很多人都在强调大数据的‘大’,而在我看来,数据的流动应该被看作是一个过程,数据的产生、收集、存储到作用的发挥等等是一个全过程,这个过程需要现代技术的支撑,更需要有一个合理、有效的结构体系来作基础。”
结缘“大数据”
对于在大数据研究上表现出独树一帜的预见性眼光的苗放,我们一定想不到,其实他并非“科班出身”。1982年,苗放毕业于成都地质学院(现成都理工大学)放射性地球物理勘探专业,1985年获得硕士学位,1990年又获得博士学位。但在这个过程中,为了获取、处理、分析放射性测量数据,苗放不断地要用到计算机,用他的话说,“一直都在和计算机打交道”。
凭着优异成绩和突出表现,1985年苗放留校任教了。1991年,短短时间内他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5年又被破格晋升为教授,2002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一路从副系主任、计算中心总工程师、网络信息中心副主任、现代教学中心副主任、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院长到现在的空间信息技术研究所所长等职。1994-1995年间,互联网已在世界范围内兴起。而就是从这个时候起,苗放接触到了互联网,这期间他作为访问学者正在英国剑桥大学进修。回国后,他便开始致力于全国“校园网”的建设。眼界总是被那些始终求新的人打开。之后两年,苗放在法国图卢兹继续学习进修空间信息技术,苗放说:“那个时候已经接触到了现在的大数据,但那时被称作多源、海量、异构的数据。”从这时起,他便一直在和大数据打交道。
2007年,关于“‘数字中国’发展战略”的北京香山科学会议召开。而就是在这个专家和精英云集的会议上,苗放有幸作了“数字地球平台与数字中国技术体系架构”的专题报告,并提出了G/S模式,即今天的端/云模式,得到了专家们的认可,而且在当时引起了很好的反响。苗放说,那个时候他对数据的认识也在逐渐提高。
2012年,苗放参加了在成都举办的国际研讨会,并作了大会主题报告,就是这次报告,苗放提出了标新立异的一个概念“DOA”――面向数据的体系结构。苗放说,“当时还是站在空间信息的角度,面向数据,以数据为核心来构建信息系统和解决信息化方方面面的问题。”“那个时候就提出,还不是很完整,但感觉是对的。通过这几年的发展,越来越发现DOA对大数据的发展越来越有意义。”苗放如是说。
现今,苗放还被特聘为成都大学大数据研究院院长,致力研究大数据的基础问题,并和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解决企业和大数据产业发展面临的各种问题。对于当今异常火热的大数据,苗放一直有着自己清晰的目标:“解决数据权属、数据共享、数据管控、数据安全等基础问题,让DOA理论体系更加完善”。
DOA――致力建立安全的数据应用生态系统
究竟何为DOA?面向数据的结构体系又为何?苗放给了记者一个形象的解释。“在大数据的研究上,如果一味地跟着别人跑,会产生很大问题,我们应该有自己的体系,自己的创新。”随着认识的不断提高,苗放说,“原来提DOA是一种朦胧的提法,但现在越来越感觉到DOA是人类整个文明发展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将会有非常大的影响。”
从人类文明的进展看待DOA,苗放总结了4个阶段:“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这两个阶段,在本质上都是物质文明。农业文明是对有生命物质的一种掌控,持续了几千年,而工业文明是对无生命特征物质的一种掌控,持续了几百年。现在我们已经不知不觉步入到第三次文明――信息文明。信息文明是我们人脑的思想、意识、智慧的一种扩展,是第一次非物质文明,这和物质文明有很大不同。”但对于非物质文明,我们的管理体制、思想认识还是停留在工业文明甚至农业文明的一种思想体制,这不免会产生偏差。“而承载信息文明的本质是数据,所以我认为应该有针对数据特点和规律的一整套管理体系来指导我们进入信息文明的所有行动和做法,DOA在这方面就是一种尝试。”
尽管第四次文明还没到来,但可以预见的必将是智能文明,“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一定会有一个机器代替人类思考的文明到来,而且很快。”苗放说,“智能文明也是建立在大数据的基础之上的,这就是第二次非物质文明。”我们已经进入或即将进入的非物质文明阶段,应该是以数据作为社会的基础资源的。“以前的资源是物质,现在的资源是数据,但现在我们对这种数据的认识、处理和研究都还很不到位。”物质的复制和传输都有较高的成本和代价,但数据的复制和传输几乎是零成本,这种特性虽有自身的优点,能带来人类信息的广泛交流,实现信息的广泛共享,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我们看到了数据的价值,但对数据的资产属性并没有看到。
“任何数据都是有价值的。为什么会产生数据?一定有它的目的性,有目的性就一定有价值,这和物质一样,谁掌握了物质谁就掌握了社会财富。”但我们对数据还没有这个想法,好像谁都可以使用。“所以,我现在正在研究数据的权利归属即数据权属问题,不管数据有没有价值,首先要有方式方法能确定这个数据的主人――数据所有者。数据是客体,而真正把握拥有数据的才是主体,而且数据的权属要非常清楚才行。”
现在从技术上可以做到区分数据的主人,而这一点却被很多人忽略了。“虽然有立法呼吁个人隐私保护,但我认为个人隐私要保护的是个人的隐私,它是以数据的方式呈现的,这是数据和人的关系,所以保护的不仅是数据而是人,数据是客体,人是主体,所以首先要明确数据和人的关系,应该有‘数据权法’或‘数权法’”。权属不清,必将会为今后大稻莸姆⒄勾来很多潜在的麻烦,而这也正是苗放最为关心的问题,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呼吁能让更多的人看到问题的本质和严重性。
对于数据权属问题,国外虽有研究,但目前还不完善。美国国防部对数据是如何定义的呢?“数据就是数据加数据权利。”苗放说,“未来的发展及我国的国家性质更应该把数据权属问题说清楚,是哪个部门的,公安部门、交通部门或是教育部门,特别是个人、企业的数据。”“这也是我研究DOA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出发点。”苗放说道。
正在进行的研究中,苗放也特别强调了数据的权属问题,并把它简单地划分为3个类型:数据的所有者、数据的生产者、数据的使用者。“从数据采集、数据管理、数据传输、分析挖掘、决策支持等,应该有一个符合数据特点的体系架构,这就是DOA。”可以看出,苗放致力研究的DOA,正是为了建立一个安全的数据应用生态系统。
从数据自身入手“穿盔带甲”
云计算、大数据依赖于开放的互联网环境,对数据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数据集中存放后,黑客利用漏洞和后门入侵系统获取敏感数据,内部人员因利益诱惑或被“社会工程学”所“攻破”而对数据越权访问,这带来了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企业利益和个人隐私等一系列问题,使数据的安全问题更加严重和突出。
另一方面,随着数据应用、数据交易和数据资产的保护,一系列新的问题,如数据权属问题,数据问题,数据产权问题,数据所有者、数据生产者、数据使用者、数据拥有者划分及他们之间的利益关系问题,数据立法问题等被提出。“这些都需要从数据安全机制、数据权属划分等基本问题上着手研究,以解决大数据时代的各种数据问题,适应于新的社会和经济发展要求。”
“应对这个挑战的机制,即面向数据的安全机制。”苗放希望从数据权属与数据安全相结合,研究和建立二者的内在机制,通过网络人员数字证书认证中心(CA)和公钥基础设施(PKI)来实现数据的权属划定及对具有所有权的数据实现原生加密,理清参与数据存储、数据管理、数据传输、数据交易等过程和这些数据拥有者的关系及权利,通过对数据使用者、数据者的授权,实现数据的交易和应用,再通过对数据动态行为特征进行实时记录和追踪溯源,从而实现从数据产生、所有权确定、数据安全存储和传输,到数据授权应用、数据行为可溯源全过程的动态管理。
“数据权属是基础,还有两个关键技术,一个是数据的原生注册,一个是数据的原生加密。原生注册是解决管理问题,原生加密是解决安全问题。只有站在数据的角度,去设计一些体制和方法模块,大数据才能发挥真正作用。”对于未来工作,苗放满怀信心,“这个架构并不遥远,不长时间内将会落地发挥作用。”
从数据自身入手,“穿盔带甲”,原生加密,但又要保证能够得到共享和应用,通过数据注册和记录了解数据的基本信息和使用的动态信息,通过授权使数据得到合法合规的使用,并能发现违规数据使用者,这是在数据安全和其安全应用方面的有意义尝试。
作为成都大学大数据研究院的院长,苗放带领的团队也在蒸蒸日上。尽管身兼多个职务,工作量很大,但苗放乐在其中。“针对互联网开放环境下的数据安全问题以及数据权属、授权应用等问题,充分利用目前发展的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建立一套开放环境下数据安全及数据安全应用的合理可行方案和机制,为大数据产业发展和将来数据社会的有序运行提供技术支持。”这是苗放和团队共同努力的目标。
在解决数据安全应用方面,国外类似的技术有Handle标识系y和区块链技术,DOA和它们相比具有自己独到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