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野生动植物保护的意义

野生动植物保护的意义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野生动植物保护的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野生动植物保护的意义

野生动植物保护的意义范文第1篇

大家好!

在这春回大地,鸟语花香的时节,我们迎来了以“关注鸟类,保护自然”为主题的安徽省第30个“爱鸟周”,首先,我代表安徽省林业厅、安徽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向承办这次“爱鸟周”活动的、安庆市林业局、安庆师范学院、安庆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安庆市动物园、安庆市双莲寺小学表示诚挚的感谢!向所有热爱自然、关爱鸟类的朋友们,向出席“爱鸟周”活动启动仪式的各界领导、各位来宾、全体师生表示热烈的欢迎!

“爱鸟周”活动是我们集中向全社会宣传普及鸟类知识,宣传法律法规,开展鸟类保护的重要活动。这次由安徽省林业厅、安庆市人民政府主办,由安徽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安庆市林业局、安庆师范学院、安庆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安庆市动物园、安庆市双莲寺小学承办的“爱鸟周”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并得到了中国青年报等中央驻皖媒体、安徽日报、江淮晨报、新安晚报、安徽商报、安徽市场报、安徽电视台、安庆电视台、安庆日报社、安庆人民广播电台等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可以相信,通过丰富多彩的系列宣传活动,一定会在全省再次掀起一次爱鸟护鸟的热潮。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鸟是人类的朋友。我省山地、湖泊、平原兼而有之,自然地理独特,生态环境优美,适宜多种鸟类栖息繁衍。据统计,我省现有鸟类17目55科354种,约占全国鸟类种数的29%,其中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有白鹤、黑鹳、白颈长尾雉等11种,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有天鹅、白琵鹭、白额雁、白枕鹤等53种。丰富的鸟类资源是我们共有的宝贵财富,在我们社会生产和生活,促进生态安徽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给鸟类等野生动物和生存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因此加强鸟类和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全社会保护鸟类的科学意识意义重大而深远。二十多年来坚持不懈的“爱鸟周”活动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在,全省爱鸟护鸟蔚然成风。近年来,我省宿州、阜阳、黄山、巢湖等地涌现出了许多爱鸟护鸟的先进事迹。XX年,合肥市林业局、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在合肥晚报社的鼎力协助下,积极开展合肥市鸟评选活动,选定喜鹊为合肥市鸟并获得市政府同意,诞生了我省第一个市鸟,为我省普及爱鸟护鸟和推广野生动物保护开了个好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野生动植物保护的意义范文第2篇

在科尔沁左翼后旗,有一支爱鸟护鸟的队伍,他们来自不同的工作岗位,有着不一样的身份,又不在同一个年龄段,但却有着相同的爱好,共同的追求,那就是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热心于野生动植物保护,并且热爱摄影。为了更好地利用摄影的艺术手段唤醒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宣传保护自然环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吸引更多的人自愿加入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队伍中来,开展保护野生动植物活动,他们成立了内蒙古科左后旗生态摄影协会。

鸟类是人类的朋友,也是生态摄影协会会员们拍摄的重要题材,更是他们用心保护的对象。这些摄影爱好者为野生鸟类和其他野生动物的保护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成为了科尔沁沙地野生鸟类保护的一支重要队伍,被人们誉为“野生动物的保护使者”。

本期,我们带大家走近内蒙古科左后旗生态摄影协会,走近这支爱鸟护鸟的队伍,与协会的名誉主席包秀奇和主席单宏宇面对面交流。以下为采访摘录。

Q 旅游纵览:您好!包主席。我们都知道不管是在我国还是放眼全球,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人类首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各种环境保护队伍也像雨后春笋般涌现。您最初是出于什么样的心态组建内蒙古科左后旗生态摄影协会呢?又是何时与鸟类生态摄影结下不解之缘的?

A 包秀奇(生态摄影协会名誉主席):我的行政职务是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文化馆的馆长,开展文化艺术创作,繁荣群众文化生活是我份内的工作。同时我又是个多年的摄影艺术爱好者,和许多摄影艺术爱好者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热爱摄影艺术,题材取向广泛,绝大多数人喜欢生态摄影,在我们地区以野生鸟类为题材的首位摄影人就产生在科左后旗,我当然也被吸引进来。2011年在我的策划下举办了《科左后旗首届野生鸟类摄影展》,6名作者的50余幅野生鸟类作品深深地震撼了观众的心灵,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得到了当地领导的赞扬和野生动植物保护部门的鼎力支持。许多摄影爱好者纷纷购置设备,加入到了拍鸟的行列中来。队伍壮大了,我想就需要有个交流、展示的平台。为了提高大家的拍摄水平,繁荣摄影艺术的创作,规范拍摄野生动植物的道德行为,辐射生态摄影的影响力,为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出力、献策,这是我们成立生态摄影协会的初衷。

Q 旅游纵览:您好!单主席,在一般人看来,摄影和生态环境保护可能是两件事,但是您和您的摄影团队却被誉为“野生动物保护使者”,那么作为生态摄影人在拍摄过程中应该怎么做,或者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A 单宏宇(生态摄影协会主席):我们是生态摄影协会,大自然的迤逦风光,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野生动植物的灵光丽影都是我们的镜头所向。当然,野生鸟类摄影更是我们生态摄影的一个重要题材。我们主张拍鸟人首先应该是爱鸟人、护鸟人,应该是良好生态环境的守护者。在拍摄创作过程中要尊重你的“模特”,做到不伤害、不惊扰、不追逐,不进行影响鸟类正常行为的诱拍,不进行影响鸟类孵化、育雏的拍摄,做到隐蔽接近或守候,拍出鸟类的自然行为、动作、姿态、场面、故事。还有,不破坏鸟类栖息、繁殖的环境,不在拍摄现场制造垃圾,污染环境,一是把野餐垃圾就地掩埋,二是带回家来处理。这些行为规范在我们生态摄影协会的章程里专门设有《野生鸟类摄影道德准则》《野生植物摄影道德准则》和《野生动物摄影道德准则》。

Q 旅游纵览:内蒙古科左后旗生态摄影协会一路走来,在爱鸟、护鸟、拍鸟的过程中有没有发人深思或者让人欣慰的故事,能不能和我们的读者分享一二?

A 单宏宇:我们生态摄影协会的朋友们,除自己遵守生态摄影的道德准则外,还在各种场合宣传爱鸟、护鸟的重要意义,并在拍鸟过程中还做了大量的保护、救助野生鸟类工作。凡遇到偷猎者下的铁夹子、撒布的毒饵都加以清除;对发现的偷猎者进行规劝、教育,和他们交朋友,有的偷猎者已成为我们拍鸟、护鸟的“信息员”。几年来我们从偷猎者的铁夹子里救出来鸟类有天鹅、鸿雁、赤麻鸭、麦鸡、银鸥、大杓等数十只。2011年,我们有个影友在拍摄时发现一只灰头绿啄木鸟幼雏从树洞里掉了下来,在地上扑棱,树洞很高无法送回去。考虑当地环境里有黄鼬和雕枭的存在,有可能会成为他们的口中食,便带回家中,买来面包虫等食物精心喂养。半个月后雏鸟有了飞行能力,他约了几个影友将它带回原地,见到了已经初飞的幼鸟群后将其放飞,看着它渐渐地融入兄弟姐妹中,看到了它敢于与伯劳鸟抗衡的场面才高兴地离开,我本身就是亲历者。

Q 旅游纵览:有幸见过一组你们的野生鸟类摄影作品,从摄影的角度讲,静态的鸟可能好拍一些,拍摄动态的鸟随机性和难度可能就比较大了,不知是怎样把握的呢?

A 单宏宇:这可有点不好说,首先我们的野生鸟类的摄影水平并不是很高,可以说参差不齐。野生鸟类摄影所涉及到的领域太多,比如,个人对相机使用的技术、技巧掌握、熟练程度,个人的审美取向和追求,拍摄的动机和最终目的,相机、镜头等设备的选择,天时地利的机遇和现场光线的运用,片子的后期调整等都会影响鸟类摄影作品最终形成。我们还在摸索、学习当中。

Q 旅游纵览:都说“良禽择木而栖”没有好的自然环境,鸟儿们也就“无枝可依”,那就内蒙古生态环境及气候的特殊性而言,您在拍鸟过程中有什么感受呢?哪些问题或矛盾是亟待解决的?

A 包秀奇:内蒙古地域辽阔,横向跨度很大,生态和气候类型纷繁复杂。就我们科尔沁域内的生态系统来说也是多样性的,有山地草原、坨甸草原、丘陵草原、平原草原、黄土沟谷草原。大自然给我们留下的山林、建国以来的绿化造林的成果,加上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湿地保护的初见成效,为林鸟的迁徙、繁殖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来草原繁殖的、迁徙路过的林鸟种类和数量逐年增多。草原上的湖泊和季节性湿地为长途迁徙的水禽、水鸟提供了落脚地和补充能量的食物,就我们的观察,从数量和品种上看比前几年有所增加。

目前我感觉到人们对“鸟类是人类的朋友”,对人类生存环境到底有多么重要这一点认识不足,可以说是没有切身体验,短期内没有感受。需要科学界加以科学的论述,用典型案例在各种媒体上进行深刻地教育方能见效。像我们这里蒙古族历来有狩猎的习惯,要改变人们的意识,也需要做很多宣传工作和耐心的教育工作。再有,随着拍鸟人越来越多,流动能力增强,一批又一批地涌入某地,自觉或不自觉地干扰和破坏了鸟类的平静生活,干扰了他们的繁殖、哺育幼雏时对环境的要求,这一点应该引起拍鸟人的反省和加强自律。

野生动植物保护的意义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三江平原 退耕还湿恢复工程 实施

一、 实施三江平原湿地恢复工程的重要意义

三江平原是我省乃至国家的重要湿地分布区,并被列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重要的保护区域,也是保护中国湿地生物多样性最受到关注的地区,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和生产力。三江平原湿地历经千万年湿地发育过程,特别是沼泽地的形成代表着世界沼泽分类的一种独特的发育模式,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三江平原湿地在全球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占了极其重要的位置,保护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是当今世界可持续发展的主题之一。我国是《生物多样性公约》和《国际湿地公约》的缔约国、有义务和责任加强对三江平原湿地的保护和恢复。

二、自然条件

三江平原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东北黑龙江省东北角,在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形成的我国著名的沼泽化冲积低平原――三江平原上。地理坐标为东经 129°11′20″~ 135°05′10″,北纬43°49′55″~48°27′43″。该区域北起黑龙江,南抵兴凯湖,东界为乌苏里江,西至小兴安岭东南余脉。由完达山将本区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为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冲积而成的同抚平原;南部则为穆棱河、七虎林河、阿布沁河、乌苏里江和兴凯湖共同作用形成的穆棱――兴凯低平原。完达山以北的同抚平原,面积辽阔,西北与小兴安岭相连,大地构造上属同江内陆断陷,是一个中、新生代大面积沉陷地区;完达山以南的平原称为穆棱――兴凯平原,在大地构造上属新生代内陆断陷,为第三纪初断陷形成的平原。本区属温带湿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寒暑变化显著,受季风影响,冬干冷、夏湿热、雨热同季。全年日照时数,大部分地区为2300~2600小时,无霜期一般为140~150天,≥10℃积温2333~2724℃,年降水量一般为550~600mm。区域内主要河流有松花江及其支流安邦河、梧桐河、嘟噜河、蜿蜒河;黑龙江及其支流鸭蛋河、莲花河、浓江;乌苏里江及其支流别拉洪河、挠力河、七星河、穆棱河等。大小河流150多条,其中主要河流有19条。主要湖泊有大、小兴凯湖。许多河流形成无明显河床的沼泽性河流或无尾河,甚至分布着许多在水文网变迁遗留下宽广的古河漫滩和古河道河曲带,形成大面积沼泽地。土壤有暗棕壤、草甸土、白浆土、沼泽土、黑土、水稻土、泥炭土和砂土等8个土壤类型。该区域内湿地蕴藏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据不完全统计,有高等植物700多种,脊椎动物近400种,经济动、植物物种十分丰富,小叶章、山黧豆等大部分植物可饲用,常的东北道地药材有黄芪、龙胆、缬草等,芦苇、小叶章等又是优良的纤维植物和重要的水土保持植物,蜜源植物的毛水苏、胡枝子等广泛分布,其他如芳香植物、淀粉植物、绿化与观赏植物等蕴藏丰富。三江平原湿地也是许多珍稀濒危动物的重要栖息地、繁殖地和迁徙的必经之地。

三、实施的有利条件

1、三江平原不但是国家最大的湿地集中分布区,还是东北亚鸟类重要的繁殖地和迁徙停歇地。生态类型原始、生态系统类型多样、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对唯系东北亚地区生态平衡及环境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全球环境基金(GEF)中国湿地保护项目正在本区实施。也是丹顶鹤、东方白鹳、白尾海雕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的主要栖息地。《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已将本区列为全国重点湿地保护区域和项目优先区域。

2、国家已经制定了《全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黑龙江省委、省政府颁布了《关于湿地保护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在全省加强湿地的保护工作。省人大在也已出台《黑龙江省湿地保护条件》,为三江平原实施湿地恢复工程提供了政策保证。

四、效益分析

三江平原退耕还湿工程有利于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完善,并通过湿地生态系统的环境功能产生多层次生态效应。

1 生态效益

1)保护物种和生物多样性:三江平原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是东北亚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通过退耕还湿工程,使生态系统更加完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有利于生态保护和濒危物种的恢复。

2)调节河流水量,保持地下水位:退耕还湿有利于保护区周地区水量调节,减轻下游洪旱灾害,稳定周边村屯地下水位,保持土壤水份。

3)调节局地气候:保护区大面积湿地不仅对本身而且对周边农业区域的局地气候产生调节作用,改善农田气候条件。

4)净化地表径流和空气:地表径流通过保护湿地的净压,使下游水质明显的改善,同时由于大面积湿地吸尘作用,将保持区域大气环境。

5)保持保护区自然生态的稳定:通过退耕还湿工程,使保护区生态系统更加完善和稳定,内部结构更加合理,生物种群和生境条件之间的复杂关系更加协调,并为珍稀濒绝物种的繁殖和保护,为迁徙水禽提供良好栖息地。

6)促进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良性发展:三江平原湿地保护区实施退耕还湿,必将促进所在区域甚至三江平原整体生态环境的改善,促进区域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

2 社会效益分析

本建设工程是公益性社会事业,其产生的社会效益是十分明显的。

1)提高了人们自然保护意识:本项目的实施,将加强本区湿地及其野生动植物保护。对于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人们可以进一步了解保护湿地及其野生动植物、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了解人类的生存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提高人们爱护环境、保护自然的自觉意识。

2)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本项目实施后,将使保护与利用协调发展,促进湿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极大地促进湿地及其野生动植物产业的科学发展,为社会创造财富,为本区人民提供新的就业机会。保护区的建设发展为人们提供了生态旅游和休闲的场所,进一步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本项目的实施,将改善区域的生态环境,为社会提供更好的保健游憩场所,改善居民的生存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本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全面带动各项社会事业的进步。

3)提高保护区知名度,树立良好的对外形象:自然保护事业的发展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本项目的实施,将全面加强三江平原各自然保护区湿地及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加强湿地科研监测能力。提高保护区的知名度,树立保护区的良好对外形象。

3 经济效益分析

野生动植物保护的意义范文第4篇

【关键词】野生植物资源 保护 问题 发展对策

一、野生植物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野生植物资源不仅仅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维系着整个野生生物种群、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之间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生态平衡。而且它也是整个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野生植物资源因为具有生态性、多样性、遗传性和可再生性等特点而区别于其他的自然资源,同时也正是由于这些特点使得野生植物资源在我国的社会发展中占有了非常重要的位置。首先,野生植物在在维系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方面有着巨大的作用,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础。同时野生植物资源也是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可以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多样化的需求。而且野生资源具有种类繁多,有丰富多样的基因的特点,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野生植物作为绿色植物,是有机物质的第一生产者,可以有效地利用光能和水分直接或者间接的为异能生物提供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正好可以满足自然界物质的能量循环的需要。野生植物不仅在提供食物、药用和工农业生产方面有重大的作用,同时对于生态系统的平衡,提高人类科技方面的进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对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发展对维护生物的多样性和维护生态的平衡,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野生植物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

人们对野生植物资源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保护意识有待提高。一般的野生植物资源大部分都分布在较偏远的地区,然而在当地的居民的文化素质都较低,对于野生植物资源的认识不够,保护意识很淡薄,加上相关部门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没有普及教育,没有在各种传媒上进行反复的宣传教育,在这样的情况下,大部分人对野生植物资源保护的认识严重不足。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和法律观念的缺乏,再加上大部分人都认为野生植物是没有人管理的,可以随便的采挖,因而存在着严重的乱采乱挖,甚至是多度采挖的现象。同时大量的野生植物资源的生长地被其他用途所侵占,直接导致了我国的野生植物资源的大量减少,生长环境严重退化,分布地区减少,物种濒临的危险更加的严重。

一些领导对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工作没有足够的重视,在资金方面的投入也不足,对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人员严重缺乏,并且业务水平还需要很大程度的提高。同时很多人对野生植物资源的概念认识不清,单纯的把野生植物资源认为是几种花草树木嘛,对我们的生活没有多大的用处,不需要特殊的保护。而且在我国专门从事野生植物资源保护的工作人员很少。野生植物资源的主管部门在执法能力方面还有很大的欠缺,在业务能力和整体素质方面都不能适应管理保护工作的需求,需要进行专业的培训和学习。

对野生植物资源的家底认识不清给科学保护管理野生植物资源增加了相当大的难度。虽然相关部门组织过对于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资源的普查工作,但大部分也都因为资金不足等原因,只是调查了其中很少的一部分,与我国繁多的濒危灭绝的野生植物资源相比实在是收效甚微。总之,我国对于野生资源的保护工作起步相对比较晚,缺乏相关的保护管理方面的经验,没有形成一套有效的保护管理系统。

三、野生植物资源保护的对策

从源头抓起,转变人们对野生植物资源认识的错误观念,加强野生植物资源保护的重要性的认识,树立科学合理的保护观念。对于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工作要未雨绸缪,对生态和社会生产有重要价值的野生植物资源的严格管护,能够防止更多的物种濒临灭绝,不但可以减少管护的难度也可以减少成本的投入,是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的有效对策。在充分认识到野生植物资源重要性的过程中,各级主管部门要转变观念,不能够只重视对濒临灭绝物种的保护工作,要认识到很多物种濒临灭绝都是由于森林和草原等过度开垦和破坏造成的,所以在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要进行合理的控制,引导人们研究和开发可替代的能源,这样就可以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情况下,创造出更大的经济价值。

相关部门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向大众宣传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的重要性,让人们认识到野生植物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公众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的认识,让公众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国家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改善工作中来,主动成为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的生力军,共同承担起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的责任。同时要使得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工作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就要从青少年的教育抓起,将生态环境和自然保护的常识纳入到日常的课程中去,从小就树立起保护环境、保护资源的意识,从根本上扭转人们对野生植物资源保护意识不强的局面。

遵守相关的自然规律,才能让野生植物资源更好地为人们所利用,根据野生植物资源的特点以及在保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弊端,在保护的管理工作中可以进行适度大胆的改革,既能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又能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且制定出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有效机制。各级野生植物保护管理机构以及森林公安机关要密切配合,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执法的监督,依法严厉地打击破坏野生植物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促使野生植物资源保护工作向良性和健康方向发展。

政府要从政策方面和资金的投入方面来采取相应的对策,加强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工作。并且要转变保护的对象和模式,以前在野生植物的保护方面都是只注重对较大型的木本类植物的保护,经常忽略草本和灌木类植物的保护。实际情况是草本植物因为生活能力较弱,对于自然环境尤为的敏感,加之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极易走向灭绝的边缘。所以在野生植物的保护方面要注重对草本类植物的保护工作。

四、总结

综上所述,野生植物不仅在提供食物、药用和工农业生产方面有重大的作用,同时对于生态系统的平衡,提高人类科技方面的进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加强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工作,促进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野生动植物保护的意义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原因可持续利用保护对策

引言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基础,也是当今国际社会环境和发展的研究热点问题之一。中国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家之一,它有的生物物种数量约占全球的十分之一,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地区。但是由于自然、人为及制度方面的原因,中国的生物多样性正遭受着严重的损失和破坏,保护生物多样性已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急中之急、重中之重的事情。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些原因的分析,提出建设性意见,以资探讨。

一、生物多样性概述

1.1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含义

1992年6月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各国签署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二条对生物多样性作如下解释:所有来源的形形生物体,这些来源除其他外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

1994年我国政府制订并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对生物多样性作如下概念:所谓生物多样性就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所构成的综合体。

但上述对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缺乏全面性、准确性和简练性,故本文将生物多样性定义为反映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境和所包含的组成部分的综合体。

生物多样性包含三层含义,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三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遗传多样性是指某个物种内个体的变异性;物种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命有机体的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生境、生态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内生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三者之中生态系统多样性是基础,而物种多样性是关键,遗传多样性含有的潜在价值最大。

1.2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每个层次生物多样性的都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和意义。物种的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大量野生和养殖的植物、鱼类及动物产品;遗传多样性则对培育新品种、改良老品种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人们可利用一些农作物的原始种群、野生亲远种和地方品种培育高产、优质和抗病的作物。在生态系统中的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改善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维持生态平衡。因此生物多样性不仅能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自然资源,满足人类社会对食品、药物、能源、工业原料、旅游、娱乐、科学研究、教育等的直接需求,而且能维持生态系统的功能、调节气候、保持土壤肥力、净化空气和水,从而支持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和其它活动。此外生物多样性直接影响着中国的文化多样性。

1.3我国生物多样性现状

我国在1987年公布的《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第一期中,公布的濒危种类有121种,受威胁的158种,稀有的110种,共计389种,其中一类保护植物8种、二类的157种、三类的22种。另据中国红皮书的估计显示,超过1/10即500多种脊椎动物物种和15%~20%即400~500种高等植物已经受到威胁。而我国对境内的物种及其数量尚无确切的统计数字,尤其对濒危物种的调查尚不全面。出现的问题是有些国家未列入濒危物种名录的物种面临生存威胁,有的甚至濒临灭绝,而另一些则由于人为的保护、繁育、利用而使种群数量有所增减,因而有必要调整其保护级别或划出、划入保护之列,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药用动植物,如黄草,急待保护。

此外,近年来野生生物贸易已经对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产生了较大影响。由于粮食、中医药、服装等对野生生物的需求日益增加,野生动植物的非法交易也急剧增长,对几种濒危动植物物种以及一些没有列入国家保护名单之内的动植物物种数量已经构成威胁。如:藏羚羊。

二、生物多样性损失的主要原因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既有自然发生的,也有因自然发生的,但就目前而言,人类活动(特别是近两个世纪以来)无疑是生物多样性的损失的最主要原因。此外制度特别是法律制度的不健全,则是引起损失的另一主要原因。

2.1自然原因

一是物种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其一是物种的形成与灭绝是一种自然过程,化石记录表明,多数物种的限定寿命平均为100~1000万年。其二是物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或变异性、适应性比较差,在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难以适应,因此而面临灭绝的危险。如大熊猫,其濒危的原因除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以外,与其本身食性狭窄、生殖能力低等身体特征有关。二是环境突变(天灾),如地震、水灾、火灾、暴风雪、干旱等自然灾害。

2.2人为原因

由于人类对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同时又过多的重视经济发展,而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淡薄,从而导致生境破坏时有发生;对生物资源开发过度,有些甚至是掠夺式的开发;环境污染严重;对外来物种入侵问题重视不够以及制度的不健全,这些都是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主要原因。

2.2.1生境的丧失、片断化、退化

栖息地破坏和片段化已成为我国一些兽类数量减少、分布区缩小和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伐木和占地是中国生境被破坏的两大主要原因。天然林的大幅度减少直接威胁到从苔藓、地衣到高等物种的生存。此外伐木也是导致森林火灾的一个主要原因,中国在过去25年内因森林火灾共损失了860万公顷的森林。以农业和建设为目的的占用森林、湿地和草原则是生境破坏的另一个原因。据估计,中国目前农田的1/3本来是处女林,这一问题在中国热带地区尤为严重。而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沿海湿地的一半左右已经发生改变,高原湖泊周围的湿地也损失严重。另外,1950~1980年间中国湖泊面积减少1/10。

生境的片断化是指一个面积大而连续的生境被分割成两个或更多小块残片并逐渐缩小的过程。多种人类活动都可能导致生境的片断化。如铁路、公路、水沟、电话网络、农田以及其他可能限制--生物自由活动的分隔物,和自然保护区内修筑公路等人为设施。特别是由于这些人为设施的建立,使得动物的活动受到限制,从而影响其觅食、迁徙和繁殖,而且植物的花粉和种子的散布也会受到影响。因而引起动植物种群数量下降并引起局部灭绝。同时由于生境的片断化,阳光、温度、湿度及风的变化,也会导致一些物种濒危、甚至灭绝。另外生境的片断化有助于外来物种的入侵,进而威胁到原由物种的生存。

生境退化则是生境部分的失去原有功能,如由于经济发展、过度放牧等原因,使得草场退化严重,引起草原生物生理机能衰退,从而对其生存构成威胁。

2.2.2掠夺式的过度开发

许多生物资源对人类具有直接的经济价值。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全球商业化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人类对之的需求随之迅速上升,其结果导致对这些资源的过度开发并使生物多样性下降。而当商业市场对某种野生生物资源有较大需求,通常会导致对该种生物的过度开发。典型的实例是人类对海洋鲸类的猎捕活动与鲸类数量的消长之间的关系。我国许多药用植物,如人参、天麻、砂仁、七叶一枝花、黄草、罗汉果等,野生的植株都已经很有限了,如果仍不加限制必然导致灭绝。其中偷猎、滥挖走私野生动物行为对生物的多样性威胁最严重。

2.2.3环境污染

2.2.3.1水体污染

水体污染能够对水生生物(特别是鱼类)生命周期的任何发展阶段,产生亚致死或致死作用,影响他们的捕食、寻食和繁殖。其中亚致死的水体污染对水体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更为突出、普遍、久远。在这种环境中的生物繁殖能力下降、生长缓慢或者死于环境胁迫有关的疾病。而水体富营养化能使水体生物多样性显著下降,昆明滇池即是一例。

2.2.3.2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通常会使当地植被退化,甚至变成不毛之地,同时土壤动物也会变的稀少甚至绝迹,其生物多样性比未受污染区显著下降。如矿区、尾矿堆积地一、矿区废弃地以及垃圾填埋废弃地都少有树木生长。

2.2.3.3空气污染

人类排放到大气中的各种有毒有害物质均能对生物体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失,并对生态系统构成危害。经各种途径进入空气的二氧化硫、氨、臭氧等能直接杀死生物。来自冶炼厂废气中的有毒金属能直接毒害植物。而由于臭氧空洞、酸雨以及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所引发的温室效应等造成的生物多样性损害、减少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关注和重视,特别是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变暖和酸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2.2.4外来物种入侵

外来物种入侵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很大威胁。其入侵方式有三种:一是由于农林牧渔业生产,城市公园和绿化、景观美化、观赏等目的的有意引进或改进,如在滇池泛滥的水葫芦、转基因生物;二是随贸易运输旅游等活动传入的物种,即无意引进,如因船舶压仓水、土等带来得新物种;三是靠自身传播能力或借助自然力而传入,即自然入侵,如在西南地区危害深广的紫茎泽兰、飞机草。在全球濒危物种植物名录中,大约有35%~46%是部分或完全有外来物种入侵引起的。2002年来自南美洲亚马逊河的食人鱼又名食人鲳在我国掀起轩然大波。其一旦流入某一水域达到一定规模时,可能会大量屠杀其他鱼类,给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带来危机,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2.3制度原因

虽然我国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但由于制度特别是法律制度的不健全,使生物多样性遭受了不必要的损失。主要表现在:虽然国家已把环境保护的成效纳入政绩考核之中,但有些地方政府并未把此真正纳入工作计划;对生物多样性有影响的重要部门(如农业、林业、渔业、科研机构等)对此重视够,缺少相关具体实施细则、行动及专业人员。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物种及其生境的有效方法,我国已建立数目众多的保护区,但相对与国土总面积而言是不够的,而且部分保护区管理混乱、土地权属不清等也需要完善。在法律制度方面,虽已实施《自然保护区条例》多年,但毕竟在法律效力上位阶较低,调整面窄,处罚力度不够,故需要进行新的立法以保护自然保护区、物种及其生境。而在外来生物入侵问题上,虽有一些法规涉及,如《进出境动物检疫法》但没有专门法规对此做相应调整,法律漏洞较大。

此外,由于经济发展;新的城镇、水坝、水库、矿区的开发、建设;旅游活动以及国际合作不充分也会对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

三、保护对策

保护生物样多性不仅需要加快治理环境污染,把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更重要的是在生态系统水平上采取保护措施,传统的做法主要是建立自然保护,通过排除或减少人为干扰来保护生态脆弱区,在一般情况下,确是保护某些物种或生态系统的有效途径。但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加以完善,有必要通过立法的途径解决,主要是对自然保护区进行立法。鉴于外来物种对生物样多性的影响日益严重,而我国却没有专门立法保护措施,故建议建立外来物种管理法规体系。而且随着人口和用地的不断增长,被动的保护已很难真正达到保护的目的,为此提出可持续利用生物资源。同时生物多样性对全人类都有着深远的意义,需要各国政府和人民的积极参与,故特别强调国际合作和加强国民教育。

3.1建立、完善自然保护区和制定《自然保护区立法》

自然保护区是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双重性质,并且是一定的空间范围的区域。在我国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惜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和具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地的陆地水域和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据《世界资源》1997年的统计,全世界已建立较大面积的保护区1.04万个多,其无论在保有物种、遗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还是在保护物种生境上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各国也意识到,由于缺法相关法律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混乱,保护区内开发与保护矛盾突出,乱砍、滥挖偷猎行为时有不断,造成一些自然保护区破坏严重。

因此,许多国家对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进行了专门立法。如,英国《国家公园和乡土利用法》,日本的《自然公园法〉澳大利亚的国家公园与野生生物保护法》加拿大的《国家公园法》,韩国的《自然公园法》等。另外,一些国家制定了自然保护区或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综合性法律,并将自然保护区纳入其中。例如,日本的《自然保全法》、新西兰的《自然保护法》、韩国的《自然环境保护法》等。这些法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上取得很大成效。

所以无论是按国际通行做法还是从我国国情出发,都有必要抓紧制定一部《自然保护区法》,对由于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建设、管理、开发和利用而产生和存在的社会关系进行调整。建议在原有法规中法律制度:如审批制度、分级分区制度、管理制度、检查应急制度的基础上,修改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如分类性保护和管理制度、监督管理体制、投入保障制度,借鉴国外相关先进经验,创设新的法律制度,如功能区划制度和社会影响评价制度。

3.2防止外来物种和建立外来物种管理法规体系

外来物种入侵不仅对当地生物构成威胁,同时对经济和人体健康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一些国家对此进行了立法。如美国先后颁布或制修订了《野生动物保护法》、《外来物种预防和执行法》、《国家入侵生物法》、《外来有害生物预防和控制法》、《联邦有害杂草法》等;新西兰《生物安全法》等。

我国虽有一些法律法规涉及外来物种管理,如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1988)农业和林业局分别建立了水生和陆生野生动物引进审批制度;《野生植物保护条例》(1996)、《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动物防疫法》和《植物检疫条例》。但是目前尚无针对外来物种入侵的专门法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涉及到外来入侵物种物种,但未制定专门针对外来物种入侵的行动计划,所以中国急待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以确保生态安全和保护本国生物多样性。如设立引种许可证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立外来物种入侵预警机制。

另外,对外来物种进行普查和有计划清除,也很有必要。

3.3在保护中持续利用生物资源

虽然全世界已建立众多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等多形式保护方法方式,但相对于地球生物圈而言,其保护的生物多样性是有限的。因此人们认识到,有效和长期可信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是持续利用生物资源。指对生物资源的利用应以使生物多样性在所有层次上得以保护、再生和发展。对保护而言,没有合理利用也就没有保护。利用自然保护和发展旅游业就是一例。不但有经济效益,实际上也是宣传群众、教育群众,从而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这本身就是社会效益的体现,也是自然保护的价值体现。

另外建议对生物多样性有影响的重要部门(如农业、林业、渔业、科研机构)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并将其纳入他们的生产计划中,鼓励生物的资源利用方式的多样化。包括根据当地资源的实际情况实施传统的农业和林业措施;推进科研与教育;采取必要的办法使保护区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和进行迁地保护。

3.4国家合作与行动

在生物多样性问题上,世界各国的共识是生物多样性问题不是局部的、地区的问题,而是全球性的问题。联合国有关组织、世界科学界和各国政府部门认为国际合作是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方面。因此我国政府应积极的参与国际合作加入协定,联合打击跨国非法贸易与捕猎。加强科研协作,但要注意与产权问题。

我国已加入的公约协定有《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国际捕鲸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热带木材协定》、《关于保护特别水禽的重要湿地公约》等等,为了更好的保护我国生物多样性,应积极的开展国际合作,并制定相关的实施计划与细则,在必要的情况下制定相关行政法规或法律。

3.5加强环保教育

从整体和局部看,国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的好坏,大量资料表明,凡是受环保教育程度越低的国家和地区,通常生态环境破坏频率越高、程度越深、问题也越多。而对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这一社会问题来说,除发展外,更多的应加强民众教育,广泛、通俗、持之以恒地开展与环境相关的文化教育、法律宣传,培育本地化的亲生态人口。特别值得重视和提倡的是利用当地文化、习俗、传统、信仰、宗教和习惯中的环保意识和思想,如民族地区的龙山、凤水,进行宣传教育。另建议在中小学中专门开设环境课程或在自然、化学、生物、地理及中进行环保教育,尤其值得重视的是课外活动。

此外,加快对全国生物多样性的清查;根据实际情况变更动植物保护级别;恢复破坏的生态系统;及对一些重点珍稀濒危物种进行人工繁育和扩群工作,也很有必要。总之,一个物种的消亡往往不是单个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是一件综合性的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参与,不仅需要政府,更需要民众;不仅需要单个学科,更需要多学科;不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而是全球的共同参与与合作。

参考文献:

[1]王羲国际环境法法律出版社1998

[2]韩德培主编环境保护法教程法律出版社1998

[3]曹志平生态环境可持续管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4]毛文永、刘剑平全球环境问题与对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5]伊武军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海洋出版社2001

[6]熊治延环境生物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7]中国外来物种黑名单科学生活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