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建设生态城市的措施

建设生态城市的措施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建设生态城市的措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建设生态城市的措施

建设生态城市的措施范文第1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生态城市;城市建设

一、低碳经济与生态城市的概念

“低碳经济”一词最早正式出现于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生态经济。在白皮书里,英国政府为低碳经济发展设立了一个清晰的目标:2010年CO2排放量在1990年的水平上减少20%,到2050年减少60%,到2050年建立低碳经济社会。表面上看,低碳经济是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所做努力的结果,但实质上,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方式、能源消费方式、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新变革。低碳经济的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它将全方位地改造建立在化石燃料(能源)基础上的现代工业文明,转向生态经济和生态文明。

向低碳经济转型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现代城市作为大量消耗资源能源、导致温室效应等问题最为集中的地方,走低碳经济发展之路是必然选择。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在“人与生物圈”计划中提出了“生态城市”的概念,明确提出要从生态学的角度用综合生态方法来研究城市。这一崭新的城市概念和发展模式一经提出,就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和认可,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开展了生态城或低碳城市建设实践并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成功。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定义,低碳城市是指城市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保持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处于较低的水平。所谓生态城市就是以自然系统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为基础的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居形式,是把自然、城和人融为一个有机整体,形成互惠共生的结构。分析起来,低碳城市与生态城市在核心思想上是一致的,都是关注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但同时两者之间存在着不同,生态城市关注自然环境、人居环境等多个方面,而低碳则主要关注全球气候变化,因此相对来说生态城市内容更宽泛、更综合,而低碳城市则侧重强调减少碳排放,提高碳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低碳城市是生态城市的一个子集。有时,人们把二者合二为一,称为低碳生态城市。

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城市发展中的具体实践,是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和生态化发展理念在城市发展中的落实。

二、生态城市的建设要求与现状

生态城市是宜居城市,是城市与自然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当前国际生态城市建设成良好的生态人居环境应当满足下列要求:

第一,紧凑的空间格局。即从平面建设向空中和地下空间发展进行街道及地下空间的立体开发,推荐6层-10层联体互动型居住小区。社区人口密度不低于1万人/km2,容积率不低于2.0。

第二,宽松的红绿边缘。即破解摊大饼的城市格局,建设用地和生态服务用地的边缘效应带要尽可能大,城市绿地率、绿视率、绿线率高,居民步行到最近的大片绿地的时间不超过10分钟。

第三,健康的代谢环境。即安全舒适的饮、食、住、行环境;社区分散式水处理和节水设施高效的生态卫下不超过20分钟等。

第四,低能耗、低废弃、高能效。即建筑空调和供热的能源80%靠地热太阳能、生物质能和热电气冷联合供应,80%以上生活垃圾就地减量化和资源化。

第五,自然和人文生态标识。即凸显当地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优势特征、标识、文脉、肌理以及顺应本土不利生态条件和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城市的色调、际线、生物多样性和优势度、土特产特色鲜明。

第六,民本公交。即居民高峰期出行90%以上是公交、自行车或步行步行到最近公交站不超过10分钟。

第七,民风淳朴,邻里交融。即社区和睦、治安良好、文体设施与场所健全。2/3以上居民能天天见面、周周交流。

总体来看,生态城市建设必然要求有合理的产业结构,既有发达的服务业,也有节能环保的实体经济。生态城市建设的最终目标是要建设一个天蓝、地绿、水清、人和、宜居、宜业、繁荣、文明、和谐、生机勃勃的人居环境。

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已经是世界城市发展的主流方向。从我国的情况来看,符合低碳的生态城市形态通常应是紧凑型的高密度、高容积率和高层模式,而适应这种城市形态的城市能源系统必然是使用低碳能源、分散产能和减少需求模式。目前,我国中新天津生态城、曹妃甸生态城、深圳光明生态城,以及湖南株洲市和合肥湖滨生态城正在规划建设中,还有越来越多的城市投入到低碳生态城实践中。据估计目前有十几个城市已经在实施生态城市计划,有20多个城市已经在着手规划生态卫星城。我国正以最快的速度向世界上生态城市最多的国家迈进。我国政府已与新加坡、瑞典、意大利、英国、德国、美国、荷兰、丹麦等国家建立了低碳生态城市方面的国际合作关系。例如,总理与新加坡李显龙总理共同签署了在我国天津建设生态城的框架协定。天津生态城的规划建设指标体系体现了复合生态原则――经济蓬勃发展、环境友好、资源节约、产业注重生态环保,并以服务业为主体。在生态评价上,体现了生态能量的要求,必须是紧凑的、宜居的、自我创造就业的城市,探索在盐碱地上构建社会的生态网络,而且由生态河、生态链、生态走廊逐步向沿江、沿渤海湾延伸,交通是低能耗、低污染模式,倡导高密度混合型的土地利用模式。

另外,上海市崇明东滩生态城有望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碳中和区域。据规划,生态城的电力热力能源全部由当地风能、生物质能和太阳能获得,步行、自行车和燃料电池公交车将作为主要出行方式,建筑屋顶将使用草坪和植物的天然隔热层,同时城区80%的固体废物实现循环利用。

三、低碳经济下生态城市的建设举措

(一)作好生态城市建设规划

生态城市规划是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生态和谐”为城市发展目标,在多学科参与的基础上强化生态学和生态规划的理论知识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并通过广泛的部门协商和公众参与对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等来实现城市复合系统的良性运转。建设低碳生态城市可从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居住区规划三个层次,研究制定科学的规划指标体系。具体进行规划设计时,首先要找准目标定位,而这个目标定位应该立足当地、面向全球,立足当前、考虑长远;其次要编制科学理性、与实际紧密结合、可操作的生态城市规划;再次要生态城市规划编制;最后要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积极因素,为实现这个规划而做出坚持不懈的努力。

(二)研究推广工业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技术

工业经济是国家经济的支柱,也是能源消耗与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部门,同时也是环境污染的重要源头。就我国现阶段工业发展的单位能耗与排放量来看,研究推广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技术是压缩城市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手段;是企业提高能源和资源效率,减少污染排放的重要手段。这已被世界许多国家的实践所证明。采用先进的节能清洁生产技术、工艺及设备,并对高耗能行业进行节能技术改造,加强能源和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排放和资源、能源的消费。一方面,要通过市场和企业的力量来改造现有的工业体系,构建清洁、循环的生态工业体系;另一方面,为推动企业开展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需要政府从多个角度提出合理的政策。

(三)运用科学技术提高资源的利用

运用绿色科技,解决水资源综合利用和能源供给两项核心问题。通过再生水利用、海水利用、雨水利用、太阳能、风能和地热等一批现代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资源梯级利用形式。构建水健康循环体系。加速水务一体化建设,加强政府对水资源利用宏观控制和引导。建立污水资源化利用体系、海水开发利用体系、城市降水水文循环的修复体系他生态水系建设体系。通过采用主动式太阳能设计,优化建筑能源利用体系,实现区域性部分自给的新型建设可再生能源利用。通过清洁生产、系统内的回收利用、系统外的回收利用、无害化处理、最终处置、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技术来实施废弃物的绿色管理。

(四)增强城市碳汇能力

在我国通过土地利用调整和林业措施将大气温室气体储存于生物碳库,积极扩大碳汇是成本较低的减碳途径。植树造林、保护修复湿地,集约利用土地,提高城市绿化率,实际上就是在固碳减碳。增强城市的碳汇能力,要求在城市规划中,多建生态景观,少建体现“形象工程”的大面积硬地广场和草坪广场,限建高耗电能的人工瀑布、喷泉,多营造有利于户外健身、增氧、减少热岛效应的树林绿阴地,保留自然山体和河湖水景在城区的位置,提高城市绿地单位面积的绿化功能和吸碳功能,应强调自然生态环境的修复和维护,并注重保护原生生态,实现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与城市美化的视觉效果相统一。

(五)研究推广绿色建筑技术

目前我国城镇建筑的运行能耗约为社会总能耗的20%-22%,如果建筑能耗降低一半,则社会总能耗可以降低10%。与发达国家比较,我国的单位面积采暖能耗为同气候条件下发达国家的2倍-3倍,具有较大的节能潜力。可见,在我国城镇化过程中的城市建筑过程和建筑使用环节,节能降耗和减少排放的潜力是很大的。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在我国城市发展绿色建筑应借鉴国际科技成果,应遵循因地制宜、全寿命周期分析、权衡优化和总量控制、全过程控制和精专化设计的原则来确定适用的技术。

(六)倡导绿色的生活理念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目前国际上倡导的绿色生活方式要求遵循“5R原则”:“Reduce”节约资源,减少污染;“Reevaluate”绿色生活,环保选购;“Reuse”重复使用,多次利用;“Recycle”分类回收,循环再生;“Rescue”保护自然,万物共存。也即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大力鼓励市民自觉选择绿色消费,促进市民养成绿色消费习惯,在衣、食、住、行、用各个方面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体现更加健康、安全、自然的生活理念。例如,可用合理的交通方式引导城市高效节能运行,引导合理的居民出行方式和提供便捷高效的交通设施。

四、结束语

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并非偶然,因为人类社会正处在城市化进程加速、新科技革命酝酿与发展的历史转折点。建设生态城市正成为城市转型发展的全球共识和时代主题。我国的城镇化能否贯彻生态化发展理念和低碳发展模式,将成为我国发展能否成功转型、能否对扭转全球生态格局产生积极影响的关键。而生态城市建设是一个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和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渐进过程,是一场技术、体制和文化领域的社会变革,需要强化完善生态规划、活化整合生态资产、孵化诱导生态产业、优化升华文化品位、统筹兼顾分步实施、典型示范滚动发展。其关键是观念的更新、体制的革新和技术的创新。

参考文献:

1、金涌.低碳经济:理念・实践・创新[J].中国工程科学,2008(9).

2、庄贵阳.中国:以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挑战[J].环境经济,2007(1).

3、黄光宇,陈勇.论城市生态化与生态城市[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9(6).

4、王如松,刘晶茹.城市生态与生态人居建设[J].现代城市研究,2010(3).

5、张思玮,易蓉蓉.低碳生态:中国城镇化必由之路[J].科学时报,2009-10-27.

6、辛章平.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J].城市发展研究,2008(4).

7、张泉.低碳城市规划――一个新的视野[J].江苏城市规划,2009(11).

8、李迅,刘琰.“低碳生态城市”――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下未来城市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EB/OL].,2010-07-26.

9、陈群元.我国建设低碳城市的规划构想[J].现代城市研究,2009(11).

建设生态城市的措施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原则;城镇化建设;影响;措施

1生态环境保护的原则

1.1坚持统筹兼顾,综合决策,合理开发。正确处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经济发展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承载能力,绝不允许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眼前的和局部的经济利益。

1.2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并举。在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的同时,必须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彻底扭转一些地区边建设边破坏的被动局面。

1.3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应充分考虑区域和流域环境污染与生态环境破坏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统一规划,同步实施,把城乡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城乡环境保护一体化。

1.4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使用谁付费制度。要明确生态环境保护的权、责、利,充分运用法律、经济、行政和技术手段保护生态环境。

2城镇化建设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影响

2.1发展城镇化建设导致城镇周边农村和农业污染严重

现代农业发展背景下,各类化学肥料、农药用于农田及塑料膜的大量使用,加上规模化养殖等都对农业产生了很大的污染,乡村及城镇居民生产生活的所产生的污水、垃圾等严重污染区域空气。其中最为严重的是取代有机肥料的化学肥料对区域环境所造成的危害日趋加重。据研究表明,大量施用的化学肥料,长年积淀最终流汇于地下水体,对人类身体健康形成致命的隐患。

2.2农村工业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很大程度地影响了农业生产基础

农村工业对区域环境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并不是危言耸听,比如我国西南地区土法炼硫就使周边大面积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含量远远超出了国家标准。局部地区甚至形成了PH值高含量酸雨。炼硫附近山同内岭呈现“秃头”,周边大面积农田不长庄家,成为死地,成千上成的农民失去了懒以生存和养育后代的农业生产生活环境。虽然国家实施了一系列治理工业污染的举措,然而受企业基础条件,经济环境和管理水平的制约,很多落后地区的乡镇业依旧如故,并没有太大改善。

2.3乡镇工业开发建设使得污染源逐步扩大

乡镇企业是城镇化建设发展农村经济的核心主体,在这一战略进程中生态环境与乡镇企业发展是紧密联系的。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取得突破性的发展,带动了农村经济,然而乡镇企业一般规模不大,分布比较分散,经营方式粗放等等,这些不利因素严重污染城乡生态环境,对城乡居民的身心健康也是极为不利的。

2.4农村土地开发导致大量农田被毁,极大地损害了农业产业发展

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一大因素就是人与土地之间的矛盾,目前,我国可再开垦的荒地少之双少,大量农田被侵占,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来属于农村工业占地。另外,大量的农田在农村工业活动中受到污染和破坏,我国每年有近2亿亩土地,其中有15%属于耕地因工业废水而遭受污染。

3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

3.1推动城镇化建设必须兼顾农村与农业的发展

农村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三大目标是产量目标、收入目标、环境目标。随着城镇化建设发展耕地不断减少,农业收成面临巨大压力,产量目标作为农业发展重要指标,直接决定着农民收入和农村市场容量,只有保障了这两大目标才能保障工业发展和劳务产品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环境目标是维护生态环境良性发展,为农村农业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可以说我国城镇化建设能否顺利实现良性发展,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自然生态环境。因此,必须将农业与农村自然资源纳入核算机制,从实物、质量和价值等方面对相对时间与空间内的农村自然资原进行真实合理的统计、评估、测算,以此来确认自然新源的平衡水平和利用水平,以便第一时纠正和改变过度损害自然资源现象。

3.2加强政府的管理干预

行政手段、经济制约和法律监督是政府管理农村农业环境的基本方式,其中以行政手段较多。但是以往的行政制度不够规范,缺货约束力和制度化。因此,行政手段需进一步规范、优化和完善,提高执行力度和行政干预的严肃性。经济手段则是通过补偿、收费和排污交易等对企业进行制约。这一手段在我国运行已久,问题也十分尖锐。比如排污收费制度是以排污浓度强弱为收费标准,而标准较低,一些排污量大的企业宁愿交排污费也不愿出资治理污染,极大地压制了企业治污的积极性。法律监理手段是以立法和司法活动监督城镇经济活动、规范经济活动,促进城镇化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大目标保持一致的法律行为。目前,以法治化建设管理我国农村农业环境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一系列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相断出台,但对于农村农业以及城镇化建设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仍相对薄弱,缺乏相对适应的法律法规机制和条文。这种现象很大程度地影响了监督执法的力度,无法确保小城镇环境保护工作落实到位。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要强化法律监督机制,提高法律手段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3.3城镇化建设必须以维护自然与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为核心

在过去的城镇化建设发展过程中,主要以推动区域经济与国家整体经济发展为目的,并没有将自然环境资源列入保护范围,极易形成对自然和环境资源造成忽视和破坏,导致了很多生产者不顾自然资源保护与更新而盲目追求利益最大化。只有将自然与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作为城镇化建设发展的核心,才能协调好二者之间的关系,使二者之间彼此依存,有机地结合起来。

3.4推广生态农业发展

以生态、经济和系统学为指导,以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与农村良性互动发展为基础,将现代科技成果融入传统农业技术,使农业活动、经济发展及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资源更新高效结合起来,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生态农业的基本理念。生态农业并不是完全封闭的,自给自足的有机农业,也不是完全依赖于外界投入的工业化农业,是将生态、经济和社会三者的统一。

3.5加快和构建生态型城镇化建设发展

我国经济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城镇化建设发展步伐,当前我国城镇化建设主要以传统城市、花园城市及生态城市为主。面对资源与环境这一日益紧迫的全球性问题,未来我国城镇化建设应向生态型城镇发展已毋庸置疑。生态型城镇并不是在于绿化占地面积多少,而是城市的生态功能是否良好,强调的是自然生物对城市环境质量的调控能力。生态型城镇建设要先对城镇做一个整体规划,使区域内的自然因素处于调控环境质量位置,同时兼顾区域交流、居住、水流等的生态学设计,通过对污染集中治理,调整不合理产业结构,严肃处理无法治污的企业等手段,使高频率下的城镇居住环境达到无公害化。

结束语:

随着我国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很多城镇气候与水质污染十分严重,生态环境呈恶化趋势,因此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拜燕;中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

[2]刘德军,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研究[L],东北师范大学,2008

建设生态城市的措施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水利工程建设 生态环境 影响分析 改善措施

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基础,取决于顺利。近年来,中国水利建设的发展速度和水平,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水利建设项目不仅提供服务的社会,和它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会对当地的气候,影响水质,地下水水位,物种。因此,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生态和环境问题,争取通过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仅可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可以保持甚至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优化功能。

1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不同的水利工程项目,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其环境影响的特点和程度不同。

1.1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正面影响

水利工程不直接产生污染问题,属于非污染生态项目。其建设可以为区域提供发电、防洪、航运、灌溉、供水、水产养殖等方而的综合效益。

水利工程的建成可以在汛期发挥蓄滞洪水、削减洪峰的作用,又可以增加枯水期流量,提高抗御洪、涝、旱、碱等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危害程度,为人民提供了稳定的生产、生活环境;为防洪、灌溉、发电、城乡生活和工业用水及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了安全保障。

在各项水利工程建设中,水电开发工程占有绝对优势的比重。水电是永不枯竭的清洁能源,有着较低的环境开发成本,可以取代化石燃料。与建火电站相比具有不污染环境、减缓温室效应和酸雨危害的优势,还可以减轻北煤南运的运输压力。水利枢纽工程中核心部分是水库的建设。

水库抬高水位可以有效改善水库上游的天然水运运输系统,与陆运系统相比,水运可充分发挥具有运输成本低、少占地或者不占地的优点。

此外,水利工程还有拦蓄泥沙、提高附近地区的地下水位、改善涉禽和非迁徙鸟类的生境、提高灌区含氧成分等作用;在血吸虫疫区,水利工程结合灭螺,血防效益显著;而水土保持工程本身就是以改善生态环境为开发目标等。

1.2 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水利工程影响的对象主要为区域生态环境。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区域一般可分为库区、大坝施工区、坝下游区。库区的环境影响主要源于水库淹没和移民安置、水库水文情势的变化,受影响最大的通常是生物多样性、水质、水温、环境地质、人群健康、土壤侵蚀、土地利用等因素,受影响的性质多数为不利影响。

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有些是不可避免的,有些采取一定的措施可以避免或减小。水利工程对环境管理是尽量避免或减小工程不利环境影响的有效方式,而环境监测则可为工程的环境管理提供依据。因此,制订水利工程的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计划是工程规划和设计的重要内容,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和初步设计阶段的环境保护初步设计中均需要详细地拟订并列出有关内容。

2 建设水利工程的过程中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措施探讨

(1)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研究设计过鱼的建筑物等设施,研究设计用于人工孵育场和人工产卵场的建筑物,研究设计为改善水生物生境的眷水或排水工程,研究设计入海河口排沙防淤工程,施,研究设计改善坝下低温的建筑物,提高水温的工程措施。

(2)在防治水污染方面,通过修建闸坝等工程,合理调节水量,增加环境用水,保证环境要求的水位和流量,提高河流自净能力,建设氧化塘处理工程系统,土地处理工程系统,设计调节水库、污水库、截流工程、增设曝气设备,开挖引水冲污水道等工程等,增加水体稀释自净能力的工程技术措施。

(3)在改善景观方面,应用水利美学原理设计形式优美的与景观相协调的水工建筑物。

(4)研究设计水利工程,防治疾病发生和流行以及防治病虫害方面。由于现在社会上对于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认识水平越来越高,通过专门的学科门类来研究水利工程的环境问题及其改善措施,将会使我们的环境保护工作更丰富、更全面、更深入。

(5)推动生态水利建设的发展是改善水利工程建设区域生态环境的根本方向。在某种程度上,水利工程不仅影响和破坏了生态环境,而且也破坏了水资源,导致水质恶化,甚至产生严重的水资源问题。人们基于水资源现状与生态工程的原理,提出了生态水利。其理论基础是,生态水利不仅涵盖了水利事业和水利产业目标,并突出了环境目标,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一致,最终的目标是实现水资源的永续利用,满足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建设“生态水利”是当前工作研究的热门与重点。在“生态水利”工程建设中,首先,应遵循工程安全性原则,对工程进行技术经济论证,保证技术的可行性和经济的合理性,保护河流生态系统,维护河流形态奇异性,为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恢复创造条件;再者,进一步深化水利改革,做好水利现代化规划,使每一项“生态水利”工程都能结合当地河流的自然属性,寻求最佳的生态工程方案。同时,继续完善环境评价、生态保护方面的政策、法律法规,为“生态水利”建设保驾护航,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更重要的是坚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努力把水利工程建设成为安全经济的、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型”、“环保型”的“生态水利”工程。

3 结语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保护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对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当前,水利工程师们亟须进一步树立和提高生态与环境保护的意识,充分认识水利工程对环境与生态可能产生的重大而潜在的影响,在流域的开发,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调度及水库运行中,均应充分考虑生态与环境的要求,使工程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甚至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通过有效的措施,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合谐统一。

参考文献:

建设生态城市的措施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生态城市;现状;建设;对策

生态城市的定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从狭义上讲,指的是依照生态学原理建立高效、和谐、可持续发展、健康的居住环境。从广义上说,生态城市的涵义要更深一些,即在人类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建立起一种全新的文化观,不只是建立一种良好的居住环境,更重要的是依据生态学的原则建立一种社会与经济与人类都协调发展的社会关系,目的是为了在有限的资源环境内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1 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现状

1.1 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特点

要进行生态城市的建设,首先需要了解生态城市的特点。与传统的城市相比起来,生态城市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和谐性。生态城市强调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和谐,众所周知,和谐这个概念,范围十分广泛,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自然与人共同生活存在的方面,人类回归自然同时自然融入城市之中等方面,都要体现和谐的概念,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和谐则更注重人与人的关系和谐。

第二,可持续性。进行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理念是可持续发展,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仅要考虑时间,也要考虑空间问题,将时间与空间进行完美的协调,满足现代人的需要,又能兼顾到下一代,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第三,高效性。传统的城市在资源利用上效率较低,导致很大浪费,而生态城市却能提高自然界资源的利用效率。无论是在自然资源,还是人力资源上,都能完全高效率利用,物质、能量循环再生,各行各业之间的关系都能得到很好的协调。

第四,区域性。生态城市本身就是一个区域的概念,是基于区域之间的平衡。但各个城市之间却也是相互影响制约的,因此,只有区域协调才能有生态城市的协调发展。

第五,整体性。生态城市的建设目标很宽泛,优美的环境以及繁荣的城市建设是一个目标,但新时代的生态理念要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时,也要注重提高人类的质量,力求在整体水平上进行提升。

1.2 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现状

“九五”期间,我国的环境发展有大幅提升,环保方面有很大改善,但依旧有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状况,生态恶化甚至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水环境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城市垃圾、“白色污染”等等,都是侵蚀我国环境的主要因素。环境的恶劣,将会诱发多种疾病的产生。

我国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探索生态环境建设。第一个获得国家批准建设的生态省市海南省,随后,吉林和黑龙江又分别获得批准建设生态省。之后,我国的许多城市比如上海、、宜春、长沙、深圳、扬州等城市都将生态城市的建设作为发展目标。近几年,生态城市的建设发展势头越来越好,2002年8月19日至23日,我国的第五届国际生态城市大会成功在深圳举行,这次会议的成功召开,对城市的生态化以及人文环境的建设都将是一个极大的推动作用。虽然有了一定的成绩,但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依旧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2 如何进行生态城市的建设

生态城市的建设,一方面涉及到城市各方面物质环境的生态建设以及生态恢复情况,另一方面,也涉及到人们的价值观念、日常生活方式以及政策法规等的建设。我国还处于发展中国家的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来,无论是综合国力、科技水平,还是人口的素质以及意识观念,差距都还是比较大的。因此,在进行生态环境建设时,要立足于我国的国情,我国的具体国情是环境差、人口多、底子薄,为此,我国进行生态城市的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 提高环保和生态意识

生态环保意识的建立,是进行生态城市建设的关键和基础。为了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进行一定形式的宣传教育是必须,此外,还应让市民体会生态环境保护的各种好处与便利,从实际行动中营造一种良好的环境,规范环境行为。

2.2 制定生态城市指标体系

如果没有指导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在实践中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在制定生态城市建设的指标时,要对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相互作用关系理解通透。另外,由于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多样,具体制定评价指标时,要在各个方面都设定具体的指标体系,形成阶段性的目标。基于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进行城市规划,城市建设才能真正落实到实处。

2.3 建立生态城市环境保护新机制

环境保护是进行城市的生态建设、生态恢复以及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手段。因此,建立完善的环保机制是十分必要的。建立环保机制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政府加大建设力度,对保护建设生态环境的行为要进行积极的引导和维护激励。比如,国家要提升环保主管部门的职能和地位;建设一支强有力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督队伍等等,都是政府主导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措施。二是在市场中引进环保的价值观念,比如通过税收、环境产权等手段来确定人与自然的关系,遏止环境滥用情况的出现等等。三是提高公众参与能力,公众参与是建立完善环保机制的重要手段,在环境决策参与、环境投资参与、环境监督参与等方面,都要将公众参与作为一个目标。具体措施有很多,例如,修订法律,在法律层面上让公民明白自身的法律权利与义务;修改决策程序,让公众能参与到环境保护措施的决策过程中等等,都是提高公众参与能力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李子君.中国如何进行生态城市建设[J].环境保护,2002(10).

建设生态城市的措施范文第5篇

【关键词】绿色城市;规划;设计

城市的发展并非一朝一夕,其造成的恶劣影响在解决的过程中,仍然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才能完成。为此,应在绿色城市规划与设计过程中,根据城市的历史发展和今后的方向,做出良好的规划。设计方面,绿色城市讲究环境协调和可持续设计,应减少高污染、高耗能的设计,加强绿色建筑的设计和落实,促使城市与自然环境处于和谐的状态,以此来更好的满足生产、生活。在此,本文主要对绿色城市规划与设计重点进行讨论。

一、绿色城市概述

城市绿色化发展、建设,是今后的重要工作方向。对于我国而言,城市的数量不断增多,尤其是二三线城市,在增长速度上非常的快。通过建设绿色城市,一方面可遏制污染的恶化,另一方面可以为生产、生活提供更好的环境,减少对环境污染的同时,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建设,减少经济损失和社会损失。在此,本文主要对绿色城市进行论述。

(一)遏制城市蔓延

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城市的蔓延表现出了恶性循环的状态。很多人认为,城市的发展意味着国家经济水平的提升,并且在很多方面,都可以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但从整体上来看,目前的很多城市,不仅雾霾、沙尘暴严重,同时在水资源方面的污染也相对严重,无法满足居民的日常需求,对经济的增长和社会建设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绿色城市的建设,就是为了更好的遏制城市蔓延,适当的保留乡村镇的数量,平衡社会的城市数量,防止造成恶性循环。另一方面,遏制城市的蔓延,还表现在绿色城市的优化方面。现今的部分城市,正在积极的建设绿化带、修建公园、改善环境,但收效并不理想,原因在于周边城市污染较为严重。所以,遏制城市的蔓延,可以为绿色城市建设,提供较好的外部条件。

(二)保持土地的生态

对于绿色城市而言,其建设的目的之一在于,保持土地持久的生态模式。目前,我国的生态环境明显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相对而言,很多城市虽然表面上比较“干净”,但在实际的建设和发展中,其依赖较多的清理措施和绿化措施来完成,一旦这些措施停止,这部分城市势必会走入到高污染的行列。由此可见,城市的绿化建设,不能总是依赖人工措施,应力求保持土地的生态,利用大自然的自我净化能力,改善城市的各种污染和不良问题。保持土地的生态,是绿色城市的重要指标。在我国的一些沿海城市,由于绿色规划较为完善,因此当地的空气质量较高,不仅土地肥沃,同时还能实现自给自足,形成了小范围的良性循环。不可否认的是,沿海城市存在很多的优势,这是内陆城市所无法比拟的。因此,保持土地的生态,还应该进一步的利用城市发展的优势。

二、绿色城市规划与设计重点

绿色城市在现阶段的建设中,虽然明确了方向和目标,但在建设过程中,总体的进度相对缓慢,未能取得明显的阶段性成果,导致国家的综合国力未得到持久的提升。在绿色城市的建设中,规划与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两项工作。规划方面,应保证与周边城市的协调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高贴合度;设计方面,需满足生产、生活的需求。在此,本文主要对绿色城市规划与设计重点进行论述。

(一)低碳城市

绿色城市讲究的是能够促使城市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发展后,依然保持干净的土地和清新的空气。这就要求我们在绿色城市的规划中,积极实现低碳城市。在目前,很多城市的碳排放量都严重超标,各种大小工厂对城市的空气影响非常严重;大型工厂和高污染企业,其排放的物质含炭量非常的高,因此直接影响到了土地的干净和周边环境。低碳规划将成为决定绿色城市能否建设成功的重要工作。第一,需根据国家政策和条文规定,直接取缔部分工厂,从源头减少碳排放量。第二,选择清洁能源进行应用,减少对不可再生能源的开采。第三,告别传统的工作模式,建立良性循环。第四,对于碳排放量高的区域,给予强力的整治,运用较多的方法来完成空气的净化、水源的净化、土地的净化。

(二)加强绿化建设

目前,之所以无法完全依靠自然的恢复能力来实现绿色城市,主要原因在于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在很多方面都造成了很严重的污染,这已经超出了自然环境的自我净化能力。为此,应在今后的发展中,持续加强绿化建设。绿化建设虽然是依靠人工措施来完成的,但却有利于建设绿色城市的良性循环,通过长期的努力,可进一步的恢复自然环境的自我净化能力。第一,必须加强绿色植物的种植,保证城市的绿化植物能够与城市的空气、土地相互协调,不要做表面功夫。第二,加强对城市供水的改造,尤其是重点污染区域的整治。第三,需要与周边城市合作,建立大环境上的绿色化,避免因周边环境不理想,造成绿化建设成果的不稳定。

(三)深化技术研究

绿色城市在设计中,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工作,包括城市的交通规划、建筑布局等等,这些都需要较多的技术来完成。例如,在交通规划方面,需通过GPS等技术,对各区域的交通进行定位,搜集较多的信息与数据,以此来优化设计交通路线,减少交通拥堵,实现交通流畅。同时,根据得到的数据与现实情况结合,增强道路或者是桥梁的建设,在固有的空间上进行优化,实现绿色城市的良性发展。日后,需进一步的深化各方面的技术,满足绿色城市建设的要求。

总结:本文对绿色城市规划与设计重点进行讨论,从现有的工作成果来看,绿色城市规划与设计,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并创造出了较大的价值。今后,还需进一步对绿色城市进行研究,实现规划与设计的多元化发展,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黎黎.向生态“优托邦”演进――论帕特里克・盖迪斯城市观中的生态意识[J].社会科学战线,2014,12:83-93.

[2]左长安,邢丛丛,董睿,康翠霞.伦敦雾霾控制历程中的城市规划与环境立法[J].城市规划,2014,09:51-5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