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环境空气监测方案

环境空气监测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环境空气监测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环境空气监测方案

环境空气监测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环境空气监测;全程质量控制;监测点;科学监测

0.前言

环境空气监测是由环境监测机构规定程序和有关法规的要求,对代表环境质量及发展趋势的各种环境要素而进行技术性监测,对环境行为符合法规的情况进行执法性的监督、控制和评价的全过程。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功能区和产业结构布局的不断优化、调整,许多城市在城市环境、城市建成区规模和人口数量、分布等方面都有了很大变化,原有的城市环境空气监测呈现出监测点位数量上的不足或者空间分布上的不科学,不能继续满足城市环境空气监测的技术要求,从而面临着需要不断进行优化。

1.国内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的特点

就目前的发展情况而言,国内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的构成特点比较简单,环境监测部门把从监测站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再由行政部门一级一级的上报。国内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部门都是独立的各项操作都是由监测站的人员完成的。这样的系统已经落后我们应该不断的进行完善。

2.自动化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的主要组件

自动化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系统主要组件包括:质量保证的实验室、中心计算机室、系统支持的实验室、各个下属的监测站等。(1)质量保证的实验室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对所有的监测设备的保养和审定,对检修后的设备进行校准和技术指标的审核,制定和落实系统的质量监测的控制措施。(2)中心计算机的主要工作的内容是通过各种通通讯方式来收集各个下属的监测站监测到的数据和监测设备的工作的信息,并且判断收集到的信息检测和存储,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对下属的监测站远程监测、诊断。(3)系统支持的实验室的主要工作内容是仪器设备的运转情况,对系统仪器设备进行保养和设备的维护;对发生故障的仪器设备及时的进行检修和更换。(4)下属监测站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全程的自动监测、收集、储存监测到的信息,按照中心计算机的要求准时的向中心计算机发送监测的数据和仪器设备工作的状态。

3.在现代社会加强监测能力尤为重要

不断的完善环境空气监测,正确的选择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的控制点,促进国家环境空气监测全程质量控制的能力,提高地区性的污染物质的监测水平,不断发展农村特殊性空气监测站和地区性的监测站的建设,使环境质量监测的结果更加贴切实际情况,符合人们的亲身的感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空气质量的好坏影响着人们的健康,为了让人们了解环境情况,监督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的效果,应该准确的环境监测的信息,加强环境空气监测全程质量控制的能力。

4.顺利推进保证能力建设

(1)各级环保部门应提高组织领导的能力,完善工作中遇到问题的协调机制,制定本区域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能力建设的方案,把各阶段工作的任务分配到各个部门和单位,做到部署任务、检查问题、以便发现问题能够及时解决问题。(2)各级环保部门应该和同级的财政部门沟通,把环境空气监测全程质量控制能力的建设和完善加入到公共财政开支里面,国家和地方应该共同承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的建设和完善。(3)各级环保部门应该依据现在的发展形式对环境空气监测的要求,规划对监测方面的人才的培养,定期的进行人才的培训,把培训各类技能性的人才、专业能力较强的人才和综合性的管理人才为主要目的,促进人才队伍素质的不断提高,为保障环境空气监测全程质量的控制提供人才。

5.对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的意见和建议

针对我们国家的自动化的环境空气监测全程质量控制发展的形式,提出了以下的几点意见和建议。(1)把环境监测部门的责任要明确的区分开,不同时期的责任分配到个人。比如:校准日常使用的仪器,每年对仪器进行审核,对收集的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对数据的优化应该由专人进行负责。(2)从监测站收集到的数据,经手人必须要谨慎保存原始数据,经手人对数据的修改和筛选的权限要保密,以便于在以后的审核或者是调用这些数据的时候有据可依。(3)不断的完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的区域性的网络系统。现在21世纪是网络的信息时代,各种信息系统已经大范围的运用到各个行业中去了,要把信息做到透明化是现在环境空气监测全程质量控制的目标,不断的发展和完善环境空气监测的系统,促进信息的集中的处理和数据的不断优化,提高环境空气质量的监测。(4)要不断的完善城市自动化环境空气质量的监测,按照新颁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要求,现在地级以上的城市都需要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城市自动化环境空气质量的,分批的把缺少的监测设备补充完整。根据地区特点的不同建立不同的环境空气监测点位,各个监测点位之间应该具备良好的信息数据的传输的系统,和网络化的监控平台,进而提高各市、地区的城市自动化环境空气质量的监测。

6.小结

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日益重视的社会中, 展望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未来的发展,对各种有毒、有害气体的探测,对大气污染、工业废气的监测以及对食品和居住环境质量的检测都对气体传感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纳米、薄膜技术等新材料研制技术的成功应用为气体传感器集成化和智能化提供了很好的前提条件。气体传感器将在充分利用微机械与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号处理技术、传感技术、故障诊断技术、智能技术等多学科综合技术的基础上得到发展。研制能够同时监测多种气体的全自动数字式的智能气体传感器将是该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杨亚洋.环境空气监测数据分析及处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23).

[2]谢晓实,魏东明.关于环境空气监测质量保证的建议[J].中国环境监测,2003(1).

环境空气监测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环境监测课程 教学改革 理论课 实践

环境监测是环境类专业学生非常重要的一门必修课。该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有关环境监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环境监测方案的制定以及实施的原则;了解环境监测,从布点、采样、样品保存、样品预处理到样品分析测试和数据处理的全过程;同时通过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1]。

但是在环境监测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理论教材内容繁多,而课时数不足,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授课老师为了完成教学内容疲于奔命,教学效果很差;实验课程综合性实验项目较少,并且受到实验场地和教学时数的影响,一般在课堂实验教学中仅仅完成样品分析测试这一环节,学生明显缺乏实验兴趣。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这两大问题,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一些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理论课教学改革

1.整合理论教材,精简授课内容。

我们在教学中采用的教材为奚旦立主编的《环境监测》(第三版),该教材注重系统性,涉及的内容既广又深,如果课堂授课内容完全参照教材内容,则课时数明显不足。因此我们本着“够用、会用、能用”的原则对教材内容进行大胆整合。首先认真分析教材和其他先修课程中的雷同之处,对于其他先修课程中学到过的知识点进行删减,如有关空气污染、水质污染的基础知识在环境科学概论等先修课程作为重点内容学习过,在环境监测课程中就不再讲述;对于在实际环境监测过程中应用较少且深的理论知识,如空气采样器每一部件的具体工作原理、标准气体的配制等知识点也略去不讲;对于教材中自身各部分相互重复的内容也避免反复讲解,如同一监测项目,在水质监测、空气监测和土壤监测中只是样品采集和前处理方法不同,而所采用的检测方法相同,那么具体的检测方法在整个授课过程中只讲解一遍。

对于保留的教学内容再进行分类,分为教学部分与导学部分。重难点的知识采用教师讲解教授的教学方式;简单的知识采用导学方式,即教师提出学习具体要求,给出相应的习题,并通过课后作业的方式检查学习效果。通过上述对于教学内容的调整,大大缓解了教学时数不足的压力,并且让学生对于整门课程的重难点知识了如指掌。

2.转变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

由于精简了课堂教学内容,缓解了课时压力,我们转变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

一是对比教学法。由于监测的对象不同,但很多检测的具体项目相同,各部分教学内容既有差异又有联系,如:水质监测和空气监测,二者在采样方法、采样仪器上存在明显差异,通过比较二者的异同点,可以对空气采样中的部分难点知识进行突破,而对于空气和水质监测中具体的监测项目,只是样品采集及前处理过程不同,具体的检测方法都一致。这种对比教学能引导学生对书中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融会贯通,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这门课程。

二是图片教学法。对于某一具体项目的监测,教材中都是采用大段的文字叙述,并且涉及大量的化学方程式,让学生望而生畏,产生畏难情绪。我们在教学中对于某一项目的监测流程在课件中都是采用框图结构,对于某些监测项目还采用自己绘制的简单图片,在授课过程中对照简单的流程图,讲解分析原理及分析步骤,将教材中非常抽象的文字叙述形象化、直观化,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同时由于流程图对于书中复杂的文字叙述进行简化,进一步缓解了教学时数不足的压力。

三是启发式教学法。要提高教学效果,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课堂互动无疑是提高学生积极性的最直接的方法。我们在环境监测的理论授课中,始终坚持启发式的互动教学。如在讲解空气污染物受外界因素影响的时候,我们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常识,通过提问的方式很轻松地讲解风速、风向及排放高度对污染物扩散的影响。再如在讲解降尘测定过程中,采样时间较长对采样过程影响较大的问题,我们采用连锁提问方式:天气对于样品采集有无影响?雨天会有什么影响?如何处理这种影响?连续晴天会有什么影响?如何处理?通过这种互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明确天气状态对于样品采集有影响,在样品采集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天气变化,并随时对采集的样品进行处理。这样一些简单的问题穿插在教学中,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课堂氛围轻松生动。

二、实践教学改革

环境监测课程中的实验不同于一般的分析化学实验,它具有很强的专业特点。学生不仅需要扎实的分析化学方面的知识,而且需要将这些知识运用于环境中不同污染物的监测。监测实验也不仅仅是一般的化学分析,还包括样品的采集、运输、保存和预处理等,应该说环境监测实验是一个全面的和全过程的实验[2]。但是在现行的实验教学过程中,由于实验场地和实验课时数的限制,往往是采用教师准备好样品,学生仅仅在实验室完成样品检测这一过程。和以往分析化学中的实验差不多,学生明显缺乏实验兴趣,在实验课堂上都是照方抓药,被动地完成实验操作,对与理论知识的应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没有起到任何效果。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在实验教学中采取了大胆的改革,在实验教学中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1.转变课堂实验教学模式。

首先我们改变了课堂实验教学模式,在进入实验室之前对学生提出实验预习的要求,每次进入实验室之后,采用抽查的办法,让一个学生讲解本次实验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及结果处理的全过程,讲解完之后由教师对于其讲解错漏的地方进行简单更正,然后全体学生开始实验操作。这样给学生以压力和动力,让学生在实验开始之前对于实验过程有一个非常透彻的理解,对于实验预习中遇到的问题会主动去查阅理论教材,对于理论课上所学的相关知识是一个很好的复习巩固过程。同时,采用学生自己上讲台讲课的方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另外,在课堂实验教学中由于课时数的限制,对于耗时较长的样品采集及前处理过程很难保证学生有操作的机会,我们会在课堂做一个模拟现场,准备好采样及前处理过程所需要的仪器,让讲课的学生对照仪器讲解实验步骤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2.增加课外实训教学。

课堂实验教学由于场地及时间限制,一般学生真正完成的只是样品检测的阶段,为了弥补这一不足,我们在理论课和课堂实验教学结束之后,开放实验室,进行2周的课外实训教学。主要实训项目为校园环境监测,包括水质、空气、噪声三部分内容的监测,将全班学生分组,要求每组学生完成一个大项目的监测。监测方案设计、采样点布设、样品采集、前处理、样品测定、质量状况评价等全过程要求学生自行完成。对于实训中的难点问题,如方案设计、采样点布设等问题,先让学生讨论拟定,然后由教师进行点评指导。在每组学生完成监测任务之后,再组织全班学生集中讨论,交流自己这一部分监测项目的实训经验。最后以一个小论文的形式,让学生完成自己这部分监测内容的报告,并将这个论文作为环境监测整门课程考核的一个重要部分。课外实训教学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环境空气监测方案范文第3篇

中图分类号:TK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1-0041-01

1、PM2.5自动监测的现状

在公众对改善环境空气质量需求的推动下,大气细颗粒物PM2.5作为基本监测项目纳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PM2.5的监测能力建设和数据实时也随之提上日程。根据“十二五”期间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能力建设“四步走”的发展规划要求,省会城市、直辖市以及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城市需于2012年底实现环境空气监测数据实时。截止2016年底,所有地级以上城市需分阶段完成PM2.5的监测能力建设和实时。

美国在1997年颁布监测标准,1998年开展能力建设;欧盟、日本也都在2005年前后逐步开展监测;我国在2007年前后各城市进行实验性监测。

PM2.5监测技术不同于PM10监测,挥发性成分影响显著,监测难度较大。PM2.5监测技术不是一开始就是成熟的方案,是一个探索和发展的实验过程,所以监测中存在一些问题。2008年美国EPA批准PM2.5监测参比方法(手工)和等效方法(自动),2009年开始认证通过目前市场主要的国外监测产品,期间欧美PM2.5自动监测设备通过和未通过认证的仪器混杂使用,带来不少问题;2011年前国内没有PM2.5自动监测仪器生产厂商,国外供货商部门没有认证的设备,导致各地区监测差别较大。现阶段按照国内外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要求,对执行环境质量标准要求的项目指标的监测仪器,均需通过环境管理部门的质检。

2、PM2.5自动监测方法及原理

2.1 微量振荡天平法

微量振荡天平法是在质量传感器内使用一个石英振荡空气锥形管,在其振荡端安装可更换的滤膜,振荡频率取决于锥形管特征和其质量。当采样气流通过滤膜,其中的颗粒物沉积在滤膜上,滤膜的质量变化导致振荡频率变化,通过振荡频率变化计算出沉积在滤膜上颗粒物的质量,再根据流量、现场环境温度和气压计算出该时段颗粒物的质量浓度。

采用微量振荡天平法监测时,由于空气中水分对膜片称重有较大的影响,所以采样管系统必须加热以维持一个较稳定的称重湿度环境,这样会造成受测量空气中挥发性和半挥发性颗粒物的损失。因此采用微量振荡天平法时,必须加装膜动态测量系统系统来监测PM2.5质量浓度,以校正测量偏差。

微量振荡天平法颗粒物监测仪由采样头、PM2.5切割器、滤膜动态测量系统、采样泵和仪器主机组成。环境空气样品经过采样头和PM2.5切割器后,成为符合技术要求的颗粒物样品气体。样品气体随后进入配置有膜动态测量系统(FDMS)的微量振荡天平法监测主机,通过一端固定,另一端装有滤膜的空心锥形管,颗粒物被收集在滤膜上。在工作时空心锥形管是处于往复振荡的状态,它的振荡频率会随着滤膜上收集的颗粒物的质量变化发生变化,仪器通过准确测量频率的变化得到采集的颗粒物质量,然后根据收集这些颗粒物时采集的样品体积计算得出样品浓度。采用该方法的监测仪器,精度较高,技术复杂,维护工作量大,膜动态测量系统(FDMS)需定期返厂更新,该方法设备在长期湿度高的地区受影响较大,湿度过大,监测数值易出现负值,需及时更换滤膜。

2.2 β射线法

β射线法原理是根据颗粒物对C-14释放的β射线的吸收强度进行分析,颗粒物吸附在滤纸带表面后,盖革计数器通过测量采样前β射线强度变化来计算吸附的颗粒物浓度。

采用β射线法监测时,由于空气中水分对膜片和吸附颗粒物均有较大影响,所以采样管必须加装动态加热系统,保持受测量气流的湿度相对稳定在合适测量水平。因此,β射线法必须加装动态加热系统来监测PM2.5质量浓度,以最大限度减少对颗粒物监测的影响。

β射线法颗粒物监测仪由采样头、PM2.5切割器、样品动态加热系统、采样泵和仪器主机组成。在样品动态加热系统中,样品气体的相对湿度被调整到35%以下。样品气体进入仪器主机后颗粒物被收集在可自动更换的纸带上,纸带的两侧分别设置了β射线源和β射线检测器。随着样品采集的进行,在纸带上收集的颗粒物越来越多,颗粒物质量也随之增加,此时β射线检测器检测到的β射线强度会相应减弱。由于β射线检测器的输出信号能直接反应颗粒物的质量变化,仪器通过分析该质量变化,结合同时段内采集的样品体积,最终得出采样时段的颗粒物浓度。采用该方法监测仪器,精度较低,技术简单,但维护工作量小,对使用环境要求较低,针对我国目前PM2.5自动监测现状,该方法实用性较高。

2.3 光散射法

光散射法测量质量浓度的原理是建立在微粒的Mic散射理论基础上的。当光照射在空气中悬浮的颗粒物上时,产生散射光。在颗粒物性质一定的条件下,颗粒物的散射光强度与其质量浓度成正比。通过测量散射光强度,应用转换系数,求得颗粒物质量浓度。光通过颗粒物质时,对于数量级与使用光波长相等或较大的颗粒,光散射是光能衰减的主要形式。

光散射法是由于容易受颗粒物折射性、形态以及成分影响,其测量准确性不好,所以单独采用光散射法测量PM2.5的仪器较少,国内外厂商一般运用该方法结合其他方法来进一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比如,采用β射线加动态加热系统联用光散射方法,因为增加了光散射测量装置,利用较为稳定准确的周期β射线法测量数据为校准,来提供高时间分辨率的光散射方法测量值,其准确度水平处在微量振荡天平法仪器和β射线法仪器之间,检测限和精度理论上均接近微量振荡天平法仪器。

3 结束语

现阶段我国已搭建PM2.5自动监测设备认证平台,国产PM2.5自动监测设备也开始出现。2011年12月环境保护部颁布《环境空气PM10和PM2.5的测定重量法》(HJ618-2011),为PM2.5自动监测等效方法设备提供了基准的参比方法。自动监测方法需要与手工监测基准方法比对是国际通用方法,具有权威性。

参考文献

[1] (HJ618-2011).环境空气PM10和PM2.5的测定重量法.

[2] (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环境空气监测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生态环境;监测技术

1、生态环境监测的定义

上世纪60年代后,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生态环境监测从一般意义上的环境污染因子监测开始向生态环境监测过渡和拓宽。

生态环境监测采用的是生态学的多种措施与方法,从多个尺度上对各个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格局的度量,主要通过监测生态系统条件、条件变化、对生态环境压力的写照及其趋势而获得。可以说生态监测是运用可比的方法,在时间与空间上对特定区域范围内生态系统或生态系统组合体的类型、结构和功能及其组合要素等进行系统地测定和观察的过程,监测的结果则用于评价和预测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从方法原理、目的、意义等多方面作了较为全面的阐述。

在监测对象上,生态环境监测既不同于城市环境质量监测,也不同于工业污染源监测。从生态环境监测发展的历程来看,现今的生态环境监测主要侧重于宏观的、大区域的生态破坏问题,其反映人类活动对我们所处的生态环境的全貌、综合影响的优点。

生态环境监测可用作对农田、森林、草原、荒漠、湿地、湖泊、海洋、气象、物候、动植物等进行监测。不难看出,生态环境监测是环境监测的拓宽,除开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措施外,环境监测的理论和实践定能作为生态监测得以发展和完善的基础保障。景观生态学、农业生态学、森林生态学、淡水生态学、海洋生态学、荒漠生态学、脆弱带生态学、地球化学、气象学、物候学、环境经济学等理论与实践对生态环境监测也是大有益处。

2、生态环境监测的主要内容

2.1生态环境监测主要原理

生态环境监测最主要原理便是“准确性原理”,即监测活动及其所获得的生态环境信息是生态环境历史和生态环境管理的记录、书写,也是生态环境历史的“镜像”写照,同时更能体现环境及环境管理的真实性及环境信息的权威性。为满足“准确性”的要求,生态环境监测还衍生出了以下3个基本原理。

2.1.1代表性原理 即监测是以有限的点位、断面代表“无限”的生态环境整体,以有限的采样频率代表时刻变化着的生态环境变化信息,以有限的数据信息量代表“无限”的生态环境内部信息。

2.1.2完整性原理 监测通过采用环境“要素”和“相素”、环境“压力”组合监测模式来反映环境及其内涵信息的完整性、复杂性,同时体现了生态环境监测的系统性。

2.1.3规范性原理 监测通过实现生态环境监测制度化、技术标准化和技术规范化来反映环境及其内涵信息的可靠性、可比性,同时体现了生态环境监测的可溯源性、精密性。

2.2监测对象

近几年来,生态环境监测的内涵已获得极大的丰富,传统的“水、气、声、渣”已不能代表环境监测的对象特征。生态环境监测的范围和对象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2.2.1生态环境监测范围 包括区域的、流域的、全国的。按照不同的需要和目的,能够组合成不同的监测范围。

2.2.2生态环境“要素”监测 包括各种环境要素、生态系统中的各环境介质、环保部门主管、监测对象(如各种排气、排水、固体废物等)。

2.2.3生态环境“相素”监测 包括同一环境要素或同一环境介质中的多相监测,水环境监测中的水相、生物相、沉积物相监测,环境空气监测中的气液相、固相等。

2.2.4生态环境“压力”监测 广义为“源解析”监测,通过广义的“源解析”监测,可以解答环境变化与污染源排放之间的关系,找出环境管理的主要对象和目标等。

2.3生态环境监测指标

生态环境监测的本质是环境“要素”和环境“相素”中目标污染物各类信息的生产过程,即环境信息的生产过程。现阶段的环境监测内容包括综合性指标、物理学指标、化学指标、生物学指标、生态学指标、毒理学指标等,或者分为环境质量指标、自然生态指标、环境保护建设指标等。

3、生态环境监测的技术和方法

3.1生态环境监测程序

3.1.1现场调查与资料收集 生态环境污染随时间、空间变化,受气象、季节、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影响,应根据监测区域呈现的特点,进行周密的现场调查和资料收集工作,主要调查各种污染源及其排放情况和自然环境特征,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象气候、土地利用情况以及国家经济发展状况。

3.1.2确定监测项目 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生态环境质量标准,结合该地区污染源及其主要排放物的特点用以选择,并且还要测定一些气象与水文项目。

3.1.3数据处理与结果上报 因监测误差存在于生态环境监测的整个过程,唯有在可靠的采样和分析测试的基础上,运用数理统计的办法来处理数据,方有可能得出符合客观要求的数据,处理得出的数据应经仔细复核后才可上报。

3.2监测的方案与技术路线

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方法就是对生态系统中的指标进行具体测量和判断,以获得生态系统中某一指标的关键数据,通过统计数据,来反映该指标的状况及变化趋势。在选择生态环境监测具体技术方法前,需根据已知条件,结合确定的技术路线,确定最理想的监测方案。技术路线和方案的确定大致包括以下几点:生态问题的提出,生态监测台站的选址,监测的对象、方法及设备,生态系统要素及监测指标的确定,监测场地、监测频度及周期描述。一些特殊指标可按目前生态站常用的监测方法。生态监测具有着眼于宏观的特点,是一项宏观与微观监测相结合的工作。对于结构与功能复杂的宏观生态环境进行监测,必须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

4、开展生态监测的建议

4.1发挥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优势

生态环境监测的理论具有广泛的内容,环境监测的实践丰富了生态环境监测体系,要发挥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优势,使其成为开展生态监测工作的基础保证。

4.2合理选择监测指标

我们现有的监测能力、技术与设备水平有限,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结合本地的特点,从由于经济发展过快对生态环境形成压力和影响生态系统变化的因子中,选取易监测、针对性强、能说明问题、对特定环境敏感和属于污染的因子开展监测,以此表征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待今后条件具备时,逐步加以补充、扩展。

4.3充分利用先进技术

当前许多现代化的技术和手段,还没有在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中发挥作用,如3S技术已经趋于成熟并广泛得到应用,要使其和生态监测密切结合,并以最少费用获得必要的生态环境信息,在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中发挥效用。

5、结束语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实施生态环境监测是环境监测体系发展和完善的必然趋势和要求,这一项复杂的工程,向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必定更深层次地为环境管理部门服务,为经济区建设营造良性循环、天地人和的生态环境,促进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单从生物指标监测来了解环境质量已不能达到要求,生态环境监测是环境监测发展的必然趋势,也必定会作为环境监测的重要方式。

参考文献

环境空气监测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环境监测工作;探讨

中图分类号:X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环境质量普遍下降,环境监测范围不断增宽和监测类型与数量不断增多,且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不断增强、关注环境问题不断深入,环境监测的质量问题受到更多人的重视。

1 环境监测目的与原则

1.1环境监测目的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随着提高,环境监测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来保障人们的健康、保护环境为目标。通过环境监测,能准确及时的全面发现环境质量变化,为环境管理、污染治理、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环境监测可从以下4方面分析:(1)根据污染分布情况,查找、判断污染来源,实现环境监督管理有效控制污染源提高依据;(2)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环境质量问题;(3)为指定环境法规、标准等综合服务提供环境管理依据;(4)为研究环境容量,收集检测数据资料,实施总量目标管理控制、预测环境质量提供数据和积累监测资料。

1.2 环境监测原则

(1)监测项目应执行国家与地方环保的有关法规、标准、规范,综合运用好经济及相关政策为评价监测资料;(2)据监测项目的要求,了解清楚监测区域分布现状、污染点源、收集原始资料、因地制宜地制定监测方案,并进行技术实施可行论证;(3)监测网络系统确定,其监测点位选择一定要具有准确性与代表性;(4)规范监测行为,以科学依据、开拓创新,注重现状、有序监测,严格按确定的技术路线、频次、分析方法、实验测定到数据整理等全过程质量控制;(5)针对监测列项要求,提出监测评价报告内容应具有科学性、真实性、可操作性,并进行专家评审确认。

2 环境监测程序与处理方法

2.1环境监测程序

按照环境监测的程序先进行实地调研制订方案化布点采集样品运送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提出方案专家评审上报材料等。环境监测整个过程进行中要按照质量保证体系的技术规范、规定为知道进行。例:《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管理规定》、《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等,确保监测结果准确;从监测信息技术角度可分为:监测环境信息的获取传送解析综合4个过程进行,才能更全面、准确的分析监测数据、才能对环境质量及变化趋势做出正确的评价。

2.2 环境监测处理方法

目前我国环境样品污染物成份、形态结构采用的办法为化学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常用的化学分析法有重量法、容量分析法两种,例如:重量法可测定油类、降尘、硫酸盐等;容量分析法应用在碱度、溶解氧、硫化物、化学需氧量的测定;仪器分析法是物理学为基础的办法,近年来,我国应用于环境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测量,例:分光光度法经常用于金属、无机飞金属的测定,气相色谱法常用于有机物的测定,对于污染物状态和结构的分析常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质谱等技术分析。

3 环境监测的特点与分类

3.1特点

一是监测的综合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监测手段包括化学、物理、生物、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及生物物理等一切可以表征环境质量的方法;(2)监测对象包括空气、气体、土壤、固体废物、生物等进行综合分析,才能确切描述环境质量状况;(3)应结合该地区自然和社会等方面情况来进行监测数据的统计处理及综合分析,为此,得进行全面考虑才能正确阐明数据的内涵。二是监测的连续性:由于环境污染具有时空性等特点,因此,进行监测时要做到坚持长期测定,才能从大量的数据中发现其变化规律,预测其变化趋势,数据越多,周期越长,预测的准确度就越高,一旦监测点位的代表性得到确认,必须长期坚持监测。三是监测的追踪性:监测全过程,是一项复杂而相互联系的整体,每一步出现差错都将影响最终数据的质量。

3.2 分类

一是按监测的内容可划分为:(1)常规监测是对指定项目进行定期、长时间的监测,以确定环境质量及污染源状况、评价控制措施的效果,衡量环境标准实施情况和环保工作的进展:监视性监测包括对污染源的监督监测和环境质量监测,服务于环境质量评价和环境监理二个方面;(2)应急监测,据特定目的,它包括以下几种监测:污染事故监测、仲裁监测、考核验证监测、咨询服务监测等;(3)科研监测是针对特定目的科学研究而进行的高层次的监测,如环境本底的监测及研究:有毒有害物质对从业人员的影响研究:主要为监测工作本身服务的科研工作的监测,如统一方法、标准分析方法的研究,标准物质研制等,这类研究往往要求多学科合作进行。

二是按监测的介质对象可划分为:水质监测、空气监测、土壤监测、固体废物监测、生物监测、噪声和振动监测、电磁辐射监测、热监测、光监测、卫生监测等。这些都是环境监测的具体内容。环境监测可按其监测目的或监测介质对象进行分类,也可按专门部门进行分类,如气象监测、卫生监测和资源监测等。

4 环境监测技术及发展趋势

目前监测技术主要包括采样技术、测试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三个方面,其中测试技术最为基础,任务是对环境样品中污染物的组成进行鉴定和测试,并研究在一定历史时期和一定空间内的环境质量的性质、组成和结构。主要监测技术内容包括:大气环境监测、水环境监测、土壤环境监测、固体废弃物监测、环境生物监测、环境放射性监测和环境噪声监测等。

监测技术总体发展趋势概括起来以下6个方面: (1)人工采样、实验分析,数据统计为主,向自动化、智能化和网络化为主的监测方向发展; (2)由监测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方向发展;(3)由小范围领域监测向全方位领域监测的方向发展;(4)由单纯的地面监测向与遥感监测相结合的方向发展;(5)监测仪器将向高质量、多功能、集成化、自动化、系统化和智能化的方面发展;(6)监测仪器性能向物理、化学、生物、电子、光学等技术综合应用的高技术领域发展。

新监测技术发展,如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普遍采用,联用仪如GC—Ms、GC—AAS、ICP—MS。发展动向方面,遥感技术广为采用,监测技术连续自动化、分析技术联用,污染物状态分析技术,分析方法标准化,数据传送和处理自动化。区域大气、水质监测系统已实现自动化。对于较大范围内监测网络及点位的研究、监测分析方法的标准化、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数据传送和处理的计算机化的研究、应用也是发展很快。

5 结束语

环境保护在目前我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环境监测也从最初的工业污染到各类生态环境监测,由环境监测点污染到区域性的发展过程,其包括影响环境质量的污染因子,延伸到生物监测和生态监测。此外:环境监测仪将发展把实验室转为现场趋势,向数据直读,实时监测、连续监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全枝. 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的途径[J]. 中国环境管理,2008,(03).

[2] 欧 林. 浅谈影响环境监测质量的基本因素[J]. 经营管理者, 2010,(18).

[3] 谢国晖. 浅谈环境监测中的不确定度评估[J]. 科技资讯, 2011,(02).

[4] 郭晓明,徐晓平,郭偲.加强基层环境监测站管理全面提升环境检测新格局[J].中国科技纵横.20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