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气候变化现状

气候变化现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气候变化现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气候变化现状

气候变化现状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一体化 城市转型 发展导向

一、郑汴两地一体化的产生背景及发展趋势

1954年,河南省省会由开封西迁70公里外的郑县,由此导致了两地不同的发展局面,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及实施促进中部崛起战略以来,经过历届河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以及广大勤劳智慧的河南人民坚持不懈的努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河南省GDP连续数年已经位列全国前五,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极大提高,工业化、城镇化水平显著提升,现代化和国际化也正加速推进。但是,在看到这些可喜成果的背后,也直面背后存在的问题。以郑汴地区为例进行对比分析,郑州地区飞速发展,在省内“一枝独秀”,首位度快速提高,远远把省内其他兄弟城市甩开;与之相比,毗邻郑州几十公里外的开封市发展情况却截然不同,失去政治地位的的开封市发展却略显落魄,经济萎靡不振,陷入困境,确实令人扼腕痛惜。在2006年其GDP竟沦为全省地级市倒数第二,原来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的转型中陆续破产倒闭,产业结构调整未能带动新兴产业的发展。而郑州市作为省会城市抓住国家中部崛起的政策方针快速崛起成为中部地区的龙头城市之一,最近又在争创区域性中心城市。但郑州市无论城市化水平和基础设施健全满足性与东部沿海和南方一线城市发展相比仍不具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城市规模急剧扩大、中心城区交通严重拥堵、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如何打破这种尴尬局面的问题就不得不考虑在眼前。

在2011年9月28日,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指出,中原经济区是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为基础、中原城市群为支撑、涵盖河南全省、延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区域,地理位置重要,粮食优势突出,市场潜力巨大,文化底蕴深厚,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二、郑汴一体化的区位优势

(一)人力资源雄厚

郑开两市人力资源年龄15到64岁人数为352万人。总体适龄劳动人口数量大。郑州市从事经济活动和从业人员达到810万左右,开封市从事经济活动和从业人员达280万左右。从两地三次产业人口从业结构中来看,郑州市主要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而开封市以第一产业为主,两地从从业结构上来看,具有一定的互补性。而且郑州和开封两地由于多年的科技基础积累,科学技术的的产业应用程度比较高,工业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在省内位居前列,两市工业的总量占河南的70%以上。此外,两市拥有丰富的高校人才和技术资源,两地集合了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和信息工程大学等河南学科门类齐全、研发能力较强的高等院校。郑州还拥有国家级高新区、综合保税区、经济开发区和全国第一家航空港经济实验区。郑州和开封两地共有各类科技人员约40万人,各类科研机构约120个。在河南省属主要科研机构和中央驻豫省科研单位在河南省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其中70%在郑州和开封两地。综合上述方面,郑开两地具备初级因素和高级因素两方面基础条件,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持发展速度的同时,还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

(二)资源基础丰厚

(1)矿产资源。郑州地区自然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矿藏有煤、铝钒土、油石等矿产资源34种,煤炭资源储量50-100亿吨,位居河南省第一位;铝钒占河南省储藏的30%;郑州还是全国最大油石基地之一。开封所辖区域地下资源已探明的有石油和天然气,预计石油总生成量为5.6亿吨,天然气储量为485亿立方米,现已大量开采利用。煤炭资源埋藏较深,预测可靠储量为77.9亿吨。此外,地下还有丰富的石灰岩、岩盐、石膏等矿藏资源。

(2)农副产品资源。郑州和开封农副产品资源丰富,养殖业兴旺发达。开封农业发达,农副产品种类丰富,大豆、玉米、棉花、花生、苹果等产品丰富,作为全国重要的生产基地,被国家定为粮棉生产基地。除上述主要农副产品资源外,还有丰富的中药材、花卉等植物资源。此外郑州商品交易所位于郑州,主要以粮棉交易品种为主,对农产品价格有着重要的影响。

(3)旅游资源。开封是全国“古都”之一,旅游资源极其丰富,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给这座城市太多的耀眼的光芒,由于地理位置的相对封闭,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力较小许多景点可以完好保存下来;开封是有名菊城,每年金秋九月都会举办为期长达一月的大型菊展,吸引了海内外游客前来观赏。2007年开封全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2254.5万人次,比2006年增长19.2%。2007年来郑州观光、旅游以及从事各项交流活动的境内外人员2937.2万人次,比2006年增长25.7%。嵩山少林寺,黄河风景区等旅游资源与开封相得益彰,形成规模效应。

三、郑汴一体化的发展现状

郑汴一体化作为中原经济区发展的一个新的动力,自2007年正式提出以来,经过8年时间发展,陆续实现了金融同城化、通信同城化和城际铁路运行等。金融同城就是把都市圈内的银行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作为一个城市的金融机构来管理运行,建立起覆盖多城市银行间的统一、快捷、高效的金融服务体系。2013年郑汴金融同城化后,将有效降低两地企业和居民的资金之间的流动成本、加快资金流动速度和周期、快捷资金间往来支付,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而通信同城化的实现,郑汴两地区号和价格的统一,不但从人们的心理理解成两地合一地的思想观念,而且从企业与居民的使用消费中更加方便两地间的经济往来与人文联系。郑开城铁作为中原经济区、郑汴两城的重要承载连接工具,也是中原经济区下郑汴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加速器,更加促进了开封与郑州两地之间、及郑汴产业带内客流、商流、物流的往来联系。

郑汴新城的规划与郑汴产业带发展影响。郑汴新城总体规划产生于2009年,是依托于郑汴一体化,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总体规划形成的三级合一的复合型城市概念。起点从郑州中州大道,中心中牟东到开封西,北至黄河南岸,南至中牟与开封南界。并由郑州市政府主导,开封市和其他部门配合构建形成,并与工业带相衔接,形成联接郑开两城的狭形工业带。由郑州市政府的派出机构郑汴产业带管理委员会进行管理,形成省市区三级管理机构,郑汴新城的规划形成无疑成为郑汴一体化的战略重心。对郑开两城来说新的城市发展方向都将以外扩型发展为主的发展模式,在对内发展后劲不足,传统工业转型面临困难阻碍的时候,外扩型发展往往具有较强的新鲜活力,又由于土地资源丰富而且地价相对比较便宜,更能吸引外来具有资金与技术的企业入驻。综合以上来说新城的规划与工业带的形成对郑汴一体化的总体规划都是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四、对比其他一体化案例和分析存在的问题

(一)一体化案例对比

在一体化的进程中,郑汴一体化并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长株潭经济一体化,于1982年论证提出,1997年开始实施,到如今历时将近40年,但进程相当缓慢。究其原因,不外乎基础设施的建设后,相关政治体制的跟不上,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一体化机制,三城没有实现所谓的联动效应。体制不创新,长株潭一体化根本无法实现突破。对比提出较晚的郑汴一体化,从政府体制来说,郑州固然是省会地区,但是开封也是河南省内的一个地级市,两个地级市存在平级问题,在一体化中,这个问题需要解决。如果不能从省政府出发,牵头进行,在基础设施建设完毕后,郑汴一体化也会进入瓶颈,难以突破。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应在成立规划统筹委员会的基础上,成立一个由省政府牵头指挥管理的相关领导小组,协调规划,同城中也应两市做好充分的分工协商,划分好权利职责。比如工商审批,土地使用等可以两地审批均可,或者同时归于一处,不需要严格的属地管理,其次在建设上把两个城市的角色和位置摆正,有主有次,相辅统一。

(二)统筹兼顾,避免单向的外向型延伸

另外在协调统筹之外,应避免过度建设,两座城市融城不是简单的相连,而应该充分的以生态为前提,着重长远,这点在城铁交通建设上表现的很突出,中原地区是农业重要地区,既要保证工业又要确保农业的重要地位,促进农村与城市的和谐发展。

其次,郑汴一体化应该最终发展方向是为中原城市群助力。在中原城市群发展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需要一体化建设的同时,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建设也至关重要,没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不行的。我省距离沿海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地区距离很近,伴随着沿海地区工业化水平的更深层次的提高,工资成本上升引起的产业转移,以及境外产业向中国的涌进,河南省迎来工业化的的契机,在带来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同时,应当促进以群状布局的各城市联系,各城市之间互补与互动。如今,东部地区许多产业的内迁,更形成一个新的契机,把相关企业吸引来。而郑汴地区更应该在这里承担一个先行者的作用。在河南众多城市中,开封市离郑州最近,其次开封诸多因素导致开封发展较慢,两地之间的明显差距和角色,也是融城的根本。只有郑汴一体化做的好,才能为中原城市群提供一个适合河南发展的先例。也对于中部地区的崛起提供模板和动力。

最后,融城的过程中,还应该做好对接。第一是基础设施和产业对接,以互补沟通为原则,两者相融成新的优势产业链而逐步壮大,逐渐确立新的产业定位;第二是市场体系与市场公共服务的对接,同时也包括市场管理对接。只有市场的一体化,才能够真正带动其他的一体化;第三是资源合理利用、环境治理与生产的对接。土地的合理使用,水资源的保护、生态的建设也是关系到未来城市与环境的质量,如何统一完善,达到最佳规划。

五、开封市承接力建设与城市转型导向

(一)完善内部基础设施,做好承接准备

开封市作为一个七朝古都的都市,内部建设中传统元素占据了重要的影响地位,而作为在新时期城市功能全面转型时期,显然具有了一定的相违影响。内部方面:传统的老街区作为一个重要的历史遗留元素具有很大的影响因素,但以现代化发展角度而言具有很大的阻碍性因素。内城老街区的改造成为了一个双向的问题,它既能促进一个城市现代化改造的历史沉淀,增添城市符号。但开封老城现实却很难达到兼顾的局面,一方面老城区人口居住密集,人口以老龄人口居多,人口生活水平较低,改造工程难度较大。另一方面,城内功能分区较为复杂,存在着层次规划不清晰,部分商业区与居住区相接,容易造成交通等方面的不健全等问题。外部方面:郑汴一体化发展战略的落实,使得开封将发展的重心向西转移,形成新的区域――汴西新区。向西新区的发展虽然具有很大的动力,但具体基础设施建设仍具有很大的空白之处。除此之外,人口综合素质的协调,规范各项功能的健全等,使之成为真正意义的现代化都市。在此之外,还应突破传统思想,改变二元化结构。长期以来,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农村一直作为城市的附属地位存在,开封市政府应该重视农民从传统第一产业到城市第二、第三产业的过渡。促进社区功能建设与新型高效农业,在促进相关就业同时,也完善相关功能基础建设,使农村与城市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融合。

(二)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

开封市在不断向西发展同时,着重应该合理规划好功能应用方向,发展新型智慧型城市,避免陷入外扩型误导陷阱。所以在新型产业结构调整中更应该注重发展科技与绿色型产业,这样才能够在未来发展中保持着持续发展动力。同时,应积极利用当今互联网等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与当地高校共同配合,大力培育和吸收优秀人才,形成高新技术与信息化相应用的科技型和创新型产业。在开封城市规划中应当根据实际现状,形成“双核”发展方向;第一,在汴西新区,发展以科技信息、金融商贸、文化创意为主的新型城市核心区,吸收周边高校的高新技术人才,同时形成区域优势,也能够吸引外来相关产业进入,逐渐完善相关功能。第二,在传统城市中心区,改造老城区,优化街区交通与城市景观。完善相关城市功能分区,形成以商贸旅游、文化会展、餐饮服务等功能为主的城市中心区。这样“双核心”相互配合,各具其优势与特色,形成古都风格与现代气息俱全的宜商宜居的都市。

六、高质量旅游城市的提升方向与城市环境保护

(一)改善服务业的现状,提高服务质量

开封作为中国古都之一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旅游资源和饮食资源十分丰富,开封当地有其特色的旅游资源和饮食文化,在全国内别具一格,自称其特色。

(1)现今开封旅游业存在着结构单一的问题,现存景点主要以“宋文化”观光风景区为主,不同的景点之间相互独立,较为零散,缺乏当今较为盛行的休闲度假和商贸文化型资源。与旅游业相配合的服务人员的基本素质水平不高,每逢旅游旺季,经常出现不正常的价格机制和服务态度。这种不健康的现象往往给游客带来了较为严重的影响,如果放任不管,容易造成极大的负面效应和游客的逐渐流失。对此,相关部门应当制定严格的市场规范,打击相关不文明的现象。同时,还应引进相关高校专业人才,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最后在风景规划上扩展旅游资源类型,形成与当地实际相密切配合的多方位旅游类型。

(2)在饮食业方面,开封以其特色的夜市饮食文化,在附近地区远近驰名,但在市场管理和餐饮结构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由于其餐饮历史较为悠久,相关的法律规范监管有所滞后,市场秩序管理的重要性突现出来。同时,由于市场竞争和相关服务业发展,使得餐饮业结构发展较为单一,不同规模行业发展速度不同,形成市场上的参差不齐和较为混乱局面。对此,开封市旅游行业应该与中国餐饮行业相密切配合,完善相关食品法规,整顿市场秩序,促进良性发展,使开封餐饮在紧跟时代潮流的同时,保留着其地区特色。

(3)服务业作为社会的新兴产业,一个城市良好的服务业往往代表了一个城市内在的门户,改善服务业的现状,努力提高服务业的整体水平和服务质量在整体城市规划发展中就显得颇为重要。

(二)城市环境保护与旅游业相互促进

多少年来,“风沙城”一直是开封市的别名。据史料记载,历史上黄河曾在这里3次决口,使一片片良田变成了风沙化土地。因而郑汴一体化中,开封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也应该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可根据现有的林业分布情况,在黄河沿岸地区大规模栽植园林,建立经济林开发区。既可增加黄河沿岸风沙保护,又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在旅游业方面开封市在发展传统观光游览型资源的同时,也应发展与之配套的休闲度假环境,治理黄河沿岸环境,形成黄河观光休闲度假区,通过快速便捷的交通,使两者资源相连接起来,提高整体竞争力。

七、总结

郑汴一体化发展速度非常快,两市的电信和金融已经实现了融城,消除了漫游费和异地取现的手续费等多项费用。郑汴之间的高铁城铁班车多位一体的运输方式,郑汴大道的开通也为两地之间提供了另一条连接的渠道。现如今,开封已经被两城人认为是郑州的后花园和休闲胜地,住在开封上班在郑州的群体也在悄然形成,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双城生活。这些大大促进了开封市财政收入,时至2015年,预测2015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600亿元,增长9.3%;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突破100亿元,增长12%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320亿元,增长16.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25亿元,增长10.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7亿元,增长12.8%,主要经济指标增幅持续位居全省前列。

在此同时,郑汴一体化发展又将进入新时代。“十三五”规划期间,开封将直通郑州航空港,建设一条长达57公里的开港大道。建设新兴副中心城市,依托省会对接郑州融入航空港,形成一级三圈八轴带,建设郑州、开封、航空港这个地区为主的郑州大都市区。实现五同城一共享,实现郑汴一体化的“升级版”,四条铁路四条快速通道四条公路对接,打造开港经济带,以开港大道为基础,推进下一步的郑汴一体化。

参考文献:

气候变化现状范文第2篇

关键词: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影响

1 面临的现状

全球的气温正在渐渐上升,过去的300年里,全球温度上升超过了0.7℃。在20世纪,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至少上升0.6℃,政府间气候变化调查组(IPCC)的研究称,到2100 年全球气温比1990 年时至少要上升1.4~5.8℃。在未来的10000 年间,全球变暖现象将有什么样的发展?专家预测,下个世纪将是全球变暖发展最猖狂的1个世纪。伴随着其他一些因素,如加剧的空地运动,全球变暖将引起物种的大灭绝。这将比6,500 万年前恐龙大灭绝还恐怖。甚至许多非濒危物种都会在数量上急剧下降,从而造成物种间基因多样性的逐渐消失。

2 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动植物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反应包括:地理分布、生理、生活周期、迁徙习性和栖息地发生改变,生存能力降低等。例如,哥斯达黎加的鸟类濒临威胁,坦桑尼亚和印度尼西亚的蚊子向高海拔地区扩展,加利福尼亚的蝴蝶栖息地在丧失,不能耐受霜冻的植物上升到新的海拔高度,英国彩龟后代的性别比例受到7月平均温度升高的影响。气候变化最显著的指示物之一的珊瑚礁目前正发生大规模白化现象,尤以1998年的情况最为严重,估计导致世界上16%的珊瑚死亡。有关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最新研究表明,气候变化有可能在2050年前致使全球1/4物种灭绝;如果不减少CO2排放,到2050年CO2增加1倍时,气候变化将致使全球物种栖息地缩小,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的5.6万种植物和3700种脊椎动物灭绝。

全球变暖的一个明显后果是物候的变化:春天提早到来,植物开花、卵孵化、产卵都在提早。许多迁徙的鸟类正在改变它们的旅行日程。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动植物为了适应气候的变化,正不断地改变着其活动范围和行为。许多情况下,这样的变迁正在引起生态混乱。例如,迁徙的鸟类到达欧洲的时间太晚,以致其产下的后代错过了毛虫生长旺季。

很多野生动植物病原体对温度、降雨量和湿度非常敏感,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可能会影响到生物多样性。气候变暖可以增加病原体生长率和存活率、疾病的传染性以及寄主的易受感染性。定向的气候变暖对疾病的最明显的影响与病原体传播的地理范围有关。多世代循环的病原体世代的数量和其他病原体的季节性增长,在气候变化的条件下可能通过2种机制增加――更长的生长季节和病原体生长速度加快。气候变化最有可能影响在陆地动物身上传染的病原体的自由生长的阶段、媒介阶段或带菌者阶段。科学家认为,最近几十年气候变暖导致了带菌者和疾病在纬度上的转移,这个假说得到了实验室研究和实地研究的支持。这些研究表明:(1)节肢动物带菌者和寄生虫在低于临界温度的时候死亡或无法生长;(2)随着温度的升高,带菌者的繁殖速度、数量增长和咬伤动物的次数也增加了;(3)随着温度的增加,寄生虫的生长速度加快,传染期加长。最近,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的变化已经明显影响到了海洋和陆地的病原体,包括珊瑚虫病、牡蛎病原体、作物病原体、里夫特裂谷热和人类霍乱。气候变暖以几种不同的方式已经并且继续改变疾病的严重性或流行性。在温带,冬季将会更短、气温将会更温和,这就增加了疾病的传播率。在热带海洋,夏季更加炎热,可能使寄主在热度的压力下更加容易受到影响。危及两栖动物的壶菌、鱼类冷水病和昆虫真菌病原体等几种类型的疾病随着温度的升高,其流行的严重性将会降低。

3 对策

需要政府、行业、社团和个人共同努力来应对这个十分紧迫,而涉及范围又十分广泛的工作。例如由于物种分布范围和迁移路线随气候变化的改变,在现有条件下建立起来的自然保护区体系,可能因为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而失去保护很多物种的效力,因此我们需要更大的保护区体系。在保护区的设计中,在诸如位置选择,保护区面积、区域划分,建立走廊等问题上,需要考虑到可能发生的气候因素所产生的变化和影响,对此做出相应的反映。

加强气候变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加强气候变化对物种种群动态变化影响的研究,尤其是对热点地区关键物种的种群动态变化的影响。那些扩散能力弱、生活在破碎化栖息地中的物种,不能对气候变化做出及时反应,可能是最易于受到气候变化伤害的物种,最需要加强保护。因此,要加强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具体影响的研究和监测,并积极寻求适应性应对办法,以减少气候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全球变暖正威胁着全球生物多样性的保持,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又以生物多样性为重要依托。因此,无论出于对生物多样性物质贡献的需要,还是环境贡献的需要,全人类必须共同行动起来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我们生活的地球家园。

参与文献

气候变化现状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天气预报 气候预测 方法分析

中图分类号:P4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0-0018-01

现阶段,我国气象预报和气候预测还不是十分准确,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决策气象服务流程和机制。转变观念,在改革决策服务供给上狠下功夫,强化责任落实,厘清各部门、单位职责,强化激励机制和质量管理,激发业务人员积极性,以决策服务预报业务,强化基础支撑,推进科研成果、业务现代化建设成果向决策服务转化。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协调配合。同时,认真梳理气象服务工作经验,反思存在的问题与短板,着力改善,用切实行动把各项气象服务工作抓实、抓好。本次研究主要就提高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准确性方法技巧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所有助益。

一、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现状分析

现阶段,我国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在对国内现有预测预报模式进行广泛利用的前提下,还积极应用国外先进的测报技术。但是由于气象运动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现象,而现阶段人们认识气象变化的能力十分有限,因此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水平还处于较低水平。这就要求气象预报机构要不断总结预报经验,在实践中多总结多分析,并不断从失败的经验教训中总结失败经验,从而不断提升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准确率。在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过程中,需要经过一系类复杂程序才能确定出相应的气象因素。每次预测预报过程中都需要经过多方面的综合分析,对各种气象因素如大风、温度、降雨等进行预报。现阶段,随着气候环境不断恶化,突发性的极端天气越来越多,这就给气象部门的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现阶段,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产品的分辨率还不是很高,和国外相比较存在巨大差异性,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大研究,提高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的准确性。

二、提高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的技巧方法分析

1.经验统计学方法

应用该种方法主要是在进行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过程中将大气活动和气候变化情况的相关规律进行全面的统计学分析,通过分析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各个要素的序列变化、周期性和转折性特征,对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各个要素未来几天的变化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这种预测方法主要以统计学和概率学为基础,将各种气象要素通过方法建立成一个完整的体系,通过对各个关系要素进行分析,去分析和预报未来气候的变化情况。在实际进行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过程中,应用该种方法预报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但是其也存在了比较大的限制性。在相关体系建设过程中,只能将几个变量样本采用线性方程表示出来,而不同变量之间存在的非线性关系则难以表现出来,在进行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过程中,各个因素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是十分复杂的,各个因素之间的相关性会随着样本的增加而发生显著的变化,有时还会出现逆转的现象。在具体分析过程中,行管因素之间的关系存在阶段性,将这种方法应用到实际的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中其准确性不尽如意。气象因素变化的阶段性会显著影响到各个系数的变化情况,因此,在应用这种方法时重视对各个阶段相关系数进行分段计算分析,则可以显著提升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的准确性。

2.动力学分析方法

最近几年,随着我们对气象因素动力学变化研究的逐渐深入,在进行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时,气候动力学方法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中,并且其预测结果更加准确可靠。动力学应用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中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首先,低温热动力学研究模式,其基础是地气系统热平衡和大气水分平衡方程,通过对这个方程进行推导,能够得到描述气象降雨和气温之间相关关系的方程,结合这个方程能够推导出地温预报方程,结合这几个方程能够建立起一个长期预降水量的方程;其次,月动力延伸预报模式。这种预报模式主要是利用T4219中期数值进行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的预报模式,这种方式是我国气象机构研制出来的一种月尺度延伸预报方法。但是从总体的应用情况来看,我国应用动力学进行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还处于较低水平,其预报的准确度还未达到规定的要求,但是在未来通过我们不断对动力预报系统进行改善,不断应用先进的预报技术,必然能够提高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的准确性。在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动力学预报方法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其在短期气候预测和极端天气预测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结语

总之,认识气候变化,是开展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的基础,更是我们结合气候变化现状,研究短期、中期和长期天气预报模型的关键。为了提高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的准确性,就行需要我们深刻分析气候变化规律,综合采取多种技术措施,提高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的质量、效率。

参考文献

[1]QIAN Wei-Hong and TANG Shuai-Qi Department of Atmospheric Science,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871,China.??Identifying Global Monsoon Troughs and Global Atmospheric Centers of Action on a Pentad Scale[J].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2010(01)

[2]卞建春,杨培才.关于大气过程可预报性问题的一些讨论[J]. 高原气象. 2003(04)

[3]王鹏新 吴高峰 白雪娇 刘峻明.基于 Landsat 数据的条件植被温度指数空间升尺度转换方法[J].农业机械学报. 2015(07)

气候变化现状范文第4篇

关键词:气候因子;差值;变化;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 S4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3-0147-03

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典型的为30a或更长)的气候变动。据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报告,如果温度升高超过2.5℃,全球所有区域都可能遭受不利影响,发展中国家所受损失尤为严重;如果升温4℃,则可能对全球生态系统带来不可逆的损害,造成全球经济重大损失。研究发现,气候的变化越来越朝着有利于病虫害发生的方向发展。

本文根据宣城市1971―2000年及1981―2010年前后两个30a的旬、月平均气温及月平均降水量,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它们的差值及变化,分析其对本地农业生产的影响,并且针对本地的实际情况,对农业生产及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治提供一些参考性的建议。

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宣城市气象局的1981―2010年与1971―2000年的2个30a的地面观测资料统计。

2 资料分析

2.1 平均气温资料分析 通过以下的数据图表来进行逐项分析。其中包括,表1为1981―2010年与1971―2000年30a旬(月)平均气温对比差值表。

从图1~图4平均气温线性图表的分析来看,总体上呈现西高东低,也就是说,从1―12月,它们之间的差值是逐渐减小的。从月平均值差线性值来计算,基本上是以0.027 5℃/月的速度递减。上旬的波动梯度最大,下旬最小,中旬介于两者之间。比如,在较冷的2月份的增温最明显,在较热的8月月差值却是0℃,在8月上旬竟然还是-0.2℃。从这一分析来看,未来的暖冬和凉夏会时有发生的。

2.2 月平均降水量分析 从平均累计降水线性图表的分析来看,总体上呈现西高东低,也就是,从1―12月,它们之间的差值是逐渐减小的,从月平均值差线性值来计算,以0.233 3℃/月的速度递减(表2、图5)。

2.3 平均气温及平均降水量差值和均值所占百分比分析 由于每月的气温和降水的基数是不一样的,如果单从具体的差值分析,还不能更准确、更全面地解释数据变化的现象。下面我们试着用前后两个30a的差值与前后两个30a的均值的所占的百分比来分析,表3和表4及图6和图7中的Tq30和Rq30分别代表前30a(1971―2000年)的累年月平均气温和月平均降水量;Th30和Rh30分别代表后30a(1981―2010年)的累年月平均气温和月平均降水量,它们彼此之间的差就是表中第四行的差值;Tjz和Rjz分别代表前后两个30a的累年月平均气温和累年月降水的平均值;T%和R%分别代表累年月平均气温和累年月平均降水量前后30a的差值与前后30a均值的百分比,如下式所示:

3 结论及建议

3.1 结论 从以上4个图表分析发现,气温还是西高东低,和前面分析基本一致,其中2月份的增温现象最明显;降水却是两头偏高,中间偏低,分别是1月最高,12月与11月及7月次之;9月最低,10月次低,5月和3月再次之。从以上分析来看,首先,气温升高月份与降水增多月不是明显的线性相关,比如2月份就比较明显,虽然2月份的气温升高最明显,但2月份的降水增长率在全年来看却是倒数的。其次,全年的降水量有趋于均衡方向发展的趋势。比如,冬季的12月和1月降水增速加大,而夏季的6月降水增速在减少,7、8月份的降水增速不及冬季增速的50%。值得注意的是,秋季9、10月份降水减少明显,还有春季的3―5月份,降水也有减少的趋势。通过以上的分析发现,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不仅要注意日趋严重秋旱还要注意春旱,同时还要防止冬季的降水增多趋势所带来的冬季防涝以及病虫害的频发现象。

3.2 建议 冬季的增温和降水的变化,给农作物的生长带来了更多的病虫危害,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农作物的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仍然是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而病虫害的发生与气候的变化密不可分,因此,要密切注意气候的变化情况,随时分析气候的变化规律,同时关注当地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趋势,提前做好病虫害的科学防治,为确保当地的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农作物的产量稳中有升提供有效的保证。

无公害的生物病虫害防治体系的建立,是离不开气候的变化影响的。因此,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变化规律和特点,通过试验研究出适宜当地生态环境的无公害生物病虫害防治体系。逐步形成在病害发生时做到以菌抑菌,在虫害发生时做到以虫治虫的无公害的技术防治体系。病虫害生物防治与化学农药防治的机理不同,它构建了良性发展的生态环境;病菌和害虫不容易产生抗药性,更重要的是没有药物残留,对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无公害的生物病虫害防治体系的建立,目前在宣城市还是新兴的生物科技,要普及和推广还需要一段时间。首先,需要得到相关政府部门的重视、指导、引领和支持,并且要大力宣传普及。其次,在科技研发方面要有所投入,加大科技人员的培训,同时要不断引进有关这方面的先进技术和方法,为农业生产提供强有力的科技保障。再次,要让广大农民理解,接受并能应用到平时的农业生产中。做到以上几点,就能初步完成无公害的生物病虫害防治体系的建立。

参考文献

气候变化现状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设施农业 现状 气象

[中图分类号] S1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1-0295-01

1 突泉县设施农业现状

1.1 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

2008年是突泉县发展设施农业起步的第一年,全县新建肉鸡养殖小区13处,标准化鸡舍256座,饲养规模突破850万只;新建设施农业小区12处,标准化大棚600座。2009年,新建禽类养殖小区22处,全县肉鸡饲养能力达到2000万只;新建温室大棚300座。全县农民从设施农业产业中增收1.3亿元。2013年创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12处,园区核心面积2600亩,推广新品种64个,辐射带动面积12万亩。建设新品种展示田2处,总面积400亩,展示各类新品种46个。经过5年的快速发展,累计完成投资125956万元,在原有1300座设施温室大棚的基础上新建日光温室10700座,大棚3300座,全县达到14000座(2013年新建日光温室700座、大棚300座),设施农业园区达到111个、设施农业专业村23个。形成了以突泉镇“中国现代农业园区”、太平乡“赛银花现代农业生态园区”、“金三角现代农业采摘园区”、永安镇“永发食用菌生产种植加工示范园区”、“钢铁葡萄种植园区”、“五星香瓜现代农业园区”、“新生葡萄种植示范区”等为主的设施农业示范基地。设施农业已经成为突泉县建设新农村、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

1.2 发展设施农业,加大收入

为切实改变现状,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在传统农业经济中注入现代农业活力,突泉县委、政府针对未来发展,确立了目标,重点发展“蔬菜、禽类、设施农业和食用菌、生猪、肉牛肉羊、杂粮杂豆、中草药和林果”等产业。计划到2017年全县温室大棚总数计划达到2万座。2020年达到3万座、10万亩,全县6万农户平均两户一座温室大棚。蔬菜产业带动全县农民人均增收4000元以上,带动3万人转移就业,实现就业收入3亿元。拉动运输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收入1亿元。设施农业成为突泉县农业发展的重点产业,按照集中连片,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的经营模式,打造突泉县设施农业“龙头企业+基地+农民合作社”的产业经营模式。以市场为导向,以特色避灾型生态农业产业发展为主导,以农业结构调整为目标,扩大设施农业种植面积,实施突泉县设施农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和可持续化发展。以农民增收为核心,食用菌菌棒制作工厂化、以建设专业化、管理标准化、产品无害化日光温室为重点,加快发展冷暖棚相结合的建设模式,打造优质、绿色、有机的设施农产品名优品牌,促进设施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在有限的土地上,通过发展设施农业,提高单位面积的效益,是促进农业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2 气象服务与设施农业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和设施农业的迅速发展,设施农业在有效利用光、温、水等气候资源以及提高防灾和减灾能力等方面对传统农业气象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 近年来,突泉县气象部门为适应特色设施农业的发展需要,不断加大相关技术应用的投入,更新气象服务手段,先后在突泉镇、赛银花等设施农业园区蔬菜暖棚里建成了小气候仪对压、温、湿等气象资料进行观测,为设施农业气象灾害预警预报提供数据,提高了设施农业气象防灾减灾能力。

2.1 气象服务

突泉县气象部T结合现有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成果,制定精细化业务服务技术方案与规范化流程,在确保有专业人员、有服务方案、有指标体系、有业务平台、有适用技术、有示范田块、有合作机制、有直通服务、有信息反馈、有效益评估”的“十有”标准下开展设施农业气象服务,还针对设施农业建立了农业气候资源数据库并对农业气候资源分布、变化特征以及农业气象灾害的分布和发生频率进行分析,构建作物种子气象咨询系统,根据农业资源分析和作物气象指标为设施农业工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根据气候资源数据和设施作物气象指标数据合理匹配设施作物生长需要和当地光、温、水等气候条件,科学指导设施农业生产。根据农业气候资源数据库和搭建的设施农作物气象指标体系建立作物区划指标 、分析设施农业气象灾害特征,应用GIS开展了全县气候资源区划,使得设施农业区划布局和作物的选择更加科学。在设施环境调控方面,突泉县气象局进行大量设施农业资料的观测。对温室内平均气温、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对黄瓜、番茄、青椒、茄子等温室蔬菜作物的适宜的农业气象条件和不利的农业气象条件进行了分析,为指导设施农业防灾减灾提供了依据。对温室内小气候要素变化规律进行监测,研究了温室内气候变化过程和垂直分布规律与温室外气候要素的关系,为农业生产过程提供科学管理依据。突泉县气象局还根据温室气象观测资料建立了温室黄瓜、青椒、茄子和番茄低温寡照灾害指标,实现了对作物生长状况、病虫害、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功能。为科研工作者和生产者带来了很高的科研和社会经济价值。

2.2 设施农业气象灾害预报预警

根据临近天气预报、短期和中长期气候预测等天气预报结论结合作物气象指标,做出未来设施农业灾害天气预报和应对措施,结合电视广播、气象121、微信和手机短信等方式到各生产单位气象信息员和生产者手中,直接指导设施农业生产,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据统计,从2005年到2011年每年各类气象灾害给全县农业生产造成上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2014年8月5日突泉县的太平乡遭受两次冰雹袭击,其中8万亩绝收,直接经济损失4000万元左右,受灾人口7480人。由于预警及时,减少了灾害损失。

2.3 加大防灾减灾基础建设

近年来,地方政府不断加大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增加防雹高炮和火箭数量等措施,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比过去有较大的提高,但是随着广大农牧民的生产投入逐年加大,承担市场和自然灾害的风险也越来越大,提高气象灾害的防御能力是突泉县这个以农业生产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级贫困县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工作内容,县委、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相继出台了《突泉县农村气象防灾减灾系统建设实施方案》、《突泉县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关于开展气象灾害应急工作认证的通知》、《关于加强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的通知》、《突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突泉县人工影响天气与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的通知》等一系列加强气象灾害防御方面的文件,政府组织建立了以预防为主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机制,成立气象为农服务领导小组;以政府牵头组建气象为农服务专家联盟,建立了与相关涉农、涉灾部门联合调查、联合会商,联合制作、联合等协同服务机制。

2.4 积极推动县、乡两级政府将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纳入政府应急预案体系,并制定气象灾害应急行动计划

积极开展标准化现代农业气象服务旗县和标准化气象灾害防御苏木乡镇建设工作。2015年突泉县被中国气象局评为标准化现代农业气象服务旗县。成立了县、乡、村三级气象灾害防御领导组织,实现了全县9个乡镇有气象信息服务站和气象助理员、188个行政村村村有气象信息员。在全县9个乡镇、16个重点村、1个重点学校、2个设施农业园区、1个居民社区、5个相关科局及公园、汽车站等人员密集区安装了37块气象预警电子显示屏,在全县188个行政村安装了气象大喇叭,建成了以手机短信、气象大喇叭、气象预警显示屏为传输手段的气象预警信息网络,积极开展了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工作,完成了《突泉县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的编制。建立了完善的农业气象服务体系,与各部门开展了广泛的合作,共同建立了为农服务专家队伍,开发了旗县综合业务服务平台、乡镇气象信息服务平台。预计在2018年突泉县建立较为完善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和农业气象服务体系以保障设施农业服务。

3 突泉县设施农业气象服务主要项目

一是每日滚动天气预报;二是设施农业专项气象服务,如实时滚动温度、降水、日照、风速及风向等专项预报;三是各种农业气象指数,如喷药、灌溉及施肥等天气指数。以突泉镇设施农业园区、赛银花现代农业园区日光温室作物的冷害和冻害为研究对象,初步分析温室茄子、番茄、黄瓜、青椒等设施农业产品发生低温障碍、冻害等温室大棚蔬菜气象服务指标。设施农业气象服务在于精准。农业是受天气气候影响最脆弱的行业。农业生产高度依赖天气气候条件,其产前、产中和产后都迫切需要气象服务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