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机械工业发展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工程机械的液压系统由行走装置液压系统、作业装置液压系统和操纵装置(含转向、制动等)液压系统等几部分组成,其中每一部分一般又由若干个子系统组成。基于上述要求,工程机械液压系统一般是多泵、具有压力与流量适应能力和先导操纵功能的液压系统。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环保节能日渐严格的要求,作为工程机械液压技术的关键技术,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工作介质替代技术、系统仿真技术都取得了新的发展。
1、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
由于工程机械产品系统结构复杂,工作环境十分恶劣,故障发生频繁,种类繁多,检测复杂。。工程机械的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成为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研究的重要内容。按照检测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基于液压装置信息和基于油液污染的故障检测与诊断两类。随着液压技术向电子化和智能化不断发展,以及液压系统的不断复杂,人工巡回检测和人工故障诊断等传统故障检测诊断技术已经无法适应液压技术的发展,逐渐被智能化、实时在线故障诊断技术所取代。
1.1基于液压装置信息检测的故障检测与诊断
基于液压装置信息的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利用传感器对单个液压元件和整个系统的温度、压力、流量、振动等动态特征信号进行实时在线检测、分析处理,利用特征信号进行故障诊断。由于实际液压系统元件常常具有严重的非线性特征,使得传统的故障诊断方法无法对故障准确诊断。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数学方法的运用,基于小波分析、鲁棒法、模糊诊断、神经网络诊断和专家系统诊断等现代智能诊断方法开始逐步在液压故障诊断中得到应用,逐步实现智能化、实时在线的故障检测与诊断。
1.2基于油液污染检测的故障检测与诊断
基于油液污染检测的故障检测诊断方法可分为基于油液的颗粒污染度和基于油液理化性质分析的检测与诊断方法。
两者都是根据经验或专家知识,分别建立油液颗粒污染度和油液理化性质变化与液压系统及元件状态参数间的关系库,运用专家推理机制,预测和判定系统故障。由于基于油液理化性质分析的故障诊断方法需要对油液理化性质进行细致分析,检测周期长,因此不适合在线检测,但在重要液压系统的准确可靠诊断方面有较大的发展前景。而基于油液污染度检测方法的发展经历了实验室取样分析检测―便携式检测仪检测―在线检测仪检测的过程,向智能化、实时在线诊断与检测方向发展。
2、工作介质替代技术
液压系统工作介质是液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物理化学性质直接影响到液压系统的工作效能。液压介质性能水平的提高对于现代液压技术的发展功不可没[4]。随着节能环保要求的不断严格,替代工作介 质具有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并且呈现多样化的趋势。这里只介绍两种典型的替代工作介质:磁流变液和水。
2.1磁流变液
磁流变液能够在磁流变液压阀(转换器)的控制作用下,完成驱动器(执行装置)的动作。在这种系统中,液压阀是一种无移动元件的比例控制阀,它主要由装有线圈、铁芯的导磁体及连接入口、出口并穿过导磁体的流体通道等元件构成。当磁流变液流经磁流变阀门时,磁场作用于磁流变液,使磁流变液的粘度随外加磁场强度变化而变化,导致流经阀门的阻力及阀门入口的压力增加,因而可减慢或停止液体的流动。磁流变液压阀具有结构紧凑、价格便宜、易于控制等优点,相比之下,传统的液压比例阀显得即昂贵又易磨损。
2.2水
随着材料科学和制造技术的发展,液压元件密封、自、抗腐蚀等能力的提高,采用普通水或天然海水作为工作介质成为可能。水压传动在欧、美国家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学、造纸、木材加工、环境工程等一些对安全和清洁要求较高的行业。随着新型材料液压元件的应用,采用水压传动的工程机械的比例会不断增大。
3、液压系统仿真技术
伴随着液压系统的广泛使用,液压系统仿真技术也逐渐得到发展。现行液压仿真软件主要特点有图形操作界面、多领域建模仿真、数据库技术的应用、标准化模型库。从仿真软件的发展和仿真软件的功能可以看出,仿真技术出现了如下几个发展趋势:
(1)向三维仿真发展
随着液压技术的发展,传统的一维和二维仿真技术已经无法满足液压技术仿真的需要,三维流场分析能够更加准确的反映液压系统中液压流场的真实情况,配合分析结果和分析过程三维流场的可视化技术,能够更加直观的描述液压系统中的三维流场。
(2)向流场耦合分析仿真发展
由于液压系统涉及到机械和流体(随着磁流变液技术的发展,还涉及到电磁),液压流场中包括液-固、液-气(液-磁)的多相耦合。因而同时考虑热力场和应力场等多场耦合问题的求解越来越成为液压流场分析的重要研究内容。
(3)向机电液一体化系统分析仿真发展
随着液压系统电子技术的广泛运用,液压系统机电液一体化趋势明显,因此能够同时建立机械、电气及液压结构的数学模型,并能把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仿真软件将越来越受到青睐。
5 结论
综述了液压系统的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工作介质替代技术以及液压系统仿真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得出了液压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向智能化、实时在线检测与诊断方向发展。
(2)工作介质多样化,采用水压传动的工程机械的比例会不断增大。
(3)液压系统仿真技术向三维仿真、多流场耦合分析仿真、机电液一体化系统分析仿真发展。
(作者单位:1.中国人民装甲兵工程学院,2.中国人民军事交通学院)
关键词:人造板;机械工业;发展
人造板工业是高效利用木材或其它植物纤维资源、缓解木材供需矛盾的重要产业,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也是世界林产工业的支柱产业。在当前世界可采森林资源日渐短缺的情况下,充分利用林业“剩余物”、“次小薪材”和人工速生丰产商品林等资源,发展人造板以替代大径级木材产品,对保护天然林资源、保护环境、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林木产品的不同需求,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 我国人造板机械工业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造板机械工业快速发展。从研究、开发、生产、检验到销售,建立了完整的体系,成为人造板机械生产大国。资料表明,国产人造板成套设备的产能已占到了80%以上。在人造板成套设备的总生产能力上,国产设备占据主导地位,但是总体看,我国人造板机械制造业的企业规模不够大,机械创新设计和工艺研究开发能力不强,尤其是主机设备和关键工艺技术创新能力不够,长期处于追踪和模仿的水平,生产线的自动控制、监控服务和环保手段落后,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更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1恶性竞争自主研发能力差 目前我国人造板机械制造业存在“有力仿制,无力创新,小而全,全而散”的经营模式,国内原有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人造板生产线需要维护和技术更新。但由于价格之争,利润低,人造板机械制造厂之间恶性竞争,单机在低水平上徘徊;而经济和技术力量的限制,也造成人造板机械单机和生产线技术水平降低,很难追赶世界先进水平。
1.2自动化、数控化程度低 当前人造板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数控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但国产人造板机械单机和生产线由于自动化、数控化程度起点水平较低,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差距较大,无法完全实现自动化管理,更难以实现精准化工艺和生产,大大降低了机械设备的生产能力,从而严重影响劳动生产率、机械设备利用率和产品质量。
1.3“小零件”发生“大问题” 目前,我国一些机电基础件的技术水平还比较落后,“跑、冒、漏”现象严重,尤其是液压、气动元件,电气元器件,阀门、管接头,自动控制一次、二次仪表,减速、变速机等机电产品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已不同程度影响了国产人造板机械的技术水平的提高,直接影响了人造板行业劳动生产率及产品档次的提高。
2 我国人造板机械又好又快地发展应采取的措施
在吸收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我国人造板机械工业应走自我发展的道路,要坚持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相结合,密切追踪世界人造板机械装备制造技术发展趋势,把引进技术设备作为自主创新的新起点,结合国情培育我国人造板机械的自主品牌和核心竞争力。
2.1优势互补强强联合 要真正按照现代企业制度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组建大型企业集团,迅速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的市场融资能力,巩固国内市场,抢占国际市场;要把老企业的技术升级提高到重要位置,通过对老企业的技术改进和加强现代化的技术服务,提升产品质量并保持盈利;对产品要准确定位,发挥自身优势,壮大自己的经济和技术力量,以引进创新和自主创新相结合,改变并致力于对我国人造板机械工业存在的问题逐步加以解决,生产出高水准的名牌精品。
2.2坚持科技进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要加强与世界先进技术发展保持同步的意识与能力,使国产人造板生产线的自动控制、监测服务、能源利用和环保等方面有较大进展。坚持科技进步,强化人造板机械单机和生产线的自动化、数控化的水平,实现精准化生产,提高人造板机械产品档次,努力缩小与先进国家的差距;研究开发和大力推广节能型设备及技术、废水处理技术和高效除尘装置,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工程机械;液压节能技术;变量泵
1现状
1.1控制变量泵
变量泵的控制,其在施工难度系数高的工程中有着成熟使用,且经大量实践显示效果极为明显。实现控制变量泵节能功能,其大多是采用对排量的控制,来做到能源耗量的降低。通常控制排量会牵涉到LUDV控制、LS负载敏感控制等有关内容。其中LS负载敏感控制除了可以达到负载需求的压力、流量,还能对液压硬件设施的整体工作效率起到提升的作用。但有利也有弊,该方式的缺点为当开阀广度大、亦或是系统流量处于峰值时会对负载原件的整个速率产生影响,而这也意味着会对液压系统运转的稳定性产生影响。而LUDV就非常有效地对LS所存在的缺陷进行了补充,其将压力补偿阀在节流阀的后部分进行安装,并通过在梭阀的最大压力下落实控制负载压力信号,当然也可以放置在负载大小不显著的一些设施中使用。
1.2控制电液比例
电液比例控制可圈可点,能明显对液压信号传输管道产生强化作用,可在电信信号的帮助下对液压数据量进行输送,进而将系统响应时间进行降低,从而进一步对挖掘机的使用便利性进行加强。而随着科技技术的飞速向前,使得电液比例控制慢慢达到健全状态。值得一提的是,可运用计算机落实对柴油机压力、转速等相关方面的检测,并在该前提上完成对挖掘机动力系统的整合,达到将能源落实到最低浪费的效果。
1.3控制多路阀多方法组合
在整个工程机械中,六通道多路阀使用频率较高。在该系统中,优先回路源于直通供油路合成。而处于中位时,是由直通、并联共有路而构成并联回路,可将功率、压力、流量等相关数据进行反应,从而让负载传感阀的控制度得到加大。该组合方法其智能化水准可以对液压节能效果产生良好的推注作用,当智能水平在不断提升时,则节能效果也越趋于更佳状态。
2发展趋势
2.1提升智能化水准
在科技得以不断推进下,机械液压节能技术必然会向智能化方向发展。例如,工程机械液压节能技能会与计算机展开有效结合,并对工程机械自身的检验水准进行提升,特别是对检测的稳定性、可行性等做到增强。与此同时,还可以按照具体的工程机械情况,对每一项工作的具体参数值落实智能化控制,实现工程机械的发动机处在节能、安全、高效中。这样不仅可以在做到工作质量、效率增强情况下,还能尽最大可能实现能源消耗最低化。而要想做到这一点,则还需要相关科研工作者付出大量的心血、努力。根据我国机械液压节能技术具体情况,在智能化趋势上投入大量精力,重视并加大与一些已取得相关成就的国家进行技术方面的合作,争取在该技术方面做到一些明显性的突破,从而为我国工程机械液压节能技术水准的整体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2.2功率与节能更符合
液压节能技术因受机械功率的影响,使得在整合时还需观察研究到泵与发动机符合的科学性,且对泵排量展开有效调整。除此之外,还要对泵和系统负载的紧密调配进行考量,这也使得加大了调节难度。当下,变量泵、负载敏感系统均普遍运用在挖掘机中,其中负载敏感系统其对泵使用要求极高。在系统流量、负载压力等相关方面要有优良的适应度,从而让负载可以与泵产生一定的相配度。通过在匹配功率条件下来对发动机的工作要点进行确定,落实自动调节发动机油门的大小,从而为整个功率的高度创建有利的条件。将来的工程机械液压节能技术应当深入在节能与功率方面,力争做到大量突破。换而言之,就是强调我国相关工程人员要按照实况,对变量泵与负载敏感系统进行优化,让工程机械泵、负载、功率间做到更为精准化,从而凸显出节能效果。
2.3技术使用更成熟化
通常机械类型呈现多样化,其中占据比例较大的是囊有液压系统的,对工程机械液压节能效果进行提升是人们将来重点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液压节能技术的功能展现会受到多样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工程机械其所达到的节能度也是不尽相同的,为保证该技术成熟使用在工程器械中,要做到最大值地对能耗进行下降,实现对液压系统的全方位改善,以便于更够做到“节能”。而通过这样的实践,相信将来工程机械液压节能使用更为成熟、普遍,进而为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起到铺垫的作用。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工程机械中采纳液压节能技术可有效对能源的耗量起到降低的效果,落实绿色环保理念。为进一步对液压节能效果进行增强,应当加大力度对工程机械液压节能技术方面的深入研究,特别是要做到对目前液压节能技术的使用现况,以及节能方面所出现的不足的细致分析,使得可以为后期节能技术的相关改善提供一些有力建议。
作者:刘毅 单位:成都理工大学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董守聪,梁培锁.工程机械液压系统故障分析与维护[J].南方农机,2008(3):30-31.
现受政府委托代管、管理行业的专业性协(学)会48家、事业单位19家,承担着行业信息统计、科技、质量、标准、机电产品进出口及重大技术装备项目协调服务等业务职能。
10年来,中机联秉承着“以振兴为己任、以服务为宗旨”的办会方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植根行业、惠及会员,按照有为有位、创造精品的工作要求,在服务政府、引导行业、反映诉求、加强行业自律等方面,努力发挥桥梁纽带和参谋助手作用,取得了一定成绩,连续两届被评为民政部先进社会组织,并荣获5A级行业协会资质认证。
几年来,在原人事部、人社部的直接领导和中国继续工程教育协会的指导下,协助政府在现代制造领域开展了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做了一定工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深化认识,将“653工程”纳入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整体工作,予以重视
2005年,受原国家人事部委托,中机联承担了组织实施现代制造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简称“653工程”)工作,主要任务是:通过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在职培训,更新、补充专业技术人才的现代制造专业知识,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工作能力、创新能力,适应时展对技术人才的新要求,6年培训40万人(含轻工5万人)的任务目标。
接到委托任务后,中机联领导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学习研究,一致认为:实现机械工业的振兴发展,科技是先导、人才是基础,国家组织实施“653工程”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建设的长远大计,是推进行业振兴发展的重要举措,意义重大而深远。
委托中机联承担此项任务,是对我们的信任,应站在国家和行业发展的高度加深理解和认识。作为行业唯一的综合性行业协会,承担着引导行业、服务行业、实现振兴的光荣使命,发挥行业管理的支撑作用责无旁贷。
尽管面临无经验、无经费、无专职人员和无工作手段渠道等种种困难,但观念认识的统一和提高,为我们开展工作奠定了思想基础,也坚定了做好工作的信心。一致决定,从大局出发,没有条件创造条件,千方百计破解难题,确保任务完成。
二、夯实基础,将“653工程”纳入规范化运作轨道
“653工程”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从长计议,要有组织保证,责任到人。
我会从建立组织、落实责任入手,成立了会领导牵头的领导小组,负责整体工作的组织实施;组建了由10个专业协、学会、7所高等院校专家、教授等组成的专家指导委员会,确定了技术咨询、项目指南以及教学大纲、教材、课件的审定等职能;明确了工作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与服务。
三层组织机构及责任的落实,成为整个工程顺利进行的组织保障。
同时,注重健全机制,形成制度。针对工程程序严格、涉及面宽、组织量大的特点,我会首先根据整体工作部署,进行了调查研究,与地方人事部门、行业组织进行了沟通与协调,先后在京、津、沪、黑、吉、辽、湘、鄂、苏、浙等地区建立了地区组织机构,确立了由省级人事部门牵头,地方机械组织或行业主管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
其次与原人事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共同了《现代制造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653工程”)实施办法》,正式启动了“653~2程”各项工作。
接着制定了《现代制造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653工程”)实施细则(试行)》,明确了工作体系、分工、申报、审核及批准程序与备案、、证书发放、登记等管理流程,为运行机制的形成和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认真组织,将“653工程”作为服务振兴的重点工作加以落实
遵循做好服务的根本宗旨,本着创造精品的工作要求,我会始终将“653”工程作为中机联的重点工作。
首先是打造声势,营造氛围。为广泛宣传“653工程”的目的意义,吸引调动社会多方力量关注、参与工程实施,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的同志不失时机地利用各种途径大力宣传工程的重要意义。行业网站专门设立了栏目和服务平台,中机联会刊、主要领导的讲话等,都成了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使工程实施的有关信息和工作情况,得以及时向社会和行业,既扩大了宣传又实施了服务。
其次是深入发动,加强引导。我会于2007年组织召开了“653工程”工作会议,相关行业协(学)会、省市协会、科研院所、企业及院校约100多名代表出席。
会长致信祝贺,提出希望;戴光前理事长出席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中机联主管会领导做了《工作报告》,总结了阶段工作成绩和存在问题;提出了新阶段的工作任务和要求。
组织了专题讨论,听取了工作意见和建议。会议达到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任务、上下同心加快实施的预期效果。
同时,注重精选项目、确保实效。
我会于2008年年初,组织召开了领导小组扩大会议,讨论研究并通过了现代制造领域“653工程”培训指标分解方案,会后下发了《关于分解现代制造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653工程”)培训指标的通知》。
同时,经人社部批准,向社会公开了组织征集的7批118个教育项目。申报、审核批准了4批90家施教机构,确保了行业培训任务的有效进行。
几年来,在(原人事部)人社部的领导和中国继续工程教育协会的指导下,在各省人事部门、行业地方、专业性协(学)会及施教机构的共同努力下,我会紧密结合行业发展,在电子制造、新材料、重大装备、精密仪器、汽车工程、系统集成等重点专业技术领域,先后举办9期高级研修班,邀请多名行业内知名专家学者为学员授课。来自全国各地的500多名专业技术骨干参加了学习。
通过大规模开展数控加工技术、汽车制造工程、模具设计与制造、绿色制造技术等方面的培训活动,逐步丰富和完善现代制造领域的继续教育课程体系。
通过与地方和专业协会、大专院校合作,在信息化、机电一体化等面向现代制造领域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等培训活动,提高了专业技术人员的自主研发能力,促进了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提升了制造业的科技水平,受到企业的欢迎。
2011年6月,我会已完成46万人次(含轻工5万人次)的培训任务,提前、超额完成了政府下达的培训指标,相关工作也得到了政府部门的肯定。
近期,为适应“十二五”国家经济社会建设与行业振兴发展的需要,我会组织了行业人才状况的调研,形成了调研报告;组织制定了“十二五”机械行业人才培养规划,并于今年初在全行业印发;参与了国家工信部、能源局等部门有关行业人才规划的编写工作。
为持续推进现代制造领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发展,我会一方面从思想认识、内部管理、合作机制、课程设置、扩大规模等方面,进行系统总结;一方面主动启动了《现代制造领域继续教育科目指南》的课题研究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现已完成课题
的编写,课题成果将广泛运用于下一步教育培训工作。
几年来,我会在现代制造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中做了一些工作,但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和不足。
主要是:工作的前瞻性、科学性还有待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尚需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广泛性仍需强化;工作的手段、条件以及外部环境还需改善。
同时,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协同配合,对工作关系的进一步理顺、对基层企业培训的新需求、效果反馈等,也需要进一步沟通、调研和加以改进。
四、几点体会及工作建议
(一)几点体会
行业协会组织受政府委托承担“653工程”教育培训是一项新的工作,也是行业组织履行社会责任的一项重点工作,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不断深化对更新工程重要意义的认识,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奠定做好工作的思想基础;
二是必须重视基本建设,从组织机构、工作体系、课程选配、教育效果等细节入手,不断促进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形成科学的管理体制;
三是必须注重工程质量,精选项目、精选培训机构,更要注重实施的质量和效果,边干边总结边改进,努力将工程做成精品;
四是必须坚持从长计议,紧密结合行业发展和企业需求确定方略,将更新工程纳入行业及协会发展的要务,抓紧抓好;
五是必须坚守有为有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主动贴近、积极作为,以高质量的服务赢得政府、行业和企业的认可。
(二)工作建议
1.进一步创新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的工作体制机制
按照政府主导、行业服务、施教机构支撑、企业主体的工作格局,建立一个在人社部直接领导下、由中国继续工程教育协会、牵头单位及相关方参加的工作指导委员会,明确各方的责任、权利、义务和作用,从源头,上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并以此建立起工作的长效机制,引领知识更新工程的持续开展。
2.重点解决好条块的作用发挥与有机结合问题
明确职责分工,促进资源整合,形成合力。希望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熟悉行业、了解企业、专业突出的优势,在参与制定行业知识更新工程基地的评估标准工作、专业培训基地的推荐、考核、评估与专业科目的设定中发挥更大作用。
5.积极改善现有的工作环境与条件
加大对知识更新工程的舆论宣传,提高社会的关注度。对强化继续教育,政府提出限定要求,协会推进,改变无强制力、约束力、只是软任务的现状。
同时,改变现有实施工作中支持政策软、指标硬、力度不够的状况,积极努力为各方创造更宽松、更有利的工作条件。
如开展工作经验交流、问题研讨,加强对承办方、牵头方工作的指导;建立国家专项基金,按照国务院文件精神,对行业组织实行购买服务;制定激励政策,改变干与不干、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状况,调动积极性等。
4.加快知识更新工程制度化、规范化进程
知识更新工程要进一步明确分工、流程、责任、要求。对委托单位实行有进有出、有奖有罚的动态管理。
在证书的管理上,纳入国家继续教育证书范围统一管理,由人社部统一监制、监管,按照授权由牵头单位负责发放。
一、工会工作要以人为本,切实提高工作水准
为了满足逐步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作为全体职工的“发言人”,基层工会组织应进一步的完善企业民主制度的建立和维护,在相关规定与机制的构建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各阶级各岗位职工的民主要求。为了实现这些能够对职工工作起促进作用的要求,工会组织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加以重点考虑。
(一)制度的建立要集思广益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一标准对于大到国家小到家庭等组织来讲都是适用的,用人单位的一切生产生活中方方面面都是受到规章制度以及各种规定约束的,同时,职工的各项待遇、利益等方面的实现也是在这些规定制度之下实现的。因此,对于基层工会来讲,为了更好地为职工服务,更加切实地代表职工利益,从制度建立的根本上就要充分考虑职工的工作相关需求,建立健全对于职工的民主管理制度以及民主监督制度等相关规定。
(二)工作的过程、成果等要公开、透明
基层工会的各项工作其实是比较琐碎以及繁多的,但是在实际的工作完成之后,很多时候并没有得到职工的认可,甚至是受到各方的埋怨等现象也是屡有出现。究其原因,政务透明度不够是造成这类现象的一个重要缘由。基层工会的各项工作流程以及阶段成果等应当及时汇总反馈,通过政务上墙、通知、网络交流等各种形式让职工能够及时地了解跟自己工作息息相关的一些事情。这样公开、透明的管理模式,有助于激发职工工作的动力,让职工能够心中有数,减少不利于生产工作的担心情绪,从而构建更加和谐的工作氛围,达到促进生产的目的[2]。
(三)维权的能力要加强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基层工会组织的最显著的工作要求。在维权的过程中,工会组织应当尽量从职工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倾听他们的心声以及要求,切实为职工的利益着想,处理好职工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另外,基层工会的维权机制应当继续加强完善,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企业与职工的现实状况,建立适合自己企业、适合职工的维权机制,使得这些过程能够行之有效,真正地为职工服好务。
二、加强创新,改善传统工会工作形式
企业是社会运转过程中的重要组成单元,因此,构建和谐企业也就是和谐社会的直接要求和体现。在这一伟大事业下,传统的基层工会工作模式就显得不适应时代要求了,这主要体现在:首先,工作观念陈旧,在工作激情与活力方面十分欠缺,导致整个工会工作状态沉闷,工作效率也提不上来;其次,工作方法落后,许多基层工会的工作实施还是延续着老一辈工会干部留下来的模式,这些方法已经不能适应与时俱进的要求;再次,工作担当能力欠缺,有一些基层工会组织在为职工撑腰这一方面软弱无力,并不能真正地替职工说话,达不到维权的效果。基于以上这些情况,只有改善基层工会组织工作能力,实现创新,才能够满足和谐社会。
三、提高个人素质,增强工会工作能力
规定制度的建立、工作机制的运转、办事效果的体现等等各项工作的处理均是由工作人员实现的,因此,工作人员的个人素质高低关乎着整个基层工会组织的办事效率以及效果。所以,应当充分认识到各项工作中“人”所起的作用,加强针对各个工作岗位的工作素质培训[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