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国际贸易的认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国际贸易专业,以满足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国家对经贸人才的迫切需要。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为学生构建的国际贸易理论知识框架与实际操作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明确了国际贸易人才特征并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因此,采用“边改革、边实践、边总结”的方法进行教学改革研究,对于满足社会对国际经贸类人才的总体要求,逐步构建起注重素质教育的理念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
一、国际贸易专业的特点及人才培养模式
(一)国际贸易专业的特点
国际贸易专业从学科性质上来讲,主要具有两个特点:跨学科性和实践性。跨学科性是指国际贸易专业从学科上涵盖了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多种学科,综合性较强。从这个角度出发,高职院校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必须提出更高的要求。除此之外,国际贸易专业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生不仅要掌握好基本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实践环节中得到锻炼。通过让学生到企业实地考察实习,建立学校与企业的战略联盟等方式,或直接采用案例分析训练等方式都可以实现这一实践教学环节目标。
(二)现沂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我国现行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理论型”培养模式,另一种是“岗位技能型”培养模式。这两种培养模式都不能很好地体现出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科特点,培养的人才也很难达到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素质。
1,“理论型”培养模式表现形式
“理论型”培养模式主要强调理论知识,同时拓宽专业口径,注重专业素质教育。若按“理论型”培养模式培养高职高专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在国际贸易人才培养过程中势必存在三方面偏差:一是在讲课过程中过于细化部分贸易理论。比如说,在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如果把贸易的关税效应、国际技术转移模型、国际货币制度,尤其是购买力平价理论以及一些难度较大的贸易理论向学生做详细讲解,这容易使学生学习难度加大,更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教学模式既违背了高职院校教学中实用的原则,又不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和用人单位就业岗位的实际需求。二是忽略了国际贸易是一门集应用性知识、新兴知识以及动态发展知识为一体的课程。例如,对于跨国公司的新发展、国际直接投资的基本运作方式、WTO运行规则、反补贴与反倾销对策等内容讲解得不够深人,有的甚至省略不讲。这样不能将最前沿的知识传授给学生,造成学生所学的知识比较陈旧。三是忽略了国际贸易专业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具备实际操作技能的人才。例如,对于满足外贸业务岗位所需要的有关货物运输与保险、报关实务、商品检验检疫、外贸单证、函电等具有操作实务的重要课程,既不进行系统详细讲解,也不进行仿真模拟实训和技能实践,更谈不上校外实践和顶岗实习,从而造成学生实践技能的欠缺,毕业后不能满足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
2,“岗位技能型”培养模式表现形式
该模式以特定岗位实际需要的专门技能为中心,以该技能所需的基本知识为基础,注重岗位操作技能和劳动态度的培养。按照该模式进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外贸操作技能,但由于理论基础的欠缺和知识面的狭窄,限制了学生未来职业的发展空间。从总体上来说,这种模式的缺点主要表现为:一是过分强调外贸业务的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忽略了基本理论知识的支撑作用,因此不能很好地开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能力。二是过分强调单一知识技能的学习,忽略了相关知识技能的培养,难免导致高职院校学生的知识技能过于狭窄,不能适应社会对多种技能的需要。三是过分强调培养外贸业务员单一岗位所需的实际操作能力,忽略了行业岗位所需其他知识技能的培养,势必影响受教育者综合能力的培养。四是过分强调对知识的记忆,忽略了高职院校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一)重理论,轻实践
1、学校和专业建设的定位不科学
高校定位对于一个学校的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高职院校的定位应该是培养能够从事具体工作的专门人才。然而有些高职院校不切实际过度重视了教师以及学生理论素质的培养,却忽视了在人才培养中最重要的实践环节;有些高校非常注重理论教学,认为具体贸易实践操作属于低层次的要求,一般中等专业院校的毕业生经过培训就能做,所以未能对实践能力的培养给予足够重视;有些高校甚至把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作为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专业选修课来对待,加上师资方面的因素,很多教师根本不具有国际贸易实际操作经验,只能照本宣科。这些教学方法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2、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的不合理
过多地设置了理论性的课程,如国际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但像国际结算、国际贸易单证制作、外贸函电、报关实务等实践性课程却相对涉及较少。这种课程设置的状况主要由两个方面的原因所导致:首先,在国际贸易课程理论与实务的比重上,多数教师由于个人的习惯和兴趣,也可能由于课堂与社会脱节,往往喜欢多讲理论少讲实务,尤其是多讲纯理论性的知识,使实际授课的内容与计划不符;其次,由于教学计划制定得不合理,没有从宏观上协调国际贸易专业各门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导致一些知识的重复讲解;再次,在国际贸易课程的总体教学上,过分强调理论和基础知识的讲解,却没能给学生提供一个仿真的模拟环境,并进行出口业务的模拟操作,结果陷人纸上谈兵,无法学以致用。
3、教学实验室建设相对落后,实习基地缺乏
目前,我国高校实验室建设还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重点高校有国家配套资金支持,情况要好于一般非重点院校和民办院校。大部分院校没有建立起专门的国际贸易实验中心来满足学生实践学习的需要。到目前为止,很多高校的国际贸易专业就根本没有配套的实验室,这不符合现代的教学发展的需要。另外,很多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企业认知实习和毕业实习一般建立在部分教师过往人际关系等个人感情基础之上,没有上升到学院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层次。实习单位与学校和学生属于单向不均衡关系,没有对价支出,因此,缺乏持续合作的基础和动力,不能保证学生实习实践需求的稳定性要求。
4、外经贸人才现实要求与培养目标之间的矛盾
对于外贸公司来说,更多期待的是毕业生成为来了就能发挥作用的人才,也就是说他们期待具备较强实践和操作能力的人才,而现有高等院校的毕业生离这一要求相去甚远。由于受到较好学术氛围的熏陶,通常具有较深厚的理论功底,具备良好的分析和研究能力的毕业生,往往在企业高薪聘请一段时间后,发现毕业生要么眼高手低,不愿做具体工作和业务,要么不能胜任具体的贸易实际操作工作。这从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企业缺人、学生失业的结构性问题。
(二)过分强调老师主导作用.扭视学生主体地位
虽然已有很多人意识到了我国传统国际贸易专业教育的弊端,但“仓库理论”依然盛行。该理论认为:“大脑是储存知识的仓库”,教育就是用知识去填充“仓库”,把记忆知识的的量的多少作为评价教学效果的标准。
由于在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中采取单一的灌输教育方式,片面强调知识的传授,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这种非启发式教育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学生一味地接受老师传播的知识,缺乏思考,所以谈不上真正吸收,更谈不上创新。因此缺乏案例教学和实训的锻炼,贸易知识的学习会变成一个乏味的过程,导致很多学生不知所学何用。
(三)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沂业内部竟争升级
当前存在的问题与传统思维认识密不可分,高考学生选择专业时,家长和社会的导向都存在不尽合理的倾向:如重学历教育轻职业教育;重国有名校轻民办院校;重热门专业轻自身基础。
国际经济贸易专业是近些年学生热捧专业,综合院校、专业院校、民办院校、职业院校都在宣传自身优势,在一定程度造成竞争升级,对专业和社会不负责任,人才质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要。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有明确区别:学历教育高校应该承担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任;职业教育则应该培养实用型专业人才,然而二者却出现了倒置或混杂的不良倾向。
三、构建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新模式的路径
(一)合理平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
1、坚持理论教学“必需、够用”的原则
培养应用型人才不等于废弃理论课教育。因此,我们坚持必要的基础理论课教学必须到位,在教学计划中保证必要的课时。例如,在教学计划中,经济学、管理学、国际贸易概论、货币银行学等基础理论课都保证了其必要的地位,以使学生打好理论基础。
2、突出实践教学
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计划应突出实践教学环节。一是要求课堂理论教学要体现实践性的要求。例如,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要求突出案例教学并与国际贸易实际操作软件如SIMTRADE教学软件相结合进行教学;电子商务课程在理论课教学的同时,亦就部分内容实行课堂实验模拟教学;会计学课程,要求教师课堂精选实例讲解。二是围绕国际贸易业务的流程专门开设多门实验课,比如单证、通关实务等。
(二)贫沏突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要求
1、强化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为了加强学以致用,使学生在开始学习专业理论课时就进人应用环境或背景中加以理解,我们在理论课教学中也提倡案例教学,要求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各门课程根据课程内容和特点运用案例教学,强化课程内容的实践性。如在国际贸易课程教学过程中,针对一些枯燥的理论,采用案例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对知识具有更深刻的理解,并提高其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需要学校为他们创造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条件,培养学生从实际出发。我们认为,强化实验课教学是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加强应用能力训练的最重要的一环。比如,国际贸易业务流程仿真、电子商务、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调研、国际贸易模拟实验、金融投资模拟实验。这些实验课程均紧紧围绕让学生进人国际贸易业务环境和提高相关技能而开设。这些实验课,一部分在实验室完成,另一部分必须走向社会,实地训练。如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调研,需要直接与有关单位零距离接触.把书本上的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联系,以期帮助学生从理性认识返回到实践中的感性认识,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及其实用性。
2、大力推广双语教学
由于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将来就业岗位的特点,外语技能的掌握对学生的就业和适应工作的能力影响极大。为此,我们的培养方案强调了本专业对学生外语掌握程度的要求。在教学计划的课程设置中,鼓励部分课程进行双语教学,促进双语教学模式在国际贸易专业教学中的推广。
(三)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模式
关键词:国际贸易单证实务 应用型人才培养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1.043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平均增长速度达到了创纪录的两位数,尤其是“入世”十几年来,我国与世界市场接轨的步伐逐渐加快,外贸行业快速发展。随着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越来越多的企业把目光瞄向世界市场,直接造成了对外贸人才的大量需求。在外贸人才培养中,国际贸易单证实务是一门重要的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对后续专业课的学习以及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传统的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效果很不尽人意,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难以适应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的需求。2007年,国家教育部高校教学水平评估后,我们开展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讨和实践,经过5年渐进式的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现结合我校国际贸易单证实务重点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进行总结归纳。
1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目标及人才需求现状
大部分高校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系统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基本理论与业务技能,能熟练运用英语、计算机等工具,从事对外经济与贸易的高级专门人才。随着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我国约有一半的高校开设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一方面使对外贸易人才的供应快速增加,另一方面也使该专业的求职市场人满为患,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对现有的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重新定位,尤其是普通农业院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要生存下去,就必须进行改革,形成独具特色的专业定位和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具有竞争优势的人才。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需求主要有三类:国际经济贸易理论研究人才、国际商务管理人才、对外经济贸易实务人才。第一、二类人才是综合性大学的国经贸专业、财经院校的国经贸专业的主要培养任务;普通高校,尤其是普通农业院校的国经贸专业主要培养对外经济贸易实务人才,这类人才要求在一般性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熟练掌握实务操作知识,具备国际贸易实务技能专长,这就对实务类课程教学提出了较高要求。作为该专业的一门重要实务课程,国际贸易单证实务起着承前接后的重要作用,该课程以前面学习的国际贸易实务为基础,教学效果对后续课程出口业务操作综合实验课、教学实习等影响很大,甚至直接影响到专业毕业实习和以后的实际工作。
当然,普通农业院校的国经贸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高于高职高专学校,学生不仅要熟练掌握实务操作技能,更要弄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实践中可能还有什么更好的做法,这些做法的优点是什么,不足是什么。普通农业院校的国经贸专业与高职高专国经贸专业学生最大的区别在于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以便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能有一定发展后劲,为其数年后晋升至管理岗位打下一定基础。
根据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需要,我国普通院校国经贸专业应该培养具备一定的基本理论知识、较强的业务技能,能熟练运用英语、计算机等工具,从事对外经济与贸易的应用型专门人才。该专业的学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①掌握经济学和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基本理论和方法;②熟练掌握外贸实务操作基本技能;③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④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组织协调的基本能力;⑤了解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政策、法规以及世界主要国家经济发展状况与贸易政策。
2 国际贸易单证实务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
教育部高校教学水平评估以后,各高校普遍重视实践教学,从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理念,向既重视理论又重视实践转变,加大了实践教学力度,增加了实践教学的学时,国经贸专业中的国际贸易单证实务等实务类课程普遍得到重视。然而仅仅增加学时是不够的,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的隔离;不重视前后课程的联系;不重视一些基本词汇的讲解;不能及时地根据学生的练习操作进行总结。
2.1 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的隔离
近几年各高校普遍强调现代教学手段,实践中体现在多媒体教学的应用。然而国际贸易单证实务的教学有其不同于其他课程的特点,大量的单证在教材上,在讲授过程中,对于不认识的英文术语、单词,学生要大量记录,如果将这些单证搬到屏幕上,学生不仅要盯住屏幕,还要盯住教材,双眼不断地在屏幕和教材之间移动,学生感觉很累。根据我们调查,目前大量的多媒体课程使学生明显感到视觉疲劳。应该说,多媒体技术在一些课程上利用很成功,譬如植物保护学、广告设计学等,这是因为这些课程的教学需要色彩、图形,但并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适用多媒体教学,或者说不是每一门课的全部内容都适用多媒体教学,有的课程可以部分使用多媒体教学。经过多次的教学比对,我们认为国际贸易单证实务的教学完全使用多媒体教学效果并不好。
2.2 不重视前后课程的联系
国际贸易单证实务是以前期学习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为基础的,很多单证制作是建立在对国际贸易实务基本知识理解、掌握的基础上的,如果国际贸易实务基本知识掌握得不牢固,或者只是死记硬背,缺乏理解,在制单中就很可能出现错误。譬如,在制作汇票时,对于出票依据,有的学生总是填错,有的会将通知行的名称填写在这里,有的会将议付或付款行写在这里,其根本原因是没有理解或根本就不记得汇票的概念。汇票是一人向另一人签发的,要求对方在见票时或将来的一定时间,对某人或持票人支付一定金额的无条件的书面支付命令[1]。凭什么命令人家付款呢?在信用证结算方式下就是凭XX开证银行XX时间开立的XX号信用证,是开证银行向出口商做出了付款许诺,现在出口商提交开证银行规定的单据,命令其付款。因此,汇票的出票依据就是XX开证银行XX时间开立的XX号信用证。
由于国际贸易实务一般是在前一学期开课,经过一个假期,有些知识学生会忘记,如果原来学习时就理解得不透彻,或者记忆不牢固,制单时就容易出错,如果老师在讲授国际贸易单证实务时不对有关知识进行回顾,并提醒学生课后对国际贸易实务的有关知识点进行复习,学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2.3 不重视一些基本词汇的讲解
国际贸易单证实务课程涉及大量的英文术语,有些英文单词很相似,如果老师不讲清楚其区别,学生很容易混淆,譬如drawee与drawer,payee与payer,consignee与consignor,after sight与after date,ICC与CIC有根本的区别,往往有的老师只是分别讲了其含义,而没有讲清其区别,学生制单时就容易填写错误,譬如在提单的consignee处填写为发货人,因不明确after sight与after date的区别,错误地填写汇票的付款时间等。
2.4 不能及时地根据学生的操作练习进行总结
教学模式转变之后,压缩了理论教学后,给学生留出了大量时间练习,但有的教师放羊式地让学生自己练习操作,不能及时地根据学生的操作情况进行总结,并对问题涉及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强调,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2.5 缺乏综合训练
相当一部分教师在讲完了某种单据的制作后,会让学生即兴练习该种单据,利用教材的课后练习题,或者有些教材附带的光盘中的练习资料进行练习,这种做法本身不可厚非,但问题是这种单项练习缺乏整套单据的系统性。须知一笔外贸业务中的整套单据是互相联系的,在交单时只要任何一种单据有不符点,银行即可拒付。因此,不进行综合训练,学生的制单能力就打折了。
3 国际贸易单证实务教学改革的建议
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对外贸人才培养提出了较高要求,也对国际贸易单证实务等实务类课程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新要求――从教学理念到教学方式、实践教学等必须进行系列化的创新改革,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国际贸易行业对单证人才的需要。
任何教学模式都是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教学模式的结构中教学目标处于核心地位,并对构成教学模式的其他因素起着制约作用,它决定着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和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组合关系。因此,首先要明确国际贸易单证实务的教学目标,即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国际贸易单证工作的基本流程,具备国际贸易单证综合操作能力,能独立从事审证、制单、审单、交单归档等一系列单证工作,具备外贸单证员的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和专业知识。为达到这一目标,必须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现根据我们近几年对国际贸易单证实务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提出以下建议:
3.1 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有机结合
由于本课程注重学生的实训操练,实验学时加大,课堂学时压缩,因此要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完成教学内容,就必须注意提高课堂效率。通过近五年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教师可以以教材上的单证为主进行讲解,只将重要的知识点用多媒体投在屏幕上,或者写到黑板上,学生可以很方便在教材的单证上随时记录,效果优于全部内容使用多媒体。当然,教材上的单证由于印刷需要,会与实际业务中的单证略有不同,可以将实际业务中使用的真实单证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以增加感性认识。有些案例也需要借助多媒体进行讲解、讨论。
3.2 重视前后课程的联系
首先,要重视与前期学过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联系。讲解任何一种单据的制作时,都可能涉及一些国际贸易实务的基本知识,要对涉及的知识点进行回顾,比较复杂的还要建议学生回去复习。如果在上一次课结束前,安排学生对下一次课可能涉及的国际贸易实务知识进行复习,效果会更好。回顾知识点时,可以根据涉及的内容或简或详。其次,要强调有关知识对后续课程学习的重要性,以便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
3.3 重视一些基本词汇的讲解
对于一些基本词汇,必须让学生明确其含义,而不是死记硬背。譬如drawee与drawer,首先要知道drawer是指出票人,即开出汇票的人,一般就是出口商,然后结合汇票的概念――汇票是一个书面支付命令,明确drawee是受票人,也就是接受汇票的命令付款的人,即付款人,在信用证方式下,如果开证行不指定其他银行为付款行,那么开证行就是受票人、付款人,在托收、汇付方式下,买方是受票人、付款人。只有明确了这些基本词汇的含义及其区别,制单时才不至于出错。
3.4 及时对学生的操作练习进行总结
在单证制作训练中,发现共性问题集体讲解,个别问题则个别解答。一般来讲,有3人以上出现同一处错误,或者针对同一制单问题咨询老师,就算是共性问题,就需要对全体学生讲解。讲解时要注意问题涉及的知识点,引导学生结合相关知识点分析问题,增强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就问题讲解。
3.5 加大综合训练力度
在单项单据制作的基础上,可以利用TMT(Teach me Trade)或者SimTrade等教学软件中的仿真材料进行综合练习,各选1~2套出口制单和进口审单材料,要求学生自主研读有关合同,分析信用证,独立制作、审核,制作完毕后提交给老师。教师在检查后进行讲评。讲评的内容包括:是否完全理解和掌握了相关知识,相关知识技能的运用情况,整套单据协调情况,以及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学间相互协作的能力等。
此外,要通过校外实习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为了巩固课堂所学的制单审单知识,我们鼓励学生利用大三暑假时间到实习基地或者自己联系单位进行实地实习、锻炼,将单证实务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并提醒注意实际工作中的做法与课堂所讲的做法的区别。暑假实习可以计入社会实践学分,也可以在下学期的出口业务模拟操作课程中,将暑期实结上交,算作出口业务模拟操作的部分成绩。经过几年的实践,发现效果较好,特别是有意将来做进出口业务的学生积极性很高,对这部分学生而言,暑假的实习的确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对于下学期的出口业务模拟操作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黎孝先,石玉川.国际贸易实务[M].对外经济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168.
作者简介:刘学忠(1966-),男,山东莱阳人,硕士,教授,硕士生导师,青岛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主任,研究方向为农产品国际贸易、农业产业经济,山东青岛 266109
2005年,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2006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的16好文件,特别强调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引导建立企业接收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工学结合的本质是教育通过企业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企业需要开展企业员工的职业培训,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使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可见工学结合在高职各专业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国际贸易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我院国际贸易专业成立于1994年,当时在校生50人,教师3名,发展到今天,拥有专兼职教师16人,在校学生近200人的专业,现拥有3个专业实训室和校企合作办公室以及多个校外实习基地等配套实习场所和设施。国际贸易专业在教师们的努力下,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积极尝试和改革教学方法,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尤其近年来,国际贸易专业积极探索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大胆尝试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有效的成绩。
1、“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于人才培养方案中
首先,国际贸易专业教师深入石家庄外贸行业对企业进行了人才需求数量、相关行业数量、规模的分布特点的调研,系统了解了外贸企业和行业外贸岗位情况及对应的主要职业技能;分析了各岗位技能及相应的能力要求。通过调研分析专业培养目标进一步明确,专业定位更加准确。
在对外贸行业、企业调研的基础上,对外贸相关服务和管理部门:海关、商检、外管局、银行、国税局等也进行了走访,搜集到相应的行业背景知识和资料。同时,走访了近三届优秀毕业生,召开了座谈会,认真听取毕业生对于人才培养“工学结合”模式的措施建议。教师们实实在在地走进企业,了解企业的需求,了解岗位的设置和需求,了解学生毕业后真实的想法和对学校的建议,通过多方面调研分析,为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最新、最直接的依据。确保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从企业出发,从需求出发,真正贯彻“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理念。尤其制定出了完全符合“工学结合”模式要求的人才培养目标。
其次,以外贸行业职业生涯的成长规律为主线进行课程体系的构建和设置。
通过调研,外贸行业职业生涯一般要经历这样三个主要阶段:新人、一般业务员和业务经理,对应三个不同阶段我们进行了课程体系的构建和设置。针对新人开设:公共英语、商务英语、经济法、国际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及外贸业务入门模块。一般业务员在新人的基础上开设:商务英语、国际结算、国际贸易流程、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货运实训模块、外贸业务综合实训模块.业务经理在一般业务员的基础上增加:现代会展基础与服务、国际商务谈判、外贸企业管理、外贸业务经营与管理模块。由此可以看出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的特点,课程设置打破了学科体系,按照企业岗位能力需求及工作过程开发课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按照能力和职业成长规律实施三阶段培养;将“单证员 ”和“跟单员”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校内培养与校外实训有机融合;加强学生的时间能力培养,实践教学时数占总学时50%以上,加大真实业务的实训比例,使真实业务实训比例逐步达到整个实践环节的30%。
2、根据岗位技能要求调整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式
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的设置解决了教什么的问题,怎么教必须靠各个课程的具体实施来实现。针对每门课程,教师们集思广益,对课程的教学进行系统化设计,保证教学的实施有效。首先教学方法和手段设计的整体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学习能力与工作能力并重;将岗位工作任务引入课程学习中;具体来讲就是“以项目(行动)驱动课程”。课程教学内容围绕项目实施,即以项目为中心分解教学内容,项目完成,课程教学也完成。项目化教学是一种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选择、组织并学习工作知识的教学模式,运用项目教学法,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教学活动,以达到学习知识、掌握能力的目的。项目化教学,强调教师的“讲”和学生的“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任务为中心,通过对教学目标项目的分解、实践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在做项目中学习理论知识、掌握实际工作能力,最终完成一个完成的业务工作或任务。以国际贸易实务为例,该课程教学中采用项目化教学法,在教学安排中,根据实际工作要求把课程划分为标的条款设计、运输条款设计、支付条款设计、价格条款设计、条款综合设计共五大项目,大项目又设立分项目、子项目,如标的条款设计又分为纺织品、玩具、食品标的条款的设计。通过师生的共同实施,学生学会了如何设计标的条款,掌握了设计标的条款的各项能力。学完各岗位的课程,也就掌握了各岗位的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最终完成“岗位、知识 、能力”三位一体化的效果,真正实现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目标。
3、依托典型企业,通过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培养学生的岗位实践能力。
国际贸易专业实践环节分为两大块: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践。“校内”实训是指在利用国际贸易实务模拟教学软件进行实训基础上,进一步参与校企合作办公室两家企业的真实业务操作。具体包括河北宝泰进出口贸易公司的外贸业务和河北百威特国际货运有限公司的国际货运业务两部分;具体做法就是首先把学生分小组,不同小组从事不同业务的开发,比如有的小组负责劳保服具体产品的市场开发和维护,有的小组负责滴灌设备产品的跟单处理,还有的小组负责所有外贸业务的单据处理,并有另外小组负责相关的租船订舱业务和报关报验,一定时期后,所有小组轮换业务,这样可以基本保证每个小组都能较充分接触更多的业务实践,学到真正的业务操作处理经验。“校外”实训是指到合作企业即校外实习基地参观和实习,比如我们先后带学生到秦皇岛港、清河羊绒基地、正定小商品博览会以及河北安平丝网集散地等参观、学习、实训,在港口一线的专业人员给学生具体讲解外贸商品的进出口流程、需要注意的具体问题,学生们真实体验进出口商品的来往情况;在生产工厂,一线的专业人员给学生讲解,如何根据网上询盘得到的业务,进行生产商品,发送商品;在国际博览会,学生们感受到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了解到商品的国际需求。学生们开拓了视野、增加了感性认识的教学目的,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通过校内外国际贸易技能大赛提高学生的业务动手能力
国际贸易专业从2004年开始,为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强化学生动手技能,每年都举办外贸技能大赛,大赛的内容主要包括单证制作、信用证审核、外贸函电的处理、业务谈判、以及外贸风险的防范等。2009年国际贸易专业举办了关于信用证操作能力技能大赛,比赛内容以外贸公司和银行的实际信用证为基础,整合成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信用证审核技能考核;第二部分是根据所提供的信用证及相关资料,缮制结汇单据,进行制单技能考核。本次竞赛在命题和考试方式上进行了创新:一是试卷均为来自外贸公司和银行的原始信用证,二是学生以虚拟公司和虚拟银行的身份参与比赛。比赛中可以查资料,可以互相切磋,正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学生的业务以及岗位职业素养、团队合作意识等得到了锻炼和提高。2010年在全国单证员技能大赛中,我院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取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
【关键词】经济贸易 反倾销 应对措施
一、前言
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然而,在国际经济贸易中,反倾销对于我国的经济贸易带来严重的影响。尤其是在国际市场上,反倾销削减了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因此,基于存在的诸多问题,对我国的经济贸易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是维护我国企业正当贸易的重要方面。
二、反倾销对我国经济贸易的影响
(一)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削减。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企业逐渐转战国外市场。进而,基于中国制造的产品,已逐渐成为世界贸易的核心,这就势必增加了经济贸易国之间的竞争程度。而且,我国的贸易产品已手工制造业为主,凭借产品廉价的优势,对进口国的同类企业带来巨大的生存压力,因而进口国的反倾销的情绪更加地突出。并且进口国为了稳定国内市场,往往采取反倾销的举措,来削减我国经济贸易中的竞争力。
(二)扰乱了我国贸易市场。我国已成为第二大经济体,基于各领域的贸易活动日益频繁,这就造成进口国对于我国贸易的诸多限制条令。尤其是欧盟为了对我国贸易进行限制,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措施,尤其是采取反倾销举措的行为,严重影响到我国中小贸易企业的生存空间。因而,面对国外市场的反倾销压力,国内的企业在进行产业调整或贸易中,出现“手忙脚乱”的现象,进而扰乱了我国正常的贸易市场。
(三)降低了我国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我国企业面对进口国的反倾销举措,往往显得很“无助”。企业为了产业的发展,往往以接受或放补贴的方式,进行贸易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损害了我国企业的经济利益,降低了我国企业的市场价值。而且,基于市场价值的不稳定性,造成了外贸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在产业调整上存在诸多的阻碍因素。
三、造成我国反倾销问题的主要原因
基于多变的国际市场,我国的经济贸易的发展,越来越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尤其是我国对于反倾销的预警机制还不够完善,进而在反倾销事件的处理上存在诸多的不足。
(一)我国的反倾销预警机制不完善。我国的经济贸易起步晚,因而在诸多方面存在不足。反倾销预警机制是对于国家经济贸易的一种保护手段,对于中小企业的经济贸易起到很好地保护作用。然而,我国在经济贸易中,反倾销预警机制不够完善,因而面对国外的不正当竞争时,往往以“默认”或反补贴的方式,进行企业的组我保护。因而,造成了我国贸易企业的反倾销问题的频繁出现。
(二)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于我国加入WTO,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然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造成我国“尴尬”的贸易身份。欧盟在对待我国的经济贸易时,以非经济市场的身份对待我国的经济贸易,因而,以诸多的反倾销举措,来限制我国的贸易出口。
(三)我国贸易产品的薄落性。我国的贸易产品仍是以廉价的手工制造为主,而且规模庞大,因而容易造成进口国的反倾销举措。我国的贸易企业在对待国外的反倾销问题时,往往缺乏有效的法律维护,进而“滋长”了国外的反倾销活动。尤其是我国中小贸易企业,海外维权意识的薄落。因此,基于薄落的贸易产品结构,以及我国薄弱的维权意识,造成了频发的经济贸易反倾销问题。
四、应对国外反倾销的有效措施
基于上述,我们知道:我国的经济贸易存在诸多的阻碍,尤其是基于反倾销事件的频发,严重阻碍着我国经济结构的完善。因此,需要基于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进而保障我国企业的正常权益。
(一)完善反倾销的预警机制。在多变的国际市场之下,企业的经济贸易需要基于国家的支持,尤其是对于贸易权限的维护尤为重要。完善反倾销预警机制,是保护企业经济贸易的重要举措。国家应该以企业利益为中心,建立完善的预警机制。基于完善的反倾销预警机制,对企业的经济贸易进行有效的管理,以及产业的宏观调控。在预警机制的完善中,还需要对于法制的完善,进而实现法律的管理与服务的双重机制。
(二)增大贸易市场的占有率,尤其是市场地位的提升。我国的贸易出口主要以手工制造业为主。因而,在经济贸易中,需要增大贸易市场的占有率,尤其是基于市场地位的提升,是杜绝反倾销的基础。我国政府在对于国际贸易交涉中,做到合法权限的维护。同时,虽然我国已是第二大经济体,但欧盟并未真正的承认,这对于我国经济贸易的市场地位造成重要的影响。因而,我国需要加快贸易市场的产业调整,进而提升我国的市场地位。
(三)规范我国的经济贸易市场。基于我国经济的发展,诸多的中小企业也纷纷进军国外市场。因而,需要规范当前的贸易市场,稳定我国的贸易秩序。对于国内的一些“取巧”的企业,需要进行严格的进行整改。在对于市场的规范中,需要强调企业协会的协调作用,强化企业与政府间的合作与对话,进而确保贸易过程中,企业的贸易合作效率。
(四)加强企业的海外交流合作。我国贸易产品主要集中于手工制造领域,因而容易成为反倾销的对象。因而,我国企业在经济贸易中,加强企业的海外交流合作。这样,把企业的利益和进口国的经济相连接,这是我国企业在经济贸易中,具有重要价值的自我保护措施。
五、结语
基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市场体制呈现出多元化。然而,对外经济贸易中的反倾销严重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基于完善的反倾销预警机制,是保障我国企业海外贸易权益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徐鹏杰.浅谈我国经济贸易中的反倾销问题[J].中国商贸; 2010(16).
[2]李泰山.倾销的渊源与国际反倾销制度的演变[J].消费导刊; 2010(04).
论文摘要:当代国际经济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就是服务贸易的高速发展。在我国加入WTO后,逐步开放服务业的过程中,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也遇到了一系列问题。文章通过对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趋势的分析,进而提出了对我国国际服务贸易今后发展的建议。
长期以来。国际贸易中都是以货物贸易占据绝对主导的地位。但自从1971年OECD组织在东京回合的报告中首次提出服务贸易的概念,随后作为多哈发展议程的重要议题,1994年达成的《服务贸易总协定》为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的初始性的政策框架看来,服务贸易正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事实也表明,近年来国际服务贸易呈现出较快的增长,国际服务贸易额(包括服务出口和服务进口)从1980年的762.8亿美元上升到2004年的4222亿美元(按当年价)。年均递增7.4%,高于货物贸易同期6.5%的增长速度。相应地服务贸易占全球贸易(包括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比重从1980年的15.7%上升到2004年的18.5%,服务贸易额接近物品贸易额的1/4。
一、有关概念
服务贸易是指服务产品作为商品进行交易,以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经济行为。服务贸易按其发生的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种基本类型:提供要素的服务贸易,人员和商品移动引起的服务贸易,还有物化服务的贸易。所以国际服务贸易就是指跨越国界进行服务贸易的商业行为。学术界关于国际服务贸易的狭义定义是:当一国(地区)的劳动力向另一国(地区)的消费者(法人或自然人)提供服务时,并相应获得外汇收入的全过程,便构成服务的出口;相对于服务的出口,一国(地区)消费者购买他国(地区)劳动力提供服务的过程,形成服务的进口。
根据1994年4月在摩洛哥正式签署生效的《服务贸易总协定》(GAST)中,对服务贸易的范围和定义的规定,确认下列四种服务贸易提供方式中的任何一种都属于国际服务贸易的范畴。第一。过境支付,指从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提供服务。强调买卖双方在地理上的界限,跨越国境和边界的只是服务本身;第二,境外消费。指在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特点在于消费者到境外去享用服务提供者提供的服务;第三,商业存在,指一成员的服务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通过商业存在提供服务,要求服务的提供者和消费者在同一成员的领土内,此为四种服务提供方式中最为重要的方式;第四,自然人流动。指一成员的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通过自然人存在提供的服务。但与商业存在不同的是,服务提供者没有在消费者所在国的领土内设立商业机构或专业机构。世贸组织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的规定。将服务贸易分为11大类,如商业服务、通讯服务、建筑及有关工程服务等。
二、我国服务贸易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数额不断增加,领域不断拓展。其中,服务贸易的产业基础——第三产业蓬勃发展,新产业、新部门不断涌现,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我国国际服务贸易面向世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且随着开放步伐的加快,形成了由东向西、由南向北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开放格局。以上可以概括为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取得的成绩,但是我们还是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不少棘手的问题。
1、规模较小,长期处于逆差状态。虽然我国服务贸易快速发展,并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服务贸易的增长速度超过了货物贸易的增长速度,但是无论在“质”或者“量”上都很难与发达国家匹敌。2006年,我国的进出口总额为17606.9亿美元,贸易进出口均排名世界第三名,贸易顺兰为1774.8亿美元,世界排名第一,而服务贸易仍然是逆差89.1亿美元。可以推测。一旦货物贸易出现逆差,那么肯定会严重影响我国的国际收支平衡。实现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协同发展迫在眉睫。
2、结构不合理。中国服务贸易的优势部门主要集中在旅游、运输等传统领域。其出口占中国服务出口的一半以上,而金融、保险、计算机等现代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还很低。这种现象肯定会制约我国今后的国际服务贸易向技术、知识密集型转变。
3、劳动力的比较优势连渐减少。我国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由此制定了加快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发展的战略。但是我国的劳动力“比较优势”还有待探讨。因为在现在知识经济时代,劳动力的比较优势重点体现在劳动者自身的素质水平和高新技术的应用能力上。服务业是智力密集型行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较高,否则就难以提供有高附加值的服务。根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发现,从事金融保险业人员具有研究生学历的高层次人才不足1%。因此,我国如果不加快人力资源的开发,鼓励创新型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现有的劳动力比较优势就会在国际竞争的浪潮中逐渐丧失。
4、国内立法、管理滞后。服务贸易壁垒除了传统贸易壁垒以外,新型的贸易壁垒如制度性壁垒、知识产权壁垒等成为国际服务贸易的主要壁垒。我国先后颁布了《对外贸易法》、《海商法》、《商业银行法》、《保险法》、《广告法》等一系列涉及服务贸易领域的法律法规,但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这些法律法规较抽象,可操作性较差,一些条文与国际规定不太吻合。并且,针对外国对我国的服务贸易设置壁垒、实行歧视性待遇等现象。法律中未有相关保护措施可寻,这无疑会使我国企业的利益受损。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立法确实存在着较大差距,未形成完整体系,甚至不少领域至今仍是空白。
同样,我国现行服务贸易管理体制也存在着很多缺陷,比如行业垄断、责权不明等。
三、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
1、国际服务贸易高速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各国政府对服务贸易的限制逐步放宽,企业和个人对服务的需求更加强烈。国际服务贸易进入高速发展期。据世界贸易组织的统计,1990-2000年间国际服务贸易额年均增长率为7%,高于同期世界货物贸易6%的增长率。新的服务部门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劳动者从实物生产部门转移到服务生产部门。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具体表现在内容越来越丰富和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从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内容上看,随着全球科技产业化浪潮的推进,一些新兴的服务产业迅速崛起,进入服务贸易领域。倒如金融、保险、数据处理、技术服务、咨询服务等。它们的发展远远快于传统项目的服务贸易。
从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结构上看,正是由于这些新兴服务业的兴起,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调整。一直占世界服务贸易额60%左右的传统服务部门(如运输、旅游等)在发展中呈下降
趋势。而兴起的服务部门(如通讯、保险、金融等)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因此,贸易结构的优化正是体现在,世界服务贸易的部门结构已经从以自然经济或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为主,逐步转向以资本密集型和知识技术密集型的服务行业。
2、国际服务贸易发展中呈现出的不平衡性。在地区分布上,服务贸易大国基本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服务贸易还很不发达,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由此造成发展的地区分布不平衡。2007年,全球十大服务贸易出口国,依次是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法国、西班牙、中国、意大利、荷兰、爱尔兰;十大服务贸易进口国,依次是美国、德国、英国、日本、法国、中国、意大利、西班牙、爱尔兰和荷兰。这些国家主要集中分布在西欧和北美。长期以来。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对发展中国家存在高额顺差。不能忽视的是发达国家有逐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服务的趋势,这样使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服务贸易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尤其进入20世纪90年代,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服务贸易出口增长明显加快。资料表明,1990-1998年,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服务贸易出口年均增长12%,高于发达国家年均增速1倍以上。其中东亚国家在发展中国家中发展最为迅速,中国、中国香港和韩国都已经进入2004年全球服务贸易出口的前20名。
国际服务贸易在行业分布上也较不平衡,金额较大的贸易项目有旅游、运输、保险、金融和电信等。
另外,在产品结构方面的不平衡表现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服务产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而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与地区出口的则主要是知识、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的服务产品。发达国家不断把高污染、高耗能的制造业转移到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同时,只让发展中国家从事最低附加值的加工制造环节,自己却依托人力资本牢牢把控高附加值的生产环节。
3、贸易壁垒的日趋隐蔽化。1994年GATS的诞生,第一次为服务贸易自由化提供了体制上的安排与保障,各成员方加快了服务贸易的自由化进程。1997年WTO相继达成《全球基础电信协定》、《信息技术协定》、《开放全球金融服务市场协定》三项协议,再一次显示了势不可挡的自由化趋势。服务自由化趋势遍及各个服务行业,于是,为了保护本国的服务业,各国纷纷采取非关税壁垒措施。鉴于服务贸易不易征收关税等特点。各国政府一般通过制定不利于外国竞争者的标准制度对外国服务提供者的进入和在境内从事服务活动设置障碍;或者政府对本国服务的出口采取隐蔽性补贴、减免税等。目的在于使本国的服务业在国内外市场上处于有利的地位。
4、突出的知识密集化趋势。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新技术的发展广泛应用到服务产业。改变了服务的不可储存性、无形性、生产与消费的不可分离性的局限。银行、医疗等原需要直接接触的服务业,现在均可采用远距离信息传递的方式。借助于通信卫星和国际网络,国际服务贸易大大拓宽了其外延;知识和技术为服务领域创造了新的贸易机会,需要大量服务投入的新行业不断涌现。
“知识就是力量”,人力资本是决定经济发展速度和规模的重要因素。人力资本既可以造成各国服务业生产技术的绝对差异或相对差异,又可以造成生产要素比例的差别,形成不同的资源配置。超级秘书网
四、发展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的建议
1、加大对服务业投资,扩大服务贸易出口。我国的服务业整体出口规模较小,水平较低。首先,必须增强我国在国际服务出口市场上的竞争力。加大投资在于添置服务业发展所必需的各种基础设施、商业设施以及配套设施。其次,大力发展旅游业、劳务输出、饮食业等传统优势行业,扬长避短也是明智之举。
2、优化服务产业结构,发展新型服务业。我国的服务产业主要集中在旅游和运输上,大概要占到服务贸易总额的56%以上。与此相比,在金融、保险、通讯等新兴的服务贸易行业在我国所占比重不足8%。这说明我国在新型的服务产业上,技术和知识的发展有待加强。第一。我们可以用现代的经营方式和服务知识运用于传统的服务产业,重点改造交通运输、餐饮等瓶颈行业,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运营效率。第二,积极开拓技术型、知识型服务业,建立健全服务贸易的创新机制,加速服务贸易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转变。
3、完善国内各项法律法规。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服务贸易立法工作滞后,服务贸易法律体系存在着覆盖面窄、内容不规范、与国际惯例相冲突等诸多问题。所以,我国政府首先应该对已经建立起来的有关法律法规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的规定进行全面的审核和修改。使其符合WTO的要求,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国际争端。其次,对我国服务贸易领域尚未制定的法律法规,应该尽快填补这些空白。最后,要增强对我国国内行业造成损失事件的预见性,及早保护,避免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