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医学基础知识总结

医学基础知识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医学基础知识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医学基础知识总结

医学基础知识总结范文第1篇

“中风”历代医学称为“四大难证”之一。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饮食不节,劳逸不当,及环境影响使“中风”成为目前的高发病。但是在现阶段对中风患者的救治方面大都“出血止血”“梗塞活血”,把中医辨证论治的朴素维物主义变为机械主义,此项目的目的是继承和创新中医学,更好地为发挥中医学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特色优势。

技术力量:龙川县麻布岗中心卫生院是地处龙川县北部,是一所技术力量雄厚,医疗设备先进的二级综合医院。拥有先进的仪器,如经颅多普勒、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X光、CT等。近年来我院深化改革,加强管理,协调发展,特别是成立中医科后,有院长和中医执业医师以及相关(中西医结合)人员加强和促进中医建设,已完全有能力实施这一项目。

技术来源:沿革于“反治法”和“活血止血”的中医学传统理论。我院成立中医科。以“中风”病为攻坚课题,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运用活血化瘀药救治脑出血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已获得初步经验并取得确切效果。

技术先进性:针对中风脑出血患者运用活血化瘀药所具有的抗脑内血肿、脑水肿、脑组织变性坏死及其它作用。并具有具有快速、敏捷、无创、实惠等特点。从而降低致残、病死率,大大提高救治康复率。

实施方案

1、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病人为服务中心,把救治中风脑出血患者的重要责任作为立项的指导思想。

2、坚持中医特色,立足中医传统理论的根基,着眼创新发展。

3、既要继承中医传统特色,又要尊重现代科学和实验依据。既要“四诊合参”,也要现代设备的诊查。此项目是“综诊合参”,是创新中医学辨证法。

4、发挥人力资源,组织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的优秀人才承担项目,在管理上有领导负责,主要执业人员承担常务专项工作。

5、保证本项目的中医临床研究和实验基金。建设和完善中医药救治脑出血患者的专科病床,设置实验室,提供现代诊疗设备。

6、项目计划在2008年7月至2009年7月进行临床病例的收集,分组治疗,生存质量的观察与评价。2009年8月至2011年7月进行实验数据的处理,资料收集,病人治疗随访跟踪,撰写论文,结题。

脑出血属中医学的中风病范畴。中医学有“瘀血不祛新血不生”之说和“活血止血”之治疗法则。脑出血还选用活血化瘀之中药,近年来在中医药急诊探索中,以继承和创新的思维方法,并取得临床实践证明:活血化瘀药用于脑出血急性期治疗取得确切的效果。研究证明:这是因为活血化瘀药具有抗脑内血肿、脑水肿、脑组织变性坏死及其它作用。出血必成瘀血,必须祛瘀止血,瘀血除、出血止,病得救治,以突出中医特色。解除脑损伤部位血管痉挛状态,提高脑血管的自动调节功能,增强损伤脑组织对缺氧的耐受性,促进元明之府、神经功能恢复,缩小病灶范围,抑制血小板聚集,调节止血与解溶过程,使高凝状态上升。改善出血灶局部的微循环,增强吞噬细胞的作用。促进颅内血肿的吸收,降低血压改善脑损伤部位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渗出,降低脑组织含水量,使颅内压下降,调节血液流变学指标,控制和防止中风病程中血液高黏滞综合征的发生,通过对机体微循量元素的调节(活血化瘀中药多富含铜、锌、锰等多种微量元素),控制或消除中风病的危险因素,从而改善了颅内应激状态,使中风症状缓解。

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自拟加减运用“益气固摄活血汤”,重症者鼻输,相对轻者口服,对提高中风的急救成功率和治疗康复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研究开发内容和要重点解决的技术关键问题:

研究内容

(一)中医辨证以活血化瘀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1、研究对象的选择。2、病例纳入及排除标准。3、研究的分组。4、观察指标的确定。5、疗效的判定。6、安全性观察

重点解决的技术线路:

临床研究方面:1、活血化瘀用药的时间点。2、临床研究中病例的选择即纳入及排除标准。3、疗效的综合判断,结合安全性指标

项目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目前有关活血化瘀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研究比较散在,未有大样本的临床研究,而且对于临床用药的时间点也不是很明确。临床研究结合实验研究的文献报道也比较少。本项目临床结合实验研究,同时选择不同用药时间进行对照研究,以寻求最佳用药时间,并通过实验研究进一步探讨活血化瘀方法治疗脑出血的机理。本项目自拟益气活血固摄汤为主,在根据病症的具体证型进行辨证论治基础上加减运用,救治中风属脑溢血患者具有独特的功效。研究不仅要达到省内领先地位,而且此项目为我院的攻坚课题,突出中医特色。学科经济指标能提高到年增长率11%,经济效益能促进全院多增加六个百分点。更主要是能使大多数中风脑溢血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增进人民安康,提高我院的学术品位和声誉。都能产生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二)采用的方法、技术路线以及工艺流程:

临床研究方法:

1、病例入选标准:

诊断依据中医诊断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所有病例符合中风病中经络、中脏腑的诊断;西医诊断参照1995年全国第四界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要点,所有病例符合高血压脑出血诊断,并经CT确诊。纳入标准:发病48小时内入院,有明确的高血压病史,经头颅CT检查颅内有血肿,出血部位全为幕上,且出血量为中小量,中医诊断符合中风病中经络、中脏腑者,出、凝血时间正常,无昏迷(可有嗜睡、意识模糊)的患者均可纳入治疗观察对象。 转贴于

2、分组及治疗方法:

分为A、B二组,患者均接受西医综合治疗,A组、B组并于不同时间给予活血化瘀治疗,A组于发病24-48小时内、B组于发病1周时给予活血化瘀治疗。疗程30天。

3、观察指标:

主要观察二组病例治疗前后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积分、血肿吸收程度、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病死率等。

安全性观察包括治疗前后的出凝血时间、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胸片等。

4、疗效标准:

疗效标准拟定。基本治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91%-100%。

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1-3级。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17%以下。恶化: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18%以上。死亡:两组患者在入院后立即进行头颅CT检查,分别于4周时进行头颅CT复查,比较血肿吸收情况。二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再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本课题严格按照计划完成了相应的工作,论证了运用中医辨证论治以活血祛瘀方药救治中风脑出血病人具有抗脑血肿、脑水肿、脑组织变性坏死及其它作用。

以中医学瘀血不祛新血不生之说和活血止血之治疗法则指导下,辨证论治,以突出中医特色,发挥中医救治疑难重病的优势,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自拟加减运用“益气固摄活血汤”,重症者鼻输,相对轻者口服。解除脑损伤部位血管痉挛状态,提高脑血管的自动调节功能,增强损伤脑组织对缺氧的耐受性,促进元明之府和神经功能恢复,缩小病灶范围,抑制血小板聚集,调节止血与解溶过程,使高凝状态上升。改善出血灶局部的微循环,增强吞噬细胞的作用。促进颅内血肿的吸收,降低血压改善脑损伤部位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渗出、降低脑组织含水量,使颅内压下降,调节血液流变学指标,控制和防止中风病程中血液高黏滞综合征的发生,通过对机体微循量元素的调节(活血化瘀药中多含铜、锌、锰等多种微量元素),控制或消除中风病的危险因素,从而改善颅内应激状态缓解。

医学基础知识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职农村医学;学生;开放解剖实验室;积极效果;分析探讨

新型国家经济发展形势下的中职院校的医学专业领域的发展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这也标志着农村在各项发展部门的发展诉求的全面展现,针对相对适用程度良好的医疗卫生技术人才的高效培养,实现基层医疗质量的全面改善,需要在相关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上进行一定的建设,包括硬软件设备的提供,面对单纯医药服务模式下的农村医疗卫生部门的发展模式,需要针对具体的手术解剖工作的扩展,以满足农村自行发展的要求,这就关于教学中实验室的全面开放,是保证一定实践经验积累的学习任务的开展,保障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具体责任意识的全面提高,是实现农村医疗卫生部门进一步发展的基本保障。

农村医学专业在中职医学教育存在的必要性

农村医学专业是针对农村经济改善局势下的必要选择,在农村适应现代化建设下的新型医疗合作制度,面对贯彻方式的实施效果的检验,从具体的制度建设与费用支持的因素考虑,具体改善农村看病难的现状。但农村的内部技术人员始终比较匮乏,没有一定的技术培训中心的支持,使得一切愿望都只能停留在表面。在这种人才结构极度不合理的形势下,关于农村的医疗服务的质量也就无从谈起。大学生在今后的事业选择上往往没有这么高的志向和勇气,针对上流城市的发展空间的要求影响下,目前农村内部医疗结构仍然未得到有效解决。但具体的业务内部建设还是要进行落实,因此要适当进行一些政策改革,提供给愿意支持农村医疗建设的毕业生一些优待,同时注意在具体的中职医疗教学中加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培养,保证其在具体的奉献和促进发展的理念上有着一定的理解,愿意贡献自己的力量,实现国家农村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这种高层次的思想觉悟需要学校积极关注学生的思想形式,做到专业和职业素养的综合培养。这些急迫的人才现状需要全面有效的解决,因此在中职医疗卫生部门的建设上更要极力关注,争取做到设备的全面提供,同时提供教学素材的有效作用,做到必要的教学工作得到有效落实,使得相关的解剖实验室的开放等得到实现,保证一定实践经验下的各项专业知识的普及,保证内部人才结构的有效完善,为农村医疗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更多的技术人员力量支持。

解剖实验室开放教学的具体流程和作用

根据不同的实践经验积累的要求,进行实验录像和模型的综合效应发挥,通过CT片等材料的观察进行后期的相应基础知识的素材考核;观看局部器官的解剖操作示范录像,重点进行现场操作,保证现场答疑的及时性;断层解剖环节的示范作用发挥作用后,需要进行综合知识与操作的全面考核,保证开放性的解剖实验室的教学作用的积极发挥。关节及骨骼肌的观摩主要运用系统标本进行展现,这种形态观察以及发展多媒体影像的直接展示,重点进行肌腱的附着点的定位,分析其与其它关节的联系,使学生进行自我经验总结和知识笔记整理,做好具体环节的分析工作,实现形态与功能的有机结合。

涉及到内脏实验教学方法,主要进行内脏模型的观察、以及大体结构的分部观摩,通过临床引导学生对支气管等影片进行统计、观察,同时各个器官的结构和联系作用也要依靠CT扫描技术进行直观的显示,保证提供学生正常器官形态的指导资料;心脏控制的静脉结构标本和冠状动脉影片的生动展示,是引导学生进行心脏结构钻研的最有效的途径,其中不乏进行临床介入治疗的实习机会,保证学生在掌握一定主干血管分布的知识的基础下,进行临床应用的一系列解剖操作。

具体的中职医学专业的解剖教学的考核,主要是进行运动系统、心脏、中枢神经系统的解剖标本结构的考核,课堂后的复习内容十分重要,是对实验室下操作的进一步掌握,同时现场的针对性问题回答要尽量做到细致,包括具体部位的名称,及与周围器官的联系和功能作用的发挥,教师依据学生的反应程度和基础知识掌握进行一定标准的成绩估算,巩固学生在解剖学的形态展示,促进临床实际经验的累积,保证后续解剖工作处理的专业性。总之,在一系列影响模型技术的处理上,保证学生解剖基础知识的有效掌握,逐渐自然完成解剖学形态与扫描技术的融合,克服经验与实际操作水平的脱节,全面做好解剖实验室的开放,保证临床效果的优质实现,这些基础知识和现场操作作用的系统发挥,需要教师掌握一定的技术处理能力,适应先进处理模式与实践的价值理念,促进中职教学环境的全面改善,提供的医学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达到一定的需要水准。同时,经过临床考验后的医生,要全面贯彻自己在今后农村医务处理工作的严肃使命意义,秉承全面负责的意识和奉献的精神,保证在先进医学水平下的农村的各项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促进国家整体医学事业的全面发展,因此关于中职在内的专业医学教育工作必须针对学生的实践要求进行解剖实验室的全面开放,保证学习中需要的多媒体等仪器在内的各种硬软件设施的全面提供,促进中职教学在医学专业的效应,为农村医务事业处理提供更丰富的专业人才储备。

总结:通过中职医学专业教学的主要任务的分析,以及农村医疗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要求,需要针对先进的解剖教学进行深度研究和扩展,提供学生更多的实践经验总结的机会,这就要在教学中结合影响基础知识的补充,同时全面开放解剖实验室,进行必要的临床前的实践练习,保证学生一定手术能力的锻炼,适应新形势下医学领域的发展要求水准。

参考文献:

[1]蒋孝东.浅议人体解剖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J].中外医学研究,2011,29(21).

医学基础知识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职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 制约因素

医学微生物学是高职卫生院校重要的基础课程,是学习临床专业课程的前提,也是将来从事临床工作的必须学科。医学微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高职卫生院校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应切实体现医用医学微生物学的学科特点,加强和突出实验教学,以实验为基础和媒介培养、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以实验教学引导、补充、强化理论课教学。但实验教学绝不仅仅是从课堂到实验室那么简单,还要增强学生基础知识和实验操作的衔接能力、课堂组织、实验预习以及实验基础操作等各个方面能力的培养。所以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受着学生医学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学习现状、动手操作能力与课程设置等环节的制约,很难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1生源现状

面临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严峻的就业形势,“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让无业者有业,让有业者乐业”的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关注。于是,教育部门放开招生,各类职业院校纷纷扩大招生规模,职业教育得以蓬勃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是生源质量的下滑,导致他们在踏进校门后,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特点、学习态度、心理意愿等方面具有明显不同于本科学生的特点。通过这几年的工作和调查我发现高职学生主要有以下特点。

1.1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相对较低

高职院校学生接收的是专科层次教育,生源入学分数普遍较低,学生素质参差不齐。高职卫生院校是文理科兼收的招生体制,学生接触的医学微生物学知识少,部分学生上课不能理解教学内容,导致不学、厌学现象严重。并且文理科毕业生在医学微生物学实验基础操作水平上的差异性,给医用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

1.2自我约束能力差

高职院校的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不能很好地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课堂纪律。上课期间玩手机、看小说的现象比较严重,教师讲解时视若罔闻,随意性比较大。在实验室不遵从教师的指导,随心所欲、或者只看不做、远远观瞧,或者在老师不注意时任意使用实验用品,给实验造成不良后果。

1.3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高职高专阶段的学习不同于中学时期的学习,学习科目多,教学速度快。学生的学习具有更多的自,学习途径具有多样性。但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比较差,大多数学生没有认真听课并做课堂笔记的习惯。课堂练习随写随扔、甚至不写,课堂提问无人应答,教师基本上都在自问自答、自讲自听。

1.4学习方式简单、直观

高职高专部分学生学习方式简单、直观,学习方法单一死板、只会死记硬背、不会举一反三,不爱动脑筋、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在上课堂演示实验,一部分学生只是看过即可、不分析、不总结,不记录。造成在学生实验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独立解决。

综合以上,教师既要强调学生微生物理论知识学习,又要重视微生物实验技能的培养。应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切实提高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以培养出理论和动手操作能力全面的学生,更好地为临床工作打好基础。

2课程设置

由于学生原有基础知识储备、智力水平参差不齐,编班时难于做到分层编制,加上教材起点偏高,教学时数紧张,这就给教学带来很大的难度。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很难准确把握教学进度、教学深度,很多时候在预定的时间内完不成课堂教学任务。这些情况,都极大地影响着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2.1相对于学生的现状教材起点偏高

高职卫生院校的医学微生物学教材起点相对偏高。部分学生知识基础薄弱、学习能力较差,不能完全理解新知识,不会识别、掌握知识要点,逐渐跟不上教学进度;加上部分学生学习习惯不良、学习行为不连贯,难以做到整堂课精力集中、认真听讲,导致听不懂后续的课程内容;更有个别学生基础太差,尽管付出很大的努力,但仍听不懂所有的课程内容。表面上给学生以学习负担重,理解上有难度的假象,让一部分学生产生畏难心理,放弃学习。另外教材中安排的学生实验没有基础的实验操作,在不认识实验仪器、没有实验操作经验的情况下安排的较高水平的学生实验,就像空中楼阁,海市蜃楼。

2.2教学学时紧张,不能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

医学基础知识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药理学;记忆法;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3.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7-00-01

如果现在在一个医科大学做一个关于最容易挂科及最累的科目的调查的话,无疑答案中出现次数最多的科目一定会有药理学。多数学生反映,药理学内容繁多,不易理解,考点抽象,课程枯燥,记忆困难。由此可见,机械式的记忆方式无法应对药理学考试,更勿论学生帮助理解学科知识。明确多种记忆方法及其作用,在卫生职业药理学教育中,运用多种记忆方法,可以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关于药理学

作为临床医学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药理学可谓是沟通医学和临床医学的重要桥梁。它通过研究药物与机体间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用药学基础知识来说明药物在机体内的过程和药物作用的原理,既是巩固学生的药学基础知识,又是为学生从事临床工作打下基础。其重要性就体现在沟通了药学和医学上,同时这也决定了药理学的复杂性和知识性强。大量的药物、药名、药效、用途、不良反应,不是死记硬背的机械式记忆方式就能够应付。它要求学生要在的理解的基础上,分门别类,又加以区分比较,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记忆过程。单一的记忆方式效率低下,印象不深刻,容易混杂知识,造成记忆混乱,最重要的是容易遗忘,而如果学生运用多种记忆方法交替使用,发挥各种记忆方法的特点,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有序地记忆大量知识,并且不易记忆混乱,造成失误。故而,教师要做好药理学教育,不仅是联系药学基础,传授知识,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认识,而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多种记忆方法进行记忆,解决记忆困难的问题,使学生长久地有效地记住药理学繁杂的知识,亦是十分重要的。

药理学既是一门主干医学基础课程,又是一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程,其具有内容繁琐、枯燥、难于记忆的特点。而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学生,往往基础较差,且多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综合应用启发式、比较法等等多种教学方法,使枯燥、乏味的药理学课堂变得生动、丰富,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保障教学质量

二、多种记忆方法在药理学教育中的作用

药理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医学与药学相互联系的桥梁学科。学好药理学非常重要,但药理学内容枯燥繁杂,记忆起来很辛苦。结合学科特点、讲究科学的记忆方法,利用语言的韵律和节律编成口诀,化繁为简,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并加深记忆。药理学学习中运用记忆法及体会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及其原理的学科,其内容广泛而又复杂,不但要学习各种药物的药理作用,还要记忆种类繁杂的药物名词、用法及不良反应等。面对一大堆千奇百怪的新老药名时,记忆起来实在犯难。运用记忆法以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记忆。

2.1推理记忆法

做学问贵在寻根究底,而“不求甚解”和死记硬背是不可取的

A、药理作用作为内容多而复杂的药理学基础知识,容易被遗忘或者混淆造成记忆混乱。在药理作用上,运用推理记忆法,可以系统地掌握知识。在教学中,在联系概论和各论时,加入推理记忆法,在基础上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推理学习,从而记忆具体的药理作用,可以将内容系统化,使其条理清晰,不易混淆,推理后的记忆内容印象深刻,不易遗忘。

B、在药物分类上,推理记忆法也有很大的作用。在教学中,由发病机制出发,进行推理,要达到治疗目的,必须用什么类型的药物。以此种推理,引导出药物分类的系统推论,这样等于在理解的基础上,将药物知识系列分类,故而就变得容易记忆了。

2.2比较记忆法

有比较,才能鉴别,才能清晰明确,加深记忆.

药理学的知识繁多,药物之间有共性有差别。在教学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创设环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在不同药物中找共性找差别。学生自己通过比较多种药物的特性、作用、副作用,掌握不同药物的优劣性及该药物自身的特点、最适合的情况,减少了死记硬背的分量。

2.3规律总结法

有规律才能够更方便教师教学。

即使是复杂的药理学知识,只要善于总结,也能找到药理规律的。学会在杂乱中寻找规律内容是学好药理学的一个关键,掌握药物间的规律,减少了机械记忆的内容,使记忆内容变得有迹可循,易于记忆,不易遗漏忘记。

2.4口诀记忆法

利用口诀,将知识更好更概括的掌握。

将药物特点编成口诀,有时利用谐音,帮助记忆也是很好的记忆方法。通过一个个口诀进行记忆,朗朗上口,又富有趣味性,可以提高记忆效率,利用学生接受。

三、总结

卫生职业药理学,引起其内容繁多复杂,不易记忆,使许多学生望而生畏。要学好药理学,多种记忆方法的运用必不可少。多种记忆方法能互相弥补,系统化知识,条理清晰化,帮助学生记忆,减少机械记忆的内容,比起机械记忆,不仅仅停留在知识表面,而更利于学生真正理解掌握知识,在进化的临床生涯中正确运用药理学知识。

参考文献

[1]陈燕.药理学教学体会点滴[J].中国保健:医学研究版,2008,16(17):785.

[2]李琳,徐江平.在药理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6,8(4):365—367.

[3]王庆林.表格归纳法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1,9(19):73.

[4]张环荚,李翔.药理学教学中巧用歌诀提高教学效果的探索[J].中国医药导报,2007,404):71-72.

医学基础知识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思维能力医学生临床

医学生临床思维是指临床医学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通过采集病例相关信息,结合自己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全面分析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逻辑推理,是包括分析、比较、逻辑等思维能力的综合[1]。本次研究以于我院实习的医学生和医院的带教老师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问卷调查,以分析临床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为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提供指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学生组均为五年制本科医学生,其中87名男性,73名女性,年龄22~24,平均年龄(22.8±0.4)岁。教师组其中有6名教授,8名副教授,16名讲师及教师以下。

1.2研究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存在的不足,问卷内容包括:基础知识掌握情况、问诊、诊断与拟定治疗法案能力。教师组同样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带教老师在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中存在的不足,以及目前临床教学存在的问题。

2结果

2.1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存在的问题

收回的156份问卷中有113名医学生在入科实习前会提前预习课本相关知识,但多数学生并不能真正理解所学知识,这是导致临床思维能力缺乏的主要原因。分析病例时,124名不正确,究其原因主要有病史询问不详细,体征观察不仔细,过度依赖辅助检查,综合分析能力差,忽视重要体征,看到某种症状不经思考即判定为某种疾病。从而总结出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存在思维被动性、片面性、表面性、依赖性等问题。

2.2带教老师对临床教学提出的问题

教师组共收回30份问卷,临床带教老师提出目前临床教学存在的问题包括:理论与实践脱节、临床带教老师缺乏、考试形式单一、教学内容过多、教学方式单一、临床工作量大,备课时间少。

3讨论

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导致临床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薄弱的原因包括医学生自身与带教老师两方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以提高临床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1)掌握好理论基础知识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良好的知识结构是培养临床思维的基础。这就要求医学生在入科实习前,做好相关知识的预习。而带教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教学内容与课本知识相融合,使知识结构系统化。让医学生与病人多接触,培养医学生独立收集病例资料的能力[2]。

(2)通过提问,以激发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临床教学中,应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已在较多的医学院校中开展,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助于提高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具有以下优点:①让医学生带着问题翻看书本、查阅相关资料,这使得学习具有目的性。②在讨论过程中,以医学生作为主体,而带教老师在一旁提供合理的指导,有助于激发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学者[3]提出,与传统教学法相比,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可有效提高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3)注重医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可通过以下方法提高医学生的思维能力:①做好教学查房工作。带教老师在查房过程中,不能仅仅只是检查患者、做出医嘱,应针对具体的病例,通过向医学生讲解主诉、病史,并结合相关检查结果作出综合分析,提出诊断与治疗方案。②鼓励医学生参与到病例的讨论中,在病例讨论过程中,带教老师应积极调动医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做好引导工作,让医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遇到的临床问题,还可在讨论结束后,查阅相关资料拓展知识面,这有助于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训练语言表达能力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③拟定考核试卷,评价医学生的实践能力,由各带教老师拟定考核试卷,在医学生出科时,通过考试评价其学习成果,包括基础知识、病例分析、病历书写、临床技能等。

(4)培养高素质的带教老师带教老师自身能力在临床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带教老师素质的提升对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4]。带教老师应自主学习新的教育观念,培养自身的责任感与创造意识,这样才能在临床教学中,对医学生进行分析、比较、逻辑、概括、综合等多种临床思维的培养,帮助他们逐渐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综上所述,正确的临床思维是每一名高素质医学人才必备的,而在临床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均应该注重对医学生进行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训练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进入临床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赵景锋,杨秀江,龚代平等.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探讨[J].重庆医学,2012,41(32):3457-3458,3462.

[2]毛慧玲,张桂荣,于泉等.开展案例教学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10,7(7):102-103.

[3]杨光燃,姜立萍,钱冬梅等.内科教学中以多种方式结合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探索[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1,25(1):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