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常见的心理现象

常见的心理现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常见的心理现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常见的心理现象

常见的心理现象范文第1篇

关键字:建筑工程现场管理新方法

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工程现场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工程施工安全和质量的关键环节。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建筑工程规模不断扩大,同时也对建筑工程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建筑工程施工单位,要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采用科学、合理和有效的管理新方法,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的现场管理,进行组织、协调、控制和计划工程施工现场中的各种生产要素,以实现安全、文明、高效、降耗、节能和优质施工,对建筑工程质量的保证,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建筑工程项目的现场管理意义

建筑工程项目的现场指的是用于工程建设的场所,为建筑工程提供生产服务的地点,其由工程施工前方作业场所与施工后方辅助作业场所组成。

1、目前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现场管理现状

目前,我国许多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的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着比较混乱的局面,普遍存在着施工计划无序、施工操作不规范、规章制度执行力不强、现场管理杂乱无章等问题。造成了施工设备、材料、工具等物资堆放杂乱,致使工程资源浪费较严重;施工单位安全施工管理意识不够,造成了工程现场施工的环境恶劣,频发安全事故。这些问题不仅对建筑工程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也使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受到了严重的阻碍,损害了建筑施工单位的整体形象,严重影响着建筑施工单位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而随着建筑工程施工设备、材料、技术和工艺的不断发展和更新,逐步提高了建筑施工单位的工业化生产水平。在这种形势下,要想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管理趋势,建筑工程单位就必须进行深化改革,而有效实现这种管理目标的途径,就是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的现场管理。由此可见,加强对建筑工程项目的现场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的当务之急。

2、建筑工程项目的现场管理意义

建筑工程项目的现场管理,是市场竞争和科技进步的客观要求,其关系着建筑单位的经济效益。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的现场管理,有利于维持施工单位的正常运作,优化配置建筑施工单位的施工人员、资金、材料和设备等,提高其资源的利用率,以使建筑施工单位的有限资源获取最大限度的经济效益,实现预期的经营管理目标。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的现场管理水平,直接关系着其施工成本的高低、质量的优劣、经济效益的好坏和进度的快慢。由此可见,建筑工程项目的现场管理,对建筑工程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建筑工程项目的现场管理原则

1、现场管理的科学合理原则

在现代化生产技术飞速发展的条件下,建筑工程项目的现场管理需要满足科学合理化管理的客观要求,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施工的各项施工工序和各项工作,要以科学、合理和有效的施工方案和计划为依据,进行有序的开展。同时,规范工程施工作业的流程和操作的方法,确保其具有合理性,进而使工程现场资源的利用率得到提高,确保施工现场设置的科学性和安全性。

2、现场管理的经济效益原则

目前建筑工程项目的现场管理中,普遍存在注重施工进度和质量的现象,往往忽略了对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的管理,致使无法有效的控制建筑工程的工程造价。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条件下,建筑工程施工单位要想同时兼顾工程质量和经济效益,需要在建筑工程项目的现场管理中,加强对施工成本的管理,避免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中产生资源浪费和费用支出不合理的问题。

3、规范标准化原则

建筑工程项目现场管理的基本要求,就是生产的规范化和作业的标准化。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进行统一的规划和布置,能够有效的管理和协调建筑施工的生产活动,确保其有序的进行,有利于杜绝施工中的主观随意性,保证施工的安全,

使建筑工程现场作业的秩序规范化,进而使施工现场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

三、建筑工程项目的现场管理新方法

1、建筑工程项目的现场质量管理方法

建筑工程项目的现场施工质量管理,包括建筑施工工艺和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建筑施工工艺的质量控制,主要是建筑的布线和安装的情况、实体是否产生裂缝或偏移等的控制,并及时纠正发现的问题,以免在工程交工验收时,因质量问题造成工程款到账出现延误的现象;建筑施工工艺的质量控制,是以施工量清单和施工图纸为依据,对材料的规格、品牌、数量的采购,通过分批次检验的方式进行质量控制,以确保材料质量满足施工要求。

2、建筑工程项目的现场安全管理方法

建立健全施工安全培训制度,来使施工单位的员工的安全意识得到增强;规范和完善施工安全操作章程,并实时监督施工人员在实际操作中的执行情况,以避免违规操作引起的安全事故。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要坚持预防为主,对施工前的准备和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监督;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要认真做好安全准备,要分阶段、分步骤进行开展;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要严格监督施工安全计划的落实情况,要以施工图纸为依据,对设计文件的要求和安全技术措施的内容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掌握,以能对安全施工动态进行更好的掌握,对发现的违纪行为和违规操作进及时的纠正。

3、建筑工程项目的现场材料和机具管理方法

建筑工程项目的现场材料和机具的管理,有利于机具作用和材料原始功能的发挥。加强现场施工人员和管理部门的合作,对建筑施工现场的施工材料与机具进行有效的保护和使用,使机具维修的费用和材料的浪费得到减少,以免因材料的不足和机具的损坏引起停工现象,进而保证施工进度。在实际的现场施工中,要标识清楚材料的规格、品牌和数量,对其进行分类堆放;以现场实际情况和进度情况为依据,对材料进场进行合理安排,并做到验收进场、抽样抽检、堆放归类。清验造册登记到场的材料,材料的发放要以施工进度为依据,并追踪发放的材料,避免浪费或丢失,及时整理盘点材料的库存量,注意采用相应的措施,对不同性质的材料进行分类堆放。同时要合理的停放施工机具,施工时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以保证建筑施工有序的开展。

结论

建筑工程项目的现场管理是一项技术、经济、管理、组织集为一体的复杂和综合系统性的工作,其涉及到各个方面。因此,要想做好建筑工程项目的现场管理,需要坚持以科学合理、规范标准化和经济效益原则,采用科学、合理和有效的现场管理新方法,可以使建筑施工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进而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现场施工质量,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刘新荣.浅论工程施工项目的现场管理[J].科技致富向导,2011(14).

[2]原东波,王聪伟.浅谈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现场管理[J].科技致富向导, 2011(24).

[3]罗新刚.论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策略[J].科技致富向导, 2011(24).

常见的心理现象范文第2篇

你可曾有过这样的减肥经历:无论当初的决心多么坚决,最终还是会屈服于美食的诱惑?据英国媒体报道,牛津大学和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的最新研究证实,一种与肥胖有关的基因能通过促进食欲使我们发胖。换言之,正是因为人体内携带这种“贪吃基因”,使得人们的节食努力往往以失败告终。

这种名为FTO的等位基因最早发现于2007年,它定位在人体第16号染色体上,有分别来自父母的各一个副本。调查显示,多达14%的英国人两个FTO基因副本均出现变异。跟没有变异副本的人相比,他们的肥胖风险增加了70%,罹患糖尿病的风险增加了50%。有49%的英国人携带一个FTO基因变异副本,他们患肥胖的可能性跟正常人相比要多30%,而患糖尿病的可能性则多了25%。科研人员认为,FTO是一种与肥胖有关的最普遍的基因。

据英国医学会研究理事罗杰・考克斯介绍,这一研究使人们重新认识到,仅仅锻炼或节食来对付肥胖并不奏效。科研人员目前正致力于研究如何通过药物或者其它方法“关闭”这种基因,从而在根本上解决减肥反弹问题。

手机影响心理健康

“喂,喂,你说什么?信号不好,听不见!”类似的场景无论在电视上还是生活中都很常见。研究发现,手机对现代人的影响超过钱包,手机丢了,大多数人不到一小时就会发现,而钱包丢了,可能一两天才会发现。日前,某杂志撰文指出,手机不仅拿在手里,也可能“长”在心里,对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不少人老是听到手机在响,掏出手机看,却并没有来电或短信。这是一种“手机幻听症”,在高级白领、媒体人员以及销售业务人员中很常见。长时间的幻听,会使人过度紧张,产生烦躁、焦虑等情绪。因此,症状较轻者,不妨养成睡觉前关机的习惯,用健康的方式使用手机,更好地缓解压力。情况严重者,则应该考虑去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早睡早起 有助成功戒烟

美国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夜猫子”(喜欢熬夜的人)比“百灵鸟”(喜欢早起的人)更容易吸烟上瘾,而且戒烟难度更大。

研究人员对23000多对双胞胎进行了长达30年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夜猫子”成为瘾君子的可能性比“百灵鸟”更大,吸烟上瘾后戒烟成功率更低,而且更容易产生尼古丁依赖症。

研究人员表示,一种可能是,由于尼古丁会让吸烟者在夜晚保持清醒状态,因此“夜猫子”更可能用吸烟来提神。另一种可能是,“夜猫子”更可能去酒吧和餐馆等吸烟环境,这也增加了他们吸烟上瘾和戒烟难的可能性。另外,“夜猫子”寻求上瘾行为的可能性更大,理由是其大脑中的多巴胺和类鸦片物质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夜猫子”要想彻底戒烟,最好改变“睡眠模式”,严格早睡早起,这必然会大大提高戒烟成功率。

电脑族常吃黄花菜可预防电脑脸

心理学专家研究发现,经常与电脑打交道的人,由于长时间面对没有生命的电脑屏幕,而与人的交流越来越少,会在不知不觉中生出一张表情淡漠、冷峻的“电脑脸”。

国外儿科医生新近发现,人的笑容与铁质有关联。研究资料显示,凡是面带微笑、眼球灵活、目光炯炯有神的婴儿,其体内的铁贮存多数正常;相反,面孔严肃、呆板,或1小时内仅发笑1~2次的宝宝,血中铁含量可能不足。因此,要把缺少笑容作为体内缺铁的一个早期警报。

人们都知道菠菜富含铁,其实,黄花菜中所含的铁是菠菜的几十倍。古人曾给黄花菜(金针菜)起名叫忘忧、疗愁,这足以说明黄花菜的功效。在我国的徐州,有道传统名菜“软炸黄花菜”,用黄花菜做主料,因外以鸡蛋糊裹炸,食之软嫩而得名,最适合“电脑族”们吃。

秋天出生的孩子更易食物过敏

英国《流行病和公共卫生杂志》刊登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秋天出生的孩子发生食物过敏危险更大。

芬兰奥卢大学研究人员调查了2001年4月至2006年3月出生于芬兰东南部的近6000名儿童。研究发现,在母亲子宫内11周时正值4~5月份的孩子中,食物过敏几率为11%。而母亲怀孕11周时候正好是12月或1月的孩子中,食物过敏发病率只有6%。

研究人员对研究期间花粉水平进行分析发现,4~5月份正是桦树和赤杨花粉的高峰期。早期研究已发现,孕期接触花粉会增加孩子食物过敏危险。研究人员发现, 4~5月份母亲妊娠11周的时候接触花粉最多,孩子发生牛奶和鸡蛋过敏的危险,比母亲妊娠11周时为12月到1月的孩子高3倍。

减慢呼吸有助缓解疼痛

美国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减慢呼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人们缓解疼痛感。研究人员分别选取了两组年龄在45岁至65岁之间的女性进行研究,其中一组为受到慢性疼痛困扰的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另一组为健康女性作为对照。

实验过程中,这些女性在呼吸正常和呼吸速度减半状态下,其手掌分别受到适度的热脉冲的冲击。每一次热脉冲之后,研究人员都会记录下她们报告的掌部疼痛感程度以及情绪的变化等参数。结果发现,对于健康女性来说,当减慢呼吸时,她们感觉到的疼痛程度也随之降低。而对于患病一组的女性来说,整体上的作用不很明显,但那些情绪相对乐观的患者,也能借助减慢呼吸缓解其疼痛感。

研究人员说,这一研究结果可以帮助解释为何瑜珈等一些活动通过调整呼吸来放松身心,提升情绪。

烤肉酱汁能减少致癌物质

肉类在烤、煎、炸等高温烹调时,会产生一种叫做杂环胺的物质。这种物质在体内蓄积,可能诱发胃癌、肠癌等多种癌症。

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将鲜牛肉和用调料腌过的牛肉烧烤后,对比二者的杂环胺含量。发现腌过的肉高温烧烤后,所含杂环胺比未经腌制的低40%以上。经过对多种调料的测试发现,用孜然、咖喱、迷迭香腌过的肉,高温烹调后产生的致癌物最少。这是因为,烤肉酱中所含的淀粉、糖分等成分在受热的时候首先吸收热量,可以保护中间的肉块不会骤然受到高温,从而减少了致癌物质产生的机会。另外,烤肉酱中含有的一些有益成分,也是阻碍致癌物质产生的原因。这些食品配料本身均有一定的抗癌防癌作用,也有益于预防高温加热食物对人体的危害。

因此,建议在烧烤、煎炸肉类前,放些调料腌半小时,不仅味道好,还可减少致癌物产生。

“边吃边K”有伤胃健康

常见的心理现象范文第3篇

关键词:心理情景剧;校园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6-0087-02

情景剧已日益成为国内各行各业开展宣传教育的手段,比如,在党政机关开展的廉政情景剧大赛,在外语教学中的外语情景剧比赛,情景剧表演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1],在创业教育[2]、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运用等。校园心理情景剧,是我国高校近年来出现的新生事物,它立足于中国本土文化和国情,吸纳包括话剧、小品、心理剧、音乐剧等艺术表现的方式,在心理教育实践中探索出一种本土化的“行动表达演出艺术”[3]。它是一种学生广泛参与的活动,一般由学生自编自导,加上专业心理教师的指导,使学生在剧本创作、排练和演出的过程中,对心理知识、心理规律等有一个直观的学习和领悟。自1999年校园心理情景剧作为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年会专题工作坊进行展示以来,心理情景剧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形式,在全国一些中小学、大学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在很多高校,心理情景剧大赛已成为一年一度的常规性校园文化项目。不少学者肯定了开展心理情景剧的意义[4-7]。

虽然心理情景剧作为一种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形式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肯定,但在实践过程中仍存在着不少的问题。笔者有着多年指导心理情景剧的实践经验,现结合其他高校开展心理情景剧比赛的情况,拟对十余年来心理情景剧在创作、传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解决的思路。

一、心理情景剧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有必要区分心理剧与心理情景剧之间的不同

心理剧是由精神病理学家莫雷诺在20世纪30年代创立并发展起来的一种基本的团体治疗方法。它强调个体的自发性和创造性的发展,运用演出的方式,促进个体成长并且使个人的创造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8]。虽然心理情景剧与心理剧有发展上的联系,但笔者认为,两者有着明显的不同,而在实践中往往将两者混淆起来。心理剧与心理情景剧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目的不同。心理剧是一种团体心理治疗的形式,它不需要创作剧本和排练,是由心理剧治疗师现场确定需做处理的个案(主角),然后选择在场的其他成员扮演主角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如主角的父母、亲戚、主角自身等),根据主角现场呈现的情况,结合心理剧的理论与技术进行个案的处理。它强调个体的自发性和创造性,运用演出的方法来呈现其心理问题,并导致治疗性的改变。而心理情景剧是一种非专业性的群众性话剧或小品类剧种,它需要剧本的创作和排练的过程,它是以小品或话剧的形式来呈现具有典型意义和代表性的心理现象或心理问题。心理情景剧的目的主要在于心理健康教育,通过直观化地呈现心理问题和心理现象,来传递心理健康理念和解决心理问题的方式方法。

2.角色配置不同。心理剧的主要角色有两个,一是心理剧治疗师,二是做个案处理的主角,两者缺一不可。通过治疗师对个案问题的判断,选择一些心理剧治疗技术,现场进行心理治疗。而心理情景剧的角色分配中则没有心理剧治疗师的位置,它的角色安排与一般的话剧、小品没有本质的区别。从心理情景剧角色配置中并没有安排心理剧治疗师可以看出,它并不强调现场的治疗功能。

(二)心理情景剧剧本创作、传播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多年的实践中,笔者发现,心理情景剧虽以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形式出现,但并未真正起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有些甚至有负面的作用。笔者将问题归纳成如下四点。

1.缺乏心理学深度。以往的心理情景剧大都仅停留在常见心理现象的呈现以及浅显原因的分析上,缺乏心理学的科学性和深度。比如,在反映自卑问题的情景剧中,往往模式化地认为自卑的学生来自农村,家庭贫困。其实自卑心理与家庭的经济状况关系并不密切,模式化地将自卑心理与家庭经济状况做联系,反而起到错误的心理教育作用。又如,大多数心理情景剧呈现了网络成瘾、寝室冲突等有代表性的现象,但没有深入剖析这些现象背后的心理机制,使得传播心理知识的作用不强。

2.题材雷同。李建中从题材的选择方面进行了考虑[9],认为心理情景剧的题材选择主要是以下几方面:新生的新环境适应性问题、大学生的情绪健康问题、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问题、大学生的爱情问题、大学生的自我认识与评价问题等。在以往的心理情景剧中,大多以这些题材为主。但在实践中发现,此类题材过多会导致心理情景剧重复性大,吸引力不够,心理健康教育作用有限。

3.剧本的创作水平不高,观赏性不强。在实践中发现不少题材合适的剧本,由于缺乏生动的情节,缺乏人物之间强烈的冲突,缺少主人公的塑造等,导致情景剧缺少观赏性。大多数心理情景剧并未充分借鉴心理剧中的实用技术,使得心理情景剧的心理学气氛不浓。

4.忽略了心理情景剧在社会公众中的传播价值。在以往的心理情景剧创作中,以学生自编自导为主,由此导致心理情景剧质量不佳,视频制作粗糙,传播价值有限,观赏性和教育性不足。另外,以往的心理情景剧立足于在校内演出,而忽略了向社会公众加以传播的可能。

二、开发精品心理情景剧的对策

心理情景剧是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形式,在互联网时代,以视频的形式反映常见心理障碍、心理现象将是心理健康知识传播的重要途径。因此,除了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之外,心理情景剧也应该走出校园,向社会进行传播。而要真正使得心理情景剧具有传播的价值,则需要开发精品的心理情景剧,具体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强化剧本中的心理学理论背景

既然是心理情景剧,一定要展现心理现象、心理规律等心理学因素,而要突出心理学因素,关键是要在剧本创作及排练过程中有心理学理论的支撑,如精神分析、人本主义、行为主义的理论,或者一种整合性的理论背景。要创作具有理论背景的心理情景剧,除了需要那些具有创作才华的学生之外,更需要有专业心理教师的指导和参与。因此,心理情景剧不应仅仅成为学生自编自导的活动,而应列入学校心理健康教师的工作职责范围,强化专业心理教师在其中的作用,创作出具有心理学深度的心理情景剧。

(二)拓宽心理情景剧的创作题材

心理情景剧的创作题材,不应只强调要贴近大学生生活,它可以演绎生活中的各种心理现象,素材可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典型现象,或者是心理咨询中的案例记录,或者是一些经典心理电影中的故事情节等。如果能将心理障碍者的症状表现、成长经历、心理冲突、解决出路等通过情景剧的形式搬上舞台,将是对以往通过书籍、讲座、课程等方式的有益突破。另外,也可将一些深度心理现象,如潜意识、移情、俄狄浦斯情结等通过情景剧进行演绎,也会大大增强剧本的心理学气氛。一些心理电影,如《爱德华大夫》、《当尼采哭泣》、《异度空间》、《神探》等,已经开始了这样的尝试,将心理障碍者、深度心理现象等搬上了银幕。

(三)提高剧本的创作水平

一个好剧本,需要有贴近生活的题材与视角、对主人公的塑造、合适的造型与台词、生活故事情节、冲突与结构等[10],但以往的心理情景剧主要以学生自编自导为主,缺少编剧的专业性,因此,应加强对剧本创作人员的编剧知识培训,以便增强剧本的吸引力。

1.心理情景剧时间有限(一般为二十分钟左右),从事表演的人又往往是非专业演员,难以做到电影中细腻的人物刻画、跌宕起伏的情节设计、恰到好处的人物个性把握等,因此,应该从增强人物之间的冲突、内心冲突、情感张力等方面来增强心理情景剧的吸引力。笔者指导的《爱,在成长的日子里》中的主人公舒畅从小父母不在身边,由爷爷抚养长大,成年后的她对父母有强烈的愤怒情绪,当一次与父母的冲突中她将多年来对父母的愤怒情感夸张地“吼”出来时,台下的观众得到强烈的震撼。

2.在情景剧的创作中,可充分利用梦的作用。实践发现,在情景剧中梦的使用会增强剧本的心理学气氛。

3.应将心理剧中实用的技术,如设景技术、角色互换技术、替身技术、镜像技术、未来投射技术、独白技术、空椅技术、雕塑技术等根据剧情添加进来,也能增强剧本的现场感染力。

4.要注意寓教于乐。有些心理情景剧是娱乐有余而教育不足,这样的情景剧难以起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另一些心理情景剧虽题材合理但缺乏幽默的成分,从而显得乏味。以幽默的方式展现严肃的主题,往往更有震撼力,在心理情景剧的创作中应学习这种手法,努力做到寓教于乐,增强其观赏性。

参考文献:

[1]张欣,赵美燕,王巍.情景剧表演在护理应急预案培训中

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9,(32).

[2]涂凌智.SYB创业情景剧的编、导与演[J].当代教育论

坛:教学研究,2010,(5).

[3][8]邓旭阳,桑志芹,费俊峰等.心理剧与情景剧理论与

实践[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171.

[4][9]李建中.试论“校园心理剧”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的作用[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

(2).

[5]孟婷婷,王慧,陈晓倩.校园心理剧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中的应用[J].新西部:理论版,2009,(9).

[6]韩菁.校园心理剧的创作及其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

作用探讨[J].开封大学学报,2010,(3).

[7]项传军.大学生心理情景剧的实践与探索[J].广东工业

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常见的心理现象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人格;社会心理学;心理健康问题

心理健康问题是社会环境下较为常见的健康问题,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导致大多数人们出现异于常人的表现[1]。随着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的增加,很多生活在城市的人们出现焦虑和烦躁的心理,长此以往,该部分人心理健康问题会愈加严重,甚至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心理健康问题与社会心理学的相关概念结合进行研究会产生较好的效果,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研究心理健康问题时将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的知识加入可有效保障研究的有效性,说明探究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1人格与社会心理学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是指研究个体或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个人的社会心理现象受到个人和社会因素思想、行为和情感的制约,例如较为普遍的人际知觉、人际吸引、社会抑制和社会促进等;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是指群体本身具有的心理特征,例如群体的凝聚力和群体决策等,这些都是影响人们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和社会学中较为边缘化的一门学科,两种不同研究方向的学科导致学习人格和社会心理学的学生在初始阶段就要确定较为明确的研究方向,在研究具体的心理问题时使用不同方向的研究方法以保障全方位的分析心理健康问题[2]。

2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

2.1自我决定理论与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

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来源于多方面的因素,在研究的过程中与人格和社会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有效结合可解决心理健康问题造成的影响,心理健康问题是现代社会人们较为常见出现的问题,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对人们的社会影响力造成伤害,不利于人们在社会上健康顺利的发展,笔者通过将自我决定理论与心理健康问题结合进行研究,希望解决当今社会人们存在的严重心理健康问题。心理需要可直接反映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并决定个人的有效发展,心理需要理论中涉及的归属性、能力性和自主性是直接决定心理健康的因素,社会上的很多人们为了可以满足自身的归属性、能力性和自主性,使用相应的策略并努力朝向具有这几种属性的生活前进,但是人们处于社会生活环境下,很多不利于满足心理需要的问题出现,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基本需要的满足是人们获得发展的基础,只有自身的需求得到一定的满足,才会促使人们向前方前进并努力实现相应的目标,相反,人们的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会促使人们走向较为负面和具有消极心理的方向发展,产生心理性的功能障碍,对人们未来的发展和进步具有严重的抑制作用。根据相关数据表明:心理需要对人们幸福感、活力和抑郁程度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心理需要满足程度较高的人们幸福感指数、活力较高且抑郁程度较小,心理需要得不到有效满足的人们生活中所携带的幸福感指数、活力较低且抑郁程度较高,充分说明了心理需要的满足程度对人们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心理需要作为自我决定理论中较为重要的因素,对人们心理健康的影响较大,在研究自我决定理论中的相关问题时,使用适当的理论分析并设置相应的策略可解决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说明了自我决定理论可有效分析和解决人们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常见的心理现象范文第5篇

抑郁症是现代人常见的心理异常现象。最近一段时间,好多媒体都在谈论精神抑郁症,他们大都指出精神抑郁症所造成的损害。这也许是正确的,但是,近日德国专家指出,强度轻微而又短时间的轻微精神抑郁只会给人带来好处。这些专家在德国一个专业杂志发表文章说,一些精神抑郁典型的症状,例如工作学习动力不强、对周围事物无兴趣及决策能力降低等等,都是人体的中枢神经在向他本人和他的周围的人显示,该人目前不适合工作,也不适合与外界交往。换句话说,这种轻微短时的精神抑郁是“精神的刹车”,它是人精神上的一种健康免疫机制,让人暂时中断与外界的往来,进入一个精神上的“冬眠”世界。而这样并没有坏处,因为此时如果不暂时休息而继续干下去,反而会把事情弄得更糟。 专家还将这样短时间的轻微精神抑郁与呕吐、咳嗽、发烧、疼痛及腹泻等生理病状相比,指出,后者也是人体一种自我免疫功能。因此,专家建议,在治疗精神抑郁症时,不要把精神上的健康免疫机制也破坏了。

常见的心理异常现象还有很多。

焦虑反应是人们为适应某种特定环境而做出的一种反应方式,如登台演讲、重要考试等活动之前,会有心跳加快,坐立不安的紧张焦虑之感。担心忘了词、考不好。等事过之后,这些感觉立即消失。

类似歇斯底里现象最常见的是夫妻吵架,有的女性会大失常态,声泪俱下,摔东西,撕衣物,尽情发泄。等事态平息后,便会从激动的情绪中走出来,恢复常态。

强迫现象也许你有这样的体验:早晨出门,明明锁上门,可心里还嘀咕,转身又检查一遍。还有煤气阀关了吗?灯闭了吗?一般脑力劳动者尤其做事认真的人易出现这种现象。但持续时间不长,对生活、工作无碍,仍属正常现象。

疑病现象身体偶有不适,便根据自己有限的医学常识来简单地对号入座,怀疑自己得了什么严重的疾病。这种心理现象尤其在身边的亲友、邻居因病早逝和意外死亡后,更加常见。只要经医生排除疾病可能,疑病现象随之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