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积极心理学的认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记忆,是人的一种重要的心理过程。学过的知识、经验能牢牢记住,及时忆起,是运用知识经验进行想象、思维和解决问题的前提。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来,学者们一直用联想主义观点说明记忆问题。柏拉图以及后来许多学者都认为,记忆就是情境和做出反应之间的联结。下面笔者将简单介绍一下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以及以克拉茨基为代表的记忆理论。
1.1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对遗忘现象做了系统的研究,他用无意义的音节作为记忆的材料,把实验数据绘制成一条曲线,称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曲线表明了遗忘发展的一条规律: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遗忘很快,以后逐渐缓慢,到了相当的时间,几乎就不再遗忘了,也就是遗忘的发展是“先快后慢”。 遗忘的进程不仅受时间因素的制约,也受其他因素的制约。学生最先遗忘的是没有重要意义的、不感兴趣、不需要的材料。不熟悉的比熟悉的遗忘的要早。
遵循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所揭示的记忆规律,对所学知识及时进行复习,这种记忆方法即为艾宾浩斯记忆法。(见下图) 对所学知识和记忆效果及时进行复习和自测是艾宾浩斯记忆法的主要方式。
1.2 以克拉茨基为代表的记忆理论
克拉茨基指出:“研究记忆的认知途径有一个联想主义途径显然不同的着重点。它强调各种心理活动,而不仅仅是刺激和反应。” 这一研究途径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重视刺激和反应之间所出现的各种心理活动,把人视为积极的信息加工者这一特色体现在认知心理学的全部记忆理论之中。“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家们从计算机科学家们那里借来的一个名词) 广泛地涉及人和他的信息世界的积极交互作用。在这种加工作用中,中心的要点是在刺激和反应之间所出现的各种心理活动。”
克拉茨基用信息加工的观点研究记忆时采用了三个基本概念:编码、储存和提取。他认为它们是记忆的三种不同过程。“这三种过程中的任何一种过程在人的记忆过程中都可能因某种原因而被破坏,这就使记忆归于失败。因此,为了使我们能够记忆,所有这三种过程都必须是完整的。我们必须对信息进行编码,贮存它,直到需要时能提取它。”这三种过程就构成认知心理学记忆理论的主要内容。
从克拉茨基的记忆理论中我们可以得出,科学、合理、创造性地对信息进行编码,并合时合地的对信息进行提取,从而提高信息被提取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使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的存储中。
2 完美的课堂离不开课堂提问艺术
2.1 教师课堂提问方法的分类
本文依据认知心理学的记忆理论,把教师的课堂提问方法分为两大类:有效提问和无效提问。
(1)无效提问。
什么是无效提问呢?笔者认为教师在课堂中提出的无益于学生记忆课堂知识的提问是无效提问。如,一些泛问——“谁上来给这个单词标音?”、“谁来回答这个问题?”等等。其目的是希望学生配合教学,对于学生记忆课堂知识几乎没有多大的作用。此外,一些设问也是无效提问。如,“为什么美国人忌讳数字13呢?我们来看一下课文第三段。”这类问题不要求学生回答,往往是教师自己作答,提问的目的是引起学生的注意,同时推进教学的进程,起引导或接续作用。还有一些其他的提问也是无效提问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笔者在这里把这些提问方式归为无效提问并不是否定其价值,而只是对其是否有利于记忆来进行的分类。
(2)有效提问。
相对而言,有效提问是教师在课堂中提出的有益于学生记忆课堂知识的提问。根据布鲁姆的认知领域六层次分法: 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性提问,本文将有效提问分为识记、解析、应用、综合、评价性提问,将理解和分析进行合并,因为从记忆理论角度,理解和分析性提问有很多共性,所以合并为一体成为解析。进一步而言,笔者认为识记性提问属于低层次的提问,而解析、应用、综合、评价性提问属于高层次提问。
2.2 各种提问方法对学生记忆的影响
认知心理学认为外界信息进入感觉登记,经过模式识别和注意后,最终进入长时记忆得以储存,成为自己稳固的知识。记忆在教学过程中是很重要的,没有它就不可能获得知识,而人的记忆能力是有限的,一方面要讲究有效的记忆方法。另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中的有效地提问对学生记忆课堂知识也有很大的影响(本文只侧重于有效提问)。
下面我们从提问方法的各个分类来详细阐述。
(1)识记性提问。
艾宾浩斯的记忆曲线告诉我们,人要记住一个项目并不困难,常常是一学就会,但要回忆已经记住的项目,必须再练习,练习到完全记住这个项目的程度为止。所以英语教师课堂中的识记性提问对学生记忆本堂课以及以前学习的知识是很有帮助的。如, “can you tell me what we have learned in the last course?”、 “who can tell me three meanings of the word we have learned last week ? ”、 “ can you describe my expression using the words we have learned just now? ”等等,这些都是英语教师对已学知识的识记性提问。这样的提问方法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不断地复习,把短时记忆的信息进行不断地“复诵”,这不仅会使信息变得新颖以保持在短时记忆中,而且还能把信息送入长期记忆,而且长时记忆也有助于短时记忆的再次编码。
(2)解析性提问。
解析性提问是对所要提问的问题以解释、分析的疑问句形式进行引导式地提问。如,当记忆“family”这个单词时,教师可以采取这样的提问方式:“谁能根据‘家’这个概念把这个单词的每个字母拆分成不同的单词啊?想想家里有哪些成员?家需要什么才是一个温暖的家?” 学生会跟随着老师的引导进行理解、解析与猜想。然后老师揭晓答案: “family =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 什么才是家呢?有爸爸,有妈妈,还有爱才是家对不对?”
解析性提问引导学生对这个单词进行理解性和分析性的强化,比只让学生干巴巴地记单词要有效地多。再拿记忆单词来举个例子:“谁能把 “biodiversity” 这个单词拆分一下,大家想一下哪个是词根呢?” 接着学生便会对 “biodiversity” 进行分析与拆分。学生以前记忆中存储的旧信息便会被提取, “diversity” 是多样性的意思, “bio” 是biology 的前三个字母。旧信息通过这种解析型提问的引导在学生的大脑中进行信息加工和编码。这样从全新的角度激活学生头脑中的旧知识,并让所教的新词在与头脑中旧知识的联系中得到理解和记忆。这也符合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理论。因为人的短时记忆能力是很有限的。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短时记忆有一个固定的容量。这个容量称为记忆广度(span of memory)。过去一般认为汉语短时记忆的组块容量为7±2 ,新近的实验结果表明:汉语的短时记忆广度随着词的熟悉性而增加,词频差异显着,低频单音词的记忆广度为3.15个组块,中频词为5.68个组块高频词为8.30个组块。 所以,解析性提问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学生在短时记忆的广度。
(3)应用性提问。
应用性提问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应用,在具体的实际应用中加强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应用性提问帮助学生创造一个情景去实际运用知识,使学生把信息纳入一种所设情景的系统中,进行生动的“组块编码”。
英语教师在课堂中的应用性提问对学生记忆知识是很有效的。如,当学习了新单词“fake”后,为了让学生记住单词的意思,老师可以问“who can make a phrase using ‘fake’?”,这时学生就会想到有关“假”的词组,假币、假发、假名等等。然后老师给出“fake money/fake hair/ fake name”这几个词组,还可以展示一些相关的图片,接着老师问“if you are at the market, when you buy the shoes, the shoes seller give you a fake money, what will you do? ”或者“can you make a story using ‘fake’?”然后老师也可以让学生把这个情景和故事表演出来,那么学生就会很容易记住fake的意思了。由此可以看出,应用性的提问对信息进行了“想象编码”和“情景编码”。这样不仅使个别成分组织起来,而且还使之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的“团块”,这些团块再组织成“情境”,而此时记忆才得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4)综合性提问。
关键词:高职学生;人际交往;心理困惑;对策
一、高职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困惑及表现
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互动,是构成人际关系的必要条件,是人们获得信息、交流思想、建立感情和满足心理需求的重要途径。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在实习期间、就业岗位和社会工作中,建立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使他们精神愉快、情绪饱满、充满信心,减少他们在一线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中存在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特别是对个人生活与职业发展,乃至整个企业的经济发展都至关重要。但是,高职学生存在诸多人际交往心理困惑。
在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中,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毕业生的专业水平能适应岗位要求,但在人际关系和团队合作方面有所欠缺。根据在鄂东南几所职业院校的学生人际关系调研报告,以及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来访者咨询和网上心理咨询来看,高职学生存在的心理困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自卑心理
高职学生进校时大多数认为自己高考成绩不理想,很长时间沉浸在失败与懊恼负性情绪之中,觉得自己不是学习考试的那块料,看到的都是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在家人和同学熟人面前抬不起头,不愿意与人交流;到校后,在言谈举止方面表现出过当防备心理或者我行我素,不主动与同学老师交往,在课堂上不敢表达自己观点,在生活中不主动接触他人,极力回避集体活动。根据调研情况来看,敢于参加学校举办的演讲比赛的人数不到10%,害怕上台讲话的占60%,与人交往不主动说第一句话占70%,害怕别人不理睬占90%。
2.孤独心理
由于在高中期间,大多数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受到学校老师的鼓励与关注极少,有的因为自然环境或成长过程中爱的缺失等影响,许多学生封闭自我,乐于独处,即使是集体活动,也是形式上的参与,不流露真实想法,不开放自我,不谈个人观点。堵塞信息渠道,缺少感情交流,时常感觉孤立无援。
3.偏执心理
有的高职学生从中学阶段就形成固执己见的性格,仅凭自己主观想法看待事物,听不进他人意见,缺少客观的态度,从不自我反省,固执,偏狭,常常认为周围没有合得来的同学,对他人行为和观点认为不可思议。
4.依赖心理
有的高职学生家庭教育过分专制,或者长期与隔代的爷爷奶奶生活,从小依赖家人,在遇到困难时毫无办法。许多学生如在穿着打扮、交友恋爱、选择专业、职业资格考证和就业等问题上,人云亦云,追赶潮流,没有主见。
5.逆反心理
高职学生中相当一部分学生在高中期间就不遵守规则,自我约束能力较差,不尊重权威,不愿意与他人持共同意见,张扬个性,异常反叛,希望自己与众不同而得到心理上的极大满足。
6.嫉妒心理
部分学生对同龄、同地位、同性之间同学常生嫉妒心。当别人取得学习、生活或工作上的成功,感觉内心如被刀割一般,或者对方遇到失利,就幸灾乐祸,甚至背后谣言,伤害对方。
7.自负心理
通常是外在形象较好,或者家庭条件优越的学生,当他某种能力超出一般同学,就会过分自尊,自以为是,看不起他人,一切行为都想得到别人称赞,否则倍感失落,实际上也是一种自卑心理的另一种表现。
二、原因分析
1.家庭教育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如果父母在孩子受教育时期没有身体力行教育其学会如何体贴、宽容和理解他人,如何处理好长幼关系和邻里关系,成年后就很难与人愉快相处。对于高职学生来说,特别是缺少亲情的家庭,或者留守儿童,或单亲家庭,或家族成员之间互相诋毁,很容易造成孩子形成孤独、反叛、偏执等心理,严重影响日后的人际交往。
2.学校教育
高职学生在高中学校期间学习成绩不突出,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注与激励机会极少。中学阶段因为应试教育的压力,老师和学生都把主要精力放在繁重的学业上,把各类型的排名和考试分数作为学生的重要评价标准,忽视学生全面发展,特别是人际交往的礼节、礼貌等给予宽容与漠视态度。班级活动和社会活动时间尽可能减少,同学之间的交流和沟通非常单一。因此,出现诸多人际交往经验不足,知识匮乏。
3.个人性格
每个个体气质类型不一样,高职学生在童年早期就表现出活泼的或者安静的现象,但是随着年龄增长,阅历增加,知识面拓广,每人成长经历的不同,伙伴关系发展受阻,受教育方式和程度的不同,社会价值多元化的影响等,有的形成特殊人格或有缺陷人格特征,如偏执型人格,依赖性人格,而性格决定交往的方法和手段,也决定一个人是否受欢迎的程度。
4.社会因素
社会某些不良交际现象与行为,如:道德良心的缺失、唯利是图、不讲诚信等都会影响青少年健康人际观点的形成,很多学生渴望交往又害怕上当受骗,无法判断是非,很多学生心理处在渴望交往又恐惧交往之间,矛盾、茫然。
三、应对措施
英国新职业主义强调教育与训练要加强与产业的联系,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同时注重个人的发展。其提出了核心技能(key competencies)理论,即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核心技能包括至关重要的人际关系技能――人际交往、群组加工、问题解决、决策与计划,这些总称为“群组问题解决”。近年来,新职业主义引入我国职教界,其关键核心技能理论已成为当代职教改革中教学新理念。以就业为目标教学理念指导下,教学在改革中发生三大变化与扩展,一是教学场所从学校扩展到工厂,二是教学者从教师扩展到师傅,三是教学方式从个体学习扩展到团队合作,高职学生与同学、与师傅、与同事等的人际交往能力直接决定他们的职业能力。因此,提高高职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是摆在高职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1.学习体验校园生活,内化形成正确的认知
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可通过各种途径、教育理念和班级社团活动,促进个人体验,改变错误观点,培养形成良好的性格。如,营造和谐健康、文化氛围浓厚的寝室环境;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搭建张扬个性、发现自我的平台;食堂餐厅文明行为和言语,教室和校园内文明着装和规范行为;社会实践活动和实习期间的与社会零距离接触,通过这些方法能潜移默化促使高职学生学会待人真诚热情、理解宽容,重视信息沟通和交流,加强个人道德和文明修养,树立人际交往正确理念。
2.制定阶段际计划,培养健康人格
高职学生个人可根据自身特点,合理安排学习与生活,注重人际交往活动,制定阶段际计划。高职院校尽管学制短,但是可以充分利用周末和课余时间,要积极主动参加第二课堂活动,扩大交往面,主动为他人服务,消除内心不健康心态,在活动和工作中开阔视野、增长才干、锻炼能力,发现自我,完善自我,缓解人际交往压力,一步一步实现人际交往目标,逐步提升交际能力。
3.把握交际原则,学习交际技巧
高职学生不敢于、不重视、不善于交往,往往是因为心理困惑阻碍,能力和技巧出现问题。学生可通过选修人际交往心理学、成功心理学等课程掌握相关知识与能力,还可以汲取网络知识,如人际交往知识视频和讲座,各种人际交往书籍刊物。通过遵循真诚、互惠、沟通等原则,学习并掌握“见面、握手、电话、餐饮、着装、乘车、拜访接待”等基本社交礼仪,提高自信心。同时要掌握交谈技巧,特别是要学会做一个认真倾听的人和善于鼓励赞美他人的人。认真地“倾听”――令你察已知人,审时度势;由衷地“赞美”――帮你获取好感,赢得听众;“真诚”地表达――让你更具亲和力,得到信任;恰当地“设问”――使你掌握谈话的主动权,更有效地交流;巧妙地“幽默”――彰显你的智慧,谈笑间绕过沟通的暗礁。
4.勇于实践,自我反省
很多高职学生自尊心强,个性内向、偏执,不愿意听取他人对自己的意见,因此要么盲目交往要么拒绝交往。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创造宽松的人际环境、轻松愉快的工作环境有重要作用。高职学生在实习期间与工人师傅和主管之间的关系处理,最能显示个人人格特点和人格魅力。要想能愉快工作学好技能,就必须主动积极地保持与周围人们的接触与联系,抓住重要时机如节假日与同事、与上司保持友好联络和交往,在同事生病或遇到困难要及时援助等,在平时工作中多做反思和请教,学会接受意见,学会自我接纳。
总之,对高职学生来说,人际交往是一门学问,是一门永远需要探索的重要人生课题,只有长期的学习实践,总结提升,才能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孔晓东.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6).
[2] 马树超,郭扬新.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改革的非凡成就和经验[J].人大复印资料(职业技术教育),2009,(12).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认知;任务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6-0152-02
任务型语言教学中任务的设计非常重要。如果教师对任务的理解不科学、把握不到位,将会对学习者任务的加工、编码、输出等产生消极影响,进而影响着学生对任务的完成水平。本文主要基于任务的性质、任务的结果与学习者的因素等,探索对外汉语任务型教学中的任务设计。
一、任务的属性与语言表达
对外汉语任务型教学中的任务属性,可从任务的语境支持度、任务的内容类型、任务的语言特点、任务的主题以及任务的难度等层面进行理解。
1.任务的语境支持度探究。任务的语境支持度指对任务的描述是此时此地的具体描述(如介绍你的一个同班同学),还是彼时彼地的比较抽象的描述(如介绍自己国家的一个名人),以及在对任务的描述是否有视觉、听觉等“感官”的支持等。在对任务的描述过程中,视觉、听觉等感官的参与可以极大地帮助学习者建立任务情景世界的概念化表征[1](Branden,2011:41)。如让某人介绍他此时此地的某位同班同学。由于是同班同学,彼此都有一定的了解,因而介绍者不必担心听众不明白他的意思。如此,学习者在介绍同学时的语言认知加工过程和处理过程就比较简单容易,其语言表达也就比较流畅。
2.任务的内容类型探讨。从信息输入的角度来说,任务的内容类型主要是指任务信息是通过何种方式来传达。如讲授、提问、回答问题、描述、评论等。在任务数量确定的情况下,前面所述任务的传达方式有其从易到难的排列或变化。例如,通过老师讲授的方式所传达的任务信息最容易被学习者理解。因此,在对外汉语任务型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不同的语言水平来选择不同的任务材料输入方式,以使教师预设的任务能够适应或同化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结构。
3.任务的语言特征探索。任务的语言特征是指任务输入时文本的词汇、句法、结构、长度等的特点。具体来说是指词汇是高频词汇、不太常用的词汇还是不常用的词汇;句法是简单的单句、复杂的单句还是复合句;文本的长度是短、比较长,还是很长。一般来说,以上的排列也有其从易到难的变化。当然,组合不同也可以导致不同的难易变化。例如,输入的文本语言如果是高频词汇,句子简单短小,文本长度也比较短,那么,学习者在理解文本信息时就不会有太大的难度,其认知负担也不会太重,完成任务时的语言表达也更流畅。
4.任务的主题分析。任务型语言教学过程中,任务的主题这个输入变量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2](Ellis,2003:120),主要原因之一在于难以对主题进行严格意义上的分类。对任务的主题的大概分类,如包括生理和心理行为、具体事物、个人经历、他人经历、个人及他人的观点、感受、愿望等。对外汉语任务型教学中,学习者对任务的主题的熟悉程度影响着学习者语言表达的流畅性、准确性和复杂性。对于熟悉的主题,学习者的表达会更流畅。反之,如果学习者对任务的主题不熟悉,其语言表达就不怎么流畅。如“我的作息表”和“看图表说一说小明的作息表并谈一谈他这样的时间安排好不好”这两个类似的主题,学习者更熟悉前面一个,在表达的时候也更流畅。
5.任务的难度思考。任务型语言教学中,任务的难度与学习者语言表达的流畅性、准确性与复杂性也有紧密的关系。概括起来主要表现为:其一,对话或合作性的任务比独白或个人完成的任务难度大,前者要求语言表达更准确和更复杂,因而更难于达到流畅程度。其二,关于任务的信息越抽象,转换越多,任务也越难,也越需要学习者在语言认知处理过程中付出更多的注意力,其语言表达就更倾向于复杂。其三,熟悉或具体信息的任务,能让学习者的表达更流畅,也有更准确的倾向。[3](Skehan,2011:188)因而,教师在进行任务设计时,需要聚焦其中一个或两个目标,然后通过设计其他与之相关但聚焦不同目标的任务来使三者平衡发展,从而实现学习者语言学习的有序、整体的进步。
二、任务的结果预设与语言表达
任务型语言教学中,任务的结果是任务的目标,也是衡量任务的评价尺度。“对任务的设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决定了任务表达结果的特点。”[4](Ellis,2003:122)任务的结果与语言表达流畅性、准确性和复杂性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任务的结果是封闭的还是开放的;第二,任务的结果是否存在内在的结构。根据Tong-Frederick的研究,学习者更注重语言的语用功能和意义的协商[5](Ellis,2003:123),因而更有利于语言表达的流畅性。教师在设计具有内在结构的任务时可以配备给学习者一定的前期准备时间,学习者语言表达的流畅性和准确性都能得到相应的促进与提高。
三、任务设计中学习者的内在因素与语言表达
任务的完成最终落实于学习者,因而,对外汉语任务型教学过程中的任务设计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学习者的因素。对外汉语任务型教学的对象是来华学习汉语的留学生,彼此之间可能会存在诸多的差异。比如笔者所在学校,有时一个教学班的留学生来自越南、泰国、老挝等不同的国家,他们的汉语学习年限、文化传统、、学习习惯、个性等各有差异,基于学习者的记忆能力和分析能力两个维度,我们把学习者分成了三种类型[8](Skehan,2011:321),如图(中介语发展路径图)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学习者中介语的发展路径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路径A的学习者,他们的记忆力和分析能力差别不大。路径B的学习者,他们的分析能力比较强而记忆力比较弱。路径C的学习者跟B的学习者相反。Skehan之语言学习者分类的启示在于:教师面临的教学对象是有着千差万别的人,有效的教学应该充分关注学生的差异性。
在对外汉语任务型教学过程中,针对分析型的学习者,要多设计一些能促进汉语表达流畅性的任务。例如信息熟悉的任务、此时此地的任务等,以提高学生在实际中表达意义的能力。对于倾向于记忆的学习者,首先要限制他们把交际结果放在首位的自然倾向,把注意力放在重构复杂性和准确性上。在任务中阶段,设计一些比他们的语言水平略低的任务,没有时间限制或压力,使他们有机会控制语言。在任务后阶段,要进行语言分析,强调面对公众的表达。
四、结语
对外汉语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而对外汉语的任务型教学更是最近这些年才被不多的研究者和一线教师所关注。因而,对外汉语的任务型教学研究与探索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很大的探索和研究的空间,其中任务的设计无疑是重中之重。因为,任务是整个任务型教学的第一步。如果第一步走错了、走歪了,那么,试图通过其后的第二步、第三步……来纠正第一步的负面影响是不可想象的。
参考文献:
[1]Branden.K.任务型语言教育:从理论到实践[M].陈亚杰,等,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关键词】新目标 小学英语 教材插图 问题分析 认知能力
插图顾名思义是穿插在教材中为文章服务的图画,与一般的语言知识相比,插图更加形象化、生动化,在某种程度上是有利于学生增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的。本文以新目标小学英语教材插图为例,分析插图的编绘特点以及在编绘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就这些教材插图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影响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新目标小学英语教材插图绘制特征分析
新目标小学英语教材插图色彩明亮,内容也相对丰富,编排也相对活泼,插图的语言内容更是具备一定的人性化。另外,插图的数量比较多,且绘制的比较生动形象,其内容表达也相对轻松、诙谐,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贴近,是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的。有研究者表示,新目标小学英语教材插图以卡通漫画居多,甚至占到插图比例的90%左右,之所以会选择生动活泼的卡通插图其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利用轻松、诙谐的文字来最大限度的调动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新目标小学英语教材插图取材相对广泛,在编绘的过程中不仅体现了一定的科学性同时也与生活实际贴近,体现一定的与时俱进思想。比如在学习风景名胜知识点时,教材中的插图就会呈现大量的风景图片,不仅对学生是一种视觉上的冲击,同时对学生情操也是一种陶冶。面对这种视觉享受很少有学生会产生英语学习的抵触心理。
二、新目标小学英语教材插图存在的问题分析
1.卡通漫画插图比重过大。教材插图的类型比较丰富,主要有照片、图表、简笔画以及卡通漫画等。但是在新目标小学英语教材中应用插画最多的就是卡通漫画,相关的研究资料表明卡通漫画在新目标小学英语教材中所占的比例甚至达到了90%左右,以这样的比例来算,平均每页都有一幅卡通漫画,如果在教材中频繁多次的出现同一类型的插图不仅会显得单调甚至还会让学生产生一种视觉疲劳。小学生的思维已经逐渐得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如果一直采用卡通漫画插图从长远来看是不利于学生理解能力的提升的。
2.频繁出现的插图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很多小学生说,文在图中,一旦闭上课本,脑海中留下的唯一印象就是插图,对于课文内容基本上都是记不得的。也有小学生表示,插图的色彩太抢眼,甚至都看不清课文内容。这种教材插图的设置就显得本末倒置了。在色彩艳丽的插图笼罩下,课文内容像是成了插图的点缀,小学生在面对图文并重的情况下往往会不知所措,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也是会影响小学生的学习效率的。
三、新目标小学英语教材插图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影响
1.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对插图的应用效果也是不一样的。有教学研究表明,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对插图的应用效果是不同,主要表现在插图对后进生的有效性影响比较大,而对于成绩本身就比较优异的学生来讲其有效性影响是不大的。插图的存在往往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内容,进而让晦涩难懂的知识点更加形象化以及具体化。不同的插画类型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影响也是不同的,比如卡通漫画型的插图就比较简洁,因而小学生理解起来也比较轻松,但是如果高年级的课本上频繁出现大篇幅的卡通漫画那么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拓展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图表插图在发散思维上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因而出于此方面的考虑可以在低年级教材中多出现卡通漫画插图而在高年级教材中适当的多出现一些图表插图,这样不仅能够发挥插图的解释功效,同时还能对不同认知能力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培养。
2.新目标小学英语教材插图布局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影响。教材插图的存在并非都是产生积极效应的,教材插图同样也会产生一定的消极效应。因而在编绘教材插图时需最大限度的发挥教材插图的积极效应,同时对其消极效应进行有效的抑制。有学生表明,插图的五彩斑斓影响着其对文章热莸纳闳。这也在另一方面表明插图的负面效果是切实存在的。这种消极效应的产生与插图位置布局是紧密相连的,在布局插图时需坚持临近原则,同时还要考虑其布局是否对教学活动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除此之外,在布局时还要考虑插图的色调,不要太过抢眼,否则会出现喧宾得主的现象。
四、结语
总之,教材插图的布局对小学生认知能力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学生认知能力不同,其插图类型的应用效果也是不一样的。因而在编绘插图时需要正视当前教材插图存在的问题,只有在正视的基础上才能找到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进而实现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周海玲.浅谈小学英语教材插图资源的有效开发[J].中国校外教育,2016,05:98.
笔者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相结合的方法,在浙江省某大学高校内进行调查后发现,在媒体显示诸多功能优势、大力渲染新闻负面影响的当下,使得相当一部分高校大学青年面对这些社会现象和事件时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在理想与现实的挑战中容易产生不当认知、消极情绪和心态。这种社会认知能力的不完善令人担忧,也必须引起高度正视。
一、大学生的社会认知现状分析
(一)大学生社会认知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社会认知是认识他人的高级过程,大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则是大学生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能力,实质上是研究个体如何根据周围环境所传递的社会信息,形成对他人、其他群体、社会角色以及自己的经验进行分析和推断的复杂过程。认知理论认为,人类的社会行为受其内在的认知过程的支配,因此要理解和预测人类行为,就必须深入到这种内在的认知体系中去。由此可以推论,一旦大学生的社会认知不够成熟、出现偏差,如对新闻媒体的报道不能做到客观解读与析因,那么只会让他们失去更多救人的热情,只剩下“工作”,他们的社会行为和心理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出现较大的偏离,终究酿成问题。
由于生理心理成长的特点, 由于所身临的周遭环境社会化程度的加深, 也由于个性发展、群体交往、社会参与的需求, 大学生对他人、对自我、对人际关系、对社会角色的社会认知体现出多样化和高层次特点,如不仅满足于对他人外表的认知, 还注重通过对他人情绪、性格、习性、行为动机及意向的观察、分析、归纳、判断, 获得对他人内在的认知;对自身的认知和自身与外部世界关系的认知得到深化, 以满足融入社会的需求;随着自身不断增多的社会角色,随着生理、心理的逐渐成熟, 知识、阅历的增长, 思辨能力日益增强,逐渐发展到理智型的认知水平。
(二)大学生的社会认知仍然存在一定偏差
大学阶段对大学生社会化的要求, 包含了诸如: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备坚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掌握遵循社会规范, 培养和造就社会角色等要求。从当前我国大学教育现状来看,大学生们的社会化程度还远远没有达到要求。他们整体上,注重专业学习,生活阅历比较有限,与社会接触不充分,社会实践能力普遍不强,因此认知结构也具有明显的单一性和不完整性。
二、新闻舆情对大学生认知能力的影响和作用
(一)新闻舆情的现状和特点
舆情是“舆论情况”的简称,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社会管理者及其政治取向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是较多群众关于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等表现的总和。简单来说,它的本质特征是多种不同意见的简单集合。而新闻舆情是新闻媒体作为中间个体,对作为客体的社会管理者的政治取向产生和持有的政治态度,以及作为主观个体对此产生反应的综合分析及相应报道。新闻舆情是经过媒体验证和包装过的舆论,是带有客观性和准确性的舆论。它的目的不是煽动群众和危害国家利益,而是客观诚实的就一件事情进行的媒体分析和报道。
(二)新闻舆情作用大学生认知能力的途径和发挥
1. 新闻舆情的作用发挥由其特有的影响力、公信力所决定。众所周知,新闻传播者之所以能影响受众,它本身所具有的权威性和可信性特质是原因之一。权威性是指在受众心目中来自传播者的诸如地位、资历、专业知识、技能、经验等方面的因素。一般来说,传者的权威性越高,其所传送信息的说服力就越强,受众态度改变的可能性就越大。和权威性相比,可信性显得更加重要,因为一般来说“权威性”是受众对宣传内容是否真实可靠、专精程度高低的一种预测根据,而“可信性”则牵涉到受众对传者人品的评价以及对其宣传动机的政党、公允程度的一种把握。
前面提到,大学生阶段对他人、对自我、对人际关系、对社会角色的社会认知体现出多样化和高层次特点。他们在理论――实践――理论――实践的路上,不断深化或者调整认知。实践的经验可以来自与外界接触的感知和体会,理论的知识则是在学习或者模仿他人现成的认知评判中获得的。如果面对纷繁复杂难下判断的信息时,他们常常乐于以权威性高、可信度高的人的看法作为自己主要的参考意见。在调查中,有48.3%的人对媒体报道的政府、民生新闻采取相信的态度。当然“谁的权威和可信度高”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当代大学生追求自由、公正的言论,一旦他们认为在新闻媒体的报道中掺杂有“利己”“利于政党”的动机时,就很容易“忽视”其权威性,并对其宣传“投不信任票”,调查中就有68.9%的学生表示如果感觉报道的“套话”和“官话”较多时,就会对主流媒体的相关报道再做其他渠道的多方面了解。
2. 新闻舆情的作用发挥由其与大学生的接触频率所决定。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8~70岁人均每日手机阅读时长为16.52分钟。2012年比2011年的13.53分钟增加了2.99分钟。在新兴阅读媒介中,手机阅读时长在增加,电子阅读器阅读时长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事实上,“微博控”加“微信控”的手机阅读,已成越来越多年轻人生活必不可少的内容。有关数据显示,新兴的微信平台已拥有3亿用户。通过微信朋友圈交流日常生活、共享心灵鸡汤、转发新闻信息的“微信控”已经初步形成阵容。
当代大学生面对信息社会的挑战,习惯于通过新闻媒体来获取信息,了解世界的变化。在这种动态平衡中,新闻舆情可以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发挥着反映、导向和监控的作用,即通过鲜明的、带有倾向性的新闻舆论来影响当代大学生的言行,直至改变他们的基本立场和价值取向,影响其认知能力的发展。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主流媒体机构、门户网站除了保持报刊、杂志、网页等传统的传播方式外,另都开设了相关的微信号和微博账户,通过跟进这种新兴的公众平台,来更新信息,拓展自身品牌渠道,吸引更多的受众、影响受众。调查显示,24.5%的大学生每天通过微信或者微博来关注新闻热点,参与话题讨论,发表个人观点。另一方面,在这个草根盛宴式的公共空间里,主流媒体的力量和权益不仅没有削弱,反而得到了空前的锻炼和强化,它本身对新闻事件的深度解读和谨慎态度助其获得了大学生的青睐,不管最初的小道消息如何、谣言如何,受众最终还是期待在主流媒体这里得到印证。因此,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新闻舆情作用的发挥,只要其把握住了时代的节奏,它对大学生的影响力就有可能不弱反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