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畜牧业发展的现状

畜牧业发展的现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畜牧业发展的现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畜牧业发展的现状

畜牧业发展的现状范文第1篇

关键词: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生态畜牧业

中图分类号:S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6-0182-2

近年来,我国畜牧业取得了巨大成就,畜牧业已经从家庭副业发展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成为农民致富增收的主要渠道。我国畜牧业在保障市场有效供给、增加农民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需要加快畜牧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现代畜牧业的建设的进程。

1 我国畜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畜牧业生产继续呈现稳步、健康发展的态势,主要畜产品持续增长,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畜牧业继续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率型转变,畜牧业产值已经占农业生产总产值的比重超过30%,畜牧业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中最有活力的增长点和最主要的支柱产业。畜牧业产业收入已经成为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重要来源。

以下是联合国粮农组织2009年公布的统计资料:我国生猪存栏5.23亿头,占世界存栏总数的50.9%,居世界第1位;绵羊2.19亿只,占世界存栏总数的18.72%,居世界第1位;山羊2.46亿只,占世界存栏总数的25.14%,居世界第1位;牛1.89亿头,占世界存栏总数的9.2%,居世界第3位。肉类总产量达10845万吨,禽蛋(不含鸡蛋)843.6万吨,鸡蛋3578.6万吨,奶类3785万吨,其中肉类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百分之三十,禽蛋产量占百分之八十,鸡蛋产量占百分之四十,奶类产量占百分之五。到目前为止,我国人均肉类占有量已经超过了世界的平均水平,禽蛋占有量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而奶类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3。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畜牧业的发展水平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间取得了飞速的发展。

2 我国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农村养殖户缺乏技术

长期以来中国农村生产模式还是以传统的农业生产为主,小规模生产,自然经济仍占居一定的主导地位。在养殖业方面则体现为以散养为主,处于家庭生产的副业地位。这种散养模式与科学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的现代养殖业相比相距甚远。散户养殖生产设备、生产技术以及生产条件相对落后,尤其在思想意识方面不能适应现代化养殖业的需要。大部分散户养殖户仍旧把农业养殖当作家庭收入的一个补充形式,加之这些养殖户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接受现代化的专业养殖技能比较困难,这也成为在农村大规模发展养殖业的一大障碍。

2.2 环境污染严重

畜牧养殖所产生的大量粪尿如果处理不好,则直接造成对当地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现今无论是大规模的现代化养殖场还是小规模的家庭散户养殖,对畜禽的粪尿处理还缺乏相应的环保措施和废物处理系统,粪便未经处理直接大批量的露天堆放或是直接排入河流,造成对家畜和环境的污染,同时这些大量放置的粪尿也造成了一些人畜疫病的发生。现有解决方法一般为水冲式和沼气利用。采用水冲式清粪则需要大量的处理污水,这些污水如能经过分离后排入农田的话可以达到利用效果,如直接或间接排入河道,对地表水的污染也很严重。另外,畜禽粪便发酵后产生大量的CO2、NH3、H2S、CH4 等有害气体,如果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则会危害人类健康,加剧空气污染,引起地球温室效应。但收集利用加工成沼气的话将实现再利用。

2.3 饲料资源短缺

长期以来,我国畜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粮食生产。虽然我国粮食总产量有一定程度增长,但增幅不大。同时我国人口也在增长,加之畜牧养殖用地因各种原因逐年减少,加之我国粮食产量相对下降的现实,畜牧业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受到粮食产量的制约。畜牧业飞速发展导致饲料用粮大幅上升,目前我国的饲料用粮约占粮食的1/3,则存在着人畜争粮的问题,这种饲粮短缺的情况严重制约了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2.4 畜产品药物残留高

随着抗生素、化学合成药物和饲料添加剂等在畜牧业中的广泛应用,在实现降低动物死亡率,缩短动物饲养周期,促进动物产品产量的增长的同时,同于操作和使用不当以及少数养殖户在利益驱使下违规违法使用,造成畜产品中的兽药及一些重金属、抗生素等危害人体健康的兽药残留增加,使畜产品的安全问题引起社会的关注。

2.5 科学技术研究与推广不力

我国传统的畜牧养殖技术已经跟不上现代化的畜牧养殖要求,虽然我国在畜牧养殖方面的科技研究工作一直很受重视,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科技研究成果转化率不高,一些地方政府对科研成果的转化工作没有足够的意识,许多“高产、优质、高效”的畜产品培育技术的利用只停留在口头上,没有与畜牧业资源有效利用。此外,我国从事畜牧业生产的人员素质普遍偏低,使畜牧业养殖技术推广困难,阻碍了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3 我国畜牧业发展趋势

3.1 提高农户对养殖业的认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各地大量散户养殖户占相当大比重的前提下,提高养殖户的养殖技术水平非常重要。一定要脚踏实地地学好、用好养殖技术知识。养殖实用技术的普及应从两个方面进行努力,一方面是政府主管部门要重视养殖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工作,有计划地组织各种不同层面的养殖实用技术传授,举办各种培训和学习班。另一方面要转变养殖户的观念,只有转变养殖户传统的养殖观念,学习专业的养殖知识和技能,才能实现整个畜牧养殖业的科学化,规模化,集约化的产业结构转变。

3.2 大力推进规模化养殖

根据各在畜牧业的发展状况,建设规范化的养殖小区或养殖场,政府部门制定畜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并认真执行,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的建设,支持规模和生态养殖模式发展。建立规范化的养殖小区或规模化养殖场,这样才能实现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的合理利用。加快优势畜产品的区域布局,着重利用各地的有利畜养资源,发展有竞争力的畜产品品牌。实现产量规模化、效益化并具有市场竞争力。

3.3 标准化生产

提高畜产品的质量水平,就需要建立健全我国农副产品安全质量标准体系,搞好各类标准化示范养殖区和标准化养殖基地的建设。从源头上实现畜养水平的提高,使产品与国际市场接轨,具有竞争力。在原材料采购、生产设备、产品加工、检测等各个环节入手,建立一套科学严密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这也是实现畜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实践证明,无论农产品还是畜产品,只要有质量、有品牌,就会提高市场竞争力。

3.4 加强良种体系建设

制定并推进牲畜群体遗传和畜牧品种改良计划,充分利用我国畜禽繁育项目的科研成果,重点扶持规模大、运行良好的种畜禽场的建设和改造,造就一批龙头企业,加快繁育推广优良品种;加快生产性能测定站、种站等基础设施建设;规范种畜禽场审批。建立健全种畜禽管理数据库,开展优良种畜登记工作;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尽快省级畜禽资源保护名录,严格畜禽遗传资源进出口审批。同时加大畜禽良种的保护工作,加大打击的执法力度。

3.5 科学管理

大规模的养殖企业需要科学规范的管理,我国农业企业普遍存在管理环节薄弱的弊病。畜牧养殖生产需要科学严谨规范的方法和态度,现代化的养殖企业首先要树立科学管理的观念,建立起一整套规范有效的科学管理、标准化生产经营和疫病防控管理体系,是推进现代畜牧业规模健康养殖的关键所在。通过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机制,实现现代化的畜禽养殖。

参考文献

[1]闫港.浅析我国可持续畜牧业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承德学院学报,2005,(03).

[2]韩光明.民族地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探讨[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5,(06).

畜牧业发展的现状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畜牧 生产 现状 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 S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8-0173-01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科学家们也致力于研究畜牧技术,畜牧技术的广泛使用有利于提高我国畜牧业生产的质量与重量,畜牧技术的大力推广,可以加快我国现有的畜牧业科技成果向着实用而转化,可以提高我国畜牧业的生产水平与生产技术,还能够满足我国农民对于科学饲养技术的迫切需求,这些因素都决定了应该推广畜牧技术的体系建设,并且保障了这项工作能够正常展开。

一、畜牧技术推广体系目前存在的问题

在辽宁,大部分畜牧产业的养殖户还是使用原来的养殖方法,因为畜牧技术还没有在辽宁大力推广,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推广机构混乱

在辽宁的畜牧技术推广机构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单位,它是与同级的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共同办公的,属于是同一个机构下的两个牌子,并没有完全独立的人权与财权。并没有在乡镇的各地区设立畜牧技术推广机构,本地的农委虽然已经设立了三个中心来专门负责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可是他们主要负责的是种植业的技术推广,对于畜牧业、林业和养殖蚕桑等技术的推广还是分别属于畜牧兽医局、林业局以及蚕桑办来负责推广的。

2.推广人员缺乏

在辽宁的大部分地区,负责推广畜牧技术的人员和动物疫病防控中心的人员基本都是一套人马,在这些工作人员当中,有60%的人员都是50岁以上,并且大部分都是子承父业的、没有专业知识的人员,他们的工作能力以及积极性都非常欠缺;而真正的专业技术人员在这整个系统中所占比例不到30%,这部分专业技术人员基本上是整个畜牧系统中的中坚力量,每个人都同时承担着很多项重要的任务,因此很少能够把精力投入到技术推广工作中去,同时技术推广的工作还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连续工作、任务较繁重并且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一般工作人员现在的工作能力根本不能保证推广工作能够顺利、有效的开展。在我们本地区有20个乡镇,但是专门从事畜牧专业的技术人员仅仅只有5个人。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下达,许多事业单位进行了改革,财政方面的供给人员又实行缩减政策,所以虽然推广的专业岗位非常缺乏专业人才,但是畜牧系统却没有录用新的专业人员。

3.推广经费不足

畜牧技术的推广工作是一项高投入但是无回报的服务性工作,其推广所需要的大量工作经费只能是有政府部门提供,可是就目前来看,这项经费还从来都没有被纳入到政府部门的财政预算之中,下属的单位就更是没有经费来自己开展这项推广工作。这样,就有很多原因造成现在畜牧技术的推广经费还是空白。

4.缺乏实用的新技术

近些年来,养殖业推广的良种良法技术已经在多地普及,虽然这项工作有了较为明显的进展,但是它真正能够起到大幅度提高养殖户效益的方法并不是很多,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与发达地区的推广和普及的程度。就拿2011年所主要推广的发酵床养猪技术来说,在很多年前就已经在国外及其他省市应用,我省滞后这些地区很多年。并且每年进行技术推广的内容并没有什么新意,从而导致了农户对专业的技术人员存在一些不满、不信任的情绪,根本不利于推广工作的开展。

5.技术人员的知识老化

大部分的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都是多年前在学校学习的,知识老化现象严重。同时,现在的时代知识更新换代很快,但是对于负责技术推广的基层技术人员基本上没有机会去学习目前更新的业务知识以及操作技能,在现在这个时代,能够自觉学习的人很少,虽然在全国每年都有很多培训班开展,但是费用太高昂,很多单位负担不了,所以即使是有一些想学习新知识的技术人员也只能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推广畜牧业技术的对策

1.加强推广队伍的建设,提高推广人员的素质

现代畜牧业发展,最重要的就是人才,人才是技术支撑的主要机构,因此要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打造出一支既懂业务又善管理、技能实践又会沟通的新兴技术队伍。升级的各部门需要为提高这些推广人员的素质来做专门的培训,每一年应该至少进行一次短期培训,每两年都应该至少进行一次长期培训,从而能够更新推广人员的知识。

2.推广内容要广泛,使用多种方式方法来推广

对于推广人员,要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多鼓励他们自主创新的进行推广,而不是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而生硬的去开展推广工作。推广的时间应该选在农户们较为空闲的时期,否则根本起不到推广的效果。推广的内容既要包含到生产、养殖环保,还要涉及到加工与销售等方面。在推广的方法上,要实行多样化,可以使用组织培训、技术咨询以及一对一指导等多种形式,真正起到技术推广的作用。

3.建立专门的机构,明确职责

目前的技术推广机构不健全、专业的技术人员不够到位,又得不到政府的支持,所以无法良好的开展推广工作。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要建立好各级推广机构,针对不同的地区推广不同的技术,形成每个地区都有不同的养殖特色与养殖格局。明确每个机构所负责的任务,做好监管与考评工作,对于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及时修改。

三、结语

畜牧业的技术推广工作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只有推广的技术人员首先具备了专业知识,才能把畜牧技术真正推广到每个农户家中,使每个农户在养殖时都能使用上这些现代化的技术,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刘正.农业技术推广试验──示范的整体设计[J].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03).

[2]张润生.浅谈农业技术推广程序[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2(02).

[3]倪守明.强化农业技术推广 为农业现代化提供科技支撑[J].天津农林科技.2009(04).

畜牧业发展的现状范文第3篇

关键词:畜牧业;生产现状;发展对策

Abstract: twenty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 animal husbandry got rapid development, but compared with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still has the very big disparity. China animal husbandry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promotion has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promotion poor, "high yield, high quality, and high efficiency" of animal products and animal husbandry foster technology the depth of the lack of resourc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livestock production in the investig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our country in livestock production, the main problems of key put forward some speed up the countermeasures of development of livestock production in China, up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livestock production in effective measures.

Keywords: animal husbandry; Production status;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DF41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近几年,我国畜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我国的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畜牧生产结构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在畜牧生产中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何采取有效对策解决这些问题已成为我国畜牧业的重大课题,这对于促进我国畜牧生产的健康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畜牧生产现状分析

从总体来看,目前我国畜牧生产中出现了畜种结构单一、老龄牲畜比重过大及商品畜缺乏、特色水禽产量较少等现状。通过对这些现状的调查及分析,发现之所以出现这种现状是由于在我国畜牧生产中还存在着一些较严重的问题。主要问题有:一是我国畜牧生产发展不快,畜牧产业发展不全。当前,我国畜牧生产只是单纯意义上的畜牧养殖,畜牧业其他相关产业发展严重滞后,饲料加工、肉类加工、乳品加工等畜产品加工业发展较慢,同时畜牧业中介组织、市场体系等建设也不够完善。二是我国畜牧生产集约化程度较低,以致带来诸如防疫工作难以落实、生产水平难以提高、抗市场风险能力弱等一系列问题,导致产品影响力小,缺乏市场竞争力。三是我国畜牧生产安全隐患大,质量安全体系不健全。近几年,一些影响我国畜牧生产发展的重大动物疫病在畜牧生产中虽然得到较好的控制,但是重大动物疫病仍然存在,并未能彻底消灭,可以说给我国畜牧生产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同时畜牧生产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也不够完善,畜牧生产未能得到严格的控制,使得各种安全问题屡禁不止。另外,畜牧生产需要方方面面提供完善的服务,可当前我国畜牧生产配套服务没有跟上;各级财政用于发展畜牧生产的投入也很少,以致影响了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综合上述,现阶段我国畜牧生产现状还不容乐观,畜牧生产中的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畜牧业发展。为此,认真、深入地分析这些问题,寻找出加快我国畜牧生产发展的具体对策,十分重要。

二、 我国畜牧业生产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就是要以推进优势农产品规划布局和大力发展畜牧业为重点。畜牧业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地位主要有四点:第一,发展畜牧业能够增加农民收入,又能够解决农村剩余劳力和剩余农产品,特别是能够促进粮食转化,解决粮食的出路。第二,畜牧业既能促进种植业的发展,有利于种植业结构调整,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种植业的效益,又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和保证。第三,畜牧业既是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又是承农启工的中轴产业。第四,畜牧业既是菜篮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轻工和医药原料的重要来源。加快畜牧业发展可以促进种植业,带动加工业,促进农业内部结构合理化和产业间的良性循环。据测算,目前畜牧业带动的相关产业的产值达4000亿元以上。可见畜牧业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三、我国畜牧业的发展潜力

我国大力发展畜牧业有其自身的优势:

第一,畜牧业对资源条件的适应性较强,适应家庭经营。畜牧业受耕地、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制约较小、既可以转化粮食,又可以利用作物秸秆、糟渣、饼粕等农副产品。还可以利用广阔的草地。

第二,我国发展畜牧业的基础较好。我国畜产品市场和价格放开较早,畜牧业生产引入市场机制也较早,农民在组织生产,开拓市场等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畜牧业的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市场体系建设均有一定基础,具备了大发展的条件。

第三,我国畜牧业发展潜力很大。从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历程来看,畜牧业的贡献应该越来越大。一般发达国家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在50%以上,高的可以达到80%。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第四,我国畜牧业发展的环境比较宽松。从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视畜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畜牧业发展的政策和具体措施,大部分省、区将畜牧业列为农业结构调整中的重点产业。

四、我国畜牧生产的发展对策

针对当前现状,笔者认为:要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促进我国畜牧生产的健康发展,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加强政府对我国畜牧生产的政策引导

可以说,加强政府的政策引导对转变畜牧生产增长方式、适应市场变化、提高综合生产能力都有重要作用。所以,各级政府部门在畜牧生产过程中,一是要加大领导力度,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并制定相应的资金、税收、贷款、价格等扶持政策,通过政策调节以保证畜牧业生产质量;二是要改革现有单纯依靠行政手段抓生产的方法,组织有关部门做好服务工作,及时协调解决养殖中出现的问题。

2、大力发展我国畜产品加工业

一个地区畜禽产品加工发达程度及加工水平的高低,可以说对促进畜产品转化增值,促进畜牧业经济发展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为此,在畜牧生产过程中,各地要以发展畜产品深加工、精加工为突破口,积极培育扶持饲料加工、肉类加工、乳品加工等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以此带动我国畜牧业工业化发展,不断提高我国畜牧业的工业化水平。

3、调整优化我国畜牧品种结构

根据当前我国畜牧生产的现状,再加上目前我国生猪、家禽、禽蛋市场供应已基本趋于饱和,所以,今后我国畜牧生产的重点应转向草食家禽和优质水禽生产的发展上来。在稳定猪、禽等生产的基础上,以发展草食家禽为重点,并充分利用草地、秸秆等资源,重点发展牛、羊等食草节粮型畜禽生产。总之,各地可根据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资源特点,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大力发展优质水禽生产,以满足市场需求。

4、完善我国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我国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需要专业化、网络化、配套齐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支撑。因此,政府应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积极参与社会化服务,将社会化服务纳入产业化体系,使之形成产业化利益共同体的主体之一。在信息、技术、良种繁育、疫病防治等服务体系的建设过程中,积极引进和利用外资,加强与各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紧密联系,以形成多渠道、多功能的综合网络,全面提高我国畜牧业服务品质。另外,我国畜牧生产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良种繁育、疫病预防等环节还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更需要加强畜牧生产安全管理和监控,以此保证我国畜牧生产高投入、高质量,最终获得高效益。

结束语

总的来讲,我国畜牧生产是一项投入大、风险大、收益周期相对较长的产业,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需要我们在弄清楚畜牧生产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效对策加以解决,以实现标准化生产,促使我国畜牧生产水平更上一层楼,最终确保我国畜牧业生产得到较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风英、张瑞芳、:《略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现代畜牧生产》,《现代农业科技》,2007,(21)。

[2] 宋树才:《论加快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现代畜牧兽医》,2005,(11)。

畜牧业发展的现状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城郊畜牧业;现状;亮点;制约因素;思路;对策;青海湟中

中图分类号 F32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7-0340-02

1 湟中县城郊畜牧业生产现状

湟中县总面积2 700 km2,有耕地5.65万hm2、林地2.81万hm2、草地9.65万hm2。辖10镇5乡、393个行政村、总人口50.25万人。2011年实现农业生产总值21.99亿元,其中畜牧业总产值9.6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 894.27元,畜牧业人均纯收入占1 212元。全县猪、牛、羊、鸡存栏分别达到17.55万头、10.76万头、33.94万只和34.75万羽,出栏分别达到14.91万头、6.65万头、26.45万只和39.39万羽;肉、蛋、奶、毛产量分别达到25 792、2 440、65 922、487 t,同比增长17%、36%、18%和11%。

近年来,湟中县畜牧业依托三面环卫省会西宁的区位优势,不断创新发展模式,把推进规模养殖作为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的着力点,促进当地畜牧业发展。以小南川奶牛养殖、康城川肉牛肉羊养殖和西川生猪养殖及仔猪繁育三大生态养殖示范园为主的青海湟中湟水源地生态养殖示范园区建设初具规模,养殖园区内基地总量达到95个。2011年园区总产值达到1.672 7亿元,比2010年增长0.121 7亿元、增长率为7.8%。目前园区内良种奶牛、肉牛、肉羊、生猪和良种蛋鸡存栏总量分别达到0.5万头、2.3万头、1.9万只、4.2万头和10万羽,肉牛、肉羊、生猪、肉鸡出存栏总量分别达到1.8万头、0.8万只、4.9万头、12万羽。

2 工作中呈现的五大亮点

一是建基地。新建各类养殖基地15个,其中生猪养殖基地3个、奶牛养殖基地1个、肉牛肉羊养殖基地6个、家禽养殖基地2个、特种养殖基地3个,新建基地数量位于全市第一,全县养殖基地总量达到80个,处于全省领先。二是扩规模。对17个基地改造升级,基地畜禽出栏和存栏都比2010年显著增长,园区总产值达到1.672 7亿元,比2010年增长0.121 7亿元、增长率为7.8%;良种奶牛存栏数量总量达到5 095头,出栏肉牛7 650头,肉羊8 200头,存栏良种蛋鸡5万羽。三是提标准。按照现代畜牧业示范园区标准,通过改造升级,2012年认定国家级标准化养殖基地3个、省级标准化养殖基地12个,已建成基地中已认定国家级标准化养殖基地数量达到了4个、省级标准化养殖基地数量达到了34个。四是促改良。2012年引进各类良种畜17 955头只;完成牛改1.8万头(其中冷配1.15头),绵改3.2万只,猪改1.6万头,推广良种雏鸡28万羽。五是抓补奖。按村进行联户承包,全面完成了各乡镇的基本情况统计、414个村实地构图和室内电子绘图、16个乡镇12.97万hm2基本草原划定和10万多户农户信息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录入等工作,现已通过省级验收[1]。

3 发展城郊畜牧业的制约因素

3.1 基础设施仍薄弱

由于长期的农牧业投入不足,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建设起步晚,覆盖面小。受客观条件限制,农机具配套率低,机械化物质装备较差。特别是长期以来,对农业区的草地建设重视不够,投入严重不足,水土流失严重,饲草料产业发展滞后,草场得不到有效治理和充分利用。

3.2 经营方式仍粗放

各类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起步晚,传统的“一家一户”为主的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尚未从根本上得到转变。农牧业结构调整缺乏重大农牧业项目支撑,特色优势产业尚未实现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加之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农产品的加工转化率低,没有形成品牌。

3.3 农业人才仍匮乏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农村精英阶层的大量农业劳动者流失,素质老弱化,缺乏懂知识、有技术、有素质的农业人才,影响现代农牧业新技术、新品种和新型经营方式在农村的扩散。

3.4 支持资金仍不足

示范区建设迫切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但县级财力有限,争取中央和省级建设项目较困难,整合县政府各部门的资金集中打造示范区的机制尚未形成,农民贷款难,企业流动资金紧缺,融资渠道窄,招商引资难度大。

4 发展城郊畜牧业的思路

重点创建奶牛、肉牛肉羊、生猪三大特色产业核心示范园,并在空间布局中的“三带”区域内,高标准建设生产示范基地。

4.1 奶牛产业示范园区

产业展示园:按照“完善功能、扩大规模、设施配套、提升档次”的建设原则,扩建现有的田家寨镇新村青海圣亚高原牧场、李家台村春源奶牛养殖场2个标准化奶牛养殖基地,形成“一园双核”的现代化奶牛养殖园,建成全县奶牛发展的展示区和样板区。

园区功能定位:①全县奶牛规模化养殖示范中心;②现代化养殖设施与装备展示中心;③奶牛规模化养殖技术孵化基地;④全县重要的奶牛生产及饲料种植基地;⑤龙头企业奶源供给基地;⑥奶牛产业化经营的典型和样板。

主攻方向:坚持以奶牛规模化养殖场(小区)建设为重点,集中打造全县的奶牛产业带和重点乡、村奶牛基地,提高规模化养殖比重和产业集中度,加大品种改良,推广良种、良料和良法,推进青贮玉米等饲草料基地建设,率先推行标准化生产技术,提高奶牛单产,增加牛奶总产。

核心区:以田家寨镇李家台和新村为核心区,按“园区+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模式构建。

辐射区:辐射带动田家寨周边其他村,并在上新庄镇、大才乡、多巴镇、拦隆口镇、鲁沙尔镇、西堡乡、汉东乡、上五庄镇和李家山乡9个乡镇中的20个重点村,建设高标准规模化养殖小区。

4.2 肉牛肉羊产业示范园区

产业展示园:在上五庄镇友爱村,高标准、高起点建设1处肉牛肉羊标准化养殖示范园,细分功能分区,配套水、电、路、绿化等基础设施。建成全县肉牛肉羊产业发展的展示区和样板区。

园区功能定位:①全县肉牛肉羊规模化养殖示范中心;②现代化养殖设施与装备展示中心;③肉牛肉羊繁育和育肥技术、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展示中心;④全省重要的肉牛肉羊生产基地;⑤龙头企业优质牛肉、羊肉原料供给基地;⑥肉牛肉羊产业化经营的典型和样板。

主攻方向:以规模化养殖场(小区)建设为重点,集中打造全县肉牛肉羊产业带和重点乡、村肉牛肉羊养殖基地,提高规模化养殖比重和产业集中度,加大品种改良,推广良种、良料和良法,推进饲草料基地建设,推行标准化养殖技术,增加牛肉羊肉总产。

核心区:以上五庄镇友爱村为核心区,按“园区+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模式构建。

辐射区:辐射带动大才乡、共和镇、上新庄镇、上五庄镇、拦隆口镇、田家寨镇、土门关乡、鲁沙尔镇、多巴镇、西堡镇、李家山镇等11个乡镇中的59个重点村,建设高标准规模化肉牛肉羊养殖小区。

4.3 生猪产业示范园区

产业展示园:在李家山镇崖头村,高标准建设1处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园,配套水、电、路、绿化等基础设施。建成后,成为全县生猪产业发展的展示区和样板区。

园区功能定位:①全县生猪规模化养殖示范中心;②现代化养殖设施与装备展示中心;③生猪高效繁育和育肥技术、全价饲料配方技术、机械自动化养殖技术展示中心;④全省重要的生猪生产和猪肉供给基地;⑤生猪产业化经营的典型和样板。

主攻方向:按照“统一规划、规模建棚、提高档次”原则,着力建设高标准规模化养殖小区,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提高单产水平和生猪育肥效果,提高全省市场猪肉供给能力。

核心区:以李家山镇崖头村为核心区,按“园区+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的模式构建。

辐射区:在“三带”中的拦隆口、多巴、共和、李家山、西堡、上新庄、鲁沙尔镇、田家寨镇等8个乡镇的30个生猪重点养殖村建立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

5 对策

5.1 加强组织领导

坚持科学发展畜牧业,以保证农户的收入为主线,从传统的畜牧业生产转变成现代畜牧业生产方式。明确每个领导的发展目标任务,使领导参与到实际的监管监督中去,并对领导的工作结果进行考查与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其年终奖的考核项目之一,推进现代畜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健康快速发展。

5.2 打造示范园区

加强湟中县示范园区的建设,促进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发挥园区的示范带头作用,重点推进小南川奶牛养殖区、西纳川肉牛肉羊养殖区和西川生猪养殖及仔猪繁育养殖区建设,提高园区畜牧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2-5]。

5.3 增加资金投入,加大项目建设

积极争取各级支农资金,完善多方式、多渠道、多元化畜牧业投入机制体制。加大养殖场建设、病虫草害防治、畜禽良种工程等项目的建设。通过多渠道、多方面的投入,增强畜牧业发展后劲。

5.4 推广现代科技

一是加强科技培训。培养一批懂知识、有技术、有素质的畜牧生产队伍。二是加强科技推广,大力推广科技新技术,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建立生态循环养殖模式。三是加强良种引进和繁育,提高养殖效益。引进良种畜,全面提升畜禽生产性能和品质。通过推广现代科技,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提高畜牧业科技含量[6-8]。

5.5 强化防检监管

认真贯彻畜疫防治的“双轨”目标责任制,强化行政轨的工作力度,完善“网络健全、队伍稳定、保障有力、处置高效”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应急机制,进一步加强产地检疫、屠宰检疫以及执法监督,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防止发生重大动物疫情,为养殖业发展提供坚强的保障[4,9-11]。

5.6 加强草原保护

一是积极贯彻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促进绿色、生态、有机的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二是加大天然草场保护和建设力度,积极争取草场建设和保护项目。三是扩大人工种草规模,努力推进草业产业化进程。四是积极开展种草养畜,大力推行舍饲、半舍饲饲养方式,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1,12]。

6 参考文献

[1] 杨永奎.加快推进湟中县现代畜牧业进程的思考[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12,42(2):50-51.

[2] 安维军.青海省湟中县畜牧业“十一五”发展取得的成就及“十二五”发展规划探讨[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2,33(3):64-65.

[3] 王燕明.湟中县特色畜牧业发展思考[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11,41(2):40.

[4] 李积花,王曙光.湟中县畜牧业发展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9(3):57-59.

[5] 李启光,伊万娟.加快农区畜牧业发展 培育农民新的经济增长点[J].青海草业,2005,14(2):39-41.

[6] 周明秀.玛沁县畜牧业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J].青海草业,2004,13(3):54-56.

[7] 王慧.湟中县畜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14):380-381.

[8] 刘春鸽,孟繁锡.中国有机畜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世界农业,2006(11):18-21.

[9] 彭中山.湟中县畜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草业与畜牧,2007(5):58-60.

[10] 李启光,董伟.湟中县畜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青海草业,2008(1):51-54.

畜牧业发展的现状范文第5篇

一、生态畜牧业的概念和主要特征

(一)生态畜牧业的概念

生态畜牧业是运用生态系统的生态位原理、食物链原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和物质共生原理,采用系统工程方法,吸收现代科学技术,以发展畜牧业为主,农、林、草、牧、副、渔因地制宜,合理搭配,以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统一的牧业产业体系,是技术畜牧业的高级阶段。生态型畜牧业主要包括生态型动物养殖业、生态型畜产品加工业和废弃物的无污染处理业[1]。

(二)生态畜牧业的特征

生态畜牧业的特征,一是系统内的各个环节和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如果某个环节和要素受到干扰,就会导致整个系统的波动和变化,失去原来的平衡;系统内部以“食物链”的形式不断地进行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转化,以保证系统内各个环节上生物群的同化和异化作用的正常进行。二是生态畜牧业是以畜禽养殖为中心,同时因地制宜地配置其他相关产业(种植业、林业、无污染处理业等),形成高效、无污染的配套系统工程体系,把资源的开发与生态平衡有机地结合起来。三是在生态畜牧业系统内,物质循环和能量循环网络是完善和配套的,通过这个网络,系统的经济值增加,同时废弃物和污染物不断减少,以实现增加效益与净化环境的统一[2]。

二、市畜牧业发展现状

市是以肉鸡、生猪养殖为主体的畜牧大市,2010年全市出栏肉鸡3200余万只,生猪32万余头,牛1.5万头,羊4.9万只,畜牧产值14.5亿元。全市现有畜禽规模养殖场941个,其中肉鸡规模养殖场539个,民和牧业大型肉鸡养殖基地1处,生猪规模养殖场269个,蛋鸡规模养殖场104个,奶牛规模养殖场16个,其他规模养殖场12个。540个肉鸡规模场中(包括民和牧业肉鸡养殖基地),有527个实施了网上养殖,占97.8%;269个生猪规模场中有96个实现了生态养殖,占35.7%;104个蛋鸡规模场中有85个达到了标准化饲养,占81.7%;16处奶牛规模场均实现了生态养殖;其余养殖场有9处实施了生态化养殖,占75%。综上述现状,通过分析整理,我市畜牧业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特点:

(一)畜牧业实现由分散养殖向规模化、集约化的转变。家家喂猪,户户养鸡,这是过去的传统。随着农业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市的畜牧业已从原来家庭副业的位置逐渐成长为非常富有活力的、相对独立的产业。畜牧业产销一体化、产业化经营也带动和促进了畜牧业生产的规模化。特别是肉鸡养殖业更易于规模化、集约化发展,2010年,年出栏万只以上肉鸡养殖场出栏的肉鸡已占全市总出栏量的77%以上。规模养殖的发展,使我市的畜牧业走出庭院,建成相对集中的养殖小区,这不但有利于畜禽疾病的防治,而且优化了农民的生活环境。

(二)养殖合作社推动了我市畜牧业的科学化发展。近几年,我市迅速发展了大批养殖、产销合作组织,为农户提供优良种畜、仔畜、饲料、技术指导,采取分头生产、流通合作的形式,内部有了计划性,社区性组织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有效地把分散占有的各种资源整合起来,形成规模生产能力,出现了专业化的生产小区,组织农民进入市场,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整体效益。部分发展比较好的,达到了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化经营。

(三)龙头企业的发展带动了我市畜牧业的产业化经营。我市拥有民和牧业、福润牧业、凤泽牧业、益生、多利六和等一批龙头企业,采用“公司+农户”模式,发挥农户适度规模饲养的优势,让生产者有利可图,同时靠加工增值和销售环节的利润,来扶持生产,极大地带动了我市畜牧业的发展。

三、市发展生态畜牧业存在的问题

根据调查分析,我市在推进生态畜牧业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发展不均衡。主要表现为畜禽种类生态化发展不均衡,形成了肉鸡发展较好,生猪发展稍差的现状。目前我市年出栏3200万只肉鸡,基本上实现了肉鸡网上饲养、粪便堆积发酵,但生猪养殖场目前仅有37.5%采用自然养猪法饲养,虽然近几年发展迅速,但仍需加快步伐。

(二)特色养殖处于起步阶段,未形成品牌效应。我市地处胶东半岛北部,地理条件优越,适合多种动物品种的养殖,目前,我市已经拥有了和圣渤海马场、新港水貂养殖基地等特色养殖产业,但未能根据丘陵地形发展起现代、生态的特设养殖业,我市原有的梅山猪、糁糠鸡等土著品种未能实现规模化养殖,没建立起品牌效应。

(三)实现真正的生态养殖还有很大差距。表面上看,目前实行的粪便堆积发酵、粪便还田等处理方式让畜禽粪便都派上了用场,但这不是真正的生态畜牧业,未能在实际上实现种养综合配套,很少形成循环链条,不是程序化工艺,离高效、无污染、生态平衡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四)沼气产业尚未起到应有的生态效应。沼气的普及面虽然较广,但与畜禽规模化、生态化养殖不相匹配,大多只能服务农民生活,而不能服务畜牧业发展。特别是部分小规模的沼气池,产气夏多冬少,只能夏排冬停,造成了二次污染。

(五)原有小规模养殖场治理难度较大。我市仍有一些养猪场地处村庄内、村边、溪边等,大部分是弱势群体在搞养殖,规模小,生产环境差,资金实力弱,治污不愿投入,养殖污染影响村民生活及生态环境。由于养殖收入已逐渐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关停难度很大。

(六)畜牧业用地的压力较大。虽然各级党委、政府一直大力扶持畜牧业的发展,今年4月1日颁布实施的《省畜禽养殖管理办法》也提到了畜禽养殖用地按农业用地管理,但现实情况是土地流转、征用、租用难度加大,新增养殖用地的报批在部分村非常困难。

四、发展生态畜牧业的对策

(一)加大宣传,提高认识。生态畜牧业是按照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运用系统工程方法,把现代科学、生态技术和传统畜牧业的精华紧密结合,把现代畜牧业与种植业、渔业紧密结合、持续协调发展的一种生产体系,在产出水平上要明显高于自然畜牧业,在畜禽排泄物利用上明显优于工厂化畜牧业。要把发展生态畜牧业的认识提高到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高度,通过示范点建设、媒体宣传等形式加深提高对生态畜牧业发展的认识,从而加快生态畜牧业发展,真正做到畜牧业与种植业、新农村建设协调共进,全面发展现代循环农业。

(二)政策引导,优化布局。推进生态畜牧业建设,必须优化布局,打好基础,关键是要衔接好四个方面:

1、要与政策扶持相衔接。积极争取市政府出台政策措施,重点扶持高效生态养殖项目、创新生态养殖模式;对实施农牧结合的合作组织、养殖场加大扶持力度,对发展生态畜牧业所需的三沼利用管网设施、储肥池等给予财政补助。要争取出台有机肥推广应用补助政策,鼓励种植基地(大户)、农户使用有机肥。充分发挥生态养殖示范场的示范引导作用,推进农牧结合生态畜牧业的发展。

2、要与种植业布局相衔接。要按照畜禽排泄量和外部消纳量相配套的原则,科学规划种养业布局和规模,实现畜牧业和种植业、农村能源等产业的有机结合。

3、要与标准农田建设相衔接。畜牧场的选址要与标准农田相衔接,尽可能通过农田渠系把畜禽排泄物或沼液、沼渣排到田里,培肥地力。对一些地力水平比较差的农田,要有计划地在农田渠系上游划出一些畜禽养殖用地,为农牧结合打下基础。

4、要与新农村建设相衔接。畜禽养殖场的选址要符合新农村建设规划,符合环境保护要求,避开人口集聚区和饮用水源保护区。

(三)依托法规,搞好规划。严格执行《省畜禽养殖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立足长远,对全市畜牧业进行重新规划。

1、科学划定养殖区、限养区和禁养区。在养殖区内优先发展畜牧产业,优先规划养殖用地,推进规模饲养;在禁养区内严禁养殖业的发展,并采取积极措施将养殖户(场)逐步迁至养殖区;在限养区内限制畜牧业的发展,积极推行生态养殖技术,实行无废物生产和无污染生产。

2、推行备案管理。对规模化养殖场实施备案管理,经备案的养殖场、养殖小区优先享受国家和省相关扶持政策。通过政策倾斜大力推进养殖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现代化的发展。规模小的零散养殖业不能备案,无法享受国家及有关部门的补贴及优惠政策,使其要么上规模,要么退出养殖业。

(四)科学配套,发展三沼。在畜牧业由规模化向生态化转型的过程中,沼气池是其中的关键,大力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沼气产业的规模和产能,是实现生态畜牧业的关键。

1、引导农民自行投入建设或组建农民合作社合股建设沼气设施。走“一村建一中型沼气池”或联户型沼气池,方便维护与管理。为使沼气能科学地发展,增强后劲,加大对大中型沼气工程的技术创新支持,依靠科技进步,鼓励科研单位和生产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把大中型沼气工程技术与种植业、养殖业等适用技术进行优化组合,与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建设进行紧密结合。

2、积极招商引资,提高畜禽粪便利用率。沼气综合开发项目是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生态畜牧业发展的高端产业,通过沼气综合开发利用,所产的沼气用于并网发电、沼渣制成有机肥、沼液还田,可以加快实现生态畜牧业的进度。目前,民和牧业的沼气发电项目可以完全消化其养殖基地产生的粪便,其余规模场、散养户产生的畜禽粪便仍有大量产能,我们正在积极招商引资,尽早让沼气综合利用项目落户,以真正实现畜禽粪便的零排放、零污染。

(五)扶持龙头,带动农户。

1、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示范带动的原则。推行“公司+基地+标准化”的畜产品生产加工模式,大力推进畜牧业生态化、标准化生产。建立“资源—产品—废弃物—资源”的闭环式经济系统,充分利用畜牧业资源,如利用农作物秸秆发展节粮型畜牧业,将畜禽粪便制成生物有机肥或生产沼气等以消除畜牧业发展可能带来的环境污染,实现禽畜养殖零排放、粪污还田培肥地力、环境健康持续发展的目标,实现粪便无害化、环境生态化、生产标准化、管理科学化和产品绿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