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建筑工地排水管理

建筑工地排水管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建筑工地排水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建筑工地排水管理

建筑工地排水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字:施工技术;施工质量;施工费用

Abstract: Urban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pipeline system is a modern city indispensable important city municipal infrastructure, also is the city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water pollution and urban drainage, the backbone of the flood control engineering. This paper mainly describe municipal engineering drainage pipeline construction technical recommendations, to the existing advantages and limitations analyzed respectively, improve municipal engineering drainage construction quality.

Key wor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struction cost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的施工技术

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目前的项目中,土方的工作量在整个工程占了很大比例,市政工程中一般采用轮胎式挖掘机,推土机挖掘和人工挖掘同时配合,工地上需要准备自卸汽车进行卸土处理。在开挖之前必须清楚地知道地下管道、电缆还有其他建筑物的具置,将结果以及处理方案亲自交由业主和相关的管理单位进行确认和审核,以便安排一些保护措施,可以保证工程顺利施工。当建筑工地在雨季施工或者地下积水比较多的时候,必须严格执行排水措施,不能造成浮管,沟槽内长时间积水等现象。除此之外,考虑到基槽的暴晒时间较长,因此,应尽量减少基槽的暴晒时间,一般不宜超过两到三个小时。建筑工地在施工的时候应当注意天气变化情况,禁止基槽泡水而无人管理,当遇到有软弱土层或者是基槽内有杂质物的时候应立即上报相关管理单位,由他们经过商讨之后再进行处理。

施工测量是一项对专业要求很高的工作,从施工开始到最后结束都应有专人来进行处理,以此保证测量的准确度,减小误差。为了保证排水管道工程的质量,要求规定的偏差精度可以提高百分之五十,然后再由专业的测量工程师进行测量之后,另外一个专业测量工程师进行严格的测量复核。测量仪器必须要经过认定之后才能使用。

管沟开挖之后经过验收,当验收合格以后,便可以按照设计好的尺寸、标号还有中心线等进行施工管基的工程。管基施工的时候,土层表面的时间不宜过长,同时考虑到天气、运输、保养等等不利因素,混凝土可采用提高强度的等级或者采取加早强剂等一系列措施,等管基达到规定的强度以后再开始施工。

管材安装包括选材与敷设,还有一些管道安装技术,在国家排水管道施工工程上都有非常详细的施工标准,技术人员也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标准执行。市政管道安装工程所使用的经纬仪、水准仪、测距仪、钢尺等等仪器都必须经由相关部门进行检测,待检测通过审核之后方能投入工程使用。市政排水工程有关部门应该及时准确地做标识号并且加以保护,尽量避免出现误用等现象。

二、给水管道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建设项目与其它建设工程相比而言有非常多的独特处,它的质量要求和安全要求的非常高。市政排水管道设施使用频率高,人群聚集使用量非常高,它的质量和安全是否可靠,将直接影响到广大的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综合效益也会受到影响。

市政排水管道的施工工程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顺序:测量放样,沟槽开挖,管道安装,压水试验,沟槽回填等。因为管道施工多数是地下工程,技术也比较复杂而且点多线长,不同情况需要不同方法处理。为了保证管道施工时的安装质量,除了设计科学和施工工艺,也应该制定一份详细明确的组织管理措施。

(一)挖掘沟槽

断面开挖前,探清工程的安全系数和实际操作难度,提前做好研究判断,保证施工质量。挖掘机在挖掘沥青表层时必须留意槽底高度,不能过度挖掘槽底上方,又要严防底部积水注水等问题。

(二)平基管座的具体施工

挖掘沟槽结束之后,下一步开始考虑平基管座安装的施工问题。首先要确保施工时的沟槽保持在干的状态,同时,平基的厚度和高度务必要准确掌握。在排水管道正式开始施工的时候,必须确认数据没有问题之后再进行下一步的操作工程。

(三)管道铺设

从施工场地的具体情况准确测算排水管道的铺设长度,管子要和井壁对平。实际安装时,管道径口必须得拴好边线;连接的两管记得保持距离,切勿错口。浇筑之前,很容易发现管子两侧与平基交界处多出一块三角部分,出现这样的情况就要借助细石混凝土填实填够,再在两侧浇筑混凝土。

(四) 检查井的施工

1.检查井基的性能必须严格勘验。浇筑垫层基础绝对不能掺水,以此保证各项指标要求都完全符合。砌砖时机的选择决于混泥土的强弱程度。

2.为了保证所有工程的质量。井墙绝对不能出现裂缝,也不允许出现空鼓等状况,必须严格保证管道建设的质量。

(五)闭水试验

施工现场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才允许进行闭水试验:

1.检查井的检验合格;

2.管堵可以承受压力;

3.现场的水源满足闭水需要

4.选准它的排水位置,不能影响周围的环境。

(六) 回填管沟

排水管道工程管沟的回填在整个工程程序中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操作程序上,必须保持管道两侧可以平衡行进。回填之前,要检查管沟内是否有积水囤积以及积水量的大概情况。在实际的回填工作中,切记不能胡乱添加土质,一定要经过仔细甄别,剔除一些易碎杂石以及一些比较硬的大石块。

三、排水管道施工工程费用建立

排水管网建设费用主要包括管道材料费用、管道土方费用、检查井材料费用、检查井砌井人工费用、检查井土方费用等。

管材费用、管道土方费用、检查井费用、材料费用、土方费用、挖掘单位体积土方的人工费用等等的费用都是包含在施工项目当中。

接下来我们讨论费用函数的监理依据:

(一)排水的管道敷设沟槽底部宽度一般采用承插混凝土接口的明挖开槽方法;

(二)管材费用与土方费用根据2004年和2008年《天津市市政工程预算

基价》进行选取;

(三)土方工程通常采取人工挖掘的方式挖土;

(四)检查井采用圆形或者矩形专用砖砌型检查井,适用于管径两百到一千五转速的污水管道;

(五)检查井土方量根据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编制的《排水检查井图集》中的施工图进行计算。

(六)检查井的建设材料和人工费用以《排水检查井图集》中的工程数量表为参考;

(七)排水管道工程建设费用主要以管材费用、管道土方费用、检查井建设材料与人工费用以及检查井土方费用为主要影响因素;

结束语:

排水管道工程是市政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工程的建筑费用非常巨大。随着排水管道工程的发展与完善,排水管道的系统分析与设计具有重要作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对排水系统的可靠性、防噪声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对施工中的每个环节进行严格控制和监督,才能保证施工质量的完美。

参考文献:

[1] 杜云泰.浅议市政给排水管道的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1).

[2] 欧洋.浅谈市政给排水管道的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17).

[3] 张健.试述市政给排水管道的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3).

[4] 孙成才,刘剑.市政给排水管道的设计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32).

建筑工地排水管理范文第2篇

进入夏季,雷电、暴雨、台风等灾害性天气频繁,极易引发各类安全事故,为切实加强夏天高温季节建设领域安全生产工作,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市安委办《关于切实加强夏季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现就做好建设领域夏季安全生产工作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组织领导

各单位、各企业要充分认识到做好夏季安全生产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全面开展建筑施工、市政设施和直管公房安全隐患大排查,迅速采取整改应对措施,降低安全风险系数;落实日常巡查和值班制度,有针对性地加强安全检查,强化值班人员按时上岗、到时交班、随时警惕的大局意识,确保事故责任落实到人;制定、完善各类应急处置预案,适时组织开展应急救援演练,切实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严格信息上报制度,建立信息沟通和事故响应联动机制,及时准确上报突发事件和安全事故。

二、突出重点,严防建筑工地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一)开展建筑工地安全生产大检查。各单位和施工企业要以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建立安全生产领导机制,落实责任,健全日常值班和巡查机制,根据夏季汛期、台风和高温季节气候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组织开展夏季施工安全生产隐患自查自纠和全面排查,重点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塔吊、施工升降机、井字架、基坑支护、脚手架、高支模、简易工棚、临时用电设施等设备的检查,及时排除隐患,确保施工安全;加强场地内防汛排涝工作,及时疏通排水管道和进入市政管网的管道及窨井,保障排水畅通;严格执行危险品管理规定,加强工地内危险品、易燃易爆建材物品存放库房的管理,严格危险品领用审批制度,实行专人负责;对场地内高空悬挂物、灯箱和广告等设施以及临时构筑物进行排查,采取有效整改措施,确保安全。

(二)合理安排夏季建筑施工作业。一要妥善安排施工计划,严格控制加班加点,避免盲目抢工期、赶进度,适当调整工作班次和作息时间,特别是气温超过35°C时,应避免午后高温时期露天作业;二要采取有效的防暑降温措施,改善作业区、生活区的通风和降温条件,确保作业人员宿舍、食堂、厕所等临时设施符合有关标准和满足防暑降温需要;三要加强对饮用水、食品的卫生管理,严格执行食品卫生制度,避免食品变质引发中毒事件。

(三)积极做好应对突发灾害性天气以及食品饮水安全事故的处置工作,制订紧急预案,建立应急处置队伍,储备应急物资,确保事故发生时应对有序,处置得当。

三、强化措施,保障市政公用设施正常运转

市政道路桥梁、排水、燃气等市政公用行业要结合我市实际,立足民生,加大行业监督检查力度,合理分配资源,增加人员投入,全面加强夏季市政公用行业安全防范工作,保障市政公用设施运转正常。

(一)对市政道路桥梁、排水排涝设施、污水管网等开展一次全面检查,发现隐患,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加强城市排水系统检查维护,及时对雨水井、下水道进行清淤疏通,确保泵站正常运转,排水排涝通畅。

(二)加强天然气门站、液化石油气储配站、供应站的安全生产工作,严格岗位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消防设施运转正常,切实做好防火、防爆和高温预防工作,同时加强地下燃气管网的巡查和维护,严防燃气泄漏、爆炸事故的发生。

(三)加强对垃圾焚烧厂、垃圾中转站以及环卫专用设施的安全检查,保证各项设施正常运行,及时清除公共场所、居民小区的垃圾,适当延长、加密广场、公园、绿地的夜间环卫保洁,确保垃圾日产日清,防止夏季垃圾腐败导致蚊虫孳生引发疾病传播。

(四)加强高温天气期间公园绿化养护管理,及时浇水、除草,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并对园林树木及行道树开展针对性检查,及时进行维护和加固。

建筑工地排水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分析;措施

建筑工程离不开周边环境。周边环境对工程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要求极高,在现场施工过程中,对现场用地进行科学安排、合理使用,并与各种环境保持良好关系,实现场容整齐清洁规范、施工文明安全有序非常重要。在建筑施工现场应采取措施控制现场的各种粉尘、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以及噪音、震动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以此减少和减轻对周围环境和居民的影响,保障建筑工地附近居民和施工人员的健康。

施工现场环境的保护工作主要涉及到施工现场垃圾、施工现场污水、施工现场噪音、工程材料管理等几个方面。我们要严格推行以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节约能源、降低消耗为基本宗旨的“绿色施工”,把环保施工列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建筑施工现场的环保的现状

建筑工程施工是我国经济建设中最为普及的建筑模式,其作用和规模已经日趋具有代表性。所以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环境保护问题也逐渐在施工中暴露出来的越来越多,因为各个施工单位的环境保护意识较差,对于因施工所带来的环境保护问题不够重视,甚至有的是对此视而不见,导致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破坏了生态的平衡,严重影响了施工的先进理念和工程施工的基础管理。随着大批的建筑工程上马,相应而出的是建筑垃圾的产生,对于施工材料的耗费,尽管这样的是无意识的,,却由于对环境保护问题和能源问题的认识不足,使得建筑垃圾和建筑原料的耗费同样成了建筑工程与质量管理的一项重要问题。据统计:目前国内72.3%的建筑工程项目或多或少存在着资源耗费现象:其中85%的建筑垃圾因为得不到妥善的处置和再利用严重影响到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还有38%的建筑单位并没有针对建筑垃圾而带来的问题采取任何措施。由此我们必须看到治理土木建筑工程中的环境问题,有效改善资源的利用,打造生态施工环境已经迫在眉睫。

二、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1、施工噪音严重扰民。大多数的建筑工程现在位置基本上处于城市或者城乡结合部,类似地点的显著特点就是居民相对集中。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来说,噪音对施工地点附近所居住的居民,及工作的民众已经形成了生活影响,尤其是夜间施工。

2、建筑垃圾带来安全隐患。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建筑垃圾的产生首先是从工程拆迁就开始了,继而是施工的开始,原材料的耗费也相应的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尤其是在工程施工中,因为对于建筑垃圾的管理不妥当,不仅没有把本可以利用的建筑垃圾得到合理的利用,而在一定程度上因为建筑垃圾的清除,转运不及时还为土木建筑工程的施工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3、大气污染严重。建筑施工过程中对大气环境影响的主要是建筑粉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建筑施工过程中粉尘污染主要来源于:(1)土方的挖掘、堆放、清运、回填和场地平整等过程产生的粉尘;(2)建筑材料如水泥、白灰、砂子以及土方等在其装卸、运输、堆放等过程中,因风力作用而产生的扬尘污染;(3)搅拌车辆及运输车辆往来造成地面扬尘;(4)施工垃圾堆放及清运过程中产生扬尘。此外,还有施工队伍因生活需要使用燃料,产生的少量大气污染物。

4、水污染因素。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废水主要有施工废水和生活废水两部分。各种施工机械设备运转的冷却水及洗涤用水和施工现场清洗、建材清洗。混凝土养护、设备水压试验等产生的废水,这部分废水含有一定量的油污和泥沙。生活废水包括食堂用水、洗涤废水和冲厕水。生活污水含有大量的细菌和病原体。

5、光污染严重。(1)、施工人员人体皮肤、眼睛造成伤害,甚至视力减弱永久伤残。(2)、间接污染,其它专业相近施工人员的伤害。(3)、光污染辐射大影响居民区、商业区正常休息。(4)、夜间加班忽闪、忽熄、施工人员眼睛模糊、操作和行走在危险部位易发生安全事故。

6、缺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不容忽视的是在建筑项目中对于绿地的保护,有的建筑项目开工过快,对于项目的绿化项目规划不合理,往往是先破坏,再改造,使得项目本身的环境生态平衡得到了破坏,而且改造时期较长,在建筑施工中,对未破坏的环境也不能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在整个施工项目中,无疑加大了对环境管理的投资。

三、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

1、噪声污染防治对策。对于建筑施工过程中,噪声扰民是主要的污染,必须控制噪声对附近居民的影响,总结以往经验,建议采用以下措施:(1)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时间,严格按照施工噪音管理的有关规定,夜间不进行打桩作业;(2)尽量采用低噪音施工设备和噪声低的施工方法;(3)作业时在高噪声设备周围设置屏蔽;(4)加强运输管理,建材运输等尽量在白天进行,控制车辆鸣笛。

2、建筑垃圾处理对策:(1)实现建筑垃圾分类管理,根据需要增设建筑垃圾放置场地与设施。(2)与运输方签订垃圾清运协议,并将垃圾清运场的资质证明备案。(3)列出项目可回收利用的废弃物,提高回收利用量。(4)现场废弃油手套、涂料包装桶、清洗工具废渣、机械维修保养废渣等废弃物由专人及时收集并处理。

3、防止大气污染对策:(1)清理施工垃圾时使用容器吊运,严禁随意凌空抛撤造成扬尘。施工垃圾及时清运,清运时,适量洒水减少扬尘。(2)施工道路采用硬化,并随时清扫洒水,减少道路扬尘。(3)工地上使用的各类柴油、汽油机械执行相关污染物排放标准,不使用气体排放起标的机械。(4)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尽量库内存放,如露天存放时采用严密苫盖。运输和卸运时防止遗洒飞扬。(5)搅拌站格设封闭的搅拌棚,在搅拌机上设置喷淋装置。(6)在施工区禁火焚烧有毒、有恶臭物体。

4、防止水污染的对策:(1)办公区、施工区、生活区合理发置排水明沟、排水管,道路及场地适当放坡,做到污水不外流,场内无积水。(2)在搅拌机前台及运输车清洗处设置沉淀池。排放的废水先排入沉淀地,经二次沉淀后,方可排入城市排水管网或回收用于洒水降尘。(3)未经处理的泥浆水,严禁直接排入城市排水设施和河流。所有排水均要求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4)临时食堂附近设置简易有效的隔油池,产生的污水先经过隔油池,平时加强管理,定期掏油,防止污染。(5)在厕所附近设置砖砌化粪池,污水均排入化粪池,当化粪池满后,及时通知环卫处,由环卫处运走化粪池内污物。(6)禁止将有毒有害废弃物用作土方回填,以免污染地下水和环境。

建筑工地排水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消防给水系统施工问题解决对策

一、 建筑工程消防给水系统简介

建筑消防给水系统是将市政给水工程所收集、处理并送到市政给水管网中的水或其它消防水源,根据消防对水量、水压和水质的要求,输送到设置在建筑物内部的灭火设备处。其由消防水源、建筑消防给水设施、消防给水管网、报警控制装置、系统附件(包括各种阀门,试水装置等)组成。

建筑工程的消防给水系统是保证建筑物和人员安全的必不可少的系统,各建筑工地必须予以重视,建立健全建筑工程消防给水系统,把火灾的安全隐患降到最低。其分类如下:1、

按服务范围分为独立的消防给水系统和区域集中的消防给水系统;2、按高度来分为分区给水和不分区给水,其中分区给水方式又包括并联分区供水方式、串联分区供水方式、减压阀分区供水方式。建筑工地可根据自身具体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经济的消防给水系统,保证建筑物和人员的安全。

二、建筑工程消防给水系统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从消防给水管网方面分析。消防管网按照国家设计规范要求应要布置成环状,管网的且进水管不少于两条。但在消防给水系统施工时,施工单位为了省事或降低成本,使用不符合规格和要求的钢管,甚至个别工程还存在将塑料给水管道用于消防给水管道的现象,没有按要求连接,没有提出明确的总体管网设计方案,没有按照施工方案及规范要求对消防给水管网进行试压,没有进行水压强度试验和管网冲洗,这样为供水的可靠性、安全性埋下了隐患。2、从室内外消火栓系统方面分析。首先是室内消火栓安装及压力不符合要求,主要表现在:安装在砖墙内的消火栓箱洞口上部没有设置过梁,在荷载作用下容易导致箱体变形、箱门不能开启;随意改变消火栓箱底预留孔位置,并用气焊割孔,使栓口出水方向不能与设置消火栓的墙面成90°角或者与周围距离过小,造成消防水带不能安装至消火栓上或使水带形成弯折影响出水量等等。其次是在地下式水泵接合器和地下式室外消火栓的安装中,没有严格按照标准图集安装在当地冻土层以下和室外消火栓栓体上安装泄水阀。

3、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方面分析。在工程施工中,管道的焊接没有按照《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进行安装,对于直径小于100mm的管道经常采用焊接,并且大部分的工程管道不安装防晃支架;感温喷头与周围物体的距离设计不合理;部分工程喷淋系统没有设置末端试水装置,在其附近也没有排水管或地漏;水力警铃没有设置在公共通道或值班室的外墙上,发生的报警声响时,值班人员不能发现察觉;屋顶消防水箱是与其他用水合并的水箱,这样安装不符合要求,无法保证正常的消防用水量。

4、建筑工程设计单位在市场竞争、低价揽业务的诱惑下,缺乏对设计条件的充分调查,降低了标准设计以及对消防技术的标准理解,责任心不强,设计粗糙,使建筑消防给水系统从源头上就开始产生问题,设计不切实际,不能满足消防要求,埋下了消防安全隐患。施工单位还在利益和只注重经济效益的心理驱使下,采用使用性能、可操作性和产品质量都很差的管材和设备,以次充好,使得消防设施设备基础太过薄弱,不能满足火灾控制的需要。

三、针对以上建筑工程消防给水系统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1、消防给水管网试压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和规范要求进行,分试漏检修和强度试验两步进行。试漏是在常压或稍起压状态下进行,而强度试验分工作压力和试验压力两阶段进行,对于消防给水管道,试验压力为管道工作压力的1.5倍,且不小于0.6Mpa;强度试验是管网在实验压力下持续工作10min,压力降不大于0.05MPa为合格。并采用符合《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的管网材质,即采用热镀锌钢管或镀锌无缝钢管,严禁使用非镀锌碳素钢管、无缝钢管或只有外镀锌层的冷镀钢管,杜绝因管网锈蚀堵塞喷头的情况发生。

2、安装室内外消火栓时要按照施工图纸来,使用符合要求的消防栓。不随意改变消火栓箱底预留孔位置,在管网焊接时严格按照《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进行安装,即当管径小于100mm时采用螺纹连接;当管径大于100mm时采用焊接或法兰连接,从而不影响出水量。安装地下式水泵接合器和地下式室外消火栓时要在当地冻土层以下和室外消火栓栓体上安装泄水阀,从而保证消防用水的正常供应和水压的平稳。

3、消防给水系统施工中的重要程序是管网冲洗,所以要按照《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严格进行,即在试压合格后分段进行,并且水流速度不能小于3m/s,常采用水压气动冲洗法。

4、要规范建筑工程消防给水设施设备的供应市场,使消防产品在生产、销售、维修和管理时符合法律规定。公安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要联合开展消防产品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打击建筑消防给水设施的假冒伪劣产品,规范市场秩序,净化建筑消防产品市场,营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对于建筑物中所使用的消防产品,包括消防设备和管材,必须提供国家防火建筑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建筑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合格的检测报告,而且该报告在时间上应与最新通报的时间相符。

5、要加强对施工单位的资格认证管理,实行严格的资格审批制度,对消防给水系统进行严密的设计和实验,并且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图纸进行施工,坚决查处无证从事消防设施施工的单位和个人,建立明确的消防安全主体制度,落实职责,并且管理部门要对消防工程施工现场进行有效地监督检查,强化监理单位的职责,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提高建筑消防设施的安装质量。

6、建筑工程的消防给水系统要经过严格的设计审核才投入使用的,在设计阶段要做好以下几点:要确保有可靠的供水源,并保证系统内水流的畅通。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合理选择喷水灭火系统的类型;要设置好严密的监测装置,对系统的控制开启状态、消防水泵供应和工作情况、报警阀等进行准确地监测,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系统设备齐全、性能完好;在方便消防车连接的地点设置水泵接合器,保证水的供应;要设置标准的符合规范的消防水池或消防水箱,有条件的建筑工地可以采用独立的临时高压给水系统,满足火灾延续时间内的消防用水量,保障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正常供水,提高扑救火灾的成功率;要合理设置消防水泵。如果采用非高压给水系统,其一组消防水泵的吸水管不能少于两条;如果采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则要设置临时高压给水系统的消防水泵;保证建筑工地消防给水系统有足够的水量和水压。把这些设计应用到施工中,使建筑工程的消防给水系统科学系统的发展。

四、结束语

我们要做好消防给水系统的施工工作,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保证建筑物和人员的安全,促进建筑工程的消防给水系统的发展完善,保证工程质量,使建筑工程步入健康、安全、文明的发展轨道,增强人们的安全感。

参考文献:

[1] 姚峰,高层民用建筑消防给水设计[J],魅力中国,2010年17期.

建筑工地排水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城市防洪排涝;城市内涝;雨水系统;雨水规划;治理措施[Abstract] In our city is located in the vast majority of rivers and the sea shore, in different degree by river floods and water logging threat. The new situation facing the city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the enlargement of city scale, city population increas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ity flood control and drainage facilities is relatively backward in our country, city flood disaster loss caused by more and more. In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city "Shenyang Water Street" phenomenon, analysis of the main causes of waterlogging disasters in Shenyang City, on the planning method of flood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of city, improve the ability of city construction of flood control and drainage.

[keyword] city flood control and drainage waterlogging; city; rainwater; rainwater planning; control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998.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2011年入夏以来,中国多个大城市因为暴雨出现内涝,多位专家受访时称,城市内涝不仅是大城市的问题,据统计,2008年到2010年间,全国351个城市中的60%在降雨量达到50厘米以上时曾发生过内涝。城市内涝问题表面上看是一种因极端天气造成城市排水不畅的现象,但本质上反映了当前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城市功能不完善的问题。城市内涝不仅造成交通拥堵,影响市民出行;而且严重的还会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近年来南方多省遭遇严重的暴雨侵袭。多个城市出现严重内涝,广州市在半个月时间里,两次水漫全城;江西省新余市数个交通要道被大水淹没;湖南省奉家镇公路被冲毁;沈阳市中心城区的“积水街”现象也屡次出现……城市建设中如何提高防洪排涝的能力,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课题。

1沈阳市中心城区“积水街”成因分析

1.1中心城区排水系统设计标准过低

我国大多数城市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一直是“重地上,轻地下”,随着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大,沈阳中心城区原有的农田、沟渠逐渐变成了城市排水管网,在这一过程中,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滞后,大部分排水管道的排水设计能力偏低,地下排水设施建设跟不上城市发展的速度,历史欠账较多,存在排水设施不完善、排水标准较低、排水管网布置不科学等问题。

据沈阳水务部门统计显示,沈阳市中心城区现有的5000多km排水管网,其排水系统的排涝标准偏低,达到1年一遇标准排水管网占总量的85%,达到2年一遇标准的仅有8%,中心城区还有部分重现期为0.5年,有些地区还没有排水管网,全市雨污分流任务仅完成9%,中心城区一旦发生强降雨就很容易出现大面积内涝,沈阳老城区排水管道设计标准多为1~2年一遇,即使新城区的管道也是按3年一遇的标准建设。而国外发达国家的经济实力雄厚,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标准较高,如德国的合流排水渠里可以开小汽车,新加坡的雨水设计重现期为5年以上,这些国家的排水系统完善,维护管理到位,“积水街”现象较少。

1.2公共排水设施维护管理不当

地下停车场因监控不严、排水不畅、未及时采取防御措施造成水淹,工地违规排放导致排水系统被破坏,这些因素都对沈阳中心城区公共排水管网的排水能力起到非常大的制约作用。长期以来,市政设施建设维护,都是由城市建设部门负责,现在提倡水务一体化,很多城市成立水务部门,但是有利于城市排水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尚未建立,城市排水设施管理维护体制有待于进一步健全。

1.3法律法规不健全

由于城市内涝或者城市积水方面的规定仅仅是技术层面上的标准、规范,还没有上升到法律层面,因此,有关部门在监督建筑物地下设施规划、设计时,缺乏法律依据。

1.4城市框架拉大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地面硬化面积也急剧扩大,这不仅会造成城市热岛效应,中心城区容易出现强降雨,而且使地面雨水渗透力严重下降,当出现暴雨天气时,雨水大量涌到排水管道,容易造成排水管道拥堵。

1.5中心城区排水体制不合理,雨污管道混接情况严重

城市排水体制一般为合流制和分流制2种类型。我国国家标准《城市排水规划规范》(GB50318-2000)明确规定,新建城市、扩建新区、新开发区、或旧城改造地区的排水系统应采用分流制,在有条件的城市可采用截流初期雨水的分流制排水系统。目前,沈阳市中心城区的排水体制不尽合理,雨水、污水管道混接的现象严重。中心城区大多是老城区,排水体制以合流制为主,新发展区排水体制规划为分流制,但现状多为合流制,一些新建小区按城市规划在小区内建设了分流制管道,但由于公共管理建设与小区建设不同步,造成沈阳市中心城区管道混接现象较为普遍,污水系统内合流制、分流制交替存在,排水系统混乱。城市中大多为直排式合流制,无完善的排水系统,雨污水直接排入河涌,严重影响涝水排泄并污染环境。

1.6极端天气明显增多

最近几年频繁发生的强降雨、高温等极端天气与全球气候变暖这一大气候背景的长期变化有关,在极端天气频发的大背景下,我国针对全球变化启动国家级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正当其时。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大气环流特征等也会发生相应变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有 “常态化”趋势,亟须把防御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摆在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位置,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2治理和减轻“积水街”问题的主要措施

2.1编制完善沈阳市排水规划,提高中心城区排涝标准

沈阳应对特大暴雨内涝要考虑全面提高城市的排水标准,做好雨水规划,根据城市性质、重要性以及汇水地区类型(广场、干道、居住区)、地形特点和气候条件等因素确定雨水规划重现期。对于新建地区按3~5年一遇的排水标准进行建设,对于老城区要通过排水改造,进一步提高城市排水标准。沈阳中心城区现状雨水系统设计重现期普遍偏低(基本为小于或等于1年一遇)区域,如沈河、和平、皇姑的旧城区,设计重现期提高应采用与雨污分流同步、与旧城改造同步、与内涝改造同步的“三同步”措施,逐步扩大排水管道的过水能力,从根本上治理沈阳中心城区“积水街”问题。

2.2加强中心城区排水设施管理,建立排涝应急机制

一是完善市、区两级分级管理体制,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提高管养水平。一方面加强路面的清扫工作,减少路面泥沙进入雨水管;另一方面加强管道的清淤养护力量,争取实现清淤机械化。同时加强对爱护城市公共排水设施的宣传教育,禁止市民乱丢垃圾、杂物等行为,对中心城区建筑工地加强监督管理,督促施工单位及时清理建筑废料杂物,消除造成“积水街”的人为因素。

二是建立雨天排涝应急机制。全市各级排水、市政部门应当明确责任,落实到人,抓好积水黑点的应急排水工作;发生涝灾险情时,各部门应及时行动,排水管理部门及时清理道路排水口,检查水闸、泵站等设施的运行情况,加强疏通地下排水管道,确保排水通畅。

2.3加快推进“雨污分流”和“积水点”改造工程

一是“雨污分流”改造。雨污分流可以提高污水及合流管(渠)的过水能力,减小合流管道的雨天溢流量;提高雨水管设计标准或通过新建雨水管道,客观上增大城市排水管网的雨水接纳能力,有利于缓解或消除城市积水现象。新建、扩建地区和旧城改造地区,采用分流制,旧城区逐步改造为分流制。新建小区、改造城区以及道路等市政公共设施,必须全部实现雨污分流,雨水管和污水管不得混接,并对现有排水系统进行正本清源,实现源头排水户、小区排水、市政排水管网的雨污分流,有效解决排水系统存在的雨污混接、错接、乱接问题。

二是“积水街”改造。2007~2011年,沈阳市对中心城区200多个较严重的积水点进行整治,从已完成的165个“积水点”改造项目来看,积水点改造对于提高局部区域的排水能力,并通过强排措施,解决局部积水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积水街”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今后应继承实施“积水街”治理工程,对重点地区排水系统进行改造升级。

2.4尊重自然和谐发展,增加城市地面透水性。

城市内涝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没有充分考虑城市环境的生态发展。在城市发展规划中增加中心城区绿地面积(如绿化广场、公园等),在人行道、广场等地区采用透水砖,以减少城市地表的径流量。还可以参照以前的公园与城市比例,通过连通河涌、建造公园等手段,扩大水面,加大渗透率,增强天然的排水功能。城市建设应积极推广渗透性新材料,以降低降雨径流,综合运用雨水调蓄与综合利用技术,适当控制城市建设改造前后径流系数的差异。

2.5加强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郊区的现象。城市热岛主要是由城市下垫面(大气底部与地表的接触面)硬质化、城市大气污染、人工热源增多、城市绿地和水体的减少等因素引起,是造成城市中心城区频繁暴雨的原因之一。所以,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尤其要注重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合理规划、增加中心城区绿化面积(如在中心城区建设青年公园、中山公园、万柳塘公园、怡静园、南湖公园、鲁迅公园、八一公园、南运河带状公园、北运河带状公园等),增加地表渗透能力和集水空间。同时应注意城市规划要利用城市通风,通过节能减排措施来控制中心城区的热量排放,推行环保车辆,提倡市民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使用排放温室气体的机动车和工具,以提高缓解热岛效应的自然能力。

2.6转变传统观念,走雨水排放与利用相结合的道路

传统观念上的排水系统是以防止雨洪内涝、排除和处理污水、保护城市公共水域水质为目的,认为污水是有害的、应尽快排除到城市下游。21世纪的排水系统的定位应从以前的防涝减灾、排污减害逐步转向雨水、污水的资源化。沈阳治理“积水点”可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雨水利用理念和技术,使雨水工程从传统的排放方式转向利用与排放相结合的思路上,采取各种雨水渗透与雨水蓄滞措施,以立法形式要求新建、改建小区必须设置相应容积的雨水调蓄库,改变让雨水尽快排入河道的传统思路,调蓄库中储存的雨水在洪峰过后排入河道,或作为绿地浇灌和城市清洁等用水。

3沈阳防御洪涝灾害的规划方法和实践总结

3.1沈阳防御洪涝灾害的规划方法

3.1.1规划原则

贯彻全面规划、综合治理,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方针。因地制宜、因害设防,提高防洪排涝能力,保护城市安全,适应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合理选定防洪排涝标准,重要城市对超过标准的特大洪水要作出对策性的方案。

充分发挥城市防洪排涝工程效能、功能和效益,并考虑与流域防洪设施的联合运用。修建水库和分(蓄)洪工程,要尽可能的考虑综合利用。近、远期结合,分期实施。要区别轻、重、缓、急,随着城市发展逐步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设施的抗洪、涝能力。防洪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要把非工程措施提高到与工程措施同等重要的地位,以节省防洪费用,提高防洪效益。与城市环境美化相结合,考虑保护环境提高环境效益,美化城市。

3.1.2城市防洪规划

防洪标准:按沈阳地形、地貌、地质特点、流域面积形状、洪涝灾害程度,城市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城市的大小、人口的多少等具体情况,确定城市防洪等级,选定防洪标准。

防洪水文分析与计算,设计洪水与设计潮位的计算。主要防洪工程设施等级、标准,对超过设计标准的洪水,采取的对策性措施方案。

现有工程设施改造利用措施及与流域防洪设施的联合运用方案。城市进行雨水工程规划设计时除须对雨水管网进行计算,确定雨水规划重现期,对于新建地区按3~5年一遇的排水标准计算雨水管网,在进行城市雨水工程规划设计中,雨水管网的计算是根据沈阳地区的暴雨强度进行计算的。还须精确计算出雨水提升泵站的流量及调洪湖的容积,使城区内既确保不发生内涝又可减少基建投资。雨水规划时根据地形地貌绘制汇水区域图,根据汇水面积及暴雨强度计算雨水量及调洪湖的容积,在城市中心区除了扩大原有公园绿地内的人工湖面积外还可以规划下沉式绿化广场、下沉式篮球场、下沉式极限运动场等,以充当调洪湖的容积。当暴雨来临时,雨水通过这些体育场所、绿化广场周边分布密集的环形沟渠缓缓流进“水池”,并存蓄其中,暴雨过后再排入浑河,所以,当雨季来临时,这些运动场地便成了雨水调蓄池。

3.2沈阳防御洪涝灾害的实践经验总结

扎实推进城市综合防洪体系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统筹城市发展与防洪排涝建设,不断完善城市防洪排涝工程体系、监测预警体系、组织动员体系、应急救援体系和社会管理体系,依法防控、科学防控、综合防控,全面提高沈阳城市防洪排涝能力,有效应对沈阳极端天气和强降雨,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确保城市的正常运行,尽最大努力减轻洪涝灾害损失。坚持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统筹兼顾、依靠科技、依法防控五个原则,正确处理好城市防洪与流域防洪、近期建设与远期建设、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统一指挥与部门联动五个关系。

突出做好八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强化政府主导,切实加大城市防洪资金投入。沈阳政府发挥了主导作用,加大了城市防洪工程、排水管网和排涝泵站建设以及排水管道清淤疏通等资金的投入力度,提高了城市防洪排涝能力。第二,加快达标建设,完善城市防洪排涝工程体系。沈阳正全力推进城区堤防、河道、管网、泵站等工程建设,提高了城市整体防洪能力。城市建设是以统筹市政和城市防洪排涝建设,加强防洪设施的管理和养护,及时疏浚河道,疏通排水管网,确保通畅为指导思想进行的。第三,加强涉水管理,恢复和加大城市河湖调蓄能力。城市水系调整要符合防洪规划,并严格按照管理权限审批。城市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要避开山洪、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易发区域,增加涝水调蓄空间,留足渗水地面,努力提高城市防涝能力。并认真开展洪水影响评价,消除防洪安全隐患。第四,健全防洪预案,着力提高城市防洪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修订完善城市防洪排涝预案编制导则和管理办法,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组建防洪抢险队伍,配备应急抢险设备和器材,切实提高城市防洪排涝应急处置能力。第五,狠抓基层防汛,大力提高全社会防灾抗灾能力。加强社区防汛组织建设,提高社区、街道、企事业单位的自保自救能力。低于地面的地下空间和公共设施,采取有力措施,防止进水受淹。城市企业根据防洪法的要求,在政府防汛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做好本行业、本企业的防汛工作。第六,搞好预测预报,着力提高城市暴雨预警响应水平。结合实际,进一步加强城市水文、气象站网建设,大力提高城市暴雨预测精度和预报准确率,延长暴雨预见期。建立和完善预警体系,及时预警,适时启动应急响应,提前落实防灾减灾措施。第七,注重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城市居民的防灾意识。根据城市河道、湖泊和管网的防洪排涝能力,绘制和城市洪涝灾害风险图,以明显标识标明可能受淹的情况。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和技能培训,让公众了解洪涝灾害风险,掌握防灾避灾知识。以适当方式开展防灾应急演练,提高公众应对城市洪涝灾害的实战能力。第八,坚持标本兼治,进一步夯实城市防洪排涝基础。

抓紧修订完善城市防洪规划,加强城市防洪规律及技术标准研究,特别是城市防洪和排涝标准一致性与协调性研究,使城市防御外洪和内涝的能力相匹配。

加强城市防洪法规体系建设,开展城市暴雨专项课题研究,高度重视城市防洪排涝基础研究,提高城市防洪科技水平。

落实易积水点、山洪灾害易发区等重点区域的预案,强化人员疏散、交通管制等应急防范措施。加强预报,及时预警。气象部门加强预测预报力量,密切监视天气变化,及时向防汛指挥部门报送暴雨发生时间、地点、范围、量级和发展趋势等预测预报信息。水文等部门加强河湖水位、流量的监测预报。利用手机短信、广播、电视等渠道,及时主动向公众雨情、水情、道路积水等有关情况,指导公众做好防范工作。

4结语

在沈阳市中心,水广场很多,平日里为市民提供了一个娱乐休闲的空间。在少雨的季节,它可以储水,而在暴雨天气,水广场可瞬间变身,成为一个防止积水的“排水道”。一些体育场所,比如篮球场、极限运动场,本身就设置在凹地里,雨季来临时,便成了蓄水池。只要利用好,威胁一样变机会,这是沈阳市对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的生动诠释,在城市规划建设的细节中,增加一些既经济可行、又方便实用的治水措施,既能应对突如其来的暴雨考验,又能起到长期的环保美观效用,真正做到了把非工程措施提高到与工程措施同等重要的地位,节省了防洪费用,提高了防洪效益。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GB50318-2000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2]司国良,黄翔.沿江城市内涝灾害的反思与对策[J].中国水利,2009,(19):39-40

[3]丁鹤.对内涝灾害的基本认识和主要对策[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7,(11)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