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陈列与展示空间设计的方法

陈列与展示空间设计的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陈列与展示空间设计的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陈列与展示空间设计的方法

陈列与展示空间设计的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展示空间;条件;要素

中图分类号:TU972+.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近年来,品牌的竞争开始升级到终端卖场的竞争。越来越多的品牌已经意识到,卖场能在给消费者带来体验的同时,有效地扩大商家的利润。如今,消费者购物一般都会把卖场体验添加到购买行为中。良好的卖场氛围无疑会增加消费者购买的决心;反之,则会使其削弱。今后,品牌对终端卖场争夺的竞争将会日趋激烈,谁控制了终端,谁就控制了市场。

一、展示空间设计的条件分析。

(一)空间设计中品牌定位、设计品位、品牌背后演绎给消费者的生活概念和文化理念以及延伸出来的流行特征都直接影响到空间形象。

(二)店堂的环境设计要完善并能体现品牌的风格,衬托出品牌主题,并能很好地进行融合,影响到品牌经营的成败。

(三)在空间设计中功能性的作用直接对空间的服务带来影响,合理的空间布局和结构设计将会对销售活动起到促进作用。

(四)合理地选择装饰材料,运用施工工艺,不仅为设计构思的实现提供可行性,而且也将成为整个品牌形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装饰材料与工艺决定了空间形成的成败。

二 、展示空间设计的要素

(一)确定设计主题:展示空间设计的灵魂

一个好的主题会成为展示空间设计的灵魂,因为所有的设计要素都将会围绕主题展开,都必须与主题保持和谐,所有不符合主题的要素都必须被剔除出去,无论是产品的选择,陈列的方式,色彩的运用,店面的空间划分,店内装饰品的选择,乃至海报的设计,工作人员的服装等等。

(二)功能分区

不论我们的店铺面积有多大,我们都可以人为的把一个店面划分为几个区域:例如展示区、洽谈区、演示区、橱窗、陈列区、收银区等大小不等的区域。例如:收银区的布置。

一般来说,在一个店铺里,收银区仅仅占有一个很小的位置,甚至没有固定的位置。无论是你的店铺面积大小,我们都建议设立一个专门的收银区。这样有利于我们对现金的保管和存放。而一般的收银区布置在背景板或者是形象板的前面。 至于收银台的色彩颜色选择,首先要和空间整体的颜色相融合,同时要考虑背景的颜色,还应该考虑顾客的消费心理,适宜选择一些给人欣喜和冲动的颜色。

分区原则:够用、实用、分区明显、空间感错落有致。一般我们建议在店面的分区中要留有一定的顾客通道和看版距离,根据视觉原理:在一个顶高3.2米左右的房间里。看一个面积为1~2平米的物体的最佳距离是距离实物1―3米。高度在1.5~2.8米之间。这样距离看是最好的。

(三)设计主要要素:

设计要素指的是展示空间的布局和空间布置的主体结构包括店面设计、展示空间内部设计、工程尺寸图、材料说明、不同面积组合。设计时主要应注意:必须仔细地规划所有展品的陈列、必须仔细核对每种装潢材料的选用和实际效果 、必须特别注意灯光的运用等。例如:店面色彩 。

首先关注店面的整体色彩,这里所说的店面色彩是指展示空间里没有陈列商品以前的装修色彩。一般而言决定好展示商品风格以后就随之决定了我们的店面色彩。这些色彩有墙面的色彩、形象板色彩、道具色彩、灯光色彩、门头色彩、形象字色彩 ,装饰品色彩等所有这些色彩组成了展示空间的整体色彩。而这些色彩都要根据我们的商品的风格和顾客的心理等因素综合的考虑而定。

1.整体色系区域划分。以按色系陈列为例。首先是通过漂亮的橱窗和门头选择进入展示空间的,他们首先看到的是店铺整体的陈列效果

2.每个色系区域的色彩组合。根据店铺布局,把色系区域分为A、B、C…以后,再确定每一个色系区域里由哪几个颜色组成。

3.每个色系区域的陈列组合。当确定好每一个色系区的颜色以后,就开始动手进行组合了。

4.整体观察并调整。把所有的色系区域全部陈列完以后,再把整体效果观察一遍,看看整体之间的色彩组合等是否合理并调整到最佳。

(四)展示空间设计的风格

现代展示设计的风格越来越多样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加上各种文化的相互交融,混搭的样式、风格也逐渐增多。在展示风格上一般掌握基本原则:(1)、与展品风格相统一。(2)、陈设品选择与整体设计风格相统一。(3)、混搭风格一定要注意到必须要有一个设计风格为主,其他风格为辅,相互间协调相处。

(五)提示要素各种道具设计

指在店内处处提醒人们应该采取各种行动、行为的要素,包括灯光焦点的设计,灯箱,吊牌,海报,产品目录还有促销热点的设计要素。

例如:道具的摆设:高低错落、前后错落、大小相间、与商品色调区分。

陈列和布置:展示空间陈设和布置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好的陈列布置可以吸引更多的顾客光顾你的空间,增加顾客在空间内的滞留时间,增大生意成交的机会;可以提高整体展示效果,有利于提高你的销售和顾客每次的消费额度。陈列布置的方法:直立展示法/堆叠展示法/正面展示法/侧面展示法/反衬展示法/组合展示法/独立展示法/主题展示法。

灯光的布置:整体照明要作到明亮有度,定向射灯是用来调节橱窗局部展品和道具的明亮度,突出展品的局部效果,渲染局部陈列效果。

结语

做好空间的设计与展示并收到好的效果,除了要结合自身品牌的特点和风格外,还要不断地从周围成功品牌的实例中吸收新的外来内容来完善和发展设计与展示的内涵。

总之,对于展示空间设计要基于一定的标准,通常业内人士普遍认可的原则是“展示高于卖场,卖场高于商品”,也就是说,哪怕是经营二流的服装,也要建设一流的展示空间。当然,这种做法不是我们倡导的,物有所值当然是最好的。

参考文献:

杨恩德、付卫东,《空间陈设艺术》[M]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8.

陈列与展示空间设计的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展示设计 信息传达 空间设计

中图分类号:F713.83 文献标示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4)09―0089―02

引言

探讨现阶段短期展示空间中“信息传达”设计的不足,并通过展示活动的特性,展示空间、视觉原理、人的认知、信息传播规律等多角度展开研究,得出如何才能更合理地利用空间资源来进行信息传达。一国内短期展示活动中信息传达的发展及分类

展示活动是参展方与参观方信息互动的平台。在目前阶段的展示设计情况下,关注信息传达并将信息传达的设计作为一种策略来组织人、空间和展示对象之间的关系。

1 国内短期展示活动中信息传达的发展

我国展览活动中的信息传达的方法主要有4个阶段。

第一阶段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陈列收藏品。这时的信息传达形式单调,信息量小。

第二阶段为上世纪50至60年代,那时对信息传达的概念主要是对展示活动中的展示版面的简单应用,对信息传播的方式和效率考虑很少。

第三阶段为20世纪90年代,设计师对空间的“面”的认识得到提升,认为“面”是空间的表情,可以直接地传达信息。

第四阶段为21世纪,展示设计中信息传达的媒介从物质阶段发展到非物质阶段;展示中的信息传递再也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包括观众反馈的相互作用的传播。

2 国内短期展示活动中信息传达的分类

现代展示空间设计的概念中,展示空间是为了信息的传播与交流。那么,传播这些信息的方法基本可分两类。一类是:物化信息,这种物化是通过以视觉手段为主的综合手段来实现的,是一个将信息视觉化的传播方法。另一类是:非物质化的体验信息。信息传播媒介的不同,信息传播角度和方法的不同确实使传播内容产生了极大的弹性。二国内短期展示活动中信息传达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目前空间中抽象信息和客观信息都集中在一个表现层次:抽象信息局限在企业的标示等简单表现层面;同时客观信息流量巨大,排列无序,参观中很难进行针对性地高效信息交流。

1 国内短期展示活动中信息传达的问题分析

现代展示空间是一个多元构成的高度统一体,其每一个部分都可能是信息的载体,不仅仅是文字和图形,空间里的所有展品、展具、辅助设施等都共同担负着传递信息的任务,都是对信息的表述。

1.1 空间面的围合复杂化,逐渐趋向于艺术装置或者艺术造型

在人们的观念上,短期展示活动的设计就是在既成空间中构建临时空间的设计。于是,空间面的围合逐渐复杂化,趋向于艺术装置或者艺术造型。

过于艺术化、复杂化的面的围合喧宾夺主,将人们的注意力从展品上转移开。人们在这个空间无法获得参展方想传达的特定信息。

1.2 展示活动空间不足

目前国内短期展示活动普遍存在空间狭小,拥挤,活动空间不足。展示空间不再“空”。这又会给信息的传达带来哪些“副作用”呢?

1.2.1 展示空间的区域划分和展示空间的配置比例

比例不恰当会影响信息传达的准确性。因为展示空间有很多功能性区域,同时要考虑参观流程和工作流程中,人流和物流的畅通,确保展示内容观看顺序的连贯性。

1.2.2 陈列密度过高

陈列密度是指展示对象所占展示区域空间的百分比。密度过高使展示活动空间不足,影响信息传达的效率性。

1.2.3 有效展示面的人机空间尺度不合理

在展示活动中,人的基本行为是行走和观看,因此我们研究有效展示面的自身尺度和放置空间的位置尺度也都是围绕人的参观行为,围绕人的视觉习惯展开,这些人机空间尺度会影响展品的可视距、可视角。

1.3 信息层次混乱

短期展示空间的主要服务对象是观众,这里所说的观众包括直接用户或潜在用户两部分。

每个展示空间需要表达的信息很多,但是信息流之间不是平等的关系。设计要直接的告诉对方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主题(即抽象信息)。过分的赘述很多情况下会适得其反。

1.4 信息特征模糊,信息传达的方法不符合人的认知规律

人类视觉的十分之一是属于物理层面,另外的十分之九则属于精神层面。简单地说,认知就是信息的获得和使用,这牵涉到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信息在我们的记忆中是如何贮存的,一是信息是如何被使用或处理的历程问题。见图1

1.5 对信息传达的理解存在片面性

现在大部分展示活动都注意到了信息有效传达的重要性。但对于信息传达的内容和形式的理解较片面,除了物化信息以外不要忘记抽象信息和体验方式。

三 展示空间中信息传达的合理化研究

展示空间中的设计要符合美学原则,更重要的是遵循格式塔心理学中视觉原理。不仅需要分出信息层次而且要追求信息的完整性。但不等同于复杂化,因为高大、繁冗的空间与尺度容易被人看到却难以被完整地感觉到,难以形成记忆联想,成为信息传达的障碍。

1 展示空间形态对信息传递的影响

如果把空间看作是一个空心的物体,它内部的面和外部的面都能分为顶面、立面和底面三部分。

在展馆中,空间位置与秩序对展示面的围合形式和空间界面设计的影响是重大的。由于其视距和视角不同,不同方向的人流对不同方位和不同类型的单元空间的感受是不同的。例如:

1.1 四面环走道的独立展示空间

这样的展位面积相对较大,因此应对其四个立面作整体设计。面的设计侧重点应放在靠近主入口的立面上,根据通道的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视距与展位高度的关系,然后进行面的围合形式与视觉传达设计。

1.2 连接式空间展示空间

这种展位通常有两个立面与其它展位共用,又处于道路拐角处。相对而言,它的两个独立立面可以作为主要信息传达界面,而与其他展示空间连接立面相对虚化处理,使视线畅通,并引入人流。

1.3 面对走道背靠墙,又与其它展位共用一个或两个立面

一般这样的展示空间面积较小。靠墙的立面为主要信息界面。由于面积小,更应该强化空间感,更能使其在一排空间中变得醒目。

114有三个独立的立面,而目有着比较好的位置,人流量大的展示空间

实际上人们在参观选择时普遍有一种“拾麦穗”的心理,总希望后面会有更好的。所以如何通过视觉形象展示与空间面的设计引起参观者的兴趣是设计主要面临的问题。

空间的实体部分由顶面、立面、底面三部分二维面组成。这三部分没有绝对的界限。顶面和立面,立面和底面,甚至顶面和地面在特定的情况下可能会产生互相融合,互相联系的关系。

对于视觉而言,空间不仅是由实体构成的,而且是由实体的面即面的视觉信息在视网膜上组合而形成的视幻构成。接下来研究基于格式塔心理学对展示空间中的面设计进行研究。

2 展具对信息传递的影响

展具是信息传达的重要载体,是进行陈列的物质和技术基础。一方面它可以具有可安置、维护、承托、吊挂、张贴等陈列展品所必备的形式功能,同时也是构成展示空间形象、创造独特的视觉形式的最直接的界面实体。展具的形式多种多样,我们必须按信息传达的需求来选定展具,原则如下

2.1 尺度要符合人体工学的各项要求,结合陈列品的规格尺寸和陈列空间的大小进行综合考虑而确定。

2.2 展示道具的造型、色彩、材质与肌理等方面,应与展示环境的风格、展示性质和展品特点相一致,而进行定向、定位设计。

2.3 展示道具的制作尽量实现标准化和系列化,并将标准化组合部件的规格、数量降低到最小值。展示道具应便于组合、互换性强、变化丰富、多功能、易保存、拆装便捷、易运输、既美观又耐久。

2.4 造型应简洁,表面肌理为哑光或无光效果,以防止眩光的产生。

3 信息载体对信息传递的影响

信息时代的展示活动是沟通的―种重要的媒介工具。―方面,企业通过参加展览会的展示活动传播企业信息,与客户交流,获得行业发展信息,形成信息反馈;另―方面,参观者通过参观活动积极的收集信息,了解最新变化。这样短期展示活动就从单纯的交易发展成信息互动的活动。

展示设计从物质阶段发展到非物质阶段。多媒体表现手段的介入增大了展示活动的信息传播量,同时也改变了面的围合形式与人的参观活动方式。

3.1 虚拟的信息载体与交流

展示活动是人们信息传达和沟通的交流活动,其过程和效果与人们的心理因素息息相关。人们在认知客观物象的过程中,总会伴随着不同的情感,产生意愿、欲望与认同等心理定势特征。参观过程是一个信息认知与接受的过程,他关联着人的心理感受与反映。因此认识和研究展示设计中的心理因素,对提升信息传达的效率是十分必要的。

3.2 观感与行为对信息传达的影响

观感行为是指人们为了观赏与求知而参加的信息传达交流活动。它的完成依赖于三个客观构成条件:即展品、观众和展示空间。在展示活动中,一股观感与行为具有的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有序性:参观行为依据展示空间秩序和展示序列的安排表现出时间的规律性与一定的倾向性,展示空间表现出一定的空间秩序对人们完成观感行为有一定的帮助。

流向性:人在展示空间里受展品内容和有关信息导向的作用而按一定的方式流动,其流动的途径、流动方向的选择倾向、流向交叉点的位置定位等规律,均是展示空间设计、展品陈列、导向系统设计的依据

求知性:这是观众的行为动机之一,要求在展品内容选择与陈列上有所创新形式,选用更新版面设计、图形设计、装饰设计等的方式来表达内容

猎奇性:这是人的行为本能,所以展品的布展应有特色,吸引观众

递进性:这要求信息的传达有一个完整的内容,在展示时分段或分区按一定的秩序布展

便捷性:流程导向明确,减少重复路线

习惯性:多数人进入展馆的行走习惯是向左拐向右看,故把序言等次序性的内容放置到入口的左边;展品的陈列次序也要按人们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阅读习惯摆放,以便阅读。

3.3 心理体验对信息传达的影响

既使不是虚拟空间,而是在真实的展示空间中也同样存在着通过心理体验的方式加强信息传达。当观众置身于设计师为之营造的特殊空间中,众多的展区之间自由穿行,感受不同企业的形象、风格的对比、变化,这是虚拟展示所不及的。观众前来展会现场,就是要在第一时间接触到真实的产品,通过亲身操作,检验信息的准确性,了解产品。他们可以调动全部感官来感受最新的产品带来的无穷享受和乐趣;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传播媒介的正确利用,确实使传播内容产生了极好的效果。现今,我们需要唤醒观众所有的知觉,全身心地体验、感受我们的真实的生活。这也是展示活动作为一项传统的信息传播活动在信息社会,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依然存在和活跃的原因。

陈列与展示空间设计的方法范文第3篇

一、“娱乐教育”在现代博物馆中的应用

(一)上海城市历史博物馆

以世界的上海为主题,以提高市民素质为目标,充分发挥增识博闻的教育功能,在乡土教育的基础上,向考古知识、底层知识、科学常识等内容延伸,体现参与娱乐的休闲功能。

(二)世界宗教博物馆

该博物馆位于台北永和市。以生命信念为主题,馆内收藏包含了佛教、台湾民间信仰、印度教、基督宗教、伊斯兰教等全球各地各式宗教文物展览及其信仰介绍,同时通过从展示品和体验设备,用心去感受不同生命经验,针对不同年龄层的需求也做出许多设计,让每个参观者都能有切身的体验。

(三)梅赛德斯——奔驰博物馆

以螺旋结构中设计了两种展区层,“传奇之旅”展区层和日光照明的“典藏之旅”展区层。设计精巧之处在于将不同的空间设计理念相互结合,塑造了一种全新的空间概念。倾斜的面和线赋予空间以流动性与导向性,增加人与人之间交流。倾斜的线和面与规则的曲线相结合,使参观流线相对灵活和便捷,并加强了不同主题展厅间的连贯性。

(四)德国通信博物馆

德国通信博物馆举办的“事务中的信息”专题展,大约270件精选生活方面的物品通过一种非常独特的方式陈列出来,参观者在展厅中遇见由伸缩式支架支撑在地面上,好像来自于外星球的铝制展具。在这样的人与展具的一个互动过程中,参观者的兴趣得到了一定提升,展具不仅仅是展品的附属,它同时也融入到展示的内容与主题中来,成为展品与人交流的一个重要载体。

二、“娱乐教育”对博物馆展示设计提出新的要求

(一)展示内容设计

“展示内容设计是为了实现陈列的目标,根据陈列的客观条件和观众的学习状况,对已有的事物,即博物馆的实物收藏、文献、影像、自然标本等,以及人们对这些事实的认识,即有关事实的本质及规律的概念化、系统化的知识和对事实的价值及意义的评价等,进行重新建构,并选择最适宜的交流手段。”

“一个展示设计的成功和失败,展示内容的研究和设计是根本。”“娱乐教育”对展示内容设计的要求,正是给予板块结构的基础上加以延伸,明确的展示目标,对目标观众群体有明确定位,有新颖的表达角度,生动和吸引人的情节,着重创新,突破固有内容衍生到其他领域内容中,充分发挥展示内容的内在价值,重点展示展品背后所传达的文化内涵。

(二)展示空间设计

展示空间设计实质是有关信息传播的环境设计,最大的特点是具有很强的流动性。人在展示空间中处于参观运动的状态,是在运动中体验并获得最终的空间感受的。这就要求展示空间必须以此为依据,以最合理的方法安排观众的参观流线,使观众在流动中,完整地介入展示活动,尽可能不走或少走重复的路线,尤其是不在展示的重点区域内重复,在空间处理上做到像音乐旋律般的流畅,抑扬顿挫分明有致。因此,设计师中必须将空间问题与展示的内容结合起来进行考虑,不同的展示内容有与之相对应的展示形式和空间划分。

(三)展具设计

展具是展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展品陈列的物质基础。一方面有可安置、维护、承托、吊挂、张贴等陈列品所必备的形式功能,同时构成展示空间的形象创造独特视觉形式的最直接的界面实体。从展品陈列的三项基本原则"观众至上、突出展品特性、适合的主题"出发,在满足展品展示基本需求的基础上,最大限度体现以人为本的个性化设计理念.所以,在展具设计中设计师要将展具设计与展品本身以及展品背后的文化相融合,充分表达设计主题,使不同类型展品都能得到独特的、充满趣味性的展示,这也是提升展示内容吸引力的重要手段。

(四)展示方式

到了21世纪,博物馆的活动与关切点随着社会环境变迁而调整。如何充分发掘博物馆的社会价值成了全世界博物馆学界的研究重点。博物馆概念再次变革,其不再是保存藏品的空间,而是为参观提供全方位感知的合作者。与许多“我展、你看”的单向展示方法相比,互动式的展览可丰富观赏的内容,延长观众逗留的时间。更重要的是,这种方式强调了展示者与观者的交流,更易吸引观众的兴趣.

三、对中国电影博物馆展示设计改造的启示

中国电影博物馆展示设计的改造内容以电影文化为主线,结合目前电影科技的最新研究成果,陈列形式上开拓创新,力求在展览中将学术性与观赏性、趣味性紧密结合,以达到雅俗共赏、深入人心的展览目标。

(一)展览定位注重现实针对性,展示内容具有创新性

通过调查得知中国电影博物馆受众,遍布各个年龄段但以青少年为主,改造时针对这一点提出"电影探梦"的主题,以轻松欢快氛围吸引青少年同时,丰富的展示内容满足不同人群需求。

(二)采用动态的、有节奏的的空间展示形式

“博物馆疲劳”是近年来常提到的,在对中国电影博物馆实地考察和现场调研后发现,“博物馆疲劳”现象在中国电影博物馆中尤为突出,针对这一特点,在改造设计中改变原来展示空间形态,缩短部分展线,设计主负两条参观流线.这样的流线设计,让参观者有多种选择,不同参观路线体验不同参观感受。

(三)新颖立面版式设计,提升观赏性

现有的中国电影博物馆部分立面版式设计形式单一,“图片+文字”的重复出现也是让参观者易产生“博物馆疲劳”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改变这一缺陷在改造中,立面设计围绕主题“电影探梦”提取每个展厅不同关键词,行成个性鲜明的独特设计。

(四)以最人性化的展具展示内容,使展具更好的服务于人

在展具设计方面重点放在人性化上,在常规展具基础上添加一些辅助设施,如放大镜,触摸屏等。

趣味展示方式使观者改被动为主动,探寻知识内容突破以“展”为主传统观念,提出以“思”为主的设计理念。以“电影是什么?”为首要问题,引发观者思考,带着问题参观展览,让其在展馆中寻找自己的答案,当时在每个展厅又有系列小问题,作为参观引导,让参观者在展馆内所收获的不仅仅是看到的内容,更多的是展馆过程中自己所思所想。

陈列与展示空间设计的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空间设计;平行空间;传承性;文化性

博物馆室内空间设计是博物馆以及其所收藏的文物与参观者之间交流的途径。博物馆给观众的最直观的感受应该是其所收藏、陈列的诸多文物。但是在这些以文物作为主体的博物馆中,博物馆的室内空间设计也同样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那么室内空间设计在博物馆中究竟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本文以首都博物馆室内空间设计为例,进行空间整体布局、空间设计与表情设计特点分析,认为博物馆室内空间设计已经超越了以往以陈列文物为中心的设计理念,空间设计不再只停留在对文物摆放,展柜款式等的研究上,而开始以参观者为中心,同时兼顾文化传承性与艺术性的设计方向发展。

一、首都博物馆建筑文化对室内空间设计的影响

首都博物馆的整体设计现代简约,体块浑厚方正,平面结构整齐,建筑表面高低凹凸错落有致。建筑上最有特色的是将传统中式出挑的木质房檐转化为现代材质的不锈钢顶棚,用现代技术将中国传统的建筑与文化形式建构在建筑中,既表达出首都博物馆传统文化的特性,又适当搭载在西方现代建筑的形式之上。首都博物馆建筑外墙一根贯穿室内外的青铜斜柱打破了传统的空间格局,使得其室内外有了直接的关联,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与室内布局形式。室内空间设计也保留了带有中国传统特色的中心轴线对称格局,既有着鲜明的时代气息,又不失中国传统的韵律。室内设计还运用了大量能够反映中国传统特色的符号,比如来自青铜器表面的几何纹样,展厅门上篆书印章似的把手,展示公告版侧面的篆书印章笔画等。这些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平面符号象征了首都博物馆的归属与气质,使观众在参观的过程中除了完成对文物的了解外,还能更加深刻感受到传统事物所带来的文化气息。

二、首都博物馆室内空间设计的规划与布局

(一)序厅设计

序厅是观众进入博物馆后首先接触的空间区域,也是对博物馆思想与博物馆艺术的高度概括。首都博物馆作为一个综合性博物馆,各展览之间的主题乃至艺术品陈列跨度较大,所以博物的序厅设计更像是前厅一般,进门即可观博物馆空间的整体景象,承担了大厅交通枢纽并且协调连接各个空间与展厅的任务。相对于序厅,各个分展厅的空间设计都是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如精品佛像展、珍宝馆、民俗馆等,其室内空间设计也采用了大量符号化的元素以彰显主题所带来的情感,展陈设计形式上也相对自由。

(二)空间的整体规划

首都博物馆室内空间的规划清晰明确,是以楼层的整体分割进行划分的,即一层一个展览空间,观众可以逐层参观浏览。每一层的展厅、厕所、休息区、通道都是相同比例的排布,这样的做法虽然会显得少了些新意,但是方便了观众的参观浏览,也使观众更容易把握博物馆各个分展厅的主题。在展示空间中有大型器物或巨幅挂件时,通道和休息区面积要更大些;精致小型物件的展示空间区域,通道和休息区域面积则要小一点。而且,通道和休息区的空间布置有张有弛,可以缓解人们的疲劳。首都博物馆除了展示功能外也具有现代博物馆的休闲功能,如多媒体展示区、文化产品销售区、餐饮区等。凭借首都博物馆整体有序的室内空间规划,观众可以在参观过程中了解整个博物馆的区域划分以及规划自己在首都博物馆内的行动路线。

(三)相同与差异的平行空间设计

首都博物馆室内展示空间大体布局可分为两部分,即位于方形空间的展厅与位于圆形空间里的展厅。方形空间展厅位于建筑右侧,该展区是对北京文化的一个概括性的展示,由老北京民俗、馆藏艺术品、北京文物、历史文化以及临时展厅所构成。展厅以不同年代的展品、艺术形式等分层展示,其展示设计也根据展览内容而呈现不同的形式。由于部分艺术形式具有相关联的特性并易于分类,通常将其设置在同一个展厅进行展出,如佛像、京剧、瓷器这三个展厅位于首都博物馆方形展厅四楼,这样的布局可以使观众易于比较展品类别之间的个性,也易于统一经营管理。圆形空间展厅位于建筑左侧,即上文所提到的青铜柱状的内部空间,共分为六层,可再详细划分为两个功能分区:四层艺术精品展区和两层多媒体互动区域,内容主要包括:书房珍玩精品、玉器精品、青铜艺术精品、书法绘画艺术精品和多媒体视听室。四层艺术精品展区的设计风格、方法、用料统一,展品的区别仅仅是艺术形式的区别。展厅的空间设计也以对称的几何形态为主,各个展厅相互平行,以一条螺旋上升的通道相连接、除了高度的升降外,并没有明确的分割与遮挡,给人以连贯的感觉。首都博物馆的室内空间布局能够让观众对展示区域有一个明显的划分,同时也对展示路线以及展品类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其将同类的展品进行相似的空间设计来展示,并在交通上使其相连形成等价的平行空间;将差异性较大,种类相对独立的主题性强的展品逐层展示。这两种既有相同又有差异的平行空间设计,构成了整个首都博物馆展示空间的布局特色。

三、首都博物馆室内空间的表情设计

(一)材质的原创设计

首都博物馆室内材质设计体现了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碰撞,钢结构棚顶、玻璃幕墙、灰色花岗岩地面与青砖元素、北京出土西周时期青铜器纹样的搭配,使室内空间既体现出现代文明的符号,又呈现了传统文化的痕迹,同时也使空间显得整体而协调。此外,来自老北京的榆木墙面与砖石、青铜等材质,形成了明显的对比,给人以自然亲切的感觉,并唤起了人们对历史的记忆。

(二)肌理的对比设计

首都博物馆在整体的建筑框架内保持布局与色调的统一,并通过对天花板、地面材料肌理的微妙变化,形成了一种大框架相同,而局部变化微妙的对比设计。序厅的地面铺装配合玻璃墙体的肌理起到了很好的空间拓展效果,但是反观各个展厅的空间则明显低矮,地面铺装与墙面机理采用亚光设计,给人以稳重收敛的视觉效果。这样的设计在加强序厅与各展厅材质肌理对比的同时,更加突出了序厅与展厅的不同功能性。此外,室内空间还充分运用了亚光与反光、横与竖、疏与密、正与斜的对比。

(三)色彩的协调设计

首都博物馆室内空间整体采用灰色调,这在一定程度上与传统北京古城的灰色调相呼应。墙体的装饰、导视牌、电梯间等都是以灰色或者是重色调为主,这样不仅使整个博物馆的室内空间形成一个统一的色彩环境,又能烘托出展厅的展品。例如,在方形展区顶楼的民俗展中展出的北京四合院大门、门墩、影壁等,就很自然地融入到灰调的大环境中;而某些展厅中的牌楼场景与少量的红色饰物灯笼等色彩起到了点缀的作用,同时也不会影响整体空间的色调。

(四)动静的相融设计

首都博物馆倾斜的圆形空间打破了相对呆板的对称格局,为整体的室内空间添加了活跃的动态。地下小桥流水与竹园的设计在博物馆静雅的氛围之中开辟出具备中国元素的动态景观,打破了传统博物馆空间封闭、沉闷的感觉。青砖元素与街道牌楼作为首都博物馆的独特亮点,使观众在体会传统文化的同时,仿佛能感受到京城市井的喧嚣与热闹。正是在这动与静的相融之中,使室内设计在首都博物馆空间之中展现出最大化的作用。

四、博物馆室内空间设计的规划建议

第一,以人为本的服务性。博物馆作为面向公众开放的公共区域,必须做到以人为本。因为无论是精美绝伦的文物还是拥有千百年历史的艺术瑰宝,作为展品出现在博物馆当中首先需要有一个受众面,那便是观众,这是无法逃避也必须要重视的一个事实。能否合理规划室内展示空间,处理好一条明确的展线交通,以及在保护文物的同时,做到合适观众参观的灯光以及对观众的互动等,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的设计,是现代社会博物馆室内空间设计的基本出发点。第二,文化的传承性。室内空间设计作为展品与观众沟通的桥梁,在制作上的投入比例应该得到重视。博物馆室内空间经过设计者对博物馆主题的深入了解后所做出的设计,应该满足其主题所带来的文化传承性,这样不仅加强了展品的吸引力,同样也加强了与观众的沟通效果。第三,行业的艺术性。作为博物馆的室内空间设计有别于一般的设计实践活动,因为博物馆是具有文化历史积淀的公共场所。博物馆室内展示空间设计的艺术性,也直接影响了观众对于博物馆参观经验的反馈。

五、结语

博物馆室内空间设计,作为一段连接观众与文物的桥梁,不仅要注重艺术与功能的美与合理,同样不能忽略博物馆的内核—展品所带来的独特的生命力以及文化气质。首都博物馆的建筑、室内空间与文化内涵三者相辅相成、高度统一:建筑由外到内相互延伸映射;材料凸显了北京地区的地域特性;室内空间设计的方法手段与所展出展品高度统一,加强观者对于游览的画面感,使观者对首都博物馆产生出一种独特的记忆。这正是首都博物馆室内空间设计所产生出来的标志化效应。因此,仅仅针对博物馆内容进行室内空间设计,而忽略了其背后的文化特性,是不完整的。博物馆的文化特征决定了如果不利用合适的手法进行设计,室内空间设计势必在效果与表达力度上大打折扣。博物馆室内空间设计,必须也只能按照其所适用的文物的特质和文化特性进行创意构思、设计建造,如此才能有效地建立起这座观众与文物之间的桥梁。

作者:杨茗 李骜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参考文献:

[1]宋向光.物与识:当代中国博物馆理论与实践辨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杨丹丹,阎宏斌.博物馆教育新视阈[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

[3]晋洁芳,王启照,夏林根.展览场馆空间设计[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陈列与展示空间设计的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城市建设;博物馆;设置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social economy, and the role of museums in city culture in an increasingly prominent position. The article thinks, the museum is the important social information resources; is the city's cultural car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ommunity life; is a base for patriotic education in the new period. At the same time, this paper also puts forward views of the museum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i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problem.

Key words: city construction; museum; set

中图分类号:G26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一、博物馆陈列设计应以观众的需求为导向

从本质上而言,博物馆的陈列设计是一种迎合大众意向的艺术,必须坚持人本主义的原则。我作为一名学设计的讲解员,在近两年的讲解工作中深刻感悟到博物馆陈列师在设计时一定要具有认真严谨的态度,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气息,找准陈列设计与观众心理需求的契合点。设计的展览要能引发观众的兴趣,彰显出高雅与大众相结合的文化气息,最大限度满足不同层次观众的精神需求。唯有符合观众审美要求的展览设计才是合理化的设计,才会具有艺术价值。譬如笔者所在纪念馆的陈列设计就是十分符合大众的审美需求,每当观众步入展厅,并配以讲解员生动形象的讲解,能让观众产生“宾至如归”之感。倘若陈列师一意孤行,置观众的意向于不顾,忽视观众的审美需求布置展厅,必将以失败而告终。因此为了让陈列设计凸显大众化的美感,在最终设计方案形成之前,设计师一定要进行全方位的调查,广泛征求观众的意见和讲解员的建议,充分考虑他们的心理需求。具体而言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首先陈列师须将设计思路制成立体化的模型,并在展厅的一角展示出来,以此征求专家与观众的意见。其实在设计一个展览的陈列时必须深入探究观众的心理倾向,一定要在调查的基础上充分了解观众的思想,要设计出观众喜欢的展览样式,符合大众化的审美需求,让欣赏的观众充分感受到展览的创造性与独特性。譬如在设计战争馆的展览时,通常的做法是运用图片加解说的方式就能将展览的主题表现出来。可是这种设计方式过于平庸,没有亮点,不能引发观众的兴趣。从时展的趋势而言,这种常态化的设计模式无法达到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作为新时代的一名设计者应广泛了解观众的心理需求,设计出符合大众审美情趣的展览陈列是尤为关键的。近年来,笔者曾参观了几个著名的以战争为表现主题的博物馆,发现这些展览馆展示的形式多种多样,意蕴丰富,场面恢弘,设计精致,栩栩如生。一个个精巧细致的沙盘,远、中、近景的搭配恰到好处,集高雅、大众于一身,其艺术魅力不亚于一件美轮美奂的艺术珍品。更令人叫绝的是有些战争场面做得逼真至极,能令人产生置身战场之感,体会到难以言喻的艺术情境。当不少观众来到这样一个充满艺术诱惑力的展厅,或仔细观摩、或赞口不绝、或惊叹不已。此番情境,足以说明陈列师设计方案已经深悉观众的心理需求。其次陈列设计应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意蕴。我国民族文化源远流长,文化积累博大精深,从而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因此,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炎黄子孙的内心深处都蕴含着挥之不去的民族情结,而设计师们则可根据这一特点从我国传统民族文化中去探寻陈列设计的方案,将能获得源源不断的灵感。从本质上而言,我国民族文化寓意深刻,高雅精致,不但在国人心中有着不可撼动的艺术魅力,就连很多外国人也视之为经典。因而,陈列师们可从民族文化的角度去设计陈列的形式,并以此体现陈列中的人本主义原则。

二、整体设计中的应用

1、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

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在其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不断融合、不断完善。在文化相互融合的进程中推动着中国各种民族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所以任何一件设计作品中都离不开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作用,都与其有着必然的联系。

“天人之和”的理念是中国思想家孔子、孟子所倡导的“中庸合一”思想的精髓。其主要含义为:“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这种哲学理念长期影响着中国设计工作者的创作思维模式,并一直被尊奉为中国传统设计最为重要的思想哲学理念。在博物馆室内空间设计中,这种思想理念常被作为建筑空间设计总体构思的灵魂,设计师将这种文化思想倡导的“人”、“自然”、“和谐”等因素有序的联系起来,作为目标贯穿于全过程的设计之中。并从室内空间功能组织、环境设计、细部设计等不同方向尽心创作,运用设计之力,再造空间内人与环境的和谐之美,虽力求体现这种思想文化的内涵,但却尽量不漏其创作痕迹,达到“虽有人之作,宛如天上来”的天人之和、天人合一的完美境界。

如作者亲自设计的孔子博物馆,总体规划设计吸取吴先生提出的“城市规划、建筑设计与园林设计融为一体的整体性城市建设原则”,以强调“儒学文化”为主线,通过吸纳和展示传统建筑空间理念的庭院式布局来体现建筑群体组合空间之间的逻辑关系,营造出基于儒家美学思想的人、自然、建筑彼此和谐共处、“天人合一”的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城市空间。

二、地域性符号在空间界面中的穿插融合

地域性符号的定义:在地域文化中找寻具有地域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传统建筑、传统图案,从中提取元素,经过叠加、解构、重组、简化等设计手法进行提炼,得出具有地域文化代表性的视觉符号。

地域文化符号以其多样的形式、丰富的内容、深邃的含义在现代设计元素中占有很重要的席位。它是将设计符号学、图形学与地域文化杂揉的继承。这里所说的继承并不是绝对的模仿,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取其“形”、延其“意”、从而传其“神”,用地域文化中的精粹,加以现代的设计语言来表达,把地域文化中的精神元素通过符号融入到博物馆空间设计之中,使民族的、地域的文化精神能有效的传播,这样必定会使中国的博物馆设计更具文化性与社会性。在博物馆室内空间的整体设计中,将地域性符号应用在空间的界面处理上是体现地域文化、创造地域性特色空间的有效方法之一。博物馆室内空间的各界面面积一般较大,有充分的发挥空间。不但可以从整体上考虑进行地域性符号的穿插装饰,还能在局部的、重要的部位进行富有变化的融合装饰。一般情况下,天棚界面、地界面的处理相对简洁,而界面处理的重点,则是放在大面积的墙界面上,它能使众多的地域性元素符号统一在一个主格调之中,因此,在博物馆室内空间界面设计中,可以将地域性符号设计为大平面或大块状的造型应用在墙体界面上,使界面设计在造型感上追求简而有力的感觉,能创造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同时在穿插融合的形式上可以通过壁画、木雕、装饰装饰彩绘等多种形式承载地域性符号来实现,可繁可简。

三、陈列设计应考虑观众的参与性

当代博物馆展厅的陈列设计还须考虑与观众之间的沟通,设计能让观众参与的交流式展览,根据传授知识、调动积极性、引发好奇之心的要求,在设计中将教育功能与娱乐功能融为一体。充分借助信息化技术将展厅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现在观众的眼前,从声、形角度触动观众的感官,不但能令展厅妙趣横生,意蕴浓厚,更能改变传统博物馆过于死板的面孔和“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的陈列设计模式,从而激发广大观众的参与性,借助于各感官在温馨、和谐的氛围中接受展厅传达的信息,感受轻松的文化意蕴,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化。譬如在展示各种乐器时,可让观众听见这些乐器的天籁之音,或让观众亲自尝试各种乐器的演奏;在展示各种特色服饰时,可让观众现场欣赏模特表演(模特们都穿着这些特色服饰)。通过这种互动式的参与能极大地激发观众对展厅的兴趣,并对展厅中的设计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在博物馆的展厅中,一条舒适惬意的小板凳,一句令人倍感亲切的问候语,一个人性化的安全装置、一个意蕴丰富的简短解说,一个可供观众参与的活动,都会给参观者留下终生难忘的美好回忆。要充分结合时代特征,根据观众的心理需求,将博物馆的展厅设计成寓娱乐、教育、展现、研究为一体的文化传播场所,唯有以观众的兴趣为导向,充分了解观众的喜好,才能设计出符合观众审美情趣的展厅,才能在博物馆中为他们提供最为优质的服务。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服饰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国博物馆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国家文物局

美术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