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公共空间设计笔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专业基础
目前多数独立学院都是共享母体学校的教学资源,这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办学成本。[4]从专业人才的培养角度看,依托母体学校多年积累的丰富的专业资源,可以极大地提高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质量。常州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所在化工过程机械学科在1999年就被评为中石化重点学科,2003年被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点,2006年被确定为江苏省重点学科,2010年评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011年江苏省特色专业良好验收,2012年被评为为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拥有江苏省油气井口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州大学化工设备设计研究所、江苏省化工过程机械学科综合训练中心、常州市石油石化装备新技术重点实验室等实践教学资源。2008年成功举办了全国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规范及评估标准研讨会,专业软硬件水平得到教学指导委员会领导及国内专业同行专家学者的好评。良好的专业积累以及较高的专业硬件水平为专业特色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师资力量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特点对教师的工程技术经验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经过多年建设,学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教师队伍结构趋于合理,师资力量渐趋强大,工程经验日益丰富。学校通过如下途径增加教师的工程技术经验:1.引进具有工程应用经历的高层次人才;2.教师柔性进企业,担任技术顾问等兼职工作;3.年轻博士进入企业博士后工作站,与企业直接对接;4.在化工设备设计研究所进行设计训练。通过这些途径使每位专业教师具有半年以上企业工作经验,保证教师具有传道授业的足够的工程能力。
(三)设计资质
本专业拥有化工设备设计研究所,具有A2类压力容器设计资质。设计所人员与本专业教师在教学、设计上打通。设计所人员兼课、协同指导毕业设计,专业教师兼任设计所设计员、审核员等。压力容器最新的标准规范可以及时反映到专业教学工作中,有力地保证了毕业设计的特色建设。
(四)实习基地
江苏省过程装备制造业比较发达,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有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化工机械厂、江苏双良集团、张家港化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金石机械集团、张家港圣汇气体化工装备有限公司、无锡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江都竣业过程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大中型装备制造企业。这些企业为独立学院专业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教学场所,让学生对过程工业用典型设备和机械(塔设备、换热设备、反应设备、储存设备、压缩机、泵等)的整个制造工艺有了总体的认识,对重要零部件的加工技术有了较深入的了解。通过过程装备使用单位如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金陵分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等的实习,使学生熟悉了石化、化工产品的生产工艺以及过程控制技术,认识了过程装备成套使用技术。丰富的实习基地为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特色建设实施方法
(一)质量保证体系
在专业内涵、师资队伍、实验实施、实习基地等具有良好基础的情况下,需要通过完整的管理体系来实现以强化工程应用能力,熟悉条例、标准、规范为特色的独立学院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图1表示了常州大学怀德学院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整个实施过程及其质量控制方法。在毕业设计中我们重点突出学生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在师生互选、题目确定、校企合作指导、任务书下达、前期材料审阅、中期检查、成果评阅、答辩等环节均有相应的实施细则,且都在毕业环节质量保证监控体系下运作。
(二)实题毕业设计
基于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显著特点,依托本专业拥有的具有国家A2压力容器设计资质的化工设备设计研究所,借助于化工设备设计研究所的工程设计项目以及教师与企业合作的研发项目,约70%的毕业设计题目来源于工程实际课题。同时,毕业设计要求学生使用最新标准或规范。这样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并且会使用有关新标准、新规范,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养成一种规范意识和安全意识。这一点受到用人单位的赞许和欢迎。怀德学院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2007级、2008级和2009级毕业设计题目类型百分比分布情况如图2所示,其中换热设备和储存设备所占比例最大,分别占25%~40%和18%~26%,反应设备和过程流体机械的比例约为10%。题目类型比例与长三角地区装备制造业产品类型比例比较吻合。
(三)因材施教
考虑到独立学院学生学业质量差异大的特点,在毕业设计指导中应该有别于一本、二本专业学生的指导方法,努力做到因材施教、总体提高的目的。独立学院拔尖学生的人数较少(约占总数的5%),其中多数选择读研,这部分学生可考虑研究性课题或具有创新性的工程类设计题目,争取获得省级优秀毕业设计。对于人数居多的学业中等的学生(约占总数的45%~65%),以选择具有工程应用背景的实例设计为宜。在设计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条例、标准和规范的融会贯通,使之成为过程装备企业信得过、用得好的专业人才。对于学业质量不高的学生(约占总数的30%~50%),其毕业设计题目难度要适中,目标要明确。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对容易出错之处,可形成细节指导文稿,这样便于学生对照检查。在设计过程中教师要勤于指导,耐心监督。毕业设计重在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一个项目的能力,同时提高并巩固机械制图、基本设计、办公软件使用、计算机操作等方面的能力。
三、结束语
关键词:电气;毕业设计;监控
中图分类号:TM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8-0078-01
毕业设计是学生毕业前最后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学生学习提高、加深专业知识的重要过程;是学生总结大学期间学习成果的重要阶段;是学生提高综合素养和生产实践能力的全面检验;也是学生大学毕业取得毕业证书重要依据。好质量的毕业设计是高等学校教学水平的体现,同时也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它既能评价高校的教学与育人的质量,也能促进学校的办学效益。近几年,由于高校扩大招生,学生质量普遍下降,使得毕业设计的质量也随之下降。因此,我们应更加重视毕业设计,使毕业设计更科学化、规范化。实践出真知。这几年,我院在在教学中结合实践总结经验,从选题方式、师资保障、监控机制和评价体系等方面深入研究并积极探索,从而保证了优良的毕业设计质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合理化的选题方式。万事开头难。高质量的选题是毕业设计成功的第一步。选题应尽量不要超出所学知识的范畴,应尽量包含所有的专业课知识,应根据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实际掌握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选题,难度、深度要适中,设计的选题还要符合本专业的内容,迎合将来就业的方向,还要结合生产的实际情况。应注重学生工程意识、专业技能、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和提高。对于覆盖面比较广的专业,如《建筑电气工程专业》,所涉及的学科领域十分宽广,学生就业的渠道也非常广泛。为此应在宽口径专业平台之上,为学生提供宽松的专业方向的选择权。从目前的高校来看对于建筑电气工程专业主要是:一条项目主线(一个工程项目),两条方向支持(强电、弱电),进行安装、设计、预算、施工组织技能的训练。注重培养学生实践的能力。同时迎接企业的面试选拔,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融入企业,真正达到“实习就上岗”的目的。
2.加大建设高水平师资团队。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作用是做好毕业设计工作的关键。
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团队应由系统扎实的理论知识、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的老教师及缺少工程实践经验的年轻教师组合而成。老教师理论知识牢固,深入生产第一线的机会多,而年轻教师在生产一线摸爬滚打的机会少,缺少的正是工程的实践经验。把他们组合起来,就能起到以老带新的目的,教师队伍才能有序地壮大发展。除此之外,还要经常组织指导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到生产实习车间实践学习,要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指导教师要悉心地指导每一位学生,重点、难点和关键步骤要指导到位,这样才能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在指导毕业设计之前,学院应组织相关培训,由经验丰富的老师细致地、有针对性的讲解毕业设计中各个环节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从而提高整体教师的业务水平,使指导教师增强责任感。
3.加大监控管理机制的力度。毕业设计过程中,大到某个阶段、小至每个细节的质量完成得好坏,都会影响最终的毕业设计质量的优劣。
指导教师监管学生毕业设计的整体过程,是毕业设计的总负责人。指导教师应一对一地针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耐心指导,保证学生有问题时能得到及时解决。指导的同时还应定期检查完成的进度和质量,监督并指导学生能按照进度计划书顺利完成每个阶段的设计任务。学院应在毕业设计的前期召开动员大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使他们用饱满的情绪投入到毕业设计中去。学院应严格审查毕业设计任务书,对未通过的学生进行及时的指导。毕业设计期间,领导应对教师的指导情况进行不定期的抽查,保证导师的出勤情况。对于工作散漫,没有完成进度、论文有严重问题或者是有严重抄袭的学生给予警告处分,责令导师与学生一起制定整改措施,根据整改措施定期检查论文的完成情况,毕业答辩的时候,也要重点考察此类学生。还应认真分析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为下一届毕业设计工作积累实践经验。
4.坚持科学客观的评价制度。毕业设计的最后一个阶段就是答辩。所谓编筐编篓重在收口。答辩工作时整个毕业设计的关键,也是检查和评估毕业设计质量的手段。
关键词:办公空间;模数化;人性化办公;模数空间1现有项目概况
我们在设计院的帮助下对其组织机构进行了详细调研,公司由高层管理部门和几个较大的设计研究院、工程事业部、职能管理部门组成,其中各设计院下设若干不同专业的设计所。通过对于几个专业设计所的调研发现,他们都有几个共同特点:(1)组织结构具有随机性。因为设计变更需要经常组建临时设计团队。(2)部门结构综合性强。一般由建筑、结构、水暖电、动力等不同专业组成。(3)沟通模式灵活。讨论是必不可少的交流方式,可以集思广益。有几种常见的讨论模式:几个人讨论、5/6人讨论、多人讨论。(4)大量资料的需要。包括个人资料和公共资料,公共资料中也包括一些临时性的图纸和长期存放的图纸,此外还有很多其他生活物品的摆放。(5)人员配给具有一定的比例。建筑设计人数比例占到50%,结构人数的比例占到25%,其他专业人数比例约占25%。根据这些现场调研的结果,我们对于设计公司内部的办公空间有针对性的进行研究,通过模数化的研究手法最大限度地提高原有空间的使用效率,也就是这次设计研究的目标:“灵活办公、适应建筑、使用尺度、空间效率”。
2办公家具单体模数化组合分析
2.1使用者的特殊需求与家具模数化的关系
设计是为人服务的,对于办公空间设计而言更是如此,需要对于不同的使用人群进行分析,找出他们的工作习惯,如作息时间、工作状态、使用的工具、交流模式等。因为工作内容上的区别,所需要的使用空间也会有所区别,交流模式和布局模式也有着很大的不同。如果按照统一的标准模式对他们进行设计,或者只是把简单的家具放进去,对于长时间使用的办公空间而言就会造成很大的浪费,或者使用空间不够,个人物品公共物品到处堆放的现象,反而影响工作效率。设计师在设计之前就要合理考虑设计对象的各种使用因素,对他们的各种工作状态进行全面的掌握。通过对于家具模数化设计,使之能够有效满足使用者的尺度,并合理考虑工作状态的灵活性,满足使用的多种需求,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多种问题,比如人员调整,工位的变动,个人物品摆放凌乱的现象,人员交流等问题,可以有效减少浪费现象,也可以使整个空间的设计有章可循。
2.2办公家具单体模数化组合及对应的变化方式
在调研中发现,设计所是有很多不同工作种类组成,一个设计所里包括建筑、结构、室内景观、风水电等多种工作种类;按照等级上来说,包括所长、副所长、各个专业的总工、普通办公人员,此外空间功能上还需要打印区、会议区、储藏区、接待区等。但却有存在着一些实际问题:(1)开敞办公区拥挤,公共使用区域不够,普遍存在图纸到处堆放的现象。(2)人员私人办公区面积不够,桌子上堆放很多个人物品及办公用品,没有合理的储藏空间。(3)个人办公空间有着很好的私密性但缺乏开放性,每个人都隐藏在自己小空间里,显然不便于相互交流。(4)空间本身昏暗单调缺乏变化。针对设计师的办公需要及人体功能学的相关数据,办公空间需要满足A1图纸、台式显示器及笔记本电脑、约30本工具书及若干个人物品,得出需要办公桌的模数最小使用尺度为(长*宽)1600*800mm,以及最大舒适使用尺度为1800*800mm。(如图1)
图1图片来源:作者自绘因为需要大量的储藏空间,及考虑到家具组合应用的最大使用率,设计师在工作时经常会伴有小规模临时会议和图纸讨论空间,还有临时图纸的摆放区域、办公书籍的存放位置,所以在1600*800mm模数的基础上,对于办公桌的单个模块摆放方式进行了设定,把储藏位置放在办公桌下部及后面的位置,让桌面保持整洁,后方书架高度保持与桌子齐平,并且通过去除工位边缘的围挡保证视线无障碍,避免出现空间昏暗的现象。桌子的形式是简单的四条腿方形桌面,与此相搭配的是一个可以自由伸缩,隐藏于书桌之下的条状小几,两个这样的小几搭配可以成为一个简单的临时小桌,便于随机讨论的需要。同样我们设定了一个与桌子宽度相等的方形小桌作为搭配,组合时可以起到连接桌的作用,不用的时候可以作为小型的会议讨论区。(如图2)办公桌下面文件柜模数与后面书架成倍数关系,两者之间功能上可以随意转换。
图2家具模块组合(图片来源:作者自绘)2.3传统办公家具的弊端
传统办公桌多是“L”形的固定模式,有一定的私密性但灵活性差,工位内部使用空间局促,不能满足设计师在使用空间的需要。在重新装修及搬运过程中,因为它体积较大,很容易造成损坏和浪费。相比之下新的办公桌可以根据设计师使用功能的需要随意组合达到最大的使用率,取消围挡保证了更好的光线,拥有较好的空间适应性。
3办公空间的功能性与模数化
3.1会议空间的模数化设计
办公空间按照类型不同有着不同的功能性,最基本的功能包括:会议室、开敞办公室、领导办公室、前台接待室、储藏室。开敞办公区和会议室这种具有公共性的开敞空间,自然成为模数化研究的主要对象。在设计会议空间时,可以把它分为若干基本的组合单元,“OFFICESPACES”中把会议室的基本单元分别设定为边长90cm、120cm、135cm、150cm方形的四个模数单元,若干个这样的模数单元复制组合成为矩形或方形的空间,90~150cm的每个单元都有多种变化方式,可以根据需要增减模数单元调整空间大小来控制会议室的规模。通过这样的组合方式,可以简单计算出使用人数所需要的会议室使用面积和空间尺度,找到二者的对应关系。
3.2开敞办公空间的模数化设计
(1)我们在办公楼平面中挑选了具有代表性的标准平面,并分别在北部和南部的平面中选择了4个标准的柱跨模块,作为衡量建筑基本模数的参照单元。(2)因为办公桌椅的前后使用幅度是在580~730mm之间,所以一组办公桌长度为800mm(桌宽)+580mm\\730mm(椅子幅度)+520mm(走道宽度)+400mm(书架)=2300mm\\2450mm。这样加上中间值2370mm,一个组合的长度分别为2300mm、2370mm、2450mm三个值。上文已述,作为设计师使用办公桌的基本长度为1600mm,考虑到使用的弹性空间,我们选定了另一个适用的长度1800mm。这样通过长宽的组合就得到了六种可能的尺寸模数,分别为:2300mm*1600mm、2300mm*1800mm、2370mm*1600mm、2370mm*1800mm、2450mm*1600mm、2450mm*1800mm。
(3)把在1中得到的4个标准的柱跨模块和家具的六种模数尺寸进行叠加,就可以发现每个家具模块在建筑单位中的使用率,通过对有效使用面积和工位数统计结果,得到一组弹性空间(红色阴影区域)最小的模块组合,显得更加合理的尺度标准2300mm*1600mm。
(4)通过对比得出最佳单体模数后,以建筑轴线为基准线,把建筑平面按照2300mm*1600mm的长宽尺度以网格的形式覆盖整个建筑平面,在网格中布置开敞办公区和会议区的位置,根据功能流线及建筑的各方面自然条件,合理安排各功能区的位置。需要提到的是虽然平均分布网格是最基本的布局手法,但即便其中的若干功能有所变化,或者工位摆放的位置有所替换,它仍然是一种很有效率的布局方式,我们去寻找的只是一种功能布局上的规律性。而这种规律性也可以去扩展到其他类型办公空间的排布之中,甚至可以从整个办公楼的区域划分来考虑他的模数化设计。
4模数化办公空间设计的拓展
办公空间模数化所涉及的范畴包括很多方面,如办公设备、人体尺度、太阳光人工光的利用等,本文所涉及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不过针对本项目而言,办公空间模数化可以扩展到每个工作人员的使用过程中,配套功能也可以针对工位摆放设计出可能的模数化组合形式,并与工位的变化相对应。比如工位需要单独的照明,就完全可以设计一种组合式灯具,空调系统的出风部分可以深入到每个工位的每个人,实现定点照明定点控制。相信这些设想完全可以作为办公空间设计的基本方法被实现并普遍应用。
智能工作中心(Smart Work Centre,SWC)是一种与居住区紧邻的办公中心,能为个人或团体工作者提供灵活、可扩展的物理工作空间,并通过IT技术充分支持和强化一切工作过程。SWC具有复合型应用功能的概念,其与用户的实际需求相匹配。除了与外部连通的弹性工作站、开放轻松的办公空间和大面积公共活动区域,SWC还提供视频会议、打印传真、终端设备租借、儿童看护、餐饮、金融、法律咨询、职业中介以及便捷的公共交通等服务。SWC降低交通运输需求并提高人们工作效率,这在人口聚集日盛、交通日益拥堵、环境污染愈加严重的现代都市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SWC的最初倡导者思科公司(Cisco)将首个试验地设于荷兰阿姆斯特丹的阿尔梅尔市(Almere)。市政府通过与大量私人合作伙伴共建,在周边地区安置布局SWC。该市应用SWC后,超过60%的工作人口每天只需10分钟车程即可到达最近工作点,有效缓解了交通拥塞,降低了出行成本及排放污染[1]。荷兰试验成功后,法国、比利时、韩国、美国等国也先后开展实践[2]。值得一提的是,韩国在2010年7月提出“智能工作战略”,其国家信息社会局(NIA)与企业合作发展智能工作体系,计划在2010―2015年间部署500家SWC,让30%的韩国劳动者利用高速互联网等尖端信息通信设备,实现“智能办公”。若“智能工作战略”按计划推进,每年将减少111万吨碳排放和1.6万亿韩元的交通费用[3]。
除此之外,新加坡则进一步将SWC应用拓展至社区公共图书馆领域,把SWC概念与图书馆服务理念充分融合,推动图书馆向提供全面智能化服务发展。
2SWC的商业模式与服务类型
2.1 商业模式
从商业模式的角度,SWC的优势在于可为两大主要利益相关者带来好处:
(1)SWC运营商:作为私营企业而成立的SWC主要面向组织及个人出租工作空间。SWC运营商提供基本的成套服务,包括工作站、通信连接功能和硬件使用,并由第三方向用户提供附加服务(如儿童日托服务、餐厅等)。
(2)企业主:SWC为企业主提供了资源优化。当SWC模式已全部融入企业主的中长期企业和资源发展计划时,这种新型的混合办公模式将在工作空间、能源和集中式服务方面大大降低企业需要付出的成本[4]。
2.2 SWC的类型
从现有SWC的整体情况来看,除了主要针对企业的商务型SWC服务,还包括针对会展的会议空间租赁服务,以及针对学生的智能学习空间服务等。因此,按照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的不同,基本可以将SWC概括为三类:智能工作空间、智能会展空间、智能学习空间。
对于不同类型和用途的SWC,需要进一步细化空间和运营模式的设计。以韩国为例,韩国在开发针对学生群体的“智能学习中心”时,开展了为期三年的前期调研,根据调研结论将学生分为7 种学习类型,并按此对学习中心进行精密的空间设计规划,为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相适配的空间。同时,运营商还在每种学习中心安排“指导师”,为学生提供咨询,帮助他们确定所属学习群体,从而选择最合适的服务[5]。
3SWC在图书馆的应用实践及启示
3.1 新加坡案例
近年来,逐渐有SWC进驻公共图书馆的实践,具体案例主要出现在新加坡。2013年5月,新加坡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IDA与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管理局合作,提出将在裕廊区图书馆(Jurong Regional Library)、芽笼东公共图书馆(Geylang East Public Library)、大巴窑公共图书馆(Toa Payoh Public Library)及其他两个社区活动中心分别开展SWC项目试点。经过一年时间的场地前期调研及相关设备测试,2014 年5 月,三所公共图书馆的SWC 正式投入使用,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管理局与一家名为Regus的资深企业服务机构联合为相关图书馆提供专业的工作设施,包括个人工作站、会议室、无线Wi-Fi、免费饮料、复制打印扫描等服务[6]。在图书馆SWC中,用户使用基于云计算的强大虚拟服务器来完成工作,全部文件传输都基于可靠的网络安全技术保障。
IDA在其针对SWC项目的需求建议书中提出愿景[7]:
(1)人们的工作场所和工作方式正在发生改变。人们使用的工作设备从台式电脑变成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人们可以有效开展工作的环境也从高度分割的办公室隔间变成开放型办公室,甚或非办公室(如图书馆、咖啡馆等公共场所或家中)。工作时间的概念已从明确规定的时段转变为几乎任何时段。
(2)随着技术进步,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现在人们可于任何场所访问信息,企业正在寻求克服因办公空间有限而影响业务增长的途径,人口迁移正在改变劳动力预期。这些趋势推动新工作方式产生,其通常意味着弹性的工作场所和办公时间。
(3)SWC是在常规办公室之外的专业工作环境,毗邻居民区的SWC的主要目的是让工作更贴近企业员工和个人生活。对于在家中无有利工作环境的员工和个人,去居住区内提供专业设备的SWC工作是不错的选择。
(4)有了SWC,企业不再受空间限制的困扰,通过利用SWC中的共享设备,节约长期成本。覆盖新加坡居民区的SWC网络可以帮助企业拓展人力资源,灵活便利的SWC办公室将吸引更多劳动力参加工作。
(5)SWC提供的基础服务是根据需求调整工作空间的相关服务。其他如打印、会议室和视频会议等辅助服务的提供则基于使用付费模式(也可以是预付)。SWC可根据不同类型的用户需求提供不同的配套服务。
(6)SWC可与其他类型的企业合作运营,例如儿童看护中心和咖啡馆,为用户提供补充服务。此外,还有特定主题或特定社区的SWC,在这类SWC中,将安排专人负责促进SWC成员用户关系网,协助用户与合作伙伴建立生态系统。
(7)在空间规划方面,SWC为了满足多种需求,可提供多样化设计。这些空间有可能是开放式的多人办公区、会议室,或是封闭的个人工作室,也可能是用户休闲讨论室和休息区等。
(8)与众不同的是,SWC还为企业提供职业中介服务、人力资源咨询、办公空间规划咨询和职业生涯咨询。新加坡将在全国范围内设置不同类型的SWC。SWC网络建成后,人们将通过中央预约系统来预订最近、可用的SWC设施。
新加坡公共图书馆SWC 开放后,打破了工作、生活和学习时间的传统定义,利用图书馆的信息互联基础设施,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除了家和单位以外的,可以平衡终身学习和职业生涯的弹性工作环境。用户不仅能在图书馆SWC得到所需服务,高效地完成工作,还能通过SWC 迅速连接和使用图书馆的馆藏及信息资源,并与其他社区成员建立广泛联系。总而言之,图书馆的SWC充分吸收了各方特长,在较大程度上提高了SWC服务所产生的价值。
3.2 图书馆设立SWC的启示
图书馆之所以能够成为SWC,在于它自身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使其在SWC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基础上,进一步融合了图书馆的优点:
(1)图书馆分散性高、公益性强。首先,公共图书馆具有分布广、数量多的特点,特别是社区公共图书馆,几乎遍布了居民社区的每个角落。而SWC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临近居住地段,因此,社区图书馆恰能与此需要高度匹配。其次,公共图书馆的公益性特点决定了各类用户都能在其中获得免费的基本服务,并且可以免费使用电脑、网络、资源和空间等。相较于传统SWC一般由私人企业出租给其他机构,而机构需要支付费用才能使用的情况,图书馆的SWC则更具竞争力。
(2)图书馆具有为各类社会组织与个人服务的经验。对于倡导公平、平等服务的图书馆而言,它们在为企业、学生及其他各类社会团体、机构或个人提供服务方面具备相当丰富的经验。例如在企业服务方面,大英图书馆所设立的商业和知识产权中心(Business & IP Centre)专为英国各类型企业提供信息服务;2012年,大英图书馆联合英国知识产权局及伯明翰、利兹、利物浦、曼彻斯特、纽卡斯尔、谢菲尔德等六个主要城市图书馆,共同创建为全英小型企业和企业家服务的全国性网站,提供核心知识产权、商务信息咨询及专业知识服务。在我国,例如上海图书馆开设的“创之源”项目,专门面向中小企业提供公益性信息及知识服务。
(3)图书馆为创业者提供创新实践平台。“创客空间”(Maker Space)是近年来不少公共图书馆尝试开展的新服务,它体现了当代图书馆所倡导的线上与线下互动的多元共享理念,将新兴技术工具的应用引入读者服务中,吸引创新工作者到此利用这些工具(如3D设计、打印、扫描设备等)将创意设计的理念转化为实物。例如,美国雪城法耶特维尔公共图书馆的“Fab Lab”、印地安纳州阿伦县公共图书馆的“Maker Station”、康涅狄格州维斯特港公共图书馆的“MakerSpace”、伊利诺伊州斯考基公共图书馆的“Digital Media Lab”,以及我国上海图书馆的“创?新空间”等[8]。从另一角度看,现代图书馆已逐步具备驾驭新兴技术的能力,应能满足SWC对尖端信息技术的需求。
[论文关键词]高职 校园环境 人才培养 关系研究
同志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指出,“要注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积极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这为新形势下抓好高校环境建设,促进人才培养明确了方向。我国高职教育经过30年的发展在办学规模上已成为半壁江山,面对日趋激烈的就业、生源等竞争,重视和加强高职院校校园环境建设,深化高职特色环境育人功能,努力创建一个与教学目标、教育者、受教育者和谐统一的育人环境,既是构建和谐校园、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和重点,又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必然需求。
一、高职校园环境建设基本内涵
作为全日制普通高校的一种类型,高职院校与其他高校校园环境既有诸多共性,也具有特性。共性在于,校园环境是一个特殊的环境,既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校园文化积淀的物质反映,既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前提,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其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同时也是课堂教育和其他教育的有效补充。校园环境主要包括学校的建筑风格、人文环境、自然风景特色、绿化美化程度、环境整洁水平以及设备现代化层次等,一般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校园的精神环境,也称软环境,如学校的管理规章诸要素、校风学风教风、社团、文体活动、人校人际关系等;二是校园的物质环境,也称硬环境,如校园道路、绿化、建筑、公共服务和生活服务设施等,能够满足师生工作、学习、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设施和附着于校园的物质条件。一般来讲,校园环境建设主要指物质环境的建设。同时,高职院校的校园环境建设应有别于其他高等院校,具有其鲜明的特色。高职校园环境建设应以职业特点为中心,以服务区域或社区经济、文化的开放性教育教学为理念,注重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融合,并运用到校园环境的布置中去,使校园整体环境体现行业特色,教学设施突出企业环境、教学场所展现企业文化,从而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二、校园环境建设与人才培养的联动关系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塑造人。学校的环境与人才的培养息息相关,校园环境的好坏、优劣决定着育人功能的发挥,对师生起着潜移默化的约束、引导、规范和塑造作用,影响着师生的思想品德、审美能力、环境意识、行为习惯、集体意识和协作精神的培育,优美、整洁、富有特色的校园环境既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全方位培养人才的重要载体与途径,它以其特有的形象和魅力感染着校园里的每个师生。
高职院校普遍起步晚,存在着体制机制尚未形成、经费投入不足、办学活力不足、“双师型”师资不足、社会与企业认知融合度低等诸多问题和困扰;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面临加快发展的大好机遇和挑战,一些学校也存在着不顾自己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条件,违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规模扩张,重内部建设,而轻教学质量提高,轻管理的现象。作为办学基础的校园环境,在高职院校的建设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科学合理规范校园,注重高职特色校园建设,发挥人文环境育人作用,注重环境建设与人才培养联动,将使校园环境成为德育、技能培育的助力剂,促进环境建设中育人功能的最大化。
三、高职校园环境建设与环境育人的实践与探索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首批28所、广西首家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在校园建设中,学校实践“环境景区化、建筑特色化、风格人文化、功能多样化、设备现代化”的“五化”校园建设理念,从加强校园环境规划建设、文化建设、真实实训环境建设、信息化建设、技防建设等方面入手,促进环境育人,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一)校园环境建设明确开放型、新型的理念
由多所学校合并组建的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得到了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十一五”期间,南宁市委、市政府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同时,以构建服务型、应用型职业教育体系为主线,确立了将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成为广西乃至西南地区的区域性高等职业教育名校的建设目标,并在新建相思湖大学园区为学校规划了1800多亩教学用地,在前期投入1.5亿元新校区建设资金的基础上,在政策扶持、人才培养等方面不断加大政府投入力度。2011年,又把学校作为高职教育改革实验区试点单位,初步形成政府主导、校企联动、三方携手培育高技能人才的工作机制,为学校的深化改革,科学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办学基础。学校在自身建设发展中,能充分结合所处大学园区建设规划、功能设计和区域经济发展趋势,秉承“砺志、崇实、强技、尚新”的校训,明确了“五化”校园建设思路,将环境育人与建设开放式、生态型和现代化高等学府的理念高度融合。
(二)校园整体规划坚持育人为本
1.校园规划重视育人环境。加强校园环境规划是高校建设和发展的基础。学校校园规划采取国际邀标方式,积极引入国际竞争,目前的校园规划设计以加拿大阿奇贝斯景观设计有限公司的方案为主体,并集成了其他公司优选方案的先进理念,整体规划设计既体现了生态化、园林化的特点,考虑了对地形的利用与结合,虚轴线的使用效果,又吸收了德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国际知名职业教育学府人性化建筑风格。此外,校园规划立足社区规划建设实际,设计了集建筑布局、功能划分、资源共享为一体的三个相对独立的校园生态社区组团,积极营造多层次立体的、人性化的参与性共享校园环境,既满足学校、社区发展的需要,又满足了师生、社会机构和人员对学校资源的合理利用。
2.校园建筑体现育人特色。一是功能布局多样性设计,注重育人效果。现代高职校园应是突出办学特色、功能复合、开放型、服务性强的社区型大学园区。在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中,学校以“实用”“够用”“拓展”“优美”为原则,结合大学城社区和城郊结合部的特殊地理位置,设计了校前区和图书馆、学术中心、体育场(馆)、商业街、科技产业区、餐饮实训酒楼(宾馆)、机电维修中心等各种对外开放交流的场地,在满足学生素质拓展、基本的生产实训条件的同时,为学校、社会双向多元交流与合作、资源共享与服务、科研成果的转化、资讯沟通,以及带动和激励所在地域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健康繁荣提供了良性空间和平台,将使大学成为社区文明中心,使校园环境成为人才的孵化器和社区文化旅游重要资源。二是建筑空间人性化设计,注重以人为本。学校建筑空间设计加强了开放与封闭、人工与自然、静态与动态的对比,加强了空间场所的功能复合性和模糊性,使空间充满活跃的生气和愉快的变化,使建筑更彰显人性化特征。如学生宿舍楼群间、学生宿舍与学生食堂间、教学区与行政办公区均采用了连廊设计,为校园交通、师生联系、环境整合、拓展公共活动空间、有效抵御气候变化、稳定学生心理等方面发挥了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多重功能。又如,宿舍及教学楼群全部采用架空设计。学生宿舍架空层分区域开辟了各种校园服务站,学生自主创业小站区域,学生休闲娱乐、社团活动区域、多功能学习区域等。教学楼群架空层着重于学生技能操练功能布局,以及学生日常学习交流、社团活动设施建设。三是校园环境无障碍设计,注重特殊技能型人才培养。学校重视无障碍建筑设计,在新校区规划设计中无障碍环境设计一步到位,分步实施,在旧校区改造中,投入大量资金对原有教学场所、场馆进行了坡道改造,卫生间、淋浴间的无障碍化,充分运用学校教学资源支持特殊教育,培养特殊技能型人才。2011年5月,广西残联与学校联手,在学校创立了广西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学院,这是广西首家面向残疾人的专门学院,也是全国高职高专第一所全日制残疾人大专学历教育学院。
(三)校园人文环境建设烘托育人氛围
1.注重历史文化传承与环境建设的结合。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学校重视校史成果的运用,充分结合高职特点,将校史陈列与校内实训酒楼、宾馆及学生服务中心的环境设计融合,以校史文化、历史人物、杰出校友、办学成果的宣传教育为主线,建设了校史主题餐厅,学生服务中心校史展厅等,并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主要内容和重要场所之一。
2.注重校园主题文化与环境设计的结合。学校在校园景观设计上,无论整体规划还是细部设计方面,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主题的打造,注重从使用者的实用性角度出发,即空间的营造、植物的配置、小品的尺度及布局、材料的选择等,并以人的行为规律与审美标准为基点,特别从对弱势群体学生的关怀出发。如以“森林学校”建设为主题,植物的成长崇尚自然生态美;校园整体绿化、美化通过公开招投标的方式,使不同区域各具特色;配合多条不同风格、亚热带作物的绿荫文化长廊布局等,满足了学生学习生活、沟通交流、改善心态、陶冶审美情趣的需求,成为校园功能建筑和功能空间的有效补充和精神载体。又如,以花为主题,设立了桃花林外语角、向日葵广场;以学校形象识别LG宣传为主题,结合校训、爱国、爱校、诚信、荣辱观教育,通过规划设立于学校各区域的宣传栏、橱窗、板报、电子屏、小品,以及各类门牌、校牌的统一等,丰富校园人文环境,促进环境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
3.注重高品质文化体育设施的建设。优良的校园文体活动场所、设施建设,是构建美好校园环境文化,陶冶学生情操、规范学生行为、适应大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发展的物质条件。学校在新校区三个组团建设规划中,每个组团都规划了完善的文体活动场所,每个场所建设以满足学生素质拓展为主,以实现对外开放、资源共享、社会服务为辅,通过多元化的资金引入、多样性的课程设计,建设了一批高品位、高品质的体育场所和体育运动设施。如一组团建设中,除常规场所、设施建设外,还通过政府扶持、社会融资、企业支持等多种渠道,建设了亚田联标准运动场,功能先进的多功能体育馆,以及拓展学生技能的攀岩墙、网球场、多功能健身房等,努力创建高品质育人环境。
(四)校园实训基地建设坚持“四位一体”“双主体”育人模式
“校企合作,企业先导”的“双主体”育人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是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现校企深度合作互利共赢,体现工作的真实性和实用性,营造真实的职业环境,南宁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实施独立责任的“实训中心”运营和市场化多元建设模式,建立与完善了一批集教学、科研、培训、生产功能为一体的“四位一体”现代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室)。实训基地建设从环境文化建设入手,以企业真实生产车间的人文环境构建为基准,以学校形象识别系统为基调,按现代企业标准对整体布局、制度建设、工序规整、着装统一等严格要求,并通过引入课程、引入企业生产线、引入企业管理者参与日常实训课程设计、实训教学、实训管理、产训结合等,以真实的生产环境和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为师生职业道德培育、知识运用、技能培训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氛围,发挥了实训基地育人的最大功用。
(五)数字校园建设突出空间育人环境构建
信息化数字校园包括教学管理和教学过程两个层面,包含行政、教学、学生三大部分。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实施的数字校园资源计划,包括NCRP系统、“笔记本大学”“校园一卡通”等建设。NCRP系统坚持“以人为本,为人服务”的理念,构建的是“时时、处处、人人”的人文信息环境。此环境中,所有数据是实时、公开的,工作流程标准化,并且始终处于控制状态,教职工的绩效也在比较数据中自动生成,而其中的“学生诚信银行”,更是学校“教养工程”中“教”与“养”结合的重要方式。通过信息化手段,将学生的行为进行量化,激励、规范、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成为学生大学三年综合测评的重要指标,既创新育人模式,又提升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实现了“仿真校园”与“现实校园”校园的高度统一。学校还以“笔记本电脑”为载体,以有线和无线网络为校园平台,通过师生人手一台电脑计划的推进,使学生获取更有效的学习方式,实现师生最简便的沟通方式,同时也促进后勤服务、行政办公效能最大化,实现对学生全方位的实时辅导与动态管理,为促进学生就业,促进家校、校企联系共同育人搭建了优质空间平台。
(六)平安校园环境建设促进安全文化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