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明交通绿色出行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在进行交通规划时,不能为了提高缓解交通拥挤状况,提高交通速度,而牺牲环境。从某种意义上看,公共交通是一种集约化运输方式,增加公共交通在交通运输中的份额,有利于降低交通污染总量。因此,需要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从而不断提高交通效率,减少能源消耗。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增加,能源匮乏问题变得更加突出,所以需要加强对公共交通发展的重视,这也是发展绿色交通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中小城市在发展公共交通的过程中,出现了服务水平不高、工作效率低下、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因此,需要发挥公共交通在绿色交通中的主导作用,建立能耗低、运输量大、污染低的公共交通运输体系。具体措施如下:第一,在政策方面,适当地向公共交通方面倾斜,建立完善的公共交通管理体制,给公共交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给予公共交通业一定的财政补贴,积极拓展投资渠道,提高投资的多样性,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从而有效地解决公共交通发展的资金问题。在公交企业得到财政补贴的同时,应该制定低廉的公交价格,对于特殊人群,如残疾人,可以实施票价减免政策,从而提升公交对人们吸引力,体现出公交的公益性特征,使公交成为市民的主要出行工具。另外,需要充分利用电视、网络、广播等媒介,加大绿色交通的宣传力度,提倡绿色出行。可以举办与公共交通相关的活动,如,无车日活动。鼓励和支持市民选择公共交通、自行车等交通方式。加强公共交通企业改革,正确处理政府和企业间的关系,并给予公共交通企业经营自,构建良好的竞争局势。实施自主经营,企业需要制定各种有效措施来减少能源的消耗,降低运行成本,提升服务质量。第二,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发展公共交通,构建智能化公共交通系统。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处理、自动化控制、信息以及通讯等先进技术,开发智能化公共交通体系,不断提高交通的安全性,促使公共交通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方式。第三,大力发展轨道交通。随着经济的发展,轿车数量不断增加,“乘车难”问题更加突出,有限的道路面积和现有的公共汽车无法解决这一问题。要想改善这种状况,需要采取多结构、全方位的交通方式。大力发展轨道交通,有助于提高运输效率和运输能力,也能减少能源消耗,解决交通拥挤问题。第四,加强换乘系统建设,积极做好交通衔接工作。绿色交通结构必将朝着快捷、便利、低污染、大运量、能耗低的轨道交通方向发展,提高交通方式的多样性,构建完善的换乘系统,提高公共交通的运输效率。
2.生态文明背景下注重步行、自行车系统建设
自行车系统和步行系统是具备“绿色”理念的交通系统,具有环境零污染的特征,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研究表明,自行车将是为未来社会最流行的交通方式。在城市交通规划过程中,很多人忽视了自行车和步行规划,自行车和步行被挤到狭窄的人行道中,增加了步行难度,有的路段甚至没有设置人行道,只设置了机动车道,从而增加了交通拥挤程度,导致交通安全事故频繁发生。步行街的出现说明规划师对步行系统建设的认识有所提高,但是步行街只是用来满足人们休闲的目的。目前,英国的“自行车运输系统”公司正在研发一种自行车高速公路系统,利用“吹风”的方式使自行车的平均时速达到了25英里,而国内大部分轻型铁轨或者地铁的时速不超过l8英里。由此可知,规划师需要加强对步行系统和自行车系统规划的重视。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努力:提高道路密度,尤其是支路和巷道密度。增加支路有助于推动自行车系统和步行系统的发展,有效了缓解了干道上机动车拥挤的现状;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公平路权,给非机动车提供充足的地方,大力建造适合自行车和步行的道路断面;拆墙通路,从而不断提升出行的便捷度;合理调整部分路段坡度,为自行车出行提供便利;加强基础道路建设,加强对绿色车辆的推广和宣传。
3.生态文明背景下调整土地利用模式
加强绿色交通建设,应该对运输体系进行新的定位,提倡出行使用公交、自行车,或者直接步行,转变土地利用模式。优化城市布局结构,实现多元化、集约化的格局,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将市中心建设成为具备较强综合性、就业机会多、生活服务水平高、基础设施齐全且独立性强的功能区,改变城市功能单一的落后观念,避免生活、工作和娱乐等区域各居一端,尽量减少跨区域交通运输量,不断缩短出行距离。将步行和自行车作为城市的主要交通方式,各区域间的联系主要是以公共交通为主。科学合理地规划城市布局,尤其需要加强土地利用模式和交通模式之间的配合。坚持以公共交通和步行等方式为导向,改善城市结构布局,划分专用的步行通道和公交通道。预留轨道线,科学设置公交换乘枢纽,从而为步行、公交以及自行车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合理调整土地利用方式,将城市服务系统、公共运输系统以及步行等有机结合起来,对于人流量和物流量较大的设施,如学校、图书馆等,建造在公交枢纽站附近,从而推动公共交通的发展。将步行系统和商业服务系统结合起来,发展步行方式,改善城市环境,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合理控制城市规模,避免城市无限制地向外延伸,朝着紧凑型城市发展,促使交通基础设施发挥最大的效用,从而不断减少能源消耗。
4.总结
2017年节能宣传周活动时间为6月11日至17日,其中低碳日时间为6月13日。节能宣传周活动主题是“节能有我,绿色共享”,低碳日活动主题为“工业低碳发展”。
二、总体要求
宣传落实《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等相关要求。以建设生态文明为主线,凝聚社会各界力量,普及生态文明、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和知识,营造崇尚节约、合理消费与低碳环保的社会风尚,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微信、微博等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节能降碳。加强与网络、通讯、城管等部门的衔接,妥善做好相关宣传材料的推送、及张贴工作。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各具特色的节能低碳宣传活动。
三、主要内容
(一)宣传周启动仪式及相关活动
1.2017年xx市节能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6月11日(周日)上午9:00,在文城镇xx公园举行。以简洁方式,启动我市2017年节能宣传周活动。(责任单位:xx市科工信局、xx机关事务管理局,承办单位:xx靓菲招牌制作中心)
2.节能科普及节能技术产品宣传展示。6月11日,在xx公园,以宣传画板、摊位展示、现场演示、技术交流、互动体验等方式,宣传节能科普知识、节能降碳成就和典型案例,推广高效节能低碳技术和产品,展示推广新能源汽车,开展节能减碳咨询活动,发放《节能降碳宣传手册》等宣传材料。(责任单位:市科工信局、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科协、市国土资源局、市住规建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局、市商务局、市国资委、市旅文委、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市总工会、共青团xx市委、xx供电局、文城镇政府)
3.绿色出行、新能源汽车宣传推广活动。配合宣传周启动仪式,6月11日在xx公园,组织海马、小二租车等公司开展电动汽车绿色低碳出行宣传活动。(责任单位:市科工信局、市机关事务管理局)
(二)宣传行动
1.部门行动。宣传周期间,主办单位在办公楼醒目位置悬挂内容为“节能有我,绿色共享”等宣传条幅;利用电子显示屏播放节能宣传周活动主题及口号;在电梯间、会议室、宣传公告栏等位置张贴宣传海报。(责任单位:市机关事务管理局)
在市政府门户网站和局域网开展节能减排低碳科普知识、技术及产品宣传。在校园、社区、商业网点和长途客运站、码头等地方悬挂宣传条幅。编印节能降碳技术产品推广案例等资料,印制节能宣传周海报及宣传单,向社会发放。(责任单位:市科工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教育局、市商务局、市科协,文城镇政府)
2.媒体行动。宣传周期间,在《侨乡xx》等报刊等上刊发节能宣传周和低碳日活动有关内容、开设节约用电宣传专栏。(责任单位:市科工信局、市旅文委)
以“节能有我,绿色共享”为话题,在微博、微信上进行节能低碳的互动讨论。(责任单位:共青团xx市委)
(三)节能进机关活动
1.参加主题宣传活动。宣传周期间,市级公共机构组织参加xx市节能宣传周启动仪式,要求市直机关结合实际认真组织本级和下属单位开展好节能宣传活动。各镇级公共机构要组织开展一批影响较大、氛围浓厚、参与率高的宣传活动,增强节能宣传效果。
2.营造活动氛围。宣传周期间,公共机构要通过悬挂主题宣传横幅,张贴宣传海报和宣传标语,制作宣传栏及利用电子显示屏,同时组织相关媒体宣传节能工作,营造浓厚的节能宣传氛围。
3.举行“低碳日”能源紧缺体验活动。6月13日全国低碳日当天,全市各公共机构将同时举行能源紧缺体验和绿色低碳出行活动。以停开四层以下办公楼电梯、关停办公区空调和关闭公共区域照明等方式开展能源紧缺体验;倡导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上下班等绿色出行方式践行节能减排;通过日常办公尽量采用自然光,办公室无人时及时关闭办公电脑、空调及照明开关,减少办公设备的待机能耗和一次性办公用品消耗等绿色低碳的办公模式支持节能工作。
4.开展节能政策法规宣讲。宣传周期间,各公共机构安排专门时间,学习贯彻《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关于促进绿色消费的指导意见》和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等指导性文件,学习贯彻情况纳入节能工作考核内容。
5.宣传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制作示范单位创建宣传展板,大力宣传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事例,推广节约型机关、学校和医院的先进经验。
6. 开展节水型单位创建宣传活动。积极推广应用先进实用的节水新技术、新产品,加快淘汰不符合节水标准的用水设备和器具,积极推进直饮水和电开水器改造项目。
7.开展废旧商品回收利用及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引导公共机构工作人员形成绿色环保、循环利用的办公和生活方式,培养节能环保理念,提高公共机构工作人员的节能环保意识。
8.组织创建节约型校园、节约型医院宣传活动。教育系统、卫生系统要积极开展创建节约型校园、节约型医院宣传活动,倡导广大师生和医务工作者积极参与节能节水实践,努力建设节约型校园和节约型医院。(责任单位:市机关事务管理局)
(四)节能进校园活动
1.利用周一升旗时间,举行节能宣传仪式,向全体学生发出宣传倡议,通报活动安排。依托学校LED屏幕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宣传标语;通过校园广播站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相关信息;在宣传栏、校园内适当处悬挂节能宣传条幅、节能宣传海报,整体营造倡导节能低碳宣传氛围。
2.以宣传节能减排相关法规为主线,依托学校官方及各单位“双微”渠道,开展节约用水、用电、粮食宣传教育微活动。
3.开展绿色低碳体验活动。6月13日举行能源紧缺体验和绿色低碳出行,停开学校4层以下办公楼、教学楼及学生宿舍电梯、停关办公区空调等方式开展电力紧缺体验,倡导步行、自行车或公共交通工具上下班。
4.学生会积极行动,开展校园节能活动周的各种宣传活动,加强宣传教育,组织志愿者到食堂、教室等地,张贴节约用纸、节约用电、节约用水、空调控制温度26度以上等节能宣传标语,开展以“四个一”(节约一滴水、节约一度电、节约一张纸、节约一粒米)为主要内容的主体实践活动。(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共青团xx市委)
(五)节能进企业活动
1.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国有企业创建活动。动员国有企业深入开展节能和资源节约宣传活动,加快实现能源结构清洁化、低碳化。加大国有企业节能减排低碳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力度,提高节能减排低碳专业技能。淘汰落后产能和高耗能、高污染工艺装备,带头履行节能减排低碳的社会责任。(责任单位:市国资委)
2.在企业职工中开展“我为节能减排献一计”活动,动员广大职工积极参与节能减排,普及生态文明理念和知识,推动广大职工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崇尚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普及应对气候变化知识,宣传低碳发展理念,提高职工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意识。(责任单位:市总工会)
3.开展全市燃煤锅炉淘汰督导工作。(责任单位:市科工信局、市质监局、市环保局)
(六)节能进社区活动
1.组织宣传居民阶梯电价政策。利用社区宣传栏或设立展板宣传居民阶梯电价、水价政策,推动居民合理用水用电、节约用水用电。
2.社区节能低碳宣传。宣传周期间,到社区派发节能宣传手册、传单、宣传品,现场咨询家庭节能节电及低碳有关知识。(责任单位:文城镇政府)
(七)节能进农村活动
1.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加强新技术推广力度,积极运用农业清洁生产技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农村能源开发与利用技术、节约型农业生产技术、畜禽无害化处理技术等;鼓励高校、科研院所进行农业节能减排新技术研究与开发。
2.推行节肥、节药、节水生产方式。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节水农业技术,实施保护性耕作,鼓励农民增施有机肥,科学施用化肥,提高肥料利用率。推广科学合理使用新技术,推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的研发。通过建立多元化、社会化病虫害防治专业服务组织,实行统防统治,大力推广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技术,提高综合防治水平。大力发展水肥一体化技术,提高水肥利用率。
3.引导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农业生产产生的废弃物如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蕴藏着能源资源,引导采用沼气发酵技术处理后,能产生高品质的清洁能源——沼气,以及优质的有机肥——沼渣沼液。(责任单位:市农业局)
(八)交通节能宣传活动
1.充分发挥公交、港口等公共场所及车船的宣传阵地作用,在出租车、公交车、客运站、码头LED 显示(宣传)屏及公共交通工具、客货运站场张贴宣传节能标语标识,通过多种形式宣传交通运输低碳发展理念,积极引导社会公众绿色低碳出行。
2.各级交通运输部门要大力宣传绿色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成效,积极宣传交通节能低碳技术、推动交通运输行业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应用,推广交通运输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应用。(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
(九)建筑节能宣传活动
1.广泛宣传装配式建筑应用知识,组织各建筑设计单位、图审机构学习《关于促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指导意见》(琼府办〔2017〕8号)等。
2.组织绿色建筑(小区)知识宣传。宣传绿色建筑、绿色生态小区、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等政策、知识,提高公众对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的认识。组织开展绿色建筑政策标准宣贯培训会,宣传培训《关于加快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的意见》(琼建科〔2017〕x号)、《xx省海绵型建筑与小区设计导则》等内容。
3.组织学习《xx省太阳能热水系统工程竣工验收资料目录(2017修订版)》,提出太阳能热水系统建筑应用多元化方面引导政策,鼓励发展太阳能光伏应用。
4.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xx省商品住宅全装修管理办法(试行)》。(责任单位:市住规建局)
(十)绿色商业宣传活动
1.加大绿色商业宣传力度。在流通行业、商场、超市等的基础上,把宣传范围扩至居民小区各社区,加大绿色商场创建工作宣传力度,鼓励流通企业按照《绿色商场》标准促进绿色供应链建设,采购绿色商品,开展节能产品促销,在营业场所布置节能环保宣传标识标语,引导绿色消费行为。
2.增强绿色商业宣传手段。鼓励流通企业使用节能技术、产品、设备开展节能改造,组织节能技术产品设备供应商与流通企业对接,举办节能技术交流会、改造案例分享会等,促进流通企业发现节能机会,挖掘节能潜力。举办社区绿色兑换活动,采取散发宣传册、图版展示和技术人员现场专题讲座等方式,增强社区居民对再生资源回收的认识。(责任单位:市商务局)
(十一)低碳专题活动
1.低碳知识宣传。以宣传展板、节能低碳产品展示等方式,宣传低碳知识及我市推进低碳发展工作进展情况。
2.组织宣传节能减碳适用技术。开展科技示范宣传,普及节能减碳实用技术,组织太阳能技术和产品体验周活动,提高公众节能减碳科技意识和能力。(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科工信局、市科协)
(十二)资源节约宣传活动
1.宣传散装水泥政策法规。总结近年来我市发展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及建筑产业化成果,宣传专项基金征收规定调整情况等。(责任单位:市住规建局、市商务局)
2.限塑及空调温度控制专项检查。采取现场抽查等形式,对大中型购物商场、超市塑料袋有偿使用、超薄塑料袋使用及温度控制情况进行检查、宣传。(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科工信局、市发改委、市环保局、市质监局、市工商局、文城镇政府)
3.“城市限粘 县城禁实”专项检查。采取资料核查、建筑现场抽查等形式,对“城市限粘 县城禁实”的完成情况和完成进度进行专项检查。(责任单位:市住规建局)
(十三)节能知识普及活动
1. 组织市重点用能单位能源管理员培训班,开展节能法规及节能业务知识培训,推介节能技术。(责任单位:市科工信局)
2.组织开展节能“四个一”实践活动(节约一滴水、节约一度电、节约一张纸、节约一粒米)。组织开展节能减排志愿者活动,引导青少年增强资源节约意识,强化青少年节能减排实践,从小培养节约意识。(责任单位:共青团xx市委)
3.开展弘扬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理念宣传教育。结合“世界环境日”主题宣传活动,组织开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生态环境保护知识教育,进一步提高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科学素养。(责任单位:市环保局)
四、组织机构
2017年我市节能宣传周及低碳日活动由市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节能办公室牵头(办公室设在市科工信局),市委宣传部、市科工信局、市发改委、市旅文委、市教育局、市国土环资局、市环保局、市住规建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局、市商务局、市国资委、市文体广电出版体育局、市机关事务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科协、xx供电局、文城镇政府等为主办单位。xx广播电视台、《侨乡xx》等新闻媒体和市政府网站负责宣传工作。
五、有关要求
一、做好学习与宣传
根据《关于加快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的决定》、《四川省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及《xx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建设方案(2017-2020年)》,召开全体职工会议,宣传了文件精神,要求全体员工围绕全国节能宣传周“节能有我 绿色共享”的主题,深入贯彻落实绿色节能、低碳环保等有关要求,积极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等产品、新技术,培养绿色生活、绿色办公、绿色消费的良好行为习惯,倡导要将节约精神贯穿到每位干部职工的实际生活中,为建设全社会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采取的节能措施
1、在节能宣传周期间,利用单位LED等形式发送关于节能减排的常识,普及节能低碳、节水和资源循环利用知识。
2、在办公室张贴“倡导节能减排、共建绿色家园”为主题的宣传教育图,包括“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等方面,利用场馆自身优势,对来全名健身中心锻炼的会员朋友宣传一些工作中、生活中的低碳知识,呼吁全民共同环保。
3、于6月14日全国低碳日活动当天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开展能源紧缺体验和绿色低碳出行活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上下班。倡导全体干部职工减少一次性用品消耗,减少待机能耗;开展停开空调和关闭公共区域照明等体验活动;鼓励以低碳的办公模式和出行方式体验能源紧缺,普及和推广新能源汽车相关知识,支持节能减排。
三、取得的成效
通过开展这次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周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全体干部职工节能减排意识,每位员工通过结合实际生活与工作,身体力行,切实做到了绿色生活、绿色办公、绿色消费等节能减排行为。宣传周过后,我局将会继续将节能减排这一意识用行动贯穿在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中,为建设我们共同的家园贡献一份力量。
一、领导重视,精心组织
局领导干部高度重视,及时动员部署,采取多种形式做好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为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悬挂宣传标语、出动宣传车、召开职工大会、组织职工观看电视专题节目等,普及宣传保护生态环境的常识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激发了全局干部职工的环保热情,形成了自觉养成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的浓厚氛围。
二、积极参与,强化宣传
按照活动要求,我局结合农业农村工作实际,进行了详细的安排和部署,由分管领导带队,组织执法队、法规股技术骨干,成立宣传小组。在“六·五”期间,以大力倡导环保农业、绿色农业、生态农业为主线,组织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一是以下乡开展常规工作为契机,为广大农民宣讲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知识;二是在6月5日当天,出动宣传车1辆,与环保局等单位组成车队在县城及场镇巡回宣传。
三、开展低碳消费“三进”活动
按照县委县政府统一安排部署,我局认真开展低碳消费“进机关、进餐厅、进家庭”活动。局领导带头,动员干部职工绿色出行,步行、骑车或合并用车;绿色办公,节约资源;家庭节约用电用水,使用环保购物袋,践行光盘行动,杜绝用餐浪费。
四、开展环保教育实践活动
[关键词]桂林市;公共自行车;满意度分析;骑行环境
[DOI]10.13939/ki.zgsc.2016.32.178
2012年桂林市获国务院批准为低碳试点城市,2014年10月,桂林市正式启用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践行绿色交通理论及低碳城市要求,但在具体实施中是否能顺应理论设想,并达到预期效果,或其受到某些因素的制约,并对其进一步推广使用产生影响,故笔者通过实地勘察、问卷调查、无结构式访谈等方式调查研究其运行状况,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具体研究分析,提出解决方案及建议,以提高其使用率,加快桂林市绿色交通、低碳城市的发展速度,保护桂林市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塑造良好的桂林形象,同时提高公共自行车使用带来的社会效益。
1 公共自行车系统实施效果分析
1.1 布点分析
1.1.1 公共自行车规划布点分析
桂林市公共自行车站点主要布置在公交车站、居住区、旅游景点、学校、公共建筑附近,站点的布置旨在实现公共交通的“无缝衔接”、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创建生态旅游模式,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1.1.2 站点规模设置与站点间距分析
桂林市共拥有公共自行车站点336个,桂林市区291个,临桂新区27个,雁山区和雁山区草坪乡共18个,其中带车棚的站点共69个,占总站点数的20.51%。总投入车辆数为10000辆。每13个站点配置一名工作人员,调配各个站点的车辆,避免站点车辆短时间内短缺或爆满。
调查发现,大部分相邻站点之间的距离在500米以内,部分相邻站点之间的距离大于500米。公共自行车站点和公交车站点之间的距离大部分在20~50米,与公共建筑或学校之间的距离在50米以内。
桂林市公共自行车系统共设公共自行车租车卡办理点4处,分别为:中心广场站点、临桂政务服务中心大厅、香格里拉、高新区信息产业园。
1.2 公共自行车使用情况分析
1.2.1 使用情况变量交叉分析
(1)职业与出行目的交叉分析。由统计分析得出,市民使用公共自行车的主要出行目的为上下班及锻炼身体。其中,在以上下班为出行目的使用人群中,公司职员所占比例最高,约为64.7%;在以锻炼身体为出行目的的使用者中,公司职员所占比例也是最高的,约为61.54%,其次为退休员工,所占比例为16.66%。在以上下班为出行目的的公司职员在该群体中所占比例达47.83%;在以锻炼身体为出行目的的公司职员、退休员工在各自群体中所占比例为34.78%、37.5%。根据自行车本身环保和锻炼身体的特点,大多固定职业者把公共自行车作为通勤工具,出行与锻炼身体两不误。
(2)年龄与出行距离交叉分析。数据分析显示,大多数使用者愿意使用公共自行车出行的距离在200~1000米的范围内,当出行距离在200米以下时,市民都会选择步行,而出行距离超过1000米时,骑行时间过久身体会产生疲劳感,大多数市民不会选择自行车出行。当出行距离超过1000米时,仍然愿意使用公共自行车出行的人数中,45~60岁年龄段的人数所占的比例最高,达44.44%。这也说明了年龄越高的人越懂得锻炼身体和环保的重要性。
(3)职业和使用时间交叉分析。经过调查发现,无论是何种职业的人群,大多数都能在使用60分钟内还车,只有极少数超过60分钟未能还车。由此可见,公共自行车的“使用时间超过60分钟开始收租金”的收费方式,可以保证自行车的及时归还,使得公共自行车不被故意占用,保证每个站点随时有车可借,提高借车率和还车率。
(4)职业与使用时间段交叉分析。由数据分析得出,9―11点这一时间段的使用人数最多,约占总使用人数的37.21%;6―9点、17―19点这两个时间段的使用人数分别约占总使用人数的30%及28%。其中,6―9点、17―19点这两个时间段,公务员、职员及个体经营者占使用者的绝大部分,9―11点这个时间段的使用者则为退休人员居多。以上三个时间段为上下班、锻炼身体的时间段,这与使用者的出行目的比较分析结果相吻合。
以上四个方面的交叉分析表明,桂林市公共自行车的使用目的主要为公司职员上下班以及锻炼身体、退休员工锻炼身体,骑行距离大多都小于1000米,使用时间极少超过60分钟,使用时间段为上下班时间及早上锻炼身体的时间段。由此可知,桂林市公共自行车不仅仅是为了解决“最后一公里”,它已慢慢成为桂林市主要交通工具之一,在城市交通体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1.2.2 公共自行车使用满意度分析
从公共自行车系统的骑行环境、车身设计、运营管理、总体评价四个方面对桂林市公共自行车使用满意度进行调查。设置五档评分等级,分别为非常满意(10分),一般满意(8分),无所谓(6分),不满意(4分)和非常不满意(2分)。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1)骑行环境。使用者对于骑行道路的通畅性的满意度评价为8.56分,对于骑车环境安全性的满意度评价为8.19分,均高于平均满意度7.76分(平均满意度指骑行环境、车身设计、运营管理三者的满意度平均分)。综合来看两者的满意度均较高,由此表明,使用者对桂林公共自行车交通的骑行环境大多持较为满意的态度。
(2)车身设计。公共自行车的车身设计的满意度主要考虑其整体的舒适性、安全性和耐久性。根据问卷统计可得,公共自行车整体的舒适性、安全性和耐久性的满意度评价分别为8.23分、8.47分和7.86分,均高于其平均满意度7.76分。可以看出市民对公共自行车的车身设计是比较满意的。
(3)运营管理。在公共自行车的运营管理中,市民对租还车方便性、车桩读卡设备、查询系统、收费方式等较为满意。而对站点布置的合理性、车辆的清洁程度、管理人员调配车辆的效率、站点遮阴棚的普及程度、办理自行车卡的便利性、损坏或丢失的赔偿方式、车辆的维护等的满意度均低于平均水平,其中车辆的维护满意度最低。市民对运营管理的满意度评价为7.56分,低于平均满意度7.67分,说明桂林公共自行车的运营管理水平有待改进。
(4)总体满意度。在数据统计中,市民对公共自行车系统的总体满意度为8.19分。但统计的平均满意度却低于市民对公共自行车系统的总体满意度。说明我们的公共自行车系统在实际运行中,与市民所认可的存在一定距离,仍需要继续改进。
1.3 公共自行车不使用情况分析
随着公共自行车交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市民了解并使用公共自行车,但仍然有许多的市民没有使用公共自行车,通过调查得知不愿意使用公共自行车的市民当中,36.36%的人认为办卡麻烦,22.73%的人居住区附近无公共自行车站点,18.18%的人因有私家车或固定的班车,从而不选择使用公共自行车。其余部分市民因使用公共自行车不方便、担心安全问题、不会骑自行车、没有后车位不能载人等原因而不使用公共自行车。
未使用公共自行车的市民认为,应该从“增加存取点、降低收费标准、改善车身设计、实施无卡租车、增加办卡点、降低办卡押金、提高安全保障”等方面改进公共自行车系统。同时多数的市民表示公共自行车系统得到改善后愿意使用公共自行车,对公共自行车今后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认为今后会得到广泛使用,仅有部分市民持中立态度未能预测,或持消极态度,认为今后难以推广的市民。由此可见,桂林市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在实际运行中仍然存在一些制约其发展的问题并亟须解决,同时市民对公共自行车的发展前景充满极大的期待。
2 公共自行车系统发展困境
2.1 缺乏人性化的车身设计,舒适性不足
大多数市民认为,公共自行车应该增加后车位,方便市民的使用。同时,公共自行车座椅舒适性不足,不具防震功能。桂林市作为国际旅游城市,在桂林市区拥有很多可供游客参观旅游的景点,当公共自行车的站点将景点串联之后,游客们也会考虑通过无卡租车的方式选择骑行旅游,而对游客来说,公共自行车的车身设计应当具有服务于游客的特征,才更能被游客使用,也更能彰显国际旅游城市的城市魅力。
2.2 锁车柱不足,造成“借车容易还车难”
就使用者反映,还车时存在站点无空余锁车柱供使用者还车的现象,使得还车者无法及时还车。一期建设时,每个站点的锁车柱均为30个,二期建设的站点每个站点的锁车柱的数量为20~40个不等,但每个站点的人流量不均等,有人流量多的地段也存在人流稀少的地段,因此每个站点几乎同等数量的锁车柱无法满足实际的需求。
2.3 车辆得不到及时检查维护,影响使用者用车安全在调查中有一部分使用者反映偶尔会借到已损坏的自行车,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链条损坏或刹车功能丧失等故障。故障的出现与使用者不爱护公共财产及站点管理员工作的严谨息相关,管理者未能及时和细心地检查车辆存在的问题,保障使用者的用车安全。
2.4 站点无监控探头
无法对恶意损坏自行车、张贴小广告及占用公共自行车停车位停车等的不文明行为进行实时监控。同时无法监督检查站点工作者的工作状况,无法及时了解站点还车状况,是否存在有还车者还车无车柱等状况出现,不能更好地对车辆进行调配。
2.5 站点选址缺乏群众意见的参考
桂林公共自行车选址现状主要依据商业、教育、公园、景区以及医院等人流密集的公共区域进行站点布置,但对于居住社区布点不够深化。对于公共自行车而言,市民是其最主要的使用群体,没有深入了解市民具体需求,缺乏群众意见的参考,无法进行更合理的站点选址。
2.6 站点无车棚,设备易损坏桂林共拥有公共自行车站点336个,其中带车棚的站点仅有69个,占总站点数的20.51%。没有布置车棚的站点仍是多数。车棚的不足对公共自行车系统的维护以及市民的使用造成不便。风吹日晒易对自行车的车身部件造成损坏,雨后车身潮湿、晒后车身灼热,也不便于市民的使用。
3 优化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对策建议
(1)在车身设计方面,公共自行车管理公司应当对公共自行车的使用情况进行充分的群众意见调查访问,对于群众提出的意见进行收集并采纳相关合理建议,同时做出相应的总结和反思,生产出群众喜爱的公共自行车并对不舒适的公共自行车进行回收更新再使用。对于专供游客使用的公共自行车,可以设计双人骑行和家庭骑行的车型。
(2)对于锁车柱不足问题,公共自行车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公共自行车管理系统查阅每个站点的公共自行车借还情况,对于借车和还车频率比较高、次数比较多的站点或地段,增加锁车柱或增设站点。或直接根据地段人流量的多少加设站点或增加该地段上某站点锁车柱的量。
(3)在使用者用车安全上,提高站点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以及工作的积极性,不定时排查车辆的安全隐患,减少突发故障的发生。对于因车辆长时间的被使用或自身质量或天气原因造成的车辆损坏,公共自行车公司应当及时予以维修。其次,建议安装监控器,实时监控恶意破坏公共自行车的行为,并追究肇事者的相应责任。最后,公共自行车公司可以考虑与周边单位,如24小时便利店、报亭、旅游售票点等联手,给予这些单位一定的酬劳,并请他们协助管理公共自行车。
(4)建议安装监控探头进行实时监控管理,监督不文明行为。同时监控探头的设置,有助于管理人员对公共自行车站点实施管理,通过探头传回的信息,及时了解站点服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更能及时了解站点借还车状况,并及时进行车辆调配。
(5)站点的布置应当在依据《公共自行车选址原则及规范》的同时,适当参考市民意见,了解市民的意愿,将更有利于便民惠民。
(6)尽可能的在每个站点配备车棚,方便市民的使用,同时保护设备及公共自行车,减少其因天气原因造成的损坏。
4 结 论
通过实地调研分析,正处于萌芽阶段的桂林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还有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随着公共交通的发展,人们对公共自行车服务的需求将不满足于“最后一公里”的范围,但如果随着服务需求的增加企业的经营状况并没有随之改善,而企业一味扩张服务范围必将导致服务质量和可靠性的下降。[1]建议公共自行车管理公司认真学习并借鉴其他城市公共自行车运行的方式并根据桂林市的实际情况和采纳市民的合理建议和意见等,改善桂林公共自行车系统,使之更便民利民,同时使其使用量增加,缓解交通拥挤问题并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桂林是一座环境优美、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同时也是一座在世界享有盛誉的著名旅游城市,因此保护桂林的山水就是保护世界人民共同的财产。[2]而每一个身处桂林的人都应有一份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都应为建设美好桂林而献计献策而共同努力。只有大家万众一心、齐心协力,才能共建桂林城市生态文明。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