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体育竞赛的意义简单需要

体育竞赛的意义简单需要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体育竞赛的意义简单需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体育竞赛的意义简单需要

体育竞赛的意义简单需要范文第1篇

现代竞技体育比赛虽然不以商业营利为目的,但它从开始就与商业活动联系在一起。例如,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从一开始就利用发行邮票、举办博览会等方式解决经费问题,萨马兰奇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以后,国际奥委会章程进行了一系列重大修改,最终使奥运会走出困境,成为各国竞争的“香饽饽”。在主办奥运会的商业化运作中,转让电视转播权是一种代表潮流而又逐渐起主导地位的运作方式。自1960年冬季奥运会以5万美元出售了电视转播权,以66万美元出售了夏季奥运会电视转播权以来,电视转播权给体育比赛的组织者带来了巨额利润,2000年悉尼奥运会组委会电视转播权收入达到7.98亿美元,而且这一收入还在攀升。其他比赛也是如此。1997年11月11日,NBA与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和特纳有限电视公司以26亿美元的价格延长了4年期的电视转播协议,2002年日韩世界杯足球赛电视转播权转让价格为3.988亿美元,国际奥委会前主席萨马兰奇甚至认为,将来体育运动会可简单地归纳为两类:一类适合电视的口味,另一类则不适合,前者发展,后者衰亡。总之,当电视与体育竞赛结合在一起的时候,现代体育才得以普及和迅速发展。

体育竞赛进行产业化运营时,其突出特征是其信息经济的特点。以奥运会为例,组委会的收入构成主要包括:电视转播权收入;TOP赞助计划收入;标志特许使用收入;组委会赞助收入等,其中电视转播权的转让收入一直处于绝对主导地位,占70%以上。而组委会收入之外的其他经济收入,也多与信息产业相关。这些收入的基础则是体育竞赛本身,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知识产权,尤其是著作权。

然而,对体育竞赛进行知识产权保护,世界各国各有差异,在我国则更有争议,而且在实践中受到传统体制、传统观念及现实法律本身的制约。中央电视台大约到1997年才开始在转播国内体育赛事时向举办者交纳转播费,而目前全国足球甲A联赛的转播权谈判,足协与央视尚未达成协议。此外,体育竞赛的某些项目,如花样滑冰、花样游泳等项目的表演能否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以及如何在转播权的权原及权属上进行明晰的界定,都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国体育运动本身以及体育产业的发展。本文正是基于以上的背景,从电视转播权这一典型的、颇受争议的问题出发,探讨体育竞赛中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并分析我国立法及现实法律实践中的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1体育竞赛电视转播权权原及解决途径

体育赛事由于其较强的自我封闭性和专业性,一般强调行业自律,并得到各国法律的认可。根据国际惯例,体育竞赛的电视转播权属于赛事主办者,包括新闻报道权、赛事画面集锦和赛事转播权。我国的体育竞赛转播一般由主办者和当地电视手进行,由当地电视台制作竞赛的节目,转让给其他购买电视转播权的电视台。在转让过程中,全国性的比赛,例如全国足球甲A联赛,是由中国足协牵头签约,然后将出售转播权所得利润分成给各个俱乐部和比赛地的有关单位。在外国,例如美国,由于其发达的电视网络,一般是由几大电视网来集中买断节目,再出售给各个电视台,实现制播分离,既节省了成本,又能提供较优质的服务。尽管这两种方式由于体育运动及电视业发展水平而有不同,但都面临相同的问题:体育竞赛的节目制作者、竞赛运动队以及队员、赛事主办者,谁才是转播权的真正享有者?转播权的性质是什么?

首先,我们必须理清转播权的性质,才能深入的探讨其他问题。在许多著作中,基于我国以前的著作权法,将转播权与播放权作为邻接权的一部分加以论述,其实是不正确的。《保护邻接权罗马公约》专门规定了广播组织权,即广播组织有权:(1)授权或禁止转播他们的广播节目;(2)授权或禁止录制他们的节目;(3)授权或禁止复制未经其同意而制作的他们的广播节目的录音录像;(4)授权或禁止向公民传播其电视节目,如果此类传播是在收门票的公共场所进行的。行使这种权利的条件由被要求保护的缔约国的国内法确定。《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协议)规定,广播组织应享有权利禁止未经其许可而为的下列行为:将其广播以无线方式重播,将其广播固定,将已固定的内容复制,以及通过同样方法将其电视广播向公众传播。如果某些成员不授予广播组织上述权利,则应依照伯尔尼公约1971年文本,使对有关广播之内容享有版权之人,有可能制止上述行为。有人认为我国1990年颁布的著作权法第42条规定了广播组织权,是不确切的。而真正明确地规定了广播组织权的则是2001年新修订的著作权法,该法第44条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有权禁止未经其许可的下列行为:(一)将其播放的广播电视节目转播;(二)将其播放的广播电视录制在音像载体上以及复制音像载体。前款规定的权利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广播、电视首次播放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这就明确将广播组织的版权(著作权)与邻接权区分开来。事实上,如果电视台自己制作节目进行播放,它首先享有节目(作品)的版权,其次才是广播组织权(邻接权)。体育竞赛的现场直播属广播组织权,而赛事画面集锦及专题节目,如果是电视台加工制作的,只要有独创性,就形成作品,其享有的是著作权而非广播组织权。因为邻接权无论是从权原、保护期限及保护程度方面都比著作权要小。因此,广播组织权是广播电台对非其制作的节目所享有的一种邻接权。转播权正属于这种邻接权,当然,它属于授权转播的权利人,而非转播者。

其次,在将电视转播权界定为邻接权的前提下,需要探讨的是其原始版权何在的问题,因为没有版权就没有邻接权。在电视节目制播分离的情况下,如果体育竞赛主办者授权电视节目制作者将竞赛场面制作成电视节目,若在剪辑等方面制作者进行了独创性劳动,则作者无疑应属节目制作者,而基于合同关系,可采用委托作品的形式使主办者成为版权主体,以获得法律保护。《著作权法》第17条规定:受委托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的归属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过合同约定。合同未作明确约定或者没有订立合同的,著作权属于受托人。可见,除表明制作者身份权外,主办者与节目的具体制作者可通过合同解决版权归属问题。

如果说通过合同的约定即可将赛事制作成的节目版权问题明确的话,那么仅仅其直播(发送信号而没有独创性)就可获得版权,其真正的表演者,即参赛运动员能否享有著作权?这两者之间的冲突如何协调?众所周知,著作权(版权)是作者、其他主体及其合法继受人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依法享有的各项专有权利,其关键之处是其权利基础——作品。显然,运动员的竞赛不属文学与科学作品。伯尔尼公约(1971)将作品的范围概括为:文学、科学与艺术领域的一切作品,不论其表现方式或形成如何。在其例举中并未提及体育竞赛活动。我国著作权法第3条规定的作品包括:文学作品;口述作品;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美术、建筑作品;摄影作品;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类型作品;计算机软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而最后一项中,至今尚未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体育竞赛表演的性质及权属问题。《WIPO表演与录音制品条约》(WPPT)第2条规定:表演者指演员、音乐家、舞蹈家和其他表演、演唱文学作品的人。笔者认为,体育竞赛的运动员所能受版权保护的应是其表演,即他们享有表演者权(当然若是独创的作品则享有表演权)。《保护邻接权公约》限定表演者权指表演文学、艺术作品之人,但在该公约第9条中,又采用许可主义,间接地承认那些不表演文学艺术作品之人也是表演者,只不过要由各国国内法予以确定:任何缔约国均可根据国内法律和规章,将本公约提供的保护扩大到不是表演文学或艺术作品的要求。据此,我国著作权法第3条将杂技艺术作品明确列举为表演者可以表演的作品,已将伯尔尼公约的作品范围扩大了。在此情况下,讨论运动员(包括体育竞赛节目的其他创作者)的著作权保护问题,是有现实意义的。

一些典型的运动竞赛表演项目,如花样游泳、花样滑冰、艺术体操等,都与杂技表演没有什么差别。它们具有以下特征:技能要求很高、难度大;具有深刻的思想性、高超的艺术性,是体育群体的智力成果的集中展示;具有极强观赏性;它同舞蹈一样可以有形再现。更何况,我国著作权法并未将可固定性作为作品受保护的条件。因而,这些表演就其本身而言,受著作权法保护应该没有什么问题,而且,编排出来的融音乐、艺术动作于一体的艺术体操,实际上就是可独立使用的作品。但是,像举重、击剑、足球等程式性的竞赛,并没有特定的独特表演特征,而且风险性大,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可以不作为著作权法所保护的表演。国际上之所以不将体育竞赛中运动员的表演列入知识产权法中表演者权的对象,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体育运动的自成一体性、专业性、竞技性,使运动员的表演可以通过工资、奖金等形式得到补偿,而通过电视转播权等形式可将投资一并收回;第2,体育竞赛就其宗旨而言是非商业性的,报酬权仅是其考虑的一项因素;第3,传统的体育道德观念并未认可体育竞赛的表演可以获得商业利益;第4,体育运动重视普及,这在现实中必然涉及重公益而牺牲一些私益的情况。例如,虽然欧洲联合广播公司出价甚低,但国际奥委会还是基于普及体育的宗旨拒绝分拆转让电视转播权而获取高额转播费,以便使广大观众能够支出少量费用即可观赏奥运会实况。最后,传统知识产权法的范畴也在发生变革,在体育竞赛与知识产权法之间除了经营性标记外,尚未有很强的结合。在这种背景下,基于体育运动的特殊性和知识产权法体系的相对封闭性,可以设想用单行法的形式将一些竞赛表演者的权利明确规定出来,以切实保护运动员及其他创作协助者的利益。这一构想还基于以下两点理由:第1,是否保护竞赛者的无形财产权是由各国一定的经济、社会条件决定的,体育项目的普及性和受欢迎程度与之紧密相连。第2,日益发展的“阳光产业”——体育产业也需要以物质利益(更独立的物质利益而非劳务性的债权利益)来调动竞赛者的积极性。例如巴西法律就规定了对运动员比赛的产权保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由此,在现实体制下,可以勾勒出我国体育竞赛电视转播权的一般权利框架。这种权利框架,以职业性体育竞赛(如全国足球甲A联赛)与一般性体育竞赛(如奥运会)的划分为基础。首先谈职业性体育竞赛。运动员(包括其他协助者)享有表演者权,在将其表演让渡给俱乐部(或其他组织)的同时还对其可独立使用的表演节目享有著作权。运动员与俱乐部(或其他组织)之间除了合同约定的雇用关系外,其独立的财产权受到保护。体育比赛的主办者享有竞赛电视转播权,然后通过合同关系与各参赛主体约定转播权转让费用的分成,并通过合同关系与电视节目制作者约定委托作品的版权事宜,而电视台则在转播时支付转播费。电视机构在转播时以独占许可使用或其他方式使用,也由合同予以约定。由此,就在合同的体系内划清了各方权利义务关系,并不会妨碍体育竞赛的转播和各方的收益。同时,基于体育运动的自律性,还可对运动员及其他相关者约定其权利义务,以免妨碍运动的普及。这样,就在自治性与法律性之间将体育竞赛转播权问题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了。就一般性体育竞赛而言,虽然参赛队或参赛个人不采用职业俱乐部的形式,但可比照职业联赛来规范各方权利义务。

2体育竞赛电视转播权转让的法律问题与对策

体育竞赛电视转播权以内容划分,主要有三类:新闻报道权、赛事画面集锦使用权和赛事转播权。从播出范围来看,可分为全国性转播权和地方性转播权。从转播方式来分,可分为无线频道转播权、有线频道转播权、卫视频道转播权以及互联网电视转播权。一般而言,在新闻节目中使用赛事信号不得超过3min,且播出间隔不得少于6h,在节目中使用赛事信号权超过3min就需购买赛事画面集锦权,要转播整场比赛则需购买赛事转播权。只有购买了相应范围和内容的转播权的电视机构,才能获得赛事采访权和公用信号使用权。转让可以单独转让,也可一揽子转让,可采用独占许可转播,也可采用一般许可转播,这需要通过合同明晰,并报有关部门批准。这些并没有什么争议,而关键性的问题在于:如何进行转让?如何协调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之间的矛盾?

现实操作中,主办单位享有转播权的财产权利,在具体转让中多采取集中转让方式进行。以全国足球甲A联赛为例,它由中国足协统一与各电视台进行转播权转让的谈判,收益与各俱乐部分成。集中转让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主要有2:第1,节省成本,提高谈判地位与讨价还价的能力,而且可以协调各俱乐部之间的关系;第2,尽量缩小各俱乐部之间的“贫富分化”,减少由于财产的差距而影响竞赛水平的因素。但是,足协本身的地位尚未廓清,实际是一种行业自律组织又是管理机构,这种双重身份使其难以在进行电视转播权的收益分配上真正代表俱乐部的利益。现实情况也证明了这一点。目前,各足球俱乐部的投资者每年大约要在球队上投入2000~3000万元,而收入远未能补偿投资。因此,甲A球队冠名权频频易主。另一方面,中国足协帐面上渐渐积聚起几千万元的赢利,而在对出售电视转播权的收入分配上,并没有与各俱乐部进行平等的协商。因此,尽管体育产业是阳光产业,但在缺乏产业的成熟运营机制、政企不分的前提下,电视转播权难以按其市场价值来转让,同时,甲A联赛质量难以大幅度提高。这种漠视真正的投资者与表演者利益的做法,势必造成恶性循环。因此,各俱乐部也在学习外国经验的基础上试图组建NBA那样的联合公司,以实现商业运营与体育竞技的良性循环,在电视转播、广告、相关产业的带动方面形成产业链,以便进行企业化的转播权运营机制。这种做法值得提倡,而且在时下人们对足协两块牌了一班人马进行质疑的大环境下,实现以参赛者为主体的产权运营机制,将是中国未来体育竞赛运营的当然选择。这种情况下,若足协集中签约,则是一种信托关系,即各俱乐部通过信托合同委托足协集中与各电视机构签约,足协根据与俱乐部之间的协议来分配收益,并不得违背信托合同。同时,基于体育运动的自治性和独特性,各俱乐部必须委托足协集中签约,而不能私自签约。这样,就将足协的行政管理职能与行业自律职能区分开来,足协就可在职权明晰的基础上正确地履行职责。同理,其他各类活动也可比照这种法律关系进行操作,而这种做法,又有2001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作为依据,显然是一条合理合法的选择。

体育竞赛首先是一项公益事业,但也包含着私人利益、局部利益。因此,要协调好各方利益,才能推动体育事业的顺利发展。我国目前体育电视转播权价格普遍较低,而且央视在与各竞赛主办者的谈判中压价现象严重。这除了竞赛本身的水平外,还与整个体育及媒体运作与管理机制有很大关系。一两家电视台形成了强势媒体,占据垄断地位,势必在谈判中占据主动地位,从而变相压价。例如,中央电视台转播甲A联赛的各种广告收入及赞助收入上亿元,而受让转播权支出费用仅几百万元,还在2002年甲A联赛转播权上不肯让步,要求压价,而国家广播电影电视局《关于加强体育比赛电视报道和转播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中赋予央视在国际体育比赛、奥运会、城运会及全国性体育比赛电视转播权购买与谈判上独断地位,更增强了央视在转播权问题上的主动地位,不利于其他电视机构的竞争和体育赛事转播与体育运动的推广。在广播电视机构不准民间资本及外资进入的今天,这势必成为制约体育产业良性发展的一大制度。因此,在电视业引入商业竞争、制播分离的形势下,引入地方电视台与央视的竞争机制,才能有利于良性竞争环境的实现。在确保央视在新闻及时事宣传中“喉舌”作用的同时,必须将文娱节目引入公平竞争,才能正确协调各个电视机构的关系,更好地普及体育运动。另一方面,在体育竞赛产业运营中,必须进行全方位的开发,将转播权、门票收入、赞助、广告收入等各方面结合起来,特别是将广告与赞助及转播权结合起来,打造规模效应,引入外资和民间投资,才能将竞赛的运营做活、做好,也使体育在带动相关产业和丰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方面真正起主导性作用。

3结论

目前,全球体育产业产生的价值每年已超过4500亿美元,体育产业成为了“阳光产业”,体育竞赛在保持其非商业目的和在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方面起重要作用的同时,在商业的推动下得到了更迅速的普及和发展,而电视则在其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中国在加入WTO进一步扩大对外交流和争取到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的背景下,推进体育竞赛的法制化已迫在眉睫。本文仅从知识产权角度论述了体育竞赛电视转播权的一些基本问题,限于篇幅,对行政管理体制、国际交往中的国际私法问题则很少涉及。总结全文,笔者的结论是:

(1)体育竞赛电视转播权是一种广播组织权,属于著作权(广义)中的邻接权,它属于赛事主办者,但并不排斥某些项目运动员及相关人员对其表演所享有的表演者权,即一种著作邻接权;

(2)体育竞赛(特别是俱乐部形式的竞赛)在专业体育组织与参赛主体之间分配电视转播权时是一种信托关系,参赛主体才是委托人,它们之间的权利义务由信托合同约定,但受体育竞技纪律的规制;

(3)发展电视业的竞争与体育产业的多极化参与是普及体育运动的根本大计,行政机关与自治团体分开,创造自由宽松的竞技环境和商业环境是现代体育与传媒优势互补、协调合作的现实出路。

【参考文献】

[1]赵淑萍,王银桩.美国电视纵横.华文出版社,1999:18.

[2]温源.奥运大商机——2008奥运会全接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44~46.

[3]吴汉东.知识产权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104.

[4]张杰.运动竞赛表演中的著作权保护.体育学刊,2001(4):14.

体育竞赛的意义简单需要范文第2篇

摘 要 在21世纪的今天,体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无论在公园、学校、运动场、网络传媒等等,都能欣赏到各种体育活动;体育欣赏可以给个人及家庭带来乐趣和幸福,给社会带来安定,能有效地占领民众的思想文化阵地,感染人们对体育的热爱,倡导社会体育的发展,促进社会文明精神文明和谐发展。

关键词 体育欣赏 方法 研究

一、体育欣赏内容

(一)体育欣赏前准备心理活动过程

欣赏活动的发生与审美效应的生成,取决于主客体“视野的融合”。在体育欣赏活动开始前的准备心理活动中,主体总是有意无意地去猜测,谁胜谁负,这都是自我需要引发的探索心理作用,正是体育比赛的不可预见性魅力永远吸引着人去欣赏。这说明在体育欣赏前的准备心理活动中,欣赏主体就开始选择,形成接受趋势和倾向,对体育欣赏的期待,使主体开始对具体的体育文化、精神、内涵产生注意。

(二)城市建筑风格和体育场馆、运动员个性的欣赏

体育场馆建筑是一个时代、一个国家文化和艺术的象征,是一个国家的经济、科学技术和传统文化的结晶;在世界体坛,有个性的运动员并不罕见,而且有个性的运动员才更有魅力。足球场上小贝的酷,小罗的刁,胖罗的懒;篮球场上,格里芬的狂,邓肯的稳,霍华德的爆,科比的准,韦德的快,詹姆斯的狠,这种个性与他们所承担的责任是相得益彰的,不仅成为了彰显个人魅力的舞台,同时也留下了一段段体坛佳话。

(三)体育影视、体育竞赛、体育艺术的欣赏

当代科技社会,广播电视、网络、通讯卫星为欣赏体育提供了方便快捷的途径,网络视频又可供重复性欣赏,极大的满足人们欣赏需求;体育竞赛则按一定的竞赛规程进行的体育运动。欣赏体育竞赛能增进知识,开阔视野。运动员的拼搏精神和实力,还能反应出这个地区的文化、道德、经济等;运动是一门艺术,艺术也是一种美。体育的建筑、场馆,运动员的个性、服饰、体育舞蹈、健美操、瑜伽等都是体育欣赏的艺术品。

二、体育欣赏方法

(一)了解到体育的功能

体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个多功能多目标的系统。体育的功能主要包括:促进个体社会化功能、社会情感功能、教育功能、教育功能、政治功能、健身功能、娱乐功能、经济功能等等。

(二)欣赏体育的过程和特征

体育比赛有着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原则。体育比赛具有内容的丰富多样性、高度的艺术性、激烈的竞争性、严格的统一性。只有了解了比赛的规则及特点才能体会比赛的乐趣。从多角度欣赏运动员的拼搏精神,顽强毅力,关键时刻沉着冷静的态度,体育比赛中比的是风格、水平,比智慧,比精神,这是竞技体育最吸引观众的原因。

(三)充分了解比赛规则及其演变

不同的项目有不同的规则,其内容包括裁判员的职责、运动员的行为准则、比赛的组织方法、成绩的评定以及场地器材的规格和规定等。如在F1大赛上,你会发现自己消失,完全融入到一个人声鼎沸的人车世界。呼啸而过的赛车是性能的比拼、技术的较量。除了能看到各车队的顶级赛车,车手的高超技艺,还能看到商家的精心策划,实力的雄厚。F1赛车从0到100米加速只要2.3秒,引擎为赛车的最核心、最昂贵、最机密和最复杂的部分,每个组装部件都是经过严格制造,赛道经过反复严格测试,全世界每年出不超过30张这样的超级驾照,一个车手一般历经8年,参加过一些小型赛车比赛才能获得F1的参赛席位,这样一个席位往往又得在其它赛事上干上好几年。因此,这样一个大赛,其中包含了多少的复杂程序。

(四)要了解各项目的技术和战术特点以及发展趋势

任何一项体育运动,都有自己完整的技术和战术体系,并且不断地发展和演变,有规律地形成发展趋势。如果不懂技术和战术,又不懂该项目的现状与发展动向,那就纯属看戏,达不到欣赏的目的。简单的说篮球比赛,每场篮球比赛由两个队参加,每队出场5名队员。目的是将球进入对方球篮得分,并阻止对方获得球或得分。可将球向任何方向传、投、拍、滚或运,一般不懂的人只会看到运动员的进球,谁投进球谁就厉害,却忽略了篮球比赛的战术,每一个进球有组织,挡拆,配合,运动员的拼搏等等。

(五)欣赏体育的过程中要加强个人修养

有的人在观看比赛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不文明行为,大喊大叫,甚至骂裁判员和运动员、起哄闹事、偏袒某一方等。吵得其他人也不安宁,影响自己的形象不说,影响比赛顺利进行,最后还可能导致自己心理受到影响。一般国际比赛都宣传文明、弘扬真理,旨在促进团结与和平。因此,加强个人修养是在体育欣赏中真正受益的重要条件。

三、小结

在体育欣赏过程中,只有了解体育的特点,才能真正理解为什么体育欣赏对于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对于现代体育的发展、对于奥林匹克的认识是很有必要的;体育欣赏能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满足人们精神上的需要;欣赏体育的角度要从多方面、多功能进行欣赏,在欣赏体育的过程中,关注人生的意义、目的和价值,从而实现欣赏与实践的转化,缓解人们的压力,享受生活,分清美丑,陶冶情操,丰富情感,感受竞争。

参考文献:

[1] 徐良.欣赏,让体育更有魅力[J].中学教学参考.2009.36(1).

[2] 黎乔立.审美心理学[M].广州:广州人民出版社.2000:40-54.

体育竞赛的意义简单需要范文第3篇

武术是我国特有的传统体育项目,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社会价值极高。散打是中国武术的一部分,是把武术中最直接、最简单的招法提炼出来,以快速击倒或摔倒对手为目的的竞技体育项目。1978年国家正式启动散打运动试点工作。1989年,散打被正式列为全国比赛项目。1991年散打成为世界锦标赛项目,到目前为止,已经举行了6届世界锦标赛,并且举办了首届散打世界杯比赛。1998年,散打被列为第12届亚运会竞赛项目。1999年,散打全面发展,新规则规定参赛选手除保留护裆、拳套外,去除了所有的护具,从而大大増强了比赛的观赏性和激烈程度,为散打运动产业走向市场打下了基础,散打运动作为第三产业,在日益増长的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许多城市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作为外来体育产业的跆拳道运动,在国内生意兴隆异常火爆,而拥有几千年历史的传统武术精髓一散打运动则被挤到乡下、城边等不起眼的地方,正在年轻一代中国人心中丧失立足之地。国家武术管理中心主要心思都用在了武术散打如何进奥运上,对于市场开发,关心很少。传统武术作为中国的国技,至今还处在自生自灭的状态。对此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跆拳道等技击类项目都有过迎合市场需要的改造经历,而散打运动还没有做出可以迎合市场需要的改变。跆拳道运动作为一门体育产业,顺应经济发展的要求,走上一条成功的路。”从国际经验来看,政府扶持和商业推动,是发展传统体育项目的有效方式。

在很长时间里,韩国的武功流派也非常繁多,直到上个世纪50年代,韩国才通过政府的渠道,统一了名称、套路、口号和宗旨,进行了多年全方位的推广。此外,韩国政府在国内也采取了很多措施来弘扬他们的传统文化。在韩国凡是公务员、军人都必须会跆拳道,而军人的级别升迁条件中也对跆拳道的级别有一定要求,并推动跆拳道于2000年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随着韩国影视在中国的热播,跆拳道在中国市场上火了起来。而在日本,相扑、空手道、合气道、柔道、剑道等都被视作国粹,政府大力扶持以不使其衰退。中国散打运动应该在商业开发上多学习跆拳道的一些可贵之处,这样才能使散打首先在国内市场发扬光大,进而走向世界。

二、散打运动的产业化性质及其商业化过程

体育经济学提出,经济是体育发展的基础,体育是一个产业部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散打运动作为一门体育产业,伴随着经济发展的大潮应运而生。散打运动不仅仅体现在竞赛场上的龙争虎斗,而且深深的打上了经济的烙印。散打运动事业如果缺乏物质经济作后盾,便如无翼之鸟,难以腾飞。因此,散打运动与经济联姻,解决了散打运动发展资金不足的后顾之忧,使主办散打运动比赛的地区和单位再也不会因耗资巨大而犯愁,并从散打运动巨大市场中获得利益。

1.散打运动的产业化性质

我们之所以确认散打运动具有产业的性质,是因为散打运动以其特有的属性成为与国民经济诸多部门相互联系的行业之一。具体来讲,散打运动产业化,应有以下涵义。

首先,是使散打运动具有生产性。散打运动事业一直在为经济发展作贡献,但过去我们主观上把散打运动看成是纯消费的公益事业,不去研究散打运动的投入产出关系。没有自觉的把散打运动纳入体育经济发展的范畴,制约了散打运动的发展。散打运动产业化就是要把散打运动事业纳入生产领域,有意识地通过发展散打运动事业,推动整个体育经济乃至国家经济的发展,提高国民经济收入。

其次,是按工业化要求组织武术界的各种生产因素,即按社会化大生产的规律对与散打运动有关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技术进行重新组合,以提高散打运动产业的整体素质。

再次,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环境,开发利用己有的及潜在的资源,改善与之相关的经营,以増强散打运动产业的自我发展能力。主要包括:实物型资源,就是人力型服务的实物化,如,散打运动书籍、音像制品、器材、培训班、建馆校、博览会、年会、擂台赛等。知识型资源,指科学技术等无形的使用价值,包括散打运动教学、训练、科研等知识型服务,一般表现为语言、形体示范等信息形式。活动型资源,指不能同生产行为在时间、空间上的分离,如各类大小型运动竞赛,节庆活动,媒体转播等等。

2.散打运动产业的商业化过程

散打运动是通过体育竞赛来最终体现它的社会价值。体育竞赛市场是人们对体育竞赛产品现实和潜在需求的总和。它是体育市场中最活跃、最积极、最有拉动效应的市场。成功的运作体育竞赛市场,在满足人民群众对竞赛产品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还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给竞赛举办方、媒体和赞助商等提供了很好的获利渠道,促进大众体育消费的増长,将会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散打运动产业商业化过程和其他商品一样,必须通过商品交换来体现其价值。散打运动产品除了实物型产品外,其产品交换形式和普通商品以实物换取货币不同,它主要是以对散打运动消费者提供身心方面的服务换取货币收入,而且交换是多方位的,除了常见的票房收入外,还有电视转播费、广告、彩票、技术、场地使用转让及咨询等费用。从交换的本质看,它是利用散打运动知识成果为人们身心健康服务。我们在这里探讨商业体育的时候,特别应该重视体育的娱乐性问题,重视明星在体育和娱乐中的作用。如果承认体育有娱乐的属性,那么在娱乐当中,明星的这种作用就不容忽视!体育产业里面的明星,其作用更不容忽视。也就是说,散打运动商业化过程,根本意义上就是散打运动知识、散打运动科技成果的“物化”过程,从而实现散打运动产业产品的商业化。

三、加快散打运动产业发展的对策

我国的体育步入了产业化的发展轨道,并且在短短的10几年时间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散打运动产业却明显落后于散打运动本身的发展,却一直只局限于以武养武的旧模式,规模过小,经营分散,导致形不成规模,对散打运动发展十分不利。要打破这一僵局,必须在坚持散打运动自身特点的前提下,在散打运动产业化经营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市场经营机制,加大改革力度,促进散打运动社会化,市场化。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要尽快把散打运动纳入“职业化”发展轨道。职业化要求有一批从事散打运动产业的专职经营者、武校校长和经营管理人才。散打运动产业经营者不仅要熟悉市场运行的基本机制,精通市场经营策略,了解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有关市场经济法律法规,还要熟练驾驭散打运动产业领域的各项业务,避免经营盲目化,造成重复建设、规划不科学等现象。在历史的发展过程当中,它所走经营、走市场的过程当中一定要遵循市场的规律、遵循商业的规律,所以在“职业化”形式下,这个职业联赛、职业联盟如何经营和管理,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怎么处理好共赢、共生的关系,可能在当今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第二,要大力培养散打运动竞赛市场。目前,我国的散打运动产业只能说才初具雏形,散打运动产业的市场还不健全,基础还比较薄弱。必须在建立健全散打运动产业市场机制的同时,积极培养各种为散打运动竞赛服务的经济实体将散打运动从产业事业发展附庸地位转为依托地位,推动散打运动产业竞赛市场的形成,促进散打运动产业市场化。

第三,要尽快建立与散打运动发展相适应的各项政策法规,完善统一的技术规范体系。当前散打运动产业亟待整顿的内容有:武术馆校建设的混乱审批;教练资格的认定,学员技术水平等级考核缺乏统一标准;各种形式的虚假招生广告,培训缺乏统一收费标准;产品缺乏统一的行业质量和价格标准;商业性经济广告与赞助没有专门配套的法律法规等等现象。面向市场、适应市场的经营是体育产业的“生存之道”目前散打运动产业市场发展的混乱状况,除了体育运动产业本身处于发展初期的原因外,与无法可依也有很大的关系。散打运动产业要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只有靠创新。首先在制度创新方面,要不断完善领导机制、用人机制、决策机制、营销机制、投资机制等;在技术创新上要建立科研和训练联合机制一科研为运动队提供有偿服务。

第四,要积极引导和开拓各类散打运动产业健康的娱乐市场。散打运动产业作为一项社会化产业,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散打运动产业竞赛有很强的观赏性与娱乐性,开发的潜力很大,要广泛依靠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鼓励工商企业界赞助、投资。就企业品牌的营销来讲,参与到这样的活动对赞助企业不单是一种广告的使用,也是一种产品文化,通过这种产品和他的受众形成一种有效的时尚的交流,对企业品牌有重要的意义,它不同于一般的广告。社会参与、企业参与这样的大型运动及这种项目的赞助活动,在另一个意义上,也对推动散打运动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塑造富有时代特色的企业形象。从而推动散打运动良性发展,引导和促进散打运动产业消费,加快散打运动产业化进程,从而对我国的产业结构改革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第五,争创散打运动产业品牌,扩大规模,提高散打运动产业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实施名牌战略,加大科研力度,扩大规模,改变目前技术落后、经营分散的现状。通过联合兼并等形式,兴办集团性企业,生产竞争力强的用品、器材、服饰、知识产权,音像制品等。

体育竞赛的意义简单需要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体育课堂;趣味性教学;应用

由于当代小学生都是“00后”,其个性差异相对较大。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中,教师只会组织学生学习一些简单的体育动作,实施一些简单的体育活动,使得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无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趣味性教学,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降低体育课堂管理难度,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造能力。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如今市场对创新型人才需求量非常高,小学作为学习生涯的起点,拓展学生的思维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组织竞赛活动

由于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比较爱玩,因此,采用传统、枯燥的教学方法显然是行不通的。因此,体育教师必须要以学生的自身特点为出发点,在体育课堂中设立一些竞赛活动。在设计竞赛过程中,教师必须保障竞赛活动要契合教学内容,进而实现教学目标。通过竞赛活动模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在素质教育下,小学趣味性课堂不仅是通过做活动来完成教学任务,还是在通过课堂活动辅助课堂教学,并融入思想品德教育,进而保障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例如,在接力赛跑活动中,教师首先要把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并提出接力赛跑的要求及第一名所得奖品(激励学生),例如贴纸、红花、五角星等。学生在竞赛的过程中,为了奖品势必会配合队友、鼓励队友,为小组目标而努力。通过体育竞赛不仅能够完成跑步教学环节,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协调能力,树立团结互助的精神,进而了解接力比赛的魅力,甚至是体育活动的魅力,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充满乐趣。

二、合作教学模式

合作教学模式与竞赛教学模式有着根本区别,合作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这对学生学习甚至是未来工作都有重要意义。合作教学模式同样将学生进行分组,保障每个小组学生的体育能力足够均衡。通过学生合作,体育素质好的学生势必会带领体育素质差的学生,通过相互鼓励、相互帮助完成教学任务。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并且能够帮助体育素质差的学生树立自信心,提高其身体素质与体育素质。

例如,在“两人三足”的教学中,该活动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与协调能力。教师将学生分为两两一组,尽量做到男女一组(女生身体素质通常较差)。之后教师组织展开游戏,最先到达终点的一组即获胜。该游戏,不仅能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的协同能力、合作能力,并且能够树立男同学的“男子汉”意识。在游戏过程中,需要每组二人相互沟通交流才能够完成任务,不仅增进了学生间的感情,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三、创新传统游戏题材,继承、发展传统游戏文化

继承与发展我国传统文化是教育活动的主要职责,体育活动同样可以通过创新传统游戏题材,实现传统游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所设计的游戏既要保障可行性,又要保障合理性,并创新一些新元素。例如,在传统游戏“老鹰抓小鸡”中,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激发学生的游戏兴趣,必须要进行游戏创新,要重点以学生的身体素质、开发学生智力作为出发点,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由于是游戏创新,教师在正式上课之前要加强游戏知识的讲解工作,要求学生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游戏。游戏是为了辅助教学,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观察学生的动作,看W生的动作是否标准,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老鹰抓小鸡”游戏的创新,使学生每个关节都能够充分活动。传统“老鹰抓小鸡”中有一群“小鸡”、一只“鸡妈妈”、一只“老鹰”,教师想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与反应能力,可以设置为两只“鸡妈妈”、两只“老鹰”,“鸡妈妈”一头一尾保护“小鸡”,进而实施游戏。这种游戏模式灵活度更高,并且需要集中精力才能够保障“小鸡”不被“老鹰抓到”。通过创新传统游戏能够有效拓宽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造能力,同时提高了传统游戏的乐趣,进而保障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想要充分发挥小学体育课程的积极作用,就必须要适应时展需求,构建趣味性课堂,激发学生对体育教学内容的兴趣。实现趣味性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意识以及运动习惯,落实“终身运动”思想,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体育竞赛的意义简单需要范文第5篇

摘 要 以“十二五”规划蓝色经济区建设为背景,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对省内体育产业发展整体战略进行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深度分析在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进程中省内体育产业发展所面临的诸多问题,提出了山东省体育产业未来发展的大致方向,进一步探求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

关键词 蓝色经济区建设 体育产业 发展趋势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第一个获批的国家发展战略,也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此时,作为第三产业的体育产业如何把握时机,选择正确的发展路线,赢得更多的发展空间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在对当前省内体育产业发展环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半岛经济区建设的政策性要求,对省内体育产业面临的问题、发展思路进行诠释,从而为体育产业良性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在区域战略发展大环境中把握发展契机,赢得国家支持,在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进程中起到带头引领作用,以迎合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

一、省内体育产业发展的格局与现状

(一)省内体育产业发展的空间环境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深入,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中国经济正在实现新的跨越,2011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471564亿元,比上年增长9.2%。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203260亿元,增长8.9%。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3.1%。固定资产投资方面,本年度我国第三产业投资额达162877亿元,比去年增长21.1%[1]。

同时,根据山东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规划纲要统计显示:“2010年山东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9416.2亿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3.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000美元。早在1985年国务院批转了《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的统计公报》,将体育产业正式列为第三产业[2]。随着第三产业在省内经济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正处在初步发展阶段的体育产业市场发展空间巨大;同时,我省倡导经济实现快速增长的同时,加强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体育产业属于低耗能的新型产业体系,如何利用好、发展好,为省内经济社会进步谱写新的篇章在新的历史时期显得尤为重要。

(二)省内体育产业的格局分配

体育竞赛表演业、体育用品业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我国的体育竞赛市场发展迅速取决于举国体制下政府对体育事业的大力扶持,为实现我国体育水平的更好、更快发展,举全国之力大力发展体育运动,在各省市设立体育运动队,选拔优秀体育运动人才。同时,对于观赏性较高的足球、篮球、排球等球类运动成立规范的俱乐部,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逐渐走向自负盈亏、独立运营的模式。大型体育赛事的争取与筹备也是地方政府体育部门工作的重心,2008年青岛奥帆赛、2009年十一届全国运动会,2010年场地汽车越野赛(博山站),2011年第三届亚洲沙滩运动会(海阳)等一系列国际性体育赛事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山东省承办体育竞赛的水平不断提高,组织运营能力进一步加强,体育竞赛表演业一枝独秀领跑体育市场。体育竞赛业的成功为体育用品市场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空间,两者相互作用形成良性互动,省内大型体育运动品牌取得体育赛事赞助权,同时通过媒体效应为自身发展赢得更多的客户群体。

国际体育经济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体育彩票自1994年上市以来到2005年11年间,共筹集体彩公益金406亿,其中173亿上缴中央财政,剩余部分留归地方支配。山东省体彩全省共建立18多体彩分中心,2010年省内体彩销量53.81亿元,体育彩票已经成为社会事业发展的“助推器”,体育彩票销售额的50%用于奖金返还,剩余50%中的15%为发行费用,另外35%为体彩公益金。用于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以及其它社会公益事业。

健身娱乐业在体育产业体系中处于关键地位,它为社会所带来的是非实物形式的服务产品,现今经济社会对产业结构提出更高的要求,体育服务行业作为朝阳产业,如何发展好、利用好健身娱乐市场对体育产业的长久、可持续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山东省体育健身娱乐业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在此之前体育作为公益性事业服务于社会大众。改革开放以后,体育作为一种产业在满足公益需求的同时,追求企业自负盈亏的发展模式,最初是以简单的、零星不固定的健身场地为主要场所;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越来越多的追求生活质量的提高,高水平、高档次的健身娱乐场所应运而生。直到今天,我们随处可以看到及休闲、娱乐、健身为一体的大型体育休闲会所。体育健身娱乐业发展潜力巨大,在未来经济社会中它对经济的贡献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对人们高质量的生活追求也是必不可少的。

二、省内海洋产业体系一体化建设中,体育产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蓝色经济区,是指依托海洋资源,以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形成的、以海洋产业为主要支撑的地理区域,它是涵盖了自然生态、社会经济、科技文化诸多因素的复合功能区[3]。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为体育产业的良性发展提出了准确定位:“要以打造现代产业集聚为主要目标,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体育产业核心区、国家体育产业改造变革的先行区和全国体育产业生态建设的示范区”。但依目前形势看,省内体育产业仍旧面临诸多问题有待解决。

(一)传统、劣势体育产业仍占据市场主体地位

按照产业市场发展规律,在体育产业整体体系中,应该重点发展的是体育健身服务业,健身服务市场是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项目。同时,对于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目前,山东省内产业体系以竞赛表演业、和体育用品业为主,产品质量仍旧落后,品牌经营意识不够,产业发展战略思路不明,众多低端运动服饰、劣质体育器材充斥体育用品市场,短时间的有效利用率必然造成资源的过度浪费,以及丧失人们对产品的信心。

(二)缺乏统一、有序的管理

在产业体系发展的初级阶段,产业内部不能形成有效的自律环境,为追求利益最大化,企业内部各自为张、相互抨击,导致市场竞争混乱,从而在国际化竞争中不能获得相应的市场份额。其次,体育产业涉及面广、从业人员整体情况不一,社会基层民间体育自制组织不完善;市场化的高度运行需要体系内部能够健全自身管理,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需要一个全新的国家与社会的互动模式,需要一个善于调动、开发和利用各种社会体育资源及其能动性的社会管理新体制。这一新体制的核心在于,政府与社会之间能够形成共生共长、相辅相成的良性互动关系[4] 。

三、省内体育产业战略发展的整体思路

(一)理清主次,突出重点,整体推进

首先,体育产业体系的完善需要遵循体系内部发展规律,根据现行市场可行性条件,对于优势项目着重培养,明确产业发展的优先领域,对于劣势产业进行转型升级;突出培养具有长期发展前景的产业体系,对于高耗能、低产出,容易造成市场混乱的体育用品加工业及时进行整治,注重产业发展的品牌路线,营造名牌效应,以质量带动效益,以高新技术优势引领企业未来。

其次,充分发挥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辐射效应,借助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的发展,探索启动共享型的产业体系建设,努力增强产业内部自身经济实力,提升产业品牌形象,使体育产业能够在区域经济建设中起到引领带头作用。

(二)统筹规划,上层决策

山东省体育产业的良性发展,需要对现行体育产业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政府职能部门应当建立统筹机制,对体育产业发展脉络进行深入研究,协调各产业体系内部关系,建立整套的产业运行机制。体育产业的良性健康发展需要统筹产业体系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统筹体育产业和体育事业之间的关系;统筹体育产业与第一、二产业的发展顺序。

同时,借助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发展经验,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体育产业应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为国家社会发展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据统计,目前世界每年体育产业总产值达到4000亿美元以上,并且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5]。作为国家体育产业主管部门应该在新时期重视体育产业发展重要意义,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鼓励体育产业优先发展。根据省内人文、地理、科技优势突出产业发展优势领域,因势利导、积极协调产业内部发展关系。

(三)依托国家政策优势,打造山东半岛体育产业集聚群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为省内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作为“十二五”期间国家级战略发展规划,主体区范围包括山东全部海域和青岛、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6市及滨州市的无棣、沾化2个沿海县所属陆域。规划将山东省区域发展作为国家经济改革的先行区,到2015年将山东省建成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海陆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对外开放经济格局进一步扩大,建立和完善现代产业体系。

如此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为省内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各企业自身应该争取一切有利时机,做大做强、强化自身体系建设,目前省内体育用品制造业产品质量较差,市场竞争力不强,企业内部应该进行有效的合作,探索新的资源、技术共享机制,采取产业集聚的模式来提升企业形象。作为体育产业体系内的其它领域,在品牌竞争力相对落后的形势下,以产业集聚的模式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促进企业由中心到周边的辐射,无疑是目前产业发展走向成功的一条捷径。

参考文献:

[1] 新华社.中华人民共和国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北京:新华社.2012.2.22.

[2] 姜丽等.新时期做大做强山东体育产业的对策研究[J].东岳论丛.2009.30(10):163-165.

[3]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Z].财经网.20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