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空间设计方法

空间设计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空间设计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空间设计方法

空间设计方法范文第1篇

空间设计是一门从平面延伸现实的三维空间学问,是一项复杂而又微妙的技巧性设计活动,它既需要左脑的理性思维,又要右脑的感性直觉。对于许多人来讲,它是一门经过学习和实践之后才能掌握的神秘能力。对于空间设计,技术上的可行性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同时具有良好的美学价值也非常重要。

关键词:

设计思维;创作方法;空间定位;会所设计

1概述

设计思维是感知、知觉、记忆、体验、意念等一系列心理活动的综合体现,是对定义不清的问题进行调查,获取多种资讯,分析各种因素,并设定解决方案与处理过程。形式空间设计的设计者应该独特地诠释空间,并以符合人们审美心理的结构,以新颖的创意思维主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符合自然规律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引导人们的价值观。本文主要以会所内部的空间设计为例,通过对其三度空间属性的理解,及平面设计中的空间感知特性认识,同时注重结合空间之间的关联和人们的实际需求,来做设计定位及准备,对艺术创作的思维和方法进行探讨。

2设计前期准备

在具体的设计实施过程中,“吸收”是设计工作活动的前期工作。随着科技发展和客户性质的不断变化,设计师应该积极探寻社会中深层次的变化,否则会有过时之嫌。以会所空间设计活动为例,设计师首先应该了解“会所空间”。关于这里的“空”和“间”字,老子在《道德经》一文中很好地详释了空间的概念:“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空间的相对性,可形成正空间和负空间两部分,根据实际空间功能需求,求得“正”与“负”。会所空间设计前期工作时,设计师首先要收集全面信息并加以条理化,掌握设计问题,明确相关的信息。具体的如考察会所周围的环境,了解当地民俗民风,明确会所的形象与定位、交通流线、气候、光照、地形等,以及会所的内部空间面积和建筑外立面科学数据的测量等工作。前期工作中,与客户沟通交流,了解甲方意愿是非常重要的。设计者在这一过程中对会所形象进行定位,对会所等级作初级分析。根据会所的功能属性,密切联系消费者的消费结构和审美需求,合理地引导和梳理会所形象。在设计活动中,设计师不像工匠那样参与实际制作,应根据空间的感知度、认知度和环境因素行为学、心理学等交叉学科,借助某种媒介把设计者的想法传递给实际操作人员。

3空间的设计定位

在会所空间设计活动中,主要明确会所的形象定位,以此作为设计师从前期调查到理性整理研究、分析甲方的具体要求以及方案意图、综合本土文化和地理气候等客观因素的依据。并且根据空间功能需求绘出草图,提出感性设计概念。首先,空间设计要求以人为本,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带有强烈的功能性和目的性。其中主要包括外在方面的需求和内在方面的需求,同时满足科学的可行性。每个设计师在设计会所时,需要根据提供的经济要求和功能环境氛围,来做出合理的会所定位,考虑设计一个什么样的空间会所。其次,设计师根据会所经营方式,了解会所的各空间功能要素如客房、大堂、储藏室、厨房、配电房等。会所的功能布局是设计规划中的重点,一个好功能布局必能带来很多的方便,如提高工作效率、畅通人流等。会所的规划要符合会所的经营和管理,适应会所的管理理念。再者,客人的需求和期待心理。客人对会所的印象、感受以及猎奇心理是其光临会所的重要因素。购买者的消费欲求应该是设计者首要考虑的因素。渴望会所的温馨、安全、惊喜、独特、高品位是消费者的普遍心理。除了上述三个因素,设计者还要根据物流、客流、服务流、车流、消防、垃圾、货运等考虑总体规划。设计师对会所的定位,需要结合设计方案的灵感和设计脉络,然后对其进行整理,通过总结、抽象从而进行整体过滤,找出设计方案的内在联系、设计类型的定位,并设定解决方案与处理方式,最终形成整体的设计概念。

4设计方法

设计与思维不可脱离,设计概念的提出依赖于设计师的思维模式。空间设计的思维领域是四维空间,需要设计师理解空间结构以及深刻而又清晰地进行表达。设计方法是设计师表现和表达思维模式的媒介。空间感作为空间设计的重要特点,在会所空间设计可以扩展到会所公共空间、客房区域、餐饮区、后勤服务区、休闲区等区域,这些空间经人进行包围分隔,形成固定有限而又相互联系的围合空间。会所空间设计的方式主要包括设立、覆盖、围合、凸起、下沉、抬高、悬架、质地变化等。应在三维思维的模式下设计会所的各个区域,如围合的私密空间、开放的公共空间、半开放的半私密空间等不同形式功能的会所空间,从而适应不同的服务人群,提高会所的整体服务工作。内在涵义和外显形式两方面的特性通常是空间塑造的表现形式和会所空间组织的表达方式。其中,外显方式主要是运用形式美感表达。例如,适度、均衡、节奏、对称、和谐、韵律等通过一系列的外在形式,能够表现出会所应该具有的美感。约翰•波特曼曾说:“如果我能把感官上的因素融会到设计中去,我将具备那种左右人们如何对环境产生反应的天赋能力,这样,我们就能创造出一种人们所直接感觉到的和谐环境。”由此可见,要创造出空间意境,研究人们的心理感知是非常必要的。会所空间满足人的心理需求,与环境空间进行交流。不同的会所类型,应该考虑到不同的心理需求感受。例如,度假会所的舒适、快乐、宁静,赌场会所的活跃、宏大等不同的空间气氛。会所的设计主要有直觉设计法、草图设计法、模型设计法三种。直觉设计这种方式不仅适用于空间设计,同样也适于其他的艺术类型。空间设计师应该具备一定空间的比例概念,这种涂鸦式的方法用于瞬间的灵感的激发快速记录。这主要用于会所最前期的初步方案构想。草图设计方法跟涂鸦有很大区别,草图需要一定的专业素养和专业基础,并结合理性的思维进行。解决这个问题必须采用一个概念——缩尺,用缩尺将空间的大小根据性质来设计并且概括渐渐形成二维图稿,这种方式一般用于空间会所设计中的前期方案。模型设计法是最直观的三维空间表现方式,可以给甲方一个直观的空间感受,主要用于后期的效果表现。综上所述,空间设计既需要科学的分析法,又需要艺术方法的综合和直观。在会所设计中,科学和艺术的结合是支撑整个设计的着力点。

5结语

从会所空间设计中我们不难看到,空间氛围的营造离不开人类的活动,氛围的弥漫离不开设计的思维。设计的方法和思维模式是空间设计的表现形式,也是我们一直探讨的问题。空间设计方法日趋丰富和多样化,设计师应该具备独立的思维和有创意的设计。充分认识、运用艺术创作的方法和思维是我们设计旅途中的必经之路。

作者:周玲玉 李正 单位:苏州大学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秦东.室内环境设计艺术论[J].装饰,2005(06).

[3]诸葛凯.图案设计原理[M].江苏美术出版社,1996:68.

空间设计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户型住宅;多样性;空间设计;构成;设计策略

前言:在经济不断进步和我国人口不断增长的背景下,提高住宅设计的精细与紧凑性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话题。近年来我国在加快城市建设的过程中非常注重住宅精细化,希望通过加强设计,提高住宅空间使用率,在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生活的同时尽量节约城市空间。然而在设计过程中,必须对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进行充分的掌握,并将其同现代城市生活方式及家庭结构进行紧密的结合。因此本文首先对居住者多样性的需求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设计理论及典型设计方法。

一、主体需求与小户型多样性设计相关理论

(一)居住者多样性需求

据调查显示,高收入家庭如果拥有较少的人口,在选择住宅的过程中,对于其面积的重视程度较低,但是对其中娱乐性和个性化的设计非常重视;针对收入较低、人口较多的家庭而言,在选择住宅的过程中,对于住宅面积要求较大,但是经济能力有限,因此更加注重是否能够摆放完善的配套设施及卧室数量等。

多半家庭对住宅面积的需求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转变,例如孩子的降生、父母同住等问题的出现会促使居住空间变得紧张,但是即使更换住宅的可能性却很小。同时社会的进步也会给家庭生活方式带来一定程度的转变,例如计算机等先进设备几乎是现代家庭必备的,会占用一定的空间等[1]。

(二)多样性设计理论基础

在社会经济和建筑业不断进步的基础上,人们总结出支撑体住宅理论,其中包含了一般住宅设计规律,并以理论的形式展现出来。该理论当中包含两个主要内容,即可分体和支撑体,并通过想过途径解决了住宅多样化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住宅使用者能够控制一定的可分体,但是支撑体是无法进行掌控的。

在技术的限制下,通常有建筑师来决定一个建筑的可分体,同时居住者能够提供一定程度的意见[2]。一方面,使用者向建筑师介绍自身的状况及未来居住的需求;另一方面,建筑师按照不同的要求具体实施设计,安装部分是最后进行的。使用者同建筑师合作的时候,室内装修不能够完全代表可分体的设计内容,应设计可分体是对一整个空间的细致组织,这就造成多样性在小户型住宅设计中得到充分的展现。

二、多样性设计空间的构成

(一)不同的小户型住宅空间

在将多样性设计融入到小户型住宅当中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在支撑体理论下重新组合该建筑的相关平面功能,而是在严格尊重建筑空间及面积的基础上,通过独特的设计来改变其中的可分体,促使其展现出不同的个性特征。住宅空间的设计包含两个方面,即二维平面和三维空间。

首先,二维平面。按照功能划分包括卫生间、卧室和起居室等内容。其中一部分属于生活中的主要使用空间,能够直接决定住宅利用率。在实物构成的角度来看,联系空间和实体空间是该住宅的两个重要平面空间组成成分,其中前者指的是人类在内部的移动及家具的搬移等,后者指的是分隔墙体和家具等,能够将不同功能的平面空间进行有效划分;其次,三维空间。人们日常生活过程中,从事不同的活动对于空间高度的要求也不同,通常状况下,住宅在设计过程中,其高度的确定都是一样的,以人类所需最高高度为基础,在这种情况下,富余空间和使用空间是三维空间的两个重要组成成分[3]。

(二)不同使用功能的主要特征

只有详细掌握不同住宅平面和空间的用途及功能,才能够在设计中既体现实用价值,有展现特色。例如,起居室。任何住宅都需要起居室,充分发挥其功能是维持人们正常生活的重要部分。使用者日常的交流、及同外人之间的沟通都需要通过起居室来实现,因此通风及采光是对其进行设计过程中的重点内容。每一个家庭在不同的时期对于起居室的要求不尽相同,丁克家族中,休闲、建设及学习等内容都需要在起居室中完成,而普通家庭中该部分重点在于会客和交谈等内容。再如,卧室。通常状况下是使用者进行休息的主要地点,在个性化和特色设计中,卧室还可以用来储衣和化妆等,在整个住宅当中,该部分具有最高的私密性特点。现阶段,小户型在对卧室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根据使用者不同的需求,会将其配备一系列读书和储物的设备。同样的,不同家庭对于卧室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丁克家族中,私密性在卧室当中的体现是最低的[4]。

三、小户型住宅多样性空间设计典型策略

(一)化零为整空间设计策略

现阶段,小户型住宅既需要拥有较多的功能,同时还受到空间的严重限制,这样很容易造成住宅产生局促感和杂乱感。在这种情况下,尽量减少突物的数量是非常重要的,非常有助于提高住宅的大方和明快效果[5]。近年来在建筑业快速发展,小户型住宅多样性空间设计方法增多的背景下,“化零为整”设计方法被提出并进行了有效应用。以减肥的形式促使空间变得更加完整[5]。该设计在使用过程中,首先,将集约设计应用到了突物当中,通过集约摆放家具的方式促使空间利用率提高;其次,尽量减少突物数量,提高人们居住空间感;再次,装修材料注重简约和明快,例如应用浅色涂料和明亮的玻璃能够使简洁感增加;最后,在选择室内门窗过程中,更加注重多样性,例如对折叠门的使用,能够一定程度上减小空间面积。

(二)灵活空间组织策略

实现空间功能的灵活性,主要由分隔墙体来实现。在对分隔墙体进行充分利用的情况下,能够对不同空间的功能进行反复利用,灵活节约空间,提高住宅空间感。在小户型住宅多样性空间设计中充分运用该方法,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居住者不断变换的需求。但是这种方式在使用过程中更加适用于家庭成员较少的家庭,因为它需要占用大量私密空间来实现。这种设计在使用过程中趣味性较强,同时极大的体现了住宅的经济性。应用过程中,首先,要减少梁等在室内出现;其次,卫生间及厨房等地应实现设计一体化,重点体现住宅核心元素,并在分隔墙的作用下进行灵活布置,值得注意的是,在设计过程中使用的隔墙材料应具有较好的隔音效果[6]。

结论:在社会经济飞速进步的背景下,我国加快了城市建设的步伐,受人口及经济水平等客观条件的限制,现阶段加强小户型住宅多样性空间设计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应用化零为整空间设计策略能够提高空间明亮感,应用灵活空间组织策略可以提升空间使用趣味性。这两种方式都是提高空间利用率的重要方法,值得在长期发展中加强研究和应用。

参考文献:

[1]谭意. 基于弹性设计理念的小户型住宅空间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

[2]丁文培. 针对小户型厨房家具整体解决方案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3.

[3]石佳. 小户型家居空间拓展利用及相关产品设计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3.

[4]谢娜. 针对小户型住宅的集成式厨房系统的设计研究[D].湖北美术学院,2010.

空间设计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体验时代 体验设计 遗址博物馆空间设计 塑造手法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已经处于信息刺激的包围之中,声、色、味等时刻刺激着我们的感官系统,可以说信息的刺激无处不在。体验经济的到来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体验经济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展开着。因此,如何给体验者获得最佳体验感受已经受到众多学者和企业的密切关注。“体验设计”是将消费者的参与融入到设计中,在设计中把服务作为“舞台”,产品作为“道具”,环境作为“布景”,力图使体验者在体验过程中感受到美好的体验过程。体验设计的目的是在设计的产品、环境或服务中融入更多人性化的东西,让观众能更方便的体验,增强浏览学习的积极性,进而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国际上,现代博物馆设计从20世纪60年代从以往的以展品为中心开始转向以观众为中心,这个质变是基于人性化的考虑,充分认识到走进博物馆的“人”不只是专业人士,更多的还是普普通通的大众。专业人士需要的是专业化、细致化的展品展示信息;而普通大众需要的则非常多样化、人情化。那么在体验时代背景下遗址博物馆空间设计又呈现哪些新特点和设计方法又有哪些新变化呢?

一、体验空间的特点。即是遗址博物馆的整体空间环境。博物馆的空间环境提供给大众的其实是一个传递专业知识、感受历史文化氛围与活动的场所。

为人们提供观摩、学习、交流、体验的遗址博物馆展示设计中在细处应该做到既要保证展示展品的空间与合适的视距,又要满足观众在遗址博物馆中可近可远距离观察研究、行走、互动、交流等活动中的尺度,反复斟酌空间的大小、高矮、展品尺寸与观众视角的研究等等。使空间内部各个部分的比例尺度适合人们的活动。遗址博物馆展示设计中在大处是应该为观众营造一个和展示主题相关的情景式的空间环境。针对主题的情景式的展示空间环境,能够调动起体验主体的情绪,增加其参与的热情帮助其更好的去理解展品的内容,进一步去体验展品背后的文化。这也是我们研究体验式遗址博物馆展示设计的重点,如图一所示,丹尼尔.里伯斯金德设计的柏林犹太博物馆中的空间设计就既具有带有情感色彩的体验感。

图一柏林犹太博物馆的空间设计效果

二、体验空间设计方法。“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 ——老子。其用意在于强调建筑对于人来说,具有使用价值的不是围成空间的实体的壳, 而是空间本身。黑格尔说“天地万物无不在自身内兼含存在与虚无两者”, 对于遗址博物馆这一特有的文化空间来说,空间实际上又细分为“实空间”与“虚空间”。

“实空间”是指由实体墙面、天花、展品、展柜、展壁、展墙及各类隔断组成的空间。实体空间的特点是空间范围明确,私密性较强,在遗址博物馆中,“实空间”是遗址博物馆展示的主体,是观众可以直接看到的实物。

“虚空间”是指在精神上和感官上能够被感知的、通过室内设计的物质手段来实现的心理空间,是依靠已提出形象中的实的部分来间接提示、暗示、象征要表达的内容(如图二)。与实空间相比,虚空间不易为人们感知,空间体验依赖于主观想象。虚空间的特点是空间范围不明确,私密性小,处于实体空间内,又被称为空间里的空间或“心理空间”,概括的来说体现在三个方面上,即空间流动性、开敞性、兼容性;等级感、秩序感与自然结合。我们可以看到空间的流动性和开放性正是现代建筑室内公共领域追寻的目标之一。

图二柏林犹太博物馆通道上铺满了各种各样的痛苦的铸铁面孔

与实空间相比,虚空间不易被人们感知,空间体验依赖于主观想象。虚实相生,计虚为实是在传统空间意识中一个很重要的观念和传统艺术观。虚空间与实空间两者相互联系、渗透和流动。遗址博物馆展示设计也可以利用虚实结合的空间设计手法,表现一种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的含蓄深远的意境,通过虚与实的对比映衬,进入超出客观感知,产生无穷想象,进入一种听声不闻声,看形却无形的审美状态[6]。

虚拟空间设计主要表现于地面,顶棚等界面,但虚拟空间并不是孤立存在于整体空间之中,而是和其它空间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的关系:分割的方式不同,实体空间是处于绝对的分割:虚拟空间是相对的分割;虚拟空间是需要联想和“视觉完形性”来划定空间:实体空间则完全的阻隔来划定空间;虚拟空间可以借助家具、陈设、绿化、水体、照明、色彩、材质、改变标高等来完成。

作者单位

空间设计方法范文第4篇

1.1高层建筑物的优势及必要性

虽然目前在高层建筑的设计上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但是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的情况下,高层建筑已经成为了城市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他能有效、快速的解决人口与资源之间的矛盾。因此,在大规模采用高层建筑物的同时,必须要尽快解决其中的问题。

1.2高层建筑外部空间人性化缺失的现状

由于高层建筑成为了解决目前城市化进程中矛盾的主要途径,并因为其丰富的空间形式而受到人们的青睐,因此城市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但是大规模的建设高层建筑对原有城市空间的整体性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对人们的生理和心理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以此,对高层建筑外部空间的设计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2高层建筑外部空间人性化设计的方法

要想实现高层建筑外部空间的人性化设计,这与高层建筑外部空间和城市空间的整合程度有着重要的关系。这两者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对高层建筑外部空间的人性化设计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要想实现高层建筑外部空间的人性化,就必须要将高层建筑外部空间与城市空间整合到一起。

2.1整体关系的整合

高层建筑与城市空间中的整体关系是两者整合的核心,这决定了高层建筑外部构成的城市空间的完整性,也决定了整个城市空间对高层建筑外部空间所产生的作用。在传统的城市中,建筑物与城市有着很好的整体关系。各个建筑的外部空间构成了一个关系融洽、相互交融、有序、具体、丰富的整体城市空间。这使各建筑外部空间结构显得更加清晰、层次感更加的明确。建筑的外部空间无论从功能还是感官角度都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但是,在现代化的城市中,高层建筑物的出现使得建筑物的空间的类型更加的丰富。由于现代建筑技术的发展,使得城市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建筑外部空间形式,这样就造成了一部分的城市空间进入了建筑内部,同时还会对各种交通之间的协调产生一定的影响。然而,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高层建筑已经成为城市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2尺度的整合

尺度是空间的,对人性化品质的塑造至关重要。高层建筑外部空间中存在巨大的尺度和人性化的矛盾。传统建筑层数较低,城市多从平面上展开。而高层建筑外部空间则从竖向上发展,并叠加出新的尺度。现代城市的巨大的尺度在自身周围的环境中不能显示人的存在“摩天大楼的高度也对城市接到空间形成挑战,其巨型体谅冲击着比例良好的街道,使邻近的低、多层建筑失去宜人的尺度,为此,必须把高层建筑放在城市的大范围中去考虑,高层建筑不是纪念碑,它需要城市交通的支持,它需要提供良好的有场所感的环境,它的空间要和城市空间之间要具有连续性。

如果高层建筑的外部空间不能反映人的尺度,人性化的品质将无法实现。因此高层建筑的外部空间应包括两种尺度)近地部分侧重小尺度的功能,高处主要强调城市整体意义、景观、标志方面的作用。这就意味着在整合过程中同时考虑高层建筑外部空间自身不同部分尺度的相互关系以及建筑的尺度与周围城市空间的关系。

2.3视线的整合

空间会给人们提供一定的心理感受,这是通过视觉来传达的。人体视觉的连接使建筑外部空间与城市空间形成了一个统一、有机的整体,完成了空间上的过度和延续。感官决定了人们与空间的联系。尤其是高层建筑,它巨大的体积容易对人们的视线产生阻碍,给人造成一定的压迫感。合理的视线整合可以在不便于改变建筑物位置和体积的情况下转移人们对建筑物的注意力,降低其对人们造成的压迫感。视线同样可以给我们传达空间的层次感、丰富了体验的内容,使空间更加生动有趣。高层建筑的外部空间与城市空间保持视觉上的关联、空间上的渗透、视景和遮蔽之间的恰当平衡,可通过高层建筑形体的引导、空间的组合等手段来实现。

2.4新与旧的整合

城市中的高层建筑与传统城市空间文化的整合决定了其外部建筑空间能否得到人们的认同感。同已有的老环境相比较,高层建筑作承载着当代科技、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成果。但高层建筑中的各种新技术、新形式能否被人们所接受,是否能融入到城市这个大环境中,是否会城市中的传统文化造成影响,都是在高层建筑外部空间设计时需要考虑的一些人性化因素。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和自己的特色,城市之间既有共性、也有明确的历时性。如果在高层建筑设计中,只注重外部空间的功能,而忽略了应有的人性化因素,对高层建筑与城市空间形态的整合,需要在满足城市发展需要的基础上,突出城市的传统文化,但又不能拘泥于对传统文化中,要找出传统文化所代表意义的本质,结合当代的一些思想理念,是高层建筑外部空间实现具有时间连续性的人性化。

空间设计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展示空间;互动;互动设计

中图分类号:O186.1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7A-0170-02

一、如何定义展示空间中的互动设计

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著名的设计公司IDEO公司创办人之――比尔・莫格瑞基首次提出了“互动设计”一词,代表了这一新兴学科的开始。展示空间中的互动设计需要造型、空间、色彩、多媒体、声光电等元素,来实现设计者的设想和计划,把信息传达给受众,同时接受受众的不同反馈信息。简言之,就是以展示、传播信息为目的,针对营造一个不断交流、回应过程的活动而进行的策划,其从众性、目的性、趣味性更明确。

二、展示空间中互动设计的作用

展示空间中的“互动设计” 主要是通过新的现代科技并借鉴传统艺术,显示出开放性、互动性、自由性、快捷性、娱乐性、趣味性等诸多特征的一种新型的蓬勃的现代气息大众艺术形式。互动设计给受众提供了更多表达与表现的机会,给予受众以自主。其富有吸引力,富有变化,形式生动活泼改变了传统单一的传播方式。除此以外它还充当商业广告角色,以刺激性和精致的制作吸引受众――它是一个参与事件,以轻松、休闲作为第一目标,使受众得到娱乐满足的同时带动商业发展;并且现在参加互动活动的受众越来越多,为新的参与形式提供了可能性。为满足新兴文化需求,设计师必须设计出富有个性、故事性强、受众能完全投入的奇遇和旅程。

三、展示空间中互动设计的方法

展示空间中的互动设计可以是单一的互动装置,也可以是多种介质配合使用的复合型互动设计作品。其往往首先通过视觉语言或心理暗示的方法,传递一种展览特定的信息,让受众首先被展区的环境效果所吸引,然后在心理上产生积极参与和深入探索的欲望。互动设计作品的最基本特征就是互动性,因此,从互动性展示表现和传达作品的内容与意义入手,对其设计方法进行研究,能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创作目的和意义。

1.以视觉为主导的设计方法

在以视觉为主导的互动作品中,虽然承载视觉的介质纷繁复杂,但是其设计方法是有规律可循的。一个完整的以视觉语言为主导的设计作品必须具备视觉信息输入介质,视觉信息反馈介质及视觉信息处理介质三部分。如一面破裂的镜子就是一个最简单的以视觉语言为主导的设计作品。当受众的形象映射到破裂镜中,视觉信息输入便已经构成,当破裂镜中的影像再次反射到受众的眼睛,视觉信息反馈也随之完成,而关键就在于这是一面破裂的镜子,映射与反射之间已经将受众的影像打散,而这个打散的过程就是一个信息处理的过程。此互动设计作品虽简单却十分巧妙的将视觉信息输入,视觉信息反馈及视觉信息处理三种介质集一体。

互动设计作品给受众最直观形象的感受来自视觉信息反馈介质,而整个作品的中枢神经,最能体现作品精髓的是视觉信息处理介质。其中包括视觉信息处理系统编程、数据库的建立、接收信息的处理与计算,图形图像的生成。信息处理系统,一般是编程人员编写的,所采用的语言有很多,象JAVA、C++、ASP、BASIC等。这部分是整个作品的核心,难度较大,最终的效果都是由这里计算出来的。这就要求我们设计师不但有良好的创意能力,还要有编写程序的能力,才能做出好的作品。那么在做互动设计时根据所要表达的主题,首先应对视觉信息处理介质进行优先考虑和设计,其次才是选择易于表达设计理念、传输信息的视觉信息反馈介质,最后为了最终表达的视觉效果选择相应的信息输入介质就可以了。在设计的过程中这三部分主次要分明,程序要合理,才能避免重复工作。

2.以听觉为主导的设计方法

在以听觉为主导的互动作品中,通常不是由声音来引发其它元素,就是由其它元素来引发声音,如上海科技馆的喊泉、触摸音乐篱笆等。听觉与视觉不同,在互动过程中,听觉语言最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在互动过程的各个环节,由于各种原因(如互动环境不宜、互动设施的故障、软件内容选编不当、或由于受众的生理或心理因素)会造成各种妨碍听觉信息传递效率与效果的消极因素,这些消极因素即成为干扰。由于干扰的存在,极大地影响听觉传播目的的实现。因此,要提高听觉传播效果,就必须通过采用多样化的传播方法、优选互动音频媒体、改善互动环境、适应受众的特点、兴趣和需要等来克服各种可能出现的干扰。而在设计过程中,一方面要利用各种办法克服可能出现的干扰;另一方面要对互动环节进行多次测试和检验。

3.以触觉语言为主导的设计方法

以触觉语言为主导的互动作品,主要通过信息采集装置――各种感应元件、传感器,将空间中受众的各种触动信息数据采集,通过操作系统存留的接口接入,然后经过事先编写的计算机的程序进行运算,得到随机的图形图像、音效或相应的活动形式。这些图形图像、音效或相应的活动形式具有非重复性、不确定性或不可预测性。它是计算机程序计算后无序排列的结果,是随机发生的。作品与观众互动时所接收信息的不确定,其最终的图形效果也是不确定的,它是由观众与计算机互动共同创作的作品,并且永远不停地变化着,受众在不断地互动中寻求着新的答案。在以触觉语言为主导的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不仅要注意突出互动的特性,同时更要时时捉摸不同受众的不同参与要求,不同文化心理,不同欣赏趣味以及可能做出的不同选择,尽可能的面面俱到,从而创作出更完善的作品。

上述是归纳总结出的几种代表性的设计方法,当然还有其它的设计方法,要不断总结完善。互动设计作品的类型丰富而灵活,设计师可以在视觉语言、听觉语言、触觉语言之间灵活运用,可以只选择一种语言,也以一种语言为主,其他语言为辅进行创作。互动设计比其他任何设计更强调艺术与技术的结合,在进行创作的时候不但要明确作品受众群体的大众特点,而且要充分的了解作品传播的技术平台。一方面选择某些设计语言加入互动成分,吸引受众参与到作品中来;而另一方面,要将一部分设计语言设计成单一的运动,――即不能由受众改变的运动方式,从而掌握叙事的主动性,并突出主题。

参考文献:

[1]赵莉,钱维多,崔敬.互动传播的思维[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1月第一版

[2]中国标准出版社.以人为中心的交互系统设计过程[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2003年2月第一版

[3]罗越,王琳 巫蒙. 展示观念与设计[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4月第一版

[04](美)迪克斯(Dix・A)蔡利栋等译.人机交互[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年3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