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卧床老人褥疮的护理方法

卧床老人褥疮的护理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卧床老人褥疮的护理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卧床老人褥疮的护理方法

卧床老人褥疮的护理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老年患者;骨折;并发症;护理

由于老年人机体功能日益退化,代谢水平逐渐下降,组织再生能力差,骨质疏松明显,反应较慢,容易跌倒,骨折已成为老年人常见疾病之一,也是老年人病残的主要原因[1]。老年人骨折后愈合慢、卧床时间长,极易出现危及患者生命的并发症,另外老年人多伴有基础疾病,需要医护人员采取精心的治疗和护理措施[2]。因此,分析老年人骨折发生的原因,并制定相关干预措施,做好正确的临床护理,对于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老年人骨折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1老年人骨折的特点

老年人常见的骨折有桡骨远端(科雷氏)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颈骨折、胸及腰椎压缩性骨折、肱骨外科颈骨折等。老年人机体功能日益退化,组织再生能力差,骨折手术的重创会使病人长期卧床而引起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压疮、血管栓塞等并发症。另外,疼痛刺激也可使心脑血管病加重。因此,做好临床对症护理和预防并发症的护理是病人康复的关键措施。

2老年人骨折的主要原因分析

老年人骨折是以骨质疏松为基础的,骨质疏松是骨折的危险因素。现阶段,我国的老年人大概有四分之一患有骨质疏松病,造成骨的强度降低,一旦其受各种低能量的冲击如:跌倒、汽车颠簸等即可引起骨折,甚至可能会发展成为严重骨折。另外,老年人身体的各项机能开始降低,肌肉的力量与柔软性也大不如从前,身体的协调性与平衡性都在不断下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与反应能力降低,平常生活中稍有不慎便可能会由于重心不稳而导致扭伤、摔伤、跌倒等而发生骨折。

二 、老年人骨折的治疗原则

老年人骨折的治疗原则是最大限度地恢复病人骨骼,肌肉神经的正常功能,尽快地使骨折处复位,给予牢固有效地内固定或外固定,使患者早期离床活动并进行康复训练。治疗老年人骨折必须全面考虑,选择对全身影响小、安全性大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老年人骨折的治疗极力主张早期手术内固定,以减少老年人骨折后的并发症和死亡率。

三、老年人骨折后的护理

1心理护理

老年人骨折后容易出现情绪不安、焦虑、烦躁、惊恐、易怒、情绪低落甚至抑郁、悲观、绝望等各种心理变化,对治疗缺少信心等不良心理反应。作为护理人员,应主动走近患者,针对性地做好患者思想疏导工作,及时给予耐心细致的解释和安慰,语言要亲切、体贴。谈病人最感兴趣的话题,多为患者介绍成功的案例,从而使患者能够树立起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在精神上给予安慰,生活上给予照顾,建立良好的护患氛围,可极大促进骨折愈合以达到早日康复。

2皮肤护理

骨折老人由于长期卧床, 机体退行性改变加快,患者血液循环不好,皮肤长期受压,极易发生褥疮等并发症,褥疮严重时甚至可因继发性感染引起败血症危及生命,因此护理人员应特别注意加强对患者的皮肤护理。为预防皮肤感染和褥疮的发生,应每隔2~3小时协助老人翻身1 次,被单要勤更换,每日为患者擦身,保持皮肤清洁、保持床单干净、整洁,按摩受压处皮肤,做好褥疮护理。

3饮食护理

老年人因骨质疏松发生骨折,在治疗骨折的同时必须积极补钙,同时补充维生素D以协助吸收。卧床的病人胃肠蠕动减慢,应鼓励病人多食用粗纤维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应多吃一些西红柿、苋菜、青菜、包菜、萝卜等维生素C 含量丰富的蔬菜,以促进骨痂生长和伤口愈合。现代医学认为骨折后应摄人均衡营养,特别要注意蛋白质与钙、磷的补充,如多喝牛奶、多食豆制品以及适当摄入活性钙制剂。

四、老年人骨折后并发症的预防

1肺部感染的预防

老年骨折患者会因为疼痛而不敢深呼吸或咳嗽,同时会经常保持平卧位,这样会使其呼吸道内的分泌物不易排出,容易引起呼吸道的部分梗阻与继发感染。另外,由于长期卧床,会导致肺活量进一步减小,造成咳嗽反射减弱、咳嗽无力、痰液不易咳出,容易使支气管分泌物坠积于肺底,若合并感染则将引起坠积性肺炎。因此在护理骨折老人时,应指导患者正确的咳痰方法,鼓励自行咳痰,鼓励患者作深呼吸锻炼,有痰应咳吐出来;对低效咳痰者要经常帮助其变换、还要经常轻轻拍打其胸背部,刺激咳痰,以利于其排痰。为病人轻轻拍胸部时,应从胸部下方开始向上拍,拍出振动感,嘱咐病人配合深呼吸,咳出痰液;痰液黏稠者可服蛇胆陈皮末、氯化胺等药物稀释痰液,以稀释痰液,便于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肺炎发生。

2褥疮的预防

骨折患者因长期卧床,血液循环差,皮肤抵抗力低下,容易使受压处的皮肤发生溃破,形成褥疮。特别是局部组织如骶尾部、后枕部、踝关节、足跟部各骨突处容易发生褥疮。褥疮形成后往往不易愈合,面积会不断扩大、创面可逐渐加深,甚至会引发败血症等。为了防止老年患者发生褥疮,其床铺要保持清洁、平整柔软干爽,以减少皮肤的摩擦。为预防褥疮发生,其身体要经常保持清洁和干燥,勤用温水擦洗,洗后擦干并在局部擦一些滑石粉或痱子粉,以保持皮肤的清洁与干燥。勤翻身,在易受压的部位经常轻柔按摩,以促进受压部位血液循环,预防褥疮发生。

3泌尿系统感染的预防

长期卧床、个人卫生不洁、饮水过少是尿路感染的诱因,注意做好生活护理,清洁会阴,鼓励病人多饮水,促进膀胱自洁。老年人的生理条件导致尿道黏膜发生退行性改变,难以抑制局部细菌生长,细菌容易由尿道逆行至膀胱引起感染。另外由于长时间卧床,大小便需要别人照顾,患者不敢多喝水,就更容易引起泌尿系感染。所以要鼓励病人多喝水,从而增加尿量。告知病人要多吃水果、蔬菜等粗纤维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

4便秘的预防

老年人机体功能日益退化,代谢水平逐渐下降,而老年人在骨折后活动减少,肠蠕动减弱,又不习惯在床上排便,因而很容易造成便秘。同时食物发酵所产生的气体使肠道膨胀,很易发生腹胀。护理人员应注意给患者吃些行气、消食、润肠的食物和药物,如山楂、陈皮、蜂蜜等,也可进行适当的腹部按摩,以肚脐为中心按顺时针方向由里往外做环形按摩,每日3次,每次10分钟;或做腹式呼吸、热敷等,促进肠蠕动,消除便秘。

5下肢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预防

老年人骨折后需要长期卧床不能运动,手术使血流变得缓慢,创伤引起血管壁损伤和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容易形成下肢静脉血栓。所以,在老人骨折康复期间,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使用血管扩张剂和抑制血小板凝集的药物,并练习床上坐起,尽量早活动,促进血液循环。

参考文献

[1] 刘敏,张秉姝.老年人的骨折护理体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 8(6): 117.

[2] 袁海燕.老年人骨折的护理体会[J].中国疗养医学, 2011, 20(1): 43.

卧床老人褥疮的护理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老年人;骨颈骨折;护理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损伤,由于各系统功能的减退,特别是老年女性,由于骨质疏松使股骨颈脆弱,加之髋周肌群改变,常因滑到、下肢突然扭转等原因发生股骨颈骨折,无论是牵引还是手术,科学的护理对康复非常重要。本文通过我院3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护理观察,体会到护理措施落实到位是保证治疗顺利实施的基础,有效地功能锻炼是保证骨折按期愈合、患肢功能恢复的关键。所以,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康复指导对患者的预后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临床资料

我院自2001年――2011年共收治38例60岁以上股骨颈骨折患者,38例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26例,年龄最小65岁,最大82岁,平均年龄73.5岁。无明显骨折移位或合并其他疾病自身条件不允许手术采用牵引的10例,手术治疗的28例。

2 护理方法

2.1 确定护理目标 做好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教会患者床上排便,指导患者正确的功能锻炼方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2.2 护理诊断

2.2.1 焦虑 由于年龄、文化程度等因素,老人表述不清,担心影响子女工作或无人照顾,情绪不稳定,烦躁,对治疗缺乏信心。

2.2.2 部分自理缺陷 骨折使躯体活动障碍,如入厕。

3.2.3 疼痛 骨折或手术切口疼痛。

3.2.4 便秘 长期卧床食欲减退、肠蠕动减慢、不敢多喝水等。

3.2.5 潜在并发症的发生 如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褥疮、骨折移位。

3.2.6 潜在血管栓塞 长期卧床,怕痛、不主动活动。

2.3 护理措施

2.3.1 心理护理 骨折后需卧床,突然生活不能自理,既怕痛又怕影响子女工作、给家庭造成经济负担等低落情绪,使老人更加烦躁。除生活关心照顾外,护理人员要及时向患者解释牵引或手术的相关知识,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如果老人能正确面对现实,有较好的心态,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将可以促进骨折愈合,缩短卧床时间,早日康复。

2.3.2 做好生活及基础护理 突然的大小便不能自理,使老人在子女或护理人员面前对自己的无能显得既无奈又怕羞,害怕麻烦别人而不敢多喝水,很容易引起泌尿系感染,尤其女性。所以,要鼓励病人多喝水,每日应摄入2000ml以上。长期卧床使局部组织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容易发生褥疮。要保持床铺整洁干燥,每2小时帮助患者抬臀或更换一次,夜间可每3-4小时一次,对受压部位进行按摩,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使用气垫床。此外,要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2.3.3 卧硬板床,取适当卧位,保持患肢功能位,两腿中间放一软枕,要密切观察患肢远端血运、温度、颜色、肿胀程度、感觉及运动情况。术后每2小时测血压一次至平稳,观察切口渗血情况及引流液的色、质、量,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管通畅,并做好记录。牵引时抬高患肢小腿,脚尖朝上,足跟悬空,要合理、到位;牵引要持续6-8周,牵引拆除后,可将上身抬高20-30°,在窝下垫软枕,膝关节微屈。

2.3.4 给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钙、高热量、高营养饮食,多吃新鲜果蔬及含纤维素多的食物,保证足够的饮水,预防便秘及泌尿系感染。

2.3.5 功能锻炼 指导家属对患肢进行按摩预防肢体废用性萎缩及关节挛缩。术后2-3天肿胀、疼痛减轻,根据情况可指导患者做股四头肌、臀大肌等长收缩,踝关节屈伸及足部活动。术后第2周协助患者做不使股骨旋转与内收的髋与膝的主动屈伸练习[1],动作轻柔,不引起明显疼痛。第3周可增加俯卧位的上肢支撑起上身和,并向后上方抬起的练习,增加躯干和髋部的力量;逐步可做四点步行,患肢不负重练习;每天次数递增。髋关节置换术1周后[2],可帮助病人在床边进行髋关节功能锻炼或指导病人借助床栏等更换。

2.3.6 长期卧床肺活量减小,支气管分泌物易坠积于肺底引起坠积性肺炎。因此,在帮助老人翻身时还要拍背,鼓励老人作深呼吸增加肺活量,利于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肺炎发生。

2.3.7 密切观察血压,防止血压过低血栓形成;指导患者做患肢主动屈伸运动,防止深静脉栓塞。

2.3.8 告诫患者锻炼时不宜盘腿坐、跷二郎腿,不宜坐矮板凳,以免髋关节外展、外旋造成骨折断端移位。

3 健康指导

术后第2个月可做坐位与站位的转换练习,逐步增加扶杆双足站立做踝的主动屈、伸、内外翻以及双下肢交替踏步和缓慢微蹲练习,增加双腋拐三点式步行或助行架步行练习,患肢稍负重。120天左右可健侧持单腋拐步行,逐步改为健侧持单手杖步行,逐步提高下肢的步行能力、活动能力直至弃拐。牵引8周后可逐渐在床上坐起,3个月后可双腋拐患肢不负重下地活动,逐步单腋拐直至弃拐。行走时注意自身保护,防止跌倒,以防再度骨折。

4 护理体会

老年股骨颈骨折大多预后良好。护士应确保护理措施及时、准确、有效进行,尽早进行健康指导、功能锻炼。出院时做好宣教,避免惰性、怕痛等因素影响,继续功能锻炼,以减少卧床时间和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卧床老人褥疮的护理方法范文第3篇

老年痴呆病是由于脑组织的老化、萎缩,大脑细胞受损等多种原因而导致的,以智能障碍为主的疾病。早期症状为记忆力减退,性格偏执,不喜交往,对人淡漠,生活行动刻板,情绪急躁,睡眠昼夜倒置。进而记忆力、理解力、计算及判断力等智能活动全面减退。到后期呈严重衰退,以致卧床不起,二便失禁,发音含糊,口齿不清,生活不能自理 [1] ,不仅使本人的生活质量下降,也给家庭、社会带来相应的压力。患者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住院时间长,大大地增加了护理工作量。根据老年痴呆患者的生理病理特点及临床状况,开展对长期卧床老年痴呆患者生活护理,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3年1~11月我院收治老年痴呆卧床患者48例,男26例,女22例,平均年龄78岁。均是生活不能自理患者。

2 结果

在48例老年痴呆患者中,经精心护理其中45例患者生存情况良好。因肺部感染并发心衰死亡2例,家人接出院无系统治疗死亡1例。

3 护理方法

3.1 做好皮肤护理,预防褥疮发生 褥疮的诱发因素为:活动能力下降、年老、感受能力下降、排泄物分泌物等刺激、营养不良。老年痴呆卧床患者占有全部诱发因素 [2] ,而预防褥疮的主要措施在于消除诱发因素:(1)定时翻身2h1次,翻身时动作轻巧,避免拖拉。(2)给予气垫床,易受压部位用气垫圈、海棉垫等垫起。(3)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局部营养状况。每日指导护工给予擦身两次(早晚)。擦身后抹些润肤油,经常检查受压部位,定时按摩。(4)保持床铺干燥平整,避免局部皮肤刺激。(5)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

力。

3.2 做好呼吸道护理,预防肺部感染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肺部感染是住院老年痴呆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故做好呼吸道护理,预防肺部感染也至关重要。

3.2.1 保证每日热量的供给 定时喂食、喂水,增强体质。

3.2.2 保持室内空气清洁 及时通风换气,调节温度和湿度,避免直接吸入室外的冷空气,注意保暖。

3.2.3 定时翻身、拍背 肺部叩打1次/天,每次10min,在进餐前30min或餐后2h进行。

3.2.4 注意观察患者的体温、呼吸变化,及时遵医嘱处理。

3.3 做好口腔的护理 长期卧床老年痴呆患者机体抵抗力极低,无主动性进食进水行为,为口腔内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创造了条件,易引起口腔炎,甚至并发全身感染。(1)每次喂食后给予喂水30ml,以冲刷口腔中残存的食物。(2)每日2次做好口腔护理,用海棉棒蘸0.9%的生理盐水清洁口腔。(3)对每位患者残存的牙齿,应心中有数,经常检查。

3.4 防止泌尿系感染 长期卧床的老年痴呆患者,大小便不能自理,也给临床护理工作增加了许多工作量。

3.4.1 每日定时喂水 24h摄水量>1500ml以达到冲洗膀胱的目的。

3.4.2 保持会阴清洁 女性患者用一次性纸尿裤,男性患 者用一次性尿袋接尿。每日冲洗会阴,减少尿液对局部皮肤的刺激。大便后及时更换裤子,清洗肛周。

3.4.3 男性患者的尿袋应固定在床沿下 注意观察防止患者扯掉尿袋,每日更换尿袋。

3.5 饮食护理 老年痴呆患者吞咽肌功能衰退,又不会主动进食,配合喂食时须注意。(1)提供含丰富营养、清淡、易消化及碎烂的食物,有吞咽困难时给予半流质、流质饮食。(2)喂食时将患者的头部垫高,动作缓慢,从小量食物开始。一般进食前先饮少量水,湿润一下口腔,也可调整食物的质地、形状。由于认知能力下降,痴呆老年人会误将骨头、假牙吞下,甚至会将药片不拆包装一起咽下,因此,进食食物温度勿过热,以偏低为宜,以防烫伤。(3)必要时遵医嘱静脉补充营养。

4 护理体会

作好长期老年卧床痴呆患者的护理,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护理工作者要付出极大的爱心、耐心、细心和毅力,同时还需要亲属和看护者正确地理解老年性痴呆的特点,采取积极的态度,使痴呆老人能生活在一个充满亲情与关爱的环境中,避免歧视和虐待老人的情形发生 [3] 。通过对长期卧床痴呆患者的生活护理我们认识到,对老年痴呆患者必须早预防、早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每班都要一丝不苟做好生活护理,才能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减轻家庭负担,使其家人得到慰藉。

参考文献

1 丁涛.实用康复医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1,306-307.

卧床老人褥疮的护理方法范文第4篇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人均寿命逐渐延长,我国也逐步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据2011年4月28日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0岁以上人口占13.26%,65岁以上人口占8.87%,我国养老负担从2000年平均每9.1个劳动者赡养1位老人将会增长到2050年的平均每2个劳动者赡养一位老人,养老负担相当于2000年的4倍多[1]。目前我国老年褥疮患者需要得到照料的成本高、时间长、比例多,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我国的社会经济负担,同时老龄化社会带来的医疗问题尤为严峻,使我国老年人的患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一些慢性疾病如糖尿病、肿瘤、中风以及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等已成为老年人的常见多发病,创伤骨折发生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因这些因素导致长期卧床不起而发生褥疮者与日俱增。褥疮的发生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给家庭也增加负担,严重影响对原发病的治疗和康复[2],同时也给当今的医疗界及护理人员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老年人身体机能退化,自主能力和消化吸收功能减弱,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等自身生理特征,导致老年患者极易发生褥疮,若一旦发生创面迁延难愈,治疗周期延长[3,4]。目前针对褥疮患者治疗方法多样,包括保守换药,中医中药外敷,植皮,各类皮瓣手术治疗,各有利弊及其适应症。为探讨老年褥疮患者的危险因素及有效治疗方法,本文针对老年褥疮患者的治疗研究现状做一简述。

1 褥疮发病的机理

褥疮又称压力性溃疡、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缺血、缺氧至发生坏死而引起的皮肤溃疡,最重要的原因是长期压迫而造成的局部组织缺血坏死。

2 好发部位

多发生于无肌肉包裹或肌层较薄,缺乏组织保护又经常受压的骨隆突处。仰躺时,最容易发生褥疮的部位是骶尾部,另外,后脑枕部、肩肘关节、足跟等处也都会承受或大或小的压力,这些是容易产生褥疮的部位。侧躺时,股骨大转子是最容易发生褥疮的部位,足部外踝也是容易发生褥疮的部位。俯卧时,压力点在前胸、膝盖。坐姿时,最大的压力在坐骨粗隆处,这些地方都是容易发生褥疮的部位。一般而言,褥疮的形成有一原则:身体的任何部位都可能产生褥疮,只要压力够大及压的时间过久的地方都容易发生褥疮。

3 危险因素

3.1年龄与患者的体型:褥疮的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40岁以上患者较40岁以下患者发病率高6~7倍,根据美国相关资料统计,71%的褥疮出现于70岁以上的老人[5]。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皮肤胶原纤维萎缩,弹性降低,皱褶增多,皮脂腺活动降低,导致皮肤容易干燥;另外动脉硬化致使老年人大脑反应迟钝,感觉减退,皮肤血液循环功能降低,神经营养障碍,痛阈降低。尤其是老年人患病后易受微生物感染,微循环功能发生障碍,抵抗力严重降低,皮肤屏障作用极大减弱,更易发生褥疮。患者的体型过胖会导致体重增加,当患者体重大于75 kg时,致压力增加。褥疮所受压力来自自身体重,患者的体重与褥疮受压程度成正比,而当极度消瘦或体弱时,皮下无脂肪组织保护,也易发生褥疮[6]。

3.2垂直性压力:褥疮与压力、摩擦力、剪切力呈正相关,压力施加于突出受压部位,皮肤毛细血管最大承受压力为16~33 mm Hg(2.01~4.4 kPa),最长承受时间为2 h,当皮肤受到持续压力达9.33 kPa(70 mm Hg)2 h就会出现不可逆的改变[6]。摩擦力是指人体处于不稳定有持续侧滑的趋势时,支撑面与支持平面间产生的摩擦力,可破坏角质层,加重褥疮发生的概率。剪切力是指各组织间发生不同方面运动时产生的一种力,其作用于皮肤深层,引起组织的相对移位,能切断较大区域的小血管供应,导致组织氧张力下降,使肌肉层、皮下组织,皮肤等全层组织损伤,危害最大。

3.3湿度与温度:主要是由患者大小便失禁、出汗、渗出性伤口所致。褥疮与局部的潮湿关系密切[7]。潮湿可引起局部皮肤软化及抵抗力降低,使皮肤组织浸润,造成局部皮肤水肿及细菌易繁殖等使上皮组织更易受损伤,从而引起褥疮。此外,体温变化也是发生褥疮的重要原因,体温每升高1℃,组织代谢需氧量增加10%,当组织持续受压产生缺血,合并体温升高引起的高代谢需求,可大大增加褥疮的易感性;应用加温毯子和加温床垫增加了组织的氧耗,也增加了褥疮的危险性。而温度过低,外周血运不良,末梢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受压区域血供减少,也容易发生褥疮[8]。

3.4卧床时间:褥疮的形成与卧床时间长短有密切关系,卧床时间越长,局部受压组织处于低灌注或缺血状态时间越长,患者发生褥疮的几率就越大。

3.5营养及其他因素:营养不良者、慢性病卧床患者、昏迷瘫痪患者是发生褥疮的高危人群。营养不良可直接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并直接影响褥疮的愈合。

4 褥疮分级

根据组织病理学改变,褥疮可分为4级:1级病变局限于表皮和真皮层;2级损伤超出真皮层;3级损伤深度达皮下脂肪组织;4级损伤深达肌层或者骨骼。然而,临床上常根据局部体症将褥疮分为4期,即:淤血红润期、炎性浸润期、浅度溃疡期和坏死溃疡期。针对不同时期的发展,褥疮的治疗方法也不尽相同。对于1期褥疮可予定时按摩,变换,局部酒精涂擦和烘烤,若炎症显著,可用0.5%新霉素溶液等湿敷。2期褥疮可外涂抗生素软膏后覆以无菌纱布,定期换药即可。3、4期褥疮必须清除腐肉,反复清创,必要时利用植皮或皮瓣等修复技术修复。

5 临床分型

根据褥疮坏死组织的深浅、病程长短和临床不同表现形式将其分为:溃疡型、全层组织坏死型、窦道型和囊袋肉芽肿型。

5.1溃疡型:表现为典型的溃疡病灶,表层坏死组织已经脱落,创面肉芽组织形成,分泌物较少,坏死组织大部分为皮肤组织,少数可波及到皮下,但未侵及骨组织。

5.2全层组织坏死型:表现为组织坏死,外观形成硬性黑痂,质硬,少数痂下有脓性分泌物,痂皮和痂下坏死组织黏附性强,很难自行脱落,坏死组织界限清晰,术中可见全层组织坏死,深达骨膜,此层主要好发于骶尾部和足跟部、股骨大转子部及髂前上棘。

5.3窦道型:窦道可表现为一个窦口或多个窦口,窦道内有大量的坏死组织和脓性分泌物,局部炎症反应重,创缘新鲜,红肿明显,窦道内可触及坏死组织,病程长者窦口瘢痕严重,分泌物少量,有色素沉着。

5.4囊袋肉芽肿型:好发于坐骨结节处,褥疮外口较小,外口周围有瘢痕形成和明显的色素沉着,经外口用手探查可有大小不等的腔隙,腔隙周围有明显的囊袋形成,腔内可有不等的肉芽肿形成,表现为条索状、肠管状、结节状,有的可突出外口露于皮下。

6 治疗现状

6.1物理治疗:红外线照射适用于各期溃疡疮面;半导体激光治疗与局部照射创口,可减少渗出;氨氖激光照射治疗皮肤溃疡及减少复发有肯定的效果;半导体激光加紫外线治疗3期褥疮有效率达91.5%[9]。

6.2局部氧疗:患者取舒适卧位,暴露疮面,常规消毒褥疮处,去除腐肌和痂块,局部高浓度氧疗配合激光及新型敷料可用于治疗难治性褥疮。所用的氧流量为6 L/min~8 L/min,每日1次,每次20 min,疗效显著优于其他治疗措施[10]。

6.3外用敷料:最佳的伤口敷料应符合以下标准:应该保持溃疡创面潮湿和周围皮肤干燥;能引流多余的渗出液;隔热;允许局部气体流通;更换敷料无痛、无创揭除。如临床常用的安普贴,其是符合以上要求的一种新型水胶体辅料,由聚氨酯背衬及羧甲基纤维素组成,它与伤口接触后形成湿性凝胶,为伤口愈合提供了湿性环境,应用非常广泛,固定效果理想,适用于褥疮的伤口护理[11]。

6.4中西药物外敷治疗:其主要原则是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去腐生肌。主要方法有:(1)艾条熏灸加艾灰外敷[12];(2)龙血竭粉以75%酒精调匀后直接涂于创面[13];(3)生肌散联合红油膏外敷治疗溃疡期褥疮[14];(4)三黄冰片粉直接涂在创面,无菌纱布固定[15];(5)当归、血竭酊配合糜蛋白酶、维生素C外敷,辅助氧疗进行褥疮护理[16];(6)云南白药外敷治疗Ⅲ期褥疮效果明显[17];(7)0.5%碘伏纱布湿敷,碘伏是一种高效广谱消毒剂,对细菌、芽孢、病毒及真菌均有较强的杀灭作用,能有效控制疮面细菌感染,使疮面水肿减轻,脓性分泌物减少,同时促进肉芽组织生长,促进疮面愈合[18];(8)双黄连溶液(双黄连制剂一支2 ml,50%葡萄糖注射液5 ml),用棉签将其搽于创面,可使创面在高渗环境下迅速干燥,并有抑制细菌、抗炎清创效果,尤其适用于血浆白蛋白低的患者[19]。

6.5外科治疗:目前清创换药、植皮、肌瓣、皮瓣转移等越来越多治疗褥疮的方法涌现出来,较多文献已争相报道,目前以穿支皮瓣,肌皮瓣盛行[20-23],其以灵活,血供丰富,修复效果良好,恢复快速,复发率低在所有手术方法中为优选。Ⅰ度褥疮常为皮肤发红,表皮糜烂,通过解除局部压迫,涂擦红花油、酒精或局部按摩促进血液循环等方法而获得痊愈;Ⅱ度褥疮,皮肤破溃未及皮下,通过换药可逐渐愈合。对于Ⅲ、Ⅳ度褥疮患者,常出现深浅筋膜大量坏死,皮下组织与肌肉分离,出现潜行皮缘,肌肉坏死,坏死皮肤及皮下组织形成厚硬痂皮,痂皮下常形成化脓感染。对于以上情况的出现,应尽快行切痂引流术,彻底清除坏死组织,经济允许时可进行封闭负压引流,如经济不允许可连续不断换药清除残余和新出现的坏死组织待炎症明显消退后,视缺损情况予植皮或皮瓣转移修复术。

6.5.1 具体方法

6.5.1 .1 溃疡型:多数病例创面较浅,坏死组织已经脱落创面肉芽组织形成,术前加强创面换药,清洁创面。术中用3%的双氧水清洗创面,手术刀刮除创面表面水肿老化肉芽组织,致使创面广泛渗血,取刃厚皮打孔后,大张移植于创面,周边缝合留长线打包加压包扎。术后5~7 d打开。

6.5.1.2全层组织坏死型:术中彻底清除坏死组织直至健康组织甚至骨组织,3%双氧水和盐水反复交替冲洗创面,彻底止血,根据创面大小在周边设计臀上下动脉穿支皮瓣,创面腔隙深者设计肌皮瓣,周围无合适皮瓣可用者,采用带血管蒂的游离皮瓣或肌皮瓣移植,皮瓣处放置半管引流或负压引流。此型手术较为复杂,应灵活应用各种皮瓣修复创面。

卧床老人褥疮的护理方法范文第5篇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11-0142-01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和骨科技术的突飞猛进,老年人骨科的手术治疗患者越来越多。近十年来,我院共收治老年人骨折手术患者一百余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精神护理

老年人性情比较古怪,文化层次比较低,由于骨折手术费用较昂贵,患者担心花费子女太多金钱而不易合作,拒绝手术而承受心理压力;另一方面担心老年人骨折术后不能康复,产生一种反正年纪大了,死了算了的双重压力。所以护理人员要掌握病人心理,护士在做每一次工作时必须耐心、细心地解说、劝解,不可强制。要积极改变病态的心理状态,恢复身心健康。

2 临床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老年人的骨折高发部位是股骨粗隆骨折、股骨颈骨折。因年龄大、骨折术后卧床时间长,故易引起危及患者生命的合并症,如肺炎、肺不张、血管栓塞、褥疮和尿路结石、尿路感染等。对骨折本身而言,患者术后不注意患肢摆放而随意活动而产生骨折畸形,产生髋内翻畸形等。

预防肺炎、褥疮、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老年人血循环差、活动少易产生褥疮;肺活量减弱肺功能下降、咳嗽反射力差,痰不易咳出,故易发生吸入性或坠积性肺炎。鼓励患者咳嗽、胸部叩击,指导患者先深呼吸再咳嗽,尽量使痰咳出,每天晨晚嘱患者坐起,深呼吸、拍打患者背部,体会的多次改变可使肺内分泌物咳出。褥疮的产生是由于骨突起部位软组织长期受压的结果,多发生在躯干、臀部周围,即骶骨、坐骨、转子区域,也可发生在膝及外踝部位,如发生褥疮也不要害怕,首先使用压力解除法:使用气圈,或2h翻身一次;其次使用滑石粉或50%红花酒精进行环形按摩;其三保持皮肤清洁,床单不要有皱褶,不要有污物存留。总之,褥疮是一种常见并发症,重在预防。

3 指导和鼓励患者功能锻炼

功能锻炼是治疗骨折的重要环节,没有正确积极的功能锻炼,即使治疗复位很理想,也往往不能很好地恢复功能。护理人员要在医师指导下对患者各个时期进行锻炼。

在骨折术后早期,主要使患肢的肌肉功能训练,加强患者肌肉收缩,促进骨折愈合,并可保持关节活动度,从而缩短疗程,早日恢复正常的活动。

在骨折术后中期,要根据不同的功能需要而锻炼。下肢主要功能是站立行走,要求各关节不仅要稳定,而且有一定活动范围,下肢部位包括髋、膝、踝关节三个部位的功能锻炼,即要督促又要强调患者的主观能动作用。

在骨折术后晚期,特别是股骨颈粗隆骨折患者,要利用一切未被固定的关节进行功能锻炼及运动锻炼。方法是给患肢绑上旱冰鞋或踝关节下面绑上滑车,放在特制滑板上,木板置于患者床上,在木板上水平练习髋部外展内收。踝关节练习足的背伸,蹁屈及旋转功能,髌骨被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