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闻与传播专业知识

新闻与传播专业知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闻与传播专业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新闻与传播专业知识

新闻与传播专业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闻传播 教育模式 人才培养

伴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我国的新闻传播事业迎来了发展的重要战略时期,但同时也造成了新闻传播行业直接激烈的市场竞争。新闻事业的发展急切需要更多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为了应此需求,我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各类高校都开设新闻传播类专业,新闻传播专业的地位得到提高。但是这种泡沫效应,并没有解决新时代下新闻传播教育的根本问题,新闻传播教育理论知识落后,理论教育与实践不结合,学生得不到充分的实践教育等这些问题日益突出。本文主要通过对现有的新闻传播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分析,对现有的教育模式进行思考,旨在新形势下提出未来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模式。

一、现有的新闻传播教育模式中的问题分析

新闻传播业的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全国各大高校也不断扩招生源,但是传统新闻传播教育模式并没有改变,大多数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的理论知识足够,但是他们的专业技能却堪忧,许多用人机构对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大失所望。因此新时代下,我们要正确新闻传播教育模式中这些不可忽略的问题。

(一) 教学理论知识不足

大部分高校单位因为看到新闻传播专业火爆,不考虑自身是否具有创办该专业的综合实力,就跟风开设该专业并大量招生。事实上,这些院校的理论知识积淀不厚实,培养方式仅仅停留在表明;更有甚者一些高校,胡乱借鉴国外的教学模式,相比拥有成熟的新闻学和传播学理论知识的美国,我国的新闻传播业还是一个年轻的行业,由于基本国情的差异,相关知识并不是靠“拿来”就用的,长期下去会对理论知识的学习造成严重的障碍。另外,我国那些传统的新闻传播业知识已经达不到时代的要求,教学过程中没有合适的理论教材,对于老师和学生都是很大的问题。

(二)教育模式脱离实践

目前我国新闻传播专业的老师大多是全职教师,他们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然后他们的实践知识甚少。虽然基本的知识技能培养很重要,但是长期在此种教育模式下,非常容易造成该专业的学生采、写等实践能力差。新闻传播学作为一项实践性的学科,学生相关的实践职业技能培养特别重要,虽然在学校校报和电台会提供一些实践教育基地,但和社会中新闻报道专业需求还相差甚远;此外,在临近毕业的最后一年,学校会提供W生的实习单位,但实习期一般都较为短暂,学不到特别有用的实践经验,在实习中发现的理论知识不足最后也无法回学校进一步提高,并且有部分同学都只把实习当作一项任务来完成,实习只是流于形式而已。

(三)专业师资队伍欠缺

教师是教育的主体之一,他们用简洁有效的方法将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传授给学生,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师资队伍的雄厚直接影响新闻传播教育的质量。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的业务能力是一名合格的新闻传播学专业教师必备的条件,只有拥有这些专业的修养才能熟悉新闻传播过程,在专业技能上直接指导学生的。但是当前高校的相关专业老师,可能并不具备上述条件。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新的技术层出不现,先进设备的使用在新闻传播工作中越来越重要,这就对传播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一些工龄稍大的教师对先进设备的方法性以及技能掌握方面存在欠缺,另外一些核心的新闻传播课程教师缺乏实践经验,讲授知识不够新鲜,理论课程教育与实际脱节,这些对学生的实践技能提升都有很大影响;国内大部分高校都存在缺乏专职教师的现象,与全职教师不同,专职教师拥有丰厚的的社会实践经验以及一些前沿性和实用性知识,他们的教学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新闻传媒业,缩小课堂理论与社会现实差距;目前聘请的许多新闻传播专业的教师缺乏跨学科背景知识,对教师的专业培训也甚少,和国内外著名院校直接的学术交流也不多,教师去名校进修的机会也少,这些都是造成了许多新闻传播专业的教师缺乏跨学科知识的原因。

二、新闻传播教育模式改革的思考

纵观当前我国新闻传播教育模式中的一些问题,主要是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落后,造成对人才培养目标以及专业技能培训等方面的不足,严重制约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业的发展。因此,为了促进我国新闻传播业更好地发展,对新闻传播教育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改革人才培养目标

在新媒体时代下,对新闻传播教育模式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一名合格的专业人才应该是具备渊博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文化修养以及开阔的国际视野。美国著名的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非常肯定地表示,新闻学院就是为了培养卓越的新闻人才以及新闻业领军人物,并教育学生献身于这项意义重大的事业。因此,对新闻传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于:培养专业的新闻传播人才。首先,高校应加大对各大媒体优秀兼职老师的聘请力度,相比全职老师,他们拥有更加丰富的实践知识;其次,高校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主办自己的电台、电视台、网站,大力发展人才支持体系,为学生在上学期间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培养实践型人才,这样他们毕业后才能得到新闻单位的认可;另外,对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的认知新闻信息能力、使用新闻信息能力以及消费新闻信息能力的培养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通过全方位能力的培养,他们才能成为专业的新闻传播人才。

(二)改革课程设置

新媒体时代对新媒体应用技能的熟练掌握是对新闻传播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包括用这些新技术去收集新闻素材,以及用文字符号去讲述新闻故事等。如何运用这些新技术辨别出有价值的新闻信息,通过合理的传播方式,展示出伟大的新闻作品是很有意义的,因此提高这方面的专业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也就要求学校从基本的专业课程设置上进行改革。对于新闻传播理论知识方面,需要联系实际并且不断深化,理论知识主要是指导新闻工作者掌握新闻传播规律,然后利用这些规律进行新闻传播活动,避免盲目操作;新闻传播学不仅仅是一门传播型科学,更是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同时并重的科学,要求学生掌握全方面的知识体系,根据美国教育学之父威拉德q布莱尔的新闻专业课程观:大学四年的课程中,1/4是新闻专业课程,3/4是社科类和人文类课程,这种观点被国内外许多新闻学院所采纳,综合修养对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是非常重要的;新闻事件的主题涉及很多方面:宗教、旅游、运动等,这些领域专业化的知识可以让新闻报道人对新闻事件的价值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分析,提出合理的问题见解,这样非常有利于有价值的新闻信息传播,因此培养不同新闻领域背景下的专业知识是急切需要的。

(三)培养职业精神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仅仅教给人一种专业知识和技术是远远不够的,专门知识与技术能使人成为一台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给他以一个和谐的人格”,新闻传播专业作为一种高度社会性的职业,主要目的是对人们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这就要求新闻传播工作者必须有高尚的职业精神。一方面要加大对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把人民群众利用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另外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要遵守正确的舆论导向和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准则;新闻传播是社会公平正义观念的主要推动者和鼓舞者,主要包括二点:一是及时重要的政务信息和公共利益等信息,二是表达不同阶层的意见和心声,新闻传播工作者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站在国家和人民的角度反复思考掂量,做出正确的判断,引导社会和谐健康发展。因此,向学生灌输这些专业精神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具备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才能更好地为国家和社会大众服务。

(四)丰富教学实践

新闻传播教育主要是解决两方面问题,理论要求和实践需要,著名的密苏里新闻学院创始人普利策也曾说过:“新闻作为一种祟高的知识分子的业,是用实践的方法鼓励、教育现在、未来的从业人员”,可见实践性对新闻传播教育的重要性。重理论、轻实践是当前我国新闻传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实践课程比重偏低,实践专职师资队伍缺乏、校内实践基地建设落后、高校与业界互动不够等等。为此,相关院校应该突出实践教学,适当增加实践课程,至少保证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比例达到1:1,在课程教育过程中可以更多地通过案例教学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办讲座和报告会的形式聘请国内外有经验的新闻传播专家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培养学生系统性知识体系;加大资金投入,为学生建立专业的校内实践平台,尽可能做到全天候、全方位的开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园媒体活动,给他们提供良好的自我展现平台,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的专业实践需求;鼓励提倡高校与各大媒体的实质性合作,高校为媒体提供有效的实习生源,媒体为高校学生提供专业的实习基地,缩短毕业生工作前的适应期,另外通过实践学习也能完善教学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提升专业教学质量。

新闻与传播专业知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闻传播;双语教学;课程体系

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剧和中国“一路一带”战略的逐步成型,特别是途径亚欧大陆桥直达欧洲的“渝新欧”“郑新欧”等列车陆续开通,全球资本的疆界逐渐深入中国传统腹地,许多中国内陆城市的对外开放步伐也明显加快。城市的传播力如何尽快跟上经济对外发展的速度亟待思考,既懂信息传播专业知识又具有良好的外语沟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成为业界渴求的对象。纵观国内许多高校的新闻传播双语教学,虽然都在规模和数量上有了较大的发展,也在课程类别和实践方式等方面有了丰富的积累,但总体上双语课程种类不一、名称繁杂,在具体运作方式上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相关课程体系亟待梳理和重新建构,不同高校基于自身办学特色和学生特点,也应对双语教学课程建设进行由点到面的反思。本研究在对北京、上海、南京、广州、西安、成都和重庆的部分高校开设的新闻传播类双语课程进行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用人单位对新闻传播双语人才的具体要求,以及高校同行老师的双语教学心得,力图对新闻传播双语课程体系的现状进行总结,对新时期新闻传播双语课程体系的新框架进行初步建构,并对该过程中值得重视的环节和方面进行审视和思考。

一、新闻传播双语课程建设的现状问题

根据调研,目前国内新闻传播双语课程的开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课程建设缺乏系统性

目前,国内高校开设的新闻传播双语课程多是以任课教师为中心,由教师根据自己的专长选择一门或几门开设,整体上双语课程成规模和体系的较少。在我们的调研中,双语课程成体系开设的学校仅占33.3%。以西部为例,课程开设较系统而丰富的是西安外国语大学和四川音乐学院。其中,西安外国语大学开设了《英语新闻报道与写作》、《新闻编译》、《英语新闻听力》、《英语新闻阅读》、《商务英语口语》等课程,四川音乐学院开设了《英美报刊选读》、《英语新闻视听说》、《新闻翻译》、《英语节目主持人概论》、《美国文化简史》、《新闻采写》、《新闻翻译》等课程,两个学校在双语课程的设置上都兼顾了不同专业和不同学期。此外的大多数学校在双语课程开设的学期与课程之间缺少紧密联系,双语教学的系统性和承接性还有待增强。许多双语课程的开设初衷都是学科建设和特色办学需要,但课程设置的时间却并不具有持久性和稳定性,有的课程开设断断续续,甚至会由于教师的外出访学等原因暂停或取消,双语课程建设缺乏持续性积累和时间保证。

(二)课程建设缺乏规范性

一些双语课程主要依授课教师个人的兴趣和条件而定,具体执行也由任课教师自己把关,学院没有针对双语课程的整体规范和具体要求。一些双语课程在必修课、选修课和学分设置上还存在不合理现象,如一些理论性强的非基础类课程对学生水平要求高,严格限制为必修课欠妥当,一些需要大量实践练习的业务类课程学时分配不够,不足以保证学生在英文环境中足够的专业知识浸润。另外,一些新闻传播学的基础性课程,如《传播学概论》、《英语新闻采访与写作》等虽然在不同高校开设较为普遍,但是缺乏较为统一成熟的双语教材,各高校基本各自为政。在具体调研中,明确有教材的双语课程占到48%,主要依赖教师自编讲义的课程占到52%,教材建设依然薄弱,不能有力保证双语教学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三)课程建设缺乏针对性

国内高校开设的新闻传播双语课程类型较杂,名称各异,总体上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基础史论类课程,如《传播学概论》、《外国新闻史》、《大众传播学》、《国际传播学》等。第二类,业务实作类课程,如《英文采编》、《双语播音主持》、《西方新闻采访与写作》、《公关写作》、《广告策划与创意》等。第三类,国外传媒鉴赏类课程,如《英文报刊导读》、《国外电视概览》、《国外经典广告》、《新闻传播学专业英语》、《传播学经典著作导读》、《外国媒介集团研究》、《经典新闻作品赏析》等。第四类,专业方向性细分课程,如《国际新闻》《舆论学》、《美学基础》、《发行营销学》等。调查发现,除了专业背景较强的部分高校比较注重结合人才未来走向来设置课程以外,很多学校的双语课程都是针对性不强的普通课程。一些普通院校还照搬重点大学的课程设置,在课程性质和类型的设计上缺乏针对性。

(四)办学特色结合不够

目前,开设新闻传播双语课程的高校主要分为综合性重点大学、专业特色明显的普通地方高校和在语言教学上具有优势的外语院校三类。这三者之间的双语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定位理应有所区别:综合性重点大学学生基础好、师资充沛,可以更多注重双语素养的综合提升,同时开设理论性较强和实际操作性较强的双语专业课,为综合型双语人才培养做储备;专业特色明显的普通地方高校则应结合自身优势专业,把双语教学的重点放在更具针对性的业务技能教授与训练上,以更好地保持在专业领域的应用优势;外语院校的课程设置则应在国际关系、外事礼仪等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兴趣加强对财经、商贸、政法等专业知识的讲授,帮助学生及早将新闻传播专业技能与特定行业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总之,要更好地体现双语人才培养的特色,一是要注重学生的专业基础和现实水平;二是要注重与业界需求的实际对接。

二、新闻传播双语课程体系的框架建构

双语教育要稳定、富有成效地推行下去,首先必须要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各高校的现有条件与学生水平不同,要因地制宜地开设符合自身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但无论具体课程的开设有何差异,都应在整体上形成以几门课程为核心且课程间相互关联支撑的课程体系。史论性质的课程,如《传播学概论》、《外国新闻史》等可以作为学科双语基础课,业务性质的课程,如《英语新闻采访与写作》、《双语播音主持》等可以作为学科双语主干课,而扩大知识面的方向性课程,如《英文报刊导读》和《新闻传播学专业英语》等则可以作为学科双语选修课。基础课、主干课和选修课之间互为关照,并与其他先行或后续的汉语和英语课程相配合。一些适用面较广的基础课和主干课可以在教学重点和学时设置上形成较为统一的规范和标准。事实上,适宜双语教学的课程应当是在概念、表述和操作上相对具有国际规范和共识的课程,以便于学生的专业学习直接与国际接轨。在条件和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宜优先开设实用性强的双语课程,以更好地服务专业实践。除专业课程外,还应适度增添外语类语言课程作为辅助,以更好地解决语言问题。以重庆工商大学为例,根据其学科特色和现有办学条件,我们对未来的新闻传播双语课程体系作如下构想,即以“主体课程体系为核心,辅助课程体系为支撑,特色课程体系为亮点”的新闻传播双语课程体系架构(如表1)。在上述框架建构中,主干课程是建设主体,重点在课程的分类建设和彼此的衔接配合。辅助课程作为补充支撑,更多的是提供基础知识和能力的支撑,因此除了专业课以外,语言课的设置也宜贯穿始终。至于特色课程,可以根据专业来设置课程要求和知识难度,或者作为选修课程提供给基础较好并有真正兴趣的学生,以便让特色课程的开设更具针对性。总体上,基础课宜开设在低年级,主干课宜开设在中低年级,方向课则宜开设在高年级。

三、新闻传播双语课程体系建构的几个着力点

新闻传播双语课程体系的建构,必须以师资建设为根本、课程管理为核心、交流实践为依托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地展开,具体有以下几个着力点:

(一)师资的引进和建设亟待合理规划

双语课程的体系建构不能仅靠一两门课程的开设和两三名教师的自我学习,必须以学院为主体,以学校为平台,从整体上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设计,在师资的专业背景、未来走向、年龄层次和职称结构等方面做出综合考虑。学校一方面要根据条件大力引进海外人才或具有双语背景的教师,并根据学科建设的需要和课程体系规划对他们进行方向上的引导和系统培训;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专业教师队伍的双语培养,通过分批次、有重点地派出教师访学进修,对亟待推行双语教学的课程进行优先建设。对普通高校而言,积极打造现有团队是双语师资建设的重点。

(二)课程的协调和管理需要加强配合

课程体系建设是一个长期的、需要各部分协调配合共同完成的系统工程,需要以具体的课程建设为基础,由点到面,步步为营。不同双语课程的教师之间、本学院与其他学院教师甚至与业界双语记者编辑之间需要相互配合,这包括相关课程在知识和技能学习上的设计是否原则一致、相互照应,知识结构和内容安排是否衔接恰当,不同学院教师在承担教学任务过程中涉及的课程管理归属问题,还有“主干课程体系”“辅助课程体系”和“特色课程体系”间的协同建设,以及不同专业的阶段性双语课程建设目标是否冲突等。这些都对课程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必要通过细化分工、明晰权责、加强监督和强化沟通来实现。

(三)框架的调整和建构需要调研反馈

新闻与传播专业知识范文第3篇

随着新兴媒体的发展,新闻传播延伸到了网络和手机等媒体,传统媒体为了生存,也在突破原有边界与新媒体融合。无论哪种形式的媒介融合,都会对新闻的采访、写作、编辑、播放及新闻媒体的经营管理等方面产生影响,比如媒介融合能够促进新闻信息的有效传播;媒介融合能够促使媒介之间相互借鉴与利用,以至于提高效率;媒介融合对采写编等有影响。因此,未来的新闻传播从业人员应该是“全能型人才”,不仅能写得一手好文章,还要能拍摄、会编辑、能播报、会评论,不仅要把握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等不同媒体的传播特点,还要熟练掌握现代化传播技能。新闻传播从业人员的素养发生了变化,那么对高等院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就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传统的“课堂讲授、专业实习”教学模式已不能跟上媒体发展的步伐,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理念、教学手段等方面必须进行调整,以下主要探讨传播学的教学理念问题。

目前传播学教学的现状

传播学是新闻传播学科的一门基础理论课,20世纪90年代被引入我国新闻传播教育,它能让学生掌握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传播技巧,在实践中自主运用传播策略与传播技巧,为学生毕业后走入社会,适应自己的职业,高效率的工作打下良好基础。但是传播学课程本身的理论性较强,教学难和学习难一直困扰着老师和学生。首先,它的理论抽象而且多,新理论层出不穷;其次,理论解释力强,但应用性不足。比如,传播学中有着“梦呓”“司芬克斯之谜”之称的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等观点,对媒介的现实影响具有穿透性的解释力,让人惊叹而又印象深刻,但也就仅此而已,与媒介的各项实际运用与操作关系甚远;再有,传播学交叉性、兼容性强。教与学都需要涉猎各种相关学科的知识,如社会学、心理学、数学等;最后,它的教学手段单一。基本以课堂讲授为主。以上这些使得教师教学呈现理论化、形式化和学术化现象,不仅得不到学生的欢迎,反而使学生产生学而无用的想法,因而不愿多花时间和精力,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而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传播学教学既有了新的难度,更有了好的条件,于是很有必要探讨一下它的教学理念问题。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传播学教学理念

1.利用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传播学交叉性、兼容性非常强,媒介融合趋势也要求教师和学生都应具有宽泛而深厚的知识结构,既精通专业知识,又掌握一些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知识,实现各学科知识的融合。因此,担任传播学教学的教师,还有学习的学生,学习意识要强,要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学生在学校学习的通常是一个专业的知识领域,而步入社会后接触的是广博的社会,这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比如,在学校学的是新闻传播类专业,工作后有可能负责的是财经、法制、文化、娱乐等新闻版块,这就要求既要有新闻传播采写编能力,又要精通经济、法律、文学等知识。但是,学校无法预测学生将来对口的工作是什么,在课程设置方面就无法兼顾这个需求,也没办法对个人进行对口的培养。再有,到了媒体,面对海量信息,还应有筛选、鉴别、过滤信息的能力。要想新闻传播类毕业的学生能穿梭在不同媒体间、新媒体间、媒体与非媒体之间,跨媒体跨行业生存的能力不可或缺,单一知识储备是不能满足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及职业要求的。因此,传播学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课程专业理论与知识,更应该培育学生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才能更好地在社会中生存。这要求传播学教学重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将来能行走在专业与非专业之间,专业知识与非专业知识学习间必须要实现平衡,做到既“点上精”,又“面上博”。

2.利用虚拟沟通工具,提高学生沟通协调能力。现代社会离不开人与人的交流与沟通,新闻传播行业更是一个人与人打交道的行业,新闻传播从业人员需要有很好的表达、沟通能力,才能顺利完成各项任务,因此沟通协调能力应是新闻传播类学生的必备素质之一,培养他们的沟通协调能力应当是新闻传播教育的一个方面。但是,目前我国的新闻传播教育培养学生沟通协调能力存在困难:一个是教育环境的限制,长期以来“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环境使学生过分专注于学习,忽略了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的培养;另一个是媒介环境的负面影响,学生生活在媒介融合的时代,伴随着网络和电视成长起来,这既为学生提供了便利,又对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如笔者对大学生进行了访谈,结果显示近八成以上的大学生经常使用手机短信、QQ、E-MAIL、MSM等虚拟沟通工具与人交往,而与同学、父母等实际沟通时间越来越少。传播学中也有研究显示,现代人满足于虚拟的社会互动而减少了现实的社会互动。如日本学者林雄二郎指出“电视人”由于收看电视是在背靠沙发、面向荧屏的狭小空间进行,这种封闭、缺乏现实互动的环境,使得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养成了孤独、内向和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社会责任感较弱。传播学,顾名思义是研究传播的学问,探讨的是人类交流本质与规律的学科,随着媒介日益丰富,传播技术不断发展,特别是媒介间实现融合趋势,要求传播学教学时,既要教会学生传统的面对面沟通协调,还应让学生学会正确运用各种各样的新工具包括虚拟工具进行沟通协调。这就需要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将虚拟沟通作为正常手段加以使用;另一方面,为学生创造各种条件和机会利用虚拟沟通工具,提高沟通协调能力。

3.利用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新闻传播行业是一个实践性、操作性强的行业,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传播学教学一直以课堂讲授为主,单向性、理论性较强,在锻炼和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能力方面总是差强人意。其实传播学教学可参照新闻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以下途径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一是模拟学习。如组织学生阅读报纸、观看电视和浏览网站,广泛接触信息,去理解和揣摩课堂所学的传播理论和传播技巧。二是校内实习。可以借鉴通过自办校内报纸、电台、电视台、网站,将传播课堂、传播实践组合在一起,让学生学习和实践两不误。教师除利用传统案例教学、现场模拟教学等方法外,还可要求学生在课前、课中和课后利用校内的媒体,形成“边学边练”“现学现卖”的教学模式。三是校外锻炼。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到校外媒体进行实习、见习,将课堂上所学理论与业务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传播学通过课堂课外的教学与实践,让学生常处在新闻传播从业人员角色当中,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处理问题,面对各种压力、困苦,甚至是挫折失败的抗压能力,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就游刃有余。一个成功的新闻传播从业人员,必定是一个经历过长时间努力,面对过巨大压力的人,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可以从学校教育,从每门课教学做起。

4.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综合素质。随着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的进步,伴随着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的产生与发展,加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趋势,新闻传播媒介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这要求新闻传播从业人员既具有现代新闻传播观念,又有全面而深厚的知识结构,更要有熟练使用现代化传播技术和新闻采写编的能力。媒体间的整合,传媒内部的调整,媒体创意产业发生的变化,迫切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面对复杂多变的媒介生态环境,新闻传播从业人员没有创新的精神,是不可能适应这个变化莫测的媒介环境的。在这种情况下,应把学生培养成一个既具有新闻传播能力的人,又具有创新能力的素质综合的人,既是一个普通工作者,更是一个跨媒介和行业平台的独立策划者和管理者。

新闻与传播专业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媒体 采编 知识 观念 手段

面对新媒体给主流媒体带来的严峻挑战与竞争压力,传统的主流媒体靠垄断求生存的日子已经成为历史。要想使主流媒体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拥有一流的人才、 一流的实力。这是客观的必然的要求,因为媒体的竞争,最关键的还是人才的竞争。而一流的人才要靠不断进取的一流的继续教育来培养。因此,为了与时俱进,推动新闻事业的不断转型升级,笔者认为,主流媒体必须充分认识到,对新闻采编人员自身专业素养的培养教育工作,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了。

专业新知比较薄弱急需充电

在主流媒体工作的新闻采编人员,虽然绝大多数都是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人,但是不等于他就可以一劳永逸了。随着时代的发展,他们在学校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已经老化,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作为采编人员必须增强主观能动性,及时补充新知识,要把提高专业技能,深化自我认知,作为一种职业兴趣来培养。媒体单位也要积极主动地为他们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深造机会。时展越快,需要学习的东西越多,对学习的要求越高越紧迫。对采编人员来说,善于学习是一种需要、一种职责,也是一项基础性、根本性的工作。

从事新闻工作,只做掌握新闻学知识的“专家”是远远不够的,应该成为知识广博的“杂家”。新闻采编人员的职业性质决定了他们每天都要同社会上形形的人打交道,需要涉猎广泛的知识结构,对不同领域涉及各种专业知识都要通晓。如今采编人员要给自己的职业重新定位,扩大自己的业务范围,使自己成为“多面手”,适应新闻信息的传播趋势。为此,只有多闻、多读、多练、多想、多写,才能在不断学习中积累新经验,逐步形成敏锐的新闻洞察力,借以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专业素质、人文素养等。与此同时,媒体单位应设计并实行一系列制度和载体,为采编人员营造比、学、赶、超的浓郁的学习氛围,使学习真正成为提高员工素质、提升业务水平的自觉行动。面对网络复杂的舆论环境和技术快速发展的网络背景,各部门的工作职责不同,每个人的优势和特长也不同,大家要互相学习、互相交流,老员工要做好传帮带的同时,也要积极学习新员工带来的新鲜知识,与时俱进,共同发展。采编人员要注重锻炼,注重实践,遇到问题多思考、多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和业务水平,全面提高新闻报道的传播力影响力,为全面提高主流媒体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摒弃旧观念学习吸收新观念

在新形势下主流媒体要坚守舆论主阵地,切实担当起宣传阵地的应有之责,就必须转变观念,在合理的知识结构基础之上,具有较高的创新能力。如果我们的机关报、电台、电视台不思进取,不注重内容和报道体系的创新,报道和评论不能被大众接受和信服,不能影响相当数量的主流读者和受众,“主流”就会变成“支流”。因此,我们必须尽快地抛弃旧观念、旧思维、旧手段,用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观念来从事新闻工作。

打铁还需本身硬。我们在转变观念中,不仅要注意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还要处理好权威地位与发挥舆论引导作用的关系,更要处理好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互补的关系。传统主流媒体承担着政策宣传、政策解读、主导舆论、批评监督的任务。这就要求传统主流媒体在继承优良的传统作风的同时,还要锐意进取,不断探索与创新。传统主流媒体在巩固原有的主体地位和发挥其原有优势的同时,要借多媒体之势,提升自身综合传播能力。在瞬息万变的信息面前,新闻采编人员转变观念,不仅要有强烈的新闻敏感意识,对新近出现的新精神、新提法、新课题,马上就要在头脑中迅速反应。同时,还表现在能迅速识别哪个是有传播价值新闻事件,从而在有限的时间内透过现象抓住新闻的主题思想,选择好角度来报道。众所周知,国家新闻主管部门也意识到转变观念的问题,只不过我们理解认识得不够。如,早些年就提出了新闻工作的“三贴近”原则,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其实质是要求采编人员做到采写作风的深入,内容与民众的贴近。换个角度讲也涵盖了转变观念的问题。同理,近年来在新闻界中开展的 “走转改”活动,其目的就是要求新闻工作者从社会实际出发,为人民群众负责,彰显新闻服务社会公众的职能。

现代传媒手段裂变急需掌握

新闻与传播专业知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媒介融合;信息技术;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202 文献标识码:A

在传播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正呈现出竞争与融合的趋势。据统计,2000年6月以来,美国有7万多传统媒体从业人员失业,仅2009年第一季度全球就有70多家报纸停办。与此同时,网络新闻、网络广播、网络出版、手机电视、电子杂志、IPTV、微博、轻博等新的传播形式层出不穷,并逐渐进入信息传播的主渠道。

中国传媒大学校长苏志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指出:媒介融合时代,非常需要集采、写、摄、录、编、网络技能运用及现代设备操作等多种能力于一身的“全媒体记者”,即具备突破传统媒体界限的思维与能力,并适应融合媒体岗位的流通与互动的新闻传媒人才。媒介的融合必将促使新闻人才传统技能与新技术的融合,这种新技术就是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而这种融合也将最终导致新闻人才新技能的形成。本文概括了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行业对新闻人才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要求和知识结构,以及相关課程,并阐述了在现有教育体制下,提高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亟需处理好的几个关键问题。

一、新闻是一种特殊的信息

信息论的创始人香农曾指出:“信息是用来消除随机不定性的东西”,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曾指出:“信息就是信息,既非物质,也非能量。”信息是对客观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经过感知或认识后的再现。信息以数据、消息或事件中所包含的意义为主要内容,以语言、文字、动作、图像、声音、视频、电波、脉冲等符号或信号为主要表现形式,以书籍、报刊、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智能终端等为加工和传播的载体。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中曾指出:新闻“就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可见,新闻就是借助于大众传播媒介、能够反映客观事实、具有一定时效性的报道,这种报道从内容、形式和载体上看都属于信息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信息,是信息的一个子集。

二、新闻人才应具备较强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信息技术是以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为核心,对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存储和传输所采用的各种现代技术的总称。新闻工作者是新闻的采集者、加工者和传播者,他们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在客观发生的事件中挖掘和凝练出有用的信息,因此,新闻工作者的专业素质高低对于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下,各种传播手段和新科技层出不穷,传统的采、写、摄、录、编技能面临新技术的冲击和挑战,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有效结合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然后通过不同的平台传播给受众,未来的新闻行业是在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数字化新闻行业。很难想象,不会使用计算机和网络的新闻工作者如何适应这个复杂多变的信息化社会,只有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将其与传统技能相结合,才能适应当前及未来媒体工作的刚性需求,才能快速、及时、准确的报道各种新闻,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能记者”。

三、新闻人才的信息技术能力要求和知识结构

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課题研究组,在总结了各方经验的基础上,了用于指导全国高校开展计算机基础教育的“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課程体系”(China Fundamental-computer Curricula,简称CFC),它以“计算机基础教育要面向应用”为指导思想,在了解社会需求、分析计算机应用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的基础上,研究各专业学生应具有的知识结构,构建了面向不同门类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教育課程体系,并且强调“高校中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实质上是计算机应用的教育,应该根据各专业对计算机应用的需求来规划課程,而不是根据计算机学科体系来设置課程”。

CFC对于新闻专业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样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以CFC架构为基础,以面向应用为出发点,深入分析新闻行业对新闻人才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要求,按照能力要求构建相应的知识结构,再将知识点融入到专业課程,走“实践-理论-再实践”的培养路线,是有效提高新闻专业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对新闻人才的信息技术能力要求

新闻综合能力的提高是新闻教育的宗旨,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逐渐成为新闻综合能力的核心之一。对新闻人才的信息技术能力要求要重在应用,从低到高分为三个层次:

1 基础使用能力:是指最基本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例如计算机基础知识、简单文字编辑能力、网络操作能力、信息检索能力、数码设备使用能力、简单音视频采集和编辑能力等,这是对新闻人才的基本要求。

2 专业操作能力:要求学生在具备基础使用能力的基础上,能够将信息技术与新闻专业知识和技能相结合,进行专业化的信息加工和制作,掌握专业化的信息处理设备和专业软件的使用技巧。例如使用方正飞腾进行纸媒排版的能力、使用黑马校对软件进行文字校对的能力、使用Photoshop进行专业化的图像处理能力、使用AE、Edius、大洋等系统进行视频合成与编辑的能力等,这对新闻人才的信息技术能力提出了专业化的要求。

3 研究创新能力:要求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手段促使新闻制作流程、新闻内容和新闻视野的改变,能独立、创造性的进行工作,能创新的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催生出“大新闻”观念和传统采、写、摄、录、编技能的嬗变,这是对新闻人才信息技术能力的较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