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分式方程教案

分式方程教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分式方程教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分式方程教案

分式方程教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安全工程;专业分;本科教育;模式

一、分方向本科教育模式的优势

对于安全工程专业来说,其自身具有涉及方面相对较广的特点,因此,在分方向之后其自身的主要优势就分为下面几点:1.对于专业课程来说,其自身的学习具有相对较强的专业程度,在其相应的学年制里面是针对相应的理论只是进行相应的稳固和加强,防止在以前的教育模式下产生的学生们只知道如何管理却不懂得专业技术的问题,这样能够进一步加强学生们在毕业之后顺利的融入在工作中去。2.能够进一步保证学生们学习的针对性。在以前学生们教育模式发展的情况下,学生们学习的过程不具有重点,这就会导致学生们产生盲目学习的问题,在学习的时候就会产生对各个专业都略懂皮毛的问题,在分方向之后,学生们就会懂得学习的主次性,保证对其专业具有一定的针对性。3.在实习的时候具有目标性。在本科学习的过程中,都是实施四年制,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对实习进行充分的了解和认知。在以前的教育模式中,就需要学生们在相应的时间里面对各个行业都有所了解,这样就会导致学生们在对各个行业了解的过程中都相对比较表面化,但是在分方向之后,学生们可以利用实习时间对某一个行业进行研究和了解,这样就能保证学生们在实习的时候具有一定的目标性,就会达到实习的效果。

二、分方向本科教育模式的不足

1.学生们在分方向之后要在学习的第三年进行自身专业的确定,这样对于还没有进入社会的学生们来说经验相对较少,对于行业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困难性,也会导致其实习选择的行业和其自身学习的专业不匹配的问题。2.选择的方向受到限制。对于学生们来说,其自身知识面相对比较狭隘,这样就会导致在其选择专业方向的过程中相对比较狭小,其对于各个行业的了解也不够多,对自身就业的方向就会产生问题,如果在其步入社会参加工作之后就会产生更大的压力。

三、教育模式发展措施

1.明确教学培养目标,实现针对性管理。有关调查的结果表明,社会对安全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在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的设定上,在人才的知识与能力结构类型上,以“两个并重型”为宜,即:通用安全管理与安全技术并重型和具有行业特点的安全管理与安全技术并重型。在本科四年有限的时间里,通过系统的培养,要求学生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外语语言能力;具有一定的管理知识;掌握安全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熟悉某一行业的安全工程管理和技术。2.鼓励参与互动式教学,提高学生参与度。外国大学本科生教育中采用的一些教学方法值得借鉴,如讨论、实验、角色扮演、案例研究等。在此,提出如下方法:2.1小组讨论互动式教学。在课程学习中安排大量的课堂小组讨论及课后以小组为单位的实践活动,各小组向教师和全班同学汇报小组该课程的学习成果,各小组将讨论结果及学习成果向全班分享。教师必须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多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最后,教师可以适当发一些奖状和奖品给表现优异的学生。2.2体验及分享式教学。体验式教学是基于体验式学习而形成的一种教学方式,学生根据以往或正在经历的经验,与认知内容产生共鸣、产生融合。此外,在一些课程中邀请行业较高水平安全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及刚毕业的学生到课堂上介绍各种技术经验,也会取得很好的效果。3.增加安全工程专业的实践环节,得以实现学以致用。3.1鼓励学生实验。教学实验室是大学开展教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人才的重要实践课堂。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自行制订实验方案、分析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根据学生在基础、兴趣、特长和能力发挥等方面的差异,以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一套多层次、多模块、开放性的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体系。3.2扩大了实习的机会。对于学校来说,需要对时实践的教学进行充分的认知,并且加强投资,对校外的相关安全评价及检测检验机构的专家进行充分的利用,并且充分发挥作用,保证学生们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以实践为主,保证师生的互动性。在实习的时候,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要保证学生们认知听取各个安全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对其自身工作经验以及自身专业技术的演讲和报告,并且举办相关的专题演讲。还要对学生们提出的疑问进行相应的回答,并且进行相关的工程参观。3.3加强实践教育的资源共享。对实验室实施共享的功能,并且提升共享的力度,加强各个安全生产技术支撑机构、专业实验室以及科技园区的使用性。而且还要促使学生们积极的做实验项目,举办相关的比赛。4.利用和借鉴网络技术,实现安全工程资源整合与共享。对于安全工程的教育模式来说,还要利用网络科技的发展,并且与传统的教育模式相互结合,促使学生们自身的发展,能够加强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可以促使各个高校的经验和资源共享,保证学生和老师能够实现合理的交流平坦建设。对于校园网的建设来说,其能够加强学生们学习的专业分为,并且能够提升各个高校之间的相互联系。

四、结语

综合分析能够看出,从安全工程专业具备的特点能够看出采取分方向教育的方式还是能够实施的,这一教育模式需要相关配套的教改措施作为辅助,能够有效弥补这一教育模式存在的不足。通过采取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避免学生盲目的选择专业方向,可以允许学生在第二个学年度才进行意向工作的签订,确定自己选择的行业。要合理的安排理论课程学习时间,让学生能够在每个学期的末段可以进入到意向单位进行实践,在实践中丰富自己的经历,帮助学对行业的动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为学生的发展方向有所帮助,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活学活用理论知识。

参考文献:

[1]杨永良,李增华,侯世松,刘贞堂,仲晓星.安全工程专业本科实习教学模式探索[J/OL].实验科学与技术,2017,15(03):83-87.(2017-05-02)[2017-08-14].

[2]刘伟韬,陈海燕,陈静.安全工程专业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7,(07):138-140.[2017-08-14].

[3]王若菌,王志,佀庆民,吴雅菊.本科安全工程专业选修课教学模式探索[J].安全,2016,37(09):73-75.[2017-08-14].

[4]董宪伟,王福生.河北联合大学安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的教学改革[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04):40-43.[2017-08-14].

[5]朱丽华,张国华,徐锋.安全工程人才素质要求及培养模式探讨[J].宜春学院学报,2010,32(08):169-170.[2017-08-14].

分式方程教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设计优化;采区设计;方案比较

中图分类号:TD822 文献标识码:A

1 概述

城郊煤矿年产5Mt原煤,井田南北长约12km,东西宽约11km。矿井地质储量750Mt,可采储量402Mt。矿井采用立井两水平上、下山开拓方式。为了确保矿井稳产高产、采区接替、提高经济效益、对采区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现在的十二、十四采区设计方案进行分析和优化显得尤为重要。

2 采区概况

2.1 采区概况:十二、十四采区位于城郊煤矿西北部,东以F4断层保护煤柱线为界,南至十二、十四采区人为边界线,西至井田边界线,北至DWF35、DWF43、DWF45、DWF53断层组保护煤柱线。采区上限标高为-380m,下限标高为-600m,地面标高+32.79~+34.06m,采区走向长2906m,倾向长2108m,面积609.0794万m2。

2.2 地质特性:根据三维地震勘探资料显示,该区域内落差大于5m的断层有22条,落差大于10m的断层有12条,特别是DF23、DWF27断层落差均大于20m,走向延伸长度较长,对工作面的布置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全区内有薄煤带5个,面积约21.25万m2,占全区面积的3.5%。煤层厚度变化为0m~0.8m~4.34m,可采区域煤层平均煤厚为2.68m,煤层厚度局部变化较大。煤层可采性指数Km=0.93,煤层厚度变异系数r=S/m×100%=30.49%,属较不稳定煤层。采区储量见表1。

十二、十四采区由于受边界断层的切割,呈地垒式特征,受周边水文因素的影响不大,但采区范围内有大落差断层,切割了L8灰岩,使采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该采区内直接充水含水层为二2煤层顶底板砂岩裂隙水(Ⅱ3),新区砂岩水都较大,间接充水水源为太原组灰岩水,上距二2煤底50~55m,可以通过深部裂隙补给二2煤层直接底板,煤层埋深大,水压大,采区内煤层最低点标高和最高点标高最大高差近220m左右,为巷道掘进和回采过程中的防治水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底板注浆改造难度大。

2.3 采区设计能力及服务年限:十二、十四采区各考虑设置一个综采队和两个综掘队进行生产,采区设计能力均为100万吨/年,其中十二采区设计服务年限6年,十四采区设计服务年限为10年,十二采区首采面为21202工作面,十四采区首采面为21402工作面。

3 设计方案及比较

根据采区地质构造、各种保护煤柱和其它因素,初步拟定两个方案。

方案Ⅰ:在西北轨道、胶带运输石门施工到西北石门末部联巷位置后,向右旋转90°方位后施工施工西北轨道巷和西北胶带巷。其中西北胶带巷及轨道巷初始段范围设计为十二采区,里段范围设计为十四采区。先施工十二采区范围相关工程,在十二采区范围相关工程施工结束后,开始十二采区回采,并进行十四采区范围相关工程施工准备。采煤工作面采取走向长壁回采。

方案Ⅱ:在西北轨道、胶带运输石门施工到末部两巷后,继续沿该方位施工西北轨道、西北胶带巷。其中初始段范围设计为十二采区,里段范围设计为十四采区。根据矿井采掘接替情况,先设计施工十二采区范围相关工程,在十二采区范围相关工程施工结束后,开始十二采区回采,并进行十四采区范围相关工程施工准备。采煤工作面采取倾向长壁回采。采区设计综合比较表见表2。

3.1 工程量

方案Ⅰ设计巷道总工程量为4759m,其中岩巷、半煤岩巷2382m,煤巷2377m;方案Ⅱ设计巷道总工程量为6081.2m,其中岩巷、半煤岩巷3587.3m,煤巷2493.9m。

方案Ⅰ较方案Ⅱ主体工程量减少1322.2m,其中岩巷、半煤岩巷减少1205.9m,煤巷减少116.7m。

3.2 工期

方案Ⅰ总工期51.2个月,其中十二采区范围主体工程总工期26.5个月,十四采区范围主体工程总工期24.7个月;方案Ⅱ总工期85.6个月,其中十二采区范围主体工程总工期36.9个月,十四采区范围主体工程总工期48.7个月。

方案Ⅰ较方案Ⅱ总工期少了34.4个月,对缓解采掘接替更为有利。

3.3 初期投入

方案Ⅰ初期投入预算3249.9万元,方案Ⅱ初期投入预算5313.2万元,方案Ⅰ较方案Ⅱ少投入2163.3万元。

3.4 资源回收

方案Ⅰ十二采区共设计5个综采工作面,可采储量543.2万吨实体煤;十四采区共设计7个综采工作面,可采储量962.2万吨实体煤,到采区收尾时可布置一个煤柱工作面,可采储量73.6万吨实体煤,合计1578.8万吨实体煤。

方案Ⅱ十二采区共设计7个综采工作面,可采储量731.3万吨实体煤;十四采区共设计9个综采工作面,可采储量674.6万吨实体煤,到采区收尾时可布置一个煤柱工作面,可采储量95万吨实体煤,合计1500.9万吨实体煤。

方案Ⅰ较方案Ⅱ多回收77.9万吨实体煤,且工作面平均可采储量相对较大,万吨掘进率相对较小,对缓解采掘接替有利。

结语

综合所述两个方案的比较与分析,可以看出:采用方案Ⅰ主体工程量小、工期短、初期投入少、圈出煤量多,更有利于采掘接替;企业能以小的投入实现大的产出,从而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故选择方案Ⅰ,它在技术上经济上较为合理。

分式方程教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轨道交通;行车;应急处置

中图分类号:U213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近几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轨道运营线路连续开通,路况越来越复杂,导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的超常规发展,大量交通问题不断涌现。除此之外,伴随乘客提出的高要求,行车之间的间隔时间也逐渐缩短。这些情况均对行车调度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对于应急事件的处理能力将会直接影响城市轨道交通状况。

一、城市轨道交通行车调度应急处理原则

1、安全原则

行车调度员在进行调整列车的过程中。运营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是安全,不论在情况下的运营调整都必须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确保行车安全、设备安全及乘客生命财产的安全。行车调度在应急处理时,必须关注运营线路上人、车、物的安全问题,确切掌握线路是否出清、进路是否有冲突、故障点恢复情况等,坚持安全至上的原则,杜绝发生各种危险事件。在调度调整时,要做到反应快、报告快、处置快,把握事发初期的关键时间,将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运营的目的是服务,运营调整必须要考虑对乘客服务的影响,并将相关信息告知乘客,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降低影响。

2、先通后复原则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出现事故或发生设备故障时,各调度应遵循“先通后复”的原则,必要时,可组织小型交通道路运行或启动应急公交接驳预案。“先通车,后恢复”是为了最大程度地降低突发事件对运营的影响,保证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能力。在运营线路保证安全的情况下第一时间通车,然后再恢复应急事件带来的影响,保证线路的正常运营,提高运营服务水平。应急处理应按照相应的处理标准执行,实施先救人,或者救人与处理事故同时进行。如果事故或设备故障危及到员工、乘客的生命安全时(含在处理过程中出现),各调度应立即按相应的处理程序执行,先救人,保障员工和乘客的生命安全。

3、明确分工快速有效原则

行车调度员在应急情况下,应遵循“既分工、又合作、有分工、有调整”的原则进行调度指挥。调度员按照规定好的的分工,各司其职,按部就班地展开调度工作。同时,在应急处理的不同阶段,值班主任应进一步细化、调整调度员分工,保持步调一致。城市轨道交通在行车调度应急处理时,应做到反应快、报告快、处置快,把握事发初期的关键时间,将故障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调度人员还应树立整体观念,不能只侧重故障点的处置,而忽视非故障区段的组织;不能只注重自己的处置安排,而忽视与设备维护部门等相关单位的信息沟通。

4、主动控制原则

行车调度员在进行列车调度工作时,必须明确目的,有效的收集信息的重点。要弄明白运营服务受到现场故障情况的影响程度。能提前通知的事项,提前主动安排,避免调度员不断应接不知情的车站、司机和有关人员的来电询问。

5、服务原则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的服务对象是乘客,应最大限度满足乘客的出行需求,城市轨道交通事件的应急处理必须考虑对服务和旅客的影响,尽量满足旅客同站台换乘,从而减少等待时间,确保旅客出行过程完整。同时,将相关信息通过各种渠道告知旅客,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降低影响,最大限度地满足旅客的出行需求。

二、城市轨道交通行车应急处理过程中常见问题分析

1、处理目的不明确、处理方式不合理

在轨道交通行车应急处理过程中,处理目的不明确、处理方式不合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一是相关规范文件落实不够彻底,虽然组织制定了一系列相关规定,但是调度员并没有认真按照规定进行工作,而是加入了更多主管意识,最终导致故障的发生;二是没有清楚认识到应急事件的严重程度,认为多数事件均具有自动修复功能,不需要人为的维护;三是过分依赖以往经验,在没有对故障原因进行具体分析之前,仅凭个人以往经验来对故障进行处理,并没有起到对症下药的效果;四是对作业步骤考虑不充分,对其他部门及其他工作环节不够熟悉。

2、信息交流存在障碍

信息交流存在障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信息交流延迟,对于一些涉及安全方面的隐患,部分调度员选择隐瞒事实的态度,没有将真实情况具体地传达给相关部门,导致信息没有得到及时的交流;二是没有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信息交流,这种情况下的信息交流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容易导致混乱局面的发生,不利于信息的有效沟通;三是没有指派专门的现场联络人员,导致现场应急事件没有在第一时间内传达出去。

3、处理时缺乏一定的整体概念

城市铁道交通行车系统的运营是一个整体,包括其中对于应急事件的处置。调度员在对应紧急事件的过程中,应形成一种良好的整体概念,不能仅仅关注故障发生场所,而忽略了与设备维修单位等关联部门之间就故障的有效沟通。不过,这种行为也不能完全归咎于调度员缺乏整体概念,应急事件给调度员带来的紧张情绪也会影响他们对于整体概念的形成。

三、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行车应急处理提出的相关对策

1、加强服务意识

任何思想都可以体现在行动中,因此调度员应通过增强自身服务意识,为乘客和社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工作当中,在满足个人利益之前,将公众利益和乘客利益摆在首要位置,全方面考虑整体利益,并在应急事件的处理过程中做出一定的前期准备工作,这样更有益于后期的处理。

2、形成整体概念

通过上述说明可以得知,城市轨道交通行车在运营方面是一个整体。调度员应积极参与现场的实际故障处理,并参加组织开展的讲座,以此来更好地掌握自己部门及相关部门的整体运营步骤,将故障处置场所与非故障场所进行分开处理,并与相关部门取得有效沟通,结合自身处理方案来取得整体效果。将细节作为关注焦点,细节成就一切。因此调度员在日常工作中也应该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细心观察身边的一切事物,并形成事故发生前的预测能力。除此之外,还应养成果断的决策能力,在进行紧急事件的应急处理时,果断的决策能力能够使事件得到更及时的解决。若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平时能够着重培养以上能力,在遇到真正的故障时才可以冷静地进行处理,不会因为个人原因而影响处理效果。

3、吸取经验和教训

1)故障设备内部二次绕组屏蔽罩外面的绝缘层存在大面积局部放电和低能量放电故障,认为该设备主绝缘存在浸渍不良,造成绝缘内部残存气泡造成故障的可能性非常高;

2)按照国家电网生[2009]819号关于印发《预防油浸式电流互感器、套管设备事故补充措施》的通知规定,“对新投运的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电流互感器、套管,一年内应取油样进行油色谱、微水分析,取样时间在3-6个月为宜”,对今后新投运的220kV及以上倒置式电流互感器应严格规范油色谱取样工作,在投运3个月内进行一次色谱分析,正常运行5~6年再进行一次色谱分析,当出现家族性缺陷需要普查或抽检试验等必要时再进行1次色谱分析,并且所有取样工作要求在厂家技术人员指导下才能进行,一旦出现油位不足应立即真空补油;

3)逐渐取消盒式金属膨胀器的应用,要求采用波纹式金属膨胀器,拒绝使用盒式金属膨胀器;

4)继续加强对倒置式电流互感器的油位巡视,定期开展红外测试工作,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5)预防性试验中注意倒置式电流互感器一次绕组对整体的电容量和tanδ测量,发现异常变化及时开展高压介损测试工作和油色谱分析工作。

四、结束语

轨道交通运输情况瞬息万变,现场调度人员的业务技能和应急处理经验不足,往往导致决策出现较大偏差。因此,明确城市轨道交通应急处理的原则,建立城市轨道交通行车调度应急处理辅助系统,可确保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安全有序可控地进行,并且缩短应急处理作业时间和保证按作业标准进行应急处理。避免错过有利救援时机,造成延误甚至事故;通过提供科学的应急处理作业标准,能有效缩短应急处理作业时间,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

参考文献

[1]邵伟中.城市轨道交通事故故障应急处置相关问题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6(1).

分式方程教案范文第4篇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1.正确理解因式分解法的实质.2.熟练掌握运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二)能力训练点:通过新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探索精神.

(三)德育渗透点:通过因式分解法的学习使学生树立转化的思想.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式)

3.教学疑点:理解“充要条件”、“或”、“且”的含义.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学习了公式法,便可以解所有的一元二次方程.对于有些一元二次方程,例如(x-2)(x+3)=0,如果转化为一般形式,利用公式法就比较麻烦,如果转化为x-2=0或x+3=0,解起来就变得简单多了.即可得x1=2,x2=-3.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就是本节课要研究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因式分解法.

(二)整体感知

所谓因式分解,是将一个多项式分解成几个一次因式积的形式.如果一元二次方程的左边是一个易于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积的二次三项式,而右边为零.用因式分解法更为简单.例如:x2+5x+6=0,因式分解后(x+2)(x+3)=0,得x+2=0或x+3=0,这样就将原来的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方程便易于求解.可以说二次三项式的因式分解是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关键.“如果两个因式的积等于零,那么两个因式至少有一个等于零”是因式分解法解方程的理论依据.方程的左边易于分解,而方程的右边等于零是因式分解法解方程的条件.满足这样条件的一元二次方程用因式分解法最简单.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复习提问

零,那么这两个因式至少有一个等于零.反之,如果两个因式有一个等于零,它们的积也就等于零.

“或”有下列三层含义

①A=0且B≠0②A≠0且B=0③A=0且B=0

2.例1解方程x2+2x=0.

解:原方程可变形x(x+2)=0……第一步

x=0或x+2=0……第二步

x1=0,x2=-2.

教师提问、板书,学生回答.

分析步骤(一)第一步变形的方法是“因式分解”,第二步变形的理论根据是“如果两个因式的积等于零,那么至少有一个因式等于零”.分析步骤(二)对于一元二次方程,一边是零,而另一边易于分解成两个一次式时,可以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这两个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就是原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用此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叫做因式分解法.由第一步到第二步实现了由二次向一次的“转化”,达到了“降次”的目的,解高次方程常用转化的思想方法.

例2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x2+2x-15=0.

解:原方程可变形为(x+5)(x-3)=0.

得,x+5=0或x-3=0.

x1=-5,x2=3.

教师板演,学生回答,总结因式分解的步骤:(一)方程化为一般形式;(二)方程左边因式分解;(三)至少一个一次因式等于零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四)两个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就是原方程的解.

练习:P.22中1、2.

第一题学生口答,第二题学生笔答,板演.

体会步骤及每一步的依据.

例3解方程3(x-2)-x(x-2)=0.

解:原方程可变形为(x-2)(3-x)=0.

x-2=0或3-x=0.

x1=2,x2=3.

教师板演,学生回答.

此方程不需去括号将方程变成一般形式.对于总结的步骤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练习P.22中3.

(2)(3x+2)2=4(x-3)2.

解:原式可变形为(3x+2)2-4(x-3)2=0.

[(3x+2)+2(x-3)][(3x+2)-2(x-3)]=0

即:(5x-4)(x+8)=0.

5x-4=0或x+8=0.

学生练习、板演、评价.教师引导,强化.

练习:解下列关于x的方程

6.(4x+2)2=x(2x+1).

学生练习、板演.教师强化,引导,训练其运算的速度.

练习P.22中4.

(四)总结、扩展

1.因式分解法的条件是方程左边易于分解,而右边等于零,关键是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知识,理论依旧是“如果两个因式的积等于零,那么至少有一个因式等于零.”

四、布置作业

教材P.21中A1、2.

教材P.23中B1、2(学有余力的学生做).

2.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是:

(1)化方程为一般形式;

(2)将方程左边因式分解;

(3)至少有一个因式为零,得到两个一元二次方程;

(4)两个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就是原方程的解.

但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3.因式分解的方法,突出了转化的思想方法,鲜明地显示了“二次”转化为“一次”的过程.

五、板书设计

12.2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一)

例1.……例2……

二、因式分解法的步骤

(1)……练习:……

(2)…………

(3)……

(4)……

但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六、作业参考答案

教材P.21中A1

(1)x1=-6,x2=-1

(2)x1=6,x2=-1

(3)y1=15,y2=2

(4)y1=12,y2=-5

(5)x1=1,x2=-11,

(6)x1=-2,x2=14

教材P.21中A2略

(1)解:原式可变为:(5mx-7)(mx-2)=0

5mx-7=0或mx-b=0

又m≠0

(2)解:原式可变形为

(2ax+3b)(5ax-b)=0

2ax+3b=0

或5ax-b=0

a≠0

教材P.23中B

1.解:(1)由y的值等于0

得x2-2x-3=0

变形为(x-3)(x+1)=0

x-3=0或x+1=0

x1=3,x2=-1

(2)由y的值等于-4

得x2-2x-3=-4

方程变形为x2-2x+1=0

(x-1)2=0

解得x1=x2=1

当x=3或x=-1时,y的值为0

当x=1时,y的值等于-4

教材P.23中B2

证明:x2-7xy+12y2=0

(x-3y)(x-4y)=0

分式方程教案范文第5篇

关键字 视频安防;安防监控系统;城市轨道交通

中图分类号TN91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5-0227-02

随着信息网络通信技术被社会的各个领域广泛应用,视频监控系统以丰富的内容、直观方便等特点展现在人们面前,颇受人们青睐。随着国家标准GB/T26718--2011《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防范系统技术要求》的正式颁布与实施,城市轨道交通中所应用的各种安防技术设备将更加规范化,大大提升了安防技术水平。

1车载监控设备

车载监控具有实时、直观呈现视频的功能,成为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进行管理的重要手段,为运输管理部门提供了动态数据,准确了解与确定发生交通事故的原因以及科学处理提供了权威的证据。还可以对发生在车厢里的违法犯罪行为给予沉重打击,从而保障乘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最新的国家标准明确了车载监控的具体要求:在不考虑被乘客遮住的前提下,车厢内的摄像机的拍摄范围要求覆盖整节车厢,摄像机在可以拍摄到驾驶室外面的前方区域同时,也要对列车进站时,乘客在站台的候车情况进行拍摄。

针对列车车厢中的使用环境,要求监控设备必须具备一定的抗撞击、抗高温、抗震、防尘性能。由于车载摄像头在安装的过程中的特殊性,因此,国家标准对安装的车载摄像头提出了要求:

1)体积小而轻,不容易被乘客遮挡,从而影响拍摄的效果,最好选用内置红外灯型小半球摄像机或者海螺型摄像机等;

2)在车厢内必须要安装2个以上的摄像头,确保对整节车厢进行完全的监控;

3)在安装的过程中不可以破坏车厢原来的结构,不仅要求牢固还要合理美观,同时还要注意线路的隐蔽,避免乘客触碰摄像头,影响监控的效果;

4)针对车厢内部的恶劣环境,摄像头结构要具备良好的抗震性。

2 城市轨道交通重要区域点的摄像机

在国家标准GB/T26718--2011《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防范系统技术要求》中,对安装在城市轨道交通中各个重要区域点的摄像机拍摄效果提出了明确、详细、全面的要求:在列车通道、上下行站台、人行出人口、车站检票出人口、自助票款充值设备以及自动售票机等区域节点,都要按照国家标准的具体要求进行安装、配置摄像机。摄像机在安装之前,要通过实地勘察,对该区域的环境条件进行全面的测量,要考虑摄像机的安装高度与位置、覆盖的范围大小、在不同时间段的光照度、电源条件、防护要求以及线缆敷设的条件等因素。配置成像的效果要符合国家标准所要求的不同规格镜头、云台、摄像机等前端设备。作为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最前端的采集设备,摄像机的参数配置、技术规格以及安装工艺,对视频监控系统的图像质量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图像质量有70%以上都是来源于摄像机采集的成像效果。因此,镜头的选型与安装的位置对摄像机所拍摄的图像质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要严格按照新的国家标准中成像效果的要求进行镜头匹配。镜头的选型与位置必须要符合以下要求:

1)镜头的像面尺寸要和摄像机的靶面尺寸相匹配,镜头接口要和摄像机接口相适应;

2)对于主要用在监视固定目标的摄像机,一般选取固定的焦距镜头,但是对于监视目标距离摄像机位置较远,或者大范围的视场时,监视目标距离摄像机的距离比较近或者视角比较大时,一般选取广角镜头;

3)在选择镜头焦距时,要根据视场的范围与镜头距离监视目标的远近来决定,并准确进行计算;

4)在监视目标环境的照度变化不大或者恒定时,最好是选取手动式可变式圈镜头;

5)在监视目标环境的照度变化较大,高低两侧相差100倍以上时,而且是昼夜共同使用的摄像机,必须选取遥控电动光圈或者自动光圈镜头;

6)变焦镜头必须要满足最大视场观察和最大距离特写的需求,最好选取具备自动聚焦功能、自动光圈功能的变焦镜头。变焦镜头聚焦与变焦的响应速度要和云台移动速度与移动目标速度相匹配;

7)摄像机如果需要进行隐蔽安装时,要做好隐蔽措施。镜头最好选用棱镜镜头或者小孔镜头。

3城市轨道交通中视频安防监控相关技术的建议

近几年,随着数字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通信技术已经被卫星、有线电视、3G通信、IP宽带网络等领域广泛应用。目前,数字高清技术已经成为数字视频监控系统领域的主流趋势。高清化、智能化以及网络化已经成为现阶段数字监控系统行业的发展趋势。随着城市轨道交通视频监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视频监控系统对高清技术的应用越来广泛,高清技术可以提高视频监控的质量,让我们可以看得更加清楚。因此,建议把对高清视频监控系统的技术要求加到以后的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标准中,从而规范城市轨道交通视频安防系统中高清技术的运用。过去的视频监控系统作为协助公安部门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社会的基本手段,但过去的视频监控系统由于响应速度较慢、效率低下等问题,在人流量较多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环境中,无法及时准确地做出实时预警与告警输出。但传统视频监控系统的智能分析功能对这样的缺陷可以进行有效弥补。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经常应用的智能分析具有客流量突变检测、遗留物检测、人侵检测、人群异常行为检测、滞留检测等功能。因此,建议在未来的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标准中要充分体现出智能分析功能的作用与要求,并定义相关的误报率与漏报率。

4 结论

随着国家标准GB/T26718--2011《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防范系统技术要求》正式颁布与实施,城市轨道交通的车载监控设备与城市轨道交通重要区域点的摄像机通过规范技术标准化,满足了视频案发监控系统于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新要求,从而大大提升了城市轨道交通的视频监控水平,通过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防范系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平安城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