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态学起源

生态学起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态学起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生态学起源

生态学起源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冰雪奇缘》;字幕翻译;“三维”转换

1. 生态翻译学简介

生态翻译学起步于2001年,创始人为清华大学教授胡庚申,是兴起于中国本土的翻译研究范式。生态翻译学由翻译适应选择理论发展而来,主张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在达尔文进化论指导下,通过比较翻译活动和“求存择优”自然法则之间的关联性和共通性,探讨“翻译生态环境”中译者适应于选择行为的相互关系、相关机理、基本特征和规律,从“适应”与“选择”的视角对翻译的本质、过程、标准、原则和方法等作出新的描述和解释(胡庚申,2008)。其中“翻译生态环境”是指由原语、原文和译语系统共同组成的世界,是由语言、交际、文化、社会,加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共同构成的互联互动的整体。

生态翻译学将翻译方法分为语言、文化和交际三个维度的转换。其中语言维转换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在不同方面和不同层次进行适应性选择转换;文化维转换要求译者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与阐释;交际维的转换则要求译者关注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也就是说,译者翻译时应关注文本在语言、文化和交际三方面的功能,不仅要熟悉原语和译语在语言层面的差异,采用接近目的语的语言风格,还要关注两种语言在文化方面的差异,在适应原语所属文化系统的基础上,将文化因素转换成受众可以接受的表达方式,同时还要注意传递原文的交际意图,有效传达原文的信息,这也是选择转换的侧重点。

实际上,三个维度的适应性转换并不是孤立存在,往往需要同时进行,这样才能保证原文和译文达到语言、文化和交际生态的平衡与和谐。

2. 影视字幕翻译的特点

影视作品集文学、艺术和技术于一身,其语言有一定特殊性。我国著名影视翻译家钱绍昌曾提出影视语言有聆听性、综合性、瞬时性、通俗性和无注性的特点(钱绍昌,2000:61)。聆听性指人物语言应符合人物身份、性格和情感;综合性指影视作品中语言和人物动作、行为以及所处背景应和谐统一;瞬时性指影视作品中画面停留时间短暂;通俗性指语言不可过于晦涩,而应通俗易懂;无注性指影视作品无法像文学作品一样在欣赏的同时做出注释。

影视语言的特殊性决定了影视字幕翻译的特殊性。麻争旗(2003)提出了影视翻译中的五项基本原则:

1. 口语会话原则,要求译文活泼化、生活化;

2. 声画对位原则,要求译文在形式和结构等方面严格遵守影视语言的特点;

3. 雅俗共赏原则,要求译文清楚明白、通俗易懂;

4. 人物性格化原则,要求准确把握人物性格,译文语言应符合人物性格;

5. 情感化原则,要求语言真实感人,准确自然地传递原作所蕴含的感情。

字幕翻译时,由于空间、时间和文化等因素的限制,译者不仅要考虑人物对白,还要考虑当时的背景条件,准确把握和适应所处翻译生态环境的各个层面,以求获得最佳译本。由于电影屏幕的显示空间和字幕停留时间有限,在翻译字幕时,应尽量选择常用词和简短词,并且断句要适当,每段对白语义应完整,信息衔接应连贯,以便观众精确掌握剧情发展,有效理解影片信息。

字幕翻译的特殊生态环境要求译者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方面适当转换,进而向观众展现一个最贴近原语和原文的译文,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

3. 《冰雪奇缘》中字幕翻译的适应性转换

《冰雪奇缘》讲述了姐姐埃尔莎在加冕礼上意外导致魔法失控,将整个王国覆盖在冰天雪地之下,妹妹安娜勇敢无畏,为了破除魔咒、拯救姐姐和王国踏上了一段冒险旅途。影片在全球范围内广受欢迎,除了情节引人入胜、时代感鲜明、人物刻画丰满,也离不开对英文字幕恰到好处的翻译。下文将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方面,结合影片中的实例来阐述字幕翻译的适应性翻译策略。

3.1语言维的适应性转换

语言维的适应性转换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适应所面对的翻译生态环境,熟悉影片语言风格、文体、修辞和句式等特征,并进行适应性转换。

例1 Ice has a magic can’t be controlled

寒冰的魔法无法被掌控

There’s beauty and there’s danger here.

美丽与危险共存

这是影片开场时山民们在凿冰时的两句歌词,若按照字面翻译,两句应分别译为“寒冰有一种无法被掌控的魔法”和“既美丽,又危险”,这样不仅嗦,也不符合歌词简短有力的语言风格,所以译者并没有拘泥于原来的句式,而是调整句子结构,也使得歌词铿锵有力,符合当时的语境。

例2(1)Of course, none of this would have happened

当然了 如果她把秘密告诉我的话

if she just told me her secret

这一切都不会发生

(2)And I understand if you don’t want to help me anymore.

如果你不想帮我了我也理解

(3)But you won’t get your new sled if she’s dead.

如果她死了你就得不到新的雪橇了

这三个例句汉译时做了较大调整。英汉两种语言的表达习惯不同,英语句子重心在前,先叙述主要内容再用从句补充或修饰;而汉语句子重心在后,先叙述原因、条件等状语从句,最后说明结果和目的。在翻译时应适当调整句子结构,使译文适合翻译生态环境,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从而易于被目的语观众所接受。反之,如果按照原句式的顺序翻译,译文会显得生搬硬套,不仅读起来拗口,也不利于观众欣赏影片和理解影片。

3.2文化维的适应性转换

任何一部影片或多或少都会反映出本国特定的文化风俗,大到时代背景、典故内涵,小到不同称谓和流行用语等等。字幕翻译应尽可能用最简洁的语言把蕴含文化特色的内容表达出来,适当取舍,在维持翻译生态环境平衡的前提下达到不同文化相互交流的目的。

例3 I’m Olaf and I like warm hugs.

我是喜欢热情熊抱的雪宝

这是埃尔莎创造出来的雪人“雪宝”在向安娜和克里斯托弗介绍自己时说的话。此处译者将“and”连接的两个小句合为一个句子,并将“warm hugs”译为“热情熊抱”,“熊抱”一词是近几年来流行起来的词语,泛指“大大的、十分热情的拥抱”,这个词语的使用体现了译文本地化的特点,也更符合“雪宝”诙谐可爱的性格特征。

例4 They don’t call me “the little dipper” for nothing

译文一:人称小北斗星可不是白叫的

译文二:我的外号“小北斗星”可不是浪得虚名

威斯顿公爵在影片中出现的次数屈指可数,但每次出现其滑稽搞笑的行为都为影片增添了一些亮点。以上两个译文各有千秋,但也各有缺陷。译文一中“人称”这一词语符合汉语常用说法,但后半句相比译文二稍稍逊色;译文二中的成语“浪得虚名”运用得恰到好处,充分体现了威斯顿公爵自大的特点,使人物形象饱满而又鲜明,但使用了双引号。一般来说,影视作品的中文字幕只保留省略号和间隔号,其他标点符号不可出现。

例5 I’m guessing you don’t have much experience with heat.

我猜你没经历过马路煎鸡蛋的人间烧烤吧

这句译文充分体现了汉语文化特色。雪宝向安娜和克里斯托弗表达自己渴望经历夏天的心愿,随后克里斯托弗说了这句话。如果直译为“我猜你没怎么经历过炎热”完全可以,但整个译文显得过于平淡,无法表达出克里斯托弗调侃雪宝的心态。译文处理为“马路煎鸡蛋的人间烧烤”,贴近中国人民生活,因为近些年来夏季高温,经常发生马路高温烫伤行人,甚至可以煎熟鸡蛋的情况。译文不仅充分表达了克里斯托弗对雪宝的调侃,同时也使影片更加活泼诙谐,吸引观众。

3.3交际维的适应性转换

交际维的适应性转换要求译者在翻译时注重源语和译语的交际意图。译者应使译文有效表达原文意思,完成信息传递的功能。

例6 Stronger than one, Stronger than ten.

不害怕一个人 也不害怕十个人

Stronger than a hundred men!

一百个人也不放在眼里

这两句也是影片开场时山民们在凿冰时的两句歌词。译者为准确表达出原文的含义和实现语言的交际功能,没有将“stronger” 译为“强壮”,而是译为“不害怕”和“不放在眼里”,更能体现冰雪的伟大力量和人们对冰雪的敬畏之情。

例7 Elsa, what have you done? This is getting out of hand!

埃尔莎 你做了什么 你又乱用魔法了

埃尔莎用魔法误伤了妹妹,父母看到这一情景后说了这样的话。第二句话如果直译为“这要失去控制了”,观众们可能会感到十分困惑:“为什么失去控制?”因为前面并没有做出任何铺垫。为了避免这样的问题,将原文译为“你又乱用魔法了”,一个“又”字点明埃尔莎并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魔法,且常常会因此造成麻烦,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意思。

3.4翻译中的不足

例8 I’d like to formally apologize for

我正式地为我

Hitting the Princess of Arendelle with my horse

不小心骑马撞上了美丽的安瑞戴尔公主以及

And for every moment after.

之后我所有的举措而抱歉

由于是动画片,其语言较为简单,没有出现很多长句和难懂的句子,译文处理得也相当不错,但以上这个句子的译法存在明显缺陷。字幕出现的时间限制要求每行字幕的语义应完整,且不能出现特别长的句子,因为观众很难在短时间内理解一个长句的意思。所以以上例句的译文尚待完善,以下译文可作参考:

我正式向您道歉

因为我骑马撞到了安瑞戴尔公主

也为之后发生的种种而道歉

4. 结语

翻译是一个不断适应和选择的过程,字幕翻译也不例外。译者应首先适应由原文、原语和译语共同组成的翻译生态环境,并在语言、文化和交际三个维度进行适应性转换,使得译文符合字幕要求,并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有效传递原语的语言和文化信息,从而利于观众欣赏影片。(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参考文献:

[1] 成怡.从生态翻译学看影视剧名的翻译[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1(2):160-161.

[2] 杜志峰,李瑶,陈刚.基础影视翻译与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3.

[3] 胡庚申. 生态翻译学解读[J]. 中国翻译, 2008(6):11-15.

生态学起源范文第2篇

摘要:园林景观生态学是研究在一个相当大的区域内,由许多不同生态系统所组成的整体(即景观)的空间结构、相互作用、协调功能及动态变化的一门生态学新分支。园林景观生态学不仅要研究景观生态系统自身发生、发展和演化的规律特征,而且要探求合理利用、保护和管理景观的途径与措施。本文通过园林景观生态学研究对象及任务的阐述,分析了我国园林景观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园林景观生态学 任务 发展趋势

引言

园林景观生态学以整个景观为研究对象,强调空间异质性的维持与发展, 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 大区域生物种群的保护与管理, 环境资源的经营管理,以及人类对景观及其组分的影响。在景观这个层次上, 低层次上的生态学研究可以得到必要的综合。园林景观生态学给生态学带来新的思想和新的研究方法, 已成为当今北美生态学的前沿学科之一。

1、国内中小城市生态园林建设存在的问题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不断增长,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人们的经济活动也越来越频繁,生态和环境遭受着越来越严重的污染和破坏,尤其是人口密集的城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最为严重"城市各项功能是否完善!协调是由园林生态系统决定的,同时也决定着城市能否可持续发展,协调了城市各功能区且起到了过度!融合的作用,提供给可持续发展一条有效的途径,所以城市园林生态系统的构筑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进行"自从提出了生态园林城市目标,作为城市还原组织的园林生态系统,已经受到了普遍的关注,全面展开城市的园林生态系统规划,推动了园林城市创建工作。

2、园林景观生态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问题的不断复杂化,传统的园林景观生态学已越来越不适应问题的解决。为了保持未来园林景观生态学的活力,园林景观生态学需要发展得更全面和更平衡。发展景观科学遵循的三个途径是:

2.1尺度一致性

即在时间和空间上必须同社会、行政和管理中相关的过程保持尺度一致性。由于景观是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许多土地利用和自然保护问题只有在景观框架下才能有效地解决,全球变化的影响及反应在景观尺度上也变得非常重要,因而不同时间和空间的景观生态过程研究十分重要。

2.2整体性

即景观科学是:园林景观生态学;经济学和心理学肚会学;包括设计、规划和管理的各学科;d.决策学的有机统一。当前人类对地球和景观的干扰日益严重,产生的问题也日益复杂。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经济学、社会学和其他包括公共管理学在内的各学科在景观尺度上同生态学密切合作。尽管园林景观生态学也提出了一些一般原理,但如何在真实的景观中应用这些原理还不甚清楚;同时,由于实际的景观管理需要多部门的协调组织,许多景观模型只是停留在理论水平上。这些迫切需要将传统的园林景观生态学和其他包括设计、规划、管理以及决策等学科紧密联系起来,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园林景观生态学科研成果和信息在空间规划、决策和实施中的有效性,同时,反过来,提高园林景观生态学在评价各种规划和管理政策效果中的作用。

2.3合作与交流

即决策者、景观研究者和景观使用者之间保持合作和交流。各方之间的合作应该注重景观生态研究中的潜在问题并及早拿出对策,尽量避免对次要问题的过度关注和使用单调的方法。科学家要善于利用各种方式尽快提出他们的见解,高效生动地传达给公众和决策者。要进行多方面的交流,不仅是园林景观生态学家之间的交流、园林景观生态学家与其他学科研究者的交流,还要进行园林景观生态学与政府、决策者之间的交流,园林景观生态学家与公众的交流。我国目前景观生态学研究受北美学派的影响很大,研究也主要集中于该学派对景观的结构、功能、动态研究上。要使这门学科的发展更具生命力,其应用研究方向是不容忽视的。因此,今后我国该领域的研究,一方面应重视格局一过程研究,但还须同时重视应用研究,因为我们所处的时代与自然环境本底,与北美有着很大的差别,一来现在我们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的环境中;与此同时,人地关系的矛盾仍将是我们相当长一个时期内所面对的现实问题。任何科学研究,如果不与社会的生产实践密切结合,那对它自身的发展将是极为不利的。

3、节约型园林――未来园林景观工程的发展道路

新世纪人与环境和谐发展得到更多的关注,人类渴望自然的景色,城市呼唤自然的绿色,城市与自然逐渐成为一个相互依存的良好生态系统,生态化是城市园林景观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而生态化的园林建设追求的就是一种节约型的园林。节约型园林就是用最少的资源和能源投入,获取最大的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的园林类型。从目前来看节约型园林的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①节地型园林,所谓的节地就是在减少园林绿化用地的规划投入的基础上,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在我国土地资源十分紧缺的情况下,在认真保护城市中原有生态绿地、水面、水系、苗圃、公园前提下,精心设计,合理安排,以最少的改造获得最好的生态效益,达到最大园林绿地综合效益。②节土型园林,在园林景观工程绿化建设中注重节土是节约型绿化重要途径。其要保持地形地貌的完整性和典型性,少用客土,尽量做到土方就地平整,并将场地所有的肥沃表土收集回用,保护土壤中原有的生物物种。③节水型园林,节水型园林提高园林用水的效率,采用开源节流的办法是缓解水资源匮乏的问题。④节能型园林,节能型园林建设是利用当地的自然能源,如风能、太阳能、水力等可再生能源,减少了对电、热等能源的消耗。⑤节材型园林,就是利用地方材料和传统工艺建造能够突出园林绿化的地方特色的园林。

“节约型园林”是未来园林生态建设的一条只要方向,这也是一个艰辛的过程,无论是园林绿化建设的规划、设计、施工以及后期的养护和运营,都需要广大园林工作者长期不懈的努力。同时还应考虑到每个城市的整体要求,在追求园林艺术的同时合理的配置资源与能源,确保节约型园林建设,实现真正的生态园林。

参考文献:

[1]何再勋. 浅谈园林景观工程园建施工 [J]. 建材与装饰,2011(9).

生态学起源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台湾;学生工作;高职

高职教育经过十年的快速发展,已经从外延的扩张走到内涵发展的道路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浙江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把素质教育单独成章,指出紧紧围绕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教育核心问题,坚定不移地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实现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如何利用新的十年发展契机科学开展高职院校的学生工作,成为教育工作者的一个课题。笔者多年从事高职院校的学生工作,2010年11月2日我校组团去台湾地区及香港特别行政区进行为期八天的学生工作考察,其中在台湾考察了台湾朝阳科技大学和台湾龙华科技大学,并与在这两所学校进行交流学习的我校23位学生进行了交流,从考察和交流的情况,认为台湾科技类大学尽管是私立大学,校园面积也不大,但他们在文化营造、文化传承、关心学生、以学生为本、在学生培养方面所体现出来的高度敬业精神却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工作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一、走近台湾技职类大学考察:初识中的惊讶

我们考察团共五位同志,都是第一次考察台湾的高等技职教育,原来有所耳闻,出去之前也做了功课,查阅了相关材料,但当我们实际走近台湾与内地相似的技职院时,我们还是感到了惊讶。

(一)台湾技职类大学的创业精神——植根

我们此次考察的主要是第九级的朝阳科技大学,在台湾170多家大学中排名第22位,商学管理比较突出。另一所是第十级的龙华科技大学,龙华科技大学属于工学,校友在电脑也很有名气,很多在做研发。我们进入这两所学校都看了学校的介绍片和学校领导对学校的介绍,在其中我们感同身受的是他们的创业精神,在教育市场上的探索与立足,以及不断开拓内地市场,努力寻找学校发展的突破点。朝阳科技大学的科研水平很突出,龙华科技大学在教学卓越计划中连续三年获此项计划。

(二)台湾技职类大学对中华传统文化——传承

到台湾考察最惊讶的莫过于师生那种彬彬有礼的态度,台湾同胞非常好客,参观、见面的礼仪很重,非常守时,引导安排周到细致,他们总是深深地弯腰表示感谢,文明程度很高,中华传统的礼仪之邦在台湾的大学得到很好的保留和传承,我校去台湾交流的23名学生也都一致表示平时说得最多的是谢谢,就是在食堂用餐也会由衷地表示感谢。如朝阳科技大学在校内先行向学生问好及全校老师和领导实施的“劳作教育日”,让学生能相互问候,达到礼节,我们在考察中随时都能碰到相互鞠躬问好的师生。台湾提倡一叶一花一世界文化行为教育,人文精神的传承表现在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关注上,甚至表现在厕所的文化营造上:放一点绿色植物,女厕所里置放卫生巾,每一个便池还都张贴一则幽默小品或人生格言。

(三)台湾技职类大学的师资——德高

我们碰到的两所学校的师资基本都是有海外背景的博士生,很多教师在行业中有兼职,师资比高职院校整体水平高。如龙华科技大学60%以上聘请的是具业界实务经验及产学合作应用型研究能力的教师。让我们感动的是交流的每个学生都有认养家庭,认养的教师会带学生去旅游、带学生去家里吃饭;我们在教师的办公室门口也看到了每个教师接待学生的时间,以及目前教师的行踪;每个系部的门口都有交流区域,我们不时看到师生在交流,如龙华科技大学规定师生互动时间为每周6小时,担任导师者则为每周8小时,还有网络平台实施师生互动机制。

(四)台湾技职类大学的新生教育课——实效

交流学生告诉我们他们去的时间正合适,参加了外出两天的新生交流活动,学生说被学校的文化和高年级学生的热情所融化,也深深被学校所吸引。朝阳科技大学的劳作课是必修课程,现分为四年制新生修习的“基本劳作教育”与两年制新生的“团体劳作教育”。小组长不但每天带领新生参与校园整洁维护,还要进行评分,若该课程不合格则学生不能毕业要重修。

(五)台湾科技类大学的社团活动——重视

私立学校校区不大,教学区域也挺紧张,但对学生个性的培养还是非常投入地在做。如龙华科技大学建立了天空操场,为每个社团腾出了独立的活动场所,社团很多,还有整天开放的健身场所,交流的学生对我们说,学校老师对社团活动非常支持。学校非常重视学生参加社团活动,通过社团活动来培养学生为人处事、接人待物和文明诚信的礼仪以及审美能力、集体意识和奉献精神等。把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的次数、时间、表现作为德行评价的主要依据。

(六)台湾技职类大学的校园文化——精细

两所大学的校园都不大,但每个细节都很到位,如朝阳科技大学的校史陈列室全天开放;教师办公地点尽可能压缩,留给外面师生交流的区域则是比较宽敞;如图书馆中有各种各样的研讨教室,学生及各种学生团体可以免费借用,图书馆中也有电视收看场所,也有两人收看区域,更有各类教师接待学生咨询的安排;龙华科技大学的校园小品做得精致,在龙华科技大学学生宿舍我们看到公共接待区域的精致安排,能感受到学校文脉的沉淀。

二、走进台湾教师与交流学生访谈:感动中的不安

台湾高等技职教育发展比内地高职院校早,体系也更加完善,我们实地考察时确实带给我们很多的惊讶,在初始的惊讶中我们进一步走进了台湾的教师和去交流的学生,那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惊讶,而是惊讶中有感动,感动中看到了差距、不足,因此时有不安感。

(一)创业创新如何真正让学生受益——目标的契合程度

台湾龙华科技大学的“三创教育”,对教师方面有培训创新及专利种子教师,设立创新与创意管理学课程,专题制作制度成熟,对学生方面有革新三创课程规划,强化三创师资及教学质量,精进三创课程教材,举办观摩参访活动等。我们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也在不断深化,但在台湾考察中,我们感动中的不安是他们的三创教育与企业界有非常强的衔接,很多已经运用到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去了,真正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那我们的创业型人才培养如何能让学生真正收益呢?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探索。

(二)教书育人如何成为每个教职员工的价值追求——价值的认可程度

在台湾的日子,我们不时地被那里的老师感动着,他们如此敬业,如此投入,如此在乎学生的需求;用交流学生的话来说就是课后的辅导可以说是真正做到甚至超过“不厌其烦”的程度;平时就象一家人一样,有大量在一起接触的时间和机会,包括休息日。在高职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依然存在着重视技术技能的教育而忽视思想道德教育、人格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对高职教师本身来说,压力很大,学历提升压力、职称晋升压力、课改科研压力、实践提高压力等,因此在实际中教师自身提高和学生发展会一定程度上产生冲突,一部分老师把育人当成负担,仅当成责任,而不是作为一种价值追求,一些老师忽视学生需求,很少花时间与学生沟通,学校的评价尺度也往往把所谓标志性成果作为衡量老师的成果,大学的价值在逐步丧失。我们的不安在于如果我们高职院校长此以往,不用心培养,那我们培养的目标和主体在今后国际化竞争中能立足吗?教育强国实现的路会变得遥远。 转贴于

(三)学生的人文精神如何强化——人文的缺失程度

爱因斯坦说:“只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很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人生价值有所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鲜明辨别力。否则,他运用他的专业知识只能像一条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我们感动中华文化在台湾的传承,我们感动台湾校园中浓浓的中华文化和人文精神,那内地的人文教育传承传统文化,如何实施,如何让学生成为具有人文精神的高技能人才?

(四)素质教育如何真正发挥作用——效用的实现程度

台湾朝阳科技大学在通识教育方面强调三点:学生通过对自身生活经验的深度诠释,能接纳人文素养的教育,达到身心统合;其次学生经由主体自觉性的实践,以开出人之所以为人的价值方向;再者透过受教者对所属生活世界与种种法政、制度的批判性理解,并增进学生对自然的理解及科技运用能力,使其已达致群、我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校训为品德教育的目标,以校园“礼貌运动”、“劳作教育”为载体,将“礼”、“勤”作为品质教育的起点的朝阳科技大学的通识教育走出了一条路子。内地的素质教育从1995年开始,国务院也曾颁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对人们的教育观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各大学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很大发展,但在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机构设置和制度保障等方面进展不大,文化素质教育也很难在高职院校深入推进。

三、返回后的比较:反思中的建议

返回后,我们对比内地和台湾的学生工作情况,进行了积极的思考,高职院校经过十年的发展,正在逐步形成学生工作的特色,在接下来十年的内涵建设中,高职院校如何总结过去,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学生工作的经验,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提出以下建议:

(一)与办学理念相贯通的素质教育体系——体系与融合

台湾的通识教育给我们提供了有意义的借鉴,他们强调:教育方面,从教导学生作为一个“人”为思考的起点,以培养学生透过自我认知,学习判断与抉择、论证思考与承担,以利于专业知识的学习,提升人文丰采等为基础,实践“全人”教育的理念;在研究方面,成立研究组群、举办教育工作坊、定期召开通识教育的学术研讨会,以提升学术研究水平;在服务方面,协助各系院担任导师,并积极辅导学生,事例社区资源、进行社会服务。在他们的课程规划上,分为三个区块:人与自己的和谐关系、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希望通过上述课程的规划与实践,构建一个德智体群美五育并重的教育,并以体验式的教育方式,让学生在专业提升、品格涵养、人文素养和健康人生等方面具有涵容能力,进而完成一个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能相互相互融合的全人教育,最终能够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不管是通识教育还是素质教育,最终必须作为一所大学的办学理念,并在大学内部建立起与之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它得到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到一系列教育制度方面的支持,这样的素质教育才真正在人才培养中发挥作用。因此对高职院校而言,理清办学理念,建立适合学校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做好素质教育的顶层设计,教与学高度融合,真正发挥素质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二)与办学特色相协调的人文精神培养——持续与发展

加强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教育观念,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等,如何建立人文素质教育的长效机制,更好地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建立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完善机制,突显人文素质培养目标;构建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教育机制,提高学生人文知识,高职人文素质课程体系从两个方面课程群来建立,一类是人文素质核心课程群,另一类是人文素质支撑课程群。核心课程群由三大课程系列来组成,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线的课程系列,着重培养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二是以职业生涯规划为主线的课程系列,着重培养职业理想和职业精神;三是在专业课程中渗透人文精神和职业精神的教育,注重挖掘专业教育内容中的人文内涵,让学生在获得专业技能和知识的同时获得人文知识,让专业课程成为人文素质课程的有效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增强社会实践的体验机制,提高学生人文精神;加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机制,提高学生人文情怀,如台湾的校园文化的建设就非常值得学习,师生文化的和谐建构就是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如果借鉴的好,让高职学生既能做好人,也能做好事。

(三)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师资队伍——关键与成效

一个大学确实不在于大楼,而在于大师和大爱。在台湾交流的学生不时感动的是台湾老师带给他们的那种精神。因此学生工作最需要的高水平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学校在培养、引进时要把师德放在首位,学生工作队伍建设要加强培养,保障待遇,科学管理,提高专业化水平,着力建设一支深受学生喜爱的高水平的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任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不断完善学生德育导师制、教师育人职责考评机制。坚持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从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成长规律,各有侧重地开展行为养成、道德认知、情感体验、理想信念等教育,发挥课程主渠道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一步完善学科育人体系,充分开发每门课程蕴含的德育资源和功能。加强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的有机结合,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有机衔接,使德育更贴近实际、更贴近学习生活、更贴近学生的情感世界,更加生动,富有感染力。

生态学起源范文第4篇

【摘要】 目的 提升和完善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内容和层次。方法 搜集整理了我馆所订购的所有期刊、数据库以及网络上的免费资源,筛选出其中的生物医学期刊,利用ASP.NET和SQL Server 2000语言,构建外文生物医学期刊服务平台。结果 该服务平台主要功能包括浏览、检索和链接,通过检索用户可获取我校所订购的外文生物医学资源和网络免费资源。结论 该平台涵盖了我校能够获取的一切生物医学期刊资源,提供从检索到获取的一站式服务。

【关键词】 期刊资源整合;学科服务;生物医学;全文获取

为学科服务是大学图书馆的重要使命,也是大学图书馆进行数字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图书馆不仅仅是大量引进数据库和提供简单的静态网页,同时还应该建立能满足用户需求、适应学科发展的学科知识服务体系[1];通过对学科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建立统一的信息资源访问路径,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资源检索与调用服务[2],真正实现服务的动态化、专业化和个性化。我馆的外文生物医学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即是在此指导思想基础上诞生的,其作为医学学科知识服务的一部分,在我馆现有的信息资源基础之上,又充分整合了网络上免费的资源,成为我馆提供高质量外文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的保障体系。现将该服务平台的资料搜集、制作技术和主要功能等简介如下。

1 信息源的选择

该平台共收录外文电子期刊34 060种,有综合性的,也有医学专业的,提供了我校可获取生物医学期刊全文的一切可能途径。其中馆藏资源有:外文生物医学期刊馆藏目录、Elsevier Science Direct、EBSCOhostAcademic Source Premier、Springer Link to Journals、World Sci Net和西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免费数据库或网站有:PubMed Central、BioMed Central、BioVisa、HighWire Press、Free Medical Journals、Findarticles、DOAJ (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Journals)、Open JGate(World’s biggest Open Access English Language Journals Portal)、Scielo(Scientific electronic library online)、JStage (Jap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Aggregator, Electronic)、BlackWell Synergy(Online journals for learning, research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PLOS(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Scientific Electronic Library Online巴西网上科技电子图书馆;馆际互借系统有: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和国家文献保障系统(CALIS)。因为有些数据库不能准确分离出生物医学期刊,即把其收录的所有期刊全部列出,并著有“全部”字样;数据统计的截至时间为2008年3月15日。

2 基于ASP.NET语言的理论基础以及系统的设计原理、技术方法

ASP.NET语言区别于以前传统编程方法,具有功能强大、效率高、性能好、终端操作方便、显示结果简单直观等特点,是Microsoft公司继ASP语言之后推出的新一代Web应用程序开发技术。它与ASP.NET框架紧密整合,使服务器可以实时处理客户端的请求,并通过IE浏览器显示出处理结果。

该平台在ASP.NET基础之上,以SQL Server 2000为后台数据库,采用当前比较流行的Browser/Server结构模式,与Web技术相结合,完成了管理和查询两大核心系统的构建。其设计原理大致为:客户端采用模糊查询的设计,以确保用户找到尽量多的查询结果,用户在查询界面选择浏览、检索、库选择等控制参数,通过提供程序中的Connection对象与数据源建立连接;而在服务器端通过ADO.NET接口访问数据库的 Command对象,同时通过DataGrid数据控件实现与数据库的数据存取;最后将DataReader对象或DataSet对象绑定到DataGrid数据控件上来完成输出。为了提高数据的处理速度和查询功能,数据库使用SQL Server 数据转换功能转换数据,再使用编制的带输入、输出参数存取各项数据。

对于数据层中数据的处理,先将筛选出来的生物医学期刊形成Exel文件,按照数据库的字段设计表格,即期刊刊名、ISSN号、期刊网址、全文起止时间、学科分类、来源数据库、来源数据库网址和备注8个字段,其中备注字段用来表明该期刊在不同的数据库中的免费时间,再将上述Exel文件利用import技术方法导入到系统的数据层中。

3 整合服务平台的功能

本服务平台共包括浏览、检索和链接三大功能[3]。另外,为进一步完善该系统,增加和用户的联系,在右上角设立了意见提交页面,同时为了便于用户理解和使用,又增加了“使用说明”项。

3.1 浏览功能

浏览功能包括按期刊字母顺序浏览、按学科浏览和按数据库浏览3个功能。按字母顺序浏览:服务平台提供26个英文字母列表,用户点击某个字母,即显示出以其为首字母的所有期刊列表。按学科浏览:服务平台结合我国图书馆的分类标准,并参考一些数据库或网站中期刊的分类情况,设置了生物科学、医学和药学3个大类,其下再设置29个学科,可以纵览该学科领域的期刊总况。按数据库浏览:点击检索框下各数据库或网站的名称,可显示出该数据库或网站收录的生物医学方面的所有期刊,从而帮助用户更深入地了解各个数据库或网站生物医学期刊的收录情况,有侧重地选择和检索;同时,在每一个数据库后还配有该数据库的简介。

3.2 检索功能

整合服务平台配备有一个简单检索框,其后面的字段选择设定了刊名、关键词和ISSN号3个。另外,通过数据库和学科分类前面的复选框,用户可以从数据库和学科等多方面对检索的内容进行个性化的设置。

3.3 链接功能

根据本整合服务平台的检索结果,用户即可很清楚地知道所需期刊在不同数据库的全文收录情况;对于我馆所订购的数据库,只要IP地址在我校的有效范围内,均可直接点击到达相应的期刊或数据库网站,可进一步检索和查看;同时点击任一期刊刊名,可直接进入数据库查看该刊的目次内容,从而简化了用户的查询步骤,提高检索效率,实现了资源之间一对一、一对多的“恰当”链接,有效地解决了二次文献到一次文献的原文索取请求[4]。

4 服务平台的维护和管理

现在数据库或网站的变化更新非常频繁,不仅包括页面和内容上的改变,还有链接地址的变动,要保证系统的实用性,必须定期甄选跟踪,及时补充更正,所以管理维护是保证系统顺利运行最重要的后续工作,可通过“管理员入口”来实现。ASP.NET通过ADO.NET存取数据,ADO.NET是以离线的数据为基础,即可以在本地的机器上对数据集进行数据的添加、删除或修改等操作,然后更新回真正的数据库。该平台采用session全局变量进行维护,在管理模块的各个页面,首先会对session变量进行身份鉴定,如果为非管理员身份,则会跳转到系统登录模块,重新进行系统登录并认证。数据记录的修改和删除命令通过SQL语句中的sqlstr进行传递,其修改和删除分别对应Update、Delete命令。

5 整合服务平台的评价

本整合服务平台具有如下几点优势。①全面的整合功能:把我校图书馆已经订购的电子期刊和网络上免费的电子期刊整合在一起,特别是比较全面整理了目前可获取免费生物医学期刊全文的数据库或网站;把网络资源和我馆历年订购的所有印刷型期刊整合在一起;将传统服务与网络服务整合,使本馆所订购的印刷型外文期刊得到充分利用。②便利的链接功能:多元化的网络资源链接功能是学科服务平台的宗旨之一,对于一种期刊进行全面的资源整合,即同时列出其多种获取方式,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其中最方便的一种方式获取全文;另外,也可进入收录该刊的数据库进一步详细查询。③个性化的检索功能:该系统充分考虑了用户的不同检索需求,设计了一系列的多选按钮,可同时对数据库或学科等多方面进行选择限制;同时点击某个数据库,即显示出该数据库收录的全部期刊,点击某学科分类,也显示出该学科所有的期刊列表。④计算机技术简单,不需大的投资:对于中小型图书馆,没有经济实力引进已经开发好的资源整合软件,本系统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参考模式,解决读者获取全文的困难。

但同时,本系统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方面,如:在数据库的更新方面,仍然主要采用人工方式进行期刊和数据库的筛选和添加,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也影响了系统的更新速度,下一步希望能够采用一种人工智能软件,如MutiAgent系统,根据用户需求与兴趣主动寻找信息源,并协助完成网络信息资源的收集、评价、分类、标引、等过程,从而提高用户获取信息的质量和效率[5]。

总之,该平台整合的全面的数字信息和强大的链接功能,为我校医学科研人员获取国际学术研究信息提供了保证,为文献获取提供了多种便捷途径,促进了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的开展,作为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建设的一个子项目,完善和加快了我校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徐恺英,刘佳,班孝林. 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 2007,51(3):5355.

[2]崔瑞琴,孟连生. 数字信息资源整合问题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 2007,51(7):3570.

[3]史淑君,董哲. 利用JavaScript技术建立馆藏外文电子期刊导航系统[J]. 现代情报, 2006(11):7781.

生态学起源范文第5篇

然而,我国的媒介生态理论研究起步较晚,而且由于该理论是生态学理论与方法和媒介研究的结合,因此其结合状况往往因研究宗旨的差异而各有偏重,从而出现界定模糊等问题。鉴于此,本文试图对媒介生态理论从传播理论渊源、研究进展等方面追根溯源,进行深层探讨与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媒介生态”予以新的范畴界定,以期能起到一定的梳理与廓清作用。

媒介生态的传播理论渊源

媒介生态理论从本质上而言是一种传播理论,传播学科史上的各种传播模式论就蕴藏着其理论萌芽。尽管这些模式论的侧重点各有异同,但都或多或少谈及媒介与社会互动的问题,这正是媒介生态理论关注的重点。因而,本研究以此作为媒介生态理论的传播理论渊源。

赖利夫妇于1959年提出的他们称之为工作模式的模式,把传播系统置于社会系统的框架之下,认为大众传播是各种社会系统之一;传播系统的传播活动与过程,既受其内部机制制约,还受其外部环境影响。其中,“传播系统包含于社会系统之中”的观点是媒介生态理论的基础。

梅尔文・德弗勒与桑德拉・鲍尔-洛基奇于1976年提出的大众传播媒介系统依赖模式,把社会看作一个有机的结构,媒介系统是一个信息系统,受众、媒介和社会体系三个组成部分通过媒介系统掌握的三种信息资源―― 收集或制作信息的资源、信息处理资源与信息传布能力形成依赖关系。该模式主要关注社会结构条件和历史环境,关注微观与宏观系统各个部分的相互关系,从而具有宏观视野。

1970年田中义久提出“大众传播过程图式”,认为传播过程即符号/信息交往过程,建立在能量与物质交往基础上,与社会的生产力、科学技术、生产关系和意识形态保持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这实质上是一种生态的观点,从与宏观社会结构的普遍联系上把握社会传播过程,把社会传播过程看作是人类社会总过程的一部分。

研究进展

学者崔保国在其论文《媒介是条鱼――理解媒介生态学》中对当前国内外媒介生态学的研究与发展现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回顾。目前国内现有关于媒介生态的研究,也基本是以该研究成果为基础。此外,国内目前关于媒介生态的研究著作包括译介作品甚少,在资料收集方面存在相当的难度。因此,本文关于国外媒介生态学起源与发展的文献综述主要参考该研究结论,其它研究内容则是笔者对所收集资料与文献的分析与阐述。

(一)国外媒介生态学的研究起源与进展

全球范围内的媒介生态学研究主要起源于北美,并分为加拿大的多伦多学派和美国的纽约学派。美国学者认为“媒介生态”的第一部著述是美国学者尼斯卓姆(Nystrom)的《面对媒介生态理论:人类传播系统研究理论范式集锦》。纽约学派的尼尔・波兹曼(Neil Postman)最早正式提出“媒介生态”概念并将其建设成一门大学课程。媒介生态学最初主要研究科学技术对传播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乔亚舒・梅洛维茨(Meyrowitz)开始关注大众媒介内容及其反应,重视媒介与环境的关系。认为媒介是社会环境的一部分,受众选择媒介受社会环境制约的同时,媒介对社会具有强大影响力。此外,他将受众纳入情境概念,认为传播行为受受众制约,必须根据受众类型选择合适的传播方式与信息。因此,其媒介理论 “把媒介研究纳入社会环境分析之中,从而开辟了一种社会学视角”(1)。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的媒介生态学主要研究各种媒介符号和信息本质以及传送特性,考察传播符号和传播学的物理结构如何影响文化。兰斯・斯瑞特(Lance Strate)和凯萨・曼孔卢姆(Casey Man Kong Lum)是其代表人物,曾于2002在《新泽西传播学杂志》上主编了关于媒介生态学学术渊源的专辑。大卫・阿什德的《传播生态学――控制的文化范式》则是关于媒介生态学的最新近著作,立足于信息技术和传播对社会活动的渗透与控制,关注信息技术和传播对受众的影响。

(二)国内及台湾地区关于媒介生态研究的进展与现状

崔保国认为,我国媒介生态研究在学术渊源上与国外没有直接联系。邵培仁教授发表的研究论文《传播生态规律与媒介生存策略》与《论媒介生态的五大观念》开了国内媒介生态研究的先河;其后,童兵教授在《入世一年的中国传媒市场格局》等文中明确提及“媒介生态”。之后,张国良教授关于上海市民媒介接触情况的调查研究等是对媒介生态的实证研究,表明媒介实务研究者开始涉足媒介生态研究。自此,媒介生态的研究日益趋多且多与社会现实加以结合。

笔者经过文献搜集与整理发现,国内目前关于媒介生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最近两年(2003-2005),且在所搜集文献中,其研究主题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以媒介生态为研究视角或作为研究框架,探讨其他媒介问题。如《从媒介生态角度谈广告自律》等;二是从不同角度研究媒介生态本身,有个案与宏观研究。如《从媒体寻租行为看媒介生态的破坏》、《中国近代报纸生态环境演变轨迹》等;三是直接将生态学理论应用于媒介问题的研究,比“媒介生态”的研究更为微观、深入。如《论媒介的生态共生与信息互补》等。这三类研究主题又集中于三种研究视角:一是大众传媒自身在生存环境变化中的适应性变迁;二是大众传媒与社会生存环境的互动关系,偏重于媒介对社会的作用与影响;三是媒介生态与环境自身。

台湾对媒介生态的研究早于大陆。1987年臧国仁提出社会相对论,探讨传播生态环境中政治、经济等对传播媒介的影响。1992年苏钥机从生态共栖与杂交角度探讨大众传播媒介互相存在与影响的现象。1994年洪平峰出版的《电视生态学》则是应用媒介生态学的成果性著作,以生态科学的角度作为分析架构的理论基础,经由文献分析与实证调查,探讨台湾电视生态变迁。此外,台湾中正大学电讯传播研究所与交通大学传播科技研究所,于 1994年7月29-30日合办了“1994传播生态学术研讨会”,发表了有关传播生态理论、传播生态与公共领域等十四篇论文。

范畴界定

当前关于媒介生态的研究之所以出现对“媒介生态”的不同应用与理解,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其界定尚未明确。因此,范畴界定成为媒介生态研究的必要前提,也是本研究的落脚点。

1866年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首次提出“生态学”,认为生态学是“关于有机体与周围外部世界关系的一般学科”。(2)换言之,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及其环境之间关系的科学,所谓环境则是构成主体生存条件的各种外界物质实体或社会因素的总和。(3)

媒介生态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媒介及其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就媒介而言,环境有两种:一是媒介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现实环境,另一种是媒介通过其传播活动介入现实环境作用后所形成的已发生改变的环境。阿什德分别称之为“物理的实在环境”和“充满符号互动的意义环境”,本文则分别称之为“媒介生存环境生态”和“媒介意义环境生态”。正由于媒介有两种环境,从而导致对媒介生态的研究也出现了两种迥然的理解与研究路径,从以下国内外的各种界定便可略见一斑。

德弗勒认为,大众媒介是社会系统的子系统,受政治、经济及社会等外在环境的影响。而受众、发行经销商、投资人等向外扩展则是外在的社会文化条件,规范整个传播的社会系统及其各个子系统而成为互动的传播生态。(4)阿什德认为,“传播生态指的是信息技术、各种论坛、媒体以及信息渠道的结构、组织和可得性。”(5)即传播形态超出它作为大众媒介的范围,深深地介入现实环境,和宗教、文化、政治、法律等产生符号互动而形成一个意义环境。

目前国内较为普遍的界定是,认为媒介生态指的是某一特定时代中媒介各构成要素之间、媒介之间、媒介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相互关联制约而达到的一种相对平衡的结构,包含如政治文化氛围、经济发展水平等诸多因素。

不难看出,现有研究往往是将媒介生态限定在媒介与其生存环境生态和意义环境生态两者之一的互动。实际上,媒介系统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系统,在与外界的互动中保持动态的平衡。这两种环境生态,通过与媒介系统的互动而具有时间发生上的先后意义,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媒介生态:媒介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外界现实环境――媒介生存环境生态的变迁必然会引起媒介系统自身的调整与适应,从而使得媒介的传播活动对社会现实的介入与影响发生变化,并最终以“充满符号互动的意义环境”――媒介意义环境生态展现出来,而意义环境若得以扩展又会形成新的媒介生存环境。媒介生存环境生态与媒介系统及其作用之后所形成的媒介意义环境生态,三者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在动态与平衡中一起构成整体意义上的媒介生态――此时,媒介与社会环环相扣的动态过程才得以真正显现出来。

注释:

(1)宋林飞(1994):《社会传播学》,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21页

(2)、(3)海热提、王文兴(2004):《生态环境评价、规划与管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第12、20页

(4)梅尔文・德弗勒、桑德拉・鲍尔-洛基奇(1990):《大众传播学诸论》,新华出版社,第61-6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