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碱性土壤的改良方法

碱性土壤的改良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碱性土壤的改良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碱性土壤的改良方法

碱性土壤的改良方法范文第1篇

摘要:文登海滨盐土由海相沉积而成。土壤层全盐含量1.19~4.67%,土壤含盐量大,是典型的土壤重盐碱化地区,多数园林树木难以生长。笔者从事园林绿化行业十余年,完成多次滨海滩涂绿化工程项目,采取工程,化学,等综合方案解决盐碱地绿化案例。文登海滨为例淡滨海盐碱地改良文案。

关建词:碱盐土 工程 化学等综合解决文案

一、土壤酸碱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1)碱度pH值是植物营养最重要的参数。植物营养吸收依赖于对土壤或基质的pH值精确调节:pH值过低阻碍大量元素吸收;pH过高,阻碍微量元素吸收,如缺铁失绿等。大多数植物在pH>9.0或

(一)生物方面:土壤中转化有机养分是在微生物参与下进行的(微生物分泌使有机物分解的酶),土壤酸性或碱性对微生物生长有影响。酸或碱环境还会使植物根细胞原生质层的蛋白质带正或负电荷,与所吸收的矿物离子发生吸引或排斥。各种矿质元素都是以离子状态被吸收的。土壤中各种矿质元素的离子,有些存在于土壤溶液中,有些被土壤颗粒吸附着。存在于土壤溶液中的离子和被土壤颗粒吸附着的离子,都能够被根选择吸收。

(二)化学方面:土壤酸碱度对土壤结构性有影响。酸性土壤中,氢离子浓度大,容易把胶体中钙离子代换出来淋失,故酸性土易板结。而碱性土壤含有大量代换性钠离子、氢氧离子,使土粒分散,干后板结,造成碱土的结构性不良。阳离子矿物溶解度降低从而影响吸收。在酸性环境下植物会更多的吸收阴离子,同时抑制阳离子吸收,放出OH- ,使环境向中介点移动。在碱性环境中更多吸收阳离子,抑制阴离子交换,向外放出较多H+,同样使外部环境向中性移动。这也明确解释出植物的逆境抗性,突出适应性,说明了植物吸收物质是溶液PH变化的原因

二、盐碱良措施

盐碱良措施有多种,合理适度添加土体有机质;适度添加相关微量改良剂,充分利用生物的改性作用等都能进到土壤改良的效果。针对不同地理特征,采用相应的改良措施显得非常重要。盐碱地改良措施大原则:盐随水来,盐随水去。水散盐留。

(一)盐碱地改良的物理方法

1.工程措施

1.1地下空间处理,隔盐层处理:砾石、排水板等等物理处理形式,主要起到土体内纵向空间隔离的作用。隔盐层的处理过程中,水平标高非常重要,隔盐层应处于常规水平面以上,主要功能为隔断水分的纵向的疏导。淋洗过程中,具有加速水体疏导,富集盐碱水外排的功能。具体形式可以有多种多样,结构可以因地制宜。蒸腾过程中,阻断水分向上传导。在多种隔盐层处理形式中形式中,煤块的应用有特殊的作用,吸附、中和碱性、造成气态隔离层为主要特性,可单独使用或结合其他设施使用。含硫类岩石作为砾石隔离层或基层石效果更好,我公司在锦州项目中因此受益非常大。砾石层上部过滤层除采用无纺布外,可视情况适量采用秸秆、树枝等植性天然材料,即可起到过滤作用,后期又可增加土体内腐殖质含量,一段时间内又可有效增加地温。

土体的种植区域内,根据具体情况,地下采用网格状布置排盐通道。布设方法:

(1)排盐管网布设:微地形区域环形布设主管(DN100PVC渗管),两地形高点间设次级管(DN60PVC渗管)与主管连接,另根据现场情况如有低洼处增设鱼骨状管与次级管连接。主管与集水井连接。集水井通市政雨水管网,或就近排向水域,也可富集后抽取外排。

(2)排盐施工工艺:

1)施工工序:土方造型盲沟开挖(包括开挖、整平找坡、铺沟底石子、铺管)铺碎石层铺无纺布覆种植土。

2)施工方法:①土方造型:根据排盐防碱相关规范要求,在排盐工程以下进行土方造型。造型参照地形设计图纸。②铺设排盐管:顺坡降方向间隔6-15m并行挖掘盲管沟:槽底宽300mm,盲管沟保持0.2%坡降,从高处挖起,沟要直,沟底要平整。盲管沟内平铺300mm厚的碎石(炉渣、石子等),排水沟内也要用碎石或石子铺平,并保持相应的坡降。盲沟内中心铺设(次盲沟用Φ6cm,主盲沟用Φ10cm)双波纹PVC渗管,接口处应胶粘牢固,上下两端用无纺布封口,应扎严紧。盲管过路时应外套钢管或水泥管子予以保护,保持相应的坡降;排水沟内铺设Φ10-12cm排水管(塑料、水泥、砖管等),侧面用石块或插木棍固定。排水管连接市政排水管网、明沟、集水井,且高于其水位15cm上。接口部分位置应准确,并用细石混凝土封闭孔洞周边缝隙。将并行的渗管与排水管连接,封闭接口处,保持通畅、完整的排盐管网。将渗管和排水管四周用碎石(沪渣、石子等)填盖,其厚度应不小于15cm。盲沟上再铺透水无纺布。③铺设隔淋层:在地下最高水位上、栽植层以下铺设厚度为300mm的碎石,其上铺透水性无纺布,形成隔淋层。隔淋层应平整均匀,不得间断。④修建集水井:集水井应沿排水沟方向,间隔50-100m设置。从隔淋层下开挖,至栽植层以上、高于地表10cm,加盖护理。集水井用砖和水泥修建,上口直径60-80cm,下底直径120cm,底部应与地下水位持平。

2.土体改良

2.1增加土体内有机质含量:增加土体内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有利于植物生根,增加植株的抗性、适度应性。

2.2用化学土壤改良剂:是指施用化学改良剂改善酸性土壤和碱性土壤(碱土)理化性质的过程。常用的化学改良剂有石灰、石膏、磷石膏、氯化钙、硫酸亚铁,硫磺、硫酸、腐殖酸、腐殖酸钙等。施用化学改良剂可以改变土壤的酸碱度、土壤溶液和土壤吸收性复合体中盐基的组成等。例如,施石灰于酸性土壤,可减弱土壤的酸度,亦利于土壤结构的形成;碱化土壤施用石膏,可降低土壤pH值和碱化度,对土壤结构改善也具有重要作用。

3.利用不同的植物营造景观

生活在盐渍土壤中的植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抗拒盐害的机制,根据这些机制将盐生植物分为三种类型,即:抗盐植物(如芦苇)、聚盐植物(如盐角草)和泌盐植物(如柽柳)。构筑景观可从不同的生理特性入手,遵循适地适树安排景观材料的原则,充分利用不同植物的不同习性,来营造合理的生态景观。对于重度盐碱地,可采用渐进式种植模式。

4.结合相应的灌溉形式,满足植物的习性,造成盐碱地的淋洗作用

碱性土壤的改良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绿化工程;养护;管理

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土壤管理

为了减少杂草与绿化苗木争夺养分,要结合松土进行除草,松土深度一般为5~9 cm,靠近主干的地方宜浅 ,远离树干的地方宜深。一般每年进行2~3 次。土壤改良措施有物理改良、化学改良和生物改良3 种。因树木是一种多年生的木本植物,要不断消耗地力,加之人为活动和环境条件的变化,致使树木的土壤改良成为一件经常性的工作。一是深挖扩穴,熟化土壤。园林绿化土壤改良大多应结合施有机肥和灌溉进行局部深挖,包括环状深挖和辐射状深挖。一般在深 60~100 cm 的范围内挖的越深效果越好。二是土壤质地改良措施。土壤质地过黏或过砂均不利于根系生长,黏重的土壤板结,渍水、通透性差,容易引起根腐。反之,土壤砂性强,漏水,容易发生干旱。以上情况可以通过增施有机质和以“砂压黏”或 “黏压砂”进行改良。三是土壤pH 值调节。园林绿化植物多以中性或微酸性土壤较易成活、生长。偏酸性植物相对较多,而对偏碱的土壤适应的植物土分有限。因此 ,土壤 pH 值调节是栽植以及后期养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改良方法在酸性土壤中加石灰。在碱性的土壤中加入石膏和硫磺或硫酸亚铁。

2 施肥管理

园林树木施肥的总目的是提高土壤肥力,增加树木营养。但为了保证施肥的经济合理, 应全面掌握肥料与环境条件及树木特性,综合判断,有针对性地施肥。一是在生长期内,温度的高低、土壤湿度的大小都直接影响树木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当温度低时,对氮、磷吸收少,对钾吸收多;当温度高时,吸收量均多。另外,夏季大雨后,土壤中的硝态氮大量淋失,根外追肥最好在清晨或傍晚进行,而雨前或雨后根外追肥无效。二是砂性土壤质地疏松 ,通气性好 ,温度较高,属于热土,可施用半腐熟的猪粪、牛粪等冷性肥料,施肥宜深不宜浅。黏性土壤质地紧密,通气差,温度低,而湿度小,属于冷土,施肥宜浅不宜深,有机肥必须充分腐熟。砂土含黏粒少,吸收容量小,吸附保存铵离子、钾离子等营养物质的能力小;黏土含黏粒多,吸收容量大,吸附保存铵离子、钾离子等矿质营养的能力强。中性土的性质介于二者之间 。土壤结构与施肥也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土壤结构不良 ,土壤的水气失调,必然就影响施肥的效果 。因此 ,这样的土壤就要考虑施用大量有机肥、 种植绿肥或施用结构改良剂 。酸性土壤有利于硝态氮的吸收,而在碱性土壤中则有利于铵态氮的吸收。土壤的酸碱度还影响到菌根的发育,通常在酸性土壤中菌根易于形成和发育。而发达的菌根有利于对磷和铁元素的吸收利用,阻止磷等从根系向外排泄。同时还可提高树木吸收水分的能力。三是树木在不同物候期,其需肥特性也不相同。水分充足时,新梢生长需要大量的氮素供应, 并且需氮量从生长初期到生长盛期逐渐提高。 新梢生长结束后,树木进行加粗生长并持续到秋季,仍需积累大量的养分。因此,树木整个生长期都需要氮肥,但需要量是不同的。

肥料的种类有有机肥、无机肥、微生物肥等。一是有机肥。其由植物残体、人畜粪尿和土杂肥等经腐熟而成。农家肥都是有机肥,但要经过土壤微生物的分解逐渐为树木所利用。一般属迟效肥料。二是无机肥 。一般为单质化肥,包括经过加工的化肥和天然开采的矿物肥料。常用的有硫酸铵、尿素、硝酸铵、过磷酸钙,多属速效肥料,主要用于追肥。三是微生物肥料。包含细菌肥料和真菌肥料 ,细菌肥料由固氮菌、根瘤菌、磷化细菌和钾细菌等形成,真菌肥料由菌根菌形成。种植时就应将基肥施入。园林植物生长前期和后期需进行追肥,具体施肥时间应根据地区、树种、树龄而定。

3 灌水与排水管理

灌水方法有穴灌、地下灌溉、喷灌等。一是穴灌。在树冠投影外侧挖8~12 个直径 30 cm 的穴 , 穴深以不伤树根为佳。将水灌入穴中,然后将土还原。也可在离干基一定距离处垂直埋置2~4 个直径 10~15 cm、长 80~100 cm 的毛蕊管或瓦管等永久性灌水设施。二是地下灌溉。在地下埋设多孔管道输水,水从管道的孔眼渗出,浸润管道周围的土壤。此法便于耕作,节约用水,土壤不板结,但设备要求较高。三是喷灌。包括人工降雨及树冠喷水,可以节水 20%以上,甚至 60%~70%。人工降雨灌溉机械化,技术先进,但需要人工降雨机及输水管道等全套设备。四是盘灌(围土堰灌水 )。以干基为圆心,在树冠投影以内的地区筑圆盘形埂,在盘内灌水,盘深15~30 cm,以树冠滴水线为准 ,灌水前应在盘内松土 ,待水渗透以后,铲平围埂,松土保墒。缺点是范围有限,同时容易破坏土壤结构。五是滴灌。其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机械化与智能化的先进灌溉技术,是以小水流漫施于植物根区的灌水方法。优点是比喷灌节约劳力,节水 1/2 左右,有利于树木生长发育。缺点是管材多,投资大,管道弯头容易堵塞。

灌水不要直接引用自来水,最好选用自然 、人工湖泊或池塘中蓄积的雨水,通过水泵联接水管。目前,工厂中为了节约用水,减少成本,较多采用循环过滤后的工业废水或经收集的雨水。

灌溉应注意,一是要适量灌溉,争取灌足灌透,如果小水浅灌,次数频繁,则诱导根系向浅层发展 。降低树木抗旱和抗风性。二是干旱时追肥应结合灌水,在土壤水分不足的情况下,追肥以后应立即灌溉,否则会加重旱情。三是生长后期适时停止灌水,除特殊情况外,9 月中旬以后应停止灌水。四是灌溉应在早晨或傍晚进行,因为早晨或傍晚蒸发量小,而且水温与地温差异不大 ,有利于根系的吸收。不要在气温最高的中午前后进行土壤灌溉。

目前,在园林中用的较多的是明沟排水、暗道排水和地面排水。暗道排水一般用铺设暗管或修砌暗沟,沟中填充卵石等方式。地面排水在施工过程中,根据施工规范,设置2‰~5‰排水坡度,或设置微地型 ,将绿地之中的水排至道路边沟或市政排水管网中。

4 修剪

修剪可保证树木健康,培养良好的树型或控制树体大小,保障人生与财产安全,调节树木与环境的关系,调节树木各部分间的均衡关系,促进老树复壮更新。修剪按照 “一知、二看、三截、四拿、五处理”的程序进行,先从树木的上部开始,由大到小、由内到外,逐渐向下修剪。将枝死枝、折断枝、病虫害枝和交叉枝去除,保持平滑、干净,并在伤口处进行消毒、涂料处理。修剪方式有去顶修剪(即去掉乔木和灌木的顶)、“V”形枝的修剪、去萌修剪、病虫害枝控制修剪、线路修剪(包括截顶修剪、侧修剪、下方修剪 、穿过式修剪)、老桩修剪等。

5 防寒抗冻

一是加强肥水管理,特别是春水和冻水,并浇足渗透。二是用草绳或其他保温材料缠干,包裹树叶。三是在下雪后,应迅速去除树叶上的积雪 ,以防破坏树型。四是在冻害发生前,对树冠进行喷雾。五是施防冻液。六是多次移栽苗木。七是就近号苗。

6 病虫害防治

碱性土壤的改良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油茶;栽培;技术

收稿日期:2011-08-12

作者简介:曹 永(1983―),男,云南罗平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法学方面的研究工作。

中图分类号:S66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9-0096-03

1 引言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同时也是我国主要的生态经济树种。油茶以其自身独特的优点越来越多地受到市场的青睐和人们的认可。营养富含量高、耐储存不易腐坏、经济用途广泛、生态适应性强等是其最突出的特性。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养生和健康饮食,油茶作为高级优质的保健用油的材料来源被广泛关注,随之而来的便是如何改进和完善油茶栽培技术,实现油茶的高产、优质、高效,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价值。

油茶树木的枝肥体健、根深叶茂、四季常青,水土保持性高,是生态适应性极佳的油料树种;同时油茶可以用作肥料和化工原料,油茶籽压榨出的油是真正的纯天然绿色食用油,通过深加工可制取精炼茶油和高级天然化妆品,茶油麸饼及茶壳也可以进行加工利用,树皮光滑、根深叶茂,是营造防火林带的极佳选择。

一直以来,由于油茶品种良莠不齐,栽培技术不当,管理不科学,综合开发技术不完善成熟等原因,造成油茶并不高效优质。但是,近年来,油茶作为天然绿色保健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青睐,市场前景非常乐观,油茶多产地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油茶种植,同时也探索出了适合栽培高产油茶的技术方法。

2 材料与方法

2.1 育苗管理

育苗管理对于整个油茶栽培过程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育苗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油茶高产栽培的实现效果和收益,因而,在育苗管理阶段,致力于从林木树种的选择、环境的选择、地形的开发整理、科学高效育苗以及抚育过程等环节进行栽培技术的探究和实践。

2.1.1 林木树种的选择和地形开发整理

在林木树种的选择方面,高产油茶林应该选用通过国家或省级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严格审查认定并且在当地气候、土壤等客观条件下能够正常生长的优良树种。在油茶良种特别是跨区域的引进种植之前必须进行小范围的科学良种引种试验,确认该树种符合在当地种植和推广之后方可大面积推广普及。但是由于时间生产中需要选择产量高、性状特征明显、适合本地区栽培的优良树种而各地推出的良种数量太大,很难切实做到实时正确地判定树种的标准。因此,实践生产中应当选择精品良种来进行配比组合栽培,这样可以有效控制成效和检测树种收益。对于种苗的生产,需要依据相应的生产计划在当地实际建立起采穗和育苗基地,以减少种苗成本的成本投入,进一步优化栽培体系,提升造林的品质。

在林地的选择方面,要优先考虑到油茶生性喜光,喜温,适宜生长在酸性土壤中,不宜经受严寒酷暑和碱性土壤。基于以上生长习性,为保证油茶实现高产和稳产,必须满足其生长发育每个环节所需要的完备的温度、湿度、水分和肥力等条件和要求。山地油茶林地应该选择土层深度在60cm以上,因为油茶为常绿树树种,适宜于各类土壤种植,甚至较贫瘠地也能正常生长,但是最好选择土壤质地较为疏松并且肥沃厚实、湿度适中、地下水位约在1m以下、海拔高度大约在100~700m之间、排水性能良好的酸性(pH值为5.0~6.5)红壤、黄红壤的山地种植。同等条件下以阳光充足的阳坡和半阳坡为好,无风寒、坡度25°以下的中下坡为宜。应尽量避免选择高大山地、长陡坡、阴坡及积水低洼湿地。

在地形开发整理也就是整地方面,之所以要整地就是为了使土壤更加的熟化和疏松,从而加深土层厚度,进一步提升和改善土壤的蓄水能力和通气状况,改良土壤结构,缓解微生物活动条件,为油茶根系创造出最佳的生长发育条件。整地可随时进行,但以挖“伏山”为好,即在造林前1年或6个月进行。具体的整地方法有全垦 (坡度15°)、带状 (坡度16~25°)、块状 (用于零星造林和“四旁”种植)三种形式,具体的整地方式应该视不通的立地类型而定。一般平坦地坡度小于10°的可以进行全面整地,而山地坡度大于10°的则可以采用水平带或穴状整地。可以是适量添加钙镁磷肥或农家肥与泥土混合填入塘中作底肥,这样会提升土壤肥沃度,如果不具备条件的地区也可以尽量从周围找寻一些表肥土填入塘中,然后回填表土,将洞填满呈馒头形,供造林时使用。。

2.1.2 科学合理育苗

在实践生产中主要存在两种造林方式,分别是直接播种造林和栽植树苗造林两种。其中,直接播种造林的优点是相对简单易操作,成本投入相对较低;缺点是树苗的成活率与生长保存率较低、栽培管理难以控制、出苗参差不齐、较难控制密度且容易造成种子的浪费。而栽植树苗造林则成活率与保存率都较高,栽培管理以及树苗密度控制较为容易。

(1)栽植时间的选择要适当,确定的最佳栽培时间主要是根据各地不同的气候条件、油茶树幼苗情况而定的,一般是在雨季或雨季来临之前,特别是阴天或小雨天进行栽植造林为宜。其次是栽植深度要适宜,太深会埋叶,太浅则会露根,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幼苗生长,应该做到栽植时保持根系舒展,主干直立,然后用脚踩紧压实。

(2)应注意油茶的右面应该随起随栽,如果没有全部栽植完毕,必须将剩余的进行假植;如果有需长途运输的幼苗,应先进行适当修剪主根和密集的枝叶,尽量连带一些宿土或用黄泥浆,然后再包装运输。栽植的时候注意间隔栽种,造油茶为异花授粉树种,因此,为了满足授粉的需要,通常要求多个无性系品种混合在一起进行栽植,以利于授粉和采摘这样有利于授粉和保证成熟率,提高产量和品质。

2.1.3 油茶幼林的抚育管理

(1)土壤管理及水土保持管理。但树种被栽植造林后,第1年为保护根系健康,可以暂时不进行抚育管理,第2年开始每年抚育1~2次,第1次5~6月,第2次8~9月。抚育所要做的主要是松土、除草、培土、扩穴,逐步连成带,带要外高内低,隔一定距离开一条竹节沟,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方也可筑鱼鳞坑,合理管理土壤和修筑保水蓄水工程。

(2)补植种苗与整形修剪。保证油茶树苗之间的密度是保证高产优质的基本环节。在抚育管理中发现少株、病株,以同期的壮苗进行补充栽植,同时注意加强管理,使补植苗与林地其他幼苗均衡生长。至于幼苗的整形修剪,多以整理形状为主,轻度修剪控制徒长枝,促进主侧枝生长,形成低矮的自然圆头型和开心形树冠。在立地条件好的中幼林中,将部分不结果或者结果不多的幼苗,采用大树换冠的方法进行改良和修剪,从而提高的整体产量和品质。

2.1.4 油茶成林的抚育管理

对于油茶林中疏密程度不均或过密活过疏的林,间伐掉不适当的植株,林中空地则予以补充种植,从而使林木相对整齐统一,分布格局合理。对油茶成林进行修枝的基本原则是幼树轻剪,老树重剪;小年轻剪,大年重剪。具体的操作方法要因树木情况而灵活调整,从下部到上部,从树冠内部到外部依次修剪。要保证修剪均匀适当,上部和下部不能过分重叠交错,互相之间不拥挤、有空隙。要特别注重剪除掉徒长枝、病虫枝、细弱枝和影响整株油茶树光照的部分。老年期的树木,主要是保存具有生长结果能力的枝条,对长势明显减弱的枝条适当短剪截或者放弃。

2.2 常见的主要病虫害以及防止方法和措施

2.2.1 炭疽病防治方法

炭疽病具有对油茶的危害时间长、产生侵害的器官多、在整个油茶幼苗的生长期内病菌原体会反复多次感染叶牙、花蕾、果实等树苗的各个部分等诸多表象。

可结合育苗造林措施,消灭病源,防患虫患。发病高峰期的7~9月,坚持定期喷洒湿度的药液进行房子和和处理,有不错的效果。剪去各种被病虫害侵蚀的枯枝和破伤枝,剪掉清除受病的果实;药液一般要在雨后以及花落之后喷洒,否则会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

2.2.2 烟煤病防治方法和措施

烟煤病主要危害和侵蚀的是油茶的枝叶,会在叶子的正面以及枝条的表面产生类似黑色煤尘的物质,形成一层厚厚的覆盖层在枝条上,使油茶树无法正常进行光合作用,生长不够健康茁壮,直到干枯而死。

适当修剪枝叶,疏散伐枝,提升油茶林内的通风和采光效果。用50%三硫磷乳剂1 500~2 000倍液或50%敌敌畏乳剂500~1 000倍液杀死介壳虫进行药液防止和处理,效果显著。

2.2.3 茶梢蛾防治方法

茶梢蛾是以幼虫危害叶肉和蛀食春梢,为害率一般达10%~20%,严重林可达30%,被侵蚀的枝条和树叶会逐渐枯萎而死。

在虫患繁盛的时期,加大人工剪除的力度,将被侵害的枝叶进行集中处理和修剪;药剂综合防治和处理:在虫患严重为害油茶林地的情况下,需要掌握幼虫转移为害时期喷敌百虫500~600倍液或杀螟松1 000倍液,便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虫患带来的严重后果。

2.2.4 软腐病和根腐病的防治

对于软腐病和根腐病的防治,实践生产中一般用50%多菌灵300~500倍液,75%甲基托布津300~500倍液,50%退菌特1 000~1 500倍液,1/100波尔多液。,其中根腐病可用1%硫酸铜或敌克松等消毒病苗。

2.3 油茶低产、少产林地的改良

根据林立地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改良方案,氛围适合抚育管理、可有选择性地进行抚育管理以及适宜更新改造3种情况。所采取的对低产少产林地的改良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清洁整理油茶林地。将油茶林中的过大影响油茶是你林木、杂灌木和有害杂草等清除;

(2)整理枝叶修剪形状。苗木在成长期很容易过于繁茂而互相之间产生影响,因而需要通过修枝整形改善通风采光条件,尽量修剪掉过密的交叉枝、重叠枝、过弱的营养枝、病虫枝等,形成良好的树木形状和结构;

(3)间隔之间的密度调整。林间过密的格局会造成苗木生长过缓,需要将过密的疏伐、过稀的适当以良种壮苗补充栽植,一般情况下每亩保留60~110株即可;

(4)水土保持能力的改善。对于坡度较陡的林地,应修整成为梯形,或者按照环山水平开挖1.0~1.5m的竹节沟;

(5)科学合理施肥。在不同季节要适当调整不同的施肥方式和种类,以保证达到保持土壤肥沃,供给苗木生长;

(6)病虫害的预防和治理:以预防为主、防止结合、综合治理为原则,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成林的管理现状,在适当的季节进行药剂的喷洒;

(7)劣株和枯株的改造。对于生长情况不良好或者结果较少的植株进行改造,将结果较少的或者不结果的进行修剪和喷洒药剂的治理,以提升产量和品质。

经过对低产林进行的科学合理的改造,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现有状况,提升油茶产量,改良油茶果实品质,以保证整体经济利益的提升。

2.4 果实的检验与处理

经过科学细致的育苗管理、抚育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止过程之后,幼苗、成林、开花、结果都会相对顺利的进行,果实可以顺利成熟,但是在进行采摘和验收的环节之前需要明确一点,不是所有的果实都可以进行提炼成油,之前需要进行细致的检验和处理,选出优质饱满的果实,放置在阳光充足干燥的场所进行晾晒,使油茶果实能够自然开裂,然后仔细地将杂质和果壳筛选干净,将剩余的果实部分进行提炼成油,并加工成各种产品。

3 结语

随着人们对油茶越来越关注,对油茶本身以及其附属品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这就需要在具体的生产实践中不断摸索出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油茶栽培技术,不断改善现有的油茶产量和品质,不断培育出优良的油茶品种,保证油茶更加高产、优质,制造出更多符合健康饮食需要的绿色食品,从而进一步提升油茶的经济价值和社会口碑。

参考文献:

[1] 温焱光,温华英,谢岳昌,等.广西软枝油茶繁育及高产栽培技术初探[J].广东农业科学,2009(7):57~58.

[2] 聂晓平.高产油茶栽培技术要点[J].科学种养,2011(4):24~25.

[3] 施廷喜,占代飞,胡炉魁.油茶无性系良种栽培的质量技术管理[J].林业实用技术,2009(11):37~38.

[4] 庄瑞林.中国油茶(第二版)[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相关期刊更多

造纸化学品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杭州市工业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分析科学学报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教育部

工业微生物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