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语文阅读理解教学设计

语文阅读理解教学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语文阅读理解教学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语文阅读理解教学设计

语文阅读理解教学设计范文第1篇

【关 键 词】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能力;修辞表达

一、把握初中阅读教学模式的教学重点

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在二十余载的教学生涯中,深刻地认识到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就要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从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是一个飞跃的过程,教师采用的阅读教学模式应该以阅读方法的训练为基础,引导学生学以致用,通过大量的自我训练实现读写能力之间的迁移,有效提高学生在现代文阅读过程中的整体感知能力。

(一)引导学生学以致用,重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中考的现代文阅读题型中,评论分析类的题目占有比较重的分量,在答题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够有效组织语言,表达出自己对文章的见解。根据语文的学科特点,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在课程标准的要求中,要求学生能够多角度地解读文章的内涵,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能够在理解教材中的现代文的基础上,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并学以致用。

(二)加强丰富的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语文学科具有丰富的外延,课堂上的语文现代文教学应注重方法的培养,在学生掌握一定阅读技巧的基础上,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在阅读中进行感悟和体会,可以使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得到提升。在课余时间进行课外阅读,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教师在选择和推荐阅读材料时,应该有针对性,既要符合学生的学习要求,又要使学生享受到阅读的乐趣,合适的阅读材料能够实现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目的,最终使学生对现代文的感知力得到提升。

二、初中现代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创新思路

初中语文教学中现代文的教学占据比较重要的地位,教师在选择教学模式时,应关注大纲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结合阅读教学的能力培养重点,通过课堂教学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以下简单介绍以学生以日常基础知识积累为基础,引导学生以合理的阅读顺序进行阅读,关注重点句子以及代词用法的现代文阅读教学模式。

(一)重点抓好学生基础知识的储备工作

要想实现阅读能力的提升,首先要做好语文基础知识的储备,这个过程是枯燥而繁琐的,教师应该做好有效的引导工作,储备的基础知识除了基本的字词知识外,还包括必要的文体知识。根据中考的题型规律,文体知识的教学应贯穿于整个现代文的教学过程,如常用的表达方式、修辞方式、写作手法等,根据文章的类型不同,也有不同的侧重点,如说明类的文章注重说明顺序以及说明方法,记叙类的文章注重记叙的顺序以及线索,议论类的文章则关注文章的结构及论据。

(二)通过合理的课堂教学设计使学生掌握阅读顺序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课堂教学时必须以合理的教学步骤,在讲解教材中的现代文时,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合理的阅读顺序。合理的阅读顺序一般分为三个部分:首先,全面阅读文章,掌握作者创作文章的写作主旨,记叙类的文章要抓住主要事件以及关键人物,议论文则要抓住主论点和分论点;其次,要根据课后习题的引导找出与题干相关的句子和段落,并加以分析;最后,是对筛选的句子和段落进(下转29页)(上接27页)行总结,通过调整语言表达的方式,用自己的话概括出习题的答案。

(三)通过练习,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感受作者的写作意图

无论是课堂上对教材中现代文的讲解,还是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的阅读,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知识,因此,应该注意文章本身表达的道理和作者要表达的主旨。作者的写作主旨可以从文章的关键句子,以及文章整体上的脉络进行分析,在对教材内容进行讲解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重点句子,在关注首句、过渡句、承上启下的句子的同时,要注意寻找文章的中心句,以概括出作者的写作主旨。

(四)加强学生对文章中代词指代含义的关注与练习

在现代文的阅读过程中,文章中的代词运用一般比较灵活,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代词的指代含义,只有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就注意训练,学生在独立进行现代文阅读时,才能根据阅读需要对代词的使用效果进行有效的分析。代词的作用一般是替代,有具体的指代以及不定的指代,根据代词的指代原则,学生能够进行有效的分析;另外还有文章中使用的特殊指代,如小说中的人物,如孔乙己、闰土、范进、于勒这些形象,往往有其特殊的指代含义,在讲解课文时,要注意分析这些指代形象的含义。

现代文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因为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受限,也影响到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为了改善这一情况,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采用合理的阅读教学模式,注意从作者的写作角度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注意从语言技巧的运用上分析文章的用词和语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最终实现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 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课程改革委员会. 语文教学参考资料 试用本 七年级 第二学期[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语文阅读理解教学设计范文第2篇

一.教学设计的重要体现――课堂教学结构

从遵循教学规律的角度认识,语文课的教学设计,首先要把握课堂教学结构,安排好科学、可行的教学程序。例如阅读教学中最常见的教学程序:整体感知――部分探究――整体理解。这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很多值得深入研究的内容,这里,仅就“整体感知”部分谈几点教学体会。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因文体不同,整体感知一般有下列几种类型。

一是内容整体把握。初读课文后,引导学生概括全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这种内容整体把握多用于记叙文或小说。如《最后一课》《变色龙》《羚羊木雕》等。

二是结构整体把握。初读课文后,让学生说说文章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这种结构整体把握多用于说明文或内容层次较多的散文。如《中国石拱桥》《云南的歌会》等。

三是意义整体把握。要求在通读全文后,讲出文章表达了什么观点,抒发了什么感情。这种整体把握多用于议论文或抒情散文。如《白杨礼赞》、《纪念白求恩》(鄂教版九年级下册)等。

四是审美整体把握。在整体感知时,启发学生思考:这篇文章描写的人或景物给你什么感觉,引导学生表达出对课文的初步审美认识。这种整体把握多用于写景散文、记叙文。如《春》的图画美,《我们的风景》(鄂教版九年级上册)的色彩美、《济南的冬天》的“温情”美,《山中访友》的“童心”美、《乌篷摇梦到春江》(鄂教版九年级上册)的“明媚”、“华妙”美等。

上述几种整体感知类型,是从对文章阅读理解的角度大概的划分,只要有利于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可以不拘一格。

在整体感知环节的设计上,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在学生通读课文时不要在碰到生字、难字时立即让学生查工具书或正音、释词,以免截断文章的语脉意流,破坏文章内容的完整性,影响对全文的整体理解。

二是学生对文章整体感知的认识结果,不必强求答案的规范和语言的统一。教师应鼓励学生发言并善于从学生的多种表述中发现初步理解课文时暴露的问题,作为调控教学的依据。

三是对内容较难的课文,教师可设计一些有思维定向的问题,启发引导学生,做必要的铺垫,以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

四是整体感知的表达方式可以灵活多样。或口头表达主要内容,或写出结构提纲,或画出空间示意图,或标出行踪路线等。

课堂教学结构是一个有机的体系。从“整体感知”到“部分探究”,再到“整体理解”,标志着阅读能力的不同层次。“整体感知”是对文章内容的基本理解(认识写了什么),属于较低层次的阅读能力;“部分探究”是对文章表现形式的进一步理解(理解怎样写的),属于较高的层次;“整体理解”则是把文章的内容和形式统一起来,更进一步探求作者的构思意图(明确为什么这样写),属于更高的层次。按照这样的课堂教学结构设计教学程序,反映出学生阅读的基本过程和阅读能力的多层次结构。这就决定了教师必须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和有效的教学方法来训练学生。

同时,应该看到,教学结构只能为参与课堂教学各因素的组合和活动程序提供一个简约思路或框架,而教学是千姿百态的创造性活动,因此在教学民主、教学机智、教学语言、教材处理等方面的差异,常使不同的教师在使用同一教学结构时展示出不同的教学风格和水平。

二.讲求“导”的艺术

进行教学设计,必须要考虑教师如何“教”的问题。“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故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于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叶圣陶语)这里讲了三层意思:一是讲教学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自为研索”,“自求解决”的能力;二是讲为达此目的,教师须做到“相机诱导”;三是讲教师的“相机诱导”要发挥启发学生思维,培养语文能力的作用。这里的核心是“相机诱导”,它要求语文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应当在学生有疑问之处引发疏导,在学生理解不深之处启发诱导,通过形式多样的“导”,激发学生思维和兴趣,实现教学目的。

导的手段有多种,阅读教学设计最常见的手段是“设疑”,课堂活动的形式是“设计提问”。有人把“设计问题”形象地比作是阅读教学的“抓手”,以说明其作用的显而易见。

从阅读过程来看,要真正发挥“抓手”的作用,在教学设计时就必须考虑:如何选准导读的切入点,怎样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又怎样把握情感的渗透点,这样才能精心设计好问题。

1.选准导读的切入点:

所谓“切入点”,是全文内容的关键所在,是理解教材的入口处,它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能。“切入点”选得准,就能拎起全篇,抓住关键,打开阅读的门扉。

选准切入点的方法有多种,试举几例:

例一,从题目切入:教学《食物从何处来》,可设计如下导语:我国有句老话,叫“民以食为天”,说明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本文向大家提出了一个问题――食物从何处来?同学们中或许有人认为食物来自农民的耕耘和养殖,有人认为来自食品商店,……大家习惯从日常生活的角度来认识这个问题。如果从生物学的角度考虑,该作出怎样的回答呢?

例二,从人物语言切入:教文言文《曹刿论战》,课文直接描写战争过程的文字极少,而战前准备、发展及结局,则由人物对话提示出来。课文中曹刿的一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是理解全文的核心。抓住这一核心,就找到了设计问题、提挈全文、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的切入点:(1)曹刿“请见”的原因是什么?(2)文中哪些地方表现出了鲁庄公的“鄙”?(3)课文哪些内容写得详,哪些内容写得略?这样安排合理吗?为什么?

例三,从评价人物切入:学习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初读课文后,教师提出问题:像欧阳修这样的官(太守),从德、能、勤、绩诸方面综合评价,你看该给他打多少分呢?(学生纷纷发表意见:70分、50分、85分……)教师引导:不论及格还是不及格,都不能凭主观好恶,得讲出令人信服的理由来,再引导学生读书讨论、陈述理由:不;不扰民;使百姓安居乐业;与民同乐――醉翁之意不在游,在乎百姓之乐也。从评价人物切入,由人文教育入手,带有时代气息,学生在愉悦轻松的气氛中认真研读、讨论、思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2.把握教学的重点:

教学的重点是指重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它具有应用的广泛性和后继学习的基础性的特点。教学重点是根据知识在教材中的地位、功能、影响来确定的。在七年级下册课本中选入的蒲松龄的《狼》,从学习文言字词的角度看,全文只有200字,文言虚词“其”就出现了7次,分别指代“狼、麦场、柴草堆和屠户”等。显然“其”作代词具有应用的广泛性和后继学习的基础性的特点,应当作为本课文言词汇教学内容中的一项重点。对此教师作了如下设计:先提供一句话:“我们战胜敌人就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要求辨识两个“其”指代的对象。提供的语句学生并不陌生,稍加思考便看出“其”指代敌人。这时教师点拨“其”指代人或物的规律:看“其”的上文,在上文中找指代的对象,或指代人,或指代物,或单数,或复数。按照这一规律,在研读的过程中,学生很轻松地给文中的7个“其”作了批注,并能准确掌握教材中有关的内容。可见,教学设计做得好,教学重点不一定会成为教学难点。

3.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是施教过程中易出现思维障碍的部分,它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来确定。仍以《狼》一文的教学为例,如何理解课文的中心意思,适时进行思想教育是教学难点。教师可采取设疑、讨论、归纳的方法加以突破。先设计两个问题:(1)屠户非常机智、勇敢,可不可以把课题改为“勇敢的屠户”?(2)从全文看,课文主要是写屠户还是写狼?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得出结论:课文的线索是屠户的活动,但表现的主体却是狼。根据有三点:(1)以“狼”为标题,体现作者构思的着眼点;(2)行文以屠户的情态变化反映狼的贪婪、狡诈,描写的重点放在狼上;(3)结尾直接评论“狼性”及其结局,全文落脚点在“狼”。至此,归纳课文的主题,学生不仅容易接受,而且归纳准确。最后联系作者的写作意图再引导认识“狼”的比喻意义,谈自己学习本文得到的启示也就顺理成章了。

突破教学难点,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参与须注意两点:一是注意在学生困惑之处设疑,启发学生思维;二是重视知识的因果联系,不要满足于将结论塞给学生。

语文阅读理解教学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 信息技术 阅读教学

1.小学生语文阅读的思维特点。

小学生的思维处于具体运算阶段,他们的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但此时的抽象思维仍以具体形象为支柱。阅读教学集听说读写于一身,教材中的作品大多是文学作品,是以生动感人的具体形象反映客观世界的。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儿童是“用形式、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阅读教学类型多样,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对语言的感知能力需要借助一定的直观的声效和图像,高年级学生对于抽象的语言文字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而中段的学生正处于转折期。因此,把信息技术融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充分考虑各段学生的思维特点。皮亚杰认为儿童思维的发展既是连续的,又是分阶段的,每个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最自然延伸,也是后一阶段的必然前提,发展阶段既不能逾越,又不能逆转,思维总是沿着必经的途径向前发展。

2.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能提供大量阅读材料。

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阅读教学。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了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加强“双基”的训练和培养,为学生的学习、成长打好基础。在传统教学中,阅读教学的目标是通过“预习、讲解、默读、朗读、查字典、小组讨论和总结”等环节实现的。由于是集体授课,受课时及授课进度的影响,教师让学生自己默读、朗读的时间很少,更谈不上大量、有效的阅读,这对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多媒体技术提供了文本、图形、静止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教学信息,在教学设计指导下,教学内容可以按照知识点进行划分并实现超媒体链接,非常适合学生学习。多媒体计算机具有储存大量教学信息的能力,可储存大量的阅读材料,并可随时让学生以类似查字典的方式检索到阅读中的生字、生词、难句等,根据需要,还可提供标准的朗读示范音,并且计算机上储存的教学信息具有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等特点,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

3.利用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的特点化解课文教学难点,降低认知坡度。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在他的《发生认识论》中指出,人类对于知识的掌握总是从感性过渡到理性,而借助多媒体课件,就恰恰可化抽象为具体,变理性为感性,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的一些不足,让学生通过视听等直观功能,形象地把握教学内容。小学生的理解能力相对较弱,一些以往要通过大量语言文字分析归纳,而被视为教学难点的内容,就可以感性的方式展示在学生面前,其中难理解的问题也随之迎刃而解,如教学诗歌,从分析诗的语言入手,讲解诗句含义,再现诗中形象,并感受诗人的感情,把读者引入诗歌开创的艺术境界之中,最后学以致用,掌握如何欣赏诗歌。如果单纯使用苍白的语言讲解,对于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而言在理解上会存在困难。因此在讲授这些内容的时候,要借助多媒体技术,先配乐朗诵,然后展示一组有关图片,创设相关情境。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适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会产生锦上添花的效果,它使抽象的概念和难懂的文句转化为形象直观的画面,成为学生理解验证文章表达内容的有效途径,也能弥补教师言传的不足,化解常规教学中的难点。

4.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实现有效的知识建构。

传统的课堂教学只是单纯地由教师传授知识、训练技能,不能照顾到学生的差异。叶圣陶先生指出:“一个人有了自学能力和习惯,将一辈子读书,将一辈子受用。”可见在语文学习中培养自学能力是多么的重要。授之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它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其出发点是充分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激发他们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基于网络的以学生独立探索为主要形式的个别化学习,恰恰是新课标倡导的学习方式的集中体现。

5.丰富阅读体验,激发学生想象。

声像资料可以唤醒学生对一些生活信息的情感,利于学生细致地观察生活中一些稍纵即逝的细节。而这一切,对于学历、阅历有限,以形象思维见长的小学生来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如我在教学课文《触摸春天》时,先呈现大量春景图,有五颜六色的鲜花,林间鸣唱的小鸟,绿茵茵的草地,以及缓缓流淌的小溪,等等,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再来学习课文。我问学生:“这样美的春天我们都能感受到,为什么文中用了‘触摸’这个词?”学生出于好奇心,很快地阅读课文,找到相关的内容。

6.运用信息技术,创设阅读情境。

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散文、小说具有很强的审美性。由于学生受时代背景、生活经历、社会环境的限制,作品的美感与学生的情感有时难以沟通。然而,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媒体,将无声抽象的语言文字所要表现的内容变成有声有色有动感的画面图式,创设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或氛围,激发他们的想象,引起情感体验,从而形成审美共鸣,帮助他们迅速而准确地理解教材内容。

如《火烧云》一课,我充分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势,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先通过动画演示课文中描写的几种不同形状、颜色的火烧云,用逼真的画面使学生真切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美丽和作者观察得仔细、描绘得细腻。然后出示大量的火烧云图片,让学生欣赏、观察,并模仿课文第4―6节的写作结构练习说话。整堂课,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学习效果是传统的阅读课所不能及的。

7.运用信息技术,启迪创新思维。

学生在对语言文字深刻理解的基础上,通过信息技术的演示,丰富了头脑中的表象,拓宽了思维空间,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不时地迸出创新的火花。

参考文献:

[1]慧慧.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OL].

语文阅读理解教学设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小学英语 阅读课 探索与思考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毕业时的阅读要求:“……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能正确朗读所学故事或短文。”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是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训练其阅读技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具体地说,就是使学生学会在英语阅读中有目的地去预测、思考和获取信息,并对它们进行分析、推理和判断,从而准确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思想意义。

那么,在新课标下,如何在小学有效地开展英语阅读课教学呢?

一、有效预习――提高阅读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

人们可能会认为,语文、数学才听说过预习,小学生拼读能力差,词汇量少,学生回家后还不是所以家长都可能辅导自己的小孩,怎么能谈得上预习呢?其实这种想法大可不必。首先,教会学生使用英汉词典,学生在课前借助英汉词典初步看懂英语配图小故事,为其独立阅读能力和习惯打下基础。学生能在课前借助英语词典初步看懂配图小故事,同时引导学生掌握单词的发音规则,会查英语词典知晓新单词的意思,能用较标准的语音朗读。在预习时遇到新单词则通过英汉词典查出其意思,了解英语配图故事的大意。其次,学生阅读之前教师应及时给学生提供有关课文内容的背景知识材料和预习练习,指导学生预习。背景知识材料有助学生理解课文,也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其视野。预习练习能使学生明确预习目标,使预习有的放矢。课前预习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作好心理和知识上的准备。

二、有效参与机制――提供阅读实践活动的保障

课堂导读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篇章结构、主题思想、细节信息到文章寓意等多方面地理解课文。这一程序由以下三个环节组成:

1.引入新课,感知教材。

这是知识的输入阶段,引入新课就是把课文的主题呈现给学生,使学生的注意力集到课文提供的语言情境中来,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对于不同课文,教师应采用不同形式导入新课,常见导入新课形式有:提问、讲故事、设置悬念、介绍背景、观看影片、唱歌等。目前小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掌握书本知识,这种知识对学生来说是他人实践经验的总结,为了理解和掌握这种知识,学生必须有感性认识做基础。在教学上,一方面教师要对学生即将阅读的语言结构要预热,唤起他们对某一语言点相对生疏的语感;另一方面,又要对学生即将阅读的材料的主题内容进行预热,这样的预设就能为学生铺垫出一层浅淡的印象,降低了阅读的认知梯度,学生有了一定感性基础,理解书本就比较容易。因此教师指导学生做好阅读前的导入工作是相当有必要的。

2.作出预测。

就是预先推测或测定。预测是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故事的题目或图片去预测故事的主要内容、可能用到的词汇,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教师所给的主要词汇预测故事的主要内容和主要句子。预测可在个体独立进行,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对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输出,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了自主学习、自主参与的能力。

3.读――理解教材。

这同样是输入阶段,是由感知到理解的过程。“感觉解决现象问题,理论解决本质问题”。理解教材是一个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结合的辨证过程,学生对阅读有了感性认识,给理解教材奠定了基础。经过以上两个环节的铺垫,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短文,借助练习题理解短文含义,掌握阅读分析的要领。同时还要对阅读材料进行适当的加深拓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阅读教学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要通过有效的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提高阅读技巧。

4.练――巩固知识与运用知识。

这是输出阶段。学生在理解教材后,为了掌握所学的知识,需要做巩固性训练,使知识得到强化。学生理解和掌握了知识并不等于会运用知识,因此单靠动脑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是不够的,还要引导学生动口、动笔进行实际的练习或操作才能达到。教师在出题训练时要明确各项练习的目的,改进题目的设计,注意难易适中等问题。

5.搜集其他辅助阅读材料为阅读课服务。

例如可以很好地利用《走向外国语学校小学英语阅读》、《小学英语阅读100篇》等与课文难度相当的趣味的、幽默的材料进行拓展式阅读训练,扩充词汇量,开阔视野。例如:在《走向外国语学校小学英语阅读》中有大量科普性知识的阅读材料,虽然生词量大,有很强的语法性,但是学生读来饶有兴趣,由于要获得准确的信息及好奇心驱使,学生会出于需要而去自发地学习。

6.利用报纸、英语光盘等有声读物进行“泛”阅读。

阅读的材料并非都需要“字书”来做材料,结合小学生身心特点,应提倡采用多种方式、多种形式的阅读,只要是和英语信息有关的,适合这个年龄层次都不妨“拿来主义”。在编写和搜集阅读材料时,要特别注重和分析该语言材料的实用性和价值性,当学生使用这些语言材料时,要经常反思是否能促进和巩固他们所学,是否能够培养学生的兴趣,是否能开阔他们的视野,是否能促进他们综合使用语言的能力。

三、有效教学机制

1.学习有关理论,丰富自己。

小学英语阅读课到底该怎么上?带着疑问翻阅相关资料,在阅读《阅读课教学的策略与》时,笔者欣喜地找到了答案:“五年级上册学生用书的Let’s read是与各单元话题相关的趣味语篇,旨在复习巩固本单元AB部分的主要语汇,并适扩展语言,增大语言输入量。这部分的教学目标是:读懂对话或短文;完成检测学生理解程度的活动。进行本部分教学时,教师不要面面俱到,注意要把本部分和Let’s talk的教学区别开。建议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巩固重点词汇,句型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阅读相关理论之后,我对课型有了清楚的认识。

2.教学分层,降低难度。

阅读教学设计,要求以任务推动学习,以任务贯穿学习。设计任务时,应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依据多元智力理论,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充分考虑学生的智力水平、兴趣和个性、社会经济文化背景、语言基础、学习方法等差异,同时把握深度、广度、跨度、精度、密度、角度等。高年级的学生英语知识积累少是不争的事实。作为高年级的阅读材料或多或少会涉及到以前的知识。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更加充分地开展好阅读前的复习活动。带领学生做单词游戏、对话表演、认读重点句式等,尽可能地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熟练本部分的主要句型和词汇。在充分的复习活动之后,笔者再让学生在阅读材料中找出刚才复习的单词、句型,并同桌进行认读。然后,提出一两个在短文中很容易就可以找到答案的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开展阅读活动。难度降低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增强了。让学生完成以上活动之后,再领着学生理解短文,鼓励学生完成检测题。这样的阅读教学,层层递进、环环紧扣,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利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来增长知识,发展能力。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见解。把阅读还给了学生,把课堂还给了学生。

3.激发兴趣,树立信心。

在课堂上,借助生动有趣的多种形式是培养学生英语阅读兴趣的有效媒体,直观媒体、表演、活动等都是有效形式,可以激发学生关注的兴趣,体会英语故事的丰富多彩。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由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其以直接兴趣为主的特性。在课堂上,借助生动有趣的多种形式是培养学生英语阅读兴趣的有效媒体,直观媒体、表演、活动等都是有效形式。

直观媒体的演示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连续有效的意象,利用英语故事的大意,从而进一步理解故事中揭示的道理。而且直观媒体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生动活泼的flash映像能够激发学生关注的兴趣,是兴趣培养的先导环节。

在学习故事的过程中,让学生说一说其中的人物情节,既帮助其理解故事,更主要的是能使学生体会英语故事的丰富多彩,这是阅读教学兴趣培养的补充环节。

学生有了英语阅读的兴趣,能推动其自觉地养成英语阅读的习惯。学生对自己的认可还来自老师的评价。在阅读教学中,笔者注重趣味性注重对学生学习热情的保护。一般来说,充分而大量的复习活动为学生从事阅读做了充足的准备。当学生能从阅读材料中找到一两个单词时,笔者总是说:“Great!Try again.You can catch more.”(真棒!再试一试,你会找到更多。)当有学生告诉我:他还认识更多的单词和句子时,笔者总是鼓励学生来当小老师。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地动起来了。就这样,他们渐渐相信自己能进行阅读活动了。现在一堂阅读课结束了,你可以发现孩子们一个个眼里闪烁着成功的喜悦。

我们在进行英语阅读教学是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运用整体教学的原则,充分利用课文提供的语言材料,指导学生进行整体感知、表层理解,再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加大力度,循环加深,最后整体推进,深层理解,真正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同时,注重开展多种生动活泼的活动,听、说、读、写全面兼顾,整体训练,既达到阅读课文的教学目的,又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为小学毕业以后高层次的阅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卫慧.上海市徐汇区逸夫小学.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课题报告.

[2]徐永珍.小学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实践与研究.

语文阅读理解教学设计范文第5篇

[关键词]思维导图 句子教学 微结构 显性化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8-006

句子,是人们运用语言的基本单位。在交流和表达的过程中,词语和短语只表示相对独立的概念,只有句子才能表达完整的意思。因此,句子无论是在思想表达中,还是在语文学习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它的教学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第一学段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起始阶段,句子教学自然成为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然而,句子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

一、直面现状――慧心识得症结存

为了准确而深入地了解教师对句子教学的具体情况,笔者对20名第一学段的语文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相关数据统计如下。

调查结果表明,语文教师在开展句子教学时所出现的问题和面临的困惑。笔者结合上述调查情况,就近年来观摩课和家常课中出现的问题做了以下整理。

(一)目标设定错位

许多教师在教学时,对句子教学的目标仅定位在理解重点词语和读懂句意上,没有把形成明确的句子概念,发现句子结构特点作为教学目标。如此操作,学生对句子的印象是模糊不清的,留在他们脑海里更多的是零星的语言碎片。

(二)方法应用不当

不少教师对句子教学存在着一种片面的认识,认为解析句子就是教给学生关于句子的语法知识,经常机械讲解“主语”“谓语”“动词”“名词”等知识。这样的教法,不符合第一学段学生的认知和思维特点,影响学生学习句子的兴趣和信心。

(三)过程展开缺失

大多数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急于呈现教学结果,对充分展开学生思维过程缺乏认识和关注,导致学生所获得的学习成果缺少必要的思维基础。因为,教学过程没有得到充分的展开,所以影响了学生思维的推进和延展。

二、探索实践――潜心践行方略现

针对句子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我们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索,认为句子教学应更多地指向内在的“微结构”。所谓“微结构”,就是着眼于语文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或某项教学内容的细致设计,重视对思维过程的展现。那如何将隐性的“微结构”予以显性化的呈现呢?“思维导图”无疑是一种简便、高效的教学方式,能深入解构句子,全方位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对句子实施显性化教学,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提升句子教学的效果。

(一)解构明序,强化句子概念

要提升句子教学的实效,就要帮助学生建立鲜明的句子概念。句子概念对第一学段的学生而言是抽象而难以理解的。思维导图能将隐性的句子概念以显性化呈现,帮助第一学段学生逐步形成句的概念。

1.“图”显成分――明确句之完整。

第一学段的句子教学,重在指导学生认识单句的基本句型。按照句型来分,单句可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第一学段以学习主谓句为主,如“谁干什么”“什么怎么样”以及是字句、把字句、被字句等句型。当然,不必对第一学段的学生机械地分析句子成分,而是要让学生建立完整句的概念。思维导图清晰的条理性,能直观地显现句子构件,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明确的句子概念,引导学生对语言进行分析、判断、整合,使学生的表达与思维能力得以同步提升。例如,对《太空生活趣事多》(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中“在宇宙飞船里,站着睡觉和躺着睡觉一样舒服”一句的教学,笔者就设计了这样的思维导图:

在思维导图的参与下,笔者对这句话进行了如下教学:

师:我们每个人每天都要睡觉,我们平时都是――

生:躺着睡觉。

师:白天我们在学校经过了一天的紧张学习,晚上躺在软软的床上,你觉得――

生:很舒服。

师:忽然有一天,妈妈叫你站着睡觉。你觉得――

生:太累了,根本睡不着啊。

……

师:可是有趣的是,在宇宙飞船里,站着睡觉很舒服。

师:能把这两句话合成一句话来说吗?

生1:躺着睡觉很舒服,站着睡觉也很舒服。

生2:躺着睡觉和站着睡觉一样舒服。

师:看,用上“一样”,就把两句话合成了一句话。而这种有趣的现象,就发生在宇宙飞船里。

(PPT出示:在宇宙飞船里,站着睡觉和躺着睡觉一样舒服。指导学生读好句子)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深入挖掘了“在宇宙飞船里,站着睡觉和躺着睡觉一样舒服”的构句特点,适时借助思维导图,先对这句话的句子成分进行分解。于是,“站着睡觉很舒服”和“躺着睡觉很舒服”这两个短句进入了学生的视线。这样操作,旨在启发学生发现:无论是长句还是短句,只要有“什么”“怎么样”,就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接着,教师创设了一个开放又包容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将两句话合成一句话,肯定多种组合方式。教师这样设计的意图是启发学生发现两个并列的主语“站着睡觉和躺着睡觉”,加上状语“一样”和“在宇宙飞船里”以及谓语“舒服”,同样可以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学生的思维过程与导图同步行进,通过对句子先分解后组合的方式,引发了学生一系列的思维碰撞,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了句子的概念。

2.“图”现语序――正视句之规范。

只有将词或短语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才能组成一个规范的句子。根据第一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基础,自然不能生硬地去讲解句子中词或短语的排序。教师可以凭借具体的语句范例,利用思维导图,将语序清楚地显示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整理排列,让这个阶段的学生体会到句子表达的规范,进一步强化句子的概念。例如,《我选我》(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李小青是我们班的劳动委员”一句的教学,教师紧扣思维导图,进行以下设计。

步骤一:教师绘图明词序。

步骤二:学生迁移画语序。

让学生尝试自己画图,明确“是字句”的构句顺序。

步骤三:思维碰撞明规范。

启发学生思考:是不是所有的“是字句”前后两部分都能交换位置呢?比如,“我是中国人”能不能像刚才那样交换位置呢?将学生的思维过程以导图的形式写在黑板上: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每一步设计都依托思维导图来展开:在步骤一中,学生凭借导图的指引,发现了“是字句”的特点――前后两部分往往能够互换位置,且句意不变;在步骤二中,学生尝试自己绘制思维导图,展现句子成分间的先后关系;在步骤三中,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发现并不是所有的“是字句”都能互换位置。这样的语言和思维训练,一是告诉学生句子的表述应规范;二是使学生明确了思考问题要严密,不可存丝毫纰漏。

(二)理清结构,凸显句子关系

理清句子结构,是句子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通过思维导图来解读句子结构,能清晰地呈现句子关系,让学生在形象的图示中,把握句子的结构和关系。

1.“图”释句中关系。

仔细研读文本,可以发现句子内部存在着某种意义的联系,这种联系往往有着严密的逻辑关系。我们借助思维导图,将句子内部的关系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避免思维和表达的逻辑错误。笔者将一位教师原先的设计和引入思维导图后的设计作以下对比:

2.“图”示句间关系。

学生读到的阅读材料都是由许多句子组合而成的。如果能指导学生理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不仅能帮助学生读懂文本,提升阅读理解能力,更能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思维导图无疑是呈现句子间关系的得力助手。

例如,《太空生活趣事多》(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第三自然段,三句话互为因果关系,学生很难读懂。这无疑是一个训练学生推理能力的契机。于是,笔者在执教这篇课文时,将三句话的关系以思维导图的形式予以呈现:

以下就是与思维导图同步的教学设计:

师:喝水有趣在哪儿呢?

生:喝水的时候,如果用普通的杯子,即使把杯子倒过来,水也不会往下流。

师:所以――(出示:宇航员要想喝到水,得使用一种带吸管的塑料杯)产生这些有趣现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请小朋友们再仔细读读第三自然段,找找原因,把它画下来。

生:因为在宇宙飞船里,水失去了重量。

师:课文就是把原因放在了这两句话的中间。小朋友们来读有趣的现象,老师来读原因。

一张思维导图将三句话之间复杂的关系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由图及文,学生很快理清了三句话所蕴含的双重因果关系。在教师有效的引导下,学生不仅读懂了句子,也读懂了这段话,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同步提升。

(三)紧扣范例,落实句子运用

思维导图的运用,为积累语言创设了平台,使句子的读与写之间的联系更加直观,为有效地运用句子铺设了台阶,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1.“图”助积累。

思维导图能顺应学生的思维特点,将文本的语言直观而有序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既能帮助学生正确解读文本,又能帮助学生快速积累语言。一位教师在教学《我是什么》(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二自然段时,先绘制思维导图,帮助学生读懂了句子,接下来就围绕思维导图,设计了积累语言的环节:

师:刚才,我们看着黑板上的这张图,读懂了每句话的意思。接下来,我们要看着图,背一背这个自然段。

(学生看着导图自由练习背诵,然后教师指名背诵)

师:现在,请你们记一记这张图,老师很快要把图上的词语卡片拿掉了。

(学生记忆后,教师将导图上的词语卡片拿掉)

师:现在,谁能来背一背?

……

上述教学设计,教师有意识地分层次进行教学。第一层次,利用思维导图呈现每句话的关键词,夯实了学生对句意的理解。同时,通过导图的有序呈现,学生也理清了句子间的前后顺序。第二层次,学生依靠导图的提示,尝试背诵该自然段,体会到导图的有效性。第三层次,教师拿掉导图中的关键词语,目的是引导学生将导图转化为“脑图”,学会记忆的方法。第四层次,让学生再将词语卡片贴回导图,旨在教给学生绘制导图的方法,鼓励学生将思维导图与学习方法挂钩,达到以“图”促学的目的。

由此可见,在教学中将“导图”转化为“脑图”,将教师绘图转化为学生自主画图,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同步转向。在导图的参与下,积累语言的过程具备了坚实的思维基础,密切关注学生的思维进程,自然能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2.“图”促仿写。

教学句子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学生能正确、规范地写句子。教材中的典型句例,就是学生练习写句的范本。教师既要有一双慧眼,能捕捉到文本中有代表性的句例,又要有一颗慧心,借助思维导图显现句例的结构特点,通过有效引导,使学生在迁移运用语言的同时,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例如,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北京》中的“北京有许多又宽又长的柏油马路”一句。

师:请小朋友们读读这句话,完成填空:“北京有__________________。”

生:“北京有许多又宽又长的柏油马路。”

师:北京还有许多美丽的景物呢。还有――

“立交桥的四周有绿毯似的草坪和拼成图案的花坛。”

“北京有许多名胜古迹和风景优美的公园,还有许多新建的高楼大厦。”

师:读读这三句话,想想: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三句话里都有“有”这个字。

师:你们真能发现,那这三句话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生:第一句只写了一种景物,第二句写了两种景物,第三句写了三种景物。

(教师在黑板上绘制思维导图)

师:原来“什么地方有什么”这种句式有这么多种写法啊。让我们来把这张图补充完整,PPT出示:

把导图补充完整后,学生开始写句子。交流。

在这个句子的教学中,教师发现了句子的形式是“有”,第一步,先让学生在文本中进行迁移,找出另外两句相类似的句子;同时通过思维导图的展示,引导学生发现三句话在结构上的异同。第二步,让学生迁移至课外,为学生搭建实践和运用语言的平台。通过补充思维导图,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能力,努力使思维导图成为学生的“学习导图”,将导图植入学生心田。有了思维导图的全面介入,学生对这一句式特点有了直观的认识,提高了表达的能力,拓展了思维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