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民间艺术的魅力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民间艺术 艺术多元化 探究式学习
《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民间艺术是我国各族人民在生产劳动中创造的,经过世世代代传承和不断创造的智慧结晶。它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反映了劳动人民的审美情趣,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一个抛弃祖先的民族是不会有前途的”,这是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的名言。每个民族的每个地区都应有自己本土的文化,我们中国有几千年的文明历史,民间艺术更是多姿多彩,就好似取之不尽的宝藏。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儿童强中国则强,他们应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传承者,若是子孙对自己的民族文化都甚少了解,我们的民族则没有了根,缺少了魂。
改革开放带来经济发展的今天,人们产生了一些盲目追赶潮流的现象:越贵的越好,越多人有的越好,外来的事物更好,等等。城市里的学生的审美常以金钱来定位,过于片面,感受不到大自然的美,感受不到朴素的美。在教学六年级欣赏课《中外建筑》一课中,学生一看到国外的建筑就说“好”,而看到我国的故宫、黄鹤楼等建筑,则无人称赞。在上《民间玩具欣赏》一课,看到布老虎时,学生就问:“这不会响、不会动的也算玩具?”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学生更喜欢时下流行的一些动画作品……这种现象令人心寒,也让人反思:如何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认知与认同,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与交流。做到美术新课程标准中说的:“美术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
一、与教材合理结合,亲近民间艺术
教材是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学中首先根据本地民间艺术的情况,选取与教材相适应的民间艺术,将教材与民间艺术融会贯通,使学生对优秀的民间艺术有一定的了解,培养学生对民间文化艺术的热爱。
以湘版二年级教材中的一些课程为例。
《快乐的舞蹈者》:本课难度不大,特别是城里的学生几乎人人亲眼看过舞蹈表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在出示各种范图和舞蹈片段后,让学生表演自己最拿手的舞蹈动作,虽然学生的积极性很快被调动起来,认真地画起来。但授课后就发现学生的作品缺少个性的东西、没有灵魂、太多共性。大多都是画的芭蕾动作,虽然动作姿势各不一样,但没有本质的区别。问题出在哪呢?——学生缺少新的体验。对于城里的学生来说较多接触的就是芭蕾,而老师上课时展示的各种范图和片段,只是给学生视觉上的短暂感受,缺少体验学习。第斯多惠说:“不好的教师奉送真理,好的教师教人发现真理。”原本的教学设计中没有归纳出舞蹈大的类别,而是把学生原本早就懂得的知识简单地重复了一遍。所以在重新调整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应侧重于本地丰富的民间舞蹈艺术资源,并收集其各自不同的故事背景和不同的艺术特色。在原本教学设计的基础上合理地增添了本地关于舞蹈的民间资源:在欣赏导入这一环节,我把原本的各种范图和舞蹈片段改成了建宁傩舞、客坊乡的伞舞、马灯舞、黄坊乡灯舞、沙县的肩膀戏等一系列富有三明地方特色的传统民俗活动。课件中民间的舞蹈表演形式风格独特、灵活多样、动作细腻、优美大方,立刻把学生带进了淳朴的民间生活中。在做了一些必要的准备后,我让学生谈谈欣赏的这些舞蹈与我们平时看到的有哪些不同,接着让学生模仿一两个自己喜欢的动作,并进行“百舞争艳”选拔。在选拔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表述为什么要模仿这个动作,你喜欢这个动作什么?跳舞者的服饰又是如何的?在民间舞蹈魅力的感染下,学生美术作品中的舞姿各异,舞蹈者的服饰不尽相同,还添上了与舞蹈者搭配的故事背景,流露出民间艺术特有的清新、质朴、稚拙的气质。民间资源的融会贯通,不仅有利于促进本学科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学生了解劳动人民在艰苦的生产生活环境中的浪漫主义精神和乐观主义精神,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还在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中激发创造精神,对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有很大的作用。
二、利用典型教材,深入了解民间艺术
教材中有一些课,带有浓厚的民间艺术色彩,教师可以借此课对学生进行深一步的关于民间艺术的再认识,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力,引导学生关注民间艺术,认识民间艺术的艺术价值,从小对学生注入美术文化观念,树立学生良好的文化保护意识,形成正确的艺术文化价值观。
如《民间玩具》一课,以欣赏山西民间玩具为切入点,开展探究式的学习,让学生初步接触和了解中国民间玩具的艺术特色,灵活运用已有知识,分析民间玩具的特色,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体验探究的乐趣。通过此课的教学,学生对民间玩具有了更多的认识。
(一)民间玩具的特性:(1)材料丰富,大多来源于人们的周围的生活,是随处可见的。如:泥、竹、棕、木、草、纸边、布头、绢尾、废棉、玉米秆,等等,人弃我取,唾手可的。各地艺人与农家就地取材,凭着自己的想象或模拟,为幼儿提供制作各种耍货。这些材料不需家长花一分钱,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对于现在的独生子女是尤为重要的。(2)制作的材料大多是大自然中原始存在的,学生在玩这些玩具的同时,其实更是接触自然、认识自然、探索自然。(3)民间玩具的材料可塑性强,可以千变万化。
(二)民间玩具种类繁多:如泥塑的人物、动物;陶制的人物、响哨,面人、糖人;布老虎、沙包、陀螺、小鼓、七巧板,竹制玩具小鸟、蝉、蝈蝈、青蛙;风车、风筝、毽子、皮筋、不倒翁等。这些玩具材料简单,但却各具特色:有雄壮威武,也有滑稽诙谐;有笑容可掬,也有怪态毕现,极易引起幼儿的兴趣和爱好。老师在课前先收集一些民间玩具先任由学生操作玩耍,在观察学生的活动的过程中及时发现他们的兴趣:是对材料感兴趣呢,还是对玩具的制作感兴趣?逐渐引领学生步入民间艺术的殿堂,让学生了解到,在这些好玩的玩具背后,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民间传说故事和朗朗上口的民间童谣。随着问题的深入,学生的热情又转向玩具的制作上,通过以上学习后,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民间玩具,如:沙包、陀螺、小鼓、七巧板、风车、毽子、不倒翁。本课最有成就的不是学生制作出的玩具,而是通过形象生动的民间玩具,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到一些艺术风格术语:造型粗犷、质朴、生动优美、装饰性、夸张、变形等。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保持着很高的热情与兴趣,其多元智慧的主体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大大激发学生们的创作欲望和成就感,使学生不但在自己的强势智能上得到发展,而且能感受到民间艺术的魅力,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民族自豪感。
三、对教材进行拓展、延伸
教材中有不少内容能引起学生的浓厚的兴趣和操作欲望,值得进一步的开发。就如《民间玩具》一课,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接触和了解中国民间玩具的艺术特色。学生在学习、制作玩具后热情依旧,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想不想知道国外民间玩具?”“说说国内和国外玩具的不同之处?你觉得国内的玩具好在哪?国外的玩具好在哪?”“你们小组能设计出当代的民间玩具吗?”最后以此课题与社会活动相结合,在同年段间开展“小小民间玩具街”活动,利用课余时间向其他同学介绍、推销自己收集和制作的玩具。
最让教师印象深刻的是学生自己设计的“沙漏”玩具,同一个班中先由一组学生根据市场上的“沙漏”玩具,自己选材做出“沙漏”,在班上其他同学的称赞中,另一小组的同学悄悄跑来问老师:我们小组也是做这个,现在已经有人做了,我们还要不要做呢?”老师告诉他:“班上这么多的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背的书包都一样吗?”这一小组的学生听完老师的话就高兴地跑开了。让老师大为吃惊的是,在介绍玩具时,他们小组的成员说:“我们的沙漏和第5小组的不同,我们是按照上节课中学的布老虎的特点来涂色的,我们的沙漏玩具更有欣赏性。”这充分说明在学生热衷的问题上层层递进,既巩固了学生的制作技艺,又激发了他们对民间玩具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充分享受美术课的无穷乐趣,体验民间玩具的多样性,感受艺术的多元化,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通过学习民间艺术,能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爱劳动人民、爱中华文明的情感,并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再如《家乡的老房子》一课,教师以特有的土堡为例,向同学们展示三明地区丰富多样的土堡群。说到福建土楼,同学们耳熟能详,可是“土堡”,同学基本不熟悉了,这个现状令人感到忧心。因此不能只把本节课停留在欣赏的层次上,应当把土堡的美与生活和环境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在此想法上,老师设计了《家乡的老房子》的欣赏拓展创作记录表,通过对土堡造型中美的不同元素的一一罗列,进行再次创作,设计出老师自己的作品。没有想到,老师的有心,让学生们从深厚艺术内涵的土堡艺术中创作出了许多出色的作品:有以土堡的马头角为原型的旗袍,有以土堡独特的外形为原型的兰花盆、双肩包……同学们个性飞扬的作品,体现了他们对家乡民间艺术的无比热爱,也说明了民间艺术在孩子们的心目中有强大的生命力。
有了这些成功的课例让我深深明白,我们应该要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在强调现代艺术的同时,不能忽视传统的民间艺术的魅力。两者应渗透在一起;在日常的美术教学过程中多注意地方美术资源的开发,转变以“美术教材为唯一的课程资源”的观点,沉下心来走进教材,研究教材,并做到拓展教材,辩证地把教材与地方民间艺术进行创造性地运用。
民间美术种类繁多,寓意深刻,文化内涵深厚,它不仅能使学生领会民间艺术的魅力,接触到一个多元化的美术世界,更是我们教师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播的途径,从而做到民间文化的薪火传承。
参考文献:
[1]中央文献研究室.文献与研究编辑部.科学家论语[M].贵州人民出版社,2011.
关键词:紫砂壶;民间美术理念
1 民间美术理念在紫砂壶艺中的文化特征
民间美术是劳动人民群众创造的,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民间美术是相对于宫廷美术、文人美术、宗教美术而存在的。民间美术虽然来自民间,但却为其他美术提供了营养,成为民族文化的基础之一。它保持着物质与精神未分化之前的原始状态,包含着中国传统的历史观和思维方式。民间美术观念在紫砂壶艺中体现得尤为突出,其文化特征是充分体现圆满、吉祥、欣欣向荣等美好的寓意。
明早期出现了一批较精细的紫砂壶,壶嘴与壶身结合的根部、壶盖、钮及提梁采用了柿叶、如意等简单的装饰,与宋元之时的壶器相比就更加美观。从明正德年间供春始创“树瘿壶”起,民间美术理念在紫砂壶艺中的文化特征,体现得越来越明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石瓢”、“掇只”、“南瓜”、“岁寒三友”、“竹段”、“瓦当”、“风卷葵”、“如意”等仿自然形态的、或抽象或具象的、或动态或静态的壶艺作品,成为传统造型中最具代表性的经典之作。这些在历史上久负盛名的紫砂壶艺作品,或在总体风格上,或在局面形式上,或在个体图纹上,借鉴和沿用了民间传统美术中的理念,并赋予新意。这些作品经受住了历史的检验,至今仍受到世人推崇。
2 民间美术理念在紫砂壶艺中的指导作用
民间美术理念通过紫砂壶造型形式直接反映生活,并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体现服务于生活、美化生活的实用目的。因此,民间美术理念在紫砂壶艺中起的指导作用,就必然要涉及到人们的心理、情感、思维方式、民族性格等各个方面,形成一种具有普通意义的民间审美文化。它从基础性文化特征、造型设计理念、作品丰富的寓意等诸多方面,丰富了紫砂壶的艺术语言和思想内涵。
3 民间美术理念拓宽了紫砂壶艺的思维和创作空间
紫砂壶艺中的民间美术理念在逐步发展过程中,使其形态现象愈来愈富有艺术魅力。它使紫砂壶艺的创作有了更自由、更广阔的空间,这完全是紫砂艺人自然情感真实的流露。表现在紫砂壶艺造型上,可以是自然物象的提炼浓缩,也可以不拘泥于客观事物的现实性,而是一种主观想象的集中投入。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艺术;传承样态0前言
我国民间艺术是民众实践与经验的智慧结晶,在历史文化长河的积淀中逐渐形成了震撼心灵的经典艺术。当我们触摸手工艺品的时候,它们体现着匠人的聪明与智慧;当我们聆听高亢悠远的信天游时,我们正在与民间古老的精神对话,诉说着经久不衰的民间艺术魅力。在人们日趋注重精神文化享受的今天,民间艺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先人留给后世子孙的丰厚礼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因此,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视角,研究我国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能够赋予我国民间艺术永久的活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我国民间艺术的特点
随着我国申报项目《中医针灸》《京剧》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国成为入选项目最多的国家,如何进行民间艺术传承成为热议的话题。昆曲、蒙古族长调民歌、南京云锦织造技艺、花儿等民间艺术形式是各族人民长期以来创造积累的重要文化财富。上述民间艺术具有文化多样性、政治文化标识的特性,它所包括传统表演艺术、社会民俗礼仪与节庆、传统手工艺技能等方式。民间艺术是在当前的实践过程中将历史形成的特色显现出来,属于活灵活现的历史重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表现形式,体现了文化创造的群众创造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民间艺术依托于传承人的技艺、声音形象为载体,使民间多元化的文化种类得以相传,保护艺术脆弱性的重要措施是进行良好的艺术传承。
2我国民间艺术的传承的必要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制度的终极目标是保护有价值的民间艺术。民间艺术来源于艺人的实践与经验,通过口传身授的技艺流传;其艺术作品不论是曲艺还是技艺都是源自于对生活自然万物的热爱,是结合自身生活体验而进行的二次创作所,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与丰富情感寄托。民间艺术在提炼的过程中,因民间艺术存在的客观环境的不适宜与民间艺人薄弱的传承理念,导致许多民间艺术消失绝迹,成为文化历史中永不愈合的伤疤。我国民间艺术面临尴尬的处境,后继无人、技艺流失、缺乏艺术传承的理念。再观民间艺术的社会环境,现代工艺的迅猛发展挤占了传统民间艺术发展的空间,人类对商业文化的售卖远远超过了对传统民间艺术文化的关注,民间艺术的生存空间在现代化城市化进程中岌岌可危,诸多优秀的民间艺术正在走向消亡。我们在扼腕痛惜的同时,需要正视民间艺术的传承路径,实现民间艺术的可持续发展。
3我国民间艺术的传承的路径
3.1以宣传为依托,将民间艺术融入社会
民间艺术来源于艺人的生活实践,其艺术传承在现代化的今天并不容乐观,面临逐渐萎缩、消亡的危急局面。为了能够将具有文化、历史、艺术价值的民间艺术进行传承,需要从宏观角度对民间艺术特色进行全方位的把握,用理性的视角做好这样工作。首先,通过媒体宣传,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艺术的概念输送给大众,建立起民族化的民间艺术理念。其次,建立专门的民间艺术网络宣传平台,通过网络的作用将这种理念深化。同时,采用举办民间艺术之乡的形式促进民间艺术形式的固定化,与当地民间艺术展进行融合,树立起社会全民保护民间艺术的意识,激发民众保护民间艺术的热情与自觉性,真正做到民间艺术来源于群众并服务于群众。
3.2以制度为保障,完善民间艺术的保护机制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间艺术需要依托于传承制度的完善,将这份历史责任的接力棒传递好。首先,制定完善的民间艺术保护制度是文化传承的前提,不仅包括技艺的传承人还包括技艺的保护方案、抢救方案、申报方案,系统全面地进行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其次,建立良好的传承机制,加强民间艺术传承人的人才培养,鼓励艺人将具有价值的绝技带徒授艺,避免艺术文化的消亡;组建专业队伍对技艺的流程、资料等研究、整理,将民间艺术的资料留存
鼓励喜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年轻人深入学习,并建立民间艺术专家库,使年强学习者可以得到专业指导。再次,将民间艺术的保护与当前的教育模式结合,开展民间艺术进课堂活动,培养学生对民间的文化热爱,为民间文化的传承做好人才的储备;将民间艺术编入乡土教材,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兴趣,注入民间艺术文化学习的动力。
3.3以文化产业化为目标,释放民间艺术文化经济效应
民间文化之所以流失、消亡,更多是民间文化艺术在现代化市场经济中渐行渐远,推动文化艺术非物质遗产的市场性保护,发挥文化的经济效应是文化永保动力的基础。一方面,民间艺术文化的良好发展可以助力地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实现民间艺术的群众化、社会化、市场化,进行民间艺术市场化的初步实践。在良好的市场环境下,民间艺术适应时展的要求,能够在保持原汁原味传承的基础上做到技艺的创新。例如,起源于明代、发展于清雍正、乾隆年间的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在当地文化遗产的保护过程中,注入市场的创新元素,实现了经济效应与文化效应的双赢。另一方面,在民间艺术文化传承的过程中,需要在原本艺术形式的基础上,打造民间艺术的特色文化,使民间文化发展符合时展的潮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艺术文化精神。
3.4积极拓宽民间艺术保护的方法,实现民间艺术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抢救实践中,以维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规律为核心,以原生态活态为基本样态为基本原则,逐渐摸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艺术保护方法。目前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法主要分为活态整体性保护,即建立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将民族文化遗产置于真实的保护环境中,例如羌族文化生态保护;生产性保护,结合馆藏与再生产加工的进行传承,例如河北沧州吴桥杂技艺术节;记录式保护,即借助于现代载体技术,将民间艺术分类、整理,使民间艺术文化的资料得以保存,例如中国艺术研究院设立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另外是通过博物馆的展示与收藏,使大量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结晶能够薪火相传。除此之外,我们需要在现代化科技的依托下,积极拓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法,将民间艺术的恒久魅力不断传承下去,点燃中华文明的艺术圣火。参考文献:
[1] 田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民间艺术及其传承[j].民族艺术,2011(04).
民间艺术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只有转化为文化产业资源,才能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我们借鉴查尔斯•兰蒂(CharlesLandry)的“价值链分析法”(ValueProductionChainAnalysis)来构建民间艺术产业价值链的构成,其核心内容就是构成文化产业的基本价值链的五个环节:创意的形成(作品的形成过程)、从创意到产品(产品的形成过程)、文化产品的流通(商品的形成过程)、文化产品的发送机构(渠道的传播过程)和最终消费者的接受(市场的分配销售过程)。
二、新媒体的概念与特征
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任何一种前所未有的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都可称之为新媒体,目前学术界对于新媒体的界定也是众说纷纭,无一定论。本文所指的新媒体是指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既包括网络媒体、移动媒体,也包括更加强调互动和参与的社会化媒体。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互联网、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手机网络等。新媒体主要具有三个特征:第一,数字技术。首先,信号传输的高速度和高清晰度。由于数字信息可以做压缩处理,因此能够在一定的发射容量或波段内传输更多的信息。数字多媒体艺术观众以立体的感受,比起传统的平面艺术的表达方式来更加生动。第二,高度共享。每个人都可以进行大众传播。信息传播方式由一点对多点,变为多点对多点。第三,交互即时。传统媒体的传播形态、通道是固定的,信息者掌握了信息的内容、表现形式等完全的主动权,而新媒体的网络化、交互性,使传播者和接收者的身份转换极其容易。如今,一个人通过发送手机短信、撰写日志、网络群聊等方式,就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对任何人”进行大众传播,并开展相互点评,大大突破传统媒体的信息壁垒。
三、新媒体给民间艺术产业发展带来的影响
1有利于民间艺术的传播及传承由于收益低、成本高的原因,除了一些公益性质的广告插播之外,很少见到民间艺术的专题报道。人类已经进入基于数字技术的新媒体时代,民间艺术的传播方式也必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此背景下,新媒体的低成本、高度共享、交互即时等优势必能将互联网技术与民间艺术传播有机结合起来,推进中国民间艺术的繁荣发展。而民间艺术的传承方式也主要限于家庭传承、师徒相承、学校传授、博物馆等传统方式,这些方式普遍存在不易保留、受众有限、学时较长等弊端,降低了人们学习民间艺术的热情,尤其是年轻人。在新媒体时代,我们可以利用虚拟技术再现民间艺术的存在方式。具体来讲,就是通过融合图像处理技术、多媒体技术、传感器技术等信息技术,仿真现实环境。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实现人机交互,使人完全沉浸到虚拟环境之中,学习民间艺术的精髓,丰富民间艺术的传承方式,并实现永久保存。
2有利于民间艺术的创新与增值无论何种形式的民间艺术要想产业化发展,离不开与时俱进的内容与形式,来增加其市场价值。新媒体的运用可以在传统民间艺术的基础上,利用现代观念及技术,将其发展创新,以全新的姿态进入主流艺术领域。例如,丰富多彩的剪纸艺术不单是大红的窗花,可以运用到桌布、窗帘等生活用品的设计中,更好地增加其市场价值。3可实现与媒体产业的互利共赢无论是以时段来计费的电视广播广告、以版面计费的报刊广告,还是以位置计费的户外广告,都鲜有见到民间艺术的身影,究其原因,无非是利润太低。而新媒体信息具有成本低、门槛低、共享快、针对性强、大众参与等特点,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已逐渐将其视为最有发展潜力的信息平台。民间艺术产业也应抓住这一机遇,借助这一平台,实现其有效传播。例如,在今年中秋节、教师节期间,河北保定举行了冰灯展、花灯展的门票免费、优惠活动,凡持有教师资格证的教师都可享有优惠条件,这一信息的有效传播媒介主要是QQ、微信、手机短信、电脑网络等,教师的QQ群、微信朋友圈等都大量转发了这一信息,活动期间许多教师纷纷带着家人感受了这一身边的民间艺术形式。可见,有效利用新媒体不仅对民间艺术产业可以起到促进作用,对新媒体产业本身的发展也有很大帮助。
四、新媒体在民间艺术产业价值链构建中的运用
1利用数字技术拉长民间艺术产业链条数字技术在我国许多行业中都已有不同程度的应用,基于数字技术的产业发展也被冠以朝阳产业的称号,民间艺术也可以借助这一新技术,摆脱当前困境,使其得到合理保护和发展。具体来讲,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第一,利用数字技术增强民间艺术的体验效果。利用虚拟现实、数字仿真、动作捕捉、数字音乐等技术,对民间艺术进行全真模拟,并将这些资料进行保存传播,使想了解它的人可以如身临其境般感受到民间艺术的魅力。第二,与数字技术共生融通,寻求发展机遇。同时,还可以将民间艺术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数字技术的发展中,比如,动漫产业、网络游戏等设计中可以吸纳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人物形象、道具使用等方面的灵感,使得二者共同发展。
2利用新媒体营销,有效促进民间艺术的渠道传播及分配销售技术的革新对于营销思维也产生了深刻影响,如今的营销活动更加注重体验性、沟通性、差异性、创造性、关联性。第一,建立地方性民间艺术网站,并利用多种媒体进行宣传推广。目前,互联网已经覆盖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因而通过建立专门的网站可实现民间艺术资源共享的目的,让更多的人了解我国的民间艺术,促进其传播与交流,提升中国民间艺术的魅力。在网站的页面设计上应突出其地域与民俗特点,在网站功能上应注重用户需求导向,在网站内容上应体现其市场价值。做到以上三点,才具备网站持续建设的基础。目前,我国也有许多相关的民间艺术专题网站,但影响力、点击率很大的网站几乎没有,因此,网站的推广仍需努力,而新媒体的运用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推广媒介,比如可以通过政府部门的官方的微博、微信信息,策划热门议题等形式,依托广泛的受众,在最短时间内将网站信息传递出去,并在受众之间引发再一次的内部交流传播,更多地增加网站浏览量。第二,利用新媒体,建立品牌名片。在市场经济的时代,新媒体的传播力量有利于形式多样的民间艺术打造自己的品牌名片。民间艺术本身是以古老的技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要想走进商品市场去竞争,必须借助新媒体自己的作品信息,焕发出新的活力,努力打造自己的品牌,树立标志性形象,在众多信息流中找到自己的立足点和话语权,有效传播信息。
关键词:民间艺术;高等教育;培养模式
民间艺术是艺术界中的奇葩,扎根于民间,淳朴率真。在传承中演化、发展,不拘一格,大气之中包容睿智,细微之处体现智慧,是不可多得的群众智慧结晶,历经时间的磨砺更显得璀璨夺目。多年以来,在民间艺人的手中释放独特魅力,随着民族文化的世界化发展,在传承中不断吸收融合,更加丰富多姿。
我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在民间艺术领域也是独树一帜。如蔚县剪纸、武强年画、曲阳石雕等,多年前就已经享誉海内外,深受民众的喜爱。近些年来,这些民间艺术飞速发展,从原来作坊化生产发展到博物馆、艺术研究所的整理、发展进程,同时又有公司、企业的运行,为繁荣我省文化、经济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有一批民间艺术正在进入到挖掘、整理、保护的阶段,如唐山皮影、玉田泥塑等在文艺界学者的帮助下,整理研究、挖掘保护工作也初见成效。在理论研究中分析民间艺术的发展,探讨研究规律、挖掘艺术价值的同时,也在提升艺术的生命力、创造力;也有技术性的研究,从古法到今法、工具到材料,细致详实地传递民间艺术的创造技巧,焕发民间艺术的青春。
一、民间艺术的特点与现状
民间艺术有深厚的地域性基础,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也造就了一方人的智慧。地域性是民间艺术的基础,但也成为了民间艺术发展的障碍。尤其在文化、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科学技术、文化融合都在一步步地冲击着民间艺术,使得民间艺术不知未来的路在何方。
民间艺术中也有很多成功的发展模式,比如曲阳石雕,在原有石狮子的基础上,进军更开阔的石雕领域,人物、静物、圆雕、浮雕等无所不雕,并已形成规模,每年都有大量的订单,远销海内外,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更有众多雕塑家的参与,使得曲阳俨然成为雕塑界的大工厂。但曲阳石雕的审美、风格与创造力在企业的订单中体现不多,可喜的是有一些老师傅、深造归来的青年艺术家,在努力地保持曲阳石雕的艺术风格,发展曲阳石雕的艺术魅力,一些研究工作室也有进一步打造曲阳石雕的信心与实力。
在经济与文化的双重冲击下,民间艺术陷入到变与不变的尴尬之境。民间艺术之所以得到社会的认可与赞誉,一方面来源于其深厚的历史积淀,另一方面来源于其浓郁的民间特色。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人们的生活习惯、审美认识改变很多,对民间艺术的基础产生很大的冲击。民间艺术如果不能同步发展的话,就可能像文物一样被放在博物馆而失去生命力。变是一定要变的,可是历史积累下来的技艺与特色浑然一体,变又谈何容易。这主要与民间艺术的传承方式有很大关系,老一辈的民间艺术是靠师傅带徒弟来传承的,受众有限。比如唐山皮影制作很复杂,从选皮、加工、上浆、雕刻、上色有很多道工序,唐山皮影是小、生、髯、大、丑的天下,角色相当丰富,雕起来要繁而不乱,密而不杂。精细活儿必须精细刀法,拉刀、推刀、回转、顿挫、明刀、暗刀,要求刀法准、快、稳。制作完成需使用很长时间,往往十几个戏班的影人出自几个人之手,在目前运行的模式下,需求量越来越少,会做皮影的人也就越来越少了。
二、民间艺术的发展机遇
民间艺术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信息化时代,生活节奏变快了,单纯的保护是不能让民间艺术重焕青春的,必须要培育民间艺术的市场,培养适应现代艺术市场需求的新时代民间艺术家。这就涉及到培养人才的问题,民间艺术也要借鉴高等艺术教育的模式来发展。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到普及阶段,其中本科教育、高职高专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前沿阵地,教育部明确对高职高专教育提出要求,以理论的“必须、够用”为原则,打造动手能力强,有实训基础、适应岗位要求的技能型人才。这在教育界是一种导向,各院校如火如荼的展开了教学改革,从课程体系、教学目标、教学手段、实训体系等各个方面调整教育思路。这为民间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把民间艺术带进高等艺术教育体系,可以提高民间艺术的感召力,大力培养民间艺术人才,又能进一步挖掘民间艺术潜力,在各个领域大放光彩。
三、民间艺术的人才培养模式
民间艺术进入高等教育体系在全国是有一定实践基础的,只是缺少体系性、规范性,不能完整地融入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中,在目前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完全可以把民间艺术融入其中。有针对性地整合民间艺术与相关专业的关系,在人才培养计划、课程体系、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创业教育环节中,形成民间艺术与专业相互依存的关系,建立民间艺术教育的培养体系。
把民间艺术与高等艺术教育结合在一起,借鉴高等教育的教育体系与平台,通过民间艺术人才培养来培育、发展民间艺术市场,可以从以下几个层次入手:
第一个层次:把民间艺术带进高等艺术教育课程中。目前有些院校把部分民间艺术引进了课堂教学,有的以讲座、实训的形式出现在教学的环节中,也有脱胎于传统的技术性培养。如河北艺术职业学院美术系的教学中就开设过扎染、蜡染、剪纸、木刻、泥塑、陶艺等以民间艺术为基础的课程,无论是对学生学习热情的提高,还是对技术性的培训,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也有院校把唐山皮影的艺人请到校园内传授皮影的制作、鉴赏知识。从教育的角度上看,开拓了学生的知识面,对其今后的创造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也有方向性的培养了民间艺术的群众基础,美术类的大学生在民间艺术的接受能力、创造能力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大范围的课程教学必然会提高民间艺术的感召力,培养潜在的创造人才,也为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提供了一个选择的机会。
以河北的民间艺术为基础,聘请民间艺人进入大学课堂,传授民间艺术的基础技能,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扩大民间艺术的影响范围,定期组织学生到相关民间艺术基地进行实训,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创业的基础能力。这是一个集宣传、培养、创造于一体的操作环节,可以从根本上提高民间艺术的活力。
第二个层次:艺术之所以有生存的能力,就是由于艺术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创造性。京剧就是结合徽调、汉调、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并吸收了一些民间曲调,逐渐融合、演变、发展而来的。当代的民间艺术就不能相互借鉴而发展出新的艺术形式吗?当然有这种可能,而这种发展需要很多艺术家的参与才能完美地实现。河北的民间艺术在目前的运行状态上,很难有深入交流、学习、影响、演化的机会,这就需要有一个平台来进行推动。高等艺术教育的平台就是一个最可行的基础,我省美术类大学生大多数来自河北,对河北的民间艺术有一定的感情基础,部分学生就是从热爱民间艺术而走上美术学习的路子的。如果在教育中进行必要的引导,把民间艺术融合进高等艺术教育体系的各个环节,就会有一个深入交流、互相影响的机会,为民间艺术的再发展提供一个选择的机会。民间艺术可以相互借鉴,通过历史的纵向与当代的横向借鉴、学习,结合科技手段的发展,通过高等艺术教育教学实践来探讨创新性,积累改革经验。把职业教育与民间艺术教育相结合,在当代仍然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第三个层次:民间艺术是艺术大家庭的一部分,艺术教育本身就要求学生能够借鉴各种艺术门类的元素与审美,民间艺术中的形式感、材质特点、审美风格等均可以成为高等艺术教育中的互动元素。比如剪纸、年画、皮影等艺术中的形象、线条、色彩、内容等,可以给平面设计类的学生提供丰富的设计灵感、提升设计理念;也可以为绘画、动画等专业提供形式感、发展自我风格;曲阳石雕对于雕塑类的学生来讲,也是开拓眼界、思维的巨典。
目前的艺术教育或多或少都遇到了一定的阻力,主要来源于学生的专业基础单薄,涉及相关领域较少,眼界不宽、思维不开阔,或是过早追求个人风格而影响整体素质的提升。在美术类的教育中考生大多数是文化成绩不理想而走上美术学习之路,当然也有部分是出于对美术的热爱。在高考培训的过程中,以素描、速写、色彩升学考试要求来培养也是正常的,但基本没有接触、学习其他艺术门类的机会,入学后只能画素描、色彩,甚至“照猫画虎”式的学习都困难,创作、设计更是无从谈起。在课程体系中大多以相关的岗位要求进行设置,除必须的理论、技术外很少有其他艺术内容的冲击,主要靠学生自主去积累自身的综合艺术素质。
如果民间艺术在这一环境下进入高等艺术教育体系,可以在多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首先,民间艺术领域较多,范围广,可以选择的内容丰富,可以为各个美术专业提供丰富的营养,打开一扇艺术领域的窗户,看到更远的风景。其次,民间艺术的技术性丰富,既有群众掌握的基础技巧,也有专业艺人独特的技艺,可以有针对性的对不同专业、领域提供技术支持。再次,民间艺术的创造思维灵活,既有格式化的形式内容,也有丰富多彩的民间生活。如剪纸艺术的创作形式、手段就非常丰富,相对而言皮影的创作格式化要求较多,二者的形式感要求都比较高。可以启发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取材于生活提高创造、设计能力,同时,民间艺术可以在各个专业领域开花结果,也是对民间艺术发展的一种推动。
民间艺术能在历史中形成、发展而积淀至今,是一个复杂而又漫长的过程,在历史的长河中也有很多民间艺术由于失去特定的文化环境而失去了生命力,能够保存至今的民间艺术除了政策的扶持、保护外,也说明还有存在的文化基础。这个基础还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也赋予民间艺术进一步发展的历史使命。把民间艺术的培养与高等艺术教育相结合,充分体现教育的目的性,也可以来适应民间艺术文化基础的变化,在更广阔的文化环境中生根发芽。
参考文献:
[1]孙建君著.中国民间美术教程.天津人民出版社.
[2]著.中国民间艺术论.山西教育出版社.
[3]沈珉著.中国传统皮影.人民美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