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作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作用范文第1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少数民族大学生

1引言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位于新疆和田市,1978年11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是一所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主管的全日制师范类专科学校。学校是由民汉学生共同组成的和谐大家庭。近年来学校落实双语教育即汉语和维吾尔语的学习,给学生的就业注入了活力,学生就业的主要方向是南疆中小学教师,少数民族大学生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就业的主力军,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现阶段的学习、生活及以后的工作状态,还将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

2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所谓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指导人们能够认识自己优点和缺点,为自己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并指明正确的方向,调动自己学习动力和认真工作的潜力,不断锻炼和提高自己的智力水平,在学习和生活中始终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情绪,能够很好的适应社会,最后达到自我完善的教育。在当前的高校教育中,往往只强调专业课程的学习却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即重视知识的学习而轻视心理素质的培养。现在,很多学校都开设了心理健康相关的课程,一是教会从事教师职业的老师知晓基本心理健康理论和进行简单心理疏导;二是提高学生自身的心理调节能力。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在学生中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它与专业课程的学习不同,不是仅仅让学生学习具体的专业知识,而是师生一起解决和处理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和困惑,促进他们学习效率的提高,更加自由幸福地成长;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要触及学生的内心深处,所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一定要满足学生最直接的心理需求。通过对和田师专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调查研究,显示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人际交往障碍、学习效率不高、不会很好地控制自己情绪、恋爱方式的问题、未来发展方向问题和职业生涯规划目标不确定问题等。应该把解决学生心理出现的这些问题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所以进行系统、直接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能调整自己的不良心理状态,避免心理问题的出现。

3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3.1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

目前在和田师专工作的重点主要让学生进行专业课程的学习,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所以迫切需要通过进行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来提高教育的总体水平和质量。例如:在大多数学生中,对恋爱的内涵知道的不多,即使懂得一些也是从阅读相关杂志和收听广播以及上网查到的一些内容,知识面非常狭窄,有的同学做了错事还浑然不觉,性成熟引起的身体冲动及恋爱道德所禁止行为成使他们不知道怎么做才好。他们不了解青年时期生理的阶段性特征、青年心理特点,面对一些恋爱问题常使他们处于迷茫之中,在压力下对一些问题产生困惑。在校大学生物质生活水平比之前大学生提高不少,大学生更关注自己的身体饮食健康状况、心理是否健康以及宿舍生活环境的好坏更为关注,由于他们离开了家乡和父母来到学校独自生活;要自己处理面对在学校期间产生的各种学习和生活压力,到了毕业的时候面临的就业竞争压力也要自己处理。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对他们应对各种压力有很大的帮助,能够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

3.2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在和田师专少数民族大学生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更好地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应对各种压力的心理承受能力,作为未来的学校教师,他们将成为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主体,他们主要是对中小学生的教育,所以首先要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位平时表现良好、身心都很健康的学生,由于着急用钱,又没人借给他,于是偷拿了班级同学的钱,事后自己的内心感到深深的自责,于是他主动找到班主任说明情况并承认了自己的行为是不应该发生的。但由于该教师处理方法不合理,他被大家看成是小偷,自己父母的责备、老师和同学的不理解,使他心理产生了很多不该有的困惑,不但学习成绩退步了,而且变得害怕面对其他人,总是感觉别人在背后议论自己,后来越来越严重,以至于影响到正常的学习。而另一位学生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但是结果却截然不同,在向老师说明缘由的时候不是一味地埋怨而是理解和宽容,作为教师要对心理健康教育在基础理论知识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学习好而且心理素质高。所以,加强教师自身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很重要。随着社会发展进步,社会黑暗面层出不穷,各地区各民族风俗习惯不同,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当前的大学生群体中,不良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逐渐显现出来,因为这些不良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对心理产生的危害不是很快就能发现的,使大部分学生对这些不良行为和方式的危害认识不足。和田师专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很大一部分是从事教师这个职业,当了教师以后与学生朝夕相处,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将影响着以后所教育的中小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他们对心理健康知识在基础理论知识学习过程中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起到的作用是长远的,学生会模仿老师的言行举止作为自己行为的准则;如果教师本人心理素质水平不高,将会对他的学生心理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一方面,目前中小学的学生正处于身心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一旦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就会对未来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停留在讲授相关的理论课程上,与此同时,教师自身也要严格要求自己,把自己的心理素质提高上去,并且学会应用各种有效的心理疏导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田师专的学生就业主要方向是南疆中小学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在校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让他们掌握充足的心理健康知识,使他们不仅能够健康的生活学习,为以后的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对于未来从事教师职业的大学生来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他们工作的组成部分。据抽样调查表明:在中小学生中的有心理障碍的占到36.5%,有心理缺陷的学生有16.5%,心理异常的学生占到28.6%。这些数据从侧面说明了我国中小学学校中需要有一批教师来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这些老师要有一颗热爱教育事业的心,并且懂得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4心理健康教育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4.1多渠道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不能仅局限于学习心理健康理论知识来达到目的,而要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中应该组织心理专业相关教师成立心理咨询室,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最新动态,发现学生有心理异常的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教育。各个学院的辅导员、各班班主任老师、专业课教师和学生会干部共同参加到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咨询服务。另一方面,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也需要心理学专业课的教师参与进去,提高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此外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作用要发挥出来,因为作为班主任老师,通晓教育学相关理论,熟悉本班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个人卫生习惯,有利于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

4.2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层次有计划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大一的学生是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因为他们刚刚离开家乡,面对大学陌生的环境,与高中完全不同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在心理上需要有个适应过程,需要老师的帮助和支持,让他们尽快融入大学环境,在这个时期是最容易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效率最高和最容易纠正问题的时期。大二的学生所面临的主要困惑是人际关系的处理问题,他们都了解人际交往对自己生活和学习的重要性,不断地尝试着与其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但是由于平时和老师、同学接触的时间不多,有的同学又处于被动,使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提升的空间变窄,这一时期应该以指导学生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大三的学生由于面临毕业,压力主要来自找到合适的工作,他们很在意自己以后的工作好坏,父母辛苦供养自己读书,毕业之际希望自己能找到一份合适或体面的工作,如果事与愿违,在心理就会失去平衡,积累多了,就容易产生心理焦虑症,此时学校应该及时进行教育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缓解学生就业引起的压力。根据学生的不同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4.3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看似没有多大联系,但却是相互影响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符合社会发展的思想道德品质。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应对心理问题和培养心理品质的主要途径之一,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目的正是对大学生进行这几个方面的教育。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都是一致的,是培养大学生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以及良好心理素质,努力培养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拥护者和建设者。

4.4要做好与学生相关联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在学校接受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养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家庭和社会对其产生的影响也是不能忽略的。家庭教育良好的学生,他们心态比其他同学会更积极乐观;社会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完善、和谐的社会环境,都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大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形成是由社会、学校和家庭三者互相影响共同作用的,只有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黄希庭,郑涌,等.当代中国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286.

[2]郑和钧.学校心育系统协同构建的理论与实践[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2012:156.

[3]郑雪,王玲.高校师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验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14,(4):283.

[4]吕菲宜.关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思考[J].教育研究,2016,8:137-138.

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作用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 高职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5-0277-01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我国企业对高职院校当中的学生就业要求已从传统的知识掌握渐渐转变成为了对于技能的考量,而对于英语课程的学习来讲,则更主要强调的是听说读写的能力,为了不断与企业发展相适应,我们必须从不同的角度来对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进行全新的认识,提高学生英语运用水平。本文将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当前高职英语教学,以期于不断提高英语教学水平,提高高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

一、简述教育心理学当中的学习理论

首先,联结主义。联结主义的观点是由桑代克所提出的,自上世纪初直到七十年代,一直处于美国主导地位,联结主义的代表人物还包含我们熟悉的华生、盖茨等,他们在学习的条件、过程与实质三方面观点基本达成一致。对教育心理问题进行一系列的客观研究是联结学派对于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所在,他们对于学习的规律、动机、实质等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提出了很多有建设性意义的学生。比如,斯金纳就将操作性条件的作用运用到教学体系当中,曾对促进世界传统教学的发展与改革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其次,认知主义。认知派最早发源于德国格式塔心理学,其创始人在理论学习基础之上提出了完形说概念,与以桑代克为代表的联结说形成对搞,奥苏伯尔、贾德等是此学派的代表人物。认知派建立了认知——发现学习说、完形——顿悟说等认知观点。从总体上来讲,认知派最大的成就在就于肯定了认知及意识的能动作用,在这个学派当中,认知发现(布鲁纳)说被认为是现代意义上认知学习理论当中的具有代表性的观点。现代认知论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即是建构主义。它强调学习的情境性、社会互动性与主动建构性。它认为学习就是一个有意义的建构过程,且社会建构学习理论的观点认为,知识建构不仅需要物理环境与个体相互作用,而且更为重要的就是要经由学习共同体之间的相互合作来达成。

再次,人本主义。此种学习理论当中主要以马斯洛与罗杰期为代表,它与行为主义教育思想(以华生为代表)是相对立的。此项理论从其自然人性论为起点,主张人格或人的自我实现,尤其特别关注人格与个体情感的健康成长。《自由学习》(罗杰斯)就认为,最持久且最深入的学习模式为自发学习,在这个基础之上,他还提倡将学生视为学习的中心的教学方法。《心理学的依据和人的价值》(马斯洛)也指出,自我压力会促进人格的形成。在学习的问题之上,应该不断释放压力,尽可能减少学生负担。

二、基于教育心理学视角探讨当前高职英语教学的具体措施

首先,发挥出广大教师的主导性作用,不断激发学习的学习兴趣与动机。第一,关于教师的重要性。教师是英语教学过程当中的引导者与组织者,在各项教学活动当中都起着主导性作用。而就高职英语教学来讲,教师的作用则更为明显。一般而言,高职院校的学生成绩相对对普通本科来讲较低,他们属于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各类学科成绩相对来讲并不是太好。此外,从学习的动机层面来看,经由高考的挫身为,学生思想上还处于疲劳阶段,暂时可能没有更高的追求与目标,因而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的主导性作用更为明显。第二,培养学习动机。怎样在高职院校当中更好的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出来,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里笔者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教师首先必须严于律已、以身作则,用自己的热情与态度去影响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态度;根据教育当中的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等原则,抓好学习情境的建设,确保学生以轻松之姿进入到英语的学习里面。第三,保持师生和谐共处,教学相长。笔者认为,要想不断促进当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改革,必须充分将学生主动性与教师主导性相结合,以营造良好学习氖围,保证师生间的关系可以平等和谐,以此来导学生,只有如此,广大师生方能在英语课堂当中实现教学相长。

其次,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不断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著名心理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曾提出了两个重要概念即兴趣与注意。他的观点认为,兴趣是包括注意在内的更为宽广的一个概念,通常是指学生观念、心理的积极而广泛的一种运动,以及对相关事物产生的一种高度注意力及吸引力的内部心理状态。在赫尔巴特看来,兴趣是学生内心的一种主动意向,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为了达到预期目的,要特别注意培养其各方兴趣。而对于高职英语教学而言,也正是如此。兴趣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比如对于一句话或者是一个单词的掌握与理解就可以吸引他们自身的学习兴趣,进而产生直接的学习动机,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根据相关调查表明,有无兴趣对于学习效率的结果会有所不同。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融人自身兴趣,那么就可以随时保持注意力的集中,即使是困难也会努力去克服,在达到预期结果之后,他们情绪上会产生一定的愉悦性,因而会将这种力量再次转化为学习的兴趣,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过程。因此,广大教育工作者在英语教学的过程当中,必须掌握一定的心理教育知识,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英语教学的水平。

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作用范文第3篇

一、悬念法

悬念的作用就是要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英语课的结尾合理地设置悬念,能够引导学生对本课知识作适当的引申和扩展,为学习后面的内容作铺垫。

二、理序法

理序法就是将课文中众多的事例按时间顺序、发展规律或逻辑关系加以整理和组织,使其形成有序的整体,便于学生记忆。

一些介绍人物生平的文章,如Charlie Chaplin,MadameCurie和Abraham Lincoln等,均可利用时间或数字帮助学生理清头绪,形成系统的认识。这样,学生复述或课后写人物生平时就会感到比较容易了。以Charlie Chaplin一课为例,教师可要求学生根据以下几组数字简述Chaplin的生平:

1889,5,8,17,1912,13,69,1977

S:Charlie Chapin Was hem in London in 1889。When he Wall five,he acted for the first time。At the age of eight,he joined a group of child actors.As a boy of seventeen he set off for the USA。In 1912 Chaplin got this first film part in the USA。

In all his life。Chaplin acted in 13 films,wrote and direct-ed 69 films.He died in 1977 in Switzerland。

三、激励法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兴趣是智慧的源泉。教师应采取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SEFC 2A Unit 9 Say-ing the Earth的课后小结时,设计了一次竞赛。我将男女生分组,让他们用If……,sb……句型造句。教师先给出一个例句,学生接着这一句的内容造句,看哪一组造的句子多。在竞赛中,学生争相举手,踊跃发言。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T:If the population goes on increasing.there will be only standing room for us next century。

S:If there is only standing room for us.it will be impossi-ble for us to sit or lie down。

S:If we can’t sit or lie down,we’ll get very tired.

我所给的例句分别是关于人口以及空气和水的污染问题,直到学生造的句子中出现If……,the earth will come toits end。此时,我便做总结性的结尾:

T: If we want to live on the earth, we have to do some- thing to control the population and prevent pollution, because we have only one home- the earth.It's our duty to save theearth.

上述句型操练始终围绕一个主题――拯救地球,教师旨在唤起学生热爱和保护地球的意识。这样的结尾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能使学生在思想和情感上得到启迪。

四、迁移法

提供与所学知识相仿的训练材料,让学生举一反三,在新的训练中巩固所学知识,即为“迁移式”结课。做填空题、复述课文、回答问题、改写对话以及小品表演等,均属于迁移式结课方式。让学生从练习中体现知识的迁移,从而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五、延伸法

延伸法就是将课内知识向课外延伸,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如SEFC 1A Unit 6 Lesson 21的第三部分是书面通知,在讲完书面通知格式及通知内容之后,为方便学生区别’口头与书面通知的不同格式,我便用两、三分钟时间把口头通知也教给学生,使他们多掌握一种书面表达的形式。

六、归纳法

英语教学讲求效率,在一堂课结束前10分钟及时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措施。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职,课堂及时回忆要比六小时以后回忆的效率高出四倍。

七、讨论法

课堂教学小结是课堂的尾声。研究表明:下课之前的7-10分钟,学生的注意力逐渐分散。开展适当的活动调节大脑,既可消除疲劳,又可强化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巩固。如在SEFC 2A Unit 2 No smoking,please!这堂课接近尾声时,我要求学生就吸烟问题进行讨论。

T:Is smoking a bad habit?If so,give your reasons and offer some advice on how to stop it。if not,why?

Will you smoke?Why or Why not?

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作用范文第4篇

关键词:时间管理 高校英语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6-0292-02

一、目前高校英语学习中学生存在的时间管理问题

目前,高校英语教学主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由学生来控制和管理自己的学习行为,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只起主导和协助的作用。为了调查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是否能够自动自发高效的学习,调查学生安排英语学习时间的分配情况,笔者在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本科信息系和财经系的四个班级发放调查问卷,针对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主性,时间管理的科学性展开专项分析研究。调查共计下发问卷143份,实际回收有效试卷135份,有效率94.4%。

(一)英语学习安排调查问卷(不记名)

1. 您是否有固定的学习英语的时间安排? 是 否

2. 如上题答“是”您对自己的学习英语的时间安排是否遵守?是 否不一定

3.英语课前是否预习? 是 否

4.英语课后是否复习练习? 是 否

5.您是否有足够口语练习(或交流)时间? 是 否

6.请简述您英语学习中遇到的最大困难?

(二)问卷分析

1.您是否有固定的学习英语的时间安排?

有67名学生选择了是。其中,女同学41名,男同学26名。反映出,有固定学习英语时间安排的学生占比为46.9%。其中女同学占比高于男同学。作为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英语学科,学生有固定时间安排的不足50%,反映出学生对此并没有足够的重视。同时,包括高校、社会用人单位衡量学生成绩中重要的指标为四六级是否通过,也直接与学生花费足够时间学习与否成正比。既然如此,学生的时间做什么用了呢?这个问题在问卷第五题中得到了答案。

2.如上题答“是”,您对自己的学习英语的时间安排是否遵守?

在67位第一题给出肯定答案的同学中,23位同学回答“是”,占比34.3%;21位同学回答“否”,占比31.3%;33位同学回答“不一定”,占比49.3%。把这个数据拿到总体统计的数据平台上看,只有17%的同学有明确的英语学习时间安排,且严格按照计划安排学习英语;而有60%的同学没有英语学习计划或者有英语学习计划也没有实施。哲学家卡莱里在一本启蒙读物中这样写道:“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去看远方模糊的,而要做手边最具体的事情。”学生学习的宝贵时间不能像流水一样没有意义的流失掉。如何引导学生在时间里“抢”出一块时间用在实施英语学习规划,雷打不动,坚持执行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3.英语课前是否预习?

45位同学给出了肯定的答案,占比33.3%。看得出有三分之二的同学不重视或者没有进行预习。在高校里,自我驱动的学习方式应该成为主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理念中,预习与带着问题学习是学生高校学习的重点。从数据看来,学生应该加强英语预习在学习时间安排方面的比重。美国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都是“预习式学习”,老师上课讲本课的内容,但作业却留新课的习题。

4.英语课后是否复习练习?

110位同学选择是,占比81.5%。可见学生对课后复习的认识度还比较深刻,深谙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的道理。从数据看,复习与练习的同学比参加预习的同学多,反映出同学延续以往的学习习惯。也从侧面反映出学习没有主动性,学习进度相对滞后的问题。

5.您是否有足够口语练习(或交流)时间?

这个问题只有15位同学选择了是,占比只有11.1%。近年来,有关英语教学的话题越来越多,“哑巴英语”是每个英语教育者不可回避的问题。笔者也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尝试解决这个问题,而大学课堂因为时间资源模式有限,不能大规模长时间开展口语交流训练,也不能提供英语角交流等自由模式。缺乏口语交流的机会与时间是我们“哑巴”英语教师与同学共同面临的问题。

6.请简述:您英语学习中遇到的最大困难?

在这个问题的回答中,有以下几个相对比较集中的答案。

a.学习英语随心情,缺乏固定时间。

b.想学,没有时间学。

c.考试前突击学习,但效果不佳。

d.天天背单词,但成绩还是上不来。

e.缺乏口语听说交流机会。

以上几个答案,都与学生学习英语的时间、时机、计划安排分不开。大学生时间管理是大学生对个人的大学生活时间主动地进行计划、控制等一系列管理活动,最终达到最有效地利用时间来发展自我的效果。如果学生能善用时间管理的技巧,合理分配学习时间,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中都将会取得事半功倍功的效果。其他学者有关大学生的时间管理研究发现,时间管理不但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而且与焦虑、抑郁等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与自尊、主观幸福感、自陈健康状况等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做好时间管理,可以走到时间的前面,从容不迫,有条有理。

二、应对时间管理问题的对策

对于高校学生而言,时间管理作用之一是有效地用时间,不轻易改变时间的用途。每名同学都应该很清楚:该做些什么;什么事情不应该做。学生在学习英语中应该透过事先的规划,把时间管理当做一种提示与指导的手段。下面就时间管理在学习英语方面的方法做一阐述。

(一)学会拒绝

在鲁迅的眼中,时间就如同生命。他在文章中无数次的提起“美国人说,时间就是金钱。但我想:时间就是性命。倘若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时间管理当中最有用的词是“不”。同学们在一起,有很多诱惑与放松的机会。如一起玩游戏,一起成宿打牌打麻将等。同学要学会的第一个时间管理的原则是要学会说:不。自律性、坚持力、效能感等个体因素是影响学生时间管理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想在英语学科有所突破,就必须坚持己见,严格按照事先规划来行事,该拒绝的就应果断干脆的拒绝。

(二)学会设定目标规划

目标规划有很多种:有长期、有短期;有日计划、周计划、月计划、季度计划、年度计划。高校学生的学习目标各不相同,大部分同学都能慷慨激昂地说出有一些长期目标,比如说考研、通过英语专业八级、大学英语四六级、pets、托福等。但一到制订具体学习计划,往往遇到很到的困难。利用“层层分解法”做到“以终为始”,把“大目标”层层分解为小目标是执行时间规划的前提。

(三)学会自我剖析,运用时间“四象限”法自我检视

著名管理学家科维提出了一个时间管理的理论,把事项按照重要和紧急两个不同的程度进行了划分,基本上可以分为四个“象限”:既紧急又重要、重要但不紧急、紧急但不重要、既不紧急也不重要。在同学们的日常生活中,时间管理理论的一个重要观念是应有重点地把主要的精力和时间集中地放在处理那些重要但不紧急的学习计划上,这样可以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例如,现在是三月初,新学期的开始,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就是六月中下旬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了。科学的规划好这三个月的时间,从容有计划地应考,是同学们明智的选择。

(四)盒装时间法

盒装时间的概念是,把自己的时间分成若干个模块,形容为若干个时间盒子。然后把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事项,按重要程度结合自己实际情况“装”入盒子中,并严格遵守A时间做A事,不受外界打扰的原则。史蒂芬・柯维把迄今为止时间管理学的研究分为四代:第三论讲求优先顺序的观念,争取最高的效率,主要管理工具为可以表达出统合价值观、目标、进度表的规划书。最直观体现盒装时间法的就是学生都熟悉的课程表方式,把课程外的时间也统筹放在盒子里。

有一句话说得好:老师是站着的学生,学生是坐着的老师,学生是学生的老师。高校老师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中,应该扮演好学习“引导者”的角色。站在学生的角度,以学生学习需求为导向,以自我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为基础,以一切为了学生的教学态度完成教学工作。事实证明,在当前的形势下,学生更急于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他们更迫切地希望从教师那里获取学习方法,也更尊重和信任教师的学习计划和指导。笔者提出的时间管理方法在学习英语方面的应用,也可延伸到其他学科乃至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如果学生能够在教师的知道和督促下,把此方法落实到自主学习的实处,将会产生积极可预见的良好效果。

收稿日期:2011-06-23

作者简介:马秀欢(1982-),女,辽宁大连人,助教,硕士,从事教育心理学、教学法、语料库研究。

参考文献:

[1] 李祚山,尹华站. 时间心理学的研究进展综述[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1,(2):82-84.

[2] 阮昆良.中学生心理控制源和时间管理倾向的相关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12(2):147-148,150.

[3] 袁湄.大学生时间管理行为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

[4] 知识窗[J].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3 月下半月)8.

[5] Britton BK, Tesser A. Effects of time - management practices on college grades [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91, 83 (3):405-410.

[6] Ranjita M,Michelle M. College students’academics stress and its relation on their anxiety, time management, and leisure satisfaction [J].American Journal of Health Studies,2000,16:41-45.

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作用范文第5篇

一、加涅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简述

加涅将人类学习与计算机对信息的处理进行比拟,将学习行为分为若干加工阶段,假定人脑中的某些内部结构并有与这些结构相应的信息处理过程。下图是其模型的一种形式。在这个模型中,表示了信息从一个结构到另一个结构的完整流程:来自环境的刺激信息从感受器到感觉登记器,经过瞬时登记之后进入短时记忆。短时记忆的容量极其有限,进入短时记忆的信息,如果不复述,会很快遗忘。

当信息由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时,信息便要进入编码过程。编码是指用各种方法将进入长时记忆的信息进行组织。经过编码的信息可以长时间保持。保留在长时记忆系统中的信息可能通过提取再回到短时记忆,由短时记忆直接通向反应器,也可以直接从长时记忆进入反应发生器,引起反应器的活动,最终引起反应。

加涅的信息加工过程除了有关信息处理的过程外,还有一个控制过程,这就是“执行控制”和“预期”。控制过程影响着注意和选择性知觉,决定哪些信息从感觉登记器进入短时记忆,如何进行编码和采用何种提取策略。“预期”是指学习动机,表现在学习过程中对达到学习目标的期望。“执行控制”和“预期”可以激化和改变信息流的加工,可以影响到信息加工的所有阶段,所以,加涅将它们单独进行排列。

二、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加涅认为最典型的学习模式是信息加工模式。学习与记忆的信息加工过程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学习是学生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他根据信息加工模式,揭示了学习的各个内部加工阶段,并把这些阶段与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对应起来。

可以看到,学生的学习过程环环相扣,是一个连锁反应,因此,教师的教学应按照学生学习所处的不同阶段,给予相应的教学策略。

1.化学信息的“序化”加工策略

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吸取了系统论的有序性原理,认为任何系统都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构成的。系统的结构,即各个要素排列、组合的顺序、层次,决定着系统的功能,如果各要素排列有序、组合最佳、结构严密,就能获得系统的最优效果。因此,在化学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将化学知识信息按一定的逻辑联系组织起来,使其成为具有一定结构的、井然有序的知识整体。

化学学科具有综合性、实用性的特点,其知识包罗万象,知识点繁多而分散,学生往往感到难学,教师应设法帮助学生按照化学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对它们进行组合建构,形成知识体系。要尽可能地将化学知识按一定的线索进行归类、整理,使零散的、孤立的知识变为彼此间相互联系的整体,形成一个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网络结构。如,在复习“铁”的知识时可出示如下结构图。(上页)

经过结构化组织的材料往往给人一种形象直观、简明扼要的感觉,有利于一目了然地把握知识之间的复杂关系或内在联系。通过对结构图的解读,使杂乱的知识有序化,实现信息的“序化”加工,这样,学生学习时就会感到条理分明,而且记忆持久。

2.化学信息的“编码”加工策略

教育家布鲁纳认为,学生有意义的学习本质就是建立编码系统,可以使知识“增值”,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编码是一个涉及觉察信息、从信息中提取一种或多种分类特征,并对此形成相应的记忆痕迹的过程。在化学学习过程中,信息编码是至关重要的。通过这种信息加工手段,可以使零乱的化学信息组合成有内在联系的有序的认知结构,既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也有助于信息的贮存和提取。

化学事实性知识内容相对庞杂,但是它们并非是一些孤立的知识点的简单堆砌,相反,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这种联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事实性知识与理论性知识联系密切,是理论性知识的具体体现,如,物质的性质是由其结构决定的,并和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密切相关。二是事实性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联系,这里的已有知识经验既包括学生从书本上获得的已有知识,又包括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三是事实性知识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它体现在物质的性质、存在、制法、用途之间是相互制约的,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存在、制法、用途等,还体现在同一类型的物质往往具有某些相似的性质,如,酸、碱、盐都具有某些通性等。在学习中要紧紧抓住这些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对繁杂的信息进行编码。

信息编码的方式对以后提取该信息的能力有很大影响。如果我们知觉有误,或分类特征不清,或形成的记忆痕迹与客观事物相差很远,那么,我们在提取信息时就会感到困难。所以,学习者必须具备一些信息加工的方法,以使学习获得的知识容易记住,并将其迁移到学习者今后遇到的各种新的学习情境中去。

3.化学信息的“重组”加工策略

化学学习过程实质上是学生对化学认知结构的建构与重组的过程,这种认知结构主要是由化学教学知识体系的结构转化而来的。为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化学认知结构,一方面,要对化学素材进行改造、加工,革新化学知识呈现的方式和程序,将教材“静态”知识动态化,文字知识图像化,抽象知识具体化,努力使课本知识由“储存”状态转化为“输出”状态;另一方面,重视设法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所谓认知冲突,就是原有认知结构与新知识间无法包容的矛盾。它是帮助学生对化学知识信息进行重组的一种重要方式。如,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这个概念从初中到高中经历了从得氧失氧的角度从化合价升降的角度从电子得失的角度从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角度从有机化学得氢、失氢,得氧、失氧的角度从电化学的角度等六个阶段进行学习。初中从得氧失氧的角度介绍氧化还原反应是考虑到初中学生刚刚学习化学,对化学的理解是肤浅的,而且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尚不太高,难以从本质上把握事物,所以只是从形式上先让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有个大致的了解。到了高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已有所提高,他们已经开始理性地认识客观世界,所以教材在编写上先是从氧化还原反应都必须表现出来的特征――化合价升降的角度,使学生认识氧化还原反应,接着让学生联系初中已有知识(化合价及其变化的本质原因)推测出氧化还原的本质(电子的转移)。在有机化学中,从得氢、失氢,得氧、失氧的角度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是对氧化还原反应在有机化学中的拓展,使氧化还原反应的内容更为丰富。从电化学的角度介绍氧化还原反应,实质上是氧化还原反应在电化学领域中的体现和应用,可以使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存在的普遍性和它的重要价值有了更为全新的认识。可以说每一阶段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都是这个概念更为深入的发展和不断的完善,使得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更为深刻、更为丰富。

4.化学信息的“同化”加工策略

同化加工是指学生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来解释、固定新学习的知识,使新学习的化学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体系中。运用概念同化策略,一般经历三个环节:①寻找并激活认知结构中与新概念学习相关的已有概念。这是概念同化的前提,通过将新概念与已有概念建立联系,初步理解新概念的涵义;②将新概念与原有概念进行精确类比。这个过程包含了对新旧概念的各方面之间的比较,既要找出两者的相同之处,又要认识到其差异,毕竟它们不完全相同。这是在新旧概念之间建立联系的过程,是概念同化策略的关键;③将相关的概念融会贯通,使新概念以适当的方式纳入认知结构之中,形成系统的概念网络体系,便于记忆和运用。

概念同化策略能够较精确地将新旧概念联系起来,使学习者运用已有的概念去掌握新概念。在概念同化过程中,学习者是否具有与新概念学习相关的适当概念,以及这些概念的清晰性和稳定性是影响概念同化的重要因素。如果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他的认知结构中具备了同化所学新知识的观念,我们就说学生具备了知识的准备。在化学教学中,要精心选择能引起学生共鸣、能动学生的生活经验的课程内容,为后面学习建立“桥梁”,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平易化”,降低新学内容的难度,促进概念的同化。

如,学生在学习“离子平衡”概念之前,已经学习了“化学平衡”的有关知识。因此,对离子平衡的学习就不必先让学生去观察有关的实验现象或收集有关的事实,而是可以采取“概念同化”的策略进行学习。

首先,回忆以前学习过的“化学平衡”的知识,将离子平衡与化学平衡建立起联系,初步理解离子平衡的涵义。其次,将离子平衡与化学平衡进行精确类比,找出两者之间的关联点(即异同点)。它们的相同点在于都具有“平衡”的一般特征,平衡移动原理对两者都适用等。两者的区别在于建立平衡的本质不同(离子平衡是由弱电解质的部分电离所引起的),影响平衡的外部因素不完全相同等。通过这样一个比较过程,能够对新旧概念关键特征的把握,有利于准确应用概念。最后,在明确了两者的异同点之后,通过对化学平衡和离子平衡的分析,将相关的概念(如,电离平衡、盐类水解平衡、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等)从不同侧面联系下来,形成概念的整体结构,使“平衡”的概念体系进一步扩大。

5.化学信息的“迁移”加工策略

对化学信息进行迁移加工的能力是各种信息加工能力中最为重要的能力。学会对化学信息的迁移加工,不仅能广泛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强化对所学知识进行清晰、稳定的工作记忆,而且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益。利用好迁移,学生学习起来轻松、愉快,否则学生就感到化学知识抽象、难懂、难记,从而逐渐失去兴趣。

化学知识的迁移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是将概括性的知识具体化,缩减对新知识的认识过程;二是充分调动已有的概念、原理、规则及至方法、态度,通过认识的重组,形成一些适于解决复杂化学问题的新的规则或策略。前者可以看作是“理解性”的应用,后者则是“综合性”的应用。

一般“理解性应用”可以通过图式或概括化来实现。如,学生形成的卤族化合物知识的图式可以应用于氧族元素和氮族元素的学习,碱金属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图式可以应用于碱土金属元素的学习等。“综合性应用”的例子也很多,学生在学习中解决综合性化学问题的过程、化学实验设计、科学探究活动等,都是通过知识的重组来解决复杂化学问题的。任何一个化学问题解决的过程都离不开知识的“综合性应用”。学习者在解决化学问题时,往往先通过对复杂问题中概念的辨析和条件分析,明确解决问题的途径指向,并“检索”得到有关的原理、公式和其他辅助知识,为快速而准确地求出问题的最终结果做好准备,该“检索”的过程就是知识迁移的过程。

信息迁移是一个信息的获取、加工、转换处理的过程,利用好信息迁移对于培养科学思维方法,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要完成好信息的“迁移”,就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多注意加强思维训练,特别是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多问几个为什么,寻找不同的途径解答问题等。

三、加涅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对化学教学的启示

1.激发学习动机,明确教学目标

利用新奇(或有冲突、难以置信的)事件、故事、图片、问题及化学实验引起学生的兴趣;明确当前学习任务的意义;提出教学目标,将教学目标与个人目标联系起来,指出成功达标的要求。但若采用探究学习方法,则可暂时不指明教学目标。

2.聚焦学习内容,提炼关键信息

采用摘要、提纲或图示等方式预览课本的内容与要求,运用提问、前测、先行组织者和类比等回忆原有知识,复习相关的概念或原理。用黑体字、色彩对比和简笔画等手段来突出关键属性;简化较复杂的程序和情境,展示一步一步的操作程序,评估程序应用的正确程度;学生用恰当的方式重组知识;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将主问题分解为子问题;利用讨论、角色扮演、模拟、讲解结合展示等方式说明道理。

3.进行信息编码,有效储存信息

采用分析说明和叙述的结构、识别范式、归类和分块、框架结构图示、概念匹配图示、精细加工等方法组织信息;运用图像、想像、隐喻等联系信息。

储存信息的方法包括:形成网络、概念图、类比、复诵、记忆术(如,编码、位置法、关键词、押韵、故事等)和其他各种图示;提供引导性问题和提示;运用记住每一个步骤的方法;监督问题解决过程是否成功;用不同方式表现问题;用书面或其他方式来储存信息;在某一任务中恰当运用策略的关键属性;提示成功运用策略的线索;对认知的过程进行出声思考,同时监控运用策略的效果。

4.提供不同情境,进行提取反馈

间隔一定时间布置不同作业以对信息进行回忆、再认;要求学生解释类别,给出实例;识别概念应用的情境,确定规则是否得到了正确应用;明确在哪一种情境或任务下运用什么样的策略才是恰当的,并说明其理由;对未曾遇见的不同难度和不同情境下的实例作出辨识;分散练习和集中练习、整体练习和部分练习等都要统筹考虑。

教师通过练习进行反馈和补救,让学生知道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如何,以及后续应该怎么做;认识到所学知识如何运用,明确澄清学习的需求,考虑所要求的学习结果与教学目标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