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养殖业的要求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摄影报道 摄影记者 职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G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1-0152-01
科技的进步已经几乎让每个人都成为了“摄影人”,而摄影方式也早已经从传统的感光胶片发展到今天的CCD或CMOS及数字存储器,影像的记录与传播发生了彻底的变革,当然摄影图片的社会影响力也在与日俱增。如果从专业的角度来划分,摄影可以分为艺术摄影、商业摄影和记录(纪实)摄影几个大类。新闻记者所从事的,多数以记录摄影为主。
美学理论告诉我们,现代影像具有三个相互依存的内涵,即“思想以及艺术风格的价值的输出;摄影技术的控制、呈现以及突破;受众群的解读和互动传播。”这也是影像具有意义、价值的必备条件,甚至可以说,是受众的广泛、长久、深刻、反复的互动式解读,赋予影像以长久的生命。因为记录摄影在告知公众事实的同时,也在为历史存照,尤其是反复传播的新闻照片,对社会的影响更加深远。从新闻摄影的角度看,在铺天盖地的图像和影像中,一幅摄影作品要跳出来,要真正吸引人的眼球,要用自身的影像语言去打动人,并经过时间的检验成为经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新闻摄影,照片究竟好不好,还不仅仅是构图、用光之类的技巧问题,它更是涉及到新闻摄影工作者对新闻的理解、对传播规律的认知,要求一定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充满创意时代。创意,甚至发展成了一个新的创意产业。就摄影而言,新闻摄影虽然注重记录,其实也离不开创意。因为对于一个新闻事件,从哪个角度切入和表现,怎样才能引起受众的注意,这都涉及创意问题。有没有创意,取决于有没有新意。在新闻摄影中,创意通常体现在对新闻表现角度的把握上。所谓“有创意”,就是指不同于一般的、常见的表现角度和表现手法,要做到出人意料、新颖独特。凡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都是有创意的。实现创意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包括对新闻传播规律的把握、对美学和摄影以及美术等知识的掌握,等等。
纵观摄影史,那些名垂史册的作品,无不体现出创造性与探索性。随着科学的发展,摄影技术、摄影器材高度发达和智能化,要想在摄影上有所突破和创造,要求更高。即使是新闻摄影,也是一门特殊的专业,对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创造能力源于思想的解放,也就是要敢于向既定的模式挑战,敢于打破一切条条框框。一切艺术创造,到了一定境界,都是没有“定法”的。只有到了这个“无定法”的境界,才谈得上创造。
摄影是一门视觉艺术,需要一定的审美修养。作为摄影记者,最重要的是要有思想,要有自己对世界、社会、人生等方面的独特认识和思考,因此就需要不断地学习,要紧紧跟随时代的脚步。除了敏锐捕捉社会生活热点,及时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与工作,还应该具有发现与发掘的智慧。在当前视觉影像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摄影追踪报道作为一种特殊的视觉表达方式,也已经逐渐渗透到现代媒体的发展中,通过创新和开拓,摄影追踪报道对新闻传播的意义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它不仅体现在其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受众的关注度上,更多的是通过逻辑性影像的实证,留存历史影像、彰显媒体责任、引导社会舆论,全方位服务受众,最终体现媒体的公信力、影响力、传播力和价值观。
通过摄影镜头追踪记录生活变迁,由于视觉影像的形象性、逻辑性、瞬间纪实性等显着特征,会对受众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借重于无法抵挡的视觉画面对受众所产生的影响力和传播效果,往往会高于线性的文字报道。摄影追踪报道的记者除了需要具备摄影技能外,还要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永不言弃的敬业精神,否则,很难持续不断地追踪下去。笔者曾经报道过一些重要会议,感触与体会较为深刻。作为一名新闻摄影记者,参加重要会议的报道工作,可以说是我从业以来最“澎湃”的一次体验。除了在采访对象之间来回穿梭的忙碌时刻,每日萦绕在我脑海里的,都是那些新闻人物和新闻内容,生怕错过了什么,或是遗漏了什么。尤其是每当“焦点”人物出现之际,摄像机、话筒、录音笔等各种器材敲打甚至撞击,唯有快速反应,快速抢拍,生怕漏掉最重要的素材。尤其是当自己的摄影作品能够成为新闻头条,更能感受到新闻的价值。因此,作为新闻记者,职业的敏感取决于自己的日常观察与思考,这样才能辨别出更有价值的新闻。迅速及时地用镜头记录下每一个瞬间,并且尽可能让其发挥新闻的时效性,这才是现代传媒的社会价值所在。
显而易见,新闻摄影在社会生活中越来越显现出它的重要作用,它以新闻性、思想性、真实性、时效性和形象性的诸多特点,将新闻主体的情感浓缩在画面之中,给人以视觉与情感的冲击。新闻摄影不同于视频资料,它是以静止的形象,将新闻主体的瞬间定格在一幅画面。这就要求新闻摄影记者深入生活,在严格遵守新闻摄影原则的前提下,力求拍摄的新闻照片新闻性与艺术性并存,既有较强的新闻价值,又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附带说,富有新意的新闻照片常常是新闻现场的独家照片,这就要求必须做好充分的采摄准备,除了必要的采访准备和技术准备外,更重要的是对新闻现场的情况要仔细观察,做到心中有数。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 职业教师 信息素养
1.教育信息化内涵
教育信息化实际上是信息技术在社会不同领域广泛应用的产物,是在教育活动中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全面深入地运用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现代化,使之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教育发展新要求的过程。简单说来,教育信息化即将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
2.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情况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从国家层面上,国家大力扶持职业教育,重视职业教育的信息化建设,开展有效的信息化师资培训。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了“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的目标要求,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促进“四化”同步发展。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加快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的强大动力和重要保障。
从学校层面上,各院校着力加强信息化教学环境和信息资源的建设,信息化软硬件建设的投入比例日益增大。建设校园网为教师与学生、学校与社会有效互动开拓了更为广阔的平台;开发教学管理平台、办公应用系统、网上评课系统以及网上考核系统,节约了资源和教学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为日常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学生管理考核提供了便捷的途径,也使得工作的开展更加公平、公正、公开;建设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录播室,购买相关软件和教学资料,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库,为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和教育信息化奠定了基础;鼓励职业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培训和信息化大赛,提供职业教师与企业共同合作及开发软件和课程资源的平台和政策,为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创造机会与条件。
从教师层面,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比例逐年上升,PPT课件、视频技术、Flas等多种媒体形式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使得课堂变得生动、内容更加丰富;各专业、各年龄层次的教师对信息化资源的运用逐步成熟,从资源获取到信息处理,从课件制作到教学实施,从电子试卷的制作到网上测评,从信息化软件的使用到网络课程的开发,职业教师的信息化技术水平逐步提升,教科研能力得到了提升和锻炼。
从学生层面,多样化的信息化手段、丰富的信息化资源、不断更新的信息化技术,使得学生可以脱离枯燥、单调的学习环境,增加浓厚的学习兴趣,更加享受教育信息化带来的应用成果,对提升学生自身的信息化技术水平也会产生一定的正向引导作用。
3.信息化建设对职业教师信息素养的要求
中等职业教育承担着我国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任。中职教育信息化是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基础,而教师又是打好基础的“基石”。因此,培养和提高职业教师信息素养显得尤为重要。2002年3月1日教育部印发的《教育部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要求:教师教育必须加快信息化进程,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为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职教师信息素养,要求教师能够应用信息技术工具收集、分析、处理与呈现信息,具备利用信息资源处理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并能够解决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从而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3.1利用信息技术收集与处理的资源的能力
资料搜集与检索能力是信息化素养中极为重要的一项要求。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45分钟的一堂课,往往需要教师查阅许多资料加以整编,最后展现给学生。如何有效快速查找所需资源,是许多教师都遇到的问题。掌握一定的技巧可以使工作事倍工半,比如按照类别进行文档搜索、 使用网盘功能下载无插件的软件、通过专用软件获取无法下载的文档。另外,还应具备运用信息化技术处理资源的能力,Swf格式课件的生成、视频的编辑、图像的处理等都要做到应用信息化技术有效解决。
3.2利用信息资源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
针对设备昂贵、损耗大、安全隐患大的实训课程,利用信息化资源开展仿实一体化的课程模式,学生先仿真练习,再进行实操训练,一定程度上节约了资本、延长了实训设备寿命,降低安全隐患的发生概率,也可以有效解决分层次教学的问题。
3.3解决信息化建设中问题的能力
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网络精品课程以及网络学习平台都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自主开发能力,另外现有信息化资源无法满足实际的教学需求,也需要一线职业教师参与到信息化资源的开发中去。职业教师要有具备将信息化技术和本学科课程进行整合的能力,在专业知识、实践能力的基础上融汇信息化技术和手段,善用信息化资源,才能真正提高信息化素养,加快信息化进程。
4.职业教师提升信息素养面临的挑战
4.1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许多教师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会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然而现今思维活跃、天性好奇的90后乃至00后学生,他们对信息技术的认知以及实际信息化水平较以往的学生都要高很多,只有更新观念,结合信息技术,通过动画、色彩、声音等变换以及不同的呈现方式,展现给学生一堂“活”、“色”、“声”兼具的课,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若给学生一瓢“鲜活水”,教师必须要有“长流水”。面对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职业教师要不断挑战自我,更新观念、学习新技术。
4.2信息技术的与课程有效整合
职业教育旨在培养高技能型人才,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是培养的重点。职业教师在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做到知行合一。既要转变观念,认识、了解信息化技术,更要把信息化的观念和技术转化为实践教学中去职业教师不仅术业要专攻,更要积累经验和技巧,运用信息化技术将“术业”通过恰当的方式传授出去。
4.3信息资源的综合开发
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发展需要不断的开发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这就意味着职业教师要加强教科研水平,提升信息资源的综合开发能力,着力建设项目库、案例库,积极构建更为丰富的职教资源信息平台。
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是推动我国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重要突破口。提高中职教师的信息素养是加强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是实现教育信息化、提高教育内涵的关键,也是职业教师教育生涯的永恒话题。面对机遇与挑战,要更新观念,推陈出新,更需要科学的态度与方法。
参考文献:
[1]杨丽君,王兴柱.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J].教学研究,2009(12)
[2]朱怡青.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教师角色转换[J].当代教育论坛,2010(2)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DB/OL]. http:///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2010-07-29/2013-3-9
[4]刘志刚.中国职业教育信息化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1(11)
[5]教育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职成2011(17)
[6]黄滨.教会学生学习——改进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行动与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9)
[7]张霞 杨劲松.江苏省高职院校教师信息素养现状及其培养[N].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给学报,2012(3)
[8]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推动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J].教育信息技术,2012(11)
[9]王永超.信息时代教育信息化对教育产生的影响[J].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20)
关键词:产业升级 高等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7-127-01
近年来,我国发达地区已逐渐进入工业化后期,无论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都面临着成本增加的难题,金融危机更加剧了其影响。各级政府正在加快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提高区域竞争力。产业的转型升级,对人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东部沿海地区近期出现的“用工荒”既是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呼唤,又给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产业升级的现实,高等职业教育急需调整办学思路,及早着手构建适应产业升级需要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一、经济持续增长要求产业升级,产业升级必须依靠技术进步
传统产业的诞生和发展奠定了现代工业文明的物质基础,但其负面影响也越来越突出,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低产出,严重阻碍了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业升级势在必行。
产业升级必须依靠技术进步。高技术具有高智力密集、高投入、高收益、高风险、高渗透的特征,不仅可以对传统产业进行改进,还可以在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延伸出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的持续增长。
二、产业升级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及对高职人才培养的影响
产业升级更多地依赖于人力资源,依赖于对新技术的掌握和劳动者素质。如果说过去的10多年随着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新兴工业和现代管理制度的引入,劳动密集型与资金密集型企业对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制造产业生产第一线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上,那么,在当前经济与产业结构迅速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化中,显然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走向多元化。从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来看,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今后人才需求增长最快的部分是中高端制造业生产、管理第一线的技术人员,第三产业尤其是高端服务业的技术应用人才,以及可以将知识创新成果应用于工程、生产第一线,并能进行技术创新、工艺创新、生产组织形式创新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所以,高职人才的培养模式要对产业升级做出提前反应,在办学定位、专业设置、教学设计、课程模式、师资队伍等方面与新兴产业的发展对接,培养专业方向新、技能应用强的创新型人才。
三、目前高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办学定位不准确,专业设置与产业升级要求不相适应。大多数高职学院把人才培养还定位在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的传统产业,背离了产业发展和升级对人才的需求。
专业作为高职教育满足市场需要的载体,是学校联系社会和学生的桥梁。目前许多高职院校设置专业时没有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与地方经济发展结合不紧密;(2)对新兴产业人才需求方向不了解;(3)专业设置趋同,“我有人有,人无我无”;基本没有为先进制造业“量身打造”的专业。一方面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造成高职毕业生结构性就业难。
2.人才培养缺乏针对性,教学质量难以把握和保证。目前,高职学院缺乏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计划,缺乏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办学评价体系和标准。在教学上,理论教学仿效普通高校,实践教学模仿中职和技术学校的实训,没有形成一套独特的、同高新产业相结合的教学和实训模式,从客观上造成人才培养的随意性,教学质量也难以保证。
3.师资结构优化滞后,成为制约高职院校发展的瓶颈。由于高职院校的体制问题,其师资队伍大多源自学历教育时期的班底,特别是财经类高职学院。大多数高职教师缺乏企业实践经历,更缺少在高新产业一线的工作经验,副高以上职称的多为基础课教师,且年龄段偏高。缺乏一支具有一定理论基础、能适应技能型和实践性教学要求的教师队伍,已经成为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所面临的突出问题。
四、构建适应产业升级需要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适应产业升级需要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应体现为: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为人才培养的出发点;以培养学生继续学习能力和职业迁移能力为核心,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以“创新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
1.以超前的办学理念和专业设置来适应产业升级的要求。高职院校应充分认识产业升级给人才培养带来的变化,及早引入新的教育理念,形成多元化办学模式。当前,某些传统产业衰落,人才需求的降低,必然导致高职院校相关专业的萎缩;而某些新兴产业的兴起,人才需求的旺盛,将催生新的专业或新的专业方向。所以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要有超前意识,在充分市场调研的基础上,以职业群为基准,方向因需而变,紧紧抓住人才培养的主动权,以方向的灵活性与高新产业人才需求对接。
2.携手高新企业,打造产学结合的实训基地,强化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同高新企业合作办教育是一种利用学校和产业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以培养适合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模式,是高新人才培养最有效、最基本的途径。校企双向参与,产学紧密合作,能为教学提供真实的职业环境,有效跟踪最新技术,有助于解决校内实训工位不足、实训设备和资源不足、有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不足等许多实际问题;能使高职院校比较深入、真实地了解产业发展需求,增强与之相适应的主动性;能够使学校的专业设置、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和实训环节更贴近产业升级的需要,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推动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实践能力和整体素质的提高;使学校真正树立起“大职业教育观”,开展多种类型、多种规格、多种形式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形成办学类型多样和办学形式灵活的格局,从而赢得广阔的发展空间。产学合作还能带动校企科研等方面的合作,增强学校办学活力和“造血”功能。
3.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保证人才培养计划的有效实施。打造一支符合高职教育需要的教师队伍是实现高职教育教学计划的关键,也是高职人才培养能否适应产业升级需求的前提。(1)切实做好青年教师“双师型”培养计划。(2)新引进教师的专长,要符合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3)专兼职相结合,聘请新兴产业的技术人员和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到学院代课,既能相互促进,又能适应专业变化要求。(4)鼓励教师到高新企业兼职,或定期组织专业教师到相关企业顶岗实习,提高实践操作技能及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5)加强国内外同类学院的教师互访,寻找差距、学习经验和做法,使学科发展具有前瞻性。
构建适应产业升级需要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需要不断探索。从实践中积累经验。相信经过努力,高职学院将以其特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家的产业升级培养更多的可用之才。
参考文献:
1.李建求.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特征.职业技术教育,2001(31)
2.郑健壮,杨强.基于承接先进制造业基地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职业技术教育,2006(13)
3.姚寿广.产业升级呼唤新型技能人才培养.中国教育报
关键词:合肥市;养殖业;发展方式;转变路径
中图分类号 S8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9-114-05
合肥市作为省会城市,养殖业经济发展面临着城乡资源、疫病防控、质量安全、生态环境等诸多刚性约束,尤其是区划调整之后,合肥成为全国唯一环抱著名的五大淡水湖之一“巢湖”的省会城市,围绕合肥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发展战略,养殖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如何因地制宜走出一条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并重的养殖业转型发展之路,已成为当前合肥养殖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课题。
1 加速养殖业发展方式转变的现实基础
近年来,在合肥市“工业立市”、“县域突破”、“统筹城乡”等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举措的强力带动下,全市养殖业经济发展实现了新跨越,初步实现了传统养殖业向基本现代养殖业转变,其保障城市养殖产品供给和消费安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推动农业生态循环产业发展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日益突出。
1.1 养殖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增强 2012年,全市畜牧水产一产产值186亿元,比2011年增加6%,占农业总产值近半壁江山。生猪存栏量138.07万头、出栏量283.07万头,分别比2011年增长2.8和5.2个百分点;出栏家禽1.54亿只,禽蛋产量19.28万t,分别比2011年增长6和6.6个百分点;肉类总产量47.21万t,牛奶产量11.17万t,水产品产量21.57万t,分别比2011年增长5.5、6.7和6.3个百分点。畜牧业产值、家禽出栏量和奶牛存栏量保持全省第一。
1.2 养殖业结构不断优化 大力实施“畜牧业升级计划”、“水产跨越发展”等工程建设,建设了一大批“百头奶牛、万头生猪、千亩龙虾、千万只家禽”规模养殖场(小区、户),着力推进环巢湖生态渔业发展,养殖业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品牌化养殖基地快速扩张。目前,全市规模养殖场(小区、户)突破1.1万个,规模养殖比重达76%以上。乳业、生猪、家禽、龙虾、饲料、渔网渔具6大加工体系加速形成,前五大产业加工能力分别达40万t、400万头、2.5亿只、2万t和200万t,加工产值超过300亿元,渔业出口创汇达2.5亿美元,多年位居全省农业首位。龙虾经济产值突破20亿元,合肥市荣获全国唯一“中国淡水龙虾之都”殊荣。全市养殖业综合加工能力、畜牧水产业集群集聚度、辐射带动力、综合发展能力均稳居全省首位。
1.3 养殖业区域化布局日趋完善 区域化特色产业集聚发展格局进一步完善,形成了肥东县以生猪、奶牛、商品鱼为主,肥西县以家禽、生猪、黄鳝泥鳅养殖为主,长丰县以奶牛、生猪、家禽、龙虾养殖为主,庐江县以生猪、蛋鸭、河蟹等水产养殖为主,巢湖市以生猪、湖羊、麻鸭养殖为主,城区以休闲观赏渔业为主的功能化定位、规模化养殖、生态化循环的养殖业集群集聚发展新格局。
1.4 养殖产业化经营水平大幅提升 龙头企业集群不断壮大,中国最大的养殖企业温氏集团、最大的乳品加工企业伊利集团、国内知名的肉品加工企业雨润集团、亚洲单体规模最大的奶牛养殖企业现代牧业以及业内最早上市的上海大江集团等知名企业相继落户合肥,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发展至213家,其中年产值超亿元的达35家;养殖业合作社发展到623家,“龙头企业+合作社+养殖小区+农户”的产业化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健全,产业化经营活力不断释放。
1.5 养殖业科技支撑能力日益增强 全市拥有养殖业科技人员达5 000余人,中级以上职称突破200人。牵头组建了安徽省“115”水产业创新团队,不断推动产学研、农科教紧密结合。取得了良种培育、生态健康养殖、疫病防控、产品加工等一批重大实用技术成果,其中《淮猪新品系选育技术及产业开发》荣获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牛羊胚胎工程产业技术研究》、《克氏螯虾(龙虾)苗种繁育与大面积推广》等荣获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科技型养殖企业加速发展,其中长风公司、安泰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森科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淮猪遗传资源保护场,富煌三珍食品集团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1.6 养殖业功能延展取得新突破 肥西老母鸡家园、肥东2814垂钓休闲渔场、大圩渔家乐、环湖生态渔业等休闲观光养殖业新兴业态快速发展。先后成功地举办了长临钓鱼节、中国合肥龙虾节等一系列会展和节庆,中国合肥龙虾节已连续举办12届,成为合肥对外的重要窗口和名片之一。合肥养殖业正在由过去提供单一性物质消费产品,向提供消费物质产品与满足市民追求文化、休闲、旅游、观光等精神产品并重的多元化消费需求转变,其促进城乡互动的文化内涵日渐增强,经济、生活、生态、服务等多元化功能已初现倪端。
1.7 养殖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 制定实施养殖业地方标准29个,全市部级标准化及健康示范场总数达30家,无公害畜水产品140个,在农业部产地畜水产品例行监测中,合肥抽检合格率始终保持在100%。在全国开创了动物防疫和畜水产品质量安全一体化管理、全程质量控制的先河,在全国率先解决了“注水肉”上市问题,实行牛羊肉报验以来,没收并无害化处理的含水量超标牛肉超过40万kg。建成了市县两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了一系列养殖产品质量监管制度,养殖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有力地提升了养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1.8 养殖业安全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在全国、全省率先开展并完成了动物防疫体制改革,在全市建成了集“行政管理、监督执法、技术支撑”三位一体的动物防疫新体制和“市县有局、区域有所、乡镇(街道)有室、村级有员”的动物防疫新体系,建立了“市指导、县负责、乡(街道)为主、村落实、户联防”的动物防疫工作新机制,形成了“政府管面、部门抓线、场户抓点、群众监督、专家把关、群防群治、依法防控”的动物防疫工作新格局。在中部省会城市率先启动并顺利推进了无规定动物疫病防治省级示范区建设,在全省率先推动动物防疫监督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在全市建立起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农业生产安全保障体制。建立了“政府组织、畜牧主管、部门负责、分关把守、市县联动、联合执法”的监管工作新体制和“局、所、队、场”四级监管新体系,形成了“政府管理,部门执法,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源头治理,全程控制,产销联防,溯源管理”的监管工作格局。实现了连续10a全市安全无疫和连续8a无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防控目标,动物卫生综合监管能力和水平显著增强。
2 推动养殖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外因素
随着近年来合肥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全市养殖业经济发展的外在环境和内在机制均发生了深刻变化。
2.1 外在发展环境推动
2.1.1 生态文明建设要求 合肥区划调整之后,生态环境建设对养殖业发展的刚性约束更加明显,尤其是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战略部署,生态文明建设成为重要任务,对养殖业的加速发展和发展方式转变提出了新要求。加大养殖业污染面源防控、促进养殖业废弃物生态化和能源化综合利用力度,走生态循环、综合利用、安全健康、保护环境的养殖业发展之路,已成为合肥养殖业转型发展的现实需要。
2.1.2 消费市场需求 合肥作为全省重要的畜禽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基地和最大、最密集的畜禽产品消费市场之一,具有消费的群体规模大、结构层次多、需求多元化和安全化要求高等特点,既为大力发展优质、安全养殖产品及其加工产品提供了发展空间,也对发展高效安全优质的养殖业提出了更高要求。
2.1.3 城乡统筹带动 全市深入实施“四化同步”和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有力推动了农村人口转移和扩大就业,加速了工业成果和城市文明向“三农”辐射,全市初步建立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融合的发展机制,加速了城乡资源配置和流动,带动和装备了全市养殖业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优化配置,为加快养殖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积蓄了能量。
2.1.4 政策扶持增力 市政府连续5a出台《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与市级新型工业化、自主创新、服务业构建了养殖业发展政策共享平台,奖补项目达180余项,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市县两级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体系,形成了政策支持与资本投入“同步发力”的新格局,支持养殖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引导和激励效应日益凸显。
2.1.5 宏观经济压力 在宏观经环境影响下,养殖业经济发展受关联行业和饲料、燃油等相关产品市场价格影响的不确定压力加大,加之受粗放利用资源等传统生产方式叠加影响,迫切需要养殖业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式增长向内涵式增长转变。
2.2 内在矛盾的促使与驱动
2.2.1 “菜篮子”保障责任大与安全优质养殖产品生产能力小的矛盾 畜禽水产品作为“菜篮子”重要的基本供给产品,保障有效供给责任重大。随着自然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增强,以及动物疫病越来越呈现出多种类、多频发特点,加之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相对较少,致使安全优质养殖产品生产能力相对薄弱,滞后于多元化和安全化消费需求增长。
2.2.2 养殖业产业经营组织增效期望高与比较效益低的矛盾 养殖业生产在逐步由小生产向规模化大生产转变渐进过程中,进入了高成本、高投入的“双高”阶段,同时受当前“老人农业”、“空心村”、生态环境等影响,也进入了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趋紧的“双紧”阶段,农资价格上涨,用工成本增加,设施投入加大,养殖业生产经营组织,尤其是养殖农户对增效的期望值越来越高,但实际获利空间却越来越窄。
2.2.3 全产业链经营要求与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的矛盾 构建产、加、销一体化的全程产业链生产经营体系是养殖产业化经营的必然要求。就目前合肥养殖业整体经营情况而言,尽管拥有一批国内知名的大企业,但龙头企业、养殖业农民合作社总量仍然偏低,联接养殖大户、农户的紧密型利益机制尚不健全,带动能力不强,粗放和分散的小规模养殖仍然占相当比重,养殖产品精细加工和深度开发程度不高,品牌总量偏少和知名度不高,核心竞争力不强,产业链较短等问题依然较为突出,亟待通过加快养殖业生产、经营、主体、要素和功能等转型升级来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
2.2.4 优质安全要求与疫病防控和质量安全监管难度大的矛盾 全市养殖业经济的快速发展,随之带来了疫病防控和养殖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较大压力。动物疫病种类多、病源复杂,流行范围广,尤其是口蹄疫、蓝耳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病源变异机率加大,整体防控任务加重,加之在应对动物疫病防控中不可避免地使用防控药剂,质量安全监管的任务也随之加大。
2.2.5 科技兴业需求强与支撑能力弱的矛盾 全市养殖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学研结合不紧密、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以及农技推广队伍和从业人员素质亟待提升等问题仍然较为突出,尤其是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相对滞后、高附加值畜禽水产品研发水平不高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制约养殖业转型提升的瓶颈之一。
3 实现养殖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路径
牢固树立“大产业”理念,不断破除“就养言养”的发展路径定势,始终将推进养殖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设现代养殖业产业体系置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以谋划和推进。充分利用多年来持续推进而积淀的养殖业经济发展的良好基础,围绕全面转型升级和生产、生活、生态、生物功能定位,以规模化、园区化、专业化、设施化为方向,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发展要求,坚持用新型工业化理念引领养殖业发展,以新型工业化成果装备养殖业基础设施,以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建设方式建设养殖业产业,大力发展“农工贸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现代养殖业,推动养殖业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开发和集约化发展,加快构建以现代科技为支撑、现代经营为基础、现代农民为主体、三产联动为特征的具有合肥特色的现代养殖业发展新格局。
3.1 围绕产业“发展什么”,深入推进养殖业结构调整,着力解决生产“散而不聚、多而不优”的问题,强化现代养殖业的主阵地,大力提升养殖生产的特色化、高效化和规模化水平 坚持“优质高效、科技进步、规模集约、绿色低碳”的发展原则,进一步优化全市养殖业产业布局,因地制宜,高起点、高标准修订和完善县域养殖业发展和建设规划,与美好乡村建设、土地利用规划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等规划同步衔接,突出县域特点,通过深入实施畜牧业升级、水产跨越发展、良种繁育体系、生态休闲渔业提升、养殖产品加工增值等工程建设,深入推进养殖业一二三产业互动融合,促进养殖业转型升级。
3.2 围绕产业“谁来经营”,积极培育新型养殖业经营主体,着力解决主体“量多不优、大则不强”的问题,壮大现代养殖业发展的主力军,大力提升经营主体的集团化、合作化和职业化水平 突出龙头地位,“做大做强”产业化龙头企业,鼓励各类资本投资养殖业兴办龙头企业,培育壮大养殖产品加工企业,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品牌嫁接、资本运作、产业延伸等途径,发展养殖业经济,大力提升龙头企业的经营竞争力、科技创新力和市场开拓力,着力打造一批养殖业领域的领军企业、知名企业和品牌企业,加速形成一批年产值超10亿元以上的大型龙头企业集团。突出合作带动,“提升发展”农民合作社,按照加大扶持促发展、完善机制促规范、服务农民强功能、拓宽领域增实力的要求,在增量、扩面、规范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养殖业合作社再联合、再集聚和再提升,全面提高养殖业合作社发展水平。突出农民主体,“鼓励发展”家庭农场,坚持以养殖大户为重点,积极探索养殖业家庭农场经营模式,使之成为当地园区化养殖、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优质化产品的示范者和带动者。突出新生力量,“培育发展”新型职业养殖者,把返乡大学生、在农业领域从业的大学生作为培育新型职业养殖农民的重要力量,鼓励大学生从事农业创业;鼓励农技人员解放思想,投身现代养殖业发展,到农村一线领办、创办示范基地;加强养殖业经营管理和技术人员培训教育,打造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养殖业从业人员队伍。
3.3 围绕产业“强体增效”,加大养殖业“全产业链”经营力度,着力解决产业经营“产业链较短、商品率较低”的问题,加强现代养殖业经营的主牵引,大力提升养殖业经营的专业化、组织化和产业化水平 着力推动“养工商”三业互动和养殖业“产加销”三环衔接、三产联动、上下游配套、多功能开发,加速建设生猪、家禽、乳业、渔业等一批总产值超100亿元的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和主导产业,构建全产业链产业集群。突出特色主导产业培育,围绕养殖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综合各地资源优势和生产传统,确定产业主攻方向,以“县域有特色、乡村有特品”的发展模式,着力打造区域性特色版块,建立特色养殖业产业基地。突出示范村镇创建,建立健全“一村一品”联动发展机制,发展生猪、家禽、龙虾、水产、休闲渔业等特色“一村一品”,建设“村企对接、一村一品”专业养殖示范村,形成一村一品、多村一品,一乡一业、多乡一业的养殖业集群发展新格局,争创一批国家和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突出产品精深加工,围绕养殖业主导产业,大力兴办各类养殖产品加工企业,促进企业向专业化、精细化、配套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实现养殖产品多层次、多领域的转化增值,不断延伸高效特色产业链。突出利益机制完善,引导龙头企业积极构建“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公司+养殖园区+农户+基地”等多种形式的养殖产业化联合体,不断完善定向服务投入、价格保护、风险保障和利润分配等联农经营机制,增强养殖业强农联农带动能力,促进农民增收。突出提升养殖产品市场化水平,建立健全以城区大型综合性养殖产品交易市场为龙头,以产地批发市场和专业合作组织为基础的产品销售市场体系,以连锁配送、冷链物流、农超对接、电子商务、直供直销等现代流通业态为主导,建设具有较强聚合产品营销和辐射带动能力的养殖产品市场体系。加强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以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为龙头,县(市)中心为骨干,区域性乡镇站为基础和基地检测点为补充的养殖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大力实施“从田间到餐桌”全程质量监控,保障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
3.4 围绕产业“要素集聚”,深入推进养殖园区建设,着力解决先进生产要素“集聚载体少、承载功能弱”的问题,建立引领现代养殖业发展的主战场,大力提升养殖业建设的园区化、集约化和集群化水平 突出规模化和综合型的养殖园区建设,加大资源、项目、资金整合力度,推动产业、企业、科技、人才、资金、服务集聚,改变养殖业“低、小、散”的经营模式。大力发展规模养殖,重点加大“部、省、市、县”四级标准化及健康养殖示范场联创工作力度,实现健康养殖在规模养殖场的全覆盖。围绕“产园村”一体化建设,突出温氏、现代牧业、合肥立华、富煌三珍、海纳百川等龙头企业的辐射作用,以“一村一品”专业村为基础,积极规划和发展生猪、奶牛、家禽、水产、黄鳝泥鳅等主导产业园区建设,加速构建以大型现代养殖园区带动适度规模养殖业经营的园区化、规模化养殖新格局。依托部、省、市、县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大力加强示范区内现代养殖园区建设,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和聚才引智,促进养殖生产示范基地、苗种繁育基地、质量检测中心等平台建设,实现现代养殖园区和现代农业园区设施、服务共享,带动周边养殖主导产业共同发展。深化养殖园区发展机制创新,引导农民通过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实现规模养殖,建立“大园区+小业主”和“园区+农户”的运作模式,鼓励农户参与现代养殖园区建设。
3.5 围绕产业“持续发展”,加速推进养殖业生态文明建设,着力解决资源环境“利用粗放、负荷加大”的问题,建设现代养殖业发挥多重效益的主平台,大力提升养殖业功能建设的低碳化、绿色化和生态化水平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现代养殖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要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养殖业发展,促进养殖资源集约高效利用,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3大效益同步提高。突出“调”,以“环城、环湖、环饮用水源保护地”、“沿山、沿岭、沿路”“三环三沿”为重点,积极发展生态养殖、集约养殖和污染控制。实行大房郢水库和董铺水库等水源保护地畜禽禁养、限养;规划和推进环湖1.5km以内禁养畜禽,加大禁养区域的养殖规模控制和生态环保养殖措施落实的力度,控制养殖污染。加大山区、岭区、沿路等区域高效、生态养殖业、林果业和农业循环发展,加速构建规模与效益并重的现代生态养殖产业体系。突出“转”,创新循环养殖业发展模式,因地制宜,采取“一个产业一种模式”,创新推广适应地域特点的林间养殖、猪沼结合等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养殖技术,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多层与立体交织的生态循环养殖产业链。突出“控”,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减量化使用养殖业投入品,大力实施养殖业废弃物能源化利用,推广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相关产业链接和沼气等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构建减排与防控同步的养殖业面源污染防控体系。突出“融”,坚持把生态渔业与旅游产业相融合、与美好乡村建设相结合、与地域特色传统文化相对接,促进休闲渔业发展,重点加快环巢湖等重点区域渔湖风情带建设,构建“以产稳业、以游延业、以节旺业”的生态休闲观光渔业产业新体系。
3.6 围绕产业“活力释放”,深入推进养殖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着力解决发展动力“内力不足,外力难融”的问题,强化推进现代养殖业提速发展的主驱动,大力提升养殖业经营机制创新的系统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水平 创新规模经营机制,会同农业部门,在建立健全规范化土地流转管理和服务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农民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促进土地向规模养殖集中,着力解决发展规模养殖的土地难集中问题。创新养殖业经营机制,积极推广以土地股份合作制、家庭适度规模经营、“大园区+小业主”等多种形式的养殖业规模经营模式。以品牌企业、企业品牌产品、区域性主导产业等为重点,完善和推广以产业链为主线的龙头企业+合作社(专业村)+适度规模养殖+农户的经营方式,提升产业经营效益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创新养殖服务机制,建设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发展现代养殖业的必然要求。围绕养殖业产前、产中、产后全程综合配套服务,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互为补充、有机结合的养殖业社会化服务体制,形成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主导,龙头企业和合作社为基础,其他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公益与经营相结合,专业与综合相协调的“一主多元”养殖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养殖业生产经营服务水平,推动养殖业发展方式进一步由传统的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提高养殖业生产经营水平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创新养殖业投融资机制,加大财政资金整合力度,建立健全财政支持养殖业发展支出稳定增长机制,实行对养殖园区集中投入、重点投入,引导工商和民间等各类资本投入现代养殖业建设。积极引导养殖业经营者开展资金互助合作,开展联户担保等多种形式的合作担保,从村镇银行、小额信贷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服务组织贷款。创新商业性银行信贷方式,探索养殖业经营组织商业合作基金联盟,拓展信贷渠道。积极推行农村“三权”抵押,探索以养殖产品订单、保单作贷款担保,扩大养殖户有效担保物范围。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完善养殖业保险制度,加大农业保险力度,降低养殖业生产风险。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充分利用工商资本集聚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综合优势,深入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实行内外资齐引,内外商齐招,依托“龙虾节”、“合肥农交会”等载体,重点引导工商资本投入养殖业设施建设和产品加工等关键环节,增强养殖业发展后劲。
3.7 围绕产业“支撑引领”,深入推进养殖业科技进步,着力解决科技“集成创新弱、推广应用低”的问题,强化养殖业转型升级的主引擎,大力提升养殖业科技推广应用的信息化、集成化和普及化水平 依托和发挥合肥科教资源优势,深入实施科技强牧和科技兴渔战略,重点加强现代苗种、养殖设施、精深加工、物联网技术的集成创新和组装配套,形成与农业养殖业相适应的科技要素结构,提升养殖业核心竞争力。突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发挥龙头企业研发中心、综合试验站、科技示范园区等养殖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加大与安农大、省农科院、在肥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等科研院校和机构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力度,按照首席专家+创新团队+协作单位的科技创新与推广联盟模式,加强养殖业生产和加工领域的科技创新,建设一批现代养殖业科技创新的孵化和转化载体,提高科技转化推广的组织化、系统化和科学化水平。突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围绕生猪、家禽、龙虾等主导产业,加强地方优质良种资源保护、开发和新品种繁育,壮大畜禽水产良种企业集群,建立“原种场-扩繁场-商品场”相配套的良种繁育体系,提高自主育种、供种能力。突出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发挥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乡镇区域站、村级防疫员的养殖科技推广作用,探索推行“网格化”、“组团式”畜禽水产科技服务模式,组织开展社会化服务人员、规模养殖场技术人员参加的协同科技服务,促进养殖科技进村入户,提高服务的有效性。突出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养殖业,积极推进地理信息、智能控制等现代科技和物联网技术在养殖生产、产品加工营销和生产管理等领域的应用,创建一批养殖业信息化示范基地,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养殖业领域广泛运用,提高养殖业管理智能化水平。
3.8 围绕产业“强基增力”,增强养殖业保障能力,着力解决发展“基础设施弱、稳定投入低”的问题,强化现代养殖业发展基础的主抓手,大力提升养殖业投入主体的多元化、市场化和项目化水平 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完善市县两级财政奖补政策,引导各社会资本投资养殖业。以县(市)区为主体,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联动农业、林业、农开发等相关部门,积极推进养殖业项目集聚,突出基础保障,统筹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基本农田水利、标准农田等重大项目的集聚建设,为促进养殖业规模化发展奠定设施基础。加强养殖业重大项目编报和争取,大力加强建设、调度和服务工作,千方百计增加养殖业投入,夯实养殖业发展基础。
3.9 围绕产业“生产安全”,大力提升动物疫病防控能力,着力解决疫病防控“松懈麻痹、言防即苗”的问题,筑建现代养殖业安全发展的主防线,大力提升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法制化、常态化和科学化水平 强化各级政府和养殖业主管部门“无疫就是安全、无疫才有增收、无疫促进发展”的意识,充分认识重大动物疫病多病联发、多发频发等难控的新形势和新特征,不断提高动物疫病防控策略研究能力,着力推进防控工作由以人治疫向依法治疫、被动防控向源头管理、集中负责向落实责任制、集中强免向规范管理、事后查处向事前预防监督的转变,以建立健全动物疫病防控体系为主线,以突出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建设为重点,坚持“突出重点,源头管理,全程控制,防养并举,防控结合”工作原则和“无疫严防、有疫严控,立足早发现,全力抓救治”工作要求,完善“市指导、县负责、乡为主、村落实、户联防”长效机制。加大“政府负总责,部门各司其职”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动物防疫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落实和监督力度。以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H7N9禽流感、牲畜口蹄疫、猪瘟、猪蓝耳病、狂犬病、奶牛结核病等动物疫病为重点,以开展强制免疫为主线,强化城区活禽市场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推进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全面落实以强制免疫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有效降低畜禽疫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和人畜共患病发病风险。
一、农村养殖业存在的问题
1、市场体系不健全
由于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国家对粮食实行了保护价收购,从根本上保护了种粮农户的利益,但对于养殖业,政府没有形成长效的保护机制,玉米、豆粕等用于养殖生产的原料和畜禽及其产品的价格时涨时跌,波动幅度较大,而且养殖户还要承担生产过程中巨大的疫病风险等,养殖利益得不到根本保障,特别是当饲料价格飞涨、畜禽产品价格下跌、畜禽病种增多的形势下,养殖户更是无利可图,甚至出现亏损。
2、技术和观念落后
农村养殖业由于问题诸多,使得技术非常落后。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人工饲养,机械化程度较低。但是发达国家却不同,例如,欧美发达国家的养殖业机械化的迅速发展始于20世纪20年代至70年代,养殖业机械化的水平到目前为止已经相当高。其发展的主要畜牧机械化设备包括:草原建设机械化、牧草收获机械化、饲料加工机械化和畜禽养机械化,这些机械的广泛应用大大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增加了畜牧业的收入。
同时,在农村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使得很多农户无法掌握市场行情,不能根据市场进行有效的改变,而往往根据经验进行饲养活动,使得很多养殖户都不能取得较好的效益,甚至有些养殖户在饲养过程中没有足够的经济来源,使得半途而废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还有,在养殖的过程中养殖户观念也很落后,有很多的观念需要养殖户自己去研究,自己去创新。同时,在农村的养殖户很容易形成恶性竞争,这种竞争很可能导致价格的下调,甚至是其他恶性事件的发生。
3、资金短缺
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投资比较大,仅基础设施建设一项,一般养殖者单靠自己都很有难度;同时,规模养殖需要大量的流动资金,国家虽竭尽全力予以资金扶持,但毕竟是少数。养殖户只能把希望寄托在金融部门贷款上,但据基层反映,近年来金融部门承诺了相当数量的养殖贷款,却很难保证资金及时足额到位。究其原因,一是存在以新贷偿还旧贷的现象;二是贷款门槛高,要求有不动产等作抵押,多数养殖户不符合当前设定的贷款条件;三是养殖贷款期限偏短,而养殖业的生产周期相对较长,有的养殖户还没出售产品,金融部门已开始催还贷款,对推动养殖业持续发展的支撑力度还不大。
二、处理农村养殖业问题的措施
1、加强市场保障体系建设
要建立保护养殖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像收购粮食一样,畜禽产品也要实行保护价收购,并适当调控饲料市价,保证养殖户利益。要大力发展或引进畜禽产品深加工企业,并协调企业与养殖户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实行加工转化增值,提高养殖效益。要加强养殖协会和合作组织建设,通过协会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价格,实现养殖户与市场有效对接,规避养殖市场风险。要构建市场营销网络和营销队伍,建立畜禽产品交易市场,为养殖户搭建销售平台,拓宽销售渠道。
2、形成产业集群,完善产业链,实现区域规模经济
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产业链是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并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关系形态。产业链的本质是用于描述一个具有某种内在联系的企业群结构,它是一个相对宏观的概念,存在两维属性:即结构属性和价值属性。通过形成和完善产业集群和产业链,在发展农村养殖业中便不难实现区域规模经济,从而更大程度地降低养殖户的费用,减少养殖户的生产和出售成本。
3、资源的再使用
养殖户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另类“资源”。例如,在动物的养殖过程中,粪便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可以在养殖的基础上发展花卉或者大棚蔬菜业,也可以发展能源产业如沼气,从而变废为宝。畜禽粪便的厌气处理或制取沼气理论已经非常成熟,采用该种方式不仅部分解决了养殖企业的能源问题,又解决了畜禽粪便污染环境的问题。
4、加大资金扶持和政策引导
现代畜牧业是以规模化养殖、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为特点的养殖方式,这就要求养殖企业和农户在畜禽棚舍、水电路、饲料加工机械和防疫等基础设施上必须达到一定水平。为此建议,一是继续实施标准化规模畜禽养殖示范场项目建设。参照近年国家采取规模养殖场(小区)项目建设的投入方式,向各地下达规模养殖项目建设任务及市县财政专项资金,引导和扶持农民发展规模养殖场。二是整合多渠道资金。要将畜牧业、农业开发、以工代贩和扶贫等项目资金整合使用,通过发展规模养殖实现多重效益;三是积极协调金融机构支持农民发展规模养殖,增加贷款数量,延长贷款期限,实行贷款贴息,切实解决养殖户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四是统筹加大畜水、财政、土地、交通、电力等部门政策扶持力度,为发展规模养殖创造宽松良好的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