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国际贸易产生的基本条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生产要素真赋差异的影响分析
赫克赫尔一一俄林的理论认为国际贸易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各国之间的要素享赋之间的相对差异成为各国分工的依据。具体思想概括如下:由于每一个国家所拥有的生产要素享赋有所不同,使各国之间的要素产生价格上的差异,这时如果一个国家善于利用价格便宜且十分丰富的资源进行产品生产时,由于其生产产品的成本相对较低,因此其在国际贸易中就能获得相对较高的利益。在满足以上分析条件时,国际贸易便成为推动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由低向高进行转化的基本因素。这主要因为生产要素享赋具有相对的比较优势,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比较优势使一国的产业结构倾向于某种类型的要素组合方式,例如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等;二是由于要素上的比较优势,促使一国的产业结构倾向于相对成本较低的专业化生产,从而在国际贸易中处于有利位置,通过这种传递作用来促进国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二、国际贸易促进产业结构成长的形式
国际贸易能够有效促进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但是也要结合一国的实际,因为每个国家的国情不同,因此各国的经济的发展程度便不相同,这大致可以归结为两种:一是主要依靠产品的进口,通过进口产品在国内打开市场,从而使国内的产业进行发展。当这一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便会产生规模经济,于是生产成本开始下降,这个时候便会利用本国生产要素的享赋的比较优势,进行这一产品的出动,于是产业的国际市场被打开,这一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这可以充分发挥一个国家某种要素的较为丰富这一优势,充分挖掘可能在技术、装备制造等方面的潜力,以进口带动出口,形成特定的要素组合方式。这一阶段可以适合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初期。其具体优势如下:一是能够利用进口带动出口,并能推动这一产业的升级,有利于发展新兴的产业,而同时又能够降低成本,尤其是规避风险。二是充分利用劳动力享赋的比较优势,有效降低成本,能够使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从而促进产业升级。三是面向出口的形式。这种方式主要是将本国产业生产的产品面向国际市场,以成品代替初级产品的出口,通过出口来促进整个产业的调整和升级。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国内对产品的研发取得新的进展,生产出有竞争力的产品,形成国内市场,有效促进了这一产业的发展。当国内这一产业内生产产品处于饱和状态时,便会向国际市场进行拓展,从而扩大出口。当在国外市场形成一定的规模和竞争力时,有关产品的技术、资本等方面便会发生相应的输出,从而类似的产品将会进一步降低成本,从而对国内的产业进行有力的促进。这时,产业内的企业开始出现“优胜劣汰”,技术创新能力强和有竞争力的企业能够生存,产业结构发生了调整和升级。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有利于经济发达的国家采用。具体优势如下:(1)能够有效吸引外商对国内这一产业进行投资,有效促进产业的发展;(2)更加有利于就业和收入分配格局的改善;(3)更加有利于资源的使用和配置。
三、国际贸易影响产值结构的传导机制
【论文关键词】技术性贸易壁垒 生产成本 技术创新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大,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贸易的自由化趋势,我国的对外贸易受到了发达国家越来越强的及时性贸易壁垒。本文通过分析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贸易的影响,给出了来应对技术贸易壁垒的对策。
一、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近年来,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极力采取技术性贸易壁垒来保护本国经济,给我国出口设置高门槛,增加了我国出口贸易的成本,严重削弱了我国出口贸易竞争力,损害了我国贸易利益。对于出口型企业,它的固定成本中还包括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TBT)的成本,要降低TBT增大贸易的自由化程度可以通过一些国际协定,比如美国欧盟相互认证协定,欧盟新方法指令中的产品标准。降低TBT就降低了出口的桥头堡成本,桥头堡成本降低,市场的开放度增大,对经济贸易会产生与降低边际成本同样的效果。
二、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措施之一是技术创新
1.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的概括。大部分关于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措施的文献中,都是从政府和企业两方面说的:政府方面,要强化国家有关的政府部门和非政府标准化机构的职能,建立规范的政府认证管理机构,对所有政府或非政府的认证、安全许可、质量许可和所有的合格评定机构与部门进行授权,明确他们各自的工作范围和职责。按照WTO的要求,建立国家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咨询机构。既对外传递我国制定、采用和实施的有关技术性措施的信息,接受合理的咨询,又与国外的咨询机构加强联系,建立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数据库,及时向国内企业预警信息。
企业方面,首先认清我国已经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潮流的形势,只有全面、准确地了解WTO规则,才是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基本条件,特别是要了解WTO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等文件,才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合情、合理、合法。其次企业要认识到加强质量管理标准化工作的重要,因为建立一个好的质量管理体系不仅对参与经济全球化是必要的,而且对新产品占领国内外市场是有益的,理解实施产品质量管理的标准化工作,能有效去除国际贸易中的技术性壁垒,可以为企业创造一个更加有利的国际环境的意义。
2.技术创新的经济分析。在开放经济系统中,一国技术创新能力不仅取决于本土技术研发,还受国外技术溢出的影响。随着各国经济之间联系日益紧密,通过技术溢出的外部效应促进本国技术创新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对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通过各种技术溢出途径获取外部技术资源,并对其消化、吸收、改进以带动本国技术创新,已成为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所在。
技术外溢的传递渠道主要有国际贸易、外商直接投资(FDI)、劳务输出、人口迁移以及信息交流等。其中以国际贸易、FDI为最重要的两个技术传递渠道(Keller,2001)。国际贸易的技术外溢主要是通过劳动力的流动,竞争效应和产业链的效应等途径发生的。
3.技术创新对企业发展的作用。(1)技术创新是企业谋求发展的基础。美国哈佛大学著名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 - Porter)在分析经济增长方式的阶段性时指出:就世界范围来看,工业化国家包括工业化过程中的国家,大多数企业已经走出了资源推进型增长方式,发达国家企业则已经经历了投资推动增长方式,而进入了创新推动型增长阶段,而工业化过程中的国家大多数企业则仍处在投资推动阶段。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薄弱,要实现经济的发展就要求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出口竞争力。(2)技术创新是促进企业不断发展的动力。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企业技术创新,只有持续不断地推进创新,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获胜。如飞利浦公司是有着百年历史的老企业,纵观它一百年发展的历史,正是由于一系列的技术创新,为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使飞利浦公司长盛不衰,不断发展。所以,企业的技术创新不仅可以给企业带来很大的利润还能推动企业的不断发展。(3)技术创新可以使企业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认为,就世界范围来看,大多数企业已经走出了投资推进型增长方式,并开始从投资推进型向创新推进型转变。而大规模的生产往往意味着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这是大多数企业所难以承受的,同时由此带来的高资产专用性使企业的刚性增加,难以适应快变的市场环境,所以企业的成长发展应着眼于核心能力的培育,立足于技术和产品的创新,创新成为企业成长的根本依托。
参考文献
[1]Keller W.Knowledge Spillovers at the World ’s Technology Frontier[R].CEPR Working Paper.2001
[2]Grossman GM,Helpman E.Innovation and Growth in the Global Economy[M].Cambridge.MA:MIT Press,1991
关键词标准国际贸易信用评价模型指标体系
一、基本概念
标准国际贸易信用评价模型以交易个体履约能力为出发点,根据全球国际贸易信用基本特征提炼对各个国家和地区具有普适意义的指标体系,进而利用数理统计相关模型方法对参与国际贸易的企业或组织进行信用评价。各国国际贸易信用评价模型以标准模型为基准,从而实现了国际贸易信用评价在世界范围内的对接。
二、建立标准模型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各国经贸往来的迅猛发展,国际贸易活动中交易个体的信用问题日益凸显,在一定程度上为跨区域交易的顺利进行制造了障碍。然而现阶段各国信用评级机构受地域、文化、政治、经济、信用评级行业发展水平的制约,其国际贸易信用评价模型不尽相同,甚至差别较大,导致参与国际贸易企业或组织在一国的信用等级评定无法在其他所有国家得到普遍认可,建立标准国际贸易信用评价模型势在必行。
不同国家或地区间国际贸易信用评级互认的基础是其各自国际贸易信用评价模型的对接。而国际贸易信用评价模型的对接在形式上表现为同一企业在不同评级模型下的信用评定等级相同;在实质上反映出各评级模型考查企业信用侧重点相似,指标体系及其权重设置相互匹配。不同模型间指标体系的匹配分析是一项庞杂的工作,需要将各模型定性、定量一级指标下二、三级指标分解并按照相互可对应的方式以指标所代表的考查方面和内容进行重组和比照,权重相加列等,只有实现了指标体系及其指标权重的完全对等才实现了模型的对接,即一国或地区国际贸易信用评价模型对参与国际贸易企业或组织的信用等级评定适用于与其模型实现对接的其他国家。在实务操作中,这一方法的困境在于:第一,不同国家国际贸易信用评价模型很难达到完全匹配,即使细微的差别也可能导致评价结果的大相径庭;第二,即使可以实现模型间的完全匹配,但若要实现与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匹配分析,包括国家贸易行政部门的配合和匹配成功后的业务推广,其工作无论在量上还是复杂性上都不可能由一个国家单独完成。从以上两个层面上说,建立标准国际贸易信用评价模型,由国际性第三方权威组织推广并应用,各国只要实现了本国的模型与标准模型的对接即间接实现了与其他与标准模型匹配的国家和地区的对接(如下图所示),对规范国际贸易信用评级甚至国际贸易秩序都大有裨益。
三、标准模型指标体系的建立
一般意义上企业信用评级模型指标体系侧重考查企业的债务偿付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而国际贸易信用评价模型指标体系则侧重于考查企业的履约能力,因而标准国际贸易信用评价模型在在指标选取、权重设置上与传统信用评级模型有所差异。另一方面,外贸类企业是企业集群的一部分,因而其信用评价指标体系框架也应从一般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演绎而得。标准国际贸易信用评价模型延续一般信用评级模型指标体系中定量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的分析思路,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及统计软件对初步选定的指标进行删除或添加,在保持科学性的同时满足符合世界范围内国际贸易企业的普遍需求。
(一)标准模型指标选取的原则
标准国际贸易信用评价模型指标体系的建设需要在正确原则的指导下,结合世界各国国际贸易企业的共有特点,才能保持公正性。模型建立的原则除一般信用评级模型设置的所要求的科学性、全面性、实用性、可比性的原则外,还应根据国际贸易跨国交易的特点坚持如下原则。
(1)普适性原则。标准国际贸易信用评价模型指标体系应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普遍适用性,即将标准模型单纯作为国际贸易信用评级模型运用到任何一个参与国际贸易经济活动的国家和地区其对外贸类企业信用水平的评价与该国原有想国际贸易信用评级契合度较高,结论基本一致。
(2)兼顾性原则。标准国际贸易信用评价模型指标选取需要综合各大洲国际贸易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家和地区的国际贸易信用评级指标体系的相同或相近指标,最大程度的摒除区域人文背景、政治背景因素对指标选取的影响。
(3)合法性原则。标准国际贸易指标选取必须与国际通行法规、行规或惯例相一致,与各国商务法律体系、规章制度、道德标准不相抵触,保证在世界范围内的通用性、客观性和中立性。
(4)稳定性原则。指标一经入选标准国际贸易信用评价模型,则应在一个较长的周期内保持指标及其权重的稳定性。作为国际贸易信用交互的基准模型,保持指标体系的稳定性是保证其权威性基本条件之一。
(二)标准模型指标体系的构建
国际贸易企业和组织信用评级主要应从长期的角度来判断该企业的履约能力和履约质量,并重视风险的揭示,因此除了传统信用评级考虑企业的基本素质、经营状况、管理水平、财务状况等因素外,还要考虑企业在不利条件下的履约能力。
首先,考虑宏观环境下世界经济变化或所在行业国际贸易痴线波动及所在国家信用水平发生变化时,企业对这种变化的可能反应,以及它们对企业竞争地位的影响;
第二,从企业自身角度出发,对外贸类企业的经营水平、主营产品或劳务、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状况进行客观考查,讨论企业发展战略的合理性和贯彻管理决策的有效性;
第三,从企业财务状况出发,利用不同财务指标的组合衡量外贸类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和成长能力。
由以上分析可见,前两点隶属定性指标范畴,财务指标属于定量范畴。国际贸易企业信用评价侧重商业信用履约能力和履约意愿的分析,注重宏观环境和企业自身制度建设和规范化发展对这种变化产生的影响,其指标体系构建如下:
1.定性指标的选择
标准国际贸易信用评价模型指标体系主要从宏观环境、企业基础信用、经营管理水平和履约情况四方面进行分析。
(1)宏观环境。宏观环境是国际贸易企业所处国家和周边区域的政治、经济、资信、文化、行业等的综合体,在某些条件下会对国际贸易产生较大的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宏观环境一级指标下设置区域外贸环境、国家信用等级和行业发展趋势三个二级指标。
(2)企业基础信用。与一般企业相同,企业基础信用评价也是衡量国际贸易企业信用水平的重要指标。下设经营历史、资本构成及质量、股东情况是衡量企业基础信用的三个二级指标。
(3)经营管理水平。经营管理水平是从动态的角度分析外贸类企业持久动力和信用能力的一级指标,可分为经营和管理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设置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产品市场占有率、企业管理制度、创新能力二级指标。
(4)履约状况。企业履约情况不仅反映了企业的信用实力,也反映了企业的信用意愿和道德水平。其二级子指标包括商业记录、银行记录、海关记录和纳税记录。
2.定量指标的选择
定量指标主要是根据财务数据选择评级需要的重要指标,由于国际会计准则的逐步接轨、世界范围内会计信息的相互交流,各国对会计指标所代表的企业财务信息的认同逐渐趋同。国际信用评级业各信用评级模型所包含财务指标主要有:经营净利率、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现金流动负债比、净利润现金含量、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经过对北京国富泰企业征信有限公司8个行业各50个外贸类企业进行分析,定量指标涵盖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和成长能力四个方面,设置二级指标分别为:经营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速动比率、现金流动负债比、净利润现金含量;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
(三)标准模型指标权重的确定
邀请理论专家、专业信用评级人员及部分国际贸易企业对指标体系的各个指标进行比较,综合各方意见得到判断矩阵进而用AHP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对指标体系各指标进行比较采用1-9标度方法。
在确定了判断矩阵后,AHP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的步骤为:
(1)设U表示评价指标集,,表示对的相对重要数值,则判断矩阵为U()nn。
一
国际贸易纯理论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有三个方面,即,国际贸易的原因,国际贸易的结构和国际贸易的结果。国际贸易的原因要说明,一国为什麽要参与国际贸易,它的动力是什麽?国际贸易的结构所要回答的是,国际贸易的生产结构或分工结构是什麽?从而要回答一国在国际贸易中所出口或进口的商品结构是什麽。国际贸易的结果所要回答问题的是,国际贸易能否给参加国带来经济利益。要回答这三个基本问题还有待于国际贸易理论前提的确立。一定的经济学理论前提所得出国际贸易理论是不同的。
我们认为国际贸易理论经历了三个基本的发展阶段。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古典贸易理论。这一理论的基本前提是:企业是完全竞争的企业;在当生产要素从一个部门转向另一个部门,或其它部门是,增加某种商品生产的机会成本不变;一国的生产资料在本国范围内得到充分利用;生产要素在各国之间不流动。各国对商品贸易不加干预。古典贸易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比较利益理论。这一理论从不同的方面出发,有两种表述。一是技术差异论。技术差异论认为,各国之间开展贸易的基础在于,它们生产同一产品或同质商品的价格差;这种价格差的基本原因是各国生产该商品时劳动生产率的差别;在生产中只投入一种生产要素—劳动力—的假定条件下,这种劳动生产率的差别表现为各国劳动力熟练程度上的差别,从而是单位产品的成本差别。在这里比较利益实质上是比较各国在生产同一产品时劳动生产率,从而是劳动力熟练程度在各国的差异。在生产两种产品的条件下。各国在同一商品生产上的劳动生产率的差别又进一步表现为,各国在生产同一产品是相对劳动生产率,即表现为生产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的差别。在假定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的情况下,当一国在两种产品生产上的劳动生产率都高于另一国家时,从相对意义看,该国专门生产其中一种劳动生产率较高的商品时,可以发挥本国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即将本国的生产要素都投入到生产其机会成本比较低的商品。进而通过贸易交换到本国放弃生产的那种产品。相应地,尽管另外一国生产两种产品的劳动生产率都低于另一国,但是它仍然可以专门生产自己(相对于外国)机会成本较低的产品。进而通过交换,获得本国放弃生产的商品。在这里技术差异—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成为各国进行国际贸易和分工的原因和决定各国专门生产某种商品结构的基础。这种贸易和分工使参加国际贸易的双方都都获得了利益。因此在这一理论的提出者—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等看来,劳动生产率的差别或技术差别是各国生产同一产品时存在价格差别的基本原因,这种价格差及其生产者对较高价格的追求是国际贸易的原因或动力;每个国家专门生产自己有优势的产品并根据自己对产品的需要进行交换是国际分工的结构;各国经过国际贸易都能够获得实际收入水平的提高则是国际贸易的结果。基于获得和维持这一结果的因素,国际贸易得以维持和发展。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另一种观点是生产要素禀赋论。在其提出者赫克歇尔和伯蒂尔•奥林看来,现实生产中投入的生产要素不只是一种—劳动力,而是多种,而投入两种生产要素则是生产过程中的基本条件。根据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在各国生产同一产品的技术水平相同的情况下,两国生产同一产品的价格差来自于产品的成本差别,这种成本差别来自于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别,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别则决定于该国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由于各种产品生产所要求的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不同,一国在生产密集使用本国比较丰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时,成本就较低,而生产密集使用别国比较丰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时,成本就比较高,从而形成各国生产和交换产品的价格优势。进而形成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此时本国专门生产自己有成本优势的产品,而换得外国有成本优势的产品。在国际贸易理论中,这种理论观点也被称为狭义的生产要素禀赋论。广义的生产要素禀赋论指出,当国际贸易使参加贸易的国家在商品的市场价格、生产商品的生产要素的价格相等的情况下,以及在生产要素价格均等的前提下,两国生产同一产品的技术水平相等(或生产同一产品的技术密集度相同)的情况下,国际贸易决定于各国生产要素的禀赋,各国的生产结构表现为,每个国家专门生产密集使用本国比较丰裕生产要素的商品。生产要素禀赋论假定,生产要素在各部门转移时,增加生产的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保持不变。生产要素禀赋论是瑞典的两位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伯蒂尔•奥林提出的,奥林在他的老师赫克歇尔提出观点的基础上,系统地论述了生产要素禀赋理论。这一理论突破了单纯从技术差异的角度解释国际贸易的原因、结构和结果的局限,而是从比较接近现实的要素禀赋来说明国际贸易的原因、结构和结果。1
技术差异论和生产要素禀赋论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是以各国生产同一产品的价格或成本差别作为国际贸易的原因和动力的。因此尽管两种理论在产生的时间上相距约150年的时间,但是其理论渊源没有根本性的变化。我们衡量这种变化的基本尺度是:它们借以立论的经济学基础是否有根本性的变化;它们的理论本身是否建立在不同的动力机制上,即是否改变了价格差作为贸易原因或动力的基本观点。在我们看来这两个方面都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2 因此我们将技术差异论和生产要素禀赋论统称为比较利益理论,从而构成古典贸易理论的内容。
我们知道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假定:只有两个国家;生产中使用的生产要素是一种,或两种;两国都能生产两种商品;在各国范围内,生产要素在部门间转移时,增加生产某种产品生产的机会成本不变;生产要素在本国的各部门间自由流动,而在各国之间不能自由流动。这些假定条件在理论上是可以接受的,但距离解释现实还有一定的距离。
二
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是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是放松了古典贸易理论各个次要假定前提后所形成的国际贸易理论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对这些假定都作了放松,从而得出了某种新的观点。首先,古典贸易理论提出者,两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现实中的国际贸易不只是生产两种产品。这些学者将两个国家与生产多种产品生产联系起来,提出,在多种产品生产的条件下,每个国家总是可以出口其中一部分自己有比较成本优势的商品,而进口另外一部分本国有比较劣势的产品。这一分析没有改变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原理,但是却推进了古典贸易理论的使用范围,即无论是两种产品还是多种产品,国际贸易都能够用比较利益理论加以解释。其次,古典贸易理论假定,各国只使用一种或两种生产要素生产产品,现实生产中,人们使用的生产要素不只两种。亚罗斯拉夫•万尼克在其著名的论文《要素禀赋论—多种要素的情况》中指出,在多种生产要素下,同样可以依据两种生产要素的分析方法将多种要素下生产的多种产品按照产品的相对价格比进行排列,得出要素禀赋在产品价格上比较优势的系列,仍然可以得出赫克歇尔和奥林的基本结论。第三,古典贸易理论假定,当各国为了实现专业化分工,生产要素从一个部门转向另一个部门时,其机会成本不会发生变化。正是基于这一假定,各国的贸易结构表现为完全专业化的国际分工。因为在本国有优势产品国际比价高于封闭下的国内比价的情况下,该国厂商将增加其产品的生产量。当机会成本或边际成本保持不变时,该国的资源将逐步集中到自己有优势的部门。由于该国生产者无论怎样增加其产量,边际成本仍保持不变,结果是该国的全部资源或生产要素就集中到专门生产自己有优势的产品生产上,形成各国完全专业化的国际分工。但是在现实中,当生产要素从一种产品的生产向另外一种产品的生产转移时,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其机会成本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机会成本递增。机会成本递增意味着,当本国有比较优势的商品产量增加时,本国总会在该优势行业尚未实现完全专业化生产水平以前边际成本就上升到等于边际收益的水平,从而本国的生产不能达到完全专业化。由此可以看出,当放松了机会成本不变的假定条件时,古典贸易理论关于完全专业化生产和贸易的假定,或贸易结构会有某种程度的调整。因而其结论更接近于解释国际贸易结构的某种现实情况。即在现实的贸易中很少存在一国专门一种产品的情形。第四,古典贸易的分析是建立在静态分析分析的基础上的,实际上无论在生产要素的总量上,还是技术水平上,一国的技术优势或要素优势将发生变化。从动态的角度看,一国各种生产要素总量会发生变化。从劳动力的总量看由于经济发展各阶段劳动力的自然增长呈现出“∩”型,即随着一国经济的发展,其劳动力表现出开始增长较曼,然后增长加快,到经济发达阶段劳动力增长速度重新放慢的特征。另一方面,随着一国经济的发展,其居民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比例将减少,而用于储蓄的比例在增加,因此,一国的资本存量将随着该国经济的发展而直线增加。资本的直线增长与劳动力的“∩”型增长相结合,使该国的要素丰裕度发生变化,从而按照赫克歇尔—奥林模型的结论,该国的贸易结构和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都会发生变化。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主张的比较优势理论中,各国技术的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重要基础,它是以要素技术建立在各国之间不存在技术传播为前提的。然而在现实中,各国间存在着技术的相互传播,这种传播有利于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不仅指出了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动力,跨国公司对外投资客观上带来了技术的扩散,从而是技术发明国丧失了在某种产品生产上拥有的技术优势,并将这种优势转向其它国家。某种产品技术优势的转移带来了贸易结构的变化,即从该产品的出口国变成进口国,而某些过去的进口国,由于技术的引进变成了出口国。从国家的角度看,这种技术转移带来了技术进口国收入水平的提高,但是跨国公司的理论告诉我们,这里存在跨国公司与东道国某种利益集团的利益分享。技术扩散和技术转移理论对古典贸易理论产生了新的影响。即建立在各国技术差异基础上的国际贸易优势不是一个长期不变的量,相反从动态的角度看,建立在技术差异基础上的国际贸易优势是一个不断传播的过程。而技术的扩散则表明,如果技术发明国不能不断发明新的技术,它的技术优势,从而是贸易优势将会消失,更深层的意义是,技术扩散将使建立在技术差异基础上的贸易逐步减少,进而出现各国对对外贸易的依赖“递减”。古典贸易理论还假定,生产要素在各国之间是不流动的。然而在现实中,如果生产要素的流动能够给有关企业带来较多的收益,资本的流动是可能发生的。1957年罗伯特•蒙德尔发表了具有重要意义的论文《商品流动与资本流动的关系》。在论文中,蒙德尔从要素价格均等化的角度说明了,商品流动与资本流动对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的相互替代作用。这意味着,当商品的自由流动遇到障碍时,资本流动将代替商品流动实现各生产要素价格的均等化。从另一个角度,美国经济学家王凯峪(1963年)提出了商品流动与生产要素流动在一定程度上的相互补充关系,即在考虑生产要素可以在各国间自由流动的条件下,国际贸易可能只是部分地起到促进要素价格均等化的作用。因此在放松了生产要素不能在各国之间自由流动的假定之后,广义上的要素价格均等化需要做一定的补充,即生产要素的价格均等化不仅可以通过自由贸易加以实现,也可以通过生产要素的跨国界流动实现,或者商品流动和生产要素的流动可以同时起作用,实现生产要素价格的均等化。然而无论这种假定条件的放松对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作了那些重要的修正,都不能改变古典贸易理论的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因是建立在比较成本差别基础上的商品价格差异;二是,国际贸易的分析是建立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之下的。因此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是自由竞争市场结构下的理论。
三
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新贸易理论发展的阶段。前面我们已经注意到,生产某种产品时的机会成本不是不变,而是变化的。这种变化的第一种形式是机会成本递增。而另一种形式是机会成本递减。实际上,机会成本递减的另一面就是由规模经济所引致的报酬递增。所谓规模经济是指,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其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逐步下降的效果。它可以表示为TC/Q = FC/Q + VC/Q。式中,Q表示该商品的生产量,TC表示Q量商品的生产总成本,FC表示生产商品的固定成本,该成本将随着其产量的增加平均到每个单位产品上的固定成本会下降。VC表示生产该商品的可变成本,该成本不会随着产品产量的增加而下降,而是保持不变。规模经济效果意味着,企业可以通过扩大其生产规模、降低商品的单位成本占居竞争的优势地位。同时企业对规模经济效果的追求,将带来产品一个行业或产业内排他性的增强,先进入的企业可以通过逐步扩大自己的生产规模形成单位产品的成本优势,从而是价格优势。这是一种凭借规模经济效果所取得的市场势力或市场控制能力。另一方面,琼•罗宾逊认为,尽管理论上我们假定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但在现实中,大多数的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其原因是,任何企业都希望通过某种优势,获得对市场价格的操纵权,或控制权。获得垄断或控制权的便利途径是生产差异产品。从消费者的角度看,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不仅要追求某种消费品消费数量的增加,以提高自身消费的福利水平,还可以通过在多种同类产品的供应中,选择最适合本人愿意消费的产品提高自己的福利水平。因此从一国封闭经济的条件下,市场从两个方面表现出不完全竞争的特点,一是规模经济排除了企业自由进入某些部门的可能性,二是差异产品意味着企业追求控制产品价格的可能性。这两个方面都打破了原有的自由竞争的市场结构。然而在一国市场范围内,追求规模经济效果和追求差异产品是矛盾的。因为规模经济效果要求生产大批量、同质产品,从而带来市场价格的下降。但是对差异产品的追求要求生产小批量、异质产品。要解决这一矛盾的最佳途径是开展国际贸易。因为国际贸易可以使批量生产的产品分布在不同国家的市场上,从而在每个国家都成为小批量产品,且成为差异产品。这一基本观点由保罗•克鲁格曼在其国际贸易新理论的经典性论文《报酬递增、差异产品和国际贸易》作出了完整准确的论述。在那里,保罗•克鲁格曼非常系统地阐述上述观点。规模经济和差异产品贸易理论强调,在规模经济发生作用的条件下,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差异产品的追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对规模经济效果的追求,从而是对获得超额利润的追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动力。这一理论观点还意味着,国际贸易的结构是不确定的,因为建立在规模经济效果基础上的国际贸易暗含着这样两个重要的假定条件,一是各国之间不存在技术水平的差异;二是各国生产要素禀赋不一定是有差异的,甚至可以说,在参加贸易国家的生产要素禀赋相同的条件下,国际贸易仍然可以存在。此时的贸易结构与以往国际贸易结构的根本差异在于,古典贸易理论所揭示的国际贸易是产业间或部门间的贸易,而建立在规模经济和差异产品基础上的国际贸易是产业内贸易。产业内贸易中,出口方的利益就是不完全竞争厂商获得的市场势力与规模经济利益的总和。进口方利益则是从消费差异产品中获得消费上的满足,进而是福利水平的提高。由此按照保罗•克鲁格曼的观点,既然要素禀赋相同的国家可以通过开展产业内贸易获得经济利益,那麽各国之间建立在要素禀赋相近或相同基础上的贸易冲突将消失,代之而起的是各国企业在产业内生产和出口差异产品。新贸易理论的第二个重要的理论是相互倾销理论。詹母斯•布兰德和保罗•克鲁格曼在其著名的论文《国际贸易的相互倾销模型》(1983年)中指出,寡头垄断厂商为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将增加的产品产量以低于本国市场价格的价格销往国外市场。尽管从表面上看,在国外市场上产品的销售价格降低了,但是从销售全部产品所获利润最大化的角度,如果这种销售不影响在本国销售的其它产品的价格,那麽厂商所获得的总利润水平提高了。同样道理,其他国家的厂商也会采取同样的战略将增加的产品销售量销往对方国家市场,这种相互倾销行为所形成的贸易不是由于两家分属不同国家的厂商生产了差异产品,而是因为各自对自己最大限度利润的追求。由此可以看出,在相互倾销贸易理论这里,各国开展对外贸易的原因只在于垄断或寡头垄断企业的市场销售战略。进而国际贸易的结构既不受产品成本差别,进而是要素禀赋差别的限制,也不受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差异产品追求的限制。同时,相互倾销基础上国际贸易的利益来自于各国企业通过“倾销”所获得的垄断利润和在本国市场上销售价格保持不变情况下所获得的垄断利润总和。为说明这一点,我们假定,A国的垄断厂商甲生产和销售汽车100万量,单价为20,000万美元,如果其增加了生产量1000量,并在国内市场销售,则为使市场吸纳增加的供应量,企业必须将产品的市场价格降低。(因为寡头垄断企业面临的是一条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例如降价200美元。即每量车售价19800美元。在此情况下,该企业因增加生产和销售1000量汽车额外获得1980万美元。但是,当企业降低其商品售价时,不仅要降低新增产品的价格还要将原有的100万量汽车的价格降低到与新增产品价格相同的水平,即从2万美元降至19800美元,100万辆汽车因降价减少收入2000万。结果是企业增加生产后,其总收入还减少了20万美元。显然是有背企业增加生产和销售的初衷的。对此,企业的决策是将产品以低于本国市场价格的价格“倾销”到国外。此时即使该汽车在国外市场上的卖价相对较低,也不致引起企业整体销售收入和利润的大幅度下降。如果说规模经济和差异产品贸易理论开创了新贸易理论的新阶段,那麽相互倾销贸易理论将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基础上的国际贸易理论推向了更高的层次:即使各国生产的商品之间不存在任何差异,垄断或寡头垄断企业仍然可以出于对最大限度利润的追求,开展各国之间的贸易。不完全竞争企业的市场战略,使国际贸易的结构更加不确定。在那里,既然国际贸易产生于企业为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而确定的市场战略,贸易的结构只服从于垄断企业的市场战略或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标准。所以,相互倾销贸易理论指出了,现代国际贸易的原因之一是不完全竞争企业的市场战略,这种市场战略下,贸易的结构仅仅是由于各国企业对最大限度利润的追求。新贸易理论的第三个重要方面是外部规模经济基础上的国际贸易。所谓外部规模经济是指由于企业外部经营规模的优势给企业带来的额外报酬或外在优势。根据外部规模经济贸易理论,企业有贸易优势或没有贸易优势的一个原因不在于各国之间绝对的要素优势的差异,而在于有关部门在某个时点上的发展规模。一般而言,如果一国在某个行业上发展的规模较大,相应地会形成一个行业的规模优势。这种优势表现为,该行业有一个可供共同使用的劳动力队伍,它可以调剂各企业间的余缺;同时行业规模较大,有助于技术的进步和技术成果的迅速普及或采用。总之一定的行业规模有利于资源或生产要素的共享,从而能够在自身企业规模不变条件下的经济利益。相反如果在一国范围内,行业的规模较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要求一家企业必须“小而全”,否则难以维持正常的生产,在生产规模较小的情况下,“小而全”将导致产品单位成本较高,从而是该行业在国际市场上不具备竞争能力。在以往的贸易理论中,我们所谓一国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上有优势,是将企业优势与行业优势等同起来。在新贸易理论中,企业的优势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企业的内部规模经济,二是企业的外部规模经济。企业的内部规模经济可以使企业自身产生竞争优势,而企业的外部规模经济是借助行业优势产生的企业优势。这两种优势都会导致国际贸易的产生。在外部规模经济贸易论那里,某些具有要素优势的国家所以不能在某个行业处于劣势地位,可能产生于该国的这个行业还没有发展起来,因而行业规模有限,难有外部规模经济的优势,“干中学”是该国发展此行业的途径。由此可以看出,发展中国家需要在政府的干预下,获得某种规模经济优势或行业规模优势。
上述三个方面所阐述的新贸易理论是从生产的角度分析国际贸易的原因、结构和结果。在这些理论中,国际贸易的基本前提已经发生变化。由于现代企业追求对市场的操纵,并且从操纵市场中获得额外利润,因此这种市场结构已经不同于典型的完全自由竞争,代替它的是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这里的关键在于,现代经济学,从而是国际贸易理论已经承认了这样一个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的事实,并将这一事实纳入国际贸易理论的思考之中。这种贸易理论基本前提的变化,标志着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即使国际贸易理论进入了新贸易理论发展阶段。在此基础上,国际贸易理论才有了建立在规模经济和差异产品基础上的国际贸易论,才有了相互倾销贸易理论以及外部规模经济贸易理论。这些理论的核心是,具有某种不完全竞争优势的企业或行业凭借自身的优势获得国际贸易中竞争优势,它们扩展了国际贸易的原因、结构和结果的理论观点。使现代贸易中的许多新现象得到了更切合实际的解释。
新贸易理论不仅从供给的角度解释国际贸易的原因、结构和结果,还从需求的角度对现代国际贸易加以解释。林德认为,每个国家都存在一个代表性的需求水平。代表性需求水平表明一国平均的收入水平或大多数人的收入水平。这种收入水平的代表性消费品是各国消费品产业发展的主导。因为企业生产的产品只有符合大多数消费者的需要,其生产才容易达到规模经济,从而有助于企业获得较高的利润率。另一方面任何一个国家,由于收入水平的差异,其需求水平也必然有差异。因此一国专门生产某一个代表性需求层次上的商品,就意味着它不能满足其它收入水平消费者对同类产品的消费。国际贸易可以解决各国生产者在某个层次产品的生产上达到规模经济和满足不同收入消费者消费需要的矛盾。即各国可以专门生产本国代表性需求产品,并出口这种产品,同时分别从不同的国家进口其他国家生产的这些国家代表性需求的产品,满足本国其他收入层次消费者的需要。代表性需求贸易理论表明,在消费品的生产上,规模经济容易在各国代表性需求的产品生产上形成;收入水平比较接近的国家,它们的贸易较多,因为它们代表性需求的接近,为相互之间满足不同收入水平的消费者的需要创造了条件;由此可以推论,两国间收入水平的差距越大,它们相互贸易的可能性越小;建立在代表性需求基础上的国际贸易是同一产品内部不同档次产品的贸易。这是产业内贸易的一种表现形式。
新贸易理论的中心问题是解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的产业内贸易。根据这一理论,产业内贸易是第二产业内部各种制成品之间的贸易。这种贸易是建立在不完全竞争或机器大生产的基础上的。因此它趋向于排除竞争,形成大规模企业控制某个行业产品生产和市场的程度;这种生产上的规模经济在国际贸易上产生三个方面的结论。一是由于企业追求差异产品形成的不完全竞争导致的国际贸易;二是由于不完全竞争企业的市场战略所导致的相互倾销(贸易);三是由外部经济效果所产生的行业优势,从而是不完全竞争企业所进行的贸易(出口),以及由此引申的后发展的国家为获得某种行业,从而是企业优势所需要的“干中学”。另一方面,由需求引起的产业内贸易则是由于代表性需求与需求的多层次性给各国企业向大规模化发展创造了条件。从而产生了建立在差异需求条件下的国际贸易。此外新贸易理论也试图解释跨国公司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在那里,赫尔普曼不是从对外直接投资引起贸易,而是真正从企业选择的角度推论出国际贸易的产生和结构。然而依笔者看来,到目前为止,新的贸易理论主要是上述四个方面的内容。
由上述的基本分析可以看出,国际贸易理论从基本前提划分,可以分成古典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从贸易理论渐进的发展看,国际贸易理论分成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三个发展阶段。
--------------------------------------------------------------------------------
此后,保罗.萨谬尔森、爱德华特.利马都进一步论述了要素价格均等化的理论。在萨谬尔森那里概括出了“斯拖尔帕.萨谬尔森定理。即对任何本国密集使用稀缺生产要素产品的关税保护都有助于稀缺生产要素收入水平的提高。这是生产要素禀赋论的一个逆定理。
一些学者认为,将新贸易理论出现以前的所有贸易理论通称为传统贸易理论似乎更符合人们的一般看法,但是科学的任务之一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将其发展过程细分成不同的发展阶段。
--------------------------------------------------------------------------------
本文主要参考文献:
保罗•克鲁格曼 莫里斯•奥博斯特费尔德编著《国际经济学》
Avinash K.Dixit and Victor Norman:”Product Difference and Intraindustry Trade” from 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0.
Elhanan Helpman and Paul Krugman: Trade Policy and Market Structure M.I.T Press 1989.
Imperfect Competition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edited by Gene M Grossman. M.I.T Press 1992
Brander J.A. and P.Krugman “A Reciprocal Dumping Model of International Trad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982,pp313-321.
Harry.P Bowen,Edward E.Leamer, and Leo Sveikauskas:” Multicountry,Multifactor Tests of the Factor Abundance Theor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December 1987 pp791-809.
Kai-yue Wong: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 Goods and Factor Mobility M.I.T Press 1997.
【关键词】 ISO14000;标准;贸易壁垒
一、环境与贸易壁垒
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各经济体经济技术发展的不平衡,发达国家标准机构制定的“标准”成为国际贸易壁垒中主要形式。随着各经济体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关贸总协定各缔约方纷纷采用国际标准作为自行制定标准的基础。各经济体以安全、健康、环保为目标、以强制性技术要求为手段制定出形式多样的技术法规,通过复杂的管理程式对其他经济体的货物贸易构成壁垒。
发达国家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现严重的环境污染,人类开始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世界各国纷纷制定各类法律法规和环境标准,试图通过诸如许可证等手段强制企业执行这些法律法规和标准来改善环境。环境因素也逐渐成为各国尤其发达国家采用贸易保护主义的一种手段。常见的作法就是,采取措施抵制那些由于环境标准低而生产成本低的国家的商品。针对全球环境问题,各国所采取行动对贸易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ISO14000的概述
由于各经济体采用的环境管理手段及相应标准不一致,可能会为一些国家制造新的“保护主义”和技术壁垒提供条件,对国际贸易产生不利影响,国际标准化组织于1993年6月成立了ISO/TC207环境管理技术委员会,正式开展环境管理标准的制定工作,期望规范企业和社会团体等组织的自愿环境管理活动,促进组织环境绩效的改进,支持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工作。ISO14000是环境管理系列标准ISO/TC207负责起草的国际标准,包括环境管理体系,环境审核,环境标志、生命周期分析等国际环境管理领域内的许多焦点问题,旨在指导各类组织(企业、公司)取得和表现正确的环境行为,用于组织内部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与审核,通过经常和规范化的管理活动实现对减少污染和环境保护的承诺和应尽的义务,并通过审核和注册向外部予以证实。
该标准适用于全球商业、工业、政府、非盈利组织和其它用户,对改善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每个组织的环境行为,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减少世界贸易中的非关税壁垒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企业的环境表现好坏已成为各类组织采购产品和选择服务时优先考虑的因素之一。环境标准是今后国际贸易实质上的必备条件,ISO14000对国际
贸易的影响越来越深远,是我国出口企业不可回避的问题。
三、出口企业实施ISO14000的成本与收益
当前生产型出口企业对ISO14000的态度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消极对待,能避则避,能躲则躲(实际上是绕不开的,不实施ISO14000的企业将会被动地受到标准的约束);一类是知难而上,积极应对,与其被动地适应标准,不如积极地参与标准的制定,使标准的制定向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方向运行。出口企业是否实施ISO14000取决于企业的发展战略,更取决于企业的成本收益比较。
(一)实施ISO14000的成本
西方发达国家都是在非常好的环境管理经验、环保科技的基础上采用ISO14000标准的,我国与发达国家并不处在同一起跑线上,使我国生产型出口企业实施ISO14000的成本要比西方国家同类企业要大。
1.增加企业生产流通成本。ISO14000标准要求整个产品周期对环境没有危害,这就意味着生产企业从产品的开发、机器设备的添置、生产工艺的选择、原材料的采购、能源的消耗、产品的流通和使用等各个环节都要做到无毒性、无污染。实施ISO14000需要对现有的设备、工艺、排污等进行技改,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并投入新的设备、生产线等。这无疑将大幅度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据有关专业人士推算,实行ISO14000,光是用新材料、新工艺替代旧材料、旧工艺所生产的产品成本就要提高约10%~15%左右。
2.增加管理、培训等方面的支出。出口企业实施ISO14000,意味着企业的管理更加规范、严格;同时要求员工具备环境保护的意识、能力、素质、积极性。出口企业必须对现有的人力资源进行优化并加强培训。出口企业应根据本行业、本企业的特点、自身性质、规模、人员素质聘请专业的培训机构确定培训的需求,应要求可能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所有人员都经过相应的培训。
3.昂贵的认证费用增加企业的成本,导致企业产品竞争力下降。ISO14000环境管理模式将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取得和维持ISO14000认证的费用非常高,这直接影响产品的竞争力。其具体的认证程序如下:(1)企业向认证机构提交申请材料,经过审查是否符合两个基本条件。(2)申请受理后,认证机构进入第一阶段审核,主要审核体系文件和体系设计、内审和管理评审,结合现场审核,确认审核范围,提出整改意见。(3)企业整改合格后,进入第二阶段审核。这一阶段主要是现场审核,审核结束后,认证机构根据审核结果,进行认证技术评定,并报环认委进行复审、备案和统一编号。(4)合格者予以颁发证书,证书有效期三年。
目前我国申请ISO14000认证的费用,仅咨询费、体系建立费用、审核费和认证费用一般需20~30万元(未包括环保设备投入)。这对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来说,更是难以承担。
(二)实施ISO14000的收益
1.有利于消除贸易壁垒,有利减少绿色消费主义对国际贸易的制约。由于ISO14000已经是一项具有一定的先进性、科学性并且能够代表未来一段时期环境管理的发展方向的认证体系,西方发达国家早已加入该认证体系的标准。目前国际贸易中对环保标准包括对ISO14000证书的要求越来越多,一旦获取了ISO14000认证证书就等于取得一张国际贸易的“绿色通行证”。出口企业通过获取ISO14000证书可提高形象,降低环境风险,并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定优势。
2.ISO14000系列标准是企业自身的发展的需要。实施ISO14000标准是出口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实施ISO14000标准有助于企业“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目标的实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清洁的环境吸引高素质的人员加盟,企业更容易招募员工;提高员工经济观念、环境意识、参与管理意识、技术水平、职业道德等素质;提高组织过程控制、系统管理的理论、方法、工具、技术水平;改善操作工人的劳动环境和作业条件,减轻和消除生产过程中恶劣环境对员工健康的不良影响;应对市场需求,生产清洁产品,获得公众支持和顾客认可,提高市场竞争力。实施ISO14000还有助于与当地政府、社区搞好关系,不再由于不必要的摩擦而分散精力;同时还将获得更多的机会和更优的待遇,如:贷款、保险、融资、税收、扶持、市场准入、政治影响、企业文化等。
3.有利于提高企业环境管理水平和改善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知名度。生产或多或少会对我们的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好的环境是我们进行生产生活的必要条件。实施ISO14000就会有一系列的标准和惯例来约束企业的生产活动从而达到环境指标的要求。这样就可以促使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减少对环境的负荷。例如:有具体规定生产中的废气排放量和废水的排放量放量,就会促使企业使用新技术来达到这样的标准从而给环境减压。
ISO14000是企业自愿采用、自我约束性的标准,它的管理对象是某一具体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是与该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发生相互作用的微观生态环境及其要素的认证体系。ISO14000这个国际标准已逐渐成为一种国际语言,通过国际化经济和商务的作用,将其影响迅速扩展到全球经济的每个角落,并对各国进出口产生深远的影响。这样有说服力的一套标准体系一旦被企业执行将会使的企业的形象明显的提高,使得企业在国内外都提高了知名度。
4.有助于实现污染预防,降低环境事故风险,避免环境的民事、刑事责任。控制环境污染的有效手段主要有主动、预防两种。在ISO14000的环境管理体系中,企业需要对环境风险进行明确和预防,这样发生灾难性事故的风险减少。在传统理念中,环境管理是被动的,大部分企业只是在污染发生后才去治理。这种末端治理的弊端很大,投资大,费用高,不能彻底解决环境污染和不能制止资源浪费。实施ISO14000可以减少废物和污染物排放,减少清洁工作的费用。
当ISO14000被出口企业自愿采用并执行时,企业自身的环境保护意识就明显的增强。对于法律中规定的禁止实行的方案,如关于化学品国际贸易资料交换的伦敦准则(1987年6月17日)和关于在国际贸易中对某些危险化学品和农药采用事先知情同意程序的鹿特丹公约(1998年9月11日),企业就不会以身试法。实施ISO14000可以减少出口企业的法律诉讼风险,减少消费者和政府部门的法律行动,环境审核帮助发现和预计问题所在,采取纠正措施解决问题;降低保险费用降低发生事故的风险,降低一旦发生事故的赔偿。
5.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与能耗,具有重大的财务意义。实施ISO14000可以减少出口企业面临的政府处罚、污染排放费用、环保设施运行费用、污染物处理费用、税收、能耗成本、物耗成本、各种浪费和损失等;增加政府奖励、政府相关资助基金、专项贷款、现金流量等。不仅如此,还能够通过产品、技术、市场、战略、管理等创新实现开源。企业将更容易取得财政支持,更好地获得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
推行ISO14000对出口企业既有利又有弊。虽然企业实施ISO14000环境管理模式将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企业来造成一定程度的负担,相对于因此而产生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来说,成本只是暂时、次要的。推行ISO14000认证是企业自身的需求,是社会的需求,是国际市场的需求,也是未来发展的总需求。
参考文献
[1]郭峰濂.关于我国发展绿色贸易的思考[J].辽宁: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2)
[2]孙维炎.ISO14000及其对我国贸易的影响[J].北京:对外贸易经济大学出版社,19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