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创新社会治理的主要措施

创新社会治理的主要措施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创新社会治理的主要措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创新社会治理的主要措施

创新社会治理的主要措施范文第1篇

【关键词】社会管理 创新 管理体制 工作方式

新时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对于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发展,具有极其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顺应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把发展经济作为工作重心,实现了中国经济的有效转轨。我国目前已经建立起了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稳步发展。在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中,中国正逐渐摆脱落后的局面,以世界经济强国的新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新时期中国在全面实现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同时,也在不断探索社会经济平稳有效发展的新途径、新思路。当前我国的政治形势保持总体稳定,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经济发展保持平稳快速。在新阶段,除了一些长期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还不断面临着新挑战,因此,更需要党和政府探索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方法,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

2011年2月19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要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中央在“十二五”规划中专门提出了关于“社会管理”的新章节并具体论述。在当前经济社会需要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央已经认识到中国的发展并不能局限于纯粹的经济问题,解决社会问题更是当务之急。

当前社会管理领域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不平衡日渐显现,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分配依然存在差距,因此对于统筹兼顾各方面的利益的难度也逐渐加大;长期以来社会结构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人们形成了多元性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公平意识、民主意识、法治意识等不断增强。这些都是当前社会管理所面临的挑战。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新时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摆在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不断推动社会管理进程。

构建社会管理体系的关键是创新管理体制

构建新型社会管理体制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体系的关键。新时期加快构建新型的社会管理体系的主要任务要依次从源头治理、动态协调和应急处置三个方面来进行,建立相互支持相互联系的一整套规范体制和机制,这对于及时化解社会矛盾,果断处置社会冲突,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创造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①

从源头着手,加强源头治理。加强源头治理,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在党的领导下,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坚持在发展中解决问题,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建设”②;从社会管理本身讲,要着重构建源头治理体系,尽可能减少和避免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社会冲突。具体为:

第一,注重源头预防。新时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体系,首先要对社会稳定风险进行评估,如对政策制定、项目审定等方面提前进行风险预估并积极应对。毫无疑问,这种评估必须在有效的领导体制及运行机制下展开,要坚持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主管部门具体负责、综治维稳部门指导考核”的路线和方针下将各种利益相关方协调统一起来,这样才能从源头上根本预防并有效减少社会矛盾。第二,注重源头化解。健全完善多元化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新时期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作为管理社会、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主力军,把责任细化,明确到各个部门中,做到各负其责。第三,注重源头排查。搭建并完善矛盾纠纷解决的信息网络,广阔覆盖信息收集、信息分析制度,以确保对各类社会纠纷能够及时得到处置;通过健全矛盾纠纷调查制度和责任划分制度,加强县、乡、村三级矛盾纠纷排查工作的力度,对于基层维护社会的稳定力量要高度重视。

从动态着手,加强协调机制建设。抓好源头治理虽然可以尽可能地减少社会问题,但是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因此,为了使社会矛盾和问题不断得到解决,必须构建动态调节和化解机制。

首先,建立一套完整的诉求表达机制。建立方式多样的诉求表达渠道,让群众能够通畅表达自己的问题和困难,是及时解决社会矛盾,不断提高社会动态平衡能力的重要条件。其次,建立系统的治安防控体系。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社会安全有效运行的重要支撑。我们需要在各个方面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做到不漏网、无死角。在防控主体上,公安机关需要发挥主要力量,同时也要重视志愿者和保安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在防控范围上,要建立覆盖全部街道,辖区,社区以及网络虚拟社会的防控安全体系;在防控对象上,要特别加强对重点场所,重点人群的管理与服务。最后,建立和完善矛盾纠纷的预警机制,这是有效预防社会问题的重要措施。各级政府要针对所在地区社会管理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常态化的分析、走访、排查,建立滚动模式下的矛盾纠纷排查机制。

从体制着手,加强应急管理体制建设。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突发事件无法避免,比如突发群体性事情、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等,所以应急管理体制的构建也是当务之急。

第一,加强应急管理机制建设。要完善突发事件预警机制、新闻信息的公开与共享机制、风险与事故的调查评估机制、社会参与动员机制、舆论引导机制以及国内外合作机制。第二,加强群众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平时就应当依法排查监控风险及突发事件发生的隐患,将排查监控的责任落实到相关责任人和单位。着力向全社会宣传教育应急知识和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将公共安全的相关内容纳入到国民教育体系中。广泛利用大众传媒尤其是在老百姓中有一定公信力的新闻媒体进行应急知识的科普,全面提高政府各级领导干部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全社会应对危机的能力。第三,加强应急预案和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建设。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出各项配套措施和规章制度。通过进一步完善各种应急预案的处理办法,提高预案的有效性和针对性;重视预案的演练,确定在演练中预案各项规定能够落到实处,提高预案的实际操作水平。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创新工作方式

将社会管理的工作方式进行有效的创新,是新时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主要内容。我们要在不断变化的纷繁复杂的社会因素中将有利于社会和谐的积极因素有效地调动起来,落实关于“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具体要求,齐心协力齐抓共管共同开创和谐社会的生动局面。

积极改革行政体制。积极改革行政体制的目标是要形成行政管理的新体制。在政府管理方式上积极调整并逐步规范政府行为;在行政体制中推行电子政务、高效利用行政资源、降低行政成本,使新的行政管理体制高效地运转起来;在思想上强化政府部门做人民公仆的自觉服务意识,公正廉洁、透明公开地做好行政管理工作。

坚持共建共享。加强社会管理的有效方法是,必须坚持走干群结合、依靠群众的路线;必须坚持走社会行政管理与社会自治的路线;必须走不断发展壮大群防群治的集体力量的路线,从而形成人人共创共享平安的和谐社会氛围。

充分运用新的科技信息技术。强化信息建设,是新形势下社会管理效能有效提升的必要手段。第一,全力推进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建设。该系统功能齐全,不仅能全面覆盖社会管理的方方面面,还能进行实时的动态跟踪。第二,在各部门间形成网络设施及多种信息资源的积极共享。纵向上,通过将市及县(市)区的政法部门业务网络进行统筹规划,使其实现互通互联,实现政法部门上下级之间共享信息资源;横向上,政法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关联需要进一步加强,以期将信息资源的效能实现到最大化。第三,全面建设基层综合治理的信息平台。探索尝试建立并完善基层综合治理工作信息系统,在系统的内容项目设置上要力求合理全面,在分级管理的基础上严格执行信息报送及规范录入制度,从而通过信息共享的逐步实现有效提高基层工作的效率。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问题的提出,既是从时展的角度重新审视我们的社会,又是从以人为本的高度统筹改善社会管理的相关课题。它既推动了社会管理领域的改革,又调动了一切有利于社会和谐的积极因素,逐步形成了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的生动局面,从而使党的执政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加强。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时间的推移,其重要意义会不断显现并得到验证。

【作者分别为为陕西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在读博士;陕西科技大学思想政治理论科研部硕士研究生】

【注释】

①维斌:“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的社会管理新格局”,《行政管理改革》,2010年第4期。

创新社会治理的主要措施范文第2篇

一、指导思想

以全国、省、市政法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化解社会矛盾、创新社会管理、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深入宣传我局建设平安、构建和谐社会而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举措及经验,大力营造人人关心、支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人人投身参与平安建设的浓厚氛围,进一步调动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理解和支持建设工作,推动“以业管人”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加快我县跨越发展营造平安、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主要任务

(一)成立组织,强化管理。

为进一步强化对本次活动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建设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宣传月活动领导小组。

(二)活动开展内容。

1、积极开展党和国家关于综治工作和平安建设方针政策的宣传。认真组织学习和宣传全国、省、市政法、综治工作会议关于综治工作和平安建设的重要部署,充分认识推进“化解社会矛盾、创新社会管理、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的重要意义。

2、在机关及下属单位开展加强治安防控的宣传。加强落实门卫工作责任制、科室安全责任制,加强机关内部防火、防盗、防乱管理。做到人防、物防措施齐全。重点抓好夜间和节假日期间的巡查值班工作,确保不发生偷盗、火灾等安全责任事故。制定重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确保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时处置及时、稳妥。由局办公室组织一次大检查,查找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整改落实措施,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时限。公共事业科要加强对液化气市场、公共交通、供水等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经营性企业的督察指导,确保安全经营。

3、对职工做好思想教育宣传工作。深入开展思想教育工作,组织学习了各种法律法规,党的纪律条例,确保在综治平安创建工作中不出现问题。积极强化制度建设,建立各种强效的管理制度,认真规范的执行,保证职工能按章办事,规范自己的行为。

三、时间安排

“安全生产月”活动从2012年3月中旬,到4月上旬结束,共分三个阶段进行。

具体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3月中旬)为宣传动员阶段。主要任务是对此次综治宣传月活动进行广泛发动,结合我局工作实际制定工作方案,扎实做好开展各项宣传活动的前期准备工作。

第二阶段(3月下旬)为实施阶段。主要任务是集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声势、有特色的宣传活动,掀起宣传月活动的。

第三阶段(4月上旬)为总结阶段。主要任务是对今年的综治宣传月活动落实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全面分析和总结此次活动存在的问题和成功做法,为今后的综治宣传积累经验。

四、要求

创新社会治理的主要措施范文第3篇

一、工作目标

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在办事处党工委、办事处统一领导下,组织职能部门、社会各界和群众积极参与,推动社会服务管理各项措施在网格中落实,创建一批治安秩序良好、防范机制健全、基层组织有力、服务管理到位、环境优美整洁、群众安居乐业的平安和谐社区、居民小组、网格,实现基层社会治理效能不断提高,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切实增强,促进社会更加安定有序、和谐稳定、文明祥和。

二、具体目标

创建平安和谐社区1个,网格不低于本辖区网格总数的60%,平安和谐“三联创”活动全覆盖,三年内实现达标率100%。

三、创建标准(见附件2)

四、方法步骤

平安和谐“三联创”活动按照“达标一批、验收一批”的原则,在全办事处所有社区、网格中进行,并按以下三个步骤实施:

(一)安排部署阶段(即日起——6月30日)。各社区要召开平安和谐“三联创”活动动员会议,安排部署工作,明确目标任务,层层落实责任。建立完善领导责任制,制定创建实施方案,细化落实责任分工和措施,确保创建活动收到实效。

(二)全面推进阶段(7月1日——12月31日)。各社区、综治办要在党工委、办事处的领导下协调“三级联创”活动。组织开展“三级联创”业务知识培训。分别检查对照平安和谐“三级联创”标准,认真开展本级创建活动,指导社区、网格创建工作。

(三)检查验收阶段。各社区、综治办牵头对社区、社区对网格的创建活动进行月考核。每年年底由办事处组织对“三级联创”活动进行申报和检查考核。主要实行平时考核、网上考核、随机抽查、实地检查的方法。根据网格化服务管理系统中的日常记录情况,实行痕迹管理,加强暗访督查,对相关情况进行印证。办事处对检查后达到“三级联创”标准的社区、网格予以通报表扬。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平安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三级联创”活动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观的重大举措,是网格化服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各社区、辖区各部门要把“三级联创”活动作为创新社会治理、落实网格化服务管理和深化平安建设的重要举措,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深入动员部署,扎实有序推进。各社区成立以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三级联创”活动领导小组,办事处成立相应工作机构,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实施方案,细化落实任务分工和措施,把要三级联创”活动作为平安建设的重要举措,切实抓紧抓好抓落实,确保见到实效。

(二)加强配合,注重实效。办事处要加强相关部门协调工作,加强日常指导。民政、派出所、司法、、城管办等部门要加强业务指导,促进社区基层自治、防范措施、治安秩序、矛盾调处、管理服务、社会风气、环境卫生等方面得到明显改善。

创新社会治理的主要措施范文第4篇

目前,我国主要有五大行业公安:森林公安、民航公安、铁路公安、缉私公安和交通公安。

全面深化公安改革共有七个方面的主要任务、100多项改革措施。一是健全维护国家安全工作机制,二是创新社会治安治理体制,三是深化公安行政管理改革,四是完善执法权力运行机制,五是完善公安机关管理体制。六是健全人民警察管理制度,七是规范警务辅助人员管理。

全面深化公安改革聚焦三个方面:一是着力完善现代警务运行机制,提高社会治安防控水平和治安治理能力,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二是着力推进公安行政管理改革,提高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从政策上、制度上推进更多惠民利民便民新举措,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三是着力建设法治公安,确保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高公安机关执法水平和执法公信力,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执法活动、每一起案件办理中都能感受到社会公平正义。

(来源:文章屋网 )

创新社会治理的主要措施范文第5篇

所谓的开放式社区,指的是在城市中形成的具有相对规模的,并且利用街道和楼宇为自然分割而形成的开放式管理的居民小区。顾名思义,开放式社区并没有明显的围墙结构与周边的社区以及建筑物形成隔离。同时,开放式是主要的社区形式之一,与其他的社区形式相比,开放式社区既具有城市社区的诸多共性,也有自己的特性。总体来说,开放式社区大都修建年代较早,并且多处于该城市的中心区域,地理位置相对优越。并且开放式社区的基础设施较为陈旧,与之相关的配套设施较为落后。在公共服务内容上,开放式社区所享受到的公共服务内容大大区别于农村的城市化服务,与居于城市核心区域的高档社区服务的供给能力和服务质量存在较大差距。还有很多问题是我们不能一一列举的,可见开放式社区存在很多的管理问题,会直接影响到其作为主要居住场所功能的发挥,影响到人们的居住的环境质量。

二、创新社会管理背景下开放式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主体定位不准

开放式社区的管理主体是社区居委会,但是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居委会并没有真正实现其管理的权利。加之政府在开放式社区的管理中由于关于使用行政手段加以干涉,并且认为社区委员会的管理水平不能胜任社区管理工作而对于开放式社区的管理力度过大。在现代的创新社会管理的形势下,政府的管理普遍存在着观念的落后以及“政社分”贯彻力度不到位等现象,长此以往会直接影响社区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难以开展工作,导致委员会等社区管理机构形同虚设。除此之外,街道办事依然将居民委员会当作其下属机构直接导致居民委员会的管理职能难以有效发挥,更多的承担了街道办事处应做的部分行政性工作。

(二)公众的参与度不高

开放式社区由于不采取封闭管理,很难让居民有一种家的归属感,因此居民对于社区的热爱观念并不强烈。另外,开放式社区的管理方式使得与社居民间的互动沟通机会较少,一般只是在办理有关事项的时候才会有联系,缺少交流的机会。就因为够沟通不到位,社区并不能听取居民的居住需求,很多时候服务出现偏差。最主要的还是,开放式社区的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管理机制不健全,导致居民的参与力度不够,急需要社区进行改善。

(三)社区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在开放式社区的工作人员很多都是义务进行服务的,由于没有工资以及缺少必要的经费和办公地点致使工作人员的工作不到位。加之很多人员都是经过拆迁搬到此地,因此人员素质相对较低。现代的创新社会管理体制下,开放式管理对于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很多社区的工作人员和管理权限来看,还广泛集中于上级政府导致一部分具有社工专业证书的专业人员不能进入社区工作,严重阻碍社区发展和建设。

三、创新社会管理背景下提高我国的开放式社区管理的对策研究

(一)建立健全社区治理结构

政府在我国的社会管理中起着宏观调控的重要作用,要实现对于社区的科学化管理,明确好居委会在开放式社区管理中的主导作用。同时对于政府应该承担的行政作用,政府应该积极做好,不要使得社区自治工作与政府行政工作混杂,造成社区居委会承担了本应由政府承担的工作任务的情况。在开放式社区的管理中,政府应该及时转变管理角色,变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并且采取好柔性化、多维度的管理方式,切实提高开放式社区公共服务水平。对于社区的整体管理来说,一定要确保居民委员会可以实现自我管理,逐步使政府退出社区管理领域,完善政府与居委会的职能分工,建立健全政府与其它主体的多元治理结构。

(二)拓展社区居民的参于途径

开放式社区管理的重点便是居民,居民既是服务的目标,也是基本参与主体,一定要切实围绕居民的需求展开工作。社区管理的主要目的是采取措施着实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提升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认可度和幸福感指数,这需要居民的积极配合。作为居民。应该发挥好社区管理的主人翁精神,积极参与到社区管理当中,找到归属感。例如社区工作人员可以尝试利用社区宣传栏、黑板报等平台鼓励居民积极参与,采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居民参与到社区管理服务中。

(三)提升社区工作人员整体水平

作为政府应该发挥好招录社区工作人员的责任,尽量选用自身素质较好具有一定的社区实践经历的人员加入到社区管理工作。并且在实际招录时,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考核,还要特别强调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可以使得在今后的工作中事半功倍。为了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还可以通过组织培训切实提高社区工作队伍的素质,尤其是现在的医疗保险、低保大病救助、空巢老人看护等新的社会问题的出现,开放式社区服务应该向着更加科学、专业的角度迈进。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