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建筑工地危化品管理

建筑工地危化品管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建筑工地危化品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建筑工地危化品管理

建筑工地危化品管理范文第1篇

一、区安全生产基本情况

区位于东北郊,是的老化工业基地,辖区内有金陵石化、港华、百江等大型化工企业,目前辖区内有工矿商贸企业3600多家,其中危化品生产企业27家,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400家,造船企业10家,非煤矿山2家,烟花爆竹经营户202家,压力管道使用单位122家,特种设备使用单位1000多家,在用特种设备1.7万余台。其中,危化品经营主要集中在燕子矶、、靖安街道一带,造船业主要集中在街道。

为适应安全监管形势的需要,区政府不断加强安全生产资金投入、队伍建设。每年设立50万专项资金用于安全生产和隐患整改工作。今年将安全生产专项基金增加到100万元,同时要求各街道也增设相应的专项基金,确保安全生产经费落实到位。年,区安监局成立,负责全区工矿商贸企业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安监部门人员不断扩充。年成立了区安全生产监察大队。年区委、区政府明确提出了要加强安监力量的指导思想,区安监局原有的3个科室调整为5个科室,新增危化品管理科和职业安全健康监管科,同时人员编制由原来的6名,扩充到现在的10名。近几年,基层监管力量也在不断加强,年,辖区内各街道均在经济科挂牌,设立了安监科,各个社区(村)、42家危化企业设立了专职安全员。今年以来,全区各街道安监科由原来的挂牌机构改为单独设置,并增设科级职数1名。同时,在全区通过政府购岗形式,招聘安全协管员,其中区安监局4名,各街道根据监管任务配备2-4名。目前,全区共有在岗安监专职人员76人,其中区安监局20人,街道27人,同时配备有29名安全协管员。此外,区安委会成员单位也由原来的10家扩大到目前的33家,基本涵盖了与安全生产密切相关的各个行业。当前,全区安全监管已形成区政府统一领导,安委会综合协调,各职能部门分工负责,街道属地管理的格局。

二、目前安全监管现状

(一)加强组织领导,保障安全发展。一是落实责任。层层分解安全生产考核指标,在年初就生产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与各街道和有关部门签订目标责任书。今年,区委、区政府在街道的月度打分考核中,首次将安全生产纳入考核体系,专门设立安全生产分值,以考核推动工作开展。区政府定期召开安全生产大会,及时在全区各个层面部署消防、交通、建筑、食品药品等专项整治工作。严格实行安全生产“一岗双责”、“一票否决”和责任追究制,凸显安全生产在全局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二是健全制度。去年底,专门出台《推进安全发展的意见》,从区级层面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各项工作机制。今年初,印发《区安全生产管理责任体系》,进一步明确33个职能部门、街道、园区(平台)、村(社区)综合监管职责的具体内容,消除安全监管盲区。严把招商引资项目的前期论证关,严格执行安全设施审查和竣工验收规定。此外,今年仙林街道全面试点,开展了社会管理网格化工作,把安全生产纳入网格,形成了全社会共管共治的局面,取得了良好实效。三是加强联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组织公安、消防、交通、质监、住建、工商等职能部门,加强日常联合执法。设立区级专家库,聘请化工、消防、造船、建筑等方面专家参与全区事故应急救援、调查处理、隐患查找等各方面工作,提高日常执法的专业性。制定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各专项应急预案,明确相应部门职能,组建应急救援队伍,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二)强化日常管理,大力整治隐患。安监部门始终将隐患排查治理作为有效防范和应对事故最基本、最根本的手段,要求各街道和主管部门每年都必须不间断的开展隐患排查治理行动,并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逐一分析梳理,落实责任、采取措施、规定时限,整改验收。对所确定的重点隐患,按照危险程度、整改难度等因素分为市级和区级挂牌隐患,同时对等级隐患按“一企一档,一患一档”的要求,分别建立级别档案,实行属地反馈、动态跟踪,努力使重点隐患达到责任、措施、资金、期限、预案“五落实”,严防隐患发展成为事故,切实做到关口前移。近几年来,陆续整改了十月军校地质灾害、迈皋桥灯光夜市、仙林老农贸市场、金陵石化管廊等10余处市级挂牌重大安全隐患以及100多处区级挂牌隐患。在隐患整改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整套长效监管模式。去年,区政府专门制定出台重点难点隐患整治方案,明确牵头部门和参与部门,避免工作中的扯皮推诿。今年以来,按照属地监管和行业监管相结合的原则,各部门、街道加强联动,高效推进了一批新生隐患整改。

(三)注重综合治理,提升安全本质。一是突出基础工作落实。在重点行业和领域大力推行标准化建设、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应急救援预案备案、职业卫生申报和专家检查制度。在全区化工生产企业中推行企业主要负责人履职情况定期报告制度。严格按照规定做好危化品经营许可前期审查工作,邀请专家进行现场核查、初审。对经营易制企业实行备案制度,建立“一企一档”,严密掌握易制毒产品数量、流向等,杜绝流入非法渠道。每年组织烟花爆竹从业人员资格考试,严格按照要求对烟花爆竹经营户进行复审。对发证企业分类建档,做到资料清晰,统一管理。今年专门设计出《船舶建造安全自查表》,在船企全面推行,规范企业自查。在水泥、家具制造等行业大力开展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申报工作。全面开展重大危险源地理数据库试点工作,采集区域内12家危险源企业基础信息,进行系统录入,并将区域内重点企业一并纳入系统,强化监管。积极开展地下管线普查,掌握辖区内122家压力管道使用单位详细资料,对纳入市压力管道示范区的15家单位组织专业人员上门核查,确保管线资料准确清晰。二是突出重点领域整治。按照危险化学品生产性质、危险程度等因素,对危化企业进行红、橙、蓝等级管理,强化危化企业、重大危险源、粉尘等重点行业的监管力度,加大检查频次和专家检查项目。全面开展幕燕地区和金陵石化周边地区综合整治工作,仅去年一年就关停小化工企业50余家。每年组织造船业、建筑施工、公众聚集场所、校园安全、烟花爆竹等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及时整改各种安全隐患,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取得了明显成效。

(四)强化宣传教育,营造安全氛围。将开展安全宣传教育作为提升安全监管水平的一项基础工作来抓。一是加强培训教育。克服辖区内中小企业较多,人员流动较大等困难,加强对企业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农民工等安全法律法规、职业病危害和预防、应急救援等培训,不断增强广大企业职工的安全技能和自我防护能力。每年组织各类培训10余期,培训厂长(经理)、安管人员达上千人。此外,在夏季高温、雨雪天气、重大节日等时间节点召开100多家化工企业主要负责人会议,以会代训,督促企业做好安全防范措施。二是开展宣传活动。每年举办“安全生产宣传月”活动,着力营造安全文化氛围,印发《社区居民安全知识汇编》,为企业免费发放安全专业书籍。此外,各街道、部门也积极组织消防安全知识讲座、森林防火演练、应急疏散演练等,提高群众的安全技能和知识。

三、安全生产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全区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随着全区安全监管形势的日趋复杂,安监工作仍然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

(一)监管层面。一是基础数据更新机制尚未形成。尽管去年全区安全生产大检查完善了基础数据,但是由于全区正处于大开发、大建设的阶段,一些新建项目陆续开工,化工整治又导致一批企业关停,基础信息处于动态变化中,需要健全相关机制,及时更新。二是监管手段方法尚显落后。目前监管方式仍然是采取现场检查形式,监管效果欠缺,部分非法违法行为在集中打击过后存在死灰复燃,屡禁不止的情况。面对面广量大的监管对象,需要提升监管手段,进一步加大投入,采用科技手段,不断完善重大危险源、重点企业监控体系。同时在应急体系建设上,尚未形成安全预警机制,需要强化应急装备、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反应能力。三是监管体制需进一步理顺。目前虽然明确了安全监管各部门的职责,各专项整治的牵头部门,但在实际运作中,部门之间执法联动、工作例会、应急联动机制尚未形成,信息沟通,街道属地监管,部门行业监管之间的协调与配合不足,导致重复监管、监管空白等现象发生。如建筑工地监管,无资质生产的、未达到一定标准的特种设备监管等,还需要进一步明确职责,强化监管。

(二)企业层面。一是基础薄弱。全区还存在不少城中村、棚户区、“厂中厂”、“宅中厂”,隐藏一定的安全隐患;因规划、选址、企业改制等历史原因,企业安全生产“欠账”较多,治理难度较大。二是企业主体责任没完全落实,重效益,轻安全的现象仍然存在。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在利益面前,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形同虚设,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成为写在纸上、贴在墙上、挂在嘴上,流于形式的“标签”,无视安全、被动抓安全的现象还普遍存在。

(三)社会层面。一是由于地处城郊结合部,农民工等外来人口较多,从业人员流动性大,安全知识、技能匮乏,给加强安全监管带来一定难度。二是由于基层社会管理不到位,导致部分城中村违章搭建屡禁不止,造成大量消防隐患甚至“三合一”、“多合一”场所。个体经营户因违章搭建无法办理营业执照形成非法经营。三是由于安全监管涉及多个部门,职能有分工,社会公众对安全监管分工不了解,导致监管成本上升,需要舆论加强宣传引导。社会舆论仅关注突发事件的报道,对安全基本常识、政策法规、紧急避险知识等普及不足,造成公众普遍安全素质不高。

四、加强全区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若干思考与建议

当前,阶段性、运动式的大检查只可以解决一个阶段性问题,只可以保证暂时的安全。安全生产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是件易碎品。要想解决根本性的安全问题,确保不出问题,必须靠提升区域内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完善长效管理机制。

(一)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目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区的功能定位已经从原来的老工业基地转变为“副城、液晶光谷、智慧新区、和谐家园”,要提升区域综合环境,就需要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一方面在产业布局上,要引进科技含量高,自动控制程度高的本质安全型企业,促进企业向园区集聚,形成规模化、规范化管理。同时要采取严格的源头管控措施,牢牢把好项目审批、工程验收、安全设施“三同时”等安全关口,坚决杜绝企业安全先天不足现象。另一方面,抓紧市关停整改“三高二低”的机遇,推动烷基苯厂、金桐化工、佳和日化、金陵塑胶厂等大型化工企业和一批高风险小化工企业的搬迁与关停。在转型升级过程中,要做好原有化工企业搬迁过程中的安全监管。充分利用区级专家库资源,对安全搬迁制定科学方案,确保整治过程中化工原料、生产设备、企业厂房、地下管线等安全移除,同时要做好从业人员再就业安置等工作,确保全区产业结构平稳过渡。

(二)加快提升监管科技水平。在企业层面,对危化企业要强力推行标准化建设,对在规定时间内不能达到标准化要求的,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关停并转。对符合标准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设施,强力推进连锁保护、紧急停车、检测报警等自动化控制的技术改造,加强重大危险源辨识登记、安全评估、报告备案、监控整改、应急救援工作的监管,加强建筑施工现场、危化品运输车船、长途客运车辆、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动态监控,不断提升企业安全监管的信息化、科技化水平。在监管层面,要加大投入,利用即将全面推广的物联网技术,在重大危险源、重点企业建立起全区安全监管平台,利用该平台实时掌握监管动态,预警信息。配齐、配足现代化的应急装备和应急人员队伍,提高应对突发事故能力。

(三)加强基层动态监管能力。借助社会事务网格化管理推进的时机,将安全生产纳入网格,定人定责,将安全监管的触角延伸到辖区内的企业、重要部位、重点场所,努力建立全覆盖的安全生产监管信息和网络体系。按照市政府相关文件要求,积极开展安全街道创建工作,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做到“资金、人员、责任、任务”四落实。各街道要切实履行属地监管职责,将辖区内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基本情况摸清,重点围绕生产工艺、原料、设备、安全监管重点、安全管理制度、应急预案等形成完善的基础资料并动态更新。要实时排查安全生产隐患情况,将重点隐患及时反馈上报,实行挂牌督办,将一般隐患督促整改。同时要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等作为监管重点,抓实抓牢。

建筑工地危化品管理范文第2篇

2011年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总体工作思路是: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和决策部署,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围绕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强化政府安全生产监管主体责任、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主体责任“两个主体”,实现抓领导创新、抓双基创新、抓治本创新“三个创新”,突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安全生产“打非”、重大隐患治理和危险源监控“四个重点”,力争不发生重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力争各项指标比去年有所下降、力争完成省、市下达的各类控制指标。

二、目标任务

三、重点工作

(一)完善科学合理的目标管理体系

1.完善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坚持安全生产控制指标考核制度,把安全生产纳入地方政府政绩业绩考核。按照《市安全生产问责制暂行办法》、《市安全生产暗访制度》、《市重大事故隐患失察失治责任调查制度》规定,加强目标运行监控和日常监管,对超出平均控制率的县市区政府及市直有关部门及时发出预警通知和行政问责,实施安全生产“一票否决”,促使各级安全生产责任真正落实到位。

2.全面推行“一岗双责”制,认真落实《市安全生产党政同责制度》,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在履行本岗位职责的同时,切实履行所分管领域安全生产监管责任;督促各县(市)、区落实政府安全生产监管主体责任和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从体制、机制、投入等方面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市、县两级力争年底前设立安全生产专项资金。

3.强化安全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市、县(市、区)安全专家组,培育发展安全生产评价、咨询、培训等社会中介组织,形成安全生产专家咨询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安全专家在安全科技、安全保障、隐患治理等方面的优势,提高全市安全监管的科技含量。

4.加强协作联动,充分发挥各级安委会办公室作用,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合力,推进安全生产综合治理。

5.加大事故查处和责任追究力度。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及时查处安全生产事故,充分发挥事故在推进工作落实中的重要作用。

(二)强化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

1.实施安全创建示范行动。开展安全保障型城区创建、安全监管局机构标准化建设、安全和谐型村镇(社区)创建、安全发展型企业创建及安全校园、平安农机、平安交通等基层安全创建活动,增强安全生产综合保障能力。一是开展安监机构标准化建设。巩义、登封、新密、新郑、荥阳、金水、中原、二七、管城、惠济安监局及执法机构要达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标准化建设标准”。二是开展安全保障型城市创建示范活动。新郑市、金水区、巩义市、管城区要对照省、市创建标准,逐条逐项抓好落实,按期完成创建任务,达到“安全保障型城市创建标准”。三是开展安全和谐村镇(社区)创建活动。各县市区要实现20%的村镇和城市社区达到“安全和谐型村镇(社区)创建标准”。四是开展安全发展型企业创建活动。各县市区要实现15%的规模以上企业达到“安全发展型企业创建标准”。

2.认真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实施方案》、《关于乡镇、街道开展三分六定网格化管理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基层领导机构和社区行政村安全管理队伍建设,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监督员、社区和农村安全管理人员职责和津(补)贴,建立安全生产“双基”工作评价考核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安全管理人员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中的作用,筑牢安全生产第一道防线。

3.开展城市社区农村安全创建和“三分六定”网格化管理工作。本着“政府引导、公众参与”的原则,深入开展城市社区和农村安全工作,提高安全社区、安全村达标率,把创建安全社区(村)与推进“三分六定”网格化管理结合起来,加强城市社区和农村安全管理工作。

4.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工作,指导督促各类企业特别是高危企业,切实加强安全投入、安全管理和安全培训三项基础性工作,努力建立企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加强对安全评价、检测检验等中介机构及注册安全工程师的管理,为企业提供专业技术支撑。

(三)深化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

1.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督促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标准规程。监督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健全内部安全生产责任管理机制,严格企业负责人、重点管理岗位人员安全生产履行监督检查,切实将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到位。

2.落实《关于企业班组安全生产规范管理的指导意见》,加强企业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建设,促使企业健全管理制度,落实主体责任,提高人员素质,改善安全条件,引导企业走规模化、规范化发展道路,实现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状况的根本好转。

3.加快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在大型企业推行安全标准体系认证,在中小型企业广泛开展安全生产分级分类管理,健全企业安全标准化激励机制,全面开展企业安全标准化评审认证。2011年力争使60%以上的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达到五级以上安全标准化水平。

4.严格安全许可制度,提高高危行业的市场准入“门槛”,严把市场准入关。建立健全高危行业、高风险领域企业提取安全生产费用、缴存风险抵押金和实施安全责任保险等安全生产的“三大经济政策”。严格执行建设项目“三同时”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四)狠抓隐患排查治理

1.全年组织开展6次以上安全生产大检查。根据季节特点和安全状况,适时开展专项检查,加大安全生产专家参与安全检查,切实提高检查质量和检查效果。

2.以重大隐患治理和重大危险源监控为重点,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加强重大危险源监控,认真落实《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制度》,防范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3.实行安全生产重大隐患领导挂牌督办制度,健全重大隐患治理投入机制,协调本级政府筹集或列支专项资金,用于整改治理重大安全隐患和重大危险源。严格落实领导包案、挂牌督办制,切实做到治理责任、措施、资金、期限和预案“五落实”。监督企业加大安全投入,按规定标准提取安全费用,专项用于安全生产隐患治理。

4.严格落实隐患排查、隐患上报、隐患整改、联席会议、隐患挂牌督办、隐患双向验收、隐患举报奖励、重大隐患公示、隐患排查宣教、督查考核等十项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实现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

5.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整治大督查”活动。“大检查、大整治”的重点是煤矿、非煤矿山、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公众聚集场所消防、旅游、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特种设备、地铁及其他地下工程等行业和领域,实现辖区企业全覆盖。“大督查”的重点是:市委市政府挂牌督办的重大事故隐患整改情况,各县市区政府落实重大事故隐患挂牌督办、领导包案及整改治理情况,煤矿落实领导包矿、干部驻矿情况,煤矿、非煤矿山落实矿领导与工人同时下井、同时升井制度情况,冬季恶劣气象条件下做好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的部署安排及防范措施落实情况等。

(五)继续深化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

牵头开展非煤矿山(尾矿库)、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重点领域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督促开展煤矿、道路和交通运输、旅游、建筑、公共聚集场所、水上交通、民爆器材、特种设备等重点领域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加强对重点高危工业行业安全生产的监管和指导,做到日常检查与专项检查、专项整治相结合、相促进,切实解决重点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真正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六)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执法工作

1.加快推进安全监管监察机构达标建设。继续采取以奖代补等方式,加快推进安全监管监察机构装备达标建设,保证监察执法必备的办公条件和专用设备设施。

2.严格执法,对全市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开展全覆盖的执法检查。以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为主要内容,组织开展打“三非”、反“三违”、防“三超”专项执法行动,着力建立规范的安全生产法治秩序。

3.编制重点突出、针对性强的年度执法计划。制定执法计划是我们安监部门保护自己的有效方式,按照执法计划执法就是尽职,所以执法计划一定要制定好。

4.规范执法,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履行好法定职责,加强监督,及时纠正行政执法不规范行为。

5.充分发挥“”安全生产举报电话作用,通过奖励的方式,鼓励民众举报生产安全事故、重大安全隐患、非法违法生产建设经营等方面的案件,拓宽安全生产案件来源渠道。

(七)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1.突出预防为主,强化事前预防,完善事故防范工作体制机制,切实做好事故超前防范工作。要以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建设为重点,建立健全应急救援体系。完善市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预案,搭建安全生产信息平台,整合优化现有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资源,充实队伍,加强应急救援演练,强化指挥调度,密切联系各部门、各地区应急管理机构,建立“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提高应对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快速反应能力。

2.根据《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加强预案管理,全面修订应急预案。督促指导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和危险性较大的企业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预案,加强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的演练工作,提高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增强实战能力。各县(市)、区要逐步建立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配备应急救援指挥车辆,提高应急救援装备水平。

(八)切实做好作业场所职业卫生工作

1.认真落实《职业病防治法》、《省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办法》、《市粉尘与高毒物品危害治理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关于开展作业场所职业危害调查摸底工作的通知》,积极做好作业场所的职业健康管理工作。

2.加大对作业场所检查力度,重点检查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机构设置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人员配置情况、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制度制定与实施情况、工作条件设备设施材料和劳动防护用品情况、职业危害申报、职业危害因素的检测和评估情况、职业危害事故隐患的整改与消除情况、职业危害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设备设施情况、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和演练情况、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培训情况、职业危害告知情况、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管理情况、职业安全健康费用提取和使用情况。依法纠正和查处违反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行为,对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及时协调、解决,并向有关部门报告。

(九)努力提升宣传教育培训水平

1.广泛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行动,着力增强全社会安全发展意识。要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安康杯竞赛等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参与2011年“全国安全生产万里行”活动。发挥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作用,办好电视台《安全总动员》、日报《安全就在你身边》等栏目,向公众广泛宣传以安全发展为核心的安全文化,宣传先进典型和经验,普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常识。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在各大商场、沿街门店、公交车、建筑工地、乡村社区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使安全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努力营造全社会时时讲安全、处处有安全、人人要安全的氛围。

2.完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体系。继续加大领导干部安全培训力度,利用党校培训平台,建立领导干部安全培训长效机制,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的安全忧患意识。加大对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力度,使高危行业和特种作业人员实现持证上岗。继续加强岗前培训,强化企业培训基础工作用,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多种形式培训,加大对农民工安全培训力度,切实提高农民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发展企业安全文化,强化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督促职工群众遵章守纪,推动安全生产全民动员、全社会设防。

(十)强化安监队伍建设

1.加强思想建设。以党组中心组学习和全系统党员干部学习为重点,开展专题理论学习培训,用科学发展理论武装头脑,增强干部职工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增强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绩效考核,贯彻连书记就解决政府工作效率、作风问题提出的“提高三个效率、建立七个机制、落实十个不允许”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