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如何进行建筑市场的管理

如何进行建筑市场的管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如何进行建筑市场的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如何进行建筑市场的管理

如何进行建筑市场的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招投标是市场经济呼唤公平交易应运而生的一种有组织的交易方式,目前,随着我国工程招投标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招标投标市场的运作正朝着越来越规范化的方向发展。然而,尽管招投标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总体上我国的招投标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和市场形势的不断变化,招投标领域中仍存在着不少矛盾和问题。

1、当前招投标市场亟待进一步研究加强的问题

下面我们通过两个真实的案例来初步了解一些问题:

案例一:我市某民警用房工程,2月2日开标,共8个单位参加了投标,定标后,评委会推荐的第四名投标人投诉一、二、三名投标人有在建工程(国家规定一个项目经理只能承接一个工程),此时,招标人又提出第四、五、六名投标人也有在建工程。招标办通过调查核实,并对界定不清的情况赴外地现场调查取证后发现,全部六家投标人都可认定为有在建工程。最终于5月初形成处理意见:重新招标公告、重新组织开标、评标活动。

案例二:我市某机关办公楼迁建冰蓄冷项目,定标后,投标人对评委会评审意见有疑义,向市纪委提出申述。招标办协同市纪委进行调查取证,裁定申诉合理,否决了原中标结果,要求招标人重新组织招标,最后为避免行政干预,保证重新招标公平、公正地顺利完成,安排开标、评标到异地进行。

上述看似简单的案例,却能反映出当前招投标管理无法到位的复杂问题:

1)在监管机构方面,由于我国仍处于经济社会转型阶段,市场机制还不完善,行政体制改革还不到位,因此,如何进一步健全工程建设招投标监管机制,使民主法制监督及时到位、行业自律管理充分落实是当前亟待研究的问题。

2)在施工单位方面,仍存在不正当竞争的现象。因此,如何杜绝围标、陪标、串标、非法挂靠、分包、转包、阴阳合同、中标后变更投标承诺等现象是当前重点探讨的问题。

3)在建设单位方面,仍存在规避招标的现象。因此,如何进一步加强监管,杜绝肢解工程、以邀代招、度身招标、明招暗定等现象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4)在招投标单位方面,存在“中介不中”现象。一些招投标单位恶性竞争、唯利是图,极易滋生行业腐败,因此,如何强化招标管理是当前有待进一步加强的重点问题。

2、如何进一步规范完善我市招投标市场行为

2.1建立健全机制,减少人为因素。

1)通过全面推进工程量计价规则,积极做好建筑市场指导、引导、督导工作,及时制定、修定《镇江市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工程项目工程量清单施工招标投标评标规则》,并在评标规则中,用“价格红线”,对报价偏低、干扰市场竞争秩序的投机行为坚决打击。同时,联合市纪委、市检察院和市建设局三方,出台《镇江市建设工程领域不当行为防治办法》,对工程建设参建各方行为都提出明确要求,进一步加大建设领域不当行为打击力度,规范市场行为。

2)通过有形建筑市场建立电子监控系统,营造封闭式监控开标、评标区,减少评标过程的外在干扰和人为因素。,采用建筑市场管理信息IC卡投标刷卡报名、网上项目信息、网上公布中标结果,积极推行电子评标,提高工作效率。在招投标办事大厅、开标大厅、评标室安装电子监控系统,对评标过程进行全过程录音录像,由监督机构和监察部门代表对招标企业与投标企业、投标企业与评标专家、评标专家之间以及招投标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监控,进一步完善科学、有序、高效的运作机制和监督制约机制,使违法违纪行为无处遁形,从而进一步保证了招投标活动的阳光操作。

3)建立专家评委随机抽取制度,对评标专家的每次评标表现计分考评,实施动态监管,严格准入清出制度,淘汰不合格人员,定期选拔专业素质与思想素质兼备的人才,通过资格审查、培训、考试等环节,将合格人员作为新鲜血液充实到专家评委库中,不断提高评定标工作质量,做到科学、公正、合理。

2.2加强监督管理,促进有序竞争。

1)抓好标后跟踪监管环节。加强合同备案管理,保护工程建设双方合法权益;做好工程投诉处理,委派专人负责,制定处理办法,设立投诉信箱、投诉电话等,公正地维护交易各方权利;积极参加建设局相关部门定期组织的建筑市场执法检查,不定期抽查工程项目经理在岗情况,真正形成联动,发挥监管合力;成立招标专项监察队伍,规定在每个工程开标前由招标监察人员实地勘察,力求杜绝标前违法行为,积极引导建筑市场按章办事、有序竞争、健康发展。

2)强化招投标监管信息交流平台作用。各地招投标监管部门应打破地域限制,利用网络优势资源,建立全省统一的企业及项目经理信息库,第一时间了解掌握企业与项目经理的及时动态,这将对规范建筑市场秩序起到积极作用。

3)加强工程决算审计监管。加强招标办在工程决算审计监管中的作用,积极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计价依据、双方依法约定的招标文件,施工合同协议,双方签字认可的技术经济洽商和相关的规范图集等,以中标价为基础,加大对在建重点项目的全程审计监督,把审计关口前移,促进建设资金的管理,及时发现并纠正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效益,增强审计实效性。

2.3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工作机制。

1)建立健全建设领域信用体系,实现“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统一的信用评价标准、统一的信用法规体系、统一的信用奖惩机制”。逐步实现区域乃至全国联网,对各种失信行为和违法违规行为记录在案并公开暴光,充分调动和发挥参建各方在信用体系中的作用。

2)抓好资格预审环节,量化业力。通过把好公告审核关,防止招标人随意提高招标要求,有意“对号入座”;通过把好资格审查关,严格按照江苏省投标人资格审查办法和镇江市投标人资格审查实施细则办事,防止资格审查中的暗箱操作和工作的主观随意。

2.4规范行为,提升服务质量。

1)充分发挥机构的纽带作用,不断通过招标机构向业主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做到有问题及时沟通解决,有效地遏制违法违规现象的发生。通过建立统一监管、行业自律、依法执业的社会监督服务体系,促进招标机构的不断自我完善,推动招标机构勇于创企业品牌、树名牌,培育出训练有素的专业招标队伍,形成平等竞争、优胜劣汰的良性市场服务竞争机制。

2)。建立招标机构信用档案,及时记载机构的基本情况、人员构成、工程业绩、市场行为、奖惩记录等资料,并向社会公布,对违法违规企业、人员实行限制、淘汰乃至清出市场的惩罚制度。

2.5加强纪检监督,完善责任追究。

如何进行建筑市场的管理范文第2篇

只所以存在这样一个的问题,主要源于业界对房地产策划的误解。时常听说,“你现在房子卖不动,不如找个公司策划策划”。现在仍有不少房地产公司在楼盘启动后才开始找策划公司,有的公司甚至在开盘前才找策划公司,这真让人担心。

如果一个楼盘出现了死局,即使再高明的策划者,也无能为力。死马能当活马医吗?

想筑巢,策划先行。一个房地产项目,在上马之前。必须要进行可行性分析与研究,国家的宏观经济形势怎样?整个房地产市场如何?项目所在区域的市场如何?项目地块建什么类型的物业?如何进行功能定位与市场定位?区域性的竞争对手有哪些?项目的成本即预期的利润如何?该项目如何进行市场推广等等,这些问题如果搞不清楚,就稀里糊涂地上马,恐怕没什么好结果。

我接触过一个项目,这个项目是县级商业地产项目,总建筑面积3万多平方米,规模不算大。在上这个项目之前,根本没有做过市场调研,当我接触这个项目时,房子已建到两层(原规划是三层商城铺面),广告做了不少,但销售就是上不去。据我了解,这个项目在上马时,与之一街之隔的一个步行街项目已经封顶。而这个县城只不过10万人口,商业承载能力很差,商业铺面的经营者利润普遍偏低,同区位的商业铺面的年租金也低的惊人。当我把这种情况告诉项目负责人时,他说:要知如此,真不该上这个项目。当我们在启动一个项目时,严谨而周密的市场调查是不可或缺的,而市场调查则是房地是策划的基础。

所以说,没有策划,就没有成功的房地产。有人说,只要我老老实实地盖房子,精心“筑巢”,不怕引不来凤, 这句话确实有道理,其实并不完全是这样,可以说房地产策划贯穿于整个房地产运作的全过程。一个房地产项目没有精心构筑的过硬的工程质量和完善的配套设施,不能算作好项目,但好项目没有成功的市场推广往往也不容易成功。“筑巢”需要策划,“引凤”同样需要策划。二者都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在这方面我觉得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我们所筑之巢要对凤有吸引力。即巢的内在素质反映了凤的需求,比如,坚固(优良的工程质量)、安全(完善的技保体系及物业管理)、舒适(优美的环境)、方便(区位优势)等等。

二是定位准确的市场推广。你要把你的楼盘信息以最低的成本和最有效的说服力传递给目标客户,让他们愿意购买。

如何进行建筑市场的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效益;创新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壮大,建筑工程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居住办公需求,建筑工程的完成质量与施工管理就成为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课题。同时,建筑工程领域各项目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升级,也促使项目管理模式应与时俱进,进行相应的创新与更新。项目管理从整个建筑工程的计划开始,到组织人员与设备进行施工,到控制工期进度与施工技术标准,到监督各项目的完成情况与整体协调,项目管理都应坚持从严从紧,灵活运用新技术、新管理方法,为提高建筑工程的完成质量奠定基础。

1.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的重要性

目前来说,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业已经成为保障社会平稳发展,促进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公司来说,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中,也要求其具有创新性,能够适应市场需求,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所以,从经济发展、社会要求、与企业自身的生存来说,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都是必要的,根本的,决定企业发展的。基于此,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公司,应把创新放在企业管理的第一步。研究如何调整管理思路,优化管理结构,提高管理效率,通过对自身管理模式进行有效的创新与改革,进一步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对于市场竞争来说,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法则决定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应具有现代化特征,能够适应市场经济运行规律,不仅满足市场经济中自由交易、规范交易的特点,而且还能在项目与企业、项目与社会、项目与分包公司间找到一个利益平衡点。而这些新的形势就决定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应立足于实际,立足于社会发展态势,积极有效进行创新与改变,把影响项目管理的负面因素,通过有效的管理与安排转变成正面影响力。这也就要求,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应立足于生产力的发展需求,把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这三项目决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决定性因素,进行管理上的有效整合与调节,把生产力最大化发挥。基于此,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应以适应社会生产力为原则,以实现生产力三要素最优化发展为目的,把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落到细处,落到实处。

而对于市场的准确把握是决定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在建筑市场动态发展的大背景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应立足于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两方面,从建筑市场出发,项目管理人员应积极进入建筑市场,从市场中得到项目,通过市场实施项目,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进行其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提升。而对于项目管理来说,对于市场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也决定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公司对于项目管理的成本高低,与适应市场能力的高低。

2.如何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有效创新

2.1管理机制与模式

对于管理来说,不论是对于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还是对于公司内部人员与设备管理,其管理机制与模式的状态,决定了其管理效率与管理成本的高低。因此,在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有效创新之前,应首先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思维创新。具体来说,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有效创新应从管理思维入手。首先,对于关键性项目管理人员,应进行建筑市场当前形势的培训教育,结合任务性管理指标的下发。让管理人员肩上有担子,心里有责任感。树立其市场意识、效益意识。其次,从管理机构的创新上,应立足于公司原部门的不同职责,如工程技术部、市场合同部、施工管理部等,把其部门职责通过与市场的结合,进行有效规范。落实各部门间的任务与责任。如对于工程新技术、施工新材料与设备操作要求的技术改进,一般是由工程技术部负责。那么在进行新管理机制与模式的创新时,应制订对该部门的工艺创新具体要求规范,要其定期完成相关项目的科研攻关与研究,要求其技术性指导作用在实际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得到最大化发挥。而施工管理部主要是通过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技术协调、安全控制、成本把握等方面达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效益最大化目标。基于此,在进行管理机制与模式的创新时,应以市场发展趋势为参考,要求其把成本管理、合同管理纳入统一性管理中去,把管理内部进行科学统筹与规范,通过不同资源间的优化组合,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提高施工效率,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而市场合同部主要职责是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从计划管理到财务与结算管理于一体的工作。那么考虑到市场发展的态势,应把市场合同部其核心性作用体现出来,把过去分散性管理统一起来,实现建筑工程项目预算的准确执行,完成建筑项目从质量到效益的双赢。

2.2管理责任与项目落实

考虑到目前建筑工程项目的大型性,所有的建筑工程项目都是在一个大项目下,进行不同层次,不同级别的分包后进行。那么在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时,就必然会面临单项工程、分项工程与整体性项目的衔接问题。为了达到最好的项目管理效果,在进行整体性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时,对于项目管理责任制的落实与执行,就成为了整个管理的重中之重。一般来说,项目经理在实际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对于项目甲方与乙方的协调、对于总包方与分包方的协调、对于设计方与施工方的协调,对于监理方与当地政府的协调,都属于其工作范围。在进行这些关系的处理与协调时,项目经理应树立起以自身管理为核心,对各施工单位、各承包方与小项目管理责任人,实行明确而具体的责任制,把各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奖惩上的挂钩。通过不同的考核细则,来保障项目责任制不打折扣地执行。另一方面,由于管理的全局性与复杂性,对于项目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如何建立起一套具有良性竞争氛围,具有公平激励机制的管理监督责任制,对于整个项目管理人员队伍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保证优秀管理人才的引进与发展,在进行项目责任制度落实时,应建立起科学合理的项目管理人员考核评审标准,通过对于员工各项工作细则与个人表现的实时评价与公正判断,最大化发挥项目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对其不同管理人员的管理权限与审批流程也要纳入整个评审过程中来。保证项目管理人员在一个具有激励机制,也带有约束奖惩机制的管理队伍中实现对于建筑工程的有效管理。另外,对于施工生产、经营管理、后勤保障等方面的项目管理人员,对于敏感岗位的监督侧重也要进行相应的制度建设,围绕着企业经济效益的核心,通过不同项目管理人员的分工与配合,对项目管理质量进行全面而客观的监督与管理,达到高效落实、充分执行的管理目的。

2.3其它

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中,应重视对于新管理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在管理中,应多利用计算机等信息技术与电脑软件进行管理与实践。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融入先进管理思想、最新的管理手段,特别是项目管理人员应多开发与应用高效的信息技术,把其即使性与实时监督性应用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来,保障项目管理过程中的规范化,统一化,标准化与办公自动化,以达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效率的提高。

3.结语

综上所述,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不仅对于提高建筑企业生存发展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对于提高建筑企业管理能力,提高建筑工程项目完成质量,达到企业自身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有着重要作用。基于此,作为项目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应着眼于社会发展现实,积极学习与引进先进的管理思路与管理手段,通过人员与资源设备的合理安排与优化,达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高效化的目的。

参考文

如何进行建筑市场的管理范文第4篇

Abstract:Must manage the project quality, must have one perfectly, the effective quality control management system. This system nothing else but three levels: First, government supervision; second, the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 (owner) is responsible; third, the construction product's direct producer is responsible. Carries on the control, the surveillance, the management system by these three level constitution to the entire project quality.

关键词:工程质量 宏观控制

Key words:Project quality macrocontrol

【中图分类号】T-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069(2009)-05-0131-01

要把工程质量管理好,必须有一个健全的、有效的质量控制管理体制。这个体制不外乎三个层次:一是政府监管,二是建设单位(业主)负责,三是建筑产品的直接生产者负责。由这三个层次构成对整个工程质量进行控制、监督、管理的体制。从政府这个层次来说,政府对工程质量的控制、监督,又包含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宏观层次就是政府通过立法、建制,构造一个市场的运行规则。搞市场经济,要有一个规则,就好像打篮球一样,你裁判吹得很严,他在那里抱着球跑,这是不行的。作为政府宏观控制职能,控制工程质量就是要构筑一个市场运行规则,并保证这个规则的正常实施。

工程风险管理是一个大课题,风险管理中包括保险、担保,保险涉及的问题比较多,但是担保是有基础的,因为事实上许多地方已经在实施这种制度,比如现在实行的投标保函、履约保函、预付款保函、保修保函,都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但这还不够,特别是另一面,业主履约要不要担保,我们主张在市场经济中各方主体的地位是平等的,这是市场经济的特点。因此,作为建设单位也应该担保。业主付工程款要担保,国际上也是实行的。同时,总分包之间也有一个相互担保的问题,总包对分包要担保,分包对总包也要担保。这些环节,按照现有工作的基础往前推进,还是有条件的。另外,在这方面,出现纠纷怎么办,有合同就必然有纠纷,这是正常现象。那么合同纠纷如何进行调解,如何进行仲裁,如何在法院进行诉讼,对这套管理办法我们还要进行研究。

政府对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还有微观的一方面,就是政府对具体的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督。在这方面,我们已经做了不少的工作。从80年代开始就抓政府的质量监督,通过这些年的努力,在全国形成了很可观的监督力量,地级以上城市都建立了质量监督站,90%县以上的城市也建立了质量监督站,一些专业部也建立了质量监督站。这些机构和人员,为保证工程质量,防止劣质建筑产品流入社会,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为了开展政府质量监督,我们还从上到下建立了一套法规体系。这些工作都是在履行政府对质量进行监督控制的职能,而且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强化的。世界各国政府对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督不外乎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程序性的监督,一种是实物性的监督。我们现在进行的是实物性监督。

如何进行建筑市场的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工程质量;宏观控制

【中图分类号】 TU71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727-5123(2011)04-193-02

工程质量是多因一果的问题,影响因素非常多,涉及方方面面。但总结几十年来的经验,包括研究国外的经验,我们得出一个结论:要把工程质量管理好,必须有一个健全的、有效的质量控制管理体制。这个体制不外乎三个层次:一是政府监管;二是建设单位(业主)负责;三是建筑产品的直接生产者负责。由这三个层次构成对整个工程质量进行控制、监督、管理的体制。从政府这个层次来说,政府对工程质量的控制、监督,又包含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宏观层次就是政府通过立法、建制,构造一个市场的运行规则。搞市场经济,要有一个规则,就好像打篮球一样,你裁判吹得很严,他在那里抱着球跑,这是不行的。作为政府宏观控制职能,控制工程质量就是要构筑一个市场运行规则,并保证这个规则的正常实施。从建设市场的整体来看,我们市场运行的规则还不完善,但就现有的规则,实施中的问题也很多。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很普遍。建设市场的混乱直接地危害工程质量。所以,政府要下功夫,一方面要构造这个市场,健全运行规则,同时要保证这些运行规则的实施。不能保证实施,就要进行整顿。健全市场运行规则要加强法制建设。在政府对质量进行控制、监督的层次上,我们要做的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要进一步加强法制建设。

法制建设重点要做以下几件事,一是制定《建筑施工许可证管理办法》,施工许可制度是管理市场大门的,也是整个市场运行机制的一个重要方面。二是制定《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三是合同管理,要搞新的合同示范文本,研究制定合同管理当中的担保制度。我们要认真研究,制定相应的办法。工程风险管理是一个大课题,风险管理中包括保险、担保,保险涉及的问题比较多,但是担保是有基础的,因为事实上许多地方已经在实施这种制度,比如现在实行的投标保函、履约保函、预付款保函、保修保函,都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但这还不够,特别是另一面,业主履约要不要担保,我们主张在市场经济中各方主体的地位是平等的,这是市场经济的特点。因此,作为建设单位也应该担保。业主付工程款要担保,国际上也是实行的。同时,总分包之间也有一个相互担保的问题,总包对分包要担保,分包对总包也要担保。这些环节,按照现有工作的基础往前推进,还是有条件的。另外,在这方面,出现纠纷怎么办,有合同就必然有纠纷,这是正常现象。那么合同纠纷如何进行调解,如何进行仲裁,如何在法院进行诉讼,对这套管理办法我们还要进行研究。

政府对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还有微观的一方面,就是政府对具体的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督。在这方面,我们已经做了不少的工作。世界各国政府对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督不外乎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程序性的监督,一种是实物性的监督。我们现在进行的是实物性监督。我个人认为目前这种实物性监督符合中国国情,因为我们的法制不健全,执法意识比较弱,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监督必须深入到工程项目上去。质量监督机构不能散,工作不能松懈,要继续努力地去做。同时政府质量监督工作必须改进,必须是在现在的基础上推进。

那么现在政府质量监督方面存在哪些不足呢?我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政府质量监督的地位,在实际把握上不够准确。监督工作有时与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质量责任混淆。如,由质量监督站去组织质量验评、竣工验收,进行过程检查等,这等于成了企业质量检查员了。二是政府质量监督重点监督什么,不够明确。现在是全面在做,如三到位、五到位等。三是现有质量监督人员的素质、人才结构有缺陷。政府质量监督必须对设计文件进行监督,但现有的监督人员中大量还是施工方面的人员,人才结构不尽合理。我们改进这些不足的总体思路是以法律、法规和强制性的技术标准为依据,以结构质量为重点,以建立使用许可制度为手段,以保证使用安全为目的,实施政府质量监督。政府最关心的是结构安全问题,是不要出现倒房子、塌桥这种恶性质量事故,从而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什么要对设计文件进行监督呢?因为,设计文件最重要的是结构安全问题,如果设计有问题,结构受力就不合理,安全系数不够,怎么能保证结构安全。所以,一定要重视结构质量问题。政府进行质量监督,拿什么能管住人呢?就是实行使用许可制度。

政府质量监督制度有几个要点,第一,谁来实施监督。有两种做法,一种是美国的办法,由政府官员直接进行,检查后记录,最后验收要看有没有记录,记录全不全。另一种就是政府委托第三方来实施质量监督,典型的就是德国。政府通过委托第三方来进行质量监督,这个被委托的机构,必须是经过政府严格审查,有条件代表政府进行质量监督的机构。我们现在是质量监督站,由目前这种状态进行转变应该是有条件的。第二,政府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审查设计文件,重点审查有关结构安全、建筑物消防方面的内容,包括地基的承载情况、结构受力分析和计算,通过审查这些内容,证明结构设计方面没有问题了,由审查单位出具设计文件审查报告。另一方面监督结构施工方面的关键环节,包括结构施工中的建筑材料,必要时还要对材料进行检测。这个环节的监督不是去对每个工序、每个环节像旁站监理那样进行监督检查,监督的客体主要是在建设活动中的各方责任主体,施工单位是不是按规范进行施工,材料供应商供应的材料是不是合格,监理单位是不是履行职责,建设单位有没有要求设计、施工、材料供应单位使用不合格材料来降低工程质量的行为,重点在这些方面。施工过程完了,审查机构出具关于结构安全的报告。整个工程完工后,建设单位进行验收,政府要对是否符合验收程序进行监督。最后,由政府出具使用许可证。第三,监督的费用问题。费用应由建设单位交,但不是交给直接监督的第三方,而是在申请施工许可证时交给政府,政府收取费用后再拨给由政府委托去进行该项目质量监督的机构。政府雇人去监督工程,但是费用是由建设单位交给政府,使得监督机构和建设单位之间不要形成直接的经济关系。

按照这种政府质量监督的模式,政府是否对工程出现质量问题承担责任呢?不是的。这个概念在国际上是通行的:谁的工程谁负责,谁施工谁负责。建设单位要对工程质量负总责,因为这个工程是你建设单位的,你是最终的受益者,或者是最终的直接使用者,你应该有这个责任和义务,建一个好的工程。当然,尽管建设单位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是真正的工程质量做得怎么样,还是靠设计、靠施工。因此,谁设计的谁负责,谁施工的谁负责。对谁负责?对建设单位负责。所以,不存在政府又去监督,又发使用许可证,最后又不负质量责任的问题。当然,如果政府委托进行质量监督的机构,,弄虚作假,那么它要负不认真履行职责的责任,造成重大事故的要严肃处理。这是就政府对工程项目如何进行质量监督提出的一些思路,是我们经过调查研究,包括学习国外的经验,才形成的。这里有两项工作要做,一是要建成能代表政府进行质量监督的机构,必须有一些技术上、管理上的带头人,在国外叫认可人士,我们要逐步对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进行执业资格的管理,这些人必须要提高自己的水平来适应政府质量监督的需要。二是要研究如何把质量监督站转化为市场上独立的运作实体,而不再是附属于政府的事业机构。

质量控制体制的第二个层次是建设单位的。建设单位要对质量负责,包含的内容比较多,从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到设计、施工单位的选择,都是建设单位承担的,都要对工程质量负责。工程进入实施阶段,谁来代表、帮助建设单位对工程的实施进行管理?现行的办法是工程监理。因此,谈监理,也就是在谈建设单位如何对质量负责。

关于工程监理,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

一方面,进一步树立监理的权威。现在的工程监理有相当多是建设单位说什么,他干什么,权威性不够。当然,监理公司是受雇于建设单位,代表建设单位来管好工程,当然要听业主的。但监理公司还有另一面,他必须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设计文件和合同规定,独立地行使自己的职责,对社会负责。因此,监理公司既要对建设单位负责,也要对社会负责。从保证工程顺利进行,保证工程质量来说,这两个负责是一致的。如果出现了分歧和矛盾,我看就要找原因了。原因恐怕多数是建设单位有问题了。所以,我们要强调监理公司在工程监理中独立行使职能。我们要再次强调,没有监理工程师签字,材料、构配件和设备不得在工程上使用或安装,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不得拨付工程进度款,不得组织竣工验收。要把监理在工程管理过程中的权威性和作用强化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