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学校德育管理的建议

对学校德育管理的建议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学校德育管理的建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学校德育管理的建议

对学校德育管理的建议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认为,道德的学习、道德发展在本质上是主体在现实的社会实践中通过主动的建构来实现的,可以从其所主张的学习形式、教育原则、师生关系几方面借鉴该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改进,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道德学习理论不同于以往的道德教育理论,它重视对道德学习问题的研究,“道德学习”是与“道德教授”相对而言的,主要是从学生的角度讲,探讨学生在道德上的发展变化,也就是他是如何学习道德的④。“实践一建构”学习理论的观点是:道德学习的内容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道德学习的动力来源于实践,个体道德的学习、道德发展在本质上是主体在现实的社会实践中通过主动的建构来实现的。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实践~建构”道德学习理论进行借鉴,可以解决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一、“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的主要特征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作为一种道德学习理论,“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具有一些不同于其他理论的特征,其中最主要的有两点,即道德学习是实践的,是具有社会性和情境性的。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中,有两点是比较突出的:一是缺乏实践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二是对现实问题的关注不够。

道德的习得和其他知识的学习是不一样的,它必须通过人的感性实践,通过亲身的参与,才能被人直接体验、感受和建构。WwW.133229.coM因为道德这种“知识”在本体意义l有其独特性和复杂性,认识、掌握、创造道德的根本途径只能通过亲自去实践道德、体验道德来实现。同时,道德是知、情、意、行等要素的统一体,这些要素无法分割地统一在人的道德实践中,单纯的内部心理活动尤其是理智上的活动绝不能直面真实的道德。而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无论在内容还是方法,都不同程度地缺乏训练和实践活动,单纯的知识传授现象比较严重。实际上,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它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受教育者知行合一的行为习惯和勇于实践的态度与能力。单纯采用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手段,是无法达到理想效果的。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主体,受教育者应该参与各种校内外活动。但实际上,学生的实践活动常常流于形式,这就必然导致我们将社会规范内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的愿望落空,更难将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观念外化为品德行为。

“实践一建构”学习观认为,道德学习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在面对现实生活和解决实际问题中来实现道德的发展,这就是道德学习的社会性和情境性。道德学习之所以有这个特征,一方而是因为道德弥散在社会生活中、弥散在人际交往的氛围中、始终见诸于具体情境的,没有抽象的、独立于生活和实践之外的道德。从书本上、从课堂里学到的“道德”并不是真实的道德,也没有内化为学生心理、道德经验的一部分。所以,较之其他方面的学习,道德学习对环境、社会情境的依赖性更强。另一方面是因为个体的道德学习要受到多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各种有形的和无形的、积极的和消极的社会因素在个体道德经验的建构过程中发挥着这样或那样的影响,个体尽管可以选择和超越,但无法从根本上摆脱它们的影响。因此,个体的道德学习始终是在真实的、一定的社会情境中进行的。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往往不能从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对大学生热衷和关注的一些颓事物、新现象不能给予相应研究和及时指导,难以解决学生思想、心理和道德认知上的困惑,再加上大学生正处于思想和心理欠成熟的时期,结果导致一些不良信息和行为方式乘虚而入,误导甚至贻害了大量学生,从而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现实面前变得脆弱和无力,不能全方位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价值。

二、“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从“如何学”逆向理解道德教育“如何教”的问题,必然催生了对道德教育课程、教育原则及教育过程中师生关系这些问题具有革新意义的理解。从解读“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的角度来观照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我们会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

1.“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的主要学习形式及其启示。活动课程是“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的主要学习形式,在一般的理解中,它又被称为“经验课程”“学生中心课程”,其目的不是传授与实际生活脱离、与生活经验脱离的所谓系统知识,而是帮助学生解决他们当前认为主要的问题②。“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认为道德是人际间社会交往的需要和过程的产物,对个体而言,也只有通过个人的社会交往,通过自主构建,才能将外在于己的道德约束落实为自己的道德发展。所以,道德教育的影响只有被个体纳入到“实践一建构”的自主活动中,才会产生实际效用。在高校中,和活动课程相对应的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实践环节与各种实践活动,但是,这些环节和活动并没有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起到重要的作用,甚至是流于形式和被忽视掉。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而:一是主观上没有充分认识到实践环节和活动对于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主要作用;二是客观上的经费、师资、时间等投入不够。实践环节和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对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增长才干、奉献社会、培养品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把实践环节和活动纳入教育教学的总体规划与教学大纲,并付诸实施。要组织学生参加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撰写社会调查报告促进学生了解社会,增强诚信意识,树立社会责任感;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校园文化活动把德育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之中,使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2.“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的基本教育原则、形式及其启示。道德教育的顺利进行,不仅有一个正确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的问题,还有一个依据什么原则实施教育的问题。从“实践一建构”这种新的道德学习理论出发进行道德教育,必须贯彻以下几个基本原则:主体性原则、实践性原则、民主性原则和心理匹配原则。

主体性的教育把学生当做主体来看、来尊重,以发挥、提高学生学习、参与的主动性为己任,以培养主体性素质为丰要目标。人的主体性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教育的结果。因此,要使大学生获得全面发展,首要的任务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发展他们的主体性。一方面,大学生正处于主体觉醒阶段,需要给予正确的价值引导;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庭和社会太多的呵护下成长,有些大学生的自主意识、自主能力、自律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与社会对他们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以至于少数大学生不敢直面社会。为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在帮助大学生确立主体性上下工夫,使大学生真正成为既具有独立人格,又能够适应社会的人。

实践性原则是指在实践中进行道德教育,把实践作为道德教育的手段、工具来使用。坚持实践性原则,意味着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学生能自觉履行道德标准,突出道德教育的实践性特征。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大学生不排斥,但是觉得政治理论与现实实际的距离太远,也不知道如何用科学的理论来分析、解释现实问题。因此,要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拟定周密的实践教学调研课题,确定实践调研基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课实践教学与每年的大学生暑期社会调查等活动紧密结合,安排教师指导和带领学生进行实践调研,组织教师对学生的调研报告进行评阅、计算成绩,逐步形成制度化思想政治教育课课外实践教学模式。要以课外社会实践为途径,引导大学生深入实际,了解国情、民情、世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使大学生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养成学以致用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和历史使命感。

民主化是社会生活的必然趋势,民主性原则体现在德育的方法上,就是指主要采取平等对话、说服疏导、实际锻炼、自我评价等尊重学生主体性的方法。师生间、学生间的平等和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是民主化原则主要强调的两点。我们要认识到大学生对世界已经有了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看法,他们希望得到尊重得到关心。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自尊、自信,发挥他们的自觉性、积极性、主体性。因此,我们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要充分尊重大学生的学习规律和性格特点,在教育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我教育,要和他们“互相信任”“平等对话”。我们要及时、不断地了解他们的心态,关注他们心理的发展,尤其是他们的物质观、自由观、爱情观。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只有从大学生自身的思想特点出发,从他们的实际意图出发,正确理解他们的需求,才能融入他们的思想,与他们成为朋友。

心理学的研究与道德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道德教育者可以从心理学的研究中汲取大量养料,有效的道德教育不仅有赖于一种适当的和成熟的思想道德观念,而且还有赖于人们对思想发展过程的理解,对学生发展水平和人格构造的理解。心理学及其所揭示的个体道德发展的规律对道德教育来说,意义是重大的,心理匹配原则要求道德教育者在工作中要正确理解和对待心理学的结论。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把心理匹配原则落实到实处,要做到:首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尊重心理学的规律其次,关注有关大学生心理状况的调查和研究;再次,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

3.“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的师生关系及其启示。因为教育活动是在师生之间展开的,师生关系在教育活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实践一建构”理论认为,师生关系应是一种对话合作的关系,通过一定媒介的师生对话,产生精神的碰撞和智慧的交接,可以增加学生的道德知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加强学生的道德意志,促进学生的道德行为,从而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与对话合作相对应的师生关系应该包含这样几个内容:平等、尊重、宽容、信任、爱。在高校中,师生之间以进行涉及内想法和真实感受的对话机会并不多。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渠道是相关课程教学和教师对学生的管理,而这两种方式往往是一个教师对多个学生,即大班授课或对学生的日常规范与服务,这样就使得学生和教师没有机会进行一对一的对话。而在一些集体讨论之类的环节中,由于场合、时间、自身等因素的限制,而使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办法去表达自己。专业课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谈话往往也仅限于专业知识的讨论。今天,大学生中心理不健康者的比例一直居高不下,甚至自杀、杀人等极端事件也能经常听到,如果师生之间进行过对话,学生的不良情绪得到了释放,不正确的观念得到了矫正,获得了帮助,也许悲剧就不会发生。再有,进行对话,对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以及良好心态的培养,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的活动课形式,还是它提倡的教学原则和师生关系,都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所以,我们应该积极借鉴“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质量。

[注释]

对学校德育管理的建议范文第2篇

关键词:技工学校;德育教育;班级管理;措施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1

技工学校承担着培养学生学会生存和做人的重要使命,可谓任重道远,积极稳妥的细化学校德育教育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所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技工学校的德育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需要我们认真的研究和探索。

一、当前技工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知识传授与德育培养相脱节

当前,技工学校在很大程度上一直没有形成自身的教学特点,德育课程教学体系相对独立化,缺少对德育目标实施的针对性,学校对德育工作的具体要求模糊不清,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导致在技工学校中没有管理者愿意对德育工作做深入的工作,只重视知识传授,忽视德育教育工作,偏离了技工学校要求,造成了知识传授与德育培养的脱节。

(二)德育内容与学生需求相脱节

技工学校开展德育教育活动,只是口头上的单一宣传,肆意夸大德育教育内容,学生在社会上听到或看到的相关德育内容与学校宣传的德育内容不符,导致学生对学校的德育工作产生了怀疑。宣传多,理论性强,大而空洞,与学生的需求和实际相脱节,技工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自然而然就实施不起来。

(三)德育工作防范与疏导相脱节

不少技工学校实施德育工作主要是注重学生行为的限制和防范上,针对学生的违法乱纪行为,制定出许多条条框框,似乎有了这些条条框框就能让学生很好的遵守纪律,提高素质。然而,事实上是由于缺乏对学生进行耐心的疏导和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很多学生出现了“冒天下而大不韪”的逆反心理,与学校所设定的条条框框逆道而行。这就是技工学校在实施德育工作时把防范与疏导相脱节,学生得不到良好的心理教育所致,给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与实施增加了困难。

(四)实施的形式与得到的效果相脱节

目前,很多技工学校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而开展了德育教育工作,并且进行的轰轰烈烈。但是这样的德育教育工作只是为了应付检查而运行,并不能对学生真正的进行教育工作,德育工作只是个形式,脱离了学生主体,至于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学校就无从过问了,从而使技工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五)德育课程改革与教育对象的发展相脱节

在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学生的价值观念不断多元化,认识和创造事物的心态更加强烈,这时如果技工学校的德育教育还是一直以老师为中心,采用课堂机械的说教方法去讲德育教育工作,忽视德育教育的实践性,就会抑制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和创造性,从而影响了德育教育核心内容向学生有效的输送和渗透。

二、给技工学校德育工作带来困难的原因

(一)招生困难,生源素质不齐

随着普通高校的不断扩招,不少技工学校都面临着招生困难的问题,不少技工学校为了招到学生,不得不降低门槛,导致招进来的学生整体素质不高,参差不齐,学校中打架斗殴的现象屡见不鲜,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工作开展的步履维艰,失去了工作的热情和信心,开始放弃对那些后进生的有效管理。这些都给技工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影响。

(二)社会文化环境变化,受不良影响严重

当今社会文化环境不断变化给世界观形成时期的青少年带来了许多影响,市场经济一方面催化了青少年个性的觉醒,主体意识大为增强,另一方面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腐朽思想让学生容易产生见利忘义、责任感淡化等不良倾向,出现了道德滑坡。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引导的时候,不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尊严,不考虑学生在生理和心理成长过程中的需要,这些都导致技工学校的德育工作难以有开展。

(三)社会就业环境严峻,学生不求上进

目前,我国的就业环境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一些从名校毕业的学生毕业后很难找到工作,这就使技工学校的学生对毕业后的就业问题产生了悲观情绪,认为下岗职工那么多,名校毕业的学生都很难找到工作,更何况技工学校的学生,于是就在思想上不求上进,学习上懒散拖沓,对自己的未来产生了迷茫的情绪,给技工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

三、我校德育工作实施的主要方法和措施

(一)开展素质教育,积极转化问题学生

对当前的技工学校来说,如何转化那些品行不端正的学生工作,是实现教学与德育工作良性互动的关键所在。在德育教育工作实施过程中,我们要求教师尊重学生,认识到学生智力因素的差异,因材施教,用自己的真情实意去感化学生,让学生把教师当做自己的良师益友,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重视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技工学校中的青少年学生处于半成熟期,有很大的可塑造性,是形成良好习惯和性格的重要阶段,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用有效的方法进行心理辅导。教师要把学生与自己视为一体,把教育者置身于学生的心理位置去认识和思考问题,从而选择适当的方法去处理问题:如果学生对教师有疑虑,教师要用坦诚交谈和以诚相待的方法,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学生信赖自己;如果学生自尊心受到伤害,则要给予充分的信任,激起自信的心理。通过心理辅导工作,实现学生人格健全的德育培养目标。

(三)协调教育关系,实现德育良性发展

当前的社会正处在前所未有的转型期,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建立,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与我们理想的教育目标相反的道德价值标准。这时,教师就要积极的启发和引导,通过分析和批判丑恶现象,达到净化与塑造学生的目的。学校教育要适当地对学生进行负面教育,可以使学生更全面地看问题,提高学生明辨是非、承受挫折的能力,使他们在多元的价值观念中保持必要的张力,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

(四)强化班级管理,充分发挥班主任主力作用

针对目前班主任受传统教育观念较深,管理方法简单,习惯于机械带班方式,对自己在德育中所处的中心缺乏认识,不善于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力量,使班级工作形不成合力的状况,学校要强化班主任的职能,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建立以班主任为核心的全员育人机制,是当前落实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实效的重要环节。

结语:

在当前的技工学校班级管理中,细化德育教育工作仍然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我们要认清当前复杂的教育形式,积极加强德育教育工作。随着新时期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以及素质教育的逐渐深化,技工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我们要用积极的心态去迎接这一机遇和挑战,确立新的德育教育理念,不断的探索在新形势下的德育教育工作新方法和新途径,为努力开创技工学校德育教育工作新局面。

参考文献:

对学校德育管理的建议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职业院校 学生管理 教育教学管理 就业管理 顶岗实习管理

学生是教育活动存在的基础,没有学生学校工作就无从谈起。了解职业院校学生管理研究的现状及特点,对把握职业教育发展状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梳理了职业院校学生管理的相关文献,总结发现目前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界定职业院校学生管理的内容

查阅几本职业教育学教材,第一章时都会提到学习、学生发展规律、德育等内容。黄尧在《职业教育学――原理与应用》一书中明确提出职业院校学生管理中包含招生管理、教育教学管理、顶岗实习管理、就业管理四大方面;李向东、卢双盈在《职业教育学新编》一书中提出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内容包括日常行为管理、组织管理、学习管理。本文依据前者的观点,总结职业院校学生管理研究现状。

二、职业院校学生管理的原则与方法

张爱滨在《浅析中职学生管理工作中沟通的作用与方法》一文中指出学生管理的原则是平等尊重、理解支持、真诚温暖,常用的方法有耐心倾听、换位思考等。瞿懿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以山东旅游职业学院为例》一文中提出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时效性――管理组织的高效化、管理技术的信息化、管理方法的科学化;摆脱传统科层制度束缚;鼓励学生民主自治和自我管理;做到学生管理工作者与学生和谐互动等建议。

三、具体方面的学生管理研究

(一)教育教学方面

对职业院校学生教育教学管理主要包括智育(学业方面)、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及体育等方面。

1.智育(学业)方面

关于职业院校学生智育(学业)方面的管理,大多数研究取得较为一致的结论,即职业院校(中职和高职)学生状态总体欠佳、学习动力不强。如王杨丽在《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特点及学习能力提高的策略》中指出高职学生学习动机不强、基础不好、学习习惯不好、情绪体验差;李娟在《高职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研究》中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高职学生的学习态度比较端正,但总体上高职学生的学习计划性较差,学习目标并不明确,学习动力缺乏。陈丹辉、陈丹在《职校生学习状态总体欠佳、水平差异显著――关于职业学校学生学习动力状况的调查报告》中通过对中职生的调查指出职校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学习动力不强、自信心不足、总体状态欠佳。

一些研究者探究了原因,其中庄西真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方式的实证研究》中发现动觉型学生在职业中学中分布比较多,导致他们初中学业水平不高的原因之一是初中阶段的信息传递方式与他们的感觉通道类型不匹配。为此他建议职业学校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方式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专业课教学模式的实验和探索,逐步形成有效的专业技能教学模式;重视实验实习教室的建设;活跃课堂氛围,多安排一些活动,少一些讲授;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概念水平。除此之外,陈庆合、郭立昌、王静芳、张聪在《高职院校学生智能结构特点与学习能力提高策略》中提出教师可以对学生倾注爱、关注、信任及设定合理的学习目标等激活学习内驱力、提升学生复原力(主要指个体对困难经历的反弹能力);另外,也要用实践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迫切需求,也就是贯彻实际联系理论的“做中学”教学原则,增强整体学习效果。此外,还要运用掌握学习和反馈教学原则,即教师应随时通过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增强教育教学效果。

2.德育方面

目前在该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职业院校学生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困惑。如叶章生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困惑和对策》中指出社会转型期条件下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困惑主要有:学校德育缺乏说服力,脱离社会实际;学校德育内容重道理说教、抽象空洞,缺乏针对性,忽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学校德育目标与家庭教育目标冲突;教师群体对德育不严肃影响学校德育工作效果。刘振汉在《职业院校学生德育特点、现状及改进方案研究》中指出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存在的问题有:把德育作为文化知识传授的偏向;教学方式缺乏多样性;社会环境中不良因素的影响;德育出现盲区。姜珊珊在《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德育研究》中指出高职院校德育存在的问题有:高职德育缺乏特色、德育目标大而泛、德育内容空泛、德育考评引导不力、德育队伍建设滞后。孙德魁在《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的现状、不足及改善对策探究》一文中通过对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现状的调查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有:部分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的吸引力不强、德育课的实践教学普遍薄弱、部分学校教学师资队伍有待强化等问题。

大多数研究者都提出了改进建议。如柳臻在《探索以“反思课”为主体的中职学校德育管理机制》一文中提出反思型德育教育模式;孙其君在《试论中职学校德育管理“四化”模式》一文中提出德育要人文化、自主化、快乐化、开放化;刘根华在《中职学校德育管理模式的问题与应对措施》中提出团体学习、与社区教育相融合,谋求点、线、面的结合,即学校建立全员、全程、全面育人的大德育工作体系、践行维度的有效评估。当然,还有不少研究者对职业院校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进行了研究。

3.心理健康方面

研究者的普遍共识是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遍自卑、面临的困惑与压力较普通学校更大。如赵富才、刘敏在《职业学校学生抑郁障碍与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的关系》中通过实证研究得出,职业学校的学生抑郁障碍水平比普通学校学生明显要高。

(二)就业管理

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准备、就业质量的{查研究及对学校就业管理工作的研究等方面。高臣、陈强、刘媛在《高职院校就业管理创新研究》一文中指出学校就业管理存在的问题有理念欠缺、管理结构失衡,并提出学校就业主管部门与各院系捆绑、各院系主任与书记捆绑、专业主任与专业捆绑等五级捆绑法的建议。吴琼在《中职生的就业现状及其对策研究:以寿光市为例》一文中提出学校应优化专业配置、加强和引导中职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等建议。

(三)顶岗实习管理

关于顶岗实习管理的研究大多是实践基础上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何玲在《对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管理工作的探讨》一文中指出顶岗实习管理中的困难:校企合作基础不稳、缺乏政府、政策的指引和保障,如用人单位缺乏动力、用人单位、学校、实习学生权责关系不明确等。学校管理难度增大,如实习管理难度增大、实习生个人问题增多。针对问题,研究者提出对策:学校健全顶岗实习管理的机制,改革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职业素养,搞好校企合作、进行思想教育,做好顶岗实习前的准备和组织工作;协调校企双方的对口管理,加强学校与实习学生的沟通,关注实习学生的工作状况,加强协调和管理工作;做好评估和总结。李存、林淑玲在《高职教育顶岗实习管理探索与实践》中提出了顶岗实习管理内容,包括:宏观政策体系管理即国家和政府层面针对顶岗实习进行的相应政策体系研究和制订、微观政策体系管理即高职院校和实习企业层面针对顶岗实习进行的相应政策体系研究和制订及顶岗实习资源管理、顶岗实习教学业务管理、顶岗实习生产业务管理、思想和安全教育管理和顶岗实习管理实施。

四、结语

学生管理包含几个方面,教育教学管理和就业管理方面研究成果较丰富,顶岗实习管理方面的研究较贫乏。此外,对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管理、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的研究,有的对实践经验进行总结,有的与心理学结合从理论上认识问题的现状成因,发现学生学习特点规律,尽管如此,相信研究可以更加细致深入,还可以取得突破。关于职业院校德育管理、顶岗实习管理的研究多是经验的总结,有利于人们了解其中存在的问题,但理论性不强,以后研究或许还可以取得理论上的突破。关于招生管理的研究甚少,大多数是对招生困境的研究,对实践经验的总结较为少,人们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了解较少。

参考文献:

[1]黄尧,主编.职业教育学原理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李向东,卢双盈,主编.职业教育学新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张爱滨.浅析中职学生管理工作中沟通的作用与方法[J].科技创新导报,2012(03):191-193.

[4]王杨丽.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特点及学习能力提高的策略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5(07):54-55.

[5][11]《业学校学生学习效率问题研究》子课题组,陈丹辉,陈丹.职校生学习状态总体欠佳、水平差异显著关于职业学校学生学习动力状况的调查报告[J].职业技术教育,2006(15):38-43.

[6]庄西真.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方式的实证研究[J].职教论坛,2008(02):31-34.

[7]刘芳.对高等职业院校学困生的成因分析及教育和管理建议[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8]陈庆合,郭立昌,王静芳,张聪.高职院校学生智能结构特点与学习能力提高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35):95-97.

[9]赵富才,刘敏.职业学校学生抑郁障碍与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的关系[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52):10603-10606.

[10]柳臻.探索以“反思课”为主体的中职学校德育管理机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3):90-93.

[12]孙其君.试论中职学校德育管理“四化”模式[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09):249.

[13]刘根华.中职学校德育管理模式的问题与应对措施[J].职业教育研究,2008(06):36-37.

对学校德育管理的建议范文第4篇

一、注重德育的实效性。德育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管理模式多种多样,但追求的目标都是力争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良好的行为规范和社会责任感与社会道德感,使个性得到和谐的发展。德育教育管理必须注重实效性,要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留下深刻印象,并持续影响其一生,引领和规范其行为。这就要求我们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思想,注重和发挥学生在其自身发展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制订符合学生发展的德育工作目标,优化德育形式,使德育教育方法更具个性化、综合化和有效化;德育的内容应从“大家”走向“小事”,从远离生活到贴近学生,“从小事着手”。“从我做起”。

二、强调德育的全方位观念。学校强调每位员工都要参与德育管理,并能自觉地落实在行动上,学校发挥每位教职工的作用,无论在教室、操场、图书馆微机房、音乐室、美术室,只要有学生活动,必须有教师负责管理,包括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落实有效的常规措施;此外,我们还应注重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德育,通过启发、讨论、探究等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设置必要的空间,让学生多思、多想、多问,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使教育真正进入学生的成长过程。

三、设置合理的德育课程。加强各门学科的德育功能的开发,使其自然地恰到好处地利用自身的因素,发挥德育的辐射功能,如发挥中学思想政治课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发挥地理和历史学科的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等教育资源优势,同时学校德育还应切入学校的教育过程和课程设计,根据学校实际、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品质养成和素质发展不同,设置相关的德育课程,把德育教育作为学生的一种能力来培养,在实践中提炼。形成特色、开发校本课程。

四、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学校应充分重视为学生成长创造一个和谐的、平等的、有利于发展的、具有民主氛围的人文环境,充分尊重学生,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健康发展;应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的激励和引导作用,学校应强化自我历史的宣传,塑造学校的精神,让每一堵墙壁都说话,每一座人文景观都成为德育的阵地。对学生进行正面的学校文化的熏陶,陶冶学生的情操;学校应大力支持学生组建社团,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进行自我教育、处理人际关系、调节和控制自身的行为和习惯,同时丰富学生课余生活,这有利于活跃校园气氛,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心理品质。

对学校德育管理的建议范文第5篇

作为省市中职校的排头兵之一,我校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德育工作和班主任队伍建设,尝试开展对这一岗位特殊性的系统研究,并关注其专业化发展。我校从2007年开始探索实施班主任职级制管理,通过六年多的实施,取得了一些成效,同时也面临一些困惑和问题,在这里作一些探讨。

一、实施班主任职级制的重要意义

中职教育存在生源素质比较低下与“高素质的劳动者和高技能的专门人才”培养目标之间的矛盾,学生问题的日新月异与教育多方合力的无法很好形成之间的矛盾,造成了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任务重、压力大。

中职学校班主任群体,正努力工作、孜孜以求,他们德育工作水平的高低需要一种类似于教师职称职级评定的制度加以认定,并建立相应的待遇和情感激励制度,而班主任职级制恰好能适应这一需要。

实施班主任职级制,对中职学校具有重要意义。第一,从制度上明确了班主任工作的专业化性质,能有效地促进中职学校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建设和教师专业化发展,整体提高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水平。第二,以待遇留人,情感留人,留住优秀的“老”班主任,培养“新”的优秀班主任,实现新老传帮带,形成良性循环。第三,在对其工作充分信任的基础上,以目标任务驱动,激发班主任自我发展的内驱力,从而有效地调动班主任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第四,提升学校德育管理水平,促进德育工作不断推进,提升学校办学整体实力,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

二、实施班主任职级制的探索和成效

就我校目前的班主任职级制而言,职级的初始认定,以班主任任职年限为基础,结合年度考核情况,分为见习、初级、中级、高级、专家级、导师级等六个班主任职级,任职年限分别为0.5~1年、2年、3年、3年、3年,即可晋升下一职级,自然晋升最高至专家级,导师级则须严格申报,学校审批方可认定。每一职级任职期间,年度考核优秀的,可提前一年晋级。

见习班主任为期半年至一年,不享受班主任津贴。其余职级班主任则以初级班主任津贴(约550元)为基础,按职级依次递增,专家级班主任津贴为1200元。月工作考核优秀的(比例约20%),不同职级又可分别增发70~100元。各职级任职期间,还应完成相应的职级任务,方可享受相应福利待遇、续聘或晋升。各职级任务主要包括班级管理常规工作、后进生重点教育转化、家校联系、心理辅导、主题班会观摩(示范)课、培养新班主任、德育专题讲座、德育论文、德育课题等,职级越高,要求越高,须完成任务越多。

班主任职级制在我校已实施六年多,据统计,目前我校在职班主任共119人,其中专家级班主任74人,占62.2%;高级班主任24人,占20.2%;中级班主任16人,占13.4%;初级班主任5人,占4.2%。结合近几年在职班主任人数统计,专家级和高级班主任人数和所占比例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由此可见,实施班主任职级制从一定程度实现了把更多优秀的教师留在班主任岗位上。学校建立了“班主任工作室”,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交流、引领示范作用。

班主任职级制的实施,较好地促进了班主任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增强了班主任的荣誉感,一定程度上调动了较多优秀班主任的积极性和追求较高职级的热情,提升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促进了学校德育工作的跨越式发展。

三、关于班主任职级制的思考及改进建议

笔者认为,目前我校班主任职级制的实施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毋庸讳言也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遭遇一些困惑和难题。

1. 职级初始认定条件相对宽松、方法简单。即以教师任职班主任年限及年度考核优秀的次数,累计认定班主任初始职级。

改进建议:学校应成立班主任职级评审小组,各职级任职条件设定和调整均由该评审小组讨论确定。职级认定应把学历、班主任累计任职年限、工作业绩、德育论文撰写及发表情况、开设德育专题讲座情况、组织或指导专题德育活动情况、参与德育课题研究情况、指导青年班主任工作实绩、学生测评反馈等等纳入考量条件。

职级认定可根据个人申报、参评演讲、审核评定等程序进行,学校公布班主任岗位及职责,明确各职级的待遇,竞争上岗,聘用应力求做到重水平不唯文凭、重能力不唯资历、重业绩不重职称。根据不同职级,可设定不同必备条件和可选条件。

2. 班主任职级设置不够合理。职级的晋升偏重年限的累积;专家级班主任所占比例过大,名不副实,专家不“专”,导致权威性和荣誉感不足。

改进建议:班主任职级可调整为首席班主任、高级班主任、中级班主任、初级班主任、见习班主任等5个级别,8个等第;按设置条件逐年晋升,把大部分班主任职级封顶为高级,首席班主任指数应严格控制,按班主任总人数的一定比例确认,除了班主任岗位津贴外,还可享受学校特殊津贴和终身荣誉等,确保首席班主任的神圣感和权威性,真正发挥其专家带头引领作用。

班主任津贴标准(单位元,A表示班主任基础津贴,可适时调整):

学校每年可根据财力确定班主任职级津贴;根据班主任工作业绩和实际岗位需要,设定续聘条件和各职级人数比例,实行职级制聘任。

3. 班主任工作的考核制度不完善,职级晋升、降级和解聘制度不全。

改进建议:学校应制定班主任工作规范和考核制度,从周、月、学期、学年、三年等不同时段的工作内容、流程、规范等层面明确班主任工作范围。在考量班级生源素质基础、班龄系数、班员系数等因素的基础上,制定较完善、科学、有效的班主任月考核、年度考核制度。根据班主任月度、年度考核分和评优评先情况,确定当年班主任可晋级条件。

通过制定降级、解聘制度,对少数工作态度不积极、业绩不好的班主任进行劝诫、降级甚至解聘,促进优胜劣汰、优化结构、提升质量。

强化学校专业部二级管理自,尝试由专业部直接选聘班主任,强化专业部对班主任的考核机制,促进专业部之间、班主任之间的竞争,从而调动其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

4. 班主任职级制缺乏其他足够的配套约束和激励制度支持。因此,致使班主任岗位吸引力和竞争力不足,部分班主任还是带着迫于无奈的心态走上该岗位的。

改进建议:在学校财力允许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班主任岗位津贴;可参照厦门市教师岗位聘任制的有关制度,制定班主任职级制管理的相关配套制度,提高班主任岗位的竞争力。例如可以把担任班主任作为教师岗位续聘和晋升(目前我校为两年一聘)的必备条件,为学校择优聘任班主任创造条件,从而整体提升班主任队伍素质,实现工作的优质和高效。

学校设立专栏,全方位宣传首席班主任、高级班主任和优秀班主任的事迹和教育理念,营造班主任工作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不断完善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形成“全员德育”的工作机制。定期召开全校性的德育工作会议,表彰优秀班主任,专题研讨学校德育工作,营造“德育为先”的工作氛围。对成绩特别突出、贡献特别大的首席班主任给予特殊津贴,离岗后颁发终身荣誉甚至终身补贴等。

进一步强化德育学分制的实施,增加德育学分在总学分中的比重,强化细化考核力度,加强班主任德育教育的权威,减轻班主任日常事务性工作负担。

5. 在职级制的实施中,班主任学习培训机制还很缺乏。“班主任工作室”的作用还没有发挥出来,还有许多方面有待挖掘;校园文化中还整体缺乏“以班主任工作为荣,从班主任岗位专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改进建议:应建立完善班主任自我学习和团体学习的机制,如通过每周(或每月)学习交流会、班主任论坛(沙龙)等形式,形成研讨交流学习制度;应借助“班主任工作室”平台,引导班主任多注重理论学习和研究,关注自身德育工作水平的提高和工作艺术的改进;强化校本培训,为班主任创造更多的校外进修培训机会。

总之,班主任职级制的建立和实施,目的是通过一种类似职称晋升和待遇提升的制度,更有效地调动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促进班主任加强理论研究,讲究工作艺术,提高工作水平,留住优秀“老班主任”,培养年轻“新班主任”,真正建设一支名副其实的、专业化发展水平较高的中职学校班主任教师队伍,从而提升学校德育工作的水平,建设一流职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