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智慧医疗的意义和作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妇产科医生;产前检查;产后恢复;社区
DOI:10.14163/ki.11-5547/r.2017.08.091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effect by obstetrician and gynaecologist in antenatal examination and postpartum recovery intervention treatment. Methods There were 90 pregnant women in community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as control group and another 90 pregnant women at the same period as observation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treatment in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additional targeted communit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intervention to conventional therapy in the control group. Comparison was made on antenatal examination compliance, incidence of postpartum uroschesis and breast distension, breast feeding rate after discharge and in postpartum 6 weeks, and mastery degree of postpartum breast feeding knowledge.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all better antenatal examination compliance of knowledge mastery (90.00%), antenatal examination times (87.78%), regular examination (95.56%) and completion of all items (82.22%) than the control group (68.89%, 62.22%, 58.89%, 47.78%), and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Key words】 Obstetrician and gynaecologist; Antenatal examination; Postpartum recovery; Community
近年恚 女性孕期检查和产后恢复受到大多数家庭的重视, 合理的产前检查及产后恢复对产妇产后康复及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有重要意义[1-3], 本研究以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90例接受本社区妇产科医生给予的具有针对性的社区诊治干预孕妇作为观察组, 观察妇产科医生在产前检查和产后恢复干预治疗中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本社区妇产科收治的90例孕妇作为对照组, 选取同期90例孕妇作为观察组, 排除妊娠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及孕期职业有害因素接触史、孕期吸烟、饮酒等因素等影响。观察组孕妇平均年龄(26.2±6.2)岁, 学历为高中及其以上80例, 月家庭收入超过3000元62例, 无分娩史者52例;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27.1±5.3)岁, 学历为高中及其以上73例, 月家庭收入超过3000元58例, 无分娩史者48例。两组孕妇年龄、学历、经济收入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妇产科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具有针对性的社区诊治干预:社区妇产科医生应定期接受培训, 掌握优质护理知识, 提高专业技能, 加强服务意识。定期为孕妇提供健康教育, 为孕妇讲解孕期及产后所需注意事项[4]。通过各种形式的干预, 运用各种讲解方法使孕妇及家人能意识到孕前检查的重要性, 传授孕妇及家人在孕期的保健知识。对孕妇家人进行宣传, 鼓励家人陪同孕妇去进行产前检查, 重视产检。根据孕妇的个人情况, 为其提出合理且安全的产前检查模式建议[5-12]。例如对年龄较大或合并其他疾病的高危孕妇可相应增多产检次数。而对于心理情绪波动较大的孕妇可应用焦虑自评表、抑郁自评量表等心理测量表对孕妇做出正确的心理状态评估, 并实施相应的心理干预, 从而提高孕妇产前检查的质量及依从性。参照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孕妇每天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1]结合孕妇个人饮食喜好确定膳食指导方案, 为社区孕妇提供个性化孕期营养食谱。依据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的体重测量指数[5]适当调整孕妇饮食摄入量, 指导孕妇避免高热能食物的过多摄入, 帮助孕妇构架合理的饮食结构, 同时鼓励孕妇适时运动, 多参加一些有益的户外和集体活动。此外, 对于情况特殊的产妇社区妇产科医生可实施预约、上门等服务以最大程度为孕妇提供方便, 提高产前检查质量[13-15]。
1. 3 观察指标 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两组孕产妇产前检查依从性及产后的母乳喂养率、母乳喂养知识知晓情况、产后尿潴留发生率和奶胀发生率等产后恢复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产前检查依从性情况比较 观察组产妇掌握知识(90.00%)、产前检查次数(87.78%)、定期产检(95.56%)完成全部检查项目(82.22%)产前检查依从性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68.89%、62.22%、58.89%、47.7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两组产后情况比较 观察组产后母乳喂养率、母乳喂养知识的知晓情况、尿潴留发生率和奶胀发生率产后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研究表明, 产前检查可及时发现孕妇孕期存在的问题, 可有效保证孕妇及婴儿的健康, 但由于文化、济、城乡等差异, 许多孕妇及家人对孕前检查意识单薄。部分孕妇对于产前检查相关知识掌握较少, 孕妇产检不规律常有发生, 社区医生不能对母婴状态全面掌握, 亦无法给予适宜的建议和治疗。给予合理的护理干预可以改善这种现象。本次研究显示, 接受社区妇产科医生给予的具有针对性的社区诊治干预后产妇掌握知识、产前检查次数、定期产检、完成全部检查项目产前检查依从性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 刘溅妹, 何庆凤. 文化层次对孕妇产前检查依从性的影响与护理干预. 中国医疗前沿, 2011, 6(7):85-86.
[2] 贺桢臻. 护理干预对孕妇实施标准产前检查依从性的影响研究. 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27):357-358.
[3] 王继卿, 杨俊. 孕妇对产前检查的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 实用医技杂志, 2012, 19(12):1255-1257.
[4] 刘星晋.护理干预对孕妇实施标准产前检查的依从性的影响. 中国医药指南, 2011, 9(19):221-223.
[5] 王燕. 社区干预在女性产后恢复中的应用. 中国社区医师, 2014(22):159-160.
[6] 张慕意. 社区护理干预对母乳喂养影响的调查.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4, 33(1):35-36.
[7] 余志英. 护理干预对孕妇实施标准产前检查依从性的影响研究. 黑龙江医学, 2016(11):1058-1059.
[8] 张永慧. 文化层次对孕妇产前检查依从性的影响及其护理干预分析. 医药前沿, 2015(22):241-242.
[9] 肖琳. 护理干预对100例孕妇产前检查的依从性影响.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12):104-105.
[10] 吴义芳. 浅析护理干预对孕妇产前检查的依从性分析及影响. 中外健康文摘, 2012(45):248-249.
[11] 叶春. 护理干预对孕妇产前检查的依从性及影响探讨. 现代妇女(医学前沿), 2014(11):222-223.
[12] 赵燕凌, 李梅. 产前护理干预对孕产妇健康认知和行为的影响. 齐鲁护理杂志, 2013(24):75-76.
[13] 杨丽霞, 王晓阳, 何冰, 等. 孕妇对产前检查的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8, 24(24):61-64.
[14] 段海凤. 影响孕妇产前检查依从性的原因及应对方法研究. 母婴世界, 2015(2):49.
在医学互联网的时代,人工进化与自然进化开始并重而行,人体本身加载必要的智能设施将成为重要的社会消费,大多数人会自愿提升为半机械人、芯片人或者成为较完整的智慧人。生理人将被智慧人取代,人工辅助进化将在2020年前成为世界文明发展的重要奇迹。
发展医学互联网应该成为国家战略。中国经济必须维持在一定的增速水平才能实现国民经济的有效转型,这就迫切需要建设四、五个10万亿级别以上的创新产业,智慧医疗将是中国另外一个10万亿元以上的巨大产业。推进中国智慧医疗发展的关键之举就是建立放开型医疗经济,中国的健康医疗产业需要不断放开体制管制。历史机遇已经时不我待。
医学互联网通过将人体世界连接至网络空间,实现人机网一体化的智能医者和智能患者的良性互动。发展医学互联网应该成为国家战略。中国经济必须维持在一定的增速水平才能实现国民经济的有效转型,这就迫切需要建设四、五个10万亿级别以上的创新产业,智慧医疗将是中国另外一个10万亿元以上的巨大产业。推进中国智慧医疗发展的关键之举就是建立放开型医疗经济,中国的健康医疗产业需要不断放开体制管制。历史机遇已经时不我待。
医学互联网规模将超过现在互联网水平
40多年前,同样是基于电脑系统,美国发明了用宽带连接的电脑互联网,处理信息流的运行;同时也创造了用电脑解决医疗问题的专家系统,后者就是美国匹兹堡大学研发的适用内科诊断复杂病症的软件--敏捷医疗参谋软件系统,它收集了4000多种临床病征,可以经过系统程序运算,诊断600多种疾病,有效提高了快速诊断的能力。此外,美国斯坦福大学1972年也开始研制了MYCIN系统,这则是一个帮助医生选用抗菌素类药物治疗的专家系统。应该说,互联网诞生之际,电脑在临床诊断和药物检验领域也同步开始了革命性实验。从时间而言,现代互联网和医学互联网几乎是同时期诞生的。
纵观电脑互联与医疗互联这两个网络的兴衰器局,互联网革命的核心就是热烈而执着地追求通用网络的实现,形成了通用性和互操作性两个潮流原则;而医学互联网坚持追求专业自治系统的建立,形成了专业性和结构复杂性的思维运势。前者不但是一个开放系统,更是一个革命性平台,把一切机会开放,甚至美国的互联网根服务器都要交给国际社团管理;后者则是一个有限开放系统,也是一个保守行业,延缓或约束重大创新,甚至据此医生与患者之间至今是统治性的临床治疗关系,检验也被笼罩着神秘面纱,成为专业检测而非大众的网络。医学互联网如果崛起,就需要摒弃这些传统的思维。
我们认为:医学互联网通过将人体世界连接至网络空间,实现人机网一体化的智能医者和智能患者的良性互动。医院这个维持了3000年的封闭医学组织模式应该转变为开放性医疗组织网络和提升为互助型救治平台,人类型医生和机械人医生应该共同成为救治主体,医用超级计算机和人脑芯片技术将获得不断进步,智能机械人医生将出现思维能力。聪明性患者将成为病患的优势群体,较之各种特权患者更具长处,自我健康医学服务将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医学互联网有望全面改造人类,实现文明变迁。最终医学互联网的规模将超过现在的互联网,预计国际产业规模可以达到15万亿美元,占世界GDP的五分之一左右,足以支持医学互联网的持续发展。
医学互联网将进一步发展为生物互联网,打开生物体与智能人工系统一体化的进程,当代解决世界能源最大的机遇来自人工光合作用制造能源,通过基因工程可以改造油料植物,通过纳米马达、人工树叶、智能生物可以提高植物光合作用,解决世界所需能源问题。以光合作用制造能源险些成为奥巴马总统任内的最高科学成就,他几次欲言又止,但是,实验室不太帮忙,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实验室最前沿的课题就是以人工光合作用制造能源。
什么是医学互联网
现在的互联网天生就是有缺陷的,它的语法语义本质上是一维的,践行高维互联网是互联网改造的最大机遇,而医学互联网就是理想的高维网络。目前许多医师们脱口而出的名词就是大数据医疗、医学云计算、医院物联网,这些概念大部分属于互联网的阶段性概念,不可能成为建设医学互联网的纲举目张的制胜法宝,也不是构建医学互联网的基本原理。2010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发起了未来互联网架构项目,开始颠覆现有互联网的结构,因此,需要以创新思维才能建造医学互联网。
我将智慧医学抑或医学互联网定义如下:医学互联网就是通过人机连接的智能人以及相互连接的网络,有效利用智能人工系统的移动应用、数据整合、预测算法、集成运算和分析思维等功能,选用各种食物、训练、修炼和技术的智能方式驾驭健康、赓续生命、处理人体的各种疾病或病变。简单地说,医学互联网就是智能化的人,智能人工系统的辅助、分析、思维能力,以及智能化的实现方式,这也是医学互联网的三个要素。
建设医学互联网的意义是什么?显然,它的目的就是推动健康与医学的人工智能技术成为国际产业的制高点,人工智能医疗与健康领域将出现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非对称的竞争,那些拥有高端技术核心的国家、组织、网络以及联合体将居于领先的地位。医学互联网将从整体角度深度实现人工智能的进步,并影响到其他领域。
人机网合一的智慧患者
患者是医疗的基本对象,以前处于被动地位等候接受医师治疗的病人,在医学互联网的时代,将成为借助各种网络医疗助手,主动与医师互动并共同确定治疗方案的智慧人。医学不但要治疗其生理系统疾病,也将运维加载其身的智能人工系统,人工进化与自然进化开始并重而行,人体本身加载必要的智能设施将成为重要的社会消费,大多数人会自愿提升为半机械人、芯片人或者成为较完整的智慧人。独生子女政策的后遗症就是中国必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智慧人世界。这个转变将使人类比真实的生理人还优化,比原型更加体现原型的真实,生理人将被智慧人取代,人工辅助进化将在2020年前成为世界文明发展的重要奇迹。
我认为,作为机械人医生,医学搜索引擎的知识能力和数据库量度完全可以超过人类医生,专家团队还可以塑造其强大的融会贯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诊断准确率高、问诊量大、全日工作、自我纠错的特点,而且新的人脑芯片也将快速应用到新的医学诊断计算之中。虽然机械人医生的知识来自统计分析而非临床经验的集成,其面上知识可以超过医生,其点的临床知识难与医生比对,但是,机械人医生将使得医生和病人找到如影随形的人工智能的共同助手,这就是机械人医生的社会性质,它相当于衍生了人类的能力,据此,也可以导致搜索引擎从平台转变为自组织的社会网络。面对上述变化,新的医学比特币可以推出,以期实现医疗价值新的智能分配。当下,迫切需要建立中国医学互联网搜索引擎,它可以成为继微信、阿里、百度之后第四个大型用户接口,我们已经同中国互联网医学联盟等机构展开讨论推动设立,希望中国医学互联网的搜索引擎能够成为国际领先者。
好事都成双。如同路由器的发明之于互联网的意义,发明手机超声波成像系统对于医学互联网而言也作用巨大,别号“美国生物学乔布斯”的乔纳森・罗森伯格(Jonathan Rothberg)创立的Butterfly Network在此领域居于领导地位。这个公司由罗斯伯格与麻省理工的工程师们共同创立,已经融资了1亿美元,其目标是用手机超声波成像系统取代现有医院价格高昂、体积庞大的成像中心,用户只需8秒钟就可以获得完整的医学影像。罗森伯格希望建立一个人体成像的超级数据库,可以逐步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获得临床治疗解决方案。这应当是另类的医学互联网搜索引擎,一定会有巨大的生命潜力。
类似的突破就如同思科、华为、朗讯在互联网领域攻城略地一样,可以预期:实验诊断、影像诊断、放射诊断、超声诊断、核医诊断、基因诊断等领域都将创造出新医学互联网的奇迹,新的技术将组建成巨大的网络应用,我们正处在工业革命以来最重要的医学革命的风口。
此外,Practice Fusion、Doximity、
Health Catalyst、GE Centricity、Flatiron Health、NextGen Healthcare Information Systems、Greenway Health、athenahealth、Attencia&PeninaMezei、Allscripts、NextGen Healthcare Information Systems、eClinicalWorks等网站也建设了在线电子病历、管理就医事宜等平台,新融资了1亿美元的Castlight公司也致力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医疗服务计算工具等,Practice Fusion管理的电子病历已经超过8000万,新一代数据医疗资源的竞争在美国已经开始。
发展医学互联网应该成为国家战略
【关键词】光纤到户;智慧城市;建设;发展
1 “智慧城市”的发展意义
“智慧城市”这个概念最先是由IBM公司在2008年11月提出来的,但IBM公司首先提出来的是“智慧地球”的理念,主要是针对城市建设中的问题寻求解决方案,当时只存在一个比较大的概念,没有系统的认识。随着对城市建设问题研究的深入,又提出了新的“智慧城市”的理念,在其定义上也有了更全面的阐释,即充分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智慧地感知、分析、集成和应对地方政府在行使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政府职能的过程中的相关活动和需求,创造一个美好的生活、工作、休息和娱乐环境[1]。就其发展意义来说,有三个侧重点:
1.1 立足于可持续发展
不管是以何种模式建设与发展城市,都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这是长期的城市发展所得出的经验教训。“智慧城市”的广泛推广,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大前提下的,具体又表现为根本上改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取缔高消耗、高浪费、低成效的生产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突出科技创新,建立循环经济生活。在目前看来,实现社会化的低碳生活就是“智慧城市”应该解决的第一问题。
1.2 保证生活的舒适便利
城市建设发展始终是以不断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水平为归宿,这个要求在“智慧城市”上又着重体现在城市生活的舒适便利上。“智慧城市”通过高科技手段达到智能性和便捷性,为社会群体的衣食住行各方面进行服务。在住房需求上,要有齐备的配套设施,保证居住舒适健康;在出行需求上,既要形成发达的交通网络,又要体现出便利便捷;在公共环境上,应该多考虑人文关怀,创造气息浓厚的人文环境。
1.3 实现智能科技的管理
建设“智慧城市”其实是一个追求优越的高科技的过程,也是推动智能信息化稳步前进的过程。使城市富有“智慧”,主要体现在智能信息化技术在城市的广泛运用。医疗远程服务运用的TD.LTE技术,实现了医生与病人在高清视频下的“面对面”诊疗,足不出户便可就医;通过手机应用与智能家居的连接,实现对室内设备的完全掌握,不管多远,都能处理家里事;运用远程监控技术,对城市道路交通情况的实时监控,远程指挥交通,及时疏通人流、车流,保证交通秩序。运用高科技的智能管理,将会使生活的便利性加强,也是社会科技化的必然发展趋势。
2 光纤入户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光纤入户是基于光缆并采用光传输方式把电话、宽带互联网和电视等多重高效高技术服务传送到城市每一处。随着“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光纤入户技术正在实现广泛覆盖。从全球范围看来,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电信网接入宽带化的最终目标就是光纤入户,而实现光纤入户将会使智能科技迅猛发展,提升“智慧城市”发展质量。对光纤入户有过这样的评价,“城市光纤网是物连和泛载基础,是“智慧城市”的基础承载网络[2]。”诚然,不论是从“智慧城市”的概念和发展意义上,还是目前城市的基础建设上,都要求全面的实现城市光纤入户。光纤入户对于“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中的实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2.1 光纤入户具有优越性
目前城市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家庭、校园、企业甚至政府的网络活动都是通过光纤实现的,在同其他通信手段比较下,光纤在传输过程中具有极大的优越性。光纤入户频带宽、损耗低、重量轻,同时它的抗干扰能力极强、保真度高,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中,它的原材料丰富、成本低廉也是目前“智慧城市”建设和发展青睐的主要方面。“智慧城市”正处于建设和发展初期,需要一种承接各种智能科技的优良载体在城市范围内覆盖,自然光纤入户技术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2.2 光纤入户是通信网络的发展趋势
从2009年开始,全球多个国家都相继启动了国家宽带发展战略,以光纤入户为核心的高速宽带接入成为其中的重要内容[3]。通信网络的趋势决定了“智慧城市”的发展走向,而光纤入户决定了通信网络的未来。在其他国家如此,在中国也是如此,近几年,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成都等城市已经陆续开始了“智慧城市”的战略,并着手建设。以陕西“智慧城市”,为例,其中就强调了光纤入户网络建设对于“智慧城市”的基础保障作用,旨在加快推进陕西省宽带网络光纤化升级,建设超高速宽带接入网络,全面提升综合信息服务能力,提高信息化水平。在城市光网化过程中,将加快城市系统中个人、物和组织之间的物联化与互联网的进程,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坚实的网络基础[4]。
2.3 光纤入户是“智慧城市”网络的血脉
随着技术的革新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光纤走进大城市、进入小家庭,实现光纤入户,紧密地联系了互联网、通信网、广电网。相对于目前上网、看电视、打电话需要安装三条线路的复杂系统来说,光纤入户仅仅需要一根光纤便可以同时实现三项功能,体现了生活便利性。通过光纤入户形成光纤网络,也是“智慧城市”在建设中的血脉。三网同步有助于建立更高级别的云技术平台,实现对地理空间数据、自然环境数据、基础设施数据、人口信息数据、经济社会运行情况数据、政务信息数据的统计汇总和分析。在对城市基础功能的作用上,服务于信息资源中心、城市基础空间信息中心、安全认证中心等监控系统,实现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社区、智慧医疗等各个方面的需要。
3 “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从光纤到户开始
“智慧城市”在全球倍受追捧,这也是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对于我国而言,建设“智慧城市”,既是与时俱进,又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对国内“智慧城市”的探索上,中国电信把光纤到户这一举措放到了战略高度,实现光纤到户是构建“智慧城市”的基础。
3.1 光纤到户目标是建立城市光网
光纤到户取代传统传播载体成为新的高效载体是时代的需要,主要体现在技术的进步、用户的需求和城市化进程与建设信息化社会的深入。伴随着网络架构的整体技术进步,光纤到户接入技术的成熟,光纤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光纤到户为城市光网的形成扩展了广阔的空间,实现城市光网的目标也越来越明朗。通过光纤入户实现的城市光网将以高性能集群路由、IPv6等关键技术为导向,以IP化、扁平化、融合化和智能化为核心特征的可管可控的绿色高性能城市宽带网络。
3.2 光纤到户的最终目的是建立“智慧城市”
光纤到户是建立“智慧城市”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城市光网作为“智慧城市”的最基本的基础设施,必须是以光纤的大规模入户形成的。光纤到户实现了多网合一、高速便捷的宽带网络,并且首先在“智慧家庭”上得到了证实。通过光纤接入互联网组建的家庭局域网络,实现了家庭电话、家用电器、家庭安防系统的一体化;在安全管理系统上实现灯光照明系统、家庭监控和门禁系统的远程控制和实时监测;在网购、煤、水、电的远程支付等家庭信息化应用同样展现了“智慧”。在建设“智慧家庭”的同时,逐步推进智慧社区、智慧学校、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等智慧网络的建设。各种城市基础网络再通过光纤网络实现全网贯通,使城市各个有机体紧密的联系起来,最终使新的城市“活”起来,形成一个有“智慧”的个体。所以,光纤到户的最终目的是建立“智慧城市”,也只有通过光纤到户才能实现城市的智慧。
4 结语
“智慧城市”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行动,这是一个关乎未来的长期事业,做得好就能实现城市的智能管理、满足人们的智能生活需求,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反之,则造成了全社会的浪费,阻碍了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不利于人们的生活。因此,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初期,要把握前期建设重点,要从“智慧城市”的关键基础设施进行升级,逐步普及光纤入户,建设“光纤城市”,才是目前应该采取的行动。
参考文献:
[1]陈柳钦.“智慧城市”:全球城市发展新热点[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2011(27).
[2]吴承英,国立园,张英华.智慧天津建设光纤城市和网络基础设施演进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1分会场-中国“智慧城市”论坛论文集[C].2011.
关键词:大数据;智慧城市;应对建议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27-0005-02
1 智慧城市的发展形势和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拥有661个城市,大约2万余个乡镇,伴随着城镇化不断地增加,城市里的诸多问题也凸显出来,如环境问题(土地污染、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等)、社会问题(交通拥堵、房源紧张、社会秩序混乱等)、经济问题(地价上涨,成本上升)、粮食问题(农民弃耕抛荒问题越来越严重,不利于中国国家发展),这些城市问题日益严重,因此需要利用计算机、互联网等高科技技术,大力开展智慧城市建设,使城市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智慧城市是通过利用新型的信息技术,例如: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完成政府对这个城市的高效管理以及提供便捷的民生福利。通过系统地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实施“互联网+”发展战略,围绕惠民、兴业、善政,提升市民生活幸福感,提高政府行政管理和服务能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培育智慧经济,努力实现“三大目标”:智慧民生――实现衣食住行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便捷化,使得市民生活幸福指数提升;智慧管理――实现政府城市运行管理精细化,大力提高政府效能;智慧经济――培育新兴业态,带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成具有特色的智慧经济发展新模式,制作出一套层次化的智慧城市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2 大数据是智慧城市的发动机
智慧城市是数字化城市的加强版。在城市数字化走向城市智慧化的转变过程中,关键是要怎样把数字化进行信息化、智慧化处理,其核心就是大数据处理技术。
2.1 大数据技术是处理感知层数据的必然选择
感知层是智慧城市体系对城市的现实情况进行搜索、识别和对信息的收集的基础性物理网络,所以会有大量的数据在感知层中产生,以关乎每个人生活过程中的天气预报为例,以前的天气预报只会预测一下第二天天气状况,但现今的天气预报会告诉公众更多信息,如气象指数、空气污染指数、空气湿度指数、风向风力指数等,甚至是否有利于外出活动,对发型及妆容的影响都有说明。教育方面,为教师、家长提供基于手机客户端、互联网和短信的家校沟通服务、教育资源共享、在线课堂学习、电子备课等功能以及学生离校安全管理服务。智慧商区,在重要的商圈搭建无线WIFI环境,通过移动互联网,连同商圈各商户,通过O2O运营平台提供电商功能,商户通过管理自家店铺公告信息、VIP卡、积分卡、照片墙等,实时与市民沟通交流,在满足市民随时随地上网需求的同时,也共享了商户信息,这些都是智慧城市的未来状态。
每天都会有大量不同类型的数据信息进入数据库中,经过分类、分析、决策后,将最终处理结果提供给需求者参照,形成了一套完整全面地大数据处理流程。例如在智慧交通方面,有些城市已经实现了通过对某个时段交通流量的监测,利用调节路口的红绿灯时间间隔,来实现缓解交通拥堵状况,同时也会向司机提供最优的行车路线,避开拥堵路段。由此证明,面对智慧城市中时时刻刻都在产生的海量数据,采用大数据技术将是必然的选择。
2.2 大数据是实现智慧城市的核心要素
智慧城市的建设带来数据量的增长,而大数据遍布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生活、智慧办公等智慧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城市管理也逐渐形成科学治理新模式。
沈阳市通过建设智慧养老平台,提供包括腕表定位、一键呼救、紧急救援、老人健康档案、家政服务、法律维权、精神慰藉、社区日托、信息关爱等服务,从生活照料、健康医疗、精神文化、养老工作等多方面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打造“家庭养老院”。与中国电信合作利用翼支付实现市民通过网站、客户端等方式进行线上支付,也可通过刷卡和输入号码方式进行线下支付,方便市民实现水电煤气费缴纳、采暖费缴纳、话费缴纳、银行转账、信用卡还款、流量卡充值、彩票、理财、保险、影院、游戏币充值等多项民生应用。
大数据是实现智慧城市的基础,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由此可见大数据技术涉及智慧城市的各个领域,智慧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大数据,大数据遍布城市的方方面面,大到政府决策、城市的规划,小到人们的衣食住行生活方式,智慧城市都将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走向繁荣,智慧城市的每一个细节都会产生庞大的数据,同时,智慧城市的运行基础也来源于对大数据的深度分析,大数据成为智慧城市的发动机。
3 大数据在智慧城市中存在的问题
3.1 “信息孤岛”现象普遍存在
由于我国建设智慧化城市处在逐渐完善的过程中,在不同的系统、不同的数据库、不同的信息编码、还有业务流程的差异等方面的标准都不统一,这成为无法形成资源共享的根本原因,而且涉及不同的行业,他们的发展水平也是不同的,所以就会形成“信息孤岛”问题。随着智慧城市的不断开展,如果不能有效的解决“信息孤岛”问题,则会导致无法真正的推广智慧城市的建设。
3.2 缺乏顶层设计和统一规划
目前,我国仍然没有一套统一的智慧城市建设标准和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导致个别城市盲目开展智慧城市建设,使得各个城市的水平参差不齐。并且没有一套完整的大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当涉及政府红头文件、军事机密、商业机密等重要信息被泄露,会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所以进行统一规划是迫在眉睫的。
3.3 相关专业人才紧缺
在世界范围内,大数据人才都处于紧缺阶段,他们不仅需要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同时也要掌握数据分析等综合知识,随着大数据技术被大量的应用,人才需求也在不断地增加,所以培养大数据方面的人员也是当务之急。
4 大数据应用对智慧城市发展的建议
4.1 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共享力度
1)加快推进信息资源共享与更新。收揽城市各个数据库资源,加快智慧城市大数据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并且完善平台的信息共享和更新管理。不同行业应当按照授权范围,合理的使用共享的信息资源,实现网络化统一管理。
2)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推动政府部门将产品质量、食品安全、公共设施、综合交通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对民众开放,并利用信息资源开发出便民、惠民、实用的新型信息服务产品,使城市变得智能化。
4.2 完善智慧城市保障体系
1)加强顶层设计。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要从城市发展的全局出发,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研发出智慧化应用软件,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全面的社会服务,对城市主体的规划、相关行业发展的规划以及区域的规划进行连接,做好城市发展的全面布局。
2)健全大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加强治理大数据环境下的网络安全问题,完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风险评估等网络安全制度,建立一套健全的大数据安全保障体系。保障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使用、开放等各环节的网络安全。加强对涉及国家利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敏感信息的保护,逐渐完善网络安全保护体系,进而保障数据的安全性。
4.3 引进和培养大数据专业化人才
1)针对智慧化城市建设过程中所需要的人才进行引进,根据需求有计划地引进一些高水平的人才团队,发挥引领作用,使人才资源的作用发挥到最大程度,发掘大数据领域的尖端人才,提高引进人才的待遇,并且对其做出的贡献提供丰厚的嘉奖。
2)针对大数据专业方面,培养技术型人才。近年来随着对大数据关注度的持续升高和对大数据人才需求逐渐增多,大数据人才的培养越来越受重视,有个别高校开设了关于大数据方面的课程,但是并不能满足当前需求,政府可以与高校进行合作,共同制定一套大数据人才培养方案,开展多种形式实训项目。
5 总结
运用大数据的先进理念、技术和资源,对数量巨大、来源分散、格式多样的信息进行科学分析,从而加强各级政府对市场主体的服务和监管,促进市场健康发展,是提高政府服务和监管能力的必然要求,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孟庆丽.大数据背景下智慧城市建设研究――以兰州市为例[D].西北师范大学,2015.5.
[2]周海鹏.面向智慧城市的地理信息数据仓库系统设计与实现[D].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学院),2014,10(2):152-153.
行业对此有不少评论和分析,有人说是Google Health和医保公司的接口没有完成,有人说是服务没有明确的应用卖点,谷歌自己的解释很简单“没有成功地将Google Health建设成为一个社交网络。”我们没有听错,谷歌认识到医学信息服务对“人”的依赖是如此之强,以至于没有足够的“人”的参与,Google Health中海量的健康数据根本没有用武之地。
古代中国人将医学归类到“术”的智慧层面。在智慧的“道”、“法”、“术”、“器”四个层面中,“术”是最依赖于“人”的智慧。比如“美术”、“魔术”、“艺术”,“术”这种智慧能够达到的层面和实现的效果完全取决于提供“术”的“人”的悟性和灵性。“美术”依赖于画家的水平,“魔术”依赖于魔术师的技艺,“艺术”更是取决于艺术家的造诣,同理“医术”高明与否不仅仅取决于掌握信息量的多少,还取决于使用这一“术”的医师的个人能力。
传统中医甚至不需要依赖草药,只凭一把银针,一支艾灸,一身推拿手艺就可以拯救患者于水火。而当代医学,似乎给了药品、设备、技术太多的空间,低估“人”的重要性。
同样是在6月,“全科医生”再一次成为医改的热点词汇,这次全科医生服务能力的建设有了明确的目标:2012年实现城镇居民每万人有2~3名全科医生提供基础医疗服务。“医术”中对“人”这一因素的意义,终于被医改政策制定者所重视。
全科医生正是通过对当地居民生活方式的了解和干预,通过访视、宣教、医疗、预防、康复等服务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美国的数据证明:基层保健医生每增加20%,相应的死亡率就会减少5%。相对大医院中的专科医生,全科医生对检验检查设备依赖最低、对复杂的治疗手段应用最少,但是对疾病的早期防治、发现转诊和后期康复起到的作用最大。
在全科医生层面上“器”的投入不大,“术”的效益最高,所以全科医生才是居民健康的真正守门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建立和支持一支如此庞大的全科医生服务团队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对于“医术”能力建设来说,对人的投入永远是正确的方向。
那么信息技术呢?我们不会回到当年赤脚医生的时代吧?当然不会,6月份还出了一件事情值得回味。世界上最聪明的计算机开始行医了。
IBM的超级计算机Watson在2月份击败人类选手,获得全美益智类电视节目《风险》的最终大奖之后,开始学习医学知识。由于Watson可以听懂人类的普通语言,能够理解和分析问题,包括从患者的交谈中提取对症状的描述,同时它还掌握了医学知识、医学理论和医学史,所以它有能力对患者的疾病作出诊断。经过实际案例测试,Watson的诊断准确率甚至略微高于人类医生。这也不奇怪,毕竟Watson的海量案例库和在线数据分析能力是超出人类的,对于那些只有1%可能性的诊断它都不会遗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