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交网络对社会的影响

社交网络对社会的影响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交网络对社会的影响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社交网络对社会的影响

社交网络对社会的影响范文第1篇

关键词:网络交往;大学生;社会性发展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2-0207-02

“互联网”出现在上世纪的末期,它一出现便遍布全球,现在它已成为人类的主流信息媒体,也是人类所使用的最主要的通讯工具。“互联网“之所以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被人们很快地接受,主要是因为互联网的简单操作和为人们提供的便捷,我们可以不用东奔西走,只是简单地敲击几下键盘和鼠标便可以知道很多外界发生的事情,我们可以方便快捷的在网上购物、看新闻、看电影杂志等。“互联网”的出现颠覆了以往人们的生活方式,伴随这新的工具,一种新型的交往方式也随之出现,即“网络交往”。我们每一个上网的个体都是网络交往中的一个元素,每个网络元素逐渐建立各种联系,又逐渐形成一定的群体,最后,一个完整的社会关系形成,即网络社会。网络社会是一个虚拟的社会,但是它也与我们现实的社会有许多共性,至少它们都是人与人之间可以进行交往的重要场所。当然,网络的交往也有着属于它自己的属性,比如虚拟、匿名、广泛等等。也正是因为这些属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个虚拟的社会中。在网络这个交往的平台中,我们常常扮演者各种虚拟的角色,获取那些取之不尽的资源。

然而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互联网”也不例外。它强大的功能为我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同时一些负面的影响也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渐渐出现。在人们日益重视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的今天,由于互联网的使用所引起的一些网络心理疾病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网络犯罪等,成了很多人关心的话题。因此关于网络的交往行为这一类型的课题成为国内外许多心理学研究者关注和讨论的话题。

大学生这一群体是现代人类社会群体中的主要新生力量,也是网络虚拟社会中的主要成员。大学生本身就具有活跃的思维。敢于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和对新鲜事物的探索欲望,恰逢互联网在这个时候也作为一个较新的事物被普遍流传,因此互联网的使用很快被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所接纳。2010年1月,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统计:截至2009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84亿人,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从22.6%提升到28.9%,互联网普及率在稳步上升。各年龄段在上网总人数中所占比例为:19岁以下占到了总人数的32.9%,20-29岁的网民在总人口中占28.6%,而30-39岁的网民占到总人数的21.5%,40岁以上的占到了17.0%。从网络使用者的文化程度上看:初中及以下学历的网民占到总人数的35.6%,高中(中专)学历的人占到了总人数的40.2%,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使用者占总人数的24.2%。从用户职业上看,其中学生占28.8%,公司企业职员18.1%。

通过以上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学生是互联网使用者中的主要群体,大学生更是在这一群体中有着很大的比重。现今我们的一些思想理念、生活方式甚至是价值理念,不断地受到信息时代的冲击,都随着信息时代所带来的最新思想慢慢地发生着改变。同样大学生的一些生活、学习的方式也在逐渐改变。一方面,网络交往给大学生带来了很多便捷,尤其是在信息获得和交往范围等方面。而另一方面,一些大学生由于沉迷网络导致影响学习、影响生活、甚至影响身心健康。那么,网络交往到底是怎样影响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呢?影响的效果主要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对于网络交往,我们应该如何引导大学生以一个正确的心态去面对呢?社会各界又应当采取怎样的对策来解决网络交往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些都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

1、网络交往对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维护

1.1 网络交往便利了大学生的日常交往,有助于现实友伴关系的维系

笔者通过访谈调查内蒙古地区部分高校的大学生,发现他们普遍认为自己使用互联网的原因是“可以同朋友或家人交流思想,保持联系”、“与志同道合者交流思想感情”、“交朋友或寻找情感支持”和“通过网络交往,可以促进现实的人际关系更深入”等等。可见,网络交往使远距离人际交往有所增进,远距离的人际关系更为密切。空间在传统的人际关系中,长久以来成为限制人际交往的重要因素。通过电话交往和书信交往可以维持远距离的人际关系,但电话的费用和书信的实效问题,使这两种交往方式存在着很大的缺陷。然而网络交往的出现使得这两个缺陷完全被克服,利用摄像头这样的设备,可以使人们感受到当面的接触,让彼此的交往变得零距离。此外,网络交往的低资费与高效率等一些特点,也成为了其吸引人的亮点。

网络交往还可以使现实人际交往中的矛盾得以化解。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矛盾的纠纷,然而零距离的现实沟通有时会给彼此的交流增添一道屏障,有时更会激化矛盾。网络交往这种不用面对面交流的方式,可以避免矛盾情景所带来的干扰,缓和彼此的矛盾。因此,网络交往对现实中人际交往矛盾的化解,寻找情感支持,有很积极的作用。

1.2 网络交往缓解了大学生的交往压力,有助于大学生自信心的树立

作为一个社会人,我们都会面临现实人际交往和互动这样的情境,然而这种情境却是增强我们社会性、塑造良好人格的重要途径。大学生的组成成分是较为复杂的,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受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在彼此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等一些方面都有所差异。因此,他们在彼此现实生活中的交流与沟通当中,彼此间的冲突是在所难免的。

在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当中,它可以隐瞒大学生的真实身份,他们无需过多的身份暴露就可以自由选择交流沟通的对象,通过网络交往而寻求现实交往中难以寻求的情感慰藉,缓解在现实交往中的压力。他们总的感觉是“在网上交往最能展示自我”、“同网上认识的人在一起,感到有更多的乐趣”以及“上网时我感觉处于自己的最好状态或最佳状态”。

可见,外貌条件、社会地位、能力高低、经济实力、语言表达力等一些条件,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限制因素,也使得一些大学生陷入交往圈子中的逆境当中,缺乏与他人主动交流的勇气。这种隐藏身份无需透明的网络交往方式,就为那些处在困境与现实交往中的大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增进交流的舞台。他们在隐藏自己真实身份的同时,也隐藏着自己的身体。通过这种“斗篷作用”,使得外貌、地位、能力等这些交往中的限制因素有所消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上网络这个大舞台来“秀”出自我,展现自我风采,这既

使得大学生的交往需求得到满足,同时又增添了交往中的自信。

1.3 网络交往增进了大学生的平等自主意识,有助于大学生社会支持的获得

“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是人类永不停息的追求。可是受众多社会因素的制约,现实交往中的真正平等是难以实现的。精神地位的平等和无利益冲突在现实的人际交往中是很难兼具的。在网络这个无需透明的国度里,现实生活中一个人的身份与地位都被网络所隐匿,这就为大学生到达平等交往的寓所而迈进了一大步。在这种平等的大环境下,能使大学生坦诚的表露自己的思想,提高在交往中的自主参与意识,进行交往行为的调控和评价,从而使得彼此间的交流更加广泛、主动、全面、真实。

也正因如此,对于那些在日常生活中人际关系没有处理好的大学生,他的社会支持往往是有限的,使得他们通过网络平台来解决他们社会支持不足的问题,从而走出人际交往的困境。于是,对于增强大学生在交往中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意识来说,网络上在提高大学生主动寻求社会支持的能力方面,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

1.4 网络交往强化了性别角色的认同,有助于增加女生交往的主动性

从现实情况来看,男生无论在网络交往率上还是网络交往的程度上均高于女生,男生在网络交往中仍居于统治地位。原因在于从传统社会开始,男性就占据了主要的地位,可以说早期的互联网几乎是男性为主要参与对象的跨国交际圈。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如今女性在互联网中的地位逐渐趋于男性并已平等。女生交往的主动性,也成为大学队伍中靓丽的一景。

女性“说话的权利”在网络交往的匿名性和平等性赋予中得以体现,她们开始表白内心的情感,改变着男性的话语权,也不时地为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而努力着。网络交往颠覆了在传统的交往中女性一直处于被动地位这一情况。女性网站在近几年中也有所发展,这些网站通过对女性内心世界的独白,对其经历深入的剖析与重述,同时还中断男权的象征秩序――成为互联网女性主义言语的主动寻求。

2、网络交往对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阻碍

2.1 网络交往弱化了大学生的现实交往能力

网络空间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尽管摆脱不了现实空间,但又不是现实空间的机械重复。网络空间可以人的各种需求得以满足,可以对不良情绪进行发泄,可以找到心灵之友等,这些极尽完美的交流空间,可以使人们在网络交往中畅快自如。但是,网络交往的实质毕竟是“人一机”交往,交往主体首先面对的是机器,其次是隐藏在机器背后的另外交往主体。这种“人一机”的缩放式人际交往的模式容易导致人际关系障碍的产生。不少人认为,网络交往会促使现实的人际交往能力减弱,人际交往的时间被网络世界的游走所占据,社会的温暖、家庭的温馨也正逐渐被网络交往所吞噬着,久而久之,就会使人们的社会人身份有所弱化,难以打开心灵沟通的大门。因此人们更加相信,即使网络能够使人学会在网上与更多的人进行信息交流,也不能取代人与人之间直接的交往,这种面对面的交流方式更能体味到人情冷暖,内心世界的纷繁复杂。

2.2 网络交往增加了大学生的社会疏离感

互联网的出现,使我们的交谈变得更加的轻而易举,透过小小的电脑屏幕就可以有所交流。但最自然的促膝详谈,亲密交流却减少了。社会实践和直接的人际交往时间被网络交往所占据,使得现实的人与人交流有所减少,人际关系极近冰霜期。在时间总数一定的情况下,面对不同事物人们对其用时分配是不同的,此消彼长的关系也由此而生。人们把时间大量投入网络,必然会引起社会交往和参与的减少,这就是“时间替代”假设。Stoll和Turkle1996年就提出互联网使用可能导致“社会疏离”(socialisolation)的观点。他们认为互联网只能给社会以幻想,通过计算机进行的社会活动导致了社会疏离,互联网的使用是对真诚和有意义的社会纽带的破坏。因为使用者独自坐在他们的电脑终端前或者通过这个社会性贫穷的媒介同匿名的陌生人进行交流。

当大学生在危难之时或是需要之时,如果得不到现实生活中的客观支持,主观幸福感便会下降,由此转向对网络寻找暂时的内心填补和精神寄托。这样,大学生频繁与网络接触,使得他们的社会性被弱化,真实的生活体验很难感受,面对面的感情交流更难倾注。长此以往,对网络交往的依赖更是使其无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困境,难以跳出人际交往的逆境圈,逐步导致对社会的疏离。

2.3 网络交往滋生了大学生的自我迷失性

弗洛伊德认为一个完整的人有三个“我”即: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表达欲望,包含所有寻求直接满足的本能驱动欲望,不受时间影响,没有任何道德,只追求本能需求的完全满足;“自我”通过对现实世界的感知来协调外界与本我之间的区别,以唯实原则来调节行为;“超我”表现为社会规范下形成的某种人格特征。压抑“本我”的力量来源于“自我”和“超我”,人格身份在现实社会无法显现的部分,往往会通过虚拟现实和想象的图景中获得一种表露的途径。而网络中的虚拟性在网络交往中正使人的“超我”形态更加显现出来。

众所周知,使自己能够在社会生活中成功地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是社会化的最终要求。在网络虚拟平台上,大学生可以扮演“意念自我”或“理想状态”,可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交往或是拒绝交往,也可在瞬间使虚拟的社会关系得以扩展和延伸。在网络世界中得到了满足,他们已经不情愿在现实社会中进行那被固化的角色扮演,更有甚者他们已经忘记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角色扮演。比如网络游戏或网络聊天中的身份转换,就使他们混淆了虚拟角色和现实角色之间的那道界限,逐渐迷失了真实的自我。本来大学生的目的是为实现自我,然而在网络上却经常扮演一些与自己身份和性格大相径庭的虚拟角色,反而背离了自我。人们终归是要回归现实生活中的,这种角色间的冲突达到一定不可调和的程度时,势必会出现心理上的扭曲,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的发生也就不足为奇了。

2.4 网络交往导致了大学生的信任危机感

网络交往作为一种虚拟交往,交往主体的身份往往是虚拟的,根据自己的意愿和想象,把自己塑造成一个自我期望的形象,继而通过一组符号、一组代码表现出来,和现实生活中交往主体的实在性有着明显区别。

正是在虚拟网络中,角色虚拟化扫除了大学生在性别特征、生活方式、家庭背景等各方面差异,所有现实社会中附加在大学生身上的种种社会和自然特征在网络互动中都被忽略了,部分或完全的丧失现实社会中的角色规范。这样一来,很多大学生往往会面临网上网下判若两人的角色冲突和角色差异。心理学研究证明,当一个人的某种行为习惯养成之后,就有可能转换成个人的人格特质。因而大学生在网络中养成的一些虚假言行习惯,就很容易带到现实生活中来,致使现实人际交往的真诚性受到很大质疑,信任危机显得更加突出。

社交网络对社会的影响范文第2篇

流行语是社会结构特征在网络上的投影

梳理这些年里中国的网络流行语,会发现其中有一个明显的“权利诉求”:追求平等,或对抗不平等。2010年,曾风靡全法国的选秀电视和英雄主义教育逐渐被互联网内外最常见的一个新词所取代,那就是——“平凡人(Vrais Gens)”。原本已经消失的无名人士在金融危机和罢工潮的背景下,迅速在互联网以及法国其他的媒体中传播开来。一种“我是平凡人我自豪”的精神取代了对精英阶层的认同和向往,传达出的是法国民众对社会中下层阶级所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的认可。

与之类似, “屌丝”、“高富帅”、“矮矬穷”、“白富美”等中国互联网上使用相当频繁的流行语也是网络社会去权威化、去权力化潮流的鲜明体现。“屌丝”等词起源于百度贴吧的“雷霆三巨头吧”对“李毅吧”中“粉丝”称谓的恶搞,后经发酵逐渐形成了以“乐于认为自己出身卑微、相貌平凡、收入较低”为特点的“屌丝文化”。然而,社交网络中“屌丝”的走红、对“高富帅”的病态仰视与草根阶层占领网络舆论场却难以画上等号。以汇集网络民意最多的社交网络为例,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调查显示:社交网站用户中个人月收入在3001-5000元、5001-8000元的群体占比明显高于整体网民;与全国网民总体相比,农村用户低于全国水平。换言之,不少自嘲为“屌丝”、热忠于“比惨”的并非是真正的“屌丝”。

但网民们通过一种群体自嘲的方式,在虚拟社区完成了一次次对自身社会身份诉求的集中表达。传统上,在一个社会中,个人的合法性身份是由社会的主流观点决定的,例如按照收入多少、以受教育水平等来划分。但当这种被赋予的合法性身份与个人心理认知产生差距甚至矛盾的时候,个人就会采用各种方式进行反抗。当大多数非“屌丝”的人都自嘲为“屌丝”的时候,其背后隐含的是目前中国社会的结构问题:权力极化,底层基数庞大,而各阶层间的流通机制匮乏。人们习惯于“被代表”、“被发展”、“被幸福”,自身经历着充满无力感、缺乏尊严感的真实生活(包括媒介所营造的拟态生活),与主流观点所赋予的生存状态形成了鲜明反差,自称“屌丝”成为很多人去社会阶层化诉求的表述方式,成为目前中国社会结构特征在网络上的投影。

网民通过发问而站在一起

流行语一方面能够反映目前中国社会结构下人们对自身社会身份的诉求,另一方面也呈现出人们抱团取暖的倾向。“屌丝”的流行即是一种体现,而 “元芳,你怎么看?”和“你幸福吗?”这两个疑问式表达的流行语则反映了人们寻求归属的社会心理。

深入去看,“元芳,你怎么看?”是“事有蹊跷”的潜台词。而央视节目播出后,网络上每一次“你幸福吗?”的调侃,总带有网民“我并不幸福”的内心独白。两个疑问背后都带有网民大量的质疑,中国社会上太多有蹊跷的事情,以及人们内心并不强烈的幸福感使这两个疑问能够击中人们的心理状态。通过一次次地问出“元芳,你怎么看?”、“你幸福吗?”,人们在网络上走到一起,用质疑式的情绪宣泄,表达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忧虑。这样的网络流行语已经成为一种对政府机构、官员的不信任和质疑心理的符号,同时也成为网民集体对获取平等话语权的期待和渴望的表达。

吸纳民意、人性表达打通两个舆论场

一直以来,传统主流媒体所打造的舆论场都是整个中国社会的主要舆论反映。然而,随着网络的普及以及社交媒体的发展,民间舆论场借助网络平台日益强大,对代表精英话语体系的传统主流媒体形成了不小的挑战。有网民调侃:“上网觉得生活水深火热,看新闻联播立马就治愈了。”但随着主流媒体的转变,两个舆论场开始打破界限,有意地互通起来。

一方面,通过社交网络实现网络反腐也体现在很多网络流行语中。一系列政务监督式的网络流行语,包括“表哥”、“表叔”、“房姐”、“休假式疗养”、“轻度追尾”、“维修性拆除”、“试探性自杀”、“礼节性收入”等都是人们对于更清廉、更透明社会的民意表达,并与传统媒体一起推进了网络舆论监督。正如 “@新华社中国网事”所言:“e哥想对不断增加的粉丝说,你们是观众更是力量和进步之源。你们继续围观,我们继续给力。”

而另一方面,主流媒体也吸收了网络民意和网络表达,使得两个舆论场逐渐产生了相契合的路径。2012年7月22日,人民日报法人微博就北京大雨发出第一条微博,引发各方关注。而十期间,“屌丝”一词登上《人民日报》的十特刊,很快,11月5日“元芳,你怎么看?”又出现在《人民日报》上。

网络媒体的潮流势不可挡,不少传统媒体的用户纷纷转向了网络。据美国的调查,2010年,网络新闻消费首次超过了传统纸媒。传统媒体利用微博,使其成为一种新的新闻的方式,是顺应潮流,是对新闻理念、报道业务的一种突破。然而,如何使代表主流的舆论场在民间舆论场中既有影响力,又能够起到主流新闻媒体所具有的传递信息和舆论引导的功能呢?

对于传统主流媒体而言,理解网络的特征,重视社交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将成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方向。在表述方式上,只有坚持“母媒体”特征,结合时事热点,配合网络流行的人情味表达,才能在专业性基础上发挥更大的影响力。此外,网络流行语包含着网民较为娱乐化、粗俗化的表述,对这些流行语的直接运用是需要反思的。在争取影响力的同时,主流媒体应对网络流行语所蕴含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群体心理进行充分的理解剖析,进而合理采用网民熟悉的表达,拉近传统媒体与网民之间的距离。

社交网络对社会的影响范文第3篇

【关键词】社交媒体;运用;大学生;影响

社交媒体是新媒体时代下的产物,是在新媒体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宽泛的概念,指的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连接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终端,向用户提供相互联系建立社交关系的网络平台,同时也可以信息和提供服务的传播媒介。严格意义上说,社交媒体就是利用包括互联网媒体、移动客户端媒体、数字化终端媒体等形式,区别于传统社交形式而形成的网络平台。

一、社交媒体运用的特点

社交媒体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因为社交媒体运用了新的技术手段和新的传播媒介形式,所以社交媒体表现出其独特的时代特点和特有的价值体现,运用社交媒体呈现出的核心特点表现在如下方面:

1.价值体现

社交媒体是有价值信息的传播载体,信息的价值在于受众群体的关注度,以及有价值的信息传递时间、传递条件、受众群体关注的心理反应等,而运用社交媒体恰恰可以提供载体、传播以及反馈这样一个综合信息平台。同时,社交媒体传播具有成本低廉、快速高效的特征,可以带来巨大的价值效益,这就是运用社交媒体潜在的价值体现,而这些综合因素加在一起就形成了运用社交媒体的基本价值。

2.个性体现

个性化体现是通过社交媒体所特有的新内容、新形式、新观念产生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比如使用者可以在自己的社交环境设定个性化的平台、界面、空间等,也可以利用嫁接模式、检索模式、链接模式等来扩大自己的社交群体。这使得社交媒体的运用不但具备了特定的空间、特定的传播手段,而且也体现了特有的个性化。

3.效应体现

运用社交媒体所产生的效应是可以预测的,是可以设定结果的。社交媒体具备辐射面广、选择性强等特性,这种特性可以影响受众群体所产生的效应,如接收时间、接收内容、选择结果等方面,受众群体也会因为这种效应产生变化。社交媒体的运用甚至可以在特定区域、特定时间内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说社交媒体的运用在一定的时机和环境下也可以形成主导效应。

4.生命力体现

社交媒体一出现就具有超强的生命力,近几年我国互联网平台发展迅速,各种传媒平台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尤其在社交媒体方面更是突飞猛进、成果丰厚。由于在社交媒体领域中各类细分媒体的不断出现,各种平台嫁接层出不穷,这也显示出社交媒体生命力的延展性和多样性。同时另一个层面的生命力也体现在社交媒体运用的模式和概念上,这种新环境下的模式和概念将会使社交媒体不断延续下去,并得到创新发展,这才是其生命力的集中体现。

二、大学生运用社交媒体的现状

2013年1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1],保持低速增长。与之相比,社交媒体网络各项指标增长速度全面超越传统网络。在针对社交媒体网民学历结构调查中,发现大中专以上人群中普及率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尤其是大专以上学历人群比例接近饱和,占网民总数的55%左右,其中大学生一直在网民总数中处于主导地位,占网民总数的25.5%。由此可见,社交媒体运用最广泛的“受益”群体就是在校大学生。

调查发现大学生群体中,网龄3―5年的和网龄5―8年的平均占到42.5%和33.4%,可见大学生对于社交媒体运用的普及性。另外对于大学生运用社交媒体上网时间的调查,每天少于1小时的所占比例为11.3%,3―5小时的所占比例为20.5%,5小时以上的所占比例为16.5%,这再一次显示了大学生对于社交媒体运用的依赖性。

运用社交媒体已成为大学生获取各种信息的主要渠道。调查显示:手机客户端社交媒体跃居第一位,占43.5%,其次是网络社交媒体平台占42.5%,而利用传统的报纸传媒和电视传媒分别只占到8.4%和5.2%。[2]由此可见,运用新型的社交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各种信息的主要渠道,占有绝对的优势。

关于社交媒体运用目的和内容的调研显示,大学生选择用社交媒体来获取学习资料的占17.7%,用来获取资讯的占15.2%,用来即时通信和联络的占45.9%,影音和网络购物的占14.6%,其余用来游戏的只占到6.6%。这说明在大学生群体中运用社交媒体已经改变了传统的社交方式,而且在社交内容上面主要集中在微博关注、社会时讯、交友平台、QQ、微信实时通信,以及亲朋、好友、师生、同学之间的朋友圈互动,这进一步证明了社交媒体运用的多种社交形式已经成为大学生之间主要的交友和联系工具。

三、社交媒体的运用给大学生带来的变化

(一)运用社交媒体目的多样化

调查显示:“结交了更多朋友,丰富了大学生活。”在调查过程中大多数大学生都选择了这一答案。然而调研人员还发现,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社交媒体的介入,大学生通过社交媒体获得了大量的资源信息,也了解到了更多的社会状况和需求情况,这样一来,大学生在社交媒体选择的目的上也趋于多样化。其中18%的大学生选择“有利于将来事业发展”的社交媒体平台作为首要运用目的,还有30%的大学生选择“锻炼和培养自己的社交能力”为社交媒体平台运用目的。

另外,通过对不同年级和系别大学生的对比,调查人员发现,低年级大学生多选择以丰富大学生活为主要目的的社交媒体平台,不少大学生都会运用社交媒体建立自己的社交网络,创建自己的朋友圈,丰富自己的校园生活;而高年级大学生则更倾向于寻求有利于将来事业发展的媒体平台,其中不乏运用社交媒体平台搭建自己的营销体系,或者是运用社交媒体发挥专业优势,更早地服务社会。这些大学生运用社交媒体了解到了即时的资讯,掌握了更多的信息,这也就使得大学生在社交媒体的时代背景下,目的性选择变得更加多样化了。

(二)运用社交媒体转变社交方式

在调查中,约50%的受访大学生认为,最有效果、最有现实价值的社交方式,是以寝室为中心的传统“面对面”社交。然而实践证明,在大学生中运用社交媒体形式的网络论坛、微博来获取资讯,运用QQ、微信作为联系工具的两类人群分别以36%和58%的比率占了主导地位,远远高于6%的大学生“寝室好朋友”为主的传统“面对面”社交。

这一结果反映了当代大学生通过社交媒体的运用转变了社交观念,大部分学生不再抱有狭隘的交友观念,转而追求建立更加广泛、多样的人际网络,通过运用社交媒体产生的新兴社交方式正逐渐被大学生接纳并渗透到他们的生活中。

四、社交媒体的运用对大学生的影响

(一)运用社交媒体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社交媒体的运用对大学生有着前所未有的影响力,作为社会发展的产物,确实对大学生的社会交往有着不可否认的优势。

1.时效性强

社交媒体的运用可以在网络平台上获取各式各样的资讯信息,也可以搭建多种内容的社交平台,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有目的性地进行选择,这些媒体形式使得信息的传播更加简便、更加快捷、更加直接、更有时效。大学生运用社交媒体平台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自己最需要的内容,打破了空间、时间的局限性。同时社交媒体平台也可以提供讨论、对话、提问、交流,把相关人员无形地联系在一起以便于更好地沟通,结交更多的朋友,扩展了人际网络,使大学生们可以在最短时间内获取到最有价值的资讯。同时,大学生运用社交媒体平台还可以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也可以自己的研究成果,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来经营自己,更早地建立社会关系网,为将来进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2.信息量大

运用社交媒体获得的资讯,远远超出了传统媒体和纸质媒体,新的数字技术引起工业化革命,网络把世界联系在一起,大学生可以通过社交媒体掌握全球的资讯。例如了解国内外各高校的研究课题、教学内容,也可以查阅各大图书馆的图书资料,还可以下载专业书籍和教学文件,大大丰富了大学生的信息量。

3.传播广泛

社交媒体平台的运用,使传统社交的“点对点”形式转变成“点对面”形式,可以满足大学生各式各样的需求,方便了大学生的交流,还可以信息,做到快捷有效,信息传播的覆盖面将是成倍扩展,以最快的速度传播开来,使大学生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世界百科,也可以传播自己的观点和成果,大大扩展了大学生的社交领域。

4.形式多样

社交媒体自出现以来,就以多样化的服务平台吸引着当代大学生的追捧,各式各样的服务平台、信息平台、交友平台、购物平台一直都是大学生们最热衷的选择,通过运用这些社交媒体平台,大学生们甚至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模式,只要利用各种客户终端就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信息、聊天交友、关注新闻、选择购物等,也可以为千里之外的亲朋好友送去祝福和礼物,大大方便了大学生的生活,使大学生的社会活动扩展到校外甚至全世界。

5.社交灵活

对于社交媒体的运用,美国心理学家曾提出6度分割理论,认为世界上两个互不相识的人需要建立联系,平均只需经过6个人就可以结识。目前非常流行的人人网、开心网等社交平台就是基于这个理念应运而生的,这个平台就是通过朋友来结交新朋友,只要在网站上注册,通过相关资料就可以找到许久未联系的朋友甚至是小学同学,这种功能是非常强大的,而这在现实生活中是很难办到的。同时随着QQ和微信的运用,更加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两个陌生人甚至可以在不同的地域直接对话,进行实时交流,从而大大增加了大学生的社交灵活度。社交媒体的微博平台,大学生可以交流思想,发泄情绪,关注话题,也可以随时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同时也可以展现自我风采,吸引更多的朋友关注自己,扩大自己的生活圈子。

(二)运用社交媒体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所有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对于社交媒体而言我们也要用正反两方面的角度去看待,运用社交媒体带给当代大学生新的体验和变化,但是也会带来诸多消极的负面影响。

1.沉溺网络,脱离现实

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发展成熟,不排除有些大学生思想意志薄弱,面对形形的社交媒体平台和客户端,极其容易沉溺于其中而无法自拔。经过调查,在经常使用社交类网络平台的大学生群体中,由于上网时间过长,从而直接影响到学习和工作,这部分人所占的比例高达34.6%,而在不经常使用或者是从不使用社交类网络平台的大学生中,该比例只占到7.6%;另外调查还显示:经常使用社交类网络平台的大学生中,在不上网时经常会惦记上网的比例达到60%,而在很少上网或者是从不使用社交类网络平台的大学生中,该比例只占到6.3%。由此可见,过度关注和运用社交媒体网络平台的大学生容易产生网络依赖综合征,也就是“网瘾”,这样一来,这些大学生沉溺于网络平台的时间多了,关注现实生活、学习、工作的时间自然就减少了,从而影响了学习和生活。这类大学生忙于经营自己的网络社交平台,却疏于与亲朋好友建立面对面的交流接触。所以我们应该意识到,社交媒体毕竟还是依托网络存在的虚拟形式,虽然它提供了更多的方式和机会,但是依然是无法代替现实社交活动的,当代大学生也不能过于相信和依赖社交媒体的存在形式。

2.流于表面,缺乏深度

大学生在运用社交媒体过程中,“流于表面,缺乏深度”的现象普遍存在。在大学生的朋友圈或者是交友平台上的好友动辄上百人,有时甚至上千人,这里面很多都是兴趣相投的陌生人,而在现实生活中,这些大学生甚至没有真正的朋友。在网络社交平台上他们讨论的话题大多是兴趣观点、生活琐事、网络动态等,喜欢及时更新自己的网络内容,晒出自己的生活和动态,从而吸引朋友们的关注。这种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学生的虚荣心,弥补了大学生现实生活中的情感缺失,但是这样的交流都流于表面,很难形成深层次的互动。形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运用社交媒体的网络虚拟性强,使得社交本身就掺杂了很多不可靠因素,尽管很多社交平台是采用实名制的,但是大家依然是陌生人,这始终没有面对面的交流真实可靠,所以交流的话题一般都流于表面,同时社交平台上的话题更新快、随机性强,使得很多话题没有时间思考就被新的话题覆盖了。另一方面,现代大学生虽然追求个性自由,但仍有内心的自我世界,在社交媒体的交流平台上面对大多数的陌生人很少会敞开心扉真实面对,也很少触及深入的话题。于是导致热衷于社交媒体的大学生觉得网上交友很容易且很轻松,无须牵挂与担心,更不用承担责任,只要退出社交网络平台就能全身而退。这样一来,有些大学生甚至将这种错误的社交理念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从而导致大学生的同情心下降、承诺感降低、随意性增强,更加缺乏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3.不良信息侵蚀,监管力度不够

目前我国对运用社交媒体平台的监管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没有相关明确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制约,这就给有害的部分信息提供了传播平台和可乘之机。另外,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完全成熟,面对各种思潮和言论往往缺乏独立判断能力,容易受到不良信息和腐朽文化的侵害。同时部分大学生以“恶搞”为乐趣、以“戏谑”为时髦,崇尚“非主流”,以此作为逃避现实、推卸责任的借口。社交媒体平台让部分大学生感到一定程度上可以摆脱现实,不受社会道德和法律的约束,网络的自由与社会的责任之间出现失衡,产生道德失范,做出不讲诚信、散播流言、恶意诽谤等不道德甚至是违法的行为。

五、如何正确看待大学生运用社交媒体

(一)正确引导大学生与社交媒体运用的关系

大学生面对社会,通过合理的社交,建立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大学阶段的必修课,也是顺利实现社会化的重要保证。要引导大学生以正确的态度处理社交媒体运用的关系,无论怎么运用社交媒体去丰富大学生活、或者是获取信息,它们都是一种方式和手段,社交媒体的运用具有形式多、交友广、更新快等特点,而传统社交真实可靠,面对面的交流可以感知对方,情感互动,在不同的场合下也可以锻炼随机应变的能力,这又是网络社交所无法替代的。所以大学生要合理运用社交媒体,发挥社交媒体网络的优势,从中获益。对于部分沉溺于网络的大学生,应该对他们深入了解、耐心引导,找出其依赖网络的原因,并适时的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从而走出困境。

(二)培养大学生运用社交媒体的法律道德意识

大学生在社交媒体运用环境下的道德意识培养,首先要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让大学生认识到网络并非法律的“真空”,在网络上法律的界限也是不能跨越的,要搞清楚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同时也可以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不受网络侵害。其次,道德是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要从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开始,要加强大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加大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的教育。我们要帮助大学生培养辨识能力,坚定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导向。另外,在运用社交媒体的过程中,大学生应当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坚持完善自己的人格形象,做到诚实守信、严格自律,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社会责任感和网络道德素质自觉深化到自己的媒体社交行为中。

(三)将社交媒体运用引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面对大学生群体运用社交媒体快速发展的形势,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看到其积极意义并将其结合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这是保持与时俱进的需要。同时通过运用社交媒体平台,我们也可以及时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更加贴近大学生的真实生活,全面了解大学生的所需所求,要利用社交媒体平台与生俱来的优势,使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大学生之间的平台和纽带,思想政治工作也可以运用社交媒体这一平台和学生实现良性的互动。另外,还要运用社交媒体平台建立高校心理咨询平台,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这样一来也有利于完善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面对社交媒体带来的变化,提高网络信息的处理能力,掌握和运用媒体平台技术,如此,才能适应当前社交媒体的发展需要。

六、结语

大学生运用社交媒体并不是和社会发展相背离的,恰恰相反,现实社会要求我们必须尽快适应社交媒体的传播环境。作为中国社会将来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对于社交媒体的运用将更为广泛,更为深入,社交媒体在中国普及和使用是不可逆转的,对社会进步是有着巨大推动作用的。在当今社会中最响亮的一个口号是“与时俱进”,社交媒体的运用将进一步深入大学生的生活,大学生对社交媒体的使用率也将进一步提高,我们也肯定社交媒体的运用和发展将会对大学生产生深远而积极的影响,也会推动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变革。

参考文献:

[1]辛文娟、赖涵.微博、SNS与大学生虚拟交往需求研究[J].新闻爱好者,2012(2).

[2]苏滨.论互联网新媒体传播优势[J].中国传媒科技,2012(5).

社交网络对社会的影响范文第4篇

【关键词】社交网络媒体;宏观驱动力;微观驱动力

自从社交网络被引入中国后,迅速引发了中国社会诸多领域的新变化,最直接的效应是带来了网络运营商的新商机,媒介信息的新平台,媒体领域新技术的运用,受众媒介接触行为的变化等等;远远不止于此的是,它还与中国的社交文化息息相关。

社交网络媒体发展的宏观驱动力

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经济飞速发展的重要转型期,但在这一过程中,社会人际关系却面临着各种矛盾与问题。在越来越多的社会竞争压力下,中国传统社会建构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枢纽正在不断地弱化甚至消失,人们相互间越来越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相互间的联结枢纽也逐渐减弱甚至消解,所以人与人之间的疏远、冷漠开始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社会的发展虽然缩短了时空的距离,但也在无形中拉大了人们之间的心理距离,造成了生于技术爆炸时代的人们心灵上的孤独感。快节奏的现实社会生活,又限制了个人交际的时间和范围。在这样的人际关系缺口中,在重重的社会压力以及现实问题下,人们渴望建立新的人际关系方式。在这样的驱动力之下,作为网络应用最广泛的人际关系聚集方式——社交网络媒体应运而生。人们内心强烈的与他人交流、沟通等互动的愿望,通过社交网络寻找倾诉对象,从而得以满足。我们通过社交网络,与好友分享感想,游戏互动,甚至可以当作“奴隶”买卖,在“调戏”中增进彼此的感情(开心网中的一个游戏应用)。而这一新兴的社交网络平台也恰恰符合了现代人对于人际交往的要求特征,即临时性、互益性、不完整性、短暂性和选择性[1]。在这里,我们无需考虑自身和对方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等现实生活中无法回避的因素,虚拟交往显得更加自然且实用。

文化多元的培育力。伴随着国门的打开和思想禁锢的逐渐解除,人们获得了相较以往更多的言论权利,这为中国社会宽松的话语空间创造了条件,公民社会也在这样的空间环境中进一步养成。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引起“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革,一个相对独立的中国式“公民社会”开始形成[2]3。“公民社会”作为现代工业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摆脱了传统农业文明中阶级的二元对立即平面化的生活方式,代之以一个多元的文化整体(政治多元化、经济多元化、需求多元化、观念多元化),使现代工业社会不仅保持了自身的稳定,而且充满着旺盛的生机和活力[2]81。多元文化整体是中国公民社会的重要表现,它既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的源文化,也接纳了来自西方高度市场化社会的文化价值,并且在不断脱旧换新的过程中也催生了中西结合的过渡性文化。在这个文化多元环境中,正在发育和成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民社会,新的社会价值观和公民精神正在渗透中国社会,主要表现在三个价值取向:自由理念与秩序创新;契约精神与社会自治;权利本位与个体自主[2]64—69。这些变化也全部体现在中国网络环境中。而事实上,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公民社会与互联网在我国基本是并行发展的。近几年来我国频繁发生的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网络媒体事件,都在表明一个成长中的“公共空间”正在催生和浮现。这个空间承载着多元的文化和理念,提供相对自由并充分的话语空间和平台,并在公众舆论的形成中,体现着公民交往中的平等、正义、参与、信任等“公民性”。所以,相对宽松的网络话语空间,催生的是更为自由和民主的文化氛围。人们在日渐频繁的网络互动中,参与社会公共话题的探讨,与媒体实现互动与传受身份的转变,实现公民的知悉权和话语权;也在网络提供的更为自由开放的私人交友空间中,实现更多休闲娱乐和实现个人价值的功能。

科技进步的拉动力。在经历了信息以前所未有的程度膨胀、传输、储存,即“信息爆炸”时代,通过门户网站对新闻信息的简单获取,通过搜索引擎对海量信息的狂热追逐之后,人们开始有了新的信息焦虑和困扰,信息过滤成了迫切需要,而以“人”为节点进行信息传递的社交网络媒体,使得人们开始期待其在应付互联网信息过载方面可以有所作为。Web1.0注重的是内容,Web2.0注重的是人和关系。社交网络媒体便是在这样一种技术革新的背景条件下,作为Web2.0的一种新兴应用而产生的。网络社交媒体在基于Web2.0技术的博客、播客、网络视听等后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形态上,支持受众逆向上传和互动反馈,从根本上改变了信息的传统传播流程。网络社交媒体动态性强,传播速度快,用户可以使用短信在手机和网络间传递消息,使得其不再依赖报纸或其网络版获得最新消息。再者,网络社交媒体更注重用户的交互作用,用户不仅仅是网站内容的消费者(受众),更是网络内容的制造者,个体成为信息制造、集散和发酵的中心。

科技对社交网络的推动力方面,除了最根本的互联网Web2.0的技术发展外,还离不开移动通信近几年的技术革新。近几年传统通信领域迅速涉足社交网络领域,电信运营商、通信设备制造商都纷纷开始与社交媒体进行合作。2008年,中国移动建设上线了互联网与手机双重平台开发的Web2.0模式SNS社区网站“139社区”。华为则推出了白领交友网站[3]……随着中国3G时代的来临,网络速度和声画技术的进一步突破,移动通信终端逐渐成为社交网络媒体的使用载体,进一步拓宽了社交网络媒体的使用范围,使得社交网络的运用更为方便和广泛。诸多社交网络媒体都可以通过移动媒体进行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微型上网终端等移动通信媒体,都已经实现了移动网络功能。因此,除了计算机之外,受众还可以非常方便地利用这些移动通信媒体实现移动伴随式的社交网络服务。其中,手机作为人际交往的最基本通信工具,从最早意义上其回避了大众传播的公开性和广泛性,但智能机却已明显开始走向为人们提供大众传播产品的道路,甚至比计算机终端更即时、快速和便捷。3G时代的到来,智能手机将成为社交网络媒体发展的助推器。随着3G手机的普及,手机将成为互联网的重要终端;手机媒体成为网络媒体的延伸之后,社交网络服务也将得以全方位覆盖和运用。

社交网络媒体发展的微观支撑力

网络文化的深入人心。博客文化的开放性。“博客”(英文名为blog)是一种网络上的流水记录形式,20世纪90年代诞生于美国,2002年是中国博客的“元年”,其标志是“博客中国”的建立,著名的网络评论家王俊秀和方兴东共同撰文提出中文博客一词。博客文化最大的特色首先体现为它的开放性,这一点正好继承并发扬了互联网的开放本质,甚至将其推至一个全新的境界。博客用最简洁的语言可以表述为:源代码的开放——此亦是“博客革命的力量之源”,因为它给原有媒体传播格局带来了解构和颠覆性的冲击。在国内第一本全面介绍博客文化的书籍《博客》一书中,总结出人类历史文明的两大传播模式——“大教堂模式”和“集市模式”。所谓的“大教堂模式”即指文明的传播需要有一个中介,这个角色便由巫师、僧侣、诗人甚至软件工程师来承担;“集市模式”则指每一个自由个体对生命的顿悟和对世界的自我主张。美国学者马克·波斯特提出的“二媒时代”也同是此论调,第一媒介时代是由文化精英、知识分子主导的自上而下的文化传播和;而第二媒介时代则是消灭了中心,散点的可逆的交流。博客作为内容、媒体、知识、思想的开放源代码出现,与传统意义上的内容提供商不同,博客的版权不是copyright,而是CC(carbon copy,中文译为:抄送)公共版权,意味着只要不用作商业用途,网络的内容可以被复制和自由延展,网络思想和外延都更加开阔[4]。

网络社区民主文化。网络社区(英文名为BBS),是源于电脑中介传播建构而成的虚拟空间,是一种社会集合体,它的发生来自于虚拟空间上有足够的人、足够的情感,与人际关系在网络上长期发展[5]。网络社区可以被看作是公共领域的一个典型体现。因为这个话语空间具有虚拟性、隐匿性、开放性、互动性、独立性、快捷性等特征[6]。网络的使用者即网民能够在这一虚拟空间里自由接受与自己立场一致的信息或排斥与自己立场相悖的信息,可以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的意志和愿望,可以根据不同的兴趣、专业或关注对象而利用讨论的形式结成新的“群体”,新成员要想加入这一群体,也可以不受任何限制或身份检查,且出入自由。可见,网络使用者通过网络能更轻易地获得更多资讯,又能轻松加入讨论,这使得他们能够自由地行使政治社会权利,进而推动民主进程。网络社区自由开放的环境将从根本上改变一代人,尤其是年轻一代人的认知模式,即使他们没有接受系统的民主意识的教育,但“自由发表言论”就为民主化思维造就了温床。当这一代人成长起来并成为社会主流群体后,互联网对于社会民主化的作用自然而然会在他们身上体现出来。

受众意识的自我提高。伴随着互联网以及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受众的自我意识也相继提高。在社交网站的传播过程中,受众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首先,受众与传播者的角色转化更加频繁。个体在传送信息时是传播者,而在接收信息时又在扮演受众的角色,而后受众又可以转化为传播者,传受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其次,受众具有更强的能动性。社交网站充分的开放性和互动性使受众在信息获取上更具有能动性,他们可通过自主选择“关注”其他用户来选择自己想要接收的信息,也可以通过随时自己的信息或者在公共空间与其他人进行讨论等方式来参与信息的传播与互动。可以说,社交网站充分激发了受众的能动性。

国外社交网络媒体的蓬勃兴起。社交网络的全球化应用趋势已经日趋明显。早在2009年,尼尔森公司的研究数据就已表明:社交网络已经超过电子邮件,成为全球第四大受欢迎的互联网服务[7]。从尼尔森所监测的国际社交网站使用情况来看,Facebook活跃用户早已突破6.2亿[8],且优势正进一步扩大,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社交网站,全球每月平均有三成互联网用户访问该网站。在中国,本土的SNS腾讯QQ占据绝对优势,其活跃用户早已突破2.5亿。[9]在社交网络媒体浪潮汹涌澎湃之时,我国社交网络媒体的发展也就不足为奇了。

参考文献:

[1]赵玲华,任英伟.公共关系中的人际关系[M].北京:中国新闻出版社,1989:22-23.

[2]袁祖社.社会理性的生成与培育——中国市民社会的价值理想与实践逻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3]王亮.SNS社交网络发展现状及趋势[J].现代电信科技,2009:6.

[4]张玲.博客文化的价值审视[D].东南大学硕士论文,2006:12.

[5]Howard Rheingold.The Virtual Community: Homesteading on the Electronic Frontier[M].London:MIT Press,1993.

[6]叶琛.网络社区,一个需要放在历史语境中进行解读的话题——对公共领域、网络社区及民主化传播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

[7]全球2/3网民“活”在网络社区[N].南方日报,2009-3-18.

[8]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国内SNS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前景[EB/OL].http://.

[9]搜狐IT.社交网站世界版图:欧洲成Facebook“殖民地”[EB/OL].http:///20090608/n264393575.shtml.

社交网络对社会的影响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互联网 青少年社会化 应对策略 不确定性

一、互联网的特点

互联网是全世界的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互相连接而形成的一种传送信息的网络。在全世界,互联网的连接遍及全球的各个角落,并且正在以超乎想象的速度飞快增长着。互联网是继报纸、电话、电报和电视出现后,人类社会的又一个信息传播媒介,并且呈现出全面取代的趋势。互联网的特点归结起来可以包括以下几点:(1)自由,互联网是一个没有任何国界限制的虚拟网络,信息和言论可以通过互联网这块平台进行自由流通;(2)开放,世界上的任意计算机,只要通过TCP/IP协议,就可以与互联网相连接,也就能够实现信息等资源的共享;(3)互交,互联网的信息沟通平台遵循平等自由原则,所以信息的交流和互动也是双向的,信息交流双方可以通过互联网平等地实现信息的交换;(4)虚拟,虚拟技术可以说是互联网最有特色的一大特点,通过互联网的数字化处理,信息才能够得以而传播,而这一点也代替了传统的通过实物的信息传播;(5)全球性,互联网的传播空间与范围在理论上是没有国家和地区的限制的,也就是说,任何一个网民在任何一个网站上都可以访问、浏览或下载。

二、互联网在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所带来的不确定性

1.互联网对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的良性影响

互联网作为当下最大的信息交流空间,为青少年的生活与成长带来许多便利之处,也为青少年的社会化带来了好的影响。

(1)提供良好的交流平台

在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人际交往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青少年的成长起到了很大作用。互联网的发展突破了传统的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空间限制,青少年通过互联网,能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更为广泛地和不同层面的社会成员发生联系,以此来扩大社交圈。而文字附加声像的这样立体化的信息传播方式,也为青少年的网络社交提供了更加丰富的途径。通过互联网,青少年可以与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人建立联系与交流,这些都有利于他们的社会化进程。

(2)促进社会认知发展,开阔视野

从一个自然人转变为一个社会人,这人类社会化的主要目的。人们在社会化过程中承担相应的社会角色。信息内容丰富、信息量大以及信息传播速度快等是互联网的突出特点,青少年在生活中可以通过网络来学习不同的文化知识,掌握不同的生活技能,了解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相关信息。互联网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加全方位地快速立体地把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不同文化、最新科技发展等信息图文并茂地传播给青少年,使他们可以更广泛地接触这个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和角落。因此,互联网通过其得天独厚的信息技术,为青少年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满足青少年的强烈求知欲可以以此途径获得极大的满足,也为他们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提供了独特视角和方法,从而改变了他们认知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有利于青少年树立创新观念。

(3)为青少年提供扮演和认知社会角色的平台

在现实社会中,人们的交往通常是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基础而建立的,并且通过这些不同的社会关系来构成不同的社会群体。由于人的社会地位、社会身份以及社会等级和年龄差异等这些因素,社会群体往往形成不同的形式。而互联网的社交环境是虚拟的,人们在这样的一个藏匿社会身份的环境之下,是感觉不到社会差异的存在的。互联网的开放性极大地促使人们更加平等自由地交往与互动,这样,处于不同阶层的人们可以相互了解相互交流,而对于青少年来说,在这样一个匿名虚拟的环境中,可以尝试扮演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社会角色,有助于他们理解和领悟不同社会角色,也为社会角色的扮演提供了实践机会。

除此之外,互联网中存在大量的信息知识,这些知识对帮助青少年通过虚拟社会了解社会现实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和便利,青少年通过它们可以认识现实社会中的社会规范和价值体系,从而逐步将这些信息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2.互联网在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带来的不良影响

网络是把双刃剑,互联网在飞速发展,为社会带来积极效应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很多负面效应,而身处其中的青少年无可厚非地成为了最大的影响者。互联网为青少年提供新的交往空间与交往方式的同时,也会令有些青少年逐渐沉迷到网络的虚拟世界中无法自拔,在青少年的社会化进程中,对青少年走向社会、接受社会规范造成了一定阻碍。这种单一的网络社交方式严重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最严重时,这种行为可以造成青少年社会化的延缓甚至是中断。

(1)对青少年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造成不良冲击

互联网信息繁杂,其中充斥着各种文化冲击,这些冲击给青少年带来了很多心理上的困惑及行为上的障碍。其中不乏不良思潮和观念,青少年辨别能力较差,往往不会选择性地接受信息,因此很多负面信息会给青少年的思想成长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使身心尚未成熟的青少年陷入价值选择困难境地,从而导致他们在三观上的错位,不能更好地定位自己。并且由于互联网文化各异,带来了网民多种观念和文化的悬殊,这种网络文化的多元化造成了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会导致青少年出现认知偏差,比如不能很好地处理网络上“拼爹”、“炫富”等行为造成的心理认知偏差从而出现偏激行为。这些行为对社会规范化发展和社会主导价值的个体内化存在很大的阻碍。

(2)人际交流异化

虚拟的互联网社交平台为青少年带来了扩大交际面的平台,同时也造成了青少年社会化的不足。网络社交的特点包括单一性、社会化弱和不规范。青少年透过网络,在虚拟社会中仅仅以符号身份就可以与他人成功交往,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这些在网络中活跃的孩子们却会出现社交障碍和无法被认同的心理落差感,从而逃避世界,沉湎于网络不可自拔,对现实世界的人和社会漠不关心,严重阻碍了青少年的社会化,甚至会造成青少年社会化失败,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长此以往,青少年会在现实社会中出现社交障碍,在家中不愿和父母交流,在学校不愿与老师和同学交流,他们宁可在网络中对陌生人吐露心声,而这种行为又滋生了青少年的违法犯罪现象。

(3)角色失调

青少年社会化的目的就是要让青少年成长为符合社会规范的、能够承担一定社会角色的社会人。然而在互联网的环境下,多种多样的思想观念容易造成青少年思想混乱。如今在互联网的这样一个五花八门的虚拟社会中,如果青少年的社会化不足,那么就会出现自我角色失调的心理现象。现实社会结构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以及社会角色都是客观而真实存在的,但是在虚拟的互联网社会中,社会角色不同于现实中稳定有序的那样,而是虚拟的,可能会因为网络中各种各样的原因变得破碎,这样会对深陷网络不能自拔的青少年造成沉重的精神打击和心理压力,从而致使情绪受困。另外,在虚拟社会中,青少年可以通过社交平台扮演许多不同的、自己喜爱或擅长的社会角色。他们可能很喜欢这些角色身份,也很享受充当这些角色,但是这些角色在现实社会中也许并不存在。不同于现实社会,虚拟社会会为青少年带来理想化的社会角色,在这些角色里,青少年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可以在不同环境中表现自我,然而一旦脱离了网络环境,他们的这些角色被剥离,因此容易出现在现实生活中迷失自我,接受不了自身原本角色,从而造成心理上的落差和行为上的偏激。

(4)不良信息在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造成的伤害和冲击

互联网的一大特点就是其信息丰富,但是信息庞杂,包罗万象,这其中就充斥着不少严重影响青少年成长的不良信息。然而互联网是一个虚拟的社会,它不像现实社会那样有着严格的法律和有序的社会秩序。在现实社会中,人们的行为可以受法律和秩序的规范,然而互联网社会显然还不具备这些规范。虚拟的网络社会开放,无国界,缺乏统一的管理者,因此无法受到来自社会控制机构的监督和制约。其次,网络的匿名性特点使人们无法直接对污染网络信息的人进行有效制裁,正因如此,暴力等信息可以毫无顾忌、肆无忌惮在互联网上传播,这样会导致青少年受其毒害。青少年辨别与抵制不良信息的能力还不成熟,他们很容易在这样不良信息充斥之下的互联网中被污染,甚至会将那些不良的信息文化及价值观内化,从而在现实社会中道德弱化,造成违法犯罪现象。

三、应对策略

1.加强与改善学校的道德观念教育

针对网络对青少年造成的伤害,学校应当加强社会道德方面的教育,从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三个角度正面地去影响、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三观。同时,针对网络的特点,加强青少年的心理疏导,利用学校的教育力量去强化媒介的素质教育。

2.加强与改善家庭关怀与交流模式

对于青少年在互联网影响下出现的不良社会化倾向,家庭应当充分发挥其主要教育场所的影响力与重要性。在家庭关系中,父母应当营造和构建和谐平等的亲子关系,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生活中多关注孩子的心理成长,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并给出积极回应。其次,父母本身也要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抵制网络不良信息,带孩子积极参与现实社会活动,并与之多进行互动。

3.强化与改善社会媒体的舆论监督职责

媒体应当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把握互联网特点,利用互联网心态对青少年进行社会正能量信息的灌输,掌握青少年的心理需求,利用其互联网社交需求,对其进行良性引导,强化社会舆论导向,加强网络媒体的社会监督职责,为青少年营造一个和谐健康的互联网社交空间,同时监督和举报在互联网上不良信息的人员,和公安机关一并将其严惩。

4.加强与改善社会法制监管职责并制定相应的法律

政府以及社会管理体系应当加强对互联网虚拟社会的监管,积极落实互联网实名制,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对青少年进行正确的社会职责教育,营造绿色、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和良好的社会化构建一个和谐的网络社会环境。

四、结束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结论:互联网是把双刃剑,对青少年的社会化既提供了机遇,促进其往好的方向发展,也会带来挑战,影响青少年社会化发展甚至阻碍他们的社会化。作为关心他们的社会群体,我们应该正视不利因素,积极展开对策,多关心和帮助青少年的成长,减少负面影响,帮助青少年顺利实现社会化。

【参考文献】

[1]张华.网络时代:青少年社会化方式的转变与共青团团结凝聚青年自组织的策略[J].中国青年研究,2011(2).

[2]赵国栋,周丽红,黄永中.关于北京市中小学生“网络文化”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