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气候变化经济学导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城市化 气候效应 影响
城市化对气候影响,气候变化对社会、环境经济的影响是极其复杂的。IPCC在1995年的气候变化第二次评估中指出:在今后几十年中,明确地检测出在大部分生态和社会系统中气候引起的变化会是极为困难的。这是因为这些系统是极其复杂的,而且它们之间有许多非线性反馈及其对众多同时继续发生变化的气候和非气候因子的敏感性。目前此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1.城市化气候效应研究
城市气候的研究是伴随着世界城市化进程而出现和发展的。而真正系统地研究城市气候,是自19世纪初期英国的Luke Howard(1772-1864)的《伦敦气候》一书开始。继Howard之后,法人E.Renon(1815-1902)对法国巴黎城市气候作了有价值的研究。
在19世纪,城市气候研究多以气温为主,只有少数文献涉及雾和降水。到了20世纪,城市气候研究的要素越来越多。Schmidt(1919)对城市内部不同景观地区的小气候进行研究,于1927年首创利用汽车装备气象观测仪器做流动观测。与此同时,Schmass(1927)研究慕尼黑城市对降水的影响,认识到城市下风方向降水有增多的现象。KratZer(1937)总结了20世纪30年代以前的城市气候研究工作,著出了世界上第一部以描述城市气候的特征和现象为主的通论性的城市气候著作《城市气候》,此书在世界城市气候研究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城市气候研究的广度、深度和方法都有显著的发展。到60年代末,其进展速度更快,陆续发表了不少关于城市气候研究的论著。1968年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气候学委员会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召开了第一次国际性的城市气候会议“城市气候和建筑气候学讨论会”。此次会议之后,“METROMEX”(1970)开始制定和实施,它标志着城市气候研究的新发展。
进入80年代之后,城市气候的研究更有了显著的进展。Landsberg在1981年发表的《城市气候》一书,这是继KratZer(1956)之后,对世界特别是发达国家城市气候研究工作的总结,系统地分析了城市和郊区气候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周淑贞、张超(1985)的《城市气候学导论》是我国第一部城市气候专著。这两部专著的问世对推动世界和我国城市气候的研究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我国城市气候的研究起步较晚,1980年夏中国气象学会气候学术会议在庐山召开。1982年9月中国地理学会在福建厦门召开了第一次中国城市气候学术会议,会后出版了论文集《城市气候与城市规划》,这是我国第一部城市气候论文集。我国国家教委科技司为了促进我国高等院校城市气候研究工作的开展和协作,于1985年12月在上海举行了城市气候学术研讨会,并成立了“全国高校城市气候研究中心”。此后,该中心分别于1987年4月和1990年6月在上海和广州举行了第二次和第三次城市气候学术研讨会。
我国城市气候研究主要在城市环境特征及其应用、城市的大气质量和污染、城市气候与城市规划等方面,但分析较多的是城市热岛和逆温等问题。张一平,何云玲(2002)探讨了昆明城市热岛效应呈立体空间分布特征。何萍,李宏波(2003)找出了我国不同城市热岛强度分布特征,发现城市热岛强度的变化规律。郑祚芳等(2007)研究了近30年来城市化进程对北京区域气温的影响,认为城市化带来的热岛效应是导致局地增暖的主要因子。任春艳等(2006)研究了西北地区城市化对城市气候环境的影响,证明西北地区城市发展对气候的影响不完全符合库次涅茨曲线特征。以上研究有助于深入探讨城市化对区域气候的影响机制。
随着现代技术的突飞猛进,也相应出现了一些先进的有关气候的观测仪器,这更加利于气象学专家及学者开展城市气候研究。在此期间,城市气候研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通过研究也取得一些结论:城市热岛、逆温、风和降水对大气污染有明显的影响,而大气污染对太阳辐射、透明度也有明显影响(李星敏,白爱娟,2009;白美兰,2006;赵晶等,2001)。除了研究上述这些城市对城市气候产生的影响外,随着人们对城市气候的认识逐步深入,研究的焦点逐渐转移到气候变化影响的研究。
2.气候变化影响的研究
刘惠民和邓慧平(1999)认为目前针对气候变化影响的基本研究方法有:(1)未来气候情景。主要有四类:一是假设的情景;二是用古气候、历史气候和现代气候资料推测的气候情景;三是根据大气环流模式(GCMs)CO2倍增数值试验结果产生的气候情景;四是综合气候资料时间序列分析法推测的未来气温、降水变化和GCMs预测的温室效应引起的气候变化生成的气候情景。(2)专业-气候模式,是指在影响研究中,被气候变化影响的对象,可分为经验统计模式、动力模式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统计-动力模式。
受人为活动干扰较弱的自然生态系统,其地理分布、物种的物候学特性以及灭绝等变化主要受气候因素的影响。因此,可将其作为指示性指标,评估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IPCC WGII,2001a)。近年来,国际上已经开发了多种方法鉴别气候变化对非生物和生物系统的影响,如利用青蛙、蝴蝶等作为检测指示性物种识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推测气候变化对自然系统的影响。
丁一汇(2009)认为对于农业、水资源等社会经济系统,由于受气候变化和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难以分离气候变化对这些系统的单独影响。在农业影响评估上,20世纪90年代应用GCM预估气象要素月均值,作为作物模型的输入进行站点上的影响评估。21世纪初,利用PRECIS进行降尺度分析,构建高分辨率的气候变化情景,与空间CERES作物模型嵌套(熊伟,2004)。对于生态系统的影响评估的主要方法有:(1)实验室模拟和野外观测实验法;(2)历史相似或类比法;(3)数值模拟和预测的方法。对于水资源的影响评估主要集中在敏感性分析上(扬华庭和王芳,1996)。
社会经济影响评价模型包括:经济损失值、生计损失值和经济风险值3部分。评价方法采用IPCC的通用方法。近年来,国内许多学者在建立自然灾害变异指标(如震级、干早指数、风浪等级等)、自然灾害损失评价指标(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自然灾害分级标准等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马宗晋,1988;高庆华,1991;王雪臣,王守荣,2004)。
目前评估气候变化影响、脆弱性和适应性的方法大多通过构建未来社会经济变化的情景,利用气候模式对未来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进行情景预估。但情景分析不同于预测,并不力图描绘被研究对象未来最可能发生的情况。 2000年出版的IPCC《排放情景特别报告〉提出了4种全球未来可能的社会经济发展框架,通过对相关假设和特征的量化,衍生出多种温室气体排放情景,是评估未来气候变化可能影响的基础。在SRES所构建的社会经济情景中,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人口、经济增长、技术变化、能源、土地利用、社会公平性、环境保护和全球一体化。
中国进行气候变化情景构建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1)增量情景。(2)CO2倍增情景。(3)渐进递增情景。
中国为应用区域气候模式(RCM)发展气候情景作了大量探索性工作,并应用于气候变化的影响评估中。国家“九五”科技利用RegCM2(高学杰等,2003)模拟了CO2倍增情境下中国的区域气候情景;2002年,中国科学家引进英国Hadley气候中心的RCM-PRECIS,将HadAM3H的预测结果降尺度分析到50km的水平格点上,构建了中国的区域SRES气候情景,并已应用于农业、水资源、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评估研究中(许吟隆等,2003;2006)。
目前进行气候变化影响研究工作只能根据各种方法,研究制定未来气候构想或称未来气候情景(Scenario)(Gleick PH.),近年来有些影响研究已采用相互作用方法和集成方法(Norman JR,Pierre RC,Kenneth DF,et al.,1993;Dowlatabadi H,Morgan MG,1993)。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迅速发展、生产的全球重构与转移以及交通网络基础设施完善,现有城市群将加快发展,城市下垫面性质改变以及热释放、大气污染、水污染而导致城市区域淡水短缺、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等问题日趋显现,城市热岛效应加强。气候变化背景下,这些问题可能强化甚至恶化,沿海城市群未来面临的环境和灾害问题可能更趋于复杂(董锁成,2010)。李刚(2010)通过研究发现皖江城市群的生态占用是生态供给的近4倍,可持续发展能力欠缺。郑斌(2008)认为城市群的环境问题的成因首先是地理气候的因素造成污染物的转移,其次城市群对于资源利用的同质性造成环境污染的叠加效应。
3.解决途径研究
为解决上述城市化发展带来的气候负面影响,须提倡低碳经济,而碳交易市场是整个低碳经济的基础和关键。钟劲松(2010)认为碳交易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承认碳排放的所有权,合同一方通过支付另一方获得温室气体减排额,将购得的减排额用于减缓温室效应,从而实现其减排目标。
有关排污权交易的理论研究方面,国外研究已经比较深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3.1排污权交易内容的界定。Stavins (1994) 认为,一个完整的排污权交易制度应包括以下八项要素:总量控制目标;排污许可;分配机制;市场定义;市场运作;监督与实施;分配与政治性问题;与现行法律及制度的整合。
3.2排污权拍卖的问题。Hahn (1984) 指出,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中,排污权的初始分配会影响排污权交易制度的效率。因此,选择合适的排污权初始分配方案是至关重要的。1990 年美国国会在关于《清洁大气法修改方案》的辩论中,提出了三种初始分配方案:公开拍卖、固定价格出售和免费分配。
3.3排污权交易中的市场势力问题。Burniaux (1999) 认为,在排污权交易市场,通常存在两种类型的市场势力:一是成本最小化操作,也称为利润最大化操作;二是排他性操作。Hahn (1984) 研究了排污权交易市场上,当一个企业具有市场势力,其他企业都是竞争性企业(价格接受者) 的情况下,市场均衡是如何变化的。Tietenberg(1991) 认为,市场势力使得新排污企业偏重污染的治理; Godby(2000) 则从实验经济学的角度,检验了上面两种类型的市场势力的存在性。(4)排污权交易中的交易成本问题,Stavins (1995) 认为,交易成本在市场中无所不在,因而排污权的初始分配是决定治理效率的重要因素。Cason (2003) 用实验方法验证了Stavins 的观点。
3.4排污权交易中的企业监督问题,Malik (1990) 认为,企业的违规行为降低了排污权交易市场的效率。因此,在设计排污权的交易机制时,必须考虑企业的违规行为。Stranlund(1999) 研究了排污权交易体系的外部监督和实施问题,并研究了管制者应如何分配资源来监督和处罚违规企业。
中国关于排放权交易的研究和实践相对较少。中国的碳排放权交易主要在境外展开,绝大部分是通过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CDM)的形式进行的(钟劲松,2010)。目前,国内碳交易制度,碳交易场所和碳交易平台刚刚起步,既没有碳证券、碳基金、碳期货、碳掉期交易等类型的碳金融衍生产品,也没有科学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郭清马,2010)。
有关排污权交易市场的建立顺序方面,我国的排污权交易市场呈现出政府热心推动,产权交易机构热心筹建,企业冷眼观望的“两热一冷”现象(武汉光谷联合产权交易所,2010)。但尹敬东(2010)认为全国各地能源消费和能源效率差异较大,再加上行业的条条分割, 缺少一个严格的基于全国统一的碳排放配额制度,没有配额的限制,没有排放的基准,企业没有购买碳排放的积极性,市场主体缺位,使得各地能源的生产和使用之间不相匹配。
我国国内区域间碳交易市场研究和实践也比较少。截止2009年底,全国已有八个省、市先后建立了排污权交易市场。目前对于碳交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区域内的交易机制建设上,如陈万灵(2010)分析了广东构建碳交易市场的定位与对策,揭建成(2010)提出了完善浙江省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对策建议。鲜开林(2010)论证了辽宁沿海经济带排污权交易的内涵界定。蒋运多等(2010)构建了城市群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李清雅等(2010)认为未来的排污权交易应采用以流域管理为基础,考虑污染物影响范围创建排污权交易新市场。黄德春等(2010)从经济基础、环保水平及法律保障三个角度分析了长三角地区建立排污权交易市场可行性。D.Y.C. Leung等(2008)认为区域间的排放交易的依赖于交易的公平、透明、成本控制、政策配套、市场特征、交易主体的利益诉求等多个因素。杨志等(2010)和Oberndorfer(2007)认为“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 Emission Trading System,EU ETS)可以作为中国设计区域以及全国的“碳交易”市场很好的借鉴。而陈波等(2010)认为美国碳交易市场的多样性发展方式尤其值得中国借鉴。
4.目前研究简评
目前的研究大都基于总体或区域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研究,取得了诸多成果,而针对城市化这一特定要素变化所引致的气候效应影响的科学研究工作开展得非常不足。目前的气候变化影响评估方法和结果主要还是一般性的讨论,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首先,由于影响机制的不同,目前主要沿用经济学领域的城市化概念及其指标来研究气候层面的影响显然不合理。其次,城市化气候效应的识别和量化评估方法的缺乏,不同尺度上模型验证的不充分、未来气候情景预估和社会经济情景构建的不完善。绝大部分气候变化影响、适应性和脆弱性评估模型是以定量的气候和非气候情景(包括社会经济和环境情景)作为输入参数,因而,气候变化影响评估最主要的不确定性来源之一就是各种情景假设的不确定性。城市化气候效应致使区域气候变化更加复杂,气候情景更具不确定性,主要是因为气候模式的不完善和未来温室气体排放情景的不确定。后者主要来源于不能准确地描述未来几十、上百年城市社会经济、环境变化、土地利用变化和技术进步等非气候情景。同样,理论界在社会经济研究中仍然没有将城市化气候效应纳入变量范畴。
而对于排污权相关理论的研究,通过市场机制解决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共识,但如何建立起适合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交易市场和交易制度是一个复杂的工程。我国目前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区域内的碳排放交易研究,即通过采取相关措施,在城市群内通过建立起排污权交易体系,可以起到有效控制污染的作用。城市群之间,特别是东部沿海跨越行政区划的区域间,东西部不同区域间的交易市场应当如何建立,目前处于摸索阶段,虽然广东和香港间进行过类似探索,但经验对于东西部城市带之间的跨区域市场是否具有借鉴意义也值得思考。在城市带发展过程中,受到本地区气候效应影响的前提条件下,又当如何建立起跨区域的排污权交易市场,排放配额如何在不同区域间分配以及采取何种方式,哪些排放物是可以交易的,多个地方行政力量的作用当如何协调,区域间的排放权交易所如何建立等等诸如此类问题尚需要大量的研究工作。
显然,城市化气候效应及其影响的研究尚有诸多需要解决的理论与技术问题,需要跨学科的系统研究。就其发展的趋势来看,目前至少须在以下几方面获得进展:
4.1城市化气候效应的认识还存在不确定性。气候层面的“城市化”概念及其指标如何界定和修正?城市化到底对气候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区域气候系统对城市群温室气体等强迫的敏感性如何?目前所认识的城市化气候的“五岛效应”在漫长的气候变化趋势中到底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城市化气候效应与一般气候过程差异及反馈,城市化气候效应与一般气候变化分离及其估算。诸如此类基本问题尚存争议和处理上的难度。
4.2城市化气候变化影响评价科学方面存在不确定性。需要在推进(1)的基础上开展区域城市群不同尺度上气候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关性研究。同时,评价方法的单一和评价指标的不完善也是气候变化影响研究领域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不同的行业对气候变化具有不同的敏感性,需对其域值进行研究和界定并进一步构建城市化气候效应综合影响的评估指标体系。
4.3加强东部城市群区域碳循环的研究。进行城市群温室气体和气溶胶排放情景的分析和预测,研究城市群社会经济活动及物理和化学过程对区域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影响,城市群区域土地利用和城市群生态系统对碳循环的影响。分析东部城市群区域的温室气体浓度变化、传输过程、聚集方式、分布特点、发展趋势及其对区域气候变化驱动。
4.4从城市功能布局、产业布局和人口布局等角度研究城市化模式对城市化气候效应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城市化战略;
4.5将城市化气候效应纳入经济系统,考察涵盖城市化气候因素的区域经济变化规律;
4.6把碳交易和期权契约等政策工具和思想引入城市化气候效应解决机制中,探讨诸如东部、中部和西部不同地区的城市化气候效应分担解决机制的可行性和具体路径。
基金项目:973项目(2010CB428506)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0YJC790241)。
参考文献:
[1] AgassizL. Tudes SurLes Glaciers[M]. NeuchTe:l PrivatelyPublished,1840.
[2]陈明星,陆大道,查良松.中国城市化对资源与环境影响的综合评价(英文)[J].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010,20(1):17-30.
[3]丁一汇. 中国气候变化:科学、影响、适应及对策研究[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
[4]黄德春.长三角跨界水污染排污权交易机制构建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0(5):52-54.
[5]吕丽芬,马鹏程.芜湖市城市化气候变化特征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0(1):52-55.
关键词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固定效应回归分析;向量自回归(VAR)模型
中图分类号F224.0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This article constructed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model of the grain minimum purchase price policy. Then, combined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different varieties, the fixed effect regression analysis method was employed to empirically analyze wheat and rice of the two varieties of grain, and these two models were compared. The VAR prediction model of the minimum grain purchase price was constructed, and the price of wheat and rice in 2017 was forecasted.
Keywordsgrain minimum purchase price polic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model; fixed effect regression analysis; vector autoregressive (VAR) model
1引言
粮食,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而且还是维护国家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的战略物资,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性.由于耕地减少、人口增加、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等问题日益凸显,加之国际粮食市场的冲击,我国粮食产业面临着潜在的风险.因此,研究我国的粮食保护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但是对于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价,学者们也是见解不一.部分地区某些粮食品种种植面积、粮食总产量不增反降,导致部分学者质疑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效果;但也有学者高度肯定了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认为如果不实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这些地区某些粮食品种的种植面积可能会下降得更快,因而认为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在稳定或增加粮食种植面积方面是有着积极的作用.
目前国内对于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实施效果的研究主要是通过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方法来研究政策对农户供给行为[1]、粮食安全影响[2]、农民收入[3]以及稳定市场价格[4]等方面的作用进行研究,且对于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实证分析主要运用了变截距固定效用模型(见参考文献[5,6]).
综上所述,本文根据搜集数据来建立不同的数学模型来对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进行不同方面的研究,主要解决以下问题:①分析确定合理的最低收购价政策的评价指标体系;②结合政策实施品种的不同,分别对小麦和早稻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主产省区的政策实施效应进行分析;③构建粮食最低收购价的预测模型,对我国2017年粮食最低收购价进行具体预测.
2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评价指标体系模型
衡量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实施的效应,主要是比较政策实施前后粮食种植面积是否有显著性变化.影响粮食种植面积的因素比较多,例如农业劳动力人口、粮食进出口贸易、农民受教育程度、城乡收入差距、家庭负担等,因此需要对粮食种植面积的影响因素构建一个指标体系,并建立相应模型来分析这些因素对粮食种植面积的具体影响.
2.1变量选取和数据处理
本文构建的指标体系主要考虑了城乡收入差距(IG)、城市建设征用的农用面积(UCR)、粮食种植补贴(FS)、受教育程度水平为高中以下的劳动力人口数(LE)以及粮食进口总量(IM)这五个因素,其中前3个因素都是直接对粮食种植面积产生影响,如城市建设征用的农村面积越大则会导致粮食种植面积的直接减少;对于受教育程度水平为高中以下的劳动力人口这一指标的选取,是因为劳动力人口和农村人口的文化程度具有太强相关性,且两者都对粮食种植面积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将这两个因素结合成这一个因素,更具有代表性;由于我国是一个粮食进口大国,粮食进口会对国内粮食种植产生替代作用,因此在指标体系中考虑粮食进口量这一指标.
2.2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本文在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之前,对数据[7]进行了一定的处理,将除了粮食种植补贴这一变量的其他所有变量都进行取对数化处理,然后用其对数值来构建模型.
Step 1数据验证.为了模型合理,首先需保证所选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即保证模型所选的指标与因变量粮食面积具有较强相关性,且需验证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关系.运用Stata软件[8]对对数化处理后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所得到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见表1.
由表1可知,变量粮食种植补贴(FS)与处理后的粮食种植面积(ln GPA)呈现正相关,表明粮食直接补贴有助于粮食种植面积的扩大;而ln IG、ln UCR、ln LE、ln IM这四个变量与处理后的粮食种植面积(ln GPA)呈现负相关,表明城乡人均收入差距、城市建设所征用的农用面积、受教育程度水平为高中以下的农村劳动力人口数以及粮食进口总量都会减少粮食种植面积;ln UCR与ln IG的相关系数为0.674 3,这表明城市建设所征用的农用面积的扩大会加大城乡收入差距,收入差距的扩大影响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从而减少粮食种植面积.
Step 2回归分析.运用该指标体系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利用Stata软件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具体结果见表2.
表2分别采用了OLS和GMM两种方法对影响ln GPA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从表2中第(3)和(4)列的回归结果来看,无论用OLS和GMM,得出的结果除了系数标准误差不同外,系数显著性和估计值完全相同,表明得出的模型结果是稳健的并具有可靠性,可运用OLS这一方法进行建模,但同时发现两列中ln UCR这一变量并不显著,而表2列中每个解释变量的P值都小于0.01,则说明这些解释变量都是显著的,即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表2中(2)列构建的指标体系是合理的,且其可决系数0.846 6大于表2中(1)列的可决系数0.696 7,因此本文选用列OLS回归模型;同时观测表2中4个模型方程的输出结果,可以发现无论在哪个模型中,城乡收入差距(IG)都是显著的,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是造成我国粮食种植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
模型方程(4)表明:①lnIG对ln GPA有显著的负的抑制作用,表明城乡人均收入差距的扩大会减少粮食种植面积,这是因为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加剧了务农劳动力的转移,使得大量良田荒废;②ln UCR显著抑制ln GPA,即城市建设征地减少粮食种植面积,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侵占了大量良田,尤其是城乡结合处的大量良田被占用,直接影响我国粮食种植面积,与此同时,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又进一步拉大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农村劳动力产业转移,更加减少了粮食种植面积;③ln LE的系数显著为负,而且系数值很大,显著减少粮食种植面积,这是由于我国的城市化进程速度快,城乡收入差距大,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的农村劳动力种植技术水平低,粮食种植以个体户为主,务农收入远远低于进城打工的收入,即务农的机会成本很高,进而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导致粮食种植面积的减少;④从模型结果可以看出,FS对ln GPA呈现显著的正效应,即财政粮食直接补贴有利于粮食种植面积的扩大,但由于其系数接近于0,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粮食种植补贴政策对粮食种植面积的作用并不好.
3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评价研究之实证分析
粮食最低收购价作为国家重要的粮食价格保护政策,于2004年开始对主产区重点粮食品种实行预案,并于2005年正式启动并执行至今.该政策的设计初衷是为了稳定粮食供给,增强国家调控粮食市场的能力,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及收入.本文主要针对政策实施品种的不同,利用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对小麦和早稻最低收购价执行主产区进行具体分析.
3.1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评价指标体系模型
本文主要运用固定效应回归分析法来研究最低收购价政策对小麦种植面积的影响,但是同时考虑到影响小麦种植面积的因素不止政策影响,所以构建了以小麦种植面积为被解释变量,最低收购价政策、粮食种植成本、粮食市场平均价格和各地发展水平为解释变量的指标体系来进行相应的回归分析.
在进行回归分析之前根据小麦15个主产省区[9](即河北、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山西、内蒙古、四川、云南、陕西、宁夏、甘肃和新疆这15个省)的数据及其特点,可以发现对于政策变量来说其他数据过小,因此需要对除了政策变量之外的所有变量数据进行对数化处理,再用处理后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的回归分析结果见表4.
表4分别采用混合OLS、固定效应模型以及随机效应模型三种方法来估计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对其种植面积的影响以及评估该政策效应.由于Hausman检验的P值为0.000 1拒绝了个体效应与模型解释变量不相关的原假设,所以选择固定效应模型,而且根据固定效应模型所得到的F检验统计量的P值为0.023 99,拒绝了个体效应全部为0的原假设,表明小麦主产省区内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即最低收购价政策存在一定的区域性差异.由表4中的第2列(即固定效应模型结果)可知,ln GPA受到其自身滞后项ln GPA(-1)以及lnMPG、ln EDL及其滞后一阶项等变量的显著影响,这说明小麦本期种植面积不仅受到小麦种植成本、小麦市场价格、各地发展水平这三个变量本期数据影响,还受到这三个变量上期数据的影响;同时可以发现,在控制这些变量之后,小麦最低收购政策执行情况变量MPP在1%的显著水平下对ln GPA影响显著,并且其系数为正,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该政策有利于小麦种植面积的扩大,说明该政策对小麦粮食种植面积存在积极作用.
3.2早稻最低收购价政策评价指标体系模型
本文主要运用固定效应回归分析方法来研究最低收购价政策对早稻种植面积的影响,并对早稻种植面积构建与小麦相同的指标体系来进行分析.
在进行回归分析之前根据早稻8个主产省区(即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浙江、福建、广东、广西这8个省)的面板数据[10]及其特点,同样对除了政策变量之外的所有变量数据进行对数化处理,再用处理后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的回归分析结果见表5.
表5采用混合OLS、固定效应模型以及随机效应模型三种方法来估计早稻最低收购价政策对其种植面积的影响以评估该政策效应.由于Hausman检验的P值为0.001 3拒绝了个体效应与模型解释变量不相关的原假设,所以选择固定效应模型,而且根据固定效应模型所得到的F检验统计量的P值为0.005 6,拒绝了个体效应全部为0的原假设,表明早稻主产省区内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即最低收购价政策存在一定的区域性差异.同时由表5可知,ln GPA受到其自身滞后项ln GPA(-1)、ln MPG、ln EDL等变量的显著影响,在控制这些变量之后,早稻最低收购政策执行情况MPP在1%的显著水平下对ln GPA影响显著,并且其系数为正,表明该政策有利于早稻种植面积的扩大,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该政策对早稻粮食面积具有促进作用.
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可以得到最低收购价政策对早稻种植面积的固定效应模型方程应选为:
4粮食最低收购价的预测模型建立与运用
4.1粮食最低收购价预测模型的建立
根据对我国粮食价格所具有的特殊规律性进行数据分析研究,可以得到我国粮食价格会受到最低收购价的影响,且两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根据粮食市场价格来对最低收购价进行预测,分别对小麦和早稻两个粮食品种的最低收购价建立具体预测模型.根据已有数据整理小麦和早稻的市场价格和最低收购价,由于2015、2016年小麦主产区的市场均价还未经权威部门统计出来,本文参考中商情报网2015年各月份小麦的平均交易价格,可以得到其价格为124.77元/50 kg;并结合2016年小麦各地当期的交易价格,得到小麦市场价格约为127.5元/50 kg.得到2015年、2016年对应的早稻市场价格约为133.16元/50 kg和130.32元/50 kg.(见参考文献[11-13])见表6.
根据表8输出结果,可以发现小麦和早稻预测误差分别只有2.58%和5.18%,这个误差范围是可以接受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本文所构建的VAR预测模型是合理的.
同时通过运行程序,可以知道2017年小麦的最低收购价格为118.00元/50kg,参考历史波动率均值为2.58%,因此预测2017年每100斤小麦最低收购价格范围是[114.96,121.05],约为115~121元;同理预测2017年每100斤早稻最低收购价格范围是[125.03, 138.68],约为125~138元.
5政策建议
基于上述所有分析结果,可以针对调控粮食种植面积和粮食最低收购价这两个问题提供相应的优化决策和政策意见:第一,基于构建的影响粮食种植面积的指标体系模型结果,需加强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缩小与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是关键.而在城镇化进程中不应过度、非法占用耕地面积,侵害农民生存的权益.此外政府可以给予农民适当的财政粮食直接补贴,这样能保护种粮农民利益、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粮食产量和促进农民增收;第二,由预测VAR模型的结果可知,国家在对粮食最低收购价进行确定的时候,要充分考虑粮食前几期的粮食市场价格和最低收购价的影响,即要结合实际情况来制定政策.
参考文献
[1]张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对主产区农户供给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J].经济评论,2013,(1):130-131.
[2]张建杰.对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效果的评价[J].经济经纬,2013,(5):60-61.
[3]张改清.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下农户储售粮行为响应及其收入效应[J].农业经济问题,2014,(7):88-92.
[4]贺伟.我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现状、问题及完善对策[J].宏观经济研究期刊,2010,(10):32-33.
[5]邱雁,李越.生产、收入与成本:中国粮食补贴政策绩效分析[J].财经科学,2016,(5):96-99.
[6]兰录平.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实施效应的实证分析[J].农业经济,2013,(02):45-46.
[7]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农村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
[8]陈强.高级计量经济学及Stata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9]陈晓华.中国农业统计资料[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5.
[10]王志刚.面板数据模型及其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11]国家发改委.国家小麦等最低收购价格[EB/OL].(2014-10-16)[ 2016-9-17]. http:///.
[12]中商情报网.小麦价格走势情况分析[EB/OL].(2016-01-02)[ 2016-9-17].http:///news/data/2016/01/02/172331gipu.shtml.
[13]中国鸡蛋网.各地区小麦等粮食的市场价格[EB/OL]. (2015-05-07)[ 2016-9-17].http:///xin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