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岩土工程勘察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TU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岩土工程勘察中潜在的关键性矛盾
1.1 野外勘探矛盾
通常会因为外界环境和地理状况等因素,勘测的困难程度是比较大的,勘测之前需要有较为完善和严密的计划或者编写岩土工程勘察纲要,否则就会给现实中的操作造成非常多的不方便,致使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1.1.1勘探深度和间距:地层工程地质性质不同,勘探深度也不同。如:埋藏较浅且工程地质性质好的密实碎石土、硬塑风化残积土及基岩地区勘探孔深度较浅,而工程地质性质差的淤泥、淤泥质土软土层及松散的人工填土地区勘探孔深度应较深,这就要求在勘探前对勘探区域地层大致情况有所了解,做到有的放矢。基础形式及结构形式不同,勘探深度不同,比如:一般5~6层砖混结构住宅,勘探孔深15m基本可满足要求,而5层框架结构商场由于柱网的柱荷载大,基础面积大甚至可能采用桩基,则勘探孔深度l5m一般不够。地基复杂程度不同,勘探点密度同样不同。遇复杂地基情况,如岩溶地区,应按规范要求加密勘探点,不能局限于经济或时间等因素而坚持原勘探方案,否则不能查明场地工程地质情况,埋下工程隐患。
1.1.2原位测试:原位测试可以测定但难于取得不扰动样的有关工程力学性质;宜避免取样过程中应力释放的影响;影响范围大代表性强。其应严格按规范进行,在施工中常会有一些所谓的“简便方法”:标准贯入试验不按规定进行杆长和孔深校正,在缩径和孔底有残留岩土芯时,不能及时发现标贯器有没有下落至应测试孔底位置,造成标贯数据严重失真。静力触探按规定现场试验应归零以减少误差,有时图省事不按要求归零,造成数据采集不准,尤其在气温与地温相差较大的冬天、夏天触探指标相差更大。
1.1.3野外地层的划分:野外地层的正确划分是室内资料整的关键点,对规模较大的重要的工程场地,由于施工采取多钻机平行作业形式,现场地质编录人员较多,各勘探班组各做各的,最后资料汇总后很难统一,给室内资料整理带来很大困难,为避免这种矛盾应将现场地质编录人员,首先集中到一起共同勘探一到两个钻孔,统一编录形式,并及时整理资料,或派专人现场负责勘探区域整体野外分层连线,发现异常及时处理,以确保野外第一手资料的准确。
1.2 岩土工程评价矛盾
1.2.1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我国国土面积大,土质也各个区域不同,用查表法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规范确定地基土承载力值在大多数地区可能适合,也可能在某些地区应用会造成不安全,所以《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取消了按表格查取承载力的办法,但大多地区仍在采用,因为很多地区的经验不足,没有能够建立起本地区的经验,基本上仍是各勘察单位独立进行,基本上也都采用此规范。
1.2.2地基均匀性评价:高层建筑地基均匀性评价按《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的规定进行,但对一般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GB50021—2001)规定要求进行地基均匀性评价,但是由于没有给出具体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各勘察单位基本上参考高层建筑地基均匀性评价的方法进行评价,目前,许多专家认为这种评价方法不是十分很合理,不同的地区要制定相应的评价方法。
1.2.3基础方案的选择:基础方案的选择应按照不同区域的岩土工程地质条件,结合基础施工的经济性、安全性和可行性,忽视任何一方面均可能造成错误。在基础方案的选型上,勘察人员应同设计人共同分析研究从多个可行方案中选取既经济又合理的方案。现大多勘察单图省事,仅提供单一基础方案,既不与设计协商,也不多考虑工程造价,拿起就用,可能给工程造价造很大的影响。
1.2.4地震效应矛盾:对饱和砂土或粉土进行液化初判时,很多单位采用勘探时量测的水位,这是不合理的。有的勘察单位用一句“根据地区经验”来确定覆盖层厚度,判定场地土类别,这将对工程的抗震造价有很大的影响。另外,场地地基处理后土层剪切波速、场地土类别及场地类别是否会发生变化,这在岩土工程评价中很少给予重视。
2 岩土工程勘察中潜在矛盾的原因
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的一些矛盾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勘察手段不合理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中对勘察有明确规定各个勘察的要求。
《建设工程勘察质量管理办法》(建设[2007]163号)对收费也有具体规定。但勘察单位没有严格执行国家收费标准,互相竞争,中标的勘察费很低,导致勘察手段选择不合理和布孔不规范,勘察野外作业粗糙,岩土工程勘察在深度和广度上没有真正达到范的要求,难以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
2.2 勘察人员技术不成熟
岩土工程勘察中对各种作业人员技术有严格的要求,只有经过专业培训才能上岗。但目前勘察单位为了节省预算大量雇佣农民工进行勘察操作,而这些人员基本上不懂勘察,而且又未经过专业培训和教育,就承担起各种各样的勘探工作。这样就难免会给野外作业带来不规范,很难保证勘察质量。对于从业人员要严格进行培训和教育,取得相应的合格证书才能进行勘察工作。
2.3 勘察技术落后
近二十年来,勘察专业体制的改革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并未真正到位,因而阻碍了岩土工程的技术进步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传统的勘察技术随着经济和技术的高速发展,已经很难满足设计的需要。有很多急需处理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矛盾。这些矛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勘察方案不合理、勘探设备落后、第一手资料(勘探、取样、测试、试验等)质量下降、岩土力学参数和地基承载力的确定矛盾、分析、利用、对监测工作还没有足够重视等矛盾。潜在上述矛盾的主要原因是岩土工程勘察人员个人专业素质没有达到一定要求,不能满足工程建设中对从业人员的要求。
3 处理岩土工程勘察中矛盾的方案
3.1 严格执行建设程序、规范市场
推行全程化监理科学的建设程序,应当遵循“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原则。一方面必须依据政府主管部门按国家的法律、法规,对项目招投标和实施过程中的行为主体进行全面有效的监督管理,另一方面应积极推行工程监理全程化,采用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相结合的方法,最大限度地避免不当行为的发生,保证勘察质量和投资效益最大化。
3.2 加强技术人员专业知识培训
现代科技飞速发展,任何技术人员都要有求知欲,勘察技术是一项非常严格而且技术性很强、需要安全系数很高的技术工作,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需要经常参加和了解国内外相同技术知识的培训和交流,并形成一定的制度和方案。单位要定期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加强他们从业能力。
3.3 健全质量管理,提高工程勘察能力
建立完善的质量经管体质,加强提升勘察设计的能力,提升顾客的满意程度。切实贯彻执行IS0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通过有效运用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建立一项适合自己工程勘察特征的质量经管系统。所使用的办法,可以选取运用PDCA循环进行岩土工程勘察的实施和管理,对其加以进一步的改善可深度优化,使之更好的运用在工程当中。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质量;工程造价
当前我国勘察队伍非常庞大,但勘察任务相对不足,造成勘察单位一味压价的情况,这样无法保证勘察工作的顺利进行,也影响了勘察质量。在岩土工程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勘察工作,更应该加大工程造价控制力度,让勘察成果达到安全可靠、确保质量、技术先进以及经济合理等目标。
1 岩土工程勘察质量与工程造价概述
1.1 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性
在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主要是对地基进行勘察,通过运用多种勘察方法,全面掌握与深入分析建筑场地与地基工程地质条件,让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获得丰富的岩土工程资料。但是从工程实践来看,由于未做好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勘察质量不高,因此无法制定科学合理的地基基础方案,设计计算与施工等也容易出现问题,并引起各类工程事故,并在重新进行勘察时浪费了大量的资金与精力[1]。此外,由于岩土工程勘察质量不高,获得的资料不全面,且分析结论有误,导致地基持力层选择与基础方案确定不科学,建设工期也因此被延误。可见做好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需要落实基本建设程序,合理运用多种勘察手段与方式,确保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投资方等获得详尽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1.2 岩土工程勘察的内容
第一,通过勘察掌握场地各层岩土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及变化规律。第二,针对基岩为桩的持力层情况,应该在勘察后了解基岩的岩性构造、岩面变化和风化程度等,将其坚硬程度、完整程度和基本质量等级等确定下来,掌握是否存在断穴、临空面、破碎岩体或软弱岩层。第三,对水文地质进行勘察,分析地下水位桩基设计、施工等带来的影响,将水质为建筑材料造成的腐蚀性确定下来。第四,在勘察中要了解不良地质作用,可液化土层与特殊性岩土分布情况,了解为桩基可能带来的危害,制定相应预防措施。第五,对成桩可能性作出分析,掌握桩的施工条件以及为环境造成的影响,并在勘察报告中提出可能的桩基持力层[2]。通过技术与经济等方面的对比后,最终将桩基持力层确定下来,通常来说以坚实土层或岩层为主,这是由于其厚度足够,有着较强承载力与较低压缩性,呈均匀分布状态,能够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1.3 岩土工程勘察造价的特点
第一,重要性与控制性。岩土工程勘察质量的高低,将对工程规划、决策、设计和施工等带来较大影响,直接关系着最终的工程造价。虽然岩土工程勘察造价在整个项目中占据的比例并不大,但是其却有极高的价值。第二,地区与地段上存在差异。由于建设项目所处地区或地段等不一样,因此在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以及地下水特征等自然因素上也不相同。岩土工程勘察造价不仅在上述方面不一样,在勘察深度、工作量等方面也与建设项目性质、高度、宽度及荷重等有关,同时也受到拟建场地自然条件等影响。在建设项目差不多的条件下,若岩土工程所处地区与地段不一样,则在岩土工程勘察造价上也不相同。第三,不确定性[3]。若建设项目所处地区与地段一样,但是勘察单位或勘察人员不同,则勘察造价也将产生差异。原因在于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有着较强的创造性与经验性特点,在勘察中需要遵循国家制定的相关规范,由于勘察人员理解不同,具备的工作经验不一样,因此在拟定的勘察方案上必然不同,导致勘察工作量的布置出现差异。
2 岩土工程勘察质量与工程造价控制措施
2.1 实行岩土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
决策与设计两个阶段对最终岩土工程造价影响很大,也关系着勘察质量,其影响程度超过了75%,施工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不足10%。只有制定科学合理的岩土工程勘察方案,明确勘察深度,设计适当的勘察工作量,才能最大限度降低岩土工程勘察造价。针对勘察工作量差距较小的情况,勘察单价的确定也不会有较大差距,且估算的勘察造价出入也很小,对勘察工作量大小来说,不仅可以将拟建项目勘察深度反映出来,更对勘察质量有着重要影响[4]。在岩土工程勘察阶段与勘察竣工后,也需要加大造价控制力度,虽然其为勘察造价造成的影响很小,但也必须做好造价控制工作。在岩土工程勘察中若是出现场地条件与勘察方案存在一定出入的情况,且要对勘察方案作出变更,一般需要增加勘察工作量。这需要承包方、发包方等加强协商,结合勘察合同内的计价方式对变更费用进行计算,并结合相关文件严格审核与控制变更费用。在岩土工程勘察竣工后,也要结合最终工作量向建设单位报竣工决算,因为对估算的勘察造价与勘察方案中确定的造价来说,主要根据同类造价资料计算得出,必定与竣工决算存在一定差异,通过竣工决算才能将勘察造价准确、如实反映出来,这要求加强对竣工决算的审核与控制。
2.2 通过技术与经济等手段控制造价
在计划经济背景下,我国工程建设领域技术与经济存在分离的弊端,通常表现在工程设计上以技术设计为主,忽视了经济投资方面的问题,为了保证工程安全,会提高工程设计安全系数,从而让项目投入出现浪费的现象,也影响了工程的经济效益。在岩土工程中勘察与项目设计同等重要,这是前期的一个关键阶段,是一项具备较强知识性与经验性的智力活动。但是分析近年来岩土工程勘察实际情况可知,投标勘察方案重点将经济性体现出来,忽视了非技术质量保证。这是由于现阶段勘察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勘察单位为了顺利中标,采取了减少勘察工作量与降低勘察报价等措施,从而让勘察造价也降低,这样不能为勘察质量提供有力保障[5]。若是勘察报告质量不高,设计时掌握的场地指标数值不完整、不准确,因而需要提高整个工程的安全系数,最终投资也会随之增加。建设单位在不影响项目整体效益的基础上控制总投资,勘察单位为提升勘察质量并达到设计要求,应该站在出精品的角度,充分运用技术、经济等手段,通过权衡比较,有效处理技术的先进性、可靠性与造价的合理性两者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通过做到技术可靠、成果合格、造价合理,才能保证岩土工程勘察质量,实现效益的大幅度提升。
2.3 注重积累岩土工程勘察造价资料
我国在建筑工程造价资料积累与应用过程中,制度建立时间并不长,需要继续完善。发达国家就非常注重对工程造价资料的积累与应用,而我国市场经济不断深化,尤其是近年来建筑市场进一步扩大,这逐步凸显了岩土工程勘察造价资料的重要性。通过对勘察造价资料的积累,保证其丰富性与准确性,政府主管部门在分析、综合典型工程后,对勘察收费标准作出合理的编制与修订,并据此准确测定调价系数,编制造价指数,掌握同类工程造价变化规律,让岩土工程勘察造价得到有针对性的调控[6]。在建设单位投资估算、编制标底以及勘察单位编制投标报价中,也需要注重积累勘察造价资料,能够向承、发包双方指明类似工程的实际造价与变化规律,确保双方能够准确预测未来形成的造价,防止出现盲目编制标底与报价的现象。
3 岩土工程勘察质量与工程造价实例分析
工程实例1 :拟建的南宁某科技园总部基地一期工程,总部办公楼,主楼(至大屋面51 层,地面以上高度220.8m,加上四层塔楼总高237.3m),配套商业中心(裙楼)8 层,设置整体地下室3 层,设计±0.000 高程为111.10m,设计的地下室底板顶面标高96.600m,地下室-3 层楼地面埋深为14.50m。业主委托甲乙两单位先后进行了两次岩土工程勘察,根据甲乙两单位成果报告,建筑基底已进入南宁盆湖相沉积半成岩的泥岩层上,由于对风化带的不同划分、对岩土物力学指标的测试方法和室内试验手段差异,出现两个不同的结论和建议。甲单位结论和建议是:建筑基底主要落在强风化泥岩层,泥岩地基持力层不满足天然地基要求,建议采用桩基础方案;乙单位结论和建议是:建筑基底落在中风化泥岩层,持力层满足天然地基要求,建议采用天然地基筏板基础方案。甲乙单位对勘察质量的控制不同,出现了不同的结论。显见乙单位没有控制好泥岩风化带划分,出现了结论保守,造成增加桩基工程,加大了工程造价,经初步估算工程造价增加1500 万人民币。工程实例2 :某地产公司拟建房地产项目,分两期进行开发。第一期:总用地面积45827.47m2 ,建筑占地面积13763.71m2 ,总建筑面积189019.16m2 ,其中地下车库建筑面积22722.23m2 。第二期:总用地面积69976.49m2 ,建筑占地面积19100.92m2 总建筑面积300260.85m2 ,计容面积244917.72m2 ,不计容面积55343.13m2 。拟建场地在地貌上属岩溶盆地地貌单元,场地内溶洞、裂隙中等发育,多为中等深度溶洞,为不均勺地基。第一期为甲单位勘察,结论建议是建筑基础采用桩基础,穿过溶洞以洞底以下完整基岩作为桩端持力层。第二期为乙单勘察,结论建议是建筑基础采用独立墩基础,当墩基下岩顶板不满足耍求时,穿过溶洞以洞底以下完整基岩作为墩持力层。两个不同的结论,造成了巨大的工程造价差异,经初步估算乙单位的建议比甲单位的节4500 万人民币,工期早半年。
4 结语
总之,由于很多建设单位忽视了岩土工程勘察质量与造价控制工作,导致岩土工程施工成本始终居高不下。这要求我们关注岩土工程勘察质量,不断加大工程造价控制力度,引人全面多层次的管理理论,对造价管理方法进行创新,将岩土工程各个参与者在造价管理中的作用发挥出来。这样才能保证岩土工程勘察工作顺利进行,不仅保证了勘察质量的提升,也通过加强造价控制提升了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毛政跃.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一体化的模式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22):164-165.
[2]邵韦.岩土工程勘察造价中存在的问题与管理措施[J].四川建材,2019 ,45(07):64-65.
[3]吴伟英,王馨语.岩土工程勘察造价管理措施的探析[J].四川水泥,2018(07):215.
[4]李静.岩土工程勘察造价管理措施的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8):145.
关键词:地基设计;岩土工程;勘察
地基基础设计是建筑工程项目正式开工前的首要工作,地基设计的合理与否关系到建筑的整体稳定性。为了保证地基设计的合理性,需要通过岩土工程勘察来了解工程所在地的岩土体特性,从而为地基设计提供详实可靠的依据,换言之,岩土工程勘察的质量优劣对地基设计质量有着直接影响。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地基设计与岩土工程勘察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勘察和设计质量。借此,本文就地基设计和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应对策略进行浅谈。
1. 地基基础设计中的岩土分类及特性
地基岩土种类多样,具体包括砂土、岩石、碎石土、粘性土、粉土等。
1.1 岩石
在地基基础设计中,不仅要确定岩石的地质名称,而且还要根据岩块的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来区分岩石坚硬程度,以及根据岩体的完整性指数来确定岩石的风化程度,具体如表1和表2所示。
1.4 粘性土
土体本身的塑性指数超过10即为粘性土,此类土体有以下两类,一类是粘土,它的塑性指数>17;另一类是粉质粘土,它的塑性指数>10但≤17。
1.5 粉土
这是一种介乎于砂土和粘性土之间的土体,它的塑性指数一般≤10,粒径>0.075mm,颗粒含量不超过全部重量的50%。
在地基基础设计中,了解并掌握岩土体的类别及特性,能够使设计方案更加合理可行。通过岩土勘察可以获悉工程所在地的岩土体性质,勘察结果能够为地基基础设计提供依据。为此,必须保证岩土工程勘察质量,从而使勘察在地基设计中的作用能够得以充分发挥。
2. 地基设计与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2.1 常见问题分析
在建筑工程地基基础设计和岩土工程勘察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1 对准备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地基设计与岩土工程勘察都是比较复杂且系统的工作,想要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确保设计与勘察质量,就必须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然而,在实际工程中,由于相关人员对准备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致使准备工作不到位,从而对后续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具体体现在相关资料收集不充分、对工程所在地的了解不深入等方面。
2.1.2 设计与勘察结合性不强。在地基设计过程中,岩土工程勘察人员没有参与其中,使得地基设计难以全面掌握岩土勘察情况,导致地基设计与岩土工程勘察缺乏有效协调和信息沟通,难以将勘察资料服务于地基设计工作,不仅导致勘察资源严重浪费,而且还会影响地基方案设计质量,使方案与实际地质情况相脱节。在地基设计中,一些设计人员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和以往经验分析勘察资料,缺乏有效的科学理论支撑,导致地基设计功能结构缺乏多元性。此外,在勘察工作中,勘察人员未全面采集、正确识别、有效描述有关岩土工程的各方面信息,使得地基设计缺乏可靠决策支持。
2.1.3 工作人员素质不高。部分岩土勘察人员存在技术水平不高、专业知识不全面以及对地基设计方面不甚了解的情况,导致勘察人员在勘察工作中不能做到对原有资料的科学分析与判断,只能出具固有资料结果,难以满足地基设计工作的实际需求。同时,勘察人员在工作中没有制定工作目标和工作方案,使得勘察工作存在盲目性,难以获取全面的勘察结果,不仅延误了勘察进度,而且还会浪费勘察资源,无法为基地设计提供全面的岩土工程资料。
2.2 应对策略
2.2.1 重视并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为了确保地基基础设计与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顺利开展,相关人员必须对前期准备工作予以足够的重视,并从以下方面着手做好准备工作:应当对岩土勘察中所需使用的设备、工程项目的结构形式、施工材料的选择等内容进行合理的规划,尤其是要针对地基设计和岩土勘察中因准备工作不充分而引起的各种问题制定合理可行的应对措施,防止设计图纸不完善、勘察结果不准确影响工程质量的情况发生。
2.2.2 建章立制、加强沟通。针对地基设计与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建立起完善的文件体系,落实监督审查制度,对设计与勘察工作进行监督,重点解决准备工作不到位、操作习惯违规、制度执行力度不足、调研报告质量不高以及设计文本单一化的问题。在设计与勘察工作开展之前,组织两部门人员进行沟通交流,确定相互协作方案,确保勘察资料信息能够准确传输到地基设计部门,既要组织设计人员参与勘察工作,也要让勘察人员参与到地基设计中,确保地基设计与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紧密结合,促使勘察资料成为地基设计的可靠依据。派专家深入到实际工作中,审查两项工作的开展情况,并对报告进行审阅,提出相应的修改建议。
2.2.3 建设高素质工作队伍。在岩土工程实施中,要建立起高素质的岩土工程勘察队伍和地基设计队伍,确保岩土工程建设质量。在岩土工程勘察之前,对勘察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不仅要求勘察人员掌握全面的专业知识和勘察技能,而且还要熟知地基设计对勘察工作的要求,使勘察工作具备针对性、目的性。根据岩土工程实际情况制定勘察方案,规划好勘察时间,避免因盲目开展勘察工作而影响勘察资料的完整性。同时,还可以外聘一些专业能力强的勘察人员和设计人员参与此项工作,要求工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提高工作队伍整体素质。
3. 结论
综上所述,地基设计和岩土工程勘察都是建筑项目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建筑项目能否顺利开展。为了进一步提高地基设计和岩土勘察质量,应当采取有效的策略对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加以解决处理,从而确保建筑项目的施工建设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 江贤锋.关于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设计问题的探究[J].江西建 材,2016(2):65-66.
[2] 郭升鸿.岩土工程勘察对建筑地基基础工程项目造价的影响[J]. 低碳世界,2014(3):121-122.
【关键词】 地基设计,岩土工程勘探,问题,对策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地基设计和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下面我们将对地基设计和岩土工程勘察的乖要性、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措施进行全面地探讨1.研究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性
地基工程是建筑工程的基础性工程,其质量的高低白接关系到建筑工程施工后的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甚至影响着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来看,地基工程的设计方案直接决定着基地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在制定地基设计方案时,需要保证其合理性、科学性以及有效性由于岩土工程勘察主要是为地基设计提供相关的地层资料,因此,需要充分地保证地基设计方案科学合理,岩土工程的勘察工作一定要贯彻落实,重点完成。
1.地基设计和岩土勘察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1地基设计和岩土工程勘察缺乏规范性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地基设计工作以及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规范性,只有保证其规范性,才能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从而促使建筑工程能够顺利安全地开展但是,由于在进行地基设计和岩土工程勘察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规范性,在具体的建筑项目的施工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造成了许多的不良影响,严重阻碍了建筑工程项目的正常开展在一般情况下,在进行地基设计和岩土工程勘察的过程中,其不规范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地基设计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岩土工程勘察的地区限制,导致无法有效地保障地基设计的准确性、合理性以及有效性,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其次,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的过程中,由于只对建筑工程项目的重点地区进行了必要的勘察,却忽视了一些非重点区域的勘察工作同时,由于制定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比较保守,造成了建筑工程勘察成本的浪费。
1.2地基设计和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施工准备工作不充分
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在开展地基设计和岩土工程勘察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充分有效的前期准备工作,从而保证建筑工程项目顺利安全地开展施工工作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以及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地基设计以及岩土工程勘察施工时,经常会出现一些由于施工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导致在施工的过程中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因素的现象在一般情况下,建筑工程中岩土工程勘察准备不充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由于工程项目勘察施工的相关材料收集准备不充分,导致在建筑项目施工的过程中,缺乏对施工地域的地形结构的具体情况以及区域地面高度了解不够等,有的甚至可能导致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由于岩土工程勘察中的纲要文件准备不充分,最终致使岩土工程的勘察工作无法顺利进行。
1.3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内容不规范,勘察手段单一化
在建筑项目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岩土工程的勘察手段过于的单一化的问题严重制约着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发展同时,在岩土工勘察的工作报告中,也存在勘察报告内容不全面、不规范的问题,勘察报告一般只是注重对有关数据的定性分析,忽视了对具体的工程勘测数据
详细的定量分析,从而导致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中,一些有关地基设计的工作无法顺利地开展。
1.4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
在地基设计工作以及岩土工程勘察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纸质媒介传递许多乖要的资料,这种方式不仅大大地浪费了时间,而且很容易产生错误,而且导致岩土工程的勘察部门与地基设计部门无法及时地、有效地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另外,岩土工程勘察的结果与其实际使用也存在较大的差距各个部门之间没有进行有效地信息交流和沟通,导致信息的流通不顺畅,无法明确地表示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目标,并且收集的有关数据不充分,从而导致在勘探手段和方式、取样方法、勘探装备取土规格以及适宜性和合理性等方面缺乏深入的了解。
1.5地基设计与岩土工程勘察脱离
在建筑项目工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相关的岩土工程勘察人员基木上没有参与地基设计实际过程,因此,地基设计人员缺乏对岩土工程勘察情况的全面了解,从而导致无法及时地传递岩土工程勘察信息,无法及时地转化地基设计成果,造成了勘察资源的大量浪费,导致其施工效率不高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在进行地基方案设计时,缺乏合理有效的科学理论依据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过程中,许多的设计人员主要是根据自己以往的实践经验以及其主观判断能力,缺乏有效的系统的空间分析能力,从而地基设计功能结构缺乏多元性另外,岩土工程勘察系统的综合能力较差,在设计方案时,没有丰富的、有效的信息来源作为决策支持产生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我国目前的岩土工程勘察系统无法对各个方面的信息进行有效地表达、正确地识别,其采集和分析能力较差。
2.改善地基设计和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有效的措施
2.1加强地基设计和岩土勘察纲要的编写和审查
在建筑项目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需要积极编写和审查有关的地基设计工作以及岩土工程勘察的纲要,严格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定的操作程序、实施标准以及相关的勘察纲要进行审核,尽量避免产生分析报告的评价结果出现不合理的现象尤其是对于有关的岩体工程勘察纲要的报告文件,必须积极做好相关的审查工作,从而保证岩土工程的勘察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项目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
2.2加强对项目工程施工准备工作的检查
为了保证地基设计以及岩土工程勘察的准备工作充分合理,促使建筑施工的顺利开展,则需要积极做好建筑工程实施的相关的准备工作,加强对地基设计工作和岩土工程勘察的充分准备。
2.3提高施工人员的业务水平与综合能力
就一般情况而言,建筑项目的施工人员是建筑项目建设的主要参与者,其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质量的高低在建筑项目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如果想要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则需要加强对有关的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各项综合素质以及专业技能,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尤其是在地基设计以及岩土工程勘察实施的实际过程中。对建筑项目的设计人员以及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具有一定的要求,因此,不断提高其施工工作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以及专业技能水平,有助于保障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顺利进行。
3.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建筑工程在地基设计和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比如,地基设计和岩土工程勘察缺乏规范性、地基设计与岩土工程勘察脱离、地基设计忽略了环境因素的影响等因此,建筑单位需要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善这一局面,应该加强地基设计和岩土勘察纲要的编写和审查加强对项目工程施工准备工作的检查提高施工人员的业务水平与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郭永辉. 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 工程质量. 2014(S2)
[关键词]数字化勘察;岩土工程;数字化建模
在岩土工程实施期间,地质勘察工作可直接影响工程设计与施工水平,保障工程实际开展效果。随着信息技术日渐成熟,岩土工程建模、勘察数据库管理及工程预测分析工作逐步形成了一体化系统,使岩土工程地质条件等规律能够更加全面地被展现出来。为充分发挥出数字化勘察技术应用的重要性作用,勘察单位应当注重培养专业勘察队伍,充分了解数字化勘察技术的具体实施程序。
1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内容
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主要就是对工程施工场地进行全面的调查及研究,充分了解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为工程后期规划及设计提供必要的地质资料。就目前来看,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主要涉及以下内容。(1)注重收集施工现场地表动态水文活动情况,分析地表水文活动对工程实施环节造成的各类影响,有针对性地制订相应解决方案。(2)注重地下水活动情况勘察,分析地下水活动使地质工程结构受到的损坏,秉持因地制宜原则,制订具备更高可行性的应对措施。(3)充分研究地区构造稳定问题,全程跟进岩土工程实施期间的地质状况,做好工程地质条件及周边建筑工程地质勘察结构调查工作,防止因岩土工程建设对周边生活用水造成不利影响。在岩土工程实施期间有序开展地质勘察工作,能够切实降低工程质量问题发生概率,保障工程建设与周边生态环境的平衡,为实现高质量开展岩土工程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在开展地质勘察工作中,由于岩土工程施工会不同程度地引发周边构筑物变形问题,全程监管施工现场周边环境与构筑物,规避工程安全隐患问题。
2数字化勘察技术应用优势及特征
2.1数字化勘察技术优势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涉及的勘察数据种类繁多、数量大,如岩土工程建设目标区域的地质条件、水文因素、环境特征等。为从根本上保证岩土工程建设环节的可行性,勘察单位需采用适当的勘察技术分析岩土性质、空间分布特征与水系流向等情况,评估工程建设环节可能遇到的不良地质条件。数字化勘察技术主要就是应用现代化数据库、信息技术等构建起功能完善的岩土工程勘察地质平台,不断优化计算机辅助勘察信息流程,确保岩土工程勘察数据分析工作能够自动开展,实现数据信息化、设备预算一体化目标。与传统勘察技术相比,数字化勘察技术能够将各类勘察信息有效整合在一起,使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体系更加合理。通过配合使用地理信息系统、地质条件建模技术,构建起岩土工程地质三维模型,确保工程施工现场岩土结构内的各类不稳定因素能够被及时发现,使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积极作用能够被充分发挥出来。
2.2数字化勘察技术特征
在岩土工程使用数字化勘察技术期间,该技术具有较为显著的动态性、安全性及集群性特征。动态性特征主要就是借助定向监测技术,对岩土工程勘察作业全过程进行动态监管,实现对数据传输的全面跟踪,便于在作业期间发现隐藏的工程地质问题。安全性主要就是指数字化勘察技术能够代替人工开展复杂地质环境的勘察工作,降低安全问题发生概率。集群性主要就是指数字化勘察技术可以对勘察数据库进行动态监管,实现动态与静态结合的目标,对各勘察系统的功能进行集群化处理,为勘察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重要技术支持。
3岩土工程数字化勘察系统结构
岩土工程数字化勘察系统结构主要分为感应系统、传输系统与存储系统3个部分。(1)感应系统包括电子感应器与相关控制装置,可以对感应器范围内的岩土工程施工现场地质结构数据进行调解,利用相应的智能感应执行操作指令,从而高效完成控制工作。(2)传输系统肩负起岩土工程勘察数据传输职责,需配合使用数字技术,提高信号传输期间的便捷性。为岩土工程数字化勘察技术提供高质量通信网络服务,确保远程勘察信号能够被稳定、全面地传输到控制系统中。(3)存储系统运行水平可直接影响数字化勘察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在岩土工程作业中,地质数据需依据严格的标准进行分类存储,确保所使用的资料丰富有效,能够为后续工程设计与施工方案的制订提供重要理论依据,通过数据建立起岩土工程模型处理系统,从根本上提高勘察技术应用水平。随着岩土工程建设面积不断扩大,施工环境更加复杂,在建设数字化勘察存储系统期间,对信息与地质数据条件提出了更高要求,需保障勘察数据完整可靠,不断优化数字化勘察技术体系。
4岩土工程数字化勘察关键技术
4.1岩土工程数字化建模技术
在岩土工程数字化勘察工作开展期间,建模技术主要包括表面模型法、图示模型法等。(1)表面模型法又被称为数字表面模型,能够精准展现出岩土工程施工现场地质条件,被广泛应用在各种类岩土工程中。表面模型法数据来源于岩土工程现场离散的测评资料,内部包括几何特征或属性特征数据,依照这些数据重新解释与构建地质体界面,将抽象的同数点依照规则连接呈网状曲面片,直观展现出整个地质体的空间属性。(2)常用的图示模型法包括边界表示法、规则网格法、不规则网法与等值线法,需相关勘察单位结合岩土工程实际建设要求,选择适宜的图示模型技术。其中,不规则网法就是将岩土区域内的有限个点划分为相连的三角面网络,被勘察区内的任意点落在三角面的顶点、边上或三角形内部,构建起三维空间的分线性模型。沿模型直线计算出地形剖面图结构数值,在原结构基础上增加其他变量。图1为某岩土工程数字化勘察建模后形态。
4.2场地虚拟实现技术
场地虚拟化数字技术主要就是在岩土工程内部建设数据库系统。该技术主要被应用在勘察现场场地规划、道路、市政设施信息收集、地质地貌形态特征评估等过程中。一方面,收集勘察现场地质资料,如勘察地点地理特征、土质与地层信息等;另一方面,依照数字化系统要求,阐明数据类型与数值之间的关系,将数据需求用更为形象的方式表现出来,使建立起的概念性模型能够反映出沿途工程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在构建岩土工程数据库期间,需输入数据具有有效性与规范化特征,保障数据库内部勘察结果精准可行,减少误差。建立起的数据库应当使用户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借助检索功能获取地质信息、图示点或图示矩形。
4.3安全监控技术
岩土工程涉及的部分数据具有机密性,因此需配合使用安全监控技术,防止各类重要信息泄露,对工程建设环节造成严重不利影响,通过安全监控技术还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存在于数字化勘察系统中的不足之处,对环境安全参数数值进行实时监控,避免出现系统数据风险问题。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还存在测量数据多、整体准确性较差等问题,可以通过安全监测手段将电子档案中的重要数据进行永久保存,节省工程勘察工作中花费的不必要时间。
5提升岩土工程数字化勘察技术应用水平的具体措施
5.1严格审查岩土勘察结果
对岩土工程勘察结果进行严格审查,确保勘察结果能够有效应用在工程设计方案中。要求相关勘察人员遵照相关规定执行勘察任务,以免结果出现误差,全面保障数字化勘察工作的精准性与可靠性。
5.2做好勘察前准备工作
为最大限度降低岩土工程勘察问题发生概率,工作人员需做好岩土勘察前期准备工作,安排相关工作人员对勘察准备工作进行专业化审查。充分分析工程岩土特征,明确勘察区域岩土工程实施条件,制订出专业可行的数字化勘察方案,保障勘察设计数据精准。注重勘察部门与设计部门之间的良好沟通,最大限度利用勘察信息,保障工程后期设计与施工水平,使数字化勘察技术的效果能够被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5.3增强工作人员专业水平
勘察专业水平可直接影响后续工程开展情况,为有效规避勘察质量问题,相关部门需大力培养专业化工作人员,聘请经验丰富专业水平较高的技术人员开展相应培训工作。在勘察人员中建立起合理的激励体制,确保其能够增强自身自学意识,不断提升数字化勘察专业水平,为保障岩土工程勘察质量与效率奠定坚实基础,确保岩土工程勘察行业能够逐步朝向信息化、智能化发展进程。
6结束语
在工程勘察行业发展期间,需做好科技创新工作,以构建数字中国、数字城市为目标,加快示范工程建设进程,充分发挥出数字化勘察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的积极作用。为从根本上保障工程勘察结果还需引进更加先进的数字化勘察技术,实施开放型勘察工作。将数字化勘察技术与当前开放的地理信息、多元空间信息系统结合在一起,确保该技术能够在工程勘察行业自动化、数字化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代振昌.岩土工程勘察数字化技术应用探讨[J].低碳世界,2014(13):124–125.
[2]李小林.浅谈城市工民建项目中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3(6):313–314.
[3]郭崇峙.数字化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19(24):287,289.
[4]黄隆.数字化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分析[J].四川水泥,2020(7):141–142.
[5]项京.综合勘察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5):31–32,35.
[6]孟凡超.数字化技术措施在岩土勘察领域中得到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1):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