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态旅游的发展趋势

生态旅游的发展趋势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态旅游的发展趋势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生态旅游的发展趋势范文第1篇

关键词:石林;景区特色;生态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12023602

1引言

石林风景区是1982年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区之一,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观,范围有350km2,被称为“造型地貌天然博物馆”,是中国的四大自然景观之一。石林还被称为“世界地质公园”,它由大小石林、乃古石林、芝云洞、长湖、大叠水瀑布、月湖、奇风洞7个风景片区组成。

2石林风景区概况

石林风景区坐落于昆明南边的彝族自治县境内,由大小石林、乃古石林、芝云洞、长湖、大叠水瀑布、月湖、奇风洞7个风景片区组成,其中有的像生石,数量很多,而且景观的价值还挺高的。石林风景名胜区是世界罕风的风景名胜,也是大自然巧夺天工的杰作。在石林的区域内还遍布着百余个巨石阵。有的独立成景,有的相互交叉,混合在一起,构成壮观的景象;参差不齐,千奇百怪,鬼斧神工,被称为是“天下第一奇观”。石林公园是石林主要的旅游景区,它的面积是12km2主要由石林湖,大、小石林等几个部分组成,道路总长大约5000m,是石林风景区个体最大的景区,也是最美的一个景区。每年农历6月24日的火把节,石林的各族群众都会从四面而来参加这个火把节。人们在白天会举行摔跤、爬杆等比赛,而到了晚上就会点燃熊熊篝火,舞狮、表演民族歌舞等,其中大三弦舞是最受欢迎的传统节目。

3石林风景区的特色景点

3.1乃古石林

乃古石林坐落在石林以北的13km处,又名和摩寨石林,“乃古石林”彝语是黑色石林的意思。与整个的石林相比,它又是另外一种特性与格调。

3.2大叠水瀑布

大叠水瀑布坐落在县城西南方向20km处,又被称为飞龙瀑,号称“珠江第一瀑”。从公路到大叠水电站,走上2~3km就到了。浩瀚的江水由悬崖两边往下直冲,声音震动山谷,水花四溅,一眼望去,十分壮观。雨后初晴,会出现双彩虹的景观,让人感觉像是到了人间仙境。景区中群山耸立,植被丰富,满目青翠,处处散发着大自然深处的浓郁气息。

3.3长湖

长湖是在县城东15km处的维则村旁,连着岩溶湖泊。长湖总长度是3km,而它的宽度只有300m。湖的中央有一座蓬莱岛,湖底全是参差不齐的石笋和石柱。长湖根据天气的变化会有不同的景色,若是下雨,轻雾使它就像是披上轻纱的少女,难以看清它害羞的面容;如若是晴天,则阳光照射,仿佛被披上一层淡蓝色的光。要是遇上火把节,无数的火把连成一条条火龙,水天辉映,长湖更加地优美、迷人。

3.4芝云洞

石林的溶洞虽然很多,但其中游人最多的就是芝云洞了。芝云洞离石林大约有5km的距离,又名紫云洞,由大、小芝云洞,大乾洞,猪耳朵洞组成,它占有2.55km2的面积。洞内的石钟乳、石柱特别小巧玲珑,奇峰怪石,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奇特景观。这些石钟乳敲打出来的声音,各种各样,有的洪亮,有的雄浑辽阔。走过大厅再往前就到了洞口,一眼望去的群山,山中的林木郁郁葱葱。

3.5大小石林

大石林位于石林的景区内,它有8km2的面积,是主要的旅游区。在石林入口处,有一个石林湖,湖边绿树苍翠,湖中巨大的石峰冒出水面,就像是少女刚刚出浴,那参差交错的奇峰怪石,平地而起,直冲云霄,许多石峰就像各种动物,形象十分逼真。小石林坐落于大石林的东北部,它可游览的面积十分小,因为景点少而得名。

4石林风景区的发展

4.1加强对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宣传

我国依旧处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很多人注重的仍然是提高生活物质水平的方面。人们虽然很容易地在思想上接受资源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方式等,但事实上在实践中如果想要彻底地贯彻执行还是有一定的困难,应该要加强教育宣传,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慢慢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4.2石林风景区发展最大的任务就是吸引大量的游客

作为昆明的后花园——石林旅游业长期发展建设,但是这个导致了石林自然风景的破坏污染,给石林的自然遗产酿成无法弥补的损失。石林风景区的发展与县城的经济发展失去了联系,县城失去管理权。想要留得住游客最好的方法就是对石林风景区旅游路线的定位进行重新设计,然后将石林的景区旅游业和县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效地结合在一起。重新对旅游路线进行设计,把大小石林南端的白龙潭和清水塘开南门作为其正门。这样做的好处有两个:可以给客人提供更完整的旅游需求的路线,来增加游客游玩的时间,为能把游客留在石林创造了客观的条件;可以把石林县在旅游服务中的地位提高,把石林县城发展的建设变成覆盖石林各个景区的旅游服务中心。

4.3增强规划聚合力,打造生态旅游精品景区

最近几年,石林县依靠独有的自然资源,邀请资质高、层次高的有关规划部门的专家进行实地审核视察,并且制定出了《石林旅游区总体规划》和《石林服务区建设性详细规划》等规划。然后根据这些相关的《规划》,石林县总共投入了8000多万元,来完善旅游路线、公厕、路灯、停车场、景区大门、旅游路标、接待游客中心等基础设施。全面展示石林风景区最独特珍贵的核心资源,用石林生态环境和民俗风情文化作为特色,把游客服务中心和民俗文化广场等休闲旅游场所设施作为重要设施,以抬高石林风景区的影响力,塑造出休闲观光、文化体验等合为一体的、独具一格的现代化产业生态旅游区。

4.4加强生态美县的建设,提高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以“生态美化石林”为目标,全面贯彻实施美化环境的方针,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放在重点位置上,努力做到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共同促进,环境的竞争力与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共同提高,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共同协调,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共同发展,推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4.4.1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

对石林风景区的水、石、森林和土地等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及保护要提高重视,全面落实贯彻《石林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重视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对地质全面修复,对基本农田进行有效益的保护,加强土地经营和土地的节制利用,巩固对被污染的水库、河流的防治和对饮用水的保护,加强对森林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完善石林风景区城市大气自动监控站和环境监控网络的建设,建造完整的环境事故应急监控和环境监控提醒体系。贯彻节能减排工作,尤其要落实重点行业和企业节能减排工作,保持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卫生清洁,强化污染排放的管理,必须要严格实施建设项目的“三同时”准则。积极推行生产生活方式的节约、环保、文明,提高对环保产业、经济循环和能源清洁的发展,要积极推广对资源的节约利用。

4.4.2积极对环境进行综合治理

加强对保护环境的宣传力度,倡导开展“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企业”等活动,全面开展生态县、生态村和优美环境乡镇的工作。倡导实行“小康农村环保行动”,实行无害处理垃圾两年突破工程,对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的防治和农村容貌整治展开工作。加强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的防治和治理,提升污水和垃圾无公害的处置率。

4.4.3深入推进石林县生态美的建设

主攻石林县生态工程的建设,整治景观的自然有利资源,构造良好生态环境和安全生态的屏障,优先治理石林风景区、巴江、圭山、长湖、月湖、黑龙潭水库,五路即昆石高速公路、西石高速公路、九石阿旅游专线、石蒙高速公路、石林中路,保持石林生态建设的产业化,石林县产业发展的生态化,种植优质核桃,提高森林的覆盖率。加大对国家重点公益林的建设和管理,对其森林生态效益进行补偿和发展,努力把石林县塑造成为云南省甚至全国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管理的模范县城。

5结语

石林的风景不仅仅是自然的风景,也是人文的风景。石林风景区在近几年的发展和保护过程中获得许多有用的经验,还累积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与此同时也吸取了许多深刻的教训。目前,石林景区的发展正在或已经严重损坏了风景区自然和文化的资源,如果再不采用一些可行有效的方法,将会导致无法弥补的损失。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参照国外的一些公园的管理方式,再向其他风景区进行推广。把石林县实际的发展情况联系起来,创造出一套有特色的国家公园管理模式。云南省石林县是第一个使用这套管理模式的县城,可以作为国家的重点风景区进行模范革新,发掘当地的风俗习惯和民俗风情,合理地利用当地有效的林木资源,因地制宜地发展全新的石林。

参考文献:

[1] 王若冰.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的保护与开发[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11).

生态旅游的发展趋势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生态旅游 黑龙江省生态旅游 存在的问题 可持续发展战略

生态旅游是依托自然、人文景观资源发生的多种形式的旅游活动,它以其独有的资源优势满足了人们回归大自然、走向大自然的愿望。经过近20年的发展,生态旅游已经成为国际旅游发展的主流,并将在21世纪继续保持快速的发展势头。黑龙江省黑河市具有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区位、环境和资源优势,黑河生态环境原始自然,森林、冰雪、界江具有独特的观光优势。近年来,黑河加强开发“地文、森林、冰雪、界江”等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资源,做强做大五大连池生态游,不断提升景区的品位,开展的休闲避暑、四季养生、森林观光等旅游项目发展迅速,目前已成为我国东北边陲最重要的旅游观光胜地之一。然而,由于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兴旅游形式,生态旅游市场规模与资源现状并不匹配,资源潜力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生态旅游开发上也存在诸多问题。

一、生态旅游的概念与内涵

生态旅游是针对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和倡导的一种全新的旅游业。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其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应与自然和谐,并且不能以当代人享受和牺牲旅游资源为代价,剥夺后代人本应合理地享有同等旅游资源的机会,甚至当代人在不破坏前人创造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前提下,为后代人建设和提供新的人文景观。真正的生态旅游是一种学习自然、保护自然的高层次的旅游活动和教育活动,单纯的营利活动是与生态旅游背道而驰的。另外,生态旅游也是一项科技含量很高的绿色产业,需要生态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等多学科的论证方能投产,需要认真研究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的承受能力。否则将对脆弱的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干扰和破坏。

二、黑河地区五大连池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

黑河地区五大连池市是黑龙江北部一座新兴的现代化城市,一座新崛起的魅力之都。全市总面积一万平方公里。汉、满、回等22个民族34万人口生活在这片神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以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著称。火山地质地貌、山口湖生态胜境、大沾河原始森林等,为五大连池市综合发展旅游业提供了无与伦比的资源强势,有“奇山圣水、养生天堂”的美誉。

1.火山、矿泉

五大连池火山群是大自然奉献给人类的珍贵遗产。其火山群的形成,距今已有近70年的历史。大约在地质年代的新世晚期、第四纪早期,这一地区的火山猛烈爆发,岩浆大量流溢。以后经过长期、不断的地质作用,一座座形态别致的火山渐渐形成。五大连池火山群因保存了这样完整、典型、壮观的火山地貌,而被誉为“火山博物馆”。

而今它已成为中国第一个火山自然保护区,既是旅游者欣赏各种美妙火山风光的景区,也是火山地质科学研究和教学实习的天然基地。

药泉山的矿泉久负盛名,这里的矿泉水治疗疾病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享有“神泉”“圣水”的美誉。其优质天然冷矿泉与俄罗斯北高加索矿泉、法国维希矿泉并称为世界三大著名冷矿泉,而五大连池昼夜自涌量达4万吨,名列“世界三大冷矿泉”之首。在药泉山下有南泉、北泉和翻花泉等,其中南、北二泉用于饮疗,泉水清凉甘辛,具有助消化、止痛、镇静、安眠、利尿等功能,尤其对消化系统的溃疡、胃炎等疾病疗效良好。翻花泉用于洗疗,对于各种皮肤病最有疗效。

2.山口湖

总面积340平方公里的山口湖景区是国家AAA级风景名胜区,省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这里原始森林、草原、湿地生态资源保护完好,是生态旅游的极品佳境。

3.大沾河林区

大沾河林区,施业区面积7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77%。施业区内拥有全国最大的森林湿地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和全国唯一的白头鹤种群繁殖地及我国北部最大的天然红松母树林。260多公里的大沾河从施业区内蜿蜒流过。大河两岸连山、映带碧海、涨溢成湖、岸挟静流,是最早开发漂流项目的河流,素有“神州第一漂”的美誉。

三、五大连池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拥有着宝贵的生态资源,但目前五大连池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仍不均衡,总体水平也不高,在开展生态旅游过程中面临许多现实问题亟待解决。总体上看,其生态环境较好,但在发展生态旅游方面还没有真正做大做强,主要问题是缺少切实的规划和策划,个性和特质不突出,粗放式管理和粗放式服务普遍存在,许多有极大开发价值的生态旅游资源还没有挖掘利用。同时,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建设缺乏总体规划,景点、景区低水平重复建设,难以形成精品。

1.旅游资源的粗放开发和盲目利用

政府在开发旅游资源时,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全面的科学论证和评估与规划,便匆忙开发。开发中重开发、轻保护,造成许多不可再生的贵重旅游资源的损害与浪费。

2.遭污染萎缩威胁,矿泉水质或受污染

由于周边缺少天然和人工防护屏障,五大连池自然保护区,正面临污染萎缩的威胁。每年都有大量的泥沙和化肥等物质流入湖泊内,保护区内的8个火山堰塞湖出现湖底淤积、富营养化污染加剧等问题。如果再得不到根本治理和改善,若干年后不仅8个火山堰塞湖会逐渐缩小,五大连池矿泉水的水质也可能受到污染。综上,在发展旅游与保护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矛盾的关系。那种把生态消费摆在首位,不惜以生态资源的消耗为代价来获取利润的做法,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四、黑龙江省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

1.生态旅游必须科学规划,合理有序地开发旅游资源

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规划。应对五大连池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建立“可行性论证-开发规划-监督管理”的科学可行的开发程序,坚决反对“一哄而上”的无规划的开发。应建立黑河地区接领导下的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协调小组,编制具有指导意义的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全省生态旅游发展规划,以指导和协调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工作,制止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的不良行为。

2.切实加强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环保工作必须长抓不懈,不能掉以轻心。如果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不仅生态环境质量会严重下降,使生态旅游无法开展,而且将会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当务之急是保护好现有的生态资源,坚决制止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3.生态旅游要走精品开发之路

生态旅游的发展趋势范文第3篇

1乡村生态旅游管理对策应与时俱进

在城镇化背景下,需要转变传统的乡村生态旅游管理观念,应把乡村生态建设与城镇化发展进行有效结合,从而加快整个乡村生态旅游管理的步调,使乡村生态旅游管理更规范,乡村旅游行业发展才更有活力。在管理中应鼓励贫困户参与到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中来,通过产业带动、企业帮扶等形式,让乡村生态旅游助推脱贫攻坚。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乡村生态旅游可采取“旅游+”的模式,开发农旅、文旅、体旅等山地旅游新业态,为贫困户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带动乡村经济的良好发展,进一步提升乡村生态旅游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专业化。充分重视各类专家对于乡村生态旅游领域所提出的政策和建议,利用业务咨询、理论指导、评审评价等形式,不断强化乡村生态旅游管理内容,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推动乡村振兴。从而以科学合理的城乡统一化管理办法,提升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在紧跟新形势下促进乡村生态旅游行业良好的发展趋势与方向。

2倡导村民参与到乡村生态旅游建设中

由于目前我国大部分乡村生态旅游行业的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人们的参与感也较低,因此可倡导当地村民参与到乡村生态旅游建设中,通过这样的方式给当地农民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同时也形成了管理的新模式。例如可以以社会实践旅游振兴为特色,加大对我国自然资源的保护力度,在制定出乡村生态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和整体营销办法后,实现当地农业生产与乡村生态旅游的联合互动。论文格式是论文写作时的写作标准和样式要求。同时促进当地人参与到乡村生态旅游建设中,通过对农业公园、湿地保护区的深度体验和走访,使村民充分了解并积极发掘当地的旅游潜力,从而以自然资源保护为前提,以生态环境建设为目标,为未来的建设发展提供可行性的建议,以此充分发挥乡村生态旅游业对当地乡村发展振兴的带动作用。

3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在城镇化背景下乡村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所以必须要获得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当地基层部门应加大力度促进产业扶贫政策基础,做好有前瞻性地规划与管理工作。论文格式是论文写作时的写作标准和样式要求。例如在开发乡村生态旅游产业的过程中,给予村民政策和项目扶持。在村民依托乡村振兴发展的良好政策下,也积极开始发展了乡村生态旅游的产业,促使当地农村环境更美、农村收入更多,村民们的幸福指数也在不断提高。基层部门应明确对利用存量建设用地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农村二三产业的市、县,可给予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奖励。对使用荒山、荒坡、荒滩及石漠化、边远海岛土地建设的旅游项目,优先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以此不断促进乡村振兴发展,带动农村经济效益的提高。

生态旅游的发展趋势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伊春市;五营国家森林公园;森林生态旅游;多维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 F720 [文献标识码] A

人类的旅游活动对国家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纯自然区域产生影响,进而造成当地生态环境变化。森林公园是森林生态旅游的主体载体之一,在森林生态旅游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五营国家森林公园的多维发展策略促进森林生态旅游的良性发展,这将有利于森林生态旅游全方位、深层次的开发与保护,有利于林业和旅游业市场的开拓及潜力的挖掘,有利于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大效益的统一。

一、生态与旅游的关系

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为了休闲、愉乐,产生了旅游这种消费需求。但随着旅游人数的增多、旅游活动范围的扩大,旅游对生态环境负面影响逐渐显露出来,如果盲目无节制发展旅游,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旅游业的发展最终也会受到影响,比如会危及旅游区的生态环境,威胁该区域人的生存。所以,我们提倡在纯自然区进行旅游开发时,应兼顾开展生态环境的保护即进行生态旅游。生态旅游的开展显示了人在开发自然时对生存环境的重视,和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切。生态旅游注重在旅游过程的各个步骤,都以生态保护为主,在为游客提供亲近大自然、体验大自然机会的同时,保护旅游地野生动植物及文化历史遗迹,不破坏当地的生态系统,并为纯自然区域的健康发展进行舆论宣传。生态旅游是生态文明的体验,映射了人类在开发利用大自然过程中对人类文明演变的领悟,反映了国际社会对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共同目标。在全球绿色生态旅游发展趋势增长迅速,每年平均增长率为30%到40%,明显高于全球旅游行业的年均增长率。

二、五营国家森林公园调研成果

(一)概况

五营国家森林公园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位于黑龙江省伊春市东北部,小兴安岭南麓腹部五营区境内,占地面积1041平方千米,乔木总株数230株/万平方米,树冠平均高度35.7米,最大树木高度41.5米,树干平均直径0.385米,最大树木直径1.5米,是亚洲面积最大、最有代表性的红松原始林集散地,在国内外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公园林木资源丰富,除红松外,还生长着茂密的云杉、胡桃楸、黄菠萝等针阔叶树种170多种,并始终保持着原始森林的自然状态,公园内有8个景区、20个景点。森林公园主要在夏、秋两季开放,约200天,夏天清爽怡人,环境舒适,适合避暑度假;秋天则犹如五彩世界,变幻万千。

(二)发展现状

1.停留时间短,消费水平低。由于我们调查对象主要是五营当地居民及到五营国家森林公园的旅游者,而且文化程度都在高中以上,保证了调查结果的可靠性。每年到相对原始的自然区域旅游的人群占很大比重,因为当地就有便利的旅游资源,有1/4的人群一年能去超过4次。而且选择一日游的比重较大,停留2至3天的多为出行方便的近郊游客,考虑到经费及时间等问题,出行在4至6天及以上的比重还较小。相对来说,由于人们消费水平的限制,每次消费500元以下的人群占据着主体地位,花费500至1000元的比例仅有1/4,1000至5000只是很小一部分。因为五营国家森林公园对当地居民采取保护政策,所以有少部分居民到此旅游没有花费。

2.游客需求个性化,人工景观增多。据调查,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四种旅游地出游率较高,国家公园也有很少一部分,在采访对象中几乎都没去过其它的。所以,可以考虑如何加大其它自然景区的开发。而无论是旅游方式还是旅游目的都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在解说方式问题上,多数游客主要倾向于导游、专家及当地居民讲解,尤其是当地居民讲解,因为他们对当地民俗及文化了解的更多,讲解也更具地方特色,也体现了个性化服务的强烈需求。由于游客的进入,五营国家森林公园垃圾量肯定会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同时为了吸引旅游者,从经济效益考虑,当地已建设一定的人工景观,并有增加趋势。

五营国家森林公园游客需求分析表

3.当地居民觉悟较低,生态政策落实困难。由于五营的旅游业还未太大众化,到当地的游客不多,因此多数人尤其是当地居民考虑到当地经济收入的增长,反对限制游客人数,也有近1/5的人持无所谓态度,因为无关自身利益,有将近1/3的人考虑到当地的长远发展,支持限制游客数量来保护当地环境。对破坏景区的游客进行处罚,绝大部分调查对象持支持态度,有部分人认为一些无关紧要的小破坏没必要处罚,可以给予相应警告,但也有些人表现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由此可看出,有些人觉悟不够,认识不到资源的重要性,所以,向游客宣传保护资源的重要性很有必要。

对于限制旅游景区各种设施建设,有将近一半的人员反对,因为这一部分人认为这些设施的建设为游客提供各种服务,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游客的出游。但还是有很多人支持这一措施,因为他们认为这样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景区的原始风貌,过于商业化。对于景区内发展观光游憩与资源保护问题上,绝大多数游客认为,景区内发展观光游憩与资源保护同等重要,二者应相辅相成。但也有一小部分人员认识不到资源保护的重要性,仅仅把目光集中在发展景区方面,忽视了长远利益。

三、五营国家森林公园多维发展策略

(一)保护绿色资源

森林公园保护面临开发者容易忽视森林的生态功能,给森林保护带来困难。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依靠政府财政不可能对森林公园进行绝对保护,要实现森林公园生态与经济的共同发展,对森林进行开放性生态旅游保护是目前保护森林公园的唯一途径,森林生态旅游有原生性,森林不应该受到损害,要达到这个目标,森林生态旅游就要注重环境的保护和游客的环保教育;森林生态旅游有参与性强,本地区居民能从中获得收入的特点,所以对于森林公园来讲,生态和旅游二者可以兼顾,在森林公园开展生态旅游对森林本身有很多益处。比如,开展森林生态旅游可以使森林公园环境保护得到社会关注,森林生态旅游可以通过对游客进行环保教育,使游客能亲身体验森林在提供氧气、防护水土流失、为野生动植物提供栖息地等方面所承载的生态价值,使游客意识到森林公园对生物及人的重要性,借此起到通过环境本身教育游客环保的目地。开展森林公园生态旅游,不仅游客们加强了森林环保意识,没来过森林公园的人通过游人传播也加深了对森林公园的关注,使森林公园保护被社会逐渐重视。当社会形成保护森林公园环境的氛围,就会使开发森林公园付出的环保代价逐渐减轻,形成良性循环。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利润也为当地森林保护提供了经费支持,可以弥补森林公园经费的缺口,使森林公园的保护设施得到健全,引进更高素质的环境保护人员,达到更好的森林公园绿色环保效果。

(二)提供纯生态食品

来到伊春五营国家森林公园游玩的游客,都想体验生态旅游,给游客提供绿色食物、绿色旅游礼品,是组织生态旅游必不可缺的重要环节,吃上山珍野味,就是在消费绿色食品。倡导低碳旅游住宿餐饮方式。旅游者在选择旅游住宿餐饮服务时,尽量选择带有“绿色标签”的旅游酒店,在进行餐饮食物的选择时,应优先考虑各种绿色食品、生态食品,不使用一次性餐饮工具。

(三)开展绿色经营

开展绿色经营,以旅游规划、资源开发、宣传促销等为切入点,把旅游资源、市场和管理有机整合。资源的整合要突出生态资源、产业资源和区域资源的整合。生态资源整合就是要通过实施自然生态资源和人文生态资源的整合,营造旅游者获得高质量旅游经历的空间,产业资源整合是通过对吃、住、行、游、购、娱等各个环节,景区建设,项目开发,线路策划,产品包装等各个方面实施产业资源整合,提升旅游产品品位,提高旅游竞争力,区域资源整合是要打破行政区域封锁,按照区域联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加快与周边地区的旅游合作开发,强强联手做大旅游,实现多方共赢。

(四)完善景区管理系统,可持续开发五营国家森林公园

让当地居民参与到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开发管理中来对森林公园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森林公园在开展生态旅游时,可考虑从当地人群招工、或进行旅游景区承包,让当地人从森林公园保护中获得收益,从而解决了森林公园保护与当地人群利益诉求之间的矛盾,森林公园游客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应控制游客的数量,根据森林公园的资源、设施及生态综合判断森林公园所能接待游人的数量。森林公园应明确要求游客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利用传单、标示牌、解说等让游人知到那些是违反森林公园规定的不文明行为,会给森林公园保护带来什么后果,游客如果屡教不改可采取罚款进行管理,建立完善的森林公园管理条例。

[参 考 文 献]

[1]宋子千,黄远水.对生态旅游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J].林业经济问题,2001(4)

[2]杨彦锋,徐红罡.对我国生态旅游标准的理论探讨[J].旅游学刊,2007(4)

生态旅游的发展趋势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生态旅游;品牌形象;构建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1-098-01

一、衡水湖湿地生态旅游区品牌构建的必然性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品牌竞争力的重要性越来越不容忽视。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旅游业的发展必将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此关键时期,全力推行旅游品牌战略是一件不容忽视的大事,也是未来旅游业发展必然的战略选择。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自己的品牌,不仅难以占领市场,也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与发展,旅游业也同样需要品牌。随着旅游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旅游者消费市场的成熟和品牌竞争时代的来临,构建旅游目的地品牌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旅游目的地品牌是区域旅游营销的利器,是旅游目的地参与竞争的重要手段,对旅游目的地旅游产业的发展及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湿地生态旅游是当今世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作为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它实现了环境、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的共赢。地处河北省中南部的衡水湖湿地,是一个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组合优良,发展优势突出的区域,诸多因素使得本区的生态旅游未能充分发展。在倡导可持续发展观的今天,如何构建衡水湖湿地生态旅游区的品牌,是摆在学术界和管理层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十分现实的问题。

二、衡水湖湿地生态旅游区品牌构建的路径分析

衡水湖湿地位于河北省境内,发展生态旅游条件优越:区内自然景观独特,发育成为湖泊湿地、淡水沼泽湿地、盐沼、沼泽化草甸等组成的天然湿地生态系统,是国家重点保护鸟类栖息地之一;衡水湖湿地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便利的交通,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但是衡水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衡水湖湿地周边地区、以农业经济为主体,第三产业多数只停留在一些简单的服务性行业上,人均收入较低。加之开发时间短,许多资源没有体现其真实的价值,因此精心规划,打造高质量衡水湖湿地旅游产品,树立衡水湖湿地生态旅游品牌形象,以衡水湖湿地这一独具特色的旅游地为依托,全方位的整合周边旅游资源,提升衡水湖湿地生态旅游价值,带动整个市区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真正实现产业兴湖,以湖兴市。

(一)品牌定位

生态旅游品牌定位就是勾画出品牌形象和所提供价值的行为,以此使细分市场上的消费者,理解和认识其区别于其它品牌的特征,是建立或塑造一个与目标市场有关的品牌形象的过程和结果。在衡水湖湿地生态旅游品牌定位中,首先要进行市场细分,通过对地理细分、人口细分、心理细分和行为细分来初步了解市场,然后要进行旅游者分析、竞争者分析和品牌竞争分析。最后在区域旅游品牌定位中,要从产品、价值、管理和文化等角度来考虑定位。

(二)品牌传播

生态旅游品牌营销在综合运用广告、公关、媒介、名人、事件、营销人员、品牌质量等多种因素,结合目标市场进行综合推广传播,把品牌的特征信息充分传递给消费者,接受消费者的检验和认可,以树立品牌形象。在衡水湖湿地生态旅游品牌传播中,除了基本的传播策略外,还应充分利用整合营销、联合营销等新型的营销策略,从而促使区域旅游品牌构建。

(三)品牌价值管理

生态旅游品牌构建不仅包括品牌的定位,品牌的营销,更重要的是品牌的管理,通过管理使顾客产生品牌偏好,达到品牌忠诚的效果。创建区域旅游品牌,必须考虑到品牌的持续发展。在区域旅游品牌发展中,要优化区域环境,增加品牌投资,培养高素质的品牌管理人才,还要加强区域旅游品牌的监督。同时,要进行区域旅游品牌的维护。

三、衡水湖湿地生态旅游区品牌构建的措施

(一)打破行政壁垒,驱动区域旅游品牌的构建

衡水湖湿地生态旅游区品牌的构建取决于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等因素。文化是维系跨区域品牌构建的“缘起”;交通等基础设施是跨区域品牌构建的“条件”;而政治经济因素上跨区域品牌构建的“关键”。一般而言,处于同一行政区域内(地级市)的跨区域之间,旅游的关联度较高,这样有利于品牌构建。

(二)多方位展开营销

细分市场,针对性重点营销。区域应制定整体旅游对外营销发展规划,树立大市场观念,打破区域行政壁垒,在细化目的地营销市场的基础上,争取国际国内市场、远近客源市场和新老客源市场都能保持持续增长。

(三)加快企业制度创新

加快衡水湖湿地生态旅游区内部的结构调整,积极推进旅游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旅游区领导体制,处理好集权与分权的关系。适时地对旅游区其所属企业进行再造,优化业务流程,推行ERP等现代组织管理技术。

(四)完善衡水湖湿地生态旅游区旅游产品谱系,实施多元化旅游产品战略

就旅游业发展而言,产品的差异就是吸引力、竞争力。发展资本市场,拓宽旅游区融资渠道;要提高景区的景观质量,建立旅游产品的研发机构,进行有效的产品创新。

(五)扩大旅游弹性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