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及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及问题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及问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及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及问题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33-0045-02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一直都是政府和社会比较关注的问题。当前,由于父母双方或其中一方长期在外,出现了农村留守儿童由父母一方监管或他人代管或无人监管的情况,这些农村留守儿童缺乏亲情关爱、缺少家庭教育和监管,加之学校教育失当、社会教育不足和自我教育不严,致使他们在学习、道德、心理等方面出现诸多问题。这个庞大群体的教育问题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及家庭的前途和命运,而且关系到整个民族人文素质和社会教育的发展进程,更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笔者对四川省?菖?菖县?菖?菖镇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现状做有关分析。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分析

学者们对留守儿童学习成绩的看法,有的认为父母在外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没有太大的影响[1];有的则认为父母外出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有很大的影响[2]。在调查走访中,从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任课教师和学校管理者那里了解到,农村留守儿童与非农村留守儿童相比,总体存在着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成绩基本在中等偏下水平,有些留守儿童到了中学存在厌学、逃学甚至退学的现象。农村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的知识文化水平普遍偏低,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家庭在农村留守儿童文化教育方面作用的发挥[3]。首先,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在外务工,不能直接辅导孩子的学习,加之孩子本身年龄偏小,自律性差,致使大部分的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平平。而对临时监护人的文化程度的调查统计显示,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的文化程度在小学以下的占12.8%,小学的占25.4%,初中的44.5%,高中的占18.4%,大学及以上的占0.8%,这势必影响对孩子的辅导教育和学习成绩的提高。另据调查,临时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生活、安全关注度相对较高,对留守儿童的学习、道德等方面的关心和关注度较低,有的根本无法辅导留守儿童的学习,特别是对中高年级留守儿童的学习更无能为力,40.2%的孩子反映临时监护人不能辅导其学习,43.5%的孩子反映临时监护人虽然能辅导,但不能全面辅导,只有16.3%的孩子反映临时监护人能全面辅导其学习。在临时监护人被问及是否参加留守儿童学校的家长会时,选择认真参加的占53.2%,选择偶尔参加的占40.3%,选择不参加的占6.5%。调查中发现,当孩子在学习成绩不好时,临时监护人选择打骂教训的占10.6%,选择帮助进步的占24.1%,选择告知家长的23.5%,选择不闻不问的41.8%。可见,总的来说,临时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是不关心和关注的。

其次,就学校而言,通过走访了解到,很多学校和教师迫于当前的教学和升学压力,单纯追求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升学率,一般对成绩平平和成绩差的孩子不会花过多精力和时间去教导,在教育学习上更多的是关心成绩好的学生,这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成绩平平和成绩差的留守儿童的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留守儿童主观上想要进步,想提高自身文化素质的愿望。在教师及管理者被问及最关心留守儿童的哪个方面时,选择学习的占52.7%,选择生活的占18.2%,选择安全的占29.1%,其余的主要是关心道德和行为等。据调查,目前学校还没有专门针对留守儿童教育的经费或补助,只是部分学校会给予优秀的留守儿童一定的困难补助和奖学金等。

二、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情况分析

儿童时期,是一个人心理发育的重要时期,但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来讲,由于家庭中缺乏父母完整的关爱,隔辈教育的种种缺陷,严重影响了留守儿童身心的正常发育,造成了许多留守儿童的心理障碍,种种现象应该成为留守儿童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4]。农村留守儿童主要在人际关系和自信心方面显著不如父母都在家的儿童,其他方面与其他儿童相比没有显著的差异。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实际上是与农村基础教育的一些问题纠p在一起而相互影响的[1]。

首先,一个儿童的成长要求是身心健康,心理的健康非常重要,由于留守儿童的特殊原因,他们无法感受到来自父母完整的直接的亲情等关爱关怀,造成了他们一定程度上的性格缺陷和心理问题。有的孩子在生活、学习、安全等方面受到困惑时,由于无人倾诉和帮助解决,他们就会产生孤单、自闭、逃避和自卑等心理问题。在调查中发现,当被问到有心理话想对谁说时,62.6%的孩子选择给父母说,其次是给同学和朋友说,说明孩子是非常需要来自父母的关爱的,而这些留守儿童的父母有14.6%是一年甚至几年才回家一次,平时的电话和书信等联系又很难排解心中的苦恼和问题,久而久之,就很容易造成留守儿童的压抑、自卑、逆反心理。

其次,需要学校给予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的关心和帮助,需要同学、集体和教师的关爱来弥补心理的空缺,解决心中的难题。在调查中,绝大部分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程,学校也有心理咨询室,但被利用得较少,基本流于形式。在受到委屈和不公平对待时,38.7%的留守儿童会选择吵闹解决,21.3%的儿童选择沉默,25.8%选择向父母倾诉,其余的选择用其他方式发泄。由此可见,留守儿童绝大多数会选择吵闹、甚至暴力解决问题,以至于出现打架斗殴、拉帮结派等不良行为,严重者甚至走向偷盗等犯罪道路。留守儿童小小年纪离开父母,缺乏父母的直接关爱,精神上得不到满足,长此以往,就变得沉闷、孤僻,表现突出的是忧郁、逆反心理、焦躁厌恶情绪。一旦谈及父母,他们的表现更加明显,有的长期跟(外)祖父母生活,对父母已经失去了浓厚的亲情和依恋,有的甚至会讨厌憎恨,有的性格发生很大变化,做事显得畏首畏尾、没主见、胆小怕事、麻木等不良心理状态[5]。由此可见,留守儿童因为长期缺乏父母的直接关爱产生了系列心理问题,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三、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情况分析

在人的一生中,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学校,更能直接地影响人生的发展轨迹和方向,孩子最初的道德理念、价值观、信仰等都是在家庭中父母等长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形成的。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与他们分离,致使他们缺失了完整的家庭教育,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更多的是想让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更好一些,将来有所作为,但由于现实和自身文化程度、思想观念等原因,他们对子女的关爱更多停留在物质层面,而精神层面的如道德教育、价值观的树立等等关心得较少,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很多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缺乏。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致使亲情关系弱化,父母的榜样教育缺失和监管不足,影响了留守儿童的道德观念的获得、道德情感的发展和道德行为的养成,容易使他们形成道德观念、情感、人格和行为的偏差,有的甚至出现严重的过错行为和倾向[5]。经调查,父母双方均外出由(外)祖父母抚养的占36.6%;父母外出由亲戚朋友代为监管的儿童占7.3%;父母外出后无人监管或住校的留守儿童占17.8%。由于(外)祖父母的隔代监护和抚养,对留守儿童更多娇宠,道德意识的教育较薄弱,而由亲戚朋友监护的农村留守儿童,受到的管教、道德教育更少。而且,外出父母在与孩子的联系中更多的是询问生活、学习等情况,对做人做事等道德行为教育关心得较少。在调查中,父母认为孩子完成一般学业就外出务工的占到63.7%,多年的打工生活使他们更趋于功利,在这样的观念影响下,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观和价值观都受到很大影响。

学校也是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在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中作用不可小觑。在调查中发现,?菖?菖镇的五所学校都开设了道德教育课,而且结合课程开展了系列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等教育活动,但繁重的学习工作任务和追求学生成绩提升使得教师在留守儿童道德教育方面显得力不从心。在走访的?菖?菖镇初中,共有教学班32个,学生1 852名,教职工120余名,经常是一师多用,从事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数学、语文、英语等课程教师,而不是专业教师专职从事思想道德教育[6]。

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及问题范文第2篇

>> 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研究述评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研究及教育启示 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对比研究 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策略研究 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及策略研究 流动儿童心理弹性的相关研究 留守儿童心理疏导之“333”策略 留守儿童心理教育引导策略探析 小学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探析及矫正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对策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对策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成因分析及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状况分析及对策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误区及教育策略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情感问题及策略探究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干预策略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问题研究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综述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曾守锤,李其维. 儿童心理弹性发展的研究综述[J]. 心理科学,2003,16(6):1091-1094.

[3]Nettles SM. & Pleck JH.. Risk,resilience,and development: The multiple ecologies of black adolesc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M]. Ibid,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 157.

[4]Michael,Rutter. Resilience reconsidered: Conceptual considerations empirical findings,and policy implications. In: Shonkoff,J P & S J Meisels. (eds.)[M]. Handbook of early childhood interven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651- 682.

[5]沈烈敏. 学业不良学生的心理弹性初探[J].心理科学,2009,32(3):703- 705.

[6]郝传慧,雷雳. 青少年心理弹性的效用与提升[J].中国青年研究,2007(01):72-75.

[7]李志凯. 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4):440-442.

[8]刘霞,胡心怡,申继亮. 不同来源社会支持对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的影响[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18-22.

[9]李永鑫,骆鹏程,聂光辉. 人格特征、社会支持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影响[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127-130.

[10]宋广文,何云凤,丁琳等. 有留守经历的中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弹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 中国特殊教育,2013(2):87-91.

[11]申继亮. 处境不利儿童的心理发展现状与教育对策研究[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12]刘宣文,周贤. 复原力研究与学校心理辅导[J]. 教育发展研究,2004(2):87-89.

[13]王滨,罗伟. 心理弹性发展的研究进展及评述[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7(5):127-130.

[14]王玉花. 从心理弹性理论视角看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网络[J]. 教育学术月刊,2010(10):6-8.

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及问题范文第3篇

根据对近几年几篇文献的探究,笔者结语了一些关于特殊困境儿童及社会保障的统计数据和资料,以便发现这三类特殊儿童目前发展的一个趋势和变化。

1农村留守儿童的背景资料

全国妇联2008年2月27日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根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推断,全国农村的留守儿童约为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约4000万人,特别是湖南、河南、安徽、四川、江西等省份留守儿童比例非常高。后来在2013年5月10日最新公布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全国农村17岁以下留守儿童数量超过61055万,加上城乡流动儿童共有9683万,并逐年扩大。

2孤残儿童的背景资料

根据民政部2008年启用的全国孤残儿童信息系统的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失去父母和事实上无人抚养的孤儿约71.2万名。根据民政部的最新数据显示,截止2010年底,我国各类社会福利机构共收养孤残儿童10万人。

3自闭症儿童的背景资料

2001年全国0—6岁残疾儿童抽样调查显示,目前我国0—6岁精神残疾现患率为0.101%,约有精神残疾儿童10.4万人,其中绝大多数为孤独症儿童。另外,我国政府2006年在《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与配套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建立省级孤独症儿童康复中心,以期建立起全国范围内的孤独症儿童的康复服务体系。

二研究现状及原因

1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及原因的结语

根据笔者对文献的梳理和结语,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有生活问题、安全问题、心理问题,教育问题和医疗问题等五个方面。

1.1生活问题

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在孩子身边,绝大部分隔代照料留守儿童的祖父母其主要生活来源以“劳动收入”为主,或者是其他家庭成员的补给,极少部分祖父母还会有最低生活保障金和离退休金。总体上来说,这些儿童的祖父母面临着沉重的生活负担和压力,导致留守儿童出现生活困难的问题。

1.2安全问题

由于隔代监护,缺少了父母有效的监督和指导,这就导致了对留守儿童监护力度的减弱。祖辈监护人大多年事已高,精力有限,防范能力弱,再加上尚未成年的留守儿童身心发育都还不成熟,对安全隐患的认识能力有限,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较低,更容易导致被拐卖,溺水,受等人身伤害。

1.3心理问题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生发展阶段理论,儿童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阶段,他们没有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是非善恶的判断能力还很弱,所以模仿能力和可塑性非常高。对于留守儿童来说,缺少了父母,家庭,社会的陪伴和教育,就不能很好地完成生理和心理的转变和过渡,会更容易产生孤僻,焦虑,自卑,偏激等不良心理倾向,甚至产生越轨行为。

1.4教育问题

由于父母长期不在孩子身边,留守儿童处在一种不稳定,临时的家庭结构中,从而导致留守儿童的教育系统不稳定。而且留守儿童得不到父母及时的监督和交流,部分监护人文化程度较低,忽视了对留守儿童的管教,使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降低,加之农村基础教育设施落后,师资匮乏,加重了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1.5医疗问题

由于留守儿童不能得到父母长期良好的生活照顾,这就大大增加了留守儿童营养不良,身体健康受害及患病的可能性,加上农村医疗基础设施落后,更有些家庭贫困而买不起药。

2孤残儿童现状及原因的结语

根据笔者对文献的梳理和结语,发现孤残儿童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有生活环境问题、医疗康复问题和教育就业问题三个方面。

2.1生活环境问题

由于我国被遗弃的儿童的数量逐年增长,给福利机构带来很大的压力,多数儿童福利机构都存在收容能力不足的问题,远远不能满足床位需要,而且受到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等因素,这些儿童福利机构的运作成本在不断加大,经济压力在不断增加。而且还有许多家庭寄养和无人收养的孤残儿童处在及其贫困的生活条件和恶劣的环境下。

2.2医疗康复问题

对于孤残儿童来说,主要的问题以心脏病、肢体畸形、脑瘫、先天性精神残疾为主,其中残疾儿童比例非常大,对于他们的手术和康复工作具有很大的风险和难度,而且在每人每月固定的日常生活所开销的费用基础之上,可用于医疗和康复的费用明显不足,而且福利机构康复设备和康复人员的不足也限制了孤残儿童的康复问题。

2.3教育就业问题

针对孤残儿童的发展过程,其中主要面临的教育和就业两大问题。虽然国家已经对孤残儿童在政策和社会福利上有许多层面的补助,比如免收书费和学杂费,给予经济资助等等。但是还会出现继续教育阶段困难,特殊教育学校数量有限等现实因素。

3自闭症儿童现状及原因的结语根据笔者对文献的梳理和结语,发现孤残儿童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有法律问题、医疗康复问题,经济问题和教育问题四个方面。

3.1法律问题

目前自闭症并没有被列入《残疾人保护法》的保障范围,也没有专门的法律或者行政法规来保障自闭症儿童的各项权利。用法律来明确规定自闭症儿童应享有的权利,对于完善我国自闭症儿童社会保障是十分必要的。

3.2医疗康复问题

据调查,全国现在自闭症康复公办机构不到30家,家长创办的机构占70%,能接纳自闭症儿童总容量非常有限,根本得不到任何康复和教育服务。

3.3经济问题

自闭症儿童的家庭基本上存在严重的经济来源不足的问题,除了满足日常的开销之外,大多数费用都花在了儿童的治疗和康复上,从而造成家长严重的经济负担和生活压力。

3.4教育问题

自闭症专业师资力量薄弱,高等院校开设特殊教育专业较少,自闭症专业教师薪资福利较低,得不到国家的社会保障,这些对于自闭症儿童的教育问题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三研究结论

1困境儿童范围的广泛性

笔者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了不同类别的困境儿童,比如重病儿童、重残儿童、孤残儿童等等。这些真实的个案都来源于社会生活中活脱脱的写照,还有更多偏远地区或者未能主动联系的困境儿童及家庭需要社会的关注,其家庭的问题会更加严重和急需解决。

2困境儿童服务的多样性

困境儿童服务主要涉及医疗,教育,康复,生活,就业等几个方面,具体而言,包括对这几个方面的日常开销以及国家政府在这几个方面给予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对困境儿童的服务可以在多个方面进行干预和介入,对困境儿童的心理健康的关注也是一个新的议题。

3困境儿童立法的滞后性

通过笔者对文献和访谈的结语发现,目前中国并没有制定一部《儿童保护法》。儿童社会保障这个领域与妇女社会保障,医疗社会保障,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关联,所以在困境儿童社会保障的立法上,需要明确和说明各部门的管理职能,避免出现法律盲区和不合理的分工,最终导致困境儿童的权利未能受到保护。

4建议和措施

目前我国儿童社会保障与福利制度是处于一种初级阶段,在覆盖范围,资金筹集,保障项目,待遇水平等方面还有待完善。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为出发点,明确管理部门,加大对特殊儿童的关注和投入,并尝倡导宣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社会环境,逐步完善中国特殊儿童在经济,生活,心理,医疗,康复,教育和就业等方面的社会支持的综合体系。国家和政府应该完善特殊儿童立法保障和特殊教育体系,来维护这些特殊儿童在经济,生活,心理,医疗,康复,教育和就业等方面的权益,制定行业标准和扶持政策,并进行适当的评定和监管。大力加强专业人士队伍建设和专业治疗救助人员的培养,能够对特殊儿童在物质上和精神上提供双方面的支持与帮助,另外还要不断在科研和学术上大力投入,为研究工作提供方向。大力普及宣传困境儿童及家庭的特殊情况,号召社会大众减少甚至消除对他们的歧视和排斥,让这些特殊儿童可以尽快地进行社会再融入的过程。

5未来研究方向

目前对于困境儿童心理层面的研究非常少,包括对困境儿童的心理健康,孤独感,自闭症,社会融入和心理支持等方向,这同时需要社会大众消除自身的社会偏见和刻板印象,所以这是一个需要长期探索研究的课题

四结语和反思

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及问题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 现状 对策

一、调研背景与概述

(一)背景介绍

目前,媒体高度关注“害”事件,其中农村留守儿童成为最大的受害群体。由于远离父母、生活无人督促、行为欠规范,农村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少年这种兽行刺痛了公众的内心,对受害者今后的人生将产生恶劣的负面影响。

暑假是很多留守儿童的快乐时光,可以与父母团聚。但也有部分留守儿童与父母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他们留在乡下家中陪爷爷奶奶,但留守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存在很大隐患。很多留守儿童在缺少监护人的陪同下,独自去河边、池塘游泳,发生危情致多个家庭破碎。

2013年5月妇联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6万人,占儿童总数的比例为21.9%。与2005年全国抽样调查估算数据相比,5年间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增加约242万。

泗洲头镇被蜿蜒的山水围绕,村与村之间相隔近半小时的路程。泗洲头初级中学是泗洲头镇唯一的中学。附近几个村的孩子读完小学后可升入中学就读,但交通颇具不便多需乘公车。该中学共有教学班10班,学生数416人,教职工总数32人,专任教师26人。据统计,该镇留守儿童人数多年来居高不下。

自2009年7月该校与宁波大红学院合作签订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协议书并挂牌起,每年暑假都有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此进行军事夏令营计划。校方提倡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基础,全面提升学生的两项体育技能,一项文艺风采即“2+1”模式。团队将以国防、安全教育、行为规范为主,辅之以文化课程并专门准备一系列针对留守儿童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资料及教案。

(二)调研目的

中国梦是汇聚每位国人梦想的代名词。象山泗州头中学承载了两代人的梦,使少年学会感恩、青年懂得回报。“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时期,一个极其不稳定的成长阶段,初中生正处于学习文化知识,培养道德情操,提高身体素质的重要时期,也正是青春期叛逆期最为严重的阶段之一。尤其是对于留守儿童而言,缺乏学校有效引导,缺少家庭温暖、社会关注及政策支持容易致使其成长受到不良影响,不利于他们今后的发展。

通过军训夏令营,学员懂得约束、提醒自己改掉陋习,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独立克服生活学习上出现的困难,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学会团体协作。本次调研以支教团队开展支教活动所在的学校“泗洲头镇中学”学生作为主要调研对象。根据支教团队的实践总结,结合问卷调查的形式,力求明确当前留守儿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缺失。并依此有针对性地得出更好地解决留守儿童所存在问题的对策、方法。

(三)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并采用概率抽样的方法确定样本。此次调查,实际发放问卷100份,回收问卷100份,回收率为100%。问卷分发到泗洲头镇附近村子及参加军事夏令营活动的学员,进行随机抽样调查。除了问卷调查之外,我们还通过文献查询对留守儿童现象作更深一步的了解,其次对儿童、村妇女主任进行访谈,以获得第一手资料。

二、问卷分析

通过问卷分析,我们了解到监护人知识水平对留守儿童现象的影响占40%(如图1)。父母多为改善生活条件、给孩子一个满意的未来而远走他方谋生计,并多将孩子托付给家中老人,隔代教育存在很大隐患。从计划生育开始实施起,老人过于溺爱孩子已是普遍现象,致使很多留守儿童自控能力、明辨是非能力差。父母不在身边使留守儿童内心存在缺失、形成不属于他们这个年龄的成熟。这些都将危害孩子健康发展,家长应引起警示。但该地政策辅助及经济发展对留守儿童现象形成的影响不容小觑。当家庭收入与支出不对等时,家庭经济收入与子女教育取舍失衡,造成农村剩余年轻劳动力大规模流动,剩下老幼。

超过一半的有效问卷即72%(如图2)认为父母对孩子的成长影响很大。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好的习惯极易言传身教给孩子。父母应重视与孩子的交流,教给他们为人生处世的方法。

已有12%(如图3)的留守儿童表示当爸妈不在家时不会想念,48%的孩子表示偶尔会想爸妈。这个现象的出现应引起社会警示,再好的物质条件也替代不了亲情的重要性。当学习过程中出现困难只有28%(如图4)的学生会请教老师,还有12%的学生选择沉默。“师者,传道授惑解惑也”,这让很多教学工作者反思除了教给学生知识外,还应多注意他们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增强沟通能力。学校课程设置时应注重素质教育的开展,规避与儿童身心发展不相适应的课程。

图 1

图 2

图 3

图 4

三、留守儿童现状及支教效果

(一)留守儿童现状

1.逆反心理严重。

走访村妇女主任朱桂娥同志得知近几年升学率降低后,村里加大了对学生成绩的关注,现在村里留守儿童出现的各类问题正在逐渐好转。她不赞同隔代教育,两代人的思想观念存在代沟且现在独生子女较多,老一辈特别溺爱。村里有实例,父母外出打工,孩子留给老人带。孩子十多岁时,性格叛逆、接触社会上的人学会抽烟、不听劝,去年上半年该孩子的父母将其带去上海读职高。实例告诫我们,父母不在身边会造成孩子过于早熟,有时他们会因存在自卑心理而羞于言表。且留守儿童在性格发展上会因自控能力、叛逆期、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及隔代教育的不到位而走上“邪路”,加上心理封闭、渴望亲情,极易走上不归路。

2.父母“只出钱、不出力”的错误观念。

大部分父母认为只要满足孩子物质需求就尽到了为人父母的责任。但其实不然,这是父母因长期在外务工无法照顾孩子的愧疚感而衍生出的逃避培育引导孩子职责的体现。“物质皆放养”错误的观念,致使很多孩子成为享乐主义者,存在拜金主义思想,养成好吃懒做的陋习。

3.沟通交际能力差,遇到问题无法寻求解决。

在军训夏令营活动中,出现学员因口角之争而打架事件。在场的人很多都无人劝架,显现了现代人的冷漠。当沟通出现障碍则认为武力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二)支教效果

该社会实践团队为短期支教,由教师带领包括学生党员及军训教导队成员组成的21人支教队伍,分两批开展的多方位教学实践。注重实践教育,侧重于学校相对缺乏的身体素质及德育方面的教育。开展形象生动的演习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学生可以通过近距离接触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但由于其为短期实践,只能起到入门作用,缺乏点对点的互动,对学生的长久关注度不足。

为响应国家关爱未成年人思想素质的“春泥计划”,阳光假日学校是针对留守儿童开设的学校,旨在将留守儿童聚在一起学,避免发生“假日悲剧”。象山镇宣传部陈主任表示,该团队目前的支教形式很符合“春泥计划”,希望能与我校结成帮扶关系,定期组织学生到村里对未成年人进行专题教育。这是对暑期社会实践的升华,具有很大的价值。

四、对策

(一)社会方面

加大关注留守儿童的力度、整合资源,面向全社会,全面推进“春泥计划”,基本保证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政府方面

发展本土经济建设、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泗洲头农业开发特色明显呈现万亩围塘、万亩杨梅生产基地、万亩滩涂、千亩药材、千亩桑园、千亩苗林、灵岩山脚的百亩桂花林、杨家桥溪旁的十里桃花沟的新格局。政府应采取有力措施引导农民工返乡就业。

(三)学校方面

首先健全留守儿童档案与联系卡并根据学生特性两两结对,让他们除学习外都能互相帮忙健全留守儿童结对政策。其次,注重择师标准,对在职教师进行月考核;多开展校园活动,如科学小发明、文化节、手工制作等,增强学生动脑动手能力;制度化家访,根据教学需求对留守儿童进行定期家访。加学生强思想道德建设,学校应配备一两名专业心理老师,每班设一名心理委员定时反映班里学生思想的变化。最后,重视寄宿管理制度,合理规划学生时间引导他们独立自主生活。

(四)家庭方面

多元沟通,体现在孩子、老师、家长三方的有机结合。老师根据留守儿童档案与联系卡,可将每天的作业短信形式发至家长手机以便家长及时督促孩子完成作业;孩子将家校联系本交给家长签字,家长可以及时了解孩子学习情况。注重对孩子的感恩教育,适当对其进行磨难性教育。

五、结语

留守儿童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社会理应对其高度关注,但在舆论监督上尤其是新媒体应当适可而止,过多揭发社会阴暗面易引发社会恐慌,同时不利于受害人身心健康的恢复。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希望通过社会、政府、校方、家庭的有机结合,“多管齐下”地为农村留守儿童创造美好未来。留守儿童应秉承“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信念,努力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少年。

参考文献:

[1]李强.影响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的推力与拉力因素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3(1).

[2]叶敬忠,杨照.关爱留守儿童[J].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3]王捍政.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成因及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07(21).

[4]叶敬忠,杨照.关爱留守儿童[J].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及问题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对策措施

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的出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后备军,当前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出现了很多问题。由于他们无法在父母身边接受正常的家庭教育,在思想道德观念、价值观建设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加上当前社会的复杂性,很多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出现了一些问题。这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

一、当前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现状不容乐观,存在较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留守儿童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建立出现了严重的偏差。很多留守儿童的父母往往会用物质和金钱来弥补自身对孩子的亏欠,长此以往,很多留守儿童养成了好逸恶劳的不良习惯,并且长期的物质奖励代替精神鼓励的做法也让留守儿童的价值观出现偏差,享乐主义、功利主义思想严重影响了留守儿童的思想健康。其次,留守儿童的心理比较脆弱、孤僻,由于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对亲情的渴望是十分强烈的,父母不在身边,当前儿童心理出现问题的时候,无法及时进行纠正和引导,很容易让儿童产生一种被抛弃的感觉,严重影响了儿童的心理健康。另外,很多留守儿童受到年龄、身心发展规律的限制,缺乏有效的自我管理能力,加上很多监护人没有有效地履行职责,导致很多留守儿童的学习态度十分不端正,加上父母从事工作性质对其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很多留守儿童会认为读书没有什么用,不能很好地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

二、提升和强化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和方法

(一)从留守儿童实际出发开展思想道德教育

德育课是对留守儿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德育过程中,要做到以人为本,要从留守儿童的实际需要出发,对留守儿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首先,思想道德教育的开展要以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为主要依据,对相关教育教学内容进行改进和整合,使之更加具有针对性、有效性。其次,班主任要充分发挥自身在德育工作中的主导作用,与留守儿童进行有效的情感交流,通过竞赛活动、团队活动等对留守儿童的集体责任感、团队协作能力进行培养。另外,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进行正确的引导,通过榜样人物、实际案例促使留守儿童正确价值观的建立。

(二)改善农村教育的软硬件条件

为了对留守儿童进行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必须从多个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对农村学校的软硬件设施进行改进。首先,要对学校的活动条件,如操场、校园图书馆和阅览室等进行改进,为学生建立良好的思想道德硬件条件。其次,要通过建设校园文化、丰富校园图书资源和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等软件条件的革新,给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完备的思想品德教育资源,提高思想道德教育质量。

(三)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

首先,要强化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宣传工作,要让乡镇、村以及留守儿童监护人,以及社会各界关注到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共同努力为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其次,具体要将学校周边的小环境进行整顿和清理,关闭学校周边的不合法网吧、游戏厅,构建良好的周边环境,杜绝留守儿童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另外,家长和监护人也要重视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以身作则,对留守儿童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产生积极的影响。

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问题是当前农村儿童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留守儿童进行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既是解决当前农村儿童教育问题的关键,又是促进社会主义事业更好发展的重要措施。在学校教育方面要改进思想德育内容和方式,改进思想道德教育的软硬件条件,在社会环境方面要强化宣传工作、调动各方力量为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培养构建良好的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1]苗小强,李淑霞.对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问题研究综述[J].传承,2010(15):157-162.

[2]杨晓璐.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思考[J].前沿,2014(Z8):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