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生态旅游的看法

对生态旅游的看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生态旅游的看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生态旅游的看法

对生态旅游的看法范文第1篇

1.生态旅游

目前关于生态旅游的概念与内涵还处于百家争鸣阶段,尚未最终达成一致的看法,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其内涵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同时也说明了其概念的模糊化和泛化。笔者认为最完整意义的生态旅游应将以上三个层面同时包括在内。在这三个层面中,作为旅游发展理念的生态旅游居于主导地位,其实施主体是政府,并涉及到当地居民、企业及其它行为主体;作为旅游产品的生态旅游居于核心地位,其实施主体是旅游业(旅游企业);作为旅游消费方式或行为方式的生态旅游居于基础地位,是生态旅游的实际内容,其实施主体是旅游者。生态旅游应该具备两种功能:保护功能(即保护自然环境、当地文化,这种保护既包括不降低其原有质量,也包括进一步的改善,尤其是对自然环境而言)和发展功能(即当地经济和当地人的福利、旅游企业的收益、旅游者的体验都得到提高和发展)。

2.激励理论。

激励主要是通过某些刺激手段,激发人的行为动机,使人发奋起来,从而化为一股内在的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过程。激励理论是现代管理学的前沿理论。这一理论对经济的分析深入到个人的基础上,通过不同形式的激励手段,激发员工个人目标与企业组织目标的一致性,实现企业发展;这些主要运用于企业组织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按其性质可以分为正激励和负激励两种。在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激励机制中,正激励是生态补偿、补贴、经济奖励、政策支持、环境教育的方式,是利用带有鼓励性、肯定性、倡导性的控制性技术来创造一种有利于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大环境,来倡导不同的市场主体采取符合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行为。负激励则是用经济惩罚等带有强制性、威胁性的控制性技术创造一种对生态旅游市场主体行为带有压力与约束的条件,从而抑制和纠正不符合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行为。

二、生态旅游激励手段

1.生态旅游激励手段。

为激发市场主体出现可持续发展的行为并使之保持下去,政府应该综合运用多种的激励手段,包括文化、制度、经济等多方面形式,引导生态旅游市场主体按照政府所期望的可持续发展方向运动。单个激励手段,在生态旅游中会引发各市场主体不同的行为,但实际发生的行为不一定是激励主体即政府所期望的。这必然会涉及到其他各种激励手段的激励方向、强度和作用机制以及他们之间的结构和相互关系。而对于这些激励手段进行系统设计的结果,就构成了生态旅游激励机制的基础内容。

2.生态旅游激励机制设计内容。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激励机制一般包括以下方三面的内容:

2.1奖惩制度。

市场主体行为表现出来的积极或消极外部效果会得到相应的奖励(或补贴)或处罚(或征税、补偿),这一切源于奖惩制度将激励手段的集合与对生态旅游市场主体行为的外部效果的相结合。

2.2分析各奖惩制度(激励手段)的运用

对生态旅游市场上的主体产生可持续行为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

2.3协调机制(手段)。

是设计一套协调市场个体效果和社会整体效果的机制,以保证在成本收益分析的基础上,激励机制(手段)对实现市场经济个体目标发挥应有的作用。从而确保激励机制在实践运行中的可操作性。在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激励机制体系构建过程中,以上的三方面内容并不是各自独立的,而是融合在一起从而共同指导激励机制的设计方法体系。

3.生态旅游激励主客体。

本文把生态旅游激励的客体主要界定为包括生态旅游景区企业、旅行社、旅游者,即生态旅游市场的经济主体;那么对于激励的主体,本文主要将其界定为政府,依据是:首先,目前我国生态旅游还处于起步阶段,各种与生态旅游相关的制度体制还不完善,整个生态旅游市场相对较为混乱,所以必须依靠政府的特殊地位与强制力。其次,目前的生态旅游起步阶段,交易费用是相当巨大的,单纯依靠生态旅游市场的经济主体是无力承担的。根据科斯定理,在不发生交易费用情况下,企业可利用市场交易解决外部性问题。因此,激励主体之所以选择政府是因为它能够大部分或者在一定程度上承担外部成本。

4.生态旅游认证对市场主体的激励。

目前,我国的生态旅游尚处于起步阶段,国民环保意识和整体生态旅游规范制度还未完全建立,生态旅游认证制度对应于促进各市场主体的可持续发展行为起到了重要的激励作用。其中包括:生态旅游认证对与市场中介主体的激励;生态旅游认证对与市场供给主体的激励;生态旅游认证对与市场需求主体的激励。

三、生态旅游激励机制的相关问题及实施对策

1.保障国家利益。

西部生态旅游产业的稳步发展亟待于制度创新和激励约束机制的构建,但是目前国家宏观激励机制和经营实体微观激励机制还相对缺乏。而通过生态旅游产品经营企业支付生态旅游资源有偿使用费用和其交纳的国税、土地使用权转让费等形式可以使国家利益得到实现。与此同时,解决生态旅游资源保护与维护的巨额资金来源问题还可以通过实现经营权与管理权分离的途径来获得,这样既有利于维护国有生态旅游资源的绿色质量,还可以刺激旅游产品经营企业进行产品创新,保障生态旅游资源与绿色产品的可持续利用。

2.生态基金免税。

作为一种实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制度激励形式,生态基金免税这种制度其本身也要获得一定程度的激励。规划的有效实施必须完善对资源利用的管理,发展和强化生态鉴定机制,创立国家生态监测体系,实行自然资源利用许可证制度。应政府有必要对生态旅游认证提供一定的补贴,以激励这项工作在生态旅游市场上的推广。可通过签订合同将一部分生态基金转给企业、机构和组织,让他们去寻找解决尖锐生态问题的办法,对有效实施生态保护的企业、组织,均给予一定的贷款优惠。

3.实现生态旅游产品经营企业利益。

对生态旅游的看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鼎湖山生态旅游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1-272-02

生态旅游是一种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兴的旅游形式,也是当前旅游界的一个热门话题,生态旅游是针对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和倡导的一种全新的旅游业。生态旅游作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实践形式。被认为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的、必然的选择,因而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遍重视和迅速发展,并将成为21世纪国际旅游的主流。据有关资料介绍,目前生态旅游已成为我国旅游业中增长最快的一部分,年增长率达30%以上。在广东省,随着鼎湖山、丹霞山和七星岩等景区(点)的出现,生态旅游已经不知不觉地加入到了广东大旅游的队伍中。

一、生态旅游概念

“生态旅游”一词的最早出现可追溯至1965年,自20世纪中叶以来,人类的环境伦理观开始向旅游领域渗透,随着现代旅游产业的大规模发展,其渗透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增大,人们对传统的大众旅游形式所带来的生态环境危机也日益关注,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将环保与旅游作为研究对象的新的旅游方式。但对于“生态旅游”这一新词语,世上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根据世界旅游组织和第一届东亚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域会议的看法,生态旅游的概念可以这样归纳:生态旅游是一种在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以自然区域或某些特定的文化区域为对象,以享受大自然和了解、研究自然景观、野生生物及相关文化特征为旅游目的,以不改变生态系统的有效循环及保护自然和人文生态资源与环境为宗旨,并使当地居民和旅游企业在经济上受益为基本原则的特殊形式的旅游行为。它包括三重含义。一是提供旅游者高质量的旅游经历,即享受自然、认识自然、满足旅游者的旅游体验。二是资源的质量――保护当地自然、历史和文化资源。三是生活的质量――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二、鼎湖山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上世纪50年代,中国建立的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肇庆鼎湖山,如今已成为“城市森林”的著名旅游风景区。鼎湖山与罗浮山、西樵山、丹霞山并称“岭南四大名山”,总面积11,33平方公里,自然保护区与风景区重叠,有“北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之誉,生长着高等野生植物近2000余种,保存着具有400多年历史的南亚地带性植被季风常绿阔叶林,是中国在北回归线上仅存较古老的地带性森林。1997年,鼎湖山成为中国第一批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网(MAB)”的成员之一;1996年联合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评议认为“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中国的自然保护事业起到了探索和榜样的作用”。鼎湖山把科学研究和环境保护结合在了一起,是个创新能力较强的国家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和国际知名的生态系统研究平台。

目前,鼎湖山先后与国内多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合作建立了生物多样性监测研究网络,共建多个生物多样性监测研究永久样地。鼎湖山各部门还将集成社会资源,合作新建“森林博物馆”、“华南药用植物园”等,为科普教育和生态旅游提供新的基地。作为鼎湖山旅游品牌的“负离子”、“天然氧PE"等景点,年游客量保持在60至80余万人次。但在鼎湖山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上,其现实与理想还存在一些差距。随着广东经济的快速发展,鼎湖山的生态环境也受到了一定的威胁,存在多种的问题。其空气负离子指数可由下表显示:

三、鼎湖山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

1.大气环境污染问题。鼎湖山旅游区的大气污染问题主要由游人到寺庙烧香、汽车排放尾气所致。据测定结果分析,无论是旅游旺季还是旅游淡季,旅游区的大气环境质量均显著低于核心区的大气环境质量。在相同的旅游点,旅游旺季的污染物含量高于旅游淡季的相应含量,大气中总悬浮微粒大大超过国家总悬

2.冰环境污染问题。研究结果表明,鼎湖山各水体中,旅游区的水环境质量比没有游人或很少有游人进入的样地中的水环境质量差。与保护区核心区比较,旅游区水体中的细菌和大肠菌数多,这表明旅游业引起了旅游区的水污染。

3.土壤环境问题。鼎湖山旅游区土壤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是游人乱扔废弃物、握料制品等难于分解的固体污染物影响土壤的物质循环;游人践踏影响土壤结构,造成土壤板结;旅游设施的建设破坏土壤原有结构,减少了生物种群数量,从而降低了土壤的水土保持能力。经研究,对旅游区与核心区的土壤物理性质进行比较,前者容重、比重较大,路旁的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此外,由于土壤物理性质与土壤动物数量密切相关,人类旅游活动也影响动物种类及其生物量。因而,旅游区游人来往践踏及车辆噪声大的路旁的样地中的动物种数比远离道路旁的为低。如在旅游区各监测点中,靠近路旁的土壤动物数量平均值与远离道路的土壤动物数量平均值的比值为0.84。

4.生物多样性问题。从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科研人员的长期观察和研究成果中得知,保护区内一些药用和观赏植物、动物种群已经消失。至1991年统计,该保护区成立35年来,已有27种植物种群数日趋减少,有7种已经灭绝。经现场调查分析,鼎湖山生物多样性减少的重要原因是游人及附近居民缺乏基本的生态环境意识,旅游部门管理不力,人数不加控制的游客的登山活动。所有这些因素导致大量奇花异草被采摘的行为加速了珍稀植物的灭绝速度,保护区附近居民曾为眼前利益,对保护区内收购价高的生物乱采乱捕,进一步加重了生物资源的破坏程度。被郭沫若誉为“客来不用茶和酒,紫背天葵斟满杯”的鼎湖山特产紫背天葵,因被掠夺式采摘已接近绝迹。价格昂贵的沉香树、刺木沙椤等名贵药材,也同被盲目砍伐而濒于灭绝。

四、鼎湖山生态旅游发展中的应对策略

1.保护生态资源,改善生态环境。虽然鼎湖山是生态环境保护较好的景区之一,但环保工作必须长抓不懈,不能掉以轻心。如果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不仅生态环境质量会严重下降,使生态旅游无法开展,而且将会严重制约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保护好现有的生态资源,坚决制止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加大植树、种花、种草力度。尽快提高森林和绿地的覆盖率,力争城市的整体绿化水平有较大的提高。

2.编制生态旅游资源开发规划。鼎湖山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进行科学的规划。应对全景区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建立从可行性论证一开发规划一监督管理的科学可行的开发程序,坚决反对“一哄而上”的无规划开发。

3.制定法规,加强科学管理。生态旅游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取决于是否在开发规划过程中实现了科学的管理。要保护生态环境,就要加强科学管理,而科学管理的基础在于完善的法制。因此开发生态旅游必须有切实可行的法规作保障,并加强对生态旅游区的科学管理,做到“以法兴游”、“以法治游”,杜绝一切破坏环境资源的现象。鼎湖山生态旅游的发展应利用现有的法律武器,进行合理的开发。

4.突出生态旅游产品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生态旅游成败的关键在于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因此,鼎湖山生态旅游应吸收国内外发展生态旅游的先进经验,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立足本地资源和历史文化优势,大力开发独具特色的半岛型生态旅游产品。而相对于鼎湖山重点开发登山探险游、动植物观赏游、宗教古迹游和温泉康疗等专项旅游产品,在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过程中,一是要突出特色。二是丰富生态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

5.提高参与性。改变单一的观光结构。在21世纪,休闲度假将取代观光旅游成为旅游的主体。而让游客能亲自参与和亲身体验是休闲度假产品风靡世界的最直接原因。在考虑旅游与生态的关系时,仅仅关注如何将生态资源利用于旅游事业是不够的。还应该掌握生态旅游者的消费心理和兴趣倾向,在提供优美的生态环境的同时,建立起使生态旅游者能够参与的新型观光结构,延长其逗留时间。

对生态旅游的看法范文第3篇

云南省是我国的生态旅游大省,地处六条大江大河的上游。具有多样的气候和地理环境,生物物种及特有物种均居中国首位。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打造“生态云南”对中国乃至世界都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云南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2006年和2009年,总书记先后两次到云南视察,指出:“云南有良好的生态和自然禀赋,这是云南宝贵的发展条件,一定要倍加珍惜,要以对人民、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自觉承担起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责任。”“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云南发展的宝贵资源和最大优势。”2008年,副主席视察云南时,提出要“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努力使‘七彩云南’放射出更加耀眼的光芒,努力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

省政协委员,云南省旅游局局长喻顶成对云南旅游如何提质增效谈了自己的想法: “随着市场的纵深发展,旅游业催生出了新的业态,传统的六要素后增加了“体、疗、学、悟”四个现代旅游业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这就要求云南旅游在产品开发过程中进一步专业化和精细化,谁开发的产品质量好、吸引力大、知名度高。谁才具备强大的竞争力。近期,要加快迪庆普达措、迪庆梅里雪山、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怒江大峡谷等十大国家公园建设,努力把我省优质的自然保护区整合打造成为具有品牌效应的国家公园,成为云南的生态旅游精品。要让所有来到云南的旅游消费者感受到云南旅游产品与众不同的美!让云南得天独厚的壮美景观、让旅游区优美的环境建设,以及旅游从业者一流的服务和态度打动游客。让游客时刻感受到云南无处不在的美!用美的软硬环境来带动消费,促进云南旅游产业的升级转身。我们要力争到2015年全省旅游重大旅游项目投资超过1,500亿元人民币。把云南打造成中国乃至世界的旅游天堂。”

本次会议上,民建云南省委提出了《关于加快环保产业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提案,对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开发提出了良多建议。云南省的西双版纳、高黎贡山、玉龙雪山、碧塔海、白马雪山等诸多自然保护区保存了我省乃至国家最为优质的景观资源,成为旅游产业发展中的亮点、热点,在旅游提质增效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云南旅游产业的发展要通过自然保护区建设来保护和创建云南生态旅游的优质品牌,为云南旅游业提质增效。

对已经开发的自然保护区要在开发中保护,如西双版纳、丽江、香格里拉等许多现在已经非常成熟的旅游景区,无不依托优美壮丽的自然生态优势,形成了滇南、滇西、滇西北等几个生态旅游圈,对于这些已闻名遐迩的旅游景区,在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同时,更应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旅游产业与资源、环境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形成旅游品牌的延续、旅游收入的增加、生态环境的保护等多赢局面。省政协委员,西双版纳州政协主席杨志样也在会议上提出: “西双版纳的旅游资源虽然十分丰富,但其生态环境也非常脆弱,在开发过程中,要非常注重对生态资源的保护,在保护中实现持续开发。逐步形成“谁开发、谁受益、谁保护”的机制,杜绝对旅游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并通过宣传来增强旅游者对环境的保护意识。”

对还未进行旅游开发的自然保护区,要在创建伊始便注入生态保护的元素,如滇东北地区,有昭通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昭通水富大峡谷。会泽大桥国家级黑颈鹤自然保护区,会泽大海草山。会泽雨碌大地缝。会泽以礼河及亚洲第一土坝――毛家村大坝等优秀的自然景观。对这些拥有极佳资源且还未开发的自然保护区,应当整合资源,创建优质旅游品牌,打造一个滇东北生态旅游圉。

其次,在自然保护区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中,要运用创新科技来推进节能环保,这也是云南旅游转型升级,顺利实现“二次创业”目标所必须抓好的创新工作。

在本次大会上。许多政协委员都对云南旅游产业的体质增效提出了建设性的看法,纷纷建言献策。

省政协委员、云南世博旅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张李昆在会上提出:旅游项目在开发建设过程中,要鼓励和扶持生态、环保新技术和新工艺的运用推广。大力发展低碳、无碳经济,做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减少资源消耗和对环境气候的影响。

省政协委员、红云红河集团董事长邱建康:近期。海南已由国家批准正式开建国际旅游岛。云南和海南的旅游产业都做得很不错。各有特色。云南的优势在于气候山水和民族文化等多方面,完全可以参照海南模式。提升到国家层面的高度建设一个大规模的国际休闲旅游度假区。

省政协委员、民进云南省委委员、著名探险家金飞豹:滇越铁路在国际上特别是欧洲有很高的知名度。依托其自身珍贵的铁路历史文化遗产和沿线滇中、滇南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可以将滇越铁路打造成一条集历史、文化体验和观光旅游为特色的精品旅游线路。

对生态旅游的看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社区居民;生态旅游;参与模式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5-0017-03

生态旅游是未来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发展生态旅游的最终目标就是要保护目的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人类美丽的家园,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将当地社区居民纳入到整个旅游发展过程中,才可能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当前,大家已经认识到社区参与的重要性,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各生态旅游目的地却没有考虑社区居民的切身利益,社区居民处于“被”隔离的处境。只有让社区居民成为生态旅游发展中的主导力量,才能促使他们更加积极地投入到目的地旅游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以实现生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研究概述

1.1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涵义

社区参与生态旅游是指社区作为旅游发展的主体参与旅游经济决策和实践、旅游规划与实施、环境保护、社会文化进步等内容中,同时视保护环境和维护传统文化为社区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居民责任,全民的、自觉的参与到旅游发展进程中,通过经营和运作旅游收入来改善社区生活的、特殊形式的生态旅游活动。社区参与最主要体现在参与旅游地的发展决策与旅游收益分配两方面。

1.2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内容

对于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内容,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表1)。但归纳起来,其主要内容包括:生态旅游发展决策、利益分配、资源保护、规划与管理、教育培训、个人发展等。

1.3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基本模式

目前国内生态旅游存在的开发与管理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见表2)。

2生态旅游发展的社区参与模式

生态旅游的“社区主导,政府参与”的发展模式,是指在村民自我经营的前提下,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采取与之相应社区主导经营模式,这与以往政府“主导”下的经营模式有很大的不同。以村民集体为开发、经营、管理的主体,旅游地社区居民集体投资进行旅游开发、经营、管理的整个活过程,居民直接参与旅游开发的规划设计、经营决策、利益分配等环节,并直接从事旅游服务和管理的各项工作,最终实现企业得到赢利,社区得到收入,政府获得税收的目的(见图1)。

表1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内容的主要观点

2.1决策阶段

2.1.1参与主体确定

为了实现生态旅游区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在发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始终要把保护开发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方面,科学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及人文资源,另一方面加强保护,在保护中实现有序利用,同时通过开发利用给社区居民带来实惠和公平发展。在政府引导、企业出资、专家支持、社区参与的前提下,共同确定旅游区规划和设计开发的主要内容。因此,社区、政府、投资商以及旅游专家都是规划的参与主体,尤其要尊重当地社区居民,让当地社区参与旅游可持续发展。

2.1.2旅游开发对利益主体的各种影响预见性分析

借鉴其他开发景区已经出现的情况综合分析,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参与意识强烈与参与机会少的矛盾——随着旅游开发的不断进行,社区居民对本地的资源价值有了越来越清醒的认识,对旅游业的自我参与意识会更加强烈,故要设计出具有市场适应性又符合当地居民要求的旅游产品,并进行有效协调;旅游收益分配不合理,缺乏协调发展——主要可能会表现在社区居民内部、社区与开发商、旅游企业与政府部门、旅游企业之间、政府之间的矛盾,所以必须解决好各个相关主体之间在收益分配上的矛盾,特别是社区居民的利益分配问题;本地传统文化、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了避免这些问题,需要预先模拟现实中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并得到解决方案,及早提高利益主体的保护意识。

2.2居民态度的调研分析阶段

社区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决定了他们对旅游发展的态度,直接影响他们在社区旅游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和程度。通过在居民中进行一系列的访谈和问卷调查,深入地了解分析各利益主体对生态旅游区开发的态度、利益主体的参与意愿、旅游开发影响的经济、社会、环境、文化感知。调查包括:村民是否愿意参与旅游区的开发管理,希望以此来增强交通便利性,增加经济收入,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生态环境;村民希望以何种形式参与到旅游中,主要是旅游接待(旅游住宿、餐饮、讲解)、销售旅游商品、文艺表演、交通等;在开发资金的来源问题上,社区居民是否赞成外来投资商的投资。另外,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在进行重大建设、改造等项目时,是否充分尊重村民参与的权利;在占用补偿、人力投入、报酬等方面是否遵从公平公开合理的原则;在盈利分红方面要根据实际情况与社区居民商定,不能偏低,切实保障原村民享有应得利益。

2.3实施阶段

2.3.1经营管理模式的选择

社区居民参与式旅游的实施要以各个村镇的社区为基础,最大限度地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的广泛性和积极性,参与要以收益、对资源拥有以及居民权益的保障等方面得以体现。一般的社区旅游经营管理模式包括以下几种:外来公司+农户模式(旅游合作社形式之一)、个体农庄模式+农户(旅游合作社形式之二)、政府+外来公司+村民旅游组织、股份合作制(公司制)、村民旅游组织独立经营模式。

2.3.2组建村民自己的旅游组织

(1)旅游合作社的组建。

旅游合作社是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兴起的新型旅游经营模式,由社区居民和外来投资企业共同入股的形式组建,即社区居民以房屋、土地、森林、农作物、家畜、资金入股等形式加入旅游合作社,参与乡村休闲基地的打造,投资商负责产品打造、市场开拓、客源招徕,社区居民负责特色餐饮、农家住宿、观光采摘、导览讲解等方面的接待,旅游最终收益由双方按股份所有进行分成;按民办、民营、民受益,自愿入社的原则,施行资金共筹、风险共担、自主经营、利益共享、积累共有的“公司+农户”运作模式。旅游合作社是乡村旅游发展的一种资源集约化形式,有利于旅游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分配,而农户也能从中得到更多实惠,可以较好的解决过去公司向农民买地或租地,再投入资金和技术进行开发的“嵌入式”开发模式,造成的公司的开发和获利而农民“守着金饭碗讨饭吃”、“坐吃山空”、“坐山致穷”的矛盾。旅游合作社成立后,全村将实现统一规划、统一经营、统一接待、统一种养、统一着装、统一分配、统一培训、统一管理、统一宣传的标准,不仅为满足游客的活动需求提供了方便,而且也有效杜绝旅游接待活动中农户独自经营造成的要价悬殊较大、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小经营与大市场不匹配等混乱局面,赢得了游客和当地经营户的赞誉。具体形式如图2所示。

(2)村民旅游协会的组建。

这里的村民旅游协会是指非盈利性组织(Non-Profit Organization,NPO)性质的村民旅游协会组织,由村民自发成立,代表村民参与旅游的管理、监督、对社区的各项旅游活动进行行业自律管理。这种组织的存在有助于解决公共产品的缺失、旅游信息不对称和旅游业负外部性的矛盾,有助于提高社区参与和旅游区建设的力度以及政府管理的效率,进而实现旅游区的可持续发展。

在项目实施阶段,由社区居民投票选出能够得到大家能充分信任、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和经验、可以处理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类突发问题和事件、能维护村民切身利益的社区居民,组成NPO性质的生态旅游区村民旅游协会。这个协会应该是得到地方政府认可的一个组织,是向社区赋权的重要措施,是“政府+旅游公司+村民旅游组织”中的核心力量。旅游协会与现有的村委会并不矛盾,是专门负责村民旅游发展事务的组织,也是作为村民旅游利益的代表同政府和开发商进行协调和沟通的唯一组织。投票成立的村民旅游协会,参与旅游区的日常设施维护、环境保护、安全保障、人员调配、利益协调等。村民旅游协会小组下设财务小组、协调小组、治安小组、村容卫生小组、医疗小组等,具体形式参考如下图3。

2.4经营管理阶段

2.4.1直接参与方式

社区居民是旅游开发的重要人力资源,他们可以参与旅游区的管理和服务,包括特色餐饮、家庭住宿接待、文艺表演、娱乐活动接待、旅游商品加工销售、旅游交通等,将当地特有的民风民俗、生活习俗、传统文化有机融合到旅游产品中,增强游客旅游过程的新鲜感、差异感和满意度,保障景区的日常运营。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看农家景、购农家物”为切入点,具体形式包括如下: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风味食品、食物的制作方法、餐具、用餐方式,社区居民可以通过餐饮服务让游客在用餐的同时能深入了解当地饮食的制作过程、用餐方式,满足游客对独特的地方饮食的了解;利用自家住房或闲置用房经过装修布置成家庭旅馆;利用当地种植的蔬菜和水果等资源,开展蔬果采摘活动;社区居民可选择一些有地方特色、兼具纪念性和艺术性的传统工艺品项目,采用家庭作坊式生产手工制品,积累一定资金以后,再开设前店后场、工艺品制作表演,也可亲自指导游客操作;社区可以在景区参与由景区组织的地方文艺表演和文化展示或在制定价格,印制节目单,定点、定时进行演出方面形成景区利益相关者共生;社区居民可利用当地特有交通方式如坐牛车、乘马匹、坐轿子、划竹筏等为游客提供服务,还可以担任向导,引导游客的旅游活动。

2.4.2间接参与方式

(1)特色文化景观营造。

在现有开发条件、经济背景和居民素质之下,难以实现居民的全面参与。然而,基于“不参与就是最大的参与”的原则,需要相当部分的居民进行原有的生产、生活来营造原有的特有文化景观。

(2)产业互动。

不直接参与旅游开发的社区居民,可以为直接参与的居民提供旅游以外的劳务,进行间接参与。

2.5利益分配阶段2.5.1利益分配

按贡献分配原则,在社区居民、旅游企业、政府之间进行初次分配;按社会调剂原则,对社区中的弱势群体采用特殊照顾的方式进行再次分配。

2.5.2培训和教育

旅游业属于倒金字塔结构的组织形式,面对游客的一线服务人员是决定整个旅游产品体系质量的最关键因素,是旅游业发展的根本保证。生态旅游区内的居民不仅是文化的组成部分,还是直接面对游客的一线服务人员。在生态旅游区开发经营的过程中,当地村民始终扮演着旅游产品体系中最关键的角色。旅游地社区居民文化教育水平都相对较低,同时也缺乏旅游开发经营的经验。因此,必须对有意向参与旅游开发的社区居民进行一定的知识培训。每年聘请旅游专家到社区进行定期、不定期的岗位培训,培训采取讲授、案例分析、现场模拟、教学课件展示等方式进行。培训的重点是: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面向全体居民的教育、村民优先原则。旅游培训的具体措施:培训之初,在调查中弄清楚并尽可能利用社区成员的兴趣,专长和期望,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发掘和利用社区精英分子,包括民间艺人、经济经营能人等,请他们言传身教,在参与旅游中起到示范效应和带头效应。地方政府应该努力加大对旅游社区的教育基金投入,并采取特事特办的原则,帮助提升社区居民子女的科学文化水平,同时加大义务教育工作的支持。此外,通过联合政府、高校、企业,举办旅游相关的各类培训班,从而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能力。

参考文献

[1]Petty J.The many interpretations of community participation[J].In Focus,1995(16):6.

[2]刘纬华.关于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若干理论思考[J].旅游学刊,2008,(1):47-52.

[3]黎洁.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理论的若干经济学质疑[J].旅游学刊.2001,(4):45-46.

对生态旅游的看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内涵要素

一、问题的提出

“现代旅游就其性质而言是一种以人员流动为特征,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诸多因素的综合性大众社会活动。”现代旅游活动的日渐普遍,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旅游地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与繁荣,但是,“一枚硬币有两面”,旅游绝非天生的绿色产业,如果开发与管理不当,旅游业在产生有利效应之时,也会带来不利影响。同时,旅游资源是“在自然和人类社会中能够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并进行旅游活动,为旅游业所利用并能产生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客体”,具有脆弱性、易损性特点,如果开发利用不当,极易遭到破坏,且旅游资源不可再生,一旦破坏,覆水难收。因此,现代旅游活动的风起云涌、旅游需求的飞速扩张与旅游资源的脆弱性、环境承载能力的有限性形成了强烈反差,滚滚旅游潮流所产生的旅游垃圾、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噪声污染、植被破坏、传统文化加速变异等一系列问题越来越突出。随着我国旅游业向纵深层次发展,全球面临可持续发展问题,以及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许多省份纷纷建设旅游大省和旅游经济强省等时代背景之下,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成为热门话题,引起了许多学科领域的学者及政府部门、企业人士、社会公众的关注,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这一提法随之而生。学者们从各自学科体系出发,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看法和观点,但目前的研究还是比较集中于旅游资源的脆弱性及保护意义的讨论、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观念的强调、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辩证关系的论证、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对策措施的探讨、旅游环境的保护等方面,而关于何为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这一基本问题的理论论述则很少涉及。在此,论文欲对这个问题谈谈本人的一些理解。

二、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的内涵

旅游资源作为旅游活动的客体和对象,是旅游业发展的首要基础。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和战略措施,这一理念直接源于生态旅游的保护性开发观点。生态旅游保护性开发理论认为:生态旅游作为一种以生态环境保护教育为特征、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造成负面影响为直接目的的旅游方式,最终目标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核心是对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强调环境的美化与优化,协调人地关系与人际关系;在保护和开发关系处理上,坚持保护是开发的根本前提,保护与开发融为一体。事实上,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是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对传统旅游开发思想的革新,对其它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借助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理论的启示,将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概念界定为: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是以保护为根本前提,以可持续发展为最大目标,强调利用性保护,通过一系列科学方法对旅游资源所进行的开发与利用。因此,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理念具有以下内涵:第一,以保护作为旅游资源开发的首要原则和根本前提。在传统的旅游资源开发中,也提保护的问题,并把保护和特色、效益、市场等一起列为导向原则;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以市场和经济效益为先,保护则被忽视成一句空口号,很难落到实处,因此才出现了旅游发展中的诸多弊端和问题。而在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中,保护为首要原则和根本前提,诸如特色、效益、市场等其它原则必须居于保护原则之下,这彻底改变了传统旅游开发中“保护”只能作为附属原则的地位。第二,以可持续发展作为最大目标。可持续发展是人们在全球性能源危机与环境危机不断加剧等一系列现实问题下环境意识的觉醒,这一理论形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1987年布兰特夫人向第42届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提交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为标志,在这份报告中,可持续发展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构成危及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的发展”。根据UNEP《可持续旅游发展》,可持续旅游(SustainableTourism)的实质是“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整体”,其目标体现为:让人们更加明白和理解旅游能给环境和经济带来的好处;在发展中维护公平;提高旅游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感受;保持上述几个目标所依赖的环境质量。在传统旅游开发、旅游经营管理的实际操作中,经济效益总是最重要的衡量指标和评价依据,而社会效应、生态效应常常是经济效益的陪衬。但保护性开发以经济、社会、生态三者的最大综合效应为衡量指标,以实现旅游业和旅游资源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最大目标。所以,保护性开发必然成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选择。第三,强调开发利用性保护。在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上,强调合理的开发、利用是积极有效的保护手段,强调通过合理利用来实现保护。即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是积极的、开放式的保护,是把合理开发利用作为保护与持续发展手段的理念,这与封闭、保守的绝对性保护不同。第四,拥有一个以保护性开发为核心构建起来的运作体系。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由旅游规划、旅游项目建设、旅游经营管理、旅游监测四个环节组成,使保护与开发得以紧密结合,且各环节都以“保护性开发、利用性保护”为指导思想,在管理上,借助法律政策、经济金融、科学技术、教育引导、社区参与等一系列手段或方式,以保证在实际操作中使保护得到真正落实。相比之下,在传统旅游开发中,缺少旅游监测环节和保护设施,并且,传统旅游开发以经济效益为首要原则和最大追求目标,再加之投资主体多元化,而政府宏观调控乏力,规划执行随意性大,所以,在传统旅游开发中,从早期的旅游规划,到中期的项目建设实施,再到后期的经营管理,都以经济效益为驱使动力,缺乏切实可行的保护方案和运作体系,科学利用与资源保护在政府、企业和旅游者三个层面上脱节。第五,开发过程前后联系、有机循环。传统的旅游资源开发一般由旅游规划、旅游项目建设、旅游经营管理三个环节组成,规划设计与建设开发、经营管理过程往往是分离的,这样,前期旅游规划中提到的保护问题很难在后期的具体实施建设、经营管理中得到落实,而后期经营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也无法反馈回规划之中,致使规划因难以重新优化而成为纸上谈兵。与传统旅游开发过程的直线僵硬程式化不同,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过程是一个前后紧密联系的有机循环体系,包括旅游规划、旅游项目建设、旅游经营管理、旅游监测四个环节。如图所示。三、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的组成要素

从旅游角度而言,导致旅游资源受损的旅游因素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旅游者的认识和行为。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者长期不断的大量涌入,其表现出来的行为、意识及观念,天长日久之后,必然影响到旅游地文化生态。而旅游者在旅行游览过程中的不良行为或游人过量造成的旅游环境超负荷运做,将直接导致对旅游资源的破坏,特别是影视摄制组等团体旅游者的商业行为,其破坏性更为可怕,电影《无极》剧组对香格里拉碧沽天池的破坏,电视剧《神雕侠侣》摄制组对九寨沟景观的污染,乃典型案例。第二,旅游业及旅游经营者的认识和行为。旅游业的经济性必然使追求经济效益成为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经营管理的一大基本目标。所以,短期旅游经济行为与旅游资源的保护之间有一定冲突,但从长远看,旅游业的经济性与旅游资源的保护性是一致的。但是,在实践运作中,由于旅游经营者的素质不高、环境意识淡薄、法制意识淡漠、缺乏可持续发展远见等原因,旅游企业及旅游经营者一方面无法正确、深入地评估、诠释和表现旅游资源的价值与特色,导致粗制滥造的旅游产品及商业化旅游景观泛滥,另一方面,旅游景区点管理混乱,还有,因受丰厚经济利益的驱动,旅游企业不断过度利用旅游资源,甚至出现“杀鸡取卵”式违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掠夺性开发。第三,旅游地政府及旅游决策部门的认识和行为。我国旅游业是政府主导型产业,政府的认识和行为对旅游发展具有关键性影响。在我国,特别是在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缺乏科学的规划、正确的理论指导和先进有效的旅游管理及监控,旅游教育、旅游认识与旅游发展速度脱节,故在旅游发展过程中难免一些问题与事故的发生,造成对旅游资源的破坏。此外,某些政府官员认识错误,未经科学论证与规划,就任意进行旅游开发,致使旅游资源惨遭建设性破坏或破坏性建设。如云南的某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当地政府以所谓振兴旅游业、扩大旅游收入的名誉,拆除了该城最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耗巨资建造所谓“清式风貌”民俗文化一条街,使珍贵的人文旅游资源惨遭毁灭性破坏。第四,旅游地社会公众的认识和行为。社会公众是旅游目的地旅游资源的主人与最终保护力量,其关于旅游业及旅游资源的认识和态度对资源与环境具有决定性影响。如以民族文化而言,其产生、传承、发展或衰退、变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居民对其之认识、态度及实际行动。

因此,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可归结为旅游者、旅游业、旅游地政府和旅游地社会公众四要素的组合。首先,对于旅游者来说,应注意环境意识的培养和自身素质的提高,尊重和珍视自然赋予的物质财富及人类创造的精神价值,让保护成为自觉行为,做到文明旅游。其次,对于旅游业及旅游经营者来说,应充分认识旅游资源的特点及经济价值,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谋求持续的投资效益;在旅游经营中,务必严格遵守相关法规与章程,不能只讲经济效益,而不管环境效应、社会效应和文化效应。再次,对于旅游地政府而言,应在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和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上,谋求可持续的三大效益协调发展;政府不能只注重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及脱贫效果,必须正确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通过规章制度、法律法规等手段为保护提供有力保障,重视并协调好政府、企业、旅游者、社会公众的利益关系,同时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工作,逐步提高全社会的旅游产业认识和环境保护意识。最后,对于旅游地社会公众来说,保护性体现在对家乡的热爱,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正确看待旅游业发展的影响,正确认识资源及环境的价值与重要性,明确自己所负有的责任与合理利用的权利;并善待与尊重旅游者,营造良好的旅游社会环境氛围。

参考文献:

[1]李天元:旅游概论[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9:16

[2]杨桂华陶犁:旅游资源学[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7

[3]杨桂华钟林生明庆忠:生态旅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施普林格出版社,2001:138~139

[4]罗明义: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亚太地区部长级会议述评[J].旅游学刊,2002(3):75~78

[5]晓王仰麟:生态旅游刍议[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4):56~59

[6]傅岳瑛刘琴:我国西部生态旅游的现状和开发建议[J].旅游管理,2002(5):41~44

[7]司金銮:中国可持续旅游产业理论问题探讨[J].旅游管理,2001(5):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