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循环利用的意义

循环利用的意义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循环利用的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循环利用的意义

循环利用的意义范文第1篇

PDCA循环概述

PDCA循环又叫质量环,是管理学中的一个统一模型,最早由休哈特(Walter A Shewhart)于1930年构想,后来被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Edwards Deming)博士在1950年再度挖掘出来,并加以广泛宣传和运用于持续改善产品质量的过程中。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就是质量计划的制订和组织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按照PDCA循环,不停顿地周而复始地运转的。

PDCA是英语单词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ion(处置)的第1个字母,PDCA循环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质量管理,并且循环不止地进行下去的科学程序。是能使任何一项活动有效进行的一种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特别是在质量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PDCA循环在医用材料管理中的应用

确定方针和目标并制定计划(P):这在医用材料管理方面体现无疑。全面实现网上开单请领物资及上报计划。这一创举在我省实属先例。临床医技科室在请领物资时,需要将下个月所需通用材料的数量及品种上报我科室,这在内网系统中提交,采购人员根据各科室上报情况,进行汇总整理,并报主任审批,审批后通知库房备货。这样有助于培养护士长们工作的计划性,以及掌握本科室卫生材料使用情况的变化。也减少了供应商入库的频率,从而减少了工作量。

实践实施(D):这个阶段也是PDCA循环的关键。其实这个说起来最简单,就是一个字:做。但真正实施起来有一定难度,我们通过以下两点来实行:①制定完善规范的制度及处理流程,并严格执行:制定了相应的制度及处理流程,来保证计划有效地实施。例如,在供货商供货时,采购员当天需将发票入库,使得库房实际库存数与网上库存数实时保持一致。这样使用科室请领能反映真实的数据。又如,在供货商第1次供货时,需提供完备的资质证明,包括生产厂家营业执照、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产品注册证、注册登记表、授权书、供应商营业执照、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法人委托书等。以配合院感及其他部门的顺利检查。②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在事务的处理过程中,对科室不满意的情况实行每月走访调查,填写《卫生材料使用情况调查表》,会对库房中某一种卫生材料随意抽查,然后对科室调查其使用情况,或对某一科室反映的卫生材料使用不满意情况进行全院调查,并将调查结果汇报主任批复。

按照质量标准,进行检查(C):在库房的货物存放时,每2个月进行1次盘点,确保实际库存数与网上库存数保持一致,如有差误,就及时进行检查核对,是否出现错发、漏况。由于2个月盘点,检查时间跨度不大,容易找出问题出处。在进行检查另外一方面的体现,是在卫生材料档案的管理方面,上面已经提到,当供应商第1次供货时需提供完备的资质材料,同时我们还规定在供货商每次供货,提供发票的同时,还需提供一份供货清单(提供统一格式,便于保存),上面除了需要产品名称、规格型号、品牌、单价、生产厂家等必要信息外,还需要提供注册证、授权期限等信息。这样便于实时检查其证件的有效性。

处置、改善,总结阶段(A):对于以上各阶段出现的情况,进行总结并处置。例如在上面提到的对科室每个月进行调查时,对于科室提出的问题,会进行归纳,提出改正意见,并对其反馈相应科室。如果暂时不能解决,再提出相应计划、实施、检查、处置。推动到下一个循环,这样不断循环,从而不断改善、提高。

循环利用的意义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医院;质量管理;PDCA循环;持续改进;无菌操作

[中图分类号] R197.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7)03-0140-03

Application of PDCA cycle in hospital quality management

XIONG Juan LI Ting

Clinical Laboratory, Hanchuan People's Hospital in Hubei Province, Hanchuan 431600, China

[Abstract] The problems of quality, safety and service in hospital work can be managed by PDCA cycle. Through the four stages of PDCA cycle, for the emergence of the problem, the weak links in the hospital management system can be traced, so that the root causes of problems can be blocked from the source, and through continuous improvement, the quality of hospital services can be improved.

[Key words] Hospital; Quality management; PDCA cycl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Aseptic operation

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永恒话题,PDCA循环管理是全面质量管理应遵循的科学程序,是一项能使任何活动合乎逻辑有效进行的工作程序,目前已被广泛运用到医院评审工作中[1]。PDCA循环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Edwards Deming)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提出的,在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2]。通过PDCA循环的应用,会不断发现医院管理中的问题,持续改进,永无终止,会使医院管理一步步迈上更高的台阶。PDCA循环有四个阶段,P阶段(计划阶段)、D阶段(实施阶段)、C阶段(检查阶段)和A阶段(处理阶段),本文通过一个具体的PDCA循环案例改进检验科静脉采血的无菌操作规范,供同行参考。

1 选题背景

检验科门诊静脉采血窗口是医院的重要服务窗口,规范化的采血流程是门诊标本检验分析前质量的重要保障,也是保证门诊患者可以及时有效拿到检测结果的第一步。无菌操作是规范化采血流程中极其重要的一环。为了更好地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利益,防止院内感染、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做好无菌操作势在必行。

2 PDCA循环

2.1 P阶段(Plan the improvement and continued data collection)-计划阶段

4月份,经医院感染科检查发现,检验科采血处工作存在一定缺陷,有待规范化管理。在2016年4月13~15日,连续3 d,检验科进行自查工作。每天在采血处随机调查工作人员对15位患者的采血操作方法,结合医院感染科“一人,一针,一巾,一带”的要求,从采血针、止血带、纸巾和消毒四个方面进行评价打分,每项合格为1分,不合格为0分,无菌操作平均得分率为52.2%,见表1。

针对采血处无菌操作不规范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①工作人员对手卫生及无菌操作概念不明;②工作人员意识不强,未引起足够重视,工作量大,早晨是采血高峰时段,患者集中,数量过多,采血工作繁忙,时间紧,容易忽视遗忘;③止血带准备不够,纸巾准备不足;④与消毒供应中心沟通不充分,止血带消毒交接未落实到人,流程落实不能到位;⑤门诊条码系统不完善,条码机操作不方便;⑥抽血人员不足;⑦快速手消毒剂领取不方便;⑧采血处位置狭窄。

检验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分析采血处操作不规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①管理缺失。快速手消毒剂领取不便,与消毒供应中心沟通不到位,相关无菌物品领用缺专人管理;②工作人员对无菌操作概念模糊,认识不足,意识缺乏;③采血处位置偏窄,环境较差,物品存放杂乱不便,有待改善。见表2。

为了规范采血无菌操作,使自查得分率达到100%,针对采血不规范的主要影响因素,制订以下解决的措施:①加强管理,无菌物品由专人接收,手消毒剂存放管理重新安排,专人负责督查;②加强检验科工作人员的无菌操作意识,针对院感相关知识做好培训,并针对采血无菌操作做好实践指导;③优化采血物品存放,科刃商,整顿采血处的内务工作,改善采血处环境问题。

2.2 D阶段(Do the improvement, data collection,and analysis)-实施阶段

(1)标本接收室当班人员负责接收消毒后无菌物品,并做好污染物品的消毒交接工作;快速手消毒剂存放在采血处附近,方便领取;每月1次抽查采血无菌操作得分情况。(2)每月科内进行院感培训,提高工作人员无菌意识,明确相关概念,并做好实践操作指导。(3)科内协商,整顿采血内务工作,移走不必要物品,安排好无菌物品存放位置。

2.3 C阶段(Check and study the results)-检查阶段

统计分析2016年5~10月采血处无菌操作得分情况:5~10月平均得分率为82.5%,目标改进进度=(|52.2%-82.5%|)/(100%-52.2%)×100%=63.4%,见表3。

虽然自查过程中发现得分率未达到目标值100%,但是,由表3数据可以看出,改善情况明显,检验科采血无菌操作规范率明显提升。将进一步研究讨论原因,使采血无菌操作达到百分百规范。

2.4 A阶段(Act to hold the gain and to continue to improve process)-处理阶段

经过6个月的整改,采血处较4月份有了很明显的改变,采血无菌操作也明显规范。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监管,落实相关制度,加强人员责任意识。不怕发现问题,广纳建议意见,不断完善科室建设。

通过本次整改,无菌操作得到了一定提升,在督查采血无菌操作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其他一些新问题,如冬天采血手消毒合格率下降,调查原因发现,冬天采血处风大,温度低,采血人员使用手消毒剂后,手上温度更低,患者难以接受。对此,科内计划将进一步改善采血处环境,进入下一个PDCA循环。

3 讨论

医院采用PDCA循环管理工具可以早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制定计划解决问题。PDCA循环管理模式广泛应用于建立标准、合理的质量管理体系中,在持续改进质量和安全的过程中实现质量管理计划的制定[3]。PDCA循环要求把执行计划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都纳入医疗有关的各项标准、制度中去,作为今后的指南或借鉴,使其工作在已有的基础上不断提高[4]。

医院感染管理是医院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医院是患者密集的场所,医院环境最容易被病原微生物感染,从而为疾病的传播提供外部条件,促进医院感染的发生[5]。门诊作为患者就医的第一场所,人流动量大,较易发生交叉感染[6],检验科的静脉采血窗口患者流量大,并且大多数疾病都可通过血液传播,因此,检验科静脉采血要严格遵照“一人,一针,一巾,一带”的要求执行。近些年来,检验科静脉采血工作量不断增加,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医院感染管理的要求,需要引入新的有效管理模式来规范静脉采血的无菌操作。本文通过一个具体的PDCA循环案例来改进检验科静脉采血的无菌操作规范,通过PDCA的四个阶段对静脉采血的无菌操作进行了管理,改善情况明显,虽然无菌操作未达到百分百规范,但检验科采血无菌操作规范率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PDCA循环不是简单的平行重复,而是一个不断螺旋上升的过程,也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它适用于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7,8]。通过此PDCA循环,检验科无菌操作得到了一定提升,采血处较PDCA循环管理前有了很明显的改变,采血无菌操作也明显规范。检验科要进一步加强监管,落实相关制度,加强人员责任意识,不断完善科室建设。但是在督查采血无菌操作过程中,也发现了其他一些新问题,对此,检验科可以将解决新问题作为下一个PDCA循环的内容,体现PDCA循环在医院质量管理工作中的持续改进作用。案例证明,将PDCA循环理论和方法运用于医院管理工作中,可有效加强计划控制和过程管理,一个PDCA循环结束,待解决的问题可能未完全解决,可以进入下一个PDCA循环或者更多次的PDCA循环,使问题得到不断地持续改进,最终实现改进目标。

在新一轮医院评审工作中,更加注重医疗安全与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为医院巩固质量管理长效机制创造契机[9-12]。PDCA循环的管理方法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实用性,持续改进应该全员参与,体现在各项医疗活动和每位工作人员的行为之中[13,14],还应多部门联合参加,使发现的问题和制定的流程更为全面[15]。根据医院管理和科室工作的需要,采用PDCA循环的管理方法,可以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和科室质量,使医院医疗质量、安全和服务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陈晓红,王吉善. 医院评审评价准备指南(2015年版)[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5:221-309.

[2] 陈倩云,石兵,韩江,等. PDCA循环法在ISO15189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中的应用[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2):249-250.

[3] 耿晓焕. PDCA循环法在体检中心护理质量管理中的效果观察[J]. 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8):89-90.

[4] 毕玉田,蔺武军,程晓斌. 戴明循环在医院医疗投诉管控中的应用[J].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1,27(2):116-117.

[5] 马萍,白晓忠,李海峰. PDCA循环在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中的作用[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3):753-755.

[6] 邵晓红,韩德辉,刘颖,等. 应用PDCA法控制门诊医院感染的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5):1183-1185.

[7] 曹荣桂. 医院管理学(中)[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805-1841.

[8] 吴锁薇,陈彤,玄勇,等. 运用PDCA循环法提高医院危急值管理水平[J]. 中国病案,2016,17(8):38-40.

[9] 夏磊,丁晶宏,张欣,等. 以医院评审为契机,构建基于PDCA循环的医院质量管理体系[J]. 医院卫生质量管理,2013,20(5):35-37.

[10] 王海和,柯贤柱,陈先祥. 三级医院评审准备中如何运用PDCA[J].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3,20(2):45-46.

[11] 戴燕t. 医院评审中PDCA管理工具的应用[J]. 中国病案,2013,14(9):25-27.

[12] 李海燕,董华娟,陈良,等. PDCA循环在推进医院评审工作中的实践[J]. 中国卫生资源,2015,18(4):268-270.

[13] 赵玲,吴少敏. PDCA循环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J]. 管理观察,2013,11(1):202.

[14] 董军,刘亚平,周亚春,等.医院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理念的实践[J].中国医院,2011,15(1):7-9.

循环利用的意义范文第3篇

关键词:PDCA模式 医院管理 医保管理 应用

一、PDCA的基本意义

PDCA是一种质量管理的模式,是按照计划、执行、检查、行动这样一个顺序不断重复循环的质量管理。这种质量管理模式能够将复杂的质量管理标准化、程序化,从而是质量管理的效率得到提高。目前这种管理模式在医院的各项质量管理工作中广泛应用,在医保管理上,根据实际工作,将PDCA循环分成四个部分:P阶段,分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工作计划;D阶段,采取一定的措施保证计划的执行;C阶段,检查目标的实现程度;A阶段,总结本次工作并指出下一次工作。

二、PDCA循环在医院医保管理中的应用

1、制定目标

根据政策法规对医院医保部门的要求,并且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将医保管理工作的总体目标制定出来,并且通过召开工作会议的方式将医保管理的目标传达给医保部门所有的管理者与员工。传达过程不仅要包括目标的内容,还需要将目标所反应的理念与要求一并传达。各个科室应当根据部门的总体目标制定符合本科室情况的具体目标,科室目标应当包括三项指标:执行医保协议和规章制度目标、医保政策培训目标、医保费用管理目标。另外,目标的制定还要考虑考核的问题,目标的内容应当能够用数量指标或者质量指标描述出来,便于考核。制定的目标还应当具有可实现性。例如,在制定执行医保协议和规章制度目标中,医师需要对患者的身份进行核实,并且将身份证明证件复印件与病例保存在一起。

2、实施目标

医务人员是医院中医保管理的主体,医务人员的医疗质量对于医保管理具有很大的影响,这就要求医院中所有的一线义务人员都应当加入到医院医保工作中,承担医保管理中的责任。在医保管理体系中,一般都是以院长作为总负责人,医保部分作为主导,临床参与的目标管理模式;在科室层,科室主任对于科室医保工作全面负责,护士长与医保专管员监管为医保管理领导小组,临床医务人员全员参与的医保目标管理模式;医保领导小组围绕本科室的医保质量管理目标组织各层次、各专项的医保培训,向医务人员和参保人员宣传医保政策,从而保证医保政策能够在所有的医务人员身上得到落实,还应当与参保的病人及家属做好沟通工作,保证医保的各项政策与规定都能够顺利实施。在医院中,医保部分需要将上级的指令传达下去,所以还要严格保证这个过程的准确性。

3、考核目标

医院的医保部门应当设置专门的人员对医保质量管理的状况进行检查与考核,检查与考核的内容包括全院各相关科室的医保培训、医保政策及医保协议的执行医保费用的使用等目标完成情况。检查与考核人员需要对考核记过进行计算,以分数的形式纳入到医院的目标管理中,对于考核中发现的问题,应当以书面的形式及时反馈给相关领导,以便对政策做出调整。还需要将医保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整体,及时反馈上去。

4、效果与体会

在医院医保管理中使用PDCA循环,主要目的是达到这四个具体效果:一是保证医保的培训工作到位,使得一线的医务人员对于医保政策也有一定的了解,保证所有的医务人员都能够准确的了解医保政策并且严格执行;二是明确目标,通过对管理目标的培训,让所有的医务人员对于医保部门的目标有一定的了解,将医保管理工作变成医院全体人员参与的行为,提高其控制行为,保证目标的实现;三是将考核工作与绩效工作结合起来,调动所有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四是与病患者和家属有一个很好的沟通,提升就医者与对医院的满意程度,促进医院的发展。

三、实例分析

下表是某医院在2009年度至2011年度的门诊、住院患者费用同期对比:

从这个图表可以看出来,2009年至2011 年医保总额指标及医保药品指标超标比例逐年降低,尤其是2011 年,两项医保总量指标均达到医保机构给定的范围内,呈结余状态。在应用了PDCA模式以后,此医院的所有指标完成程度比起之前都有一个很大的提升,而且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的矛盾明确减少,患者的投诉情况也减少了。这充分表明PDCA模式在医院医保管理中具有积极作用。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各个领域都在进行变革,而引进先进的、科学的管理制度是医院制度改革中的重要内容。PDCA是一项能够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的质量管理模式,对于保证医院医保工作的高效率进行具有重要作用,值得在医院医保工作中大力推广。参考文献:

[1] 王兵,邵建华,阎元.医院适应医保总额预付制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 中国医疗保险,2011,28(35):47―49.

[2] 方洁新,邵瑞芳.运用PDCA 循环管理规范门诊重点部门护理工作[J]. 中国医疗前沿,2011,6(1):75―76.

循环利用的意义范文第4篇

【摘要】按照国家新一轮医院评审的要求,通过运用PDCA循环,查找分析现阶段医院应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从灾害脆弱性分析、应急体系完善、应急培训开展和实践演练4个方面进行改进,最后评估改进取得的成效。其改进思路和方法为医疗机构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PDCA ;医院应急管理;改进

Application of the PDCA Cycle on Hospital Emergency Management Improvement/MA Xin,MAO Huiping,ZHANG Zeyue,et al./Chinese Health Quality Management,2015,22(1):130-132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new national hospital evaluation, by using the method of PDCA, the problems at present stage in hospital emergency management were analyzed. Furthermore, it was improved from four aspects including the disaster vulnerability analysis, the improvement of emergency system, emergency training and practice exercises, and finally the effect was evaluated. The ideas and methods for improving emergency management system provided an effective reference for hospitals.

Key wordsPDCA;Hospital Emergency Management;Improvement

First?author’s address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Medical College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061, China

医院应急管理是应急管理学科的一个分支,《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中就将医院应急工作作为核心条款并提出明确要求[1],JCI的评审标准中也有相关内容[2]。

PDCA循环又称戴明环,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医院评审标准制定过程和评审实施均遵循PDCA 循环原理[3]。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在2012年~2013年间应用PDCA循环原理,对医院应急管理工作进行梳理和整改,取得了一定成效,医院的应急能力得到提升。

1计划阶段(P)

在改进之初,医院召开应急工作专题会议,对应急工作现状进行评估。发现存在以下问题:(1)医院应急工作体系不够健全。按突发事件类别,现有应急工作分别由医务部、总务部、保卫部等部门负责。例如公共卫生事件由医务部负责,火灾由保卫部负责等。现有的应急工作体系虽然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工作统一规划和协调性不强等问题。(2)根据以往工作经验判断和制定应急工作重点,未应用科学方法确定应急工作的重点环节。(3)培训工作的计划性不够,实际演练较少,各种资源未整合等。

针对这些问题,医院计划在2013年完成以下工作:明确组织机构,有统一管理部门;开展脆弱性分析,完成应急预案;培训统一规划,有重点地开展应急演练。

2执行阶段(D)

2.1灾害脆弱性分析

医院灾害脆弱性分析根据医院实际展开,对曾发生过或可能发生的灾害风险事件,如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医疗纠纷、医院感染、火灾、地震,供电、供水、供氧、信息通讯等,从发生概率、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服务影响、应急准备、内部反应、外部支持7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并对风险事件进行分析排序。

医院采用医疗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国际部(JCI)推荐使用的HVA分析工具开展工作。按要求设计《医院灾害脆弱性调查表》,召开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全体成员会议,解读脆弱性分析概念、集体讨论各打分项目,分别填写调查表。最后将调查表数据填入KAISER模型[4]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各灾害的风险度(0%~100%),并对各灾害的风险度进行排序[5]。见表1。

2.2应急体系

通过调研及筹备,医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医院应急管理工作的通知》[6]。成立医院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小组组长由院长、书记同时担任,工作职责包括年度应急工作计划审核,应急预案修订的审批、总结协调等。

应急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医院应急工作办公室,负责医院应急日常管理工作,督导落实应急领导工作小组决定事项。同时规定了突发事件中医务部、护理部、门诊部、网络信息部、保卫部、总务部等各职能部门的具体工作职责。

根据脆弱性分析结果,重新修订《医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从应急办到各职能部门,分别对自己负责的应急工作进行了修订和完善。最终整理完成的应急预案包括院级层面47个,科级层面82个,重新修订后的《医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简短、清晰、易懂,实际操作性强。

2.3培训工作

培训工作是应急管理工作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应急办成立后,对全院应急培训工作进行统一安排。每年年底由各职能部门上报下一年度培训工作安排,应急办将这些培训进行整理和整合,分为院级层面和科级层面培训。2013年医院开展了覆盖4 000名职工,为期20场的应急培训专场,培训内容包括脆弱性分析、灭火器使用、洗手方法、心肺复苏等。随后各部门针对自己的业务内容开展了一系列专项培训。培训后采取考试方式评估培训结果。

2.4实践演练活动

医院日常的各种突发事件本身就是对实战的考验。医院根据各阶段工作重点,结合脆弱性分析的结果,重点组织了医院消防演练、成批伤员收治演练、食物中毒演练等。对每次演练的各个环节进行梳理,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做好应急准备。灭火器、消防栓等设施定期检查并做记录;救护车定期维护;应急物资设备设有清单,并由专人管理、定期检查。

3检查阶段(C)

通过一系列应急措施,医院应急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从组织体系上,明确了专门负责部门;从制度上,修订后的《医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更有针对性和实际操作性;从培训上,做到全员培训和重点培训相结合;在实践中通过不断的演练整改,提高了实战能力。

另外,我们分别访谈了院办、医务部、保卫部、总务部、网络信息部、护理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具体工作人员共18人,对改进后的应急工作效果进行访谈。基本意见如下:(1)应急体系的完善使得应急工作的推动更加有力,各环节更加顺畅;(2)全院职工通过培训和演练,应急意识明显增强,突发事件的处理流程知晓度更高;(3)应急的各种设备实施也更加完善,保障了及时开展工作的效果。

4持续改进阶段(A)

在开展以上工作的基础上,召开应急工作总结会,对前一阶段的工作进行回顾和总结,找出新的改进目标。其中包括适时修订应急预案,使之对实际工作更具有指导性和操作性;加强人员培训,改进课程和授课方式,提高培训效果;继续有目的地开展不同规模的应急演练,比如火灾、食物中毒等。

5小结

医院按照PDCA循环的各个步骤,找问题、求改进,并将PDCA 循环融入到应急管理工作中[7]。实践证明,PDCA 循环在医院应急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医院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完善了应急处置各项程序与职责分工等,还能够创新应急管理的内容和思路,拓宽应急管理的范围。在应急工作的持续改进中,应逐步把医院人员培训与应急、应急设施维护、应急制度建设、应急体系完善等提高到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办公厅.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版)[Z].2011.

[2]美国医疗机构评审国际联合委员会著.王羽,庄一强,孙阳译.美国医疗机构评审国际联合委员会医院评审标准[M].4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2.

[3]阚全程.PDCA 循环在医院战略管理中的运用[J].中国医院管理, 2009, 29(8):47-49.

[4]陈晋,桂鸿斌,闫若玉,等.基于Kaiser模型的医院灾害脆弱性分析[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4,21(3):40-43.

[5]张宗久.中国医院评审实务[M].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321-327.

[6]王飞,邱海鸥,王乐民.新医改形势下医院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和评估[J].外科研究与新技术,2014 ,3 (1):74-78.

[7]李明宝,高华斌,黄洁,等.PDCA循环在医院等级评审中的应用浅析[J].中国医疗保险,2013,55(4):55-56.

通信作者:

马欣: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办公室副主任

E-mail:maxin2003@126.com

收稿日期:2014-06-10

修回日期:2014-07-27

责任编辑:张盼盼

Int J Qual Health Care Table of Contents for December, 2014; Vol. 26, No. 6

《国际卫生质量》目录 2014年12月 第26卷第6期

Yoshinori Ohta,Mio Sakuma,Kaoru Koike,et al

Editor’s choice: Influence of adverse drug events on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intensive care units: theJADE study (编辑的选择:药物负性事件对急症监护中心患病率和死亡率的影响:JADE研究)

Milisa Manojlovich,Mickey Kerr,Barbara Davies,et al

Editor’s choice: Achieving a climate for patient safety by focusing on relationships (编辑的选择:建立针对关系的病人安全文化)

Natasha J. Verbakel,Marije Van Melle,Maaike Langelaan,et al

Exploring patient safety culture in primary care (探索初级保健中的病人安全文化)

Mona Haugum,Kirsten Danielsen,Hilde Hestad Iversen,et al

The use of data from national and other large-scale user experience surveys in local quality work: asystematic review (在局部的质量改善工作中使用国家级和其他大型使用者体验调查数据:系统回顾研究)

Russell Mannion,Carl Thompson

Systematic biases in group decision-making: implications for patient safety (集体决策的系统偏差:对病人安全的蕴意 )

J. Bardfield,B. Agins,M. Palumbo,et al

Improving rates of cotrimoxazole prophylaxis in resource-limited settings: implementation of a qualityimprovement approach (在资源缺乏的场所改善复方新诺明预防性用药使用率:某质量改进方案的实施 )

循环利用的意义范文第5篇

PDCA循环是上世纪50年代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戴明(W.E.Deming)提出的一种全面质量管理方法。PDCA循环法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护理管理方法,通常包括四个阶段,分别是计划、实施、检查、处理,是科学化、标准化的一种管理体系[1]。跌倒是指患者突然发生或非故意倒于地面或比初始位置更低的地方。应用PDCA循环,对患者发生跌倒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根据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患者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记录单》的评分结果,制定不同的护理重点。评分≥10分,属于高危上报者,采取相应预防,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6月我科收治的40名高危跌倒患者为对照组,其中小儿脑瘫16例,脑卒中患者18例,脊髓损伤患者6例;选取2016年7月―12月我科收治的40名高危跌倒患者为试验组,其中小儿脑瘫15例,脑卒中20例,脊髓损伤患者5例,两组病员的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预防跌倒的发生,观察组实施PDCA循环法。

1.2.1 P:计划(plan)对新入院病人均使用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患者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记录单》对病人进行跌倒风险评估。评分≥10分为高危并上报的患者,责任护士按照评估频次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宣教,落实预防措施,评估单上有评估护士、质控护士、患者家属签字确认。

1.2.2 D:实施(do)

1.2.2.1 护理部定期对全院护士进行预防跌倒培训,科室再次培训使全体护士能熟练掌握如何使用预防跌倒的评估单。每位患者床头均悬挂警示标识(床头牌插入“安全警示”:防跌倒坠床),评分≥10分患者的腕带有警示标识,加强巡视,做好护理记录。

1.2.2.2 防范措施落实到位:①各病房厕所、台阶贴防跌倒温馨提示;②脑瘫儿童的病床四周加贴塑料软垫;③厕所左右加扶手;④清洁工及时处理水渍;⑤严格床旁交接班;⑥及时对患者及家属评价宣教效果;⑦治疗师负责病人的接送工作;⑧行走训练时,家属与治疗师双人陪同。

1.2.2.3 评估频次:每周评估一次;病情变化再评估;转科后重新评估;手术后当班评估;住院1月评估一次;病危、大于或等于21分三天评估一次;病重患者每周评估一次。

1.2.2.4 如果患者发生跌倒,应迅速采取应急预案,实施救助措施,向护士长汇报,24h内上报不良事件到护理部。科室护士长组织护理人员讨论改进措施,并落实整改。

1.2.3 C:检查(check)质控护士对评估单及时检查,护士长观察护士工作动态。护士长不定期检查病人的跌倒措施是否落实到位,有无及时动态评估,病人的依从性是否提高。

1.2.4 A:处理(action)每月召开护士会议,对于依从性差的病人及家属,运用鱼骨图进行原因分析,找出根本原因。并做再次计划,从而转入到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

1.3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应用X?进行检验,以P

2.结果

实施PDCA循环后,试验组的高危患者跌倒发生率明显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康复医学科病区与其他病区有所不同,这里收治的大多为小儿脑瘫、脑损伤后的偏瘫患者及脊髓损伤的患者。患者本身有较多发生跌倒的高危因素及外在因素。因此康复医学科是发生跌倒的高危科室,预防工作尤为重要[2]。PDCA循环管理,在康复医学科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既增强了护士的责任心,也降低了跌倒的发生率,保障了患者的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