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业机械化现状及发展趋势

农业机械化现状及发展趋势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业机械化现状及发展趋势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业机械化现状及发展趋势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农业工程;农业机械化发展趋势

1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

(1)农田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建国初期,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只有8.01万kW,农用拖拉机只有一百多台,农业用载重汽车、联合收割机这些大型的农用机械就更少了,几乎为零。农业的机械化水平很低,综合统计甚至不足百分之一。现建国近七十年,经过举国上下不遗余力的改革和发展,国家的制造业能力和水平空前提高,农业机械的实际保有量大幅上升,相比较建国初期,增量至少千倍,有些常用种类的生产机械增量达万倍之多。实现农业机械化作业的领域,已不仅仅局限于粮食生产,更加进一步面向各类经济作物;从单一的种植业模式发展出系统的农业产品加工业、副业、养殖水产业等等;耕作方式也从简单粗放的大田农业转为操作高效、管理便捷的设施农业,不仅着眼于生产过程本身,更注重培养产前+产后的链条。以几种主要粮食作物如小麦、水稻、大豆和玉米等的生产为例,都已实现较高的机械化程度,其中小麦生产更是一马当先,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播种、收获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74%和72.8%)。(2)农机产品多样化发展。我国的农业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调整,国家本着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推行和实施了一系列环保措施,陆续出台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等产业政策,使传统作物种植面积呈现逐年递减的状态,增加了很多经济作物和蔬菜、果类产品的种植面积。从发展农业机械的角度,传统作业的机械保有量增速必然减缓,而新兴农业产业布局所需求的经济作物机械必然增加。随着近年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设施农业的装备及节水效能在全国范围建立了一批示范项目,因其卓越的性能表现,带动了此类技术和设备的推广应用。所以农业机械产品本身的技术性能也在不断更新和提升,产品拥有越来越大的附加值空间。(3)农机作业向市场化、社会化服务发展。我国传统的农户作业模式相对封闭,家家户户耕种规模都不大,很少有人在这种状况下去特意购买农机,因为不必要,且经济上不划算。这就引出了一个课题———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农机作业真正开始向市场化、社会化迈进,还要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全国性跨区域小麦机收割说起。跨区机收的开展,使联合收割机使用时间从平均每年7~10天增加到1个多月,这样一来,小麦收割效率上来了,联合收割机利用率提高了。这一措施让许多农民实现了小麦收割机械化操作的愿望,农业机械综合利用的经济效益也得到了体现,同时,联合收割机的保有量也因此大幅增加。此举带动其他农业产业作业方式朝着集中的机械化生产推进。此后,各地农机作业协会、合作社以及作业公司不断涌现。

2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趋势

(1)技术创新。农业机械要发展,必须重视技术的创新,无论传统的种植业、畜牧业,还是新兴的农业产业。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历程看,传统农机功不可没。农业耕作由于其作业区域的广泛性和生产的季节性特点,作业时段集中,作业量大,百年来传统的农业机械解放了部分生产力,发挥着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的重要作用。同时,老式机器也在技术层面不断大胆地变革和创新,力求适应新的农艺要求,匹配生产发展的需要。进入新世纪以来,农业机械的装备技术,跟随国家的产业战略,进一步融合高科技成果,获得全面发展,在电力电子、信息联动和微控技术的主导下,向着智能型、机电一体化方向快速发展。国家倡导的各种跨领域应用技术研究和科技主导型农业产业化开发进程,帮助一大批新技术成果运用于农业机械装备,这些改变很好地适应了重质量、降成本、提效率的现代农业生产需要,一方面解放和发展了农业生产力,一方面便捷了劳动者的生产操作,改善劳动环境,增加生产过程的安全保障。(2)种植科学管理和水土环境保护。日新月异的耕作技术不仅大幅提升产业规模和生产能力,也有助于整合农田和水土资源利用。各种少免耕、秸秆覆盖、减轻机械作业对土壤压实等等在不同自然条件、气候条件下因地因时,合理规划的农田水土保持耕作技术和措施,新型的耕作装备,干旱少雨区的集水、微灌技术,对于旱作农业和节水农业尤为重要。作为传统农业工程学科的重要课题,在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战略的驱动下,水土保持方向的研究与实践,将把信息技术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和自动控制在智能化灌溉技术层面的集成作为重点方向。(3)建立基于信息管理的生产技术体系。综合应用现代信息高新科技和农业装备技术、作物生产和农业资源环境管理决策等先进科技成果的“精细农业”技术,是21世纪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先导性技术之一。该技术在保证信息来源可靠的前提下,实时获得并处理相关数据。这项工作的完成,要依赖高精度传感器,因此需要能够快速采集环境、土壤和农田作物各样本基本数据的高性能传感器、智能分析仪器和等级匹配的定位系统,开发出能够基于模型、数据和知识,以运算结果为依据来提供决策参考的计算机辅助系统,制造出可以对各种生产条件和环境变化作出量化反应的农业机械,以实现汇总信息数据,完成运算分析并精确定位、精准控制的农业机械作业。(4)重视农业机械标准化技术。近年来,技术标准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特定活动,过去主要集中于解决产品零部件的通用和互换问题,这种现在看来近乎封闭和狭隘的模式,很多时候沦为一个国家实行贸易保护的壁垒,成为非关税壁垒的主要形式。许多国家都把目光从重视专利工作更多地转向重视标准。专利的影响可能是某个企业,或者是若干企业,强调对专利所有权人的保护。而标准却能实实在在影响一个产业,甚至塑造一个产业,乃至以这种影响力改写一个国家的竞争力。现在各国都能清醒地认识到,通过在技术标准中确立某种技术要素或设立某项技术指标,就有可能建立一套属于本国的技术贸易壁垒体系。这个问题随着经济的增长、认知力的进化以及二者的相互促进,越来越突显。20世纪下半叶之前的很长时间里,农业机械的技术更迭速度缓慢,而今天,在受生产规模和产品质量支配的经济利益驱使下,发展观念的开放,新的、好的技术大批应用在农业生产设备上。在这个背景下,要谋取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就要不失时机、不遗余力地实施技术创新、牢固技术储备、强调知识产权。技术标准就是技术专利追求的最高形式。标准在竞争中越重要,标准制定者就越有市场话语权。

3结语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机化科技含量效益日益提高。知识经济的时代多学科综合和交叉特色的现代农业机械化设备是支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手段。所以要加强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按市场规律运作,抓住机遇,推动农机科技进步,增强农机技术创新能力,建立健全新型农机服务体系等,实现我国农业机械化的跨越式发展。

作者:阿布来提·达吾提 单位:新疆巴州农牧机械化技术推广站

参考文献

农业机械化现状及发展趋势范文第2篇

1 石桥镇农村基本状况

石桥镇位于达川区西部,属于丘陵山区,全镇20个农业村和4个居民委员会,共46 150人,其中农业人口39 300人,占总人口的85%,耕地面积1 749.122 hm2,是达川区的农业大镇。自改革开放以来,年轻人纷纷外出务工,导致农村人口老龄化、村庄空心化日益凸显,适龄劳动力严重不足,季节性劳动力严重短缺。加之石桥镇地理环境复杂,农业生产难度大,因此迫切需要加快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2 石桥镇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十几年前,石桥镇的农业生产主要依靠人力、畜力,生产效率低,科技含量少。近几年,石桥镇农业生产发生了巨大变化,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微耕机、节能灌溉机、挖掘机、农产品初加工机械等农用机械进入千家万户,实现了农业生产机械化。目前,石桥镇拥有联合收割机4台,农用运输车80多辆,微耕机近千台,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和节能灌溉设备进入了绝大多数农村家庭。

①观念改变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相当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同时,农民劳动观念也发生显著变化:以往注重省钱,如今更注重省事。在此背景下,迫切需要农业机械来代替人力进行农业生产,以节省劳动力,提高劳动效率,减轻劳动强度。

②惠农政策加快了石桥镇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颁布实施迎来农机蓬勃发展的春天。实施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后,随着国家补贴农机政策的普及宣传,特别是近几年补贴力度的加大,激发了农民的购买欲,加之农机完善的售后服务,使农机真正深入人心,惠及农民的生产生活。随着农业机械和农业生产新技术在石桥镇不断推广,农业生产中的翻耕、收割、灌溉、田间管理、运输等各项作业多是由拖拉机、收割机、动力排灌机械、机动车辆等机械完成。石桥镇的机耕面积约90%,机收面积约40%。

3 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①地理环境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石桥镇地处丘陵山区,耕地分散、田块小、地势不平,严重制约了大中型农机具的广泛使用。部分地方耕地比较偏、高度落差较大,甚至小型、微型农用机械都无法正常抵达,只能采用传统人工劳动方式。大部分田块联合收割机无法进入,导致石桥镇农作物收获的机械化水平较低,这也是石桥镇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一大障碍。

②农村劳动力缺乏且老龄化 当前,青壮年基本都外出务工,不愿留在农村,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的大部分都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一部分年老者根本无法完成现代化的机械作业。农村劳动力的严重流失,制约了石桥镇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③农机种类单一,配备不合理 统观全镇,农业机械虽进入了家家户户,但种类单一,以微耕机为主,配套农机具和高性能机械少。在农业生产中,除土地翻耕基本实现机械化外,其他环节多采用传统的生产方式。加之,家家艋Ч夯,自购自用,农机长时间闲置,造成资源浪费,从而增加了生产成本,不能形成农机化持续稳定发展的运行机制。

4 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几点建议

①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结合地形,合理规划布局,加强石桥镇农田整治和田间机耕道路的建设。科学整理田土,增加适机农田面积,完善机耕道路建设,优化农机作业环境,为农机作业服务提供有利条件。2015年,石桥镇的宏层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46.67 hm2土地种植水稻,其中超20 hm2是经过整治的田块,机耕道路健全,耕、种、收全部机械化作业,大大节省了劳动力;而其余20 多hm2田块未经农田整治,田块分散,无法全程机械化作业,消耗了大量的人力,既增加生产成本,又不便于生产管理。

②加大农机操作培训力度,提高农机操作技能 当前农村劳动力基本为中老年人,他们文化程度相对较低,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差,接受新技能所需的时间相对较长。乡镇农业部门要跟村委协调配合,耐心为中老年农民尤其是中年人讲课授课,为他们培训一些基本实用的农机操作技能,特别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可现场示范操作讲解,以便于农民朋友更好地接受、掌握农机操作技能。

③积极引导培育农机大户,大力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加大石桥镇农业社会化全程服务覆盖面 农机服务组织装备配套完整,率先掌握新的技术,具有丰富的农机作业技术和维修经验。2015年,石桥镇社会化全程服务面积166.7多hm2,由2个农机服务组织完成,解决了当前农村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又解放了一部分劳动力投入到第二、三产业,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农机服务组织作为农机管理的延伸和补充,有效弥补了当前基层农机管理出现的空档。许多农机管理工作,包括政策宣传、技术推广、农机维修、技术培训、安全教育等工作,直接通过他们落实和带动,有效确保了农机化各项工作的开展。国家应加大对丘陵山区农机购置补贴力度,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总之,农业机械化是农业发展中一件带方向性的大事,发展农业机械化就是“增机、减人、增收”,是农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因素。加快推动农业机械化是新时期农机化工作的一项重大任务,对于推动农业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凤兰.浅谈农业机械化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地位和作

用[J].农村牧区机械化,2010(2):25.

农业机械化现状及发展趋势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农业机械;规模化;发展方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02-58-1

1 农业机械化给农业生产力带来巨大变化

在我国这片土地上生活的农民,以前种田靠的是黄牛,上粪用的是背斗,无论狂风暴雨,日复一日的汗流浃背,以至于累弯了腰却还是吃不饱,穿不暖。但是自1978年我国正式开展了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民有了一种新的经营土地的模式。为了更好的去种植自己负责的土地,农民开始关注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性。农业机械化作为科学技术的典型运用,是农业生产力高低的重要标志。为了大力提升农业生产力,党和政府及时制定并出台了扶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一系列政策,自此农业机械化正式步入正轨。农业机械化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的进步,农村经济的强化又提高了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彼此之间相互促进。如今,农业机械化已经成为我国绝大多数农民脱贫致富的一个途径。

2 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经济的贡献

农业机械化大大的提高了农业的生产率。农业机械化的推广与发展,逐步实现了机械替代畜力的目标,比如在农业生产的运肥和耕地、播种和打碾等农作环节中,农业机械的工作效率极为明显,尤其是对大规模收割机的推广应用,使收割和脱粒以及筛选这三项集为一体,与人工对比可提高效率25~30倍。在紧张忙碌的秋收作业过程中展现了巨大的魅力。农业机械的推广运用和发展不仅可以提高农民朋友们劳动生产效率和质量,而且大大减少了农作业所花费的精力和时间,减缓了农民在农作上繁重的劳动,挖掘出人们农闲时间的剩余价值,农业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

农业机械化使农作物抗御天灾祸事的能力大大提高,保证了农业经济的稳定性。以前的农业生产力落后,农民基本上是没有办法去应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的,生产极为不稳定。而如今,农业机械化的大力发展使农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主要表现在抗御天灾以及争抢农时等方面。其中,旱作机械和灌溉机械可抗御旱灾,植保机械可抗御作物病虫害,联合收割机可抗御雹灾和粮食发芽霉变等特殊灾害。另外,类似推土机一类的农业工程机械在农业水利和防护方面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农业机械化对于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是一个重要前提,农业机械化也是现代农业发展重要的物质基础,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座里程碑。农民是推进农业机械化的主体,加快农业的机械化,可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农业的生产率,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村经济在整体经济中所占的比例。农业机械化对于巩固我国农业的地位,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也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

农业机械化将会成为我国又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拉动农业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农机产品的质量以及农业技术还不够完善。随着我国经济不断腾飞,传统农业必将转向现代农业,将会不断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农村剩余劳动力将会加快转移步伐,随着农民努力摆脱繁重体力劳动愿望的加强,必将加大对农机的迫切需求。农业机械化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为农业的规模化创造条件,更重要的是它创造的间接经济效益,大大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加大了我国对农业生产的投入,对农业经济的发展大有裨益。

3 我国农业经济未来的发展模式

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必将逐步走向成熟,农业经济必然提倡走生态之路,提倡有限资源合理利用,可持续发展。另外,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品种必然会朝着集约化方向发展,小农经济终将淘汰。政府也会通过一系列措施推广新品种的研发与推广,也可能会采取入股的方式建立示范基地,使其不断向农业的规模化方向发展。

4 结语

整个农业的建设过程中,农业现代化是与农业机械化紧密相连。我国农业经济正处于不断的发展之中,所以要用一个辨证的眼光去看待发展过程,既要反对不顾客观实际的冒进主义,又要避免消极等待。回首我国农业机械化历程,既有成功的经验,也包含了失误的教训。在对农业现代化的建设中,我们在认识上要始终保持积极的态度,杜绝回避,鼓励正视解决,绝对不能低估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宋宜清.我国农业机械化现状及发展趋势[J].农业与技术,2010(25).

[2] 石卉.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与对策[J].农机化论坛,2010(8).

农业机械化现状及发展趋势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农作物;机械作业;作业成本;抽样调查;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6-0205-01

宿州市桥区地处淮北平原,小麦种植11.3万hm2,玉米种植7.3万hm2。拥有机械总动力209.14万kW,小麦联合收割机5 532台,玉米联合收割机1 100台(包括400台互换割台收割机),拖拉机8 528万台,播种机1.7万台,小麦机播率99.47%,玉米机播率91.7%,小麦生产机械化程度99%,玉米生产机械化程度86.1%,总体机械化水平87.92%。为充分掌握桥区2013年农作物机械作业成本支出情况,桥区农机推广技术人员结合包村联户活动,根据“三秋”、“三夏”农机作业实际情况,选择有区域特点、种植模式具有代表性的农机大户,于2013年5―12月进行作业成本调查分析,现介绍如下。

1 基本情况

1.1 抽样方法

小麦、玉米收割机抽取了福田、奇瑞、中收、约翰迪尔、巨明、博远、国丰等13个生产厂家的产品;拖拉机抽取了福田、奇瑞、东方红、弗雷森等7个生产厂家的产品,共533个样品。根据农业机械化生产不同环节作业情况,重点抽取小麦播种、小麦收获、玉米播种、玉米收获4个环节。每个环节抽取130个以上的农机户,经筛选取100户作为此次调查分析群体。调查的机具主要为近3年内购置,其中玉米联合收获机均为2013年新机,主要是因为新机型都具有剥皮功能,是未来几年玉米机收的主导机型。夏玉米板茬直播在桥区大面积应用,对此类机型抽取调查具有代表性。小麦旋播面积越来越大,发展迅速,是桥区小麦播种发展方向,故此次调查只选取小麦旋耕播种机。桥区土地流转面积所占比例较小,对种田大户和农场调查不具有代表性,农机田间作业主要以农户自有承包地为主。

1.2 费用支出种类及平均作业成本

作业农机手的主要支出分为五大类,即燃油费用、雇工费用、维护费用、日常开支费用、机器折旧费(使用期限为10年,每年折旧1/10),如表1所示。从作业成本构成来看,燃油消耗在各项总支出中所占比例最大,小麦机收为总成本的44.7%,玉米机播为68.5%,玉米机收为49.4%;小麦播种为64.3%;人工费用在各项开支中位居第二;机器折旧位居第三。从作业环节来看,小麦播种环节作业成本平均279.00元/hm2,收获环节464.85元/hm2,合计743.85元/hm2;玉米播种环节作业成本262.95元/hm2,收获环节741.15元/hm2,合计1 004.1元/hm2。综合起来看,2013年作业成本较2012年有所增长。参加跨区作业的机手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只在当地作业的机手。大中型拖拉机的经济效益1.2万~1.8万元/年;小麦联合收割机经济效益1.5万~2.5万元/年;玉米联合收割机利润2.5万~3.5万元/年。

2 作业成本增加的主要原因

一是小麦收割机用油燃油价格上涨0.3元/L,收割小麦、玉米增加成本7.5~18.0元/hm2;二是用工工资上涨,驾驶员工资200元/d左右,上涨50元/d,人工成本上涨15元/hm2左右;三是2013年秋季后期多雨,部分地块积水,玉米收获机作业量减少20.0~26.7 hm2,玉米机效益每台减少1.5万~2.0万元。

3 影响作业成本的因素

(1)田块大小。宿州市农民拥有的耕地面积差别较大,人均不足666.67~4 000.02 m2,造成了作业田块大小悬殊。对于小田块,作业时机具转弯调头频繁,减少了有效作业时间,作业面积相对减少,造成作业成本增加。

(2)作业地块分散。宿州市农户耕地分散,给大型农机田间作业带来了不利因素,机械转场频繁,直接影响单位时间作业效率。

(3)机手操作熟练度不一。部分农机手在田间作业中对机械的操作使用不够熟练,导致作业效率低、机件损耗高,作业成本自然上升。

(4)机械可靠性不高。部分机型故障率偏高、待修时间长、有效作业时间缩短,导致作业效率低。

(5)配套不合理。部分机手在作业机具的选择上太随意,不依据机具的实际参数性能采取合理搭配,出现“大马拉小车”浪费、“小马拉大车”吃力的场面;有些生产厂家为迎合用户心理需求,不切实际地增大功率。

(6)土壤类型及墒情。宿州市土壤类型多样,有砂性土、砂浆黑土、红花淤土及褐土等类型。不同的土壤类型及墒情,耕作比阻差异较大。

(7)作物产量。作物产量直接影响收获效率。产量高,相对作业效率低;反之,则高。

(8)作业线路安排。由于机手作业经验不同,有的机手作业线路安排不合理,频繁转场,机械空转时间长,无效油耗增加,相应增加了作业成本[1-2]。

(9)整地质量及割茬高低。整地质量高、作物留茬低,则效率低、油耗大,作业成本增加。

(10)作物成熟度、潮湿度。作物成熟度高,则动力消耗小,作业效率高;潮湿度大,则动力消耗大,作业效率低。

(11)拖拉机驱动方式。在深松、耕整地及板茬播种环节中,在相同功率的前提下,四轮驱动拖拉机工作效率优于两轮驱动。

(12)雇工费用。作业时间越长、作业面积越大,人工费用成本越低。人工费用增长较快,与2012年相比增长了25%以上。

4 降低作业成本的建议

(1)改变燃油补贴发放方式。燃油补贴应按每年每台机械收割、播种、耕地的平均面积数直接补给机手。例如,每台收割机本地收割在33.3 hm2左右,跨区收割在40.0 hm2左右。每台拖拉机耕地本地旋耕机46.7 hm2左右、播种66.7 hm2左右。

(2)加快土地流转、统一耕种、减少转场,努力改变“小地块、大农机”的现状,降低油耗。

(3)及时了解作业信息,合理调度农业机械,避免“有机无处用、想用无处找”的现象,使农业机械资源能够得到很好的利用,降低机械闲置率。

(4)因地制宜,大力推广大型、复式作业机械,以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农作物收获质量。

(5)进一步提高机具配套比例,达到“一机多用”,提高利用率。

(6)大力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发挥合作社在代种、代收、土地流转方面的独特作用,充分利用其机械装备、资金、技术、人力方面的优势,最大限度地降低作业成本,促农增收[3-4]。

5 参考文献

[1] 陈秉俭,王继文.伊犁调查分析农机作业收费情况[J].河北农机,2012(2):27-28.

[2] 陈秉俭,王继文.规范农机作业市场 确保增加农民收入[J].新疆农机化,2012(2):32-33.

农业机械化现状及发展趋势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鲜食玉米 收获 机械化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4-0222-02

近年来,提高鲜食玉米的收割率一直都是政府和专家们都关注的问题,是我国近代玉米种植发展的重要环节,鲜食玉米收割率的提高一定会使我国各个地方的农业发展迅速。文章结合当前我国鲜食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发展现状提出适应性的对策。

1 鲜食玉米机械收割的特点及其意义

1.1 鲜食玉米机械收获的特点

根据不同玉米种植方式的不同,鲜食玉米成熟之后,用机械对玉米完成摘穗、果穗剥皮与青贮等处理的过程,就是鲜食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

1.2 鲜食玉米收获机械化的意义

1.2.1近年来普通玉米价格低且不稳定,导致农民种植玉米效益低,严重影响了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种植鲜食玉米所获得的经济效益远远大于普通玉米,因此鲜食玉米的收获机械化,实现了玉米秸秆还田采摘一体化,将高科技、低污染、高效率融为一体,鲜食玉米的收获机械化也为农民实现了增收。

1.2.2鲜食玉米营养极其丰富,随着种植业的快速经济发展,鲜食玉米的前景也十分广阔,市场对鲜食玉米的需求量也逐渐加大。

1.2.3种植鲜食玉米对于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广大农民致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据调查,每亩可种植鲜食玉米4000株,合格穗可达75%以上,平均亩产800~1000千克,平均亩产值1600左右,而普通玉米的每亩收入在900元左右。

2 国内外玉米收获机械研究现状对比

2.1 国外玉米收获机械发展现状及特点

国外玉米收获机的研究和生产技术已经成熟。目前,美国、德国、乌克兰、俄罗斯等西方国家的玉米收获(包括籽粒和秸秆青贮)已基本实现了全部机械化作业。从总体设计上看,国外机型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专用于玉米果穗的收获机,俄罗斯、乌克兰和东欧一些国家,由于玉米在收获期籽粒含水率高,不适合直接脱粒,故采用专用的玉米联合收获机收获玉米果穗,如乌克兰赫尔松康拜因联合收获机制造公司的kcky-6型玉米收获机,可以进行摘穗、果穗剥皮与青贮联合作业,实现穗茎兼收;另一种是在小麦联合收割机上配置专用的玉米割台,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由于其种植地块大且多为一年一季种植,收获时玉米籽粒的含水率低,大多数国家均采用玉米摘穗并直接脱粒的收获方式。如美国的JohnDeere公司、Case公司、德国Mengle公司和道依茨公司生产的玉米联合收获机,绝大部分是在谷物联合收获机上换装玉米割台,并通过调节脱粒滚筒的转速和脱粒间隙进行玉米的联合收获,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2.1.1向高效、大型、大功率、大割幅、大喂入量和高速方向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外的玉米联合收获机正在向着高效、大型、大功率、大割幅、大喂入量和高速方向发展。喂入量已由一般的5.6kg/s发展到10.12kg/s,所配发动机的功率最大到243kW,正在研发的有276kW;割台最大割幅已超过9m,配谷物联合收割机的玉米割台由收割4-6行发展到收割8行,最高作业速度超过3.6km/h。

2.1.2向扩大机器的通用性和提高适应性发展

除发展多种专用割台(大豆、玉米、向日葵、水稻或捋穗型割台)外,同一台机器还可配不同割幅的割台以适应不同作物和不同单产的需要;改进机体结构(如收割台的仿型机构、清粮室的自动调平装置等),使其更好地适应不同作物和倾斜地面;行走装置配置多种宽度的轮胎、履带,以提高工作的适应能力。例如,法国布光公司生产的2行、4行和6行糯玉米、种子玉米收获机械可进行鲜食玉米收获,收获质量好,生产率高,但是价格昂贵。美国纯考普公司研制的收获机可配备一行或两行玉米割台,同时也可配备1.5m的油葵割台,实现了一机多用。

2.1.3高清洁度的主要工作部件的研究更为深入

对保持收获中低损失率,高清洁度的主要工作部件的研究更为深入。新型脱粒分离装置的研究,以提高生产率,减少谷粒损失为目标,是现代玉米联合收获机最主要的发展趋势。在传统的纹杆切流滚筒及键式逐稿器的脱粒分离装置之后,双滚筒横置的轴流式结构应用广泛,之后又研制了单滚筒或双滚筒纵置的轴流式脱粒分离结构,大大提高了脱粒效率。

2.2 我国玉米收获机械发展现状及特点

2.2.1我国玉米收获机的研制历程

20世纪60年代初期,我国开始进行玉米收获机械技术的引进、吸收和理论研究工作,但没有完成定型生产;从70年代中期开始,经历从引进、使用、仿制、改进国外机具到自行研制开发生产两个阶段,试制成功玉米收获机械20余种;从90年代开始,在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河北省农机化研究所、北京联合收获机厂、新联集团和山东烟台农机所等单位的带动下,全国掀起了玉米联合收获机研究和制造的单位有近百家;到21世纪,生产和开发玉米收获机的企业剩下数十家,玉米收获机机型有近百种。近几年,在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扶持下,玉米收获机市场非常火热。目前,国内玉米联合收获机主要有4种机型。

2.2.2多行悬挂式和牵引式玉米收获机

多行悬挂式和牵引式玉米收获机,可一次完成多行玉米的摘穗、果穗集箱、秸秆粉碎处理作业。该机型性能可靠,机具保有量大,零配件通用性高,结构复杂,技术相对落后。多行悬挂式玉米收获机代表机型有天津富康公司生产的4YW-Q型、山东玉丰和国丰机械厂生产的4YW-2型、北京金乐公司生产的4YW-3型等;多行牵引式玉米收获机代表机型是丰收-2型,由于该机型机组过长,作业前需人工开道,不适应小地块作业,现在已经很少生产使用。

2.2.3兼收小麦和玉米的互换割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

互换割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是以小麦机底盘改进开发的玉米收获机,可一次完成多行玉米的摘穗、果穗集箱、秸秆粉碎处理作业。其优点是机具性能可靠,零配件通用性高。由于其通用互换割台可以兼收小麦、水稻、玉米等作物,整机利用率高,成本回收快,所以近几年该机型销量猛增。代表机型有郑州三中收获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新三王4YW-3型互换割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是在4LZ-2.5自走式谷物联合收割机的基础上,通过割台的互换,加装玉米输送升运器、玉米集穗箱和秸秆粉碎还田机,来实现玉米的联合收获的一种新型玉米机械收获机械。经专家鉴定该机整体技术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2.2.4专用玉米收获机

专用玉米收获机,可一次完成多行玉米的摘穗、果穗集箱、秸秆粉碎处理作业。其优点是结构比较简单、籽粒损失小、效率较高,卸粮方便。缺点是没有大面积推广,部分零部件更换困难。该机型一般采用拉茎棍+摘穗板的摘穗方式,不带剥皮机。代表机型有山东润源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4YZ-5自走式玉米收获机。

2.2.5自走式玉米收获机

自走式玉米收获机以4YZ-3和4YZ-4型居多,可一次完成玉米的摘穗、剥皮、果穗集箱、籽粒回收、秸秆粉碎处理。其优点是机具性能可靠、功能齐全、籽粒损失小并可回收、效率高。缺点是价格高,不适应小地块作业。此类机型的销售用户主要是东北地区和新疆、内蒙古以及一些大型农场。

3 我国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 种植方式不统一,行距差异性大

各个地区玉米种植习惯不同,玉米行距从50~70cm不等,种植方式的差异影响玉米机械化收获的效果。我国的大部分地貌收获机在收获的时候需要反复的对行、卸粮、转弯、固定等,这样会对地面进行反复的碾压,而且这样会浪费大量的时间,降低机械的工作效率。而各地形成的种植习惯,致使玉米行距的难度加大,农机推广部门很难让农民为了适应玉米收获机作业而改变原有的种植方式。

3.2 收获期限认识不一致,籽粒破损率高

经过多次实验证明在成熟中期到后期之间最适合联合收割,因为这个时期破籽率比较低,而且质量好。但许多农民认为玉米的最佳收获期应是秸秆枯死、玉米棒下垂之时,而玉米成熟、棒不下垂、秸秆不枯死是玉米机收的最佳时机。这种认识上的偏差与农民的传统习惯产生了矛盾,导致收获作业期缩短,损失率加大。农作物在收获的过程当中需要经过切割,传送,多次脱粒,所以粒必须有足够的硬度和强度。不成熟的鲜食玉米粒水分比较大,硬度相对低,经过高速机打会破损,过干的玉米粒韧性不好,强度低,更容易让玉米粒破损。所以,玉米收获期是影响玉米收获质量的关键,一旦机收时机把握不好,就会严重影响农民对机械化收获的认识。

3.3 机具本身存在技术问题

机具本身存在着一些技术问题,使得果穗含杂率高。这些技术问题有待研究单位和生产厂家加以解决:一是输送部位易堵塞;二是升运器底部损伤玉米穗;三是缺少除杂装置;四是皮带及割刀质量易损坏。

3.4 收获机械机手素质跟不上

发动机的功率、收割台的升降、液压的正常工作、滚筒的正常运作、调整好刮板链条的松紧度都是收获机正常工作状态的保证。但玉米收获机机体较重,驾驶难度较大,对驾驶员的要求较高。玉米收获机驾驶员很多是拖拉机驾驶员或新学驾驶的农民,缺乏复杂农机的操作经验,容易出现操作不当、疲劳作业、忽视保养等问题,而一旦出现难题,“三包”服务跟不上,就会延误最佳的收获时机,造成不应有的损失浪费,更影响农民增收。

4 我国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对策

4.1 因地制宜,引进和研发适合我国的玉米收获机

以适应性强、可靠性高、价格低为主攻方向,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拉动市场。根据我国农村和农民的实际情况,研制玉米收获机械时,必须因地制宜,要注重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开发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机具,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品种、不同需求的玉米收获机。国家有关部门应加大对农机新产品的经费投入,鼓励技术创新,从政策和资源等方面支持农机科研部门、生产企业、农机推广部门联合攻关,研制、生产、推广性能先进和可靠性强的玉米收获机。

4.2 适应不相等的行距

不一样的地理特征、玉米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还有不同地区玉米种植习惯,有的是平播、点种等各种各样的方式,这都会影响玉米种植过程中的行距,然而即使是机器播种也是各种各样,40~70cm不等,另外还有其他当地地种植方式,所以关于适应不同的行距需要全面系统多方面的分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仅关注在种植玉米初期的品种、播种,还需要关注田间的管理,最后的收获、存储等方面,这都是很有必要的。

4.3 关于开割道与机具的配置问题

我国山脉居多,地势蜿蜒,所以农产较少,田地一般呈地块分布,而且地挨地,地边空行较少,机械收获的时候不方便行动,使用会造成对土地的损害,这也就是侧置式等需要开道的机型一直不能广泛应用的原因。除此之外,关于机具配置,很多机构都是放在机构的前面,机组平衡困难,车身庞大,转向等动作都不灵活,花费的时间比较长,工作效率也不高。

4.4 秸秆还田处理问题

鲜食玉米秸秆的正确处理也是不可忽视的,因为鲜食玉米秸秆中有的还是患病的秸秆,对于这种秸秆,最好的方法就是人工把它们背出田地,深埋处理。大部分的秸秆主要应用有好几个方面,粉碎还田、整秆翻埋、整秆回收和粉碎回怍作为青贮料或绿肥。现在的玉米联合收获机一般都是配有秸秆粉碎还田机,进行摘穗作业和玉米秸秆粉碎是可以同时进行的,这样提高了机器的工作效率。

4.5 降低籽粒破碎率的技术

鲜食玉米籽粒收获过程中的破损会直接造成玉米的减产,这是整个鲜食玉米种植过程中非常不必要的损失,摘穗螺式的摘穗机构可以提高收获后果穗纯净程度,但是这样的收获方式籽粒破碎率偏高,不适合应用到生产过程中,所以降低籽粒破碎率的技术的提高也是非常受欢迎的一方面。

4.5.1调整合理的脱粒间隙

破碎率大的主要原因就是脱粒间隙的大小调整的不合适,间隙大,割下的作物不能得到充分的脱粒,就会出口排出,造成玉米粒的损失,间隙过小,作物脱掉的谷粒不能顺利的排出,继续承受告诉滚轮的打击,增加玉米粒的破损,减少产量。然而,脱粒间隙大小的选择主要就是以作物穗头不带粒为目的,间隙越大越好。

4.5.2选择正确的脱粒转速

在机器作业的时候,如果已经将机器的脱粒间隙调整到最好,这个时候还是会出现破损比较多的情况,这个时候就需要调整一下脱粒滚轮的转速。不同的机器在不同的转速下可以实现不同程度的脱粒。总之,脱粒滚轮的转速要以可以将作物脱干净而且不堵塞滚轮为准,这样的滚轮转速最好,提高工作效率。

5 结束语

目前鲜食玉米机械化收获是我国农机事业发展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加之近些年随着人力成本的增加,鲜食玉米机械化收获逐渐显现出极大的优势。所以我国在发展鲜食玉米品种选择技术的基础上,也要提高鲜食玉米的收割技术,鲜食玉米机械化收获应结合我国特殊的地理环境、品种选育、种植习惯等进行不断地研究,政府相关部门及生产企业都应相互配合共同研究解决这些问题,为广大鲜食玉米种植户带来帮助。

参考文献

[1]董佑福.收获机械化现状与发展趋势[S].收获机械论文文集,2005.

[2]尚书旗,董佑福玉米联合收割机的使用与维修[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