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铁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高铁轨道;施工技术;质量控制;进行浅析
最近几年,随着人们对于出行交通工具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高铁轨道建设工程项目得到了有效地推进。但是也相应地对轨道技术以及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旦轨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无法得到及时性的解决,人们今后的出行也将存在潜在的风险。因此,无论是国家,还是相关的施工企业单位,都要增强对于提高高铁轨道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的意识,也只有这样,才能为人们的出现带来更多的方便。
1高铁轨道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1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管理体系执行不到位
目前,我国高铁轨道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管理工作并没有形成相应地体系,主要还在于相关负责人以及相关轨道施工人员对此缺乏足够的重视,进而使得整个工程项目的安全都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经过深入分析后发现,高铁轨道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还存在管理不够完善等一系列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安全管理体系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安全第一”的思想理念影响下,一些高铁轨道施工建设单位虽然也加强了对施工技术以及质量控制的管理体系建设,但是却在事故来临的时候无法发挥其作用,以致于还出现了类似安全风险评估机制不健全,对风险来源不能进行严格的控制等系列问题。正是由于相关轨道施工建设单位没有做好相关的技术以及质量控制管理工作,进而才使得轨道施工中的技术以及质量控制难以得到落实。
1.2缺乏必要的应急预案
高铁轨道施工建设,和铁路施工建设相比难度更大。而且其在众多工程建设项目中,它的安全事故频发率也最高,比如:隧道坍塌这样的事故一旦发生,必定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同时也将造成轨道工程工期的延误。之所以会出现如此重大的伤亡事故和经济损失,实际上也是在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中缺乏相应的应急预案。很多时候,相关部门在处理类似安全事故的时候,总是习惯性的凭借经验进行判断。由于部分高铁轨道建设是属于隧道工程,加上其具有地质条件复杂,事故具有多样性、不可预见性等特点,所以也就成为了事故频发地,而在事故发生前如果没有做好相应的应急预案工作,将会使得事故救援工作陷入无章可循的地步。同样,采取不合理的方式、方法处理事故,只会造成更大程度上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这些都最终导致高铁轨道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工作没有真正的做到位。
1.3轨道施工技术以及质量控制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轨道施工建设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引发一系列的安全事故。一方面是由于本身施工的环境和地域问题比较复杂,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技术以及质量控制的不到位。而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轨道施工技术以及质量控制人员素质有待提升。由于轨道施工人员必须在较小的工作空间和较差的作业环境中承担较高的劳动强度,因此具有较大的工作压力。但是部分施工人员为了加快工期进程,就会选择在巨大的压力下完成工作,这不仅无法保障整个轨道工程建设的质量,而且工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尤其是当事故发生时,施工人员由于劳累过度,技术不到位等问题很难实现自救。除此之外,部分高铁轨道施工人员并不是从专业的技术性院校毕业的,而且他们的文化素质也普遍较低,这就促使他们在轨道施工的过程中明显缺乏技术性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使得轨道施工的质量难以得到控制。与此同时,他们由于缺乏对相应安全防范措施的认识和了解,自然也就难以按照相关的要求进行施工。可见,虽然高铁轨道施工人员作为整个工程建设的主力军,但是他们的素质和能力还有待提升。
2加强高铁轨道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的途径
2.1加强轨道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的监督管理工作
为了确保施工人员在高铁轨道施工建设中能够将相关技术加以落实,进而确保高铁今后运行的质量,相关部门对其进行监督管理则显得尤为重要。具体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应该加强相关的立法工作,这一点主要是针对施工建设单位所提出来的。由于部分施工单位为了最大限度上减少施工成本,不仅要求工人加快工程进度,还没有按照国家相关的法律规定为他们购买相应的保险,从而使得施工人员的安全长期无法得到保障,间接使其在工作中的施工技术难以落实,而整个工程建设的质量也将难以得到有效的控制。除此之外,还要建立健全技术以及质量控制管理机构,并严格落实各项安全措施,进而才能使得施工进程有序进行。比如:在高铁轨道施工中对于轻枕的要求,除了对轨枕捆绑包装有严格要求以外:每排轨枕5根,每捆4层,还要对其所使用的混凝土等材料提高标准:表面不允许出现裂纹、局部损坏宽度和深度均不得超过10mm......当然,在高铁轨道施工的各级岗位实行安全责任制同样十分重要,即促使不同岗位的施工人员职责受到约束,一旦没有严格执行相关的制度,就要受到相应地法律惩罚。而内部的相关施工安全负责人,再面对突发安全事故的时候,也要自觉的肩负起相应地法律责任。总之,只有参建单位将轨道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的监督管理工作加以落实,高铁轨道建设事业才能得到更加长远的发展。
2.2提高施工人员各方面的技术和能力
作为高铁轨道施工单位,想要确保整个工程建设项目能够顺利进行,加强高铁轨道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显得尤为必要,而这一目标的实现还需要提高施工人员各方面技术和能力。首先是在施工人员的选择上,要选一些有高铁轨道施工经验的年轻人,比如:对于工具轨的检查,就要注意工具轨状态;轨道精度的调整...同时,还要经常随机检查其平直性、轨头质量、垫板变形等等内容。选择有经验的技术人员,不仅是因为他们熟悉整个工作的流程,还在于他们能够很好的应对轨道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其次是加强对施工技术人员的监督和管理。在施工人员进行工程作业的时候,施工单位可以定期派遣优秀的人员对他们进行监督。比如:钢筋的纵向放置,看似很简单,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却很麻烦,所以施工人员需要在监督之下,依照道床施工结构图,把轨枕底部钢筋成束沿轨道中心线摆放到水硬性支撑层上,而为了不影响轮胎式挖掘机进行散枕施工,还应该把钢筋分成四束进行有序摆放。除此之外,钢筋的初步加工,长度、直线度符合等内容也要引起高度的注意和重视。由于高铁轨道施工技术以及质量控制的要求都比较高,而且相对比较复杂,因此,施工单位还要制定相应地应急预案,并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演习。总之,对轨道施工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和教育,其实也是为了强化他们的的技术以及质量控制意识,从而使得他们能够更加顺利的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
2.3改进轨道施工技术,加强质量的控制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尤其是科学技术的进步,更是对高铁轨道施工技术有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加强其质量的控制也显得尤为必要。为了确保高铁轨道工程建设能够顺利的完成,首先需要注意的就是施工技术的改进,而比较常用的就是地质勘探技术。虽然现阶段我国对地质工作研究比较少,但是大部分高铁轨道进行施工之前,进行相应的地质勘探尤其重要,这一技术在传统的铁路轨道施工构成中也是常常使用的一大技术。而从相对科学的施工技术角度讲,高铁轨道地质工作应包含三方面内容:前期的地质情况预测、施工中的地质勘测、及地质灾害监测的施工技术。前期预测主要是指在施工前,由专家和轨道施工工作者运用仪器探测和地面调查等方法,初步了解施工地的地质构造,进而判断轨道设置的位置;施工过程中,则主要是对岩石进行调查和鉴定,这样是为了检测轨道施工周围的环境条件是否安全。而最后对地质灾害的监测,主要是指对靠近山体的一些轨道,或者是处于隧道中轨道进行深入分析,看其所处位置是否容易发生塌方等地质灾害,进而才能有效保证整个轨道施工阶段的安全性。由于高铁轨道在施工过程中面临的灾害类型不同,因此在施工时需要针对不同的地质灾害等问题采取相应的施工技术和防治措施,进而有效加强其质量的控制。
3结语
虽然我国高铁轨道施工建设工程都在如火如荼的开展中,但是其中却存在诸多的问题,而最为常见的通病则是:施工技术问题以及质量缺陷问题。虽然它们的成因各不相同,但是这些通病却对于高铁轨道的修建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并且要将影响人们的出行安全。以上分别对高铁轨道建施工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为此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其最终也是希望能够对整个高铁项目的修建技术以及质量进行严格的把关。
作者:李铁 单位:中交隧道局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速铁路;施工项目;成本控制;解决策略
一、高速铁路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原因及内容
工程项目的而成本控制是企业盈利标准的一项重要内容,成本越低,所带来的整体经济效益越高。因此相应的施工企业为了保证基本的盈利,需要进行细致的项目成本控制,一方面提升自身的效益,另一方面借助成本优势建立强效的竞争力发展机制,进而在如今竞争日渐激烈的铁路施工业中取得长足的发展。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是贯穿于项目全程的工作内容,包含了预算的计划成本、施工中的人力成本、资源成本,还包括了工程总体的技术投入和工期等内容。换一个方式来说,铁路的工程成本控制不是单纯的节约,而是在保证工程基本目标要求的情况下,避免浪费,并尽可能的提升资源利用率,通过较少的投入获取较大的收益。
就高铁的建设而言,高铁的技术要求和质量要求要远高于常规铁路的要求,其各类投入的成本提升使得常规铁路建设中没有明显体现的预算等实际成本问题日益严重,工程整体的造价受成本管理的影响波动较大,因此相应的承建企业所面临的成本控制管理方法选择的压力更大。对于高铁的成本控制,更多的集中在材料的成本控制、技术投入的成本控制和工期等方面的问题。
二、高速铁路施工项目成本控制中的常见问题
1、我国高铁建设发展相对滞后所导致的技术缺陷
技术缺陷不单指工程建设技术,还包括了工程管理和成本控制技术等综合内容。我国的高铁建设发展相对滞后,基本的工程施工技术大都从国外引进,包括一些高科技领域的相关设备等等,技术条件的滞后导致工程施工的技术成本投入大大提升,在专业标准的制约下,无论全套的管理机制和施工技术如何转变,工程成本在这方面的投入都很难由自身进行主动掌控,这就使得在技术投入上,施工企业无法有效控制工程成本。对于施工技术以外的成本控制技术等经济管理内容上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在当前的经济形式下,不同的经济责任主体对于经济的概念认识有着明显的差异,高铁属于近年逐渐发展起来的施工项目,大部分的施工企业对于总体的经济概念认识不足,相应的管理技术也存在缺陷,在这种影响下,投资方期待更高的回报,施工单位在满足具体的建设目标的情况下就会倾向于最终收益,而管理方则期待建设目标的达成情况,这就形成了一种相对的制衡,影响最终的整体经济情况,这是管理技术缺陷所引起的成本控制问题。
2、施工单位在成本管理上的不完善
高速铁路施工的基本成本包括工程施工前的场地拆迁、材料预算、工程人力资源及工费等几个方面,场地拆迁问题目前只存在于少数工程中,但就高铁建设行业的发展来看,未来这个问题会成为所有影响成本问题中的一个首要因素,拆迁工作的进行情况直接影响工程的主体工程开工日期和施工的效率,其产生的投入本身也是属于额外成本。在材料预算方面,由于高铁工程的建设目标都是提前制定好的,在质量等标准上有明确的规定,而施工单位的建设部门追求施工的便利程度,质量管理部门追求施工的总体效果,这使得工程材料的采购部门可能需要根据相关的需求进行材料的调整,而高铁的整体工程要求使得这种材料价格变动对成本有较大影响。人力资源和工费的控制问题是目前高铁建设成本控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由于高铁工程对于工期的要求相对较高,在施工的过程中一些非人为因素可能会致使工程延期,为了尽可能的挽回延期损失,施工单位可能会要求工人加大工作量,可能需要通过增加工作人数,也可能通过增加工费等方式来实现,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人力资源投入的总体成本。
三、解决高速铁路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具体策略
针对上述高铁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常见问题来看,其重要分布为外在的技术问题和内在的管理问题两个方面,因此我们在解决成本控制的问题上也可以从这两个方面着手进行。
1、加强技术研发以及提升经济管理意识
施工技术上的投入外在表现并不明显,但其实际所产生的额外成本是相当严重的,而且这种成本增加使施工企业处于相对被动的状态下,无法很好的进行调整和处理。想要扭转这种状态,一方面要从自身出发,加强相关技术的研究,减少工程施工中所需引进的技术种类和高技术含量机械。要不断提升经济认识,对于行业的经济标准进行重新认识,了解影响工程成本的主要要素,并以之为基础加强工程的标准整理,把握工程施工前的预算等,掌握主动权,并在施工过程中注意工程整体质量等要求,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提升施工效率,将工程成本和施工目的控制在一个平衡的水平上,即降低了成本,又不会使其引发工程问题并产生重复施工的状况。
2、施工单位要提升成本管理的科学化并注重其内在关联
对于施工单位内部成本管理的总体提升要注重科学性和关联性,从上文的分析来看,施工企业的经济概念不强,这导致了对质量、技术、材料等方面的要求无限制的提升,很少有专门性的成本控制理念,而专门关注成本的部门一味追求成本控制,忽略工程目标。这两者的矛盾正是成本管理科学性不足的体现,企业应当充分明确各个项目组之间的责任分派,并将成本控制的问题放在台面上进行公开讨论,将其作为工程整体目标来看,有了整体的认识后才能避免小范围成本控制措施的失当,另一方面通过内部关联也能更有效的提升成本控制效果,全面的改善工程整体效益,通过完善的总结和归纳,还能在工程施工中所出现的突发问题进行及时的弥补,提升容错空间,降低额外成本产生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曹晨光.铁路建设项目施工阶段造价管理研究[J].山西建筑,2011,(09).
[2]王阳.铁路项目投资控制分析与建议[J].铁路工程造价管理,2009,(03).
[关键词]铁路建设工程;问题;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TH5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0-0144-01
前言:铁路建设工程是我国进行现代化发展与建设过程中所必须进行重视的内容,这不仅对于国家的交通运输水平具有直接的影响意义,还能进一步方便国民的出行。在进行铁路建设工程的发展过程中,提高其工程质量以及效率一直是十分重要的内容,想要保证铁路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其管理工作是基本的影响因素。加强对于铁路建设工程的管理能够有效的提高建设工程的工作效率,同时在管理中还能对施工的质量进行及时的监控,在我国铁路建设工程水平的提高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1.我国铁路建设工程管理的发展概况
1.1 我国铁路建设工程管理的发展背景
在国家发展初期阶段,经济水平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具有较为显著的差距。由于经济的落后,导致国家对于各项发展项目的重视程度较弱,铁路建设工程作为一项重要的发展内容,国家对其的经济投资力度有待提高。所以在当时铁路建设工程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其中管理工作不到位较为突出。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逐渐好转,国家对于现代化建设的重视程度逐渐加强,其中将提高铁路建设工程管理水平作为一项重要的基本目标,这对于铁路建设工程的完善与进步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
1.2 我国铁路建设工程管理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正在积极的进行铁路建设工程的改革与完善,主要就是对其管理工作进行必要的加强。合理完善铁路建设工程管理标准,使管理工作的实施更加有效,从而提高铁路建设工程的总体质量以及安全保证。虽然现阶段我国铁路建设工程管理水平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加强,但是还存在一些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存在四个方面,成本管理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工程标准化管理不够完善、工程质量管理有待提高以及工程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只有从这四个问题入手对铁路建设工程的管理工作进行完善与提高,才能从根本上做到铁路建设工程的改革,促进铁路建设工程总体水平的加强,使我国在国际中的争能力有所增强。
1.3 重视铁路建设工程管理发展的必要性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国家对于交通运输能力的要求也不断的加强,所以在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铁路建设工程已经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铁路建设不仅对国民的出行方便起到重要的支持作用,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带动我国运输业的发展,进而保证国家的经济水平在未来的发展中有更好的提升,这在现代化社建设中尤为重要。重视铁路建设工程管理发展十分必要,在现有的基础上提高铁路工程的质量,同时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有效性,使我国铁路建设工程的施工水平得到显著的提升。
2.铁路建设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成本管理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
目前在我国铁路建设工程管理中还存在一些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其中成本管理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是一项重要的内容。铁路建设工程的开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成本,所以在施工之前要对所需要的成本进行详细准确的预算[1]。但是目前我国铁路建设工程中相关的管理人员对于成本管理的意识较弱,导致其在进行成本预算中不能有效的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对于很多施工环节中所需要的成本进行忽略,所以使得在进行正式的施工中发生资金短缺状况,这不利于铁路建设工程的顺利进行。
2.2 工程标准化管理不够完善
在铁路建设工程发展的过程中,现阶段工程标准化管理不够完善也是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这使得我国铁路建设工程高效快速的施工造成较大的影响。工程标准化管理不够完善主要体现在对施工中各个环节的管理没有统一明确的标准,使得各个施工环节不能进行有效的衔接,从而提高施工效率。工程标准化管理对于铁路建设工程来说十分关键,标准化不仅有利于对各项施工环节的管理还能够通过对比分析找出某一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及时的进行整改,以免其对整体施工造成严重的影响。
2.3 工程质量管理有待提高
在未来的发展中,铁路建设工程的整体质量有待进一步加强,这就要求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得到一定的提高。目前在我国铁路建设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工程质量管理由专业的管理人员进行负责,但是存在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具有较大差距,一些管理人员不能较好的掌握相关管理的标准对铁路建设工程进行有效的管理[2]。工程质量管理水平较为落后导致国家的铁路建设工程发展较慢,所以想要使我国铁路工程在未来有更好的发展就要努力提高整体质量水平。
2.4 工程安全管理存在问题
安全问题是所有施工工程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在铁路建设工程中也不例外,但是目前铁路建设工程的安全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其施工的安全性受到一定的影响。铁路建设工程中的安全管理较为薄弱,相关的安全管理条例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在各项施工环节中都存在一些危险性较大的工作,需要安全管理进行进一步的重视。现阶段我国铁路建工程中的安全管理人员在进行管理工作时也不够严格,所以导致施工人员对安全性问题较为松懈,容易引发施工过程中的危险,严重的将威胁到施工人员的生命。
3.提高铁路建设工程管理水平的基本措施
3.1 加强铁路建设工程成本管理
想要使我国铁路建设工程的管理水平进行有效的提高,首先就要加强铁路建设工程管理。铁路建设工程的相关部门要对成本预算加以重视,在施工前对施工工程所要的所有成本进行准确的计算,根据成本预算中的内容对施工所需材料以及其他施工器械进行严格的把控,保证所有的花销在成本预算之内。加强铁路建设工程成本管理能够有效促进铁路建设工程的发展,使工程的经济效益得到显著的提高,这对我国未来的经济建设也起到重要的影响意义。
3.2 完善工程标准化管理
完善工程标准化管理也是我国铁路建设工程发展中的重要目标,想要完善工程标准化管理首先就要对现阶段的标准进行细致的研究与掌握,根据不同的施工环节工作进行相关统一考核以及检查标准的制定,保证其在管理过程中更加便捷有效,同时提高了管理工作的效率。
3.3 提高对于工程质量管理的监制
提高对于工程质量管理的监制是提高铁路建设工程的管理水平的重要基础,在现有的工程质量管理监制的相关条例上,针对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合理增加必要的质量管理条例,同时严格执行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有效提高铁路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
3.4 增强工程安全管理的重视力度
现阶段增强工程安全管理的重视力度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铁路建设工程要对施工安全加以重视,对各个环节的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工作,使其能够更加正确合理的进行施工,防止安全性事故的发生。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不仅对施工人员的生命有着基本的保证,更为重要的是能够提高铁路建设工程施工的有效性。
4.结语
铁路建设工程是我国现代化发展中较为重视的内容,虽然现阶段铁路建设工程管理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相信经过在未来的不断努力后我国铁路建设工程管理水平将会有极大程度的提高,进一步的将促进铁路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的加强。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铁;确权审计;风险;对策
高铁作为现代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高科技产品,以其高速度、大容量、低污染、安全可靠著称的先进的交通工具,高铁的修建,缩短了旅客旅行时间,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对沿线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推进和均衡作用;促进了沿线城市经济发展和国土开发。随着京沪高铁、哈大高铁、京广高铁等相继开通运营,中国高铁正在引领世界高铁发展。部分高铁修建的征地拆迁由沿线地方政府负责本省市境内的征地拆迁实施,承担征地拆迁相关费用,以实际发生数额经合资各方认可后作为资本金入股。这种新型货币出资方式,最终资本金如何确定?就需要中介机构对各地方政府代垫的全部征地拆迁补偿费用计价依据的合法性、合理性,征地拆迁费用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进行确权审计。
由于确权审计的结果关系到各地政府支付征地拆迁补偿费能否被确权、能否计价入股,关系到各级地方政府的政绩,由于征地机构经费实行预算制度,如果费用不能被确权,导致地方政府的开支无法列支,以及高铁线长点多面广等特点,对确权审计提出很高的要求。
一、高铁征地拆迁的特点
1.高铁修建线长、点多、面广、时间久,涉及省(市)多、拆迁主体多、管理部门多、被拆迁人多、拆迁参与方多、涉及征地拆迁资料多、工作量巨大。同时高铁征地拆迁与地方政府市政配套和其他工程建设交织。由于高铁的巨大影响力,沿线地方政府均有意借助高铁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提高城市影响力,沿线车站建设,特别是位于枢纽的车站要求实现综合交通枢纽的理念,与所在城市的发展规划、与地铁公路等交通设施衔接、与城市交通系统相融合、地面建筑和各类管线迁改等众多方面,工程类型及工程内容极其复杂;对于部分省市的枢纽联络线和动车走行线众多,既有站改造和过渡工程量大、不同速度标准线路并存,轨道类型多样;高铁工程与其他工程建设并行,工程用地交叉,征地拆迁涉及利益主体复杂。
2.各省市征地拆迁补偿政策不统一,各地征地拆迁组织实施方式差异较大,现行征地拆迁补偿政策不合理,对于国有土地附着物“必须进行评估”,集体土地附着物按政策补偿,导致国有土地上附着物按“市场公允价值”补偿远远高于集体土地补偿标准,近些年物价的飞涨,部分政府颁布的补偿标准与实际物价水平脱节,房屋、装修及附着物补偿标准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不适应,导致文件执行难度较大。现在社会信息传递途径广泛,速度较快,因政策不统一,导致征地拆迁意见较大,矛盾较多,引发社会,社会矛盾层出不穷,与国家倡导的“和谐社会”相违背,群众维权意识的不断提高,各级政府对待高铁的拆迁工作一般均以“维稳”为头等大事,要求“依法合规”推进征地拆迁,对“钉子户”采取“定点、定人、定时间、定任务的方式,做耐心细致的协调工作”,特殊补偿事项和补偿项目较多。
3.征地拆迁利益大、隐蔽性强。征地拆迁具有一次性、不可逆性,征地拆迁实施后原有地上附着物被拆除,拆迁数量真实性、准确性很难据实复核,隐蔽性极强,给部分心存侥幸的人留下舞弊的空间,导致征地拆迁工作成为的高发领域。
4.征地拆迁实施单位无成本控制压力和动力。高铁沿线征地拆迁由沿线地方政府负责组织实施,资金由各省市政府筹集,支付的征地拆迁费用经审计确权后计价入股。各地(市)、区(县)、乡(镇)村各级政府拆迁主管部门作为拆迁实施主体,为能“及时完成征地拆迁任务,按时提交建设用地,保证高铁顺利施工”的政治任务,需在“维稳”的前提下不惜代价完成这一目标,没有成本控制的压力和动力。部分基层参与征地拆迁实施单位(如街道办、村委会)同时还是被拆迁人,为了调动基层单位工作积极性,保证征地拆迁工作顺利实施,存在虚增数量、甚至自行提高补偿标准的情况。
5.征地拆迁前期准备工作不足,实施中又采取强力推进,补偿费用清理实施滞后、仓促。为保证高铁建设顺利开展,确保工期和投资计划圆满完成,各省市组织征地拆迁工作时,严禁因征地拆迁延误工期,征地拆迁工作开展匆忙,清点核量工作实施不深入,数量不准确,依据不齐全,档案不规范不完整,存在大量“先征(拆)后补”的情况,征地拆迁又采取“先补偿后清理”部分省市对费用清理和确权审计的必要性认识不足,导致确权审计的客体资料存在很多瑕疵。
二、高铁征地拆迁确权审计可能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领域
1.征地补偿费确权方面可能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征地补偿费包括土地补偿费、青苗补偿费、地上附着物补偿费等,征地补偿款主要存在以下主要风险:青苗及附着物补偿数量与征地情况严重不符;附着物数量未按“清点核算表”确认的数量补偿,虚增附着物数量,虚列补偿内容,提高补偿款;国有划拨土地按市场价值对被拆迁单位进行补偿后,按出让用地竞拍底价重复上报国有土地征地费;部分单位存在地上附着物分别按拆迁、征地事项重复补偿的情况;自行提高补偿标准等。
2.拆迁补偿费用确权方面可能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拆迁补偿费用实物数量确认依据不充分;拆迁补偿费用补偿标准确认依据不充分;擅自扩大补偿范围,对补偿政策明确规定不予补偿的事项予以确认补偿;与其他工程交叉的拆迁支出没有按要求进行费用分摊,将当地政府建设拆迁补偿款计入高铁,虚报和重复列报拆迁补偿款等。
3.各项税费可能存在的重大错报:将不符合应税条件的税费纳入费用清理范围,将明确不应承担的税费纳入费用清理范围,相关税费未按法定文件规定收费标准计列,预计估各项税费等。。
4.工作费用及其它可能存在重大错报风险:将与建设无关的费用纳入费用清理范围,工作经费核算不规范,支付不合规;出资人将其应承担的债务成本,纳入本次费用清理范围。
三、针对高铁征地拆迁确权审计风险点的对策
1.全面审计验证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针对高铁征地拆迁的特点以及确权审计可能存在的重大错报,应采取全面的详细审计,即各独立负责征地拆迁补偿的单位,各被拆迁人的“一户一档”资料均纳入审计范围,对各省市拆迁实施主体申报的征地拆迁补偿费用及其支持性证据满足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的项目进行确认;对于部分满足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的项目,退回申报方补充充分的证据,对补充的证据进行再次确认;对于部分申报的征地拆迁补偿费用项目确是合理但不合法或法律法规没有做出明确规定的,提交委托人决定。
2.多专业协作,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廉洁自律,客观反映。针对高铁征地拆迁涉及的专业知识面广,业务差异较大,各审计小组在人员配备方面均需注册会计师、造价师及评估师组成。各专业人员应严格恪守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审计人员在与基层群众接触时,对接触的审计现象要做到不评价、不定性、不引发矛盾,对遇到审计问题对外只客观描述实际情况,不发表个人意见。
3.建立充分有效的沟通机制,首先加强与委托方的沟通,建立周报制度,审计组将每周工作进展情况、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下一步工作安排、各被审计单位征地拆迁资料整理报送工作进度等情况向委托方通报;对于审计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存在的困难,及时向委托方通报,请委托方协助解决。其次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召开项目启动会、在审计过程中对审计中的事项与被审计单位及时充分沟通,充分听取其意见。再次项目组内部的沟通,及时了解各小组的工作进度和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关注不同辖区之间是否存在交叉、重复补偿。
4.做好审计计划和现场审计前的专项核对。在现场审计开始前,将各申报单位申报的费用清理档案进行详细的检查、校对、复核,对异常情况进行详细纪录,使现场审计更具有针对性,目的性。
5.确定征地拆迁的补偿标准,按标准执行审计程序。在实施审计前,与委托方、费用清理申报单位确定执行的补偿标准。该标准可以是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地市文件,也可以是双方认可的标准。对于执行地方拆迁补偿政策的,审计人员应复核政策文件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对未经授权擅自制定的文件不予认可。对于双方确定的标准的,审计人员应评价其合法合规性,对于不合法合规的内容由双方调整。
6.确定审计主线,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以征地拆迁资金的拨付、使用为主线,逐级检查核对是否存在资金截留、挪用、舞弊等行为;以费用清理汇总表、费用清理明细表、支持性证据进行逐级核对,检查是否存在数据填报错误,费用清理依据是否充分,对费用清理明细表、汇总表重新求和计算,并检查其勾稽关系。
针对征地拆迁补偿费的两大因素“量”和“价”,有针对性的对征地拆迁“量”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价”的公允性及客观性进行测算、复核、检查。对于国有土地房屋拆迁补偿复核检查《房地产估价报告》,对于不符合《房地产估价规范》等文件规定的,要求予以完善整改,不予完善视同依据不充分不予确认。对于土地补偿费用获取国土部门获取国土部门出具的《征地协议》与费用清理表上的征地“亩数”核对是否一致;核对时要注意核对菜地、林地、水塘等面积,对菜地和林地的补偿价格不一致,是否存在征地、拆迁重复补偿的情况,检查“青苗及附着物补偿”标准是否符合政策规定,是否存在擅自提高标准的情况;对于青苗及附着物获取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拆迁实施主体、监理单位签字确认的《清点核量表》与上报明细进行核对,是否存在虚增附着物数量的情况、是否存在重复补偿的情况;对于安置补偿费取得国土局或社保局等部门出具的《安置测算明细表》和《安置公告》的人数与上报人数核对,按年龄段进行核对,年龄段不同补助标准不同,是否存在超标准补偿的情况。对于集体住宅和集体非住宅房屋拆根据不同的性质,不同的补偿款项,分别核对适用的文件与数量,根据房屋面积示意图重计算房屋面积;对房屋拆迁补偿金额进行复核测试,复核拆迁补偿是否符合拆迁补偿安置政策,对存在擅自提高标准或超标准补偿的情况进行逐项测算,统一进行取证、确认;对于各项税费根据政策文件规定的缴费基数和标准重新计算征地拆迁税费;对可能存在异常的风险领域、计量误差的区域作为审计重点,执行相关测试程序,直至消除疑虑。
分析征地协议亩数与上报青苗及附着物折亩数是否匹配,是否真实公允,考虑夹心地、边角地等情况,一般青苗及附着物占地面积按极端情况是征地面积的1倍以内可以接受,超过1倍需进行取证确认,要求进行解释,解释不合理的不予确认;将《清点核量表》与上报清册明细数量进行对照比较,分析其合理性;取得施工红线图,匡算征地面积,并与上报征地面积进行分析比对;对被拆迁户室内装修面积与房屋面积进行合理性分析;对被拆迁户室外附着物如庭院绿化、水泥地坪、树木、猪舍等合计占地面积与土地面积进行合理性分析。
对于协议尚未签订的被拆迁户,费用清理表中预估填列的数据,截至审计结束日协议尚未签订的,暂不纳入本次费用清理范围,预估金额调整计入“确定未来必然发生但无依据、无法准确计算费用金额的预估费用”;对于费用清理表中数据系预估,期后取得《拆迁补偿协议》或其他有确切证据证明拆迁补偿金额,按确认的金额的对费用清理数据进行调增或调减;对无依据的预估数据,经取证不予确认。
在查阅核对、调查走访、访谈询问、现场观察、勘测丈量等过程中注意发现舞弊线索,对注意到的审计信息及时归纳汇报,制定有针对性的审计程序,取得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获取拆迁勘测定界图或施工设计图、拆迁安置公告,根据拆迁勘测定界图所在位置,抽取位置比较敏感的被拆迁户进行实地走访查勘,核实是否存在超范围拆迁,是否存在地方市政建设“搭便车”拆迁;争取由参与清点核量的、各地指挥部人员或施工、监理单位人员带领进行现场勘察走访,或由被审计单位经办人员带领实地现场查勘现场、拍照还原原貌、实测丈量拆迁范围、询问实施单位拆迁实施情况以证明拆迁合理性,充分利用卫星定位系统;对勘察走访人员询问内容进行录音,联系实地察看现场的被拆迁户进行访谈,(对被访谈人的身份证拍照留档)访谈内容已经形成文字记录的由对方签字确认。
郑州局目前虽然只运营了两条线路,但由于高铁的速度快、标准高,除货运处外,机关业务处室几乎囊括了所有部门。为加强对高铁的管理工作,又成立了郑州铁路局高速铁路委员会办公室。在35个局管站段中,涉及高铁业务的站段有19个,占54.3%,分别是郑州、郑州北、郑州东、洛阳站、新乡、洛阳车务段、郑州客运段、郑州机务段、郑州、洛阳、新乡供电段、郑州洛阳、新乡电务段、郑州通信段、洛阳工务段、郑州、新乡桥工段和郑州车辆段。3个建筑段全部涉及高铁业务,分别是郑州、郑州北、洛阳建筑段。徐兰客专郑州-徐州段已于2012年12月26日开工建设,未来沿线的开封、商丘站也将涉及高铁业务。
二、目前高铁运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高铁设备质量还存在一些问题
由于郑西高铁建设较早,我国整体对高铁的认识深度不够,加之投资规模控制严,以及特殊的地质结构,郑西高铁尽管已运行近3年,仍存在着多处因线路病害、隧道病害、道床板上拱等设备隐患引起的限速处所。在新开通运营的京广高铁(郑局管段)上,ATP速度值误差、RBC无线连接超时、收不到进路预告信息以及应答器信息缺失、ATP死机重启、牵引回流通道不畅等设备问题也时有发生。
2.委托运输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由于中国铁路运营管理长期处于政企合一的状况,在高铁运营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我国高铁建设的初期构想是建、管、运一体公司化独立运作,即由各客专公司负责各客运专线(高铁)的建设、管理、运营工作。但随着实践的深入,原铁道部为加强新建合资铁路运输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输效率,确保运输安全,促进合资铁路发展,将新建合资铁路委托铁路局运输管理,委托内容主要包括运输组织管理、运输设施管理、运输移动设备管理、运输安全管理、铁路用地管理等6个方面。为指导各路局和客专公司对委托运输管理模式的运作,原铁道部在2008、2009年下发了《关于新建合资铁路委托运输管理的指导意见》(铁政法〔2008〕232号)和《关于委托运输管理的合资铁路有关铁路用地管理问题的通知》(铁运〔2009〕17号),根据执行情况并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基础上,于2011年又下发了《关于新建合资铁路委托运输管理的指导意见》(铁政法〔2011〕149号)及《铁路委托运输管理协议(示范文本)》、《铁路委托运输管理专项管理细则(示范文本)》,新的指导意见和示范文本兼顾了各方面的利益,具有很好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委托运输管理方式便于全路统一调度和利用资源,充分利用路局既有的管理经验和人才,弥补高铁跨越式发展带来的各客专公司运营管理经验、人员等方面的缺陷,发挥全路一盘棋的作用。但在实际运营管理中,还存在着以下不足:2.1不利于发挥路局的主观能动性尽管原铁道部《关于新建合资铁路委托运输管理的指导意见》明确规定了双方自愿的原则,但由于是在原铁道部主导下的委托运输管理,路局和客专公司实际上是包办婚姻,没有达到自由恋爱的水平。高铁的业绩好坏,和路局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高铁盈利多与少,路局均是收取固定委托运输管理费,而且是成本,没有经济效益。只靠行政手段是无法调动职工在管理和提高高铁效益等方面积极性的。
2.2不利于设备更新改造、缺陷补强
由于高铁列车速度快,设备的良好状态对高铁运营安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委托运输管理协议明确了受托方(路局)应当根据受托管理设备的状态、设备修程和运输生产、安全保障的规定,及时向委托方提出设备大中修、更新改造、专项整治以及安全技术设备投入等建议,经委托方履行决策程序后执行。但在实际执行中,对于路局提出的建议,客专公司由于不了解现场运营实际,往往需要一个很长的决策周期,程序也非常繁琐。例如:按规定,通信、信号、信息机房需设置工业精密空调,个别机房需两路电源,而郑西客专沿线各站机房使用的均是普通民用空调。自开通以来,路局一直提出此项问题,郑西公司同意立项后,又让路局做设计,路局只有委托设计部门进行设计。设计文件送公司后,还需要方案审查、预算审批,上报总经理办公会,待董事会批准等。在双方签订补充协议后,才能到实施阶段,但现在公司对方案还没有审查。其他项目情况与此类似,周期太长。如果空调发生故障,后果将不堪设想。相对于既有线的改造项目,等于是经过2遍计划管理程序,效率非常低下。
2.3高铁生活、生产配套设施不足
由于高铁线路大多建设在城市边沿,距离城市中心较远,大多数高铁车站公交线路非常少,职工上下班路途较远,耗时且不方便。郑西高铁的维修工区至今还没有全部建成,个别职工需租用当地民房。原设计的各类机房、变配电所等均为无人值守,在设备质量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下,无法及时处理各类故障。现在基本上都有技术人员24小时值班,但由于配套设施不足,给职工正常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
2.4高铁新技术应用广泛,需各方面专业人才
高铁运营管理对人才素质要求非常高,尽管路局从站段中抽调了各类优秀人才从事高铁的生产和管理工作(无形中也降低了既有线的人员素质)。但由于高铁涉及的专业非常多,有些在既有普速铁路没有或不那么重要的专业却在高铁中显得非常重要。例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与机电设备控制系统(FAS/BAS)、客服系统、空调设备、电梯设备、牵引供电与电力系统的外部电源的运用维护、精测网的复测、沉降观测、建筑结构鉴定、构(建)筑物变形测量及线路复测等技术设备,由于既有线没有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均需委托第三方的专业机构或厂家进行维保。
2.5沿用既有普速铁路管理模式,需创新实践
目前,高铁的运营管理模式基本上与既有线管理模式一脉相承,工务、电务、供电、房建、车务等设备管理部门也是比照既有线的模式进行设备的划分。但在既有线分的很清楚的设备管理权限,在高铁中却存在着个别设备谁都不管、推诿扯皮的现象,究其主要原因,一是怕担责任,二是设备资产是客专公司的,保姆思想比较严重,尤其是在高铁车站,客运部门作为设备的主要使用者,发生问题时,需和各个部门协调,经常出现谁都不管的现象。现在,供电段、工务(桥工)段、通信段、电务段等站段都成立了高铁科,并都要求主管领导负责高铁工作,但每个段不同的专业又归不同的主管领导负责,各个维修工区又都有不同专业的技术人员进驻,出现管理交叉重叠的现象。
三、思考与建议
1.对高铁资产进行梳理,提高管理效率
原铁道部作为合资铁路最大出资方,占绝对控股地位,地方政府作为另一出资方,也是国有资产,可采用国有资产划拨的方式,也可采用用城际铁路原铁道部所占资产置换方式,改变合资高速铁路的性质,资产交各路局,由路局代表铁路总公司对高铁管理、运营,并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这种方案为最优方案,一是避免了目前各路局的保姆角色,发挥路局的积极性;二是避免了客专公司对实际运营情况的不了解,不能及时解决高铁出现的问题的情况;三是路局作为资产和经营方,可兼顾既有线与高铁的旅客列车开行方案,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另一种方案是,取消委托运输管理模式,由各客专公司独立运营各高铁线路。这种方案的最大优势是对设备发生的问题可及时投入资金进行处理,避免扯皮现象,保证高铁安全,不足之处是势必造成路局和客专公司在既有线与高铁线路上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的竞争,不利于发挥全路一盘棋的作用。
2.建立奖励机制,提高高铁效益
在目前委托运输管理模式下,高铁的收益全部归属客专公司,路局每年只获得了委托运输管理费,高铁开行旅客列车的多少与路局利益关系不密切,而且高铁开行多了,还势必影响既有线旅客列车的上座率,也就影响到了路局的收入。现实情况是,高铁列车开行多,铁路局的设备维修、保养工作量大,安全责任大,客流大,车站工作量也大,投入的人力也就越大。因此,要建立适当的奖励机制,使路局也能从高铁收益中获得应得的利益来补偿停运既有线旅客列车的损失,提高其积极性。可以从开行的对数、客座率、发送人数、客票收入等方面制定奖励办法,制定路局、客专公司都能接受的奖励方案,达到共赢的目的。
3.改变分散的运营维护模式,优化生产力布局
由于高铁运营的产品只有旅客列车,没有货运和行包业务,产品单一。因此,可考虑将分散管理模式改为集中管理模式,即:将郑西高铁沿线各站(属洛阳车站、车务段)和通信、信号、供电、电力、房建、水电、线路、桥梁等专业合并为一个单位管理(高铁综合段)。京广高铁安阳东、鹤壁东、新乡东、许昌东站与其他专业组合为一个高铁站段,郑州东站可吸收各专业驻站工区。这样可避免不同站段间、不同专业间推诿扯皮现象,形成合力,提高生产力。
4.培养人才,逐步建立路局的维保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