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广告设计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实习目的:通过生产实习了解设计管理和企业生产营销情况,在这个基础上把所学的商务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实际工作能力与分析能力,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实习时间:2009.4.23-2009.6.1
实习地点:武汉 泛美广告公司
总结报告:
关键词:现代报纸广告;报纸广告设计;误区;设计方法
现代报纸广告在设计的过程中存在一些误区和问题,影响着报纸广告的发展,只有将这些误区消除,转变报纸广告的设计方法,才可以提升其优势,促进其发展。
一、现代报纸广告设计中存在的误区
现代报纸在先进电子媒体的影响下,拥有者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报纸运行成本低,具有可重读性、广泛性等特性,为此成为了各大广告商进行广告信息传播的一种媒体。现代报纸广告的设计与其产生的广告效果有直接的关系,但是在现代报纸广告设计中,存在一些误区,进而无法将报纸广告的特色呈现出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报纸业发展起来,虽然现在媒体众多,但是传统媒体报纸拥有自己的特色,目前报纸广告也逐渐的走向成熟,报纸广告的设计目的、变现形式等均受到了关注。在当前的报纸广告设计中存在一些误区,影响着报纸广告设计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报纸广告设计目的不明;第二,盲目的迎合大众;第三,模仿现代电子媒体广告设计;第四,广告与销售不同步;第五,缺乏风格。
二、现代报纸广告的设计方法
报纸是我们生活中接触最早的一种媒体,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报纸顽强的生存着,人们每天从报纸中获取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中有一部分特殊的信息,称之为报纸广告信息。报告广告是报纸信息发展中的产物,在现代生活中,科学技术不断的进步,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变得广阔,报纸以及报纸广告的市场竞争压力的增加,报纸广告的目的、效果、设计形式等,均需要不断的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为此需要加强报纸广告设计。为了将报纸广告设计中存在的误区消除,改善报纸广告设计的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加强报纸广告设计的文字视觉艺术报纸这个传统的媒体,其中的广告信息是有文字、图片、色彩三种元素组成的,文字是最常使用的一种元素,在报纸独有的优势和特性下,文字可以在报纸上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在报纸广告设计中文字占主要的位置。文字是报纸广告设计的基础,也是视觉艺术中的最基本元素,所以在报纸广告设计中,文字的设计、编排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报纸广告设计中,想要体现出视觉艺术效果,需要对文字选用的大小、字体等加强,通过文字将广告清晰的、淋漓尽致的呈现在读者的面前,通过文字将报纸广告中的内容、有层次的表现出来,并给人舒适感。第二,加强报纸广告设计中的色彩艺术在报纸广告设计中,在文字视觉艺术的基础上,搭配一定的色彩,可以呈现出报纸广告的独特性,还会增加报纸广告在人们脑海中停留的时间。所以在报纸广告设计中,需要合理的选用色彩,增加报纸广告的色彩艺术。色彩同时也报纸广告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报纸广告设计中,需要根据报纸广告的类型、商品的特性,结合读者的适应性,增加色彩艺术,提升报纸广告设计的美术效果。第三,加强报纸广告的创意设计在新时代广告的设计需要创意,创意是广告生存支柱,在当前这个广告时代,报纸广告想要成功的突显出来,除了需要具备文字视觉艺术、色彩艺术之外,还需要具有创新。报纸本身是一种特殊的媒体,报纸广告的设计,在报纸特性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给读者呈现出新鲜感,吸引读者的目光。在报纸广告设计中,如果要使用图片,则对图片质量的要求非常高,图片在细节上的处理要非常的细腻,可以呈现出焕然一新的视觉效果,第四,加强报纸广告的版面设计一则优秀的报纸广告,不仅需要有优秀的设计,还需要有良好的版面设计,在报纸广告版面设计中,需要保证广告的设计与报纸的风格定位一致,使得报纸与报纸广告保持整体上的一致性,不影响报纸这个传统媒体的风格。其次需要对印刷熟悉,报纸广告的设计,与实际印刷后的成品,在色彩上,有时存在差异性,在电脑排版中呈现的视觉效果非常高,但是在印刷后,出来的成品与电脑中的版面存在差异性,所以报纸广告版面的设计,需要加强设计者的印刷知识,保证报纸广告出来的成品与设计效果一致性。最后就是在版面设计中,需要合理的选用文字、图形,现要报纸广告版面设计中,文字和图形的应用非常的讲究,一定要注意版面的协调、美观性。
三、小结
当前我们的生活被各种各样的广告覆盖着,在众多广告中,报纸广告想要醒目、明了,需要从设计上入手,走出以往报纸广告设计中的误区,加强广告设计、广告版面设计等。走出报纸广告设计的误区,注重报纸广告设计的艺术性,将审美艺术、视觉艺术等表现出来,不过需要保证印刷品的质量。报纸是最具传统特性的媒体,报纸广告是报纸发展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信息,为了充分发挥报纸的作用和功能,需要保证报纸广告设计的质量。
作者:董志宏 单位:吉林工商学院党委宣传部
参考文献:
[1]金辉.现代报纸广告设计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
[2]瞿古月.基于现代报纸版面设计的艺术性分析[C].西部发展论坛论文集,2016.
一 、专版广告 设计要突出党报的特点。专版广告大部分以文字宣传为主 ,也就是广告界所说的软广告,这类广告很象新闻报道,但又不同于新闻报道。党报新闻版面的设计要遵循简洁、明快、庄重、大气的设计风格,专版广告的设计同样要遵循这样的风格。新闻版面设计体现的是报纸的总体设计体系和编辑的设计思想,而专版广告设计除了报纸的总体要求,更多受制于客户的特殊要求,客户觉的自己出了钱,往往会按自己的想法,给广告编辑提许多并不合理的要求,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要求过度装饰。报纸版面装饰是版式设计必不可少的,许多的都市类报纸,在版面装饰上下了很大功夫,使得版面五光十色、丰富多采,这也符合许多读者的阅读要求。这些客户正是基于这样的心理,按都市类报纸的标准要求党报的版面设计。所以党报专版广告设计的难点就在这里,不能受都市报的影响按都市报纸 的要求去设计,既要客户满意,又要符合党报的要求,这就需要广告编辑与客户讲明道理,在简洁、明快、庄重、大气上下工夫,突出党报的特点,切记过度装饰,设计的花里胡哨,破坏党报的整体风格,如加过多的底纹和线条,作不必要的立体字,标题用复杂的过渡色等等。专版广告以文字为主,往往因为文字过多版面排的很满,给读者阅读造成心理压力,恰到好处的留白,三个字以上的栏间距及图片说明排在图片的左右等都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专版广告设计要注重整体效果,也要注意细节刻画,如文中小标题、刊头、底纹、线条等的处理,整体效果注重庄重大方,细节刻画要精细雅致。
二 、 专版广告中图片的运用和选择。图文并茂是设计优秀版面的原则之一,图片是版面设计不可缺少的要素,在版面中的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图片是新闻的重要表述形式,被称做版面的眼睛,当今时代被称做读图时代,说明图片在平面媒体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报纸采用大量的图片报道,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而所用的图片所占的面积也越来越大,在版面上地位也越来越突出,以视觉艺术的魅力吸引读者的眼球。一个版面设计的好与坏与图片的优劣关系很大。专版广告中图片的选择,应选择最契合主题要求、新闻性、艺术性具佳的图片作为主题照片,安排的面积要大、地位要突出,与其他图片要相呼应。专版广告的图片选择不同于新闻版块中的图片,新闻版块中的图片可以与本版的内容有关,也可以作为单独的图片新闻出现,如图片质量有问题可选择其他图片,编辑选择的余地很大。专版广告中的图片,多数是围绕专版广告的内容服务,是专版广告的组成部分,有些资料图片由于年代久远或拍摄水平等问题,图片质量非常不好,但客户要求必须用,不能用其他图片代替,这就需要广告编辑在图片处理上 下功夫,保证图片的印刷质量 。专版广告中主要图片的颜色有时还能决定整个版面的基本色调,如主要图片的色调与专版广告的内容一致,就可以把图片的色调做为这个专版的基本色调,整个版面的色彩围绕基本色调来处理。
三 、色彩的运用要符合党报的要求。当今的报纸多数是全彩色印刷,每一个版面都与颜色有关,应用好色彩为报纸服务,是每位编辑的职责,也是应具备的能力。党报的版式设计要求是简洁、明快、庄重、大方,色彩的运用同样要遵循这个原则。版式设计要注意色彩的运用,一块版面应有本版的色彩基调,以体现本版的主题思想。版面的色彩基调应根据版面的定位,稿件的内容及主要图片的色调来确定 。版面的色彩切记复杂,最好在同一色系中追求变化,不必要采用强烈的冷暖色调对比、补色对比,使版面色彩过于热烈、刺眼,反而使读者不舒服。色与色之间的关系必须符合色彩的美学规律,使用同一色系的颜色,要在其明度、深浅进行处理,既统一又有 变化,版面中的颜色不应孤立的存在,应与其他颜色相互呼应,产生联系,使色彩成为有机的整体,使整个版面产生节奏感,给读者统一和谐的 视觉感受。色彩运用的好可以处理好版面全面与局部的关系,通过色彩的强弱、层次引导读者的视线,让读者按编辑的要求阅读报纸。色彩是一种情感语言,用不同的色调可以表达不同的内容和不同的版面语言,运用的好可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让读者带着愉悦的 心情阅读 报纸。2011年12月23日我供职的报社刊登的《热烈祝贺紫轩荣获中国驰名商标》专版广告,在版式设计时,我们根据客户提供的文章内容和图片,以主要图片的色调和客户产品葡萄酒的颜色紫色确定专版的主色调,标题、专版中的其他色块都在主色调的基础上产生变化,各个 标题和色块颜色不同,但又在同一色调之中,色彩既丰富又统一,让读者看到广告很快联想到葡萄酒那诱人的玫瑰色。整个广告色调淡雅柔和,格调高雅,充分体现了紫轩葡萄酒的意蕴、韵味和魅力。
1新闻摄影元素有助于公益广告准确传达设计创意
在读图时代,“一图胜千言”的说法越来越受传媒界认可。国外一份统计显示:20世纪50年代,在平面设计中摄影图像的使用率约占30%;到60年代,绘画图像与摄影图像各占一半;60年代末70年代初,摄影图像使用率已上升到60%~70%;70年代后期则达到80%左右;至80年代,经济发达国家摄影图像的使用比例达到90%以上[2]。在报刊公益广告设计中,运用新闻摄影元素作为画面的主要视觉形象,不仅有补充标题和正文的意义,而且有提高注意率、增强需求或使其明朗化的能力。比起语言文字,比起艺术摄影、绘画等图像形式,新闻摄影作品最突出的视觉表现优势在于其真实性、客观性、生动性、直接可视性,它通常都是用直观、简练的画面来记录、传达特定的新闻场景,让受众既觉得真实可信,又一目了然。研究证实,在很多情形下,受众仅看新闻摄影画面就能大致了解公益广告所要传达的理念、主张,如果再加上文案的画龙点睛,色彩、字体等设计元素的相辅相成,将非常有助于准确传达公益广告的创意思想。更为重要的是,图像具有超越国界、民族、语言、文化水平等局限的能力,所以借用新闻摄影元素设计的公益广告更便于被各阶层受众理解与接受。
2新闻摄影元素有助于提高报刊公益广告的被关注度和说服力
注意力也是竞争力,能否被人看到,能否引人注目是广告设计成功与否的首要条件。若要引人注意,最重要的是第一感觉[3]。只有实现了“广而告之”,只有说服了尽可能多的受众,公益广告的社会效益才能够得以彰显。从这个意义上说,公益广告需要像商业广告的创意和设计那样来想方设法吸引受众的注意,通过视觉美学创新提高自己的被关注度。在一切文学艺术领域,真实都是一种最能打动人心、最具有说服力的力量,而新闻摄影正是最能记录真实、再现真实的艺术手段,好的照片一定会在某处触动观看者内心的某种情感、某种发现、某种期待[4]。设计实践证明,新闻摄影元素就是一种提高公益广告被关注度的高效能推手,它不仅有吸引受众关注公益广告的视觉张力,引导受众进一步阅读文案和针对整幅作品进行思考,而且还有助于拉近受众与“宣教”之间的距离,进而诱导他们理解、信服公益广告所表达的主题思想。而且,艺术水准较高的新闻摄影图片除了能在第一时间吸引受众的眼球,还能给受众留下更为深刻的记忆,使其过目难忘,甚至经常有意无意地回味—如果公益理念能借助这样的图片而生成公益广告,其宣传效果自然会非同一般。
3新闻摄影元素有助于报刊公益广告激发受众情感,实现良性互动
从传播学角度看,公益广告的目的在于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受众在心灵上产生了共鸣,才会有思想上、行为上的互动,如此方能实现匡正过失,树立新风,影响舆论,疏导社会心理,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以维护社会道德和正常秩序,促进社会健康、和谐、有序运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永续发展的公益宣传目标[5]。新闻摄影是对真实生活、特殊事件或人物的记录与再现,其真实性容易从心理上获取受众的信赖;而且,某些优秀新闻摄影作品所承载的事件情节与人物命运曾打动过许多读者的心灵。设计师在公益广告设计中利用这些作品进行二度创作,则容易激发受众情感,在良性互动中实现公益广告的终极目的。比如,前些年备受关注、至今很多人还记忆犹新的希望工程公益广告,画面选用的是《中国青年报》摄影记者解海龙的新闻摄影作品。这幅构图极其简练的公益广告作品,因为图片抓人—画面上,贫困女孩苏明娟那双无辜、无助但又充满期待的大眼睛,一下子震撼了无数人的心灵,所以很快就唤起了海内外爱心人士对贫困地区失学儿童持久的关注与帮助。从社会效果来评估,这幅公益广告堪称经典之作,帮助相关机构非常成功地实现了当初的意图,这也可以说是对“一图胜千言”理念最生动的佐证。借用新闻摄影元素进行报刊公益广告的创意与设计,必须遵循传播学规律和设计学的形式美学法则。笔者认为,设计师尤须注意以下原则。
1)新闻摄影元素应服从于广告创意的整体需要。公益广告设计借用其他艺术门类创造的视觉形象(包括新闻摄影),目的在于更直观地体现创意、更生动地阐释主题、更艺术地传播公益理念,所以新闻图片在此时此刻所处的是从属地位,设计师在选择图片内容、呈现形式、画面尺幅时,要同步考量公益广告创意的整体需要,用整体创意来统领图形符号设计、版面编排。
2)追求个性,力避同质化、一般化。浏览国内报刊上林林总总的公益广告,其中不乏佳作,但在创意、表现形态等方面也存在同质化、一般化的弊病。造成这种弊端的原因也许是多方面的,但图形设计不佳、整体构图缺乏新意肯定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把希望工程那双大眼睛、把汶川地震现场图片第一个引入公益广告的设计师是大手笔,而第二人或许就是模仿者、跟风者,所以设计师的原创力、发现力尤为重要:他不仅要善于用个性化眼光从海量的图片资源库中筛选到与众不同的新闻图片,还要善于用个性化设计语言为备选图片赋予新颖而准确的公益理念。对现代平面设计师、报刊美术编辑而言,“旧瓶装新酒”当是一种必备能力,在运用人们已经耳熟能详的新闻摄影图片进行创意和设计时,这种能力显得更为重要,堪称是创造力的基础和源泉。
《纽约时报》广告版面设计特点分析
(一)实用。
1、广告容量大,内容丰富。
“广告是报纸的血液”,这是站在报纸的角度来谈广告;如果将角度换至读者的话,可以说“广告是可以在报纸上看到的必要的资讯”。《纽约时报》是一份全国性报纸,读者口味千千万万,基于众口难调的考虑,可以推断,容量越大,内容越丰富的报纸“广告大餐”越有可能对读者“有用”。以2004年6月16日《纽约时报》为例,粗略估计一下可以看出,当天该报广告版面至少约占总版面的2/3强。广告内容自然也是多种多样,既有日用百货广告(如A组第5版的衬衫、皮带等广告、11版的男士香水广告等),又有商务产品广告(如C组16版的DELL商用电脑广告等);既有单篇大幅广告(如A组最末一版的LGVX3200手机广告),又有集中在一起的众多分类广告(如E组第六版左下方的“Theater directory")……。
2、分类广告简洁实用
以2004年7月4日《纽约时报》为例,该天报纸为周日版,有14个版组,其中第10个版组为“Job Market"。该版组共有8个版,第1版的下半版和5、6、7三个整版均为排列整齐的“Job Market Opportunities"分类广告。每则分类广告所需要的工作职位(如ACCOUNTING、A/P BOOK KEEPER、ARCHITECT等)都独立为一行,置于该则广告之首,用统一字体以大写字母拼写。其下用较小的字体详细介绍招聘单位、招聘条件、报酬及联系方式。这种处理办法,可以让需要从报纸上寻找工作机会的读者在快速浏览过程中迅速捕捉到适合自己的那个工作职位,然后,停下来仔细阅读该工作职位的详细情况。在美国这样一个人才流动频繁、有着大量移民的国家里,像“Job Market"版组中这些简洁实用的分类广告,确实有很强的实用性。
再如,2004年7月4日《纽约时报》第5个版组为“Travel"。此版组的第10版为整版分类广告,此整版分类广告的标题为“SMALL INN & LODGES"。标题之下罗列出众多分类广告,每一则分类广告以大写黑体字拼出SMALL INN & LODGES的名字,独立一行,置于此则广告首行,其下用较小的字体介绍广告对象的位置、特点、联系方式等。对于周末出去度假的人来说,这样一版分类广告很是实用。
(二)统一
《纽约时报》广告版面设计的统一特点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历时态的稳定性。二是共时态的和谐性。
1、历时态的稳定性
所谓历时态的稳定性是指虽然每天的报纸都在更新,但是报纸广告版面的一些基本元素保持相对不变。也就是,在读者拿到当天的报纸之前,他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期到自己拿到这份报纸后大致可以看到什么内容、什么形式的广告。
从内容上看,《纽约时报》以版组形式出现,大体而言,平时报纸有综合新闻、METRO、BUSINESS、SPORTS、ARTS、SCIENCE TIMES等版组,周日则有综合新闻、ARTS&LEISURE、SUNDAY BUSINESS、WEEK IN REVIES 、TRAVEL、 SUNDAY STYLES、 JOB MARKET、 REAL ESTATE、 AUBOMOBILET等版组。每一版组独立成叠。虽然报纸日日更新,但在各版组上,都会有一些相对稳定的广告内容框架,譬如在周日的ARTS&LEISUR版组中,你可以找到必要的广告信息以打发自己的休闲时间;在TRAVEL版组中,你可以比较各种旅游广告信息来安排自己的假日旅行;在JOB MARKET版组中,你可以从众多职位中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
从形式上看,《纽约时报》广告版面设计上较恒定的一个风格是每一版组的最末一版基本上都为广告,可以是整版单幅广告,也可以是整版分类广告。这种安排保持了《纽约时报》广告版面形式的持续一致。并且从信息接收角度看,每一版组的最末一版刊出广告的做法也很有道理。虽然《纽约时报》各版组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份完整的报纸,但由于每一版组都有一相对集中的主题,每一版组又独立成叠,因此,每一版组又相对自成一体。从阅读习惯上来看,读者拿到一厚叠报纸后,往往会将自己感兴趣的版组(如体育、旅行、美食、就业等)抽出来阅读,这样一来,每一版组在相当程度上又成了一份独立的报纸。阅读版组时,如果最末一版的视觉强势比较大,该版的传播效果可能会虽弱于首页广告,但又强于内页广告。
2、共时态的和谐
所谓共时态的和谐是指一份报纸各版的新闻内容与广告内容和谐一致,相得益彰。
以2004年7月4日《纽约时报》第5版组“Travel"为例,该版组共有12个版面。刊载于这12个版面中的所有广告几乎都与“Travel"有关。
《纽约时报》各版组主题鲜明,版组主题既统领新闻内容,又统领广告内容,新闻内容与广告内容做到了和谐统一。
(三)“借势”
所谓“借势”即借助某些特殊节日提供的机会,运用富有人情味的广告版面,充分释放蕴含于节日中的“势能”。
国外有许多以“情”为诉求点的节目,如父亲节、母亲节、情人节等。虽然节日不是天天都有,但是某一为期一天的节日可以带来多天的广告势能。广告版面设计应能充分“借势”。
2004年6月16日距6月20日的“父亲节”还有四天,《纽约时报》广告版面上的“父情节”气氛就已很浓了。具体来说,A版组第1版和第9版下4/5版均为"Lord&Taylor"所做的“父亲节”商品广告。其中第1版广告以手表、衣服、领带等图片围绕一块文字,文字的主体内容为:"All About Dad”;第9版广告以西装革履的男士为画面主体,配以“Father's Day Sale"的文字。A版组的第11版是为父亲准备的男士香水广告。B版组第3版下半版为男士运动衫广告,文字标示:“Gifts for Dad"。B版组第8版为整版彩色广告,广告对象是“Hall Mark Gold Grown Store”为父亲节准备的各种商品。F版组的12版为”Free Shopping for Father's Day"分类广告。就在众多商家在《纽约时报》上为“父亲节”准备“大礼”的时候,《纽约时报》自己也不甘落后,它在W版组的第8版上做了个整版广告,广告上4/5版为彩版,背景是穿蓝色上衣的男子上半身,广告主体为该男子脖子上打的一根由《纽约时报》做的领带。以黑白报纸做成的领带在蓝色背景下尤其引人注明。该版下1/5版为文字,上写:“A Father's Day Gift To Help Your Father Know Best……”。
《纽约时报》在2004年6月16日借“父亲节”之势大做广告文章时还有一值得注意之处,即刊载这些广告的根本意图虽都是付费广告主希望销售更多的商品与劳务,但广告处处以“情”为诉求点,以向父亲表达“爱”意为推销产品的手段,广告主的真实目的被巧妙地隐匿起来。表面看起来,隐藏在广告背后的似乎是一位消息灵通的朋友,他正为不知给父亲挑什么礼物的读者出主意、想点子。
(四)“有原则”
《纽约时报》是一份商业报纸,自然要以赢利为重要目的之一。赢利的主要来源在于广告,因此,这份报纸需要大量刊载广告。这一切无可厚非,并且读者们也接受了这份报纸2/3强的版面为广告的现状。《纽约时报》可以仅将一个版面中1/5的空间留给新闻,而将4/5的空间留给广告(如2004年6月16日A版组1版和第9版),也可以仅将一个版面约1/6版之一角留给新闻,而将其他版面留给广告(如2004年7月4日《纽约时报》第10版组第3版),但是《纽约时报》似乎在默默地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不在头版刊载广告。
头版刊载广告对广告主来讲,表面上看是最优选择,但是这种做法很容易引起读者对广告主财大气粗、对报纸“失节”的反感。并且,头版刊载广告也可能会伤及报纸的公信力――读者可能会怀疑:报纸是不是广告主手中的工具,它到底能不能维护公共利益?
《纽约时报》广告版面设计特点对中国报纸广告的启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分析《纽约时报》广告版面设计特点的落脚点应是领会《纽约时报》对中国报纸广告的启示。
(一)丰富报纸广告内容,开发分类广告资源
1、开拓新的广告资源,如分类广告。近些年,一些都市报早已着手开发分类广告资源,但是与国外报纸相比可以看到,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分类广告尚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如个人分类广告(婚丧嫁娶、寻物启事等)就是一块很有潜力的分类广告资源。另一方面,目前中国分类广告受到的重视程度不够,表现在排版上就是版面设计没有充分贯彻“方便是金”的原则。从事分类广告业务的从业者应根据人们的接收心理、阅读习惯、视觉特点等合理布局分类广告,使分类广告真正成为简洁而又方便查找的“信息超市”。
2、要在经济实力允许的范围内扩大能刊登广告的版面空间。广告对报纸来讲不可或缺,如果增大报纸版面总量的话,能用于刊载广告的版面空间也会相应增大。《纽约时报》约2/3强的版面刊载广告不受读者的质疑,是因为《纽约时报》的版面较多,广告之外的剩余版面绝对值仍较大,可以满足读者对新闻信息的需要。如果一份8版、10版的报纸也刊登2/3强的广告,则余留给新闻的版面空间绝对值少之又少,很难满足读者基本的新闻信息需求。如此一来,这份报纸恐怕就难以生存了。
(二)尊重读者的阅读心理,尽量使同一版上的新闻内容与广告内容保持和谐。
中国一些报纸不注意新闻内容与广告内容的和谐。在极端的情况下,甚至同一版上既出现批评某产品的一则新闻,同时又出现该产品的广告。这种做法最大的后果是报纸的信誉遭到质疑。
(三)以富有人情味的版面设计,充分“借势”
当前,随着“地球村”时代的到来,中国与世界文化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不少中国人不仅开始熟悉“父亲节”、“母亲节”、“情人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而且还身体力行地开始过这些节日。因此,中国报纸广告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西方节日以及中国人自己的节日所提供的机会,设身处地地为读者在特定节日里的特定需求考虑,设计出富有人情味的广告版面,以取得好的传播效果。
(四)重视读者,忌急功近利
目前,在中国一些媒体竞争激烈的地方,个别报纸在广告版面设计上“出手惊人”――如将头版设计为整版广告――这种做法自然可以短期内为报纸赢得广告收入,但是,从长远角度看,这样的做法最终会因轻视读者的阅读习惯、轻视读者的利益而招致读者的反感与批评。
(五)为周日准备广告大餐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18023296号-3 川公网安备:51010802001409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蓉零字第CH-B061号 统一信用码:91510108MA6CHFDC3Q © 版权所有:四川好花科技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本站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主要从事期刊杂志零售,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