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简述生态文明的意义

简述生态文明的意义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简述生态文明的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简述生态文明的意义

简述生态文明的意义范文第1篇

一、 选择题

1.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教育)

2.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实施顺序是(视具体情况,可又多种选择)

3.实行饥饿纪律教育的社会是资本主义社会

4.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实际锻炼法)

5.提出"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的教育家是(马卡连柯)

6.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平行教育影响"的德育原则是指(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这句明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榜样示范教育法)

8.我国中小学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方法是说理教育法

9.中小学德育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是(教学)

10.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二、辨析题

1.德育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活动。

错误。德育是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所谓品德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政治准则、思想观点、道德规范来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哪些经常而稳固的倾向和特征。因此,品德包含的范围较广,而道德只是期中一部分,故不能以偏概全。

2.德育过程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

错误。德育过程是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其主要不同在于三点:其一,范畴不同。德育过程属于教育活动,思想品德形成过程属于素质发展范畴。其二、影响因素不同。其三、结果不同。

3."一个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方向性原则。

错误。体现的是因材施教的原则。

4.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矛盾。

错误。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现又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三、简答题

1.简述德育的重要意义。

1)德育是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

2)德育在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条件

3)德育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保证。

2.中小学德育的具体任务有哪些?

1)培养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

2)引导学生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3)逐步使学生养成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法制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

4)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良好的品德心理品质。

3.简述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具体内容。

1)爱国主义教育

2)理想教育

3)集体主义教育

4)劳动教育

5)自觉纪律教育

6)民主与法制教育

7)科学世界观与人生观教育

简述生态文明的意义范文第2篇

关键词:营林造林;意义;建议

1 现代林区营林造林的重要意义

1.1 抵挡风沙,保持水土

土壤沙漠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重大的环境问题,我国是受沙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营林造林有利于防风固沙,改善土壤沙漠化的状况,给人民的安全树立起一道绿色的屏障。实践证明:我国现有的防护林体系,使得数百万hm2农田得到保护。树的根系能够增加土壤的凝聚力,树冠层可截留20%左右的降水,能够减缓降水对土壤的直接冲击,1hm2林地与裸地相比,至少可以多储水3000m3。因此,营林造林有助于保护土壤,防止土壤表面的冲蚀,能够稳定坡地,减少泥沙流出,从而防止水土流失,增加土壤的蓄水能力,能够改善生态环境,减轻洪涝灾害。

1.2 净化空气,减低噪音

树叶上生长着很多细小的茸毛和粘液,能够吸附空气中的碳、硫化物等有害物质微粒,以及部分病菌。667m2松柏林48小时可以分泌出2kg杀菌素,可以杀死痢疾、肺结核、伤寒、白喉等病菌。由于树林能够大量减少空气中的尘埃,因此,也被人们称为“天然除尘器”。当城市绿化的面积超过50%时,大气中的污染物就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随着城市的发展,噪音对人类的危害越来越严重,大小商店所播放的音乐,车辆的鸣笛声,工厂和施工工地机械的轰鸣,混杂在一起,不仅会对人的听力造成危害,还会引起人内心的焦虑,诱发多种疾病。从科学实验中可知,绿化植物能够吸收声波,公园成片的林木能够降低5~40dB的噪音,从而缓解噪音污染。

1.3 经济意义

森林有其直接的经济价值,如各种用材林、薪炭林和竹林等经济林,很多水果甚至药材,茶叶、橡胶等产品,其价值是可以以货币形式来表现的。除此之外,还有各种生态公益林等无法以货币形式加以体现的经济价值。

2 营林造林工作存在的问题

与林业的重要地位不相符合,当前营林工作有“重索取轻”的现象存在,在采伐的时候不考虑林木的更新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且在日常工作中仅重视成活率,而并未做好肥水管理等抚育工作,没有将营林当做林业建设的基础方针来执行。相当一部分从事营林造林工作的人员并不是专业人员,无法满足现阶段营林造林的需要。在营林造林之后的管理工作,也有不足之处,特别是在山区,没有经过林业部门的许可就乱砍滥伐的现象屡禁不止,对林木的监管不到位,尚未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监测体系,且地方财政对造林的投入不够。

3 现代林区营林造林工作的建议

3.1 调整优化林业产业结构

为了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及时调整优化林业产业结构。不仅要大力发展原料林,速生丰产林和名特优经济林,还要将林木的栽植和深加工相结合,增加林木的附加值。另外,还应加大花卉业的发展,培育林业新的增长点,推动林业重组。

3.2 完善相关法律和管理体系

在今后的林业立法过程中,应该明确体现环境保护优先的原则,将森林资源的保护置于法律法规的约束和保护之中;对林木实行采伐限额管理以避免森林过速、过量消耗;对林地的用途和总量进行控制,依法严惩毁林和随意侵占林地的行为;加强对木材加工单位的监管,严格执行凭证砍伐,运输木材的制度;加强各级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依法、科学、文明执法。

3.3 建立健全监测管理体系

为了实现对森林资源的监测以及对林业经营的管理,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监测管理体系。要整合现有的监测管理体系,以森林资源监测为主体,建立起全国统一的综合监测管理体系,并建立与之相应的评价体系。以便于开展日常的林木抚育工作,从整体上把握我国的森林资源状况,给相关措施的调整提供第一手的资料。

3.4 加大生态补偿力度

现阶段,以林业为突破口,不仅需要调整和完善资源税收,还应开征环境税,以避免部分单位和个人破坏生态环境,应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方面的支出也是财政支出的一个重要部分。应以政府投入为主,企业和个人为辅,多渠道筹措资金投入到对林业的保护性开发之中,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态补偿新模式,引导全社会树立环境保护的观念。

参考文献

简述生态文明的意义范文第3篇

关键词: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现代林业

中图分类号:DF463 文献标识码:A

1 林业运作管控在当前林业建设活动中的作用

林业资源的重要作用体现在它的不断发展的步调之中。如果森林都不存在了,哪里还有林业这一内容呢?生态体系的创建同时也需要森林来开展。其中的生物链是非常合理的生态体系,它的存在能够带动林业的进步,当管控资源的时候,同样是对其建设贡献了非常显著的意义,其进步不能够脱离相关的管控活动而存在,它是带动林业顺畅发展的关键。该项建设的关键点就是要对资源开展全方位的维护,在以往的生产活动里,因为人不关注生态体系,对其严重的干扰,所以在管控的时候就会面对非常多的不利现象。不但要对目前的资源开展管控,还应该对那些过去受到影响的资源开展恢复活动,很显然这是一项十分困难的活动。对资源开展合理的管控,要确保其在总数上变多,在品质上得以提升,在体系功效中不断的强化。为了确保人和生态有机共处,带动经济活动的发展,要综合化的管控好目前的资源,积极地开展投入工作,切实提升群众的思想意识,确保人可以意识到资源对生产等各项活动的关键意义,进而为经济发展创造非常良好的前提。

2 确保资源运作管控合理的方法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奋斗目标,为林业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森林资源管理工作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显著、任务更加繁重。要做好新时期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工作,就要牢牢把握经营管理森林生态系统,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利用,突出抓好天然林和重点生态公益林保护,着力加强林地林权保护管理、森林资源消长与生态状况综合监测、森林资源利用管理三项工作,全力推进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林业产权制度、森林资源使用权流转和采伐限额分类管理。

2.1 建设和培育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

要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工作,必须把提高森林资源质量,优化森林资源结构,建设和培育稳定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作为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工作的战略目标。目前,我国林地单位产量很低,森林每公顷蓄积量仅为84.7立方米,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5立方米左右;每公顷林分年均生长量仅为3.55立方米,只有林业发达国家的一半左右。必须大力气强化森林资源经营管理,走森林可持续经营道路,为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2 执行国家年森林采伐限额

要保护好天然林资源,保护好生物多样性,要管好公益林,搞活商品林。森林经营管理的重点要放在提高林分质量上,注重建立森林生态系统,多培育混交林、复层林;人工林、工业原料林的采伐管理,要继续进行探索和改革。要继续严格对天然林的采伐管理,研究放宽人工林的采伐管理政策。三是要进一步加强各项核查检查工作,通过改进营造林综合核查、征占用林地检查、采伐限额核查的方式方法,不断提高综合分析评价水平,为林业宏观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要积极推进全国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切实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力争在3-5年内基本建成上下一体、互联共享、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2.3 抓好林地林权管理

林权管理是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工作的核心,为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推进现代林业建设的进程,我们要切实加强林权制度改革。一是要做好林权登记发证工作,严格审查把关,确保登记依据充分,内容准确,程序合法;同时,要按照《物权法》的要求,尽快出台配套规定,进一步稳定和完善林权登记制度;要尽快完成对尚未发证的林地确权发证工作。二是要促进和规范林权流转管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后,林权流转日益活跃,必须加强监管,积极推进林权流转办法的出台,真正做到林权流转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三是要做好林权纠纷调处工作,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建立健全调处工作机制,尊重历史、尊重事实,积极开展扎实有效的林权纠纷调处工作,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4 认真的落实监管组织的创建工作

当对资源开展创建工作的时候,还应该对其开展合理的监管。如果过分的关注创建活动,不重视后续的管控活动,此时我们之前开展的所有的活动都会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因此开展后续的管控活动,其是对资源进行的综合化的管控。在落实此项活动的时候,我们面对的阻力很多,因为资源的布局有着一些特殊性,比如布局很宽等,同时因为开展监管的工作者不多,导致该项活动无法有效地进行。因此,应该合理的开展监管机构的创建工作,切实的提升监管组织的活动效率。因为很多森林的位置比较的偏僻,其通行不便,同时所在区域的经济不是很先进,人们的思想意识等都很落后,和当前社会的主流意识存在很大的差距,他们对于森林不加保护,随便的砍伐,任意的放牧,最终的结局是导致资源受到严重的影响,此时最为直接的体现就是水土流失现象。站在这个层次上来看,应该积极地对所在区域的群众进行意识形态的教育工作,切实的提升其思想,确保其形成一种保护资源的思想,让他们明白资源和其群体有着非常紧密的关联,维护森林就意味着维护其自身的权益。而且要认真的关注所在区域的群众中思想觉悟较高的群体,确保其能够起到带头的功效,进而激发群众维护资源的热情,此时才可以确保资源能够被合理的保护。

结语

通过上面的叙述,我们得知,在对森林开展创建工作的时候,要认真地分析对资源开展的管控活动。当前国家非常的关注该项活动。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之中,我们获取了新的活动方向,在可持续思想的引领之下,在节能环保的意识的倡导中,人和自然的和谐存在已经成为了我们活动的重点。维护好目前的林业资源,确保其体现出合理的多样性特点。打造出一个可持续的体系,确保资源能够有效的发展,进而为经济建设贡献显著地力量。

参考文献

[1]陈节江.简述我国现代林业发展的内涵[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3):124.

简述生态文明的意义范文第4篇

(福建师范大学,福建 福州 350000)

摘 要: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体现的自然观,就其本质来看是在于它的实践性。马克思对两种自然观的论述,目的在于从更深层次挖掘唯物自然观的涵义,由此我们能够对马克思自然观的实质进行分类和解释。马克思的自然观是人与自然的交互运动的体现,其中马克思自然观的实践本性正是在此运动中展现,同时这种自然观具有内在的自我限制性。马克思的这种实践性所决定的自然观,毫无疑问,对指导我国的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 :马克思;自然观;实践性;人化自然;自我限制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2-0043-03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下称《手稿》)是马克思早期思想的重要体现,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标志。马克思在其中反复阐述他的自然观,诚如阿尔都塞在《保卫马克思》中谈到的,马克思的《手稿》应该被“当作马克思思想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阶段看待,它同思想发展的其他各阶段一样,虽然预示着未来的发展,但也确定了一个不可变更、独特的现在。”[1]因此我们以《手稿》为例作为研究马克思的前期的自然思想是具有合理性的。有人认为,马克思在《手稿》中的自然观从本体论维度、认识论维度、价值论维度分析自然观;也有人指出,马克思自然观从人化自然、自在自然等多个层次去理解,摒弃旧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局限性,但是过于简单地解释马克思的自然观整体性质,从总体上,对其内容特征和内在结构简单化了,应该从哲学更深层次去阐释其应有之义。在马克思《手稿》中简述的自然观,是建立在承认自然界的客观独立性的基础,去分析人与自然的交互运动的体现,在其中会发现马克思自然观内涵更为丰富、更有内在逻辑的实践性。

一、两种自然观的探究——唯心与唯物的交锋

要对马克思自然观的本质进行分析,在逻辑上,我们要探讨的就是马克思是如何看待自然的,将这个问题还原为“自然”的界定。在《手稿》中,马克思对两种不同的自然观进行了区别,其中之一就是唯心主义的自然观念。这种唯心主义的自然观是以黑格尔和青年黑格尔派为代表,自然界是绝对精神的演化和体现,他引用黑格尔的话——绝对观念、抽象观念“作为自己的反映的直接观念,从自身释放出去,就是说,把自身作为自然界从自身释放出去。”[2]换句话说就是:“决心把那只是作为抽象、作为思想物而隐藏在它里面的自然界从自身释放出去。”[3]因此,在唯心主义自然观者看来,自然界是蕴含在思想里面的,物质世界只是作为自我意识的运动。“黑格尔把自然界看成是‘绝对精神’外化或异化的结果,并且这种‘绝对精神’把大自然中的一切都统摄在理性之下。”[4]也就是说,关于自然界的解释依据是精神而不是外在的感性。

另外一种: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认为物质世界是第一位的,人的意识对外界的感知,说明了物质的第一性。马克思对以什么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才是真正的自然科学的回答,事实上就是对这种观点予以的肯定。因为马克思按费尔巴哈语:“感性(见费尔巴哈)必须是一切科学的基础。”[5]真正的科学是只有以感性意识和感性需要为出发点的,因而现实的科学只能从自然界出发,同时,人是自然科学的直接对象。“人和自然界的实在性……关于凌驾于自然界和人之上的存在物问题……实际上已经成为不可能了。”[6]马克思更是列举了“大地创造说”被“地球构造说”致命打击和“创世说”被“自然发生说”抨击的例子,来说明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合乎历史现实性。

马克思十分明智地论述这两种自然观,或者说是对这两种自然观念的对比,其主要目的在于说明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更深一层涵义——为人与自然的交互关系提供一种基础性的逻辑出发点,为更好地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交互关系。

二、马克思自然观的实质——人与人关于自然的交互联系

(一)人直接地是自然的存在物

“人和自然的实在性,即人对人来说作为自然的存在以及自然界对人来说作为人的存在,已经成为实际的、可以通过感觉直观的……”[7]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作为自然界的存在物,“他本来就是自然界”,是自然界的构成部分之一。人来源于自然,人本身作为自然存在物而存在,这种存在是以人为对象的。恩格斯说:“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8]人作为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继而继续与这个环境一起发展,由此人类并非是自然的征服者,近代以来在牛顿的机械论和笛卡尔哲学的“二元论”鼓动之下,人与自然被认为是完全对立的,虽然由此而发展了巨大的物质文明,然而这种哲学的局限性造成的更为剧烈的破坏或许能够将物质文明的发展光芒遮蔽住。而马克思却将人与自然统一起来,在人与自然中间重新连接起红线,将人的发展和自然的发展容纳在同一个轨道之中,认为人是自然的产物,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直接地是自然的存在物”[9]。

(二)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

既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是人的产生的必要前提,那么很显然,人的发展离不开自然,因为一个来源的衍生物必然不能离开产生它的基础,而成为一个自给自足的产物。马克思从另一个角度论证了人离不开自然界:自然和人是“互为对象性的存在物”。在《手稿》中,他说人作为自然的存在物,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具有能动的性质,体现为认识具有自然力和生命力的,而这两个力量在人身上化约为了天赋、才能和欲望。另一方面更为突出,“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10]这意味着人受制于他的对象,因为这种对象是不依赖于他,并且他的欲望却需要这种对象,同时这种对象正是对其本质力量的对象化。马克思举例说,“饥饿是自然的需要”,为了使自身的饥饿的感觉得到满足,“它需要自身之外的自然界”,也就是身处他自身之外的对象[11]。

因此,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马克思说,人是自然的产物,事实上,已经涵盖了人与自然相统一的观点,它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离不开自然;人能够反作用于自然,为了满足自身的欲望而对其自身之外的对象进行作用,这事实上也是人摆脱自身之外的对象的限制的表现。

三、马克思自然观的实践性及其内在逻辑

人摆脱自身之外的对象的限制意味着人对自然的获取和人对自然的改造,而这种获取和改造便是人的实践性,人和自然这种“互为对象性的存在物”的关系,使人具有自然性,同时也将自然附带了人的影子。这种只有与人相结合的自然对人来说才有价值,马克思说:“被抽象地理解的,自为的,被确定为与人分隔开来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12]因此脱离了人的自然,对人来说是毫无意义的,那么由于人作为能动的、具有自然力和生命力的存在物,自然会作用于他的对象,“马克思眼中的自然界不是消极被动的自然界,人与自然之间一直发生着相互作用”[13]。而其中起本质作用的是人的实践性。正如对马克思异化劳动这个关键概念的考察必须“从马克思关于人的观点出发去接受这项使命,并且从人的本质中得出我们熟悉的经济概念的必然性和内容。”[14]对马克思自然观的理解也必须从人的观点去发现。

“人和自然的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是整个人类社会的基础。”[15]而实践则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外化,同时人的本质的实现也是实践活动的必然结果。“马克思以实践为基础,论证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得以生存发展的根本关系。这是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的基础与前提,也促使马克思逐渐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世界观转变。”[16]因此,从这个角度看来,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是实践,因为人与自然的交互关系是依靠实践来实现的,这种实践的交互性使人更加具有了自然性(人天生就有自然性,因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同时也是自然成为了“人本学的自然界”。从人的角度来看或者从人的实践性来看,自然在这个意义上必然地是“人化的自然”,那种交互运动和作用是他们关系的本质实现。“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就是说,是自为地存在着的存在物,因而是类存在物。”[17]说人是自为地存在着的存在物,即是说人具有能动的实践的特性,而正是人的这种实践本质的注射,使自然感染了人的实践本性,因此马克思的自然观是以实践为本质的。

当我们将实践定义为马克思自然观的本质时,我们是考虑到了离开人的存在的自然是纯粹抽象的毫无意义的,自然正是因为人而具有意义,按马克思本人的话:“被确定为与人分隔开来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同时我们更应考虑的是这一点,我们不能因为事物一个性质的存在而忽略了另一部分的性质,而在此,我们就很容易忽视人的主导性作用的部分,或者说没能够将这种人的能动性提升到更高的层次。“谈自然,必须立足人的现实性,而人的现实性就是实践性,因此,自然只有作为实践的一部分,只有在实践中,对人而言才具有意义,也只有在实践中,自然对自身才具有意义。”[18]人的实践才是自然的更高层次的存在,我们谈这种存在之时并非将自然的独立性抹杀,而仅仅是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交互往来,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正是这种以自然为对象的实践或者说对自然的“介入”才真正实现了自然本身的存在。“人们在世界中是主动的,而不只是他们周围世界的消极接受者。”[19]当然,我们的本意并非将人推崇为征服和强占的野蛮动物,而是强调这一点:人的实践性正是自然得以对人来说存在的深层次原因。从某种程度上说,人的实践性是自然界的唯一有生命力的、唯一能够有不断的创造力的,对世界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东西。如同上文说的,实践性也仅仅在自然的范围之内,因为人脱离不开自然的束缚,除非他是在冥想,从物质决定意识这一意义上,人即使在冥想也抛不开自然的魅影。

四、马克思自然观实践性本质之于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意义

“像黑格尔一样,马克思认为人是通过在世界中的活动来改变自身和世界的。但与黑格尔不同,他认为这一变化作为实践活动发生于实际的世界中,而不仅仅发生于思想中。”[20]在《手稿》中我们所领会到的是自然的两种区分以及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交互作用导致了“人化自然”,而这种“人化自然”的实质就是人的实践性。但是我们认为正是因为这种实践本性导致了马克思自然观的一种内在自我制约性,因为这种实践性必然是在自然的范围之内活动,而且为了人的更好、更自由的发展,这种实践性被限制也是情理之中。

马克思的这种自然观之实践本质的内在自我限制性,换句话说这种自然观内在地将自身限制在一个范围之内,这个范围具体来说就是人的发展和自然的发展是天然地处在一个“搏弈”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此消彼长,近代以来的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使这个过程发生区别于以前的状态:自然的发展被人的发展所严重制约,甚至人的发展已然使自然发生了难以回复的倒退发展。因此我们当今的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必须去探求这个人与自然发展的平衡点,实现人与自然“和解”,也就是说如何能够将人类的发展和自然的发展处在“双赢”的状态。不过从人的角度出发,事实上这种“双赢”或许是永远不存在的,因为我们所言的自然的发展永远是对来人说的,脱离了人的自然将是无。当然这种平衡点的状态的寻求还有待进一步地研究,然而马克思的这种自然观就其突破了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的意义上来说,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可资运用、较为深刻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14〕路易·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148,149-150.

〔2〕〔3〕〔5〕〔6〕〔7〕〔9〕〔10〕〔11〕〔12〕〔17〕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15,115,89,92,92,105,105,106,116,107.

〔4〕霍芳霞,王雁.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批判思想的真实意蕴探微.商业时代,2012,(14):26.

〔8〕马恩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74-375.

〔13〕王贵贤,田毅松.“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导读.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2.49.

〔15〕杨连云.论人的实践本质.河北学刊,2003,(4):63.

〔16〕徐水华,刘勇.论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的内在生成逻辑.前沿,2011,(5):186.

〔18〕汪建明.实践观视阈下自然的存在及其意义——兼论马克思自然哲学的生态意蕴.广西社会科学,2012,(9):29-30.

简述生态文明的意义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城市林业;发展措施;中国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6-0180-01

城市化是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准。由于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环境的变化、生态环境美学观念的建立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人们逐渐建立了城市林业的概念,并使之得到了不断地发展。当前,在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中,存在着诸多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比如城市的大气污染、水资源污染、城市噪音、热岛效应等,这些问题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1-2]。

城市林业主要是由林学、园林学、园艺学、生态学以及城市科学等组成,以服务城市为主旨,将城市内林业与园林有机融合,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为一体[3]。近年来,城市林业作为一门前景广阔的边缘性学科得到了迅速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城市林业的功能也逐步被人们所熟知,这些功能与人们的身心健康、生存环境质量的改善和提高密切相关。城市林业系统在城市中已经具有不可替代和估量的作用。

1 城市林业建设的意义

城市林业是由林业和园林融合而成的,是建设、经营和利用城市森林的事业。城市林业也是城市建设的必要内容,城市林业的发展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并且能够利用其特有的生态功能解决城市的许多问题,提升城市建设的质量。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速度快,城区内高楼大厦林立、路桥纵横交错,人口密度大,土地资源紧张。针对这一现状,城市林业需要结合现代城市的特点,将城市核心区域的林地、林网以及散生木等高效整合,合理提升城市林木数量,通过城市森林、河流、沟渠、塘坝、水库等有机一体化,逐步建立以核心林地为森林生态基地,以贯通性主干林木廊道为森林生态连接,以各种林带、林网为森林生态脉络,最终建成城市环境有效改善、城市活力显著提高的林水一体化城市林业生态系统[3-5]。

2 城市林业发展的思路

城市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具备完善的发展思路。城市林业发展总体规划结构布局必须以我国林业的建设思想和城市林业自身的特点为基础,其布局的三大体系的核心内容包括了生态保障林、产业发展林和文化传承林。三大体系是从我国城市林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出发,根据森林的主要功能进行合理的定位划分,共同构成了城市森林资源的整体[6-7]。其中,生态保障林体系是城市林业的基础,能够有力保障产业发展林和文化传承林2个体系的健康持续发展,而产业发展林和文化传承林体系则有效完善了生态保障林体系的生态功能,避免或延缓生态保障林体系可能面临的破坏压力,以满足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经济和文化需求。为此,城市林业发展的思路要逐步从注重人们视觉效果为主向兼顾视觉美感与生态效能观念的转变;从注重提高绿化地面积向提升土地立体利用率的转变;从集中在城市区域内绿化美化向建立城乡一体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转变[6-8]。

3 城市林业的发展措施

3.1 发挥乔木生态功能

城市绿化必须强调以树木、森林为主,灌丛、草地为辅。通过发挥单株、带状、小片状乔木林各自的不同作用,提高单株树冠、带状和片状林冠的边缘伸展效应,增强城市森林的生态功能[5]。由于高大的乔木具有庞大的树冠,所覆盖的面积通常是其占有树盘面积的若干倍,其生态功能是单一草坪无法比拟的。此外,单位面积内的乔木体积也是草坪体积的百余倍,所以在单位土地面积内,高大乔木能够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改善居住的环境。

3.2 树木多整枝少截干

在城市林业建设中,为了提高城市地上空间利用率,绿化树木一般不应截干。但是,我国城市园林乔木普遍进行截干处理,定干高度一般在2~3 m,由此形成的树冠可正好处于行人视野。然而,这种截干一方面破坏了城市空间的协调性,另一方面降低了乔木的抗雪压和风折能力。同时,由于截干造成树冠过低,阻碍了人群活动区域空气的流通和扩散,从而加剧人群密集区的空气污染。如果对乔木采取不截干,辅助修枝提高乔木枝下高度,使乔木自然成冠,可以大幅提高乔木本身美观度,既可以避免上述弊端,也能够减少因树冠过低造成对商店等经营场所门面的遮挡,同时有利于车辆的通行。

3.3 形成合理的城市森林结构

由于森林具有混交复层结构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能够有效地提高空间生物量和叶量的占有率,其生态功能具有不可替代性[1-2]。为此,城市林业应坚持以乔木为主体,建设乔、灌、草、藤复层结构的近自然城市森林,充分发挥森林的空间边缘效应,以实现单位面积土地上最大的植被覆盖。

3.4 增加攀援植物的比例

攀援植物,如爬山虎、紫藤等,具有良好的吸附攀援能力、较强的适应性和耐旱性。在城市的楼房、桥梁以及道路护坡等区域可以种植适宜的攀援植物,能够达到极佳的美化绿化效果。同时,由于攀援植物具有较强的吸附和抵抗氯、氟、硫污染的能力,对于改善环境污染、减轻污染物对人体的损害具有较好的效用。同时,攀援植物的垂直绿化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的使用率,缓解城市绿化空间有限的突出问题。因此,攀援植物的应用在城市林业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4 参考文献

[1] 彭镇华.中国城市森林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生态文化,2007(G):23-26.

[2] 彭镇华.中国城市森林建设的几点思考[J].浙江林业,2005(11):29-34.

[3] 张鼎华.城市林业[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4] 钱易,唐孝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 聂磊.关于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林业一体化的思考[J].城市问题,2007(3):26-31.

[6] 王俊海.城市林业发展与思考[J].农技服务,2011,28(6):850,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