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生态文明的认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1-0207-02
党的十报告创造性地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生态文明理念作为一种新的价值取向,大学生对它价值追求的正确与否直接关乎着中国社会未来的发展。因此,要提高大学生对这种新的价值取向的认同,就必须要认真思考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认同的形成过程,有效分析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教育面临的严峻挑战,积极探索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认同教育的有效对策。
一、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认同形成的动态过程
认同是指个人的思想行为要与社会规范或社会期待趋于一致,也就是主客体在其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主体对客体做出的一种积极反应。这种反应会表现出一种动态的过程即认同过程,它包括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因此,正确把握和有效分析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形成的动态过程,是研究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认同教育有效对策的前提。
(一)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理念的认知认同
“认知发展理论认为:青少年的认知发展是受深层次的、根本的认知变化的推动,也就是说,青少年推理方式的变化使得他们的认知系统产生发展和变化。”[1]因此,要想使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理念形成认知认同,首先就要让大学生完整准确地理解生态文明理念的基本内涵,科学把握生态文明理念的本质,这是大学生进行价值追求和价值选择的前提。大学生可以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活动加工教育者传授的关于生态文明理念的教育信息,在这个加工的过程中,大学生通过自身的评价标准可以对这些教育信息进行科学的比较、筛选、分析和判断,然后对这些知识信息进行整合,使其整合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使大学生把对生态文明理念的认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因此,提高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理念认同的关键是实现认知认同从感性认同向理性认同的转化。感性认同是一种表面认同,有待于进一步深化。理性认同是一种深刻认同,是感性认同的深化。所以,教师在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理念认同教育的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把对生态文明理念的感性认同转化为理性认同。这也是大学生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情感认同、行为认同的基础。
(二)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理念的情感认同
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理念的情感认同“是大学生在对生态文明理念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对自己或他人行为是否符合生态文明理念要求进行评价、选择时所产生的满意、肯定等主观体验。”[1]情感认同与认知认同既有联系又相区别。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理念的情感认同是伴随着对生态文明理念的认知而产生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的情感认同一经形成,就会对其认知认同起着引导和深化的作用,并对其行为践行有巨大的催化和强化作用。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的情感认同是大学生理性思维和价值选择的结果,不仅包括简单的价值认知,还包括一定的价值评价和价值选择的成分。因此,由生态文明理念的认知认同发展到情感认同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价值认知到价值评价再到价值选择的过程。
(三)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理念的行为认同
行为认同就是在认知认同和情感认同基础上,在实践中自觉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的过程。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理念认同教育,要让大学生把生态文明理念自觉地内化为自己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并且转化为自己的良好行为习惯,也就是说要产生行为认同,这样才能将生态文明理念深入到大学生的内心世界中。实现行为认同是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认同教育的终极目标,也是对生态文明理念的深层认同,而深层认同就是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理念的深刻认同,是基于对生态文明理念深刻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认同。深层认同不仅使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理念有比较深刻的认识,而且还能够使生态文明理念贯穿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从而以此作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的标准。因此,高校开展生态文明理念教育追求的教育目标应该是深层认同即行为认同。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认同教育面临的挑战
生态文明理念作为一种新价值取向,理应被大学生所接受和认同。但在实际生活中,生态文明理念还没有被大学生们所认同,因此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的认同教育也就面临着极为严峻的挑战。
(一)教育理念不能与时俱进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思想认识方面存在的问题是首要的、根本的问题。“目前,高校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认为生态文明教育就是讲“环境保护”的,认为更多的市政府和企业的事,与高校无直接关系,而且对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的树立和培育以及对开设有关生态环境保护和节能环保等课程的教育目标定位不准,从而陷入了种种误区。”[2]这说明我们的教育理念还很落后,思想观念上也存在着很大误区,不能够做到与时俱进。
(二)教育方法和教育载体落后
教育方法和教育载体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手段,方法得当,载体合适,往往就可以使教育内容更好地为人们所接受;选择方法不当,选择载体不合理,就容易事倍功半,达不到预期的教育目标。当前,在大学里的生态文化教育尚未普遍展开,对于该领域教育方法的探索也未能随之展开。尽管也有部分高校举办如宣传环保的公众活动,但举办该活动的驱动因素较为复杂,单纯的以宣传生态文明教育,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为目的的却很少,而且举办宣传这类活动的载体也只限于校园广播等传统方式。
三、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认同教育的有效对策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了“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的重大命题,在全社会引起了极大关注。根据十报告的要求,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精神,生态文明理念教育理应成为贯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各高校都应积极探索增强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认同教育的有效性对策,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及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之中。
(一)发挥主渠道作用,提高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理念的认知认同
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以及发挥各种辅导报告的功能来解决认识问题,以此来增强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理念的全面把握。
第一,尽快将生态文明理念教育纳入到课堂的教学内容中去。要充分发挥和利用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认同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帮助大学生明确生态文明理念的内容及其之间的关系。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关于生态文明理念教育的内容还不充足,各高校应该根据十八报告的内容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精神,尽快将生态文明理念教育纳入到课堂教学内容中,使生态文明理念深入到每一个大学生的内心世界里。
第二,探究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使生态文明理念教育纳入到课堂教学内容中。教育者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积极运用各种网络技术、远程教育、BBC、QQ、微博、手机短信等现代技术传媒手段把大量生态文明理念的教育信息进行整合,对抽象理论赋予其丰富的表达形式,使生态文明理念教育活动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而拓展生态文明理念教育的空间,给大学生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在逐渐增强,教育者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精神,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乐于参与到教育活动中去。只有大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生态文明理念才容易被大学生关注、理解、接收和认同。
(二)开展校园生态文明活动,增强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理念的情感认同
创建和开展校园生态文明活动是大学生理解、接受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增强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的情感认同意义重大。
第一,高校要充分发挥开展校园生态文明活动的作用,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导向,精心安排组织以生态文明理念为主题的校园生态文明活动。高校可以通过开展校园生态文明活动,使大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树立和培养生态文明理念的重大意义,接受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教育,使校园生态文明活动成为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建设生态文明校园的生动课堂。
第二,不断拓展校园生态文明载体。校园生态文明载体应该从校内空间向校外空间拓展,从活动空间向虚拟的网络空间拓展。要充分利用宿舍、社区以及互联网等开展生态文明理念教育,把生态文明理念教育渗透到课外的生活中,有时候会比课堂教学获得的效果更好。
第三,完善学校生态文明规章制度。在校园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方面,要体现生态文明理念的要求。一方面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使校园生态文明制度都有利于师生员工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要从生态文明理念出发来规划设计校园制度建设,既要讲政策的科学性,又要体现创新意识,共建绿色大学。
(三)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强化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理念的行为认同
人的正确认识以及形成发展的源泉是实践。因此,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理念的认知认同以及对情感认同的形成还不算是真正的认同。真正意义上的认同,必须是在行为上能够践行其所信奉的生态文明理念,这就必须通过在实践活动中反复实践。“公众广泛参与生态文明实践活动是西方发达国家恢复生态、改善环境的成功经验。”[3]大学生要积极开展和参加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态文明实践活动,让自己在生态文明实践活动中接受教育,并积极投身于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活动中。为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大学生有必要把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活动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教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有效的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让生态道德成为大家的自觉道德,让环保意识成为大众文化意识,让绿色消费、适度消费成为高校大学生的自觉行为”[3]。 因此,只有在实践活动中得到锻炼,接受教育,生态文明理念才能在大学生心中得以牢固树立。也唯有如此,大学生才能从心里接受生态文明理念,并且认同生态文明理念。
参考文献:
[1]韦冬雪.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教育路径探微[J].思想政治教育(人大复印报刊资料),2006,(2):56.
【关键词】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困境;对策
一、生态文明建构背景下,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主要困境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农村在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新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发展面临着诸多的困境与挑战。
(一)农民自身生态观念与生态意识淡薄、生态责任弱化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是农民,由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尚处于建设的初级阶段,各种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教育宣传和培养机制尚不完备,致使大多数农民对生态文明虽有所了解,但在认识上比较狭隘和片面,对生态环境的价值认识不深、环保意识不强,生态责任缺失,常常从自身现实利益出发,把环境保护和自己的生活方式对立起来,只顾眼前、不顾长远、急功近利、竭泽而渔。如在农业生产中过分地依赖化肥、农药等化学产品,以消耗大量的能源为代价实现农业增产,对大自然进行掠夺式索取和经营等。进而对生态文明建设只停留在家中“庭院干净”等表面现象上,致使一些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恶化。
此外,多数农民缺乏对自身的正确定位,意识不到自身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所承担的责任,把自己在生态文明型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推给政府,认为生态文明型新农村建设是政的事。从而导致生态文明建设主体普遍性的缺失。
(二)农村基层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的缺位
首先,传统的发展观和政绩观根深蒂固,基层政府片面追求经济增长,GDP至上。其次,基层政府对农村生态环境整治资金投入不足,治理力度不够。最后,基层政府对生态保护的教育、宣传力度不够。相较于城市对生态保护的宣传、教育力度,农村的环保宣传、教育几乎是空白的。
(三)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有待完善
目前,农村地区的环境监测体系普遍不完善,甚至根本没有,农村生态环境的评估、监管缺少环保科技支撑体系。直接导致对畜禽饲养污染、乡镇工业污染和城市一些工业污染源向农村地区转移控制不力。环保科研和实际应用不能紧密结合,科技成果利用效率不高,对农村环保适用技术的创新和推广力度不够,现代科技对农村生态建设的支撑作用没有充分显现。
三、应对生态文明背景下新农村建设困境的对策简析
(一)转变农民价值观,确立生态文明新理念
加强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转变观念要先行。作为生态文明构建中最直接的社会行动者,广大农民是否关注并参与生态文明的构建,其生态文明观是关键。要通过加大宣传和教育,使广大的农村人口树立“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生态文明新观念,这是生态文明背景下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同时,要使其知晓自身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社会角色、承担的社会责任、享有的社会权利,真正认识和了解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使农民树立忧患意识和生态危机意识。要引导广大农民认识到实现生态文明不仅关系到自身生存,更关系到其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从而激发农民保护自然环境的责任心,增强生态环境保护行为的自我约束力,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
(二)强化基层政府职能,加强宣传力度
首先,基层政府要摆脱传统政绩观念的束缚,不能把经济效益作为评判一切的标准。要从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入手,推进农村的生态经济,是改造农村落后生产方式、改善农村生活方式的根本。尤其是,要利用好产业转移的机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人文经济等新型生态经济形式,对于处理好农村建设中的人、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提高生态的效能,促进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基层政府要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发展乡镇企业,,合理安排乡镇企业布局,综合考虑农村产业结构现状和环境资源承载能力,不能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为代价追求一时的经济增长,走循环经济之路。
其次,政府要加大农村生态建设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基层政府需要根据十有关精神研究,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集体和个人多渠道融资机制,保证稳定有效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投入。农村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而复杂,各区域的生态环境状况相差甚远,有很多宏观与微观的生态环境问题需要进行探讨与研究。基层政府要按照环境保护科技发展规律,结合农村地区现实情况,深入分析其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理清发展思路,凝练重大环保科技发展课题,为项目实施找准切入点,合理配置环保科技资源,重点部署农村环保科技工作,不断提高环保科技含量,加大环保科技的政策扶持力度。
(三)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完善相关政策
科技创新是促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关键。要加快科技创新,在减量技术、替代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系统优化技术、产业链接技术等方面有新的技术突破。当前,最迫切的是在若干技术方面加大研究、开发、推广力度,包括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旱作节水农业技术、雨洪水收集和苦咸水综合利用技术等,突破“水”资源瓶颈;包括农村建设用地整理规划、生活垃圾和污泥资源化技术、秸秆还田技术等,做好“土”资源集约利用;包括小水电开发技术、沼气应用技术、太阳能利用技术、风能利用技术等,解决农村生产生活用能,保护农业生态;还包括农业产业链接技术,推动发展循环农业。
【关键词】中学生物教学;生态文明教育;渗透和应用
【中图分类号】G562
自党的十以来,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成为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的系统性和复杂性都比较高。加强对社会的教育也是做好这项工程的重点。所以说,加强生态文明的教育程度要从中学生入手,让学生们养成良好的习惯,从小约束自身的行为,为我国社会生态文明的发展奠定基础。
1、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意义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但是,由于人类长期的对自然资源的过渡开发利用以及无处理排放,生态平衡受到严重破坏。目前,森林破坏严重、土地资源流失、淡水资源紧缺、野生物种剧减、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大气臭氧层破坏问题、温室效应及全球气候变化、酸雨的危害等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在教育活动中,忽视了生态文明教育。要改善当前的环境状况,恢复生态平衡,人们需要应用新的环保技术,相互合作,但更需要加强对全社会特别是对青少年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
2、结合教材内容,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从中学生生物课程的设置情况来说,应在满足学生们对生物知识需求的基础上,更多地培养学生们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和基本素养,使其建立相对比较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促使学生对生命系统和周围的生态环境加强了认识。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做到热爱自然,为社会和自然的和谐统一做出贡献。在中学生物课堂上,将相关的生态文明理念渗入其中是提升学生们对生态文明准则和规范理解程度的重要途径。
从生物学新课标的相关内容中可以看出,人和生物圈之间的关系的构建,主要是按照人们对生物学的理解以及生物学课程本身的课程设置内容来实现的。学生们对其进行了解的过程就是形成生态文明观念的过程,可以使其树立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学观点。另外,初中生物学课程建设的重点就是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等等。生物学教师应该在生物课堂上,以教材内容为基础,培养学生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并且还应该采用科学的形式来提升学生们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向学生们灌输生态文明思想。这就是在课堂上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内容。
3、开设生态学选修课或者是建立相关的兴趣小组
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的教育主要应该依靠生物学教学课堂,在其过程中,应积极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丰富实践体验形式是强化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关键和重点。除了讲授生物学的相关知识外,教师应该采取一些科学合理的措施,以建立第二课堂的形式来培养学生们的生态文明意识。这不仅可以对学生们的学习欲望进行激发,还可以对生态文明的相关内容进行宣传。另外,为了提升宣传规模和力度,还可以建立兴趣小组。兴趣小组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组织形式,其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要对环境污染的形式进行宣传,让学生认识到生态污染的危害性。尤其是对温室效应、光化学烟雾以及白色污染等污染形式进行宣传。提升学生对生态环境的重视,抵制一切环境污染行为。
(2)一年中有很多保护生态的纪念日,比如世界水日、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等等。借助这些节日,可以开展一定的宣传专栏和板报,在校园内对生态文明的知识进行宣传。让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到其中。
(3)从校园内部的环境入手,提升校园绿化环境建设的合理化。在名树名花上挂标签,并且提出校园美化的合理化建议。
(4)为了对生态系统的运行程度进行掌握,还可以鼓励学生了解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使其认识到食物链以及食物网之间的关系,并注意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性。这也是中学生力所能及的事。可以将最终的调查结构整理成文,撰写成环保论文的形式,呼吁更多社会人士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中来。这也是中学生态文明教育工作的最终目的。
4、联系生活实际,从身边的小时做起
环保工作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公众应该参与到其中,尤其是对于初中生来说,应该从小培养自身的环保意识。在校园中,可以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比如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拒绝使用快餐盒,在食堂中不食用野生动物。除此之外,还要鼓励学生养成不随便扔垃圾的习惯,保持教室内清洁通风。另外,还可以采用盆栽的形式来美化教室环境。可见,从生活小事做起,保证生态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只要用心去做都会为社会实现生态文明做出贡献。
5、加强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法制教育
现如今,我国已经初步建成了法制社会,在保护环境成为基本国策之后,国家还颁布了相关的法律和法规,比如《环境保护法》等等。加强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比较明确。而只有解决了威胁公众健康的相关问题,才能够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创新生态文明的新局面。在中学生物课堂上,教师应该从宏观的角度出发,尽量收集关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应用的相关素材,不断对课堂内容进行改进和完善,对课堂教学的形式进行优化,通过各种新颖的方式来帮助学生们掌握环境法律知识。让学生们懂法、守法,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提升全面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伦理价值。
6、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应构建新的道德体系
保护环境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就是要进行道德体系的建设。道德从某种程度上看是一种现象,是人类所特有的,同时也是人们生活的准则和规范。道德的时代性相对较强。长期以来,因为人们缺乏生态知识,在处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时,没有相应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从而导致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失衡。建设生态文明也包含着道德建设,根据时展的客观要求,应赋予道德以新内容,丰富其内涵。生物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时,应引导学生把“爱护庄稼、花草、树木,爱护有益动物和生态环境”的行为要求提升到道德的高度来认识。
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简单化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从部门推进到区域实践都不可避免地将生态文明建设简单地等同于生态环境建设,从规划制定、政策引导、指标约束,到生态省、市、县的创建,几乎都将生态环境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战场,对生态环境修复、资源节约利用、节能减排等方面大书特书,认为只要生态环境改善,建设指标能够实现,就是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理念领先而建设实践却较滞后,对于生态文明科学内涵的理解上存在偏差,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依赖和观念依赖仍然占主导地位,在行为方式上一边努力治理环境,一边以新的方式破坏环境。只要国家出于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考虑将相关指标“松绑”,生态环境恶化趋势马上显化。与生态文明息息相关的经济转型、社会发展、民生改善、观念树立、制度创新等内容和行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很少得到重视,在生态环境局部改善的同时,一些社会问题和制度弊端日益显现。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现有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没有形成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理论体系科学的理论是科学实践的基础。生态文明是一种全新的理念,是在对工业文明深刻反思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目前,生态文明的内涵、理念、特征都处在探索之中,学界还没有达成共识。究竟什么是生态文明?如何建设生态文明?从生态文明建设提出至今都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回答。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低估了工业文明对人类的深刻影响和牢固的制度基础,忽视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最本质最艰巨的任务是要对工业文明的价值取向和制度安排进行根本变革。把生态文明建设简单地等同于生态环境建设和人类不当行为的改变,试图以此来解决一个庞大的、复杂的、涉及多方利益主体和人类社会制度变迁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必然导致在理念、行为、政策上的缺失。
(二)生态文明建设缺乏必要的战略管理工具,行之有效的战略体系尚未构建,无法实现生态文明的融合共建战略体系是实现战略管理的有效手段。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至今还停留在战略构想阶段,发展战略体系尚未构建,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尚不清晰,缺乏必要的理念体系、行为体系、政策体系来指导,不可避免地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困境。中央出台的若干政策、文件、规划,虽然从生态文明建设的某些方面有所引导,但始终没能形成政策合力,没能触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本源。政策设计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持力度较弱,导致行动措施推行困难,缺乏从战略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切实有效的管理和实施,更无法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中。
(三)生态文明建设缺乏动力机制目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沿用的是西方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思路,试图用人和自然的利益关系的调整来改变自己的行为,虽然认识到了对生态的破环,但始终是为了促进人自身的发展来改善自然的承载能力,其目的仍然是为了从自然界索取,没有从思想根源上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视为平等的主体。同时,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主要采取自上而下的推进模式,中央提出建设发展战略,各部门和各省区实施建设,但不少地区并未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至区域战略高度来对待,虽然在思想认识上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但缺乏行动部署。生态文明建设还没有成为区域自身发展的需要,社会群体还没有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自身的需求加以推进,还停留在响应中央政策的政治要求上,生态文明建设自发动力不足。
探索中国特色生态文明融合共建道路的对策
(一)加强对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的科学研究,创建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体系当前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理论研究还不大深入,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理论体系尚未构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问题和实践探索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尤其在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实现机理、实践途径等方面更是缺乏。建议国家相关部委整合研究力量,鼓励跨区域、跨学科的联合攻关,加强对生态文明重大理论问题的支持力度,在理论上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概念、内涵、特点进行梳理,积极创建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理论体系,把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理论与科学发展观深刻融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二)加强对生态文明融合共建工具和方法的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进步的过程和积极成果,是自然生态系统文明化和人类文明系统生态化的总和。[1]它贯穿于丰富的工业文明的实践活动中。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直面我国的国情,将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融入和深刻贯穿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建设的各个方面之中。但是如何融入和贯穿,需要从工具和方法上进行思考。应采取战略融合的思路,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学者在深入研究可持续发展、科教兴国等国家战略的推进机理、建设模式和实施现状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生态文明融合共建的战略实践工具和方法。在战略实践工具和方法的选择上,可以将现有的国家战略进行分解,分别将其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现有生态省建设指标体系以及国际形势变化的新要求进行充分对接、系统整合和集成创新,构建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体系。
(三)制定《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行动纲要》,将生态文明理念深刻融入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建设的各个方面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全面融合的发展战略,需要通过完善的战略体系进行有效推进。建议国务院牵头,组织发改、林业、环保、国土、农业、工信、住建等部门以及科研院所和专家学者对当前生态文明相关的政策、规划、意见、指标体系进行科学论证和分析梳理,结合对生态文明的科学理解,制定《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行动纲要》。将可持续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战略举措进行分解,提炼出生态文明的战略发展要素,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集、任务集和行动集,采取战略融合方法,将发展要素与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环境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的新要求和新目标进行系统整合和全面融入,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基本原则进行全面解读,形成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体系,形成完善的行动措施的集合。
一、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意义
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意识和政治觉悟直接影响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影响到生态文明建设能否早日实现。生态道德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对生态文明观念的认识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生态道德教育可以更好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生态意识。大学生可以从中学到如何正确处理人和人之间、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从而可以有效的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对大学生走向社会、成家立业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特别是对下一代的教育都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对自己、对孩子、对生活、对社会都将做出积极贡献。其次,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党的十七大第一次将“生态文明”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一同列入十七大报告中,其意义深远,体现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各高校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培育全面发展人才的必经之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当代大学生是生态文明的宣传员和未来发展的建设者,是有觉悟有素质的一类人群,他们能否了解环境知识和具备生态文明意识,掌握怎样解决环境问题,如何保护自然环境,是会直接影响我国生态环境未来发展趋势。再次,完善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是各高校全面发展的重点要求。当今我国的生态文明教育现状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较起步晚、发展慢。据调查,现代多数高校只看重保护环境教育,但却忽视环境普及推广教育。当代大学生是推进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应当具备与未来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将生态文明理念当作自觉性的观念,主动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观念是十分重要的,它将关系到未来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人类生存的根本问题。因此,生态文明教育是当代大学生养成良好生态道德的基本要求,也是完善德育教育内容的实际要求。是21世纪社会发展、社会进步重要基石,也是大学生成长的使命。
二、提升大学生生态教育的对策
生态道德问题不仅仅靠说教式的课堂教育和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就可以达到目的的,重点是让大学生自身形成主动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自觉担负起加强生态道德建设的重任,而大学生的自觉性是要依靠正确的理论指导来形成的,以及在社会生活中,利用社会实践活动的潜移默化,使自己的内心对生态的行为产生认同感和参与感。首先,将生态道德教育加入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来,合理规划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教材。当代各高校始终缺少生态道德教育的完整合理的教材,而太专业的理论教材又只是注重介绍环境知识概念,缺乏说服力和灵活性。希望教育部门合理改编教材,更加符合现代性教育,让生态道德教育有巩固的理论支持,完善生态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其次,完善高校德育体系,将生态道德教育加入到高校德育计划中,不但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体作用,更应该把生态文明道德建设引入到各学科的教学规划中,让大学生更全面的了解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第三,推动大学生主动作为生态道德实践主体,让大学生成为生态道德教育宣传员、推广活动家。努力发展生态道德的基本知识和普及推广活动,让大学生可以更好的认识生态系统的活动规律,提升对生态环境的认识。打造良好的学校生态环境,建立绿色寝室、和谐校园,可以更好的建立生态道德教育并养成氛围。积极鼓励大学生组建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组织。利用这些组织引领大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加强生态建设的宣传。可以组建一系列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演讲辩论大赛和有关生态环保方面的知识竞赛。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更好的鼓励大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生态环境保护的了解和传播活动中来。建设良好的校园生态环境。需要每个人厉行节俭,提倡绿色消费。近年来,大学生在校园攀比、虚荣之风盛行,这些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在大学生中流行。致使一些大学生对金钱、物质的概念模糊,导致高消费、过度消费、挥霍拜金。生态道德的教育刻不容缓,要利用社会大众、家庭学校,多角度的教育引导模式,要培养大学生正确、健康的生态文明消费理念,实现生态健康消费观,推动绿色环保消费,生态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希望大学生建立一种对生态环境不构成破坏合理的可持续消费观,达到良好的心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其目的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育理性生态的大学生,指导大学生正确的生态行为方向,建立优良的生态道德行为方式,是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根本立足点。各高校可以利用大学生创建的环保组织、环境保护志愿者等一系列活动,使更多的大学生身临其境的认为,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大力开展一系列环保实践活动,让更多的大学生身临其境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共同打造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培养大学生爱护自然环境、治理被破坏污染的环境、提倡正确绿色消费观念。希望每一位大学生通过参加活动和自身体验达到完善和发展,引领他们成为一名保护环境、热爱自然,敬畏生命、合理消费的理性生态人。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生态道德教育培养的大力支持,提升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强化生态道德知识,尊重自然规律,提升空气质量,努力为人类共同的绿色家园而努力。
作者:黄金石王圣祯单位:齐齐哈尔大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