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生态文明的认识

对生态文明的认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生态文明的认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生态文明的认识

对生态文明的认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认同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1-0207-02

党的十报告创造性地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生态文明理念作为一种新的价值取向,大学生对它价值追求的正确与否直接关乎着中国社会未来的发展。因此,要提高大学生对这种新的价值取向的认同,就必须要认真思考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认同的形成过程,有效分析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教育面临的严峻挑战,积极探索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认同教育的有效对策。

一、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认同形成的动态过程

认同是指个人的思想行为要与社会规范或社会期待趋于一致,也就是主客体在其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主体对客体做出的一种积极反应。这种反应会表现出一种动态的过程即认同过程,它包括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因此,正确把握和有效分析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形成的动态过程,是研究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认同教育有效对策的前提。

(一)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理念的认知认同

“认知发展理论认为:青少年的认知发展是受深层次的、根本的认知变化的推动,也就是说,青少年推理方式的变化使得他们的认知系统产生发展和变化。”[1]因此,要想使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理念形成认知认同,首先就要让大学生完整准确地理解生态文明理念的基本内涵,科学把握生态文明理念的本质,这是大学生进行价值追求和价值选择的前提。大学生可以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活动加工教育者传授的关于生态文明理念的教育信息,在这个加工的过程中,大学生通过自身的评价标准可以对这些教育信息进行科学的比较、筛选、分析和判断,然后对这些知识信息进行整合,使其整合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使大学生把对生态文明理念的认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因此,提高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理念认同的关键是实现认知认同从感性认同向理性认同的转化。感性认同是一种表面认同,有待于进一步深化。理性认同是一种深刻认同,是感性认同的深化。所以,教师在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理念认同教育的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把对生态文明理念的感性认同转化为理性认同。这也是大学生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情感认同、行为认同的基础。

(二)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理念的情感认同

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理念的情感认同“是大学生在对生态文明理念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对自己或他人行为是否符合生态文明理念要求进行评价、选择时所产生的满意、肯定等主观体验。”[1]情感认同与认知认同既有联系又相区别。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理念的情感认同是伴随着对生态文明理念的认知而产生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的情感认同一经形成,就会对其认知认同起着引导和深化的作用,并对其行为践行有巨大的催化和强化作用。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的情感认同是大学生理性思维和价值选择的结果,不仅包括简单的价值认知,还包括一定的价值评价和价值选择的成分。因此,由生态文明理念的认知认同发展到情感认同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价值认知到价值评价再到价值选择的过程。

(三)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理念的行为认同

行为认同就是在认知认同和情感认同基础上,在实践中自觉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的过程。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理念认同教育,要让大学生把生态文明理念自觉地内化为自己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并且转化为自己的良好行为习惯,也就是说要产生行为认同,这样才能将生态文明理念深入到大学生的内心世界中。实现行为认同是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认同教育的终极目标,也是对生态文明理念的深层认同,而深层认同就是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理念的深刻认同,是基于对生态文明理念深刻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认同。深层认同不仅使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理念有比较深刻的认识,而且还能够使生态文明理念贯穿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从而以此作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的标准。因此,高校开展生态文明理念教育追求的教育目标应该是深层认同即行为认同。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认同教育面临的挑战

生态文明理念作为一种新价值取向,理应被大学生所接受和认同。但在实际生活中,生态文明理念还没有被大学生们所认同,因此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的认同教育也就面临着极为严峻的挑战。

(一)教育理念不能与时俱进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思想认识方面存在的问题是首要的、根本的问题。“目前,高校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认为生态文明教育就是讲“环境保护”的,认为更多的市政府和企业的事,与高校无直接关系,而且对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的树立和培育以及对开设有关生态环境保护和节能环保等课程的教育目标定位不准,从而陷入了种种误区。”[2]这说明我们的教育理念还很落后,思想观念上也存在着很大误区,不能够做到与时俱进。

(二)教育方法和教育载体落后

教育方法和教育载体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手段,方法得当,载体合适,往往就可以使教育内容更好地为人们所接受;选择方法不当,选择载体不合理,就容易事倍功半,达不到预期的教育目标。当前,在大学里的生态文化教育尚未普遍展开,对于该领域教育方法的探索也未能随之展开。尽管也有部分高校举办如宣传环保的公众活动,但举办该活动的驱动因素较为复杂,单纯的以宣传生态文明教育,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为目的的却很少,而且举办宣传这类活动的载体也只限于校园广播等传统方式。

三、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认同教育的有效对策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了“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的重大命题,在全社会引起了极大关注。根据十报告的要求,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精神,生态文明理念教育理应成为贯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各高校都应积极探索增强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认同教育的有效性对策,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及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之中。

(一)发挥主渠道作用,提高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理念的认知认同

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以及发挥各种辅导报告的功能来解决认识问题,以此来增强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理念的全面把握。

第一,尽快将生态文明理念教育纳入到课堂的教学内容中去。要充分发挥和利用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认同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帮助大学生明确生态文明理念的内容及其之间的关系。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关于生态文明理念教育的内容还不充足,各高校应该根据十八报告的内容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精神,尽快将生态文明理念教育纳入到课堂教学内容中,使生态文明理念深入到每一个大学生的内心世界里。

第二,探究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使生态文明理念教育纳入到课堂教学内容中。教育者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积极运用各种网络技术、远程教育、BBC、QQ、微博、手机短信等现代技术传媒手段把大量生态文明理念的教育信息进行整合,对抽象理论赋予其丰富的表达形式,使生态文明理念教育活动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而拓展生态文明理念教育的空间,给大学生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在逐渐增强,教育者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精神,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乐于参与到教育活动中去。只有大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生态文明理念才容易被大学生关注、理解、接收和认同。

(二)开展校园生态文明活动,增强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理念的情感认同

创建和开展校园生态文明活动是大学生理解、接受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增强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的情感认同意义重大。

第一,高校要充分发挥开展校园生态文明活动的作用,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导向,精心安排组织以生态文明理念为主题的校园生态文明活动。高校可以通过开展校园生态文明活动,使大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树立和培养生态文明理念的重大意义,接受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教育,使校园生态文明活动成为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建设生态文明校园的生动课堂。

第二,不断拓展校园生态文明载体。校园生态文明载体应该从校内空间向校外空间拓展,从活动空间向虚拟的网络空间拓展。要充分利用宿舍、社区以及互联网等开展生态文明理念教育,把生态文明理念教育渗透到课外的生活中,有时候会比课堂教学获得的效果更好。

第三,完善学校生态文明规章制度。在校园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方面,要体现生态文明理念的要求。一方面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使校园生态文明制度都有利于师生员工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要从生态文明理念出发来规划设计校园制度建设,既要讲政策的科学性,又要体现创新意识,共建绿色大学。

(三)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强化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理念的行为认同

人的正确认识以及形成发展的源泉是实践。因此,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理念的认知认同以及对情感认同的形成还不算是真正的认同。真正意义上的认同,必须是在行为上能够践行其所信奉的生态文明理念,这就必须通过在实践活动中反复实践。“公众广泛参与生态文明实践活动是西方发达国家恢复生态、改善环境的成功经验。”[3]大学生要积极开展和参加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态文明实践活动,让自己在生态文明实践活动中接受教育,并积极投身于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活动中。为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大学生有必要把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活动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教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有效的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让生态道德成为大家的自觉道德,让环保意识成为大众文化意识,让绿色消费、适度消费成为高校大学生的自觉行为”[3]。 因此,只有在实践活动中得到锻炼,接受教育,生态文明理念才能在大学生心中得以牢固树立。也唯有如此,大学生才能从心里接受生态文明理念,并且认同生态文明理念。

参考文献:

[1]韦冬雪.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教育路径探微[J].思想政治教育(人大复印报刊资料),2006,(2):56.

对生态文明的认识范文第2篇

1.生态文明概念及其重要性认知度提升大学生对生态文明概念及其重要性认知度将直接影响自身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行为等各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在对生态文明概念的认知上,选择“一般了解的”占59.56%,同第一次调查相比(以下简称“同比”)上升38.4%“;听说过的”占31.16%,同比下降27.38%;“完全不清楚的”占10.1%,同比下降10.2%;可见,对生态文明概念的认识理解有所提高。在回答生态文明与国家安全、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及自身利益的关系问题时,多数学生都认为生态文明与国家安全、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及自身利益的关系密切。只有2.03%认为其与自身的利益无关,同比下降5.10%。这说明大学生已经意识到生态文明对于人类走出当前所面临的生态危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生态环保基础知识愈来愈深入人心

大学生对环保基础知识的了解程度,则是衡量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提高程度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程度提升的一个鲜明的标志。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通过“校园里的宣传栏”、“学校开设的有关课程”“途径获取环保知识”的占50%以上。由此可见,高职院校生态文明教育,在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生态文明行为形成方面愈来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被问及“世界环境日是哪一天”时,能够正确回答是“6月5日”的占63.46%,同比上升34.1%;选择其它时间或选择“不知道”的占37.44%,同比下降32.43%。当被问及“您认为下面哪一项是工业‘三废’”。选择“废水、废气、废渣”占88.71%;选择“废电池、废家具、废家电”占3.25%;选择“废电视机、废电脑、废冰箱”占4.70%;选择“废铜、废铁、废钢”的占2.25%。由此说明,大学生对工业污染现象比较关注,大部分学生对工业中的“三废”现象比较了解。当调查,“您是如何利用分类垃圾箱的”?其中有33.76%的学生选择“知道分类标准并能严格遵守”;39.95%的学生选择“大致了解但并不经常遵守”;19.12%的学生选择“稍微知道点分类标准,但不区分对待”;还有617%的学生选择“根本不知道分类的标准”。可见,大部分大学生对于垃圾分类回收已有比较正确的认识,只有少数学生还不知道垃圾分类回收的标准。以上调查结果表明,由于高职院校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高度重视,生态环保基础知识也愈来愈深入学生的心灵。

3“.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认识逐渐形成

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大学生对人类在生态系统中地位、作用和责任的认知状况,这直接决定着他们能否辩证地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当被问及“您认为人与自然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时,选择“人是自然的管理者,利用自然资源天经地义”占5.63%,同比下降14.02%;选择“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人类应顺应自然”占19.89%,同比上升1.03%;选择“自然和人都是平等主体”占84.48%,同比上升22.95%。可见,绝大部分学生已经认识到面对生态危机的挑战,应抛弃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树立新的生态文明观。视自然为朋友,人与自然共同繁荣,和谐相处,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观念逐步在树立。当被问及“您认为物种的多样化与我们人类的生存有何关系”?选择“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占71.4%,同比上升18.46%;选择“关系不大”占5.12%,同比下降6.83%。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大学生已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自然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受益的绝非仅仅是环境,更为重要的还是人类自身。当被问及“您认为环境保护最主要的意义是什么”?时,选择“保护环境的同时改善人类自身生存环境”占42.63%;选择“人类给子孙多遗留一些自然资源”的占15.47%;选择“人类能更持久地利用自然资源”占34.07%;只有7.83%的调查对象选择“为人类以后彻底征服自然服务”。可见,大部分大学生已经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环保观念正在由“要我环保”向“我要环保”转变。以上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大学生已经能够正确的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将有利于大学生树立生态文明观,培养自觉的生态文明意识。

4.生态文明行为习惯正在养成

生态文明行为是生态文明素养的外化和集中体现。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状况具体表现为他们的绿色消费观念、对生态环保类公益活动的参与程度以及他们的日常环保行为。绿色消费观,是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重要的助推力。当被问及“对于餐馆提供一次性木筷,您的看法是……”?选择“是我经常性的选择”占16.5%,同比下降21.53%;选择“我偶尔选择”占21.46%,同比下降9.21%;;选择“方便,但破坏境,我不常用”占31.05%,同比上升19.12;认为“生产一次性筷子必然破坏森林,我坚决不用”占27.19%,同比上升11.62%。由此说明,大学生的绿色消费观念已经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自觉参加校内外环保公益活动,是高职大学生生态生态文明素养提升的主要标志之一。当被问及能够“经常参加校或社会上保护生态环境的公益性活动”时,选择“经常”占25.95%,同比上升15.98%;选择“偶尔参加”的占35.4%,同比下降4.4%;选择“从没参加”的占38.62%,同比下降10.52%。表明大学生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能积极参与环保公益活动。当调查“假如您在公共场合,有垃圾要扔而又没有垃圾桶会怎样”?时,调查对象中只有6.34%的学生选择“看周围没人,就随地扔了”,同比下降10.13%当调查“看到有人将垃圾随手扔掉,您会怎么办”?调查对象中选择“会上去劝阻他们”占18.36%,同比上升5.15%;选择“不赞成那样做,但不会上去劝阻”占68.46%,同比下降2.86%;选择12.19%的被调查者则认为“与自己无关”,占12.18%,同比下降316%。由此可见,与第一次调查结果相比,均有一定程度的好转,这是尤为可喜的。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的养成,是生态文明素养提升的一个重要标志。当被问及“您去超市购物时,会自备购物袋吗?”,选择“经常自备”的占32.31%;同比上升3.09%;选择“从不自备”的占13.52%,同比下降2.8%。当被问及“宿舍水房里一同学大开着水冲衣服,这时您会怎样做”?选择“自己过去帮他关掉”占46.23%,同比上升4.41%。这些数据表明,大学生正在逐步将生态文明意识转化为生态文明行动,观念与行为之间的距离在逐步缩小,高职院校大学生良好的生态文明行为习惯正在养成。

二、生态文明教育经验

1.丰富教学内容,构建“众星捧月”的生态文明教育模式

“众星捧月”是指各专业、各类课程都应利用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充分挖掘和发挥自己潜在的生态文明教育资源,共同为提升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而努力。一是设置独立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如《生态伦理》课,通过生态伦理课的教学,系统的向学生传授有关生态文明的知识。二是向其他课程适当渗透,如“两课”教学中,在思想教育部分可以通过加强生态文明理论教育引导,注重价值引导与价值认同,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奠定正确的思想意识基础;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中,可向学生渗透生态旅游、文明旅游等内容,进行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文明价值观的渗透,从而提升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在《大学语文》课中,发掘具有生态文明思想的文学作品,从中更好地了解生态文明赋予人类的意义,更深层次地理解与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构建“众星捧月”的生态文明教育模式,丰富了高职院校生态文明教育内容,打破一些高职院校生态文明教育只是局限于环境生态学课程的单一局面。

2.以学生校内外活动为依托,营造浓郁的生态文明教育氛围

大学生能否积极参与到校内外各项生态环保活动中去,是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提升,生态文明观的确立一个重要标志。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态文明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各种环境保护公益活动,是学校浓郁的生态文明教育氛围形成的重要保障。学校学生工作处以及校团委应高度重视校园生态文明教育氛围的营造,发挥各自的潜力和优势,组织开展一系列相关的生态文明教育、环保宣传和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开展系列生态文明教育主题活动———“回顾勤俭历史实现中国梦”、“公寓熄灯一小时我为节能尽份力”、“旧物改造手工艺品展示”、“生活社区跳蚤市场”、“杜绝舌尖上的浪费”、“‘我的身边事’校园DV比赛”等。多姿多彩的校内外环保公益活动有效地调动了大学生投身环保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利用好学校各方面的资源,如教学环节中的实习、寒暑假的社会实践、参观学习等,让学生深入社会,体验尝试各种各样的生态现状,达到对外部环境更为全面、客观的认知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营造了浓郁的氛围。

3.充分发挥校报、校园网的“喉舌”作用

利用校报、校园宣传和网络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引导和监督作用,通过对校报和校园网及校园广播,精心设计、编排,为师生打造一个优秀的生态文明教育资源平台。比如,在校园广播、校报中开辟“生态文明窗口”、“生态校园”专栏,发表与生态文明教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相关的文章,对所开展的生态文明教育活动进行报导等。充分利用校园网,链接各类生态文明教育网站,聚集生态文明资源,满足学生的个性化的需求和接受多样化的指导,为学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搭建起一条健康、全面、快捷的网络服务平台,方便学生访问、学习,是学生宣传和表达生态文明思想、学习和掌握生态文明知识的一个重要平台,使网络成为生态文明教育的新载体和生力军。

4.与“学术”联手,提升生态文明教育的影响力

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发挥学术报告、专题讲座在生态文明教育中的独特作用,专题讲座具有较强的层次性和针对性,可以根据受教育者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等方面量身定做相对应的生态文明教育主题专题讲座内容。如笔者所在的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组织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专题讲座;结合党的“十”报告精神对生态文明知识进行专题辅导“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等多场专题讲座。高职院校生态文明教育与学术活动的联手,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更好地开展融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同时也大大提升了生态文明教育的影响力。

三、结语

对生态文明的认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公民道德;生态文明;影响机理

[中图分类号]B82-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48(2013)05-0029-05

[作者简介]陈 军(1978—),男,湖北石首人,博士,中国地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研究。(湖北武汉 430074)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我国生态文明区域协同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12CKS022)、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资源环境问题的区域差异与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11&ZD040)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公众生态道德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机制研究”(CUGW130219)的阶段性成果。

生态文明是区别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文明形态,其本质在于正确处理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的一体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被认为是一场涉及多个领域的全方位的社会性变革。①生态文明在建设的过程中涉及政府、社会团体及公民等利益主体,不同利益主体实现利益的机制与成本各不相同,其间存在着深刻的利益博弈。然而,不论是政府还是经济组织或其他社会组织都是由个人组成的,个人的生态道德与价值观能够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影响政府与其他组织对生态文明建设行动的立场、态度以及现实响应。因此,公民生态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各类生态文明建设主体之间达成共识、互为保障,进而使各利益主体作出的决策能够实现帕累托最优,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效果的优化。

一、公民生态道德的内涵及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公民生态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表现形式,集中体现了公民对社会生态建设以及各种生态问题的态度倾向、情感和价值观,是公民对自身在生态文明建设事业中的地位、应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的自我认识。①公民生态道德建立在和谐生态伦理观的基础上,从本质上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公民生态道德要求摒弃以往的“人类中心主义”,承认自然界有其自身的价值与权利,②同时还要求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强调达成共识、通力合作,实现平衡协调发展。以发展为终极价值取向,以平衡协调为发展的主要手段,在平衡中协调,在协调中发展,这构成了和谐生态伦理观的永恒主题。③由此可见,公民生态道德的要求与生态伦理观的主题是和谐一致的。

公民生态道德具体表现在生态文明认知、生态文明参与及生态文明期望三个方面。生态文明认知由生态情感、生态知识和感知个体效力等因素构成,反映出公民对生态文明内涵的理解、对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看法以及自身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角色认知。生态文明参与是指公民是否了解或参加环保等活动,是否会主动避免或制止生态不文明行为的发生。生态文明期望是指公民对生态环境的愿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信心以及对当地宣传教育等工作的评价。公民生态道德建设既是认识世界的问题,也是改造世界的问题。一个生态道德水平高的“生态人”要明确个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人翁地位,自觉承担起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与义务,在日常生产、消费、处理等决策中保持稳定的、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心理状态;要全面把握生态文明的理性知识,为在实践中解决生态问题提供技能支撑;要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活动,积极影响他人的生态决策,切身投入到生态文明建设的事业中。

生态文明的发展与提高通常包含三个重要的特征,即较为成熟的公民生态意识、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模式和有效的制度体系。④从微观层面来看,作为生态文明建设最直接的社会行动者和成果享受者,公民是否具有高度的生态文明意识,是否遵循可持续发展社会管理模式下的生态环境保护原则,是否认同政府相关法律制度、政策,这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效果具有决定性影响。在既定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管理体系内,人们开始日益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问题,政府也已出台了较为系统的法律、规章和政策。法律制度、政策具有强制性的约束力,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仅仅凭借法律制度刚性的外部力量还是不够的,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公民生态道德等内在约束力量的补充。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复杂系统中,公民的立场、决心与技能等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动力,公民生态道德所特有的预期性与前瞻性也是改进发展模式、完善制度体系的驱动力。因此,公民生态道德作为各利益主体决策的关键因素与生态文明制度、政策的价值基础,从根本上为生态文明发展提供价值导向与舆论支持,同时也为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发展提供持续的精神动力。

二、公民生态道德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机理

(一)公民生态素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认知起点,决定着生态文明建设方向的统一性

从认识论的层面来看,公民生态认知包含着由纯粹理性向实践理性的转换。纯粹理性是以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反映为目的的理性认识形式,实践理性是以对客观事物规律的应用为目的的理性认识形式,①而生态认知就是将关于生态系统客观规律的知识、生态环境的现状与公民现实的需要相结合,制定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并依据这些标准和规范进行行为决策与价值评价的过程。公民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越全面、越深刻,对自身的需要掌握更加自觉,其实践活动的自觉性也会愈高,反之就会在实践中处于盲目的不自觉状态,就根本谈不上去自觉地规范自身的实践活动。同时,生态文明认知程度影响着公民的责任意识与技能素质,影响着公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广度与深度。生态情感通过影响人们的生态态度、责任意识,进而影响人们的生态行为决策。一般情况下,一个人对污染的态度决定着一个人对生态文明生活的态度,对污染、浪费等生态不友好行为持否定态度的人,在自身行为决策中会尽量避免类似行为。公民对自身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角色认知,决定着其对自身须承担的责任与义务的认识,进而决定着其主动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愿与热情。生态知识作为公民生态行为技能的重要基础,对人们的生态行为也有重要影响。生态知识掌握程度不同的人,在生态忧患意识与生态行为技能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消费者感知个体效力是指消费者相信其个体行为对社会资源环境问题产生作用的程度。②如果公民认为个人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并不意味着一定范围内生态环境的改善,那么这种想法将会对公民的生态文明行为产生抑制效应。

(二)公民生态参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途径,决定着生态文明建设行动的实效性

生态文明的最终实现需要通过公民将保护环境、改善生态、合理利用资源的思想逐步渗透到日常生活中来实现,具体途径包括政治参与、经济参与及文化参与。

政治参与是指公民基于对生态现状、政府政策的基本认识,通过权力与义务行为来影响政府人员的选择及决策的活动。影响公民政治参与的因素有参与路径、参与意愿及参与能力。政府决策过程中采取的咨询、听证、公示等方式是公民政治参与的客观渠道;公民对参与政府决策能力的认知及所产生影响的评价,影响着公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公民自身素质及参与能力也是影响因素之一。从经济参与维度来看,消费价值与交易成本的衡量是影响公民生态文明参与的重要因素。消费价值包括功能价值、情感价值与社会价值等,它们构成了公民生态文明行为的收益。功能价值是指产品质量、性能方面的效用;情感价值指的是顾客从产品或服务中获得的情感效用,如从洁净的环境中获得的舒适感与满足感;社会价值是指人们从产品或服务中获取的社会效用,既包括生态行为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还包括生态行为对自身个人形象的影响。③交易成本包括货币成本与非货币成本,前者指的是公民为其决策承担的货币支出,后者指的是时间、精力、舒适度等方面的支出。对消费价值与交易成本的衡量标准、承担相应成本的意愿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经济决策。文化参与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最根本的途径,公民的生态忧患意识、生态责任意识及其对政府有关政策的认可程度决定其政治参与和经济参与的意愿。公民对生态文明观念的认可以及对绿色消费等生活方式的接受程度,对于其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参与环保组织或活动,践行生态文明准则有着重要影响。

(三)公民生态文明期望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动力,决定着生态文明建设方略的持续性

首先,公民对生态文明环境的要求与期望直接影响其对于改善生态现状的愿望。生态现状与公民预期的差距越大,公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愿望就越高。生态文明环境是破解制约改革发展瓶颈的重要途径,是公民最基本的社会福利,也是提高公民幸福指数的重要手段。近年来生态旅游、生态农业、低碳生活受到广泛关注,正反映了公民对回归自然、和谐发展的愿景。其次,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信心与决心直接影响着公民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期望值。环境公共当局的执法频次与执法力度是政府态度的直接反映,也是对企业和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再教育。政府及相关社会组织的活动效果影响着公民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进而影响其立场与行为决策。最后,不同利益主体对待生态文明持有不同的期望,构成了生态文明建设中复杂的博弈格局。一方面,作为公共物品的生态环境,不具备消费上的排他性,也就是说,只要有人支付了生态环境保护的费用,其他人便可以“搭便车”,最终环境问题还是由政府来解决。另一方面,生态环境具有明显的外部性特征,即某个利益主体的生态文明行为带来的收益由利益主体之间共享,由于其收益存在着不确定性,个体不愿独自承担成本与风险,而某个利益主体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往往带来一定范围内整个群体的利益受损,这阻碍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和维持。

三、提高公民生态道德水平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生态文明教育,营造生态文化氛围

生态文化是在一定社会时期被大多数人竞相模仿而普遍流行的社会价值形态、情感和兴趣,是一个包含社会价值观念、社会情感、社会兴趣等多种社会心理因素的统一体以及由此所形成特定的社会氛围。①生态文化对公民生态道德具有一定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营造生态文化氛围的重要途径。

营造生态文化氛围,应从形式与内容上开展丰富的生态文明教育、宣传等活动,加强公民生态情感体验,形成良好的生态行为习惯。在形式上,要积极推行社区教育,组织生态文明海报展览、生态知识评比等活动,评比月度人均用电量节约之星、参与社区环保活动之星等,营造浓厚的生态文化氛围;同时,要大力加强学校教育,要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各级学校教育的规划与设计,开设相关课程与专业,课堂上采取理论介绍、案例分析与演讲辩论等丰富的形式,还可以组织生态文明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并将其纳入学业评价体系。在内容上,既要普及生态环境与科学技术知识,还要兼顾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具体做法中要重视对公民日常生活与职业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引导公民树立科学的个人消费观,养成绿色、适度、文明、健康的消费习惯,同时在职业行为中,努力使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的基本要求与生态道德规范在该领域的具体要求一致,并逐步成为人们自觉的行为。

(二)建立鼓励与监督机制,引导生态文明参与

建立鼓励与监督机制实际上是对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再教育,是激发、培养和引导公民生态意识不断走向成熟的现实途径。良好的法律制度及其社会管理制度,既可以使社会良好的利益格局为生态道德的践行创造广阔的空间,又可以通过其外在的强制力,凸显规则的权威性,从而维系生态道德的向度。②

在微观层面上,企业或单位可以在绩效评估考核和制度取向中加入生态文明的价值标准,将公民日常生活与工作习惯纳入评价体系,从经济利益的引导方面强化公民的生态观念。工商管理部门可以为“绿色食品”的品牌注册、产品销售等提供指导和优惠政策,加大环保法规的执行力度,包括加大执法频次和处罚力度,尤其要围绕环境污染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环境执法监管,对污染严重的企业实行挂牌监督、进行环保专项行动,还要将环境执法监管与建设项目审批结合起来,对违法排污企业的新、扩、改建设项目暂停审批等,使公民感受到国家和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①在中观层面上,要构建适宜本省、本市发展实际情况的指标体系,充分考虑生态安全与和谐、生态道德与伦理的要求,加入如公民参与生态文明主题活动的频率、公民环境满意率、人均生活用水量、人均生活用电量等因素,引导公民主动参与生态环保活动。②

(三)规范信息渠道,加强生态文明认知

生态文明道德建设源于公众的生态文明认知能力,这种认知能力一方面包含着公民对生态环境开发利用各项基本信息的了解,另一方面则包含着公众对政府、企业、社区、公益组织和公众自身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所应承担的责任、规章与制度等信息的关注和把握。因此,各级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生态环境质量、重要工程项目决策、重大影响事件和政策法规等信息的规范,是维护其公民权利的重要条件。在此过程中,环境管理部门应履行有关环境信息,的义务,通过规范的信息平台或数据库,构建流程科学且能及时的生态环境信息如空气污染指数、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环境工程建设成效与法律法规等,定期公开水资源达标率、污染物排放强度等指标,减少政府部门与公民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环境管理部门并非局限于专门的环境监督管理机构,还包括其他依照法定职权拥有相关环境信息的机构及其他承担公共环境行政职能的非政府组织等。③同时,生态环境监管部门还要科学运用现代传媒的舆论宣传作用,利用网络、新闻、报刊等媒介对生态环境破坏的现象及其引致的单位、团体、个人予以监督,还需利用公益广告、纪录片、指导书籍或手册等方式宣传生态文明道德或生态行为技能,引导公民自觉节约资源、爱护环境和保护生态,帮助公民形成热爱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道德情感和审美情操,使自身的自然价值取向和认知能力朝着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方向发展。

对生态文明的认识范文第4篇

二是从社会形态建构意义上看,生态文明主要应包括这样几个方面:第一,在文化价值观上,对自然的价值有明确的认识,树立符合自然生态原则的价值需求、价值规范和价值目标。生态文化、生态意识成为大众文化意识,生态道德成为普通道德并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第二,在生产方式上,转变高生产、高消费、高污染的工业生产方式,以生态技术为基础实现社会物质生产的生态化,使生态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运用生态技术和生态工艺,改造传统产业,形成生态化的产业体系,使人类生产劳动具有净化环境、节约和综合利用自然资源的新机制,沿着与生物圈相互协调的方向进化。第三,在牛活方式上,人们的追求应不再是对物质财富的过度享受,而是一种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生态的生活。人类个体的生活既不能损害群体生存的自然环境,也不应损害其他物种的繁衍生存。建立合理的社会消费结构,克服异化消费,使绿色消费成为人类生活的新目标、新时尚,从而使人过上真正的符合人类本性及社会道德的生活。第四,在社会结构上,表现为生态化渗入到社会结构之中,但这只是社会的某些方面而不是整个社会结构发生变化,诸如在社会政策上考虑如何组织好经济,以便协调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制定决策上,使科学家和经济学家、人文学者对有重大影响的发展战略决策进行生态效益评估,以期维护人类活动对自然的最小损害并能够进行一定的生态建设。这是从社会文明形态建构意义上理解生态文明,也是生态文明的高级形态。从两个层次、两个形态来理解生态文明,有利于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不同阶段和步骤,使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从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发展。

建设这样的生态文明,其中一个关键问题是人类价值取向需要发生深刻转换,即要从科学与人文两个方向思考自然的价值对人类的深刻意义之所在。在传统哲学中,价值是以人的主体性为尺度的一种关系,它只是客体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属性,是一种效用关系。依这种观念看来,自然作为人类生存的环境和资源的提供者,对人而言只有工具价值的一面;而所谓科学地认识自然就是在科学理性基础上对自然的认识活动,只能认识到自然及其规律对人类的某些用途,体现出的仅是一种认知价值。这种价值观带有明显的片面性,导致长期以来人们把对自然的工具价值认识等同于对自然的科学认识,其结果首先是以人为尺度来衡量自然带给人和其他物种的益处,看到的只是自然界的短期效用,忽视整个生态系统对维护不同生物物种的价值,以及自然对人类的终极意义。这种割裂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联系,只强调自然的工具价值的传统思维模式很难改变人类千百年来形成的对待自然界的改造方式,即仅把自然界当作资源和手段,竭泽而渔、巧取豪夺地开发和利用。

生态危机的深重和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促使我们从人文价值方面对自然进行理解,这主要侧重于对自然的情感体验,体悟自然是人类生命的依托,自然之死必将导致人类之死,尊重生命、爱护生命并不是人类对其他生命存在物的慷慨施舍,而是人类自身进步的需要,把对自然的爱护提升为一种不同于人类中心主义的宇宙情怀和内在的精神信念。生态文明将取代工业文明而引导人类社会继续向前发展。在这种绿色文明形态下,未来世界的发展将既不是人掠夺自然,也不是自然界统治人,而是在不断满足人类的长远利益前提下,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渗透。一方面人作用于自然界,改变自然界,使自然界人化;另一方面自然界作用于人,人学习自然界的“智慧”,越来越深入而广泛地掌握自然界的规律,从而提高人的素质和人的本质力量,使人自然化。因此我们对自然价值的认识应体现出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即经济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人的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局部价值与整体价值的统一、国家价值与人类价值的统一、当代价值与后代价值的统一。这是生态文明不同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时代的自然价值观而应体现出的新的价值融合。

生态环境危机也促使我们全面认识自然的价值,特别是对自然内在价值的认识。目前科学地论证自然的内在价值还有一定难度,但是这并不妨碍从人文角度确认自然具有内在价值。当今时代,如果不能证明和确认自然具有内在价值,就难以获得有效的自然伦理,难以确立人对自然、对其他生命物种的责任和义务,就不能把生态环境保护建立在对人类以外的所有生命都珍视的基础之上。建设生态文明首先需要明确保护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具有终极价值,这是对人类的终极关怀,从而建立保护环境的伦理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原则。这个伦理基础应建立在认识自然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之上,而不是纯粹的哲学演绎。

对生态文明的认识范文第5篇

高校教育作为人类教育的高级阶段,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具有必然性和紧迫性,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高校新的德育内容。高校的道德教育离不开人文队伍的建设,要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必须着重建设生态文明的教师队伍,加强对学生的生态素质的培养。辅导员是在我国高等教育中肩负重大历史责任与使命的社会角色,是高校德育教育的一线工作者,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政治引路人”。面对当前生态文明的教育现状,对辅导员在新时期生态文明教育中扮演的角色及应具备的德育职能要有一个准确的定位。

一、教师职能――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观

首先,教师是学生学习最重要的引导人,辅导员是教育工作者,担任一系列思想政治类课程的任课工作。作为知识的传授者,辅导员能够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从科教的层面培养学生树立最基本的生态文明观念,如维护好人类与环境的共生关系,关心其他生命、保护子孙后代持续生存发展、兼顾效率与公平,兼顾代内和代际发展机会的平等,这些不可能在学生个体行为中自发产生而只能通过教育才能使其内化为人的品质的生态文明内容。设计大学生各种教育活动,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指引和监督学生生态文明观的认识过程。其次,在生态文明教育的过程中,对工作方法、工作内容、大学生时代特点进行总结分析,创新工作理念和方法,为学校提供科学的意见。如通过举办讲座、组织活动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观的教育及观念的渗透,让学生认识并实践生态文明的观念。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观念的不断更新,辅导员自身的生态素质也应主动地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在把握国家政策的前提下,积极搜集相关资料,不断学习吸收新的生态文明科技信息、相关学科知识,全面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组织课堂讲解材料,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能力,将生态文明观积极主动地应用于自己的科研工作中,检验并发展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

二、指导员职能――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认知水平

做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观认知水平的指导员,主要在学习、生活方面作指导,努力普及生态知识。高校辅导员能够深入到学生群体中去,在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与学生培养了深厚的感情,这使得学生更加容易地信服于辅导员的思想教育,也有利于大学生主动学习生态学知识,掌握“认识、利用、保护和美化生态环境”的基本内容。辅导员还要引导大学生了解工业化以来人类对生态破坏严重后果和典型案例,选择反面教材警醒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引导大学生学习生态危机的基本理论和经典作家的代表作,以提高大学生的生态忧患意识和生态责任意识;让大学生了解20世纪下半叶以来人类生态保护意识的觉醒以及所采取的主要行动、形成的观点及文件等。通过对大学生课内课外生态文明观方面的学习、活动的指导,督促学生的成长,提高学生的生态文明认知水平。

三、组织管理者职能――增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情感体验

生态文明观的德育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现实需求和长远发展,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思想道德,改变传统灌输、强迫服从的单向教育方式,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将生态文明教育真正内化。高校辅导员作为组织管理者,扮演的是干部或者管理者的角色,应善于运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并运用生态文明观,多组织活动让学生参加实践。实践活动是学生认识自我、了解社会、增长才干、提高素质的关键步骤,更是德育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同时多与学生讨论并收集他们的实践反馈、分析反馈信息,寻求更为进步的教学方式,以便在下次教学活动中更好地运用。辅导员在组织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德育实践时,应充分把握网络、广播等媒体的舆论导向性,明确教育主体,有针对性地将生态文明德育实践活动与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等方面相结合,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教育活动,使大学生的生态文明道德水准在亲身体验和参与中得到升华。通过情感体验,培育起大学生热爱生命、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内在情感,帮助大学生真正树立生态文明观,使保护生态成为大学生发自内心的自觉行动。

四、监督评价职能――养成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习惯

实践生态文明观还应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以确保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收到实效。辅导员的生态文明教育绩效考核,应该是有区分的有阶梯式的衡量标准,细化德育成果,让辅导员的生态文明教育德育工作有明细的目标。高校辅导员在生态文明教育中的监督评价职能旨在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习惯,将所学的生态文明知识和生态文明理念应用于现实生活,影响更多的人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活动中来,并逐渐养成习惯。大学生需要确立的生态道德规范、养成的生态文明习惯包括:第一,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感激和善待生存环境,尊重自己与其他一切生命、保持生物多样性,尊重生态环境的存在价值。第二,树立绿色消费观,倡导适度消费、公平消费和绿色消费,带动环境友好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第三,积极投入到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实践中去,合理利用资源,树立节源意识,有效保护资源,掌握符合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所需的科学技能,使人类的自我实现和幸福得到连续延绵和可靠保障。第四,树立正确的科学技术价值观,以促进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通过高校校园文化影响社会文化,逐步使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念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生态文明教育的过程千差万别,最终效果也不尽相同,以完善的评价体系检验相应的教育效果,不仅是对已进行的生态文明教育效果的考核,更能为下一步生态文明教育提供参考。